西藏传统农业害虫防治

西藏传统农业害虫防治

一、西藏传统农业病虫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渊,谢红江,陶炼,陈善波,代安国[1](2020)在《西藏自治区核桃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及综合防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摸清西藏地区核桃病虫害发生情况,寻找有效防控措施,2016—2018年,采用室外调查与室内分析鉴定的方法,对西藏地区核桃病虫害种类、为害程度及分布区域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核桃主要病害有4种,病原物属于3个门类,8个科属,8种;主要虫害9种,分属于2目,9科;以核桃枝枯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褐斑病和金龟子、核桃长足象、春尺蠖等病虫害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高;根据病虫为害特点和防治试验结果,制定了西藏地区核桃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相栋,徐秉良,王森山,臧建成,代万安,杨杰,张树武,尼玛玉珍,路康,毛维兴,陈翰秋,德庆卓嘎,旺珍[2](2020)在《西藏果树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2017—2019年,采用普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西藏各地区苹果、梨、桃、核桃、葡萄等果树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危害西藏各地的果树病害有31种,虫害有54种;主要流行病害为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苹果树腐烂病、桃褐斑穿孔病、桃缩叶病、核桃黑斑病、葡萄灰霉病等,主要害虫为苹小食心虫、苹果绵蚜、黄斑长翅卷蛾、丽腹弓角鳃金龟、球蚧、害螨、梨木虱等;不同区域发生危害程度不同,以林芝地区相对发生较重。

杨波[3](2019)在《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林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数据获取与存储能力的不断增强,林业数据体量将持续增长,数据格式与种类也愈加多样化。基于可视化可视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和洞悉林业数据的模式和规律,解决林业生产科研中的问题,给林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森林容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而森林病虫害作为最主要的森林自然灾害,给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的威胁,给林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分析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森林病虫害数据体量大、结构复杂、多层次且高维度,而且涉及时空属性,不同时间和空间粒度的分析结果千差万别。其次,数据中各属性并非完全孤立,属性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难以直观地呈现数据间的联系与规律,因而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非常困难。数据可视化是一种使用人类可感知的视觉符号来增强数据认知的有效方法,可以辅助数据分析者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据蕴含的规律。本文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以交互式可视分析为研究核心,围绕森林病虫害数据建模、可视化和可视分析方案设计等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指导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更有利的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一种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用于提高森林病虫害数据的数据质量。在数据清洗过程中为了比较森林病虫害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性,提出了文本型数据相似性匹配算法。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的特点,设计了可视数据清洗框架,对数据进行交互式地检测分析及清洗,实现对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2、设计了一种聚类数据可视分析方法,其可定量评估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在各地区的相似性。在可视化绘制算法研究方面,提出了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对树图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数据中的有序层次数据;提出了基于引力场的聚类边绑定算法对平行坐标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聚类数据的分布特征。基于此,提出了用于揭示各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相似性的数据聚类可视化方案。3、基于三种模型的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的设计。提出了多视图协同可配置模型,其可针对相似数据分析情景模式进行配置;基于该模型针对不同的情景分析模式所包含的数据属性是否一致,设计了不同的可视分析模板对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层次关联交互模型,该模型用于指导多个具有层次性的属性进行渐进式关联交互分析;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分析不同病虫害在不同地区的发生发展情况的交互式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可以定量地描述多个自变量与单一因变量之间的多种组合构成的线性关系;基于该模型和数据流模型并结合统计学原理和可视化技术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可视分析方法,针对森林病虫害病情指数与可能导致其发生的影响因素的特点展开分析研究。4、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分析原型系统。基于论文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结合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时序、地理、灾害等级、灾害种类等特征,综合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发生防治情况,以及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等数据,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多角度综合性分析,从而提供一种快捷、方便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观察及分析工具。5、基于论文所设计实现的原型系统,针对真实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病虫害数据的时空特性及多维属性间的关系,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探索,以期找到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关键因子。实施了相关用户研究和专家评估以验证上述所提模型、方法等的可用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工作结合了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为解决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和利用面临的问题,探索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为辅助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采取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江琴[4](2019)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民生国计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到一个全党、全民关注的高度。作为人口接近14亿的发展中大国,尽管国内生产总值所体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依然相当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全面把握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和低效性特征,冷静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在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各方面的现实困境,系统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有效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增加与社会文化进步、不断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战略意义。本文以传统农业改造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农业发展阶段论、农业资源互补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农业产业化理论,以传统农业改造为研究主题,以西部民族八省区为研究目标,客观判断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全面剖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探索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体系,明确提出包括战略框架、制度安排以及战略路径的研究思想,为西部民族地区各个组织与主体进行传统农业改造提出决策咨询和政策指引。本文研究基本结论如下:(一)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态势缓慢。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虽整体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因其农业发展独有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低效性,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仍呈现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现代理念缺乏、农业管理水平滞后的缓慢态势。(二)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重重。深度分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发掘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演变基本态势缓慢的背后,存在着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等五大制约困境。(三)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框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应探索构建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战略背景,以促成产业兴旺、人才回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组织有效为战略目标,以探索特色农业主导、干旱地区节水、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创新支持、人力投资推动的传统农业改造战略模式为战略重点的战略框架。(四)探索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制度安排。结合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提出以探索土地制度和改革户籍制度为前提、以创新教育培训制度为重点、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制度安排。(五)明确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路径。通过深度剖析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基本态势和主要困境,从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五个方面展开明确具体战略路径。

田杰[5](2014)在《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且,随着生态建设问题的国际化及政治化,各个国家都提高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因此,面对国际和国内木材供需市场的紧张矛盾,提高本国林地出材量才是根本且有保障的解决路径,而提高林地生产率的关键就是提高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水平。近年来,为了加强本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林业的公共投入,正在全国推进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林业体制机制的一次重大实践。因此,在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及如此有利的宏观大背景下,有必要对我国林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提出可行性建议来达到提高林地生产力的目的。本文在明确界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内涵的基础之上,对已有文献进行回顾与梳理,以制度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分析基础。文章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研究紧密结合了林业产业的两大特殊属性,即自然属性和规模属性,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探讨林业产业自然属性和规模属性与效率分析之间的关系,在对省级和农户层面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全面测算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的研究结果,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以期来改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水平。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对自然因素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评价进行初步界定的基础之上,将自然因素(4-10月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纳入到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体系之中,并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来对我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全面测算。研究发现,我国四大林区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平均值为0.603,整体存在很大提升空间;不同林区之间以及林区内部的平均效率值发展不平衡,数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自然因素对四大林区林业生产的产出弹性均为正值,且4-10月平均气温对四大林区的产出弹性值均明显高于年平均降水量的产出弹性值。第二,运用随机前沿分析一步法对四大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对多个影响因素变量分析后发现,人均GDP对四大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损失的影响程度最大;财政支林比重对四大林区的效率损失都有显着影响,但是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都略有差异;基层林业工作站平均文化程度对四大林区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损失都起到负向影响作用;制度虚拟变量对东北林区的效率损失未产生显着影响,对其他三个林区的效率损失均产生显着影响作用。第三,在对宏观层面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继续基于林业产业的特殊规模属性对典型地区(四川省雅安市)的样本农户进行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补充研究。研究发现,所有样本农户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平均值为0.604,整体水平低下,这表明,在现有林业生产技术条件和要素配置现状下,样本农户的营林效率值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农户林地经营规模与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并没有呈现水平或是单调递增递减的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即中等规模样本农户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水平(0.673)高于小规模农户(0.586)和大规模农户(0.497)。第四,对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规模组效率水平的影响作用及影响方向都存在显着差异。户主受教育程度和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对三个规模组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都产生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林地经营规模和人均收入水平对小规模和中等规模样本农户的效率值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大规模样本农户的效率值产生负向抑制作用;家庭成员中是否有外出务工对中等规模和大规模农户的效率值产生显着负向影响作用;林地细碎化对三个规模组的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都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作用及影响方向呈现不确定状态。

王华丽[6](2011)在《基于风险区划的中国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实现森林保险的可持续经营,必须要在测评实际森林灾害风险大小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各种森林灾害损失数据库,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合理划分风险区域并进行费率分区,在不同的风险区域开办不同的森林保险险种,并由中央财政根据各区域灾害风险等级进行保费补贴。这种操作不仅在不同风险等级的投保人之间实现了公平对待,同时也减轻了政府财政支持的负担。因此,根据区域差异制定适宜的费率,确定政府合适的补贴水平,是我国森林保险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方向。目前我国国内关于森林保险的研究尚属初级阶段,多限于描述性分析、政策建议等内容,相关的定量研究较少,尤其是关于森林保险的精算研究更为薄弱。鉴于此,本文以我国森林保险区域差异化发展为依托,就森林灾害的风险评估、风险区划、森林保险的费率厘定、对政府财政补贴需求力度的大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首先,论文在阐述森林保险、森林保险区划、区域森林保险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森林保险的发展现状,指出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不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政府救助与林农参保、自愿投保与强制投保等问题是制约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症结所在,需要对森林保险进行财政补贴、风险区划和适度干预。通过对我国森林保险发展区域差异化的详尽分析,表明各区域应依据其特定的森林保险需求的种类、结构和数量,来决定区域森林保险供给的产品、费率和规模,并决定与之相适应的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的大小。其次,论文选取并量化了各类森林灾害的风险区划指标,针对火灾选取了森林火灾损失指标和火灾危险指标;针对森林病虫鼠害选取了“发生面积”,“成灾面积”,“发生率”,“成灾率”作为损失指标,“防治率”作为灾害损失的逆指标;以森林易损指数、森林规模指数、森林效率指数以及防灾能力指数作为森林灾害风险的通用指标。采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法,将我国31省市分别按森林火灾、病害、虫害、鼠害各因子综合得分的高低划分为灾害的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中风险区、较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再者,在对各地区历年森林灾害损失率进行核算后,文章采用指数平滑法对未来灾害损失率的大小进行了预测,并根据风险区划的结果,在该预测值上添加了稳定系数和风险系数,以此作为各类森林灾害保险的纯费率。并进一步根据森林保险纯费率、财政支付能力、林农的支付能力、区域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对各地区森林保险补贴需求的强弱程度进行了预估。同时以湖南省森林保险业的发展作为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森林保险的保费收入与林农收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参保比例、上年度赔付率之间的关系,根据湖南省森林灾害风险区划和费率估算的结果,提出了该地区森林保险发展的优化策略。最后,在划分出各个地区森林灾害的风险程度,制定出区域保险费率,分析完各区域森林保险补贴需求后,论文从森林保险的立法规制、再保险的制度设计、巨灾风险基金的筹集、使用、管理以及森林保险的监管体系完善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森林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保障体系。

万涛[7](2010)在《招引保护大斑啄木鸟自然控制光肩星天牛研究》文中认为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是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区危害猖獗,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斑啄木鸟Picoides major (Linnaeus)在三北防护林地区为留鸟,是杨树天牛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本研究立足于大斑啄木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杨树天牛发生和危害的事实,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农田林网防护林区,将光肩星天牛的生态控制和大斑啄木鸟(当地为内蒙亚种P. major wulashanicus Cheng et al.)的招引保护相结合进行研究,填补了国内外招引保护森林益鸟自然控制森林害虫系统研究的空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05、2006年夏季及2007年春季对大斑啄木鸟天然巢洞的调查发现:大斑啄木鸟通常会选择在旱柳上营巢,但也会选择在成熟的高大杨树上营巢。绝大多数巢洞洞口上方有突起或者洞口有向下倾斜。巢洞距地面平均高度为5.2土0.1 m,并且在2m以上的每个高度等级分布较均匀,但育雏巢洞的平均高度(5.4±0.5 m)通常比普通巢洞略高。巢洞洞口的水平直径平均长度为5.27±0.07 cm,垂直直径为5.66±0.11 cm,二者之间没有显着的线性关系,但洞口大小比较固定。61.43%的巢洞洞口方向集中在北向、东北向和东向,而南向和东南向的最少,仅占5.22%。2、根据天然巢洞的主要特征和传统人工鸟巢的不足,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并制作了13种旱柳和小美旱杨人工鸟巢。经过1年的野外招引研究发现,钻孔挖空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比传统人工鸟巢更好,并且钻孔挖空、天然小突起和天然表皮的小美旱杨人工鸟巢为最佳设计。人工鸟巢的悬挂间距D≧50 m时,人工鸟巢的占有率(37.50%)明显高于悬挂间距D≦20m时(23.93%)。悬挂高度为3.5 m的人工鸟巢的利用率(55.56%)和占有率(28.34%)都低于悬挂高度为4.5 m的人工鸟巢(83.33%和44.45%)。人工鸟巢选择树干北向悬挂为最佳,并且人工鸟巢的洞口方向与自然环境中的成巢情况相似。3、在大斑啄木鸟育雏高峰期,人工巢洞和天然巢洞内对每只雏鸟的平均喂食次数基本相同,分别为17.27次/天和16.73次/天。每天有明显的两个喂食高峰,即清晨6:00-7:00和傍晚19:00-20:00,但也有一个喂食低谷区,即中午11:00-13:00。雌雄亲鸟对雏鸟的喂食次数基本上各40次/天,雄性亲鸟略高,并且天气较差时,雄性亲鸟喂食次数明显高于雌性亲鸟。此外,雄性亲鸟回巢停留时间一般有1-2 min,而雌性亲鸟回巢停留时间大都不足30s。大斑啄木鸟在人工巢洞和天然巢洞内的繁殖成功率相差不大(分别为85.33%和82.50%),但在人工巢洞内的孵卵率较低。4、冬季野外调查发现,在天牛轻度危害区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的啄食率为14.91%,中度危害区为19.86%,重度危害区为13.93%。在危害树高6m以上对光肩星天牛的啄食率为27.25%,明显高于6m以下的啄食率16.18%,并且在啄食率较高的危害区和危害树高,对大幼虫的啄食率显着高于小幼虫。室内饲养条件下,大斑啄木鸟对鲜肉粒和天牛幼虫的觅食率始终都是100%,对蛾类的觅食率为58.33%,对植物种子的觅食率为41.67%。大斑啄木鸟对暴露天牛幼虫和暴露鲜肉粒的觅食率分别为91.67%和86.11%,明显高于对隐蔽天牛幼虫和隐蔽鲜肉粒的觅食率(分别为22.22%和19.44%)。但供给食物较少时,也会尽量多地觅食植物种子和隐蔽食物。5、人工鸟巢在冬季的招引效果最好,春季次之,夏季最差。在大斑啄木鸟数量较少或适宜巢树较多的地区,人工招引效果较差。在人工招引的前2年,人工鸟巢的利用率和占有率提高明显,但常在第3或第4年后不再提高。与传统人工鸟巢相比,2007年新设计制作的钻孔挖空小美旱杨人工鸟巢招引效果更好,也更加结实耐用。招引样地内大斑啄木鸟在冬季对光肩星天牛的啄食率最高(33.23±1.39%),春季次之(27.82±2.06%),夏季最低(5.45±0.64%)。人工招引能提高大斑啄木鸟对光肩星天牛的自然控制效果,在轻度和中度危害区能有效地降低光肩星天牛虫口密度;但在重度危害区虫口密度较高时,需要结合其它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光肩星天牛。6、乌拉特前旗地区常用的光肩星天牛防治措施有砍伐除治、萌芽更新、高枝截于、打孔注药、绿色威雷喷雾、多树种合理配置和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但砍伐树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且伤口常会招致白杨透翅蛾的危害,而化学防治又会使天牛产生抗药性。与其它防治措施相比,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省时、省力,不污染环境并且能实现可持续控制。初步分析表明,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控制光肩星天牛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约1963.5万元,并有利于维持并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考虑到人工招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今后在防护林杨树天牛的防治过程中采取人工招引措施为主、其它防治措施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法。

陈超[8](2010)在《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鉴于灾害史研究领域中鲜有关于作物病灾的研究成果,以及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灾害多发的史实。本文尝试以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作物病灾和虫灾为研究对象,并对它们展开了深入分析。首先通过对两种灾害的发生情况统计、分析,发现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的发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并依此结合其它信息推测出与两种灾害密切相关的气候变化情况,即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整体气候有向温暖、干燥发展的趋势。接着从自然和社会两个角度入手,并加入了具体的史例分析。发现自然因素在当时对作物病虫灾害起主要作用,特别是作为该地区最大生态系统的黄河,它的水体变化对两种灾害具有直接影响。而对于作物病灾和虫灾,由于两者本身就是重要的自然环境因素,所以两者相互之间也会因为具体情况而产生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此外,战乱、人口变迁等社会因素,也会间接作用于作物病虫灾害的发生、发展。特别是人口变迁因素,由于某地区农耕人口减少会造成大面积荒地,从而形成有利于病虫灾害发生的环境,所以其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最后深入发掘、探析古人应对作物病、虫灾害的减灾技术及策略。通过分析发现,农业防治技术是古人预防两种灾害的主要手段,其中有许多科学、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尽管秦汉官府的减灾策略及措施已开始趋向成熟,但由于东汉中央集权实力减弱,导致中央在整个国家减灾工作中所占的比重明显降低。此外,王莽在作物病虫灾害的减灾策略方面的创新性贡献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的。

闫峻[9](2008)在《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国家,林业生物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是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大敌。林业生物灾害的严重发生制约了生态建设步伐,威胁着国土生态安全,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本论文针对当前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理论知识,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融合的方法,在文献回顾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界定了林业生物灾害的定义,归纳提炼了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分析了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特征,研究设计了快速估算灾害经济损失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5-2007年全国林业生物灾害年均发生面积达1120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210亿元,包括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的总损失超过1480亿元。本文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应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专业为主体、社会参与为支撑的林业有害生物综合管理体系,推进由部门——救灾——危机管理为主向综合——防灾——风险管理为主的转变,实行“谁受益,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和与此相适应的“谁受益,谁投入”的投入政策,强化健康抗灾、检疫御灾、监测预警和防治救灾四大体系建设,在管理技术措施上,应以森林健康为目标,以防控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为重点,把森林健康作为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基础,从培育种苗抓起,采取生态调控措施,提高森林抵抗有害生物的能力;把检疫御灾作为第一道防线,在加强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严格检疫封锁,阻止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入侵;把监测预警作为第二道防线,构建基于网格化管理的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在全面覆盖监测的基础上,加强对重大疫情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预报,为及时除治提供科学依据;把防治救灾作为第三道防线,通过建设防治作业系统、物资保障系统、应急防控系统和防治评估系统,提高防治应急能力和减灾成效,实现可持续控灾,促进森林健康。

钟天润,杨普云,赵中华,张跃进,邵振润,朱恩林[10](2006)在《粮食作物重大病虫监控专题研究报告》文中指出1 现状与问题 1.1 重大病虫草鼠发生与危害现状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高达1 600多种,能造成重大损失的有100多种。近5年来,我国农作物有害生物年均发生面积已达63亿多亩次以上(见图 1)。粮食作物有害生物为害1990年以来明显上升, 发生面积逐步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目前,飞蝗(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水稻螟虫 (二化螟、三化螟)、小麦条锈病、草地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重大病虫和鼠害、草害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

二、西藏传统农业病虫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传统农业病虫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自治区核桃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及综合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病虫害鉴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西藏核桃病虫害主要种类及危害程度
    2.2 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
    2.3 综合防控措施
3 结论与讨论

(2)西藏果树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时间和地点
    1.3 调查方法
    1.4 种类鉴定
        1.4.1 病害种类鉴定
        1.4.2 害虫种类鉴定
        1.4.3 分子生物学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西藏果园病害种类
    2.2 病害发生情况
    2.3 西藏果园害虫种类
    2.4 害虫发生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3)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
    2.1 数据可视化研究现状及分析
        2.1.1 数据可视化的发展
        2.1.2 数据可视化的流程
        2.1.3 数据可视化在各领域应用现状
        2.1.4 多种数据可视化技术
        2.1.4.1 时序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2 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3 高维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4 文本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5 可视化交互技术分析
        2.1.4.6 混合可视化方法分析
    2.2 森林病虫害研究现状及分析
        2.2.1 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及预防措施
        2.2.2 森林灾害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
        2.2.3 森林病虫害监测
        2.2.4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
        2.2.5 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分析
        2.2.5.1 林分结构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2 土壤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3 地貌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4 生物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5 气象因子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6 人为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3 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森林病虫害数据体系结构
        3.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3.2.2 森林病虫害发生环境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3.3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点分析
    3.4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关键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数据清洗方法
    4.1 引言
    4.2 数据质量与数据清洗
        4.2.1 数据质量
        4.2.1.1 数据质量的定义
        4.2.1.2 数据质量问题的分类
        4.2.1.3 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
        4.2.2 数据清洗
        4.2.2.1 数据清洗的定义
        4.2.2.2 数据清洗的原理
        4.2.2.3 常用数据清洗算法
        4.2.2.4 数据清洗的一般过程
        4.2.3 可视数据清洗
    4.3 森林病虫害数据质量问题
    4.4 森林病虫害数据清洗方案
        4.4.1 数值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4.4.2 文本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4.4.2.1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检测与清洗策略
        4.4.2.2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匹配方法
        4.4.2.2.1 Jaro-Winkler距离
        4.4.2.2.2 改进Jaro-Winkler距离
        4.4.2.2.3 改进算法数值分析
    4.5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思路
        4.5.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主要功能
        4.5.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清洗过程
        4.5.3 规则库和算法库
    4.6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
        4.6.1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清洗任务需求
        4.6.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设计原则
        4.6.3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采用的可视化技术
        4.6.3.1 数据异常检测可视化
        4.6.3.2 交互设计
    4.7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4.7.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
        4.7.1.1 错误数据可视清洗
        4.7.1.2 不完整数据可视清洗
        4.7.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效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的聚类可视分析
    5.1 引言
    5.2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研究
        5.2.1 树图简介
        5.2.2 典型树图布局算法
        5.2.3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
        5.2.3.1 算法描述
        5.2.3.2 示例说明
        5.2.4 实验评估与分析
        5.2.4.1 评价指标
        5.2.4.2 实验说明
        5.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聚类边绑定分析方法
        5.3.1 平行坐标聚类绑定方法分析
        5.3.2 基本平行坐标绘制
        5.3.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设计
        5.3.3.1 聚类中心控制点
        5.3.3.2 簇内引力场绑定
        5.3.3.3 算法实现流程
        5.3.3.4 不透明度视觉增强设计
        5.3.4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绘制
    5.4 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聚类可视化设计
        5.4.1 数据聚类可视化需求分析
        5.4.2 数据聚类可视分析管线
        5.4.3 数据的降维与聚类
        5.4.4 数据聚类可视化技术
        5.4.5 数据聚类可视化交互设计
    5.5 案例研究
    5.6 用户反馈
        5.6.1 可视化设计
        5.6.2 可用性评价
        5.6.3 相关建议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
    6.1 引言
    6.2 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模型
        6.2.1 可配置模型建模
        6.2.2 可配置模型的一致性约束
    6.3 基于多视图可配置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6.3.1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需求分析
        6.3.2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设计方案
        6.3.2.1 可视分析管线
        6.3.2.2 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模板
        6.3.2.3 配色方案
        6.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可视化技术
        6.3.3.1 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6.3.3.2 病虫害相邻年份发生面积比较
        6.3.3.3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
        6.3.3.4 各地区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6.3.3.5 病虫害发生在地域上的分布
        6.3.3.5.1 Choropleth地图
        6.3.3.5.2 邮票地图
        6.3.3.6 病虫害发生地区间比较
    6.4 案例研究
        6.4.1 数据来源
        6.4.2 案例1: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6.4.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6.4.2.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6.4.2.3 单个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6.4.3 案例2: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6.4.3.1 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6.4.3.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6.4.3.3 单个地区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6.5 用户反馈
        6.5.1 可视化设计
        6.5.2 可用性评价
        6.5.3 相关建议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层次关联交互模型的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
    7.1 引言
    7.2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
        7.2.1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建模
        7.2.2 层次间的交互约束
    7.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设计
        7.3.1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需求分析
        7.3.2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可视化设计方案
        7.3.2.1 可视分析管线
        7.3.2.2 总体概览
        7.3.2.3 配色方案
        7.3.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技术
        7.3.3.1 基于标签云的病虫害种类视图
        7.3.3.2 不同地区各等级病虫害发生分布视图
        7.3.3.2.1 基于环形堆栈图的可视化方法
        7.3.3.2.2 基于雷达图的可视化方法
        7.3.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关系视图
        7.3.3.4 病虫害发生在不可标注地域的分布视图
        7.3.3.5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视图
        7.3.3.6 病虫害在各地区随时间动态变化视图
        7.3.4 可视化相关辅助设计
        7.3.4.1 地区和病虫害种类选择器
        7.3.4.2 交互设计
    7.4 案例研究
        7.4.1 研究区概况
        7.4.2 数据来源
        7.4.3 案例1: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7.4.4 案例2:某种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7.4.5 案例3:某地区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7.4.6 案例4:某地区某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7.5 用户反馈
        7.5.1 可视化设计
        7.5.2 可用性评价
        7.5.3 相关建议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MCMVLR模型的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
    8.1 引言
    8.2 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8.3 基于MCMVLR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8.3.1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需求分析
        8.3.2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设计方案
        8.3.2.1 可视分析管线
        8.3.2.2 数据流模型
        8.3.2.3 总体概览
        8.3.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数据可视化技术
        8.3.3.1 数据分析模块
        8.3.3.1.1 数据集统计量表
        8.3.3.1.2 数据集分布度量
        8.3.3.1.3 属性间相关关系度量
        8.3.3.1.4 属性间相关关系评价
        8.3.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块
        8.3.3.2.1 研究变量选择
        8.3.3.2.2 归一化方法选择
        8.3.3.2.3 多组合线性回归分析
        8.3.3.2.4 预测分析
        8.3.4 可视分析交互设计
    8.4 案例分析
        8.4.1 案例1:云杉矮槲寄生在天然云杉林内的发病因子分析
        8.4.2 案例2:气象因子对红脂大小蠹发生的影响分析
    8.5 用户反馈
        8.5.1 可视化设计
        8.5.2 可用性评价
        8.5.3 相关建议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9.1 引言
    9.2 可视分析系统需求分析
        9.2.1 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9.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9.3 可视分析系统架构设计
        9.3.1 架构设计原则
        9.3.2 系统架构设计
        9.3.3 系统设计模式
        9.3.4 功能结构设计
    9.4 技术选型和数据获取
        9.4.1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9.4.2 实现技术
        9.4.3 数据获取
        9.4.4 数据库构建
    9.5 可视分析系统实现
        9.5.1 可视数据清洗模块
        9.5.2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9.5.2.1 森林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9.5.2.2 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聚类可视分析模块
        9.5.2.3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关联分析模块
        9.5.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模块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工作总结
    10.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1.4.1 基本结论
        1.4.2 研究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西部民族地区
        2.1.2 传统农业
        2.1.3 传统农业改造
    2.2 基础理论
        2.2.1 改造传统农业思想
        2.2.2 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2.2.3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2.2.4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2.2.5 农业产业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4 理论与实践启示
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3.1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历史线索
        3.1.1 解放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2 1949-1978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3 1978-2000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4 2000-至今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2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
        3.2.1 农业经济贡献
        3.2.2 农业产业结构
        3.2.3 农业生产水平
        3.2.4 农业创新能力
        3.2.5 农业现代理念
        3.2.6 农业管理水平
    3.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分析
        3.3.1 基础性评价指标选择
        3.3.2 体系构建和权重计算
        3.3.3 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3.3.4 农业发展区域性分析
        3.3.5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基本特点
        3.4.1 区域性
        3.4.2 民族性
        3.4.3 传统性
        3.4.4 封闭性
        3.4.5 低效性
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主要困境
    4.1 区位困境
        4.1.1 地质地貌
        4.1.2 自然灾害
        4.1.3 区位条件
    4.2 制度困境
        4.2.1 土地制度
        4.2.2 户籍制度
        4.2.3 宗教文化制约
    4.3 产业困境
        4.3.1 农业技术水平低下
        4.3.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4.3.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4.4 人力资本困境
        4.4.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下
        4.4.2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4.4.3 人力投资主体单一
    4.5 资金投入困境
        4.5.1 财政支农不足
        4.5.2 金融支撑不力
        4.5.3 社会援助不够
        4.5.4 内生能力缺乏
5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框架
    5.1 战略背景
        5.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5.1.2 “一带一路”倡议
        5.1.3 脱贫攻坚战略
        5.1.4 乡村振兴战略
        5.1.5 特色小城镇建设
    5.2 战略意义
        5.2.1 调整农业结构
        5.2.2 发展现代农业
        5.2.3 建设特色小城镇
        5.2.4 推动乡村振兴
        5.2.5 维护社会稳定
    5.3 战略目标
        5.3.1 产业目标
        5.3.2 人才目标
        5.3.3 文化目标
        5.3.4 生态目标
        5.3.5 组织目标
    5.4 战略模式
        5.4.1 特色农业主导型
        5.4.2 干旱地区节水型
        5.4.3 龙头企业引领型
        5.4.4 技术创新支持型
        5.4.5 人力投资推动型
6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特色制度安排
    6.1 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土地制度
        6.1.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6.1.2 探索土地资源配置制度
        6.1.3 摸索异区土地置换制度
    6.2 改革民族地区农民户籍制度
        6.2.1 探索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
        6.2.2 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
        6.2.3 促进自由流动与利益分配
    6.3 创新民族地区教育培训制度
        6.3.1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体系
        6.3.2 优化实施9+3 教育模式
        6.3.3 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6.3.4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6.4 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6.4.1 完善社会保险救助体系
        6.4.2 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6.4.3 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7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路径
    7.1 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
        7.1.1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7.1.2 强化电力基础设施
        7.1.3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
        7.1.4 修复病险水利工程
        7.1.5 引入排污环卫设施
    7.2 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
        7.2.1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7.2.2 设立专项投资基金
        7.2.3 拓宽人力投资渠道
        7.2.4 优化人力投资结构
        7.2.5 提高人力就业保障
    7.3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7.3.1 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7.3.2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7.3.3 提高农业机械水平
        7.3.4 引进生物化学技术
        7.3.5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7.4 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
        7.4.1 科学确定龙头企业
        7.4.2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
        7.4.3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7.4.4 加强企业招商引资
    7.5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
        7.5.1 创建微观管理组织体系
        7.5.2 推动微观技术组织创新
        7.5.3 促进微观金融组织发展
        7.5.4 扩大农业经纪人规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生产效率研究
        1.3.2 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
        1.3.3 林业生产要素低效配置的原因研究
        1.3.4 提升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路径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生产效率理论及测度方法
    2.1 生产效率理论
        2.1.1 生产效率的概念
        2.1.2 生产效率的数学描述
    2.2 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的主要方法
        2.2.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2.2.2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
        2.2.3 分析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2.3 几种常见的生产函数
        2.3.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2.3.2 线性生产函数
        2.3.3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2.3.4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林业生产资源要素配置状况
    3.1 林业生产资源要素配置状况
        3.1.1 林地资源与林业生产现状
        3.1.2 劳动力资源与林业生产现状
        3.1.3 资本资源与林业生产现状
        3.1.4 林业产值与林业生产现状
    3.2 中国各区域林业生产动态变化分析
        3.2.1 东北林区林业生产动态变化分析
        3.2.2 西南林区林业生产动态变化分析
        3.2.3 南方林区林业生产动态变化分析
        3.2.4 其它林区林业生产动态变化分析
    3.3 林业生产资源要素集约度分析
        3.3.1 林地资源集约度分析
        3.3.2 劳动力资源集约度分析
        3.3.3 资本资源集约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各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4.1 基于 SFA 模型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模型的选择
    4.2 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4.2.1 产出指标
        4.2.2 投入指标
        4.2.3 数据来源
    4.3 基于 SFA 模型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测算
        4.3.1 模型估计结果
        4.3.2 分析与讨论
    4.4 自然因素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体系影响的初步界定
        4.4.1 研究方法
        4.4.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4.3 实证结果分析
    4.5 考虑自然因素投入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测算
        4.5.1 考虑自然因素投入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4.5.2 模型估计结果
        4.5.3 各个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比较分析
        4.5.4 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聚类分析
        4.5.5 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各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
    5.1 影响因素变量的选择与研究假设
        5.1.1 经济发展特征变量
        5.1.2 财政支林变量
        5.1.3 劳动者素质变量
        5.1.4 自然灾害变量
        5.1.5 生产技术变量
        5.1.6 制度因素变量
        5.1.7 地区因素变量
    5.2 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5.2.1 四大林区影响因素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分析
        5.2.2 四大林区效率影响因素变量时间变化趋势
    5.3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5.4 中国各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测算分析
        5.4.1 模型估计结果
        5.4.2 东北、西南、南方、其它林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地区样本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现状
    6.1 相关概念界定
        6.1.1 农户及农户家庭成员
        6.1.2 林地
        6.1.3 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6.2 典型样本区调查情况分析
        6.2.1 样本农户区域分布及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6.2.2 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描述
    6.3 样本农户林地经营规模与收益状况
        6.3.1 农户家庭林地经营规模状况
        6.3.2 农户家庭林地经营规模分布
        6.3.3 农户家庭林地经营收益状况
    6.4 样本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现状
        6.4.1 农户林业生产资金配置现状
        6.4.2 农户林业生产劳动力配置现状
        6.4.3 农户林业生产技术配置现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7.1 不同林地经营规模作为分析视角的理由及划分依据
        7.1.1 不同林地经营规模作为分析视角的理由
        7.1.2 农户不同经营规模的划分依据
    7.2 研究假设
        7.2.1 农户“经济理性”假设
        7.2.2 林业资源“稀缺性”假设
        7.2.3 林地“规模经济”假设
    7.3 变量选取与研究假说
        7.3.1 变量选取与定义
        7.3.2 关于投入要素的研究假说
    7.4 数据说明与模型构建
        7.4.1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7.4.2 模型构建
    7.5 不同规模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估计与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因素
    8.1 影响因素变量的选取与定义
    8.2 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说
    8.3 数据说明与模型构建
        8.3.1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8.3.2 模型构建
    8.4 不同规模农户效率影响因素的估计与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基于风险区划的中国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研究概况
        1.2.2 我国森林保险研究成果概览及评价
        1.2.3 国外森林保险发展研究动态
        1.2.4 国内外森林保险发展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的意义
        1.3.2 森林保险定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森林保险的基本理论
        2.1.1 森林保险的界定
        2.1.2 森林保险的特征
        2.1.3 森林保险的属性
        2.1.4 森林保险的效应
    2.2 森林保险风险区划的理论依据
        2.2.1 森林保险风险区划的含义
        2.2.2 森林保险风险区划的经济理论基础
        2.2.3 森林保险风险区划的必要性分析
    2.3 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的机理分析
        2.3.1 区域风险类型的差异决定了森林保险费率厘定的不同
        2.3.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森林保险产品种类的不同
        2.3.3 区域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森林保险的有效需求不同
        2.3.4 区域保险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森林保险产品供给能力的不同
        2.3.5 区域森林保险业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政府扶持力度的不同
3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现状与区域差异分析
    3.1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总体状况
        3.1.1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历史考察
        3.1.2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现状分析
    3.2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3.2.1 森林保险的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
        3.2.2 森林保险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3.2.3 政府灾后救助与林农森林保险参保
        3.2.4 森林保险的自愿投保与强制投保
    3.3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3.3.1 森林保险市场需求的区域差异
        3.3.2 森林保险市场供给的区域差异
        3.3.3 影响森林保险供求的财政支持区域差异
4 我国森林保险的风险区划
    4.1 我国主要森林灾害发生概况
        4.1.1 森林火灾
        4.1.2 森林病虫鼠害
        4.1.3 我国森林灾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4.1.4 我国森林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
    4.2 森林灾害风险区划的指标体系
        4.2.1 指标的选取原则
        4.2.2 指标的选取
        4.2.3 指标的量化
    4.3 我国森林灾害风险区划的结果
        4.3.1 分析方法
        4.3.2 我国森林火灾的风险区划
        4.3.3 我国森林病害的风险区划
        4.3.4 我国森林虫害的风险区划
        4.3.5 我国森林鼠害的风险区划
5 我国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的实施路径
    5.1 区域性森林保险产品费率分区
        5.1.1 森林保险费率的拟定方法
        5.1.2 森林灾害保险费率的估算
    5.2 区域性森林保险产品的开发与设计
        5.2.1 区域性森林保险产品险种的选择
        5.2.2 区域性森林保险产品保障范围的选择
    5.3 区域性森林保险补贴体系的完善
        5.3.1 森林保险补贴需求差异的区域分析
        5.3.2 森林保险补贴需求差异的模拟分区
6 我国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的案例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6.1 湖南省森林灾害的主要发生情况
    6.2 湖南省森林保险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6.2.1 湖南省森林保险的开办历程
        6.2.2 现阶段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具体做法
        6.2.3 湖南省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已取得的主要成效
    6.3 湖南省森林保险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6.4 基于风险区划的湖南省森林保险发展的优化策略
        6.4.1 进一步明确森林保险险种供给的主导方向
        6.4.2 进一步提高森林保险的保障水平
        6.4.3 进行省内森林保险风险区划,实行差别森林保险费率
        6.4.4 继续提高财政补贴森林保险保费的标准
        6.4.5 依据不同的险种提供不同的补贴额
7 我国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
    7.1 森林保险的法律制度设计
        7.1.1 森林保险立法的重要意义
        7.1.2 我国森林保险立法的基本制度设计
    7.2 森林保险的再保险制度设计
        7.2.1 森林保险再保险的职能与作用
        7.2.2 森林保险再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7.2.3 森林保险再保险的模式比较
        7.2.4 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再保险机制的思路
    7.3 森林巨灾风险基金的制度设计
        7.3.1 建立健全森林巨灾风险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7.3.2 森林巨灾风险基金的筹集
        7.3.3 森林巨灾风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7.4 森林保险监管的制度设计
        7.4.1 我国森林保险业务监管的现状
        7.4.2 森林保险监管主体的确定
        7.4.3 我国森林保险业务监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8 我国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合理地厘定区域森林保险的费率
        8.1.1 在风险区划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费率
        8.1.2 针对树种与林龄的不同划分风险单位,实行差异费率
        8.1.3 针对林农收入水平的不同设置保障范围,实行等级费率
    8.2 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区域市场运作
        8.2.1 因地制宜的设计森林保险的产品供给
        8.2.2 健全森林保险的监督奖惩机制与风险管控机制
    8.3 有重点有选择地构建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区域财政补贴体系
        8.3.1 实行"统保+自愿"的运作模式,有差别的进行保费补贴
        8.3.2 健全林农参保森林保险的引导机制
        8.3.3 对生态公益林实行强制投保
        8.3.4 限制政府灾后救助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论文创新
    9.3 研究不足
    9.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招引保护大斑啄木鸟自然控制光肩星天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杨树天牛的发生及防治现状
        1.2.1.1 杨树天牛及其发生情况
        1.2.1.2 杨树天牛的防治现状
        1.2.2 大斑啄木鸟研究现状
        1.2.2.1 形态及分布
        1.2.2.2 栖息地和巢位研究
        1.2.2.3 繁殖习性
        1.2.2.4 觅食习性
        1.2.2.5 保护和利用现状
        1.2.3 食虫鸟类与农林害虫的关系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土壤特征
    2.4 植被特征
    2.5 常见鸟类及蛀干害虫
3 大斑啄木鸟天然巢洞特征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调查方法
        3.1.2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营巢树种特点
        3.2.2 巢洞上方的突起及倾斜
        3.2.3 巢洞高度分布
        3.2.4 巢洞洞口大小
        3.2.5 巢洞洞口方向分布
    3.3 结论与讨论
        3.3.1 营巢树种
        3.3.2 突起和倾斜
        3.3.3 巢洞高度
        3.3.4 巢洞洞口大小及方向
    3.4 小结
4 人工鸟巢设计制作及招引技术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人工鸟巢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4.1.2 人工鸟巢的加工设备及改进
        4.1.3 样地设置及人工鸟巢悬挂
        4.1.3.1 样地设置
        4.1.3.2 悬挂人工鸟巢
        4.1.4 招引效果调查及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人工鸟巢的最佳设计
        4.2.1.1 旱柳人工鸟巢
        4.2.1.2 小美旱杨人工鸟巢
        4.2.2 加工设备改进前后的加工效果对比
        4.2.3 两种材质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
        4.2.4 不同悬挂设置的招引效果
        4.2.4.1 悬挂间距
        4.2.4.2 悬挂高度
        4.2.5 洞口方向分布
    4.3 结论与讨论
        4.3.1 营巢材质的选择
        4.3.2 设计与制作技术
        4.3.3 悬挂技术
        4.3.4 研究展望
    4.4 小结
5 人工巢洞内大斑啄木鸟的繁殖习性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样地设置
        5.1.2 育雏期回巢喂食行为观察
        5.1.3 人工巢洞与天然巢洞繁殖成功率调查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和分析
        5.2.1 育雏期回巢喂食行为
        5.2.1.1 亲鸟回巢喂食次数
        5.2.1.2 雌雄亲鸟回巢喂食的行为差异
        5.2.2 人工巢洞与天然巢洞繁殖成功率比较
    5.3 结论与讨论
        5.3.1 大斑啄木鸟育雏期的活动习性
        5.3.2 大斑啄木鸟的繁殖特性
    5.4 小结
6 大斑啄木鸟觅食选择的初步研究
    6.1 冬季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选择性捕食
        6.1.1 样地选择及研究方法
        6.1.1.1 样地设置
        6.1.1.2 调查方法
        6.1.1.3 数据处理
        6.1.2 结果与分析
        6.1.2.1 在不同程度危害区的选择性
        6.1.2.2 在不同危害树高的选择性
        6.1.3 结论与讨论
    6.2 室内饲养条件下大斑啄木鸟的觅食选择研究
        6.2.1 预备试验
        6.2.1.1 材料和方法
        6.2.1.2 结果及分析
        6.2.2 材料及方法
        6.2.2.1 试验材料
        6.2.2.2 研究方法
        6.2.2.3 数据处理
        6.2.3 结果与分析
        6.2.3.1 对不同种类食物的选择性
        6.2.3.2 对暴露食物和隐蔽食物的选择性
        6.2.4 结论与讨论
        6.2.4.1 对不同种类食物的选择
        6.2.4.2 对暴露食物和隐蔽食物的选择
    6.3 小结
7 招引效果及对光肩星天牛自然控制效果研究
    7.1 研究方法
        7.1.1 样地设置
        7.1.2 调查方法
        7.1.2.1 招引效果调查
        7.1.2.2 对光肩星天牛自然控制效果调查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和分析
        7.2.1 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监测
        7.2.1.1 不同季节的招引效果
        7.2.1.2 招引效果的长期监测
        7.2.1.3 不同研究地区的招引效果
        7.2.2 人工招引的自然控制效果
        7.2.2.1 不同季节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
        7.2.2.2 招引前后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
        7.2.2.3 招引样地与对照样地的自然控制效果对比
    7.3 结论与讨论
        7.3.1 人工鸟巢的招引效果
        7.3.2 人工招引的自然控制效果
    7.4 小结
8 人工招引的效益分析和应用前景
    8.1 当地常用光肩星天牛防治方法
        8.1.1 砍伐除治
        8.1.2 萌芽更新
        8.1.3 高枝截干
        8.1.4 打孔注药
        8.1.5 绿色威雷喷雾
        8.1.6 多树种合理配置
        8.1.7 人工招引大斑啄木鸟
    8.2 各种方法优缺点比较
    8.3 人工招引的效益分析
        8.3.1 经济效益
        8.3.2 生态效益
        8.3.3 社会效益
    8.4 人工招引的应用前景
9 总结和展望
    9.1 总结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9.2.1 研究特色
        9.2.2 创新之处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所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图

(8)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史料来源及存在的问题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2 史料收集的来源
        1.3.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的结构
    1.5 相关信息的界定与说明
        1.5.1 作物非侵染性病害介绍
        1.5.2 判断文献中记载的灾害为伴随发生作物非侵染性病灾的依据
        1.5.3 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界定
        1.5.4 判断作物病虫灾害是发生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所需要满足的条件
        1.5.5 发生于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作物非侵染性病灾的评定依据
        1.5.6 统计单次灾害的原则
        1.5.7 有关时间分界点问题的说明
2 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基本情况
    2.1 作物病灾基本情况
        2.1.1 作物病灾的致灾原因统计与分析
        2.1.2 作物病灾的地域分布情况
        2.1.3 作物病灾的发生时间
        2.1.4 各皇帝在位期间的病灾发生情况
        2.1.5 作物病灾高发阶段介绍
        2.1.6 作物病害灾情概况
    2.2 虫灾基本情况
        2.2.1 蝗灾基本情况
        2.2.2 螟灾基本情况
        2.2.3 其它可能造成灾害的农业害虫
3 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原因探析
    3.1 自然因素与作物病虫灾害
        3.1.1 气候与作物病虫灾害
        3.1.2 生物因素与作物病虫灾害
        3.1.3 土壤恶化与作物病虫灾害
        3.1.4 黄河与作物病虫灾害
        3.1.5 作物病灾与虫灾之间的相互影响
        3.1.6 其它自然因素与作物病虫灾害
    3.2 社会因素与作物病虫灾害
        3.2.1 生产、生活与作物病虫灾害
        3.2.2 重大事件及政策与作物病虫灾害
        3.2.3 人口变迁与作物病虫灾害
    3.3 作物病虫灾害史例分析
        3.3.1 泰山郡两次蝗灾分析
        3.3.2 蝗虫不入密县境内原因分析
        3.3.3 螟虫不入中牟县原因分析
        3.3.4 洛阳作物病虫灾害多发原因初步探析
4 秦汉时期作物病虫灾害的减灾技术及策略
    4.1 作物病虫害减灾技术
        4.1.1 农业防治技术
        4.1.2 药物、物理机械及生物防治技术
        4.1.3 作物病虫灾害预测技术
        4.1.4 工程技术在作物病虫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4.2 官府应对作物病虫灾害的减灾策略
        4.2.1 官府对作物病虫灾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和教育策略
        4.2.2 官府的备灾措施
        4.2.3 作物病虫灾害测报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4.2.4 官府的救治措施
        4.2.5 官府对减灾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4.2.6 对官府的减灾策略及相关问题评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已有的相关研究
        1.5.1 灾害经济学研究进展
        1.5.2 林业生物灾害经济研究进展
    1.6 论文的创新
2 相关概念和主要理论基础
    2.1 几个相关概念
        2.1.1 灾害的概念与分类
        2.1.2 自然灾害的特征
        2.1.3 林业生物灾害与林业生物灾害管理
        2.1.4 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分析
        2.1.5 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内容
    2.2 灾害管理理论
        2.2.1 灾害系统理论
        2.2.2 灾害管理周期
        2.2.3 灾害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2.2.4 灾害管理体系
        2.2.5 灾害的风险管理
        2.2.6 灾害的危机管理
        2.2.7 灾害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
    2.3 森林灾害经济理论
        2.3.1 森林灾害经济
        2.3.2 森林灾害经济的研究重点
        2.3.3 森林灾害经济的基本原理
        2.3.4 森林受害程度的分析方法
        2.3.5 林业生物灾害损失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2.3.6 林业生物灾害应急处置分级标准
        2.3.7 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理论和方法
    2.4 新古典福利经济学
    2.5 生态系统理论
        2.5.1 生态平衡与生态稳态
        2.5.2 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机制
        2.5.3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理论
    2.6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2.6.1 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
        2.6.2 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其原理
3 国内外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概述
    3.1 我国古代农林生物灾害管理的历史和对当代的启示
        3.1.1 古代的农林生物灾害防治回顾
        3.1.2 古代的农林生物灾害防治思想
        3.1.3 古代的农林生物灾害防治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3.2 我国现代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
        3.2.1 “彻底消灭”理论占主导时期
        3.2.2 综合防治和综合治理理论占主导时期
        3.2.3 森林健康和可持续控治理论为指导时期
    3.3 国外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理论概述
        3.3.1 世界林业生物灾害发生情况
        3.3.2 国外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理论
        3.3.3 我国与国外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理念的比较
    3.4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3.5 小结
4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现状与趋势分析
    4.1 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4.1.1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
        4.1.2 本土主要林业有害生物
    4.2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特点及成因
        4.2.1 林业生物灾害发生与危害特点
        4.2.2 林业生物灾害成因分析
    4.3 林业生物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4.3.1 影响林业生物灾害发展的因素
        4.3.2 林业生物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4.4 小结
5 林业生物灾害的经济损失估算
    5.1 问题的提出
    5.2 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
        5.2.1 指标体系
        5.2.2 分析方法
    5.3 全国主要林业生物灾害损失估算
        5.3.1 数据来源
        5.3.2 主要林业生物灾害的损失估算
        5.3.3 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5.4 小结
6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6.1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外部经济效应
        6.1.1 公共物品的内涵
        6.1.2 公共物品的特性
        6.1.3 外部效应的特性
        6.1.4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外部效应
    6.2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成本分析
        6.2.1 灾害成本概念
        6.2.2 林业生物灾害及其管理成本的界定
        6.2.3 林业生物灾害成本效益分析
        6.2.4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成本效益问题
    6.3 小结
7 林业生物灾害的分类与分级管理
    7.1 林业有害生物的分类管理
        7.1.1 林业有害生物的危险性分类
        7.1.2 林业有害生物的分类管理策略
    7.2 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分级管理
        7.2.1 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分级标准
        7.2.2 林业生物灾害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
    7.3 小结
8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对策研究
    8.1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机制研究
        8.1.1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要素分析
        8.1.2 转变管理方式
        8.1.3 改进管理方法
        8.1.4 完善管理制度
    8.2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8.2.1 完善法律法律法规体系
        8.2.2 强化执法能力
        8.2.3 加强执法监督
        8.2.4 增强法律意识
    8.3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投入政策
        8.3.1 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投入政策体系
        8.3.2 建立多渠道投入为辅的社会投入体系
        8.3.3 设立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应急储备资金
        8.3.4 加强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资金管理
    8.4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技术支撑措施
        8.4.1 森林健康措施
        8.4.2 检疫御灾措施
        8.4.3 监测预警措施
        8.4.4 防治救灾措施
    8.5 小结
9 结论和讨论
    9.1 研究结论
    9.2 讨论和体会
参考文献
附件1 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名录
附件2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补助费系数表
附件3 2007年网上调查各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汇总表
附件4 1998-2007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统计表
附件5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西藏传统农业病虫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自治区核桃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及综合防控研究[J]. 杨文渊,谢红江,陶炼,陈善波,代安国. 四川林业科技, 2020(03)
  • [2]西藏果树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调查[J]. 相栋,徐秉良,王森山,臧建成,代万安,杨杰,张树武,尼玛玉珍,路康,毛维兴,陈翰秋,德庆卓嘎,旺珍. 中国果树, 2020(02)
  • [3]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D]. 杨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D]. 江琴.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5]中国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D]. 田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6]基于风险区划的中国森林保险区域化发展研究[D]. 王华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9)
  • [7]招引保护大斑啄木鸟自然控制光肩星天牛研究[D]. 万涛.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8]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 陈超. 郑州大学, 2010(06)
  • [9]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 闫峻.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10]粮食作物重大病虫监控专题研究报告[A]. 钟天润,杨普云,赵中华,张跃进,邵振润,朱恩林. 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 2006

标签:;  ;  ;  ;  ;  

西藏传统农业害虫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