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热带草原牧场研究项目的进展

巴西热带草原牧场研究项目的进展

一、巴西热带稀树草原地区一个草场研究项目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周冉丽[1](2021)在《《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19-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各界深切关注不断变化的全球粮食危机、环境经济以及社会挑战。在2019年末2020年年初世界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的艰难时期,人与野生食物的关系再次成为世界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背景,本次翻译实践选取2015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的第19至21章进行翻译,所选章节原文共25042字,译文共46201字。本文是一篇基于信息型文本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信息型文本关注源文本信息的传递,强调准确性和可读性。在李长栓教授提出的“理解、表达、变通”框架的指导下,笔者在本报告中总结理解、表达与变通三个环节中遇到的难点;对文本中选取的案例进行分析,展示实践中采取的解决办法。针对报告中理解方面的问题,通过查阅字典、平行文本和网络资源理解原文的单词和短语实现对原文内容的正确理解,长难句则进行句子结构划分;表达方面的问题,通过直译加注、词义延伸、意译、增译法与减译法来分析,实现内容准确表达、形式简洁明了的目的;变通方面的问题,采取的办法是灵活使用四字格及舍弃原文结构,增强译文的可读性。该报告表明,在CEA(Comprehension,Expression,Adaptation)框架指导的信息型文本翻译实践中采用上述翻译方法,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原文内容,增强译文可读性,有助于提高译文质量。

白乌云[2](2021)在《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羊草是欧亚草原东部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原优势种之一,分布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在对异质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发生了丰富的种内变异。羊草具有混合繁殖策略,快速的根茎克隆繁殖是其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和生存空间,成为草地群落优势种的关键。然而就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种内变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以野外原位观测为主的种内变异研究无法区分遗传变异和表型可塑性对种内变异的相对贡献。本文以不同地理来源66份羊草材料为试验材料,采用非破坏性研究方法,在同质园栽培条件下研究羊草种内变异,将可塑性的影响排除在外,并通过分析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母环境效应影响,试图揭示羊草对地理和气候因子的大尺度长期适应机制。主要发现如下:(1)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羊草性状的种内变异总体表现为: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表型性状。表型性状中,叶长变异最小,茎长变异最大;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中,单向最大扩展距离的变异最小,扩展面积的变异最大;根茎子株相关性状中,克隆生长率的变异最小,母株根茎克隆增加倍数的变异最大。羊草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总体表现为:表型(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质量性状。内蒙古中部地区羊草遗传多样性相对最高,综合值较高的优良羊草种质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省西部和内蒙古中部地区。(2)羊草种内变异是对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原生境气候对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影响顺序为:表型(单株产量)(29)根茎繁殖(29)母株抽穗率(29)母株分蘖。气温+降水量综合因子是导致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最重要气候因子;其次为平均气温和低温因子,尤其是低温和温差对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不可忽略,低温和较大日温差显着抑制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纬度是影响羊草性状种内分化的最重要地理因子。纬度增加显着抑制羊草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随纬度增加、经度减小和海拔升高,羊草呈叶片小型化、植株矮小化和根茎克隆繁殖力减弱趋势。(3)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通过调节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关系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力茎长、株高、叶宽和叶片大小是显着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重要地上部性状,表现为羊草茎长越长、植株越高大、叶片越宽大,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也相应越强。原生境地理和气候除了直接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以外,通过影响营养生长,并通过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之间的正反馈调节关系间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4)临近休眠前的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最重要时期,且这一关键时期的克隆生长受原生境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秋末果后营养期,羊草输出大量根茎子株,并加快根茎扩展速度,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羊草这一克隆生长关键时期的表现受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显着影响,表现为来自低纬度、气温较高、降水量相对充沛、温差变化较小生境的羊草,在生长季后期输出更多的根茎子株,克隆生长率更高,根茎扩展更快,可见生长季末期输出大量冬性枝条和根茎加速向外扩展是羊草长期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进化结果。(5)植物内源激素参与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羊草根茎不同部位中检测出IAA-Asp等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8种,18个比较组中的8个比较组中5类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存在显着差异。12-OH-JA-Ile、CH3O-IAA和IAA-Asp在根茎节中的含量显着高于根茎节间和根茎水平芽,根茎节中SA随根茎克隆繁殖力增强而呈下降趋势。根茎节是羊草根茎克隆生长最重要的部位,其植物激素调控下的分化活性和分化选择决定羊草种群生存发展策略。

李岚[3](2021)在《滩羊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放牧是草原的主要管理方式之一,以往的研究较为关注放牧对草原的整体作用,而对放牧家畜的采食、排泄物和践踏单独或两两结合对草原的作用研究较少,制约着我们对放牧效应及其机理的认识。氮沉降是全球生态过程,它与放牧对草原的耦合作用有待定量试验研究。为此,在兰州大学环县草地农业试验站,利用长期划区轮牧试验样地,研究典型草原放牧滩羊的采食、排泄物和践踏对植被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及放牧强度和氮添加水平的交互作用,分析草原多功能性的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放牧绵羊的采食对土壤、牧草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家畜采食量与土壤有机碳(OC)和全磷(TP)含量显着负相关,与植物群落C和氮(TN)含量显着正相关,与土壤TN含量、群落TP含量、土壤和群落C:N:P计量比无显着相关性。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随采食量增多上升。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随采食量增加呈“驼峰”曲线变化,当干物质采食量为1.66 kg head-1 d-1,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达到峰值,对应的放牧强度为4.60sheep ha-1。随着年降水增加,家畜采食加剧典型草原N限制。2放牧绵羊的排泄物对土壤、牧草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2016年和2017年,家畜排泄物增加土壤和土壤微生物C、N和P含量,尿和粪混合排泄物较两者单独作用提高土壤TP含量,降低土壤TN含量。尿对土壤C:N无影响,而粪和混合排泄物增加土壤C:N。尿或粪提高土壤的C:P和N:P,放牧强度8.7 sheep ha-1的混合排泄物(尿1.5 L m-2和粪14.2 g m-2混合)显着降低土壤C:P和N:P,显着提高植物群落P含量。粪或尿均增加群落N含量,其中在尿1.0 L m-2达到峰值。家畜排泄物对群落C含量、C:N、C:P和N:P无显着影响,尿和粪混合排泄物较两者单独作用降低群落C:P和N:P,加剧N限制。家畜排泄物提升地上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指数,分别在放牧强度8.7 sheep ha-1的混合排泄物和粪9.4 g m-2最大。随着年际间降水增多,排泄物对典型草原的P限制增强。放牧家畜排泄物的遗留效应(Legacy effect)。排泄物处理停止两年后(2019年),排泄物对土壤和土壤微生物C、N和P含量的增加仍有遗留效应,继续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指数,放牧强度5.3 sheep ha-1的混合排泄物(尿1.0 L m-2和粪9.4 g m-2混合)的遗留效应最大。3模拟放牧绵羊的践踏对土壤、牧草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2016年,践踏对土壤C:P无显着影响;2017年,较高的践踏强度120 footsteps m-2提高土壤C:P。植物群落C、N和P含量随践踏增强均呈“驼峰”曲线变化,践踏强度分别为40,80和80 footsteps m-2时达到峰值,分别高于对照15.8%,14.0%和27.6%。2016年,践踏显着减少群落N:P,但提高地上生物量,而2017年反之。践踏降低群落C:N和C:P,对土壤C:N和N:P作用不显着。践踏降低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指数。年际降水增加放大了践踏引起的典型草原P限制。放牧家畜践踏的遗留效应。践踏停止两年后,对土壤OC和TP含量、植物群落N和P含量仍然增加,在40或80 footsteps m-2的遗留效应最大。践踏对群落C:N、C:P、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具有负的遗留效应。根据遗留效应,放牧强度2.7-5.3 sheep ha-1较为适宜,对应的践踏强度为40-80 footsteps m-2。4放牧对土壤、牧草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综合作用滩羊暖季放牧,放牧家畜对草原作用的3个途径中,采食对土壤TN含量、C:N和N:P、植物群落C、P含量和C:P、物种丰富度的贡献率最高;排泄物对土壤TP含量、C:P和群落N:P的影响最大;践踏是土壤OC含量、群落N含量和C:N、地上生物量、香农-威纳指数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的主要影响因子。采食对土壤和植被功能的负作用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指数,粪、尿的正负效应相互抵消导致排泄物对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指数影响较弱。践踏促进草原土壤和植被C、N和P固存,提高了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指数。土壤OC、TP、C:N和C:P随放牧强度增加呈“马鞍”曲线变化,均在放牧强度2.7或5.3 sheep ha-1时达到极值。2016年,土壤TN和N:P随放牧强度增加则呈“驼峰”曲线变化,在放牧强度2.7 sheep ha-1时最大;2017年,放牧降低土壤TN和N:P。放牧显着增加植物群落N和P含量,降低C:N和C:P。2016年,放牧增加群落N:P,2017年相反。放牧降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降水较多年份,放牧对典型草原的N限制作用加剧。5氮添加和放牧对土壤、牧草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除土壤OC、C:N外,放牧和氮添加对土壤和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交互作用显着。2017年,放牧强度2.7 sheep ha-1时,氮添加降低土壤TN含量,放牧强度8.7 sheep ha-1时则相反。氮添加均增加土壤TP和植物群落N含量,降低群落P含量和C:N,对土壤OC、C:N、C:P和N:P的影响不显着。氮添加在2.7和8.7 sheep ha-1放牧强度显着提高植物群落C含量、C:P和N:P,而在5.3 sheep ha-1反之。4个氮添加水平下,土壤TN和TP含量随着放牧强度增加均呈“马鞍”曲线变化,均在放牧强度2.7和5.3 sheep ha-1时达到极值。放牧降低植物群落C、C:N和C:P,提高群落N和P,对土壤OC,C:N,C:P和N:P影响不显着。2016年,放牧强度8.7 sheep ha-1减少群落N:P;2017年,群落N:P随放牧强度增加呈“驼峰”曲线变化,在放牧强度2.7 sheep ha-1时最高。氮添加对地上生物量和香农-威纳指数的负作用随着放牧增强而升高。2016年,放牧强度2.7和5.3 sheep ha-1削弱了氮添加10 g N m-2yr-1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的正效应;2017年,放牧强度2.7和5.3 sheep ha-1降低高氮添加水平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的正效应。在湿润年份,氮添加加剧了放牧引起的典型草原P限制。综上,放牧滩羊的采食、排泄物和践踏通过调控植物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存在拮抗和协同的作用,同时受放牧强度和降水影响。家畜排泄物和践踏均对典型草原的多功能性有正向的遗留效应。低氮添加水平可削弱放牧对典型草原多功能性的负作用。

程建伟[4](2021)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粪食性金龟影响畜粪分解机制及生态系统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对天然草原动物产品需求的增长,载畜水平提升导致的大量畜粪归还改变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引发了一系列显着的生态系统效应。厘清畜粪分解的调控因素对于认识草原放牧生态系统动态机制和发展生态健康的草原利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畜粪质量、气候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群落对畜粪分解的影响,而土壤动物在畜粪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粪食性金龟在粪块中的取食和活动,改变粪块的理化性质,影响粪块下土壤微食物网的结构,是粪分解中重要的节肢动物类群。然而不同功能群粪食性金龟对畜粪分解及其关联的土壤微食物网的影响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我们在内蒙古温带半干旱草原区设置了牛粪和马粪原位分解隔离试验,通过测定五种粪食性金龟处理(1-无粪、无粪食性金龟(对照);2-粪、无粪食性金龟;3-粪+粪居型粪食性金龟;4-粪+掘洞型粪食性金龟;5-粪+粪居型和掘洞型粪食性金龟)下畜粪质量及其养分含量变化、微生物呼吸、以及畜粪下方土壤微食物网群落组成的变化,检测掘洞型(小驼嗡蜣螂Onthophagus gibbulus)和粪居型(泥蜉金龟Aphodius sordecens)粪食性金龟个体及组合对粪块分解、养分释放及土壤微食物网群落组成的影响,并分析大气降水、畜粪类型及土壤动物等多因素交互对粪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1.畜粪类型(D)和粪食性金龟处理(B)对畜粪物质量损失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如,掘洞型粪食性金龟的存在(在T2和T3)对牛粪干湿物质量损失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马粪干湿物质量损失不明显;与无金龟添加的纯畜粪处理(T0)相比,掘洞型金龟添加处理(T2)显着提高了牛粪干物质量损失,而粪居型金龟添加处理(T1)对牛粪和马粪干物质量损失均没有显着的影响。但无论何种畜粪类型,两种不同功能群粪食性金龟同时存在时(T3),畜粪碳和氮释放最快;这种不同功能群粪食性金龟对畜粪养分释放的协同促进作用与其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和N矿化的协同促进作用一致。2.降水增加促进畜粪分解,并且对马粪分解(干物质量损失量)的促进作用强于牛粪,这与马粪具有相对较高的C/N比和孔隙率以及较低的硬度有关。在畜粪分解初期,土壤动物的存在显着地降低了畜粪的微生物呼吸,而降水增加显着地提高了马粪隔离系统(粪+土壤)的微生物呼吸。粪的碳、氮含量损失在分解初期主要受土壤动物和畜粪类型控制,而在分解后期受降水调节的微生物呼吸控制。3.地表添加畜粪和粪食性金龟改变了表层土壤(0-5cm)的理化性状(有机碳、速效氮和p H)和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但对土壤细菌多样性没有显着的影响;相反,添加粪食性金龟显着增加了亚表层土壤(5-15cm)的细菌多样性,而没有增加真菌多样性。4.粪食性金龟的存在显着增加土壤表层(0-5 cm)线虫群落的多度;掘洞型粪食性金龟的存在显着提高了亚表层土壤(5-15cm)线虫的多度。添加粪食性金龟对线虫多度的影响随线虫功能群而异同,增加食细菌性和植物寄生性线虫的多度,而减少食真菌性线虫的多度;这些影响在土壤0-5cm层最为明显。5.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在表层土壤(0-5cm)比亚表层土壤(5-15cm)更为复杂,表明土壤生物功能类群之间的捕食作用或食物网的矿化作用在土壤表层更活跃。综上所述,草原土壤动物活动改变粪块的理化性质和微食物网群落的结构影响土壤微食物网中不同营养级间的互作,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本研究加深了草原生态系统畜粪分解中不同功能群节肢动物(粪食性金龟)作用及其机制的认识,同时对于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的草牧业管理体系具有参考价值。

王金龙[5](2021)在《北方主要草地丛枝菌根真菌分布格局及其对家畜放牧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草地是全球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的五分之一。草地既是畜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临近区域的重要生态屏障。丛枝菌根真菌(A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广泛分布于草地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关于我国北方不同草地类型间AMF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其形成机制也尚不明确。宿主植物在草地生态系统AMF群落分布格局中形成的作用还有待于揭示。此外,放牧作为草地最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对包括AMF在内的生物群落产生非常复杂的影响。以往关于放牧对AMF群落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放牧强度方面,关于家畜组合放牧方式对AMF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仍较为缺乏。本研究在我国北方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开展跨尺度实验,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草地AMF的分布格局,探讨了草地类型对AMF群落分布格局的影响及其机制及宿主植物在对草地AMF群落结构形成的选择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开展了区域尺度上的放牧控制实验,在三种草地类型上了分别开展了牛单牧、羊单牧、牛羊混牧和无牧的放牧控制实验,探讨了草地AMF群落组成、多样性和网络结构对不同放牧方式的响应。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草地中的AMF群落主要由球囊霉属(Glomus)、多孢球囊霉属(Diversispora)、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类球囊霉属(Paraglomus)和无梗球囊霉属(Acaulospora)组成,其中Glomus占绝对优势(72.52%以上)。不同草地类型间AMF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差异明显。荒漠草原AMF物种α多样性显着高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p<0.001)。共现性网络分析发现,AMF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并不是随机分布的,而呈现出一定的共现性模式(Modularity>0.4),且草甸草原AMF群落共现性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最高(Clustering coefficient:根际土壤,0.612;根系,0.674),荒漠草原最低(Clustering coefficient:根际土壤,0.337;根系:0.484)。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类型间AMF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年均降雨量、年均温和p H,且年均降雨量的影响最大。(2)通过研究草地中不同宿主之间AMF的分布格局发现,不同宿主植物种类根际土壤和根系中AMF群落组成不同。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中糙隐子草根际土壤中的Diversispora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共同生活的其他宿主植物,草甸草原中日荫菅根系中Paraglomus的相对丰度高于针茅属植物和糙隐子草。宿主植物种类对根际土中的AMFα和β多样性影响较小,但对根系中AMF影响较大。针茅属植物根系中AMF的α多样性均高于其它宿主植物,且与其共生的AMFβ的多样性能明显的与其他植物区分开,表明宿主植物虽然对与之共生的AMF之间无严格的一对一的共生关系,但会根据自身营养需求和AMF的生活史策略对AMF的群落结构产生影响。(3)通过不同放牧组合进行的家畜放牧控制实验,发现家畜动物通过采食植物叶片,降低植物地上生物量,减少植物传递给共生AMF的有机碳含量,显着降低了草甸草原根际土壤中Scutellospora、典型草原根系和根际土壤中Diversispora和荒漠草原根际土壤中一种未分类的球囊菌纲(Gromeromycetes)的相对丰度。此外,由于牛和羊对食物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同,牛单独放牧显着改变三种草地中AMF的群落结构(β多样性),而羊单独放牧和牛羊混牧的对AMF群落结构几乎无影响。通过网络结构分析发现,不同放牧方式均增加了AMF群落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以此应对放牧对宿主植物造成的压力。其中,以网络节点平均度(Average degree)所代表的网络结构复杂程度,牛单独放牧草地中AMF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最高(15.36),羊单牧次之(13.59),牛羊混牧最低(7.26),均高于无牧对照组(6.58)。(4)草地中AMF并非随机分布,非生物因素、宿主植物和放牧都能够对AMF群落分布格局产生影响,且具有尺度依赖性。在局域尺度上,放牧方式对AMF群落分布格局形成的驱动作用大于土壤因子和宿主植物种类的作用,且在根系中宿主植物对AMF的选择作用明显高于宿主植物对根际土壤中AMF的选择作用。在区域尺度上,草地中AMF群落分布格局的形成同样受非生物因子(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放牧方式和宿主植物种类的多重影响。非生物因子对根际土壤和根系中AMF群落分布格局的驱动作用大于放牧方式和宿主植物,宿主植物对根系AMF群落结构形成的影响大于对根际土壤样本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北方草地AMF群落的分布格局,以草地类型、放牧方式和宿主植物为影响因素,对草地AMF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了草地类型、放牧方式及宿主植物对AMF群落的影响及作用途径。为草地AMF群落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一定经验,并能为草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草地放牧管理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家畜放牧降低草地AMF的多样性,但是会增加AMF群落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放牧家畜种类对草地AMF群落的作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当前草地退化的背景下,重视放牧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草地放牧管理时,除了传统上的对放牧强度的管理外,还需要根据草地的生产力、植物多样性等植被条件,结合对AMF群落组成、多样性及网络结构的监测,制定适宜的家畜组合放牧方式,以避免草地生物群落种间关系网络的失衡,防止某些物种的种群爆发导致草地退化加速。

张超[6](2021)在《《麻风树,新能源作物的挑战》(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

张娜[7](2021)在《山蒿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为研究区,选取山蒿分布集中的四个乡镇,基于2017年多时相Landsat8-OLI遥感影像,构建山蒿植被信息提取模型,进行典型区山蒿提取和精度验证;对1992、2004/2003、2017年三期遥感影像数据信息提取,使用景观指数方法分析山蒿植被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通过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山蒿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构建人为干扰指数研究山蒿分布的人为干扰因素;通过以上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划定山蒿植被保护区,制定保护策略,提出管理和保护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根据山蒿分布区的特点,结合地形特征、NDVI指数和GNDVI指数,构建了山蒿信息提取模型,总体分类精度为78.65%,Kappa系数为0.63,山蒿信息提取的制图精度72.13%,用户精度为75.70%。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山蒿植被信息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满足山蒿集中分布区识别和山蒿植被生态保护规划的需要。(2)1992-2017年,山蒿植被分布面积明显减小,斑块数量减少,趋于破碎化,连接度和聚合度降低,山蒿植被破坏严重,转化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幅度较大,2004年生态修复政策实施以来,山蒿面积减小趋势、破碎化程度有所放缓。(3)地形因素对山蒿植被的分布面积有较大影响。山蒿植被的集中分布区是5°-20°坡度、380 m-580 m海拔的低山丘陵地带,山蒿植被分布在坡向方面的差异不明显。研究区尺度上,在气象方面,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研究区内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气温年较差差异不大。人为干扰影响大,人为干扰度自东向西逐渐减弱。(4)公众对山蒿植被了解度不高,山蒿植被需要受到关注,公众认可山蒿植被的环境保护价值,认为有必要对山蒿加强保护。山蒿集中分布区干扰度为5-8,定性划定了重度保护区、中度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加强山蒿植被保护。(5)过度放牧、农业开垦等社会活动以及突泉县脆弱的自然条件,山蒿植被受到极大破坏,因此山蒿植被保护策略要以整个区域生态修复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制度和植被保护管理办法。

王军亮[8](2020)在《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天然草地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达3.93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41%,居世界第三位。放牧草地面积为3.31亿hm2,占天然草地资源总量的84.27%,是农田面积的2.2倍,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草地资源类型。天然草地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寒带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而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植被覆盖率仅为40.4%,其中天然草地面积为5725万hm2,占植被覆盖总面积的85.1%,因而天然草地在维护新疆生态安全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时新疆放牧草地4800万hm2,是新疆37个牧业及半牧业县极其重要的物质资源和农牧民增收的主阵地,2019年底存栏食草牲畜4616.9万头(只),出栏4552.3万头(只),新疆的放牧草地是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人类生存环境、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新疆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超载过牧和、人为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干扰甚至掠夺式利用,导致我国放牧草地退化、沙化,养分固持作用减弱,涵养水源能力丢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服务功能衰退。甚至绝大部分放牧草地被毒害草、劣质植物滋生蔓延,鼠虫病害等生物灾害频发多发,导致放牧草地生产力下降、利用率降低,严重影响草原生产功能。近年来,放牧草地毒害草对牧民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这直接影响国家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效果及牧民的脱贫致富。因此,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放牧草地的主要毒害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危害严重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用传统的植物化学方法,对其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对后三种毒害草颗粒化替代山羊日粮中粗饲料,进行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目的是为减少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危害、发生,为综合防控和利用进行理论和技术上的技术支撑。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及危害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主要分布在伊犁州河谷草原、阿勒泰高山草原、阿克苏荒漠草原、乌鲁木齐市天山北坡草原、博州荒漠草原、巴州塔里木河沿岸荒漠草原、哈密荒漠戈壁草原等70多市县的放牧草地。毒害草种群分布中,主要以醉马芨芨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乌头(Aconitum)、橐吾(ligularia sibirica)、毒芹(Cicuta virosa)、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等9种毒害草为优势种,其危害面积约占毒害草危害总面积的80%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新疆东部干旱荒漠草原以醉马芨芨草和变异黄芪分布为主;新疆南部塔里木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流域以小花棘豆危害分布最广,昆仑山北坡高山草甸草原以黄花棘豆分布为主,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草原以马先蒿、唐松草、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新疆北部伊犁河谷草原和阿勒泰山高山草原以乌头、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可见,新疆天山东部、南部和北部地理地貌和气候特点的差异性,导致毒害草种群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尤其是毒害草种群在海拔1500-2500m垂直范围内分布广,且危害严重。调查发现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发生面积为682.06万hm2,其中轻度危害469.93万hm2,中度危害126.73万hm2,重度危害89.4万hm2,危害放牧家畜的主要毒害草约有44种。其中,在全疆分布造成危害的毒害草有9种,占毒害草总数的20.5%;北疆有25种;南疆有27种。每年数十万放牧牲畜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6亿元。2.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在南疆选择引起放牧家畜中毒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分离提取生物碱,并经GC-MS和UPLC-MS/MS联用仪检测分析,共鉴定出18种生物碱(GC-MS鉴定出6种,UPLC-MS/MS鉴定出12种)。骆驼蓬主要含鸭嘴花酮碱、骆驼蓬灵、骆驼蓬碱、6-甲基哈马兰、6-甲基哈尔满、哈尔明碱、促黑激素N-氧化物和野百合碱;白喉乌头主要含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醉马芨芨草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黄花棘豆检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倒千里光裂碱、次乌头碱、毛果天芥菜碱N氧化物、克氏千里光碱;碎米蕨叶马先蒿主要含3-乙基石松胺、槐果碱、去甲基蝙蝠葛啡碱和9-甲氧基玫瑰碱。表明这些毒害草含有多种生物碱,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可能是这些生物碱共同作用的结果。3.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含毒害草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进食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但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与对照相比,添加毒害草制成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可明显提高山羊瘤胃内的乙酸浓度,同时提高山羊的血红蛋白浓度,试验中各处理间山羊血清中的谷氨酰转移酶、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均无显着差异;含10%黄花棘豆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血清中的钾、钠、氯、钙、镁和磷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但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显着升高。4.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按照地貌对新疆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提出毒害草的防控对策。对重要放牧地,优先保证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采用化学防控、轮牧和区域生物防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毒害草治理,辅之栽培草地建设;涵养水源地采用栽培草地与生物防控配合的方法实施;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沙漠化控制和荒漠化控制功能的生态功能区,对毒害草不进行防控,有条件时要进行科学种植与开发,发挥其生态修复功能;对于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畜产品加工和水文调蓄生态功能的毒害草防控主要采取人工与机械的物理防控方法、农牧结合、牧民定居、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防控。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治理的策略要充分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价值,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制和开发利用措施。一是要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不能简单采取清除或灭除的方法。二是要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三是要大力建设栽培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实现草畜平衡。四是要科学定位毒害草的利与害,挖掘毒害草的潜在利用价值,提升毒害草资源化利用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比较系统地调查了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的种类与分布,明确了主要优势毒害草种群的区域分布特点。通过对五种主要毒害草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成分的提取与分析,初步阐明其所含生物碱成分的种类;研究了毒害草颗粒化替代日粮中粗饲料对山羊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表明按照10%的比例添加制成的草颗粒对山羊的毒性作用较低。提出了新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对策,对指导新疆草地毒害草的科学防控和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王君芳[9](2020)在《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内蒙古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以及砂石场对草地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植被破坏严重,土壤风蚀及水蚀现象比较普遍。为解决草原矿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本研究在2018年,调查了 5个露天煤矿排土场(扎赉诺尔灵露煤矿、霍林河矿区、锡林浩特胜利西三号露天矿、鄂尔多斯市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矿、乌海骆驼山矿区)人工恢复、自然恢复和原生草原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状况,对比分析不同恢复措施对草原矿区的生态恢复效果。在2012年至2018年,每年8月份对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监测;并在2018年调查人工恢复、自然恢复和原生草原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现状,对比分析不同恢复年限(人工恢复)和不同恢复措施下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变化规律。经全面分析2类不同矿区植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特点和变化规律,得到如下结论:(1)在自然基底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自然恢复20年以上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更接近原生草原;人工恢复5年以下的排土场,其植物群落优势物种大多为人工种植牧草。无论是自然恢复还是人工恢复,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高于或接近于原生草原。(2)人工恢复土壤容重总体上大于原生草原和自然恢复土壤容重,原生草原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高于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在扎赉诺尔灵露矿区和霍林河矿区,人工恢复2~3年、自然恢复20年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原生草地。(3)草原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与恢复年限和物种多样性密切相关;其中生态系统恢复力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正相关,恢复力与恢复时间正相关。恢复时间越长、稳定性越强,越接近于原始自然群落,且土壤-植被指标间的相关性越强。(4)砂石场生态恢复区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密度、多样性、恢复力随恢复时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规律;群落稳定性与恢复时间呈正相关,恢复时间越长群落越稳定,原生物种定植数量增加。(5)砂石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砂石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在2012年至2018年期间占总有机碳储量达92.92%以上,土壤有机碳储量在恢复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是生态恢复过程中最大的碳库。(6)2012年至2018年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生态恢复效果按照年份排序为2014>2013>2012>2015>2018>2017>2016年。随恢复年限的增加,整体表现出由人工恢复到自然演替的恢复过程。总之,人工恢复可促进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快速改善,从而达到草原矿区生态恢复要求。但是,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向原生草原演变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历程不会明显缩短。人工恢复过程主要为:人工植物群落—原生物种入侵—原生植物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主要为:一、二年生植物群落—多年生物种入侵—原生植物群落;而恢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过程较为复杂。

李钊[10](2020)在《全球陆地植物生长季节性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提出陆地植物的生长受到温度、水分、光照和自身生理节律的调节而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季节性波动。植物生长的季节性特征不仅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还控制着陆-气系统的能量传输,并在调节全球碳、氮、水循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往关于植物季节性生长特征的研究多集中在北半球地区离散的物候事件上,缺乏对其在全球尺度上和区域范围内的针对性研究。本文利用遥感卫星获得的陆地植被指数和叶绿素荧光数据;长期原位监测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数据;站点尺度的涡度通量观测及其尺度推绎得到的全球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数据;以及陆地生态系统模型模拟的GPP数据,首先对全球陆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及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定量分析再分别就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和热带常绿林地区植物生长季节性对陆地碳循环的调节作用及其关键调控过程进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全球陆地植物的季节性生长特征在过去三十四年间的长期变异和年际波动呈现纬度地带性差异。基于Markham季节性指数(Markham seasonality index,MSI)的结果表明,在1982-2015年间,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呈现减小的趋势,其MSI的变化速率为-0.027 decade-1;而中纬度地区的MSI则呈现出显着增大的趋势,平均增长速率为0.018 decade-1。在热带和南半球地区,植物生长季节性的长期趋势不明显,但是在常绿林区域,MSI的年际变异非常剧烈,在2001-2015年间,高达25%~62.1%。(2)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不对称的季节性变暖通过影响植物生长季长度对植物生长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季节性波动特征进行调节。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存在季节性震荡,其振幅([CO2]amplitude)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动态紧密关联。从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CO2]amplitude与植物生长、生长季长度延长的速度同步放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植物生长与其生长季长度十分相关(r≈0.89),而生长季长度对春季变暖(partial r=-0.36)的依赖性要高于秋季变暖(partial r=0.018)。在该时间段内,春季变暖发生停滞而秋季变暖持续发生是导致植物生长与[CO2]amplitude增长变缓的主要原因。(3)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生长峰值对植物生长的季节性波动具有决定性影响。在1982-2015年间,北半球中纬度地区MSI的平均增长速率为0.018 decade-1。在北半球中纬度39.3%空间格点中,生长峰值主导了植物生长季节性的长期变化趋势。在不同的植被类型中,草地和农田对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MSI增长趋势的贡献较大,分别占长总区域的28.9%和19.6%。植物生长峰值的提高是草地和农田区域MSI增长的主要原因。(4)在热带常绿生态系统,最小生长值是植物季节性波动及其年际动态的主要调控因子。本文将最小生产力水平作为基线,将总初级生产力在一年内的累积值拆解为基础生产力(basic GPP,即最小生产力在一年内的累积值)和季节性生产力(recurrent GPP,即日生产力与最小生产力的差值在一年内的累积值)两个组分。基于该方法的分析表明,基础生产力在该地区83.7%的区域是GPP年际变异的主要控制因子。基础生产力对总初级生产力的调控作用主要来源于植物最小生长值对季节性降雨的高敏感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全球陆地植物的季节性生长特征进行了量化,系统地发现了其在北半球高、中纬度地区相反的长期变异趋势及在热带地区的高年际变率。随着纬度带由北向南迁移,植物生长季节性的关键调控因子由植物生长季长度、生长峰值转变为最小生长值。与此同时,本文还发现了植物生长对季节性气候变化的不对称响应在调节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作用。这些结果共同揭示了陆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在全球尺度的时空变异特征,对全球植被动态的预测和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的参数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巴西热带稀树草原地区一个草场研究项目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巴西热带稀树草原地区一个草场研究项目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19-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2 Introduction to Source Text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PREPARATIONS FOR TRANSLATION
    2.1 Translation Tools and Parallel Texts
    2.2 Text Type and Language Features
    2.3 CEA Framework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3.1 Difficulties in Comprehension
        3.1.1 Polysemy
        3.1.2 Difficulties in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3.2 Difficulties in Expression
        3.2.1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Level
        3.2.2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 Level
    3.3 Difficulties in Adaptation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Comprehension
        4.1.1 Choosing of Words Meaning
        4.1.2 Splitting Sentences Structure
    4.2 Expression
        4.2.1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nnotation
        4.2.2 Extension of Words Meaning
        4.2.3 Free Translation
        4.2.4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4.3 Adaptation
        4.3.1 Discarding the Original Form
        4.3.2 Using Four-character Word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Ⅰ THE SOURCE TEXT
APPENDIXⅡ THE TARGET TEXT

(2)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羊草概述
    1.2 羊草克隆繁殖策略
        1.2.1 羊草繁殖策略
        1.2.2 羊草根茎克隆可塑性
    1.3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及影响因素
        1.3.1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
        1.3.2 植物种内变异的影响因素
        1.3.3 植物种内变异机制
    1.4 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1 气温升高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2 降水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3 气候变化驱动因子联合作用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7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地概况
        2.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及其地理分布
        2.3.1.1 羊草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2.3.1.2 基于数量性状的羊草材料聚类分析
        2.3.2 羊草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2.4 讨论
        2.4.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
        2.4.2 羊草性状遗传多样性较高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原生境气候、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种内分化和分布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地概况
        3.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2 G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3 B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4 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5 距离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原生境气候驱动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3.4.2 原生境地理影响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3.4.3 加强适应性管理,降低气候暖干化对羊草草原的影响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地上部性状对根茎克隆繁殖力的影响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地概况
        4.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曲线拟合分析
        4.3.2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4.4 讨论
        4.4.1 羊草营养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4.4.2 羊草分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4.4.3 羊草有性繁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一定权衡
        4.4.4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调控机制
    4.5 本章结论
第五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时间动态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地概况
        5.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的时间动态
        5.3.2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时间动态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秋末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
        5.4.2 秋末果后营养期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关键时期
    5.5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相关代谢组学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试验材料的典型性验证
        6.3.2 代谢物检测结果
        6.3.3 代谢物分类及功能注释
        6.3.4 差异代谢物分析结果
    6.4 讨论
        6.4.1 IAA结合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6.4.2 JA代谢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6.4.3 植物内源激素互作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
    6.5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滩羊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2.2 草原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家畜采食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植物及土壤样品收集
        2.2.4 植物及土壤样品测定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土壤对家畜采食的响应
        2.3.2 植物群落对家畜采食的响应
        2.3.3 草原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家畜采食的响应
        2.3.4 家畜采食量与放牧强度、C:N:P化学计量特征、植物群落特征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的关系
        2.3.5 家畜采食调控土壤或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2.4 讨论
        2.4.1 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对家畜采食的响应
        2.4.2 植物群落C:N:P化学计量特征对家畜采食的响应
        2.4.3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家畜采食的响应
    2.5 小结
第三章 家畜排泄物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植物及土壤样品的收集
        3.2.3 植物及土壤样品的测定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对家畜排泄物的响应
        3.3.2 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家畜排泄物的响应
        3.3.3 家畜排泄物调控土壤或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3.4 讨论
        3.4.1 植物群落C:N:P化学计量特征对家畜排泄物的响应
        3.4.2 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对家畜排泄物的响应
        3.4.3 家畜排泄物对植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遗留效应
        3.4.4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家畜排泄物的响应
    3.5 小结
第四章 模拟家畜践踏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模拟滩羊践踏试验
        4.2.2 指标测定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对模拟家畜践踏强度的响应
        4.3.2 植物群落对模拟家畜践踏强度的响应
        4.3.3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对模拟家畜践踏强度的响应
        4.3.4 模拟家畜践踏调控土壤或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4.4 讨论
        4.4.1 土壤物理性质和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模拟家畜践踏强度的响应
        4.4.2 植被群落特征和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模拟家畜践踏强度的响应
        4.4.3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模拟家畜践踏强度的响应
    4.5 小结
第五章 家畜采食、排泄物和践踏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贡献率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4.1 家畜采食、排泄物和践踏对土壤系统的贡献
        5.4.2 家畜采食、排泄物和践踏对植物系统的贡献
        5.4.3 家畜采食、排泄物和践踏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贡献
    5.5 小结
第六章 滩羊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设计
        6.2.2 植物及土壤样品收集
        6.2.3 植物及土壤样品测定
        6.2.4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土壤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6.3.2 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6.3.3 放牧强度调控土壤或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6.4 讨论
        6.4.1 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6.4.2 植物群落C:N:P化学计量特征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6.4.3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放牧强度的响应
    6.5 小结
第七章 放牧和氮添加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设计
        7.2.2 植物及土壤样品收集
        7.2.3 植物及土壤样品测定
        7.2.4 统计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土壤对放牧强度和氮添加的响应
        7.3.2 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放牧强度和氮添加的响应
        7.3.3 放牧强度调控土壤或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7.3.4 土壤含水量影响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对放牧强度和氮添加的响应
        7.3.5 放牧、氮添加和降水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7.4 讨论
        7.4.1 土壤对放牧强度和氮添加的响应
        7.4.2 植物对放牧强度和氮添加的响应
        7.4.3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对放牧强度和氮添加水平的响应受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内蒙古典型草原粪食性金龟影响畜粪分解机制及生态系统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畜粪分解及其影响因素
        1.2.1 土壤生物群落对粪分解的影响
        1.2.2 气候和环境条件对粪分解的影响
        1.2.3 畜粪质量对粪分解的影响
        1.2.4 多因子交互对粪分解的影响
    1.3 畜粪分解对植被、土壤特征的影响
        1.3.1 草地植被群落特征
        1.3.2 草地土壤特征
    1.4 畜粪分解对土壤微食物网的影响
    1.5 本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技术路线
    1.8 课题来源
第二章 粪居型和掘洞型粪食性金龟对牛粪和马粪分解的协同促进作用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设计
        2.1.2 粪和土壤取样和分析
        2.1.3 原位土壤CO_2通量测定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畜粪干湿物质量损失和碳、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2.2.2 CO_2的通量
        2.2.3 土壤特征
        2.2.4 影响畜粪分解的因素
    2.3 讨论
        2.3.1 粪食性金龟物种和畜粪类型对畜粪干湿物质量损失的交互作用
        2.3.2 两种不同功能群粪食性金龟物种对粪碳和氮含量释放的协同促进
        2.3.3 粪食性金龟与畜粪分解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土壤动物与降水变化对马粪和牛粪分解率和养分释放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设计
        3.1.2 粪和土壤样品的取样与分析
        3.1.3 CO_2通量的原位测定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畜粪质量损失和碳、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3.2.2 CO_2通量
        3.2.3 土壤特征
        3.2.4 影响畜粪分解的因素
    3.3 讨论
        3.3.1 畜粪类型影响降水对畜粪分解速率的作用
        3.3.2 土壤动物和降水量对不同分解阶段畜粪C、N含量动态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粪居型和掘洞型粪食性金龟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设计
        4.1.2 粪、植物和土壤取样和分析
        4.1.3 土壤微生物DNA提取和高通量测序
        4.1.4 土壤线虫提取和高通量测序
        4.1.5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4.1.6 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粪食性金龟对畜粪干物质量和碳、氮含量的影响
        4.2.2 粪食性金龟对植被和土壤特征的影响
        4.2.3 粪食性金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2.4 粪食性金龟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4.2.5 粪食性金龟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对不同粪食性金龟添加处理的响应
        4.3.2 土壤线虫对不同粪食性金龟添加处理的响应
        4.3.3 粪分解对土壤微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5.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北方主要草地丛枝菌根真菌分布格局及其对家畜放牧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AMF的生态系统功能
        1.2.2 AMF群落的分布规律
        1.2.3 影响AMF分布格局的非生物因素
        1.2.4 植被类型在AMF分布格局形成中的作用
        1.2.5 AMF分布格局对放牧扰动的响应
        1.2.6 宿主植物选择性对AMF分布格局的影响
        1.2.7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植被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利用方式及放牧历史
第3章 我国北方草地AMF群落的分布格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地设置与实验设计
        3.1.2 取样与样品测定
        3.1.3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草地中的AMF群落组成特征
        3.2.2 草地类型的AMF多样性
        3.2.3 草地类型间AMF网络结构的差异
        3.2.4 草地AMF群落分布格局形成的驱动因素
    3.3 讨论
        3.3.1 草地类型对AMF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3.3.2 草地类型与AMF的共现性网络结构
        3.3.3 草地AMF空间分布格局变异的影响因素
    3.4 小结
第4章 宿主植物对AMF分布格局形成的选择性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地设置与实验设计
        4.1.2 取样与样品测定
        4.1.3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不同宿主植物根际土壤和根系AMF群落的组成特征
        4.2.2 宿主植物种类对AMF多样性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宿主植物对AMF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4.3.2 宿主植物对AMF分布格局形成的选择性作用
    4.4 小结
第5章 AMF分布格局对放牧方式的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地设置与实验设计
        5.1.2 取样与样品测定
        5.1.3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
        5.2.1 不同放牧方式下AMF群落的组成特征
        5.2.2 AMF多样性对放牧方式的响应
        5.2.3 放牧与草地AMF共现网络结构的关系
    5.3 讨论
        5.3.1 放牧显着改变AMF的群落结构
        5.3.2 放牧方式对AMF群落影响
        5.3.3 放牧增加了AMF群落种间关系的紧密程度
    5.4 小结
第6章 生物、非生物因素及放牧对草地AMF分布格局形成的驱动作用
    6.1 数据统计分析
    6.2 结果
        6.2.1 局域尺度上草地AMF分布格局形成的驱动因素
        6.2.2 区域尺度上草地AMF分布格局形成的驱动因素
    6.3 讨论
        6.3.1 局域尺度上草地AMF分布格局形成机制
        6.3.2 区域尺度上草地AMF分布格局形成机制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7)山蒿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遥感识别
        1.2.2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1.2.3 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气候特征
        2.2.2 水文条件
        2.2.3 植被特征
        2.2.4 土壤特征
        2.2.5 地质地貌
    2.3 社会经济
第3章 山蒿植被信息提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源与数据预处理
        3.1.2 研究方法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2.1 山蒿的波段特征
        3.2.2 山蒿的地形分布特征
        3.2.3 山蒿的植被指数特征
        3.2.4 山蒿信息提取模型及精度评价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蒿植被的动态分布变化
    4.1 景观指数分析
        4.1.1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
        4.1.2 景观水平指数
        4.1.3 转移矩阵
    4.2 山蒿分布变化情况
    4.3 山蒿景观指数变化分析
    4.4 转移矩阵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蒿植被分布的环境影响因素
    5.1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5.1.1 数据源
        5.1.2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地形因素
        5.2.2 气象因素
        5.2.3 人为干扰因素
        5.2.4 研究区人为干扰度
        5.2.5 研究区干扰度计算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蒿植被保护策略
    6.1 山蒿植被保护公众调查
    6.2 保护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山蒿植被状况的问卷调查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安全
        1.1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1.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1.2 天然草地畜牧业的生态安全
        1.2.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1.2.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1.2.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
    第二章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2.1 天然草地资源特征
        2.1.1 水分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决定草地在地表的分布
        2.1.2 草原植物种群与特征
        2.2 草地退化及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2.2.1 天然草地退化
        2.2.2 天然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2.3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退化类型
        2.3.1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
        2.3.2 我国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及危害
        2.4 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2.4.1 自然因素
        2.4.2 人为因素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三章 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调査研究
        3.1 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与危害调查
        3.1.1 北疆片区的基本情况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调查结果
        3.2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及危害调查
        3.2.1 南疆片区的基本概况
        3.2.2 材料与方法
        3.2.3 调查结果
        3.3 讨论
        3.3.1 北疆片区天然草地毒害草因生态环境差异而分布不同
        3.3.2 放牧牲畜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区域性
        3.3.3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危害严重,部分地区仍在持续
        3.3.4 要更加重视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的生态价值
        3.4 小结
    第四章 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
        4.1 采样地区基本概况
        4.2 试验材料
        4.2.1 植物来源
        4.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4.3 生物碱提取与鉴定
        4.3.1 生物碱提取
        4.3.2 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检测
        4.3.3 生物碱成分鉴定
        4.4 结果
        4.4.1 骆驼蓬生物碱检测结果
        4.4.2 白喉乌头生物碱检测结果
        4.4.3 醉马芨芨草生物碱检测结果
        4.4.4 黄花棘豆生物碱检测结果
        4.4.5 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检测结果
        4.5 讨论
        4.5.1 植物生物碱与毒性形成的关系
        4.5.2 不同种类植物生物碱对动物毒性的种属差异
        4.5.3 毒害草毒性成分检测技术比较
        4.5.4 毒害草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3种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试验日粮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指标
        5.2.4 数据统计
        5.3 结果
        5.3.1 干物质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变化
        5.3.2 瘤胃内发酵性状的变化
        5.3.3 血液指标的变化
        5.4 讨论
        5.4.1 毒害草经过适当加工可作为饲料来源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瘤胃发酵性状的影响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
        6.1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现有虽技术
        6.1.1 人工防控技术
        6.1.2 机械防控技术
        6.1.3 物理防控技术
        6.1.4 化学防控技术
        6.1.5 生物防控技术
        6.2 天然草地毒害草治理策略
        6.2.1 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
        6.2.2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生态功能区
        6.2.3 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
        6.2.4 科学定位毒害草利与害,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6.2.5 加大科技投入,避免草地恶化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名录
    附录2: 新疆天然草地主要草原类型
    附录3: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种类
    附录4: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地理分布图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际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1.3.2 国内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
        1.3.3 矿区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3.4 矿区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征
    2.3 植物群落类型和土壤类型
    2.4 矿区基本情况
        2.4.1 露天煤矿排土场基本情况
        2.4.2 砂石场基本情况
    2.5 矿区植被恢复技术说明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
        3.1.1 不同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3.1.2 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3 矿区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3.2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生态恢复
        3.2.1 植物群落和土壤养分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3.2.2 不同恢复措施对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3 最优恢复效果的关联度分析
    3.3 取样方法
        3.3.1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群落调查取样
        3.3.2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植物群落调查取样
        3.3.3 植物群落相关指标计算方法
        3.3.4 土壤取样及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3.3.5 植物群落和土壤碳密度计算
    3.4 数据分析
        3.4.1 方差分析
        3.4.2 相关分析
        3.4.3 母序列关联分析
4 不同矿区排土场生态恢复
    4.1 不同矿区排土场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4.1.1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4.1.2 功能群物种数差异
        4.1.3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4.1.4 植物群落多样性
        4.1.5 植物群落稳定性与恢复力
        4.1.6 植物群落指标的相关性
    4.2 不同矿区排土场土壤特征变化
        4.2.1 土壤含水量
        4.2.2 土壤pH
        4.2.3 土壤电导率
        4.2.4 土壤容重
        4.2.5 土壤速效氮
        4.2.6 土壤速效磷
        4.2.7 土壤速效钾
        4.2.8 土壤有机质
        4.2.9 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4.3 植物群落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3.1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3.2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4.4 小结
5 敕勒川草原砂石场生态恢复
    5.1 植物群落特征在时间上的变化
        5.1.1 植物群落物种重要值
        5.1.2 植物群落密度
        5.1.3 植物群落物种数
        5.1.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5.1.5 植物群落系统稳定性
        5.1.6 植物群落恢复力
    5.2 土壤养分在时间上的变化
        5.2.1 土壤速效氮
        5.2.2 土壤速效磷
        5.2.3 土壤速效钾
        5.2.4 土壤有机质
        5.2.5 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养分变化
    5.3 碳储量在时间上的变化——植被与土壤碳储量
        5.3.1 植物群落地上有机碳储量
        5.3.2 植物群落地下根系碳储量
        5.3.3 土壤碳储量年际动态
        5.3.4 植物群落与土壤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比例
    5.4 不同恢复措施植物群落特征对比
        5.4.1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5.4.2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5.4.3 植物群落功能群物种数
        5.4.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5.4.5 植物群落稳定性与恢复力
        5.4.6 植物群落各指标的相关性
    5.5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特征对比
        5.5.1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物理性质对比
        5.5.2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化学性质对比
        5.5.3 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5.6 最优关联度分析——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最优关联度分析
        5.6.1 时间上最优母序列关联度分析
        5.6.2 不同恢复措施的最优母序列关联度分析
    5.7 小结
6 讨论
    6.1 草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特征
        6.1.1 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群落特征及群落恢复力与稳定性
        6.1.2 露天煤矿排土场生态恢复土壤指标的变化特点
    6.2 典型草原区砂石场生态恢复的特征
        6.2.1 砂石场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特征变化
        6.2.2 砂石场生态恢复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
        6.2.3 砂石场生态恢复效果分析
7 结论
致谢
项目来源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10)全球陆地植物生长季节性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陆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性特征研究进展
        1.2.1 陆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性特征及其观测方法
        1.2.2 陆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1.2.3 陆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对其他驱动因子的响应
    1.3 陆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性对陆地碳循环的影响
        1.3.1 陆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性与大气二氧化碳的季节性振幅
        1.3.2 生长季长度和生长峰值对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调控作用
        1.3.3 热带植物生长与热带植被碳汇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全球陆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性特征
    2.1 引言
    2.2 数据与方法
        2.2.1 归一化植被指数
        2.2.2 增强型植被指数
        2.2.3 季节性指数
        2.2.4 分析方法
    2.3 结果
        2.3.1 陆地植物生长季节性的全球格局
        2.3.2 陆地植物生长季节性的长期趋势
        2.3.3 陆地植物生长季节性的年际变异
    2.4 讨论
        2.4.1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植物生长季节性的影响因素
        2.4.2 热带地区植物生长季节性的影响因素
    2.5 小结
第三章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植物生长季节性与大气二氧化碳振幅的调控过程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数据
        3.2.2 气候数据
        3.2.3 植被指数
        3.2.4 生长季长度的判定方法
        3.2.5 陆地生态系统模型
        3.2.6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植物生长停滞现象
        3.3.2 生长季长度是北半球植物生长的关键限制因子
        3.3.3 植物生长季长度对春、秋季增温的敏感性
    3.4 讨论
        3.4.1 陆地生态系统模型模拟的植物生长对季节性增温的依赖度
        3.4.2 季节性不对称变暖对植物生长季长度的调控作用
        3.4.3 植物生长季长度对大气二氧化碳季节性振幅的调控作用
    3.5 小结
第四章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植物生长季节性的关键调控因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被指数
        4.2.2 植被功能类型
        4.2.3 季节性指数
        4.2.4 生长季开始、结束时间和生长峰值的提取方法
        4.2.5 分析方法
    4.3 结果
        4.3.1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植物生长的季节性
        4.3.2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植物生长季节性的变化趋势
        4.3.3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植物生长季节性的关键调控因子
    4.4 讨论
        4.4.1 MSI的主控因子在各植被类型间的差异
        4.4.2 生长季开始、结束时间和生长峰值对植物生长季节性的调节作用
    4.5 小结
第五章 热带地区植物生长季节性的关键调控因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概念模型
        5.2.3 分析方法
    5.3 结果
        5.3.1 基础生产力和季节性生产力的比例
        5.3.2 基础生产力和季节性生产力对植被生长年际变异的贡献
        5.3.3 环境因子对热带地区年最小生长值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本概念模型的优、缺点
        5.4.2 最小生长值在控制GPP年际变异中的主导作用
        5.4.3 环境因子对热带植物生长的调控作用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附录一 数据信息
    附录二 中英文对照表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加会议及讲座
致谢

四、巴西热带稀树草原地区一个草场研究项目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19-21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周冉丽.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D]. 白乌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滩羊放牧对典型草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多功能性的影响[D]. 李岚. 兰州大学, 2021(09)
  • [4]内蒙古典型草原粪食性金龟影响畜粪分解机制及生态系统效应研究[D]. 程建伟. 内蒙古大学, 2021
  • [5]北方主要草地丛枝菌根真菌分布格局及其对家畜放牧的响应[D]. 王金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麻风树,新能源作物的挑战》(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张超.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7]山蒿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 张娜. 沈阳大学, 2021(06)
  • [8]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D]. 王军亮. 扬州大学, 2020(04)
  • [9]内蒙古草原区典型露天矿生态修复植被和土壤特征研究[D]. 王君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
  • [10]全球陆地植物生长季节性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 李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巴西热带草原牧场研究项目的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