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公民文化精神的两种表现——王朔与金庸小说人物比较

当代公民文化精神的两种表现——王朔与金庸小说人物比较

一、当下市民文化精神的两种演示——王朔与金庸小说中人物形象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杨程[1](2021)在《论王朔作品中的北京城市空间》文中指出

樊红玉[2](2020)在《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文化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庸小说蕴含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如儒、释、道等,这些为小说增添中国风韵和中国气质。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展现出儒释道思想,而受到儒家文化滋养形成的小说底蕴是其与传统武侠小说的不同之处。尤其是金庸小说融合儒家思想,坚持民众立场,刻画的侠客承担家国责任,保持独立人格,使金庸小说与众不同。本文以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文化精神为基点,探究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涵,以此为线索,寻找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形成机制,之后探讨金庸小说的现代性突破,最后分析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时代价值。第一章分析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内涵。第一节围绕儒家、文化、精神,对儒家文化精神进行界定。第二节梳理传统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程,并扼要指出传统武侠小说中侠客形象的缺失。第三节围绕文本对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展开详细论述,分别是仁义为先的担当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相互尊重的伦理精神和虽死不悔的无畏精神。第二章揭示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产生机制,探究金庸小说形成这些文化精神的深层原因。金庸创作于香港被英国殖民者全面西化的背景下,武侠小说在20世纪50年代已有武侠文化的厚重沉淀。此外,金庸幼时接受的传统文化熏陶以及受到其生平见闻的影响,儒家思想在小说中表现较多。本文分别从客观方面武侠文化的历史积淀和主观方面个人的文化素养两方面展开。历史积淀主要探讨在源远流长的武侠文化基础上,金庸对传统武侠小说的继承和发展,如唐豪侠传奇、明清公案小说、民国武侠等。金庸对传统武侠小说一脉相承而又有所突破,得以成为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作者个人的文化素养主要分为文学素材和文学品格两部分。从文学素材的角度展开,包括作者的成长经历、思想意识。文学品格是介绍金庸创作的艺术技巧、人物塑造、背景营造、文化内涵等方面。第三章探讨金庸小说在继承儒家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结合时代要求进行的现代性突破,这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人格面具由简单到复杂。由早期的正即正,邪即邪,发展为正邪交织。金庸后期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亦正亦邪,难以简单的二分法判定。其次是伦理观念的转变,以父子关系为例进行分析。金庸早期创作的小说中,父辈被子辈幻想,是子辈敬仰、尊敬的对象。但是在金庸中后期小说中,父辈并非完美无缺,这种对父辈的认识由想象走向现实。最后是民族观念的发展。在民族观念上,金庸的改变显而易见,由早期偏向一族,发展为各族人民平等交融。第四章探讨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时代价值。第一节论述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当代意义。金庸小说中侠客仁义为先的担当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相互尊重的伦理精神、虽死不悔的无畏精神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分析金庸小说在国内和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第三节从金庸小说是通俗文学的组成部分出发,正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李佳坤[3](2018)在《王朔论》文中研究指明对于王朔的整体性观照,需要有阶段性的划分标准,为了避免造成“时间标准”的硬性切分与社会文化发展不一致的矛盾,本文以“作品对社会影响力”为阶段划分的标准,努力做到对王朔全面、客观的阐释。纵观王朔整个创作历程中表现出的“冷——热——冷”的事实,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文学创作水平的表现,而是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转型、人们心理变化与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等诸多复杂的综合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王朔置于历史、社会、文化的三维坐标中,以王朔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冷——热——冷”的文学现象为基本论述线索,对王朔进行整体论述。本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讨论了王朔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无可归属”的存在,据此提出王朔的研究价值,爬梳了王朔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立足王朔早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分析,论证王朔早期处于中国文坛与文学市场边缘的原因。首先,以《空中小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两部王朔早期文学作品为分析对象,论述了小说男主人公由于生活轨迹发生了“时空错位”而出现的迷茫、痛苦、矛盾、挣扎和无可奈何的情绪,这意味着这一时期的“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顽主”,只是初具雏形。通过对《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三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爱情纠葛为例,分析了主人公们“向上”与“向下”两种价值观的相互较量。这些相互较量的价值观既表现在相爱的男女主人公之间,也表现在男主人公的“过去”和“现在”。王朔在这一期的小说中塑造的“顽主”雏形还没有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既要服务于爱情故事的发展,也要依托爱情故事来完成。虽然这些爱情悲剧抽空了家族影响和等级观念等一切外在因素,触及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社会问题,但终究被淹没在中国80年代初的文化盛宴当中。第二章围绕王朔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文学作品分析“王朔热”的原因。80-90年代之交是王朔事业的巅峰时期,也是其小说风格的形成时期。王朔这一时期小说的魅力之一在于他以极致的笔触塑造了一系列出现在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期的“顽主”形象。这些“顽主”们自然随性、离经叛道、否定一切,颠覆伪理想、伪崇高、伪道德。其二,王朔这一时期的小说集中表现了对“知识分子”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知识分子是一个复杂又庞大的社会群体,王朔对笔下“知识分子”批判和讽刺的实质是对“知识分子按照个人真实意愿履行表达观点、态度的职责的行为与他所处的社会主流环境之间无法达成一致”的矛盾关系的思考。这成为王朔批判“知识分子”的逻辑起点。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现实,王朔笔下的“知识分子”成为滑向社会边缘的、外表虚伪和内心隐痛的“多余人”形象。第三,王朔一直以来诉求的“真实人性”既有人的自然性也有社会性,其实质是在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秩序下对文革时期设定的“道德标准”发起的对抗。王朔表达真实人性的叙事策略由“挣脱束缚”的叙述与对“虚伪面具”的讽刺共同构成。第四,王朔八九十年代小说的语言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堪称一绝,这一方面表现在王朔将“人物对话”作为独立描写对象上;一方面有意搅浑了俚语、俗语与书面语。第五,我们将王朔小说的受众分为两个群体:一是专业受众群体;二是普通受众群体。这两个不同的受众群体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关注点,却共同造就了80-90年代的“王朔热”。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王朔八九十年代文学与影视之间的跨界实践。80-90年代出现的“王朔热”除了文学成就,其在影视中的实践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80年代,中国大陆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电影风潮。王朔在“拍娱乐片”的倡导下,成功的在小说与影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王朔编导的《渴望》已经成为一代人集体的文化记忆。这不仅因为《渴望》“室内剧”形式的开创带给人们耳目一新之感,更因为它站在人们的立场,最大程度满足了经历过人性压抑、文化专制迫害及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人们对真诚、朴实的情感的需求,重建了文革时期破碎的价值观。剧中的刘慧芳实际上是在“传统”与“独立”相互博弈的过程中产生的女性形象。第四章以《我的千岁寒》《致女儿书》《新狂人日记》为例,剖析新世纪的王朔不断遇“冷”的原因。王朔新世纪文学在内容上进入了禅宗体验,超越了人们的生活经验,表现出强烈的“向内转”倾向,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成为王朔新世纪的“新宠”。不仅如此,“颠覆小说文体”成为王朔在新世纪文学写作过程中不断探索的表达方式。他的这种书写一方面由于自己写作内容“去情节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他面对“文学死亡”做出的有力回应,是他对文学发展过程中做出的思考和调整。最后,在梳理新世纪文学市场现状的过程中论述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始终保持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经验之上,当王朔有意背离携带着“欲望合理化”的“生活经验”时,不愿与新世纪文学外部环境建立联系时,必然走向被读者遗忘的道路。这直接导致王朔无法进入新世纪文学批评家的视线。但鉴于新世纪文学由来不久,新世纪文学还处在不断发表、变化的过程中,随着文学家和评论家们对新世纪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王朔未来在新世纪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我们仍然寄以希望。在结束语部分对王朔整个创作过程进行了动态的概括和分析。

华珉朗[4](2018)在《金庸小说与江南文化精神 ——以人物形象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金庸是中国当代最为知名的武侠小说家,他凭借十五部武侠小说建立起了不可撼动的文学地位。金氏武侠小说不仅仅有快意恩仇和刀光剑影的侠客故事,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金庸对于江南故乡有着深刻的依恋,他小说中也蕴涵着十分深厚的江南文化精神。论文以人物形象为观察视角,试图梳理金庸小说中“江南人物”身上所蕴涵的江南文化元素,并剖析其来源,论证其价值。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将金庸小说的“江南人物”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大侠、狂侠、隐侠和反侠这四类。其次从外形装扮、交往方式和审美情趣三个方面论析金庸小说中“江南人物”的心理和身体特质。最后分析金庸在塑造人物方面,使用的三种主要叙事策略,即风景建构、方言叙事和风物陪衬,正是这三者所氤氲出来浓郁的江南氛围孕育出了金庸笔下的“江南人物”。第二章首先分析“江南人物”在人生道路上的进取精神,他们一方面能够积极奋进,去追求个人价值或者为国效力,另一方面又大多具有出世情结,对田园山水的憧憬始终没有消弭。这种入世与出世思想并存的状态来源于师父教育、民间文化和成长经历。其次分析“江南人物”深入骨髓的思想倾向,即民族主义,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三种思想。最后综合前面两章对“江南人物”从外到内的论析,提炼出他们身上所蕴涵的江南文化精神,即诗性浪漫、自由叛逆和经世致用,正是这三种文化精神,孕育了金庸笔下的“江南人物”的外形气质、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思想情结等等。第三章对金庸小说中“江南人物”塑造的渊源和价值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析。首先,从渊源来看,第一是历史渊源,这又可以分为江南的爱国主义传统、江南的自由主义传统和吴越先民的勇猛精神;第二是自然渊源,江南地区美丽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江南人物”的阴柔气质、培育了“江南人物”的诗性精神,同时也助益了“江南人物”的隐逸精神;第三是个人渊源,包括金庸家族教育的熏陶、江南文学文化的濡染和金庸童年时期的流亡经历。最后,金庸小说所塑造的带有深厚江南文化意蕴的“江南人物”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第一是创作高标,人物与文化融合的统一美学,这是其一;人物描写具有人物风俗画的美感,这是其二。第二是现实关怀,即当今的人们依然可以借鉴“江南人物”的诗性精神、学习自由思想、弘扬爱国意识。第三是文化热忱,即在全球化时代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对江南文化的批判性思考。

王月[5](2017)在《王朔之争研究》文中提出作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路标,王朔勾连着上世纪末诸如市场经济、知识分子、大众文化等众多的时代命题,是一个极具多重分裂意义且难以整合的“现象级”作家。对王朔的诸多意义和观念的碰撞、冲突、纠葛,构成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各方话语在文学场中的激烈角逐,也几乎成了一个时代的公共事件。王朔也由此超越了单纯的作家身份,成为窥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社会转型与文艺突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围绕王朔之争,所出现的作家的价值立场与角色定位、文学的消费性与世俗消遣娱乐性、以及大众文化写作等众多分歧,实质上折射出的是世俗与精英的分化、文学商业化、以及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危机等关键问题。这些问题,既在很大程度上昭示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化语境的变迁,也无法脱离文艺在这一时期的内部变化的影响。无论是文艺主体的内部结构嬗变,亦或是文艺审美范式的转换,乃至文艺批评的转型与重塑,都促成了这一时期王朔之争的出现。

邱欣[6](2016)在《王朔电影作品“顽主”群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朔是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的艺术创作,涉猎文学、影视创作和文艺批评,是一个多产且在20世纪末的文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的作家。王朔的作品有广泛的市场效应,广受社会中下层受众欢迎,销量很大,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王朔热”,同时也受到许多人的批评,被视为痞子文学,引起广泛的讨论与争议,时人称之为“王朔现象”。王朔艺术创作的最大特点,是他的作品把独具特色的“顽主”形像送入观众的视野,并在文学、电影、电视作品中形成系列性“群象”。他作品中的“顽主”形象,多采用半纪传体描述,形成了幼年“顽主”、少年“顽主”、成年“顽主”的系列,构成20世纪中国文学、影视创作的“顽主”热潮。这一热潮的出现,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尤其是王朔的文学作品大量地被改编为电影投放市场后,产生出轰动性效应,更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深入思考。本文以王朔电影作品中塑造的“顽主”形象为切入点,拟对这一现象出现的意义、价值做一分析,以期达到20世纪后期在中国文坛、影坛产生重大影响的现象更为深刻的把握与认识。论文首先探讨王朔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现象”的文化社会背景,继而对王朔中“顽主”形象塑造特点及从文学走向电影的演化历程做一分析,展示“顽主”群像在文学作品中的创作风格以及这些“顽主”人物在电影作品中如何利用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将王朔笔下的“顽主”人物与“类顽主”形象进行分析对比,力图准确把握不同的艺术家对现实的表达和其作品的价值取向,最后再从这一系列“顽主”群像的演变中分析当代审美价值的变化趋势以及其所体现的社会现实意义。“顽主”群像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的精神文化现象,它使得在中国银幕上第一次真实地、生动地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嬉皮士形象,从而映照出当今多元化社会所存在的“小人物”的生存现状及精神特征,并积极引导、推进这部份人群向崇高、正义方向的发展。这正是本文主要抓住“顽主”群像进行深入分析的价值所在。

王文玲[7](2016)在《论金庸小说的现代性文化意蕴》文中研究指明金庸的武侠小说吸取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为思想根基,这在我们当前重建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具有象征性模型的意义。这缘于由香港"非古"、"非中"、"非西"的三"非"状况,带来对传统文化认同的渴望。金庸的小说在人生哲学、佛学思想、人格养成等发方面发扬了传统文化精神,同时也有与传统文化精神相疏离的因素。金庸的小说以其生动的人物系列对我们当前的传统文化思考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柳眉[8](2014)在《“反崇高”的流变 ——从80年代的王朔到90年代的朱文》文中认为崇高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意识形态,在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中一度受到推崇。但是,随着当代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和西方先进文学思想的引进,我国进入了一个变化巨大的社会转型期,就在这一时期,崇高被逐渐边缘化,“反崇高”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本文以此作为探究对象,结合新时期文学对“反崇高”的书写,以80年代的王朔和90年代的朱文为代表,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反崇高”的生成语境、王朔的反抗、朱文的虚无、“反崇高”与新时期文学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获得对新时期文学“反崇高”流变的整体把握。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崇高”的产生和发展、“反崇高”的兴起及其原因两方面来论述“反崇高”的生成语境,指出世纪转型中的社会和文化、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引进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以80年代“反崇高”的代表人物王朔为例,首先分析其小说价值观的形成,然后结合他笔下的“痞子英雄”和调侃中带点严肃的语言,来论证80年代的王朔并不是外界所评论的那个把“反崇高”推到极致的作家。事实上,他的反抗并不彻底,他在反崇高的同时又深陷崇高的泥淖。第三部分以90年代“断裂”事件和“《我爱美元》”事件的发起者朱文为例,与王朔相比,他以“断裂”的姿态登场,同时借助小说主人公“小丁”和粗鄙化的语言,毫不留情地对传统、道德、权威等进行彻底的颠覆。但是,由于他不参杂任何目的地反抗一切,最终导致了在消解了崇高之后,又陷入了强大的虚无之中。第四部分以八九十年代体现“反崇高”的三个作家群——“先锋派”、“新写实”、“新生代”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反崇高”的三种表现形式,以此来明晰新时期文学“反崇高”的流变。从总体上看,80年代作家在“反崇高”的立场上很不坚定,依然具有崇高的文学启蒙意识,他们“反崇高”的目的是为了消解“伪崇高”并另立崇高,有着续写崇高的嫌疑。而到了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欲望得到了空前的膨胀。与此同时,作家也开始了欲望化、私人化写作,并与现行的社会秩序断裂开来。崇高理想彻底坍塌,“反崇高”达到了极致,人们最终在迷失中走向虚无。

陈树萍[9](2013)在《新世纪“文革”叙事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的"文革"叙事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上的进步:一是回眸八十、九十年代的"文革"叙事,对其间的文学现象以及代表性作家作品进行"后来者"的学理性再评价;二是对新世纪以来出现的新作进行及时批评,尤其是对余华、王安忆、阎连科等人的创作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就总体研究状况而言,新世纪"文革"叙事研究尚可以在散文、中短篇小说以及海外"文革"叙事的研究方面做出更多拓展。

尼克(Cocos Nicolae)[10](2013)在《论王朔对转型期中国社会乱象的书写 ——以《千万别把我当人》为考察中心》文中认为20世纪80、90年代,王朔在中国文坛上可谓是极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乃至形成了一种“王朔现象”。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王朔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且争议颇多,但抛开这些具体的是非不论,应该承认王朔作品最主要的价值,就在于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乱象进行了独特的书写。在当代作家中,王朔先期传达了大转型时期,整个中国从社会结构到行为规范,从体制到观念,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当然,对于其作品价值,应该从两个方面辩证地来看:一方面,王朔主要通过塑造一群“痞子”形象,传达了一种颇具“解构”精神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具体来说就是站在市场经济新兴期市民文化的立场,对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权威乃至整个传统文化进行了消解,这是王朔最有价值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社会毕竟刚刚开始转型,这一时期旧有的体制及文化虽然暴露出了千疮百孔的面目,但新的现代社会价值形态尚未完全形成,市民文化也还没有完全成熟,其藏污纳垢性同样应该引起警惕。当王朔将这种不成熟的文化形态作为立足点时,虽然能够对正统文化冷嘲热讽,但并不能提供一个明确的现代性前景。这一点,在《千万别把我当人》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千万别把我当人》是王朔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成就、其不足、其美学特征,在王朔的创作中都颇具典型意义。在这篇小说中,作家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乱象(诸如社会生活、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在这种展示之中,王朔并没有简单地保持冷漠或认同,而是明确地传达创作主体的伦理立场,诸如对意识形态的拒绝、对“五四”启蒙文化的扬弃、对民族主义的反思,等等。同时,文学毕竟是一种艺术创造,王朔对社会的参与也是以文学的方式进行的,他对审美性也给予了重视,在语言、结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这其实也是王朔作品能够引起轰动的不可忽视的另一方面原因。如果从世界文学的背景来看,王朔并不孤独,其作品的精神价值及审美价值在世界文坛上都能找到呼应,比如昆德拉、哈谢克,实际上与王朔之间都具有可比性,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王朔的价值。

二、当下市民文化精神的两种演示——王朔与金庸小说中人物形象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下市民文化精神的两种演示——王朔与金庸小说中人物形象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文化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金庸小说儒家文化精神的彰显
    第一节 儒家文化精神内涵界定
    第二节 我国武侠小说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文化精神
        一、仁义为先的担当精神
        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三、相互尊重的伦理精神
        四、虽死不悔的无畏精神
第二章 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产生机制
    第一节 历史文化积淀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涵养
        二、华文文化语境的影响
        三、武侠文化的厚重沉淀
    第二节 个人文化素养
        一、文学素材——创作主体的成长经历及思想
        二、文学品格——作品的艺术技巧、语言风格、文化继承
第三章 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现代性突破
    第一节 正邪观念:人格面具的简繁变化
        一、人物的多面性
        二、派别的复杂性
    第二节 伦理观念:崇拜父辈转变为正视父辈
    第三节 民族观念:狭隘到包容的转变
第四章 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金庸小说中儒家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金庸小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三节 重新审视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王朔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无可归属:当代文学史中的王朔
    二、王朔引发的争议和争议中的王朔
    三、本课题研究历史和现状
    四、本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文坛与市场边缘:早年王朔
    第一节 顽主雏形初现
    第二节 在价值观的较量中完成的爱情悲剧
    第三节 淹没在文化盛宴中的王朔小说
第二章 王朔“热”
    第一节 “顽主”的精神世界与生存空间
        一、顽主们的生活信仰
        二、“顽主”书写的深层动因
    第二节 王朔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知识分子”叙述的逻辑起点
        二、外表虚伪与内心隐痛的“知识分子”形象
        三、王朔与“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根源
    第三节 真实人性的诉求策略
    第四节 作为独立审美对象的顽主语言
        一、王朔将“人物对话”作为描写对象
        二、有意搅浑俚语、俗语与书面语
    第五节 文本的受众群体辨析
第三章 文学与影视的跨界实践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电影风潮
    第二节 王朔成功进军影视领域
    第三节 《渴望》“热”
    第四节 刘慧芳人物形象剖析
第四章 王朔与新世纪的文坛:缘尽
    第一节 超越生活经验的写作姿态
    第二节 颠覆小说本体的叙述方式
    第三节 超越读者阅读期待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4)金庸小说与江南文化精神 ——以人物形象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谱系与江南文化的塑形
    第一节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谱系
    第二节 阴柔细腻兼具的人物特质
    第三节 方言风物交迭的叙事策略
第二章 金庸小说中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文化烙印
    第一节 入世与出世的人生路向
    第二节 利他与利己的思想倾向
    第三节 诗性、自由与济时的文化精神
第三章 金庸小说中人物的渊源与价值
    第一节 爱国传统、自然地理与作家经历
    第二节 创作高标、现实关怀与文化热忱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王朔之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王朔之争的文化表征
    第一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化空间
        一、西化与守成的迷离与抗争
        二、文化消费与世俗关怀意识的遇合
        三、文化权威与多元生态的重塑
    第二节 杂语纷呈的话语诉求
        一、王朔与“王朔现象”之争的价值分野
        二、王朔的文化批评之争的立场分化
第二章 王朔之争指向的深层话语
    第一节 传统文学身份的群体性认同危机
        一、作家的传统角色定位与身份意识转变
        二、传统写作价值立场的轮换
    第二节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文学取向与征候
        一、文学消费性的复归
        二、大众文化写作的转移
        三、从神化到日常的消闲娱乐
第三章 王朔之争的内在文化逻辑
    第一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艺术主体的内部结构嬗变
        一、市场经济场域下艺术家的尴尬存在
        二、艺术家的心态张力与精神向度分化
    第二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艺审美范式的转换
        一、文艺自主性的失据
        二、多元化的文艺观念
    第三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艺批评的新旨趣
        一、评论家相互间的互动狂欢
        二、作为公共事件的文艺批评
        三、分裂、多样性的文艺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王朔电影作品“顽主”群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王朔与情韵独异的“顽主”热
    1.1“大院文化”孕育的新一代
    1.2 现代都市社会的边缘人
    1.3 青春叛逆的偶像
    1.4 实用主义大众艺术的引领者
第2章 从文学走向影视“顽主”的演化
    2.1 文学“顽主”:小人物中的平民英雄
        2.1.1 讽刺与调侃、反叛与轻佻
        2.1.2 骄傲与自卑、无赖与无奈
    2.2 电影“顽主”:迷茫、扭曲下的假面人
        2.2.1 价值迷茫后的游戏人生
        2.2.2 心理扭曲下的面具人
    2.3 从写实到荒诞:文学与电影“顽主”的同与异
第3章 “初始顽主”与“类顽主”的群像塑造
    3.1 初始“顽主”形象的诞生
        3.1.1 荒诞表象后面的意蕴
        3.1.2 善良本性中的无奈与脆弱
    3.2 涅盘新生的“类顽主”群象
        3.2.1 从诙谐引向正义
        3.2.2 用讽刺的利刃刺破白日梦
    3.3 《老炮儿》:跨世纪的顽主形象呼应
第4章 非传统“顽主”新形象的审美剖析
    4.1 多元化审美需求的助长
    4.2 日常化艺术创作范式的延伸
    4.3 市场经济时代的导向
第5章 “顽主群像”的当代文化解读
    5.1 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
    5.2 对社会小人物的怜悯与关注
    5.3 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层透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7)论金庸小说的现代性文化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性文化意义
二、传统文化思想传承
    (一) 人格养成
    (二) 佛学思想
    (三) 人生智慧
三、与传统文化的疏离
    (一) 爱情描写
    (二) 韦小宝形象

(8)“反崇高”的流变 ——从80年代的王朔到90年代的朱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从“崇高”到“反崇高”:“反崇高”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崇高”的产生和发展
        一、“崇高”的释义
        二、当代文学中的“崇高”表现
    第二节 “反崇高”的兴起及其原因
        一、世纪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文化
        二、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引进
第二章 “反崇高”:王朔的出现
    第一节 王朔小说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节 “反崇高”与“崇高”的尴尬
        一、“痞子英雄”
        二、调侃中带点严肃
第三章 还是“反崇高”:朱文的虚无
    第一节 一种姿态:文化断裂
    第二节 颠覆一切
        一、“小丁”
        二、简单粗鄙
第四章 “反崇高”与新时期文学创作
    第一节 “反崇高”,还是续写崇高?
    第二节 无声的叹息
    第三节 没有旗帜的对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论王朔对转型期中国社会乱象的书写 ——以《千万别把我当人》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王朔现象”的出现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基本思路
    1.3 《千万别把我当人》在王朔小说中的地位
2 内容聚焦: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乱象
    2.1 转型期的社会生活乱象
    2.2 转型期的道德伦理乱象
3 叙事立场:对现代人文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坚守
    3.1 对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等现代启蒙文化传统的继承
    3.2 对民族主义的反思
4 艺术手法:极具个性的个人化创造
    4.1 出神入化的语言艺术
    4.2 服务于解构目的的叙事艺术
5 比较视域:与东欧同期类似作家创作对比
    5.1 漫画型的“反英雄”:与哈谢克一些小说比较
    5.2 自我迷失的人物形象:与昆德拉一些小说比较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作者简介

四、当下市民文化精神的两种演示——王朔与金庸小说中人物形象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王朔作品中的北京城市空间[D]. 杨程.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金庸小说中的儒家文化精神研究[D]. 樊红玉. 喀什大学, 2020(07)
  • [3]王朔论[D]. 李佳坤. 吉林大学, 2018(04)
  • [4]金庸小说与江南文化精神 ——以人物形象为中心[D]. 华珉朗.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5]王朔之争研究[D]. 王月. 广西大学, 2017(02)
  • [6]王朔电影作品“顽主”群像研究[D]. 邱欣.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6(05)
  • [7]论金庸小说的现代性文化意蕴[A]. 王文玲. 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 2016
  • [8]“反崇高”的流变 ——从80年代的王朔到90年代的朱文[D]. 柳眉. 西南大学, 2014(11)
  • [9]新世纪“文革”叙事研究综述[J]. 陈树萍.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3(01)
  • [10]论王朔对转型期中国社会乱象的书写 ——以《千万别把我当人》为考察中心[D]. 尼克(Cocos Nicolae). 浙江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当代公民文化精神的两种表现——王朔与金庸小说人物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