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设计简介

网络课程设计简介

一、网络课程设计浅述(论文文献综述)

贾雪倩[1](2020)在《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以《教育技术学导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大幅提高,对教育的要求也逐步提升。有效教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同时,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多个文件相继发布,强调了混合学习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而目前高校教育中,虽有一些教师使用混合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其效果微弱,并不能较好地发挥其功效。因此,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混合学习环境下的有效教学成为问题所在。首要教学原理是由美国Utah州立大学教授、当代着名教学设计与技术理论家梅里尔(M.David Merrill)提出的一种处方性教学设计原理,其立足点为有效教学。据此,笔者利用首要教学原理源于实践、促进有效教学的特性,将首要教学原理与混合学习相联系,尝试构建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以期构建完整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为我国混合学习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为有效教学的推进提供一些帮助。笔者从国内外首要教学原理与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现状出发,阅读文献,并对国内多个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解构,梳理出前端分析、教学准备、学习环境设计、教学策略分层设计与实施、学习评价设计等5个要素,并在厘清要素相互关系与实地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该模式由前端分析、教学准备、前期设计、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实施与反思这五个阶段构成。经由多次改进,最终形成了笔者所构建的首要教学原理指导下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笔者选取了H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个大一自然班进行教学实验,以《教育技术学导论》这一必修课程为例,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实践。通过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结果发现,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有效教学方面具有一定成效。

张淼羿[2](2019)在《科普微视频《智慧支付》的创意与制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在视频制作中的广泛应用,微视频以其传播快、内容精和时间短等优势和特点在科普知识传播领域蓬勃发展,其在科普知识传播中也具有传统科普资源没有的作用和优势。因此,为了科普工作可以在新时代、新环境下更好地展开,将“微视频”应用到科普知识传播中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立足于科普微视频在创新时代和视觉文化时代的背景下的生存与传播问题,对科普微视频的理论、创意、制作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在科普微视频设计开发流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归纳科普微视频的兴起与发展、传播文化、创作现状、创作流程和开发技术难点等关键点,来解释科普微视频在现代社会能够成为热门科普形式的主要原因。首先,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微视频、科普微视频的内涵及其外延,探讨了微视频、科普微视频的兴起与发展历程,分析了科普微视频创作的典型案例,总结了科普微视频的创作流程,为《智慧支付》科普微视频创作提供学理性依据。然后,创意与制作了一部科普微视频《智慧支付》,分析了时下热门的科普微视频案例,归纳科普微视频设计的方法与规则,将所归纳内容添加到科普微视频的实践制作中,加以创新,在制作微视频《智慧支付》的过程中,参考其他相关资料,并解决在科普微视频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来制作出受人欢迎并且能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微视频作品,作品完成后,通过焦点小组访谈的形式,对作品进行了效果分析评价。效果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科普微视频具有强大的传播性和观赏性,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经过对微视频与科普微视频的概念归纳和创意制作,笔者总结了科普微视频成为时下热门科普知识传播方式的原因:在创新时代、视觉文化时代和快餐时代背景下,微视频成为传播者和受众的首要选择。在科普工作中应用科普微视频,对于学习者来说可以提高对科普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理解记忆的效率;对科普工作者来说,打开了科学传播新的思路,提供新的办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科普微视频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面临的一些科普工作中的困难,并有助于科学知识普及的发展和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不过,笔者也对科普微视频流于表面的状况提出了担忧,希望科普微视频在观赏性和娱乐性不断提升的同时,可以在科学性和传播性上得到加强,在研究、应用和实践方面获得更大的价值。

黄雪珂[3](2019)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能力提升研究 ——以南京石塘人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经济的新兴增长点,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家庭收入,还可以增加农业人口就业,促进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伴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正逐渐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因此大力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服务能力,构建乡村旅游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工作。本文根据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具体分析南京石塘人家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能力提升发展概况,提出了“改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能力提升”这个研究问题。石塘人家作为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为了满足旅游市场需求和应对越发激烈的竞争,加快休闲旅游的升级发展,要打造更具专业化、个性化的旅游服务,需要有一批更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石塘人家旅游从业人员目前整体综合水平不高,因此为提升当地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能力,需要对其展开必要的职业教育培训。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石塘人家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特点、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情况、职业能力评价以及职业教育培训需求几方面,得出以下结论:一.石塘人家当地政府对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教育培训以此提升职业能力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在培训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应充分考虑从业人员具体培训需求,按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基本特点,有针对性、层次性的展开。三.目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总体文化水平还较低,缺乏高素质水平人才,职业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职业教育培训成为提高综合能力的必由之路。四.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改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提升职业能力的对策与建议:政府主导,多方合作;优化培训设计;提高培训质量;提升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一方面为南京石塘人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些许有利的借鉴。另一方面明确为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能力,更好推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以及从业人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支持。

杨嵌[4](2018)在《我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模式探讨 ——以经营、使用领域内中药类执业药师的培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研究现行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制度的缺陷,根据经营、使用领域中药执业药师的执业需求和培训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经营、使用领域内中药类执业药师的培训新模式,本文的实证性研究对医疗卫生教育的完善和推进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第一部分是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第二部分用文献对比研究法对国内外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制度进行分析研究。第三部分使用现场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究法对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现状及不足进行研究。选择于2017年8月前有获得执业药师资格证并注册,且有参加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经历的执业药师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其工作领域划分为生产、经营、使用领域,方向以中药、西药为类别,向执业药师们发放调查问卷并及时回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经营、使用领域内中药类执业药师共391名,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二、三部分的研究为拟定经营、使用领域中药师培训模式框架及内涵提供依据。第四部分运用专家咨询法对拟定的培训模式进行咨询,建立一套关于经营、使用领域内中药类执业药师的培训模式,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1.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中外执业药师制度存在着准入标准,继续教育的管理体系、培训内容方面都存在差异。2.通过对442名经营、使用领域内中药类执业中药师继续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现行的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对各领域的中药、西药类执业药师的培训实行一篮子装的模式中存在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差异大等问题。3.根据培训的现状的调查结果,结合文献调研的资料,拟订了解决目前经营、使用领域中药类执业药师培训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方案,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培训模式的初步框架和内涵,通过专家咨询,形成了适用于经营、使用领域内中药类执业药师的培训模式,从方式、基地、时间、对象、内容及培训考核六个方面完善了模式的内涵。最后对专家咨询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性、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度都较高。结论:1.我国执业药师准入标准低,缺乏严格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监管制度。2.我国执业药师制度起步较晚,发展较缓。与国外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存在较大的距离。3.我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总体情况还不理想,对于现行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大多数的参训人员表示与实际工作符合度不高,存在着许多差异。4.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后,修订出一份关于经营、使用领域内中药类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讨论与展望:1.提高执业药师的准入标准2.开展规范化培训,重视临床思维的养成3.加强监管力度,建立一套社会评价体系4.开设实践课程,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5.加快执业药师立法步伐,提高执业药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6.执业药师制度应起到职业准入的作用7.处理好临床中药师与中药类执业药师的衔接问题

林慧清[5](2014)在《TfU教学模式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TfU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教学模式是于20世纪90年代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一个下属研究机构开发的“零点项目”中提出的。在TfU中,课堂的首要目标是使所有的学生真正理解学科。TfU教学模式包含四个部分,分别为启发性论题、理解目标、理解活动和持续性评价。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内容抽象深奥,理论集中。有些内容是大学《结构化学》的基础内容。再加上该部分的内容离学生已有的经验及思维发展水平较远。这些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造成困扰。而TfU教学模式的主要宗旨是使所有的学生真正理解学科。故将TfU教学模式应用于《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中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综述了关于TfU教学模式国内外文献和我国《物质结构与性质》方面的研究。通过相关资料的研读,从教材内容分析、可行性分析、实现条件、TfU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讨论了将TfU教学模式应用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基础上,应用TfU教学模式进行《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最后,采用实验法验证TfU教学模式应用于《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中的实践效果。从中,可得出结论:将TfU教学模式应用于《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柴宝华[6](2012)在《试述支持研究性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文中认为本文从网络课程的构成和设计原则入手结合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环节,浅述支持研究性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

秦华珍,甄翠明,潘家英,冼寒梅,覃文慧,韦乃球,邓家刚,易蔚[7](2009)在《《中药学》网络课程建设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笔者通过建设《中药学》网络课程得到以下体会:网络课程的建设,首先应明确网络课程的涵义与本课程的特点;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本课程特点设计课程内容;第三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体现网络课程特征,追求优良呈现效果。同时,指出了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李海刚[8](2007)在《基于B/S模式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开发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课程得到开发和建设。文章探讨了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原则及其开发设计流程,浅述了开发大学英语网络课程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王静霞[9](2004)在《《微机原理及应用》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浅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微机原理及应用》网络课程教学与设计实践,探讨了高职高专网络课程设计原则和体系结构,对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设计,并讨论了网络课程实训环境和测验环节的设计思路。

田越[10](2004)在《网络课程中电子学习档案设计与制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教育相比传统远程教育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充分发挥个别化学习的自主性和协作学习的互动性。它的出现不但带来了教学方法的变革,更使得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关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如何控制学习者学习进程,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一直是网络教育的难题。 论文对远程教育的理论,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理论及教育心理学理论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强调了教学管理中导学在网络学习中的责任。通过对学习者心理的分析,阐述了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并从这些因素出发探讨了如何培养、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结合《医学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制作和网络中心自行制作使用的一些网络课程的调查分析,把电子学习档案概念用于对一门网络课程学习的监控和评价,同时提出了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设计、开发、应用等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依据学生的学习策略应用水平,在协作与竞争、评价、沟通互动和学习监控等方面来设计和支持网上学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制作的电子学习档案模块也对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情感的交互有显着的促进作用。

二、网络课程设计浅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课程设计浅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以《教育技术学导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混合学习日趋常态
        1.1.2 有效教学成为教学导向
        1.1.3 首要教学原理强力保证有效教学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首要教学原理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混合学习
        3.1.2 混合学习教学模式
        3.1.3 有效教学
    3.2 理论基础
        3.2.1 首要教学原理
        3.2.2 波纹环状教学设计模式
第四章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构建
    4.1 几种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分析解构
        4.1.1 余胜泉“中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施模式”
        4.1.2 黄荣怀“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模式”
        4.1.3 李克东“混合学习过程设计模式”
    4.2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要素缕析
        4.2.1 前端分析
        4.2.2 教学准备
        4.2.3 学习环境设计
        4.2.4 教学策略分层设计与实施
        4.2.5 学习评价设计
    4.3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框架搭建
        4.3.1 前端分析
        4.3.2 教学准备
        4.3.3 前期设计
        4.3.4 教学流程设计
        4.3.5 教学实施与反思
第五章 首要教学原理指导下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实践
    5.1 课程前端分析
        5.1.1 学习者分析
        5.1.2 学习内容分析
    5.2 第七章《教学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5.2.1 前端分析
        5.2.2 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5.3 第七章《教学系统设计》课程实施
        5.3.1 使用平台简介
        5.3.2 教学实验实践
    5.4 实践结果分析
        5.4.1 问卷编制与发放
        5.4.2 问卷数据分析
        5.4.3 教师访谈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纪要
    附录3 关于《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上课情况的调查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科普微视频《智慧支付》的创意与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科普类微视频的缘起与发展
    一、微视频的兴起与发展
    二、科普微视频的兴起与发展
    三、科普微视频的创作流程
第二章 科普微视频《智慧支付》的创意
    一、《智慧支付》的创作意图
    二、《智慧支付》的风格选择
    三、《智慧支付》的脚本设计
    四、《智慧支付》的人物设计
    五、《智慧支付》的场景设计
第三章 科普微视频《智慧支付》的制作
    一、原画制作
    二、图形符号构建
    三、动态效果的实现
    四、后期合成
第四章 科普类微视频《智慧支付》的效果分析
    一、焦点小组访谈
    二、访谈的记录与分析
    三、观影效果的总结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科普微视频《智慧支付》观影效果评估访谈提纲
附录二: 科普微视频《智慧支付》的文字稿本
附录三: 科普微视频《智慧支付》的分镜头设计
致谢

(3)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能力提升研究 ——以南京石塘人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乡村旅游研究
        二.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研究
        三.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研究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 乡村旅游
        二.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
        三. 职业教育培训
        四. 职业能力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 人力资本理论
        二. 培训理论
        三. 乡村旅游理论
第三章 南京石塘人家乡村旅游发展概述
    第一节 发展背景
    第二节 发展概况
        一. 南京石塘人家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二. 南京石塘人家从业人员发展现状
        三. 南京石塘人家从业人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能力提升实证研究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 问卷的设计
        二. 调查对象的选取
        三. 调研过程
        四. 调查问卷质量分析
        (一) 信度检验
        (二) 效度检验
    第二节 石塘人家旅游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及特点
    第三节 石塘人家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一. 职业教育培训的组织者
        二. 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式
        三. 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
        四. 职业教育培训费用的承担者
        五. 职业教育培训效果分析
    第四节 石塘人家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能力评价分析
        一. 职业品质分析
        二. 职业知识分析
        三. 职业技能分析
    第五节 石塘人家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态度与需求分析
        一. 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观点与态度
        二. 职业教育培训时间和费用的需求分析
        三. 职业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需求分析
第五章 改进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能力提升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政府主导,多方合作
        一. 加强宣传,强化培训意识
        二. 多方合作,扩大培训经费投入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第二节 优化培训设计
        一. 优化培训时间
        二. 优化培训层次
    第三节 提高培训质量
        一. 制定培训计划
        二. 丰富培训内容与方式
        三. 严格考核制度,评估培训效果
    第四节 提升从业人员职业能力
        一. 提升职业品质
        二. 丰富职业知识
        三. 强化职业技能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我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模式探讨 ——以经营、使用领域内中药类执业药师的培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我国不合理用药的问题严重
        1.1.2 国家重视提高执业药师执业能力
        1.1.3 国家重视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
        1.1.4 我国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亟待改革
        1.1.5 关于中药类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所需条件
2.国内外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对比研究
    2.1 执业药师制度的概况
        2.1.1 执业药师的定义
        2.1.2 国内执业药师的一般情况
    2.2 我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
        2.2.1 继续教育的界定
        2.2.2 我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进展
        2.2.3 继续教育的改革问题
    2.3 国内外执业药师制度的差异
        2.3.1 执业药师的准入标准的差异
        2.3.2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体系差异
        2.3.3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课程的差异
        2.3.4 对比研究的结论
3.对我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现状及问题的调查研究
    3.1 调查时间
    3.2 调查范围和对象
    3.3 调查方法
    3.4 纳入和排除标准
    3.5 资料处理
    3.6 数据结果与分析
        3.6.1 被调查执业药师的基本情况
        3.6.2 执业药师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
        3.6.3 问卷调查的结论
4.以经营、使用领域内中药类执业药师为例探究新模式
    4.1 培训模式的制定依据
        4.1.1 政策依据
        4.1.2 经营、使用领域内中药类执业药师培训现状
        4.1.3 科学理论指导
    4.2 培训模式的框架及内涵
        4.2.1 构建培训模式的框架
        4.2.2 经营、使用领域内中药类执业药师培训模式的提出与讨论
    4.3 专家咨询及结果
        4.3.1 专家咨询法介绍
        4.3.2 专家咨询具体应用
        4.3.3 咨询结果及修正
        4.3.4 咨询结果的统计处理
        4.3.5 经营、使用领域内中药类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5.讨论与展望
    5.1 提高执业药师的准入标准
    5.2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起一套社会评价体系
    5.3 开设实践课程,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5.4 加快执业药师立法步伐,提高执业药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5.5 执业药师制度应当起到职业准入的作用
    5.6 处理好临床中药师与中药类执业药师的衔接作用
6.小结
7.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TfU教学模式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源起
        1.1.1 高中学生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存在障碍
        1.1.2 运用TfU教学模式可促进《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
    1.2 问题与假设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符合新课标学习要求
        1.3.2 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1.3.3 促进学生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
        1.3.4 提高学生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兴趣
        1.3.5 优化《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思路
    1.4 研究的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实验法
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TfU教学模式概述
        2.1.1 TfU教学模式
        2.1.2 TfU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2.1.3 TfU教学模式的特点
    2.2 国内外关于TfU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研究现状
3. 《物质性质与结构》教学中应用TfU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3.1 苏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内容分析
    3.2 应用的可行性
    3.3 应用的实现条件
        3.3.1 教师的品性是实现的关键条件
        3.3.2 学生的积极进取是实现的必备条件
        3.3.3 技术、环境是实现的基础条件
    3.4 TfU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3.4.1 设置“启发性论题”,引出教学内容
        3.4.2 展示“理解目标”,明确学习重点
        3.4.3 开展“理解活动”,引导学生理解
        3.4.4 贯彻“持续性评价”,发展学生的个性
    3.5 TfU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评价
4. TfU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科学性分析
    4.3 实施过程
        4.3.1 实验前的问卷调查
        4.3.2 实验前测
        4.3.3 实验后测
    4.4 典型案例分析
        4.4.1 案例一、《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教学设计
        4.4.2 案例二、《金属键金属晶体》教学设计
        4.4.3 案例三、《分子的空间构型》教学设计
    4.5 实践效果检验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苏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学生问卷
附录2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表
致谢

(6)试述支持研究性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及其组成环节
2 网络课程的定义、构成及设计原则
3 支持研究性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模式
    3.1 网络支撑环境设计
    3.2 教学内容设计
        3.2.1 课程说明设计
        3.2.2 学习目标设计
        3.2.3 课程内容设计
        3.2.4 学习资源设计
        3.2.5 研究活动设计
4 结束语

(8)基于B/S模式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开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2. 大学英语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2.1 课程开发及运行环境
    2.2 课程开发设计流程
        2.2.1 根据学科特点, 明确课程定位
        2.2.2 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策略。
        2.2.3 网络教学平台设计。
        2.2.4 课程的实现。
        2.2.5 更新和维护。
3. 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开发的思考与体会
5. 结束语

(9)《微机原理及应用》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课程教学体系设计
    1.1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1.2 网络课程体系结构
2 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2.1 教学内容宏观设计
    2.2 教学内容微观设计
3 网络课程实训环境设计
4 网络课程测验环节设计

(10)网络课程中电子学习档案设计与制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概述
    1 远程教育简述
    2 问题的提出
    3 研究现状及意义
    4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第二部分 建立电子学习档案的理论基础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 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学习理论
    3 学习心理学理论
第三部分 网络课程中电子学习档案的设计与制作
    1 《医学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简介
    2 网络课程平台的架构
    3 电子学习档案的设计与制作
    4 应用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网络课程设计浅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以《教育技术学导论》为例[D]. 贾雪倩. 河北大学, 2020(08)
  • [2]科普微视频《智慧支付》的创意与制作[D]. 张淼羿. 扬州大学, 2019(02)
  • [3]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能力提升研究 ——以南京石塘人家为例[D]. 黄雪珂. 扬州大学, 2019(02)
  • [4]我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模式探讨 ——以经营、使用领域内中药类执业药师的培训为例[D]. 杨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TfU教学模式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林慧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1)
  • [6]试述支持研究性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J]. 柴宝华. 时代教育, 2012(11)
  • [7]《中药学》网络课程建设体会[A]. 秦华珍,甄翠明,潘家英,冼寒梅,覃文慧,韦乃球,邓家刚,易蔚. 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8]基于B/S模式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开发初探[J]. 李海刚. 中国科技信息, 2007(20)
  • [9]《微机原理及应用》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浅探[J]. 王静霞.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2)
  • [10]网络课程中电子学习档案设计与制作的研究[D]. 田越. 第四军医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网络课程设计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