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真的很喜欢教书。它让我感到满足,让我觉得生活有意义。” - 专访香港着名钢琴教授黄一伦

“我现在真的很喜欢教书。它让我感到满足,让我觉得生活有意义。” - 专访香港着名钢琴教授黄一伦

一、“我现在好喜欢教学,它令我有满足感,令我觉得人生有意义。”——香港着名钢琴教授黄懿伦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吴少峰[1](2019)在《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节事活动是地方文化活动的集中缩影。近年,随着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实力的提升,传统文化和新兴创意产业都备受重视,节事活动逐渐在公众面前展露视角,成为吸引游客、创造利润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旅游类节事活动近万个,然而真正形成品牌效应,组织生产中的经验技术被共享与传承,有良好口碑的节事活动并不多见。因此,如何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既坚守文化传统又符合时代精神,使节事活动不陷入“快餐化”的困境,思考节事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内音乐的日益开放和多元化,年轻人对现代音乐艺术的接受,大型户外音乐节自90年代末20世纪初在国内拉开序幕。近二十年音乐节的探索与壮大,为节事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解空间,也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创新与持续的思考也带来充分观察视角。国内音乐节事的萌芽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转型社会的困惑与反叛情绪,地下与地上空间的市场转变,都让音乐节事活动无法独立于转型社会中困惑、冲突与摸索的宏观语境之外,伯明翰学派在音乐文化研究中的讨论和应用中所呈现出的表征理论正好能对此现象的理解带来新的认知和解释。其次,非持续的音乐节乱象中文化内涵挖掘、创意和传承的忽视也使得我们对节事活动产业的发展需要寻求更多的理论指导。此外,从国内音乐节近年的发展来看,真正有影响力的音乐节仍极少,多数音乐节同样缺乏延续性,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它的发生?是隐藏在节事的市场供求关系下文化的传递产生了脱节,还是技术、管理层面的原因导致的节事活动的文化未能得到更好的传播?进入节事活动的消费者又有怎样的感知和创造?表征理论作为一种“选择、表达、构建和塑造”创造过程的探讨,都将为节事活动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以往旅游研究中对表征,以及表征和身份的讨论,主要关注的是表征过程中的某个方面,较少系统的讨论到表征的过程。与身份相关的旅游研究中,较少研究者尝试从群体的角度去探讨参与者在体验中所构建的身份感知与认同。而涉及表征和身份的研究中,讨论的身份主要是当地居民,较少将游客身份引入表征的研究。此外,以往音乐节相关研究较少以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节事中与表征相关的研究鲜少出现,音乐节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文化如何被表征和传递,以及参与者的体验情况都还未得到深刻阐述。因此,本研究在对文化表征理论以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引入了身份对表征过程的参与和体验,对音乐节事活动中的文化表征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迷笛音乐节是本研究的案例地,作为国内标杆性的户外摇滚音乐节,迷笛音乐节的历时长度、举办地的跨度、丰富的节日内容以及规模程度,都为我们对节事活动文化的思考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地。研究结合了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和网络民族志的资料收集方法,文章使用的田野资料来源于在迷笛音乐节连续三年共七届的现场观察和该时期中音乐节前后全过程跟踪观察的网络资料搜查,以及2015年3月至6月持续三个月在北京迷笛学校的田野调查。最终获得的资料包括访谈样本共102个,问卷总样本共1600份,以及网络组织中的文本资料;音乐节历年的媒体报道、宣传册及创办人的访谈资料,另有公司项目总结报告,调研报告以及部分与音乐节的举办相关的会议现场记录等。音乐节相关记录片、照片,以及研究者田野观察记录也作为补充数据为研究带来更完整的理解。网络资料的收集则来源于乐迷及乐迷组织的微信群和QQ群在迷笛音乐节期间的状态跟踪、观察记录和每届音乐节前后组织内的所有聊天导出所形成的文本资料。此外,网络资料还包括近年网络、报纸的媒体数据资料以及BBS乐迷帖等。在分析过程中,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中的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辅助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第一,音乐节事活动通过文化的表征、技术的表征和相关的变化完成了第一表征的过程,最终呈现出相关的概念。正如霍尔认为第一表征是从物到概念的建构,节事的表征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它建立在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基础上,是现实文化中的颠覆、补偿或延长,通过节的形式将文化放大、凝聚,集中的再现出来。对音乐节事活动来说,摇滚文化中的批判和反思,是现实生活中年轻人话语权缺失的精神补偿。被摇滚文化打动进京寻梦的年轻人,在底层对抗中成长为以迷笛音乐学校为中心的摇滚群落,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了音乐节的诞生和新体系的建立,是现实的延长。迷笛音乐节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也集中再现了青年人对时代现实中存在问题不断反思和批判的真诚态度。然而仅是文化的诞生并不能将音乐节变成可感知,参与和体验的活动,只有通过技术的形式以物化的手段将其构建成一个具体感知的概念,经由准备阶段、入场阶段、现场阶段、结束阶段以及贯穿全部阶段过程中一系列的运作等技术的方式将其转化为可感知的概念,才可能把这种文化通过节日进行表征。此外,节事活动文化的表征不同于物的生产,其生产是非固态的,变化的。在迷笛音乐节中,它通过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以及技术的摸索和发展,在变化中寻求发展。最终,在前期资料和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音乐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中所对应呈现的概念。由此,音乐节事的第一表征通过文化、技术和变化完成了从物到具体可感知概念的表征过程,使音乐节事的文化生产在这个过程中最终被建构,得以呈现、继承和发展。第二,本研究从“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和发展”,“参与者在体验过程中对概念的接收情况和所形成的身份认同”和“参与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节事活动第二表征中从概念到意义生成的过程。音乐节文化的号召力,吸引了拥有相似兴趣的核心参与者欢聚。他们作为同类人的聚集,暂时逃离确定的规范和主流社会准则的束缚,批判世俗社会中的不合理,释放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形成了与日常状态相区别的阈限空间,并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可分享的符号,成为乐迷相聚时默认的规则和遵从的文化。当音乐节开始举行,参与者进入音乐节中,第一表征中准备就绪的概念才变成第二表征中真正的概念呈现出来,研究结合田野和问卷数据的认知,发现乐迷参与者在对音乐节事活动整体的感受中,对所表征出的概念获得了较高的传递和接收。而音乐节的参与者不仅是被动接收了表征过程中呈现的概念,他们也主动创造了音乐节中新的概念且在参与者中具有高接受度。音乐节阈限中的超越体验和概念的高接收度感知,让参与者形成了自生性共睦态、意识形态的共睦态和规范性共睦态三种群体体验感知,在共睦态的共鸣中获得了身份的认同。当节事中所呈现的这些文化的概念被参与者所接收时,意义也在此时产生。通过对访谈中乐迷在音乐节的体验中所获得的感受进行意义的解读,发现对乐迷参与者来说,在音乐节的体验生成了让乐迷参与者感受到沉醉和分享的“乌托邦”,承载了参与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个乌托邦也许并未实现,却由年轻人在世俗之外的节日片刻的自我实践中所创造和构建,成为在世俗社会中自我融洽与释放的场所,是世俗社会冲突中的缓和剂,是在路上的乌托邦。第三,迷笛音乐节在多年循环演进的举办过程中,形成了表征的循环。由于音乐节事活动的时期性、一次性和周期性,在不断循环互动过程中,每当进入下一轮举行时,均能通过上一轮举办中的反馈,得到及时的调整,让音乐节的生命力变得可持续,走向专业化和规模化。不仅是作为组织方的音乐节在不断的自我精进,身份方的乐迷参与者也在音乐节历时中所发生的种种不确定事件时进行陆续反馈,在理解、接纳和期待的态度中促进音乐节的改进和完善。最后,研究提出了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进一步解释了节事活动中第一表征,节事活动中的第二表征以及表征的循环过程。这一概念性模型的提出,不仅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在节事学科的实践,也从节事研究的角度对表征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可以看到,本研究通过文化表征理论为音乐节事活动的生产和消费过程进行解释,以经验性研究对理论做出进一步探索,将表征研究扩展到节事活动中动态体验和感知的传递视角,提出了节事节事活动文化表征过程的概念性模型,拓展了表征理论研究的边界,深化了表征理论的研究。该实践的尝试,跳出了符号传递中的指涉中意义丢失的可能性,为表征理论的研究在动态的节事活动研究提供了新的操作和理解方式,表明了该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可行性。研究从表征的角度来阐释和理解节事活动的呈现过程,让音乐节事活动的实践回归到文化本身,更新了现实中节事活动生产的理解,弥补了以往节事活动研究中文化的缺位,以及商业运营中对文化内涵的不透彻理解。节事参与者在节事活动表征过程中的引入,也实证了参与者不再作为“被动的观众”,而是为节事活动增添了主动创造的过程。此外,本研究所提供的田野数据为后续相关研究的进入提供了一些田野数据,同时在如何数据获取的方法论的思考方面也带来一定的参考。

张敬威[2](2019)在《基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各国都把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凸显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其独特性,既要研究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特殊规律,研究者就如何基于小学科学教育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开展研究。研究者对D小学进行了长达2年的实地调查与观察,并且与D小学的科学教师进行了长期的交流与访谈。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围绕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对全国5位具有代表性的小学科学特级教师进行访谈,结合课堂观察与文献分析对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进行提炼,提出“有过程的思维呈现”的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第一,论文的导论部分对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问题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本文以Albert.Einstein的创造性理论与William Ian Beardmore Beveridge的科学观为理论基础,对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机制和特征进行了理论探讨。本文基于两个创造性思维培养中的辩证关系: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逻辑与非逻辑的对立统一,论述了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所在层次与发生环节。在此基础上导出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概念:创造性思维是基于理性与非理性的支撑,在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打破现存规定性且具有合理性的否定性思维活动。第二,本文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构成维度、特征属性以及发生机理三个方面进行的分析与论证。从儿童的思维形式、思维品质、心理品格三方面分析了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构成维度;提出五个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属性: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直觉是创造性思维的形式、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实践是创造性思维的媒介;从建立新异联系、突破思维定势、构建思维图像、拥有创造性人格四个方面论述了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第三,对全国5位小学科学学科特级教师进行了访谈,并且通过Nvivo软件对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分析,从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以及创造性思维培育的环境要求三个维度进行归类分析,提出“通过操作、体验,实现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发展”“培养聚焦精神,形成价值认同”“注重逻辑与非逻辑的结合”“避免框架化知识对创造性思维的禁锢”等23项优质教学策略。第四,在对创造性思维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23项优质教学策略,提出激发直觉、创设场域、促进深思、鼓励求异、注重反思的一系列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并且构建了“有过程的思维呈现”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反思——新的问题——再反思——反思结果的应用六个步骤,完成“两轮探究、四次呈现、两次反思”,使儿童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在反思中完成自我发现。研究者在教学中对该模式进行了多轮实践与反思、改进。

谢依伦(CHIA JEE LUEN)[3](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着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着录与《红楼梦》相关的着作有7种,着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着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着、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着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着(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石卉[4](2018)在《苗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和专业发展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领域,但学界目前对少数民族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和专业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更是鲜有对两者关系进行探讨的实证研究。少数民族外语教师持有多重身份,对其身份认同和专业发展的研究是消解少数民族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要求,是激发少数民族外语教师文化自觉的需求,也是少数民族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有鉴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研究,着重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苗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状况如何,是否存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他们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呈现什么特点,是否存在认同危机?2.苗族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如何,是否存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他们主要采用何种专业发展方式,是否存在专业发展困惑?3.苗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和专业发展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联?如果存在,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针对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对少数民族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进行概念与结构界定。少数民族外语教师的身份认同可以从从民族身份认同与职业身份认同两个维度进行界定,其中民族身份认同包括肯定、探索、承诺与行为4个二级维度,职业身份认同包括职业行为倾向、职业知能、职业环境认同和职业价值观四4个二级维度;其专业发展可以从专业情意、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三个维度进行界定。本研究接着采用定性和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180名不同年龄段的苗族中学英语教师作为量化研究对象,利用SPSS 22.0分析他们身份认同及专业发展的现状、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进而通过相关分析、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对量化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探析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秉持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目的性抽样方式选择4位不同年龄段的苗族中学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叙事研究的策略,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及文献研究等方法收集研究数据,调查苗族中学英语教师在身份认同建构及专业发展过程中真实的专业实践境遇,所经历的种种张力及内心感受;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探析他们身份认同的特点和认同危机展现、主要专业发展方式和困惑,以及他们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介绍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意义和论文结构;然后对国内外有关身份认同、教师身份认同、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以明确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确定本研究的理论视角;最后,采用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苗族中学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专业发展及两者的关系,从而得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结论:1.苗族中学英语教师普遍持有积极的身份认同,但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在承诺维度和职业环境认同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他们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存阶段性、情境性和矛盾性特点,其中阶段性体现为不同阶段建构不同认同,情境性体现为在不同情境下对同一身份产生不同认同,矛盾性体现为对同一身份的双重认同。另一方面,苗族中学英语教师也存在认同危机,具体体现为教师个体对所属民族持有消极心理,教师个体对本族语的认同程度偏低,及怎样平衡好两难困境。2.苗族中学英语教师普遍持有积极的专业发展态度,但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在专业教学知识维度、灵活任务目标意识维度和呆板任务目标意识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他们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以自身为资源、模仿与创新、合作与交流、能力强者的支架作用为主要途径来进行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困惑,主要体现为不清楚怎样平衡教师个体与学校对学生评价标准之间的差距,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如何避免外语教学倾向性的形成,及如何平衡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情境之间的差距。3.苗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和专业发展之间存在较为显着相关,身份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专业发展,反之,专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身份认同,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民族身份认同度越高,越容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民族身份认同度越低,则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职业身份认同度越高,越容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反之亦然。因此,教师身份认同度越高,越容易促进教师在专业情意、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上的发展;身份认同度越低,则越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教师专业发展也会影响身份认同的建构,持有积极心理知能的教师,会因专业发展而建构积极的身份认同;持有消极心理知能的教师,则因专业发展而建构消极的身份认同。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少数民族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消解方式;阐述了少数民族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路径的活动模型;探究了少数民族外语教师民族身份认同对专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探析了少数民族外语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关系的理想状态。本研究对少数民族外语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但目前国内外对我国少数民族外语教师民族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尚未引起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探析少数民族外语教师民族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相互关系的初步探索,本研究有望对该领域提供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期待相关领域的未来研究能对该领域作出更加科学和系统的解释。

马义米[5](2018)在《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文中认为荣誉观是反映价值观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但是一些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出现荣辱错位的现象,分不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潜伏着失调与混乱的危险。荣誉观总是受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不同家庭的中学生,他们的荣誉观是不同的。研究中学生的荣誉观,把握社会转型期中学生荣誉观的特征及成因,进而对培养他们正确的荣誉观提出合理的建议,这对个人成长、学校教育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学生的荣誉观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成为研究的对象。中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荣誉观?这是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选取海南省三亚市、海口市、文昌市、儋州市、琼中县和澄迈县的中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本次共发出调查问卷10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994份是有效问卷。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首先探索了中学生荣誉观的特征。研究发现,中学生荣誉观具有“崇高性”和“传统性”两个积极特征,同时还呈现出“功利性”、“不合理性”、“盲目性”三个消极特征。具体结果如下:1.具有崇高性,他们以遵循热爱祖国、敬业、诚实守信、友善这些核心价值观为荣;2.具有传统性,他们以热爱劳动、生活节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这些传统美德为荣;3.功利性,他们以钱多、官大为荣;4.不合理性,他们也以仇富、仇官为荣;5.盲目性,他们以外表美、攀比、炫富、早恋等这些所谓个性张扬的方式为豪。其次,研究者在将近三年的时间内,采取与学生、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家长、教师、研究者等多方位的多次调查、访谈、作品分析,并尤其选择了30多位高中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加入生活史研究等方法,力图探索中学生荣誉观的成因。研究发现,中学生的荣誉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家庭方面,父母的价值观、教养方式、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等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学校方面,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不良的校风和班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校的管理文化等都直接影响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同辈群体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同学的不良观念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构成极大的威胁。在社会方面,社会的正能量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誉观,而反映在社会层面的负能量(例如社会中的一些负面和丑恶的现象、媒体对社会负能量的推波助澜、网络上不良信息的煽动等)则都不利于中学生正确荣誉观的形成。第三,作为一项教育博士论文的研究,除了必要的理论指导外,研究发现还应透过教育行动研究加以正面佐证。为此,本研究在不断完善研究发现和研究结果的同时,还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应用于所任教的政治课上,这一部分的教育行动研究发现:为培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家庭、社会、学校等需要多方面形成正面教育的合力、共建荣誉教育或榜样教育联合体,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三个方面:第一是家庭育人功能的正面发挥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参与;第二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耐心的积极人生指导对于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第三是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对于大多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影响力十分重要。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为: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是社会荣誉观的晴雨表,一方面折射并反映了社会荣誉观,表现为“崇高性”与“传统性”的主流与“功利性”、“不合理性”、“盲目性”的支流并重;另一方面在不能把握宏观社会教化环境的现实情况下,微观教育环境的创设和行动仍然具备引领和改变中学生荣誉观的可能,尤其是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通过创设家校正面教育合力、教师对学生的正确人生指导教育、加强同辈群体的教育功能等措施,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地引导中学生正确荣誉观的养成。当然,如果能够结合宏观社会教化环境,强化政府的教育责任,控制各类媒体和舆论的正能量影响力,则更有利于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鲁小艳[6](2017)在《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文中研究表明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先锋派戏剧浪潮。它在英国剧坛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暴力叙事方式、直面现实的尖锐主题、极端的舞台呈现,迅速引起欧美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热议。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是伴随着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翻译家胡开奇在《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上发表的《萨拉·凯恩与她的直面戏剧》一文,而广泛进入大众视野的。此后的12年(2005—2017)间,直面戏剧剧作在中国上海、北京等地上演一百余场(其中经典剧目反复巡演),每年都有不同的直面戏剧作品被搬上舞台。本论文以直面戏剧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之于接受理论、实证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批评研究、舞台搬演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的启示与反思进行系统考察。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在广泛细致阅读直面戏剧文本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直面戏剧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其所表现的家庭、社会、哲学主题以及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与当代意义进行深入阐述;并将萨拉·凯恩、马克·雷文希尔、马丁·麦克多纳、安东尼·尼尔逊四位直面戏剧代表作家的创作放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剧场语境中进行审视,对他们创作的主要作品及其成就进行细致分析,认为直面“暴力”、直面“孤独”、直面“真相”、直面“人性”分别是他们创作的特色和成就所在。第二章,立足于比较文学译介学相关理论,通过笔者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主要译者胡开奇以及其他戏剧工作者的采访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力求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译介接受线索,研究直面戏剧在中国译介的原由和过程;并以《4:48精神崩溃》为典型文本,对译介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本舞台语言的动作性、反复等修辞手法、习语、时态句式等方面的翻译策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此同时,将核心刊物作为评价标准,运用文学地理学等理论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及性能阶段化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结合对直面戏剧搬演导演的实地访谈资料,将演出频率最高的《4:48精神崩溃》、《偷心》、《枕头人》等剧,分不同导演版本进行系统化整理与阐述。通过探索不同版本的搬演概况、导演构思、舞台呈现,总结直面戏剧在中国舞台搬演的异质化特征。余论部分,对直面戏剧对我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启示意义进行思考,认为直面戏剧的接受为当代中国戏剧提供了直面当代人精神危机的道德勇气,给当代话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并促使艺术家将视野聚焦个体生命,在对个体生命本体意义的思索和追问中,促成当代人的精神救赎与道德回归。直面戏剧的中国接受,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主体对西方异质文化接受的典型个案,反映出当代中国戏剧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更新、重构“自我”的积极态势。直面戏剧的“直面”精神特质,是它能够被接受的首要原因,它在中国究竟还能走多远,这将是论题后续追踪研究的课题。

肖小云[7](2016)在《突围与陷落 ——从现代文学女性写作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文中研究指明福柯曰:"启蒙首先意味着有勇气重新创造一个自己。" "有勇气重新创造一个自己",这是启蒙的首要含义。对中国女性来说,启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传统文化的限囿中走出来,从男权中心文化派定的"贤妻良母孝妇"的角色中跳脱出来,从工具化与依附性的存在中跳脱出来,重塑一个有爱有恨、有欲有求、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一个经济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完善的人。——这是本文对于女性启蒙的界定。而女性写作,它有两层基本含义:一,女性作家的写作;二,具有女性意识的写作。而女性意识,是指对于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基于本论题的女性启蒙的概念,导论与结语之外,论文主体部分拟设置五章:原初命运:作为附庸与工具的存在;女性与教育;女性与婚恋;女性与革命;执着的探索。具体来说:第一章,"原初命运:作为附庸与工具的存在",主要从启蒙发生之前女性的生存处境与命运遭际来阐述女性的悲剧性存在;第二章,"女性与教育",主要从现代教育在女性性别意识觉醒、女性就业即经济独立等方面的影响上来探讨教育在女性生命塑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亦探讨这种作用的有限性——因为教育要在女性的生命塑造中真正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作用,还有赖于女性自身的坚初、顽强等质素;第三章,"女性与婚恋",主要从女性对于自由婚恋的追求及其在追求过程中的陷落来阐释女性启蒙的艰难;第四章,"女性与革命",从女性与革命的复杂关联——女性意识、女性婚恋、女性生命等与革命的复杂纠缠——中来透视女性启蒙的艰难;第五章,"执着的探索",就女性在教育、婚恋、革命三个向度/三条路径上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抗争与探索,选取其中特别突出者(其中包括文学文本和现实文本——因为现代女性作家的写作,她们的文学文本和现实文本原本就有着密切的关联)予以分析阐释,以此来论证女性启蒙虽然艰难——女性启蒙的漫漫路途上有着诸多需要跨越的障碍或者需要披斩的荆棘甚或需要与之搏击的凶猛的野兽,然而,勇敢的新女性并不因为这重重的困难险阻而停止她们探索的步伐,停止她们改变传统的悲剧性命运、塑造自我新的生命的努力。也正因此,女性启蒙虽然"路漫漫其修远兮",而终有取得最终胜利的—线希望。基于论文主体部分的分析阐述,"结语"部分导出这样一个结论:处于新旧交接时代的女子,试图从三个向度/三条路径上去实现她们的生命/命运突围,即由传统的"贤妻良母孝妇"的附庸性与工具性的"物"的存在向经济独立、精神自由、人格完善的"人"的存在的转换:然而,相当悖谬的是:由于路上满布的荆棘与陷阱,无论踏上哪条道路,女性在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自主自立的同时却往往落入更大程度的被束缚被压抑甚或被伤害的陷阱之中。探究这种种陷阱的根源,也即阻抑女性启蒙进程的"高墙",大体来看有两类:其一,女性自身的男权意识的遗毒与意志方面的软弱等问题;其二,为封建文化男权意识所毒害的他/她者的阻抑。如笔者文字上的表述"他/她者"所示,这个阻抑女性生命发展的"他/她者"既包括有着深厚男权意识的男人——男权社会中的既得利益者,也包括为根深蒂固的男权意识所毒化了的"男性化"的女人——男权文化的受伤者。而这两类荆棘与陷阱,或者说"高墙",其实都源于同一个东西:统治关系模式下的男权中心文化。然而,正因为女性启蒙的路途如此艰辛,现代女性们(包括文学文本中的人物与现实文本中的人物)在这条路上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更显光辉灿烂;她们对自我生命之可能性的探索之坚定执着更加令人感佩。

赖艳[8](2016)在《探寻“自我” ——石黑一雄小说主题研究》文中指出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是当代西方杰出小说家。其作品已被译为三十余种语言,获得包括布克奖在内的多种文学大奖,深受评论界和普通读者的好评。石黑一雄是一位创作“世界小说”的国际性作家。他的日本和英国双重文化背景、青年时期对自我同一性的理想主义追求、以及精神分析理论对其的影响,都深刻影响并加深了他对现代社会中个体自我的情感、心理、身份认同和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思考,使其小说成为探寻“自我”的文学。本论文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结合作家生平和思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综合运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叙事学相关理论,研究石黑一雄六部长篇小说的“自我”主题。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简要介绍了石黑一雄的生平和小说创作,对“自我”做了定义,探讨了石黑一雄对“自我”问题的感悟与思考,在总结国内外石黑一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论题,并说明了论题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即正文部分,共四章,把石黑一雄的六部小说分为四组,分别从迷茫的自我、异化的自我、创伤与怀旧中的自我和自我的存在四个方面探讨了“自我”主题。第一章主要研究石黑一雄的头两部小说《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中剧变时代里深感错位、迷茫的个体自我形象。第一节结合作家的创作思想指出小说历史背景乃是虚指任何社会价值观剧变的时代,并以此为出发点,对这两部小说中剧变的时代的具体表征,即与创伤与重建相关的历史的断裂感和空间的变迁,以及新旧两代人在社会价值观上的激烈冲突,做了细致的分析。第二节则具体分析剧变时代背景中个体何以深感错位和迷茫。两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悦子和小野对幸福和道德成就的追求,在战后社会价值观剧变的时代,均被证明毫无意义,他们都陷入迷茫之中,而小说中的年轻一代,如悦子的女儿妮基,和另一部创作于同一时期的日本题材短篇小说《团圆饭》中的“我”也同样对意义和价值的选择,对自我的未来感到迷茫。论文结合石黑一雄的生平和思想,认为这两部小说中对个体形象做如此描写,实际上是作为二战后西方后现代社会中年轻一代一员的石黑一雄自身焦虑感的投射。第二章主要从他者参照下的自我的角度研究石黑一雄的第三部小说《长日留痕》史蒂文斯的“自我”形象。史蒂文斯的回忆与叙述既呈现了史蒂文恪守“尊严”的异化的自我,又书写了旅程中他部分摆脱异化,对自我产生新的认识的过程。第一节运用弗洛伊德的情感注入和自居思想分析了史蒂文斯异化的自我,论证史蒂文斯对父亲和达林顿勋爵这两个他者的认同,构造了他的自我理想(Ego Ideal),从而使其异化成为一位完全抑制情感、只知盲从主人的具有所谓“尊严”的完美管家;第二节论述了史蒂文斯在英国西南部之旅中重新认识自我、部分摆脱异化的心理旅程。在陌生的世界里和外界他人的接触,使史蒂文斯得以部分认清他的理想自我的虚幻与错误,在与真实世界的相遇中反思、理解、再造自我认识。第三节的主要观点是石黑一雄将史蒂文斯塑造为一位唯命是从的奴仆,一定程度上隐喻着现代社会中失去主体性的自我,而史蒂文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第一人称自我叙事亦可被视为分崩离析的主体性的明证,二者都是对现代自我观所坚守的稳固统一的自我的颠覆。但史蒂文斯在旅程中自我逐渐从异化中觉醒,最终达到某种程度的自我认识,这一过程又反映出作家对同情这一重要伦理概念在调节自我与他者关系、并进而构建主体间性上的重要作用的认识。第三章主要研究石黑一雄的第四和第五部小说—《无可慰藉》和《上海孤儿》中创伤和怀旧的影响下的“自我”。创伤和怀旧是当前社会文化中两个重要的母题。强烈的创伤主题源于中年石黑一雄对人生和世界更为黑暗和悲观的认识。第一节中,瑞德和班克斯这两位主人公个体自我的建构被放置在人物早年心理创伤的决定性影响之下来进行分析,他们都以对往昔的怀旧(尤其是对创伤之前的美好时光的怀念),来对抗或合理化创伤事件与感受,并进而面对造成创伤的残酷的现实世界。据此,他们建构出理想自我,努力试图解救世界于危机,同时也希冀重建或恢复美好的童年一一个更好的世界。第二节主要研究理想自我对危机世界的失败救赎,《无可慰藉》中的危机世界表现为以空虚、孤独、焦虑为人们精神和文化特征的城市,而《上海孤儿》中的危机世界表现为一个充满罪恶的现实世界。理想自我对此的拯救显然是徒劳的,因为形成理想自我的创伤主体之创伤本就是此处更大的危机的组成部分。因此,《无可慰藉》中的人们依然以陷入精神危机、毫无慰藉告终,而《上海孤儿》中的“孤儿”喻指所有终将离开天真美善的童年,进入充满暴力、罪恶、不幸的现实的人。第四章主要研究《千万别丢下我》中个体在必死宿命的威胁下和社会的宰制中,如何成长,如何确证自我存在。尽管克隆人的命运揭示出一个残暴的为自身利益而置他者不顾的“正常人”社会的真相,克隆人“他者”完全可以发出理性的控诉和行动上的反抗,但石黑一雄显然更意在用克隆人对人文主义价值观和人性的坚守,在情感上打动“正常人”读者。这也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一则书写当代普通人置身种种权力威压和社会不公之下,却仍能确证自我存在的积极寓言。第一节从个体的生命历程角度回顾了从生到死,人自我意识的变化。第二节主要针对克隆人之间极富隐喻性的群体关系和情感联系一相互依赖、友情和爱情—展开论述。克隆人学生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关照、充满爱的情感联系:性爱、爱欲、友谊、同胞之间的爱都存在于凯茜与她的朋友和克隆人伙伴之间。无论社会中权力、话语如何运作,限定他们、掠夺他人,这些真挚情感证明了人性和彼此的存在。第三节则从创造力、记忆与叙述三方面体现出的力量来论证克隆人“自我”的存在。他们的创造力体现了他们没有被剥夺的主体性,而记忆见证了彼此的生命,凯茜的叙述达成了认识自我和与读者交流的双重目的,确证了克隆人充满人性的自我存在。结语尝试总结石黑一雄小说中“自我”主题的演变,和石黑一雄“自我”主题书写的几个特点,在石黑一雄笔下,“自我”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臣服的、作为宰制对象的自我,另一方面是具有自主性和自我认识能力的自我。石黑一雄对“自我”主题的刻画,一方面,可说是尤为重视个体自我的心理的刻画。另一方面,“自我”主题也承载和表达着石黑一雄国际性小说的写作诉求。

谢淑海[9](2016)在《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我们总是在努力变成某种人,我们每个人也都梦想着成为某类人,这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寻找什么样的工作,我们定居在什么地方,我们和谁交往,甚至影响着我们未来的梦想。但是,要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和我们梦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得知道“我们是谁”,我们目前的处境。换句话说,那就是我们的身份,它帮助我们设定目标,并规划我们未来的发展路径。如果我们没有理解我们的身份,我们是无法实现我们所希望的,因为我们不清楚我们应走向何方。对教师而言,大量的教师教育研究文献都强调专业身份建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因为,教师在学校和在专业共同体中的交往,身份建构会伴随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并且,教师专业身份是分析教师教学的框架或棱镜,是教师专业生活的一个组织因素,甚至也可以用来解释、证明和理解与他者和世界关联中的自己。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发现,探索教师专业身份的方式多种多样。因此要完全理解教师专业身份的内涵及其研究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综合而言,教师专业身份是教师对自己身为教师所具有的意义的整体看法。所以,当教师仅为一种职业选择,但是,成为一位专业的教师,则是在每一天的教学生活中形塑和建构的。师范生对身为专业教师的看法,往往决定了明日教师的样貌与意象。“我是谁”和“我想成为怎样的教师”等问题早已引起教师的重视,但是,直到近年来才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尽管研究时间较短,不少研究者则强调了教师教育在职前教师专业身份形成中的作用,也有研究者发现实习是职前教师专业身份转变的关键阶段,并且,实习支教教师面临着在教育实践场域互动中的冲突与困惑,对原有的知识和理念带来巨大挑战,从而,有对未来教师生涯的承诺或不确定,也有徘徊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拉距,更何况,当前实习支教生是如何建构和发展教师专业身份的,却一直缺乏相关实证研究。因此,这些内心深层的经历及经验值得探究。于是,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实习支教生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过程,从而勾勒专业身份建构的形貌及其影响因素,希冀透过研究发现的讨论,进一步思考如何建构实习支教教师专业身份的可能途径。本研究经由五位实习支教生的同意得以进行叙事探究,以访谈作为主要搜集资料的方法,并辅以观察、反思日记分析等策略,进而整理与分析,前后达九个月的时间。深入访谈,聆听他们叙说成为教师的过程以及在实习支教场域的故事,从故事中了解他们专业身份的内涵,探讨其影响因素,分析其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过程及特征。依据五位实习支教生的叙说,可以将其教师专业身份建构历程粗略分为:(1)入学动机;(2)前身份;(3)踏上教师之路;(4)教学实践;(5)未来展望。可见,他们的叙说充满丰富了“找寻”与“转化”、对话与协商的内涵,分析他们的叙说可以理解影响其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揭示出五位实习支教教师“前构—形构—再构”的建构过程,这个建构过程也呈现出阶段性、能动性、动态性、差异性特征。基于此,不难发现,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与其过去经验以及个体身处的情境有密切关系。由于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是一个个体内在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对话,藉着叙说回溯经验能提高实习支教生对其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的察觉,促进专业成长。因此,本研究的研究过程也有利于实习支教生建构教师专业身份,实习支教也在他们建构教师专业身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本论文针对高师院校、师范生、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议。

曹洋[10](2016)在《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活动的核心环节,围绕其构建的制度体系是行业运转秩序的基础。建筑设计及其实现不仅是建筑设计从业者的主体工作,更是建筑工程各个利益相关方博弈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尚不完善,各利益主体的价值立场冲突严重,致使本应投入于工程的社会资源蒸发于行业内耗之中。因此,有必要客观审视建筑行业现行制度环境的问题,并对其改进方式提出建议,进而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行业新秩序。西方的经验证明,建筑师的职业天性决定了其作为建设项目的核心角色最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然而,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现实环境的制约,中国建筑师的业务水平尚无法支撑其新的角色定位,普遍存在的激愤情绪也使其对其他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存在偏见。中国建筑师必须拓展视野并提升自己,才能与新的制度环境相匹配。本文在客观还原中国建筑行业生态的基础上,探讨了行业新秩序的可能性及其概貌,以期增进建筑师对其他利益主体的理解,并正视自身的不足,进而在制度调整和自我提升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建筑行业基于伦理的价值共识和善意的协作氛围。全文分四部分。首先,文章从秩序的概念出发,重新勾勒了作为本文理论支撑的建筑伦理学的学术框架,简要介绍了其中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和理论工具,借此帮助读者建立起观察建筑行业现象的伦理视角。其次,基于大量的访谈调研,文章对建筑活动各相关群体(行政管理方、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和职业困境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由此呈现出建筑行业生态的现实场景。在第三部分,文章就行业内的一些焦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各方真实态度的分析,揭示出建筑活动伦理判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并由此引发对问题背后制度根源的思考。在结论部分,文章以西方建筑师负责制为蓝本,结合中国现实提出了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新秩序的构想,讨论了其制度支撑,并从伦理学角度进行了合理性证明。最后,文章还对新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提出了建议。

二、“我现在好喜欢教学,它令我有满足感,令我觉得人生有意义。”——香港着名钢琴教授黄懿伦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现在好喜欢教学,它令我有满足感,令我觉得人生有意义。”——香港着名钢琴教授黄懿伦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餐化”节事旅游的乱象
        1.1.2 音乐节的壮大与新生
        1.1.3 文化表征在音乐节事研究中的延伸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路线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3.3 创新之处
    1.4 研究意义
        1.4.1 现实意义
        1.4.2 理论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文化表征的理论基础及在旅游中的相关研究
        2.1.1 表征的界定
        2.1.2 什么是文化表征
        2.1.3 旅游中文化表征的研究
    2.2 消费者的身份研究
        2.2.1 身份的界定
        2.2.2 身份的思辨之路
        2.2.3 旅游中身份的研究
    2.3 旅游中“表征”与“身份”关系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音乐节的研究综述
    3.1 音乐节概念的定义
    3.2 西方音乐节相关的研究
        3.2.1 医学角度的人文关怀
        3.2.2 管理和经济相关的研究
        3.2.3 文化方面及心理学的角度
    3.3 迷笛音乐节及相关文献
        3.3.1 迷笛音乐节:媒体报道和参与方记忆
        3.3.2 迷笛音乐节:学术观点与言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质的研究:方法论的指导
    4.2 研究方法
        4.2.1 个案研究
        4.2.2 资料收集
        4.2.3 资料分析
    4.3 研究伦理
        4.3.1 研究现场的可进入性
        4.3.2 研究者的主体间性
        4.3.3 研究者的取舍
第五章 迷笛音乐节的概况
    5.1 迷笛音乐节的介绍
        5.1.1 迷笛音乐节是什么
        5.1.2 迷笛音乐节的音乐类型
    5.2 迷笛音乐节所属的时代回溯
        5.2.1 英美摇滚音乐发源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历程
        5.2.2 摇滚音乐在国内传播及音乐节发源的时代背景
    5.3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历程简介
        5.3.1 音乐节的开始,班子的源头
        5.3.2 初试牛刀,走出校园的迷笛音乐节
        5.3.3 商业扩张,一路南下的五年
        5.3.4 无序到有序:团队相对标准化的音乐节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解构与建构
    6.1 田野中第一表征的观察建构
    6.2 音乐节中表征的迷笛文化
        6.2.1 迷笛音乐节中的音乐文化的源头
        6.2.2 文化和情结的来源:共同的根
    6.3 迷笛音乐节管理运营中的技术表征
        6.3.1 迷笛音乐节运作的技术架构
        6.3.2 迷笛音乐节中运作过程的技术解构
    6.4 迷笛音乐节的发展与变化
        6.4.1 原生文化的生长与传递
        6.4.2 技术的摸索与发展
    6.5 迷笛音乐节中第一表征的概念呈现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迷笛音乐节中第二表征的传递与延展
    7.1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身份的进入、创造与发展
        7.1.1 核心受众的聚集:参与者的进入
        7.1.2 音乐节现场集体符号的创造与共享
        7.1.3 日常之外的阈限空间
        7.1.4 参与者文化身份的发展变化
    7.2 第二表征概念的完成,迷笛音乐节中的身份认同
        7.2.1 音乐节中第二表征概念的接收与延展
        7.2.2 共睦态,音乐节空间中的身份认同
    7.3 意义的生成:构建中的“乌托邦”,分享与沉醉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的循环
    8.1 “不确定”事件发生在循环中的态度呼应
    8.2 主办方在表征中的自我精进
    8.3 并未解决的困扰:报批与安全的标准化
    8.4 循环中的理解、接纳与期待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迷笛音乐节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访谈者基本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基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二)创造性思维是学生的关键能力
        (三)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载体
    二、文献综述
        (一)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1.对创造性的定义
        2.对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二)国内外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现状
        1.创造性思维的个体差异
        2.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3.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实证调查研究
        4.创造性思维的评估
        5.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手段
        (三)国内外关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研究现状
        1.关于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2.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三、研究问题
    四、理论基础
        (一)Albert.Einstein的创造性理论
        1.超逻辑模型
        2.直觉与想象力
        3.自由与确定性
        4.经验与聚焦
        (二)William Ian Beardmore Beveridge的科学研究理论
        1.假说
        2.想象力
        3.直觉
        4.推理
    五、研究方法
        (一)访谈法
        (二)文献法
第一章 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导出
    一、儿童创造性思维概念中的辩证关系
        (一)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
        (二)逻辑与非逻辑的对立统一
    二、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环节
        (一)创造性的前阶段
        (二)创造性的发生阶段
        (三)创造性的后阶段
    三、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构成维度、特征属性及发生机理
    一、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构成维度
        (一)思维形式
        (二)思维品质
        (三)心理品格
    二、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属性
        (一)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
        (二)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三)直觉是创造性思维的形式
        (四)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五)实践是创造性思维的媒介
    三、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理
        (一)建立新异联系
        (二)突破思维定势
        (三)构建思维图像
        (四)拥有创造性人格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
    一、访谈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一)访谈工具
        (二)数据处理及分析工具
    三、研究实施过程
        (一)课堂观察
        (二)教师访谈
        (三)数据处理
        1.一级编码(开放式编码)
        2.二级编码(关联式编码、轴心编码)
        3.三级编码(核心编码)
第四章 小学科学教育中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缺失与策略
    一、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儿童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内隐性、综合性的高阶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认识世界、处理复杂问题的应用型能力
    二、小学科学教育中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缺失
        (一)创造性思维培养意识缺失
        (二)创造性思维培养理论缺失
        (三)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缺失
    三、小学科学教育中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激发直觉
        (二)创设场域
        (三)促进深思
        (四)鼓励求异
        (五)注重反思
第五章 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探索
    一、思维呈现教学的课程目标
    二、思维呈现教学的核心要素
        (一)操作:以思考为基石
        (二)呈现:为反思留下依据
        (三)反思:超越知识审视自身
    三、有过程的思维呈现教学
        (一)有过程的思维呈现教学的主旨
        (二)有过程的思维呈现课程教学设计
    四、教学设计案例与应用
        (一)课程设计与实践——《齿轮》
        1.第一轮课程设计与实践
        2.课程的反思与改进
        3.第二轮课程设计与实践
        (二)课程设计与实践——《点亮小灯泡》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D小学科学教师访谈记录(节选)
    附录2 特级教师访谈记录(节选)
后记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3)《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第一节 影视传播
    第二节 戏剧传播
    第三节 音乐传播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苗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对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的大力支持
        1.1.2 消解少数民族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需求
        1.1.3 激发少数民族外语教师文化自觉的需求
        1.1.4 少数民族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1.2 少数民族教师身份认同核心要素界定
        1.2.1 民族身份认同
        1.2.2 职业身份认同
    1.3 教师专业发展结构界定
        1.3.1 专业情意
        1.3.2 专业知识
        1.3.3 专业技能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身份认同研究回顾
        2.1.1 心理学视角下的认同理论
        2.1.2 社会学视角下的认同理论
    2.2 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回顾
        2.2.1 普通教育学领域的教师身份认同
        2.2.2 外语教师身份认同
    2.3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回顾
        2.3.1 教师专业发展概念
        2.3.2 教师专业发展生涯综述
    2.4 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关系回顾
    2.5 本研究的理论视角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定量研究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3 定性研究
        3.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3.3.2 研究工具
        3.3.3 质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3.4 研究者的身份
    3.5 研究过程
第4章 定量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4.1 苗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的量化分析
        4.1.1 身份认同总体描述性统计
        4.1.2 按年龄分类的身份认同差异性统计
    4.2 苗族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量化分析
        4.2.1 专业发展的总体描述性统计
        4.2.2 按年龄分类的专业发展差异性统计
    4.3 苗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关系量化分析
        4.3.1 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相关分析
        4.3.2 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回归分析
第5章 质性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5.1 苗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分析
        5.1.1 九零后龙老师身份认同建构过程
        5.1.2 八零后石老师身份认同建构过程
        5.1.3 七零后麻老师身份认同建构过程
        5.1.4 六零后梁老师身份认同建构过程
        5.1.5 苗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建构过程的特点
        5.1.6 苗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展现
    5.2 苗族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展现与分析
        5.2.1 苗族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情意
        5.2.2 苗族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技能
        5.2.3 苗族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
        5.2.4 苗族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5.2.5 苗族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困惑的展现形式
    5.3 苗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关系分析
        5.3.1 民族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关系访谈
        5.3.2 职业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关系访谈
        5.3.3 专业发展与身份认同关系访谈
        5.3.4 民族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关系分析
        5.3.5 职业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关系分析
        5.3.6 专业发展与身份认同关系分析
        5.3.7 苗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关联图
    5.4 本章讨论
        5.4.1 少数民族外语教师身份认同危机消解方式
        5.4.2 少数民族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路径活动模型
        5.4.3 少数民族外语教师民族身份认同对专业发展的影响
        5.4.4 少数民族外语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关系理想状态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综合问卷
附录二 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态度综合问卷(修订)
附录三 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访谈提纲
附录四 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访谈提纲
附录五 少数民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关系访谈提纲
致谢
读博期间论文成果

(5)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二、中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时代的要求
        三、正确的荣誉观是中学生树立“三观”的基础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问题
        一、初始的研究问题
        二、研究问题的转换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荣誉
        一、荣誉的内涵
        二、中学生的荣誉称号
    第二节 荣誉感
        一、荣誉感的内涵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荣誉观
        一、文献综述
        二、中学生荣誉观的内涵
        三、对已有文献的分析
第三章 中学生荣誉观的特征
    第一节 崇高性:中学生以遵循核心价值观为荣
        一、中学生以热爱祖国为荣
        二、中学生以敬业为荣
        三、中学生以诚实守信为荣
        四、中学生以友善为荣
    第二节 传统性:中学生以弘扬传统美德为荣
        一、中学生以热爱劳动为荣
        二、中学生以生活节俭为荣
        三、中学生以孝敬父母为荣
        四、中学生以尊敬老师为荣
    第三节 功利性:中学生以钱多、官大为荣
        一、中学生以钱多为荣
        二、中学生以官大为荣
    第四节 不合理性:中学生以仇富、仇官为荣
        一、中学生以仇富为荣
        二、中学生以仇官为荣
    第五节 盲目性:中学生以个性张扬为荣
        一、中学生以外表美为荣
        二、中学生以攀比为荣
        三、中学生以炫富为荣
        四、中学生以早恋为荣
第四章 中学生荣誉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父母的家庭育人教育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影响
        一、父母的品德决定中学生的荣誉观
        二、父母的言行催生了中学生的荣誉观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参与中学生荣誉观的形成
    第二节 学校的人生指导教育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滋养中学生的荣誉观
        二、教师塑造中学生的荣誉观
        三、同辈群体是中学生荣誉观形成的参照物
    第三节 社会环境对中学生荣誉观的影响
        一、官场不正之风为中学生形成错误的荣誉观提供生存的土壤
        二、扭曲的价值观是中学生形成错误的荣誉观的舵手
        三、非主流文化全面冲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
        四、不良媒体强势参与中学生荣誉观的建构
第五章 培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的建议
    第一节 父母要重视中学生的家庭育人教育
        一、父母要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
        二、父母要培养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三、父母要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第二节 学校要加强中学生的人生指导教育
        一、要对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要培养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要加强中学生的羞耻观教育
    第三节 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国家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二、要净化媒体舆论,宣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三、要传播社会正能量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中学生的荣誉观整体上是正确的
        二、中学生的荣誉观存在消极因素
        三、中学生的荣誉观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影响
        四、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培养中学生正确的荣誉观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促进专业成长
        二、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是荣誉观研究的源泉
        三、观念与行为存在反差
        四、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更适合中学生荣誉观研究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三、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科研成果
后记

(6)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文献评述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直面戏剧”的当代社会悲剧创作
    第一节 直面戏剧诞生的语境
        一、欧洲传统戏剧暴力基因的历史传承
        二、当代英国戏剧暴力对抗元素的吸收接纳
        三、宽松包容的戏剧生态环境滋养
    第二节 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及思想艺术特征
        一、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
        二、直面戏剧的思想、艺术特征
        (一) 直面戏剧的基本主题
        (二) 直面戏剧的艺术特征
        (三) 直面戏剧的当代意义
    第三节 直面戏剧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一、直面“暴力”:萨拉·凯恩戏剧研究
        (一) 暴力与自我救赎
        (二) 经典的解构与自我重构
        (三) 身份的渴求与自我毁灭
        二、直面“孤独”:马克·雷文希尔戏剧研究
        (一) “消费文化”的戏讽
        (二) “酷儿文化”的密切关注
        (三) 艾滋病的现代隐喻
        三、直面“真相”:马丁·麦克多纳戏剧研究
        (一) 质疑爱尔兰身份的“真相”之困
        (二) “亲密关系”的深层探索。
        (三) 儿童暴力的“真相”
        四、直面“人性”:安东尼·尼尔逊戏剧研究
        (一) 黑暗灵魂的探索
        (二) 童年意象的塑造
        (三) 异化主题的重解
        五、直面剧场下的《摧毁》解读
第二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一、当代人的精神危机——“直面”是一种态度
        二、当代戏剧译介之惑——文学性VS舞台性
        三、将作者拉向观众——落脚在中国的文化变异
        四、关于胡开奇翻译文本中几个问题的具体探讨
    第二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一、积蓄期——直面戏剧在中国的初探性研究(2004—2010)
        二、深入发展期——直面戏剧的开拓性研究(2010年至今)
        三、关于直面戏剧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
第三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搬演的接受语境
        一、泛娱乐化的戏剧市场
        二、当代剧场展示的景观化潮流
        三、身体转向的现代病灶
    第二节 《4:48精神崩溃》在中国的搬演
        一、《4:48精神崩溃》——全球首演版
        二、写意的人文关怀——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
        三、道德休克的治疗——德米特里版《4:48精神崩溃》
        四、多维度的严肃思考——港台版《4:48精神崩溃》
    第三节 《偷心》在中国的搬演
        一、《偷心》舞台剧的全球演出及银幕版
        二、都市情感的解剖——蒋维国版《偷心》
        三、情欲的黑色调侃——雷国华版《偷心》
        四、小结
    第四节 《枕头人》在中国的搬演
        一、《枕头人》——全球首演版
        二、强迫式的精神手术——周可版《枕头人》
        三、商业化的哥特式惊悚——刘方祺版《枕头人》
        四、小结
    第五节 直面戏剧其它重要作品在中国的搬演
        一、相互消耗的亲情——张彤版《丽南山的美人》
        二、对与错的重新思考——周可版《审查者》
        三、本节小结
    第六节 鼓楼西剧场对直面戏剧的搬演
    小结
余论: 直面戏剧带给中国当代戏剧的哲思与启示
    一、“直面”戏剧危机的道德勇气
    二、借用“他者”的美学探索
    三、艺术视野与创作基点的个体转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直面戏剧在中国演出情况年表
    附录B: 直面戏剧作家、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附录C: 直面戏剧相关翻译、演出采访录
        (一) 特罗扬版《4:48精神崩溃》演出采访(节选)
        (二) 刘方祺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三) 周可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四) 直面戏剧剧本译者采访
        (五) 当代着名导演张献访谈(节选)
        (六) 国际着名戏剧理论家马文·卡尔森访谈
    附录D: 演出场记及演出剧本等相关资料
        (一) 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场记(2006年)
        (二) 蒋维国版《偷心》台位记录表(2005年)
    附录E: 西尔兹《直面戏剧:英国戏剧的今天》选译
    附录F: 直面戏剧剧本选译
        (一) 萨拉·凯恩《4:48精神崩溃》(复译)
        (二) 马克·雷文希尔《手袋》(首译)
        (三) 马克·雷文希尔《购物与纵欲》(首译)
        (四) 马克·雷文希尔《浮士德已死》(首译)
    附录G: 直面戏剧代表作《荒凉西部》演出本(笔者实践作品)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突围与陷落 ——从现代文学女性写作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女性,走在启蒙的路上
    1. 原初命运:被囚禁的身体,被压抑的生命
    2. 女性启蒙:女性本位与非女性本位
    3. 相关研究:已有的与未有的
    4. 概念界定:女性启蒙与女性写作
    5. 写作思路:女性启蒙的向度/路径
第一章 原初命运:作为附庸与工具的存在
    第一节 共生关系下女性的悲哀
        (一) 《孔雀东南飞》:恶魔式母亲的生成(之一)
        (二) 《金锁记》:恶魔式母亲的生成(之二)
        (三) 《十八春》:恶魔式姐姐的生成
        (四) "望门寡"与"花蝴蝶":"贞节"之妖魔,女子之杀手
    第二节 女性生命:物化/符号化的存在
        (一) 《绣枕》:千年历史的隐喻
        (二) 《烦恼丝》:女人,头发的奴隶
        (三) 《马嵬驿》:"祸水"女人的悲哀
        (四) 《霸王别姬》:"月亮"女人的悲哀
    第三节 女性身体:工具化的存在
        (一) 《桓秀外传》:梦想飞不过高墙
        (二) 《炸弹与征鸟》:"泄欲工具"的悲哀(之一)
        (三) 《生死场》:"泄欲工具"的悲哀(之二)
        (四) 《生死场》:"生产的刑罚"
    第四节 女性身体:最后的生存资本
        (一) 《生人妻》:被售卖的妻子
        (二) 《拜》:"结婚员"的悲哀
    第五节 童养媳:被欺侮与被损害的
        (一) 《最后的安息》:翠儿之死
        (二) 《呼兰河传·第五章》:小团圆媳妇之死
        (三) 《一个可怜的女子》:香姑之死
        (四) 《一个女兵的自传·采茶女》:采茶女·童养媳,生活苦来如莲心
第二章 女性与教育
    第一节 教育机会:获取的艰难
        (一) 拦路虎之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意识
        (二) 拦路虎之二:经济的困顿
        (三) 拦路虎之三:"贞节"观的禁忌—寡妇不宜"抛头露面"
    第二节 求学之路:维系的艰难
        (一) 经济困窘:头号"杀手"
        (二) 婚姻:求学路上的拦路虎
        (三)政治问题:不可意料的失学
    第三节 新教育与旧道德:男女自由交往问题
        (一) 《被践踏的嫩芽》:被践踏的是什么?
        (二) 《是谁断送了你》:怡萱之死,谁是凶手?
        (三) 《第一次闹风潮》:"不能笑"的背后
    第四节 教育,通向独立自主的桥梁?
        (一) 《母亲》:生命,从入学开始
        (二) 女性自立:谁是阻挡的敌人?
        (三) 女性同盟与异性婚姻的博弈
第三章 女性与婚恋
    第一节 什么是爱?—爱的误区
        (一) 《旅行》:无性之爱的背后—爱的惶惑
        (二) 《悲剧生涯》:爱,可怖的深渊—爱的错位
        (三) 《工作着是美丽的》:爱情,人道主义的同情?—爱的误解
    第二节 婚姻城堡:女性自我的压抑之所
        (一) 《工作着是美丽的》:"弱势"男人的强硬
        (二) 《退职夫人自传》:"温柔"男人的冷酷
        (三) 《结婚十年》:新与旧之间的挣扎
        (四) 《何处是归程》:婚姻,女人的归宿?
        (五) 《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自由,惟有婚姻之外才有?
    第三节 婚否?婚否?—一个"生存还是毁灭"般的问题
        (一)《洛绮思的问题》:选择婚姻?还是选择学术?
        (二) 《绮霞》:选择"家"?选择琴?
        (三) 《象牙戒指》:拒绝的代价—永失我爱
        (四) 《死灰》:摇摆的痛苦与摇摆的终结
    第四节 自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一) 《弃妇》:自由—深闺女子的催命符(之一)
        (二) 《"我哪件事对不起他?"》:自由—深闺女子的催命符(之二)
        (三) 《人之道》:无法圆满的"琵琶记"
        (四) 《五四遗事—罗文涛三美团圆》:喜剧背后的悲剧意味
    第五节 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之中
        (一) 《小城三月》:翠姨,无力飞过传统之栅栏的鸟儿
        (二) 《弃儿》:表层与深层,弃儿与被弃
        (三) 《梦珂》:"天涯漂泊我无家"
        (四) 《倾城之恋》:"娜拉"的寻"家"之旅
        (五) 《女儿身世太凄凉》:自由婚恋?包办婚姻?都是劫难!
第四章 女性与革命
    第一节 革命与爱情纠缠下的女性意识(之一)
        (一) 《韦护》:爱情是革命的绊脚石?亦或:革命是爱情的杀手?
        (二)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两个玛丽,两个丁玲
        (三)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普罗与小资的争斗
        (四) 三个男人与三个女人:韦护、子彬、望微与丽嘉、美琳、玛丽
    第二节 革命与爱情纠缠下的女性意识(之二)
        (一) 《重新起来》:扭曲的革命女神
        (二) 《红的日记》:没有男人女人,只有"同志兄弟"?
        (三) 《一个女兵的自传》:"打破恋爱梦"
    第三节 启蒙者的悲哀
        (一) 《秋风秋雨愁煞人》:小说的"小"与现实的"大"
        (二) 《在医院中》:个体伦理与革命伦理的博弈
        (三) 《炸弹与征鸟》:炸弹的无力与征鸟的悲哀
    第四节 革命视域下的女性身体
        (一) 《色·戒》:被征用的身体与被惑乱的心
        (二) 《我在霞村的时候》:文本内外—贞贞与丁玲的情感交集
        (三) 《受辱者》:无法言说的耻辱与无以消释的伤痛
    第五节 革命/战争情境下的女性梦想
        (一)《新嫁娘》:无法再见的爱人,无以重建的家园
        (二) 《抛弃》:做母亲:无法达成的心愿
        (三) 《战地日记》:冲出樊笼的身与冲不出樊笼的心
第五章 执着的探索
    第一节 从《沙菲女士的日记》到《韦护》到《不算情书》—丁玲"爱"之探索
        (一) 《莎菲女士的日记》:石破天惊的渴求
        (二) 《韦护》:爱情,生命中的阳光
        (三) 《不算情书》:石破天惊的告白
        (四) 从《莎菲女士的日记》到《韦护》到《不算情书》:完整的寻"爱"之旅
    第二节 "造命"路上的辛苦跋涉—陈衡哲的求学之路
    第三节 "鸡蛋"与"高墙"—谢冰莹的抗争之路
        (一) 裹足问题:"痛苦的第一声"
        (二) 读书问题:不能上学,毋宁死!
        (三) 婚姻问题:"飞越疯人院"—耐心和坚持创造的奇迹!
结语:女性启蒙,翻越高墙的艰难
参考文献
    A类: 作品类
    B类: 传记类
    C类: 论着类
    D类: 硕博论文类
    E类: 期刊论文类
    F类: 工具书类

(8)探寻“自我” ——石黑一雄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石黑一雄生平与创作
    二、何为“自我”?
    三、石黑一雄对“自我”的思考
    四、国内外石黑一雄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第一章 《远山淡影》与《浮世画家》:剧变的时代、迷茫的“自我”
    第一节 剧变的时代
        一、历史的断裂,空间的变迁:战后创伤与重建
        二、时代剧变的重要表征:新旧两代人价值观的冲突
    第二节 个体的迷茫
        一、幸福何处觅—《远山淡影》中悦子的迷茫
        二、道德自我的失落—《浮世画家》中小野的迷茫
        三、《团圆饭》中的青年“我”和《远山淡影》中妮基的迷茫
    第三节 从作品到作家:石黑一雄的焦虑
        一、“为我自己这一代人”写作的石黑一雄
        二、二战后日本所隐喻的剧变的时代
        三、剧变时代中迷茫的“自我”
第二章 《长日留痕》:走出异化、重识“自我”
    第一节 史蒂文斯异化的“自我”
        一、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自我异化
        二、以父亲自居的史蒂文斯
        三、史蒂文斯对达林顿勋爵的情感注入及自居
    第二节 走出异化:史蒂文斯的西行之旅
        一、史蒂文斯的自我认识危机
        二、遭遇他者、重识“自我”的旅程
    第三节 作为隐喻的史蒂文斯:现代西方民主社会中的“自我”
        一、现代自我观的颠覆
        二、以“同情”为基础的主体间性
第三章 《无可慰藉》和《上海孤儿》:创伤、怀旧与理想自我的建构
    第一节 在创伤和怀旧中建构理想自我
        一、瑞德的童年创伤与理想自我的建构
        二、班克斯的童年怀旧和理想自我的建构
    第二节 “无可慰藉”与“孤儿”:理想自我的救赎与失败
        一、《无可慰藉》中无可慰藉的无名城市
        二、《上海孤儿》中无法拯救的“罪恶”世界
第四章 《千万别丢下我》:“自我”的生命历程与存在
    第一节 “自我”的生命历程
        一、永不消逝的美丽童年
        二、寻找“自我”的少年时代
        三、适应生活、尽力而为的成年时期
        四、从容面对过往错误和死亡的迟暮之年
    第二节 在彼此关照中体验“自我”的存在
        一、相互依赖
        二、友情和爱情
    第三节 在创造、记忆和叙述中确证“自我”的存在
        一、主体性的明证—克隆人的创造力
        二、生命的印记—凯茜的记忆
        三、认识自我与达成交流:凯茜的叙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基于教师研究主题转换的思考
        (二) 基于师范生培养质量的现实思考
        (三) 基于师范生教师专业身份形构重要性的思考
        (四) 基于实习支教研究现状的思考
        (五) 基于个人经历的反思性追问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价值
        (一) 能有效地触及到实习支教生教学实践的真正核心
        (二) 能满足教师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需要
        (三) 能为实习支教生提供“发声”的机会
        (四) 能促进实习支教生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四、研究限制
        (一) 研究对象的限制
        (二) 资料收集时间的限制
        (三) 研究者的限制
        (四) 研究结果应用的限制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 实习支教生
        (二) 教师专业身份
        (三) 叙事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师专业身份的研究
        (一) 理解教师专业身份所面临的挑战
        (二) 教师专业身份的定义与相关概念解析
        (三) 实习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理论取向
        (四) 实习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
        (五) 实习教师专业身份的构成的研究
        (六) 实习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影响因素
        (七) 实习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研究方法
    二、关于实习支教的相关研究
        (一) 对实习支教的广泛认可
        (二) 看见实习支教的主体——实习支教生
第二章 研究方法
    一、教师专业身份研究的方法论选择
        (一) 研究的“叙事转向”
        (二) 教师专业身份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二、叙事研究:教师专业身份研究的有效方法
        (一) 叙事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
        (二) 叙事与教师专业身份
        (三) 叙事研究之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
        (一) 研究学校的选择
        (二) 个案对象的选取
    四、资料的搜集
        (一) 研究者的定位
        (二) 访谈法
        (三) 观察法
        (四) 实物收集法
    五、资料分析的方法
        (一) 本研究对叙说经验的具体分析过程
        (二) 主题分析法
    六、研究效度
    七、研究的伦理
        (一) 自愿原则
        (二) 尊重个人隐私和保密原则
        (三) 公正合理原则
        (四) 公平回报原则
    八、研究者的反思
第三章 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故事
    一、丽丽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故事
        (一) 入学动机——自主而无奈的选择
        (二) 丽丽眼中的老师
        (三) 实习支教的前奏——完成“政治任务”
        (四) 实习支教学校中的丽丽
        (五) 现在和未来的丽丽
        (六) 丽丽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
    二、雯雯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故事
        (一) 入学动机——比较中的抉择
        (二) 雯雯眼中的老师
        (三) 实习支教的前奏——期待与紧张
        (四) 实习支教学校中的雯雯
        (五) 现在和未来的雯雯
        (六) 雯雯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
    三、天天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故事
        (一) 入学动机——强烈的内部动机
        (二) 准备当老师——在师范学院的天天
        (三) 实习支教的前奏——蓄势待发与积累经验
        (四) 实习支教学校中的天天
        (五) 现在和未来的天天
        (六) 天天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
    四、蓉蓉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故事
        (一) 入学动机——强烈的内部动机
        (二) 蓉蓉眼中的老师——求学经历和角色典范
        (三) 实习支教的前奏——紧张与不安
        (四) 实习支教学校中的蓉蓉
        (五) 现在和未来的蓉蓉
        (六) 蓉蓉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
    五、燕燕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故事
        (一) 燕燕的入学动机——无奈的选择
        (二) 燕燕眼中的老师
        (三) 免费师范生的困惑
        (四) 实习支教的前奏——“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
        (五) 实习支教学校中的燕燕
        (六) 现在和未来的燕燕
        (七) 燕燕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
    六、跨越实习支教生个体叙说的主题分析
        (一) 前身份
        (二) 话语实践:教师专业身份的社会建构
        (三) 教学经验的反思
        (四) 关键时刻和转折点
        (五) 师生关系
        (六) 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七) 自我概念
        (八) 建构教师知识
        (九) 教学具身性
第四章 叙说之后的看见
    一、实习支教生叙说中的教师专业身份的内涵
        (一) 职业动机:为何成为一个老师?
        (二) 自我意象:“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三) 何以为师:建构教师专业身份的具体行动
        (四) 自我参照:教师专业身份是一种排除/纳入的系统
        (五) 未来展望:寻找意义,追寻自我
    二、影响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的主要因素
        (一) 个人因素
        (二) 社会因素
    三、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
        (一) 前构
        (二) 形构
        (三) 再构
    四、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的特征
        (一) 阶段性
        (二) 能动性
        (三) 动态性
        (四) 差异性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一) 实习支教生从自我出发建构教师专业身份
        (二) 实习支教为师范生建构教师专业身份提供了机会
        (三) 反思在实习支教生建构教师专业身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 教师知识是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核心
        (五) 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与专业发展阶段相契合
        (六) 实习支教生在叙说中建构教师专业身份
    二、建议
        (一) 对师范院校的建议
        (二) 对实习支教学校的建议
        (三) 对实习支教生的建议
        (四) 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三、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缘起:从几个案例说起
    2 问题的提出:建筑设计协作进程如何从多方博弈走向共享共赢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 论文框架
    5 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建筑伦理视角的建立
    1.1 建筑伦理既有研究概述
        1.1.1 何为建筑伦理
        1.1.2 建筑伦理学的发展概况
        (1)西方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2)中国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1.2 建筑伦理的秩序解读
        1.2.1 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概念的解读
        1.2.2 建筑伦理的本质内涵:关于秩序的建筑学说
    1.3 建筑伦理视角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1.3.1 作为一门道德哲学的现实意义
        (1)西方规范伦理学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启示
        (2)中国传统伦理观对市场活动的影响
        1.3.2 作为一种秩序学说的现实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建筑设计协作利益相关方的建筑伦理观
    2.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2.1.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内涵
        2.1.2 建筑行政管理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市场角色
        (2)经济视角下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行为逻辑
        2.1.3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价值观
        (2)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立场
        2.1.4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难处
    2.2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2.2.1 建筑建设方的内涵
        2.2.2 建筑建设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1)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共性
        (2)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差异
        2.2.3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1)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价值观
        (2)建筑建设方的职业立场
        2.2.4 建筑建设方的难处
    2.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2.3.1 建筑设计方的内涵
        2.3.2 建筑设计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2.3.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1)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价值观
        (2)建筑设计方的职业立场
        2.3.4 建筑设计方的难处
        2.3.5 小结:在市场规则与专业理想间徘徊的建筑设计方
    2.4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2.4.1 建筑施工方的内涵
        2.4.2 建筑施工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2.4.3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1)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价值观
        (2)建筑施工方的职业立场
        2.4.4 建筑施工方的难处
    2.5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2.5.1 建筑使用方的内涵
        2.5.2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1)业主的建筑伦理观
        (2)客户的建筑伦理观
        (3)一般使用者的建筑伦理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设计协作进程中典型矛盾的伦理解读
    引论:忧郁的职业性
    3.1 认知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3.1.1 技术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功能”为例
        (1)建筑相关群体对建筑功能的不同理解
        (2)与功能相关的建筑伦理摩擦
        3.1.2 社会文化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文化态度”为例
        (1)投资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2)纯利率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3.1.3 感性认知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创新”为例
        (1)建筑师:创新的维度
        (2)工程师:创新的标准
        (3)施工方:创新的成本
        (4)行政管理方:创新的价值
        (5)开发商:创新的风险
    3.2 职业活动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3.2.1 策划与设计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1)关于“任务书”
        (2)关于“调研”
        (3)关于“专项设计前置”
        3.2.2 施工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1)关于“施工招投标”
        (2)关于“变更”
        (3)关于“监理”
        (4)关于“完成度”
        3.2.3 使用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1)关于“非法改造”
        (2)关于“使用”
        3.2.4 与“推进速度”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3.2.5 与“职业道德”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1)行政干预是“合理的犯规”吗?
        (2)开发商的社会责任
        (3)公众能否为城市建设负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秩序重构: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建议
    引论:市场经济环境下制度、契约与道德的统一
    4.1 中外建筑师职业权责的比较
        4.1.1 中外建筑师在建筑生产活动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1)中国建筑师执业制度的现状及其历史成因
        (2)西方建筑师的执业制度概貌
        (3)中国现行工程管理制度的问题
        4.1.2 中外建筑师在城市建设决策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4.2 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秩序重建
        4.2.1 建筑行业新秩序概貌
        (1)参照系:西方建筑师与建设工程其他利益主体的关系
        (2)符合中国国情的中间路线
        4.2.2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伦理学支撑
        (1)道义论路径的辩护
        (2)目的论路径的辩护
        (3)契约论路径的辩护
        4.2.3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制度支撑
        (1)建筑师对建设工程的全程业务
        (2)支持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3)建筑师的职业风险控制
        (4)城市建设决策中专业话语权的提升
        (5)建筑行业协会管理与监督职能的强化
    4.3 新的设计协作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
        4.3.1 价值认知层面的调整:设计价值观的伦理回归
        (1)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价值观的迷失
        (2)建筑创作是否需要价值标准
        (3)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创作价值观初探
        4.3.2 职业活动层面的调整: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的制定
        (1)自省: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2)自治: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探索
        4.3.3 业务水平层面的调整:建筑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1)市场意识的提升
        (2)沟通能力的提升
        (3)图纸质量的提升
        (4)施工知识的补足
        (5)后期服务意识的加强
    本章小结
结语:制度与善意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采访记录
    建筑行政管理方采访
    建筑建设方采访
    建筑设计方采访
    建筑施工方采访
附录三 美国建筑师学会(AIA)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
附录四 西方建筑学固有的伦理维度
附录五 规范伦理学主要分支概述
附录六 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致谢

四、“我现在好喜欢教学,它令我有满足感,令我觉得人生有意义。”——香港着名钢琴教授黄懿伦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迷笛音乐节中文化表征过程的研究[D]. 吴少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7)
  • [2]基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儿童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D]. 张敬威. 东北师范大学, 2019
  • [3]《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
  • [4]苗族中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D]. 石卉. 西南大学, 2018(05)
  • [5]当代中学生的荣誉观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D]. 马义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6]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D]. 鲁小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7]突围与陷落 ——从现代文学女性写作看女性启蒙的艰难性[D]. 肖小云. 南京大学, 2016(08)
  • [8]探寻“自我” ——石黑一雄小说主题研究[D]. 赖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5)
  • [9]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的叙事研究[D]. 谢淑海.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10]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D]. 曹洋. 天津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我现在真的很喜欢教书。它让我感到满足,让我觉得生活有意义。” - 专访香港着名钢琴教授黄一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