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的组成、性能及应用

数码相机的组成、性能及应用

一、数码相机的组成、性能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宝昌[1](2021)在《高画质无反相机如何选》文中研究说明引子摄影是一种现代工业技术产物,一种具体的工业技术应用。照相机和光学镜头均为高科技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工业产品,一种把可见物通过光学镜头实现影像记录的工业产品。无论如何拔高摄影的艺术性,都无法回避拍摄过程中的技术应用和把控能力对于最终影像效果的决定性作用。扎实过硬的拍摄技巧包括对曝光准确、聚焦精准、影像清晰、

章洪涛[2](2021)在《RP-3航空煤油及掺混纳米铝颗粒燃油的低压着火燃烧及微爆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冲压发动机因其工作范围宽、结构简单、经济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超声速飞行器中,而提高冲压发动机工作极限是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进入高度大于25 km临近空间空域的亚/超燃冲压发动机,随着飞行高度的进一步增加,大气密度迅速减小,在相同的飞行马赫数下,燃烧室工作压力随之降低,进而恶化燃烧室的点火性能和火焰稳定性,无法满足飞行器的动力需求。而RP-3航空煤油作为被国内飞行器广泛使用的液体燃料,揭示其在低压环境下的着火及燃烧特性对改善极限工况下燃烧室的点火性能及稳定性、拓展冲压发动机工作升限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发动机中,喷雾燃烧是液体燃料的主要应用方式,因此喷雾中液滴及液滴群的着火及燃烧特性对燃料的燃烧及火焰的稳定性有直接影响,因此多年来,液滴燃烧作为研究液体燃料燃烧机理的手段已经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认可。本文采用高速摄影及火焰自发辐射等光学诊断方法,对RP-3航空煤油单液滴及双液滴的低压着火燃烧及微爆特性进行了研究(0.2 bar-1.0 bar)。同时由于纳米铝颗粒掺混液体燃料能够提高燃料的能量密度,进而提升发动机的推力,本文采用实验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Al/RP-3两相燃料液滴的低压燃烧特性及燃烧产物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纳米铝颗粒的加入对正癸烷液体成核特性的影响。首先搭建了一套以自主设计的高温控压滴落炉为核心的飞滴法实验系统,对RP-3航空煤油在自由滴落条件下的低压着火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液滴的着火延迟时间呈指数型增加,而环境温度的增加会拓展RP-3煤油液滴的可燃压力极限,并缩短液滴的着火延迟时间,进而拟合获得液滴的着火延迟时间与压力及温度的关系式。液滴着火后,火焰增长率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而降低,火焰形态由半包火焰向尾部火焰转变。通过对比1100 K环境下RP-3及二组份替代物液滴的着火过程,可发现两者的着火延迟时间随压力发展的趋势接近,但替代物由于缺乏大分子组分而更易着火,所以此二元替代物无法准确地预测RP-3航空煤油的着火过程。其次基于自主设计的低压挂滴法燃烧光学测量系统,对RP-3航空煤油单液滴及双液滴的低压悬挂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液滴着火过程中的缓慢氧化时间随之增加,同时自然对流强度减弱,火焰形状逐渐逼近球形火焰,液滴沸点区间降低,碳烟生成及团聚效应减弱。由于低压下惯性控制的气泡增长速率增大,从而导致液滴燃烧过程中更加剧烈的微爆现象。而对于双液滴的低压燃烧,研究结果表明着火液滴引燃未燃液滴的时间与液滴间的距离及环境压力成正比,同时压力的降低可拓展两液滴间的最大引燃距离,由于双液滴燃烧过程中的氧气竞争效应,几乎所有工况下的双液滴燃烧速率均小于单液滴的燃烧速率。同时多组分燃料液滴燃烧时的微爆现象,会促进液滴群的二次雾化并对双液滴的着火及熄火产生影响。采用挂滴法燃烧系统及扫描电镜对低压环境下Al/RP-3两相燃料液滴的燃烧特性及燃烧产物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铝颗粒的加入极大地促进了液滴燃烧过程中的微爆频率,同时两相燃料液滴的燃烧分为以下阶段:着火,液相燃烧,表面活性剂燃烧,铝聚合物着火,铝聚合物燃烧,熄火。常压下铝聚合物燃烧强度较低压下明显增强,而0.2 bar下的铝聚合物无法着火及燃烧。同时燃烧产物微观结构表明常压下经过固相燃烧时铝聚合物呈现破碎与熔融产生的多孔结构,而低压未着火的铝聚合物呈现致密的铝黏结聚合结构。最后针对纳米铝颗粒促进燃烧中液滴微爆这一现象,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正癸烷掺混纳米铝颗粒的成核过程进行研究。为了平衡计算的精确性及经济性,本文采用Tra PPE-UA力场对正癸烷进行模拟,研究发现,纳米铝颗粒的加入能提升正癸烷的成核几率,纳米铝颗粒的数量增多,直径变大均能促进正癸烷的成核。同时由于铝原子对正癸烷分子的范德华力较正癸烷分子间更大,铝颗粒周围的液相局部密度增大,从而在远离铝颗粒表面的位置产生局部密度减小的成核点。

祁胜[3](2021)在《基于光学诊断的煤与生物质颗粒混合着火及燃烧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严峻的碳减排形势,我国必须兼顾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而煤与生物质混合燃烧正是化石燃料与可再生能源联合利用的重要方式。生物质具有碳中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着密度低、热值低、碱金属含量高等特点。微观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差异导致生物质的着火及燃烧特性与煤炭有很大区别,若要在现有的煤粉燃烧设备中直接利用生物质燃料,则需对煤与生物质的着火及燃烧特性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此外,现有的针对煤与生物质混燃特性的研究多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沉降炉以及离线测量手段,实验工况较为简单,缺少复杂燃烧环境中煤与生物质混燃的在线测量数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搭建了基于Hencken型平面火焰燃烧器的携带流反应系统,提供了接近真实工业炉膛的实验环境,结合光学诊断技术,开展了多尺度、多工况的研究工作。首先,以煤及生物质单颗粒(粒径小于200μm)作为实验对象,搭建了具有光谱分辨、时间分辨的单颗粒燃烧光学测量系统,全面分析了煤及生物质单颗粒的挥发分、焦炭燃烧全周期过程,重点关注单颗粒的着火及挥发分燃烧特性。研究表明,燃料的着火延迟时间随挥发分含量的增加而线性下降。在多数工况中,生物质及褐煤单颗粒的着火模式为均相着火,而烟煤单颗粒则为异相着火,利用化学渗透脱挥发分(CPD)模型分析了燃料热解特性差异对着火模式的影响。针对富氧燃烧工况,研究发现CO2气氛对颗粒的着火及燃烧有着显着的抑制效应。烟气温度及氧含量的增加能够降低单颗粒的着火延迟时间。对于生物质及褐煤单颗粒,颗粒粒径的减小会缩短着火延迟时间,但对于异相着火的准东煤单颗粒,在某些粒径范围内,粒径的减小反而会导致着火滞后。随后,将研究对象拓展至煤与生物质颗粒群的射流燃烧,采用OH自由基的平面激光诱导荧光(OH-PLIF)技术观测了燃料颗粒群射流燃烧的挥发分火焰结构,基于火焰图像分析,系统探究了雷诺数、温度、氧含量、生物质掺混比例等因素对颗粒群着火及燃烧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为合理设计湍流条件下煤与生物质的混燃工况提供数据参考。研究表明,在湍流工况中,气流的卷吸作用和颗粒的弥散效应强化了燃料颗粒群与环境烟气间的热流及物质传递,射流着火延迟时间大幅缩短。环境温度及送风氧含量的升高也能提升颗粒群的着火特性,但是一旦超出某一阈值,其对着火特性的提升效果会变弱,控制颗粒群着火行为的主导因素发生改变。针对煤与生物质混合燃烧的研究发现,生物质挥发分含量高且脱挥发分、着火温度较低的特性确实会促进混合燃料的着火,但是在湍流工况中,若直接等质量地用生物质去替换煤粉,随着生物质掺混比例的增加,群燃火焰会显着变弱,这是因为生物质颗粒密度低、易向射流径向弥散的特点会导致射流刚性变差,不利于颗粒群团聚和群燃的发生,同时,生物质燃烧温度低,进一步导致混燃稳定性下降。在当前研究工况中,向煤粉中掺混20%生物质的整体燃烧效果最佳。进一步地,针对准东煤及生物质燃料中碱金属含量高的特点,联用单颗粒光学测量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方法,结合萃取、负载碱金属等处理手段,研究了燃料燃烧过程中不同类型碱金属的析出及催化燃烧特性,进一步验证煤与生物质混合燃烧的协同作用。研究表明,对于均相着火的玉米秸秆、杨木等生物质颗粒,K、Na的释放有着明显的两个阶段,即:挥发分阶段和焦炭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类型的碱金属释放;而对于异相着火的准东煤颗粒,整个燃烧过程中只存在一个Na释放峰。光学测量结果表明,碱金属对单颗粒挥发分气相火焰燃烧强度的影响较小,但能够显着提升焦炭的燃烧反应活性及燃烧强度,尤其对于生物质,含量较低的有机碱金属在焦炭燃烧阶段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结合热重实验发现,在燃料热解过程中,碱金属起着调控热解产物种类的作用;在焦炭燃烧过程中,碱金属通过-CA(C代表焦炭、A代表碱金属)氧化-还原循环机制促进焦炭的燃烧,降低反应活化能,证明了在煤与生物质混燃过程中,生物质释放的K能够提升煤粉焦炭的着火及燃烧特性,促进混合燃料的燃尽。此外,实际燃烧设备常以预热后的空气作为氧化剂,本文针对气体预热会对燃烧过程中碳烟生成量产生显着影响的问题,建立了一系列边界条件清晰的气体预热型(293 K~723 K)碳烟火焰,采用激光诱导白炽光(LII)技术及双色法测量了火焰中的碳烟体积浓度及温度分布,探究了气体预热及氮气添加对碳烟生成的影响机制,丰富了碳烟火焰数据库。研究表明,随着燃料及伴流空气预热温度的升高,火焰整体温度上升,碳烟前驱物的生成加速,碳烟演化速率加快,碳烟生成总量增加。在碳烟生成秉性较弱的火焰中(如甲烷火焰),这种强化作用更为显着,当气体预热温度从室温升至673 K时,甲烷火焰的轴向碳烟生成速率增长了近4倍。极高碳烟生成量所带来的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和碳烟辐射热损失导致丙烷及乙烯火焰中心区域的碳烟温度出现随气体预热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反常现象。添加N2能够显着抑制碳烟生成,其主要原因是N2的稀释作用和热作用,只有在向碳烟生成量极高的火焰中添加N2时,前者才会占主导地位。

马凯[4](2021)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码设备颜色特性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们在通过数码设备获取彩色图像信息时,由于每种设备的显色原理不同,它们都具有独立的颜色特性。不同设备之间颜色传递需要颜色管理系统其中构建颜色管理系统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颜色特性化。传统颜色特性化方法运算复杂,数据需求量高。因此,论文围绕人工神经网络法对数码相机和彩色打印机的颜色特性化问题,在D65标准光源下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进行研究,并且与BP神经网络进行结果对比,证明RBF神经网络在数码相机和彩色打印机颜色特性化问题上具有更低的色差。完成的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RBF和BP神经网络的数码相机颜色特性化研究。利用Canon G11数码相机拍摄The X-rite Color Checker Digital SG 140色色卡,采集色块的RGB数据,用光谱仪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每个色块的XYZ值,最后利用RBF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建立颜色特性化模型,70组数据作为训练集,70组数据作为测试集。最终RBF神经网络在最优情况下的训练集CMC(1:1)?色差为1.72,CIE LAB?E*ab色差为1.79,测试集CMC(1:1)?色差为3.95,CIE LAB?E*ab色差为4.89,色差结果均优于BP神经网络。(2)基于RBF和BP神经网络的彩色打印机颜色特性化研究。均匀分割彩色打印机的RGB颜色空间,建立126个色块的训练和测试数据集,计算出每个色块的XYZ值。最后利用RBF和BP神经网络建立模型。最终RBF网络在最优情况下的训练集CMC(1:1)?色差为1.30,CIE LAB(?)E*ab色差为2.30,测试集CMC(1:1)?色差为3.60,CIE LAB(?)E*ab色差为5.65,色差结果均优于BP神经网络。(3)基于RBF和BP神经网络的数码相机和彩色打印机反向特性化研究。利用RBF和BP神经网络建立反向颜色特性化模型,再用欧式距离作为标准衡量?R、?G和?AB的误差。其中RBF网络下数码相机训练误差为4.21,测试误差为8.86,该结果优于BP神经网络下利用相同数码相机数据集的训练和测试误差。而打印机的误差过大,最后通过样本分布分析色差过大原因。

郭敏[5](2021)在《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平面结构及其光/热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金、银等金属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在能源、催化、生物、环境、传感及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可以显着增强周围的局域电磁场,同时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区产生强烈的选择性光谱吸收。这种共振效应与其成分、尺寸、形状、间距及排列结构等参数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金属纳米结构来增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从而改善光学和热学性质,提高在表面增强光谱、光热转换等领域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实际应用需求的提高,人们对功能纳米器件的便携化、轻质化和微型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平面金属纳米结构的制备和调控逐渐成为热门研究领域。然而,目前制备平面金属纳米结构的常规方法如刻蚀和气相沉积等技术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操作复杂及结构分辨率低等不足,不利于进行大面积生产,限制了后续的平面应用范围。基于此,本论文开发了一种简单、通用的自组装方法实现了平面金属纳米结构的制备,并对增强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设计思路、作用机制以及光学性能调控和应用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讨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通过选用不同尺寸的金、银纳米粒子在平面基底上进行多级组装,制备了具有大量纳米间隙的二维金/银纳米岛形结构,并进一步结合近红外荧光染料构建了荧光检测平台,实现了良好的荧光增强性能。根据随机顺序吸附模型,由于小粒径金纳米粒子的排斥能垒较小,能够填充性地吸附到大粒径银纳米粒子平台较大的空隙中,形成更多纳米间隙充当电磁场热点来增强平面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并在近红外方向产生等离子体耦合峰,从而增强近红外荧光染料的荧光发射强度。这种基于平面金/银纳米多级结构制备的荧光检测平台最大荧光增强倍数达到3.6倍。相较于预组装的银纳米粒子平台,小粒径金纳米粒子的引入增强了荧光染料Cy5的荧光发射强度,尤其是呈二维排列的金/银纳米岛形结构的荧光增强效率达到161.6%。此外,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阐明了金/银纳米岛形多级结构的电磁场增强机制及荧光增强机理,该研究表明了二维平面内金银纳米粒子的多级组装结构在荧光增强检测中的优势。(二)为了进一步增强平面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并拓宽近红外吸收光谱,利用上述不同尺寸及表面电荷强度的金、银纳米粒子构筑多级静电场,进而驱动纳米粒子在平面基底上进行线性组装,制备了平面内一维金属纳米粒子链状结构,并用作太阳能加热表面实现了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能。通过向小粒径金纳米粒子中添加更大粒径及表面电荷强度的银纳米粒子构建了多级静电场,根据DLVO理论,多级静电场作用协同纳米粒子间的范德华力和偶极相互作用,促使平面基底上纳米粒子低聚物的随机生成和纳米粒子链的生长,实现纳米粒子平面内线性组装。金属纳米链状结构增强了纵向等离子体耦合效应,所产生的链状分布的热点拓宽了近红外范围的光谱吸收,进而提高了光热转换效果。组装有金属纳米链的平面基底在3.2k W·m-2模拟太阳光下照射10 min后表面温度升高32℃左右。此外,这种太阳能加热表面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65%),基于金属纳米链的玻璃窗在户外自然太阳光下照射1 h后比普通玻璃升高了9.8°C,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可用作节能建筑物中的透明太阳能散热器窗户,在维持室内舒适环境的同时实现节能的效果。(三)为了进一步优化平面内金属纳米链状结构并提高光热转换性能,通过调节多级静电场中金、银纳米粒子的静电作用,实现了纳米粒子在线性组装过程中的选择性吸附,从而在平面基底上制备了链长及形貌可调的金属纳米链优化结构,将其与热致变色水凝胶结合构筑的智能窗实现了良好的自适应太阳能调控性能。根据DLVO理论,线性组装过程中静电排斥力和范德华引力的竞争作用促进了后续纳米粒子在纳米短链端部和侧部的选择性吸附,从而在平面基底上制备了长链、弯曲链及折叠链等优化结构。这些优化结构本身强烈的纵向等离子体耦合效应使其等离子体吸收峰发生红移,进一步拓宽和增强了近红外区的光谱吸收。优化结构比短链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光热转换性能,在平面基底上组装2 h的优化结构在2.8 k W·m-2的模拟太阳光下照射5 min后表面温度高达53.7°C。这种光热表面可以充当光驱动的纳米加热器来刺激热致变色水凝胶的透光率变化,两者复合制备的三明治结构智能窗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初始可见光透射率(71.2%),满足建筑物窗户的透明度要求,此外智能窗在强烈光照下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近红外光屏蔽能力,可以屏蔽300~2500 nm光谱范围内94.1%的太阳能辐射。基于金纳米链构建的智能窗在户外模型房测试中展示出了良好的室内降温性能,在自然太阳光下照射1 h后智能窗比普通窗使黑体实现了7.8°C的降温性能,显示了其在节能建筑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潜力。(四)为了扩大平面金属纳米组装结构的光热性能应用,将金、银纳米粒子快速喷涂在柔性织物表面,制备了具有密集排列结构的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将其穿戴于人体指关节处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光热转换性能和人体保温热疗效果。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子在织物表面的组装形貌,可以发现金、银纳米粒子随机地均匀分布在纤维表面,小尺寸Au NPs密集地沉积在大尺寸Ag NPs的间隙中。与未涂层的空白织物相比,涂层织物的吸收光谱显示出Ag、Au NPs各自的特征吸收峰并增强了近红外方向的光谱吸收。随后利用模拟太阳光证明了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发现在1 k W·m-2光照强度下照射5 min后涂层织物表面的温度即可达到48.8°C,并且比空白织物具有20.9°C的升温效果,此外复合涂层织物满足人体热疗所需的温度范围。这种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在织物表面形成的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水洗稳定性和光热稳定性,并且使织物保持原本的透气性,说明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非常适用于柔性、透气、可穿戴加热纺织品用于人体保温热疗。

潘浩波[6](2020)在《基于计算机视觉测量系统的三轴试样变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工三轴试验作为土的性能参数研究的重要途径,对于土的本构特性和土的力学性能、应力应变性能包括土的强度特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土工三轴试验的精度和数据的准确性影响对土的力学性质和强度的判断,进而影响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在常规三轴试验对土进行剪切变形时,通常饱和土的体积变化通常是以三轴仪体变管的排水量来测量的,由于仪器自身的不确定性,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此外体变管得到的排水量时土样整体剪切过程中的平均体积应变,使得对于土性的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无法测量土体的径向变形。在体变管收集排水量时,要求土样完全达到饱和状态,这对于实际情况较难做到。本文提出以数码相机为采集元件的单目测量系统对三轴试验进行非接触测量,利用MATLAB开发了图像处理软件。通过多视角棋盘格标定法解决了关键的相机参数标定问题,提高了测试精度。充分利用MATLAB的图像处理功能简化了编程难度,提高了识别效率。采用边缘识别算法测试土样的变形,得到土样的轴向和径向变形和土样在试验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该非接触测量方法测量更快速更直接,不会对试验过程中产生扰动,并且能够直观的测量土样变形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径向变形,很好的弥补了常规三轴仪在测量体积应变和径向应变方面上的不足,为土工三轴试验提供一种新的工具和方法。相比其他将数字图像测量方法应用于常规三轴试验,本文利用比较常见的CMOS镜头,没有采用直接计算像素当量的简单标定方式,通过棋盘格标定的方法计算出相机的内参数矩阵,通过Pn P问题的DLT解法,反推出相机的外参数矩阵即位姿变换矩阵,大大提高了标定精度,在常规三轴试验仪不做任何其他改装的前提下,仍然对测量结果有着较高的精度。利用单目测量系统对常规三轴试验中土样变形的全过程进行测量,并且和三轴仪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证明单目测量系统对土体变形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对比常规三轴试验,单目测量方法的优越性。最后,分析造成误差的影响因素。经过试验证明,新的方法虽然存在一些影响因素会造成一定的误差,但是很好的避免了传统三轴试验对土样的一些扰动,并且精度较高,数字图像测量技术还有很广阔的研究前景和很大的研究价值。

种昆[7](2020)在《专家先验知识驱动的图像来源鉴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逐渐成为人们接收和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与此同时,各种功能丰富的图像编辑软件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对数字图像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表示担忧。在这种情况下,以识别数字图像来源相机为目的的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多数现有的方法仅关注于从相机单一伪像中提取特征,而忽略了遗留在图像中可能有助于提高检测准确率的其他伪像。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用于数字图像来源鉴别的通用框架,基于这个框架,提出了三种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方法:(1)提出了两种使用融合特征的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集成分类器的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方法。该方法融合了三种不同的特征,分别是从模式噪声上提取的特征,对于CFA插值算法参数的估计得到的特征以及从原始图像上提取的特征,这三种特征能够全面的捕获相机在图像上遗留的各种伪像。然后通过使用集成分类器来解决高维特征训练慢的问题。然后提出基于富模型的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方法。该方法避免了通过对相机软件算法和其参数的估计来捕获相机软件相关伪像,通过在预处理部分组合多个子模型构建富模型来捕获相机遗留信息。实验结果证明,所提两种方法的性能均优于现有的基于特征的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方法。(2)提出了一种结合领域专家先验的深度学习来源鉴别方法本文将卷积神经网络引入到所提通用框架中,用卷积神经网络完成所提框架中图像变换,特征提取和分类部分的任务,避免了复杂的图像变换算法的使用和特征的构建。在将图像送入卷积神经网络之前,我们先使用由去噪算法,去马赛克算法和预测算法组成的预处理模块对图像进行处理。预处理模块能够引入领域专家先验知识,捕获相机硬件和软件相关伪像,进而抑制了图像内容对数字图像来源鉴别的影响,有效避免了相机属性信息的损失。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结合领域专家先验的深度学习来源鉴别方法能有效识别数字图像的来源相机品牌,相机型号和相机个体,其整体性能优于两种使用融合特征的方法和直接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而不引入领域专家先验知识的方法。

李伟[8](2019)在《基于无人机图像的智能稻麦联合收割机清选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麦联合收割机是农业机械设备中的重要一员,研发具有智能化控制的稻麦联合收割机将会为作物的收割环节提供重要保障。收割机清选系统的效果直接决定了稻麦联合收割机的性能。因此,研制性能优良的清选装置并制定相应的智能策略,是收割机实现智能控制的关键环节。本文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智能化稻麦联合收获机多参数融合调控策略”的资助下,以稻麦联合收割机清选控制系统为实验平台,配置多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通过运用机械学、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对联合收割机清选系统的智能控制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联合收割机进行大规模作业时,收割机的喂入量大小与作物的草谷比大小是密切相关的。传统遥感技术在作物识别、长势监测和产量评估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成果,但由于其获取周期长、成本较高,使其未能在作物草谷比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突破传统遥感技术的不足,论文所设计的系统采用无人机作为作遥感平台。根据无人机遥感影像的特征及收割作业需求,对经过拼接后的影像进行灰度分层,提出了一种基于影像灰度值的作物草谷比检测算法。田间实测数据表明,使用该算法测得的草谷比与实际值保持一致,5组预测数据的方差均在0.004以内,从而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二、联合收割机清选控制系统属于多变量控制系统,传统的模糊控制方法无法制定出满足清选系统的模糊规则库。本文提出了一种增量式模糊控制算法,算法将所有输入量和输出量均作为模糊算法的输入,输出量的增量作为模糊算法的输出。以上段中基于无人机遥感图像检测算法得到的作物草谷比和清选性能实验数据作为增量式模糊控制算法的数据基准,结合中速状态下的联合收割机操作员的操作经验,建立了增量式模糊控制模型,实现了相应区域控制模型的快速、精准建立。三、为验证上述清选系统增量式模糊控制模型的优越性,论文搭建了一套完整的清选实验平台。基于此平台,分别采用基于无人机图像的智能模糊控制方法和传统手动控制方法进行田间对比实验。收割机分别采用低速、中速和高速进行收割实验,采用基于无人机图像的智能模糊控制方法得到的清选含杂率和损失率的平均值分别是2.16%和2.32%,而传统的控制方法对应的数据分别是2.39%和2.56%。由实验结果可得,基于无人机图像的智能模糊控制方法得到清选性能优于人工经验控制方法,从而验证了基于无人机图像的智能控制方法的可靠性。

梁何浩[9](2019)在《基于细观力学性能的抗裂型沥青混合料研究》文中认为经过近四十年的努力,我国基本上解决了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典型结构的承载能力问题。然而,裂缝问题仍然是导致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和大中修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广东为例,大量的路况调查数据显示,PCI下降的主要贡献来自于裂缝,其比例占病害类型的85%95%。这些裂缝又主要以近似固定间距的横向裂缝(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和少量的Top-down裂缝为主。道路工程界曾试图以改性沥青(上中面层)或添加纤维、橡胶等方式降低路面的开裂率,由于要兼顾车辙和抗滑等问题,虽然增加了工程造价但改善路面开裂的效果并不显着。基于上述背景,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材料构成、性能与路面结构的基础关系,通过材料与结构的一体化设计,根据结构需求开发具有优良抗裂性能的“功能型”沥青混合料,对于延长路面大中修周期,降低路面的养护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离散元分析和数字图像处理为研究手段,以沥青混合料各组分细观特性为研究主线,从细观角度对沥青混合料的断裂特性进行分析,揭示级配、集料形态、集料分布、砂浆强度、空隙等对沥青混合料结构抗裂性能产生的影响,研究沥青混合料受力断裂过程中裂缝演化等,研究结论可为抗裂功能型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鉴于平衡设计并不能解决沥青混合料抗车辙和抗裂的矛盾,也不利于发挥单纯抗车辙或抗裂的优势,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沥青磨耗层混合料设计思路,针对按抗车辙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开发一种在常温未成形时有高渗透性,在固结后又有高强粘结能力的新型喷洒型材料。本文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根据设计材料的理念和沥青路面实际损坏状况,本研究提出了抗裂功能型沥青混合料的概念及其设计方法。(2)自主开发了基于离散元软件的内聚力本构模型代码,该代码能应用于二维和三维离散元模型的断裂性能虚拟试验且效果良好,为抗裂功能型沥青混合料的分析和数字化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3)基于虚拟试验研究了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与层厚的尺寸效应关系对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发现对于特定的层厚存在一个抗裂性能最佳的公称最大粒径范围,并据此给出抗裂型沥青混合料最佳的层厚粒径比例范围为4.05.5倍。(4)通过虚拟试验及室内试验,发现粗集料含量和集料颗粒的比表面积是影响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主要因素,并分别呈抛物线规律,据此给出AC-20抗裂型沥青混合料最佳粗集料含量为51%54%,比表面积取值范围为5.76.2m2/kg。(5)提出了抗裂功能型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1)根据层厚确定级配的公称最大粒径;(2)确定最佳抗裂性能的粗集料含量与比表面积;(3)由分形维数定义级配曲线;(4)应用二维或三维离散元软件与内聚力模型分析和优化抗裂功能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5)抗裂功能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室内试验验证。该设计方法为提高下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抵抗反射裂缝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式。(6)考虑到现有的平衡设计方法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或者抗裂的单一性能,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喷洒型材料——渗固封层,用于增强路面的抗剪、抗裂性能,解决了沥青面层因设计需求集中在抗压、抗车辙上,难以同时兼顾抗裂的作用而导致Top-down裂缝没有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或抑制的难题。渗固封层不仅能提升路面的抗剪、抗裂性能,还同时提升了其他的路用性能(如抗腐蚀、防水、抗滑、抗剥落等),可用于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李欣[10](2019)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相机源取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图像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码相机的迅速普及,数字图像己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但是随之而来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图像信息安全问题:不法分子借助各种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篡改来达到违法犯罪的目的,以及非法利用他人拍摄的作品牟取利益等。因此数字图像取证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所研究的相机源取证技术是数字图像取证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该技术可以在图像来源不明的情况下,将数字图像与其拍摄的设备进行关联。相机源取证技术在版权保护、图像溯源、法医鉴定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图像取证以及相机源取证的历史和研究背景,介绍了数码相机的成像管线以及模式噪声,分析了目前现有的相机源取证算法,之后根据实际中不同的应用场景做了如下3个工作:1.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网络的大规模图像集相机源辨别算法。传统方法为手动设计特征并且可分类设备的数量较少(20部以下)。本文使用深度残差网络替代传统提取模式噪声的方法,将可用于设备分类的融合特征进行提取;并且设计了高通滤波器,在网络的输入端对低频的图像内容进行过滤,更有助于对模式噪声的提取。我们收集了多达65种型号,共119部设备的大规模图像数据集,算法在测试集上达到了型号级别87%、个体级别83%的平均分类准确率。2.提出了一种基于孪生网络的相机源两两匹配算法。针对另一种应用场景,当我们只有查询图像,没有源相机的信息时,通过该算法将图像进行两两匹配,判断图像对是否为相同的相机所拍摄。算法在孪生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双通道的特征提取器替换为本文第一个工作所提出的分类网络,对图像进行成对训练,相同相机拍摄图像标签设为0,不同设为1。算法对输入图像进行两两匹配给出预测结果。经过实验,算法在测试集上达到了89%的准确率。3.设计并实现了基于B-S架构的相机源取证分析平台。将本文提出的两个算法进行了模块化封装,通过将两个算法模块进行线上部署,构成了多维度的相机源取证分析系统。通过型号级别与个体级别的相机源分类与相机源匹配给用户提供多角度的相机源取证分析功能,将复杂的算法转换为网页这种简单易于操作的系统,让更多的用户可以使用我们的算法,在算法的应用以及推广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数码相机的组成、性能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码相机的组成、性能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画质无反相机如何选(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单反和无反的结构比较
评判一款相机好坏的依据
无反相机系统如何选
背照式还是双像素
镜头,最容易被忽视的关键点
比全画幅略大一点却更专业的画质选择
综述

(2)RP-3航空煤油及掺混纳米铝颗粒燃油的低压着火燃烧及微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单液滴经典燃烧理论
        1.2.2 压力对液滴燃烧特性的影响
        1.2.3 多组分燃料液滴的着火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1.2.4 双液滴及液滴群的着火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1.2.5 纳米流体燃料的燃烧特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试验装置及方法
    2.1 引言
    2.2 单液滴飞滴法高温控压燃烧系统
        2.2.1 高温控压电炉
        2.2.2 单液滴发生系统
        2.2.3 高速相机
        2.2.4 背光灯
        2.2.5 数控升降平台
        2.2.6 飞滴法燃烧系统实验步骤
    2.3 单液滴挂滴法低压燃烧系统
        2.3.1 压力腔平台
        2.3.2 电热丝点火模块
        2.3.3 温度采集模块
        2.3.4 图像采集模块
        2.3.5 挂滴法燃烧系统实验步骤
    2.4 燃烧产物分析
    2.5 样品来源
        2.5.1 RP-3航空煤油
        2.5.2 纳米铝颗粒
    2.6 图像处理方法及误差分析
3 RP-3航空煤油单液滴滴落低压高温着火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RP-3航空煤油液滴低压着火特性研究
        3.2.1 单液滴常压下着火特性
        3.2.2 环境压力对液滴着火特性的影响
        3.2.3 点火延迟时间
        3.2.4 单液滴低压着火延迟时间拟合关系式
    3.3 RP-3煤油及其替代物低压着火特性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RP-3航空煤油单液滴悬挂低压燃烧及微爆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RP-3航空煤油单液滴低压燃烧及微爆特性研究
        4.2.1 环境压力对着火时间的影响
        4.2.2 环境压力对液滴温度的影响
        4.2.3 环境压力对液滴直径变化及微爆的影响
        4.2.4 环境压力对火焰形态及碳烟的影响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RP-3航空煤油悬挂双液滴低压燃烧及相互作用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系统与方案
    5.3 RP-3航空煤油双液滴低压燃烧特性研究
        5.3.1 RP-3航空煤油双液滴着火特性
        5.3.2 不同工况下的火焰形态
        5.3.3 不同压力下双液滴与单液滴燃烧速率对比分析
    5.4 RP-3航空煤油双液滴相互作用特性研究
        5.4.1 液滴微爆对二次雾化的影响
        5.4.2 液滴微爆对极限着火距离的影响
        5.4.3 液滴微爆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RP-3掺混纳米铝颗粒燃料悬挂液滴低压燃烧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燃料的制备方法
    6.3 Al/RP-3两相液滴低压燃烧过程分析
        6.3.1 RP-3与Al/RP-3液滴低压燃烧阶段对比
        6.3.2 纳米铝掺混对液态燃烧阶段直径变化的影响
        6.3.3 环境压力对Al/RP-3液滴温度的影响
    6.4 Al/RP-3两相液滴低压燃烧产物分析
        6.4.1 燃烧产物微观形貌
        6.4.2 燃烧产物组分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纳米铝颗粒对正癸烷汽泡成核特性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7.1 引言
    7.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7.3 TraPPE-UA力场对相变过程模拟能力的验证研究
        7.3.1 计算模型及方法
        7.3.2 验证模拟结果
    7.4 纳米铝颗粒对正癸烷汽泡成核特性影响的研究
        7.4.1 计算模型及方法
        7.4.2 成核几率的计算方法
        7.4.3 纳米铝颗粒对成核几率的影响
        7.4.4 纳米铝颗粒对正癸烷汽泡成核位置的影响
        7.4.5 多纳米铝颗粒的颗粒团聚
    7.5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8.3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基于光学诊断的煤与生物质颗粒混合着火及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煤及生物质颗粒燃烧特性实验方法
    1.3 煤、生物质颗粒脱挥发分及着火机理研究
    1.4 煤粉颗粒群湍流燃烧光学诊断研究
    1.5 煤与生物质混合燃烧特性研究
    1.6 煤及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碱金属释放及催化燃烧特性研究
    1.7 气体预热及氮气添加对燃料燃烧中碳烟生成特性的影响
    1.8 本文研究结构及内容
2 试验仪器及所用燃料特性
    2.1 煤及生物质颗粒射流燃烧平台
        2.1.1 Hencken型平面火焰燃烧器及高温加热炉
        2.1.2 给粉器
    2.2 光学测量仪器
        2.2.1 Nd:YAG激光器
        2.2.2 染料激光器
        2.2.3 相机和光谱仪
        2.2.4 电子通信设备
    2.3 离线化学分析仪器
        2.3.1 热重分析仪
        2.3.2 碱金属含量分析仪器
    2.4 所用燃料特性
3 煤及生物质单颗粒的着火和燃烧特性研究
    3.1 实验系统及方法介绍
    3.2 基于自发光信号的煤及生物质单颗粒着火和燃烧过程分析
        3.2.1 煤及生物质单颗粒燃烧的自发光光谱特性分析
        3.2.2 单颗粒着火和燃烧过程的时间分辨及光谱分辨图像分析
    3.3 煤及生物质单颗粒着火、燃烧特性研究
        3.3.1 煤及生物质燃烧的热重分析
        3.3.2 常规(N_2/O_2)及富氧(CO_2/O_2)气氛下单颗粒的着火、燃烧特性
        3.3.3 烟气温度、氧含量及颗粒粒径对单颗粒着火、燃烧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煤与生物质颗粒群的着火及燃烧特性研究
    4.1 实验系统及方法介绍
        4.1.1 光学测量系统介绍
        4.1.2 火焰图像处理方法
        4.1.3 实验工况设定
    4.2 煤粉颗粒群着火和燃烧特性研究
        4.2.1 不同雷诺数条件下煤粉颗粒群的着火及火焰结构
        4.2.2 温度对颗粒群着火、燃烧特性的影响
        4.2.3 一次风氧含量对颗粒群着火、燃烧特性的影响
        4.2.4 环境氧含量对颗粒群着火、燃烧特性的影响
    4.3 煤与生物质混合燃料着火和燃烧特性研究
        4.3.1 生物质掺混比例对颗粒群着火及燃烧特性的影响
        4.3.2 不同气流条件下的混合燃料着火、燃烧特性
        4.3.3 煤与生物质混燃的反应动力学特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煤及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碱金属的析出及催化燃烧特性研究
    5.1 煤及生物质单颗粒燃烧过程中碱金属的析出特性研究
        5.1.1 燃料中碱金属赋存形态及含量分析
        5.1.2 单颗粒燃烧中碱金属的析出过程分析
        5.1.3 生物质单颗粒燃烧中不同赋存形态的碱金属的析出特性
        5.1.4 温度及氧含量对碱金属析出特性的影响
    5.2 碱金属催化颗粒燃烧特性研究
        5.2.1 不同赋存形态的碱金属对单颗粒燃烧特性的影响
        5.2.2 碱金属催化燃烧的反应动力学特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气体预热及氮气添加对火焰中碳烟生成的影响机制研究
    6.1 碳烟火焰燃烧系统及光学测量系统
        6.1.1 气体预热型燃烧器及火焰工况设置
        6.1.2 LII测量系统
        6.1.3 碳烟浓度消光法标定
        6.1.4 碳烟颗粒温度的双色法测量
    6.2 不同气体预热温度工况中碳烟火焰的自发光图像分析
    6.3 气体预热温度对碳烟颗粒生成的影响
        6.3.1 碳烟体积浓度二维分布
        6.3.2 碳烟生成速率及生成量分析
        6.3.3 碳烟颗粒温度分布
        6.3.4 各类型火焰中碳烟生成的全局活化能
    6.4 添加氮气抑制碳烟生成的影响机制
    6.5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码设备颜色特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颜色基础和颜色特性化理论
    2.1 数字颜色管理系统
        2.1.1 CMS组成结构
        2.1.2 颜色特性文件链接空间
        2.1.3 工作色空间
        2.1.4 颜色管理系统工作流程
    2.2 颜色视觉与标准色空间理论
        2.2.1 颜色视觉理论
        2.2.2 CIE 1931 RGB颜色空间系统
        2.2.3 CIE 1931 XYZ颜色空间
        2.2.4 CIE 1976 L*a*b*颜色空间
    2.3 色差计算
        2.3.1 CIE LAB色差
        2.3.2 CMC(l:c)色差
    2.4 CIE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
    2.5 数码设备的颜色特性化方法
        2.5.1 三维查表法
        2.5.2 多项式回归法
        2.5.3 人工神经网络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码相机颜色特性化方法研究
    3.1 实验器材
    3.2 实验过程
    3.3 数据处理
    3.4 RBF神经网络搭建及训练结果
    3.5 BP神经网络搭建及训练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彩色打印机颜色特性化方法研究
    4.1 建立样本
    4.2 实验设备与数据采集
    4.3 RBF神经网络搭建及训练结果
    4.4 BP神经网络搭建及训练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码相机和彩色打印机反向颜色特性化研究
    5.1 基于RBF神经网络反向颜色特性化
    5.2 基于BP神经网络反向颜色特性化
    5.3 彩色打印机反向颜色特性化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下一步工作
    6.1 总结
    6.2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平面结构及其光/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纳米材料概述
        1.1.1 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
        1.1.2 金属纳米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耦合效应
        1.1.3 金属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
        1.1.4 金属纳米材料的热学性质
    1.2 金属纳米材料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结构
        1.2.1 零维金属纳米结构
        1.2.2 一维金属纳米结构
        1.2.3 二维金属纳米结构
        1.2.4 三维金属纳米结构
    1.3 金属纳米材料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结构的制备方法
        1.3.1 刻蚀制备技术
        1.3.2 气相沉积制备技术
        1.3.3 自组装制备技术
    1.4 金属纳米材料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结构的应用
        1.4.1 金属纳米结构在表面增强光谱中的应用
        1.4.2 金属纳米结构在光热转换中的应用
        1.4.3 金属纳米结构在功能纺织品中的应用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金/银纳米岛形结构的平面多级组装及其荧光增强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仪器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金、银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2.3.2 金/银纳米岛形多级结构的喷涂组装及沉积行为探究
        2.3.3 喷涂组装过程中金纳米粒子的沉积行为探究
        2.3.4 金/银纳米岛形多级结构的调控及其对荧光增强性能的影响
        2.3.5 金/银纳米岛形多级结构的电磁场分布及荧光增强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金属纳米链状结构的平面线性组装及其太阳能光热转换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仪器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金/银纳米粒子混合胶体的制备与表征
        3.3.2 金纳米链状结构的平面组装与结构调控
        3.3.3 多级静电场中纳米粒子平面线性组装的机理分析
        3.3.4 金纳米链状结构的宽带光谱吸收行为研究
        3.3.5 金纳米链状结构的等离子体耦合效应分析
        3.3.6 金纳米链状结构的光热转换性能研究
        3.3.7 金纳米链状结构在太阳能保温节能窗中的应用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平面金属纳米链的结构优化及其自适应太阳能调控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仪器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离子强度金/银纳米粒子混合胶体的制备与表征
        4.3.2 离子强度对平面金属纳米链状结构组装行为的影响探究
        4.3.3 平面金属纳米链优化结构的宽带光谱吸收行为探究
        4.3.4 平面金属纳米链优化结构的光热转换性能研究
        4.3.5 平面金属纳米链优化结构在降温智能窗中的应用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的快速制备及其保温热疗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仪器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的表征
        5.3.2 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的光热转换性能
        5.3.3 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的保温热疗效果
        5.3.4 金/银纳米粒子复合涂层织物的稳定性及透气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致谢

(6)基于计算机视觉测量系统的三轴试样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课题意义
    1.2 三轴实验在土工试验中的地位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机器视觉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1.3.2 常规三轴试验应变测量的缺陷
        1.3.3 机器视觉测量应用于土工三轴中的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2 基于单目视觉的变形测量原理和实现
    2.1 图像采集系统原理和结构
    2.2 图像处理系统原理和结构
        2.2.1 图像数字化
        2.2.2 系统标定
        2.2.3 图像预处理
        2.2.4 边缘识别算法
    2.3 测试试验
3 数字图像变形测量
    3.1 土样的物理指标
        3.1.1 含水率试验
        3.1.2 液限、塑限测定试验
        3.1.3 土的比重试验
        3.1.4 土的击实试验
    3.2 常规三轴试验
        3.2.1 常规三轴试验试验原理
        3.2.2 试验装置
        3.2.3 试验的具体步骤
    3.3 试验数据与结果
        3.3.1 土的物理参数与三轴试验数据
        3.3.2 三轴试验结果
    3.4 土样变形的图像测量结果
4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4.1 视觉测量与常规三轴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1.1 边界变化趋势
        4.1.2 轴向变形
        4.1.3 径向变形
        4.1.4 体积变形
    4.2 基于常规三轴试验的误差和精度分析
        4.2.1 饱和误差
        4.2.2 端部效应
        4.2.3 “藏水区”影响
        4.2.4 橡皮膜嵌入与渗漏
        4.2.5 测量误差
    4.3 基于单目视觉测量系统的三轴试样变形测量的误差分析
        4.3.1 仪器的精确度
        4.3.2 外界条件
        4.3.3 测量方法
        4.3.4 其他因素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专家先验知识驱动的图像来源鉴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数字图像主动取证
    1.3 数字图像被动盲取证
        1.3.1 数字图像篡改检测
        1.3.2 数字图像来源鉴别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2 数码相机成像与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框架
    2.1 数码相机的成像过程
        2.1.1 透镜
        2.1.2 传感器
        2.1.3 CFA插值
        2.1.4 白平衡
    2.2 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技术研究现状
        2.2.1 基于硬件相关伪像的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技术
        2.2.2 基于软件相关伪像的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技术
        2.2.3 基于统计特性的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技术
        2.2.4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技术
    2.3 数字图像来源鉴别通用框架
        2.3.1 图像预处理
        2.3.2 图像变换
        2.3.3 特征提取
        2.3.4 分类
    2.4 本章小结
3 使用融合特征的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方法
    3.1 基于集成分类器的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方法
        3.1.1 算法原理及框架
        3.1.2 特征提取
        3.1.3 集成分类器
    3.2 基于富模型的数字图像来源鉴别方法
        3.2.1 算法原理及框架
        3.2.2 图像预处理
        3.2.3 残差图像计算
        3.2.4 特征提取和降维
        3.2.5 分类
    3.3 实验与结果分析
        3.3.1 实验设置
        3.3.2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结合领域专家先验的深度学习来源鉴别方法
    4.1 算法原理与框架
    4.2 预处理模块与网络模块
    4.3 实验与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基于无人机图像的智能稻麦联合收割机清选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清选系统特征参数获取
    2.1 清选系统特征参数获取平台的确立
    2.2 飞行区作物遥感影像采集
        2.2.1 飞行区域确定
        2.2.2 无人机航拍高度及曝光时间确定
        2.2.3 飞行航线确定
        2.2.4 飞行作业实施及影像获取
    2.3 无人机遥感影像特征和处理
        2.3.1 无人机遥感影像特征
        2.3.2 无人机遥感影像处理
    2.4 作物草谷比模型构建
        2.4.1 光束法空中三角测量
        2.4.2 数字高程模型生成
        2.4.3 正射影像生成
        2.4.4 草谷比模型建立
    2.5 结果及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选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3.1 清选系统特性和控制方法
        3.1.1 清选系统结构
        3.1.2 清选系统特性
        3.1.3 清选系统控制方法
    3.2 清选系统性能研究
        3.2.1 清选性能单因素实验研究
        3.2.2 清选性能多因素实验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选系统增量式模糊控制模型构建
    4.1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
    4.2 传统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4.3 增量式模糊控制器设计
    4.4 清选系统增量式模糊控制模型构建
    4.5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选实验平台系统的搭建及应用研究
    5.1 清选实验平台设计及构建
    5.2 无人机空中作业系统实现
        5.2.1 实验区域概况
        5.2.2 飞行区域确定
        5.2.3 飞行实验和图像获取
        5.2.4 作物草谷比分布预测
    5.3 收割机地面作业系统实现
        5.3.1 控制操作对象概述
        5.3.2 上位机功能实现
        5.3.3 清选系统增量式模糊控制器设计
    5.4 清选控制系统应用实验及结果分析
        5.4.1 清选实验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9)基于细观力学性能的抗裂型沥青混合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功能型沥青混合料设计的研究现状
        1.2.2 沥青混合料断裂行为研究现状
        1.2.3 基于细观结构力学分析沥青混合料断裂特性研究现状
        1.2.4 沥青混合料的抗裂设计研究
        1.2.5 目前研究状况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沥青混合料断裂行为特征与内聚力模型
    2.1 沥青混合料宏观断裂行为特征
        2.1.1 沥青路面开裂形式的断裂力学分类
        2.1.2 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试验评价方法
        2.1.3 不同试验方法的比选
    2.2 沥青混合料断裂的微细观特征研究
    2.3 内聚力本构模型
        2.3.1 内聚力研究现状
        2.3.2 内聚力模型概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合料细观特性对断裂性能影响研究
    3.1 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3.1.1 离散元分析原理
        3.1.2 常用接触模型
        3.1.3 内聚力模型在离散元中的应用
        3.1.4 试件的形成及细观参数的选取
    3.2 集料特性对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的影响
        3.2.1 试件尺寸效应影响分析
        3.2.2 粗集料长短轴及倾角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3.2.3 集料棱角性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3.2.4 粗集料含量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3.2.5 粗集料空间分布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3.3 级配、空隙率及砂浆强度对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的影响
        3.3.1 级配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3.3.2 空隙率大小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3.3.3 沥青砂浆强度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3.4 各影响因素对裂缝发展的影响分析
        3.4.1 粗集料对裂缝发展的影响
        3.4.2 级配对裂缝发展的影响
        3.4.3 空隙率大小对裂缝发展的影响
        3.4.4 沥青砂浆强度对裂缝发展的影响
    3.5 各影响因素对断裂性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字图像的沥青混合料断裂性能研究
    4.1 数字图像原理
        4.1.1 数字图像技术基础及原理
        4.1.2 图像技术处理
    4.2 试验设计
        4.2.1 试验原材料
        4.2.2 试验设计方案
    4.3 相同级配不同试件的断裂性能评价
        4.3.1 力学性能分析
        4.3.2 裂缝发展状况
        4.3.3 粗集料的细观特性分析
    4.4 不同级配试件的断裂性能评价
        4.4.1 力学性能分析
        4.4.2 裂缝发展状况
        4.4.3 粗集料的细观特性分析
    4.5 J积分断裂韧度与荷载耗能评价方式的对比
    4.6 粗集料含量及比表面积与断裂性能的关系
        4.6.1 粗集料含量与断裂性能的变化关系
        4.6.2 比表面积与断裂性能的变化关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离散元的抗裂功能型沥青混合料设计
    5.1 三维离散元沥青混合料模型的建立
        5.1.1 三维离散元集料的建成
        5.1.2 三维试件的形成
        5.1.3 三维模型细观参数选取
    5.2 虚拟劈裂试验参数准确性验证
        5.2.1 虚拟劈裂试验的设计
        5.2.2 模拟结果与室内结果对比分析
    5.3 三维离散元半圆弯曲试验
        5.3.1 三维离散元半圆弯曲试验的设计
        5.3.2 预留缝取向对沥青混合料开裂的影响
    5.4 基于分形维数的抗裂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5.4.1 最佳抗裂性能比表面积的确定
        5.4.2 分形维数理论及其与比表面积计算关系
        5.4.3 基于分形维数的抗裂功能型级配设计方法
        5.4.4 基于分形维数的抗裂功能型级配计算
        5.4.5 基于三维模拟的抗裂功能型级配断裂性能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渗固封层的功能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
    6.1 基于PFC的路面浅表固化性能评价
        6.1.1 虚拟单轴贯入试验设计
        6.1.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2 渗固封层设计
        6.2.1 渗固封层
        6.2.2 试验原材料
        6.2.3 配合比设计
    6.3 渗固封层性能评价
        6.3.1 浅表固化性能评价
        6.3.2 抗裂性能评价
        6.3.3 抗腐蚀性能评价
        6.3.4 抗渗水性能评价
        6.3.5 抗滑性能评价
        6.3.6 抗剥落性能评价
    6.4 渗固封层+下面层组合路面抗裂性能评价
        6.4.1 断裂性能评价
        6.4.2 粘结性能评价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论文主要创新点
    3.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基于深度学习的相机源取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数字图像取证
        1.2.1 主动数字图像取证
        1.2.2 被动数字图像取证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
    1.4 本章小结
2 相机源取证技术
    2.1 引言
    2.2 数码相机的成像管线及原理
        2.2.1 经典数码相机的组成部分
        2.2.2 数码相机的成像管线
    2.3 相机源取证原理
        2.3.1 传感器模式噪声
        2.3.2 基于SPN的相机源识别
        2.3.3 基于SPN的图像聚类
        2.3.4 基于SPN的图像伪造检测
    2.4 经典相机源取证方案
        2.4.1 基于相机指纹SPN的相机源识别
        2.4.2 基于去马赛克插值方法
        2.4.3 周期性伪影
        2.4.4 基于SPN的图像聚类
        2.4.5 基于马尔可夫随机场的方法
        2.4.6 基于图聚类的方法
        2.4.7 基于分层聚类的方法
        2.4.8 其他聚类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残差网络的大规模图像集相机源辨别算法
    3.1 引言
        3.1.1 卷积神经网络基础
    3.2 方案的引出
    3.3 Resnet概述
        3.3.1 残差学习
        3.3.2 跨越式连接残差映射
    3.4 算法设计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 对比实验设置与实验结果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孪生网络的相机源两两匹配算法
    4.1 引言
    4.2 孪生网络介绍
    4.3 算法设计及实验设置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B-S架构的相机源取证分析平台
    5.1 引言
    5.2 系统架构设计
    5.3 相机源识别算法模块
    5.4 相机源两两匹配算法模块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数码相机的组成、性能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画质无反相机如何选[J]. 高宝昌. 照相机, 2021(09)
  • [2]RP-3航空煤油及掺混纳米铝颗粒燃油的低压着火燃烧及微爆特性研究[D]. 章洪涛.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光学诊断的煤与生物质颗粒混合着火及燃烧特性研究[D]. 祁胜. 浙江大学, 2021(01)
  • [4]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码设备颜色特性化研究[D]. 马凯.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共振增强平面结构及其光/热应用研究[D]. 郭敏. 东华大学, 2021(01)
  • [6]基于计算机视觉测量系统的三轴试样变形研究[D]. 潘浩波.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专家先验知识驱动的图像来源鉴别研究[D]. 种昆.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无人机图像的智能稻麦联合收割机清选系统研究[D]. 李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7)
  • [9]基于细观力学性能的抗裂型沥青混合料研究[D]. 梁何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基于深度学习的相机源取证研究[D]. 李欣.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数码相机的组成、性能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