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革命的新浪潮

世界科技革命的新浪潮

一、世界科技革命涌新潮(论文文献综述)

赵本琼[1](2021)在《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诞生于美国的消费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席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消费主义在我国产生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消费主义所宣扬的消费至上、物欲享受等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并受到大学生追捧,给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的人生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渴望并喜欢追求新奇事物。面对消费主义的侵袭,部分大学生往往难以把控自身的消费欲望,消费中符号消费、攀比消费、超前消费、浪费性消费等不良消费主义倾向日益凸显,给大学生人生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目标的树立,致使大学生缺乏长远人生目标、正确的人生目的不明晰、人生目的存在拜金现象和物欲化倾向;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致使大学生产生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和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追求正确的人生价值,致使大学生人生价值存在功利化倾向、人生价值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大学生的人生观深受消费主义的冲击。究其原因,与大众传媒的商业化、网络消费的兴起、信贷平台的推出等社会消费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与高校大学生消费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校园内的消费氛围紧密相连,与家庭消费教育的缺位、家庭不良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以及家庭不合理的经济供给密不可分,更与大学生自身的消费素养紧紧相连。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如果任凭消费主义在大学校园肆虐,当代大学生将无法健康成长,也无法承担起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重任。克服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带来的影响,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共同发力,为大学生人生观形成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消费环境,进而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李新潮[2](2021)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以来,对“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回答往往首先聚焦于对“中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时代拷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的重要思想,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传承问题的政治高度和科学态度,为新的历史阶段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指明了方向。然而,以“政治话语”面貌首先出场的“两创”,常常被认定为是不证自明的,似乎可以被随意运用于关涉文化传承的所有语境之中。因此,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为理论视域,在批判性反思中厘清其理论定位,在学理性阐释中澄明其思想内涵,在历史性审视中彰显其思想史意义。“两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两创”与“二为”“双百”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内容;狭义的“两创”与“两相”“两有”一起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核心内涵。在狭义层面,“创造性转化”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状况将古老的文化内涵和形式转化为符合现代人需要的新内涵和新样式;“创新性发展”是指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在保留“旧文化”之中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发展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文化”,进而“新文化”又不断发展为“更新的文化”的过程。“创造性转化”重在“继往”,即在整理、筛选中华传统文化母体的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解读和当代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在“开来”,即在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上,对富有当代价值的内涵和形式在实践中进行淬炼和发展。就哲学基础而言,“两创”思想之中蕴含着唯物史观的哲学底色、辩证否定的哲学内涵和辩证发展的哲学要求;就运行机理而言,“两创”思想之中内蕴着“思想再现—语境再植”“辩证分析—逐级抽象”“时空交融—综合创新”“纵横结合—循环往进”的内在机理。正是这些哲学基础和运行机理规范着“两创”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基本属性,规范着“两创”思想作为传承理念与传承方法统一体的展开模式。经过一系列的界定、辨析、分析和解读,希冀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的特定概念,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具体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而言,有必要以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思潮谱系为历史底色,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遇为时代背景,对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动因、对象、方向和路径进行系统考察,从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实现。“两创”思想的思想史意义需要在近代以来的文化思潮格局之中进行谱系定位和历史审视:就纵向而言,“两创”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理论逻辑在当代中国的思想延续和理论表征,它不仅全方位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传承的核心观点,而且明确了评判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丰富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依据、融入了“综合创新”等思想成果、发展了“批判继承”的传承理念、明确了文化转化创新的基本限度,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新境界;就横向而言,“两创”文化观中蕴含的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从容自信的文化心态、可解析性的文化认知、实践取向的文化标准分别替代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或自卑或自负的文化心态、整体主义的文化认知、或内或外的文化标准,从而超越了“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开辟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境界。总之,“两创”思想的理论出场和实践运用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马克思主义回答,但并不代表是对这一时代之问的最终解答,而只是适应新的时代语境所产生的阶段性理论呈现。只要“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没有得到彻底解答,只要其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古今中西”之争尚未得到彻底平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转化发展的文化使命就仍然驱使着我们继续前行。

蒋薇薇[3](2020)在《论谷文达的艺术创作及其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末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具有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新时代的到来给艺术家们带来迷茫,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让艺术家们表现出对现实反叛的探索精神。在以群体力量发声的九十年代,谷文达始终作为个体艺术家与群体抗衡,运用对汉字的改造开辟了国内观念水墨的先河。出国后的谷文达将创作重点转移到了对人类本身及其物质的认识上,观众参与成为了他创作的一部分,作品中涉及的政治、文化和身份方面的解读与他个人的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谷文达作为一个坚持主动选择和挑战历史的海外归国艺术家,他的艺术理念和艺术作品深受中外艺术界的关注,这样的关注和艺术家本身对于批评的看法也为艺术批评创造了典型的批评案例和文本资源。本文立足于谷文达现有的艺术批评理论,聚焦到艺术家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走向,以及艺术家个人的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探讨谷文达的艺术创作与传统水墨、社会生活和美学等的相关问题。

刘发[4](2020)在《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以平台就业者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美国霸权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及其拥护者发起的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等带来的重大不确定性外部环境,以及迅猛发展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创造性破坏效应,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非预期性失业风险日增,就业形态及其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的就业模式、就业特征及其劳动关系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劳动力市场提出了更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本文将以新就业形态为背景,在深入探析新就业形态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影响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总结其经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人力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就业理论进行分析,结合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实证研究方法,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讨:(1)界定了新就业形态的内涵及特点。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将新就业形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进行定义,并对比了传统就业形态和新就业形态在特征和类别中的不同,为接下来分析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的特征及其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奠定基础。(2)探讨了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就业变化的特点。深度挖掘国内外学者对新就业形态和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总结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就业的模式,划分就业者的就业类型,明确定义各领域的就业特点。(3)析出了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劳动力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界定,借助深度访谈资料对现有影响因素进行校正,最终得到能够提高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就业质量的指标体系。(4)以平台就业者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综合利用文献收集和深度访谈等方法,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并进行一手数据的收集,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对平台就业者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锁定新就业形态背景下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5)提出了新就业形态下提升劳动力就业质量的建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结果,从工作特征、职业发展、薪酬福利、平台服务质量及工作灵活性五个维度提出新就业形态背景下的劳动力就业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

李京京[5](2020)在《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文中研究说明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轴心,正如德国学者伊林·费彻尔所言:“马克思的目的始终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既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又意味着对它在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说中的理论反映进行批判。”20世纪下半叶的后马克思主义者鲍德里亚继承了马克思的真精,同样追求经济问题的政治和哲学的深刻追问。鲍德里亚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受他所处的历史背景的制约,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领域:第一,从经济领域来看,20世纪西方社会面临巨大的消费冲击,在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以及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由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第二,鲍德里亚在经济界面发生变化的叙事中做出了政治哲学的思考,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新型政治特征的体认主要受列斐伏尔、福柯、马尔库塞等人的影响:其一,鲍德里亚将列斐伏尔、德波已经意识道德当今社会生活中俯拾皆是的主导性消费现象通俗而夸张地表达出来。其二,鲍德里亚深受福柯微观政治的影响,他对主体在“超真实”的序列中被规训、被监控、被统治的遭遇进行查审。其三,左派思想家马尔库塞的技术政治对鲍德里亚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从哲学领域来看,鲍德里亚处于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时代,他对形式化工具主义的哲学追问有着从实体存在论走向主观化、意象化存在论的哲学指向。以此为前提,鲍德里亚提出了他独特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在经济领域他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由生产性社会向消费性社会转变,传统的刚性需求被资本逻辑通过符号逻辑的装扮而带来的“欲求”消费所取代,消费由一种经济行为转换为影响大众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价值取向的一种世界观,资本的剩余价值生产与占有出现了新形式。其次,鲍德里亚从经济关系的分析上升到对当下资本主义社会幻化的新型政治统治方式的解读。在政治领域他看到的是,权力的幻化与意识形态的幻化相叠加,政治主要通过意识形态的幻化而潜移默化地实现“理性的狡计”,传统的国家合理性、合法性的论证被一种新型的、抽象的、萦回的符号、拟真、媒介、影像等政治学解释文本所遮蔽。在经济与政治追问的基础上上升为哲学思辨的存在论追问:生产性社会被消费性社会所替代后,物的体系被消解与重构,一切规定正在消失,意义世界重新理解,因而,哲学关于一切客观性存在的追问消融在形式化的逻辑符号之中。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其合理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立足于20世纪后工业消费社会的感性确定性前提下,对西方学术界所盛行的文化工业批判、技术理性批判与心理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性继承;其二,他顺应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潮流,将哲学研究重心由理性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不合理性则表现为它宣称生产性劳动已经终结,它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劳动价值论的批判是建立在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误解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有其抽象性与片面性。

杨凯良[6](2020)在《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文中认为在新旧文明交替、时局动荡混乱的民国时期,大学校长作为过渡时代的思想引领者,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从何而来?本文结合运用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对作用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及相关因素给予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清末民初的时代环境及教育近代化的开展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场景。西方现代性观念体系的西风东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生发提供了思想来源和催化剂。儒家文化成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萌生的原生思想背景。所处具体地域文化场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高等教育性情和学术偏好,也为他们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铺设了个人思维层面的基底。教育文化场景中:虽然民国着名大学校长国内的知识结构上存在共性,然而留德和留美学人群的不同教育文化场景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大学校长所获取或感知的或显或隐的西方大学理念和古希腊哲学思想为他们回国后主持大学奠定了高等教育思想的来源基础。社会任职场景中:编译馆或杂志社任职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炼化厂;在政府任职时期积累的人脉为他们日后执掌大学、保证大学正常运转提供了诸多方便;任职大学是最为关键的职业经历,可以加深他们对于高等教育系统的感知和体认,为他们提出颇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依据。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烘托下,高等教育思想呈现出衍生从属性、中西杂交性、理想性和前瞻性、公共性和批判性。场景的转换对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认识和发展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期间伴随着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的冲突与磨合,偶有可能发生政域场和学域场之间高等教育沟通思维的调适。对学术场景的聚焦研究发现:杜威一脉学术师承秉承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和实验主义的方法,然而其中国弟子在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上与杜威相比发生了异变;北大同人的学术网络聚合性强,交互性佳,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同质性和细微分化。对大学实践场景考察发现:大学校长的人事变迁不一定会导致一所大学理念的断裂,职业场景变换却可能使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发生微调或转变。对大学办学理念与大学教育理念相关核心文本的分析揭示了高等教育思想内核的多元调和性与对立共生性。由于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的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替代性,复杂性和多元性,联结性和交叉性这几种特性,因此从工具论角度出发截取他们的高等教育思想片段或者场景进行“神话”预制式的研究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的不适切,亦可能遮蔽真实的高等教育历史。此外,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的高等教育思想并未上升到理论化层面。基于场景视角,论文总结了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形成特点,以此为参照,初步探讨了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并尝试性提出了场景建设的路向。

李继开[7](2020)在《本土化艺术的当代性探索 ——尚扬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着名油画家尚扬先生的艺术风格特点以及艺术演变脉络为研究课题,以尚扬每一个艺术发展代表性阶段的作品以及特点为主线,结合当时的时代文化与社会背景,将尚扬艺术风格的特点及其转化演变的原因放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进行阐述并定位,对于尚扬艺术探索和建构本土化的当代性方面的艺术实践,从图示研究的角度做学术性梳理与回顾。在写作过程中避免将思路固定在对尚扬艺术的图式化解读上。本文通过尚扬先生的艺术履历,系统研究和梳理了尚扬自从艺以来的艺术发展脉络,根据重要的时间节点将尚扬的艺术风格分为了四个时期:一、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的尚扬个人经历,到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之后以作品《黄河船夫》和上个世纪80年代以表现“黄土高原”系列作品风格为主的,强调绘画“形式主义”美感的“寻根文化”时期。二、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尚扬利用现成品的方式及对物质材料属性进行试验的以《状态》系列作品为代表的“综合材料”时期。三、进入1990年以后尚扬以《大风景》系列为其绘画风格成熟的起点,并延伸至尚扬多个创作系列的“观念主义”时期。四、2000年之后到现在,尚扬的《董其昌计划》系列和《坏山水》、《白内障》等系列所体现的综合艺术风格,表明尚扬已经将“观念”与个人气质中的“中国性”更加有机结合,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绘画自由境界的阶段。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变化与推进,是尚扬艺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系统阐述尚扬艺术发展脉络的同时,探讨了中国社会文化变革对于艺术家尚扬的影响与作用。尚扬先生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艺术生涯发展至今,一直有着活跃的艺术表现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尚扬的艺术发展一直处在兼收并蓄,不断吸收新的艺术营养,不断进行自我蜕变和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在尚扬漫长的艺术探索中,他一直走在一条偏离于传统法则,同时又重视自我艺术建构的道路上。尚扬多年不断自我蜕变的艺术探索,显然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潮流有着复杂的内在关联性。无论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85美术新潮时期”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及之后的艺术潮流中,尚扬都不是站在前列的弄潮者。尚扬是既受到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又对自我气质与当代艺术思潮的关系进行了理性反思,这是尚扬的艺术探索能够在他自身艺术天赋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的一个根源。尚扬在他的创作实践里将当代艺术思潮与传统文化的气质相连接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的艺术发展脉络,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探寻了具有中国油画艺术独特发展路径,展现了有价值的创作个案。尚扬作品通过艺术家心理活动与身体感应的意态表达,显示出了对于本土文化的现实关切。尚扬艺术的本土化试验性探索在为中国油画艺术在文化观念上和表达方式上的创新提供了经验,他从社会现实出发,以试验性和批判性的艺术方式去进行创作,表现社会现实对于人性的内在影响。尚扬的作品中受到中国传统绘画“写意”气质的影响。对于尚扬40余年艺术历程的梳理具有现实意义,尚扬的艺术创作对于中国绘画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去建构当代价值新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本。

周松兰[8](2020)在《中美欧日韩人工智能技术差距测度与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旨在研究评价新科技革命先导技术差距的理论、工具与实践问题,为此通过论文活动力、论文影响力、专利活动力、专利影响力、专利市场力等指数构建技术差距计量AⅢ模型,采用Gordon方法标化,建立新科技革命先导技术差距测度体系,用以厘清中美欧日韩在人工智能领域45个分类技术细粒性差距。研究发现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整体与欧日韩同处并跑阶段,在技术层次上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但缺乏重大原创成果和核心算法、设备、芯片、平台及标准,尤其遭遇跟跑惯性障碍、创新人才、智慧化基础和创新路线误区等瓶颈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和系列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及政策决策提供理论、工具和实证支持。

韩雨江[9](2019)在《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文中提出艺术是超验的精神实验,但植根于生活本原。物质生活的每一次重大变迁,都会引发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论及20世纪中期以来对全球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生产革命,大概就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数字革命”了,有人甚至将其称为影响人类历史新走向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数字化”渐次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回首1952年,美国科学家、数学家、艺术家本·弗朗西斯·拉波斯基(Ben F.Laposky)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电子抽象(Electronic Abstraction)》被认为是计算机图像艺术的开始,也可以被认为是先锋计算机艺术的开端。艺术家开始尝试用“数字化”的方式来进行艺术的新表达,并逐渐引发了当代视觉艺术的新潮流,在当代艺术的驳杂丛林中,绽放了“数字艺术”的奇葩,其中,以激发视觉审美感知为目的的“数字视觉艺术”成果最为引人注目。“数字视觉艺术”的萌芽、探索与新实验,逐渐走出了传统艺术的藩篱,对“前数字时代”的艺术实践史提出了颇具颠覆性的挑战。在创新、挑战、焦虑与再实验的摸索前行中,“数字视觉艺术”新现象为思考艺术本质提供了绝佳的案例素材,形成了卓具学理价值的艺术学前沿话题。本文以“数字视觉艺术”为第一关键词,旨在集中回答一个核心问题: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究竟是不是一种颠覆了“存在决定意识”的“新物像”?具体而言,这个问题可以描述为:当代数字视觉艺术,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传统的艺术实践,又在何种意义上深植于生活与实践的传统?作为视觉艺术实践方式的“数字”,到底是本体和归宿,还是方式与手段?视觉艺术的“数字化”到底是在谋杀,抑或是在拯救看似无路可退,亦无路可进的当代艺术?面对数字视觉艺术的迷思与彷徨,我们应当如何扞卫人性自由创造的尊严,避免“人役于物”的“异化”结局。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按如下逻辑展开论证。首先,在第一章中追溯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在历史流变、思想演变和科学转变的语境中梳理视觉艺术这一重要转向的来龙去脉。其次,以第二章概述当代视觉艺术家以“数字化”媒介寻求传统艺术突破的努力过程,分析其中的代表人物及其视觉艺术“数字化”的呈现成果。再次,在前述背景交代的基础上,由具体而抽象,力图概括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的两大特征——“非物质”与“无边界”,分别用第三章和第四章两章的篇幅来讨论,为本文的重点。最后,进一步提高学理站位,站在艺术哲学或美学的视角来分析数字视觉艺术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以实践唯物论和人本主义的立场予以解释和应答,此为文章的难点,但也最能表达作者的观点与心声。

吴华南[10](2019)在《XY公司初创期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笔者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对所从事事业的系统性思考,并尝试运用企业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从项目可行性,到策略选择,最后到战略规划的制定、执行与保障对该事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以XY公司初创期发展战略的制定为例,运用PEST理论对XY公司的外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当下的外部环境可以为XY公司公共卫生免费消毒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同时对XY公司所处行业竞争环境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XY公司可以获得一个相当长的战略发展期。继而,笔者从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和财务状况等多个方面对XY公司的内部环境进行了介绍,并对XY公司的资源、能力和价值链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XY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即该事业具有符合公共卫生文明建设需要的首创性;其阵地资源具有独占性;其产业链的价值具有可延展性。在结合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利用SWOT理论,对XY公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从而对XY公司初创期面临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战略性的探讨和选择,包括:跨界企业的行业定锚问题;资源业态的选择问题;全国市场的布局问题;营销政策的选择问题等方面。最后得出了XY公司的发展战略包括:公司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战略目标、关键战略任务和执行保障措施。本文以XY公司的案例为例,深刻地剖析了企业初创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并运用企业发展战略的理论及工具,对处于初创期的XY公司进行系统性的思考,最终为XY公司制定了发展战略,这对创业者而言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初创期的企业来说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

二、世界科技革命涌新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科技革命涌新潮(论文提纲范文)

(1)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第一章 消费主义与大学生人生观
    第一节 消费主义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
        二、消费主义的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
    第二节 大学生人生观
        一、大学生人生观的内涵
        二、大学生人生观的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人生观
    第三节 消费主义影响下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二、抵御西方不良消费主义思潮的需要
        三、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第二章 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
    第一节 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
        一、大学生消费来源现状
        二、大学生消费水平现状
        三、大学生消费结构现状
        四、大学生消费观念现状
    第二节 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消费主义倾向
        一、追求高档符号商品使大学生消费水平趋高
        二、贪图物欲享受使大学生消费结构比例失衡
        三、满足虚荣心与攀比心使大学生产生超前消费
        四、趋向个性和新潮时尚使大学生产生浪费性消费
    第三节 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表现
        一、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二、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
        三、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追求正确的人生价值
第三章 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消费环境的变化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一、大众传媒的商业化诱发大学生的物质欲求
        二、网络消费加速消费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渗透
        三、信贷平台的推出诱导大学生不理性的消费
    第二节 高校消费教育不完善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培育
        一、高校有关消费教育的内容不全
        二、高校消费观教育的方式缺乏创新
        三、高校健康消费氛围的营造存在不足
    第三节 家庭消费的不良因素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养成
        一、家庭对子女消费教育的缺位影响大学生消费
        二、家庭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影响大学生消费
        三、家庭不合理的经济供给影响大学生消费
    第四节 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消费认知影响正确人生观的生成
        一、大学生消费观尚未成熟和定型
        二、大学生缺乏消费安全意识和理财经验
        三、大学生自身不良的消费心理的影响
第四章 克服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负面影响的路径
    第一节 形成社会合力以优化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场域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消费的引领
        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三、净化大众传媒的消费宣传避免大学生消费异化
    第二节 坚守高校消费观教育阵地以创建良好人生观塑造环境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二、发挥课堂人生观教育主渠道以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三、重视校园消费文化建设以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第三节 重视家庭消费观教育开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启蒙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消费文化
        二、家庭做好合理消费的榜样示范
        三、合理管控大学生的日常消费
    第四节 提高自身消费素养规避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
        一、提高风险防控意识抵御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
        二、加强自我消费管理做好人生规划
        三、参与社会实践锤炼艰苦朴素的人生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影响的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学理基础: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一)“文化”与“传统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立场:文化的最终根源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
        (二)认识前提:“使死人复生”的同时“死人也使我们受苦”
        (三)基本依据: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决不是“永恒价值”
        (四)基本态度:同传统观念的最彻底决裂决不是文化虚无
        (五)传承方式:“剥取”与“扬弃”
第二章 近代文化思潮谱系中“两创”的时代出场
    一、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双重路向”
        (一)“以中化西”与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文化传承观
        (二)“以西化中”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文化传承观
    二、“第三重路向”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传承观
        (一)“以马化中”与“三元格局”的形成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传承问题的探索历程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生成脉络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提出的前奏曲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正式出场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文献确认
第三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理论阐释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多维界定
        (一)作为政治话语的“两创”与作为学术话语的“两创”
        (二)作为文化观的“两创”与作为工作方针的“两创”
        (三)广义的“两创”与狭义的“两创”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哲学基础
        (一)就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而言:唯物史观
        (二)就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关系而言:辩证否定观
        (三)就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而言:辩证发展观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内涵解析
        (一)“创造性转化”:激活传统
        (二)“创新性发展”:弘扬传统
        (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
    四、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运行机理
        (一)思想再现,语境再植
        (二)辩证批判,逐级抽象
        (三)时空交融,综合创新
        (四)纵横结合,循环往进
第四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实现
    一、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动因考察
        (一)顺应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实践需求
        (二)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时代需求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需要
    二、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对象分析
        (一)全方位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二)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方向选择
        (一)社会指向:反思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
        (二)文化指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四、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实现路径
        (一)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原则路径
        (二)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路径
第五章 中华传统文化“两创”的思想史意义
    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新境界
        (一)明确了评判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
        (二)确立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依据
        (三)融入了“综合创新”的思想成果
        (四)发展了“批判继承”的传承理念
        (五)明确了文化转化发展的基本限度
    二、超越了近代以来“激进—保守”的文化困境
        (一)近代以来“激进—保守”的两级困境
        (二)思维方式:从二元对立到辩证思维
        (三)文化心态:从自卑自负到从容自信
        (四)文化认知:从绝对整体主义到可解析性
        (五)文化标准:从“或内或外”到实践指向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
    二、中文着作
    三、中文译着
    四、英文文献
    五、期刊论文
    六、学位论文
    七、报纸网络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参与课题
    三、参加会议
致谢

(3)论谷文达的艺术创作及其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概述
第一章 谷文达艺术风格的走向
    第一节 与伪文字、变体文字的结合
    第二节 与人体材料、“生物工程”的结合
    第三节 与波普文化、流行文化的结合
第二章 关于谷文达艺术批评的几个视角
    第一节 传统的反叛者还是延伸者
        一、对传统的质疑
        二、通过反传统来延伸传统
    第二节 谷文达对艺术认知的再思考
        一、谷文达艺术与社会文化表达
        二、作品中公共艺术的认知与评价
    第三节 谷文达作品中的中国美学体现
        一、谷文达的“乌托邦”情怀
        二、谷文达艺术对传统水墨的运用
第三章 关于谷文达艺术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谷文达作品与后殖民主义
    第二节 从当代男性艺术家角度看女性
    第三节 谷文达作品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误读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以平台就业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新就业形态研究述评
        1.2.2 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1.2.3 新就业形态对就业影响的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图
        1.4.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就业形态
        2.1.2 就业质量
        2.1.3 平台就业者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社会资本理论
        2.2.3 人职匹配理论
    2.3 结构方程模型的引入
第三章 新就业形态与就业质量作用机理阐析
    3.1 我国就业形态演进概况
        3.1.1 新就业形态发展现状分析
        3.1.2 新就业形态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2 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就业特征分析
        3.2.1 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就业模式
        3.2.2 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就业特点
        3.2.3 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就业变化
    3.3 新就业形态与就业质量相互作用分析
        3.3.1 新就业形态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3.3.2 就业质量对新就业形态的影响
        3.3.3 新就业形态与就业质量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 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遴选
    4.1 劳动力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遴选
        4.1.1 就业质量影响因素遴选方法的确定
        4.1.2 就业质量影响因素遴选步骤的说明
        4.1.3 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编码过程的分析
    4.2 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及衡量指标的说明
        4.2.1 工作特征及其衡量指标的说明
        4.2.2 职业发展及其衡量指标的说明
        4.2.3 薪酬福利及其衡量指标的说明
        4.2.4 平台服务质量及其衡量指标的说明
        4.2.5 工作灵活性及其衡量指标的说明
第五章 基于SEM的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以平台就业者为例
    5.1 平台就业者就业质量数据来源
        5.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5.1.2 调查问卷施测
    5.2 样本数据的处理
        5.2.1 变量选择
        5.2.2 描述性统计
    5.3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步骤
        5.3.1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成
        5.3.2 结构方程的适用条件
        5.3.3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步骤
    5.4 模型的建立与实证结果分析
        5.4.1 模型假设的提出
        5.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5.4.3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5.4.4 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章 新就业形态下就业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明晰劳动力的工作特征
        6.1.1 加强劳动者人力资本建设
        6.1.2 发挥劳动力社会资本作用
        6.1.3 更新院校新行业的教学内容
        6.1.4 建立就业平台内部对话机制
    6.2 规划劳动力的职业发展
        6.2.1 完善保护劳动关系的法律
        6.2.2 树立就业培训和维权意识
        6.2.3 促进平台与教育机构的合作
        6.2.4 完善院校就业信息平台系统
    6.3 提高劳动力的薪酬福利
        6.3.1 提供合理的收入保障制度
        6.3.2 提升劳动力的收入稳定性
        6.3.3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6.4 提升就业平台的服务质量
        6.4.1 提升就业平台的分配效率
        6.4.2 提高劳动力的决策参与率
    6.5 加强劳动力工作的灵活性
        6.5.1 保障工作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
        6.5.2 加强工作内容的灵活性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引言
第一章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后工业的历史直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一、经济背景的研判:大众消费时代的来临
        二、科学技术前提:符号化的生存格律
    第二节 后政治与非理性: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政治与哲学前提
        一、政治的前提:意识形态、消费政治、技术政治
        二、哲学的前提: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三节 符号、异化与象征: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前提
        一、幻化的前提:日常生活与景观幻象
        二、符码与阶级:符号的阶级区分逻辑
        三、象征与死亡:巴塔耶与莫斯的理论前提
第二章 消费时代对生产范畴的质疑: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场
    第一节 全套的物:主体对消费的再界定
        一、古物与模范:客体的身份逻辑
        二、广告的命令:主体对消费的塑形
    第二节 艺术工业化:消费的文化再循环
        一、流行与时尚:消费的“力比多”律令
        二、苗条与健康:身体消费的神话
        三、为关切而服务:市场的社会关系逻辑
    第三节 “超真实”的物:“生产”的隐退与资本逻辑的在场
        一、拟真物的浮动:生产性劳动的“终结”
        二、无原型的勾兑:“生产”即符号代码的仪式
        三、仿真的经济学:“超真实”社会的资本逻辑
第三章 符号:鲍德里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核
    第一节 符号的秩序:消费结构的变迁
        一、符号与欲望:消费的非理性动机
        二、符号与声望:“物”的意指逻辑
        三、符号与需要:消费力的形而上学
    第二节 符号/价值:符号经济学的革命
        一、符号/价值:一般理论对经济交换价值的超越
        二、审美价值:艺术绘画签名对符码的垄断
        三、符号/形式:一般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本质
    第三节 能指的胜利:拜物教逻辑范式的转换
        一、所指拜物教:物质载体的神圣化
        二、能指拜物教:符号体系的物恋化
        三、使用价值:实体物的意识形态化
第四章 幻化与形式化: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政治与哲学本质
    第一节 幻象的策略:晚期资本主义的政治已被符号所异化
        一、符号的神秘形式:意识形态的幻化思维
        二、暴力革命的瓦解:抽象民主与无产阶级
        三、符码反抗的程式:走向“范式”的革命
    第二节 技术的统治策略:大众媒介的意识形态本质
        一、技术即信息:媒介对内容的肆意诠释
        二、媒介的无回应性:单向度的消费
        三、沉默的大众:大众媒介的政治仿真
    第三节 人类生存的哲学境遇:形式化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一、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形式化逻辑的哲学依据
        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形式化时代的符号论定格
        三、哲学的本体论追问:“超真实”对真实的超越
第五章 合理性与再批判: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二重性辨识
    第一节 文化、技术与心理:在二十世纪的学术链条之中
        一、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型异化指向
        二、技术理性:鲍氏对海德格尔“座驾”的延续
        三、无意识与镜像:弗洛伊德与拉康对欲望的认同
    第二节 对“思中之物”的质疑:现代西方哲学新视域
        一、理性的消解:对主客二分认识论范式的超越
        二、现象的回归:从形而上学的本真到生活世界
    第三节 非历史化与抽象性:对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再批判
        一、需要与价值: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误解
        二、象征性交换:革命策略及其与历史的断裂
        三、走向虚无主义:致命技术物的“水晶复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论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西方大学理念相关研究
        1.2.2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个体高等教育思想相关研究
        1.2.3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群体思想研究
        1.2.4 大学校长个性特质、能力及社会角色相关研究
        1.2.5 知识社会学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1.2.6 已有文献述评
    1.3 概念界定
        1.3.1 着名大学校长
        1.3.2 高等教育思想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场景:本义及多元衍生义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基础场景
    2.1 时代背景:清末民初国际国内政治社会演变
        2.1.1 洋务运动与器物之变
        2.1.2 变法运动与制度之替
        2.1.3 革命运动和思想之立
    2.2 因应时局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展开
        2.2.1 洋务运动时期的早期教育近代化
        2.2.2 民国成立以来的教育近代化
        2.2.3 近代教育及高等教育制度变革对现代大学的呼唤
    2.3 思想文化的鏖战: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取舍
        2.3.1 中国儒家文化的式微和演变
        2.3.2 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涌入
        2.3.2.1 “进步”与“竞争”的人生趋向
        2.3.2.2 “自由”与“民主”的价值理念
        2.3.2.3 “科学”与“实用”的内容导向
        2.3.2.4 “社会改良”与“社会改造”的政治诉求
        2.3.3 思想文化环境:“无序的多元”
    2.4 时代和思潮影响下高等教育理想的型塑
        2.4.1 树立教育/科学救国的信仰
        2.4.2 树立创办现代一流大学的理念
    2.5 高等教育思想孕育的基础场景分析
        2.5.1 共时性:所处基础场景的特征
        2.5.2 教育/学术救国:所处基础场景的主题和灵魂
3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分析
    3.1 地域文化场景及其影响:以吴越文化为例
    3.2 教育文化场景及其影响
        3.2.1 教育文化场景所形成知识结构的共性
        3.2.2 留学文化场景不同导致知识结构的差异
        3.2.2.1 留德学人群:庞杂且多元的知识结构
        3.2.2.2 留美学人群:术业有专攻的知识结构
        3.2.3 不同留学文化场景下思维模式的差异
        3.2.3.1 留德学人:思辨理性哲学传统的精神取向
        3.2.3.2 留美学人:经验(实用)主义哲学传统的科学取向
        3.2.4 教育文化场景的衍生:古希腊哲学思想及西方大学理念的灌溉
        3.2.4.1 对于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涉猎
        3.2.4.2 对于西方大学理念直接或间接的感知
    3.3 社会组织任职场景分析
        3.3.1 编译馆/杂志社历练:教育思想交流的炼化厂
        3.3.2 政府部门任职: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3.3.3 大学任职:一旦投入便报以赤诚
    3.4 教育文化场景和社会任职场景作用下的高等教育思想特性
        3.4.1 “硕学鸿儒”的学术特质与高等教育思想的衍生从属性
        3.4.2 “学贯中西”的学术路径与高等教育思想的中西杂交性
        3.4.3 “大学校长”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理想性和前瞻性
        3.4.4 “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高等教育思想的公共性和批判性
    3.5 场景变换对高等教育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分析
        3.5.1 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意识之冲突与磨合
        3.5.2 借力政域场以成就学域场:高等教育管理思维的调适
    3.6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子场景关系分析
        3.6.1 子场景之间的联结性
        3.6.2 子场景之间的交叉性
4 学术场景的聚焦:学术师承和学术网络维度
    4.1 学术谱系两维度解析
        4.1.1 师承关系维度
        4.1.2 学术网络维度
    4.2 学术师承:以杜威一脉为例
        4.2.1 治学方式:实验主义的方法
        4.2.2 治学理念: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
        4.2.3 杜威一脉师承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承继性和变异性
    4.3 学术网络:以北大相关的大学校长为例
        4.3.1 聚合性强的学术网络:师生之间的职业传承和学术交流
        4.3.2 交互性佳的学术网络:大学校长平辈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4.3.3 北大同人教育理念上的同质性和细微分化
    4.4 学术谱系观照下高等教育思想的引入和植根
5 大学实践场景的轮换:北大校长和科学社成员的高等教育思想流变分析
    5.1 大学校长更迭与高等教育思想的承继和发展——以北大为例
        5.1.1 蔡元培初掌北京大学时期: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实践
        5.1.2 蔡退蒋进: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渐融合
        5.1.3 蒋辞胡继:从关注单一大学发展到聚焦国家高等教育全局
    5.2 大学校长的社团交往、职业流动与高等教育理念的维系与转向
        5.2.1 缘起中国科学社:留美学生的科学教育梦想
        5.2.2 初露峥嵘:科学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5.2.3 职业沉浮间:科学教育观的维系或转向
        5.2.3.1 任鸿隽:一以贯之的科学教育提倡者
        5.2.3.2 竺可桢:从看重科学教育到科学人文教育并重
        5.2.3.3 胡先骕:教育观的天平从科学向人文偏移
    5.3 大学实践场景下高等教育思想的流变和延续
6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核及特点
    6.1 大学理念文本梳理
        6.1.1 关于大学的使命、功能、职能的认知演进
        6.1.2 关于大学理想和大学精神的认知推进
        6.1.3 关于具体大学理念的论述列举
    6.2 大学教育理念内核:科学与人文的拉锯与对峙
        6.2.1 古代社会人文教育的辉煌
        6.2.2 民国时期科学教育对于人文教育的冲击和压制
        6.2.3 群策群论:民国着名大学校长眼中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6.3 基于文本分析的高等教育思想的多元共生性
        6.3.1 大学理念:使命、理想和精神的多元调和
        6.3.2 教育理念:理想追求与现实需要的对立共生
    6.4 共价值性:高等教育思想的文化价值观场景特点
7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研究的再反思
    7.1 民国时期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的社会时代影响和价值
        7.1.1 对于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贡献
        7.1.2 破除政教合一、争取教育独立和教育改造社会的尝试
        7.1.3 为现今的大学发展和大学校长掌校做参考
        7.1.3.1 大学校训的理念传承
        7.1.3.2 大学校长毕业演说词的寄托
        7.1.3.3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挈领
    7.2 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再反思
        7.2.1 民国大学校长研究的“神话”预制
        7.2.2 场景特质的呈现及“神话”的解构
        7.2.2.1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场景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7.2.2.2 高等教育思想产生和实践场景具有错综复杂性
        7.2.3 “神话”的内伤: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基于场景分析的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
        8.1.1 形成过程
        8.1.2 影响因素
        8.1.3 形成特点
    8.2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形成的场景状貌
        8.2.1 基础场景健全平稳却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
        8.2.2 教育文化场景宏大规整且“亚教育文化场景”开始出现
        8.2.3 社会任职场景中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面临着主客观挑战
    8.3 现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场景建设的路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7)本土化艺术的当代性探索 ——尚扬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以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论述框架
第一章 《黄河船夫》之前
    第一节 初入艺术之门
    第二节 学生时期作品
    第三节 学生时期作品中的传统素养
    第四节 学生时期的艺术尝试与探索
    第五节 尚扬“空白的十四年”
    第六节 尚扬的西北之行
    第七节 关于到西北采风写生的传统
第二章 上个世纪80年代的艺术探索
    第一节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新艺术思潮背景概述
    第二节 尚扬的成名作:《黄河船夫》
        一、《黄河船夫》的创作过程
        二、《黄河船夫》绘画语言的特点
    第三节 《黄河船夫》与同时代艺术家的代表性绘画作品的比较
        一、尚扬《黄河船夫》与罗中立《父亲》的比较
        二、尚扬《黄河船夫》与陈丹青《西藏组画》的比较
    第四节 《黄河船夫》中的艺术语言运用与特点
    第五节 “尚扬黄”风格时期
        一、“尚扬黄”风格时期概述
        二、再进黄土高原:“尚扬黄”风格的形成
        三、“赵无极讲习班”对尚扬艺术的影响
        四、尚扬对于绘画“形式”的思考与拓展
        五、“尚扬黄”风格转变的动因
        六、对于“尚扬黄”风格时期的总结
    第六节 从《往事一则》到《状态》系列
        一、转型期的创作:尚扬综合材料实验时期的探索
        二、《状态》系列的绘画语言尝试
        三、《状态》系列对于尚扬创作演进的意义
第三章 “观念主义”时期:《大风景》系列的前后阶段
    第一节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代背景概述
    第二节 上个世纪90年代背景下的尚扬创作概述
    第三节 从《致利奥塔》到《大肖像》艺术的转化
        一、“波普艺术”对于湖北地区艺术家的影响
        二、《致利奥塔》中“后现代”思想对于尚扬的影响
        三、“社会肖像”:《大肖像-新娘》和《大肖像-蒙娜·梦露》
        四、“符号与象征时期”的成熟阶段——《大肖像》
    第四节 《黄土高原素描》到《大风景》
        一、重新回归“黄土高原风景”——艺术转化逻辑
        二、《大风景》系列中艺术转化动因
        三、《大风景》时期艺术转化特征:“碎片化”的风景结构
        四、《大风景》系列的个人精神体验
    第五节 视觉形式的拓展..从《诊断》到《深呼吸》
        一、《诊断》系列里个人体验的艺术语言转化
        二、《深呼吸》系列的绘画语言
    第六节 《E地风景》系列的精神探索与文化属性
        一、《E地风景》系列的绘画语言拓展
        二、《高秋图》里的现成品应用
        三、《风化》等系列作品
    第七节 《大风景》时期总结:当代观念与“内美”的熔铸
第四章 《董其昌计划》:新世纪的艺术探索
    第一节 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语境概述
    第二节 《董其昌计划》
        一、《董其昌计划》系列出现的前后逻辑
        二、观念主义时期的创作:《董其昌计划no:2》
        三、“母本已坏”的自然:《董其昌计划》系列的现实关注
        四、对《董其昌计划》系列作品艺术语言的论析
        五、机器复制时代的“风景”——对《董其昌计划》系列作品的进一步论析
        六、《董其昌计划》系列艺术语言特点的总结
        七、《册页》系列
    第三节 《剩山图》与《剩水图》里的新面貌
        一、《剩水图》:关于现代性情境下的乡愁
        二、《剩山图》中绘画语言的拓展
        三、同时期的小幅作品:《日志》等系列
第五章 从《吴门楚语》到《坏山水》
    第一节 《吴门楚语》
        一、两种文明的纠葛
        二、《浴竹图-2》作品解析
        三、物的聚集,物的言说
    第二节 《白内障》、《坏书》与《坏山水》
        一、《坏山水》系列
        二、《白内障》系列
        三、《坏书》系列
第六章 尚扬艺术的特点
    第一节 尚扬艺术中的“当代性”
    第二节 当代精神中的“古典气息”和东方气质
    第三节 尚扬艺术中的“民族性”分析
    第四节 尚扬艺术中的时代影响与现实针对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版目录
附录:尚扬艺术展览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中美欧日韩人工智能技术差距测度与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技术差距理论研究
    (二)技术差距测度工具
    (三)人工智能技术差距测度
    (四)创新跃迁
三、人工智能技术差距的计量模型与指标体系
    (一)建立技术差距测度的计量模型
    (二)界定技术对象和选择样板数据
四、人工智能技术差距的细粒性测度与国际比较
    (一)人工智能论文数据计量与比较
    (二)人工智能专利数据计量与比较
    (三)人工智能技术综合评价与差距的国际比较
五、主要问题与基源分析
    (一)跟跑的惯性羁绊
    (二)并跑尤其转型领跑的基础性支持缺乏准备
    (三)创新人才瓶颈
六、创新路线优化的政策建议

(9)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关于论文研究概念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视觉艺术“数字化”的源起
    第一节 何谓“数字”:从“原子”到“比特”
    第二节 哲学思想流变引发的艺术观念变革
    第三节 数字技术发展对于艺术的启示
        一、科技进步引发的视觉艺术革新
        二、当代视觉艺术对于“数字”的回应
第二章 视觉艺术中的“数字化”呈现
    第一节 计算机图像艺术:从“蒙娜丽莎”的数字化再造说起
    第二节 数字摄影艺术:即时获取与无限延展
    第三节 数字影像艺术:视觉文化转向的新奇观
        一、影像艺术先行者白南准
        二、史丹·范德比克的电子科技创新
        三、用影像探索感知经验:比尔·维奥拉的超验世界
        四、俄罗斯AES+F艺术小组:一场荒诞的生活嘉年华
    第四节 虚拟现实艺术:超真实的沉浸式感官体验
        一、《渗透》:夏洛特·戴维斯穿越真实与虚拟的艺术媒介
        二、《洞穴》:丹·塞迪对柏拉图哲学观念的致敬
        三、超越时空对话:米开朗基罗与缪晓春的《最后的审判》
    第五节 数字互动装置:公众介入与作品重构
    第六节 人工智能艺术:超越“人”的技术造物
第三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非物质”特征
    第一节 不断被提及的“新”问题:数字化的“非物质”
        一、由工具自由引发的思想自由
        二、凌驾于物质之上的视觉艺术
        三、数字科技与视觉艺术的实验
    第二节 “信息物”与“物质物”的艺术表达
        一、虚拟的真实:无限性、非物质化的存在与虚无
        二、交互式体验:行动与知觉的融合
        三、无本体复制:抹杀“原作”与“复制品”之间的鸿沟
第四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无边界”特征
    第一节 对话平台的打开:创作的自由
        一、打破观念的壁垒
        二、拓展时空的维度
        三、数字媒介的延伸
    第二节 艺术跨界融合的视觉重构
        一、跨越学科门类的艺术再造
        二、开放艺术自身限定的场域
        三、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无界互动
        四、数字视觉艺术的受众审美体验
第五章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与应答
    第一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焦虑
        一、当代视觉艺术的“终结”
        二、视觉艺术的数字恐惧症
    第二节 数字视觉艺术的应答
        一、扞卫艺术:数字应忠诚于艺术的本体
        二、扞卫生活:数字记忆与艺术记忆
        三、扞卫人性:数字艺术的人本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XY公司初创期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论文的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和评述
    2.1 文献综述
    2.2 简要评述
第三章: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产业环境分析
        3.2.1 XY公司所属行业论述
        3.2.2 行业竞争对手分析
    3.3 公司外部环境总结
第四章: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4.1 XY公司的内环境分析
        4.1.1 XY公司的组织结构分析
        4.1.2 XY公司的人力资源分析
        4.1.3 XY公司的财务分析
    4.2 XY公司的资源、能力分析
        4.2.1 XY公司的资源分析
        4.2.2 XY公司的能力分析
    4.3 XY公司的价值链分析
        4.3.1 XY公司产业价值链分析
        4.3.2 XY公司社会价值分析
    4.4 XY公司内环境小结: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五章:企业的战略选择
    5.1 SWOT分析
        5.1.1 SWOT理论概述
        5.1.2 SWOT矩阵排列
        5.1.3 用SWOT理论对XY公司进行配对分析
        5.1.4 XY公司的SWOT配对选择
    5.2 战略选择的细分策略
        5.2.1 行业定锚的选择
        5.2.2 场所业态的选择
        5.2.3 战略布局的选择
        5.2.4 营销策略的选择
        5.2.5 资本战略想选择
第六章: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6.1 公司的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
        6.1.1 公司使命
        6.1.2 公司愿景
        6.1.3 公司的核心价值
    6.2 XY公司战略目标的制定
        6.2.1 公司战略定位
        6.2.2 公司战略目标
    6.3 XY公司关键战略任务
        6.3.1 不断巩固、拓展和提升政府层面的认同与支持
        6.3.2 增加公司的研发能力,扩大知识产权权益
        6.3.3 线上生态圈的建设
        6.3.4 产业链的构建
        6.3.5 强大的人才梯队的建设
    6.4 XY公司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6.4.1 XY公司公共卫生免费消毒事业的根本保障
        6.4.2 XY公司公共卫生免费消毒事业的核心保障
        6.4.3 XY公司公共卫生免费消毒事业的前提要件
        6.4.4 XY公司产业链实现盈利的基本保障
        6.4.5 XY公司在打造闭环产业链之后的增值功能
        6.4.6 XY公司诸项事业的独特之处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世界科技革命涌新潮(论文参考文献)

  • [1]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研究[D]. 赵本琼.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想研究[D]. 李新潮. 兰州大学, 2021(09)
  • [3]论谷文达的艺术创作及其批评研究[D]. 蒋薇薇.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新就业形态下劳动力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以平台就业者为例[D]. 刘发. 济南大学, 2020(01)
  • [5]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学批判思想初探[D]. 李京京.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6]民国着名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一种场景模式的分析视角[D]. 杨凯良. 浙江大学, 2020(04)
  • [7]本土化艺术的当代性探索 ——尚扬艺术研究[D]. 李继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8]中美欧日韩人工智能技术差距测度与比较研究[J]. 周松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9]当代数字视觉艺术研究 ——源起、呈现与特征[D]. 韩雨江.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XY公司初创期发展战略研究[D]. 吴华南. 广西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世界科技革命的新浪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