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用玉米大米工艺检测指标研究

啤酒用玉米大米工艺检测指标研究

一、啤酒用玉米米工艺检测指标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井旺,孙红男,木泰华[1](2021)在《我国粉条粉丝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文中提出粉条粉丝是深受国人喜爱的传统淀粉类食品,具有悠久的加工历史。从加工原料、品种种类、行业标准、加工技术及消费市场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粉条粉丝加工行业的整体发展现状,从产品优势、食品安全及生产规模等方面分析限制我国粉条粉丝加工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其发展的相关建议,为加快我国粉条粉丝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周鑫[2](2018)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全细胞催化氧传递控制技术及应用》文中认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作为一种专性需氧型微生物,依靠其膜结合的脱氢酶能实现多种糖醇类化合物不完全地氧化,对应的合成多种酸、酮类生物化学品,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这种特殊生物学特性使得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工业化学品的生产。本文以木质纤维原料预水解液(玉米秸秆稀酸半纤维素水解液)中木糖高效生物转化技术瓶颈为切入点,基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细胞不完全氧化反应机制的解析,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全细胞催化以及典型好氧细胞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溶氧传递及调控技术进行研究,最终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封闭式通氧加压全细胞催化工艺模型(COS-SSTR),破解了木糖酸生产过程中高氧需求与供氧水平限制的瓶颈,显着提高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此外,基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非生长偶联型产物木糖酸生产溶氧控制的策略研究,同时对与氧化葡萄糖酸酸杆菌生长偶联型产物半乳糖酸以及部分偶联型产物二羟基丙酮的生产进行了以工艺改良为目标导向的产品创制化研究,建立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典型好氧生物转化工艺模型,取得结果如下:1.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以木糖为底物其最大呼吸强度约为16.2 mmolO2/(h·g)菌体;即其呼吸临界氧含量约为0.1 mmol/L;每单位(g)氧化葡萄糖酸杆菌菌体(干重)木糖酸的理论最高产率为5.0 g/(L·h);2.基于底物消耗与氧气消耗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封闭式通氧恒定压力的全细胞催化反应系统实现了木糖酸高效合成,在8 g/L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全细胞催化作用下实现单位体积产率达30 g/(L·h);此外,联合细胞回收法限制糖及糖酸总浓度在300 g/L以内,可以控制培养基因产物积累导致黏度增大降低氧传递效率,保证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最低细胞呼吸的氧需求,通过5次细胞回收于108 h实现1.8 kg木糖酸生产(1 L反应体系)。3.封闭式通氧加压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木质纤维水解液在传统通风搅拌条件下,高粘度与顽固的泡沫之间的尖锐矛盾,木质纤维水解液的大规模生物转化得以实现;1 Kg玉米秸秆稀酸水解获得的木质纤维水解液浓缩液经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物氧化最终可得到约190 g戊糖酸盐产品(木糖酸钙与阿拉伯糖酸钙)。4.玉米秸秆制木糖酸钙的添加能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在保持相同坍落度的情况下能有效减少拌合物的水掺量,在添加量0.2-0.3%能够有效实现减水率10-15%;此外,木糖酸的外加能延缓了水泥的凝结时间并能提高混凝土中后期的抗压强度。5.氧化葡萄糖杆菌生物氧化半乳糖制备半乳糖酸过程中,半乳糖酸钙盐能在溶液中自然结晶沉淀析出,其水相溶解度低于30 g/L;在通氧加压系统结合排放式快速产物分离,乳糖酸钙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有效提高了菌种利用率,在1 L通氧加压催化反应体系中反应60 h可以获得720 g半乳糖酸钙产品(晶体)。6.由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物转化甘油合成1,3-二羟基丙酮的过程中,采取通气与通氧加压两阶段供气模式,通过适应性供气可以有效缩短催化反应时间,提升甘油氧化效率;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催化合成1,3-二羟基丙酮,反应32 h产量达302.2 g/L,实现单位体积产率达到9.4 g/(L·h)。

蒋保航[3](2017)在《全营养型玉米啤酒糖浆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常用的是以玉米淀粉生产玉米糖浆作为啤酒酿造辅料,成本较高。而直接使用玉米原料生产的糖浆很少见,且质量不好,无法满足酵母所需的全部营养,问题主要由以下三点:(1)糖浆中的脂肪含量过高,导致啤酒泡沫性能不佳,口味寡淡;(2)糖浆中α-氨基氮含量偏低,酵母不能正常生长(3)玉米糖浆三种可发酵性糖的比例不合理。通过研究不同的糖化工艺,制备糖组分合理,氮源充足的糖浆。对其进行发酵,检测发酵过程中以及发酵结束的各物质的含量以及最终风味的变化。选择玉米淀粉和脱胚玉米粉作为制备糖浆的原料,通过在液化阶段加入α-淀粉酶,在糖化过程中添加β-淀粉酶和普鲁兰酶,使其最终的糖浆DE值(还原糖占总糖的百分比)在50%~60%之间,并且三种发酵性糖的比例符合正常麦汁的糖比例。然后加入不同的蛋白酶,使其α-氨基氮的含量能够满足酵母正常发酵。通过试验最终确定制备工艺是:以玉米淀粉作为原料,底物浓度为20%;液化温度为80℃;pH值6.4;反应时间为20 min;中温α-淀粉酶添加量为16 U/g。糖化阶段温度为60℃;pH值5.4~5.6;β-淀粉酶添加量为250 U/g;普鲁兰酶添加量为3 U/g;反应时间为2 h。以脱胚玉米粉为原料,底物浓度20%,液化温度80℃;中温α-淀粉酶添加量为60 U/g;pH值6.4;反应时间为15 min。在糖化阶段β-淀粉酶添加量为570 U/g;普鲁兰酶添加量为6 U/g;pH值5.4~5.6;反应温度60℃;分别加入6000 U/g的中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反应时间为2h。制备出五种不同的麦汁:分别是麦芽制备的麦汁、脱胚玉米制备的全营养型玉米糖浆、50%的脱胚玉米全营养型糖浆+50%麦汁、50%玉米淀粉糖浆+50%麦汁以及加入1%焦香麦芽的脱胚玉米全营养型糖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检测相应的指标和发酵后的成品酒做出检测,与麦汁制备的成品酒进行指标对比。醇酯比和乙醇含量高于麦汁制备的啤酒,pH值比麦汁制备的啤酒低。总体来看由脱胚玉米制备的全营养型玉米糖浆生产的啤酒符合国家标准。

杨蕾[4](2017)在《不同谷物曲牧区醪糟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牧区醪糟是以黍米为主要原料,加入自制曲发酵而成的低酒精度饮品。试验通过测定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随燕麦、小麦、玉米发芽天数增长酶活性的变化,筛选出三种谷物最佳发芽天数进行制曲。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以总糖、酸度等为检测指标,优化牧区醪糟糖化工艺条件;以还原糖、酒精度等为考查指标,优化牧区醪糟发酵工艺条件。并对牧区醪糟产品基本指标、氨基酸含量和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得出如下主要结果:通过测定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活力,确定出三种谷物最优发芽天数为:燕麦、小麦均在发芽第4天,玉米在发芽第3天终止发芽。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牧区醪糟最佳糖化工艺条件:料水比1:2、加曲量为10%、糖化温度为40℃、糖化时间48h。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牧区醪糟最优发酵工艺条件:加酒量为100%、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3d;新型牧区醪糟:酵母添加量为0.8%、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7d。通过测定微生物指标,确定在4℃下,牧区醪糟保质期为120天,新型牧区醪糟为150天;25℃下,牧区醪糟保质期为50天,新型牧区醪糟为80天。4种牧区醪糟成品中氨基酸的种类达18种,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亮氨酸含量突出。采用GC-MS法对牧区醪糟和新型牧区醪糟的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得出:玉米曲和新型醪糟中主要香气成分种类最多均为28种,小麦曲醪糟27种,燕麦曲醪糟22种。香气成分主要包括酯类、醇类、酸类、芳香族类和醛酮类。

曲爱民[5](2017)在《乙醇生产中复合型淀粉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以节能环保、清洁发酵、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研究了复合型淀粉酶在高浓度乙醇发酵的应用过程中工艺条件和工艺参数对发酵成熟醪质量的影响,以及复合型淀粉酶在清液回用的过程中对发酵成熟醪质量的影响。分析了液化温度、时间、pH值、淀粉酶用量等参数对糊化和液化粘度的影响,以及复合型淀粉酶在生产应用中存在优势的原因。研究了复合型淀粉酶和普通淀粉酶在混合浆糊化液化过程中对液化醪质量和粘度的影响及其差别。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pH值、不同淀粉酶种类、不同的淀粉酶添加量对混合浆液化过程中粘度的变化规律及液化终了葡萄糖和麦芽糖的含量和变化,不同种类的淀粉酶对发酵结果的影响。用小麦面粉提取谷朊粉后的A浆和B浆混合料50%,脱胚后玉米粉30%,木薯粉20%构成混合料,拌料浓度以使发酵成熟醪酒度达到14%(v/v)左右为基准,研究其液化醪在不同pH条件下的粘度。实验结果表明:液化醪最高粘度值,在pH5.4比pH4.9时低43 mpa·s;比较了不同的淀粉酶酶添加量对液化醪粘度的影响,结果为添加量在11个单位时,液化过程中粘度较高,液化最高粘度值较添加14个单位高出106 mpa·s;通过发酵试验表明,用混合原料生产乙醇,添加复合型淀粉酶,在pH值4.9和pH值5.4条件下,发酵成熟醪各指标均有改善,并可减少淀粉酶的总添加量。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混合原料粉浆液化过程中应用复合型淀粉酶提高了低pH值条件下的液化质量,排除了乙醇生产中清液回用造成的低pH对混合原料粉浆液化的不利影响,减少了生产过程中氨水或氢氧化钠的使用,同时可节省了糖化阶段硫酸的使用量,并提高了混合原料清液回用生产乙醇出酒率。

赵凤琦[6](2014)在《我国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运用多种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实现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论题。全文主要试图回答以下四个问题:(1)分别从企业微观和行业宏观视角分析了我国白酒企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对不利于企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度因素作了分析;(2)深入探讨了促进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国家规制、全国统一而规范的消费市场、技术指标体系、社会化诚信体系等四大制度性因素;(3)归纳整理出国外酒类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对白酒产业发展的启示;(4)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我国白酒产业健康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本研究从宏观与微观运行机制角度研究了我国白酒产业发展的现状。首先,重点从多视角分析了我国白酒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白酒业发展态势;分别从税收、就业、拉动消费、行业规模、出口、成本、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地域性优势、大型酒企的规模等九个方面,实证了我国白酒业发展的现状。对当前我国白酒产业存在主要问题和背后成因做了具体分析。其次,以茅台、洋河和秦池三个企业为例,从企业的发展历程、发展战略、运营模式和运营机制方面剖析了我国典型企业的运行机制,并从它们个案中归纳出我国白酒企业微观运行中的一些基本经验和教训总结。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国家规制。结合我国白酒产业规制的现状,归纳出白酒产业规制的特征、地位与作用。从完善产业进入规制、强化价格规制和健全投资规制三个视角,提出完善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规制建议。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白酒消费市场。我国白酒销售遭遇瓶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和营销秩序混乱无序是困扰我国白酒消费市场发展的三大问题,而问题产生来自企业自身、政府行为和制度环境因素三个方面。促进我国统一规范的白酒消费市场形成的出路则在于:打造优势白酒产业集群、扩大中端市场需求、完善产业组织政策、破除区域市场分割、构建统一白酒销售市场、挖掘白酒消费文化五个方面。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的技术指标体系。我国白酒质量标准创立经历较漫长的过程,白酒国家标准对产业发展进程有着全方位的影响。分别从满足公民健康的卫生标准需求、满足市场需求和加快实现国际化的视角,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白酒国家技术指标体系的思路。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社会化诚信体系。诚信体系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大的前提,诚信是维护整个市场体系正常运转的润滑剂。影响企业诚信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构建产业诚信经营体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既要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也要加强企业诚信建设,还要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监督约束失信行为,形成全社会讲诚信的氛围。归纳整理出国外酒类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对白酒产业发展的启示。集中介绍了国际烈性(烈)酒产业主要品种的特征与主要产地。从烈性(烈)酒产业的分国、分类、品牌发展以及整体市场多视角剖析了国际烈性酒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就国际烈性酒产业在产业集群发展、强化规制的约束、深刻的教训、关注健康与主动推动理性饮酒、保护环境等方面总结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我国白酒产业在依据资源禀赋集群发展、强化经济性和社会性规制、强化过程性控制和技术标准接轨世界、高度重视产业安全等方面有启发意义。对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白酒产业未来升级的基本目标、定位、布局、功能、路径。然后,分别从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社会、酒业行业协会、国际化等视角,分层次地给出了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王培杰[7](2013)在《小麦面粉作为啤酒辅料酿造工艺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供应量充足;小麦面粉是经脱去麸皮后粉碎后的产物,麸皮中含有近18%的木聚糖,且麸皮中含有较多多酚物质,与小麦比较,小麦面粉为辅料生产啤酒有助于降低非生物混浊物质含量。与其他啤酒辅料相比,小麦面粉含有较高的疏水蛋白,有益于啤酒的泡持性;此外小麦面粉中较高阿魏酸含量,可有助于形成具有小麦啤酒风格的风味物质4-乙烯基愈创木酚。本研究首先对小麦面粉作为啤酒辅料进行原料分析,通过对小麦面粉的脂肪酸值及巯基,对小麦面粉的新陈度进行区分;利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糖化工艺,包括小麦面粉比例及相应酶制剂的种类和添加量,以解决麦汁过滤困难;研究利用不同的发酵菌种,来分析小麦面粉作为啤酒辅料对啤酒风味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如下:利用检测脂肪酸值方法及Ellman’s法检测小麦面粉的新陈度,通过对两种方法在稳定性方面的比较,通过精密度测试,建立脂肪酸值检测法判断小麦面粉的新陈度区分的标准,初步设定小麦面粉脂肪酸值≤8.5mgKOH/100g干基。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小麦面粉作为啤酒辅料的糖化工艺:小麦面粉添加量20%,玉米淀粉添加量30%,麦芽比例为50%的条件下,糊化锅内添加耐热α淀粉酶20u/g,中性蛋白酶0.15ml/kg;并进行小试车间进行100L实验,检验工艺的可操作性。小麦面粉作为辅料生产啤酒的特点:优化建立蛋白疏水层析色谱法(HIC)的分析方法,小麦面粉作为辅料的发酵液的疏水蛋白明显增加。在发酵液中检测小麦面粉作为啤酒辅料疏水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工艺的发酵液,显着性提高其泡沫性能。优化HPLC-荧光检测器检测啤酒中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小麦面粉添加量在20%的发酵液中4-乙烯基愈创木酚高达4mg/L且具有典型小麦啤酒的特征。

周生民[8](2012)在《增强淡爽啤酒泡沫性能的生产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啤酒清爽性的追求,淡爽啤酒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高浓稀释啤酒生产方法影响了各种理化指标,质量越来越不易控制,提高淡爽啤酒泡沫性能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制麦工艺进行控制,然后计算可得出,通过前期低温13℃发芽,后期18℃19℃的发芽工艺所制得的麦汁,α-氨基氮的含量大于采用高温19℃22℃发芽的α-氨基氮的含量。在糖化工艺中,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高温52℃投料和较长的蛋白休止时间的生产工艺,最有利于α-氨基氮的提高和后期双乙酰的控制。我们还选择添加小麦芽辅料,既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使得麦汁营养成分得以提高,为酵母提供了充分的营养源。随着酒花添加量的增多,异α-酸的含量相应的增多,苦味值也随之增加。国内外不管是异α-酸还是苦味值,啤酒中他们的含量都有一个限定范围,超出限定范围啤酒口味都会差很多。异α-酸增强了啤酒泡沫细腻程度,使泡沫如奶油状。利用改进了的制麦工艺和糖化工艺,并通过对整个啤酒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生产出的淡爽型啤酒,口味纯正,泡沫性能得到很大改观。泡持性增强,挂杯持久,泡沫更加细腻,口味更加柔和。相信淡爽型啤酒一定能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陈善峰[9](2012)在《低温挤压加酶大米作啤酒辅料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世界范围内,除德国外,啤酒企业多以大米、玉米或其淀粉或糖浆为辅料生产啤酒,大米和玉米等谷物需要经过蒸煮使其糊化,传统生产方法的工艺流程长、耗汽量大。挤压蒸煮技术使得淀粉在挤压机内完成糊化,具有传统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但高温挤压蒸煮啤酒辅料也存在糖化醪的糖化困难,过滤性能差的缺点。低温(﹤70℃)挤压啤酒辅料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取得了国家专利。本研究是在发明专利“挤压膨化啤酒辅料的加工方法、加工装置和糖化方法(专利号:ZL 00122033.0)”、“啤酒辅料挤压的加工方法、加工装置和糖化方法(专利号:ZL 200510045328.6)”和“挤压不加酶和加酶啤酒辅料的加工方法、装置和糖化方法(200810014639.X)”等三项发明专利的基础上,在科技部农业转化资金等多项科研课题的资助下开展起来的。本研究分别进行低温挤压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和中温α-淀粉酶的大米挤出物作啤酒辅料的试验研究,得出最优的挤压-液化系统参数,并通过研究挤压机内部大米化学成分和酶活性变化和建立HPLC法快速检测挤压大米糖组分,进一步揭示低温加酶挤压技术提高淀粉转化率的内在机理。(1)研究了低温挤压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大米作啤酒辅料的挤压-液化系统参数(挤压温度、螺杆转速、挤压加酶量、液化加酶量、料水比)对其麦汁各项考察指标的影响规律。通过SAS软件应用表面响应法等方法对各考察指标进行分析与优化处理,得到较优挤压-液化系统参数组合,经过验证试验及生产中试,试验结果表明,低温挤压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大米作啤酒辅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试验。通过响应面法试验和验证实验,得到了较优挤压-液化系统参数:挤压温度52.8259.75℃;螺杆转速169.88187.00r/min;挤压加酶量0.971.12L/t;液化加酶量0.530.62L/t;料水比1:4.231:4.79。在以上优化条件下挤压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大米,在燕京(无名)啤酒有限公司进行生产试验,结果显示挤压加耐高温α-淀粉酶大米糖化后麦汁的浸出物收得率要高于传统不挤压大米糖化后麦汁的浸出物收得率,范围在1.203.04%,成品啤酒各项指标符合GB-4927-2001。(2)首次研究了低温挤压添加中温α-淀粉酶大米作啤酒辅料的挤压-糖化系统参数(挤压加酶量、液化加酶量、螺杆转速、液化温度、挤压温度)对其麦汁的各项考察指标的影响规律。通过SAS软件对各考察指标的分析与优化处理,得到较优挤压-液化系统参数组合,经过验证试验表明,挤压添加中温α-淀粉酶大米作啤酒辅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主要指标优于对照试验。通过响应面法试验和验证试验,得到了较优挤压-液化系统参数:挤压加酶量4.275.74L/t;液化加酶量2.822.94L/t;螺杆转速198.51226.72r/min;液化温度75.7080.39℃;挤压温度63.6269.00℃。(3)研究了加酶与不加酶大米的淀粉在挤压机内从喂入至挤出的过程中沿螺杆轴向的降解规律,其相同之处在于:淀粉的糊化度逐渐增大,淀粉含量和脂肪含量逐渐降低,添加酶制剂的大米辅料中酶活性逐渐降低;不同之处在于:加酶大米辅料,其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未加酶大米辅料,还原糖含量逐渐降低;加酶大米辅料,其抗性淀粉含量降低,未加酶大米辅料,抗性淀粉含量增加。(4)首次应用HPLC对大米淀粉挤压过程(加酶或不加酶)中的糖组分进行检测,揭示加酶挤压和不加酶挤压的差异,并形成一种用于检测挤压大米中糖组分的HPLC方法。其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arbohydrate High Performance 4μm,尺寸:4.6mm×250mm Cartridge;美国Waters公司);流动相:81%乙腈+19%水超纯水,流速:1.1ml/min;检测器池温度:温度35℃;柱温:45℃;进样量:15μl。该方法测定速度快,结果准确。低温挤压未加酶大米挤出物的糖组分为:果糖0.002(g/ml),葡糖糖0.078(g/ml),蔗糖0.036(g/ml),麦芽糖0.383(g/ml),麦芽三糖0.004(g/ml)。低温挤压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大米挤出物的糖组分为:果糖0.121(g/ml),葡糖糖1.216(g/ml),蔗糖0.093(g/ml),麦芽糖3.955(g/ml),麦芽三糖3.207(g/ml)。低温挤压添加中温α-淀粉酶大米挤出物的糖组分为:果糖0.129(g/ml),葡糖糖1.953(g/ml),蔗糖0.366(g/ml),麦芽糖2.942(g/ml),麦芽三糖2.331(g/ml)。以上试验研究为低温挤压加酶大米作啤酒辅料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孙军勇,徐凤,陆健[10](2011)在《啤酒生产用玉米淀粉指标体系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玉米淀粉作为辅料在我国啤酒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啤酒生产用玉米淀粉的质量标准。大多数啤酒企业都参照国家标准GB/T8885-2008食用玉米淀粉的规定执行。对该标准中对啤酒生产影响较大的指标如二氧化硫、酸度、脂肪、细度等;以及该标准中没有做规定,但啤酒酿造又有特殊要求的指标如气味、pH、脂肪酸值、浸出率等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上述指标的检测对啤酒生产的指导意义,指出了该标准应用于啤酒行业的不足。最后对今后啤酒生产用玉米淀粉的发展作了展望。

二、啤酒用玉米米工艺检测指标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啤酒用玉米米工艺检测指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粉条粉丝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粉条粉丝加工行业现状
    1.1 粉条粉丝的主要加工原料
    1.2 粉条粉丝产品种类与行业标准
    1.3 粉条粉丝加工技术与装备
        1.3.1 涂布式加工技术及配套装备
        1.3.2 漏瓢式加工技术及配套装备
        1.3.3 挤压式加工技术及配套装备
    1.4 粉条粉丝产品的消费市场情况
2 我国粉条粉丝行业存在的问题
    2.1 以次充好、虚假宣传、标签标注不规范
    2.2 优质营养粉条粉丝产品匮乏,品质指标单一
    2.3 粉条粉丝食用安全问题严重
        2.3.1 铝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严重
        2.3.2 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2.3.3 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2.4 产品生产规模小、生产能耗高、智能化水平低
3 我国粉条粉丝加工行业发展政策与建议
    3.1 实施行政、法律、舆论、生产和流通多渠道联合监管
    3.2 加强粉条粉丝生产流通等相关标准制定与实施
    3.3 规范粉条粉丝加工原料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3.4 加强营养健康等新型粉条粉丝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
    3.5 推动粉条粉丝产业品牌化和规模化
    3.6 针对限制粉条粉丝行业发展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集中攻关
4 结论

(2)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全细胞催化氧传递控制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文献综述
    2.1 生物转化技术
    2.2 微生物工程技术
        2.2.1 微生物发酵反应工程
        2.2.2 微生物细胞反应装置
        2.2.3 微生物反应体系特征
        2.2.4 微生物反应过程控制
    2.3 好氧生物转化过程调控
        2.3.1 典型好氧生物转化过程
        2.3.2 生物反应过程溶氧变化
        2.3.3 生物反应过程溶氧参数
        2.3.4 溶氧传递调控技术思想
    2.4 全细胞催化
        2.4.1 发酵与全细胞催化
        2.4.2 全细胞催化的应用
    2.5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2.5.1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基本特征与特性
        2.5.2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不完全氧化平台
        2.5.3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相关应用及产品
        2.5.4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工业化性能优势
    2.6 玉米秸秆半纤维素水解液生物转化瓶颈
        2.6.1 玉米秸秆木质纤维原料
        2.6.2 玉米秸秆原料的预处理
        2.6.3 预水解液高效利用瓶颈
    2.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7.1 研究目的
        2.7.2 研究内容
        2.7.3 技术路线
3.全细胞催化氧传递控制关键技术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仪器
        3.1.2 相关试剂
        3.1.3 菌种培养
        3.1.4 实验方法
        3.1.5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条件限制下的木糖酸合成
        3.2.2 通风水平影响木糖酸合成
        3.2.3 搅拌效率影响木糖酸合成
        3.2.4 细胞最低呼吸临界氧浓度
        3.2.5 底物消耗与氧消耗动力学
        3.2.6 氧传递效率与木糖酸合成
        3.2.7 通氧加压的联合控制工艺
        3.2.8 细胞回收与分批补料技术
    3.3 本章小结
4.传氧控制全细胞催化木质纤维水解液糖类转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仪器
        4.1.2 试剂材料
        4.1.3 菌种培养
        4.1.4 实验方法
        4.1.5 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玉米秸秆的稀酸预处理
        4.2.2 秸秆水解液的细胞催化
        4.2.3 水解液木糖酸产品精制
        4.2.4 混凝土添加剂性能测试
    4.3 本章小结
5.传氧控制全细胞催化半乳糖酸合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仪器
        5.1.2 相关试剂
        5.1.3 菌种培养
        5.1.4 实验方法
        5.1.5 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中和剂影响半乳糖酸合成
        5.2.2 批式反应半乳糖酸钙合成
        5.2.3 产物分离半乳糖酸钙合成
        5.2.4 乳清粉水解液的综合利用
    5.3 本章小结
6.传氧控制全细胞催化二羟基丙酮合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主要仪器
        6.1.2 相关试剂
        6.1.3 菌种培养
        6.1.4 实验方法
        6.1.5 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生物量对1,3-二羟基丙酮合成的影响
        6.2.2 辅助碳源促进1,3-二羟基丙酮的合成
        6.2.3 阶段供氧与1,3-二羟基丙酮生物合成
        6.2.4 乙醇发酵蒸馏釜底液甘油的生物转化
    6.3 本章小结
7.论文的结论与创新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3)全营养型玉米啤酒糖浆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啤酒以及玉米糖浆介绍
    1.2 玉米成分与啤酒酿造之间的关系
        1.2.1 玉米糖浆中还原糖的控制
        1.2.2 玉米糖浆中的脂肪控制
        1.2.3 玉米糖浆中α-氨基氮的控制
    1.3 双酶法生产啤酒玉米糖浆的原理及工艺
    1.4 玉米糖浆质量标准及理化指标
    1.5 国内外玉米糖浆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
    1.6 本实验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及原料
        2.1.2 培养基
        2.1.3 试剂与药品
        2.1.4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原料,半成品,成品分析
        2.2.2 玉米糖浆制备的工艺流程
        2.2.3 菌种的培养
        2.2.4 麦汁生产
        2.2.5 在麦汁中添加不同的蛋白酶
        2.2.6 啤酒发酵
        2.2.7 样品的检测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原料指标分析
        3.1.1 原材料基本指标分析
        3.1.2 麦汁的指标分析结果
    3.2 玉米淀粉制备玉米糖浆的酶解条件
        3.2.1 液化过程中添加不同的淀粉酶对液化液DE值的影响
        3.2.2 液化过程中加酶量对液化液DE值的影响
        3.2.3 液化过程中pH值对液化时间的影响
        3.2.4 玉米淀粉液化工艺条件
        3.2.5 糖化过程中添加不同酶量β-淀粉酶对糖化DE值的影响
        3.2.6 糖化过程中添加不同酶量普鲁兰酶对糖化DE值的影响
        3.2.7 小结
    3.3 脱胚玉米粉制备玉米糖浆工艺条件
        3.3.1 液化过程中不同温度对液化液DE值的影响
        3.3.2 液化过程中不同酶量对液化液DE的影响
        3.3.3 脱胚玉米粉液化工艺条件
        3.3.4 糖化过程中添加不同酶量β-淀粉酶对糖化液DE值的影响
        3.3.5 糖化过程中添加不同酶量普鲁兰酶对糖化DE值的影响
        3.3.6 在糖化过程中添加不同的蛋白酶对玉米糖浆中α-氨基氮的影响
        3.3.7 小结
    3.4 全营养型玉米糖浆发酵的检测指标
        3.4.1 五种不同麦汁发酵的指标检测
        3.4.2 菌体干重
        3.4.3 CO_2失重
        3.4.4 表观发酵度
        3.4.5 可发酵性糖含量测定
        3.4.6 α-氨基氮的测定
        3.4.7 乙醇及风味物质测定
        3.4.8 成品酒基本检测指标
        3.4.9 成品酒风味的测定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不同谷物曲牧区醪糟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醪糟
        1.1.1 醪糟概述
        1.1.2 醪糟营养和功能
        1.1.3 醪糟研究现状
    1.2 黍米
        1.2.1 黍米概述
        1.2.2 黍米营养和功能
        1.2.3 黍米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发芽谷物
        1.3.1 发芽谷物概述
        1.3.2 发芽燕麦
        1.3.3 发芽小麦
        1.3.4 发芽玉米
    1.4 萌发过程中主要酶类
        1.4.1 α-淀粉酶
        1.4.2 糖化酶
        1.4.3 蛋白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原料
        2.1.2 试剂、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谷物曲的制备及酶活力测定
        2.2.2 工艺流程
        2.2.3 操作要点
        2.2.4 三种牧区醪糟与新型醪糟制作
        2.2.5 牧区醪糟糖化工艺
        2.2.6 最优糖化效果谷物曲的确定
        2.2.7 牧区醪糟发酵工艺
        2.2.8 新型牧区醪糟发酵工艺
        2.2.9 保质期确定
        2.2.10 相关指标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种谷物发芽过程中酶活力分析及最优发芽天数的确定
        3.1.1 小麦萌发过程中主要水解酶活性的变化
        3.1.2 燕麦萌发过程中主要水解酶活性的变化
        3.1.3 玉米萌发过程中主要水解酶活性的变化
    3.2 牧区醪糟糖化工艺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3.2.1 料水比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3.2.2 加曲量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3.2.3 糖化温度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3.2.4 糖化时间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3.2.5 牧区醪糟糖化正交试验分析
    3.3 最优糖化自制曲的确定
    3.4 牧区醪糟发酵工艺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3.4.1 白酒添加量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3.4.2 发酵温度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3.4.3 发酵时间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3.4.4 牧区醪糟发酵正交试验分析
    3.5 新型牧区醪糟发酵工艺优化试验结果分析
        3.5.1 酵母添加量对新型牧区醪糟发酵效果的影响
        3.5.2 发酵温度对新型牧区醪糟发酵效果的影响
        3.5.3 发酵时间对新型牧区醪糟发酵效果的影响
        3.5.4 新型牧区醪糟发酵正交试验分析
    3.6 保质期的确定
        3.6.1 4℃条件下三种牧区醪糟与新型醪糟保质期测定结果
        3.6.2 25℃条件下三种牧区醪糟与新型醪糟保质期测定结果
    3.7 三种牧区醪糟与新型牧区醪糟氨基酸含量结果分析
    3.8 香气成分分析
        3.8.1 三种牧区醪糟香气成分测定结果分析
        3.8.2 新型牧区醪糟香气成分测定结果分析
    3.9 三种牧区醪糟和新型牧区醪糟产品质量分析
        3.9.1 感官品评结果
        3.9.2 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测定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乙醇生产中复合型淀粉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缩写说明
第1章 绪论
    引言
    1.1 燃料乙醇发展现状
        1.1.1 国内外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
        1.1.2 燃料乙醇液化工艺发展现状
        1.1.3 乙醇发酵的原料概况
        1.1.4 发展混合原料乙醇的意义和优势
    1.2 三种淀粉质原料乙醇发酵原料预处工艺
    1.3 燃料乙醇蒸煮工艺情况
        1.3.1 按蒸煮方式来划分
        1.3.2 现阶段蒸煮的工艺应用情况
    1.4 α-淀粉酶研究进展
        1.4.1 α-淀粉酶的分类
        1.4.2 几种常用α-淀粉酶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课题简介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原料理化因子对其液化醪粘度与质量的影响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原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相关溶液的配制
        2.1.5 调浆配料方法
        2.1.6 糊化、液化曲线的测定方法
        2.1.7 水分含量的测定
        2.1.8 淀粉含量的测定
        2.1.9 还原糖测定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几种淀粉质原料分析
        2.2.2 几种淀粉质原料的液化后参数分析
        2.2.3 几种淀粉质原料液化过程的粘度曲线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清液理化指标对混合粉浆糊化液化性能的影响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原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1.4 相关溶液的配制
        3.1.5 调浆配料方法
        3.1.6 清液回调的方法
        3.1.7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3.1.8 糊化、液化曲线的测定方法
        3.1.9 液化终了成分的测定方法
        3.1.10 清液的指标参数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清液的制备及其指标检测情况
        3.2.2 添加清液对混合原料粉浆pH值变化情况的影响
        3.2.3 添加清液对混合原料粉浆糊化液化粘度的影响
        3.2.4 清液回调后pH值对糊化液化最高粘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淀粉酶对混合原料粉浆液化粘度和成分的影响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原料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
        4.1.4 相关溶液的配制
        4.1.5 调浆配料方法
        4.1.6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4.1.7 糊化、液化曲线的测定方法
        4.1.8 还原糖测定的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温度对α-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4.2.2 液化时间对α-淀粉酶液化质量影响
        4.2.3 不同pH值条件下α-淀粉酶的液化能力
        4.2.4 α-淀粉酶不同添加量液化质量对比
        4.2.5 不同类型淀粉酶对糊化液化粘度的影响
        4.2.6 不同淀粉酶加入量对降粘作用的影响
        4.2.7 不同pH值对液化效果和降粘作用的影响
        4.2.8 不同类型淀粉酶液化的质量情况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淀粉酶乙醇发酵质量及经济性分析
    引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原料
        5.1.2 主要仪器
        5.1.3 主要试剂
        5.1.4 相关溶液的配制
        5.1.5 培养基的配制
        5.1.6 菌种的制备
        5.1.7 糖化酶的添加
        5.1.8 发酵参数控制
        5.1.9 乙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5.1.10 发酵醪残还原糖测定
        5.1.11 发酵成熟醪残总糖测定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在pH值为4.9的条件下液化后,发酵结果的比较
        5.2.2 在pH值为5.4的条件下液化,发酵结果的比较
        5.2.3 复合型淀粉酶(pH4.9)与耐高温淀粉酶(pH5.4)的比较
        5.2.4 复合型淀粉酶(11U)与耐高温淀粉酶(13U)的比较
        5.2.5 经济效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复合型淀粉酶在糊化液化过程粘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6.1.2 淀粉酶糊化液化过程中液化质量的变化规律的研究
        6.1.3 在清液回调条件下复合型淀粉酶糊化液化及降粘作用的研究
        6.1.4 混合原料乙醇浓醪发酵试验
        6.1.5 复合型淀粉酶应用前景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6)我国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我国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理论及其在白酒产业的具体应用
    第二节 规制经济理论及其在白酒产业的具体应用
    第三节 企业诚信理论及其在白酒产业的具体应用
第三章 我国白酒产业的现状
    第一节 白酒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当前白酒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白酒产业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第四章 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国家规制
    第一节 产业规制的含义、分类及作用
    第二节 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的国家规制
第五章 我国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形成统一规范的消费市场
    第一节 我国白酒消费市场的现状和趋势
    第二节 我国白酒消费市场发展的困局
    第三节 我国白酒消费市场困局的成因分析
    第四节 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的白酒消费市场
第六章 我国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国家白酒标准体系
    第一节 白酒质量技术标准创立及其作用
    第二节 白酒质量标准分析
    第三节 完善白酒国家技术指标体系
第七章 我国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社会化诚信体系
    第一节 诚信体系与白酒产业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影响白酒企业诚信因素分析
    第三节 构建产业诚信经营体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第八章 我国白酒产业微观运行机制分析
    第一节 企业的发展战略、运营模式和运营机制
    第二节 一些基本经验和教训总结
第九章 外国酒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际蒸馏(烈)酒产业的主要品种
    第二节 国际蒸馏(烈)酒产业最新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成功的经验与教训
    第四节 国外的经验对我国启示
    附录
第十章 我国白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我国白酒产业未来升级的基本目标
    第二节 我国白酒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小麦面粉作为啤酒辅料酿造工艺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啤酒简介
    1.2 啤酒原料
    1.3 啤酒辅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小麦面粉作为啤酒辅料的应用前景
    1.5 主要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第2章 辅料小麦面粉原料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小麦面粉作为辅料的糊化工艺的建立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麦面粉作为啤酒辅料的小试实验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论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麦面粉作为啤酒辅料的特点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增强淡爽啤酒泡沫性能的生产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啤酒的发展历史
        1.1.1 世界啤酒发展历史
        1.1.2 中国啤酒发展历史
    1.2 淡爽啤酒目前的现状
        1.2.1 淡爽啤酒的发展趋势
        1.2.2 淡爽啤酒的类型
    1.3 淡爽啤酒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目的
        1.3.2 意义
    1.4 淡爽啤酒研究的内容
        1.4.1 原料
        1.4.2 糖化工艺
        1.4.3 发酵工艺
        1.4.4 灌装与储存
第2章 淡爽啤酒的生产工艺及理化指标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啤酒酵母扩培工艺
        2.2.1 酵母
        2.2.2 酵母扩大培养
    2.3 麦汁制备工艺
        2.3.1 原料的选择
        2.3.2 糖化工艺的选择
    2.4 过滤
    2.5 发酵
        2.5.1 酵母的添加
        2.5.2 啤酒发酵
    2.6 啤酒理化指标检测
        2.6.1 啤酒浊度的测定
        2.6.2 啤酒酒精度的测定
        2.6.3 原麦汁浓度的测定
        2.6.4 啤酒总酸的测定
        2.6.5 色度的测定
        2.6.6 双乙酰的测定
        2.6.7 泡沫性能的检测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原料对泡沫的影响
        3.1.1 制麦工艺
        3.1.2 发芽工艺控制
        3.1.3 讨论
    3.2 糖化工艺对泡沫的影响
        3.2.1 工艺过程
        3.2.2 正交试验设计
        3.2.3 实验步骤
        3.2.4 结果与分析
    3.3 添加小麦芽辅料
        3.3.1 不同辅料的添加
        3.3.2 不同辅料的对比
        3.3.3 不同小麦比例的添加
    3.4 啤酒花的添加
        3.4.1 啤酒花
        3.4.2 氧化性对啤酒花的影响
        3.4.3 酒花添加量对啤酒泡沫的影响
    3.5 啤酒检测结果
        3.5.1 pH 的影响
        3.5.2 啤酒中风味物质的影响
        3.5.3 色度
        3.5.4 α-氨基氮,异α-酸,二氧化碳,泡持性
        3.5.5 双乙酰
        3.5.6 啤酒中试理化检测
第4章 讨论与展望
    4.1 讨论
        4.1.1 制麦工艺总结
        4.1.2 糖化工艺总结
        4.1.3 其它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二、其它科研成果

(9)低温挤压加酶大米作啤酒辅料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辅料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
        1.1.1 使用啤酒辅料的优点
        1.1.2 啤酒辅料的相关研究
        1.1.3 啤酒辅料的缺点
    1.2 挤压蒸煮技术及其应用
        1.2.1 挤压蒸煮的概念及原理
        1.2.2 挤压蒸煮技术发展与应用
    1.3 立题的依据、目的与意义
        1.3.1 挤压机内淀粉的变化
        1.3.2 挤压蒸煮啤酒辅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可行性
        1.4.1 研究内容
        1.4.2 可行性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2.2.1 试验设备
        2.2.2 试验仪器
    2.3 分析方法
    2.4 试验方法
        2.4.1 挤压-液化工艺
        2.4.2 试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2.4.3 HPLC 法检测低温挤压过程中大米的糖组分
3. 结果与分析
    3.1 低温挤压添加耐高温 α-淀粉酶大米糖化试验研究
        3.1.1 目的和意义
        3.1.2 挤出物糖化工艺流程
        3.1.3 低温挤压-液化系统参数的确定
        3.1.4 低温挤压-液化试验因素水平编码表
        3.1.5 试验安排及试验结果
        3.1.6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3.1.7 验证实验
        3.1.8 生产试验
        3.1.9 小结
    3.2 低温挤压添加中温 α-淀粉酶大米糖化试验研究
        3.2.1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3.2.2 挤压原料制取麦汁糖化工艺
        3.2.3 挤压-液化系统参数的选择与确定
        3.2.4 因素水平编码表
        3.2.5 试验安排及试验结果
        3.2.6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3.2.7 验证实验
        3.2.8 小结
    3.3 添加酶制剂大米在挤压过程中化学物质变化研究
        3.3.1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3.3.2 试验方法
        3.3.3 挤压过程中化学物质的变化
        3.3.4 小结
    3.4.HPLC 法检测低温挤压过程中大米的糖组分
        3.4.1 目的意义
        3.4.2 材料和和试剂
        3.4.3 仪器
        3.4.4 色谱条件
        3.4.5 样品处理
        3.4.6 低温挤压过程中大米糖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4.7 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四、啤酒用玉米米工艺检测指标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粉条粉丝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 陈井旺,孙红男,木泰华. 粮食加工, 2021(06)
  • [2]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全细胞催化氧传递控制技术及应用[D]. 周鑫.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3]全营养型玉米啤酒糖浆的研制[D]. 蒋保航. 大连工业大学, 2017(07)
  • [4]不同谷物曲牧区醪糟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D]. 杨蕾.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2)
  • [5]乙醇生产中复合型淀粉酶应用研究[D]. 曲爱民. 浙江大学, 2017(06)
  • [6]我国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凤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7]小麦面粉作为啤酒辅料酿造工艺的初步研究[D]. 王培杰.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1)
  • [8]增强淡爽啤酒泡沫性能的生产工艺的研究[D]. 周生民.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2(01)
  • [9]低温挤压加酶大米作啤酒辅料的试验研究[D]. 陈善峰.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10]啤酒生产用玉米淀粉指标体系的探讨[J]. 孙军勇,徐凤,陆健. 食品工业科技, 2011(11)

标签:;  ;  ;  ;  ;  

啤酒用玉米大米工艺检测指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