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交换论”

再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交换论”

一、网络环境下“知识交流说”再论(论文文献综述)

胥伟岚[1](2018)在《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众社交媒体的兴起与普及,以“参与”与“分享”为特色的WWeb2.0思维渗入学术领域,革新着人们获取、传递与交流科研成果的方式,推动着全球科研共享的蓬勃发展。学术知识交流与科研协同,作为开放科研环境下多元化创新活动的重要一环,借助于科研交互的网络空间——学术社交网络,在当今社会,正呈现出勃勃发展的生机。学术社交网络凭借与生俱来的优势,吸引着不同学术背景学者的学术理念、创新观点在相同空间各展风采。但与此同时,利用学术社交网络进行知识交流,在交流机理、交流绩效方面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交流机理方面,知识交流体系结构的构成不明确,知识交流动因复杂多样,知识交流过程层次交错混乱,传统科学知识交流模式的局限性、单一性难以适应网络数字科研新特征;交流绩效方面,考察以用户交互过程与交流效能的测度为主,缺乏兼容知识交流全局与用户心理维度的分析。学术研究层面,国外聚焦于学术社交网站及其服务功能发展,知识交流模型、影响因素、实践等方面的探索:国内重点关注学术社交网站发展现状、服务形式与功能,知识交流实践等内容。鲜有学者对知识交流模式、交流绩效的探究,尚无针对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机理、模式及绩效的系统研究。深层次解析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机理,构建适应广泛的多样化知识交流模式,从知识交流的输入要素、交互过程、交流效能多维度剖析交流绩效的影响因素,并融合用户交互感知评价知识交流绩效等等,都是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本文针对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做深入的探讨,将系统理念引入知识交流体系要素结构模型,将嵌入性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以及社会网络理论引入知识交流创新模式构建,将团队效能理论引入知识交流绩效影响因素模型,将知识流动理论引入知识交流绩效评价体系架构,力图为科研用户提供优质、适配的交流模式,实现高效知识交互;为促进社会知识增值,共享与创新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研究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其一,构建出了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机理模型。有别于传统知识交流思路,从系统理论视角,对学术社交网络的知识交流体系结构组成要素、各要素知识流动的创新交流模式与知识交流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进行深层研究。在理论中阐释知识交流体系各要素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学术社交网络的知识交互模式与交流绩效。其二,在融知发酵理论、嵌入性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团队效能理论、知识流动理论视阈下,分别针对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机理的基本构成原理、创新模式、影响因素、绩效评价的理论架构做了较深入的探索;实证的维度,则通过案例解读学术社交网络微观层面的三种知识交流创新模式;利用问卷调查对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影响因素加以了解和掌握;运用智能评价法评估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的现状;采用多维策略的量化分析对知识交流绩效提升方略进行深入钻研检验。其三,对学术社交网络模式、影响因素、绩效评价三个方面的深入剖析。首先,在对以往知识交流模式的比较归纳基础上,构建出宏观层次的知识交流一般模式与创新模式,并结合案例应用状况反映出各知识交流创新模式的异同与适用范围。其次,结合知识交流体系结构要素在知识交流过程的主要特征及重要度,解析知识交流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概念模式以及假设模型,并通过实证调研对具体知识交流绩效影响因素加以探讨。第三,围绕交互过程、结果以及用户交互感知三维度对十个热门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做实证评析,揭示出现行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的突出问题,为创建评价指标与方法,改善知识交互质量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主要问题与研究意义,总结归纳出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等相关研究的现状,明晰本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对学术社交网络的概念进行界定,论述其基本特征与类型,探析知识交流的内涵、构成维度、形成机制以及相关模式,阐述绩效评价的内涵,探究绩效评价理念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分析学术社交网络知识的内涵、特点与类型,挖掘出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的概念、形式及不同形势下的基本特征。并借鉴系统理论,构建出知识交流体系的结构关系模型,深入剖析基于节点、价值链及知识网络结构下知识的流动原理,解析出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的内外动因,探讨知识交互的过程及原理。分析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模式的内涵,针对知识交流过程中关键要素的主要侧重点,宏观上构建出合作拉动、效益驱动、技术推动的一般模式。融合学术社交网络结构与知识交互功能的新特征,微观上构造出基于科研过程、基于价值链增值、基于人际网络的创新模式,通过列举具体案例,查验三种创新模式的异同点及其适用范围。重点构建了知识交流机理模型,作为后续研究的整体分析框架。第四章,借鉴团队效能理论中“输入-过程-输出”模型的基本思想,提出以主体特质、知识特性、交流媒介与环境作为输入要素、以交互质量与知识创新支持作为交互过程的中介要素、以知识吸收能力与交流满意度作为交流结果要素,分别构造出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的理论、概念与假设模型。通过小规模深度访谈与小样本预测对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影响因素的初始测度问题项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估,构建出正式的测量量表;对收集的363份有效样本数据,运用数据统计与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信效度检验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所提出的影响知识交流绩效的研究假设。第五章,阐述了知识交流绩效评价的必要性,构建出以用户价值为核心,注重知识交流客体、交互过程,强调用户的交互情境、新知识的吸纳程度,以及交互感知的知识交流绩效评价的原则与思路,从知识交互水平、知识流量与存量、知识利用程度、用户交互感知四维度创建出知识交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析了现有主流知识交流绩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采用粗糙集条件信息熵的权重确定优化方法,构建出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层次式智能评价模型。通过选取十个较为热门的学术社交网络为研究对象,对其知识交流绩效进行评价,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及模型的科学合理之处。第六章,深入探究了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面临的困境,提出以科研用户多层次需求为导向,加速学术社交网络学术知识传播服务科研过程为目标,开拓多元学术交流渠道,提升用户交互满意度,实现互惠共赢的策略构建思路,分别从知识交流主体、知识资源、知识交流媒介、知识交流环境四个层面探讨了提升知识交流绩效的多元优化策略。第七章,总结与展望。归纳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说明了研究中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可探索的方向。

谌敏[2](2014)在《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演变初探》文中指出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图书情报学经历了巨大变化,研究内容在不断拓展。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作为学科交流的主要载体,最能反映研究的实际状况,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社会价值。众多学者基于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但大多从关键词或主题词等角度研究,鲜见从地域视角对我国图书情报学进行时空演变的可视化研究。本研究基于北大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2版)中图书馆学情报学全部19种核心期刊1987-2011年发表的论文数据,综合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突出地域属性,用GIS和共词分析等方法展示图书情报学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轨迹。首先利用样本数据定量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论文的总体情况,通过词频统计和共词分析法挖掘学科的研究热点,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Ucinet软件可视化展示主要研究热点的时空变迁和区域差异。然后运用GIS空间数据挖掘中的空间统计和重心演变方法研究我国图书情报学不同历史时期研究主题的变迁,可视化展示学科研究的空间重心迁移轨迹,最后对影响迁移的驱动因素进行讨论。1、针对不同类型和形式的题录数据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全面收集1987-2011年19种核心期刊中所有题录信息,删除消息类文献数据和增刊数据,形成88909条有效数据。期刊名称以2011年期刊名称为统计依据,归并曾用名;机构名称以2011年机构名称为标准进行合并;根据第一作者单位信息,增加区域字段;合并标引不规范的关键词,去除通用词和泛义词。2、整体分析我国图书情报学论文产出的论文总量、时空分布、高产作者、重要学术机构。结果表明,我国图书情报学论文数量整体呈波浪状起伏上升,先后经历了平稳发展、自动化、网络化、快速发展四个时期。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论文所属地域呈现不均衡分布,主要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少。北京、广东、湖北、江苏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中心。二十五年间发文量前5的高产作者是王知津、邱均平、王世伟、马海群、蒋永福,高产作者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发文量前3的学术机构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高等院校是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绝对主力。3、研究我国图书情报学的热点和重要主题的时序演变。以关键词为研究对象,构建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基于Ucinet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以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图书馆自动化、数据库建设、数字图书馆、图书情报事业、情报学研究等9个主题为例,利用Ucinet和GIS工具可视化展示每个主题研究地域和热点的时序变化。结果显示,每个主题研究都呈现明显的时序性变化特征,7个主题研究由北京发起,2个主题研究由广东发起,继而扩展至全国其他区域。4、基于G1S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图书情报学热点主题的时空演变。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与时代特点紧密结合的研究主题。1987-1994年以图书情报事业、文献资源建设、文献分类与编目等为主题的学科论文居多。1995-2000图书馆自动化、数据库建设、信息服务业等成为学者们热议的话题。2001-2005年间学者们热衷于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信息服务、信息检索等主题。2006-2011年知识管理、信息计量学、竞争情报成为新时期学者们的研究重点。5、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论文产出的空间重心迁移轨迹。结果表明:1987-2011年间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研究空间重心偏东南,在安徽、江苏、河南三省界内运动,移动轨迹大致呈勾字形,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夏邑县-虞城县-梁园区-虞城县-夏邑县-安徽省毫州市谯城区-阜阳市临泉县-太和县-毫州市谯城区,活动范围东经从115.24°到116.44°,北纬从32.57°到34.29°,覆盖面积6603km2。2000年之前,天津、山东论文的增长率比广东、江苏、浙江地区论文的增长率更高,使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偏移;2001-2005年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区发文量增长迅速,研究重心向南偏西迁移;2006-2011年,北京、天津、四川地区发文量的快速增长,研究重心向西北回归。较发达地区发文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空间重心的迁移。

杜晓曦[3](2013)在《微博知识交流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继上世纪70年代,学习型社会这一发展蓝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后,许多国家遵照这一口号,纷纷开展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活动。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我国也开展了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活动,提出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口号。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及时快速准确的获取知识,适时地进行知识的交流,这已成为人们在社会竞争中获取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渐渐的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在网络上与朋友或陌生人进行各种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各种网络知识交流平台兴起迅速,这其中最重要的知识交流工具就是微博,微博凭借着它的方便快捷、简单易用、注重实效等特点成为网络时代非常重要的知识交流工具,微博交流信息不仅有新闻信息、娱乐信息和生活常识,还有各种领域的最前沿的信息和知识,及各行各业各级别的人士对生活、热门事件和自身研究专业的灵感和感悟。但是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对于网络知识交流特别是微博知识交流的利用以及效果不容乐观,如何高效的获取、分享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总结以往研究缺陷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思考,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以情报学、传播学、行为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结合微博和知识交流的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对现有知识交流模式的探讨,较深入的剖析了微博知识交流的内在机理、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及结构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微博知识交流管理策略,希望可以达到提高微博知识交流的效果,实现微博合理利用的目的。本文共有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阐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整理研究现状综述、明确论文思路与方法,给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整理相关文献,对微博、知识交流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回顾其发展历程。第三章网络知识交流模式及特点研究。归纳了传统知识交流模式和现代网络知识交流模式,在此基础上从整体和局部的视角对微博知识交流网络进行分析,描绘了一个整体的信息交流网络,以及网络信息交流的信息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后再从这个节点获得反馈的过程,当然信息在到达一个节点的时候不止会产生反馈,还会发散传递到其他节点,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流通的信息交流网络;最后得到了网络知识交流的几点特征,通过对微博知识交流特征的分析,为后面的机理分析打下基础。第四章微博知识交流内在机理研究。对参与微博知识交流的主体、内容、渠道及效果这四要素进行了讨论,然后对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内在机理的研究,我们得到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交流系统,系统中的诸要素相互作用,保障系统的运行。在此过程中,知识交流的双方交替扮演了知识发送者和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因此该过程包含了不止一次的知识转移过程。知识交流的这种传受合一使知识交流的主体和对象走向融合统一,从而在微博知识交流网络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不仅有效地促进了知识交流主体间的交流,而且提高了知识转移的效率。第五章微博知识交流作用机理研究。在这一章我们分析了微博知识交流的动因、障碍、功能和目的。从核心基本功能和延伸重要功能发出,总结了微博知识交流能够实现的四个功能:微博知识交流的基本功能——信息交流,即从情报学的角度探讨微博的意义;微博知识交流的社会功能——构建和维系了广大博友的人际交流网络;微博知识交流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实现一定的经济价值;文化功能——为公众知识交流营造出一个虚拟但不失真实的文化环境。第六章微博知识交流结构机理研究及实证。应用社会网络理论对微博知识交流网络中各节点以及节点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社会网络分为整体网络和自我中心网络,对应了微博知识交流网络中节点的位置与角色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论证,我们可以得知处于微博知识交流网络中不同位置的节点对网络的影响力是不同的;关系紧密的节点构成了一个个的凝聚子集,而具有“桥”角色的节点在沟通不同的子集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网络位置与角色又不是彼此分离的,它们具有相互依赖性,是彼此关联的。我们认为微博知识交流结构机理研究极为重要,既对单个节点,又对整个行动者群体的行为、感情和态度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第七章微博知识交流影响模型实证分析。从嵌入视角与个人行为动因研究了微博知识交流的影响因素,借鉴已有的社会资本嵌入理论与个人行为激励理论,总结出来对微博知识交流的七个影响因素: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结强度、信任、个人专业领域、成就需求、权利需求和亲和需求,根据影响因素与微博知识交流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微博交流影响模型并作出了相应的假设。为了印证假设是否成立,对微博知识交流影响假设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在微博知识交流的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个人对知识交流有积极作用;在微博知识交流的过程中,联结强度对博主间知识交流具有积极作用;在微博知识交流的过程中,个体间的信任关系对知识交流具有积极作用;在微博知识交流的过程中,个人的专业知识对知识交流具有积极作用;个人成就需求越高,在微博社区中的知识交流程度就越高;个人权力需求越高,在微博社区中的知识交流程度就越高;个人亲和需求越高,在微博社区中的知识交流程度就越高。第八章微博知识交流管理策略。从大的网络环境、诚信体系建设、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和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四个方面入手,根据对微博知识交流机理的分析研究,为微博知识交流提出了相应管理策略。第九章总结与展望。对本文归纳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林霞[4](2012)在《知识交流论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站在图书馆改革的立场去理解现有的社会知识交流论,考察其重要意义、时代职能以及和图书馆的直接联系。阐述了图书馆的情报职能、教育职能和社会职能,肯定了图书馆系统应有的社会作用。

毛海燕,王梅[5](2012)在《微博与图书情报服务空间的新拓展》文中研究表明微博的经验和价值,对图书情报服务空间的新拓展,开启图书情报服务工作的新空间和新视角,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因此我们要借用微博的成功经验,更有效果的、更有针对性的,尤其是在"阅读导航"方面开展图书情报服务工作。为此文章主要论述四个问题:微"概念"与图书情报服务工作的"新"思路、微"信息"与图书情报服务工作的"强"互动、微"平等"与图书情报服务工作中的"大"精神及微"交流"与图书情报服务工作的"速"传播。

丰素贞[6](2010)在《历史角度视野下的图书馆学刍议》文中认为图书馆学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而从历史的角度和高度来进行图书馆学的研究还需要加强和深入。因为图书馆学的具体内容及其内在结构的形成是与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必然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演进。只有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图书馆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才能准确把握其理论内容的成因及其本来面目,才能客观认识并正确判断其理论体系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认清图书馆学研究的方向和本质。

葛园园[7](2010)在《国内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知识流派”评析》文中认为从科学学和科学哲学的角度对国内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主流——"知识流派"的结构、特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对其存在的严重不足做出中肯的评价,同时从正反两个方面梳理具有代表性的九种观点,以期能推动"知识流派"的研究,也为图书馆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伍若梅[8](2010)在《基于作者共被引和元分析的我国图书馆学范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库恩的经典之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问世以来,“范式”一词成为各学科中经常讨论的概念。而自从我国学者邱昶、黄昕利用范式理论来判断我国图书馆学的发展阶段以后,国内图书馆学界也对图书馆学范式展开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很多种。但大部分学者都是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从不同侧面或是采用对文献梳理的方法或是采用对图书馆学发展的历史研究方法来对我国图书馆学范式进行归纳与总结。由于研究角度各异,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针对以上国内对图书馆学范式讨论的情况,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来窥探我国图书馆学的研究结构,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绘制图书馆学知识图谱,利用可视化的方法显示研究群体之间的关系,划分我国图书馆学的流派,分析流派的研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整体研究特征,总结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所存在的几大范式。文章首先在总结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出了对我国图书馆学具有突出贡献的108位核心作者,然后利用CNKI在线检索出各位学者的共被引次数并形成矩阵。接着利用SPSS软件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划分出了我国图书馆学的5个流派,分别是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理论流派、图书馆建设流派、信息资源管理流派、目录学与文献学流派和文献标引与编目流派,并绘制出了相应的知识图谱。针对不同的流派,文章又利用元分析方法和词频统计方法从研究主题、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热点三个维度,对我国图书馆学各流派的研究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了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存在的4大范式,分别是理论建构范式、人文范式、技术范式和信息资源范式。

赵春玲[9](2009)在《1990-2008年中国图书馆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本文在对自1990-2008年以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刊载的图书馆社会学理论研究论文进行研读的基础上,就对图书馆社会学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思想、概念界定和研究对象、中国图书馆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吴慰慈,张久珍[10](2009)在《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六十年》文中研究说明描述了新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60年的发展轨迹,总结了建国以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等研究领域的进展,分析了不同阶段图书馆学研究的特点。

二、网络环境下“知识交流说”再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环境下“知识交流说”再论(论文提纲范文)

(1)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学术社交网络研究现状
        1.3.2 知识交流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析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的基础理论
    2.1 学术社交网络
        2.1.1 学术社交网络的界定
        2.1.2 学术社交网络的特征
        2.1.3 学术社交网络的类型
    2.2 知识交流
        2.2.1 知识交流的内涵
        2.2.2 知识交流的构成维度
        2.2.3 知识交流的形成机制
        2.2.4 知识交流的相关模式
    2.3 绩效评价
        2.3.1 绩效评价的内涵
        2.3.2 绩效评价理念对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评价的适用性
    2.4 本章小结
3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机理分析
    3.1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的内涵
    3.2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的特征
    3.3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的体系构成及要素分析
        3.3.1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的体系结构
        3.3.2 知识交流中的节点
        3.3.3 知识交流中的知识价值链
        3.3.4 知识交流中的知识网络
    3.4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动因
        3.4.1 内动因
        3.4.2 外动因
    3.5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的过程
    3.6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的模式
        3.6.1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模式的内涵
        3.6.2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的一般模式
        3.6.3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的创新模式
    3.7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机理模型构建
    3.8 本章小结
4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及影响因素
    4.1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的内涵
    4.2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4.3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影响因素的变量界定与概念模型
        4.3.1 主体特质维度与变量界定
        4.3.2 知识特性维度与变量界定
        4.3.3 交流媒介维度与变量界定
        4.3.4 交流环境维度与变量界定
        4.3.5 主体交互维度与变量界定
        4.3.6 知识交流绩效维度与变量界定
        4.3.7 知识交流绩效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4.4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影响因素的变量关系与假设模型
        4.4.1 主体特质与主体交互的关系
        4.4.2 知识特性与主体交互的关系
        4.4.3 交流媒介与主体交互的关系
        4.4.4 交流环境与主体交互的关系
        4.4.5 主体交互与知识交流绩效的关系
        4.4.6 知识交流绩效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
    4.5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影响因素的量表与评估
        4.5.1 测量量表的问题设计
        4.5.2 初始测量量表的修订与评估
        4.5.3 正式测量量表的确定
    4.6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6.1 数据的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6.2 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分析
        4.6.3 结构模型的验证性分析
        4.6.4 假设模型的验证结论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评价
    5.1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5.2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评价的原则与思路
        5.2.1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评价的原则
        5.2.2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评价的思路
    5.3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5.3.2 评价指标选取与释义
    5.4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评价方法选取
        5.4.1 几种常用评价法的比较
        5.4.2 引入粗糙集评价法的优势
    5.5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5.5.1 粗糙集条件信息熵
        5.5.2 基于粗糙集条件信息熵的层次式评价模型构建
    5.6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
        5.6.1 研究对象的选取
        5.6.2 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5.6.3 研究结论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的提升
    6.1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提升策略的设计思路
    6.2 知识交流主体层面
        6.2.1 增强知识提供主体的交流意愿与动力
        6.2.2 提升知识提供主体的学术知识服务能力
        6.2.3 促进知识接受主体的参与与互动
        6.2.4 培养知识接受主体的信息素养
        6.2.5 推动知识交流主体之间的协同与发展
    6.3 知识资源层面
        6.3.1 提高学术社交网络知识的质量
        6.3.2 丰富学术社交网络知识的内容
        6.3.3 加强学术社交网络知识的原创性
        6.3.4 关注知识的学科差异与专业细分领域
    6.4 知识交流媒介层面
        6.4.1 优化学术社交网络的知识交互功能
        6.4.2 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交流技术体系
    6.5 知识交流环境层面
        6.5.1 营造和谐的学术文化氛围
        6.5.2 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6.5.3 建立共赢的人际信任体系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2 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评价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演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我国图书情报学核刊论文产出的计量分析
    3.1 发文总量分析
    3.2 发文量的时空分布
    3.3 高产作者分析
    3.4 重要学术机构分析
4 我国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分析
    4.1 基于UCINET知识图谱可视化不同时期热点问题
    4.2 主要研究热点的时空变迁分析
    4.3 热点问题的区域差异分析——以数字图书馆为例
5 基于GIS的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和发文量的时空演变
    5.1 各时期多主题热点的GIS演变分析
    5.2 我国图情研究发文量的空间重心变迁分析
    5.3 影响我国图情学研究的动因分析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微博知识交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学习型社会
        1.1.2 微博成为网络时代重要信息获取和交流渠道
    1.2 微博知识交流研究现状
        1.2.1 微博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知识交流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微博知识交流
    1.3 论文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微博相关理论
        2.1.1 微博产生的背景
        2.1.2 微博的概念
        2.1.3 微博的基本功能
    2.2 知识交流的相关研究
        2.2.1 知识的内涵
        2.2.2 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
        2.2.3 知识交流的一般过程
        2.2.4 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
    2.3 微博知识交流分析
        2.3.1 从关系维构建知识转移网络
        2.3.2 从结构维构建知识转移网络
3 网络知识交流模式
    3.1 传统知识交流模式
        3.1.1 米哈依洛夫广义的科学交流系统模式
        3.1.2 Shannon-Weave通讯模型
        3.1.3 信息交流的栈模式
        3.1.4 情报交流的守门人模式
        3.1.5 文献交流过程循环模式
        3.1.6 文献传播过程的基本结构模式
        3.1.7 拉斯韦尔5W模式
        3.1.8 控制论传播模式
        3.1.9 集中与辐射的传递模式
        3.1.10 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系统模式
    3.2 网络知识交流模式
        3.2.1 J.M.Hurd的未来科学信息交流模式
        3.2.2 新情报交流系统
        3.2.3 基于信息流的网络传播过程
        3.2.4 微博知识交流模式
    3.3 多视角下的网络知识交流分析
        3.3.1 整体网络视角下的知识交流
        3.3.2 单个节点视角下的知识交流
    3.4 网络知识交流的特点
        3.4.1 网络传播的传染病模式
        3.4.2 人际传递与大众传递结合
        3.4.3 多层面交流结合
        3.4.4 多样信息源结合
        3.4.5 单向传播与多向传播结合
        3.4.6 同步交流与异步交流结合
        3.4.7 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的角色变化
        3.4.8 信息交流长尾理论
4 微博知识交流内在机理研究
    4.1 微博知识交流主体
    4.2 微博知识交流的内容
        4.2.1 日常生活类知识
        4.2.2 新闻资讯类知识
        4.2.3 休闲娱乐类知识
        4.2.4 人文社科类知识
        4.2.5 行业科技类知识
    4.3 微博知识交流途径
        4.3.1 跟随机制
        4.3.2 传播机制
        4.3.3 搜索机制
        4.3.4 链接机制
    4.4 微博知识交流效果
        4.4.1 微博知识交流效果与作用
        4.4.2 用户视角对微博知识交流效果的影响
    4.5 微博知识交流系统内在机理
        4.5.1 微博知识交流系统
        4.5.2 微博知识交流系统各因素关系分析
5 微博知识交流作用机理研究
    5.1 微博知识交流动因
        5.1.1 微博知识交流所处环境
        5.1.2 知识的特性
        5.1.3 微博知识交流行为主体动因
    5.2 微博知识交流障碍
        5.2.1 知识与微博知识交流
        5.2.2 知识交流主体与微博知识交流
    5.3 微博知识交流实现功能分析
        5.3.1 微博——信息的发布与获取
        5.3.2 微博知识交流的社会功能分析
        5.3.3 微博知识交流的经济功能分析
        5.3.4 微博知识交流的文化功能分析
6 微博知识交流的结构机理
    6.1 微博知识交流网络
    6.2 微博知识交流社会网络分析
        6.2.1 微博知识交流网络结构位置分析
        6.2.2 微博知识交流网络角色分析
    6.3 实证研究
        6.3.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3.2 微博知识交流网络中心性分析
        6.3.3 小团体分析
    6.4 小结
7 社会网络嵌入视角下的微博知识交流影响模型分析
    7.1 知识交流与社会网络的交叉研究
    7.2 结构嵌入与微博知识交流
        7.2.1 网络中心性与微博知识交流
        7.2.2 网络联结与微博知识交流
    7.3 关系嵌入与微博知识交流
        7.3.1 信任的定义
        7.3.2 信任对微博知识交流的作用
    7.4 认知嵌入与微博知识交流
    7.5 个人动机与微博知识交流
    7.6 研究设计
        7.6.1 研究样本和数据收集
        7.6.2 问卷变量设计
        7.6.3 分析程序与方法
    7.7 微博知识交流影响模型探讨
        7.7.1 微博知识交流影响模型回归分析
        7.7.2 主成分分析得到评价模型
        7.7.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7.8 小结
8 微博知识交流管理策略
    8.1 为微博知识交流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
    8.2 加强信任、联系和沟通
    8.3 为微博知识交流参与者创造个性化的知识圈
    8.4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9 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科研情况
致谢

(4)知识交流论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基础理论是变革的要求
2 对“社会知识交流说”的评价
3“社会知识交流说”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5)微博与图书情报服务空间的新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概念”与图书情报服务工作的“新”思路
2 微“信息”与图书情报服务工作的“强”互动
3 微“平等”与图书情报服务工作中的“大”精神
4 微“交流”与图书情报服务工作的“速”传播

(6)历史角度视野下的图书馆学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角度视野下图书馆学历史反思的意义
二、历史角度视野下图书馆学研究的复苏
三、历史角度视野下对图书馆学的历史审视
    1. 藏书楼时代———图书馆学的知识积累时期。在藏书
    2. 图书馆时代———图书馆学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3. 网络时代———图书馆学的变革时期。
四、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展望

(7)国内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知识流派”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知识流派”的学科互涉特征
2 “知识流派”各学说的原子团簇结构特征
3 知识说——知识流派的先驱
4 客观知识说——哲学观
    4.1 客观知识说的理论成就
    4.2 客观知识说的缺陷
5 知识集合说——移植其他学科理论的典范
    5.1 知识集合论的理论成就
    5.2 知识集合说的主要缺陷
6 知识资源说——资源观
    6.1 知识资源说的理论成就
    6.2 知识资源说的主要缺陷
7 公共知识管理说——管理观
    7.1 公共知识管理说的理论创新
    7.2 公共知识管理说的不足之处
8 知识传播说——传播学视角
9 另一种传播说
10 知识可获得性论——另辟蹊径的学说
11 交流学派——中国特色的本土原创流派
12 思索和评价

(8)基于作者共被引和元分析的我国图书馆学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预期创新点
2 我国图书馆学范式与研究方法综述
    2.1 图书馆学范式研究综述
        2.1.1 关于范式概念的理解
        2.1.2 图书馆学范式理论研究
        2.1.3 问题与分析
    2.2 研究方法综述
        2.2.1 作者共被引
        2.2.2 元分析
        2.2.3 词频分析
3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结构分析
    3.1 文献与应用软件的选择
        3.1.1 文献选择
        3.1.2 数据库选择
        3.1.3 应用软件
    3.2 作者选择
    3.3 建立作者共被引矩阵
    3.4 多元统计分析
        3.4.1 矩阵转换
        3.4.2 因子分析
        3.4.3 聚类分析
        3.4.4 多维尺度分析
    3.5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结构分析
4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元分析
    4.1 元分析方法及研究主题的确定
    4.2 元分析研究过程
        4.2.1 文献检索
        4.2.2 研究过程
    4.3 元分析分类结果
        4.3.1 文献分布
        4.3.2 研究主题的分类统计
        4.3.3 关键词的聚类统计
        4.3.4 词频的统计分析
5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范式探讨
    5.1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特征
    5.2 我国图书馆学的流派特征
        5.2.1 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理论流派
        5.2.2 图书馆建设流派
        5.2.3 信息资源管理流派
        5.2.4 目录学与文献学流派
        5.2.5 文献标引与编目流派
    5.3 我国图书馆学的研究范式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9)1990-2008年中国图书馆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思想——对图书馆社会学做出突出贡献的理论名家
    1.1 杰西·谢拉
    1.2 兰德赫尔
2 图书馆社会学的概念界定以及研究内容
    2.1 图书馆社会学的概念界定
    2.2 研究内容
3 理论与方法
    3.1 知识交流论
    3.2 研究方法
4 结语

(10)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六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1 新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60年的发展轨迹
    1.1 建国初期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
    1.2 80年代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
    1.3 90年代以来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
2 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主要进展
3 信息服务研究的主要进展
    (1) 信息服务研究的总体脉络。
    (2) 参考咨询服务研究。
    (3) 信息用户研究。
    (4) 用户教育研究。
4 数字图书馆研究的主要进展
5 新世纪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1) 现实问题研究。
    (2) 知识论研究。
    (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
    (4) 图书情报工作网络化研究。
    (5) 数字图书馆模式与机制研究。
    (6) 标引语言与信息标引研究。

四、网络环境下“知识交流说”再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术社交网络知识交流绩效研究[D]. 胥伟岚.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2]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演变初探[D]. 谌敏.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7)
  • [3]微博知识交流机理研究[D]. 杜晓曦.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7)
  • [4]知识交流论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J]. 林霞.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2(04)
  • [5]微博与图书情报服务空间的新拓展[J]. 毛海燕,王梅.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2(01)
  • [6]历史角度视野下的图书馆学刍议[J]. 丰素贞. 潍坊学院学报, 2010(03)
  • [7]国内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知识流派”评析[J]. 葛园园. 图书情报工作, 2010(11)
  • [8]基于作者共被引和元分析的我国图书馆学范式研究[D]. 伍若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 [9]1990-2008年中国图书馆社会学理论研究综述[J]. 赵春玲.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06)
  • [10]新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六十年[J]. 吴慰慈,张久珍. 图书馆杂志, 2009(05)

标签:;  ;  ;  ;  ;  

再论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交换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