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的新视野

超越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的新视野

一、超越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的新视野(论文文献综述)

杨海峰[1](2021)在《跨越性:柄谷行人批评理论的后科学品格》文中研究说明以独特的后政治经济学视野走出后现代主义"文本观念论"误区的柄谷行人,其文学批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形成了理论共振效应。通过对20世纪以来以"文学性"为中心的文学科学方法的反思,柄谷行人突出了对马克思科学思维方式的考察,并对马克思《资本论》等成熟期作品进行了创造性解读。传统政治经济学模式背后潜隐着近代形而上学逻辑,马克思凭借其敏感的哲学思辨力超越了19世纪的经典科学范式,这是一种近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新视野。柄谷行人以其跨学科的理论姿态,为我们反思俄国形式主义以来的西方现代文学科学化道路,厘清文学与现代多元化历史实践的复杂关联,开拓人文社会科学新路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思路。

叶冬娜[2](2020)在《理论应然与实践必然: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的新对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性关注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分离与融合问题,乃是科学展开自我反思的结果。基于哲学层面的反思,源自休谟对"是"和"应当"之间的区分;基于文化形而上学层面的反思,正是马克思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关于自然的人化的论述。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规范科学精神。在深刻理解二者关系的前提下,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首先是科学的,但它又是处于人文层面的,是有关于人的解放与自由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科学的资本主义应用是导致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对立的社会历史根源,其在协调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关系问题上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楚小庆[3](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梁艳[4](2017)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主要书写对象的作品。"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欢书写的角色。近年来,在生态文学作品中关于"水"的书写也成一时之盛。水世界是浩瀚庞大的,又是千姿百态的。从大洋大海、江河湖泊,到山泉小溪、池塘潭井,"水"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现在一些生态文学作品中,并成为最重要的书写对象,这是此类生态文学作品与传统山水田园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传统文学中"水"常常以自然背景出现,或是烘托情景气氛抒发作家情感,或是作为重要的叙事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但是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专门以大江、大河、海洋等为书写对象,将"水"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成员,给予其生态伦理的关怀,且从人与自然等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的高度来观照江河、湖泊、海洋等水体的生命状态和存在价值。因而生态文学作品对于"水"的书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学作品的全新样态。"上善若水",水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水是大地母亲哺育人类的乳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一生水"的思想。水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下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森林到草原,从陆地到海洋,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土地、沙石等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水"当然亦不能幸免。生态文学中关于"水"的书写正是生态问题在文学中的反映。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通过系统的梳理,勾勒出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的大体样貌,为孕育中华民族的江河、湖泊以及海洋绘画出一幅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多面的文学画像。如果以"水"为主线对两岸生态文学研究进行观察、梳理,可以发现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研究虽取得了优异成果,但是对于生态文学中"水书写"的系统论述和专门着述还没有见到。大陆有学者专门对生态文学中的森林、草原、土地等自然要素作过重点研究,也有学者对个别"河流书写"文本作过分析,但是系统、全面考察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书写对象的研究着述还是一个空白,更不用说以"水书写"为主线,将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进行整合对比研究,就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两岸生态文学对"水"的关注和思考铸就了诸多优秀文学文本,也出现了多位以"河流书写"和"海洋书写"而享誉文坛的作家,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学资源。就研究对象的时限,鉴于海峡两岸相对自觉的生态文学创作大致均在1980年代以后展开,本研究将研究范围确定在此时间点之后。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四个篇章,以下是全文的整体架构:"绪论"交待了选题缘由、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路径。目前,全球范围内严重的"水"生态危机是此次选题的现实缘由,两岸生态文学中大量的"水书写"作品为本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等理论支撑下,本研究还采用了社会学、生态批评和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文本细读来整合对比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第一章对生态思想的起源发展与精神内涵进行梳理和解析,并从中归纳出关于"水"的生态思想。中西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本章力图从古代生态思想中汲取营养,为今天思索"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带来启发。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一是人与自然共生的"阿尔卡迪亚模式",另一种是人为自然立法的"帝国模式"。而中国自古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就比较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思想的核心。在对待"水"的问题上,中国古人有着明显的"水崇拜",这对今天我们如何"亲水"、"爱水",与"水"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具有重要思想启迪。第二章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整体框架中描绘"水书写"的大体样貌。首先对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情况进行梳理,从中选择"水"书写的经典作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大陆的生态文学创作经历了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化。"浅绿色"生态文学是"浅层次"的生态思考,仍然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深绿色"则是从深层生态学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台湾生态文学创作则经历了从激情"呐喊"到冷静"观察"的过程。而且台湾的生态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本土化和可视性等特点。一些作家对"土地伦理"的思考引发了当地社区环境自治等行为。生态文学文本也融文字与绘图于一体,呈现出"可视性"的特点。对于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通过比较发现:大陆的"水书写"主要关照了 "大江大河",而台湾在"海洋书写"方面则成绩斐然。"一方水土一方人",河流与家园有着天然的联系。大陆的"河流书写"有着浓厚的"家园情结"。从生态角度来讲,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台湾四面环海,"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为活跃,同时海岛环境使台湾的"海洋书写"带有"向海而生"以及"生存与挑战"的色彩。第三章写"江河之水"。江河是大地的血脉。对大江大河的生态书写,大陆较之于台湾更令人瞩目,不但出现了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江河并非万古流》、《长江传》等优秀作品,而且还有像徐刚、哲夫这样专注于大江大河书写的作家。本章以徐刚和哲夫的作品为研究重心,主要分析"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并从生态整体观的高度关注河流生态,追问河流存在的伦理价值。河流书写中"河流"形象经历了从"孕育者"到"受难者"的转变,而河流作为"施暴者"形象已越来越模糊,曾经的滔滔江水如今枯萎断流,河流不仅丧失"施暴"的能力,其生命力也消耗殆尽。河流有没有生命?如何尊重和保护河流的生存权?人类修建"水利"工程等行为能否首先保证河流的基本生态安全?这些都是值得拷问的生态哲学以及人与自然的存在问题。河流与家园密切相关,从生态视角来看,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因此"河流书写"中的"地缘情结"和"家园意识"非常明显。江河之外,湖泊之水也单独作为一节来研究,杨志军的《环湖崩溃》在生态性与文学性的融合上、在"荒原精神"与"人定胜天"的对决中,都是值得探讨的生态哲学和美学问题。第四章写"海洋之水"。在对比研究中发现,台湾的"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加出彩,因而本章主要对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进行分析。寻找海洋书写中的生态意识,既是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高度契合,也是一种整合与越界,有学者称之为"蓝色批评"。台湾生态文学作家廖鸿基和夏曼·蓝波安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是海洋生态文学作品中文学性和生态性兼备的优秀作品。这两位作家是台湾生态文学和海洋文学高度契合的标志性作家,也是跨界研究的"明星"作家,但是二人的作品却风格迥异。廖鸿基笔下的大海是"讨海人"的家园和战场,里面所写到的风俗习惯往往是汉族的习性。而夏曼·蓝波安是台湾原住民作家,他笔下的大海是达悟族的大海,作品讲述的是达悟族的风俗习性和传统文化。虽然他们创造了截然不同的海洋文学意象,但对海洋生态保护都持严肃关注的态度,作品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态思想。尤其是达悟族"取而不贪"的海洋生态意识,对于今天保护海洋生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结语"从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水书写"所展示的"江河湖泊受难图"和海洋污染图景中受到启示。的确,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处于生态危机之中,而人类又如何能够安然自保?这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人类只有遵循生态整体观思想,给予"水"以"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伦理关怀,高度尊重其生存的权利,人与自然、人与水才能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才能真正实现。

岳芬[5](2017)在《西方环境美学中的中国生态思想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环境美学是在环境危机日益严峻的语境下逐渐产生的新的美学范式,是对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审美观念的超越。环境美学的核心是自然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审美的影响以及环境审美的伦理责任等。环境美学从19世纪的西方现代美学中分裂出来,进而成为20世纪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环境问题的全球性特征,环境美学并不专属于西方或东方学者,它突破了种族、地域以及意识形态的界限,已经成为全球美学研究者共同关注的学科。受到西方精神危机、环境危机以及东方思想的重新发现等多元审美范式的影响,环境美学家在19世纪的科学主义审美观的基础上有所推进。艾伦·卡尔松建立了以科学主义审美观为核心的环境美学理论,提出了以“自然全美”为主张的肯定美学。与卡尔松相比,奥尔多·利奥波德对科学主义的环境美学观进行了深刻反思,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赋予自然以权利甚至情感,重视科学知识的客观态度并没有使他冷漠地对待自然,他强调人应该出自本能地热爱荒野,他的伦理观更贴近后现代、东方式的精神。约·瑟帕玛的美学观则是对卡尔松和利奥波德思想的综合,他进一步完善了肯定美学,试图平衡科学主义与自然体验。他专注于禅宗美学中人与自然平等并能和谐相处的观念,受此影响,他开始在环境美学之外关注生态美学。环境哲学和环境伦理学进一步促进了中西环境美学思想的融合,以尤金·哈格罗夫、阿尔贝特·史怀泽以及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为代表的环境哲学家,从环境伦理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传统思想对于西方环境思想的价值,他们的理论推动了西方环境主义思想走向丰富。哈格罗夫承认自然具有的内在价值,提出“弱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观,他发现了西方非主流观念中亲近自然的思想,该创建也为他尝试借鉴中国传统思想提供了可能。史怀泽在反思西方传统伦理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畏生命的环境观。该观点的核心是在尊重一切生命形式的前提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东方智慧在史怀泽的环境哲学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同哈格罗夫和史怀泽相比,罗尔斯顿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更为具体,他的环境美学观是其环境伦理原则的延伸,他将禅宗和道家思想引入环境美学研究。在积聚东方智慧的环境伦理学观念的影响下,环境美学开始大量借用中国传统思想,甚至将中国传统审美观、社会伦理观以及自然观念直接转化为环境思想和审美实践。加里·斯奈德的环境美学观充满宗教情怀,他为西方环境美学注入了以禅宗思想为基础的山水美学精神,禅宗消解了人与自然的隔阂,而中国传统美学对山水的思考更将环境主义者指引向更广阔的荒野。在斯奈德的基础上,戴维·佩珀从生态学与政治学的跨学科研究着手,希望能够在诗意的世界之外取得更多的环境实践成果,他致力于在政治和社会层面解决目前存在的环境危机。建设性后现代哲学是对斯奈德、佩珀等人环境观念的综合和提升,在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基础上,以大卫·雷·格里芬为代表,后现代哲学反思了现代性的弊端,他们主张以“返魅”的方式建立一种新的综合的世界观。受中国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阿诺德·伯林特建立了以参与美学为核心的环境美学,他提倡鉴赏者通过个人的感官体验参与到环境审美的过程中,该观点对环境美学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美学具有重要意义。玛丽·伊芙琳·塔克使伯林特的参与美学思想在社会层面上得以实践,塔克希望在道家的自然生态思想和儒家的社会生态思想中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灵感。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与生态哲学共同促进了环境美学的发展和丰富,东方传统思想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古典园林、传统书院、山水画等审美范式以及中国传统的自然哲学思想等。但是,中国文化本身具有其复杂的特性,中国传统思想中儒、释、道各家对自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部分西方环境美学家对中国传统自然审美观和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读,环境美学家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思想与环境美学的结合,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思想应用于环境美学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肖显静[6](2017)在《走向“第三种科学”:地方性科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代科学传统"(第一种科学)虽然可能暂时有利于环境保护,但是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最终也不能保护环境。近现代科学("第二种科学")的"建构"(包括实验室"事实建构"和数学抽象的"理论建构")与"规训"(包括实验室认识过程中的"规训"和科学应用过程中的"规训"),是近现代科学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鉴于此,试图通过发展"第二种科学"来解决环境问题是行不通的。要解决科学应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就必须变革近现代科学的"建构"和"规训"性质,让科学"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大力发展直接"面向"自然、对自然自身展开研究的"地方性科学"("第三种科学")。"地方性科学"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改近现代科学"人类中心主义"的旨归,既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保护环境。

李留义[7](2016)在《现代性境域中的生态危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人正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改变着世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类进入了物质丰裕的工业化时代,获得了物质上的极大满足。但人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忘记了“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背叛”了自然,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界正逐步“报复”人类,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的时代问题,把人类逼近了灭亡的边缘。摆在人们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抑或改变自己(作为某个个人和作为人类共同体的一分子),抑或注定要从地球上消失。所以,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含义,重新审视和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拯救、善待自然和消解生态危机成为当下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若要消解生态危机,就无法回避现代性,因为现代性已成为我们生存其中的时代境域,并以不同的方式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的内在规定性,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它在给我们带来物质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的悲剧。从本质上说,现代性是人类追求自由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彰显着一种时代精神和社会品质;从存在的支柱上,现代性以主体性原则为思想支撑,以资本逻辑为世俗基础,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方面,是具有内在张力的总体性概念;从开放的视角,现代性又是多元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所构建的现代性是不同的,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和实现形式。资本主义现代性,就是现代性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的社会表现形式。同时,本文也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性”。对于“社会主义现代性”这个范畴,尽管人们对其语义的界定还不太明晰,但在事实上,它的提出反映了现代性发展的未来指向,具有客观必然性,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引发生态危机的一种思考,它成为现代性发展的一种愿景,并为人们所重视,是需要我们去完成的一项“事业”,它能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扬弃,能够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危机与现代性有着一种不解之缘。生态危机并不是根源于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性,而是根源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所引发的现代性危机。从最本真的意义上讲,现代性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现代性”。肇始于启蒙运动的现代性,内涵有人们追求自由、幸福和社会进步的时代精神,体现着人类对自由和进步的向往,呈现了鲜明的历史性、时代性、价值性和社会性等特征,是人类目前“尚未完成的事业”。而资本主义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的社会实现形式,背弃了现代性最初的、为人类预设的自由与解放的社会理想,把人们带入了“新”的压迫与奴役之中,凸显了现代性的危机,使人类统治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所“控制”,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性所承诺的关于人类社会的价值理想已经泯灭,也不意味着现代性的终结,只是表明人们实现价值理想的形式和路径发生了偏差。只有真正地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超越,才能发挥出现代性的内在潜能,才能摆脱现代性的危机。资本主义现代性是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依托,以主体形而上学为哲学支撑,以不断膨胀的资本逻辑为世俗基础的现代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现代性不断现实化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曾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观,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负面效应,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特别是生态问题。因此,我们在扬弃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过程中,使现代性回归其“本真”,并实现一种自我的提升,具体通过以下路径来完成:一是坚持实践原则和现代实践方式的生态化革新,以此来超越主体形而上学;二是瓦解资本逻辑;三是在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和构建一种新现代性的过程中,扬弃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中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处于现代性的包围之中,并且遭遇着生态危机的威胁。具体来看,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长期以来优先发展经济,疏于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以致加剧了环境污染,致使生态恶化。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人们要生存,社会要发展,要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和利用,所以,必然产生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若要解决这一矛盾,消解生态危机,我们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际出发,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出发,建构中国现代性,实行“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开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的文明之路,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马莉[8](2015)在《罗蒂的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查德·罗蒂是从分析哲学阵营中走出来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他从传统科学哲学的外部对科学展开文化和哲学的反思,侧重于科学的人文研究,因此常被学界误解为“反科学分子”加以批判。然而罗蒂实施的一系列“降科学、升人文”的哲学策略,其目的都是为了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各就其位,在“泛文学文化”平台上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这充分展现出科学文化哲学的研究态势,使罗蒂堪称代表性的科学文化哲学家。对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的深入阐发有助于学界对罗蒂哲学思想整体图景的把握,能够拓宽和丰富科学哲学的研究维度,也为融合西方哲学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是科学哲学的历史—文化转向和后现代转向,理论渊源是英美哲学和欧陆哲学两大哲学传统。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之后,科学哲学研究呈现出历史、社会、文化、人类学等多元化的新趋势,为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时代的际遇。英美分析哲学中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和“家族相似”理论、蒯因的“整体主义知识观”,实用主义哲学中詹姆斯的“人文主义”宗教及真理观、杜威对哲学传统的批判和欧陆哲学中尼采的“视角主义”思想、海德格尔的“诗意哲学”是罗蒂科学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启发罗蒂铲除形而上学根基,削平科学高于其他文化的认识论地位,注重科学与人文的平等对话。罗蒂科学文化哲学的首要内容是对传统哲学范式的转变,通过颠覆形而上学和以“小写的”哲学改造认识论哲学两大策略,撼动科学为知识代言的哲学基础。在本体论上他以“语境论”和“泛关系论”反对有超出语言之外的事物本质存在,在认识论层面以“认识论行为主义”反对寻找永恒知识框架的基础主义、反对以心灵镜现实在的表象主义,在方法论上以“新模糊主义”反对主客二分的二元主义,竭力根除形而上学。他以诠释学、对话哲学、教化哲学替代认识论、研究哲学、系统哲学,使永恒的知识与真理让位于自由开放的诠释和不同文化范式之间持续的对话与合作,以此消除科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认识论优势,鼓励人类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新的哲学范式下,罗蒂反对科学主义,将科学回归为一种实现人类幸福的普通工具、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和一种文学样式,并据此对传统科学哲学的四大核心论题展开批判。通过消解科学划界问题、摒弃真理符合论、提倡非“科学实在论”、拒绝科学方法优越性,罗蒂彻底否弃将科学当作优势文化的科学哲学传统,取消科学由于同真理、实在的特殊关系及其优越的方法而成为文化权威的哲学预设。通过以“理性Ⅲ”替代“理性Ⅱ”,以“协同性”替代“客观性”,重塑理性、客观性概念,赋予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同等的合理性、客观性资格,在“泛文学文化”的平台上实现他的科学文化哲学的核心目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平等共荣。罗蒂并不是以文学之王对科学、哲学之王篡权,而是以强调整体性的“泛文学文化”包容各个学科,鼓励学科间建立既相互独立、平等又相互对话、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实现人类的幸福。罗蒂的科学文化哲学凸显出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人文主义和吸收科学的文化研究的合理因素四个方面的显着特点。科学文化哲学思想是罗蒂变革西方哲学与文化传统的立足点,突破了正统科学哲学的封闭性,为科学的多元化哲学研究提供了空间,因此彰显出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开放视域,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过于倚重偶然性、从局外人的视角审视科学的局限性。罗蒂的科学文化哲学启示我国在坚定地依靠科学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重视发展和发扬人文文化,在科学与人文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将求知、求真、求实与求美、求善并重。

张小枝[9](2015)在《批判与建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表面上看,全球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是西方工业化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快速推展的直接后果,但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则可以看出这一危机背后所隐藏的更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和形而上学基础。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当下人类所遭遇的这场生态危机其实不过是西方文化危机、思想危机的现实表征而已。其实对于西方文化危机的反思与警示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20世纪以后,对于西方主导的现代文明模式的否定与批评之声更是不绝于耳,这一点从尼采对于“科学理性”的批判态度、斯宾格勒对于“西方没落”的预言、海德格尔对于“诗意栖居”的呼吁和马克斯韦伯对于“世界祛魅”的断言中,都可以找到清晰的佐证。当然,在这一波来自西方思想阵营内部的反思与批判的浪潮中,走得最远、反对最激烈的莫过于以福柯、德里达和利奥塔为代表的一批所谓的“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了。在他们看似平和、学究气十足的“考古学”、“文字学”方法的背后,却潜伏着一个抹去一切形而上学“大叙事”的企图,即通过“去中心”、“反基础”的策略性解构,完成对一切现代性构成物的摧毁和颠覆。否定固然痛快,然而否定过后呢?如果我们的生活不愿意被这些现代性和传统文化的瓦砾所包围,还是需要有人去建构。这个朴素的想法其实就是整个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得以展开的原初动力。既认同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又要给人类未来指出一个乐观可靠的前景,这一任务使得几乎所有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家都兼有了“批判性”与“建构性”的双重特征。而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恰好为他们完成这一看似矛盾的任务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这种可能性的根据就内在于怀特海生态思想的核心——“过程哲学”之中。以“生态”概念为核心重构世界图景,其实本身就含有“批判性”与“建构性”的双重意味。当这个世界不再被理解为一些机械物的堆积时,显然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否定和批判,因而具有了“批判性”,而当把这个世界看作是生生不息、变动不居的过程时,这就避免了拒斥形而上学后世界落入“虚无化”的窘境,显然又有了“建构性”的特征。同样的双重性特征在以小约翰· B ·科布和大卫·雷·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思想中有着更为清晰的表达脉络。因此,可以说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根基就是“生态”思想,无论对于其思想的梳理还是解读都不能离开这个根基。于是,以生态思想为核心,以“批判性”和“建构性”两条相辅相成的脉络为突破口,对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思想展开解读和论述,自然就成为本文得以立论的基础。就“批判性”而言,本文认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在反思当今生态危机现状的同时,把批判的矛头主要对准了人类中心主义、机械主义、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伦理学,意在为建构生态自然观和人类生态文明的生存模式扫清障碍。就“建设性”而言,本文开掘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两个向度:一是理论向度。本文认为,这些思想家们以“返魅”的自然概念为核心,以生态思想为视野,对于伦理学、神学、科学以及美学等传统学科进行了重新审视,得出了独特的建设性理论结论。二是其实践向度。文章指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都非常关注现实问题,他们的生态思想都具有明显的现实指向性,主要以人类未来社会生活方式的生态改造为目标,阐述了生态经济、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等生态实践理念,意在为生态文明模式的建立提供一个前瞻性的思想路径。本文分为六章来介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思想。第一章介绍了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为选题的意义和背景,并在对国内外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的前提下,提出本文的突破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揭示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首先阐明了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现实状况。激进的后现代主义虽然反思到引起这一危机的“现代性”思想弊端,却没有提出改变这一状况的“建设性”方案。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是对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一种超越和理论矫正,他们对“现代性”持批判立场的同时,也伴随着建构的主张,对现代社会保持一种“扬弃”的态度,因而具有“批判性”与“建构性”的双重特征。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学家对现代社会种种弊端的反思,并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了西方现代社会的机械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伦理学。第四章集中讨论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向度。基于对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的深刻反思,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学家在吸取传统、立足现代以及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积极因素后,对后现代世界的生态伦理观、生态神学观、生态科学观和生态美学观等后现代思想理论进行了重新建构。第五章主要探讨的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生态实践。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学家都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切,他们在生态实践方面的思考和努力,为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此,他们提出了生态经济、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等方面的建设理念和途径。第六章着重论述了生态女性主义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回应,以及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对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文章认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诸多理念有着深度一致性,可以为中国文化的合理性以及中西文化整合的可能性,提供新的形而上学和方法论基础。

张璐莹[10](2014)在《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建设性后现代反思》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尔库塞以对发达工业社会弊端的深刻揭露和批判着称于世。他的“单向度人”理论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基础,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以工具理性批判入手,深刻剖析了“单向度的人”的形成原因、深入揭露了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中各个领域的单向度状况,对发达工业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社会异化和人的异化、人的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等种种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于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思想贡献及其理论局限,中外许多学者从多种角度贡献了自己宝贵的看法。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人从建设性后现代的视角对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进行反思。本文试图填补这一理论空白。作为当代西方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文化思潮,建立在过程哲学或曰有机哲学基础之上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通过对现代性的质疑以及对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提出了一套兼具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新的生态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强调有机联系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它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一脉相承。从建设性后现代的视域看,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思想贡献是巨大的,这一方面体现在它对资本主义的全方位批判深化了我们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觉;另一方面体现在它高扬了人本主义的精神,这为我们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此外,对于我们如何引导工业化时代的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痴迷于解构特别是其极端的否定性立场,使得马尔库塞在很大程度上站在了解构性的或曰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阵营一边。这不仅使他的“单向度人”理论片面理解了科技异化与人的本质,缺乏生态维度和非西方文化的维度,而且导致无力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方案,最终不得不走向悲观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通过提出具有人文关怀的“厚道科技”、发展强调责任的“深度自由”、弘扬天人一体的“生态意识”、倡导欣赏他者的“多元互补文化”以及通过倡导“审美智慧”培育全面发展的人而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单向度社会”和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双重超越。这一超越,不仅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认识与批判,而且为我们避免重蹈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覆辙、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以及制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都不乏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宝贵的借鉴价值。

二、超越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的新视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越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的新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1)跨越性:柄谷行人批评理论的后科学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一、跨学科研究与后政治经济学批判
二、后科学意识下的“文学性”再认识
三、总体性回归与文化唯物视野的重建

(2)理论应然与实践必然: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的新对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学反思:理性认识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二、 文化融合: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应然与必然
三、实践超越:解决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对立的现实路径

(3)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4)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从自然生态到生态文学
    第二节 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现状
        一、生态文学、环境文学与自然书写
        二、大陆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三、台湾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重点
        一、理论基础与方法
        二、研究重点与创新
第一章 生态思想的精神内涵及其"水崇拜"
    第一节 中西生态思想资源
        一、西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立与反思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第二节 生态思想中的"水崇拜"
        一、天一生水
        二、人水合一
第二章 两岸生态文学创作与"水书写"
    第一节 不断深化与拓新的两岸生态文学
        一、大陆:从"浅绿"到"深绿"
        二、台湾:由"呐喊"到"观察"
    第二节 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
        一、大陆:绿色与河流
        二、台湾:生存与海洋
        三、两岸"水世界":色调变奏与比较
第三章 大陆生态文学中的"河流书写"
    第一节 "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
        一、从"孕育者"到"受难者"
        二、"施暴者"形象
        三、河流书写的"地缘情结"
    第二节 大江大河的悲歌——以徐刚、哲夫作品为中心
        一、焦灼:河流生命的追问
        二、反思:河流悲剧的根源
        三、期盼:河流与家园共荣
    第三节 湖泊山泉的呜咽——以《环湖崩溃》为例
        一、生态性与文学性
        二、"人定胜天"与"荒原精神"
        三、荒原是"谜"
第四章 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
    第一节 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契合
        一、生态、海洋与蓝色批评
        二、海洋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第二节 从讨海人到护鲸者——以廖鸿基海洋文学作品为中心
        一、作为土地与战场的海洋
        二、"跨界的友谊"与生命意识
        三、海洋环保与海洋文化思考
    第三节 海洋朝圣者——以夏曼·蓝波安作品为例
        一、海岛地理与别样的海洋文化符码
        二、泛灵信仰与现代性的对抗
        三、从"身体写作"到"人类学家"的反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西方环境美学中的中国生态思想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科学主义环境观对中国生态思想的接受
    第一节 卡尔松与科学主义的自然审美
    第二节 利奥波德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第三节 瑟帕玛对中国生态思想的尝试性引入
第二章 环境审美与中西自然观的融合
    第一节 哈格罗夫与中西环境审美之辨
    第二节 史怀泽对道家智慧的接纳
    第三节 罗尔斯顿对禅道思想的领悟
第三章 中国传统思想对环境美学的提升
    第一节 走向禅宗“山水”的斯奈德
    第二节 佩珀“生态乌托邦”观念中的佛道境界
    第三节 建设性后现代哲学与中国生态思想
第四章 走向跨文化的环境美学
    第一节 伯林特的中国情思
    第二节 塔克的儒道旨趣
    第三节 中国生态思想的介入与西方环境美学的拓展
    第四节 环境美学的跨文化反思
余论
参考书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走向“第三种科学”:地方性科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归“第一种科学”:环保但不经济
    (一)回归“地方性知识”:文化的限制与局限
    (二)回归“博物学传统”:方法的限制及其局限
二、推进“第二种科学”:经济但不环保
    (一)科学对环境的破坏会随着其“建构”的增强而增强
    (二)科学对环境的破坏会随着其“规训”的增强而增强
三、走向“第三种科学”:既环保又经济
四、走向“第三种科学”、“地方性科学”的意义

(7)现代性境域中的生态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本课题研究缘起及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要评析
    1.3 本文的主要观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现代性的哲学阐释
    2.1 现代性及相关概念辨析
    2.2 现代性的两大支柱及其特征
    2.3 现代性的社会实现形式及文明形态
第3章 生态危机的现代性根源
    3.1 现代性与生态危机的凸显
    3.2 主体形而上学与生态危机
    3.3 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
第4章 生态危机的消解路径
    4.1 主体形而上学的超越
    4.2 资本逻辑的瓦解
    4.3 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想
第5章 生态危机批判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5.1 当代中国的生态困境
    5.2 中国生态问题的成因剖析
    5.3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危机的化解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罗蒂的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罗蒂其人其说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主要研究思路
2 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
    2.1 科学哲学的两次重要转向
        2.1.1 科学哲学的历史—文化转向
        2.1.2 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转向
    2.2 英美哲学与欧陆哲学两大哲学传统
        2.2.1 维特根斯坦和蒯因的启示
        2.2.2 詹姆斯和杜威的影响
        2.2.3 尼采和海德格尔的熏陶
    2.3 本章小结
3 罗蒂对哲学范式的转变
    3.1 无根基的哲学:颠覆形而上学
        3.1.1 本体论——反对本质主义
        3.1.2 认识论——反对基础主义和表象主义
        3.1.3 方法论——反对二元论
    3.2 “小写的”哲学:改造认识论哲学
        3.2.1 从认识论到诠释学
        3.2.2 从研究哲学到对话哲学
        3.2.3 从系统哲学到教化哲学
    3.3 本章小结
4 罗蒂科学文化哲学的确立
    4.1 新哲学范式下的科学形象
        4.1.1 科学作为实现人类幸福的工具
        4.1.2 科学作为文化整体的一部分
        4.1.3 科学作为一种文学样式
        4.1.4 反对科学主义而非敌视科学
    4.2 批判传统科学哲学
        4.2.1 消解科学划界问题
        4.2.2 摒弃真理符合论
        4.2.3 非“科学实在论”
        4.2.4 拒绝科学方法优越性
    4.3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4.3.1 从“理性Ⅱ”走向“理性Ⅲ”
        4.3.2 从“客观性”走向“协同性”
        4.3.3 从“科学中心主义”走向“文学中心主义”?
        4.3.4 “泛文学文化”平台上的学科共融
    4.4 本章小结
5 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的评价
    5.1 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的特点
        5.1.1 去中心化、多元化
        5.1.2 实用性、工具性、文化关系性
        5.1.3 人性维度的回归
        5.1.4 吸收科学的文化研究的合理因素
    5.2 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的意义
        5.2.1 变革西方哲学与文化传统的立足点
        5.2.2 科学哲学研究的新视域
    5.3 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的局限
        5.3.1 “偶然性”之限
        5.3.2 局外人看科学
    5.4 罗蒂科学文化哲学思想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启示
        5.4.1 弘扬科学文化
        5.4.2 警惕科学沙文主义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罗蒂主要专着列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批判与建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的背景
    第一节 现实遭遇:生态危机的状况
    第二节 激烈反思:激进的后现代主义
    第三节 理论矫正: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出场
第三章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的批判性
    第一节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对机械主义自然观的批判
    第三节 对工具理性主义的批判
    第四节 对功利主义伦理学的批判
第四章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建构性的理论向度
    第一节 生态科学
    第二节 生态伦理
    第三节 生态神学
    第四节 生态美学
第五章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建构性的实践向度
    第一节 生态农业的建构
    第二节 生态城市的建构
    第三节 生态经济的建构
第六章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回应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的理论回应
    第二节 走生态文明之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建设性后现代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概述
    2.1 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形成
        2.1.1 “单向度”概念的含义
        2.1.2 “单向度人”理论的成因
    2.2 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内容
        2.2.1 单向度的人与单向度的社会
        2.2.2 单向度的政治与单向度的思想
        2.2.3 单向度的经济与单向度的文化
    2.3 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出路
        2.3.1 实行“大拒绝”式革命
        2.3.2 建立非压抑的新社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建设性后现代评析
    3.1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域与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
        3.1.1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缘起及特征
        3.1.2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契合
    3.2 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思想贡献
        3.2.1 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3.2.2 高扬了人本主义精神
    3.3 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时代意义
        3.3.1 为工业化时代科技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3.3.2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启示
    3.4 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思想局限
        3.4.1 片面理解科技异化与人的本质
        3.4.2 囿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3.4.3 缺乏生态思想的维度
        3.4.4 无力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建设性后现代超越
    4.1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及一般观点
        4.1.1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
        4.1.2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一般观点
    4.2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超越
        4.2.1 弘扬天人一体的“生态意识”
        4.2.2 倡导欣赏他者的“多元互补文化”
        4.2.3 提出具有人文关怀的“厚道科技”
        4.2.4 发展强调责任的“深度自由”
        4.2.5 通过倡导“审美智慧”培育全面发展的人
    4.3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超越的现实意义
        4.3.1 深化了对现代性的认识与批判
        4.3.2 为建设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超越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的新视野(论文参考文献)

  • [1]跨越性:柄谷行人批评理论的后科学品格[J]. 杨海峰. 学术交流, 2021(04)
  • [2]理论应然与实践必然: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的新对话[J]. 叶冬娜.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10)
  • [3]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4]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D]. 梁艳. 山东大学, 2017(08)
  • [5]西方环境美学中的中国生态思想影响研究[D]. 岳芬. 苏州大学, 2017(04)
  • [6]走向“第三种科学”:地方性科学[J]. 肖显静.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1)
  • [7]现代性境域中的生态危机研究[D]. 李留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8]罗蒂的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 马莉.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9]批判与建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 张小枝. 湖北大学, 2015(04)
  • [10]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理论的建设性后现代反思[D]. 张璐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超越现代科学:后现代科学的新视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