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与问题——494份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与问题——494份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问题——对494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瑶[1](2021)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外交布局全方位展开。作为跨国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数量不断壮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关注对象。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在树立国家形象、增进国际交流、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上,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能够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但受个体成长经历、海内外复杂环境以及多元价值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赴海外留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化不定,一些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出现有辱国家形象的异常行为,这损害了国家形象与利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关注个体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是引导思想观念和规范言行举止的综合教育实践活动。关注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状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和引导效用,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时代课题。当前,针对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或散落分布于留学前的培训讲座,或流于形式,既缺乏实质内容,又未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因此,强化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弥补其“缺位”造成的各种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在对主题研究进行基本概述的前提下,梳理了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时代特征、政策支持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寻求经验借鉴。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价值指引。同时,推拉理论、承认理论以及跨文化理论等西方相关理论为研究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参照视角。在对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他学科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跟踪调查和访谈等途径,以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为多元考察视角,充分了解并挖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探明该群体的现实需要和面临的现实困扰,寻求与该群体相契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因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观照、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国外负面舆情的不良诱导以及种族主义带来的多元文化冲突等因素,中国赴海外留学生在思想政治层面主要暴露出爱国言行备受争议、文化认同漂浮不定、政治态度相对漠然、心理状态孤独失序以及法治素养较为薄弱等问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面临的各种思想政治问题是多种因素交互的结果。分析影响因素,挖掘问题本质,并据此提出有效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的对策建议,有助于规范中国赴海外留学生言行,使其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侵蚀与渗透,增强自身的国家认同感。针对出国前、留学中和回国前三个教育场域,本文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制度体系四个层面提出相对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案。一是教育主体层面,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加强行前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强化留学生思想动态关注;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合力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工作。二是教育内容层面,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三是教育方式层面,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通过留学生乐于接受的实证教育方式,推动留学生行前思想政治教育落地有声;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推进教育方式转化,建构互信基础上以服务功能向教育功能过渡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留学生报国热情,通过发挥同辈群体效应、榜样示范作用以及优化回国软硬件设施,引导留学生学成归国。四是制度体系层面,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分阶段落实,重在构建全方位的机制保障,最终形成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能够切实解决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难题,提高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聂婷[2](202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社会实践教学问题研究》文中提出

贾瑞[3](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社会实践路径研究》文中提出

任笑笑[4](2021)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只有经过实践淬炼才更能够经得起考验。而社会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育人要求下,应该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进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实现。这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同时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育人实效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调查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全文以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并分析了二者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重点阐释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即导向功能、认知功能、培育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梳理了当前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第五部分从原则、方法、内容、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

周利[5](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国家意识是公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对整个国家的认知、认同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已经站在了两个百年的交汇点上,开启了“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面对当下复杂局势,国家意识的价值和重要性愈加凸显,国家意识的养成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国家,国民的国家意识越强,国家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就越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促进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任,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能够增强大学生对国家的认知认同,强化大学生对历史使命的担当,培养大学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凝聚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助力中国梦的实现。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工作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整体上呈积极向上趋势,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养成,同时给高校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引导不足,高校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大学生自身认知还存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对国家意识培育的侵蚀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平衡不协调对国家意识培育的制约影响,部分大学生的认识误区对国家意识养成的负面效应等等。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来齐下功夫,形成合力。从社会来看,要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国家意识培育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从高校来看,要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主体作用,从课堂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四个方面来提升国家意识培育的实效。从大学生自身来看,要发挥主动作用,增强学习国家意识有关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抵制涉及国家意识的错误思潮,坚决同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言行作斗争,从而提升大学生国家意识知行能力。

胡杨[6](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武昕[7](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中国人民正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行持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正在向世界传递怎样的核心价值?作为中国优秀青年代表的大学生,对于国家核心价值观是否自信?这些都是影响国家前途命运的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要求一方面是对“能担当”的价值观认知和认同程度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对“肯担当”的价值观践行驱动力和意志力的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动力机制,是建立在对价值观高度认知、坚定信仰基础上,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标准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大学生担当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并不是“四个自信”之外的第五个自信,而是“四个自信”的价值内核。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针对大学生这一关键群体,对“何为自信”“因何自信”“如何自信”“是否自信”“怎样实现自信”等问题进行追问,是充实大学生精神世界、应对西方价值扩张的现实需要,也是巩固“四个自信”,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亟待解决的前沿命题。全文除导论、结语以外,共包含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章,前提阐释。围绕“何为自信”的问题,从基本概念、主要维度、核心标准和思想资源四个方面,着重探寻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本质规定。在基本概念的界定上,从价值观的基本属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研究的具体语境出发,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既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动力机制,在性质维度体现为政治自信、在主体维度体现为一种集体自信、在客体维度体现为价值标准自信、在作用维度体现为动力机制。在内容结构方面,从主体、内容、发展和比较四个维度,厘清了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主要内容。在核心标准上,突出价值观自信的实践指向,在认知和践行双重维度,以大学生“能担当”“肯担当”的具体表现为切入,以坚定信仰、模范践行、积极传播三个向度界定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标准。在理论基础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人类社会共识对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基础作用。第二章,逻辑依据。围绕大学生价值观“因何自信”的问题,从历史发展、文化互动和实践指向三重维度,回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必要性问题。在历史依据方面,从社会心态变迁和核心价值观凝练过程入手,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逻辑演绎,着重分析了社会历史现实与价值格局变迁、核心价值观凝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文化依据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在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的互动中得以发生、发展和巩固。在实践依据方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和现实要求出发,聚焦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指向,并以“知”“行”转化的动力为切入点,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践依据。第三章,要素与机制。聚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过程,对其要素、机制和生成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在生成性上,从认知、认同和实践三个大类,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基础要素;并从认知、动机、情感和选择的四维机制出发,阐释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发挥作用的主要原理。在此基础上,从群体与个体的价值互动、认知与认同的动态关系、内化与外化的践行推动、自我与他者的价值比较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过程特点。第四章,现状考察。以实证调查的方式回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自信与否”的问题。从全球化语境、市场化背景和信息化时代三个主要趋势入手,研究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时代语境。并依托当前学界丰富的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比照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标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研究等方式,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认知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以典型性案例和现象级事件为抓手,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五种实然样态。最后,结合现状的整体把握,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问题的成因,为解决具体问题奠定了逻辑基础。第五章,培育策略。围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自信“怎样实现”的问题,从主要任务和关键点位上,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提升策略。指出要把握价值观培育的时代要求,以“四个引导”为契机明晰大学生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基本任务;要通过对关键队伍、重要环节、重点领域和主要路径的把握,筑牢人才价值引领的协同阵地,不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王振宇[8](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仅是学界和教育理论界关注的重点,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面临的时代课题。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其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是历史赋予大学生的时代使命,也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首要问题是辨明基础概念。责任是源于人们社会交往实践的客观存在,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对现实的人的现实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愈加复杂,这就导致责任的内容、表现形式等范围逐渐扩大。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作为人们自觉履行责任时的心理态度和情感体验,其形成和发展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新时代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客观责任诉求、大学生自身的时代特征都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赋予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新的时代意义,同时也重新诠释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等概念。对基本概念的准确把握,是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基础和前提。对问题的把握和破解,必须立足于现实境遇,客观审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是强化培育实效的前提。调查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要选取科学严谨的调查方法,尽可能全面准确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对策。作为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青年,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既面临传统培育工作中未解的难题,又必须积极回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责任诉求。这就要求必须有一种孕育于新时代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支撑。历史发展大势下应运而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关于青年、使命、责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等重要问题的相关论述,是对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回应,是结合大学生精神世界发展需求及思想实际的先进培育理论,是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面临时代问题的最好解答,是指导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的先进思想。它规定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为培育活动顺利推进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对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培育必须明确培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目标是培育过程的起点和归宿,概括了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体现着国家、社会和教育者对大学生的期望,深刻回答了为谁培育人、培育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育人的问题。内容既体现了培育的性质,更蕴含着培育之目的,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为指导确定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内容,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还必须遵循培育规律与价值相结合而形成的培育原则,并运用这些原则处理各要素间的关系和矛盾。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活动也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面临崭新的时代环境,同时也面临新的矛盾。在全面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水平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环境,深入挖掘其培育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其培育引导规律,对于正确认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功能与价值、合理选择培育的内容与方法、提高培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以现实境遇为基础,其最终目的都在于推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实践探索的前进和深化。创新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方法,优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途径,既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又要以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为现实基础,同时还要遵循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时代境遇,丰富培育手段,创新培育载体,充分发挥家庭培育的基础性作用、学校培育的主渠道作用、社会培育的平台和依托作用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各种培育合作实践,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密切配合的立体化协同育人培育格局。

王宇超[9](2018)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研究 ——以上海SF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更是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培养一流人才、创新型人才,打造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中的教育与锻炼,增长了能力才干、增强了奉献意识、提升了综合素养,从而促进了高校学风、社会风气的良心循环。进一步说明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高校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而应试体制教育下的人才培养弊端、独生子女政策形成的大学生性格问题、网络互联网的趋势影响,这些变化都为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中造成了新的问题。如何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来解决问题是高校管理需要直面的情况。本研究以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四类对象:大学生群体、团学系统师生、项目指导教师、合作单位为切入,通过对四类对象的总计调研与访谈,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阅读思考,进一步了解了当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较强的解决建议。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于疏于对于开展活动意义的普及、团学系统工作效率低、指导教师与合作单位责任意识不明确等管理不当的原因,存在社会实践活动意义与工作意识不统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其次,由于相关考核评价、项目指导教师的管理、人员招募管理等日常运作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难题连连,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团学系统工作的师生,亦或是项目指导教师与合作单位方面,都有着各自难以解决的困难,并由此降低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热情;此外,于大学生的安全保障、意见反馈机制,于指导教师与合作单位的队伍建设与培训制度等权益保障制度并不完善,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中较为显着的问题;最后,创新意识与相关促进措施的不足也是急需提升的方面,譬如:由于宣传工作机制的陈旧,无法深入大学生的主流阵地。而实践内容形式、大学生人文关怀、科学合理的激励奖励等创新、促进机制的缺失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还是要通过大学生、团学系统、指导教师与合作单位四个角度出发,构建、完善相关的管理办法。第一,要以当代学生为根本,把握“互联网+”与“个性化”,以打造“互联网+社会实践”服务网站与人文关怀机制为抓手,努力将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紧扣这两大主题;第二,要以团学部门为核心,加强日常管理运行机制的建设。通过加强管理队伍与培训制度建设,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加以各类考核评价制度、负责人管理制度、权益保障机制与时俱进化地完善;第三,要以项目指导教师为力量,通过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指导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机制以及科学化的激励机制等相关管理办法的建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效;第四,要以合作单位为纽带,加强合作单位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责任意识的树立,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日常管理、招募考核等过程的参与提升合作单位的参与度,并积极探索思考社会资源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的引入与促进。

刘咏芳[10](2018)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媒体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一件盛事,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生存图景,也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教育方式,刷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环境,并提供空前机遇和严峻挑战。社会责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议题和内容要素,也明显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数字化生存中的“95后”大学生在道德与利益、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认同与叛逆之间犹疑徘徊,举棋不定。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责任教育既是学界热议的理论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切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责任观,以及列宁青年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载体论、过程论基本原理,借鉴传播媒介理论和认同理论,从价值认同生成的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采用递进结构以“理论建构-应然性-实然性-矛盾分析-对策与路径”为框架线索,在社会责任教育实践的历史梳理基础上,分析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建构依据,构建大学生社会责任内容体系、圈层结构及相互联系。通过调查研究并结合已有文献勾勒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现状,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基于双重认同模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揭示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进而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选择方略。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1)拓展社会责任教育的研究视角,将新媒体环境引入社会责任教育研究,初步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结构分析、动力分析两方面着手,在结构分析方面,将历史梳理和现实观照相结合,构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新媒体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在动力分析方面,从内隐认同的形成过程着手,将新媒体作为社会责任生成的环境因素进行学理考察,探析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与转化机制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研究视野,扩展了研究视角。新视角有助于增强以社会责任教育为重要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2)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圈层结构体系。首先从中外社会责任教育的发展历程展开研究,发现环境变迁和本国历史文化情境是影响社会责任内容变化的因素。对当代社会责任教育实践的回溯性考察发现,社会责任教育的具体内容由本国主导意识形态决定、传播方式随着媒介发展变化而变化、突出实践导向,将责任行动能力纳入教育范畴。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缕析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依据,明确提出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并框定教育内容的核心要素和圈层关系,即以政治责任教育为内环核心、以有机一体的社会责任教育为支撑圈层、通过外环责任行动能力教育与实践相交互。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圈层体系的提出使得社会责任教育更加系统化、更具有整体性。(3)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在第五章中,基于双重认同模型,在探索外显认同向内显认同转化过程中,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揭示新媒体环境下内显认同的微观实现机制,即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责任理论教育和社会思潮交叉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意识的推动下,影响社会责任认知和社会责任情感的发展;在新媒体强化因素的作用下,社会责任认知和社会责任情感相互促进;通过新媒体情景触发机制,在驱动因素作用下生成社会责任行动;最终,评价反馈机制会进一步强化其价值取向、激发社会责任行为,形成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这一结论有助于加强社会责任教育的新媒体实践应用,为解决社会责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提出可操作、富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路径选择。在系统性研究基础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环境变迁和实践导向是建构当代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明确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和建构依据,提出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并框定教育内容的核心要素和圈层关系。第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总体水平较高,但存在群内差异和知行不一的问题;新媒体在社会责任教育中的应用与时代要求还有差距,教育者应充分认识新媒体给社会责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第三,完善了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和转化机制模型,揭示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选择:以转变新媒体育人理念为前提,以改进社会责任教育基本思路为核心,以重组社会责任教育合力为保障,切实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问题——对494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问题——对494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解读
        2.1.1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
        2.1.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构成
        2.2.1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2.2.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2.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2.3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2.3.1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
        2.3.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3.3 贯彻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第3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依据
    3.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3.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3.2 以西方社会相关理论为参照
        3.2.1 推拉理论
        3.2.2 跨文化适应理论
        3.2.3 承认理论
    3.3 以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借鉴
        3.3.1 社会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借鉴
        3.3.2 教育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知识借鉴
        3.3.3 法学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借鉴
第4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
    4.1 新中国成立前留学生思想教育的早期萌芽(1872—1948)
        4.1.1 晚清时期专制化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4.1.2 民国时期多元复杂的留学生思想教育
    4.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初步探索(1949—1977)
        4.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教育发展历程
        4.2.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
    4.3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调整(1978—2011)
        4.3.1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教育的规范调整
        4.3.2 改革开放时期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发展
    4.4 社会主义新时代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创新(2012 至今)
        4.4.1 新时代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概述
        4.4.2 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走向
第5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分析
    5.1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多元视角
        5.1.1 世界观考察
        5.1.2 政治观考察
        5.1.3 人生观考察
        5.1.4 法治观考察
        5.1.5 道德观考察
    5.2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表征
        5.2.1 备受争议的爱国言行
        5.2.2 漂浮不定的文化认同
        5.2.3 相对漠然的政治态度
        5.2.4 孤独失序的心理状态
        5.2.5 较为薄弱的法治素养
    5.3 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成因
        5.3.1 留学生行前准备工作不充足
        5.3.2 留学教育体系缺乏思政观照
        5.3.3 留学应急管理机制尚未形成
        5.3.4 国外负面舆情产生不良诱导
        5.3.5 种族主义带来多元文化冲突
第6章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路径
    6.1 确定教育主体: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6.1.1 留学前——以思政课教师协同专业课教师为主体
        6.1.2 留学中——以使馆工作人员带动公派教师为主体
        6.1.3 回国前——以学历认证人员对接学联组织为主体
    6.2 完善教育内容:实现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6.2.1 留学前——以课程思政做好行前思想教育
        6.2.2 留学中——以问题为抓手把控留学生动向
        6.2.3 回国前——以职业规划促进留学生再社会化
    6.3 创新教育方式:链接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功能
        6.3.1 留学前——以“反向内省”助力留学教育顺利开展
        6.3.2 留学中——以海外服务协同教育方式建构互信关系
        6.3.3 回国前——以共情引导教育方式有效激发报国热情
    6.4 健全制度体系: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
        6.4.1 优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策布局
        6.4.2 加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法治建设
        6.4.3 构建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访谈提纲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大学生社会实践
        2.1.2 思想政治教育
        2.1.3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1.4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2 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2.1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2.2.2 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实践提供价值导向
        2.2.3 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
    2.3 相关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3.2 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
        2.3.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
        2.3.4 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3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1 导向功能
        3.1.1 政治引领
        3.1.2 思想引导
        3.1.3 理想信念导向
    3.2 认知功能
        3.2.1 对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
        3.2.2 对社会现状的认识
        3.2.3 对自我的正确认知
    3.3 培育功能
        3.3.1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3.3.2 强化社会责任感
        3.3.3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4 凝聚功能
        3.4.1 强化团队意识
        3.4.2 增强爱国情怀
        3.4.3 促进成长成才
    3.5 激励功能
        3.5.1 自我激励教育
        3.5.2 典型榜样教育
        3.5.3 激发创新精神
4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状
    4.1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现状调研
        4.1.1 问卷设计
        4.1.2 问卷实施
        4.1.3 样本情况
        4.1.4 功能实践现状
    4.2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存在的问题
        4.2.1 功能意识不强
        4.2.2 功能实效态度中立
        4.2.3 功能实现环境欠佳
        4.2.4 功能实现管理和评价有待提升
    4.3 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4.3.1 高校对实践教育重视不够
        4.3.2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4.3.3 社会实践环境的复杂性
        4.3.4 社会实践运行体系不健全
5 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
    5.1 坚持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
        5.1.1 导向性原则
        5.1.2 主体性原则
        5.1.3 系统性原则
        5.1.4 实效性原则
    5.2 改进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5.2.1 注重教育性,改进社会实践内容规划
        5.2.2 增强有效性,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指导
        5.2.3 保障规范性,构建社会实践管理模式
        5.2.4 提升影响力,优化社会实践传播形式
    5.3 丰富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5.3.1 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教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5.3.2 坚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5.3.3 坚持民族时代精神教育,培育个人理想信念
        5.3.4 坚持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5.4 构建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体系
        5.4.1 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体系,强化导向功能
        5.4.2 调动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认知功能
        5.4.3 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实现培育功能
        5.4.4 健全实践教育保障机制,完善凝聚功能
        5.4.5 形成完善的监督考核评估机制,发挥激励功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5)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学术创新之处
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内涵、理论基础及时代价值
    2.1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内涵
        2.1.1 国家意识的内涵
        2.1.2 国家意识相关概念辨析
        2.1.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内涵
    2.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理论基础
        2.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国家意识培育的思想
        2.2.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关于国家意识培育的论述
        2.2.3 中国共产党几代主要领导人关于国家意识培育的论述
    2.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时代价值
        2.3.1 有助于增强新时代大学生对国家的认知认同
        2.3.2 有助于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担当
        2.3.3 有助于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能力
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目标、要求与内容
    3.1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目标指向
        3.1.1 在理论上使大学生具备丰富的国史国情世情认知
        3.1.2 在情感上使大学生具备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3.1.3 在实践上使大学生具备过硬的报国实践能力
    3.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基本要求
        3.2.1 国家意识培育要体现时代性
        3.2.2 国家意识培育要体现民族性
        3.2.3 国家意识培育要体现世界性
    3.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基本内容
        3.3.1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是基础
        3.3.2 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核心
        3.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重点
        3.3.4 新时代国家和民族发展目标是主线
4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现状及问题成因
    4.1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及国家意识培育的积极态势
        4.1.1 大学生国家意识的培育工作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
        4.1.2 大学生国家意识的熔铸总体上进一步积极向上
    4.2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存在的问题
        4.2.1 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引导不足
        4.2.2 高校在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4.2.3 部分大学生自身认知存在问题
    4.3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4.3.1 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对国家意识培育的侵蚀消解
        4.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平衡不协调对国家意识培育的制约影响
        4.3.3 部分大学生的认识误区对国家意识养成的负面效应
5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途径
    5.1 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为国家意识培育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5.1.1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5.1.2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5.2 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主体作用,提升国家意识培育的实效
        5.2.1 立足课堂教学,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
        5.2.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5.2.3 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强化实践育人效果
        5.2.4 及时搭建网络平台,发挥网络育人优势
    5.3 发挥大学生的主动作用,提升国家意识知行能力
        5.3.1 提高觉悟,增强学习国家意识养成有关理论的积极性
        5.3.2 高度警惕,主动抵制涉及国家意识的错误思潮
        5.3.3 旗帜鲜明,坚决同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言行作斗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调查问卷
访谈提纲
致谢

(6)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结语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一)全球化时代“去中国化”形势的严峻挑战
        (二)价值观教育有效性提升的必然要求
        (三)“时代新人”培育的价值规定
    二、研究综述
        (一)价值观自信研究的兴起与论题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应用价值
    四、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的前提阐释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基本概念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概念解析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论内涵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主要维度
        (一)价值观实践主体的自信
        (二)价值观基本内涵的自信
        (三)价值观生命力的自信
        (四)价值观优越性的自信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重要标准
        (一)坚定信仰
        (二)模范践行
        (三)积极传播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思想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守正创新
        (三)人类社会共识性价值的吸收借鉴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逻辑依据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历史逻辑
        (一)历史反思:价值观自信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历史建构:社会主义价值观自信内容的生成建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文化逻辑
        (一)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在比较中催生价值观自信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传承中巩固价值观自信
        (三)大众文化与小众文化:在多维表达中回应价值观自信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践逻辑
        (一)应实践要求: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为实践助力:为价值观实践的“知”“行”转化提供动力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要素与机制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生成要素
        (一)认知要素
        (二)认同要素
        (三)实践要素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作用机制
        (一)认知机制
        (二)动机机制
        (三)情感机制
        (四)选择机制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生成的过程特点
        (一)在“群体”与“个体”的价值互动中发端
        (二)在“认知”与“认同”的动态关系中提升
        (三)在“内化”与“外化”的践行实践中完善
        (四)在“自我”与“他者”的多维比较中积淀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现状考察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时代语境
        (一)全球化语境下大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开放性
        (二)市场化背景下大学生个人精神世界的务实性
        (三)信息化时代中大学生信息接受方式的变革性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现状调查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调研设计与实施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数据分析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实然样态
        (一)客观理性的自信
        (二)虚假盲目的“自信”
        (三)精致利己的“自信”
        (四)媚外卑恭的不自信
        (五)转而“他信”的根本不信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价值观本质认知的不彻底
        (二)价值观实践表现的反差性
        (三)价值观主体精神状态的矛盾
        (四)价值观实现责任感的弱化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策略
    一、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主要任务
        (一)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理性定位自我
        (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彰显精神风貌
        (三)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勇担新人重任
        (四)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激发奋斗热情
    二、聚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重要点位
        (一)以“关键少数”为抓手促进全员协同
        (二)以“重要环节”为切入点促进全过程贯通
        (三)以“重点领域”为阵地促进全方位渗透
        (四)以文化建设为“主要路径”促进价值观全球化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概述
    一、基本概念释义
        (一) 责任
        (二) 责任感
        (三) 社会责任感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界定与培育内涵
        (一) 新时代大学生的界定
        (二) 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特征
        (三)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界定
        (四)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涵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时代意义
        (一)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题中之意
        (二)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动力
        (三) 新时代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
        (四)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化程度提升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实审视与培育反思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
        (一)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二) 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表现
        (一) 主体意识觉醒,重视自身责任
        (二) 注重社会公德,愿对他人负责
        (三) 文化认同较高,国家责任强烈
    三、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一) 责任认知与行为脱节
        (二) 对自身责任感的缺失
        (三) 对他人责任感的缺失
        (四) 对国家责任感的缺失
        (五) 对未来责任感的缺失
    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部分家庭培育陷入功利化困境
        (二) 部分学校培育缺乏实效
        (三) 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 大学生自身新特点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 各培育渠道未能形成培育合力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指导思想
    一、确立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指导思想的依据
        (一) 指导思想必须积极回应时代责任诉求
        (二) 指导思想必须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
        (三) 指导思想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
        (一) 立足时代之基,回应时代责任诉求的科学理论
        (二) 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 体现继承发展,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最新成果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环境、矛盾和规律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环境
        (一) 物质环境
        (二) 精神环境
        (三) 网络环境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矛盾
        (一) 社会客观责任要求与新时代大学生发展需求的矛盾
        (二) 培育者自身责任感水平与社会客观责任要求之间的矛盾
        (三) 社会客观责任要求与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之间的矛盾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引导规律
        (一) “适应超越”规律
        (二) 知行统一规律
        (三) 双向互动规律
        (四) 合力作用规律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
        (一)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根本目标
        (二)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具体目标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容
        (一) 对自身和家庭的责任感
        (二) 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 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四) 对人类和自然的责任感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原则
        (一) 责任认知与责任实践相结合原则
        (二)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原则
        (三) 培育理论与大学生实际相适应原则
        (四) 培育与自我培育相结合原则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方法
        (一) 渗透式、柔性的灌输法
        (二) 以身作“责”的榜样示范法
        (三) 以文化人的情感培育法
        (四) 与现代传媒相结合的隐性培育法
    二、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途径
        (一) 发挥家庭培育的基础性作用
        (二) 突出高校培育的主阵地作用
        (三) 以社会角色为突破口发挥社会实践培育效力
        (四) 发挥大学生自我培育的主体性作用
        (五) 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协同培育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研究 ——以上海SF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大学生社会实践
        1.3.2 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情况
        1.4.2 国外研究情况
        1.4.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法
        1.5.3 访谈法
第2章 上海SF大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的现状
    2.1 上海SF大学社会实践工作介绍
        2.1.1 上海SF大学
        2.1.2 上海SF大学社会实践工作概况
        2.1.3 上海SF大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
    2.2 从专项工作人员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现状
        2.2.1 专项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效率
        2.2.2 对于专项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规范机制
        2.2.3 专项工作人员的培训机制
        2.2.4 长效服务机制
        2.2.5 安全保障机制
    2.3 从项目指导教师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现状
        2.3.1 项目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
        2.3.2 对于项目指导教师日常工作的规范机制
        2.3.3 项目指导教师的队伍培养机制
        2.3.4 项目指导教师与大学生的沟通机制
    2.4 从合作单位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现状
        2.4.1 合作单位的责任意识
        2.4.2 社会实践学生招募与管理机制
        2.4.3 社会实践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机制
    2.5 从大学生群体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现状
        2.5.1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2.5.2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考评与激励机制
        2.5.3 对于大学生的宣传工作机制
        2.5.4 对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机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3.1 专项工作人员相关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3.1.1 专项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规范机制不明确
        3.1.2 专项工作人员的培训机制缺乏科学性
        3.1.3 长效服务机制缺少主动性
        3.1.4 安全保障机制欠缺时效性
    3.2 项目指导教师相关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3.2.1 项目指导教师日常工作的规范机制不全面
        3.2.2 项目指导教师的队伍培养机制未建立
        3.2.3 项目指导教师与大学生的沟通机制欠缺有效途径
    3.3 合作单位相关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3.3.1 合作单位在社会实践学生招募与管理机制中的参与度低
        3.3.2 社会实践内容与形式创新机制的重视度低
    3.4 大学生群体相关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3.4.1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考评与激励机制不科学
        3.4.2 对于大学生的宣传工作机制陈旧
        3.4.3 对于建立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机制的意识缺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的建议
    4.1 以专项工作人员为核心完善基础性的管理机制
        4.1.1 完善专项工作人员培训机制
        4.1.2 健全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机制
        4.1.3 制定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度
        4.1.4 注重权益保障机制
    4.2 以项目指导教师为力量建立提升育人功效的管理机制
        4.2.1 加强项目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4.2.2 建立项目指导教师的选拔制度
        4.2.3 健全项目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途径
        4.2.4 重视项目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
    4.3 以合作单位为纽带打造发挥社会功能的管理机制
        4.3.1 树立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4.3.2 采用科学多样的实践形式
        4.3.3 细化招募大学生的各项条件
        4.3.4 探索社会资源与社会压力的“兑换”机制
    4.4 以大学生为本建立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管理机制
        4.4.1 打造互联网+“社会实践”
        4.4.2 完善并丰富大学生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4.4.3 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机制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社会责任教育研究现状
        1.2.2 我国社会责任教育研究现状
        1.2.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现状
        1.2.4 当前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学理探究
    2.1 理论来源和借鉴
        2.1.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2.1.2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2.1.3 媒介理论
        2.1.4 认同理论
    2.2 核心概念界定
        2.2.1 新媒体和新媒体环境
        2.2.2 责任、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教育
    2.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认同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2.3.2 认同理论与社会责任教育的适洽性
        2.3.3 虚拟认同与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的生成
        2.3.4 基于虚拟认同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框架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结构
    3.1 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提出与形成
        3.1.1 国外思想史关于社会责任教育基本内容的论述
        3.1.2 社会责任教育具体内容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生成与流变
    3.2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实践
        3.2.1 国外社会责任教育实践
        3.2.2 新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实践探索
    3.3 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划分的基本维度
        3.3.1 从一般责任教育到特殊责任教育
        3.3.2 从消极责任教育到积极责任教育
        3.3.3 从个体责任教育到对他人的责任教育
    3.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建构依据
        3.4.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建构视角
        3.4.2 新媒体环境下建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目标依据
        3.4.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建构的特性诉求
    3.5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体系
        3.5.1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的核心要素
        3.5.2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核心要素的内在联系
        3.5.3 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内容核心要素的圈层分布
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时代境遇
    4.1 新媒体环境的时代内涵和发展趋势
        4.1.1 新媒体环境的时代内涵
        4.1.2 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趋势
    4.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现状
        4.2.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状况评估
        4.2.2 社会责任教育融合新媒体的总体状况
    4.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面临挑战
        4.3.1 新媒体多元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模糊
        4.3.2 新媒体娱乐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疏离
        4.3.3 新媒体碎片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阻滞
        4.3.4 新媒体虚拟化境遇中大学生社会责任行动障碍
    4.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机遇
        4.4.1 掌握新媒体作为教育文化环境的基本规律
        4.4.2 运用新媒体作为教育技术手段的核心功能
5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
    5.1 基于双重认同模型的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机制
        5.1.1 外显认同机制对社会责任生成的影响
        5.1.2 内隐认同机制对社会责任生成的影响
        5.1.3 外显认同与内隐认同机制的辩证关系
    5.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生成的作用
        5.2.1 研究方法选择
        5.2.2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责任生成的动机
        5.2.3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认知的影响因素
        5.2.4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情感的影响因素
        5.2.5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实践的驱动要素
        5.2.6 社会责任评价对社会责任生成的反馈作用
    5.3 理论整合与解释
        5.3.1 新媒体对社会责任生成机制的影响作用
        5.3.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行为生成的机制保证
6 新媒体环境下优化社会责任教育的路径选择
    6.1 前提:转变社会责任教育育人理念
        6.1.1 构建新媒体社会责任教育的伦理向度
        6.1.2 丰富新媒体素养的时代内涵
        6.1.3 尊重大学生主体意识
    6.2 核心:改进社会责任教育思路
        6.2.1 强化教育整合性应对新媒体碎片化情境
        6.2.2 运用教育系统性推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
        6.2.3 采用新媒体“智慧教育”创新教育手段
    6.3 保障:重组社会责任教育合力
        6.3.1 推进媒介融合,打造全媒体传播平台
        6.3.2 促进话语创新,把握教育话语权
        6.3.3 增进“理实统一”,增强责任教育实效性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1 关于质性访谈的相关情况说明
附录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现状的调查记录表
致谢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问题——对494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赴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瑶. 吉林大学, 2021(01)
  •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社会实践教学问题研究[D]. 聂婷.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社会实践路径研究[D]. 贾瑞. 西安工业大学, 2021
  • [4]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任笑笑.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5]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D]. 周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7]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研究[D]. 武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 王振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9]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研究 ——以上海SF大学为例[D]. 王宇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研究[D]. 刘咏芳.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与问题——494份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