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南区城市扩张分析与建议

济南市南区城市扩张分析与建议

一、济南市南部地区城市扩展浅析及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新,窦旺胜,程钰,刘凯[1](2020)在《快速城市化阶段济南城市空间扩展及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济南市1992年、2000年、2010年、2018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借助ArcGIS、ENVI等图像分析工具,提取济南城市建成区,从扩展速度、强度、分形维数、紧凑度、重心转移等方面探究济南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变化过程、特征,运用地理加权逻辑回归方法对济南城市空间扩展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济南城市空间扩展经历"中强低速""高强中速""低强高速"3个阶段,城市形态趋于稳定,城市形状呈现东西向条带状分布格局,紧凑度较差;②1992—2018年济南城市空间向E、NEE、NE方向扩展最为显着,扩展方式以外延扩张与内部填充为主,城市空间分布重心东移态势明显;③济南城市空间扩展受多重驱动因子影响,主驱动因子为距城市建成区距离、距主要公路距离、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率、人口密度等。

李浩福[2](2020)在《大都市区扩张下的县级城市空间重构研究 ——以齐河县为例》文中指出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背景下,为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同时,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流也日益频繁。由中心城市和外围区域组成的大都市区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之中的重要组织形态。县级城市作为中心市外围周边区域的基本单元,与中心城市的合作程度明显提高,县级城市空间结构在大都市区扩张背景下重构的现象和趋势日益频繁且显着。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大都市区范围内研究分析中心城市外围县级城市空间重构的影响要素及城市空间重构的一般模式,并以典型的、与济南都市区空间关系最为紧密的齐河县为例进行分析,尝试指导其未来空间发展规划。本文的意义是为大都市区内的众多县级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期提高空间重构决策的科学合理性,推动县级城市城乡发展,进而完善合理的区域空间体系。通过资料研究、类比分析、实地查勘及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大都市区范围内县级城市空间重构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指出随着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逐步发展,产业发展、人口流动以及交通设施等方面会对周边县级城市带来巨大影响,并最终会推动周边县级城市重构。然后介绍了城市空间扩散、城市空间组织等国内外相关研究。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是相关概念及理论。界定相关概念,重点介绍了城市间相互作用理论中的经济联系潜力、空间可达性以及城市空间组织相关理论,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对大都市区扩张动力要素以及县级城市空间组织的影响要素进行了研究。大都市区扩张的动力要素从中心城市人口、土地扩展和资本因素进行了阐述。另外重点介绍扩张力量下的县级城市空间组织内外部要素,包括人口聚集、产业重构、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内需扩大、大都市中心吸聚力和边界效应以及交通因素等。第四章是利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提出了县级城市空间重构的三种基本模式即:中心城极化、轴线带状生长型、多核生长延连型,并对三种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五章是案例研究。首先介绍了齐河县城空间结构现状,并对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宏观政策、经济影响、空间可达性三方面分析了济南都市区扩张对齐河县空间重构的影响及齐河县城空间结构历史演变过程及动因,并据此制定了未来齐河县城市空间重构的调控策略。

张智璇,单宝艳,王俊凝,刘洋洋,林琪凯[3](2020)在《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山东省城市扩展时空格局》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夜间灯光数据分析城市扩展时空格局有助于全面分析各地城镇化水平和区域空间结构。文章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和统计数据,构造能较全面反映城市扩展的综合指标,运用热点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山东省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山东省城市扩展综合指标增长量和增长率的空间格局差异明显,2007—2012和2012—2017年间,增长量较大的主要为各设区城市等城市规模较大的城市,其增长率大多处于中低水平,增长率较高的主要位于鲁西、鲁西北和鲁南的部分市县;山东省城市扩展综合指标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冷热点时空差异明显,增长量热点由山东省中部转移到东部沿海地区,增长率热点由西北部、西南部转移到西部、南部,冷点由西南部转移到东北部。

宋仁超[4](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的济南市城镇用地扩张监测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加,城镇用地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直接反映了城市建设水平和人类经济活动程度,同样也会呈现出空间上扩张状态。然而,伴随着城镇用地快速扩张,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以及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思考。因此,动态监测城镇用地扩张对城镇发展进程、城乡统筹规划和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价值。遥感是城镇空间扩张监测有效的数据源,不同数据源在获取城镇用地信息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本文以济南市作为研究区,综合利用DMSPOLS、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和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完成对整个市域范围的城镇用地提取,并通过时序统计指标、空间扩张特征和扩张形态分析了20002018年济南市城镇用地扩张的时空变化,最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城镇扩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联合夜间灯光和Landsat数据提取城镇用地。首先,以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五期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监督分类对研究区土地覆盖分类,并分析了研究区土地覆盖变化;其次,对比夜间灯光数据辅助统计数据法和突变检测法提取研究区城镇用地优缺点,选取精度较大突变检测法提取城镇用地范围边界;最后,依据Landsat土地覆盖数据,剔除城镇用地边界处裸石、裸地以及植被等对边界的干扰信息,对于低光、无光区域,依据Landsat提取的建设用地集聚度,矢量化添加到城镇用地,完成对夜间灯光提取的城镇用地优化。研究表明,联合夜间灯光数据和Landsat影像数据能有效剔除边界混淆现象,弥补低光、无光城镇区域,提高提取城镇用地信息精度。(2)依据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城镇用地结果,利用面积增长量、面积增长率、扩张速度和扩张强度等指标分析济南市区域的城镇用地扩张情况。2000年2018年间,济南市各个区县面积的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面积增加量最大的区县为历城区;济南市总面积增长率为108.94%,其中面积增长率最高的区县为长清区;从扩张速度来看,历城区和章丘区基本维持在中快速扩张阶段,平阴县和商河县两个县级区域扩张速度维持低速扩张阶段;从扩张强度来看,济南市老城区,历下区、槐荫区、市中区以及天桥区扩张强度占据前位,表明济南注重于老城区的扩张改造建设。从重心转移过程来看,济南市中心城区重心总体向东偏移;空间方位分析中,济南市中心城区的扩张方向为向东和西南扩展,章丘区总体向西南方向扩展,长清区向东方向发展,济阳区向西方向扩展;圈层分析中表明济南市城镇用地扩张以内部填充和边缘区扩散为主。紧凑度持续降低表明中心城区的城镇建设加强向外扩散;分维数维持在1.67和1.77之间,城镇形态的不规范发展比较强烈。(3)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式对济南市城镇用地扩张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济南市城镇用地空间扩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上受地形和水系的影响,扩张区域主要集中于地势较低的平原;政策上受政府的规划和引导,新旧动能转换区、济南都市圈规划、济南市总体规划等;并且与人口、经济、交通发展呈现显着的正相关。

孙斌,高文锋,魏月,雷炳霄,毕栋威[5](2020)在《城市扩展对趵突泉泉域直接补给区保泉能力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直接补给区是趵突泉泉域重要的补给场所之一,随着城市发展其面积逐渐缩小。通过遥感手段解译60多年来济南城市发展趋势,分析揭示其对直接补给区面积及强渗漏小流域入渗功能的影响,采用大气降雨入渗系数法定量计算直接补给区面积削减对泉水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1954年—2015年,济南城市发展经历了平缓增长、快速增长、爆发式增长3个发展阶段,导致泉水直接补给区面积累计削减130km2,约占总面积的29%,直接补给区内强渗漏小流域遭受不同程度破坏,6个渗漏功能完全丧失,9个渗漏功能部分丧失,仅9个渗漏功能保存近似完好,直接造成泉水入渗补给量减少约9.7万m3/d(以多年平均降雨量648mm计)。直接补给区生态功能亟待保护与修复,应统筹管理小流域内山、水、林、土、草,加强小流域内山坡、山脚、山谷局部水循环的系统保护与修复,逐步恢复泉水补给能力。

冯仕远[6](2019)在《城市增长背景下济南市城区洪涝模拟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世界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区域面积急剧增长,当城市面临高强度降雨时,由于城市路面硬化,以及老城的排水管网老旧破损,导致城市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济南市城区面积不断增长,且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会诱发更加严重的雨洪灾害,给济南市政府和人民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生命财产损失。尤以2007年0718次洪最为严重。本文以济南市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选用SLEUTH模拟软件建立了研究区域城市动态增长预测模型;选用Caflood雨洪模拟软件建立了研究区域二维城市雨洪模拟模型,并将两者结合,进行未来济南城市增长背景下雨洪模拟研究。分别完成了济南城区2019-2035年城市面积动态增长模拟进程,Caflood模型建立以及验证,并基于二者模拟结果对流域内到2035年城区遭遇雨洪时不同情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元胞自动机(CA)理论“自下而上”的计算理念适用于城市面积动态增长模拟以及城市雨洪模拟,SLEUTH模型能有效结合3S技术且CA算法简单透明;Caflood模型采用元胞自动机(CA)技术来替代传统的浅水波方程求解,极大提高计算效率。(2)采用SLEUTH模型对济南城区2019-2035年城市面积的动态增长进行预测。首先在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基础上组织模型所需数据集,然后经粗校准、精校准、终校准三段校准过程,校准结果较好;并对研究区域历史年进行空间增长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城区的真实发展趋势大体相同,可以显现出济南城区的主体增长状况,表明SLEUTH模型对于济南城区的模拟适用性较好,可用于济南城市的未来城区动态增长预测。(3)在SLEUTH模型校准结果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建立自由增长、基本保护、严格保护三种不同城市发展情景,并对城区增长进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未来济南城区面积仍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增长速率不断降低,且随着对各类用地的保护概率不断增大,增长面积幅度在不断减小,且三种情景下的增长系数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都由蔓延系数占主导作用,繁殖与道路引力系数为辅的效果。三种情景预测结果均顺应济南“南控、西进、东拓、中优”规划政策,预测结果可验证SLEUTH模型精度并为济南城区规划提供理论依据。(4)分析济南市暴雨洪水灾害成因并建立Caflood二维雨洪淹没模拟模型。选取8场城市典型暴雨洪水场次对模型进行率定,率定结果各指标相对误差较小,误差较大处主要由几个异常点决定,但总体看来,模拟水深与实测最大淹没水深吻合较好,各参数满足模型精度要求,适用于进一步模拟分析。(5)在Caflood模型率定基础上对“20070718”次洪进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可视化,采用不同精度DEM数据进行计算并与MIKE21计算结果做出对比,以验证模型的效率与精度。可视化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重点积水地区在中北部地区,英雄山路,建设路,玉函路,二环东路等道路均出现马路行洪,印证了济南暴雨后“南水北淹”的说法;数值计算结果显示,选取22个实测点,以10m分辨率DEM作为模型输入的Caflood模拟最大水深平均误差为0.21m,30m的模拟的平均误差为0.33m,但30m分辨率DEM运行时间仅为10m分辨率DEM的1/15。而MIKE21模拟的平均误差0.27m。结果验证了该模型运行可靠、精度较高、能较好的反映洪水的运动特性,与其它分布式雨洪模型对比具有计算时间短、建模条件较低且适应性较好的特点,更适合城市洪水预警与应急预案。(6)在基于SLEUTH模型预测的济南城区2019-2035年城区范围增长基础上,结合Caflood模型,预测未来情景下城区雨洪时空分布状态。选取基础保护情景下的2035年城区预测未来状态进行城市增长下雨洪模拟研究。雨型方案选取0718、0826两次实际雨型以及3小时、24小时设计雨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未来不同情景雨型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对于短历时强降雨重现期到达50年以后,济南城区内涝分布相对稳定,面积增长幅度较小,但最大水深变大;长历时强降雨造成的洪水灾害淹没损失更为严重;以“20070718”雨型为例,预测2035年模拟淹没情景与2007年淹没情景基本类似,但2035年淹没水深峰值提前,高危险性区域面积增加,且洪涝损失风险等级图体现2035年暴雨后“南水北淹”情景更为严重。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城市增长对雨洪淹没的影响。

王鹤鸣[7](2019)在《基于精明增长的济南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协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以促进规模增长与质量增长同步提升为重要任务,同时城市化迅速推进带来的负面问题仍亟待解决。精明增长作为较成熟有效的城市管理思想,其强调城市紧凑而高效,以现有城市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充分合理利用为前提,促进人口、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平衡思想对我国当前统筹和调整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城市土地、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本研究以实现济南城市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将精明增长的状态和目标要求融入评价分析过程中,通过综合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济南1990-2015年间城市扩展和用地效益的时序变化、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利用障碍度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影响两者精明增长的因素和相互作用关系,结论如下:(1)济南城市扩展阶段性特征明显,由紧凑扩展转变为蔓延扩展。1990-2000年为缓慢扩展时期;2000-2015年,城市扩展进入剧烈活动时期,以东部扩展为主、西部为辅,空间形态呈现跳跃开发特征,建设用地增长明显快于人口和经济增长,城市扩张性发展趋势明显。城市扩展综合指数从0.6920下降至0.3974,从较紧凑扩展状态转变为弱蔓延扩展状态。(2)济南城市用地效益精明水平不断提高,呈“高速-快速-平稳”的增长状态。根据精明增长的要求,济南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不断优化,用地强度从人口聚集转向科技与经济聚集;综合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公平程度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宜居水平有明显改善。城市用地效益综合指数从0.145提高至0.799。(3)济南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间耦合作用较低,整体处于中等协调水平。从1990年到2015年,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的耦合度介于0.3792-0.4961之间,均处于拮抗阶段,协调度从0.3986提升至0.5290,由轻度失调转向勉强协调。协调发展类型从“拮抗-轻度失调-效益滞后型”发展为“拮抗-勉强协调-蔓延扩展型”。(4)济南城市空间发展破碎化、用地效益提升不均衡,以及经济发展、土地结构优化与新增建设用地间的较大关联是影响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城市空间紧凑度、破碎度数值较低,城市宜居建设和用地强度不理想是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发展不同步的主要障碍因素;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城市扩展形态变化与用地效益增长的关联最大且呈反向相关,城市布局结构和经济规模提升等与城市扩展的关联最大,两者间的相互约束促进作用不足。为提升济南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的精明增长水平,促进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应当转变扩展思路,借鉴公共交通导向模式的经验,优化功能空间布局,打造“多中心、紧凑型”的城市发展空间。其次,树立土地三维管理思想,提高土地利用强度,盘活存量与低效土地,刺激旧城区再发展,提高综合效益。最后,严格执行规划控制,制定阶段性规划目标促使城市有序渐进开发,优先充分利用存量土地,从而在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之间建立约束促进关系,提高整体协调发展水平。

都义娟[8](2018)在《我国城市空间扩展与植被生长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作为国家或者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集聚中心和空间载体,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一直是社会公众以及科研工作人员共同关注的议题。尤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空间不断扩大,城市内部及其周边的植被生长情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城市的空间扩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株叶片的单侧总面积,LAI可以直观的评价城市的植被生长状况。以往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侧重于城市空间扩展的时空特征、驱动机制、土地利用变化以及模拟预测,本研究则以我国所有城市为研究对象,将LAI与城市空间扩展结合来直观的评价城市植被生长的变化。本研究不仅在整体上对2000-2015年我国所有城市空间扩展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城市老城区、新城区、新老城区整体及其城市缓冲区LAI的变化做出分析,而且在区域的层面上分析全国32个省区中心城市的LAI变化趋势,同时在整体和区域的角度完整的将2000-2015年城市空间扩展进程中植被生长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以探索其过程、规律和机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LAI数据在研究区展现出良好的适用性。本研究将2000年的LAI数据作为验证数据。研究区2000年时间分辨率为8天的LAI数据共46幅,本研究将46幅叠加的LAI数据上随机选取6个点(点分别分布在海南省、四川省、河南省、吉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将此6个样本点的年LAI值分别做其时间序列图。分析表明,选取的6个样本点的时间序列图均符合该点所在空间格局气候带上的植被生长季节性变化动态,且LAI数据具有较好的长时间连续性特点。(2)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很快。从2000年到2015年城市用地面积新增19197.0 km2,年均增加1279.8 km2;2000年城市面积占国土面积0.16%,到2015年增加到0.25%,增加了1.56倍。耕地土地贡献率最高,为71.73%,占用面积13770.0 km2,其次依次是建设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规划与政策等因素成为驱动城市空间快速扩展的主要驱动力。(3)32个中心城市比其它城市老城区植被LAI均值下降速率快。2000年到2015年,全国所有城市与32个中心城市老城区LAI均值拟合直线斜率分别为-0.0027、-0.008,两者的LAI均值在研究时间序列内都处于下降的趋势,且32个中心城市LAI均值拟合直线斜率为全国所有城市2倍左右,对比分析可知全国城市老城区整体的植被LAI均值都处于下降趋势,32个中心城市相比下降的速度更快。但是通过对32个中心城市单独的研究分析,北京、天津、济南等12座城市老城区LAI均值处于上升的趋势。总而言之,全国所有城市与32个中心城市整体植被LAI均值处于下降趋势,但是个别城市仍有上升的趋势,说明部分城市对老城区植被的管理维护值得肯定,但是大部分城市仍需要加强。(4)32个中心城市与其它城市的新城区植被LAI均值下降速率相当。2000年到2015年,全国所有城市与32个中心城市新城区LAI均值拟合直线斜率分别为-0.021、-0.019,两者的LAI均值在研究时间序列内都处于下降的趋势,且两者下降速率几乎等同,说明32个中心城市对新城区的规划与其它城市相似。通过对32个中心城市的单独分析,所有城市新城区LAI均值均处于下降的趋势,无一例外,说明在新城区的建设过程中,其它有植被覆盖类型的土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不可避免的会对植被发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5)32个中心城市与其它城市城区整体LAI均值下降速率几乎一样。2000年到2015年,全国所有城市与32个中心城市城区整体LAI均值拟合直线斜率分别为-0.0082、-0.007,两者的LAI均值整体相差不大,说明在研究时间序列内32个中心城市与其它城市的植被LAI均值均处于下降趋势,且下降速率几乎一样。但是北京和太原两座城市新老城区整体的LAI均值是处于上升趋势的,说明即使新城区的开发无法避免对植被大面积的破坏,但是只要加强对老城区植被的管理维护和新城区开发过程中植被的保护,城市整体的植被LAI均值依然可以保持上升趋势。城区缓冲区相对于城市内部,更多的是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对城区10km缓冲区的范围进行LAI均值提取分析发现其均为上升趋势,间接也说明环境因素越来越有利于植被的生长。总之,本研究综合运用生态学、城市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采用LAI数据、RS数据、GIS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多源数据,分别从全国所有城市,32个省区中心城市的老城区、扩展后的新城区、城区整体、城市缓冲区等多个尺度,从2000—2015长时间序列,对比分析城市扩展前后植被生长的变化过程、规律和机制,旨在为城市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贾琨[9](2017)在《基于GIS的济南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研究》文中提出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土地的合理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用地空间不断向外扩张。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虽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城市在用地空间上的的无序蔓延,从而引起城市发展效率低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如何引导城市合理扩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就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的划定则对控制城市无序扩张,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关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理论,通过传统数据与大数据的有机结合来进行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的划定研究。本文认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有四个方面,分别是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居民的社会行为因素、政策因素。在充分考虑这些限制因素的情况下,首先对城市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确定建设用地扩展的限制等级,并提取出禁止建设区域。城市扩展在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客观因素的基础上,也要以人为本,考虑人作为社会主体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基于微博数据进行人的社会行为分析,并把评价结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的重要依据。对济南市的城市发展特点和城市化进程进行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研究期间内济南市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城市扩展类型以填充增强主导型扩展为主,建设用地扩展速率相对稳定,而且扩展主要是沿东西方向延伸。在分析济南市建设用地扩展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合适的指标体系进行济南市生态环境敏感性与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并提取出禁止建设区域。评价结果表明济南市中部平原区是最适合建设用地扩展的区域,而生态环境敏感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山区和北部的黄河流域保护区。基于微博数据对济南市城市活动与情感分析结果表明泉城广场商圈和洪家楼商圈是济南市活动最为集聚的区域,而且济南市各用地功能区混合布局,产城融合实现度较高。城市情感在空间上分布破碎度较高,但整体上城市中心的城市情感值高于城市边缘地区,而且城市北部消极情绪较为集聚。对济南市2020年的建设用地扩展规模进行预测,预测其增加面积为57.49km2,综合建设用地扩展综合评价结果与城市情感值评价结果,按照扩展等级划定了济南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结果表明济南市建设用地主要沿交通走廊向济南市东西两翼扩展,与济南市城市规划(2006-2020)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吻合度较高,表明该划定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最后,简要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且展望了今后有待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徐慧[10](2017)在《古代济南区域山水环境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视角,以古代济南为研究对象,研究古代济南区域山水环境演变过程,希望能够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参考。首先,本文对魏晋至明清这一时间段内济南区域山水环境形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得出古代区域山水环境由城外“梳状”水网体系、“一带多点”的山脉体系及城内“一环一湖多节点”城市格局构成,并体现出以区域山水格局为框架、以区域泉河湖体系为骨架、以人文景观彰显城市风貌的演变规律。其次,总结古代济南区域山水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承载城市生长、推动城市扩展、组织城市空间、推动园林营建。最后,总结近现代城市发展对济南区域山水环境的影响及继承,提出未来城市建设应该在区域尺度下以山水格局为框架,尊重山水格局;将城市基础设施融入景观,继承并保护区域历史文脉。

二、济南市南部地区城市扩展浅析及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南市南部地区城市扩展浅析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快速城市化阶段济南城市空间扩展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1.2 研究方法
2 济南城市空间扩展分析
    2.1 扩展强度分析
    2.2 扩展形态分析
    2.3 扩展过程分析
3 济南城市空间扩展驱动力分析
    3.1 自然区位因子分析
    3.2 社会经济因子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2)大都市区扩张下的县级城市空间重构研究 ——以齐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大都市区
        2.1.2 县级城市
        2.1.3 城市空间重构
    2.2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1 经济联系潜力
        2.2.2 空间可达性
        2.2.3 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相互作用
    2.3 城市空间组织相关理论
        2.3.1 区位理论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基础理论
        2.3.2 核心—边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都市区扩张下县级城市空间组织的影响要素
    3.1 大都市区扩张的动力要素分析
        3.1.1 大都市区人口的增长
        3.1.2 大都市区用地成本的提升
        3.1.3 大都市区的生态环境压力
        3.1.4 资本推动大都市区扩张
    3.2 扩张力量下的县级城市空间组织要素
        3.2.1 内部要素
        3.2.2 外部要素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都市区扩张下县级城市空间重构模式
    4.1 中心城极化型
        4.1.1 工业主导的中心城极化型
        4.1.2 园区推动中心城极化型
    4.2 轴线带状生长型
        4.2.1 基础设施推动重构
        4.2.2 旅游业带动的重构模式
    4.3 多核生长延连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研究—以齐河县为例
    5.1 齐河县概况与城市空间结构现状
        5.1.1 齐河县概况
        5.1.2 齐河县城市空间结构现状
    5.2 济南都市区扩张对齐河县的影响
        5.2.1 济南大都市区范围及扩张趋势预测
        5.2.2 济南都市区扩张对齐河县空间重构的影响
    5.3 济南都市区扩张下齐河县城市空间重构调控策略
        5.3.1 齐河城市空间演变与重构模式选择
        5.3.2 齐河县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方向选择
        5.3.3 齐河县城市空间重构宏观策略
        5.3.4 齐河县城市空间重构微观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与讨论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山东省城市扩展时空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介绍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相关分析
        1.2.2 热点分析
2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建成区面积提取
    2.1 城市建成区面积提取
    2.2 城市建成区提取面积与经济指标的关系
3 山东省城市扩展的时空格局分析
    3.1 城市扩展综合指标构建
    3.2 山东省城市扩展的空间格局
    3.3 山东省城市扩展的时空热点分析
4 结论

(4)基于多源数据的济南市城镇用地扩张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镇用地提取研究
        1.2.2 城镇用地动态分析
        1.2.3 城镇扩张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DMSP_OLS夜间灯光数据
        2.2.2 NPP_VIIRS夜间灯光数据
        2.2.3 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
        2.2.4 统计数据
        2.2.5 DEM数据
        2.2.6 OSM数据
        2.2.7 其他辅助数据
    2.3 数据预处理
        2.3.1 DMSP_OLS夜间灯光数据预处理
        2.3.2 NPP_VIIRS夜间灯光数据预处理
        2.3.3 Landsat数据预处理
3 联合夜间灯光和Landsat数据城镇用地提取研究
    3.1 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提取城镇用地
        3.1.1 土地覆盖类型选择
        3.1.2 影像土地覆盖分类
        3.1.3 土地覆盖精度验证
        3.1.4 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3.1.5 城镇用地边界评价
    3.2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提取城镇用地
        3.2.1 城镇用地边界提取方法
        3.2.2 城镇用地边界提取分析
    3.3 结合夜间灯光和Landsat数据提取城镇用地
4 济南市城镇用地时空扩张分析
    4.1 城镇用地时序统计分析
        4.1.1 时序统计分析指标
        4.1.2 城镇扩张时序分析
    4.2 城镇扩张空间特征分析
        4.2.1 重心分析
        4.2.2 方位分析
        4.2.3 圈层分析
    4.3 城镇扩张形态特征分析
        4.3.1 紧凑度分析
        4.3.2 分维数分析
5 济南市城镇用地扩张驱动因素分析
    5.1 自然因素
    5.2 人口因素
    5.3 经济因素
        5.3.1 经济指标构建
        5.3.2 灰色关联分析
    5.4 交通因素
    5.5 政策因素
        5.5.1 区域发展政策
        5.5.2 城市规划政策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城市扩展对趵突泉泉域直接补给区保泉能力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泉域功能分区
2 济南城市化进展及其影响
    2.1 城市扩展特征
    2.2 城市扩展影响
        (1)直接补给区面积逐渐萎缩
        (2)城市表流、洪涝增多
3 直接补给区面积削减对保泉影响
    (1)渗漏功能基本消失
    (2)渗漏功能部分消失
    (3)渗漏功能近似完好
4 结论与建议

(6)城市增长背景下济南市城区洪涝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城市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城市雨洪模拟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城市增长背景下雨洪模拟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水系
        2.1.5 土地利用状况
    2.2 社会经济与人口
第三章 元胞自动机、SLEUTH模型与Caflood模型理论基础
    3.1 元胞自动机理论(CA)
        3.1.1 元胞自动机的概念
        3.1.2 元胞自动机的组成
        3.1.3 元胞自动机特征
        3.1.4 元胞自动机用于模拟城市空间演化的优点
        3.1.5 元胞自动机用于城市洪水淹没模拟的优点
    3.2 SLEUTH模型
        3.2.1 SLEUTH模型原理
        3.2.2 SLEUTH模型执行过程
    3.3 Caflood模型
        3.3.1 Caflood模型原理
        3.3.2 WCA2D雨洪模拟模型原理
        3.3.3 Caflood模型执行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济南市城区增长预测
    4.1 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4.1.1 数据源
        4.1.2 数据处理
    4.2 数据集的建立
        4.2.1 城市范围图层(Urban)
        4.2.2 道路图层(Transportation)
        4.2.3 排除图层(Excluded)
        4.2.4 坡度图层(Slope)
        4.2.5 阴影图层(Hillshade)
    4.3 模型运行环境
    4.4 模型校准
        4.4.1 模型校准参数选取
        4.4.2 粗校准
        4.4.3 精校准
        4.4.4 终校准
    4.5 济南市城区空间增长模拟研究
    4.6 济南市城区到2035年城市动态扩展多情景预测
        4.6.1 预测情景设置
        4.6.2 不同情景下济南城区形态扩展预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济南市Caflood洪水淹没模型建立
    5.1 济南市暴雨洪涝灾害成因
        5.1.1 历史发展概况
        5.1.2 特殊地形条件
        5.1.3 暴雨时空变化规律
    5.2 济南市暴雨洪水模型构建
        5.2.1 计算区域
        5.2.2 模型所需数据及来源
        5.2.3 初始条件以及边界条件
        5.2.4 模型率定
    5.3 济南城区雨洪淹没模拟及预警
        5.3.1 济南城区淹没水深等级划分
        5.3.2 “0718”典型案例计算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济南市城区未来洪水淹没情景预测
    6.1 城市增长预测情景选取
    6.2 济南城区雨型方案选取
        6.2.1 实际雨型
        6.2.2 设计雨型
    6.3 未来城市暴雨洪水淹没模拟
        6.3.1 未来情景不同雨型模拟结果
        6.3.2 风险等级可视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基于精明增长的济南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扩展研究综述
        1.2.2 城市用地效益研究综述
        1.2.3 文献简评与讨论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区域概况
    2.1 精明增长概述
        2.1.1 精明增长提出的背景
        2.1.2 精明增长的主要内容
        2.1.3 精明增长的实践效果
    2.2 精明增长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2.2.1 背景的相近性与差异性
        2.2.2 综合平衡思想的借鉴
        2.2.3 精明增长下的概念界定
    2.3 研究区域介绍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2.5 小结
第3章 济南城市扩展特征与综合评价
    3.1 精明增长的城市扩展特征
        3.1.1 精明增长与城市蔓延
        3.1.2 城市扩展特征的指标选择
    3.2 济南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
        3.2.1 城市规模变化
        3.2.2 扩展空间方位
    3.3 济南城市扩展的空间形态变化
        3.3.1 空间紧凑度变化
        3.3.2 分形维数与稳定性变化
        3.3.3 破碎度变化
    3.4 济南城市扩展的效率变化
        3.4.1 人口增长消耗特征
        3.4.2 经济增长消耗特征
    3.5 济南城市扩展的外部影响变化
        3.5.1 耕地损失变化
        3.5.2 社会通勤变化
    3.6 济南城市扩展精明增长综合评价
        3.6.1 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3.6.2 城市扩展综合指数分析
    3.7 小结
第4章 济南城市用地效益精明增长评价
    4.1 城市用地效益精明增长指标体系
        4.1.1 Galster的精明增长评价思路借鉴
        4.1.2 基于核心内涵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 城市用地效益评价指标内涵
    4.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2.1 数据标准化
        4.2.2 权重的确定
        4.2.3 综合评价模型
    4.3 城市用地效益结果分析
        4.3.1 城市用地效益精明增长分析
        4.3.2 城市布局结构优化
        4.3.3 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4.3.4 城市综合规模增长
        4.3.5 城市社会公平发展
        4.3.6 城市宜居建设改善
    4.4 小结
第5章 济南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的协调分析
    5.1 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的互动关系
    5.2 协调发展模型构建
        5.2.1 协调度模型
        5.2.2 障碍度模型
        5.2.3 灰色关联度模型
    5.3 济南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协调发展分析
        5.3.1 耦合协调度变化
        5.3.2 协调发展类型变化
        5.3.3 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协调作用分析
    5.4 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精明增长障碍因子判定
        5.4.1 城市扩展精明增长障碍因子诊断
        5.4.2 城市用地效益精明增长障碍因子诊断
    5.5 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关联性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济南城市协调发展的精明增长策略
    6.1 转变扩展思路,打造紧凑发展的城市空间
        6.1.1 施行“多中心、紧凑型”的城市扩展模式
        6.1.2 重视功能空间布局优化,降低通勤成本
        6.1.3 借鉴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经验
    6.2 提升综合效益,重视存量土地的潜力挖掘
        6.2.1 树立土地三维管理思想,提升土地综合利用水平
        6.2.2 刺激旧城区再发展,着重提升社会公平与宜居水平
        6.2.3 盘活存量用地,加快低效闲置土地改造升级
    6.3 严格规划控制,通过约束促进实现精明增长
        6.3.1 加强刚性政策控制,制定城市规划阶段性目标
        6.3.2 实行扩展与效益的互动约束,促进两者协调增长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我国城市空间扩展与植被生长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进展
        1.2.2 叶面积指数(LAI)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自然环境特征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2 研究数据及其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
        2.3.1 主要软件
        2.3.2 LUCC数据处理
        2.3.3 LAI数据处理
3 叶面积指数(LAI)数据的单点变化检验
    3.1 样本点选取
    3.2 数据验证
4 我国城市空间扩展及其驱动力
    4.1 研究区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LUCC研究结果分析
    4.2 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LUCC的驱动机制分析
        4.2.1 社会经济因素
        4.2.2 城市人口增长
        4.2.3 交通设施建设
        4.2.4 规划与政策
        4.2.5 综合分析
5 城市空间扩展进程中城市植被生长的变化
    5.1 我国所有城市植被生长变化
        5.1.1 城市老城区植被生长变化
        5.1.2 城市新城区植被生长变化
        5.1.3 城市整体植被生长变化
        5.1.4 城市缓冲区植被生长变化
        5.1.5 所有城市植被生长变化总体规律
    5.2 32个省区中心城市植被生长变化
        5.2.1 老城区植被生长变化
        5.2.2 新城区植被生长变化
        5.2.3 城区整体植被生长变化
        5.2.4 缓冲区植被生长变化
    5.3 全国所有城市与32个中心城市植被生长变化对比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特色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GIS的济南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城市扩展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及相关概念界定
    2.2 城市扩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土地区位理论
        2.2.2 地租和地价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梯度开发与转移理论
        2.2.5 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理论
        2.2.6 土地报酬规律
    2.3 城市用地扩展研究的相关方法
        2.3.1 元胞自动机
        2.3.2 人工神经网络
        2.3.3 分形理论
3 基于GIS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方法
    3.1 建设用地扩展限制因素分析
        3.1.1 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因素
        3.1.2 社会经济因素
        3.1.3 居民社会行为因素
        3.1.4 政策因素
    3.2 禁止建设区
    3.3 建设用地转移概率
    3.4 基于微博数据的居民社会行为分析
    3.5 建设用地扩展规模确定与扩展边界综合划定
4 济南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
    4.1 研究区概况
    4.2 研究资料与数据处理
        4.2.1 研究资料
        4.2.2 数据处理
        4.2.3 建设用地边界提取与精度检验
    4.3 济南市城市发展分析
        4.3.1 济南市建设用地扩展速率分析
        4.3.2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建设用地信息提取与分析
        4.3.3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化水平测度与分析
    4.4 禁止建设区提取与建设用地转移概率计算
        4.4.1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4.4.2 提取禁止建设区域
        4.4.3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4.4.4 建设用地转移概率计算
    4.5 基于微博数据的社会行为活动分析
        4.5.1 城市活动的时空特征分析
        4.5.2 城市情感分析
    4.6 济南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综合划定
        4.6.1 建设用地扩展规模确定
        4.6.2 建设用地扩展边界综合划定
        4.6.3 结果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古代济南区域山水环境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我国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独具特色的“山—水—城”营建模式
        1.1.1.2 我国传统城市山水格局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1.1.3 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地域文化特色逐渐丧失
        1.1.1.4 相关城市理论的兴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间地理范围
        1.2.1 时间范围
        1.2.2 地理范围
    1.3 区域山水环境概念解析
    1.4 国内济南区域山水环境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框架
2 区域山水环境与城市营建理论概述
    2.1 中国古代区域山水环境与城市营建
        2.1.1 中国传统山水文化溯源
        2.1.1.1 古代山水文化的原始基因
        2.1.1.2 古代山水文化形成与发展
        2.1.2 我国古代山水环境与城市营建理念
        2.1.2.1 形胜、风水的相地经验
        2.1.2.2 “因天材、就地利”的营建理念
        2.1.2.3 “体国经野”的整体性思维
        2.1.2.4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的审美意境
    2.2 国外城市营建与自然环境
    2.3 本章小结
3 古代济南区域山水环境的形成及特征
    3.1 济南自然环境概况
        3.1.1 济南地貌
        3.1.2 济南水文
    3.2 区域山水环境与古城选址
    3.3 区域山水环境的演变与形成
        3.3.1 魏晋时期
        3.3.1.1 魏晋历下城“双子城”格局的形成
        3.3.1.2 泉河湖水网
        3.3.1.3 园林景观
        3.3.2 唐宋时期
        3.3.2.1 齐州“母子城”格局的形成
        3.3.2.2 泉河湖水网
        3.3.2.3 园林景观
        3.3.3 金元时期
        3.3.3.1 金元城市格局的变化
        3.3.3.2 泉河湖水网
        3.3.3.3 农田水利
        3.3.3.4 园林景观
        3.3.4 明清时期
        3.3.4.1 明清“母子城”格局的再现
        3.3.4.2 泉河湖水网
        3.3.4.3 农田水利
        3.3.4.4 园林景观
    3.4 区域山水环境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
        3.4.1 区域山水空间格局
        3.4.1.1 区域“梳状”水网格局
        3.4.1.2 区域““一带多点”山体格局
        3.4.1.3 “一湖一环多节点”的城市格局
        3.4.2 区域山水环境演变特征
        3.4.2.1 以区域山水格局为发展框架
        3.4.2.2 以区域泉河湖水网为基本骨架
        3.4.2.3 以人文景观彰显城市风貌——以“济南八景”为例
    3.5 本章小结
4 古代济南区域山水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1 承载城市生长
    4.2 推动城市扩展
    4.3 组织城市空间
        4.3.1 引导城内视线
        4.3.2 组织城内空间
        4.3.2.1 宏观层面——“一环绕明府,明湖映古城”的空间结构
        4.3.2.2 中观层面——“走街串巷”的泉水街巷
        4.3.2.3 微观层面——“户户泉水,家家杨柳”的泉水院落
    4.4 推动园林营建
    4.5 本章小结
5 近现代城市建设对古代济南区域山水环境的影响与继承
    5.1 近现代济南城市空间形态演化
        5.1.1 “古城+商埠区”双核并置格局(1904-1948)
        5.1.2 城市快速扩张(1949——1978)
        5.1.3 “一城两区”发展格局(1978—现在)
    5.2 近现代城市演化对济南区域山水环境的影响
        5.2.1 城市与自然疏离
        5.2.1.1 山水环境与城市渗透度降低
        5.2.1.2 山水格局与城市结构关联减弱
        5.2.2 自然环境恶化
        5.2.2.1 山体——连续性破坏明显
        5.2.2.2 水体——污染填埋现象严重
    5.3 近现代济南区域山水环境的继承与更新
        5.3.1 城市风貌恢复与更新
        5.3.1.1 《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89)
        5.3.1.2 “千佛山-古城-黄河”泉城特色风貌带的构想
        5.3.1.3 千佛山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
        5.3.1.4 泉城特色标志区规划研究
        5.3.1.5 华山历史文化公园规划
        5.3.1.6 《济南市城市山体景观风貌专项规划》
        5.3.2 生态恢复
        5.3.2.1 山体保护
        5.3.2.2 济南“保泉运动”
        5.3.2.3 济南城区小清河地区总体控制规划
    5.4 古代济南区域山水环境营建对未来城市建设的启示
        5.4.1 以区域视角下运用整体性思维融合城市与自然山水
        5.4.2 尊重自然山水格局,保持山水格局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5.4.3 将基础设施融入区域风景,提升居住环境的宜居性
        5.4.4 延续历史文脉,带动区域人文景观发展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语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尚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济南市南部地区城市扩展浅析及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快速城市化阶段济南城市空间扩展及驱动力研究[J]. 王成新,窦旺胜,程钰,刘凯. 地理科学, 2020(09)
  • [2]大都市区扩张下的县级城市空间重构研究 ——以齐河县为例[D]. 李浩福. 山东大学, 2020(02)
  • [3]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山东省城市扩展时空格局[J]. 张智璇,单宝艳,王俊凝,刘洋洋,林琪凯.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0(04)
  • [4]基于多源数据的济南市城镇用地扩张监测研究[D]. 宋仁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城市扩展对趵突泉泉域直接补给区保泉能力影响[J]. 孙斌,高文锋,魏月,雷炳霄,毕栋威. 山东国土资源, 2020(04)
  • [6]城市增长背景下济南市城区洪涝模拟研究[D]. 冯仕远. 济南大学, 2019(01)
  • [7]基于精明增长的济南城市扩展与用地效益协调研究[D]. 王鹤鸣. 山东财经大学, 2019(07)
  • [8]我国城市空间扩展与植被生长变化研究[D]. 都义娟. 河南大学, 2018(01)
  • [9]基于GIS的济南市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研究[D]. 贾琨.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古代济南区域山水环境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徐慧.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标签:;  ;  ;  ;  ;  

济南市南区城市扩张分析与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