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业和商业哪个更重要

媒体专业和商业哪个更重要

一、媒介专业主义与商业主义孰重孰轻(论文文献综述)

张冰[1](2021)在《网络媒体的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伴随20世纪后半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在微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变革直接影响了以信息传递为基础的社会交往方式,信息传播、交往和分享的程度被网络媒体无限放大。天然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网络媒体不仅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利益诉求的集散地,也成为我们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全新载体。然而,网络媒体的发展是与其商品化进程息息相关的。商品化一方面加快了网络媒体由社会表层向深层空间延展的速度,另一方面却使其服务社会意识的本性发生逆转。被遗忘自身意识形态属性的网络媒体逐渐将人类打散成没有深度的碎片,帮助资本实现了对宏大叙事的解构。网络媒体不可调和的意识形态性和商品性矛盾问题,最终使人类的价值理性被工具理性所压制,在历时与共识层面消解了人作为“类存在物”的社会组织特性。在这一背景下,对网络媒体意识形态在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态势与隐藏在意识形态背后的力量消长进行准确把握,不仅可以借助其商品化进程对网络媒体的时空尺度进行更加深入的拓展,更可以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作用提供重要依据与凭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建设。习近平同志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深刻分析与富有远见的指导了网络媒体未来的发展,为有效解决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和商品性矛盾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钥匙。因此,正确认识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和商品性之间的矛盾关系及形成原因与社会影响,以习近平同志关于网络媒体的重要论述作为探索化解两者矛盾现实途径的理论依据,对于加强网络媒体的引导和管理,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撰写内容,论文主要包含六个章节:第一章为序论。主要阐释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进行了评析,说明了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并阐明了论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着重分析了网络媒体的意识形态属性。本章节首先对意识形态相关理论进行了溯源,即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与发展、意识形态的定义与特征进行了梳理,对意识形态传播形式和传播载体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指明网络媒体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全新载体。而后分析了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的具体所指,网络媒体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功能及其实现机制。第三章主要对网络媒体的商品属性进行了阐释。这一章节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首先从学理性视角对网络媒体商品性的研究起点、价值产生要素、价值产生方式进行了分析,廓清了网络媒体商品性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网络媒体商品性的特征与作用,并对网络媒体商品性的实现需要其进行产业化做了解释说明,对网络媒体产业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做了概括。第四章着重对网络媒体意识形态属性与商品属性矛盾关系问题进行了论证分析。该章首先对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的统一性与对立性进行了理论溯源。其次,探讨了二者统一性与对立性的现实表现,并论证其对立性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构成的严重威胁。最后,从网络媒体的本质、特殊地位与作用、特殊生产发展规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四个方面指明坚持意识形态第一性原则是网络媒体实现“双性统一”的前提。第五章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本主义与空间理论的角度,以资本、受众、从业者与政府同网络媒体关系的视角入手,探寻了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矛盾产生的原因,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维度上为正确处理网络媒体的矛盾关系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六章对正确处理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关系的原则与途径进行了分析。该章节首先从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市场和政府相统一这三个方面入手,在理论层面探讨了把握好网络媒体发展应坚持的原则。其次,与第五章相对应,从资本、受众、从业者和政府四个角度入手,在实践层面对平衡二者矛盾关系问题的途径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魏兵[2](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李小刚[3](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提出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孙珍[4](2020)在《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应对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其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青年亚文化渐渐甚嚣尘上。青年“丧文化”是流行于90后青年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以“马脸男”“废柴”“悲伤蛙”“葛优躺”“厌世脸”等为代表的“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表面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而当代大学生中部分群体的“丧文化”,折射出在深刻社会变革中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所展现出的思想、行为、心态的强烈变化,凸显出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呈现出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应得到社会关注与正确引导。本文从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影响现状出发,结合问卷调查数据,着重分析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负效应,并对产生负效应的原因进行分析,试图从政府、高校、社会及大学生个人等多维角度提出青年“丧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本研究以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国内外有关“丧文化”的研究为依据,在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发放问卷和深度访等具体形式了解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现状,明晰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负效应。研究结论如下: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人际情感疏远化、网络表达偏激化、价值取向个人化等负效应。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经济、就业形势等客观因素的催化,主流文化有待活化、政府监督机制有待健全;家庭在道德教育及教养方式等示范功能不佳,以及当代大学生个人媒介素养不足等。本文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丧文化”治理,增强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从政府角度,发挥主导作用,倡导传播“燃文化”。一是净化网络空间内容,占领思政引导高地;二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强网络媒体监管。从高校角度,固守依托作用,一是加强心理疏导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二是深化理论素养和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家庭角度,应强化家庭示范作用,发挥家社教育合力。一是转变教育观念,注重言传身教;二是发挥社会作用,实现家社衔接。从大学生个人角度,应关注个人基础作用,有效摆脱“丧”状态。一是坚定信仰,树立正确自我认知,直面“丧”;二是丰富生活,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奋起“燃”。

曹颖[5](2020)在《纪录片《日本的素颜》与《纪实72小时》的比较研究 ——从电视媒介专业主义的角度分析》文中指出纪录片是真实地报道某一问题或事物的影片,社会类纪录片是了解某个国家,某段历史和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资料。本论文将两部日本NHK纪录片的作品《日本的素颜》和《纪实72小时》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电视媒介专业主义的视角分析两部纪录片的异同。这两部作品,一部是NHK纪录片的开山鼻祖,奠定了 NHK纪录片的初期的基调,给随后的NHK纪录片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部是目前NHK推出的较新的系列纪录片,以其特别的制作、采访方式受到广泛关注,其影响力甚至远传中国,中国也推出了中国版的《纪实72小时》。在从媒介专业主义角度分析两部作品的过程中,笔者提取了媒体的责任和价值作为分析比较的具体标准。在责任的五个方面:反映大众言论、真实报道事件,理性传递信息、引发舆论、提供市民讨论的平台、具有批判性上,两部作品处于不同的媒体环境,受到不同时代背景和技术的限制,在各个方面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日本的素颜》是十分典型的教养类纪录片,启蒙主义色彩浓厚。所以在反映大众言论上,节目将镜头对准了需要大众关注的社会问题,从专业的角度发声,成为大众的“代言人”;节目的真实性和理性来源于节目制作人的精英视角和问题意识,以及节目中通过事实加以论证的制作理念。《纪实72小时》与《日本的素颜》不同,在反映大众言论上,节目组不作为大众的“代言人”,而是直接采访和记录下大众看似杂乱无章的话语;在真实、理性报道事件方面,节目制作人更注重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也更倾向于选择非正统的小故事,同时制作处于更加成熟的现代媒体行业,制作理念也不断受到其他纪录片制作人的影响和启发。在引发舆论方面,《日本的素颜》作为日本电视纪录片的开山鼻祖,引起了许多学术研究和探讨,同时受到年代限制,在年轻人中受到的关注自然少于《纪实72小时》。在为大众提供讨论平台上,《日本的素颜》在当时技术受限严重,现场音频的比例远远低于节目加以解说的后期音频,所以在节目中直接收集到的公众讨论较少;相对的《纪实72小时》则是直接将整个节目作为了大众讨论的平台。最后在富有批判性上,《日本的素颜》一向十分关心社会问题,利用自己的镜头、专业的解说始终起到了监督社会的作用;《纪实72小时》则表现出选材随机,节目组刻意避免发表评论的特点,甚至在很多时候表现出了相当的包容性。在观众期待的媒体价值方面:教养性、有用性、娱乐性上,两部作品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具有相当浓厚的启蒙主义特征,作品在当时被赋予向大众提供教养知识类内容的重任,因此整体教养性较高,节目涉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囊括了政治、文化、自然、灾害等大众关心的各个领域的重要话题。相对来说,娱乐性则较为欠缺。后者诞生于一般大众普遍所受教育程度较高的21世纪,观众获得各类知识的渠道和手段越来越丰富,《纪实72小时》的选材也更加贴近生活,且能为大众忙碌的生活带来轻松快乐的、留有自己想象和评价余地的“素材性”展示。因此,节目在教养性上较为缺乏,在娱乐性上则更丰富。《纪实72小时》的镜头会对准日本社会的任何角落,记录每个年龄层、任何职业和国籍的人们平凡或不平凡的生活,涉及的素材更是从饮食到玩乐、购物、庆典、大众·小众娱乐,更是引来观看者对取景地的实地巡礼,是话题性、娱乐性都十分丰富的纪录片。《纪实72小时》还为其他国家了解当代日本、进行文化交流提供了素材。两部电视纪录片的比较,也能从某一侧面反映出日本电视纪录片制作理念和制作方法的变迁。

黄浦蓉[6](2020)在《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及其作品解析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下的时空压缩语境中,建筑空间存在普遍意义上的精神缺失,与人们对“诗意的栖居”、“空间精神”的向往诉求成为了一组亟待解决的矛盾。这一问题随着时空的发展与剧变而越发凸显,并促进着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们不断谋求创作中的自省与转变。人们对建筑的诉求从来都不仅局限于“坚固、实用、美观”,还体现在空间精神的感受上。尽管在前人的研究中关于“场所精神”、“诗意建构”、“静谧空间”等塑造空间精神的理论众多,但是置于当下我们仍然缺乏针对以建筑师主观能动性为主体背景的、较为系统的研究与解析。将具有自省意识的、对于空间精神的营造不断探索与实践的建筑师整合到时空压缩语境中进行分析,探究时代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对于空间精神塑造的重要性。本文从近现代中国建筑师的自省及其实践展开研究,试图梳理出建筑师的自省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下建筑师的思考与实践,进一步分析出在时空压缩语境中存在着三种主要的自省立场,即:“时空压缩语境的批判性抵抗”、“对时空压缩语境的积极性回应”、“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权宜性介入”。文中以具体建筑作品为研究对象,借助“类型中抽取典型”、“图解分析”、“建筑师言说分析”与“分类比较”等方法解析在时空压缩语境下的自省型建筑案例,旨在总结出带有自省色彩的建筑设计策略与方法,以期解决建筑精神“匮乏”的困境,为当前时空压缩背景下的建筑空间精神塑造提供参考依据。

司会敏[7](2018)在《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把“美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之一,并为实现这一目标确定了时间表、划定了路线图。美丽中国,不只是国家的、政府的、更是每个人的。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全民的高度参与,这就需要凝聚起最广泛的生态共识,才能为美丽中国建设凝心聚力。新时代凝聚中国的生态共识,需要形成生态道路共识、生态理论共识、生态制度共识和生态文化共识,这四大共识从具体实践、理论指导、制度完善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涉及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领域。面对当前资源短缺、空气污染和生态退化等严峻形势,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已达成共识,但这并不能自然构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动力。在利益分化和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下,社会不同主体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上的分歧短期内难以完全弥合。新时代凝聚最广泛的生态共识,必须认真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分歧和问题。这些分歧和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仍囿于传统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认知误区,生态责任意识不强;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仕途升迁之政治利益,仍片面追求GDP这一短期内易见成效的显性目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这一短期内难见成效的隐性目标缺少投入热情。第二,环境正义视角下因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引起的权责不对等现象普遍,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及行业部门之间在自然生态资源的占有、使用、消费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富裕阶层、城市居民和发达地区的人们(这些可称为社会强势群体)与贫困阶层、农村居民和落后地区的人们(这些可称为社会弱势群体)在环境利益与环境责任的分担上存在不对等,这些现实的利益分化极易引起人们的心理不平衡,从而制约生态共识的达成。第三,利益机制驱动下部分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无视生态利益和社会公益,缺乏生态可持续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第四,一些公众虽然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只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环境问题,环境意识层次低,“从众”“搭便车”情结严重,生态责任意识不强。第五,除了利益分化和利益驱动这些主客观原因外,生态共识平台不健全也是制约生态共识形成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平台不完善,不能满足公众知情权;环境权益诉求平台不畅,影响公众表达权;环境决策平台滞后,影响公众参与积极性等,上述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生态共识的形成。新时代为凝聚最广泛的生态共识,化解分歧、解决矛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公平正义原则,这是解决环境非正义问题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二,平等协商原则,这一原则致力于实现主体间的平等沟通,消除和化解不同主体的利益矛盾,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第三,权责相统一原则,这一原则是对权利与责任关系的应然描述,公共利益是权责一致原则的价值追求,环境利益的公益性决定了每一行为主体都不能自私地占有生态利益却不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义务),只有每一行为主体都自觉遵守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分歧。第四,激励与约束并重原则,共识的达成需要提供合适的激励,即给予行为主体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激发其生态责任意识,同时也必须设置一些硬性约束,使反生态的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这也能起到一定的社会警示作用。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分歧和问题,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路径如下:第一,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通过发挥学校教育的基础作用、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和生态社区建设的模范带动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以引领生态共识的形成。第二,优化地方党政部门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建立科学的政绩导向机制、完善的生态考核评价体系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以激励党政干部生态共识的形成。第三,实现利益共享,完善公正的利益均衡和保障机制,解决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行业部门差异,以推动生态共识的形成。第四,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促发企业、环保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凝聚生态共识提供动力和支持,同时针对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必须实施严厉惩罚,使其形成“不敢污、不能污”的共识。最后,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健全环境权益诉求平台和环境决策参与平台,通过搭建生态共识平台,助力生态共识的形成。

马一杏[8](2013)在《我国传媒八卦现象研究》文中指出八卦新闻与八卦媒体文化的迅猛发展是当代媒介环境下全球性的一个显着的媒体与社会现象。八卦风格与八卦逻辑渗透到了传统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伴随着传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媒介环境不断重构变迁,受众诉求大幅度增长且日趋多元,八卦新闻的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扩展,成为了一个充满张力变动的复杂场域。本文目的并非对八卦新闻加以谴责,也并非为其辩护,而是在于重新思考何谓八卦新闻?八卦新闻在当代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其中又包含着怎样的脉络、理念与运作?本文试图在梳理分析八卦新闻与传媒八卦现象的界定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考察新媒体语境下八卦新闻的传播形态与内在特征,并以本土化个案为研究对象审视传媒八卦现象中凸显的伦理失范问题,最后以多元复合的视角探析我国传媒八卦现象的成因并进行相关思考,以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回顾梳理了现有研究文献并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以文献研究为主,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当代媒介环境下的八卦新闻进行概念界定,并将传媒八卦现象与相关概念展开区分整合。当下我国存在的传媒八卦现象至少具备两个层面的意涵:一方面是八卦新闻借助于社会化媒体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八卦新闻与传统意义上的严肃新闻之间的一种融合趋向。第三章主要从新闻生产与流通的角度归纳总结了当下我国传媒八卦现象的三个特点:受众身份认同的双重性、奇观世界外的日常生活方式、介于真假之间的闲话传播。其中,前两点主要以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报作为研究对象,最后一点主要以社会化媒体的典型代表微博为研究场域。第四章以深圳最美女孩事件、袁厉害事件、赵红霞事件等近期传媒界重大争议性事件为研究个案,采用案例研究、文本分析等方法,从动态过程考察传媒八卦现象中出现的伦理失范行为,主要归纳为假事件、部分失实与传媒越界等问题。第五章试图从当前我国转型期语境、我国新闻改革与传媒市场竞争、受众心理及大众文化等四个维度对传媒八卦现象的生成原因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八卦新闻与八卦传媒文化的积极价值并规避其轻薄、肤浅的内在缺陷,怎样更好地为我国新闻事业服务展开深入思考并获得启示。

陈婷[9](2012)在《影像的历史书写 ——1977-1991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纪录片这一独特的影像形式承载着时代赋予它的力与痛:一方面,它寄生于社会中,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它记录历史,书写社会变迁。本文探讨的是八十年代作为意识形态和美美学体验象征的纪录片与中国当代的文化、政治之间的关系,通过纪录片背后蕴含的话语方式的转变,力图在现代性的链条下对影像书写历史的方式进行历史分析。论文的第一章不仅是行文的一个总体准备,也是全文逻辑的一个集中表述。在这一部分中,对研究缘起并对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线索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释。论文的第二章主要研究八十年代电视纪录片的体制和理论准备。通过国家意识形态力量对电视纪录片的支配性影响来说明:对于集体文化记忆的表达、社会主义遗产的传递和一种“延迟现代性”的渴望是怎样通过八十年代的电视纪录片得以展现的。论文第三章的研究将围绕电视这一大众媒介展开。在电视时代来临之后,电视的普及化和电视纪录片的系列化为电视纪录片创造了坚实的受众基础。风光类大型纪录片通过电视媒介带领观众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荧幕旅行正是中华民族主体性形成的重要途径。政治与艺术在电视纪录片中如何实现合谋是本章关注的重点。论文第四章的研究以纪录片创作者的角度切入,并用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与他们生活的年代之间的互文关系。首先,以纪录片《河殇》为例来看两个层面的变化:其一是知识分子对于纪录片的介入是知识群体的一次重要影像实践;其二是从八十年代初直至八十年代中期通过艺术化的政治所形成的主体性为何会发生崩塌。其次,另一部跨越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代表年轻导演影像实践结果的纪录片《天安门》如何实现美学转向是本章关注的另一重点。论文第五章作为本文的总结,将研究框架整体的放在1990年代独立纪录片兴起和电视纪录片播放状况发生改变的背景中来探讨。1990年代初期“新纪录运动”的兴起和电视纪录片的栏目化发展便是1980年代电视纪录片美学样式转变的直接结果。当主流媒介对于平民阶层的影像叙述不再将主体性的塑造作为重点所在时,民间影像中对于平民阶层生活状态的纪录无疑会成为这些人和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影像记忆。

姚民义[10](2012)在《为实现包豪斯理想而奋斗 ——莫霍利—纳吉设计教育理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包豪斯创立了一种同新的时代条件与历史需求相符的现代设计教育思想,前卫艺术家、包豪斯最年轻的教学骨干莫霍利-纳吉坚定执行包豪斯开创者格罗皮乌斯所确立的教育理念,对包豪斯教育体系的巩固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较为全面地梳理了纳吉的职业生涯过程,并对其在各个时期与阶段的艺术实践和教育理论展开了初步分析。文章首先对纳吉的职业生涯与成就作出客观的叙述和总结,从整体上建立对纳吉的理论与实践的全面认识;而后,从第二章开始,在历史语境下对纳吉从事艺术活动历程加以评述。纳吉的教育理念最早来源于他的艺术实践,通过对抽象绘画、摄影、雕塑、印刷版式、光与综合媒介的开拓实验,产生了大批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折射出纳吉试图运用艺术手段改造社会的激进思想:纳吉所有思想的一个基础是理性,在包豪斯教学中,他倡导了理性主义教学方法,提倡培养学生“建设性的思维”和客观理性的设计原则,这种立场和方法在学生中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部分学生的课堂作业被企业采纳后进入批量化生产,包豪斯的理性主义设计风格开始形成;纳吉在美国芝加哥创建“新包豪斯”是对包豪斯思想的发扬光大,他实行“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的教学思想和活动,并在艺术上探讨设计与社会的联合机制;在艺术教育界,纳吉首先强调了“通识教育”的概念,并进一步号召对人们素质的全面培养;纳吉在美国与商业主义设计发生激烈冲突,他坚持现代主义的设计原则,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抵制为商业而设计,倡导“为生活而设计”,纳吉力图定义设计为人文学科而非专业技巧,宣扬“设计是一种态度而非职业”;最后,在经过对纳吉的艺术实践和教育理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纳吉是包豪斯体系的集成者,虽然他在教育思想上含有部分理想主义的愿望和乌托邦的信念,但这种超越性中却也包含着合理性,他的教育理念超越了狭义的艺术设计教育本身的范畴和内容,而是指向了社会责任的高度。纳吉的设计教育理念表明,设计教育既是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培养过程,也是作为一个具有高度社会理想的设计师的人格塑造过程。纳吉在设计教育上的远见卓识对未来社会发展具有持久的参考价值,贯穿纳吉一生的集成与超越精神将对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启示与影响。

二、媒介专业主义与商业主义孰重孰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媒介专业主义与商业主义孰重孰轻(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媒体的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序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网络媒体的意识形态性
    2.1 意识形态及其载体的发展变化
        2.1.1 意识形态的概念与特征
        2.1.2 意识形态载体的发展变化
        2.1.3 意识形态新载体:网络媒体
    2.2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的基本特征
        2.2.1 导向性和凝聚性
        2.2.2 虚拟性与现实性
        2.2.3 多元性和自由性
        2.2.4 全球性和民族性
        2.2.5 公共性和政治参与性
    2.3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的功能
        2.3.1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
        2.3.2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
        2.3.3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
    2.4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的实现机制
        2.4.1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的实现要素
        2.4.2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的实现方式
3.网络媒体的商品性
    3.1 网络媒体商品性的学理意涵
        3.1.1 网络媒体商品性的研究起点
        3.1.2 网络媒体的商品价值产生要素
        3.1.3 网络媒体的商品价值产生方式
    3.2 网络媒体商品性的特征与作用
        3.2.1 网络媒体商品性的特征
        3.2.2 网络媒体商品性的作用
        3.2.3 正确运用网络媒体的商品性
    3.3 网络媒体产业化发展的历史回溯
        3.3.1 网络媒体产业化的起步
        3.3.2 网络媒体产业化的进程
        3.3.3 网络媒体产业化的新态势
4.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矛盾关系的表现
    4.1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的统一性
        4.1.1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统一性的理论溯源
        4.1.2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统一性的现实表现
        4.1.3 意识形态性第一性是网络媒体“双性统一”的前提
    4.2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的对立性
        4.2.1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对立性的缘起
        4.2.2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对立性的表现
        4.2.3 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对立性的影响
5.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矛盾产生的原因
    5.1 网络媒体受制于资本的双重逻辑
        5.1.1 资本的双重逻辑
        5.1.2 资本与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
        5.1.3 网络媒体中资本双重逻辑对意识形态的作用
    5.2 民众责任意识与自觉性的降低
        5.2.1 民众接受信息的方式转换
        5.2.2 民众对信息需求的多样性
        5.2.3 民众与网络媒体的互动性
    5.3 网络媒体从业人员政治与业务素质的失却
        5.3.1 网络媒体工作者的政治理论素质不高
        5.3.2 网络媒体工作者的业务素质薄弱
        5.3.3 网络媒体工作者的市场思维发生偏差
    5.4 政府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5.4.1 网络媒体空间的法制建设不健全
        5.4.2 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监管不到位
        5.4.3 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存在滞后性
6.正确处理网络媒体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关系的原则与途径
    6.1 处理二者矛盾应掌握的原则
        6.1.1 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
        6.1.2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原则
        6.1.3 市场与政府统一原则
    6.2 处理二者矛盾的途径
        6.2.1 提高行业主体责任意识
        6.2.2 提高社会民众的责任心和自觉性
        6.2.3 提高网络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
        6.2.4 依法管网,加强政府监督与管理
7.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一)不幸的幸运儿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一)作家作品研究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四)梦幻化的效应
        (五)爱欲的悲剧性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对希望的坚持
        (三)抒情性与诗性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一)物象的象征性
        (二)梦幻性段落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四)生命的悲剧性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多角色命运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青年“丧文化”的学理阐释
        一、青年“丧文化”的发展及演变
        二、青年“丧文化”概念界定
        三、青年“丧文化”的社会表征
        四、青年“丧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大学生价值观概述
        一、大学生价值观涵义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分类
    第三节 青年“丧文化”下开展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借鉴与内在关联
        一、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指导与后亚文化理论借鉴
        二、青年“丧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
第三章 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现状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调查设计及统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范围、方法和主要内容
        三、问卷设计思路
        四、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第二节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对青年“丧文化”的了解现状
        二、青年“丧文化”在大学生部分群体中流行现状
        三、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效应分析
第四章 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负效应的归因
    第一节 社会客观因素的催化
        一、经济高速发展,现实孤独无依
        二、就业形势严峻,市场供需错位
    第二节 政府监管机制有待健全
        一、监管规范不足,行业违规频发不止
        二、宣传解读不佳,主流文化有待活化
    第三节 家庭示范功能引导不佳
        一、教养方式不当,引发潜在危害
        二、道德教育缺失,激发现实矛盾
    第四节 个人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一、盲从个性化消费
        二、可塑性的价值观
        三、逃避性的跟风娱乐
第五章 把握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丧文化”治理
    第一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倡导传播“燃文化”
        一、净化网络空间内容,占领思政引导高地
        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强网络媒体监管
    第二节 固守高校依托作用,有效施展育人功能
        一、心理疏导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
        二、理论素养与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节 强化家庭示范作用,发挥家社教育合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注重言传身教
        二、发挥社会作用,实现家社衔接
    第四节 关注个人基础作用,有效摆脱“丧”状态
        一、坚定信仰,树立正确自我认知,直面“丧”
        二、丰富生活,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奋起“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学生群体中青年“丧文化”影响现状调查
附录B 学生个案访谈提纲
附录C “丧”式产品企业员工个案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5)纪录片《日本的素颜》与《纪实72小时》的比较研究 ——从电视媒介专业主义的角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摘要
要旨
はじぁに
    1. 问题意识
    2. 研究对象
        2.1 テレビドキユメンタリーの嚆矢ーー『日本の素颜』
        2.2 人间模样の定点观测ーー『ドキユメント72时间』
    3. 研究方法
    4. 本论の构成
第一章 先行研究と本论の位置づけ
    1.1 大众のためのジヤーナリズム论
    1.2「客观的」ドキユメンタリーの模索
    1.3 不足している日本のテレビジヤーナリズム研究
    1.4 本论の位置づけ
第二章 ジヤーリズムの社会的责任からの比较分析
    2.1 大众の言论の反映
    2.2 伝达の真実性·理性性
    2.3 世论唤起
    2.4 讨议の场として
    2.5 批判の场とつて
第三章 ジヤーナリズムの価值からの比较分析
    3.1 ヅヤーナズムが揭げる価值とは
    3.2 教养性
    3.3 有用性
    3.4 娱乐性
はじぁに
参考文献

(6)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及其作品解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时代背景——信息时代下的时空压缩
        1.1.1 现代性与时空压缩
        1.1.2 时空压缩特征分析
        1.1.3 影响当代建筑空间
    1.2 研究缘起——时空压缩与空间精神的缺失
        1.2.1 建筑空间观念演进
        1.2.2 当前空间精神缺失
        1.2.3 空间精神才是内核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空间精神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1.4.2 与自省相关的理论研究现状
        1.4.3 时空压缩理论及其相关研究综述
        1.4.4 总结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师的自省相关阐述
    2.1 1920—1948年的建筑师自省——纳入与调试
        2.1.1 时代语境:动荡下的被迫纳入
        2.1.2 思考路径与实践:建筑师积极的自我调适
    2.2 1949—1977年的建筑师自省——民族意识下的反馈
        2.2.1 时代语境:整齐划一的约束
        2.2.2 思考路径与实践:民族意识的介入与反馈
    2.3 1978—1999年的建筑师自省——向多元化突破
        2.3.1 时代语境:改革、开放
        2.3.2 思考路径与实践:开拓眼界、迈向多元
    2.4 2000年——至今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重塑空间精神
        2.4.1 当代建筑师的职责
        2.4.2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批判性抵抗
        2.4.3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积极性回应
        2.4.4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权宜性介入
        2.4.5 三种立场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章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批判性抵抗—建筑创作特征与作品解析
    3.1 批判性抵抗下的建筑创作主要特征
        3.1.1 地域性
        3.1.2 体验化
        3.1.3 乌托邦
    3.2 文人营园的乌托邦——绩溪博物馆
        3.2.1 意境营造与文脉延续
        3.2.2 传统园林与民居的空间转译
        3.2.3 传统形式符号的现代设计手法
    3.3 传统建筑形式与技艺的回应—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
        3.3.1 传统村落、民居的演化图解
        3.3.2 诗性的建构表达
    3.4 本章小结
        3.4.1 相关案例汇总
        3.4.2 实践总结
第四章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积极性回应—建筑创作特征与作品解析
    4.1 积极性回应下的建筑创作主要特征
        4.1.1 高技策略的未来性表达
        4.1.2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
        4.1.3 现代技术理性的延续
    4.2 面向未来的自然重构——哈尔滨大剧院
        4.2.1 建筑与城市的另类“和谐”
        4.2.2 动态连续的空间场景
        4.2.3 结构与材料的高度统一
    4.3 单纯与复杂的同构——龙美术馆西岸馆
        4.3.1 历史对话的建立
        4.3.2 单纯的“伞拱”单元聚合
        4.3.3 多样的空间体验
    4.4 本章小结
        4.4.1 相关案例汇总
        4.4.2 实践总结
第五章 对时空压缩语境的权宜性介入——建筑创作特征与作品解析
    5.1 权宜性介入下的建筑创作主要特征
        5.1.1 半工业化的适应
        5.1.2 都市化及其共生
        5.1.3 各方利益的博弈
        5.1.4 日常生活的回归
    5.2 高密度下的垂直生活——粤海街道文体中心
        5.2.1 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5.2.2 立体化的开放设计
        5.2.3 公共行为的引导
    5.3 现实问题可见性与低技策略——西村·贝森大院
        5.3.1 现实问题可见性
        5.3.2 低技策略的运用
    5.4 本章小结
        5.4.1 相关案例汇总
        5.4.2 实践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自省精神的传承
    6.2 时空压缩语境下的自省建筑师创作倾向总结
    6.3 空间精神在时空压缩语境下走向多元化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7)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论文结构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与生态共识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新时代与人的生态需要
        (一)新时代的内涵与特征
        (二)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
    二、生态文明与生态共识
        (一)生态文明
        (二)生态共识
        (三)生态共识的功能
    三、新时代中国生态共识的理论资源
        (一)生态思想的理论资源
        (二)共识思想的理论资源
第二章 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必要性
    一、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应对资源环境压力的严峻形势
        (二)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
        (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二、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一)建设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
        (二)建设美丽中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幸福
    三、融入世界绿色发展潮流的大势所趋
        (一)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建设
        (二)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四、弥合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上分歧的现实需要
        (一)对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认识不尽一致
        (二)不同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生态共识的基本内容
    一、生态道路共识
        (一)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二)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三)解决好最迫切的污染问题
        (四)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二、生态理论共识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五)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三、生态制度共识
        (一)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二)创新生态文明体制
        (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机制
    四、生态文化共识
        (一)确立生态道德信仰
        (二)形成生态思维方式
        (三)丰富生态文化生活
第四章 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条件
    一、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有利条件
        (一)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党和国家发展战略
        (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三)公众生态意识逐渐增强
        (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效显着
    二、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阻碍因素
        (一)部分地方党政部门片面的GDP政绩诉求
        (二)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部门差异的存在
        (三)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四)部分公众生态责任意识缺失
        (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平台不完善
第五章 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原则与路径
    一、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原则
        (一)公平正义
        (二)平等协商
        (三)权责统一
        (四)激励与约束并重
    二、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路径
        (一)宣传教育:引导生态共识的形成
        (二)政绩考核:推动生态共识的形成
        (三)利益共享:激励生态共识的形成
        (四)激励相容:促发生态共识的形成
        (五)完善平台:助力生态共识的形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我国传媒八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八卦新闻与传媒八卦现象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八卦新闻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传媒八卦现象的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
        二、传媒八卦现象的概念辨析及界定
第三章 传媒八卦现象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双重身份认同:是消费者,也是公民
        一、新闻议题选择角度
        二、新闻议题顺序角度
        三、“软硬兼施”新闻
    第二节 奇观世界:日常生活的方式
        一、八卦新闻中的奇观世界
        二、作为“日常生活方式”的八卦新闻
    第三节 闲话传播:介于真与假之间
        一、闲话传播模式与爆料新闻
        二、微博八卦传播
第四章 传媒八卦现象中的伦理失范问题
    第一节 媒介伦理及其基本准则
    第二节 传媒八卦现象中的伦理失范表现
        一、假事件——以“深圳最美女孩”事件为例
        二、部分失实——以“袁厉害”事件为例
        三、传媒越界——以“赵红霞”事件为例
第五章 传媒八卦现象成因探析及启示
    第一节 传媒八卦现象的成因探析
        一、传媒八卦现象与转型期语境
        二、传媒八卦现象与市场竞争
        三、传媒八卦现象与受众心理
        四、传媒八卦现象与大众文化
    第二节 针对传媒八卦现象的思考
        一、预警新闻(The Burglar Alarm News)的启示
        二、平民化的风险
        三、回归新闻专业主义
        四、坚守法律底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影像的历史书写 ——1977-1991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纪录片中的艺术与政治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以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从建立到崩塌——1980年代的民族主体性
    第三节 政治性还是艺术性?
    第四节 现代性链条下的主体询唤
    第五节 研究路径及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以国家为名的纪录片生产——体制与理论准备
    第一节 个有关起源性的问题
        一 纪录片史中的“前三年”
        二 延迟的现代性想象
    第二节 从革命叙述到现代化叙述
        一 命叙述的消逝
        二 以现代化为名的叙述
    第三节 影像的理论旅行——政治性与艺术性的对峙
        一 重回影像本体
        二 游荡的巴赞幽灵与真实再现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电视时代的纪录片狂欢
    第一节 电视时代与纪录片的系列化
        一 电视纪求片的黄金时代
        二 电视纪录片栏目化发展
        三 大型纪录片的开端
    第二节 荧幕旅行——一种主体性的形成
        一 “爱国主义的地理教科书”
        二 艺术化的政治
        三 影像的全民参与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纪录片创作者与他们的影像实践
    第一节 我们和我们的互文年代
        一 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二 知识群体的意见平台——《话说运河》的预演
        三 两代导演的相遇
    第二节 一个文本、一场讨论与一群人
        一 知识群体的一 次影像实践
        二 一场讨论——传统文化“死去”与主体性丧失
    第三节 《天安门》与新纪录运动的滥觞
        一 现实与纪实——纪录片中的美学转向
        二 作者的位置在哪里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语——纪录片中的叙述转向
    第一节 两种风景
    第二节 复线历史与民间影像
    第三节 追问与反思——独立纪录片的意义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为实现包豪斯理想而奋斗 ——莫霍利—纳吉设计教育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提出
    1.2 基本文献的准备
    1.3 选题的意义
    1.4 研究现状
    1.5 问题与方法
    1.6 基本结构
2 莫霍利-纳吉的职业生涯与成就
    2.1 莫霍利-纳吉的生平事业记要
    2.2 莫霍利-纳吉在艺术实验方面的成果
    2.3 莫霍利-纳吉的艺术理论要点
    2.4 作为艺术教育家的莫霍利-纳吉
    2.5 本章小结
3 新视觉的推手
    3.1 闯入德国的首位构成主义者
    3.2 作为一个超级工具的摄影
    3.3 光的设计师
    3.4 本章小结
4 理性主义设计教学思想在包豪斯的奠基
    4.1 包豪斯的思想源泉和社会历史背景
    4.2 包豪斯的理想
    4.3 包豪斯基础阶段的困境
    4.4 包豪斯的一个最年轻的导师
    4.5 对理性的关注
    4.6 现代主义先锋派观念的汇集:《包豪斯丛书》的编辑
    4.7 本章小结
5 新包豪斯:艺术与科学和技术的统一
    5.1 艺术与科学和技术整合的教学定位
    5.2 广阔的视野:《动态视觉》
    5.3 本章小结
6 设计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6.1 通识教育在美国发展的背景
    6.2 通识教育在设计教育中的首倡
    6.3 通识教育学理发展对艺术设计教育的意义及启示
    6.4 本章小结
7 设计是一种态度
    7.1 为社会发展而教育
    7.2 为生活而设计
    7.3 教育过程大于结果
    7.4 教育引导工业
    7.5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7.6 “全人”的培养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莫霍利-纳吉的精神:不断集成与超越的设计教育家
    8.2 莫霍利-纳吉对现代设计教育发展的贡献与启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四、媒介专业主义与商业主义孰重孰轻(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媒体的意识形态性与商品性关系研究[D]. 张冰.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应对策略[D]. 孙珍.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5]纪录片《日本的素颜》与《纪实72小时》的比较研究 ——从电视媒介专业主义的角度分析[D]. 曹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6]时空压缩语境下建筑师的自省及其作品解析研究[D]. 黄浦蓉.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研究[D]. 司会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8]我国传媒八卦现象研究[D]. 马一杏. 南京大学, 2013(08)
  • [9]影像的历史书写 ——1977-1991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研究[D]. 陈婷. 复旦大学, 2012(03)
  • [10]为实现包豪斯理想而奋斗 ——莫霍利—纳吉设计教育理念研究[D]. 姚民义. 中央美术学院, 2012(10)

标签:;  ;  ;  ;  ;  

媒体专业和商业哪个更重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