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

深化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

一、深化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刘守珍[1](2021)在《“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文中指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结合地方大学的特色,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公共计算机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信息素养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信息素养为主线,建立"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育环节"等融合学生专业特点的多层次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基础、强化应用、提高能力和优化素质,实施"平台+模块"的教学改革模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充分就业和增强社会适应性奠定基础。在立德育人的宗旨下,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有较大的意义。

尹辉,周天亮[2](2021)在《医学院校大班条件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该文主要结合医学院校大班条件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主要论述,综合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开展等方面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分类教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和信息技术与专业相融合的能力,从而获取计算机技术在自身医学专业领域的全面健康发展。

杜小玉[3](2021)在《混合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改革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整合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而混合式教学作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公共课程,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就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现存问题以及混合式教学法在该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创新应用策略,以期对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颜先林[4](2021)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以川南幼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职学前教育"产教融合"是指高职院校、政府、行业及幼儿园、社会等多方的有效融合。《大学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熟练应用计算机的技术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如何推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产教融合模式应用的意义,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孙颖[5](2020)在《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职业更替速度的加快,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学校也发出了挑战。仅有知识或者技能是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学校从重视专业教育开始向通识教育课程倾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对S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分析,对S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S大学通识课程教师进行访谈,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解,了解目前S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根据大学生核心素养,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研究结果表明:S大学学生对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培养目标了解情况不好;在课程设置方面,公共必修课学分比例较高,学生自主选课空间范围小;课程内容无味、过于简单;教师以讲授为主,但是会开展小组讨论、辩论等活动;评价方式不完善,主要是以考试为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通识课程设置改革,重构课程目标,以大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重构课程结构:打破学科壁垒,加强联系;思考选修课和必修课程的比例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重新确定课程内容:以多学科宽领域知识为主;改革教学改革方式: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建立专门的保障体系;制定合理的评价内容。

谭婧文[6](2020)在《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 ——以C大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国家对于高等教育课程建设重视程度不断加深。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本科课程建设质量,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比例结构,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着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目前我国省属高校通识课程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省属高校通识课程的实效性。因此,加强对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研究,对于完善省属高校课程体系,加强通识课程建设,提高省属高校通识课程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界定通识课程设置等概念入手,阐述了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依据,选择具有代表性的C大学的通识课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和通识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结合其他省属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情况,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对策。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应该以课程设置理论、通识教育理念以及国家关于通识课程设置相关政策和省属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为依据。通过对C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文本分析和通识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发现省属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能结合国家政策规定和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设置通识课程,并与专业教育分段设置,较好地发挥了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但也同时存在师生对通识课程认识不全面、满意度较低、通识课程的实效性不强等现象,这些现象与目前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课程目标不具体、课程内容质量不高、课程结构不合理和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有密切联系;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通识课程缺乏顶层设计,师生对于通识课程的理念认识不充分,通识教育师资力量短缺等。因此,应该从构建立体化的通识课程目标,选择优质的通识课程内容,建立均衡协调的课程结构,完善通识课程的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努力,优化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不断提高通识教育质量和水平。

徐妍[7](2020)在《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临床医学教育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培养质量和就业现状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检验培养效果的主要参考依据,同时也是推进医学院校与用人单位需求紧密衔接的核心内容。构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临床医学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进行有效的追踪和评价,可以较为全面的掌握毕业生的质量现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目的:为了更深入了解医学生的培养和成长,掌握医学生对自我感知的评价,明确毕业生对自身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探讨了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质量主要评价指标,建立科学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调查结果从而衡量学校教育教学成果,评价医学教育改革的效果,形成教育结果与教育计划的有机衔接,为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长期跟踪调查和反馈评价机制提供参考,为掌握临床医学的现状和促进医学教育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基于闭环循环模式为设计基础,在素质冰山模型、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梳理了国内外临床医学毕业生培养及质量研究的大量文献,在充分参考国内和国外现有研究成果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确立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对从事临床医学教学管理及临床研究的资深专家进行咨询,通过数据分析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应用和实测分析,对南京医科大学113名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运用统计学方法,获得毕业生的整体情况。结果:毕业生总体质量较好,自评结果显示毕业生在责任意识、思想道德素质和团队精神等方面评价最好,预防医学相关知识、相关交叉学科知识与科研能力评价最差,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指标体系信度与效度较好,指标体系具有有效性及可行性。结论: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根据毕业生自评结果显示,临床医学毕业生临床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不足,预防医学与相关交叉学科知识掌握较差,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加强调整课程的多元整合;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多方位改革。

张琳[8](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关萌,张陈,刘劲涛,周文平,关新,李楠,杨欣瑶,范彬,艾静超,王超,张小辉[9](2019)在《备案式立项引导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析(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推动沈阳工程学院转型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沈阳工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改专项课题的立项工作,以"备案式立项"的形式,鼓励和引导更多教师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实践探索。在"备案式立项"制度牵引下,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的教改成果,有效地解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郑杰[10](2019)在《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师范院校为例》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一线中小学教师的主要责任。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而作为主要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在当前师范院校的课程建设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在永恒主义通识教育哲学、进步主义通识教育哲学、要素主义通识教育哲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思想和基于“多元文化论”这一课程设置理论基础上,首先通过访谈法聆听管理和教师层面看待通识课程的心声,并运用课堂观察法了解通识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接着分析与思考访谈、课堂观察的结果,整理出师范院校通识课程基本现状的合理部分和待改进之处;其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山西省三所师范院校与香港教育大学、台北教育大学官网上的相关通识教育文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最后,依据上述分析与思考,初步重构出师范院校的通识课程体系,并通过德尔菲法(Delphi),采用问卷咨询的方式与15位高校课程建设的管理者或者有着丰富经验的一线通识课程任课教师进行三次反复的意见反馈之后,尝试改进师范院校通识课程体系中的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与建议。根据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依据不同层面针对通识课程看法的结论。从教务处处长、任课教师两个层面对通识课程的理念与目标、设置与安排、评价与管理、问题与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访谈。具体结论归纳为:提升综合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与目标;教务处主要负责但缺乏整体统筹的设置与安排;略显单一、缺乏采用多元综合方式的评价与管理;师资、规划、管理、设施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展望。2.依据通识课程课堂教学观察结果的结论。从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生互动、使用教材、课堂提问等方面进行课堂观察。具体结论归纳为:教室选用、多媒体运用不当等以及看似“安静”的课堂氛围;以讲述法为主的教学方式且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单一;多为浅层次、单向型互动且行为与情感方面的互动很少;师生对教材的利用率不高且课件要能够与教材互为补充;课堂提问以理解类问题为主但提问方式等方面还需要改进等。3.依据相关官网文件比较分析结果的结论。将山西省三所师范院校官网文件与香港教育大学、台北教育大学的相关文件,从理念与目标、课程规划与设计、组织与行政运作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具体结论归纳为:具备师范特色但缺乏地方特色与明确规定的理念与目标;课程数量较少且缺乏专责部门整体性的规划与设计;由非专责部门的教务处来负责组织与行政运作。4.依据德尔菲法相关意见咨询结果的结论:根据课程建设管理者或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建议,通识课程体系中的通识课程理念与目标应当着重强调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批判思考的能力等;对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改进,尝试重构出相对合理的、适用于山西省师范院校的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具体包括八大领域的课程结构与内容。5.整体结论与对策:树立明确的通识课程理念与目标;整体统筹通识课程的规划与设计;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质量;提供适当的资源与教学环境;完善组织与行政运作的机制;尝试重构与改进通识课程体系。

二、深化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化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方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次不齐
    (二)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
    (三)考核方式单一
二、地方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
    (一)优化设置课程,结合专业改革教学方式
        1. 按专业特点分类:
        2. 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二)利用互联网+,全面推行信息化教学手段
        1. 教材与题库建设
        2. 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
        3. 改革实践教学
    (三)结合教学模式,多元化弹性学分管理
三、结语

(2)医学院校大班条件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3 分类教学方法开展的措施
    3.1 针对不同的专业分类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3.2 针对不同的专业分类设计实践项目任务
    3.3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解决课时数少及空间和时间限制
4 教学成效
5 结语

(3)混合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存问题分析
    (一)学生生源复杂,应用能力水平差异较大
    (二)教学中缺乏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践,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三)评价方式单一化,忽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三、混合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混合式教学概述
    (二)混合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2.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四、混合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创新应用
    (一)应用思路
    (二)具体应用策略
        1.基于微信端的课前自主在线学习阶段
        2.基于课堂的课中小组合作探究阶段
        3.基于竞赛的课下实践拓展阶段
        4.多元评价贯穿始终
五、总结与反思

(4)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以川南幼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现状:
    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2、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3、考核评价标准单一,过于注重结果考核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1、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学习兴趣
    2、课程具体实施,突出课程的实用性
    3、增强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度
    4、双师型教师数量少,教师的TPACK能力有待提高
    5、搭建产教融合发展平台
三、结束语:

(5)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立德树人理念下人才发展观
        (二)科学技术的挑战
        (三)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核心素养
        (二)通识教育的文献分析
        (三)通识教育的内涵
        (四)通识教育课程
        (五)通识教育课程存在问题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点及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大学生核心素养
        (二)通识教育
        (三)通识教育课程
        (四)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二、研究理论基础
        (一)通识教育理论基础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理论基础
第三章 S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S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一)个案介绍:S大学
        (二)培养目标
        (三)课程结构体系
        (四)考核方式
    二、S大学通识教育课程问卷调查及访谈
        (一)问卷调内容与结果分析
        (二)访谈内容与结果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模糊
        (二)课程结构不合理
        (三)课程内容不理想
        (四)教学方式不合适
        (五)评价方式不完善
第四章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原则和途径
    一、通识课程设置改革原则
        (一)以人为本
        (二)整体性
        (三)多元性
    二、通识课程设置改革的途径
        (一)重构课程目标:以大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
        (二)重新建构课程结构:打破学科壁垒,加强联系
        (三)重新确定课程内容:以多学科宽领域知识为主
        (四)改革教学方式: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五)建立专门的保障体系
        (六)制定合理的评价内容
        (七)处理好选修必修、通专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个人简历
致谢

(6)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 ——以C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2章 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依据
    2.1 理论依据
    2.2 政策依据
    2.3 省属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第3章 C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现状
    3.1 C大学基本情况介绍
    3.2 C大学通识课程设置文本分析
    3.3 C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第4章 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4.2 原因分析
第5章 优化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对策
    5.1 构建立体化通识课程目标
    5.2 构建立体化通识课程目标
    5.3 建立均衡协调的通识课程结构
    5.4 完善通识课程评价体系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2 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3 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访谈提纲(学生)
    附录4 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访谈提纲(教师)
个人简介

(7)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评价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技术路线
        (一)相关概念
        (二)基础理论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
        (一)理论基础
        (二)基本原则
    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三)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建立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德尔菲法
        (二)专家组的确定
        (三)第一轮专家咨询
        (四)第二轮专家咨询
        (五)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分析
        (一)专家基本情况
        (二)专家的积极系数
        (三)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四)专家权威程度
第三章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测应用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二、实测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实测研究的对象
        (二)实测研究的方法
    三、实测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测研究结果
        (二)实测研究结果的分析
    四、对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结果的分析
第四章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分析
        (一)构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二)构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指标体系的特色分析
    二、对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质量的启示与建议
        (一)调整课程多元整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二)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资水平
        (四)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完善临床医学评价指标体系,实现闭环循环反馈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
    四、本研究的不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8)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课程实施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第三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二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第一节 顶层设计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第二节 培养成效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结语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备案式立项引导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析(一)(论文提纲范文)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实施过程
        1.培养方案的重新设计
        2.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
        3.深度产教融合,建立“厂中校”“校中厂”
        4.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措施
    二、实施效果
        1.校企协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2.校企合作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3.产教融合保障校企长效共进
    三、总结
        1.实践成效
        2.探索启示
“核辐射与安全综合实训”二级项目的开发与实践
    一、项目实施过程
        (一)低本底环境伽马放射性比活度检测实训部分
        (二)工业探伤机屏蔽方案设计部分
    二、项目实施效果的分析
CET导向下分模块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一、构建CET导向下分模块教学模式的主要做法
        1.教学内容方面
        2.学时分配方面
        3.教学实践方面
    二、CET导向下分模块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1.教学模式受到师生好评
        2.平时成绩记录和核算过程得到学生的认可
        3.四级通过率得到提升
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一、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二、实施教学改革后的教学效果分析
基于辽宁现代产业体系的沈阳工程学院应用型专业群构建研究与实践
    一、学校应用型专业群的构建
        1.辽宁现代产业体系趋势分析
        2.辽宁现代产业体系分析
        3.沈阳工程学院应用型专业群的构建
    二、实践效果
开放式工程实践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开放式工程实践管理模式的实施内容
        1.开放型创新实践教育基地管理模式
        2.制定开放型创新实践教育基地的管理规章制度
        3.实践基地设备开放
        4.创新制作内容开放
        5.实践基地管理开放
    二、开放式工程实践管理模式的实施举措
        1.健全开放实践基地的安全体系
        2.完善开放性实践基地的信息管理制度
        3.设备保障
        4.学生参与实践基地管理及维护
        5.开放式创新实践基地评价体系
    三、开放式工程实践管理模式的实践效果

(10)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师范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1.1.3 师范院校设置优质通识课程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基本概念
        2.1.2 相关概念
    2.2 通识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通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2.2.2 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
        2.2.3 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
3 理论基础
    3.1 通识教育理论基础——三大哲学流派
        3.1.1 永恒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3.1.2 进步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3.1.3 要素主义通识教育哲学
    3.2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3.2.1 指导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2.2 课程设置——基于课程领域与内容定位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问题
    4.3 研究方法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山西省师范院校通识课程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5.1.1 不同层面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看法
        5.1.2 通识教育课程课堂教学的观察结果
        5.1.3 通识教育课程基本现状的分析思考
    5.2 与港、台教育大学通识课程设置的比较和分析
        5.2.1 具备师范特色但缺乏明确阐释的课程理念与目标
        5.2.2 能够规划与设计出具体课程架构但缺乏专责部门
        5.2.3 尚未设立专责部门由教务处负责组织与行政运作
        5.2.4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结果分析
    5.3 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尝试重构与改进
        5.3.1 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重构
        5.3.2 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尝试性改进
        5.3.3 通识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改进对策与建议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依据不同层面针对通识课程看法的结论
        6.1.2 依据通识教育课程课堂观察结果的结论
        6.1.3 依据相关官网文件比较分析结果的结论
        6.1.4 依据德尔菲法相关意见咨询结果的结论
        6.1.5 整体结论与对策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深化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 刘守珍. 今古文创, 2021(48)
  • [2]医学院校大班条件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类教学研究[J]. 尹辉,周天亮.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26)
  • [3]混合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改革探索[J]. 杜小玉.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1(06)
  • [4]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以川南幼专为例[A]. 颜先林. 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十), 2021
  • [5]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孙颖.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省属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 ——以C大学为例[D]. 谭婧文. 长江大学, 2020(02)
  • [7]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追踪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徐妍.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8]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备案式立项引导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探析(一)[J]. 关萌,张陈,刘劲涛,周文平,关新,李楠,杨欣瑶,范彬,艾静超,王超,张小辉.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10]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山西省师范院校为例[D]. 郑杰.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深化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