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危机及其带来的安全隐患

水危机及其带来的安全隐患

一、水资源危机及其导致的安全隐患(论文文献综述)

王诚[1](2019)在《伊朗水资源危机对其国家安全的影响评估》文中提出伊朗目前面临的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是由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和人为管理的失误共同造成的,是伊朗在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遭遇危机的根源性因素之一。就内部层面来说,伊朗的水资源问题既引发了直接性的骚乱和冲突,又对政治、经济、社会和国民生命安全产生了长远的不利影响;就外部层面来说,伊朗的水危机会使得边疆和地区安全受到威胁,是引发地区冲突甚至局部战争的潜在威胁因素。伊朗向国际社会传达了要在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方面寻求合作的信号,中国也可以此为契机,深化同伊朗在水资源管理上的合作,推动双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沈骏霖[2](2018)在《地区安全复合体视角下的中亚安全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RSCT)在地区安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提供了一种地区主义的理论视角,即地区安全态势是国际安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新现实主义及全球主义对国际安全结构的分析,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提供了一种更注重细节差异的研究视角,任何全球性安全问题及国家安全问题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亚五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具有相似性,多表现为跨国性安全问题,因此将中亚五国视为一个地区,在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框架下分析和研究中亚地区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亚地区的安全问题具体表现为: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安全隐患、长期历史中形成的民族矛盾、极端宗教思想催生的恐怖主义、各国间的边界纠纷和资源争夺、来自阿富汗的跨国贩毒及治安问题等,具体成因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民族、全球性大国的干涉等众多因素。通过对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特点及影响因素的总结,以及中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影响因素的变化函数的构建,可以看出,中亚地区多种安全问题的产生其根源在于极端宗教思想与社会环境的不良结合以及民族国家体系在中亚地区的不合理构建,由此产生的蝴蝶效应引发了一系列地区安全问题。在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的视角下,以上问题分布在国内层次、地区层次、地区间层次及全球层次四个分析层次中,通过运用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分析框架,能够构建出一个独立的中亚地区安全复合体,继而在每个分析层次中做具体分析,再结合上文中对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的产生根源的结论,来评估未来中亚地区安全形势的演变,即中亚地区安全复合体的内部变革是未来中亚地区安全形势演变的关键。对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的综合分析对中国近年来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意义重大。中亚地区对中国有重要的地缘价值,关系着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形势,它的稳定与否事关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在中亚地区的成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在中亚主要面临的风险有:中亚各国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中亚地区的投资风险、多边经济合作中的利益纠纷等,中国应采取的相关对策主要包括:保持与中亚各国长久的政治沟通、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反恐合作、完善多边对话合作机制等内容。本论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是论述及分析在研究中亚地区安全问题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安全研究方面的相关概念及关于安全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中亚地区的历史形成背景。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中亚地区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其成因、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及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的产生根源。第三章是在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视角下对中亚地区的安全问题做出理论分析,根据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分析框架构建出中亚地区安全复合体,将中亚安全问题分为四个分析层次,之后总结及梳理在不同分析层次中的因果关系,最后结合上文中对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的产生根源的结论评估未来中亚地区安全形势的演变。第四章主要论述了中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对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影响及对策,包括的战略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面临的挑战及中国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高婷婷[3](2018)在《再生水回用的肠道感染疾病负担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污水再生回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手段,城市污水经处理后被广泛回用于工业、农业、市政、景观娱乐等多个途径。然而,再生水中存在各种污染物质,其中,种类繁多且危害显着的致病微生物是限制污水再生回用的关键因素。为确保污水回用的安全性,需对再生水中典型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健康危害进行量化评估。传统危害评价方法是通过:危害识别、暴露分析、剂量-响应分析和风险评定四个典型步骤,对典型病原体引起的危害发生概率进行定量估计,并以此为依据,对污水再生回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然而,危害发生概率并不能说明病原体造成的健康损伤及其严重程度,更不能定量描述其对人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活动等其他方面造成的综合影响。因此,需在传统风险概率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其他健康评价指标,对典型环境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健康危害进行延伸评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用于量化疾病负担的健康评价指标,该指标可对疾病爆发后,特定健康结局包括:伤残和死亡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进行量化估计。由于水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暴露同样可导致患病结局,因此,DALY亦可用于环境病原微生物疾病负担的量化评估,所得结果不仅可确定关键危害因子与危害传播途径,还可对水环境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在对传统风险评估方法及疾病负担定量方法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针对污水再生回用过程中典型肠道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健康危害,提出基于伤残调整寿命年的肠道感染疾病负担定量分析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同时,针对疾病负担量化过程中患病率数据的缺失,进一步提出可用于DALY量化的患病率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患病率量化与疾病负担分析方法用于实际污水回用案例中的典型肠道病原微生物健康危害效应的定量评估。主要研究工作和主要成果如下:(1)水媒性肠道感染疾病负担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水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原虫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与人体暴露接触可引起水传播疾病,即水媒性感染疾病的爆发流行。水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暴露量可根据病原体暴露浓度检测结果与不同途径下对病原载体的摄入体积调查结果的乘积来进行估算。病原体引起的感染风险可采用指数模型或Beta-Poisson模型进行估计,模型参数可根据实验数据或疾病爆发数据拟合结果来确定。感染后的患病风险可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人体/动物实验分析和模型计算法进行估计,其中,结果可靠且应用广泛的是模型计算法。水环境中的典型病原微生物的疾病负担计算通常忽略相对罕见的死亡结局,仅考虑患病结局下的健康寿命损失,因此,疾病负担可表示为患病率、伤残权重与疾病持续时间的乘积。根据WHO规定的可接受疾病负担标准值10-66 DALYs/人/年,将疾病负担计算结果与该标准值进行比较,即可对水环境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2)再生水回用的肠道感染疾病患病率计算方法研究。与污水再生回用密切相关且研究相对较充分的几种典型肠道病原微生物包括:伤寒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肠道病毒。其中,伤寒沙门氏菌可引起伤寒,志贺氏菌感染可引起细菌性痢疾,肠道病毒感染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典型污水回用途径包括:农田灌溉、城市绿化、景观娱乐和市政杂用,主要接触方式为:呼吸吸入。根据实地调查结果或参考相关暴露标准,并采用针对呼吸吸入途径的暴露量计算公式,本研究对不同回用途径下病原微生物的暴露量计算方法进行讨论。根据已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率量化计算模型及其参数值,本研究对再生水中典型肠道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风险量化评估方法进行论述。通过对疾病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提出并构建基于暴露量的患病率量化计算模型,并根据所获得的人体实验数据,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再生水中典型肠道病原微生物的模型参数值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根据DALY计算方法及其疾病参数值,对再生水中典型肠道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负担量化方法进行论述。本研究所提出的肠道感染疾病患病率量化计算方法将感染风险评估结果进一步延伸到以肠道感染疾病为观测结局的患病风险,进而实现从病原体暴露数据到疾病负担量化数据的成功转化。(3)实际污水再生回用案例肠道感染疾病负担定量分析。以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参考以往研究数据,对二级出水中典型肠道病原微生物: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和肠道病毒的暴露浓度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二级出水中,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和肠道病毒的暴露浓度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50%累计概率浓度均值分别为:3.1×102 copies/L,1×102 copies/L和1.4 copies/L。西安市污水主要回用途径包括:城市绿化和道路降尘,主要接触途径为:呼吸吸入。通过暴露量计算、患病率分析与DALY计算,本研究对西安市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直接回用的疾病负担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二级出水中伤寒沙门氏菌和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负担均在WHO规定的可接受疾病负担范围内,但志贺氏菌的疾病负担较WHO标准略高,因此,二级出水直接回用存在健康隐患,需对其进行消毒处理。据估计,在90%99%安全性水平下,对二级出水中典型肠道病原菌的log去除率需求为34-log,而对典型肠道病毒的log去除率需求为58-log。另外,对二级出水经不同膜分离工艺处理后回用的疾病负担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超滤、纳滤、反渗透出水中,典型肠道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负担均在WHO规定的可接受范围内,但微滤出水中典型致病菌引起的疾病负担较WHO标准略高,因此,微滤出水回用仍存在健康隐患,需对其进行消毒处理。据估计,在90%99%安全性水平下,对微滤出水中典型肠道病原菌的log去除率需求为34-log,而对典型肠道病毒的log去除率需求为35-log。(4)疾病负担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论述。以往疾病负担研究主要应用于世界各国疾病负担统计计算、区域疾病负担顺位计算、以及指定病种疾病负担的追踪评估等。由于水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暴露亦可引起疾病负担,因此,近年来DALY还被应用于水环境领域健康安全评价。该方法是以水环境中典型病原微生物的暴露为出发点,通过暴露量计算与患病率分析,将病原微生物的暴露数据转化为可用于疾病负担量化的疾病输入数据,并通过DALY计算,对指定环境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负担进行量化评估。相比传统风险分析结果,疾病负担评估是对传统风险概率分析的深化与扩展,以健康损失为落脚点对水环境安全进行评价,其结论更可靠且论据更充分。在未来针对环境领域的疾病负担研究工作中,DALY还可用于其他环境领域,如大气、土壤,以及其他环境污染物,如化学有害物质的健康危害定量评估。根据疾病负担评估结果,通过针对危害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可进一步计算不同健康危害干预措施实施条件下,避免一例疾病负担所需的经济成本,通过比较即可确定最优资源配置方案,以此为基础为环境危害管理提供科学有意义的指导。

乔敬雅[4](2017)在《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机制与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河流水系景观规划研究一直是风景园林学学科构建可持续人居环境的热点议题。河流水系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其本身也是复杂的巨系统,有其自身的运行脉络与自组织规律。城镇化进程改变了自然的河流水系景观,人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科学的评估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城市发展的状态与问题,探寻其演变的内生规则与秩序,并针对性的提出规划与管理的策略是有效推动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巨系统自组织运作,实现其协同有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城市河流水系景观为研究对象,将系统科学之一的协同学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利用风景园林学多学科融合的特征,借鉴水文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力图从方法构建和实践指导两方面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通过城市河流水系景观自组织特性的分析,应用协同学理论研究城市河流水系景观的协同发展机制。首先阐释其基础的协同理念,包括序参量、反馈机制和支配原理。其中序参量生成于系统内部的竞争协作,是支配系统协同演进的慢变量,表征系统宏观有序的发展状态。继而分析系统协同特征以及包含自然力、社会力、政策力、经济力的协同演进驱动力。最后借鉴协同学理念的系统演变规律,阐释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的运行过程机制——竞争、涨落、反馈、演替与进化,明晰系统协同发展的演进阶段和子系统间协作模式。在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其协同发展的规划体系框架,包含协同对象、协同目标及协同发展规划过程。借鉴王如松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将城市河流水系景观系统协同对象划分为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明确了以三者相互协同耦合作用为核心的协同概念模型。继而提出各子系统和复合系统的协同目标,并以目标为导向确定由探寻序参量、基于序参量的协同发展评价以及生态导向协同规划三个部分构成的协同规划过程。协同发展规划策略的研究与应用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内容,按照协同发展的规划体系框架,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系统的等级理论首先进行了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序参量的探寻。确定了子系统——序参量——序参量分量的层级结构,作为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继而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序参量指标的权重,并阐明各指标的计算方法与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构建序参量有序度、子系统有序度以及复合系统协同度的层级结构评价模型,将指标体系内的指标数据利用评价模型计算,得到量化的协同发展评价结果与趋势。协同发展规划策略的提出是协同规划过程的最终实践指导,以促进系统序参量的生成为目标,基于探寻得到的序参量指标,本文提出较为完善的以生态学理论为支撑的协同发展规划策略与方法。而在具体实践应用中,应通过协同发展评价结果,相应的选取规划策略来最终指导城市河流水系景观的协同发展规划。本文最后以哈尔滨市河流水系景观作为实例依托,按照之前论述的协同发展规划体系步骤进行研究、评价与规划策略的应用。通过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数据的获取与处理,应用于评价模型,得到各个子系统的协同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同度结果。根据结果评价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规划与管理策略。

郭艳[5](2016)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尾矿库环境影响分析及安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尾矿库作为堆存矿石开发选别后排出尾矿废渣的场所,是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区域内的尾矿库数量较多,且多邻河而建,其安全和环境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到威胁,保证水源地供水安全,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对尾矿库安全管理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开展了全国尾矿库专项整治工作。因此,研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尾矿库环境影响和安全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尾矿库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总结了其特点和安全现状,阐述了尾矿库对水源地环境的影响范围和机理;在对尾矿库不同阶段的危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法、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构建了安全评价模型,结合洛南县DS尾矿库进行实例应用,提出尾矿库安全管理对策措施。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尾矿库现状情况及其对水源地环境的影响。根据尾矿库的类型、矿种、分布以及水源地环境情况,总结得出了水源地尾矿库的特点和安全现状,并分别从水体、土壤、大气3个方面阐述了尾矿库污染物对水源地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机理,论述了尾矿库污染物在水源地的扩散与迁移。(2)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首先通过识别尾矿库在建设阶段、运行阶段以及闭库阶段可能存在的危险,根据评价指标建立原则,分阶段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给出了各指标评价量化区间的判定标准;其次采用组合赋权法,即AHP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并对权重结果进行分析;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尾矿库安全评价模型。(3)实证分析验证安全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本文以洛南县DS尾矿库为例,应用安全评价模型计算得到安全评价结果:D=WR=(0,0,0.245,0.755),即DS尾矿库属于正常库、安全级别较高;环境风险等级评估为一般环境风险,安全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均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依据实例评价结果以及尾矿库安全要求,从尾矿库建设、运行、闭库以及突发事件应急4个方面给出了尾矿库安全管理对策建议。

刘陶然[6](2016)在《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指导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导致城市承担巨大形势压力。如何有效判定城市性质、发展规模及主体发展方向,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关管理单位首要关注问题之一。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通常将一定时期内城市所要实现的经济及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为城市主体发展方向,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基础上,对城市规划进行统一部署。与其说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理论定义,倒不如说它是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新的主张和理想。它致力于更高的层次、以整体的、更为长远的战略地位审视人类生存与发展同自然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它是以人为中心,经济持续发展为条件,环境持续发展为基础,社会持续发展为目的,构成的三维结构的复合系统。这和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效益的统一。本文通过可持续发展对古建筑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城市现有资源的保护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三个主要方面的指导意义进行全面探究。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对城市规划所起到的实质性作用。

郑源[7](2014)在《复合防渗衬砌渠道冻胀破坏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我国人均水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全球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10位。而我国是农业大国,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的浪费现象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水资源浪费主要体现在灌溉方面,我国农业灌溉用水达到了农业用水量的九成以上,而渠道输水过程中因渗漏造成的损失占农业用水量的近一半,达到我国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一。为有效减少渠道输水损失,发展节水农业,渠道衬砌防渗工程被广泛使用。但在我国北方寒冷冻土区,普遍存在渠道冻胀破坏现象,近年来膜料和混凝土刚柔结合的复合衬砌形式具有适应变形,防渗抗冻等特点,被广泛采用,但对复合衬砌形式防冻害缺乏具体的数学计算。本文在分析总结大量文献基础上,做了以下工作:(1)讨论了渠基土壤产生冻胀的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了各种形式渠道的破坏特征,总结了渠道防渗抗冻胀的基本措施。(2)针对梯形、弧底梯形和U形三种断面的膜与混凝土结合的复合衬砌渠道,从实际工程出发,根据渠道冻胀的基本规律,通过假设建立了复合防渗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的力学模型,给出了内力计算公式、抗裂验算公式并进行了厚度验算。通过计算表明,采用土工膜与混凝土结合的复合衬砌形式与素混凝土衬砌形式相比,三种断面渠道的有效冻胀力分别减小4.9%、2.6%、7.7%;有效切向约束力分别减小11.3%、7%、19.2%;渠道坡板拉应力分别减小16.7%、3.9%、8%;渠道底板拉应力分别减小6.1%、4%、7.5%,从力学角度证明了复合衬砌形式有利于渠道的防渗抗冻胀。(3)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梯形、弧底梯形和U形三种断面的复合衬砌渠道的冻胀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其温度场、应力变形场,并进行了分析。温度场等值线与衬砌板面平行分布,在坡板顶部位移值最大;梯形渠道在坡板与底板交界处应力值较大,弧底梯形渠道弧形底部应力值较大,U形渠道弧底应力值较大;阴坡应力值、变形值均大于阳坡。模拟结果与实际冻胀情况相符合,与力学分析相互印证,揭示了渠道冻胀破坏的机理。通过软件模拟结果和力学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复合衬砌渠道冻胀力的分布和冻胀变形的规律基本一致,渠道的冻胀破坏是在水分、温度、土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说明了本文提出的简化力学模型和有限元模拟方法是可行的,对复合衬砌渠道的进一步应用具有现实意义。

刘建涛[8](2013)在《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沉思》文中提出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一直存在着矛盾,但从未像今天这样的紧迫。那么,造成人与自然或环境紧张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东西方的学者和思想家都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一致认为:环境问题最深刻的根源在于构成社会运行内在机理的文化因素。在长期改造自然实践中形成的机械的二元论自然文化观、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机械的发展文化观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私德”轻“公德”的道德文化观、不公正的伦理文化观以及异化的人性文化观,这些非可持续的文化观共同构筑了一股强大的反自然的文化力量,并在实践中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物质变换,也造成了我国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2011年12月份,在北京举行的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同志指出: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成为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更是指出: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因此,从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中考察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基础并探询其出路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正是以这一文化视角切入我国的环境问题,以社会学、环境学、经济学及文化哲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思维原则,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逻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维度,运用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阐释了我国环境问题与反自然文化观的本质性关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摆脱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变革之路。本文由八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我国环境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本文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综述了关于环境问题的文化研究的国内外状况,简述了论文的逻辑结构、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本质。第一,对环境及环境问题进行了界定。第二,分析了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与趋。基本特征:结构型、压缩型和布局型的特点;基本趋势: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环境形势、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的两极化、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公平问题的矛盾交织、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小的矛盾对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资源环境逆差加剧环境压力。第三,从东西方关于环境问题研究的系列成果中归纳出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文化趋向,并分析了我国环境问题与非持续文化观的本质性联系。第三部分,我国环境问题的自然文化观追思。第一,阐述了人类自然文化观的演进历程,即先后经历了古代朴素的自然文化观、近代机械的二元论自然文化观,如今正在向可持续的自然文化观即生态自然文化观迈进。第二,分析了近代机械的二元论自然文化观的非自然性,即人与自然的相互否认,社会与自然的相互排斥。第三,从近代自然文化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负值影响及由此导致的我国环境问题的恶化这两个方面,揭示了我国环境问题与近代自然文化观的本质性关联。第四部分,我国环境问题的价值文化观透析。第一,梳理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的历史演变,指出其先后经历了古代神学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近代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现代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三个阶段。第二,分析了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的历史局限性,即价值关系中拒斥自然;伦理关系中排斥自然;实践关系中危害自然。第三,阐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负值影响。指出了人的价值至上性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地位的错位,导致了我国人口激增和重人轻自然的后果,而从深层次上又导致了众多的人口与有限资源矛盾的不断升级,进而造成了对生命支持系统的破坏。第五部分,我国环境问题的发展文化观阐释。第一,梳理了发展文化观的走向。指出发展文化观先后经历了古代朴素的发展文化观、近代机械的发展文化观,如今正在向可持续的发展文化观迈进。第二,分析了近代机械发展文化观的非发展性,即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割裂;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倒置;前提预设与自然的冲突。第三,归纳总结了近代机械发展文化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误导,即经济增长误等于经济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理念;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财富增长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第六部分,我国环境问题的传统道德文化观考量。第一,概括了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观的缺陷:道德文化观的重私德轻公德性,伦理文化观的非公正性。第二,分析了传统道德文化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影响:重私德轻公德导致环境意识淡漠;不公正伦理观导致代内区域间的环境不公、城乡间的环境不公、阶层间的环境不公及代际间当代与后代的环境不公。第七部分,我国环境问题的人性文化观反思。第一,对东西方的人性文化观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第二,从马克思人性文化观的立场出发,分析了异化人性的环境负值,即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环境负值和人与社会关系异化的环境负值。第八部分,优化我国环境的文化思路。第一,针对不可持续的自然文化观,提出要在马克思主义自然文化观和我国华夏文化生态智慧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的生态自然文化观,以谐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针对近代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提出要对其进行扬弃,建立可持续的价值文化观,以纠正其偏执,重塑人们的价值世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和谐。第三,针对不可持续的机械发展文化观,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文化观,以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走向永续发展。第四,针对公德意识及公正伦理意识的缺失,提出要构建环境公德文化观与环境公正意识,以使人们的生产行为及生活行为受到道德伦理的约束。第五,针对人性的异化,提出要拯救人性,必须吸取东西方用建立至善主义文化以控制人性缺欠的历史经验,必须要继承并采用马克思主义拯救人性的方法与途径。

赵宇翔[9](2012)在《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由单一基于生物技术领域扩延至生物武器、生物入侵、疫病、遗传资源等涉及生物体的多个领域,并上升为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林业生物安全作为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己引起了科研界和管理部门高度关注和重视。本文以总结和分析国内外有关生物安全的定义和管理状况为起点,在界定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基础上,将林业生物安全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运用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控制4个方面,开展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国内外有关生物安全定义的界定状况,从狭义和广义2个方而界定了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其中,狭义定义指基于生物技术研发和生产的林业生物体及其产物,通过防范和管理措施,达到不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及社会和经济造成现实损害或构成潜在风险的态势;广义定义指林业生物体及其产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保持和控制其本身不受损害或者不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及社会和经济造成现实损害或构成潜在风险的态势。分析林业生物安全安全定义的结构,确定了其定义由主体、客体、目标和评价系统4个基本要素构成,并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归纳和分析了林业生物安全的内涵和特征,得出林业生物安全属国家安全范畴,体现林业特性,具有极端性、相对性、复杂性和管理性,表现出涵盖领域多、生命性强、潜伏性突出和区域性显着的特征。(2)基于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分析和提出了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定义、特征和管理过程,从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控制4个方面,构建了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确定了开展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对象、范围、时限和日标,并将达到林业生物体及其产物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利用作为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3)识别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源,确定了影响林业生物安全的生物风险因子和非生物风险因子,其中,生物风险因子主要包括林业入侵生物、林业遗传资源、林业转基因生物、野生动物疫病等,非生物风险因子主要包括气候变化、森林火灾、污染等,并就各主要风险因子对林业生物安全的影响及主要影响方式进行了分析。(4)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引入森林保护专业领域中,建立了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灰色评价模型。以评价四川省林业生物安全状况为例,对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得出四川省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综合评价值为3.4810,处于较高风险等级,评价结果符合当前四川省林业生物安全的实际状况。(5)以林业生物安全涉及的林业入侵生物、林业遗传资源、林业转基因生物、野生动物疫病4个主要生物风险因子为对象,定性分析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所处的风险态势,探究了林业入侵生物的传播途径、林业遗传资源的丧失途径、林业转基因生物的来源途径、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途径,得出目前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主要风险来源。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获得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价值为3.8858,处于高风险等级,风险状况严峻,应加以足够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等级。(6)在全面梳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历史沿革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目前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管理体制、制度和机构队伍等的建设情况,分析了当前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特点、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发展机遇、发展趋势,并在借鉴国外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状况和管理现状的分析结果,确定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思路、实现途径,并从建立健全法律法制体系、政策体系、管理体系以及加强培训与应急演练、加大宣传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王健[10](2012)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进程研究 ——地区公共产品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合作组织是21世纪建立的第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组织,也是第一个中国在其中发挥主要推动作用的组织。自成立以来,它已经走过了整整10年辉煌而又曲折的历程。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地区合作,逐步建立和健全了成员国间不同层次的会议机制,通过了一系列基础性文件,为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了自己的两个常设机构:设立在北京的秘书处和设立在塔什干的地区反恐怖机构,并大力推进成员国在安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合作,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果。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地区合作是亚洲、特别是中亚地区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区域一体化的加深,地区公共问题开始凸现,出现了外溢范围介于民族国家公共产品与全球公共产品之间的地区公共产品,而从地区公共产品的视角分析地区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理论解释。在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由地区内部国家根据意愿和能力采取集体行动合作提供本地区发展所亟需的相关地区公共产品将是今后地区关系中的一大趋势。地区公共产品的政策含义在于,国家可以通过为公共担一定的成本而不是“搭便车”的做法,来分享地区机制建设的收益。参公共产品的供给,推动地区合作,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来说同样具有吸引力。目前来看,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地区公共产品的需求还是非常迫切,成员国经过合作,特别是中国和俄罗斯两个主导国的倡议和引导,已经在安全、经济、文化等领域提供了诸如地区反恐机制、地区禁毒机制、区域经贸合作机制、地区交通网络系统、能源俱乐部、“上海精神”等一批地区公共产品,但总体来说,仍然存在地区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地区公共产品的供应标准比较低、供给种类比较少。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成员国对地区公共产品的需求偏好和供应意愿存在差异、地区信任和认同程度还有待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了融资能力、合作协议的执行效率不高。为此,上海合作组织要增加内部凝聚力、扩大地区和国际影响,切实通过合作解决地区公共问题,就必须改进地区公共产品的供应水平,从发挥中国、俄罗斯主导国作用、提高成员国供给意愿和能力、提升产品标准,扩展产品种类、拓宽地区公共产品的融资渠道、深化与其他大国和国际组织的对话与合作、妥善处理组织扩员问题等几个途径来加强成员国的集体行动,合作提供充足而高水平的地区公共产品。这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策略所在。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家利益不断扩展,中国越来越意识到积极为地区公共产品承担成本,甚至是超出其本国收益的供给成本,为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是中国承担与其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地区国际责任的主要体现。近年来,中国为承担自己的地区责任,努力构建和谐周边,积极倡议、主导和参与提供许多地区公共产品的供应,上海合作组织中的许多合作机制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实例。今后,中国要进一步发挥自身在地区公共产品供应中的作用,必须制定比较清晰的战略选择,更加主动地引导和承担相应产品的成本,更加积极地关注社会领域的产品构建,更加坚定地坚持对外开放合作的原则,更加认真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二、水资源危机及其导致的安全隐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资源危机及其导致的安全隐患(论文提纲范文)

(1)伊朗水资源危机对其国家安全的影响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一 伊朗水资源危机
    (一)伊朗水资源危机概况
    (二)水资源管理问题加剧伊朗水资源危机
二 伊朗水资源危机对伊朗国家安全的不利影响
    (一)水资源危机对伊朗国内安全的威胁
        1.直接性的冲突
        2.对国家安全的长远影响
        (1)经济安全隐患——农业用水的不合理引发粮食危机
        (2)社会安全隐患——“水难民”
        (3)政治安全隐患——政权力量的弱化
        (4)国民生命安全隐患——水资源危机对伊朗国民健康的威胁
    (二)水资源危机对伊朗周边安全环境的潜在威胁
三 伊朗的水资源危机及其衍生安全问题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
    (一)伊朗水资源危机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消极影响
    (二)伊朗的水资源危机治理措施给予我国的经验和启示
        第一,要依托全面的水资源管理思路。
        第二,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我国同伊朗在水资源危机治理中的合作机遇
        第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
        第二,扩大第二、三产业的合作。
        第三,加强技术领域的合作。
结 语

(2)地区安全复合体视角下的中亚安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法
        (二)比较分析法
        (三)案例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重点
        (二)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的相关理论分析及历史形成背景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安全与安全问题
        (二)国家安全与地区安全
        (三)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四)安全困境与安全结构
    二、关于安全问题的理论基础
        (一)地缘政治的相关理论
        (二)西方学者关于安全问题的相关理论
    三、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的相关概述
        (一)国际安全研究的理论视角
        (二)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基本内容概述
        (三)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在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研究中的合理性
    四、中亚地区的历史形成背景
        (一)18 世纪前的中亚地区
        (二)沙俄统治时期的中亚地区
        (三)苏联时期的中亚地区
第二章 中亚地区安全问题探析
    一、中亚地区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一)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安全隐患
        (二)长期历史中形成的民族矛盾
        (三)资源争端及边界纠纷
        (四)极端宗教思想催生的恐怖主义
        (五)跨国毒品犯罪及边界治安问题
    二、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的具体成因
        (一)苏联对中亚国家体制建设的历史影响
        (二)苏联对民族关系及民族国家建设的错误认识
        (三)中亚人民精神信仰的危机
        (四)伊斯兰复兴运动催生的原教旨主义思想
        (五)塔利班等极端势力在阿富汗的活动
        (六)美国与苏联在中亚及阿富汗地区的战略对抗
    三、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的特点
        (一)以非传统安全为主
        (二)以历史遗留问题为主
        (三)以跨国性问题为主
    四、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的特点
        (三)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的变化函数
    五、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的形成根源
        (一)极端宗教思想与社会环境的不良结合
        (二)民族国家体系在中亚地区的不合理构建
第三章 中亚地区安全复合体的构建与分析
    一、中亚地区安全复合体的构建
        (一)中亚地区与中亚地区安全复合体辨析
        (二)中亚地区安全复合体的内核结构
        (三)中亚地区安全复合体分析层次之间的影响机制
    二、中亚地区安全复合体的四个分析层次
        (一)国内层次
        (二)地区层次
        (三)地区间层次
        (四)全球层次
    三、中亚地区安全问题在不同分析层次的因果关系
        (一)中亚地区安全问题在不同分析层次的因果关系结构
        (二)中亚地区安全问题的因果关系结构特点
    四、中亚地区安全复合体的未来变革
        (一)内在变革
        (二)外在变革
第四章 中亚地区安全形势对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影响及对策
    一、中亚地区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一)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有重要的地缘价值
        (二)事关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与稳定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在中亚地区面临的挑战
        (一)中亚各国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
        (二)中亚地区的投资风险
        (三)多边经济合作中的利益纠纷
    三、中国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一)保持与中亚各国长久的政治沟通
        (二)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反恐合作
        (三)完善多边对话合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再生水回用的肠道感染疾病负担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再生水回用的人体健康影响
        1.1.1 国内外污水再生利用现状
        1.1.2 再生水的肠道病原体来源及潜在感染风险
        1.1.3 再生水回用的肠道病原体控制需求
    1.2 病原体人体感染评价方法
        1.2.1 基于感染风险计算的评价方法
        1.2.2 感染风险评价的局限性
        1.2.3 病原体感染疾病负担分析
    1.3 基于伤残调整损失寿命年(DALY)的疾病负担分析
        1.3.1 DALY法的提出与发展
        1.3.2 DALY计算的基本步骤
        1.3.3 疾病负担量化过程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学位论文的基本构架
2 水媒性肠道感染疾病负担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2.1 水中肠道病原体及其致病特征
        2.1.1 水媒性肠道感染疾病及其病原学
        2.1.2 肠道病原体及其关联疾病
    2.2 肠道病原体感染途径和暴露量计算
        2.2.1 水媒性肠道病原体感染途径
        2.2.2 水媒性肠道病原体暴露特征
        2.2.3 肠道病原体暴露量计算方法
    2.3 水媒性肠道病原体的疾病负担分析
        2.3.1 肠道病原体感染与致病过程
        2.3.2 感染率和患病率分析计算
        2.3.3 基于DALY计算的肠道感染疾病负担量化
3 再生水回用的肠道感染疾病患病率计算方法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模型建立方法
        3.1.2 模型参数求解方法
    3.2 再生水中的典型肠道病原体及关联疾病
    3.3 肠道病原体感染率计算
    3.4 肠道感染疾病患病率计算
        3.4.1 模型构建理论基础
        3.4.2 模型推导过程
        3.4.3 基于暴露量的患病率计算模型的提出
        3.4.4 模型参数求解
    3.5 本章小结
4 再生水回用的肠道感染疾病负担定量分析
    4.1 常规二级处理水回用的疾病负担分析
        4.1.1 二级处理水中的典型肠道病原体分布
        4.1.2 二级处理水直接回用的疾病负担计算
        4.1.3 二级处理水回用的病原体灭活需求分析
    4.2 膜分离水回用的疾病负担分析
        4.2.1 膜分离深度处理对典型肠道病原体的去除功效
        4.2.2 膜分离水回用的疾病负担计算
        4.2.3 膜分离水回用的病原体灭活需求分析
    4.3 基于疾病负担的再生水回用安全性评价
    4.4 本章小节
5 疾病负担定量分析法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5.1 病原体感染风险与疾病负担的关系
    5.2 基于疾病负担量化控制水环境安全的适用性
    5.3 疾病负担定量分析法的发展前景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学位论文的创新点
    6.3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4)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机制与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城镇化进程对河流水系的影响
        1.1.2 城市滨水空间开发的迫切需求
        1.1.3 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理念的兴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理论层面
        1.2.2 实践层面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河流水系
        1.3.2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
        1.3.3 协同学
        1.3.4 协同发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规划研究
        1.4.2 协同学理论及应用研究
        1.4.3 研究评述
    1.5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的协同发展机制
    2.1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的自组织
        2.1.1 自组织内涵
        2.1.2 自组织的形成条件
        2.1.3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的自组织特性
    2.2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的协同理念
        2.2.1 序参量
        2.2.2 反馈机制
        2.2.3 支配原理
    2.3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的特征
        2.3.1 系统性
        2.3.2 开放性
        2.3.3 等级性
        2.3.4 时空性
    2.4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2.4.1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2.4.2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的过程机制
    2.5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的表现形式
        2.5.1 系统协同发展演进阶段
        2.5.2 子系统间相互协作形式
    2.6 本章小结
3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的协同发展规划体系框架
    3.1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规划的协同对象
        3.1.1 环境子系统
        3.1.2 经济子系统
        3.1.3 社会子系统
    3.2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规划的协同目标
        3.2.1 系统协同总目标
        3.2.2 各子系统协同目标
        3.2.3 子系统间协同目标
    3.3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的规划过程
        3.3.1 探寻序参量
        3.3.2 基于序参量的协同发展评价
        3.3.3 生态导向的协同规划
    3.4 协同的生态理论技术
        3.4.1 河流景观生态学
        3.4.2 生态恢复
        3.4.3 生态经济学
        3.4.4 生态社会学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的序参量
    4.1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的序参量探寻思路
        4.1.1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的序参量探寻方法
        4.1.2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的序参量探寻原则
    4.2 环境子系统的序参量
        4.2.1 河流水系形态结构
        4.2.2 河流水文水体特征
        4.2.3 河岸带形态结构
    4.3 经济子系统的序参量
        4.3.1 水资源价值
        4.3.2 滨水价值
    4.4 社会子系统的序参量
        4.4.1 社会安全
        4.4.2 社会利益
        4.4.3 社会文化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
    5.1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的评价思路
        5.1.1 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5.1.2 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
    5.2 序参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5.2.1 建立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5.2.2 构造判断矩阵
        5.2.3 权重确定与一致性检验
        5.2.4 序参量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5.3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的评价模型
        5.3.1 序参量有序度模型
        5.3.2 子系统有序度模型
        5.3.3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5.3.4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的系统协同度划分
    5.4 本章小结
6 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的规划策略
    6.1 环境子系统协同发展的规划策略
        6.1.1 河流水系形态结构的协同策略
        6.1.2 河流水文水体特征的协同策略
        6.1.3 河岸带形态结构的协同策略
    6.2 经济子系统协同发展的规划策略
        6.2.1 水资源价值的协同策略
        6.2.2 滨水价值的协同策略
    6.3 社会子系统协同发展的规划策略
        6.3.1 社会安全的协同策略
        6.3.2 社会利益的协同策略
        6.3.3 社会文化的协同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哈尔滨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规划研究
    7.1 研究区概况
        7.1.1 自然条件
        7.1.2 社会经济
        7.1.3 研究区河流水系景观现状及规划
    7.2 数据来源及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序参量阈值确定
        7.2.3 数据处理
    7.3 研究区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评价与分析
        7.3.1 研究区河流水系景观环境子系统有序度评价与分析
        7.3.2 研究区河流水系景观经济子系统有序度评价与分析
        7.3.3 研究区河流水系景观社会子系统有序度评价与分析
        7.3.4 研究区河流水系景观复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与分析
    7.4 研究区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规划策略
        7.4.1 改善河流水系形态结构促进环境子系统协同发展
        7.4.2 提高水资源价值促进经济子系统协同发展
        7.4.3 增加公众参与度提升社会文化内涵促进社会子系统协同发展
        7.4.4 统筹各子系统协作促进复合系统协同发展
    7.5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创新点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5)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尾矿库环境影响分析及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综合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尾矿库概述
    2.1 尾矿库概述
        2.1.1 尾矿库相关概念
        2.1.2 尾矿库系统组成
        2.1.3 尾矿库类型及特点
    2.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概述
        2.2.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2.2.2 中线水源地介绍
        2.2.3 商洛水源地介绍
    2.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尾矿库现状
        2.3.1 尾矿库分布情况
        2.3.2 水源地尾矿库特点
        2.3.3 水源地尾矿库安全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尾矿库对水源地环境影响分析
    3.1 水源地环境影响因素
        3.1.1 资源开发
        3.1.2 土地利用结构
        3.1.3 非点源污染
    3.2 尾矿库对水源地环境影响范围
        3.2.1 水体污染
        3.2.2 土壤污染
        3.2.3 大气污染
        3.2.4 植被损毁
    3.3 尾矿库对水源地环境影响机理
        3.3.1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3.3.2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
        3.3.3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
        3.3.4 重金属的迁移与转化
    3.4 本章小结
4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尾矿库安全评价模型
    4.1 尾矿库安全评价必要性分析
    4.2 尾矿库不同阶段危险识别
        4.2.1 建设阶段
        4.2.2 运行阶段
        4.2.3 闭库阶段
    4.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3.1 指标建立原则
        4.3.2 尾矿库建设阶段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4.3.3 尾矿库运行阶段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4.3.4 尾矿库闭库阶段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4.4 综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
        4.4.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4.4.2 指标权重计算与分析
    4.5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4.5.1 安全评价方法
        4.5.2 评价方法应用步骤
    4.6 本章小结
5 实例分析?以洛南县DS尾矿库为例
    5.1 工程概况
        5.1.1 现状概况
        5.1.2 安全管理
    5.2 评价模型应用
        5.2.1 综合评价计算
        5.2.2 安全评价结果
        5.2.3 环境风险分析
    5.3 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5.3.1 建设管理
        5.3.2 运行管理
        5.3.3 闭库管理
        5.3.4 应急管理
    5.4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二、硕士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

(6)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指导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2 国外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践行现状
        1.2.1 古建筑保护方面
        1.2.2 对城市现有资源的保护方面
        1.2.3 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内容
2 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2.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2 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2.2.1 对古建筑的有效管理与合理利用
        2.2.2 对现有城市资源的保护
        2.2.3 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3 古建筑的有效管理与合理利用
    3.1 古建筑的价值和意义
        3.1.1 古建筑存在的意义
        3.1.2 古建筑的价值
    3.2 新加坡对古建筑的保护
        3.2.1 古建筑保护对新加坡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
        3.2.2 新加坡古建筑的保护措施
        3.2.3 新加坡古建筑保护的成果
        3.2.4 案例分析:新加坡对牛车水历史保护区的保护规划
    3.3 中国古建筑保护的经验借鉴
        3.3.1 中国古建筑现存状态
        3.3.2 中国古建筑大量流失的原因分析
        3.3.3 对我国的启示
        3.3.4 我国古建筑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4 对城市现有资源的保护
    4.1 新加坡对城市现有资源的保护
        4.1.1 以法规约束进行保护
        4.1.2 对工业项目的限制
        4.1.3 加强绿化管理
        4.1.4 珍惜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4.2 对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启示
        4.2.1 始终坚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4.2.2 理顺管理体制,健全法规体系并严格执行
        4.2.3 强化四规融合的协调机制
        4.2.4 其他方面
5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5.1 太阳能利用
        5.1.1 太阳能简介
        5.1.2 太阳能的特点
        5.1.3 案例分析:内卡苏尔姆(德国)—太阳能城
        5.1.4 我国太阳能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情况
    5.2 雨水的利用
        5.2.1 全球水资源现状
        5.2.2 中国水资源现状
        5.2.3 雨水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5.2.4 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6 可持续发展在青岛城市规划的体现—以青岛德占建筑为例
    6.1 青岛的历史背景
    6.2 青岛德占期的建筑风格
    6.3 青岛德占期的建筑的保护价值
    6.4 青岛古建筑保护现状及措施
    6.5 青岛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6.6 青岛古建筑保护改进意见
        6.6.1 将古建筑保护与太阳能利用相结合-以青岛火车站为例
        6.6.2 将古建筑保护与雨水收集相结合-以青岛基督教堂为例
    6.7 可持续发展理念对青岛规划的影响
        6.7.1 生态效益
        6.7.2 经济效益
        6.7.3 社会效益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清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复合防渗衬砌渠道冻胀破坏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渠道冻胀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技术方案
第二章 渠道衬砌的冻胀机理及防治措施
    2.1 渠基土的冻胀机理
    2.2 渠道冻胀破坏形式及特征
    2.3 渠道防冻胀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合衬砌渠道冻胀破坏力学模型研究
    3.1 梯形复合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的力学模型
    3.2 弧底梯形复合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的力学模型
    3.3 U 形复合衬砌渠道冻胀破坏的力学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衬砌渠道冻胀破坏数值模拟分析
    4.1 梯形渠道原型及有限元模型
    4.2 弧底梯形渠道原型及有限元模型
    4.3 U 形渠道原型及有限元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沉思(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论文的逻辑结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论文的逻辑结构
        1.4.2 论文的思路方法
        1.4.3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本质
    2.1 环境问题的界定
        2.1.1 环境的内涵
        2.1.2 环境问题的意蕴指向
    2.2 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2.2.1 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
        2.2.2 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趋势
    2.3 我国环境问题与文化的关联
        2.3.1 环境问题的文化趋向
        2.3.2 我国环境问题与非持续性文化观的联系
第3章 我国环境问题的自然文化观追思
    3.1 人类自然文化观的嬗变
        3.1.1 古代朴素的自然文化观
        3.1.2 近代机械的二元论自然文化观
        3.1.3 现代可持续的自然文化观
    3.2 近代机械的二元论自然文化观的非自然性
        3.2.1 人与自然相互否认
        3.2.2 社会与自然相互排斥
    3.3 我国环境问题与近代自然文化观的本质性关联
        3.3.1 近代自然文化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负值影响
        3.3.2 近代自然文化观导致的我国生态环境遭遇
第4章 我国环境问题的价值文化观透析
    4.1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的历史演变
        4.1.1 古代神学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
        4.1.2 近代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
        4.1.3 现代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
    4.2 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的历史局限性
        4.2.1 价值关系中拒斥自然
        4.2.2 伦理关系中排斥自然
        4.2.3 实践关系中危害自然
    4.3 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负值影响
        4.3.1 人的价值至上性导致人与自然地位的错位
        4.3.2 人的价值至上性导致生命支持系统的破坏
第5章 我国环境问题的发展文化观阐释
    5.1 人类发展文化观的历史演进
        5.1.1 古代朴素的发展文化观
        5.1.2 近代机械的发展文化观
        5.1.3 现代可持续的发展文化观
    5.2 近代机械发展文化观的非发展性
        5.2.1 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割裂
        5.2.2 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倒置
        5.2.3 前提预设与自然的冲突
    5.3 近代机械的发展文化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误导
        5.3.1 经济增长误等于经济发展
        5.3.2 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理念
        5.3.3 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5.3.4 财富增长以人的生命为代价
第6章 我国环境问题的传统道德文化观考量
    6.1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观的缺陷
        6.1.1 道德文化观的重私德轻公德性
        6.1.2 伦理文化观的非公正性
    6.2 传统道德文化观与我国环境问题的内在关联
        6.2.1 重私德轻公德导致环境意识淡漠
        6.2.2 非公正性伦理文化观导致环境不公正
第7章 我国环境问题的人性文化观反思
    7.1 人性文化观
        7.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文化观
        7.1.2 西方文化中的人性文化观
        7.1.3 中西方人性文化观之比较分析
    7.2 环境问题的人性文化观透视
        7.2.1 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环境负值
        7.2.2 人与社会关系异化的环境负值
第8章 优化我国环境的文化思路
    8.1 继承优秀环境文化,建构生态自然文化观
        8.1.1 继承马克思主义的自然文化观
        8.1.2 继承华夏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8.1.3 扬弃传统自然文化观,构建生态自然文化观
    8.2 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树立可持续价值文化观
        8.2.1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的非批判性逆转
        8.2.2 可持续价值文化观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的螺旋
        8.2.3 坚持可持续价值文化观,实现“双重”和谐
    8.3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科学发展文化观
        8.3.1 扬弃传统的发展文化观
        8.3.2 坚持可持续理念,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8.4 批判传统道德文化观,构建友好环境的道德文化观
        8.4.1 扬弃传统“私德”文化观,确立环境公德文化观
        8.4.2 培养环境公正意识,实现环境公正
    8.5 承续文化控制人性的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性文化观
        8.5.1 东西方对人性的文化控制——至善主义文化的建构
        8.5.2 马克思对人性的拯救——谐适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安全概念的界定
        1.1.1.1 国外概览
        1.1.1.2 国内简述
        1.1.2 林业生物安全概念的界定
        1.1.3 国外林业生物安全管理概况
        1.1.3.1 国际社会方而
        1.1.3.2 典型国家方面
        1.1.4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研究概况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技术路线
        1.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预期目标
2 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及内涵
    2.1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界定
        2.1.1 有关概念
        2.1.2 林业生物安全的定义
        2.1.3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特点
        2.1.4 林业生物安全定义的结构
    2.2 林业生物安全的内涵
        2.2.1 林业生物安全属国家安全范畴
        2.2.2 林业生物安全体现林业特性
        2.2.3 林业生物安全复杂性强
        2.2.4 林业生物安全突出极端性
        2.2.5 林业生物安全具有相对性
        2.2.6 林业生物安全具有管理性
    2.3 林业生物安全的特征
        2.3.1 涵盖领域多
        2.3.2 生命特征强
        2.3.3 潜伏性突出
        2.3.4 区域性显着
    2.4 本章小结
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与目标设定
    3.1 风险管理理论
        3.1.1 有关概念
        3.1.2 风险管理理论的历史回顾
        3.1.3 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
        3.1.4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由来
        3.1.5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丛本特征
        3.1.6 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方法
        3.1.6.1 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
        3.1.6.2 风险识别
        3.1.6.3 风险分析与评价
        3.1.6.4 风险控制
    3.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
        3.2.1 有关概念
        3.2.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特征
        3.2.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3.2.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过程
    3.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
        3.3.1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对象
        3.3.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范围
        3.3.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时限
        3.3.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
    3.4 本章小结
4 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识别
    4.1 生物风险因子
        4.1.1 林业入侵生物
        4.1.2 林业遗传资源
        4.1.3 林业转基因生物
        41.4 野生动物疫病
    4.2 非生物风险因子
        4.2.1 气候变化
        4.2.2 森林火灾
        4.2.3 污染
        4.2.4 其他因子
    4.3 风险因子影响林业生物安全的辩证关系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5 林业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5.1 有关概念
    5.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森林健康评价的区别
    5.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5.4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
        5.4.1 层次分析法
        5.4.2 灰色系统理论
        5.4.3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
        5.4.4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在林业生物安全领域中的适用性分析
    5.5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5.1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丛本原则
        5.5.2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5.5.3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依据
        5.5.3.2 指标层次结构的构建
    5.6 林业生物安全多层次灰色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5.6.1 确定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5.6.2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标准
        5.6.3 建立风险评价样本矩阵
        5.6.4 建立风险评价灰类和风险等级标准
        5.6.5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5.6.6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和构建权矩阵
        5.6.7 综合评价风险评价指标
        5.6.8 计算综合评价值
    5.7 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应用实例
        5.7.1 采集评价样本并建立样本矩阵
        5.7.2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5.7.3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
        5.7.4 构建灰色评价权矩阵
        5.7.5 综合评价准则层指标
        5.7.6 综合评价目标层指标
        5.7.7 计算综合评价值
        5.7.8 结论分析
    5.8 本章小结与讨论
6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6.1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历史沿革
        6.1.1 萌芽阶段(19世纪末-1949年)
        6.1.2 起步阶段(1949-1978年)
        6.1.3 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0年)
        6.1.4 全面提高阶段(2001年至今)
    6.2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现状
        6.2.1 立法背景
        6.2.2 法律法规现状
        6.2.2.1 法律法规方面
        6.2.2.2 技术法规方面
        6.2.2.3 国际法规方面
    6.3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政策现状
        6.3.1 林业生物安全政策的发展历程
        6.3.1.1 损害管理阶段
        6.3.1.2 损害预防阶段
        6.3.1.3 风险管理阶段
        6.3.2 林业生物安全现有政策
        6.3.3 林业生物安全现有政策分析
    6.4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能力现状
        6.4.1 管理体制
        6.4.2 管理机构
        6.4.3 管理制度
    6.5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科研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6.6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现状分析
        6.6.1 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6.6.2 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6.6.3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6.6.4 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
        6.6.5 管理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
    6.7 本章小结
7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价
    7.1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形势分析
        7.1.1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危害不断加剧
        7.1.2 林业遗传资源丧失日趋严重
        7.1.3 林业转基因生物问题将日渐显现
        7.1.4 野生动物疫病发生频次加快
        7.1.5 气候变化等非生物风险因子影响日益明显
    7.2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来源分析
        7.2.1 林业入侵生物的入侵传播途径
        7.2.1.1 自然入侵
        7.2.1.2 人为入侵
        7.2.1.3 天敌释放导致生物入侵分析
        7.2.1.4 林业入侵生物原产地及首次发现地分析
        7.2.1.5 林业入侵生物在国内的传播途径(方式)分析
        7.2.2 林业遗传资源丧失途径
        7.2.3 林业转基因生物来源途径
        7.2.4 野生动物疫病传播途径
    7.3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
        7.3.1 采集我国林业生物安全评价样本
        7.3.2 建立评价样本矩阵
        7.3.3 构建灰色评价权矩阵
        7.3.4 综合评价准则层和目标层指标
        7.3.5 计算综合评价值
        7.3.6 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我国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8.1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思路
    8.2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途径
    8.3 林业生物安全的管理措施
        8.3.1 建立林业生物安全法制体系
        8.3.1.1 地方性法律法规
        8.3.1.2 国家法律法规
        8.3.1.3 技术性法规
        8.3.1.4 法律法规的实施
        8.3.2 构建林业生物安全政策体系
        8.3.2.1 多元化投入政策
        8.3.2.2 科技支撑政策
        8.3.2.3 多部门协作政策
        8.3.2.4 分类管理政策
        8.3.2.5 政策的制汀与执行
        8.3.3 健全林业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8.3.3.1 组织保障
        8.3.3.2 制度保障
        8.3.3.3 信息保障
        8.3.3.4 能力保障
        8.3.4 加强林业生物安全管理的培训与应急演练
        8.3.5 扩大林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宣传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进程研究 ——地区公共产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结构、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地区公共产品理论
    第一节 公共产品理论及其在国际层面的扩展
        一、公共产品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公共产品理论在国际层面的扩展
    第二节 地区公共产品的兴起
        一、地区公共产品兴起的背景及原因
        二、地区公共产品的分类
    第三节 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与管理
        一、地区公共产品的供应
        二、改进地区公共产品供给与管理的路径选择
第二章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一、从“上海五国”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法律基础和机制建设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合作领域及具体措施
        一、上海合作组织在安全领域的合作
        二、上海合作组织在经济领域的合作
        三、上海合作组织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合作
第三章 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地区公共产品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公共产品的供应
        一、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公共产品的分类
        二、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公共产品的需求
        三、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公共产品供应方式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地区公共产品评估
        一、安全领域的公共产品评估
        二、经济领域的公共产品评估
        三、文化领域的公共产品评估
第四章 上合组织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障碍与改进路径
    第一节 上合组织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障碍
        一、需求和意愿差异
        二、信任和认同不足
        三、融资能力有限
        四、执行与管理效率低下
    第二节 上合组织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改进路径
        一、进一步发挥主导国的作用
        二、提高供给意愿和能力
        三、提升产品标准,扩展产品种类
        四、拓宽地区公共产品的融资渠道
        五、深化与域外大国和国际组织的对话与合作
        六、妥善处理扩容问题
第五章 上合组织对中国参与地区公共产品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参与地区公共产品建设的动因
        一、中国的地区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二、中国的产品供给意愿不断加强
        三、中国的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第二节 中国在上合组织的实践带来的几点启示
        一、量力而行主动承担
        二、关注民生赢得信任
        三、开放合作寻求共赢
        四、认真统筹两个大局
附录:《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实施措施计划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水资源危机及其导致的安全隐患(论文参考文献)

  • [1]伊朗水资源危机对其国家安全的影响评估[J]. 王诚. 新丝路学刊, 2019(01)
  • [2]地区安全复合体视角下的中亚安全问题[D]. 沈骏霖.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3]再生水回用的肠道感染疾病负担定量分析方法研究[D]. 高婷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4]城市河流水系景观协同发展机制与规划策略研究[D]. 乔敬雅.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2)
  • [5]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尾矿库环境影响分析及安全评价[D]. 郭艳.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4)
  • [6]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指导性研究[D]. 刘陶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5)
  • [7]复合防渗衬砌渠道冻胀破坏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D]. 郑源.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8]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沉思[D]. 刘建涛. 大连海事大学, 2013(10)
  • [9]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 赵宇翔.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10]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进程研究 ——地区公共产品的视角[D]. 王健.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04)

标签:;  ;  ;  ;  ;  

水危机及其带来的安全隐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