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阑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回盲部肿瘤3例临床分析

以阑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回盲部肿瘤3例临床分析

一、以阑尾炎临床表现为主的回盲部肿瘤三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学军,张亚莉,何刚,蒋鹏[1](2021)在《回盲部恶性肿瘤误诊为阑尾炎临床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回盲部恶性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曾误诊为阑尾炎的回盲部恶性肿瘤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均以右下腹痛为主诉就诊,伴大便次数改变3例,大便性状改变4例,便秘或腹泻5例,排黏血便6例;伴低热11例,消瘦、乏力7例,恶心、呕吐4例。16例均右下腹腹肌稍紧张,压痛及反跳痛阳性,其中右下腹饱满、未触及明显肿块11例,右下腹触及肿块5例,肠鸣音正常或减弱。入院后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11例,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5例。误诊时间3 d~2个月。16例皆行阑尾切除术,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回盲部恶性肿瘤,其中高分化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5例,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各2例。16例确诊后皆行一期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手术均顺利,切口愈合后出院。结论回盲部恶性肿瘤术前常易误诊。临床上对以右下腹痛和腹部肿块为主诉就诊患者,尤其是伴低热、不明原因贫血、乏力、消瘦和排便习惯改变者,应警惕回盲部恶性肿瘤,及时行相关检查,以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

符熙,何伟红,谢乐,方挺松,陈少銮,梁振华[2](2019)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回盲部良恶性病变64排螺旋CT成像特点及其后处理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手术病理证实的回盲部病变53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分析回盲部良恶性病变的成像特点,比较原始轴位图像与后处理图像的诊断效果。结果:原始轴位图像联合MPR/CPR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性均高于原始轴位图像,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4)。MPR、CPR能清晰完整地显示回盲部病变的内外结构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提高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结论:64排螺旋CT可准确、直观地显示回盲部病变,原始轴位图像结合MPR/CPR图像可以提高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赵建国[3](2017)在《回盲部包块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9例分析》文中指出回盲部是以回盲瓣为中心包括盲肠、阑尾、回肠末端和升结肠起始部各10 cm[1]的解剖部位。此部位包括诸多组织及器官,数十种疾患都可发生于此处,而且其临床表现都很相似,很难区别,在诊断治疗中很容易发生错误。为了更加明确地诊断及治疗发生在此部位的疾病,本次研究对2011年—2016年我院普外科的9例回盲肿块错误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病例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50岁

李卫军,李国明,司海波[4](2017)在《回盲部恶性肿瘤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回盲部恶性肿瘤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回盲部恶性肿瘤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33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情况。结果 33例患者临床症状中,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压痛、恶心呕吐、腹肌紧张和反跳痛的比例分别为81.82%、81.82%、72.73%、72.73%和63.64%;病理检查显示,28例为腺癌(84.85%),5例为肉瘤(15.15%);阑尾炎分型中,化脓性阑尾炎18例(54.55%),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4例(42.42%),坏疽性阑尾炎1例(3.03%);术后随访显示,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9.29%、64.29%和53.57%。结论回盲部恶性肿瘤合并急性阑尾炎,其临床特征以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为主,阑尾切除时应注意对回盲部进行探查。

董书渊[5](2015)在《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32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2例被误诊为阑尾炎的回盲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误诊原因、治疗及预后。结果误诊主要原因为:早期症状不典型、合并阑尾炎、术前检查不完善以、及病史询问不全面。其中病史询问不全面导致误诊的比例50.00%,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检查:低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7例、高分化腺癌10例、未分化腺癌6例、阑尾类癌2例、阑尾黏液腺癌1例,其中12例合并急性或慢性阑尾炎。术后住院(12.5±2.6)d,术后3例发生切口感染。结论由于阑尾与回盲部的特殊解剖关系,临床诊断阑尾炎及回盲部肿瘤时要注意鉴别诊断,尤其是合并大便潜血阳性、右下腹疼痛、消瘦贫血的老年患者,应及时行全面检查,减少误诊率。

杨丽[6](2015)在《超声误诊回盲部结肠粘液腺癌为阑尾周围囊肿1例》文中研究说明1病例资料患者,男,36岁,右下腹持续轻度疼痛5个月,压痛明显,无发烧、恶心、胸闷等症状。在外院门诊就诊以阑尾炎为诊断,抗炎治疗1周,效果欠佳。3个月前下腹部疼痛明显加重,后转移至右下腹疼痛,伴恶心,无呕吐。外院以阑尾周围脓肿为诊断经抗炎对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本院就诊,门诊B超显示:右下腹阑尾区探

刘碧林[7](2014)在《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诊疗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6例阑尾炎患者,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时的处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均发现回盲部肿块,3例为炎性肿块,2例为结肠癌二次行根治术(术中均未送快速病理诊断,其中1例因阑尾穿孔行回盲部肠管部分切除术),1例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结论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优先快速病理诊断以明确临床诊断,如为恶性需早期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如为炎性则根据术中情况及粘连程度行阑尾切除及腹腔引流术。

贾佳[8](2014)在《251例回盲部病变的肠镜检查及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251例回盲部病变,总结回盲部各种病变的种类、分布、临床特点、病理特征等,评估结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回盲部溃疡性病变的确诊价值,重点分析肠镜下各类型回盲部溃疡的特点,以加强对回盲部各疾病的认识,为临床回盲部疾病的诊疗工作提供帮助。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肠镜检查中检出的251例回盲部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肠镜检查,采用PENTAX公司EC-3870Fk、EC-3890Fi电子结肠镜,所有病例均检查至回盲部。对其性别、年龄、临床特点、内镜下诊断及病理学检查进行总结分析。重点探讨回盲部溃疡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恶性淋巴瘤、结肠癌(溃疡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等。采用SPSS19.0标准化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本组资料中男性140例,女性111例,比例为1.26:1,年龄15岁~84岁,平均年龄53.37±15.06岁,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便血、腹部包块为多见。2.病变部位和性质:病变位于盲肠129例(51.39%),回盲瓣33例(13.15%),升结肠始端例34例(13.55%),回肠末端31例(12.35%),阑尾开口24例(9.56%),如病变累及2个或2个以上部位称为多部位,有38例。3.病理检查结果:回盲部炎症71例,其中行病理活组织检查提示为黏膜慢性炎症者为56例,余15例未行病理检查;回盲部息肉57例,炎性及增生性息肉43例、腺瘤性息肉14例;回盲部憩室20例,回盲部癌35例,以中低分化腺癌为主。淋巴瘤9例,8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套细胞淋巴瘤。溃疡性结肠炎19例,克罗恩病9例,肠结核2例,非特异性溃疡29例。4.在确诊的病例中,回盲部溃疡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多为全结肠炎累及回盲部)、克罗恩病、肠结核、淋巴瘤、肠癌共74例。腹痛、腹泻、发热在回盲部溃疡性疾病的比较中,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其他症状如便血、腹部包块、消瘦在回盲部溃疡性疾病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便血以溃疡性结肠炎多见,腹部包块和消瘦以回盲部癌及恶性淋巴瘤多见。5.内镜结合病理活检对回盲部溃疡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回盲部癌、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极高,但对于克罗恩病及肠结核的鉴别诊断仍较困难。6.不同疾病的溃疡具有不同的内镜下特点。溃疡性结肠炎镜下全结肠弥漫性水肿,糜烂,溃疡,包括回盲部充血,糜烂,糜烂及溃疡的末端回肠。纵行裂隙状溃疡为克罗恩病的特点。溃疡伴单一肿块形成者多见于回盲部癌。仍有少数病例(淋巴瘤、肠结核、阑尾粘液囊腺癌)内镜及活检仍无法确诊,最终通过术后病理及试验性治疗后确诊。结论:回盲部病变以炎性病变占首位,息肉其次,回盲部癌第三,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病及淋巴瘤等均不多见。性别上,男性较女性略多,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从发病部位来看,病变发生于盲肠最多,靠近回盲部的升结肠始端其次,阑尾处最少见。回盲部溃疡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上呈现非特异性。多数表现为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恶性肿瘤还有腹部包块、消瘦等。内镜和内镜活检对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直肠癌(溃疡)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于肠结核,Crohn氏病和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不高,鉴别较困难。由于镜下病理检查只能局限的从黏膜取材进行活检,无法观察到肠壁全层及病变的全貌,也不易发现一些特征性病变。因此,对于回盲部溃疡性病变,虽然内镜下溃疡的典型形态学特征不同,但一次活检并不能完全确诊,这就导致了疾病的漏诊和误诊,所以,总体来说,我们需根据临床表现、内镜活检病变特征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来提高回盲部病变病因诊断率。

赵亮,金磊,赵勇[9](2013)在《右侧腹部疾病误诊为阑尾炎26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右侧腹部疾病临床表现与阑尾炎的相似处,避免临床上发生漏诊或误诊。方法:回顾2002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右侧腹部疾病病历,对其中误诊为阑尾炎或阑尾脓肿治疗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例中24例回盲部肿瘤,1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例右下腹带状疱疹。均痊愈出院。结论:右侧腹部疾病应详细了解病史和全面查体检查,明确诊断,避免漏诊或误诊。

王宗会,彭如臣[10](2013)在《回盲部区占位性病变的CT与临床》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回盲部区域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临床拟诊为回盲部区肿瘤或非肿瘤性病变的患者行CT检查,除1例阑尾周围脓肿外,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39例中恶性病变20例,其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和弥漫性肠壁增厚,包括肠外压性软组织肿块,肠周浸润,增强扫描检查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良性病变19例,主要为炎性病变,CT表现为肠壁增厚,不规则软组织样病灶,周围筋膜增厚,少有软组织肿块,轻度不均匀或中等度环形强化。结论 CT对回盲部区的肿瘤和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以阑尾炎临床表现为主的回盲部肿瘤三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阑尾炎临床表现为主的回盲部肿瘤三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回盲部恶性肿瘤误诊为阑尾炎临床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实验室检查
    1.4 影像学检查
2 结果
    2.1 误诊情况
    2.2 确诊经过
    2.3 治疗及预后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3.2 回盲部肿瘤引发急性阑尾炎原因
    3.3 治疗及预后
    3.4 误诊原因分析
        3.4.1 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3.4.2 诊断经验欠缺且问诊、查体不仔细:
        3.4.3 未及时行相关检查:
    3.5 防范误诊措施
        3.5.1 提高对疾病认识:
        3.5.2 详细问诊和查体:
        3.5.3 及时行相关检查:
        3.5.4 及时组织会诊:
        3.5.5 术中仔细探查并送快速冷冻病理检查:

(3)回盲部包块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9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3.1 误诊原因分析
    3.2 鉴别诊断
    3.3 重要辅助检查意义
    3.4 误诊经验教训

(4)回盲部恶性肿瘤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治疗
    1.3 术后处理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回盲部恶性肿瘤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
    2.2病理分析
    2.3随访
3讨论

(6)超声误诊回盲部结肠粘液腺癌为阑尾周围囊肿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7)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诊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及结果
2 讨论

(8)251例回盲部病变的肠镜检查及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2.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检查器械
        2.3 检查及治疗方法
        2.4 术后处理
        2.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临床特征
    2 疾病分布情况
    3.临床表现
    4 内镜及病理活检结果
    5.溃疡性病变的内镜及病理特点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1 回盲部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2 回盲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9)右侧腹部疾病误诊为阑尾炎2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回盲部区占位性病变的CT与临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恶性病变的CT特征
    2.2 良性病变的CT特征
3 讨论

四、以阑尾炎临床表现为主的回盲部肿瘤三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回盲部恶性肿瘤误诊为阑尾炎临床报告[J]. 李学军,张亚莉,何刚,蒋鹏. 临床误诊误治, 2021(05)
  • [2]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价值[J]. 符熙,何伟红,谢乐,方挺松,陈少銮,梁振华.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9(04)
  • [3]回盲部包块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9例分析[J]. 赵建国. 基层医学论坛, 2017(17)
  • [4]回盲部恶性肿瘤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J]. 李卫军,李国明,司海波. 癌症进展, 2017(01)
  • [5]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32例分析[J]. 董书渊.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03)
  • [6]超声误诊回盲部结肠粘液腺癌为阑尾周围囊肿1例[J]. 杨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2)
  • [7]阑尾炎术中发现回盲部肿块诊疗体会[J]. 刘碧林. 基层医学论坛, 2014(08)
  • [8]251例回盲部病变的肠镜检查及临床分析[D]. 贾佳. 皖南医学院, 2014(05)
  • [9]右侧腹部疾病误诊为阑尾炎26例分析[J]. 赵亮,金磊,赵勇. 中外医学研究, 2013(21)
  • [10]回盲部区占位性病变的CT与临床[J]. 王宗会,彭如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03)

标签:;  ;  ;  ;  ;  

以阑尾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回盲部肿瘤3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