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长期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一、长期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叶璋礼[1](2021)在《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会计核算辨析》文中研究表明为进一步厘清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之间的差异,依据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对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的会计核算要点进行疏理和分析,比较两者在会计准则适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处置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作出简明易懂的解释,其目的就是化复杂为简单,将晦涩难懂的准则语言通俗化,便于会计实务工作者准确理解相关准则,减少或消除学习中存在的疑惑,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要点,进而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梁霄[2](2021)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平安保险的财务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财政部通过借鉴IFRS9,于2017年颁布了新金融工具准则。相较于原准则,新准则的变动主要体现在金融资产分类标准的改变和减值会计处理的变化,同时金融资产分类标准的改变影响最大的就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重分类,而相较于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企业,保险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占比很高,因此新金融工具准则的颁布对保险公司产生的影响较大。本文选择平安保险作为研究案例,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平安保险财务报表、财务风险以及资产配置产生的影响。在财务报表的影响方面,新准则的实施改变了部分资产负债表的报表科目。同时金融资产分类标准的改变使得平安保险大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部分贷款及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被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FVTPL类金融资产占比的大幅提高使得平安保险的利润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加大。这也使得大量在旧准则下计提减值准备的金融资产在适用新准则时不计提减值准备,因而平安保险在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时其信用减值损失不增反降。在财务风险的影响方面,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变更并没有影响平安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在新旧准则下的巨大差异使得平安保险在新旧准则下的总投资收益率差异较大,因而本文在利用功效系数法综合评价财务风险时,发现平安保险的财务风险状况在新旧准则下有较大的不同。在资产配置的影响方面,平安保险通过不断增加不受此次金融工具准则变更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比重,以追求更稳定的投资收益。另外,由于新的减值模型加强了对金融资产信用风险的管理,平安保险在债券投资时更倾向于投资信用评级更高的债券,不断增加政府债等信用风险较低的债券的投资。

马永义[3](2021)在《新收入、金融工具及租赁准则下资产负债表的填列规则》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新收入准则、新金融工具准则以及新租赁准则中设置了诸多流动性标识模糊的资产和负债类会计科目,此举对资产负债表的填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中对2019年度已执行上述三类新准则的企业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填列规则进行剖析,旨在探寻三类新准则对资产负债表编制所带来的影响,进而帮助广大实务工作者尽快理解和把握资产负债表的列报规则。

李永鹏,唐步龙[4](2021)在《动态现值计量还是静态现值计量?——基于经济本质视角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修正》文中提出资产减值作为对历史成本的修正手段,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修正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背离的效果。本文分别讨论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第一、第二阶段的资产减值计提中,采用静态的现值计量和动态现值计量会有不同经济后果:采用静态现值计量的结果是资产真实的价值与计量结果相互背离;采用动态现值计量的结果是资产真实的价值与计量结果相互融合。基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计提资产价值准备有可能沦为管理层进行损益调整的工具,因此本文建议: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三阶段估计中,完全采用动态的现值计量,对第一、第二阶段进行追溯调整,使资产的经济价值与预期现金流的现值完全匹配。

时军[5](2020)在《薪酬差距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市公司融资渠道薄弱一直困扰着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融资渠道的拓展作为资本结构研究的主要核心问题,其对公司融资能力的提高,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公司成长的稳健性,以及公司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内源融资受到公司盈利能力和规模的限制,且筹集资金时间较长,因此,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关注如何有效合理地开展公司外源融资活动,其主要是围绕着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进行研究。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尚待完善,商业信用融资能够有效地缓解公司融资压力,拓宽公司融资途径,促进公司资金周转使用,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外源融资方式,其对降低公司融资约束,优化资金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商业信用融资纳入公司外源融资渠道开展进一步研究。由于现代公司主要特征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导致在资源委托方(即资源所有者)和资源受托方(即资源经营者)之间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Jensen和Meckling,1976),薪酬契约制定的有效性可以作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公司治理机制之一。科学、合理地制定薪酬差距,是公司薪酬激励机制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公司薪酬政策是否有效、可行的判断依据。由于薪酬差距会对公司高管和员工日常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影响,最终影响到公司绩效,导致在资本市场中向公司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传递出的公司偿债、营运、盈利和发展能力信息受到影响,最终会影响公司进行外源融资的效果。但是,目前学术界还缺乏关于薪酬差距对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且学术界针对薪酬差距所产生激励效果的研究尚没有统一结论,其究竟会对公司外源融资渠道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目前,对薪酬差距和外源融资的研究范畴还缺乏权威、一致的界定,且已有研究很少考虑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此,本文以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对已有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探索出本文的研究空间。其次,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和外源融资方式的发展趋势,探究研究薪酬差距影响外源融资的必然性,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再次,从三个维度开展薪酬差距对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第一维度是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第二维度是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第三维度考虑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最终,对本文的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验证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主要结论为:(1)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债权融资水平方面,公司外部和内部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越高会显着降低负债融资比率。债权融资期限方面,公司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高管团队和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与长期负债比率呈现显着负向关系。债权融资方式方面,公司外部和内部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长期借款比率均呈现显着正向关系。实证检验进一步区分了公司产权性质,国有企业能够加强高管团队和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与负债融资比率的负向效应;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对长期负债比率的负向效应被加强,说明在国有企业中,薪酬差距越高,高管会建立有利于自身谋利机制,削减公司债权融资,提高其薪酬操纵的便利性。股权制衡度高的公司,会加剧公司外部和内部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长期负债率负向效应,高管团队外部薪酬差距中值对长期借款比率的正向效应被减弱。此外,考虑了行业竞争程度,采用垄断度进行分类,发现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会增强高管员工外部和内部薪酬差距对负债融资比率、长期负债比率的负向效应,对长期借款比率的正向效应会被减弱;将公司注册地划分为东部及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现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公司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对负债融资比率负向效应被加强,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和相对薪酬差距对长期负债比率的负向效应被减弱,高管团队外部薪酬差距中值对长期借款比率的正向效应被加强。(2)实证检验发现公司高管团队、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增加会降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国有公司会加剧公司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股权制衡度高的公司,会削弱公司高管员工外部薪酬差距中值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处于高垄断行业的公司,高管团队相对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会加强;处于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公司,高管团队和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会减弱。(3)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与股权融资水平呈现负向效应,随着公司外部和内部薪酬差距的增加,公司的股权融资水平会下降。实证检验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公司中、垄断度较高的公司和处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的公司中,高管团队、高管员工相对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均会得到加强;股权制衡度较高的公司中,高管团队相对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水平的负向效应会减弱。综上分析,基于对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对外源融资渠道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提出的主要政策建议为:完善薪酬激励相关法律规章建设,提高法律法规执行的有效性;完善资本市场公司商业信用融资相关规范,完善商业信用监督体系,净化商业信用融资环境;设定合理的岗位薪酬标准,综合考虑公司内外部差异,科学制定薪酬差距,构建适合本公司的薪酬差距体系;完善公司激励机制,明确奖惩标准,制定合理的公司管理层晋升机制;明确公司管理层责权,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合理制衡公司股东控制权;增加公司高管薪酬透明度,完善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公司还应注重树立诚信为本、规范经营的理念,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商业信用融资的吸引力。

孔雪婷[6](2020)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保险上市公司的影响 ——基于中国平安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实现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2017年3月我国财政部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等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同时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自2018年开始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在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等方面做出了较大调整,其中原准则下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别的变动最为显着,而保险行业持有高比例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此成为受此次准则修订影响最大的金融细分行业。截止目前,仅有中国平安一家A+H股上市公司执行了新金融工具准则,包括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在内的其余四家均选择暂缓执行,为探究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究竟会对保险上市公司产生何种冲击,为何众多保险上市公司推迟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本文以唯一执行新准则的中国平安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初步检验会计政策变更的市场反应和投资者态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变更日和准则实施后中国平安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和计量以及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情况,从金融资产重分类和预期损失模型的应用等角度分析新准则造成的公司经营业绩波动;其次,结合我国偿二代的要求,研究新准则实施给公司偿付能力带来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平安在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前后投资组合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为应对新准则的影响所进行的投资策略的转变。本文研究发现尽管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强化金融监管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会计政策变更的确给保险上市公司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带来了公司经营业绩、偿付能力和投资效果的明显负面波动,正是众多保险上市公司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意愿不高的原因所在,加上新准则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且实施成本较高,众多上市公司选择暂缓执行新准则。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新准则实施过程中的诸多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目前,鲜有文献研究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对保险上市公司的影响,本文是对金融工具准则研究的有益补充。其次,本文从经营业绩、偿付能力和投资策略多维度分析执行新准则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有助于投资者重新审视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为其进行理性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有助于上市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管理和投资策略,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即将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保险上市公司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平稳落地。

牛渊[7](2020)在《新金融工具准则对证券公司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当时国际会计行业公认的金融工具计量准则机构—IASB与FASB颁布的一系列准则,暴露出许多缺点,会计制度与实际应用之间产生较多争议。因此,国际会计理事会对金融工具计量进行了重大修改,IFRS9号文件作为解决方案应运而生。2014年起我国财政部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下发了CAS39文件,到2017年正式下发CAS22、CAS23、CAS24等终稿文件,对金融工具准则进行了较大的修改。CAS22的内容与IFRS9内容相一致,目的在于客观反映金融工具的实质与价值。CAS22对金融工具分类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金融投资计量由四分类改为三分类。金融工具减值模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已发生损失模型转变为预期损失模型。按照准则实施要求,2018年1月1日起,企业分行业、分批次完成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证券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各类金融工具,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公司的会计制度变革是这次金融会计制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现阶段正处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转换之际,全行业没有规范的会计制度方案供企业参考使用,本文对金融工具实施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全面展开的金融工具准则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文章理论部分重点介绍了金融会计准则的分类、确认与计量,对金融工具估值分类框架进行了总结和说明,同时文章从模型概念、模型选择、模型指标等方面解释说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案例部分,通过选取中信证券、海通证券、银河证券作为行业案例公司,对2018年年报公开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金融会计准则对行业带来的变化与影响。同时,文章用行业指标数据佐证山西证券的准则转换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对会计准则转换为证券公司带来的影响,转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为行业实施转换方案提出规范性建议。

黄季舒[8](2020)在《税法中股与债的认定逻辑 ——以企业所得税为核心》文中认为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皆为企业的投融资方式,针对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的性质差异,税法中对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分别规定了有差异的税务处理方式。但是经济市场的发展,已经使得债权投资与股权投资之间看似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变得模糊不清。典型的股权投资或债权投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各方主体对投资交易中权利义务关系分配的精细化要求,一些处于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中间模糊地带的混合投资方式发展起来。故本文将于企业所得税角度对股与债的认定逻辑进行分析与论证,尝试厘清混合投资在税法中的股债属性认定逻辑。本文将在第一部分介绍股债投资的税收政策差异和股债混合的现状,指出实践中股债性质认定的困难,并对涉及股债认定的法律规定及常见投资行为进行收集分析,指出现有规定的不足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在第二部分,本文明确了一般情形下与避税目的下的不同交易行为应适用的不同课税规则,在一般情形下的交易行为,不应直接忽视交易主体对交易形式的选择,并需要考虑到税法法定原则和私法领域法律概念的先在性等因素,根据交易行为的法律形式进行税法评价。此时的股债性质判断标准应包括本金、收益、清偿顺序、司法救济权四方面。在第三部分,只有以避税为交易目的交易行为中,才可依据税法反避税的独立价值追求,突破形式课税的原则针对具体交易事项予以实质课税。根据经济地位改变法进行的股债性质实质认定,需要考虑的判断标准除形式课税时的四项标准外,还应该综合考虑被投资企业赋予投资者的决策权、自身资产负债比例、自身股东与新投资人的关系等额外三项标准。

王震[9](2020)在《股债融合型投资的税法适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股债融合型投资是指所有兼具权益性和债权性的投资的统称,相比于传统的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是一种创新的投资工具。近年来,因为融资的需要,我国股债融合型投资逐渐得到发展,尤其是永续债的发展出现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但由于股债融合型投资的股债双性,其税法适用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股债融合型投资的所得税处理。本文从实质课税原则这一税法适用原则出发,借鉴美国的多因素判断法,并对我国目前两个相关公告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之下提出股债融合型投资的税法适用应当关注收益权要素。文章的引言部分以一个真实的纳税争议案例引入,点出本文讨论的问题是在税收征纳过程中如何对股债融合型投资进行识别,以使其适用合适的税法规则。第一部分是对股债融合型投资和其税法适用的概述,主要介绍了股债融合型投资的定义、主要形式和商业目的,并指出造成股债融合型投资税法适用困境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股债融合型投资股债双性的特征,二是我国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在所得税处理上的差异。第二部分介绍了股债融合型投资税法适用的有关实践,一是美国的多因素判断法,二是我国发布的两个公告,并指出我国股债融合型投资税法适用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提出了我国股债融合型投资税法适用的两个完善建议。一是适用实质课税原则,二是关注收益权要素。实质课税原则强调当某一交易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其经济实质不一致时,应当按照其经济实质进行课税。它的适用提供了以“经济实质”作为股债融合型投资税法适用依据的思路,有助于追求税收实质公平。收益权要素反映经济实质,经过对我国目前可能作为股债识别依据的8个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作为收益权的五个要素分别为(1)利息/股息确定性(2)投资者的本金收回权(3)清偿顺序的约定(4)投资者对被投资者的剩余财产分配权(5)诉讼救济权。

许峰[10](2019)在《JX保险资管公司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研究》文中指出2017年3月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以下简称:新金融工具准则或新准则)等三项准则,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的趋同,根据财政部《关于保险公司执行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有关过渡办法的通知》,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于2018年起陆续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新准则的实施不仅是财务人员的工作,涉及到投资业务、风险评估、估值核算等整个投资流程,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内部管理,并对业务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和IT系统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准则的实施对于提升投资会计核算以及公司内部管理能力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本文从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背景出发,结合保险资金运用和监管的特点,对JX保险资管在新准则的应用进行应用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一、概要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的理论通过对新准则的概要描述,分析准则的重点内容,阐述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合同现金流特征测试、业务模式评估等概念和金融资产估值与减值的内容。二、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对保险资金核算的影响通过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长期性、安全性等特点,以及监管的比例监管、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要求的阐述,结合新准则重点分析保险资金在金融资产分类、估值和减值上的影响因素,并就现行准则投资核算中的不足,反映实务中对投资核算流程的影响。三、以JX保险资管为例,对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的实证研究以新准则在JX保险资管的核算研究为基础,建立合同现金流特征测试和业务模式、以及估值和减值模型,并优化和调整投资核算流程,以满足新准则和保险资金运用的要求。同时以实际测算数据,对比现行准则,具体反映新准则应用对保险公司的资产、利润和股利政策的影响。四、提出保险资金应用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建议以JX保险资管新准则应用的SWOT分析,说明保险公司应用新准则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公司层面的投资策略、风险管理、系统准备、人员培训方面提出可操作的具体建议,为准则的应用做好准备。最后,对本文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对新金融工具准则未来在保险公司应用予以展望。

二、长期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期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会计核算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股权投资会计核算解析
    (一)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
    (二)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股权投资
    (三)其他股权投资
二、债权投资会计核算解析
    (一)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债权投资
    (二)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以出售为目标的债权投资
    (三)交易性债权投资
三、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核算要点比较

(2)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平安保险的财务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基础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会计目标理论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1.3 经济后果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关于金融资产分类计量变化的影响研究
        2.2.2 关于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变化的影响研究
        2.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金融工具准则核心变动内容及保险公司特点
    3.1 新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核心变动内容的比较
        3.1.1 新旧准则下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标准比较
        3.1.2 已发生损失模型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比较
    3.2 保险公司盈利模式及金融资产结构特点
        3.2.1 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
        3.2.2 旧准则下保险公司金融资产结构特点
    3.3 平安保险公司简介
第四章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平安保险的财务影响分析
    4.1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
        4.1.1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改变对报表科目的影响
        4.1.2 金融资产分类标准改变对资产结构的影响
        4.1.3 金融资产分类标准改变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4.1.4 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4.1.5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影响小结
    4.2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分析
        4.2.1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
        4.2.2 新旧准则下基于功效系数法的财务风险综合评价
        4.2.3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财务风险影响小结
    4.3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资产配置的影响分析
        4.3.1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权益型资产配置的影响
        4.3.2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债权型资产配置的影响
        4.3.3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资产配置影响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5.1.2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5.1.3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资产配置的影响
    5.2 相关建议
        5.2.1 加强准则学习
        5.2.2 加强外部监管
        5.2.3 合理配置资产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收入、金融工具及租赁准则下资产负债表的填列规则(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准则下相关会计科目概述
    1.《新收入准则》中的相关会计科目。
    2.《新金融工具准则》中的相关会计科目。
    3.《新租赁准则》中的相关会计科目。
    4.《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简称《规定》)[5]中的相关会计科目。
二、新准则下资产负债表编制应注意的问题
    1.“其他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负债”与新准则之间的承接关系。
    2.“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与新准则之间的承接关系。
    3.“其他非流动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负债”与新准则之间的承接关系。
    4.“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项目与新准则之间的承接关系。
    5.“使用权资产”科目填列规则。
三、与增值税相关的会计科目的列报规则解析

(4)动态现值计量还是静态现值计量?——基于经济本质视角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经济本质视角下静态现值计量与资产减值的分离
    (一)静态现值计量:基于经济本质的解读
    (二)静态现值计量与长期金融资产减值的分离:基于会计视角解读
三、静态现值计量与动态现值计量的选择:基于三阶段资产减值模型
    (一)静态现值计量:与资产减值的结果相互分离
    (二)动态现值计量:资产减值与现值计量融合
四、结论与展望

(5)薪酬差距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内容
    1.3 关键概念界定
        1.3.1 外源融资相关概念
        1.3.2 薪酬差距相关概念
        1.3.3 公司产权性质概念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贡献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外源融资研究的文献综述
        2.1.1 债权融资的影响因素
        2.1.2 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素
        2.1.3 股权融资的影响因素
    2.2 薪酬差距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薪酬差距影响外源融资相关文献综述
        2.3.1 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
        2.3.2 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
        2.3.3 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
    2.4 公司产权性质影响外源融资的文献综述
    2.5 文献评述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薪酬差距影响外源融资相关理论分析
    3.1 锦标赛理论
        3.1.1 锦标赛理论内容
        3.1.2 锦标赛理论与外源融资
    3.2 行为理论
        3.2.1 行为理论内容
        3.2.2 行为理论与外源融资
    3.3 代理理论
        3.3.1 债务代理成本理论
        3.3.2 管理层防御理论
    3.4 公司治理理论
        3.4.1 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3.4.2 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延伸
        3.4.3 公司治理理论运行机制与原理
        3.4.4 公司治理理论与外源融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薪酬差距对债权融资的影响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薪酬差距与债权融资
        4.1.2 薪酬差距、产权性质与债权融资
        4.1.3 本章理论分析模型
    4.2 研究设计
        4.2.1 变量选择和定义
        4.2.2 模型构建
        4.2.3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相关性分析
        4.3.3 多元回归分析
        4.3.4 稳健性检验
        4.3.5 进一步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薪酬差距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薪酬差距与商业信用融资
        5.1.2 薪酬差距、产权性质与商业信用融资
        5.1.3 本章理论分析模型
    5.2 研究设计
        5.2.1 变量选择和定义
        5.2.2 模型构建
        5.2.3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相关性分析
        5.3.3 多元回归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3.5 进一步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薪酬差距对股权融资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薪酬差距与股权融资
        6.1.2 薪酬差距、产权性质与股权融资
        6.1.3 本章理论分析模型
    6.2 研究设计
        6.2.1 变量选择和定义
        6.2.2 模型构建
        6.2.3 样本选取和数据收集
    6.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相关性分析
        6.3.3 多元回归分析
        6.3.4 稳健性检验
        6.3.5 进一步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保险上市公司的影响 ——基于中国平安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本文视角与研究创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1.5 结构安排与内容框架
2 文献回顾
    2.1 金融工具准则的相关研究
        2.1.1 金融资产的确认和分类
        2.1.2 金融资产的计量属性
        2.1.3 金融资产的减值
    2.2 会计政策变更的市场反应研究
    2.3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影响及研究
    2.4 概括性评论
3 准则变化与影响路径
    3.1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主要变化
        3.1.1 减少金融资产分类
        3.1.2 强化金融工具减值要求
        3.1.3 改进套期会计准则
    3.2 准则变化的经济后果
    3.3 新准则实施前保险业金融资产情况
    3.4 准则变化对保险上市公司的影响路径
        3.4.1 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的调整
        3.4.2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震荡
        3.4.3 上市公司偿付能力的波动
        3.4.4 上市公司投资策略的转变
4 案例概况与研究设计
    4.1 案例选择与案例概况
        4.4.1 案例选择
        4.4.2 案例概况
    4.2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4.3 案例分析与整体框架
5 案例分析
    5.1 会计政策变更的市场反应和投资者态度
        5.1.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检验
        5.1.2 市场反应和投资者态度分析
    5.2 中国平安对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切换情况
        5.2.1 变更日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和计量
        5.2.2 变更日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5.3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5.3.1 准则执行前后的经营业绩情况
        5.3.2 金融资产重分类导致利润波动
        5.3.3 预期损失模型带来减值变化
        5.3.4 小结
    5.4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偿付能力的影响
        5.4.1 中国风险导向偿付能力体系
        5.4.2 新准则引起偿付能力的波动
        5.4.3 小结
    5.5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投资策略的影响
        5.5.1 准则执行前后的投资组合情况
        5.5.2 增配长久期低风险债券
        5.5.3 偏好高股息率蓝筹股
        5.5.4 加码长期股权投资
        5.5.5 小结
6 结论与启示
    6.1 案例总结与研究结论
    6.2 实施挑战与应对策略
        6.2.1 实务操作难点的攻克
        6.2.2 资产配置策略的调整
        6.2.3 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
        6.2.4 业绩评价指标的优化
    6.3 本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新金融工具准则对证券公司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外金融背景
        1.1.2 会计准则实施背景
        1.1.3 行业监管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
        1.5.1 文章创新点
        1.5.2 文章不足点
第二章 理论研究部分
    2.1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解读
        2.1.1 金融会计准则内容变化
        2.1.2 新金融会计准则科目分类
        2.1.3 金融会计准则减值的变化
    2.2 金融工具估值概述
        2.2.1 层级输入的概念框架
        2.2.2 公允价值计量输入层级确认
        2.2.3 估值技术方法
    2.3 金融工具减值模型
        2.3.1 两种减值模型介绍
        2.3.2 预期信用减值模型
第三章 案例分析
    3.1 行业案例分析
        3.1.1 行业案例资产数据分析
        3.1.2 案例公司负债数据分析
        3.1.3 行业案例公允价值、减值损失分析
    3.2 山西证券案例分析
        3.2.1 山西证券公司简介
        3.2.2 山西证券新旧准则转换时点数据分析
        3.2.3 山西证券2019 年半年报数据分析
第四章 新准则实施后的影响和面临的问题
    4.1 新准则实施后对行业的影响
        4.1.1 转换时点的影响
        4.1.2 资产分类的影响
        4.1.3 报表利润的影响
        4.1.4 投资决策的影响
    4.2 新准则实施面临的问题
        4.2.1 实施成本问题
        4.2.2 估值技术问题
        4.2.3 模型使用问题
        4.2.4 风险管控问题
第五章 建议和结论
    5.1 建议
        5.1.1 建设合理风险评级体系
        5.1.2 增强各部门间的交叉协作
        5.1.3 加强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税法中股与债的认定逻辑 ——以企业所得税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概述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股债混合投资的税务处理困境
    (一)现行税法中的股债税收规则
        1、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差异之概述
        2、股债投资的税务处理差异
        3、税务处理差异之原因
    (二)实践当中的股债性质认定难题
        1、混合性投资对股债性质认定提出的挑战
        2、现行税法中的股债性质认定标准
        3、现有课税实践
        4、现行税收规则下的负面后果
二、一般情形下的股债性质认定逻辑探究
    (一)私法中的股债认定经验
        1、公司法中的股债认定
        2、会计准则中的股债认定
    (二)股债区分的标准:法律形式优先
        1、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之争
        2、法律形式优先的必要性
    (三)一般情形下的股债区分标准
        1.股债区分标准构建时的价值选择
        2、股债区分标准的构建
三、避税交易中的股债性质认定逻辑探究
    (一)避税交易中的实质认定:反避税交易的需要
        1、避税交易中实质认定的必要性
        2、一般反避税条款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
        3、实质认定中关于经济实质的考量
    (二)避税交易中的股债区分标准
        1、美国的股债性质认定经验
        2、实质认定下的股债区分标准的构建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股债融合型投资的税法适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六、论文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引言
第一章 股债融合型投资的税法适用概述
    第一节 股债融合型投资的基本介绍
        一、股债融合型投资的定义和主要形式
        二、我国股债融合型投资的商业目的
    第二节 股债融合型投资的税法适用困境
        一、股债融合型投资的双重特性
        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的税法适用差异
第二章 股债融合型投资税法适用的实践
    第一节 美国股债区分的多因素判断法
        一、美国多因素判断法的主要内容
        二、关于美国多因素判断法的评析
    第二节 我国股债融合型投资税法适用的现状
        一、41号公告的借鉴
        二、64号公告的借鉴
    第三节 我国股债融合型投资税法适用中的问题
        一、某些因素并非股权和债权的本质区别
        二、以股债区别为标准,未考虑税法的特殊要求
        三、欠缺有关实质公平的考量
第三章 股债融合型投资税法适用的完善
    第一节 适用实质课税原则
        一、实质课税原则的定义和地位
        二、实质课税原则适用的价值
    第二节 关注收益权要素
        一、收益权作为税法适用依据的正当性
        二、收益权要素的内涵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0)JX保险资管公司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文章结构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新金融工具准则概述
    2.1 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
    2.2 合同现金流特征测试与业务模式评估
    2.3 金融资产的估值
    2.4 金融资产的减值
第3章 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对保险资金核算的影响
    3.1 保险资金运用特点与监管要求
        3.1.1 保险资金运用特点
        3.1.2 保险资金监管要求
    3.2 影响金融资产分类的因素
        3.2.1 SPPI测试
        3.2.2 业务模式
    3.3 影响金融资产估值的因素
    3.4 影响金融资产减值的因素
    3.5 投资核算流程的影响
第4章 JX保险资管业务新准则应用分析
    4.1 JX保险资管简介
        4.1.1 公司基本情况
        4.1.2 投资业务的范围和种类
        4.1.3 投资业务的组织架构
    4.2 新准则应用后JX保险资管的核算方案
        4.2.1 SPPI测试与业务模式的建立
        4.2.2 估值模型的建立
        4.2.3 减值模型的建立
        4.2.4 核算流程的优化
    4.3 JX保险资管业务应用新准则对财务状况和股利政策的影响
        4.3.1 对保险公司资产的影响
        4.3.2 对保险公司利润的影响
        4.3.3 对保险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
第5章 JX保险资管应用新准则的建议
    5.1 SWOT分析
    5.2 投资策略
    5.3 风险管理
    5.4 系统准备
    5.5 人员培训
第6章 结论
    6.1 本文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长期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会计核算辨析[J]. 叶璋礼.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平安保险的财务影响研究[D]. 梁霄. 兰州大学, 2021(02)
  • [3]新收入、金融工具及租赁准则下资产负债表的填列规则[J]. 马永义. 财会月刊, 2021(05)
  • [4]动态现值计量还是静态现值计量?——基于经济本质视角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修正[J]. 李永鹏,唐步龙. 财会通讯, 2021(01)
  • [5]薪酬差距对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的影响研究[D]. 时军. 吉林大学, 2020(03)
  • [6]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保险上市公司的影响 ——基于中国平安的案例分析[D]. 孔雪婷.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7]新金融工具准则对证券公司的影响研究[D]. 牛渊. 山西大学, 2020(01)
  • [8]税法中股与债的认定逻辑 ——以企业所得税为核心[D]. 黄季舒.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9]股债融合型投资的税法适用研究[D]. 王震.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10]JX保险资管公司新金融工具准则应用研究[D]. 许峰.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长期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