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与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及纤溶活性的相关性

D-二聚体与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及纤溶活性的相关性

一、D-二聚体与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及纤溶活性的相关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君[1](2021)在《肿瘤相关血栓风险因素及抗血管生成药对肿瘤相关血栓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肿瘤患者较正常人有着较高的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率,其所导致的死亡率占肿瘤患者总死亡率的第二。准确评估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可以有效的预防VTE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目前,国内外专门针对住院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评估模型非常有限。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成效,但在临床应用中被发现其会促进VTE的发生,相关的验证及其机制探索研究尚且不足。目的构建适合住院肿瘤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模型,并探究抗血管生成药物对肿瘤相关血栓发生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临床研究:根据纳排标准纳入患者,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对纳入的所有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建立适合住院肿瘤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H-L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检验模型的拟合度和鉴别效度。并采用验模数据库的患者数据进行外部人群的验证。基础研究:(1)将裸鼠随机分为5个组:空白组(无处理)、对照组、贝伐珠单抗组、PAI-039组、贝伐珠单抗+PAI-039组;(2)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利用A549细胞构建皮下肿瘤模型,记录肿瘤生长曲线;(3)瘤体体积达500mm3时,按分组情况给药;给药结束后,所有鼠进行下腔静脉部分阻塞模型(inferior vena cava stenosis model,IVC)构建;(4)对空白组,对照组,贝伐珠单抗组术后8h及所有组术后24h的血栓块的体积和重量进行分析,并采用HE染色分析血栓溶解率;(5)对肿瘤组织进行C31免疫组化分析;(6)ELISA技术分析裸鼠血清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complex,t-PAIC)的浓度;(7)采用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的PAI-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临床研究:本研究共纳入944例符合要求的肿瘤患者,其中血栓组472例,对照组4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入组患者随机分配到建模数据库和验模数据库。经过对建模数据库的分析,最终发现化疗、高血压,VTE病史,近一个月内的手术史,PICC置管处理、D二聚体≥1.805(μg/m L)、PT<12.85(秒)、血红蛋白≤114.5(g/L)和CRP≥7.575(mg/L)是肿瘤患者并发VTE的危险因素。利用上述的危险因素构建了一个专门针对住院肿瘤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模型,经检验,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和较好的鉴别效度。利用验模数据库对模型进行外部人群的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能够较好的鉴别住院肿瘤患者的VTE风险。基础研究:(1)成功构建了裸鼠皮下肿瘤模型;(2)由肿瘤组织生长曲线和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结果可知,贝伐珠单抗处理后,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生成数量明显减少,从而影响了肿瘤组织的生长过程;(3)通过对IVC术后血栓块体积和重量分析可知:肿瘤的微环境会促进血栓的形成,而贝伐珠单抗的使用会加剧肿瘤微环境中血栓的形成,且PAI-1在其中具有潜在作用;(4)HE染色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的使用会抑制血栓的自然溶解过程。(5)ELISA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会增加血液中肿瘤来源的PAI-1浓度水平和PAI-1抑制纤溶的活性;(6)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处理组的肿瘤组织和肿瘤细胞中的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被抑制了,而PAI-1蛋白、PAI-1 m RNA的表达则被促进了。结论临床研究:我们从住院肿瘤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了一种新的针对住院肿瘤患者的VTE风险评估系统,即根据9个风险因素:化疗、高血压,VTE病史,近一个月内的手术史,PICC置管处理、D二聚体≥1.805(μg/m L)、PT<12.85(秒)、血红蛋白≤114.5(g/L)和CRP≥7.575(mg/L)来评估住院肿瘤患者并发VTE的风险。基础研究:肿瘤微环境会促进血栓形成;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的使用会抑制肿瘤VEGF蛋白的表达,中断了VEGF对肿瘤细胞表达PAI-1的抑制,从而增加了PAI-1的表达,从而促进血栓的形成。

王怡[2](2021)在《老年肺癌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回顾性研究老年肺癌人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病情况,了解老年肺癌伴发VTE的危险因素,并对这些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以求寻找能够简便有效进行临床预测和预后的指标,从而对临床诊治进行指导。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98名老年患者,并严格按照纳排标准分为3个研究组:老年肺癌VTE组(A组)56人、老年肺癌非VTE组(B组)79人及老年VTE组(C组)63人,比较各组间性别、年龄、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血浆D二聚体(D-dimer,DD)、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肺癌病理组织分型、肿瘤临床分期、体能状况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及非手术患者血栓风险评估表(Padua血栓评分)等常见临床因素间的差别,将上述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各项危险因素再进行比较并绘制成相关ROC曲线,最终得出老年肺癌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1.三组间比较后结果提示:肺癌肿瘤分型(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吸烟史、胸腔积液、白细胞、乳酸脱氢酶、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血浆D二聚体、PS评分、Padua血栓风险评分及性别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肿瘤临床分期、化疗、合并慢性基础疾病以及血小板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间两两比较后发现腺癌、胸腔积液、白细胞、乳酸脱氢酶、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血浆D二聚体、PS评分及Padua血栓风险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性别、肿瘤临床分期、化疗、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血小板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示:(1)年龄与老年肺癌患者合并VTE无相关性(P>0.05);但FDP(rs=0.586,P=0.000)、DD(rs=0.561,P=0.000)、LDH(rs=0.454,P=0.000)、WBC(rs=0.386,P=0.000)、PS评分(rs=0.292,P=0.001)以及Padua评分(rs=0.221,P=0.010)均与老年肺癌发生VTE之间有正性相关;(2)PS评分(rs=0.398,P=0.000)、DD(rs=0.341,P=0.000)、FDP(rs=0.318,P=0.000)、LDH(rs=0.278,P=0.000)及WBC(rs=0.165,P=0.021)各指标与Padua血栓风险评分量表之间存在正性相关。4.经统计后可见三组内,分别在近1月内有外伤史者A组0人、B组0人、C组8人(12.69%);手术史A组2人(3.57%)、B组4人(5.06%)、C组14人(22.22%);制动史A组12人(21.43%)、B组12人(15.19%)、C组2人(3.17%)。其中,C组的制动史内有1人在3周前有长途汽车旅行史。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OR=1.009,95%CI:1.001~1.017,P=0.036)及血浆D二聚体(OR=2.495,95%CI:1.021~6.093,P=0.045)是老年肺癌患者合并静脉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具有提示临床意义。这反应了乳酸脱氢酶不仅被视为是细胞代谢状态的指标更可作为老年肺癌人群伴发VTE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血浆D二聚体这一传统因素在临床血栓形成的警示中表现尤为突出。6.各因素与老年肺癌患者VTE发生结果间的ROC曲线示:FDP的AUC值是0.844(95%置信区间0.772~0.916)、DD的AUC值是0.829(95%置信区间0.751~0.908)、LDH的AUC值是0.765(95%置信区间0.681~0.849)、WBC的AUC值是0.727(95%置信区间0.641~0.813)、胸腔积液的AUC值是0.684(95%置信区间0.592~0.776)、Padua评分的AUC值是0.669(95%置信区间0.575~0.762)、PS评分AUC值是0.620(95%置信区间0.522~0.718)、腺癌的AUC值是0.610(95%置信区间0.517~0.707);提示FDP、DD、LDH、WBC、胸腔积液、Padua评分、PS评分和肺腺癌对老年肺癌患者合并VTE具有一定的评估效能,其中,FDP、DD、LDH和WBC的评估价值更胜一筹。结论:1.肺癌是老年患者合并静脉血栓的原因之一,并且在所有肺癌病理组织分型中老年肺腺癌患者相比于肺鳞癌及小细胞肺癌更容易发生VTE。2.存在胸腔积液,Padua血栓风险评分和PS评分的升高与VTE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3.实验室生化指标:白细胞、乳酸脱氢酶、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血浆D二聚体的升高会增加老年肺癌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其中,乳酸脱氢酶及血浆D二聚体对老年肺癌患者合并VTE具有更好的临床警示意义。

陈庆荣[3](2021)在《身痛逐瘀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研究分析身痛逐瘀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手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参数、血细胞参数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影响,探索身痛逐瘀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改善凝血功能是否可行及安全有效,发挥传统中医药在临床中防治疾病的优势,为临床预防骨科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严格根据试验设计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创伤骨科与手外科病区收治的60例进入研究队列的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抗凝治疗,治疗组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联合口服身痛逐瘀汤抗凝治疗,两组其余一般治疗及术后功能锻炼均相同,疗程均为14天。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第1、7、14天不同时间点记录分析凝血参数(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参数、下肢DVT发生率,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记录数据,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参数指标差异性以评价身痛逐瘀汤的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PT、APTT、TT、FIB、INR值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14天PT、APTT、TT、INR值较术后第1天均升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14天FIB值较术后第1天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7天D-二聚体值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4天D-二聚体值较术后第1、7天均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天PT、APTT、TT、FIB、D-二聚体值对比,差异明显,术后第1天PT、APTT、TT较术前缩短,FIB、D-二聚体较术前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7、14天血小板计数值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间,对照组3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组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试验表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PFNA治疗后凝血功能改变包括:PT、APTT、TT、INR缩短,FIB值以及D-二聚体浓度升高,血液呈高凝状态;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身痛逐瘀汤,将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有效降低血液中D-二聚体浓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液粘稠度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单纯运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有效性更高,且不降低血小板浓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推广使用。

薛晨曦[4](2021)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我国正在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病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作为目前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最有效的手段: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的理想治疗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作为TKA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继续加重可发展为致死性的并发症: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目前临床上关于TKA术后下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目的:1.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TKA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并分析影响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2.比较分析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TKA术中使用止血带的临床效果和其对下肢DVT形成风险的影响;3.探究术后静脉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的临床效果和TXA对术后下肢DVT形成风险的影响。方法:1.回顾性分析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行TKA手术治疗的223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分析了他们下肢DVT的发生率,并对多个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哪些是影响TKA术后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将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外科行初次单侧TKA手术的97例患者,随机分为止血带组和非止血带组,对比研究两组的失血量及术后疼痛、功能情况,通过比较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相关参数分析止血带对下肢DVT形成风险的影响;3.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关节外科接受了初次单侧TKA手术治疗的15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被分为三组:手术结束2小时和24小时后分别静脉滴注TXA(A组),术后2小时静脉滴注TXA(B组)和安慰剂对照(C组),比较三组的失血量和并发症,并通过血栓前状态相关参数分析TXA对下肢DVT形成风险的影响。结果:1.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TKA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为17.0%,其中无明显临床症状的DVT占到68.4%;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高龄,BMI?25 kg/m2、合并糖尿病、严重膝关节畸形、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三级、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多、术后血浆高D-二聚体水平、卧床时间长是患者TKA术后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2.使用止血带组的术中失血量明显低于非止血带组,但是止血带组的隐性失血量较非止血带组显着增高(P<0.05),而围术期总失血量两组并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有输血病例,手术时间的比较也未发现显着性差异;止血带组术后第1、4、7天患肢大腿周径大于非止血带组,疼痛VAS(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高于非止血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止血带组术后1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止血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TEG各项参数比较未见显着差异,止血带组患者术后6小时血凝块形成用时K与凝血反应用时R较非止血带组缩短明显,而α角和凝血指数CI较非止血带组显着增大(P<0.05),术后1天时止血带组患者代表凝血反应的K、R较非止血带组缩短明显,而α角、凝血强度MA和凝血指数CI较非止血带组均增大(P<0.05)。3.术后应用TXA的两组平均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显着低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而术后TXA重复剂量组较单剂量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术后输血率和DVT发生率无显着差异,三组术前、术后血栓前状态参数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所以TXA的使用并没有明显增强患者血液的血栓前状态。结论:1.下肢DVT作为TKA术后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在TKA术后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尤其是隐匿性的DVT发病率应该引起重视。高龄、BMI?25 kg/m2、严重膝关节畸形、ASA三级、合并有糖尿病、术后高D-二聚体水平的患者,是术后发生下肢DVT的高危群体。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手术中的出血,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对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风险有一定的帮助。2.TKA术中使用止血带虽然减少了术中失血量,但其术后隐性失血量显着增加,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并未减少,反而容易引起患肢的肿胀与疼痛,不利于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同时,使用止血带会造成血液高凝状态,增加了下肢DVT发生的风险。对于合并其它DVT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止血带;如果在TKA术中出血较多影响手术操作或操作尚不熟练的情况下需使用止血带,应尽量缩短使用时间,同时做好围术期DVT的预防和早期检测。3.TKA术后24小时内短期静脉应用TXA可降低隐性失血量,但24小时后使用TXA的效果并不显着。同时,术后应用TXA并未增加下肢DVT实际发生率或潜在的血栓形成风险。

王丽丽[5](2020)在《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对比中医“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二个证型之间及与非“股肿”患者的相关的理化检查指标(炎症指标、血流变学指标、风湿四项、自身抗体十五项、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肿瘤六项、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的差异,借以探讨中医证型临床理化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寻找特征性指标,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逐步在中医证型中归纳添加现代医学临床理化指标内容,形成相关的、不偏离“辩证论治”原则的中医证型新的主证和兼证内容;丰富中医的内涵、提供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方法:本研究病例源自2016年0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周围血管外科门诊、住院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115例,年龄范围为15岁~96岁,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7例。并设立55例非股肿患者为对照研究组。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股肿患者中医证型情况,并对本病中医证型与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探讨。结果:1.本研究共收入115例“股肿”患者,根据辨证论治分型,分为两个主证组,脉络湿邪瘀滞证55例,脉络湿热瘀阻证60例;同时设立55名非股肿患者为对照研究组。2.两个主证之间进行年龄组、性别、血型的差异性比较:经检验,年龄P>0.05,无统计学意义;性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型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不同年龄段、性别、血型的分组之间,股肿患者中医证型间不存在差异性。3.两证型间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肿瘤病史的差异性分析:肿瘤史P=0.007<0.01,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余检测指标P>0.05,无统计学意义。4.两证型之间相关理化指标差异性分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补体C3、补体C4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的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暂不认为在股肿不同证型间以上检验指标存在差异性。5.将非股肿对照组患者分别与股肿两证型比较发现:非股肿患者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免疫球蛋白A、尿酸、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D-二聚体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股肿患者与非股肿患者之间有显着差异性。在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的比较中发现非股肿对照组患者与股肿患者无明显差异性。统计学中发现糖类抗原724在非股肿对照组中与股肿脉络湿邪瘀滞证间的比较无差异性(P>0.05),在脉络湿热瘀阻证间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中同时有肿瘤病史者,其糖类抗原724多见于脉络湿邪瘀滞证。在与非股肿患者对比时发现在脉络湿热瘀阻证间的比较具有差异性,结果提示:可试行将糖类抗原724这一指标纳入“股肿”脉络湿热瘀阻证型中,作为判断股肿合并肿瘤患者与非股肿患者的“兼证”依据。

陈玉娟[6](2020)在《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临床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近期预后判定提供依据。方法连续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临床初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在首发症状后3小时~24小时内行DWI及MRI检查的27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纪录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检查结果、治疗及发病后30天内的临床转归。根据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DW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组DWI阳性组和DWI阴性组,分别比较分析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和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TIA患者DWI阳性组与DWI阴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DWI阳性结果的发生情况,及导致DWI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数据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样本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危险因素的分析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结果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1(1)271例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中,DWI阳性患者99例,占36.5%,DWI阴性患者172例,占63.5%。其中颈内动脉动脉系统患者105例,DWI阳性患者65例,占61.9%,DWI阴性患者40例,占38.1%。椎基底动脉系统患者166例,DWI阳性患者34例,占20.5%,DWI阴性患者132例,占79.5%。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DWI阳性检出率明显多于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颈内动脉系统中DWI阳性病灶分布情况:基底节区20(30.77%)、额叶19(29.23%)、颞叶8(12.31%)、放射冠8(12.31%)、顶叶5(7.69%)、丘脑5(7.69%)。椎基底动脉系统中DWI阳性病灶分布情况:脑桥10(29.41%)、延髓7(20.59%)、小脑半球7(20.59%)、中脑5(14.71%)、枕叶5(14.71%)。(3)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病灶均以小病灶、单发病灶为主,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1)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DWI阳性组与DWI阴性组相比,两组患者高血压病、糖尿病、NLR、Apo-B/Apo-A1值、甘油三酯、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发作频率>3次、失语、运动症状、ABCD3-I评分、14天预后、30天预后、颈总动脉内膜增厚、斑块、狭窄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DWI阳性组与DWI阴性组相比,两组患者高血压病、BMI、同型半胱氨酸、NLR、PLR、Apo-B/Apo-A1值、发作频率、7天预后、14天预后、30天预后、运动症状、脑干症状、构音障碍、颈总动脉内膜增厚、斑块、狭窄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糖尿病、NLR、Apo-B/ApoA1、血同型半胱氨酸、失语、运动症状是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DW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2)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高血压病、NLR、Apo-B/Apo-A1、甘油三酯、血同型半胱氨酸、脑干症状、构音障碍是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DW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DWI阳性结果检出率高,颈内动脉系统患者的DWI阳性检出率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2颈内动脉动脉系统DWI阳性病灶多见于基底节区、额叶,椎基底动脉系统DWI阳性病灶多见于脑桥、延髓、小脑半球。阳性病灶均以小病灶、单发病灶为主。3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TIA的患者DWI阳性与高血压病、糖尿病、NLR、Apo-B/Apo-A1、血同型半胱氨酸、失语、运动症状有关。4表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患者DWI阳性与高血压病、NLR、Apo-B/Apo-A1、甘油三酯、血同型半胱氨酸、脑干症状、构音障碍有关。图3幅;表11个;参131篇。

蔡夏水[7](2020)在《预防性抗凝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肿瘤患者临床意义的相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预防性抗凝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等方面的作用及意义,同时评估预防性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对照研究,将177例初治的Ⅲ-Ⅳ期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分为预防性抗凝组(标准方案化疗+低分子肝素)和非抗凝组(单纯标准方案化疗),其中预防性抗凝组97例,非抗凝组80例,预防性抗凝组使用抗凝治疗为化疗+低分子肝素0.3ml,qd,非抗凝组单纯化疗。分析患者一般情况,血栓发生的相关情况,两组4-6程化疗后凝血指标变化、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出血事件,探讨预防性抗凝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影响,并评估出血的相关风险。【结果】根据KHORANA评分模型,预防性抗凝组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4.0%、4.5%、0%。非抗凝组的为10%、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例患者中发生静脉血栓11例,其中单纯深静脉血栓10例,肺栓塞1例;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距离确诊恶性肿瘤事件1月、1-3月、4-6月、7-12月、大于12月的例数分别为2、0、4、3、2。血栓形成与性别、年龄、基础疾病、TMN分期、PS评分、治疗前凝血功能及患者是否接受放疗、靶向治疗、输注血制品及深静脉置管无关。发生静脉血栓患者中,预防性抗凝组发生率4.1%,非抗凝组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国际标准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bg)无明显差异;化疗后D-二聚体(ng/ml)预防性抗凝组为1554.44±1591.70,较化疗前明显下降:而非抗凝组为2758.26±4803.99,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34,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防性抗凝改善患者高凝状态。两组OS、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KHORANA评分、分期、PS评分、输注血制品及治疗前D-二聚体是影响患者OS及PFS共同的独立风险因素。预防性抗凝组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与使用抗凝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1、肿瘤患者合并血栓大部分发生在确诊1年内,高峰期在4-6个月,常见血栓为肢体深静脉血栓。2、预防性抗凝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改善高凝状态有一定积极作用。3、预防性抗凝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安全性良好,不影响凝血功能,无出血大事件发生。4、晚期肿瘤患者KHORANA评分、输注血制品及治疗前D-二聚体是影响患者OS及PFS的独立风险因素,这三个因素均与血液高凝状态相关,因此,必须关注肿瘤相关VTE的预防。

吕振平[8](2020)在《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和抗凝治疗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旨在探讨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PE)的高危因素和不同抗凝治疗方式的预后,以期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01-2019.12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的65例APE患者作为单纯PE组,另选取119例同期就诊于本院并且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其中59例于住院治疗期间CTPA或V/Q灌注显像确诊为PE,将该组设为恶性肿瘤合并PE组,剩余60名为单纯恶性肿瘤组。搜集PE组和恶性肿瘤合并PE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部分相关血液学指标、抗凝治疗方式,并对抗凝治疗效果和出血事件进行随访;另搜集11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相关信息,包括肿瘤的原发部位和病理类型、分期、是否有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以及抗癌治疗方式的差异,对以上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对恶性肿瘤组与恶性肿瘤合并PE组两组患者的既往基础疾病进行统计分析,恶性肿瘤组60例患者中,既往合并陈旧性脑梗死的有2例(3.3%),慢阻肺1例(1.7%),DVT病史者2例(3.3%);而恶性肿瘤合并PE组中分别有9例(15.3%),6例(10.2%),32例(54.2%)。P值分别为0.025、0.049、0.000,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恶性肿瘤合并PE组的恶性肿瘤原发部位进行统计发现,最常见的是呼吸系统(59.3%)和消化系统(16.9%)恶性肿瘤,其中呼吸系统中又以肺腺癌多见(60.0%)。3.通过对恶性肿瘤相关性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恶性肿瘤组中,近期手术(≤4w)者有3例(5.0%),化疗药物的输注方式选择IVAP的有16例(26.7%),选择PICC植入的有11例(18.3%);恶性肿瘤合并PE组中则分别为10例(16.9%),7例(11.9%)和14例(42.4%)。经卡方检验,P值分别为0.037、0.041、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恶性肿瘤合并PE组中,9例(15.2%)患者PE发生于恶性肿瘤确诊之前,在确诊是否为恶性肿瘤的住院过程中发生PE的有17例(28.8%),另外33例患者PE的发生均在确诊恶性肿瘤后的治疗过程中,最常见于确诊恶性肿瘤后的1-6个月(39.0%)。5.对患者发生PE时的临床症状进行随访发现,恶性肿瘤合并PE组中,12例(20.3%)患者发生PE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其中有10例患者恶性肿瘤和PE是同时发现的;而所有的单纯PE组患者均因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而选择就医。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单纯PE组和恶性肿瘤合并PE组患者的抗凝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0%和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恶性肿瘤合并PE组患者中选择连续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疗的有效率为85.7%,而皮下注射LMWH序贯口服利伐沙班或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率为78.6%,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当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陈旧性脑梗死、COPD、既往DVT病史时,发生PE的风险增加。2.手术史(≤4w)后的制动、静脉输液港的植入和PICC均是导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E的重要诱发因素。3.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E以确诊恶性肿瘤后1-6个月常见,且发生无症状性PE的概率较单纯PE患者更高。无症状PE一般是在确诊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尤其在外科手术后的制动过程中多见。4.单纯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有效率高于恶性肿瘤性肺栓塞患者。5.利伐沙班对于肿瘤合并PE患者的抗凝疗效与LMWH相近。

班楠[9](2020)在《肺癌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胸外科常见疾病肺癌术后患者经深静脉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通过肉眼观察拔除后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内及导管周围有无血栓形成,统计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同时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在未来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干预减少导管内及导管周围血栓的发生率,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栓导致的严重并发症。资料与方法1.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胸外科住院、通过手术治疗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肺癌患者,共计186例,通过拔除中心静脉置管后对中心静脉置管管腔进行观察,记录其血栓的有无及性状。2.将留置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按照导管内血栓的有无分为两组,有血栓组及无血栓组,并对其进行临床资料的统计及分析,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肺癌肿块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术前凝血指标、D-二聚体、血糖、血脂,术中出血量,术后白细胞、血小板水平,置管时间,置管位置,合并其他疾病情况,合并其他手术史情况以及吸烟史。3.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收集的临床资料采用K-S检验对样本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与四分位间距[M(Q25,Q75)]表示,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有效性检验;计数资料使用频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有效性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取α=0.05为检验水准,得出结论。结果肺癌术后患者留置中心静脉置管186例,通过对拔除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观察,发现包括管内血栓及管周血栓形成104例,血栓的发生率为55.9%。因导管堵塞提前拔管5例,发生术后肺栓塞1例,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拔管综合征0例,无致死病例。对血栓组以及非血栓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性别,体重,肿块部位、病理类型、最大直径、合并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前LDL、APTT、PT、INR,术中出血量,术后HCT、白细胞量,CA199、NSE、CA125、CEA、CA211、CA153,管道类型,置管位置,管道置入长度及其他疾病合并史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天数,术前血糖、HDL、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术后血小板,手术方式,吸烟史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置管天数,术前血糖、HDL、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总胆固醇,术后血小板计数,手术方式,吸烟史(P<0.05)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总胆固醇、HDL、D-二聚体、血糖、血小板水平、手术方式所得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能说明是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置管天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吸烟史在α=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P=0.042、P=0.002、P=0.008,置管时间的回归系数为0.111,置管时间与CVC血栓发生率成正相关,置管时间越长中心静脉置管血栓发生可能性越大,OR=1.117,95%CI[1.004,1.243],置管时间每增加1个单位,危险度增加1.117倍。纤维蛋白原水平回归系数为0.459,纤维蛋白原水平与CVC血栓发生率成正相关,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中心静脉置管血栓发生危险度越高,OR=1.583,95%CI[1.176,2.129],纤维蛋白原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危险度增加1.583倍。吸烟史以存在吸烟史为对照回归系数为-1.408,OR=0.245,95%CI[0.110,0.541],不吸烟患者发生CVC相关性血栓的风险是吸烟患者的0.245倍。结论1.肺癌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为55.9%,但其导致的严重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率并未相应增加。2.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吸烟史是影响肺癌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邓禹[10](2020)在《抗磷脂抗体与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可在正常人群、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人群中检出,APL作为促凝物质,其对机体的病理生理影响之一为导致动静脉血栓形成。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栓形成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并且与疾病进展、转移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实部分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可检测出APL的升高,但是APL是否会加重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目前仍尚有争议。本研究通过对140例恶性肿瘤患者及16例健康人群体内APL浓度及高凝状态、血栓形成进行统计分析,综合性论述APL、恶性肿瘤与凝血异常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体内APL浓度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而APL是参与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目的:1、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进展、转移与凝血异常的关联性。2、探讨APL与恶性肿瘤转移、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体检中心门诊健康体检人群标记为H(Health)组,在肿瘤科住院的肿瘤患者,经病理学及影像学诊断为无淋巴结及器官转移的患者标记为N(Non-Metastasis)组,有淋巴结和(或)器官转移的肿瘤患者标记为M(Metastasis)组。2、临床资料:收集对上述所有人群既往病史,并抽血化验血常规、凝血象、D-二聚体、头颅及肺部CT及动静脉彩超等检查,记录年龄、性别、癌症类型及分期、转移部位、是否存在血栓及血栓部位、PT、APTT、FIB、D-D、PLT等数据。3、APL检测:同天对上述人群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收集静脉血后,使用离心机在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后将血清和红细胞迅速小心地分离,用酶标枪采集上述样本人群的血清,采用双抗原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PL浓度。往预先包被抗磷脂抗体(APL)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检测抗原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抗磷脂抗体(APL)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计算样品浓度。4、使用IBM SPSS 21.0分析上述数据。结果:1、基线资料:本研究共纳入16例健康体检人群,男性8人,女性7人,人群平均年龄63.44±3.03岁,其中有1人入组前既往身体健康,于入组后行头颅CT检查提示腔隙性脑梗塞,梗死面积小,无任何脑梗塞后遗症,且化验其他临床指标均正常,可认为是健康人;肿瘤未转移患者39例,男性15人,女性24人,人群平均年龄64.67±8.54岁,血栓形成共10人,其中静脉血栓形成共5人,既往脑梗死、心肌梗死患者共5人;肿瘤转移患者共101人,男性97人,女性占4人,人群平均年龄64.86±7.90岁,血栓形成共49人,其中静脉血栓形成共30人,动脉血栓形成共29人。对照组(H组)、肿瘤无转移组(N组)、肿瘤有转移组(M组),三组PT分别为10.80±1.11 s、11.19±1.67 s、12.27±9.46 s,APTT分别为25.21±3.73 s、24.71±6.86 s、26.58±6.69 s,FIB分别为2.58±0.73g/L、2.94±1.0g/L5、3.55±1.49g/L;3组D-D分别为0.20±0.07 ug/ml、1.22±2.05 ug/ml、1.75±2.66 ug/ml,PLT分别为226.25±63.12×109/L、196.72±79.48×109/L、196.71±92.22×109/L。3组中FIB浓度、D-D浓度、血栓形成组间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而性别、年龄、PT、APTT、PLT组间比较均统计学无差异(P>0.05)。2、(1)对健康人群及肿瘤患者凝血异常进行分析:16例健康人群中,高凝状态0人,血栓形成1人,占6.25%,高凝合并血栓0人;肿瘤组中,高凝状态30人,占21.43%,血栓形成59人,占42.14%,高凝合并血栓15人,占10.71%。统计学研究表明,两类人群中,恶性肿瘤患者出现高凝状态的频率较健康人群高(P=0.039),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频率较健康人群高(P=0.05),但两者之间高凝合并血栓的发生频率统计学无差异(P=0.353)。(2)对3组人群高凝状态、血栓形成进行组间分析:(1)M组较H组(P=0.048)及N组(P=0.045)高凝状态发生频率高,而H组与N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11);(2)M组较H组(P=0.001)及N组(P=0.014)血栓形成发生频率高,而H组与N组之间统计学无差异(P=0.207)。3、3组人群间FIB、D-D浓度水平差异分析:(1)对3组人群FIB组内比较,结果显示3组人群间FIB浓度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组间两两比较分析显示:M组相比与H组,FIB显着升高0.97g/L(95%CI:0.40~1.55,P=0.001);M组相比与N组,FIB升高0.61g/L(95%CI:0.08~1.14,P=0.021)H组与N组FIB水平统计学无差异(P=0.314);(2)对3组人群D-D组内比较,结果显示3组人群间D-D浓度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组间两两比较分析显示:N组相比与H组,D-D升高1.02ug/ml(95%CI:0.22~1.83,P=0.010);M组相比与H组,D-D显着升高1.55ug/ml(95%CI:0.92~2.18,P=0.000);N组与M组D-D水平统计学无差异(P=0.429)。4、3组人群中APL浓度水平差异分析:H组、N组、M组3组人群检测出APL分别为405.83±86.54 ng/ml、367.99±105.87 ng/ml、612.31±127.73 ng/ml。组内比较结果显示3组人群间APL检测浓度存在差异(P=0.000),组间两两分析结果显示:与H组相比,M组APL浓度增加206.48ng/ml(95%CI:130.64~282.31,P=0.000);与N组相比,M组APL浓度增加244.31ng/ml(95%CI:193.75~294.88,P=0.000),统计学有差异,H组与M相比,APL浓度水平统计学无差异(P=0.364)。5、3组人群在不同凝血情况下检测出APL浓度水平差异分析:(1)H组中,高凝状态下检测出APL浓度水平无差异(P=0.135);(2)N组中,血栓形成者相比与高凝状态者,APL升高167.58ng/ml(95%CI:3.73~331.43,p=0.045),余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M组中,凝血正常者相比与高凝合并血栓者,APL浓度升高99.07ng/ml(95%CI:19.78~178.35,P=0.015);血栓形成者相比与高凝合并血栓者,APL浓度升高85.23ng/ml,(95%CI:5.12~165.34,P=0.037);余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对140例肿瘤肿瘤患者发生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1)以是否出现高凝状态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是肿瘤患者发生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OR=2.015,95%CI:1.382~2.938,P=0.000),其余因素(年龄、D-二聚体、转移、APL浓度)均不是其危险因素。(2)以是否血栓形成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L是肿瘤患者出现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OR=1.003,95%CI:1.000~1.005,P=0.026),其余因素(年龄、FIB、D-二聚体、转移)均不是其危险因素。结论:1、相比与健康人群,肿瘤患者发生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的频率更高,相比与肿瘤无转移患者,肿瘤有转移患者发生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的频率更高;2、FIB是肿瘤患者出现进展转移、高凝状态较敏感的指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3、肿瘤患者体内APL浓度明显升高,而存在血栓患者APL浓度升高更加显着;4、APL浓度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分期存在相关性,APL可能是肿瘤患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综上,FIB对肿瘤患者出现高凝状态的评估有较高的价值,而APL对肿瘤患者出现血栓形成的预估可能有一定的价值。

二、D-二聚体与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及纤溶活性的相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二聚体与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及纤溶活性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肿瘤相关血栓风险因素及抗血管生成药对肿瘤相关血栓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肿瘤相关血栓风险因素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2 纳排标准
        1.3 数据收集
        1.4 统计分析
        1.4.1 建模数据库与验模数据库的建立与比较
        1.4.2 连续变量的转换
        1.4.3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1.4.4 评分系统的建立
        1.4.5 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评分系统的检验
        1.4.6 评分系统的外部人群验证
    2.结果
        2.1 人口学和临床资料
        2.2 建模数据库与验证数据库的建立与比较
        2.3 住院肿瘤患者发生VTE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3.1 连续变量的转换
        2.3.2 单因素分析
        2.4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2.5 评分系统的构建与检验
        2.5.1 评分系统的构建
        2.5.2 评分系统的检验
        2.5.3 真实性评价
        2.5.4 Logistic回归模型与评分系统的鉴别效度比较
        2.6 评分模型的外部人群验证
        2.6.1 鉴别效度验证
        2.6.2 真实性评价
    3.讨论
    4.结论
第二部分:抗血管生成药物对肿瘤相关血栓发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试剂和耗材
        1.4 实验设备
        1.5 实验药物
    2.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和处理
        2.2 A549 肿瘤细胞的培养
        2.2.1 细胞换液和细胞传代
        2.2.2 细胞冻存
        2.2.3 细胞复苏
        2.2.4 细胞给药处理
        2.3 皮下肿瘤模型的构建
        2.3.1 细胞悬浮液的制备
        2.3.2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2.3.3 肿瘤细胞的皮下注射
        2.4 下腔静脉部分阻塞模型的构建(IVC模型)
        2.4.1 实验器材准备
        2.4.2 实验人员的准备
        2.4.3 术前准备
        2.4.4 IVC模型构建手术
        2.4.5 术后观察和取材
        2.5 肿瘤组织和血栓块的石蜡包埋和切片
        2.6 血栓块切片的HE染色和溶解率分析
        2.7 肿瘤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分析
        2.8 蛋白免疫印迹法
        2.8.1 蛋白质的提取
        2.8.2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2.8.3 蛋白质变性
        2.8.4 蛋白免疫印迹
        2.9 荧光定量PCR技术
        2.9.1 样本处理
        2.9.2 RNA提取
        2.9.3 RNA浓度、纯度测定
        2.9.4 逆转录
        2.9.5 荧光定量PCR
        2.10 ELISA技术
        2.11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贝伐珠单抗对肿瘤组织生长的影响
        3.1.1 A549 细胞培养
        3.1.2 皮下肿瘤模型的成功构建
        3.1.3 贝伐珠单抗对肿瘤组织生长的影响
        3.1.4 贝伐珠单抗对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
        3.2 贝伐珠单抗对肿瘤血栓发生的影响
        3.2.1 IVC模型的成功构建
        3.2.2 贝伐珠单抗对肿瘤血栓生成的影响
        3.2.3 贝伐珠单抗对肿瘤血栓溶解的影响
        3.2.4 PAI-1 在贝伐珠单抗促进血栓发生中的潜在作用
        3.3 肿瘤组织中PAI-1、VEGF表达情况
        3.3.1 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PAI-1、VEGF蛋白表达
        3.3.2 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中PAI-1 mRNA的表达
        3.4 ELISA技术分析血清中PAI-1,t-PAIC浓度
        3.5 肿瘤细胞中PAI-1、VEGF表达情况
        3.5.1 Western-blot检测A549 细胞中PAI-1、VEGF蛋白表达
        3.5.2 荧光定量 PCR 检测各组 A549 细胞中 PAI-1 mRNA的表达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肿瘤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及其机制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2)老年肺癌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一般资料
        2.3.2 实验室指标
        2.3.3 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标准
        2.3.4 肺癌病理组织类型
        2.3.5 肺癌临床分期
        2.3.6 评分量表
    2.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病例资料比较分析
    3.3 实验室指标及评分量表的比较
    3.4 各组内近一月内外伤、手术及制动史的分布情况
    3.5 老年肺癌 VTE 患者及 Padua 评分与各因素间相关性分析
    3.6 老年肺癌患者血栓危险因素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3.7 ROC曲线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组间一般情况差异
    4.2 老年患者VTE发生风险与肺癌之间的关系
    4.3 老年(肺癌)患者VTE发生风险与实验室指标间的关系
    4.4 各组近一月内外伤、手术及制动史分布情况
    4.5 老年肺癌患者血栓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4.6 老年肺癌患者血栓危险因素的评估效能
    4.7 展望与不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老年肺癌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1 第8 版国际肺癌TNM分期
附表2 第8 版IASLC肺癌临床分期
附表3 非手术患者VTE风险评估表(Padua评分表)
附表4 体能状况评分(PS评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身痛逐瘀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中止或剔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病例分组
        4.2 术前准备
        4.3 手术过程
        4.4 术后处理
        4.5 实验药物
        4.6 观察指标
    5 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比较
    2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
    3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
    4 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比较
    5 凝血酶时间(TT)比较
    6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
    7 D-二聚体(D-Dimer)比较
    8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 天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9 血小板计数(PLT)比较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比较
    11 不良反应比较
第三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研究进展
        1.1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研究
        1.2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病机制研究
        1.3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研究
        1.3.1 Evans分型以及Evans-Jensen分型
        1.3.2 AO分型
        1.4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研究
        1.4.1 非手术治疗
        1.4.2 手术治疗
        1.4.2.1 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
        1.4.2.2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Compression Plate,PFLCP)
        1.4.2.3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
        1.4.2.4 人工关节置换术
    2 祖国医学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认识
        2.1 祖国医学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祖国医学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认识
        2.2.1 手法复位固定治疗
        2.2.2 中医中药辩证治疗
    3 现代医学对凝血功能相关的研究
    4 祖国医学对血液高凝状态及深静脉血栓的认识
        4.1 病因病机的认识
        4.2 治疗的认识
        4.2.1 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内治
        4.2.2 中医外治疗法
        4.2.3 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四部分 应用讨论
    1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相关研究
        1.1 PFNA的相关研究
        1.2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相关原因分析
    2 选方依据
    3 身痛逐瘀汤方药组成分析及药理研究
    4 身痛逐瘀汤现代药理学分析及临床运用
    5 身痛逐瘀汤对改善术后凝血功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第五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本次试验创新性
    3 本次试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身痛逐瘀汤对骨科术后凝血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词表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3.2 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单因素分析
        3.3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止血带的疗效及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手术方法
        2.3 围手术期处理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失血量、输血率及手术时间比较
        3.3 术后一般情况与深静脉血栓形成
        3.4 膝关节功能HSS评分、VAS疼痛评分及大腿周径比较
        3.5 血栓弹力图参数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的疗效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设计和随机化方法
        2.2 手术技术和术后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病人的人口统计
        3.2 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
        3.3 输血率
        3.4 K-L III组的结果
        3.5 K-L IV组的结果
        3.6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
        3.7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3.8 凝血状态参数
        3.9 并发症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诊断与预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现代医学疾病诊断标准
    3 “股肿”中医诊断标准
    4 “股肿”病例纳入标准
        4.1 试验组纳入标准
        4.2 对照组纳入标准
    5 “股肿”病例排除、剔除标准
        5.1 病例排除标准
        5.2 病例剔除标准
    6 研究观察指标
    7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临床研究结果
    1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性别的差异性
    2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血型的差异性
    3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年龄段分布的差异性
    4 股肿中医证型之间与既往病史的差异性
    5 不同分组之间与炎症指标的差异性
    6 不同分组之间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差异性
    7 不同分组之间与尿酸、抗链球菌溶血素O等的差异性
    8 不同分组之间与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的差异性
    9 不同分组之间与D-二聚体的差异性
第三章 分析讨论
    1 理论认识
        1.1 DVT的现代医学理论认识
        1.1.1 深静脉血栓形成
        1.1.2 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
        1.1.3 深静脉血栓形成病理生理的认识
        1.2 DVT的中医理论认识
        1.2.1 股肿
        1.2.2 股肿辨证分型
        1.3 现代医学关于相关临床指标的认识
        1.3.1 D-二聚体与DVT
        1.3.2 尿酸与DVT
        1.3.3 炎症因子与DVT
        1.3.4 免疫类指标与DVT
        1.3.5 凝血因子与DVT
        1.3.6 肿瘤细胞因子与 DVT
        1.4 中医学关于相关检测指标的认识
        1.4.1 D-二聚体的认识
        1.4.2 尿酸与同型半胱氨酸的认识
        1.4.3 炎症因子的认识
        1.4.4 免疫类指标的认识
        1.4.5 凝血因子的认识
        1.4.6 肿瘤坏死因子的认识
        1.5 中医“股肿”证型与现代医学研究的相关性
    2 检验结果分析
        2.1 股肿的中医不同证型与一般情况的分析
        2.2 股肿的中医不同证型与临床检测指标的分析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1 不足
    2 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1
缩略词表2
综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资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因素
        1.1.3 相关疾病诊断
        1.1.4 资料收集
        1.1.5 治疗方案
        1.1.6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分析
        1.2.2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1.2.3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病灶的特点
        1.3.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的临床特点
        1.3.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DWI阳性的影响因素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1 高血压病
    2.2 糖尿病
    2.3 房颤
    2.4 血脂异常
    2.5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2.6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2.7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2.8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2.9 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
    2.10 颈动脉斑块
    2.11 吸烟
    2.12 ABCD3评分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预防性抗凝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肿瘤患者临床意义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式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3.2 抗凝治疗对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3.3 静脉血栓的相关分析
    3.4 预防性抗凝治疗对肿瘤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分析
    3.5 预防性抗凝治疗对肿瘤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影响分析
    3.6 抗凝治疗的出血事件
第4章 讨论
    4.1 肿瘤相关VTE发生的情况
    4.2 预防性抗凝在肿瘤相关VTE中的应用
    4.3 从影响患者OS、PFS的COX回归分析中看预防性抗凝的重要性
    4.4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和抗凝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资料收集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恶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合并 PE 组既往病史和可能性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2.3 肿瘤合并 PE 组的肿瘤原发灶分布情况
    2.4 恶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合并PE组患者的相关血液学指标比较
    2.5 恶性肿瘤相关性因素的比较
    2.6 恶性肿瘤距发生PE的时间统计
    2.7 对单纯 PE 组和恶性肿瘤合并 PE 组的比较
        2.7.1 基本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的比较
        2.7.2 血常规、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的对比
    2.8 治疗效果和出血事件比较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恶性肿瘤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肺癌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围手术期肺栓塞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抗磷脂抗体与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对照表
前言
资料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相关定义
    (三)研究方法
结果
    1.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
    2.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分析
    3.3组人群不同凝血情况的差异性分析
    4.3组人群检测出 FIB、D-二聚体浓度水平差异分析
    5.3组人群检出APL浓度水平差异分析
    6.3组人群在不同凝血情况下检出APL浓度水平差异分析
    7.FIB、D-二聚体与APL浓度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8.肿瘤患者出现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抗磷脂抗体与恶性肿瘤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D-二聚体与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及纤溶活性的相关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肿瘤相关血栓风险因素及抗血管生成药对肿瘤相关血栓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文君.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老年肺癌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D]. 王怡. 延安大学, 2021(09)
  • [3]身痛逐瘀汤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D]. 陈庆荣.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 薛晨曦.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股肿证型部分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王丽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弥散加权成像阳性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陈玉娟.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7]预防性抗凝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肿瘤患者临床意义的相关研究[D]. 蔡夏水.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8]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和抗凝治疗研究[D]. 吕振平.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肺癌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D]. 班楠. 郑州大学, 2020(02)
  • [10]抗磷脂抗体与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D]. 邓禹.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D-二聚体与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及纤溶活性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