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欧洲电影奖公布

2001年欧洲电影奖公布

一、2001年欧洲电影奖揭晓(论文文献综述)

邓天一[1](2020)在《鲁本·奥斯特伦德电影研究》文中指出凭借《方形》摘得2017年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电影节获奖选手”。其电影创作从探索期极具实验风格,到调整期融汇了更多政治议题,再到爆发期内涵多义,众多成就使其成为新一代瑞典电影大师的接班人。就社会语境而言,个人视频类媒体的蓬勃发展、瑞典社会繁荣下的隐忧为其创作提供了灵感来源和内容基础,瑞典及北欧对电影业的重视则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电影创作环境。在电影的内容呈现方面,对生活中尴尬境况的展现,对个人置身群体压力下的选择的讨论,以及对当代社会信任危机的阐释,成为鲁本电影中一以贯之的三大主题。而前期面目模糊的个体展现与中后期身份交叠的人物塑造则完成了一次观照社会现实的群像书写。同时,鲁本的电影还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草蛇灰线的叙事技巧隐含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中,呈现出一种拼贴碎裂的叙事风格;一景一镜的监控美学与背离常规的画面构图彰显了其影片的实验性;光影与声音的差异化表达则成为回溯人物内心的最好介质。鲁本的电影内容与美学特征相得益彰,使一切打破成规的手法都变得合情合理,有据可循。鲁本·奥斯特伦德电影蕴含了导演关于社会问题的深刻哲思。自由平等的“政治正确”焦虑下,人们面临着多元融合的困境。人人艳羡的福利国家的幸福巨塔摇摇欲坠,何为道德的讨论开始辩不明、说不清,悖论无处不在;媒介技术的升级,改变着人们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人与媒介相互交融,又相互消融。这些思考于无形中穿插在鲁本的电影中,让位于银幕之外的观者在对电影的注视中反身自己,“方形”银幕中的尴尬引发了“方形”之外的反思。

石立春[2](2019)在《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文中提出强化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现实社会状况、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前民粹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深思重大理论问题的题中之义。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工作的系统开展,从学术意义上来说,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网络民粹主义认知的系统性与全面性,进一步丰富发展民粹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乃至于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从实践层面上来说,有助于网络民粹主义疏导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助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为全球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经验借鉴。当前,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呈现出激流勇进的演绎态势,这与国内外大环境密切相关:民众政治参与觉醒中责任问题备受关注、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频现底层抗争、网络时代政治传播滋生社会焦虑,以及全球政治右倾发展加剧民主危机等。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爆发,以酿发舆情危机为主要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将1994—2009年视为以贴吧、博客等为主要载体的舆情爆发阶段,将2009—2012年视为以微博为主要载体的民众狂欢阶段,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视为新时代公民政治心态民粹化阶段;可以划分为贫富对抗(如“杭州飙车案”,2009)、官民对立(如“我爸是李刚案”,2010)、反智主义(如“复旦大学黄山门”,2010)、底层叙事(如“夏俊峰案”,2011)、裹挟爱国主义(如“反日保钓游行”,2012)以及环境保护(如“什邡钼铜事件”,2012)六种类型的网络民粹事件。不同阶段的网络民粹事件呈现出不同的演绎态势,不同类型的网络民粹事件具有着不同的演绎特征。从诱发要素上来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复杂矛盾的持续浇灌,是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发的前提与基础;部分民众在社会进步中迷失信仰、在物质丰裕中失去幸福、在追求理性中集聚戾气、在感恩时代中滋生怨恨,成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演绎的重要因素。从时代表征上来说,在诱发因素维度,坚守利益争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重点关注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下层问题,是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深度演绎的首要特征;在叙事方式维度,强调舆论审判为代表的抗争叙事、实现道德情感主义式的群体认同与大众狂欢,是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不断演绎的重要表现;在社会影响维度,衍生情绪发泄相伴随的网络暴力、诱发阶层鸿沟与社会撕裂,成为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持续演绎的又一特征。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在关注弱势群体、强化网络监督以及提升公民政治素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正面价值。但是,相对于其正面价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激流勇进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危害,更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以底层、哄客、对抗叙事为演绎手法,将矛头直指官员、富人、警察以及专家学者,与民主法治精神背道而驰,必然构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的严重干扰,消解社会精英权威,诱发政府公信力失范危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掌握社会资源精英群体的仇视,形塑出对官员、富人、警察、专家等群体的“仇+”心理,对普通人生活的浪漫化描述以及普罗大众崇拜,与民族主义相合流的极端演绎态势,势必进一步助长社会上的暴戾之气,极易诱使民众在形塑极化心理中走向零和博弈,背离社会理性平和的发展方向;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二元对立话语方式的推崇,将进一步深化社会阶层间的信任危机,激化民众间的阶层对立情绪,势必进一步拉大社会阶层间的隔阂,诱发社会分裂;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均贫富”观念的推崇,误导民众将共同富裕与平均富裕、同步富裕,共享发展与平均发展、齐步发展相等同,主张通过对内“清算原罪”、对外“清理外资”来实现共享发展,实则是对实现共享发展方式的错误选择,鼓动非理性、非法治式的共享发展,破坏社会秩序、损害法律权威,必将动摇当代中国共享发展之基、危及共享发展之路。鉴于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民粹主义全球性泛滥与区域本土化进程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尚需借鉴参考国外应对民粹主义的经验教训。在苏俄,列宁采取“以激进对激进”,实现社会民主党的社会革命党化,保持一种革命姿态走在民粹主义前列,迅速获取广大民众的支持,最终在十月革命中掌握了政权。但是,苏俄应对民粹主义的教训又是惨痛的,社会民主党依靠比社会革命党更激进的革命策略,赢得革命胜利,但胜利之后,未能及时清算激进革命策略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而继续推行更加激进的方针、策略,导致苏俄在“激进→更激进”的道路上积重难返,最终深受斯大林模式消极因素所害而沉疴难愈,这实质上是前苏式马克思主义对民粹主义斗争的失败。在拉美地区,以庇隆主义为代表的民粹派领袖,以民粹主义对抗民粹主义,采取迎合底层民众、短期效益良好的民粹式政治经济策略,往往能迅速赢得广大城市劳工的支持,但是,这种“寅吃卯粮”、“涸泽而渔”的政治经济政策,使得国家逐渐陷入政治、经济恶性循环之中,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难以自拔。在中东欧地区,匈牙利等国家在社会剧烈变迁进程中,承继本国政治文化传统,契合经济社会实际状况,形成了劣质但能抵御危机的民主体制,成功规避了类似于拉美民粹型威权独裁统治的生成,这也可视为应对民粹主义的成功经验,虽然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并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其应对民粹危机的方式,仍值得我们多加参照。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步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践行人民主体思想,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防御性与竞争力、权威性与吸引力,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持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导民众形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认同,从而在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利益诉求中彰显社会公正。当前,人们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正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的必然性与存续的长期性,基于世界民粹史纵向审视、基于全球视野横向对比,认识到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坚持理论研判与技术甄别相结合,强化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科学研究,实现对网络舆情中民粹元素的精准识别、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演绎态势的跟踪分析,从而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疏导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需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公民教育,培育负责而又积极的新时代公民,强化公民社会心态引导工作,助推公民理性参与政治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实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聚焦社会问题,坚持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发展战略,着力解决易于诱发网络民粹事件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重点清理易于引发公权力质疑的相关问题,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充实人民获得感、保障人民幸福感、增强人民安全感,进一步压缩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生成空间;明晰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干扰,从而在坚持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公正中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新时代网络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提升治理实效性,消解网络空间的暴戾之气、形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营设良好环境。

余烨钒[3](2019)在《文化符号学视域下媒介事件的国家形象映射 ——以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信息化节奏的加快,信息流动的范围和速度全面提升,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国际文化传播作为软实力建设的一部分越来越具备研究意义。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使媒介事件可以吸引全球媒介和受众的关注,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并在事件的直播中弘扬本国文化、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因此组织者可以通过策划全球性的文化事件来推进文化输出。由于其影响力能够跨越国界,而其提前策划的特性又往往能够有效地传播主办方的本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因此媒介事件是国际文化传播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观察点。本文将文化符号学研究视角引入媒介事件中对于国家形象的映射研究。以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这个全球性媒介事件为例,分析颁奖礼上的媒介符号如何对美国国家形象进行呈现和映射。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绪论,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简介,包括发展历程、仪式流程和媒介传播图景,明确了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研究点;第三部分是对美国国家形象的表达机制的论述,认为美国国家形象是价值观在物质要素、制度要素和精神要素的具体体现,可以通过媒介事件来呈现;第四部分即对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美国国家形象呈现的两个维度,即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来具体展开讨论;第五部分是运用神话学符号分析模式来解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国家形象的映射机制,其映射了“追求民主”、“倡导人道主义”、“包容多元文化”、“科学技术发达”和“消费主义盛行”的美国国家形象。关于媒介事件的国家形象映射难以以一篇硕士论文盖全,本文试着将探索的切口缩小,从文化符号学出发,以微观的角度对媒介符号对于国家形象的映射机制做一个探究,旨在对媒介事件如何有效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提供一个理论视角。

尹家美[4](2018)在《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电影剧本的优质与否是关系到电影作品艺术性的高低和商业收益成败的关键。目前,国内电影产业对优秀电影剧本的需求与日俱增,好剧本难求是目前业内不争的事实。但是,电影剧本优质与否却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判断标准。因此,本文选择以系统性的观念考察电影剧本,并对其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是因为这种动态观念下的理论框架有着复杂的内涵和丰富的解释功能,适用于电影剧本这种既属于叙事文本又具有电影工业工序流程性质的文本类型。因此,本文使用了实务研究的范式,笔者以研究者与实践者两种身份叠加的方法,把研究、实施和评估这三种方式相互联结,形成一个循环的周期,进而以创新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导向,指导并总结当下电影剧本创作面临的实际现状。同时,实务研究的范式注重研究对象的自身规律,这就使本文的研究过程专注于流程的设计和方案的应用这两方面的阐述,以期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结合实践工作,不落细节窠臼,从框架和整体的层面归纳和解决问题。同时,建立起电影剧本研究新框架,从全新的角度界定电影剧本的特征、结构、组织和功能,探讨电影剧本的系统性优化过程,分析影响和支配电影剧本优化的因素,为实现对电影剧本的学理性研究注入新的视角。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关键内容:在绪论中首先叙述了研究缘起的背景。电影剧本的质量优劣问题是目前电影业内和理论界都关心的热点话题,但是由于对“优”的标准没有统一,也无法统一,因此本研究提出可以从动态的新视角去论述电影剧本的优劣问题。把电影剧本的特殊性质和追求优化的发展目标相结合,确定了对电影剧本进行系统性研究的可能性。在这一部分,笔者还梳理了国内外电影剧本研究的现状,并提出本文关注的问题、研究思路及价值。第一章,本章解决的是“电影剧本优化是什么”的问题。以“优化”的定义为准则对电影剧本进行了系统性的分解。在把电影剧本分解为“故事要素”、“话语要素”和“文体要素”三个部分后,又使这三个部分与电影剧本创作过程中的组织流程构成,即“材料积累阶段”、“电影构思阶段”和“艺术表达阶段”一一对应,确定了电影剧本优化的实现策略,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支撑。同时,本章还对历时条件下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表现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在整体的、宏观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演化发展。最后,对促进电影剧本优化的内外部动力机制分别展开研究,通过论述阐明了主题是电影剧本的内部各要素协同合作而产生的,为剧本优化提供了内在的源动力;而电影技术发展、电影观念更新以及电影产业进化则是电影剧本优化的外部客观推动力。第二章,本章解决的是“为什么电影剧本需要优化”的问题,是对电影剧本优化目标的研究与阐述。电影剧本优化的目标首先就是要迎合和满足其最重要、最直接的功能对象——导演的工作诉求。对导演来说,电影剧本所具有的整体性和涌现性是其对电影拍摄的总体构思的基础和要求。另外,电影剧本优化的另一个目标,即要对间接的功能对象——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发挥基础性的功能。主流电影的不断涌现是中国电影创造辉煌的中流砥柱,而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剧本优化为主流电影提供类型融合的有效叙事文本。同时,拓宽“IP”概念,利用剧本优化打造可续的“内容”,不断为中国电影提供可无限延展的优质故事储备和源泉。最后,电影剧本优化可以不同受众为对象,为当下的“粉丝经济”中的主体人群提供优质的“偶像明星”,用明星撬动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以此夯实中国电影全产业链的发展能力。第三章,本章解决的是“电影剧本如何优化”的问题。在叙事学、电影剧作理论和文体学、言语行为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电影剧本内部要素优化的关键以及每个要素在具体创作时的实现策略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电影剧本优化是系统性的整体和部分的优化,也是结构、功能、组织流程的优化。“故事”、“话语”、“文体”三个要素在电影剧本内部构成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三者构成了剧本整体。故事要素是电影剧本的基础,它的优化对电影剧本优化有促进意义。电影剧本故事要素优化的关键在于编剧掌握故事中主要人物的“人物特性”,其存在又直接影响了电影剧本材料累积阶段所要做的选材和人物小传的创作。话语要素是电影剧本艺术表现力和剧情结构程度的主要表征。话语要素优化的关键是剧本结构所产生的叙事节奏。分场景梗概和剧本大纲一起构成了电影剧本的电影构思阶段的操作手段,是电影剧本话语要素优化的具体实现步骤。文体要素是电影剧本的外在呈现形式,文体要素优化的关键是分场景剧本的“可拍性”。在电影剧本创作流程中,文体形式中的场次标题说明、场面调度描述和人物对白的动作性写作能够在编剧与导演等其他参与电影拍摄的职能人员之间起到清晰的沟通功能。第四章,本章是对第三章从内部要素优化的角度解决“电影剧本如何优化”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补充。主要内容是当把电影剧本视为本体时,其外部存在的两种保障因素:直接保障是创作主体的优化,间接保障是各种奖项的设置。对电影剧本优化的研究不能仅仅立足于剧本本体,其不断处于发展演进中的属性和永远趋向优质和追求,都与剧本本体之外的编剧有无法割裂的关联。编剧作为电影剧本的创作主体,其职能表现是剧本优化的基础外部保障因素。另外,为促进电影产业的繁荣,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极其重视电影剧本对提高电影质量的重要意义,因而设置有效的、连续的奖项是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间接保障。“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评选活动”是我国电影业主管部门第一次成规模地对电影剧本的创作以及对电影编剧培养的鼓励和支持,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电影剧本优化的重视。“华表奖”“金鸡奖”和“百花奖”等中国电影三大奖的奖项设置一定程度上为编剧实现电影剧本优化提供了价值取向。“影协杯”的评奖所秉持的原则和评奖标准也成为上述国家“三大奖”的有益补充。因此,本章旨在从编剧的角度和国家奖励机制的设立出发,阐述电影剧本优化的前提和制度保证。最后,在本文的结论中简要地总结和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以及本研究尚存在的不足和局限。以期能为对电影编剧理论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种思考的路径,也为在进行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李子莹[5](2018)在《丹麦故事片研究(2000-2016)》文中认为丹麦,北欧五国之一,是一个仅有500多万人口的小国家。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家,却能以工业设计和电影运动而闻名于世界。温带海洋性气候下的丹麦民族时常流露出独特的气质,追究简约的丹麦工业设计也在一定层面为电影美学带来影响。丹麦电影最高机构——丹麦电影协会每年会下发大额预算用来支持本国电影的制作。1995年着名的Dogma 95电影运动以不调和的立场提出一系列创作守则。基于Dogma95运动自身的局限性,2000年之后的丹麦电影在市场化和类型化的实践中有了新的成绩,其电影主题构成和形式风格也较之于Dogma95主张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是,丹麦电影始终没有停止对人本主义议题的探讨,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发人深省的故事片。同时,在技术上,手持摄影和自然主义风格也在21世纪的热门电影中屡有凸现,表明了丹麦民族审美的延续性。进入21世纪之后的丹麦电影在世界各大电影节频频获奖,受到各国电影界的高度认可。在本国,每年丹麦电影协会发布的年度故事片观影人次综合榜单上,国产电影可以打败好莱坞大片而位居榜首。本文的首章将分析2000-2016年丹麦国家政策对电影的扶持以及故事片类型化表现、系列电影和根据文学、历史事件、电视剧集改编的电影;第二章本文将从丹麦电影的主题和形式风格两个角度出发,去分析在经历了Dogma95电影运动之后,丹麦电影在主题和影像风格两方面的坚守和突破。第三章从地理环境对民族心理的影响、现代工业设计理念对电影主题和影像两方面的影响来探析丹麦故事片特色的地理因素和文化因素;最后一章,本文将对艺术领域和商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导演进行个案分析。通过研究本文,我们将丹麦的地理环境、举世闻名的工业设计艺术和风格独特的电影艺术联系起来考量,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丹麦电影对人性主题的一贯坚持和对纪实影像风格的执着。另一方面,本文也将Dogma95电影运动之后丹麦故事片在风格上和市场上的双重变化加以考察,发现21世纪后的丹麦电影在大众文化的大环境下,既保持了电影自身的艺术追求,又更适应大众的审美趣味,加速了自己的类型化、商业化发展,更加具备电影产业的时代性素质。

曾超[6](2017)在《奥斯卡金像奖艺术权威建构分析》文中认为1927年,为解决美国电影行业内的劳工纠纷问题,促进行业内部专业人士的交流,增强电影对公众的影响力,时任米高梅电影公司总裁的路易斯.梅耶(Louis B.Mayer)集结了美国电影界36名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士,组建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该学院早期主办的颁奖典礼是针对美国本土电影行业内从业人员的宣传与表彰。而今,其创办的奥斯卡金像奖影响力已远超美国本土而辐射至全球范围。笔者试图以布迪厄的资本理论为工具对奥斯卡金像奖进行研究。过去对于奥斯卡金像奖的相关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电影美学、评奖机制、审美文化等方面。本论文以奥斯卡金像奖艺术权威建构为研究视角,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对艺术话语与艺术权威作概念界定。首先对“艺术话语”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提出继而得到推广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其次,从话语、权力与主体的角度探讨了艺术话语权、话语持有者是否可以是集体。通过对艺术话语以及话语权的主体分析,为本文将要论证的金像奖艺术权威的建构作了理论铺垫;第二章从奥斯卡金像奖艺术权威建构策略出发,分析了学院在创新评选机制、包容多元文化、普及电影文化等方面所采用的策略;第三章以布迪厄的资本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奥斯卡金像奖对不同类型资本的积累与转换问题,从而完成了在电影奖项艺术场的艺术权威建构;第四章从我国目前电影奖项存在的问题出发,力求借鉴奥斯卡金像奖的成功之处,为我国电影奖项的运作提供经验借鉴。关于奥斯卡金像奖的成功要素无法以一篇硕士论文盖全,所以作者尝试将探索的切口缩小,致力于以布迪厄的资本理论为出发点来探究,从其在场域内的资本积累运作到话语权的掌握,再到艺术权威的建构进行剖析。奥斯卡金像奖的经验为我国电影奖项的设置程序、运营主体、运作机制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参照。

周婧[7](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认为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肖熹[8](2017)在《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一九三九年至二〇〇一年间的历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外文史料的梳理,对戛纳电影节在策展选片、评审组织、奖项设定、形式沿革、重要事件、经典作品、美学倾向和文化策略等方面展开历史性分析。论文根据二十世纪对欧洲以及法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事件,以及戛纳电影节自身发展的重要事实,把戛纳电影节的历史划分为五个时期,在每个时期大量参展、参赛的电影作品和电影现象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展开分析与评述。绪论部分先对电影节研究的趋势、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概括,重点围绕针对戛纳电影节的史料研判、文献类型和研究倾向进行了综合,并通过“艺术界”、“艺术惯例”、“世界电影”等理论构想,把“艺术等级体制”作为研究戛纳电影节历史的核心方法,重点研究不同时期在作品、名人和美学方面的积极倾向与历史特征。第一章通过对一九三九年到一九五八年间历史资料的爬梳,对戛纳电影节的充满对抗性和政治性的起源展开研究,对一九四六年到一九五八年间戛纳电影节初创时期的展赛形式、选片规则、单元设定、举办时间、硬件建设、奖项设定等重要环节的调整与固定进行了考证,并分析了戛纳电影节早期通过明星效应来引起媒体关注,但扶植《第三人》《花都艳舞》这些边缘类型片和标榜《朱丽小姐》《神秘的毕加索》等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这些文化策略让戛纳电影节完成成长中的蜕变,从初创的电影节向国际化的电影节过度。第二章主要研究一九五九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到一九六八年“五月风暴”之间,重点结合史料,分析戛纳电影节如何通过“新浪潮运动”、“五月风暴”等重大电影史事件,介入欧洲的社会运动,把电影节的评选活动变成制造电影史的历史现场,成为见证电影史上重要的美学、电影运动和政治活动的特定时空。同时,戛纳在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等现代主义电影大师的创作不被承认时,抵制社会偏见和舆论偏见,支持他们的作品在电影节上加冕。第三章研究了从一九六九年“一种关注”单元的创立到一九八一年弗朗索瓦·密特朗赢得法国总统大选,戛纳电影节在选片、策展和评奖方面不断变化,逐渐运用新的竞赛单元和展映单元,把青年导演在性与政治方面具有挑衅性、争议性、探索性的作品呈现出来,在选片方面完成“去政治化”,由法国政府占主导的选片模式改为由电影节形成选片人制度,通过选片人和选片小组邀请优秀的导演和作品,同时也运用“争议政治”的策略进一步提高电影节在全球文化中的影响力,推出了《如果》《感官王国》等具有争议性的经典作品。戛纳在这个时期,通过对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等美国导演的支持,完成了对“新好莱坞”的历史建构。第四章从一九八二年雅克·朗格推行“文化例外”政策到一九九一年的冷战结束,结合个案作品研究了戛纳电影节如何在电影艺术的体系中巩固地位,强化电影作为艺术的地位及其纯粹性,强化电影创作的多元性,与美国商业电影展开对抗。因此除了在选片上更为开放,也强化电影作为表达工具的创作自由,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等在社会主义国家遭遇政治压迫和文化冷遇的导演提供文化流亡的栖居地,并通过《鸟人》《天堂电影院》等作品表达出观众在冷战后期对新鲜美学风格的呼唤。第五章的历史节点设定在一九九二年“冷战”结束到二〇〇一年“九一一事件”之间,戛纳电影节一方面把电影市场建成欧洲最大的电影贸易展会,一方面推行“去西方中心主义”,向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敞开大门,以消除冷战时期的文化对抗心理。这个时期是华语电影通过戛纳电影节在国际电影界迅速崛起的十年,陈凯歌、侯孝贤、王家卫、杨德昌等一大批优秀的华语导演被介绍到西方,以及把阿巴斯等伊朗电影推介到欧洲,同时,戛纳在一九九〇年代开始扶植美国新一代独立电影导演,通过《性、谎言、录像带》《巴顿·芬克》《低俗小说》等影片把美国新独立电影运动推向高潮。通过对史实、作品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认为,戛纳电影节通过积极的、策略性的评审和展映活动,已成为世界电影界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环节,尤其在生产电影经典、缔造导演和明星、培植电影文化等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然而世界电影史研究中,往往忽视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在电影美学的发生、电影经典的缔造和电影人的流动交往等方面的贡献,戛纳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电影节,在于它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努力。首先,不断摆脱起源时携带的政治对抗性和文化外交属性,逐渐实现办展选片的独立性,这激发了戛纳电影节积极主动选择商业合作和媒体合作的发展路线。其次,把新的电影美学和艺术风格推送到观众面前,是戛纳最为坚定的美学策略,尤其对于大众难以理解、无法接受、充满争议的作品与风格,戛纳电影节始终推动这些作品与观众和国际电影界相遇。最后,戛纳电影节不断强化一种文化平等意识,发现和推送文化弱国、电影小国的作品,展示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优秀影片,建构了一个世界电影彼此相遇、相互影响、彼此竞争的文化空间,强化了电影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王玉良[9](2017)在《跨境·体认·交互 ——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1945-1950)》文中研究指明抗战结束后,随着《中美商约》的签订,好莱坞电影再次垄断了上海市场。但由于时局的突变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好莱坞电影伴着中国政权的更迭,很快又结束了这种短暂的辉煌。从1945年8月至1950年11月,这五年是好莱坞电影在上海风云突变的关键时期,它大起大落的戏剧性的变化,不仅受当时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了各种政治话语掣肘。鉴于此,本论文抛开了传统的线性述史方式,而是通过对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宏观考察和微观分析,以块状模式建构基本的论述框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探讨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审查和发行方面的问题,详细分析它在上海市场中的准入环节;第二章则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放映出发,分析了战后好莱坞电影的跨地景观,并以《中华万岁》和《天国之路》为例,诠释这种“流动”的影像所隐含的政治娱乐属性;第三章主要围绕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接受这一主题展开,不仅分析了上海观众的观影心理和影迷文化,同时也探讨了战后中国社会对好莱坞的批评模式;第四章以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宣传与市场竞争为核心,并通过“义映”这一个案分析,说明好莱坞电影在竞争中的妥协策略。论文第五章论述战后中美电影的交互态势,探讨了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回应,并详述了好莱坞摄影师黄宗沾来华拍摄《骆驼祥子》的始末。本论文把战后的上海电影市场,视为一个开放的话语体系,不再以中国电影为关照核心,而是把好莱坞电影推到了前景舞台。通过对好莱坞电影的考察,来比较和反观中国的本土电影。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研究,以历时性为经、共时性为维,从发行、放映、接受、竞争和交互等方面,综合考察它在上海市场的具体样态。通过比较的方法重写电影史,既是当下中国电影史书写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也是探究中美电影交流的一个重要切口。建构早期中国电影史,有必要把好莱坞的影响纳入其中。在一种比较电影史观的引领下,探析战后中美电影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具体问题,对考察当下的中美电影关系,不无裨益。

苏兴莎[10](2016)在《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文中认为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与好莱坞电影关系密切。好莱坞电影集商业和文化两种属性于一身,它不仅参与了美国价值观的塑造,也参与了美国价值观的传播,是美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已有一定研究,但目前鲜有对这一课题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研究。本文以相关史实资料和电影文本为基础,结合历史学、国际关系学的理论和方法,论述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在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中的作用,并总结可为中国电影借鉴的经验。论文主要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指出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对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研究的相关成果,发现其中有待丰富的研究空间,阐释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第二部分,论文的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是好莱坞电影的历史演进。美国历史是好莱坞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好莱坞电影从不同侧面、多种角度折射着美国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并展现着其时代关注。当今,新媒体蓬勃发展、文化产业融合成长,好莱坞电影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新媒体对于电影业如同一把“双刃剑”,加之其单向输出的特点,好莱坞电影面临着新挑战。第二章剖析了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和文化内涵。好莱坞有着丰富的类型片传统,在不同的划分标准下,好莱坞电影的类型也多种多样。现实中,好莱坞不同类型片中所阐释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在西部片中,我们既可窥见美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又能感受到其中包含的个人英雄主义等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在恐怖片、惊悚片和动作片等类型片中,常涉及暴力、性和享乐等潜在的负面元素,这对社会,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第三章阐释好莱坞机制。好莱坞机制是一种兼有多维性和灵活性的独特运作模式。首先,好莱坞电影专业灵活的制作与生产机制历经考验,满足了不同时期影业发展的需求,是好莱坞电影制作和能产性层面的有力保证。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好莱坞在全球市场已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正在从美国的好莱坞变成世界的好莱坞。好莱坞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其成功策略备受关注。其次,奥斯卡奖寻求商业、艺术和政治间的微妙平衡,好莱坞与美国政府在互动中实现了共赢。由于奥斯卡奖和美国政府的助力,好莱坞实现了其影像的全球性扩张,把美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推销到全球各地。第四章分析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价值观的塑造。美国价值观的形成与美国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它是在多元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兼容多民族特征,同时也是深受北美大陆自然人文环境影响的一种价值理念体系。美国梦是好莱坞电影展现的重要主题,镜像中的美国梦彰显了美国人乐观、进取、开拓创新的民族性格,有效建构和表达了各式美国价值观念,并在现实中极具教化影响力。美国电影与价值观是相辅相成,互相构建的关系。美国主流价值观在不同类型的电影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第五章探讨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价值观的传播。在美国价值观众多的传播渠道中,好莱坞电影成效卓着,是传播美国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好莱坞利用跨民族、跨国界的题材,吸纳其中优秀素材的养分,然后用其纯熟的制作手法和美式思维来包装电影并将其推向世界;这种“拷贝”策略获得了商业利益和美国文化传播力的双赢。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很高,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美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对立和冲突,好莱坞电影在海外受到或多或少的抵制,但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价值观的传播作用依然是无可替代的。第三部分,结论。主要概括了好莱坞电影塑造和传播美国价值观的成功模式,分析了几点好莱坞电影可为中国电影借鉴的成功之道:1.内容为王:讲述美国成功的故事。2.全球取材,世界共享。3.创新驱动的产业和文化机制。

二、2001年欧洲电影奖揭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欧洲电影奖揭晓(论文提纲范文)

(1)鲁本·奥斯特伦德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鲁本·奥斯特伦德电影创作历程及社会语境
    第一节 鲁本·奥斯特伦德电影创作历程
        一、探索与实验(2004-2009):《吉他蒙古人》开启实验之门
        二、调整与稳定(2010-2015):《儿戏》标志风格的调整过渡
        三、充实与爆发(2015至今):《方形》迈入灵感的爆发时期
    第二节 鲁本·奥斯特伦德电影创作的社会语境
        一、瑞典经济繁荣下的社会隐忧
        二、个人视频类媒体的蓬勃发展
        三、瑞典及北欧对电影业的重视
第二章 鲁本·奥斯特伦德电影的内容呈现
    第一节 直击生活困境的主题言说
        一、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
        二、复刻经典的社会实验
        三、当代社会的信任危机
    第二节 观照社会现实的群像书写
        一、面目模糊的芸芸众生
        二、身份交叠的人物塑造
第三章 鲁本·奥斯特伦德电影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打破成规的叙事风格
        一、拼贴碎裂的叙事结构
        二、草蛇灰线的叙事技巧
    第二节 匠心独运的视觉呈现
        一、别具一格的镜头设计
        二、映射内心的光影色彩
    第三节 差异鲜明的声音表达
        一、意涵丰富的剧情内声音
        二、渲染气氛的非剧情声音
第四章 鲁本·奥斯特伦德电影的社会哲思
    第一节 陷入两难的道德迷局
        一、移民国家中多元融合的困境
        二、西方社会中“政治正确”的焦虑
    第二节 媒介技术升级的思考
        一、媒介更迭引发表达方式的变换
        二、数字时代的全景监控与众生喧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2)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选题的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脉络与文献综述
        1.2.1 研究脉络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预期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预期创新
第2章 民粹主义的理论解读
    2.1 民粹主义的概念测量与类型学划分
        2.1.1 民粹主义的概念与测量指标
        2.1.2 民粹主义的类型学划分
    2.2 民粹主义的滋生土壤
        2.2.1 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危机
        2.2.2 后发国家(地区)转型发展的产物
    2.3 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
        2.3.1 中国民粹主义的历史迹象
        2.3.2 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浇灌
    2.4 马克思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中民粹主义难题的回答
        2.4.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的考察
        2.4.2 恩格斯与特卡乔夫的论战
        2.4.3 普列汉诺夫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2.4.4 列宁对自由派民粹主义的批判
        2.4.5 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2.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中民粹主义难题的解答
第3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背景与演绎样态
    3.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生成背景
        3.1.1 政治参与觉醒中民众责任备受关注
        3.1.2 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频现底层抗争
        3.1.3 网络时代政治传播滋生社会焦虑
        3.1.4 全球政治右倾发展加剧民主危机
    3.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演绎历程
        3.2.1 基于演绎载体变迁的阶段划分
        3.2.2 网络民粹事件典型案例评析
第4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诱发要素与时代表征
    4.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诱发要素
        4.1.1 社会矛盾的深度浇灌
        4.1.2 社会焦虑的持续诱发
    4.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时代表征
        4.2.1 利益争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
        4.2.2 舆论审判为代表的抗争叙事
        4.2.3 情绪发泄相伴随的网络暴力
第5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影响
    5.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正面价值
        5.1.1 关注弱势群体
        5.1.2 强化网络监督
        5.1.3 提升公民政治素养
    5.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危害
        5.2.1 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解构社会精英权威
        5.2.2 助长暴戾之气,背离社会理性平和发展方向
        5.2.3 加剧阶层对立,诱发社会分裂
        5.2.4 混淆视听,干扰共享发展大局
第6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可鉴经验与疏导原则
    6.1 国外疏导与消解民粹主义思潮的经验教训
        6.1.1 苏俄:以革命姿态走在民粹主义前列
        6.1.2 拉美:以民粹主义对抗民粹主义
        6.1.3 中东欧:能抵御危机的低质民主体制
    6.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原则
        6.2.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6.2.2 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6.2.3 坚持理论研判与技术甄别相结合
第7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策略
    7.1 推进公民教育,提升民众政治参与能力
        7.1.1 塑造负责而又积极的公民
        7.1.2 公民理性平和心态的形塑
        7.1.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
    7.2 聚焦社会问题,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7.2.1 坚持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发展战略
        7.2.2 着力解决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下层问题
        7.2.3 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7.3 坚持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7.3.1 明晰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消解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发展理念的误导
        7.3.2 健全共享发展的实现机制,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发展方式的干扰
        7.3.3 夯实共享发展的秩序之基,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非理性倾向的侵蚀
    7.4 强化网络社会协同治理,形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7.4.1 推进网络治理的法治化
        7.4.2 实现网络治理的规范化
        7.4.3 提升网络治理的实效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文化符号学视域下媒介事件的国家形象映射 ——以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相关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媒介事件研究现状
        二、罗兰·巴特符号学研究现状
        三、奥斯卡颁奖典礼研究现状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媒介事件中国家形象的映射机制
        二、神话学符号模式
        三、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符号分析模式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作为媒介事件的奥斯卡颁奖礼
    第一节 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仪式流程
    第三节 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媒介传播图景
第三章 美国国家形象的呈现及其表达机制
    第一节 国家形象的内涵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传播体系
    第三节 美国国家形象对价值观的体现
        一、美国国家形象物质要素对价值观的体现
        二、美国国家形象制度要素对价值观的体现
        三、美国国家形象精神要素对价值观的体现
第四章 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的媒介符号
    第一节 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仪式流程
    第二节 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的语言符号
        一、主持词
        二、颁奖词
        三、致谢词
    第三节 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的非语言符号
        一、红毯秀的服饰
        二、灯光舞美
        三、舞台表演
第五章 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国家形象映射
    第一节 语言符号下的国家形象映射
        一、追求民主
        二、倡导人道主义(自由、平等、博爱)
        三、包容多元文化
    第二节 非语言符号下的国家形象映射
        一、科学技术发达
        二、消费主义盛行
    第三节 国家形象“神话”与“解神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着作概述与文献综述
        (一)相关着作概述
        (二)期刊文章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一)研究意义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电影剧本优化的概念与动力机制研究
    一、电影剧本优化的基础概念阐述
        (一)优化的定义及实现范畴
        (二)电影剧本的系统性解析及优化的实现路径阐释
        (三)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历史进程表现
    二、电影剧本优化的内外部动力机制研究
        (一)电影剧本优化的内部动力机制阐释
        (二)电影剧本优化的外部动力机制阐释
    三、小结
第二章 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目标研究
    一、电影剧本优化之于导演艺术创作的意义
        (一)整体性——电影剧本优化的基本属性与导演艺术构思的关联
        (二)涌现性——电影剧本优化的特殊属性与导演艺术表达的追求
    二、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现实价值阐述
        (一)中国电影剧本优化为主流电影叙事提供类型融合的基础
        (二)中国电影剧本优化为“内容”的产生与孵化提供可持续的源泉
        (三)中国电影剧本优化为粉丝经济下的明星制造提供“人设”基础
    三、小结
第三章 中国电影剧本内部要素优化研究
    一、故事要素优化是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核心
        (一)故事要素优化的策略
        (二)材料累积阶段中故事要素优化的实施程序论述
    二、话语要素优化是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表征
        (一)话语要素优化的策略
        (二)电影构思阶段中话语要素优化的实施程序论述
    三、文体要素优化是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形式
        (一)文体要素优化的策略
        (二)艺术表达阶段中文体要素优化的实施程序论述
    四、小结
第四章 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外部保障因素研究
    一、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外部直接保障——编剧优化
        (一)合作精神是编剧优化的首要条件
        (二)主体意识增强是编剧优化的根本意义
        (三)熟悉电影特性是编剧优化的关键认知
    二、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外部间接保障——电影奖项设置
        (一)专注于鼓励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专项奖梳理
        (二)政府“三大电影综合奖”与“影协杯”对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的辅助性保障
    三、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丹麦故事片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丹麦电影发展史概述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00-2016 年丹麦国家电影政策与故事片的商业表现
    第一节 丹麦国家电影政策——全方位的财政补贴
    第二节 喜剧片、黑色惊悚片的市场表现
        一、2000-2016 年喜剧片的市场表现
        二、2000-2016 年黑色惊悚片的市场表现
    第三节 由真实事件和电视剧集改编的影片
        一、真实事件改编
        二、电视剧集改编
第二章 坚守与突破:2000-2016 年丹麦故事片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对人性主题的坚守与多元化探索
        一、Dogma影片中的人性刻画
        二、托马斯·温特伯格的转变
        三、2000-2016 年丹麦故事片的多元化主题探索
    第二节 对手持摄影的沿用与视听语言的多样化呈现
        一、对手持摄影的沿用
        二、视听语言的多样化呈现
第三章 自然环境、现代工业设计与丹麦故事片的关系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丹麦故事片的关系
        一、低温条件下“忧郁”的民族心理
        二、大银幕上“忧郁”的喜剧形象
    第二节 丹麦现代工业设计理念与故事片的关系
        一、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电影主题的关系
        二、极简的设计风格与丹麦故事片影像风格的关系
第四章 新生代导演:安德斯·托马斯·严森和米凯尔·诺加德
    第一节 安德斯·托马斯·严森——剧作奇才和鬼才导演
        一、对人性弱点的悲悯
        二、黑色喜剧:秩序缺失、暴力、黑色幽默与兄弟温情
    第二节 米凯尔·诺加德——商业弄潮儿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
致谢
附录

(6)奥斯卡金像奖艺术权威建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艺术权威与话语权释义
    第一节 艺术话语的发展与成形
    第二节 话语、权力与主体
    第三节 奥斯卡艺术权威建构对美国文化输出的影响
第二章 奥斯卡金像奖艺术权威建构策略分析
    第一节 创新评选机制
    第二节 增设最佳外语片奖
    第三节 包容多元文化
    第四节 普及电影文化
第三章 奥斯卡金像奖资本运作与艺术权威建构机制分析
    第一节 布迪厄理论视阈下资本累积与艺术权威的建构
    第二节 布迪厄理论视阈下资本转换与艺术权威的建构
    第三节 资本与艺术权威的建构
第四章 奥斯卡金像奖艺术权威建构对我国电影奖项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电影奖项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奥斯卡金像奖对我国电影奖项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8)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电影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戛纳电影节的地位与影响
        二、戛纳电影节的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五个研究方向
        二、三种研究立场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理论预设
        一、戛纳的历史与文化战略
        二、戛纳电影节是文化生产机制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生产自身
        二、生产经典作品
        三、生产名人与明星
        四、生产艺术等级
第一章 戛纳电影节的缘起与形塑(一九三九—一九五八)
    第一节 戛纳的缘起与自我塑造
        一、戛纳的缘起:与威尼斯对抗
        二、戛纳的初创与形成:组织、评选与仪式
        三、冷战中的电影、外交与政治
    第二节 边缘类型片的舞台
        一、《第三人》
        二、《花都艳舞》与《四海一家》
        三、《恐惧的代价》
    第三节 名人与明星的传奇场域
        一、孤傲艺术家:让·谷克多
        二、失落的明珠:大卫·里恩
        三、新现实主义领袖:德·西卡
        四、印度电影灵魂:萨蒂亚吉特·雷伊
        五、明星神话:褒曼与格蕾丝·凯丽
    第四节 现代主义的转折
        一、黑色电影的加冕
        二、现代主义美学的发端
第二章 电影史的现场(一九五九—一九六八)
    第一节 见证电影史的现场
        一、参赛片与市场的扩大
        二、狂欢派对与评委升级
        三、第三世界的大门
        四、组委会制的确立
        五、商业宣传的阵地
    第二节 新浪潮的兴起
        一、从《广岛之恋》到《四百击》
        二、瓦尔达与德米
        三、回归本真的《男欢女爱》
    第三节“五月风暴”的电影史现场
    第四节 现代电影的舞台
        一、现代生活观念的兴起
        二、现代美学风格的彰显
    第五节 作者论视野下的风格家
        一、类型改良家奥托·普雷明格
        二、风格大师小林正树
        三、《饥饿》与《洞》
第三章 议题政治的年代(一九六九—一九八一)
    第一节 多板块化与再政治化
        一、“导演双周”与多元板块的形成
        二、一九七二年的转折
        三、弗朗索瓦·萨冈事件
    第二节 新好莱坞的推手
        一、戛纳的宠儿科波拉
        二、罗伯特·奥特曼的《陆军野战医院》
        三、沙茨伯格的《稻草人》
    第三节 政治介入主义
        一、黑名单上的人
        二、政治争议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
        三、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与戛纳
    第四节 宗教批判与天主教奖
        一、戛纳的宗教问题
        二、《如果》对教会寄宿学校的批判
        三、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第五节 性禁忌的边界
第四章 文化例外的博弈(一九八二—一九九一)
    第一节“文化例外”与戛纳
        一、电影节升级
        二、周年纪念奖和一种关注单元
        三、从戴安娜王妃到麦当娜
        四、美法的文化博弈
        五、冷战的结束与戛纳
    第二节 流亡者的圣地
        一、塔可夫斯基与戛纳
        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追问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噩梦
        一、一片多奖
        二、双黄蛋
        三、双金棕榈
    第四节 法国电影的舞台
        一、新浪潮在继续
第五章 东方电影的崛起(一九九二—二〇〇一)
    第一节 推陈出新的全球化电影舞台
        一、金棕榈中的金棕榈
        二、新旧更替与全球视野
        三、争议中的法国新电影
    第二节 华语电影的崛起
        一、华语电影与戛纳电影节的早期交往
        二、“第五代”的登场
        三、侯孝贤与李安:两种命运
        四、杨德昌的《一一》
        五、《鬼子来了》一鸣惊人
    第三节 美国独立电影的博兴
        一、“天才”索德伯格与《性、谎言、录像带》
        二、“鬼才”塔伦蒂诺与《低俗小说》
        三、“怪才”特里·吉列姆与《恐惧拉斯维加斯》
    第四节 戛纳的性别政治
        一、简·坎皮恩与女导演加冕
        二、阿莫多瓦的女性形象
    第五节 后冷战时期的加冕
        一、乌托邦绘图员: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二、希腊历史的沉思者安哲罗普洛斯
    第六节 阿巴斯与伊朗电影的发现
结论 欧洲电影节体系的作用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9)跨境·体认·交互 ——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1945-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跨国“通行证”:从审查到发行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市场概观
        一、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历史追溯(1897-1945)
        二、《中美商约》与好莱坞电影的涌入
    第二节 电检制度与好莱坞电影的审查
        一、国民政府对好莱坞影片的检查
        二、新政府对好莱坞影片的审查
        三、电影审查与好莱坞电影的文化碰撞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在上海的发行
        一、“中央电影服务处”的发行垄断
        二、好莱坞电影的独立发行
        三、个案分析:战后米高梅公司的影片发行
第二章“流动”的影像:跨境的娱乐与政治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跨地”景观
        一、“流动”的影像:好莱坞电影的“跨地”属性
        二、好莱坞电影的中国想象
        三、跨境的娱乐与政治
    第二节 《中华万岁》的政治文化隐喻
        一、主题阐释的政治性导向
        二、叙事表达的类型性杂糅
        三、演员选取的文化性趋同
    第三节 交互的“场域”:《天国之路》的跨文化想象
        一、时空建构中的交互想象
        二、认同焦虑与身份政治
        三、文化博弈与“现代性”启蒙
第三章 视觉权利:影像的接受与批评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与上海观众
        一、好莱坞电影的“上海情结”
        二、上海观众的审美心理
        三、摩登风情与“在地心理”的缝合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与影迷文化
        一、好莱坞影迷的生成
        二、影迷的凝视与“镜像”明星
        三、《影迷传》:好莱坞影迷的个案研究
    第三节 战后中国社会对好莱坞的批评模式
        一、“个体式”批评
        二、“集体式”限制
        三、“全国性”审判
第四章 市场博弈:好莱坞电影的宣传与竞争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市场宣传
        一、跨国语境中的电影宣传
        二、杂志宣传的“在地化”策略
        三、好莱坞电影的影院宣传
    第二节 竞争格局中的好莱坞电影
        一、战后上海市场中的影院格局
        二、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竞争
        三、欧洲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
    第三节 竞争与妥协:好莱坞电影的冬赈“义映”
        一、冬赈“义映”:官方话语的市场介入
        二、中美电影“义映”之比较
        三、“义映”的意义和影响
第五章 镜像认知: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回应
    第一节 战后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的回应
        一、交流与互动:战后中国影人的跨国之旅
        二、《假凤虚凰》:从国内纠纷到美国之行
        三、借鉴好莱坞:从故事改编到类型模仿
    第二节 战后中国电影中的“黑色”元素
        一、战后好莱坞“黑色电影”在中国
        二、中国电影对好莱坞“黑色电影”的模仿
        三、中国电影对好莱坞“黑色电影”的变异
    第三节 眷念与反哺:黄宗沾与早期中国电影
        一、折戟 1948:黄宗沾与电影《骆驼祥子》的创作始末
        二、黄宗沾与变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三、离散与怀乡:跨国影人的身份转喻
结语
附录一:战后上海电影大事记(1945-1950)
附录二:1946-1948 年间的《电影片检查暂行标准》
附录三:战后放映好莱坞影片的上海电影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文章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好莱坞电影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历史沿革
        一、美国电影初创期(1891-1931)
        二、经典好莱坞时期(1932-1966)
        三、新好莱坞时期(1967-1989)
        四、当代好莱坞时期(1990年以后)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的历史塑造与时代关注
        一、好莱坞电影的历史塑造
        二、好莱坞电影的时代关注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好莱坞电影面临的挑战
        一、观影方式改变带来的挑战
        二、单向式输出带来的挑战
    小结
第二章 好莱坞电影的类型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分类
        一、电影类型
        二、好莱坞电影类型划分
        三、不同类型好莱坞电影中的文化内涵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正能量”:以西部片为例
        一、西部片中的传统英雄
        二、西部片中的当代英雄
        三、美国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变迁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中的负面元素:暴力、性与享乐主义
        一、血腥的暴力
        二、泛滥成灾的性
        三、享乐的消费主义
    小结
第三章 好莱坞机制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制作与生产机制
        一、大制片厂制与明星制
        二、独立电影
        三、数字好莱坞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策略
        一、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
        二、好莱坞电影全球化的成功秘籍
    第三节 奥斯卡奖:竞争平台与精神殿堂
        一、奥斯卡奖的前世今生
        二、奥斯卡与时俱进,紧贴时代脉搏
    第四节 好莱坞与美国政府的互动:共谋与双赢
        一、好莱坞与华盛顿的关系
        二、华盛顿对好莱坞的扶持
        三、好莱坞对华盛顿的回报
    小结
第四章 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
    第一节 美国价值观的形成与内涵
        一、价值观的定义
        二、美国价值观的内涵
        三、美国价值观的历史渊源与特点
    第二节 美国价值观的灵魂:美国梦
        一、美国梦
        二、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梦
        三、美国梦的吸引力
    第三节 案例分析:好莱坞经典影片对美国价值观的塑造
        一、历史题材片
        二、现实题材片
        三、动画题材片
        四、科幻题材片
        五、经典作品改编影片
    小结
第五章 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传播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价值观的传播
        一、美国价值观的传播历程:以民主观念为例
        二、好莱坞电影:美国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途径
        三、好莱坞电影与其他民族价值观的互动
    第二节 好莱坞电影的海外传播:潮流背后的抵制
        一、早期的抵制(1946年以前)
        二、冷战时代的抵制(1946-1990)
        三、后冷战时代的抵制(1990年以来)
    第三节 好莱坞电影:美国软实力的助推器
        一、软实力的概念
        二、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软实力建构
        三、好莱坞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影响
        四、好莱坞电影对提高中国国家形象的启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四、2001年欧洲电影奖揭晓(论文参考文献)

  • [1]鲁本·奥斯特伦德电影研究[D]. 邓天一.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D]. 石立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3]文化符号学视域下媒介事件的国家形象映射 ——以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为例[D]. 余烨钒. 华侨大学, 2019(01)
  • [4]中国电影剧本优化研究[D]. 尹家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5]丹麦故事片研究(2000-2016)[D]. 李子莹. 北京电影学院, 2018(06)
  • [6]奥斯卡金像奖艺术权威建构分析[D]. 曾超. 深圳大学, 2017(07)
  • [7]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8]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演进研究[D]. 肖熹.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8)
  • [9]跨境·体认·交互 ——战后好莱坞电影在上海(1945-1950)[D]. 王玉良. 上海大学, 2017(02)
  • [10]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D]. 苏兴莎. 吉林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2001年欧洲电影奖公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