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葡萄一年两季新技术

温室葡萄一年两季新技术

一、大棚葡萄一年两茬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梦[1](2021)在《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不同模式技术效率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产业兴旺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及乡村振兴实施中的重要内容,新疆独特的光热、品质、地缘优势,为该区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新疆南疆地区凭借丰富稳定的光热资源,发展设施园艺成本低廉,逐渐演变成该产业优势发展区域及南疆民众增收的“亮点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园艺产业,目前是南疆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当地经济,种植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发掘利用资源,打开市场的选择,在设施园艺的发展中,提质增效是重点的关注面。文章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国内外文献阅读并进行整理评述,确定文章基础框架与思路,并对文中所运用到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简明介绍;第二部分就新疆及其南疆地区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规模、主栽品种、技术应用及经营模式进行梳理,进一步解析当前设施园艺产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三部分基于南疆四地州典型区设施园艺实地调研所获的396份问卷,对数据展开全面的整理分析,筛选出具代表性经营模式,统计数据分析不同经营组织模式的投入产出结构及经济效益;第四部分实证分析样本数据的技术效率,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不同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再利用Tobit回归,分析不同经营模式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经营模式的投入产出结构分析,在投入上,农户成本最高,龙头企业模式和合作社模式都比较低;销售收入上,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虽农户生产的销售额比较高,但其劳动力成本较高,所以利润还是处于最低水平,相反合作社投入比农户少,因此利润还是处于较高的水平,优于农户自营模式;龙头企业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虽然其固定资产投入、生产资料投入和人工投入都高,但其销售额也较高,综合起来利润是最好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一阶段DEA测算结果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效率值为0.834、0.748、0.612,规模报酬都呈递增态势;第二阶段SFA发现,区域经济发展(高标准基地建设)、设施西红柿生产补贴和技术培训对设施西红柿生产技术效率有显着正向影响;第三阶段去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后,综合技术效率值从高到低顺序依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但综合技术效率值均有所下降,农户、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下降值分别为0.196、0.015和0.013,农户下降较为明显。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下,采用Tobit回归模型检验导致设施西红柿生产技术效率差异的因素发现,决策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设施西红柿种植收入占比对设施西红柿生产技术效率有显着正向影响,种植年限对设施西红柿生产技术效率有显着负向影响。通过对设施园艺不同模式之间的投入产出比较分析与技术效率测算,在提高农户的种植效益和技术效率基础之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1)科学合理布局,就近建立售卖市场,打造其本土产品,再发挥其观光旅游,释放出最大的经济效益,渐形成良好的产业布局;(2)加大人力资本投入,设施园艺是集高技术高劳动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者需具备专业技能与素质方可顺利开展生产,提高生产者的素养在某种程度上能提升其生产效率;(3)引导农户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模式,农户有效参与到新型生产经营组织模式中,也是设施园艺生产经营模式的关键一步;参与到新型经营模式下,可攻克在独自生产过程中所遇问题,引导农户参与的过程中,也是通过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帮助农户改变传统生产方式;(4)塑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创建优良生产环境,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较强的管理技能可以显着提高设施园艺生产技术效率,同时也会极大程度上调动各类主体从事设施园艺生产的积极性。

郭晶[2](2019)在《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设施园艺是一种反季节的农业发展模式,也就是在春季可以完成早生产、在秋季做到延迟生产甚至是在冬季可以正常生产以满足供应需求,这种生产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大大的增加了土地的使用率和发展效益。本文梳理了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历程,详细描述了农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农场发展的因素,为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对双鸭山农场不同设施园艺生产模式的比较,结合产投比和纯收入情况,筛选出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生产模式,根据环境和市场,优先选用这些高效的果蔬种植模式,从而推动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1、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产业发展初期(20世纪70—90年代),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1年)和产业转型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2、筛选出适合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经济效益较好的生产模式,采用塑料大棚生产:一年一茬可种植草莓,一年二茬可种植香瓜/菜豆、香瓜/白菜、西红柿/叶菜、白菜/西红柿。采用日光温室生产:不加温的单茬可种植红提、草莓,不加温的一年三茬,早春茬可种植叶菜、油豆角,秋茬可种植黄瓜等。加温的温室一年三茬,春茬可种植叶菜、黄瓜,秋茬可种植西红柿、芹菜。3、发现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中存在问题:(1)缺乏长远规划。(2)产业布局有待完善。(3)产业链不完整。(4)基础设施不健全。(5)组织化程度不高。4、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1)鼓励发展设施园艺,一是做好长远规划,促进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二是引入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合理布局,一是采用筛选出来的高效生产模式,二是建果蔬批发市场,设销售点。(3)完善设施园艺产业链建设,促进效益转化。一是完善设施园艺产业链配套建设,二是强化物流产业、加工产业等薄弱环节,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实现效益最大化。四是发挥优质资源优势,争取向质量要效益。(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合作社作用。(5)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市场及发展旅游业。

黎黎[3](2019)在《古韵新风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不同乡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乡村所传承的农业文化景观资源,反映了村民们世代的农业生活印记。当今,随着人们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富余,乡村传统农业正向新型农业转型,乡村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已受到国家的重视。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农业文化景观进行系统化研究。本文以农业文化景观为基础核心,对其相关基本理论,影响因素、传承和发展进行说明分析,对北京延庆区的乡村文化景观进行研究。(1)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对延庆传统农耕文化景观进行挖掘,总结现状保护进行研究。(2)结合延庆区传统农耕文化景观保护现状,进一步针对性对农业文化景观现状发展进行分析。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对延庆区境内乡村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区乡村为研究对象,具体论述如下五个部分内容:(1)以生态与农业为背景,阐述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在遗产保护和人居环境提升两方面的意义,对相关国内外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建构论文的思路框架。(2)解析“农业文化景观”理论,界定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其传承与发展。(3)根据地理环境、村镇级别、土地利用发展情况,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指出特色与问题。(4)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阐述延庆区传统耕作文化景观在耕作、民俗信仰、乡村建筑、生活习俗、农业生产方式的保护现状。(5)以延庆农业文化景观发展历程为线索,对传统农业文化景观保护、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发展、特色农业文化景观的建设、未来农业文化景观的展望等四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分析、总结出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的特点,并将其在延庆区的乡村农业文化传承发展的设计实践中进行验证,为当地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发展与保护研究提供可参考意见。

李丽[4](2019)在《农膜推广与回收的创新扩散研究 ——基于张掖市六坝村的实地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以实地调查法进行的一次从传播学视角观照“三农”问题的尝试。以位于西部的一个村庄——六坝村为研究个案,通过四个月的实地调查,结合相关研究资料,运用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试图回答:以农膜为代表的“依附型扩散技术”在农村不同发展时期是如何扩散的。本文主体部分基于农膜技术扩散和农膜回收观念扩散的过程研究,分别从农膜技术的扩散、农膜回收观念的扩散、农膜推广与回收的创新扩散比较三个方面进行了扩散过程的梳理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农膜技术的扩散是典型的依附型创新扩散,农膜是一种依附型扩散技术,即无法独立进行扩散,必须依附其他事物,由其他事物支配其扩散的技术类型。从能否独立扩散的特征出发,可将“技术群”内的技术分为“依附型扩散技术”和“独立型扩散技术”。所依附事物直接影响着依附型创新扩散的进程和成败,农膜污染实际是农膜技术扩散后产生的问题,因此,要解决依附型扩散技术的问题,除了从技术本身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着手,更应注意到其所依附物的作用。行政主导的农膜技术推广和回收均为“执行先行”,农膜技术明显有助于农业增产而最终完成扩散,农膜回收观念的扩散目前来看是并不成功的扩散,农膜回收效果与政策强度息息相关。创新扩散的传播网络也是政府乡村治理权力的传播网络,农村政策信息传播主要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文件传播和以乡镇及村干部为中心的人际传播。创新通常由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技术扩散是技术硬件部分和信息软件部分共同扩散的过程,观念扩散是与技术相关观念或某观念单独扩散的过程。行政强制力可以直接介入技术扩散,但在观念扩散中作用有限。

宋荣杰[5](2019)在《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果园与设施农业用地提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精准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快速、准确地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中获取果园和设施农业用地空间分布信息,对于实现果园和设施农业精准管理、促进产业布局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遥感影像农业生产用地信息提取研究中果园和设施农业用地提取研究偏少、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面临的光谱混淆以及现有方法提取精度不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提高小尺度区域果园和设施农业用地提取精度为主要目标,采用QuickBird、SPOT-7和GeoEye-1卫星影像数据,对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可区分性、纹理特征提取、分类特征选取、遥感分类和信息提取模型构建和影像预处理等关键技术及原理进行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为明确不同遥感系统高分辨率影像的光谱特性以及研究区不同地物的可区分性,开展基于光谱特征和SVM算法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研究。针对不同地物的光谱特征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类别之间、非植被类别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光谱混淆。不同光谱波段的统计结果表明,近红外波段的均值和标准差最大,与其他3个光谱波段的相关性最小,这表明近红外波段的亮度最大且变化明显,所含信息量最为丰富且与其他波段之间的信息重叠少,有利于增加不同地物之间的光谱可区分性。常规光谱分类结果表明,基于光谱特征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精度普遍较低,近红外波段在光谱分类中的贡献高于其他3个波段。其中苹果园研究区的OA(总体分类精度)和Fa(苹果园提取精度)最高分别为86.62%和85.05%、猕猴桃园研究区的OA和Fk(猕猴桃园提取精度)最高分别为83.37%和79.90%,设施农业研究区的OA和Fg(温室大棚提取精度)最高分别为85.91%和82.32%(SPOT-7影像)、92.22%和91.27%(GeoEye-1影像)。(2)果园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呈现显着的纹理特性。针对苹果园、猕猴桃园与研究区其他植被类别之间的光谱混淆问题,分别开展基于GLCM、小波变换、分形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纹理特征提取方法研究。结合苹果园的种植特点及其影像特征,设计基于GLCM的苹果园纹理特征提取方法。结果表明GLCM纹理能够显着提升研究区的OA和Fa,SF+GLCM TF特征的Fa和OA最高,比光谱特征(SF)分类大幅提升14.17%和12.39%,比SF+fractal TF特征分类分别提高0.63%和1.56%,比SF+correlation TF特征分类显着提高11.92%和9.20%;SF+GLCM TF和SF+fractal TF分类的Fa和OA均高于94%,表明这2种纹理特征均能较好的识别苹果园。结合猕猴桃园种植特点及其影像特征,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猕猴桃园纹理提取方法。采用coif5小波函数对QuickBird全色影像进行2级小波分解,并统计小波系数的能量特征作为纹理特征。结果显示仅采用小波纹理(wavelet TF)分类时Fk即达到87.61%且明显高于光谱和其他纹理分类结果;SF+wavelet TF特征分类的OA和Fk最高且均超过94%,与SF分类相比Fk和OA大幅提升15.03%和8.94%,与SF+GLCM TF特征分类相比Fk和OA分别提高6.70%和2.88%,与SF+fractal TF特征相比Fk和OA显着提高13.43%和6.98%,表明小波纹理能有效增加不同地物之间的区分能力,SF+wavelet TF特征识别猕猴桃园的效果最好。(3)为提升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中苹果园的提取精度,提出综合光谱特征、GLCM纹理特征和SVM分类的苹果园自动提取方法(SF+GLCM TFSVM)。该方法首先提取QuickBird全色影像的GLCM纹理特征,然后综合利用GLCM纹理特征和光谱特征构建分类特征,最后通过SVM分类实现苹果园分类识别。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种分类特征(SF、SF+GLCM TF、SF+fractal TF、SF+correlation TF)时,SVM分类的总体分类精度和苹果园提取精度均高于相同分类特征下的MLC分类和ANN分类。SF+GLCM TFSVM分类模型的分类精度最高,Fa和OA分别达到96.99%和96.16%。与SF+GLCM TFMLC分类相比Fa和OA分别提高0.93%和2.57%,与SF+GLCM TFANN分类相比Fa和OA大幅提高14.67%和8.78%,这表明利用SVM算法构建的苹果园提取模型优于MLC和ANN。利用该方法估算的苹果园面积与目视解译结果的一致性超过98%。(4)针对复杂种植环境下猕猴桃园的有效识别问题,提出结合小波变换纹理分析和RF分类的QuickBird影像猕猴桃园提取方法(SF+wavelet TFRF)。该方法首先提取QuickBird全色影像的小波纹理特征,然后将小波纹理与光谱特征组合构建分类特征,最后利用RF分类实现土地利用分类和猕猴桃园空间分布提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种分类特征(SF、SF+GLCM TF、SF+fractal TF、SF+wavelet TF)时,RF分类结果均优于相同分类特征下的SVM分类和MLC分类。SF+wavelet TFRF分类模型的Fk和OA分别达到95.30%和94.46%,与SF+wavelet TFSVM分类相比Fk和OA分别提升1.65%和3.38%,与SF+wavelet TFMLC分类相比Fk和OA分别提升6.07%和4.13%。该方法对苹果园提取也有较好的适用性,利用此方法针对苹果园提取的试验结果Fa和OA分别达到97.77%和96.43%。(5)构建了融合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光谱信息、小波纹理信息和RF分类的温室大棚遥感提取模型,利用该模型实现GeoEye-1和SPOT-7影像中温室大棚的有效提取。不同影像结果表明,单一光谱分类时,2种影像RF分类的Fg和OA均在85%以上;光谱与纹理特征组合分类时,GeoEye-1、SPOT-7影像的Fg和OA最高分别达到94.29%和94.58%、92.67%和92.52%,说明2种影像均可用于温室大棚的有效识别,且GeoEye-1影像提取精度高于SPOT-7影像。在分类特征方面,光谱与小波纹理组合能够有效提升温室大棚识别精度。对于SPOT-7影像,SF+wavelet TF分类较SF分类、SF+GLCM TF分类的Fg和OA分别对应提升8.21%和5.47%、2.11%和1.82%;对于GeoEye-1影像,SF+wavelet TF分类较SF分类、SF+GLCM TF分类的Fg和OA分别对应提升2.01%和1.97%、1.16%和1.06%。在分类方法选取方面,RF分类在2种影像的3种不同分类特征中较SVM分类的Fg提升幅度为1.01%4.74%,表明RF具有更好的分类精度和稳定性。

折叶军[6](2019)在《榆林市大棚葡萄栽培试验技术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无核翠宝、醉金香等葡萄品种为试材,进行神木市大棚稀植、大冠栽培模式试验,对葡萄果穗用不同激素处理,解决制约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中劳动力成本高、人才匮乏、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等问题,探索榆林地区葡萄种植新模式,改善当地葡萄果实品质,为榆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性指导。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葡萄大棚稀植、大冠栽培减少了冬季下架埋土防寒的复杂工序,地面空间大,便于机械化操作,降低了劳动力成本。2、通过选择满花后7 d长势基本一致的3年生无核翠宝果穗分别用15 mg/L、20mg/L、30 mg/L三个浓度的GA3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20 mg/L GA3处理会显着降低果穗的长度;(2)15 mg/L和30 mg/L GA3处理均会增加无核翠宝果粒的单粒重,20 mg/L GA3处理会增加无核翠宝果粒的纵径;(3)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对无核翠宝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显着影响,但是会显着降低可滴定酸含量。3、通过不同浓度的3种激素组成的9个组合对3年生醉金香满花后15 d的果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用赤霉素10 mg/L+噻苯隆2 mg/L或赤霉素10 mg/L+噻苯隆4 mg/L处理果穗,可以显着增加果穗粒数;(2)用赤霉素10 mg/L+噻苯隆2 mg/L、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4 mg/L、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6 mg/L、赤霉素8 mg/L+吡效隆2 mg/L处理后可以显着增大浆果的果实纵横径,其中赤霉素8 mg/L+吡效隆2mg/L的效果最为显着,可使果实纵径增大11.91%,果实横径增大13.73%;(3)用赤霉素15 mg/L+吡效隆2 mg/L、赤霉素8 mg/L+吡效隆2 mg/L、赤霉素10 mg/L+噻苯隆2 mg/L和赤霉素10 mg/L+噻苯隆4 mg/L处理可以增加浆果中还原糖的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27.45%、23.75%、15.71%和7.70%。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2 mg/L、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4 mg/L和赤霉素12.5 mg/L+噻苯隆6 mg/L处理会使果实中的还原糖含量分别降低3.38%、3.34%和14.67%。

谷跃[7](2019)在《阳光玫瑰葡萄设施生产技术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阳光玫瑰葡萄(Shine Muscat),别名耀眼玫瑰、夏音马斯卡特,是1988年由日本果树科学研究所用Steuben Muscat(V.labruscana Bailey)×Alexandria(V.vinifera)的杂交后代安芸津Akitsu-21为母本,Katta kurgan与Kaiji的杂交后代白南Hakunan(V.vinifera L.)为父本杂交获得的二倍体葡萄,属欧美杂交种,由上海市农工商现代农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于2009年从日本植源葡萄研究所引进的中晚熟葡萄品种,并在2014年通过了上海市新品种的认定。温室大棚内阳光玫瑰葡萄4月10进入萌芽期,5月20日进入开花期,9月17日成熟,花期为12天,果实开始转色到成熟为20天。成熟后,果穗为圆锥形,果穗长宽平均为24.6 cm×17.8 cm,葡萄果形指数在1.05~1.20之间,果粒为椭球形,果皮为黄绿色,果粉较薄且均匀,带有浓郁的玫瑰香味,鲜食口感佳。2、对比阳光玫瑰葡萄单臂篱架与V字型架两种架式发现,两者葡萄枝蔓生长情况无显着性差异,单臂篱架由于叶片遮挡少,光照时间长,获得的果穗更大,Vc含量、糖酸比均高于V型架,果实鲜食品质更佳。3、相比株行距0.5 m×2 m定植密度,1 m×2 m试验组单穗重提高了9.3%,单果重提高了7.45%,可溶固形物含量提高了5.23%、Vc含量提高了6.33%,1 m×2 m试验组果实营养品质更丰富。4、不同疏果程度对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影响较大,疏果程度越大,果实性状越好。疏果1/2时,单穗保留果粒数为5080颗,单果增重明显、果形指数更好,可溶固形物为20.37°Bx,总糖含量为18.48%,更有利于糖类物质的积累。5、不同程度掐穗尖对果实大小及硬度无显着影响,对果实营养物质的积累影响较大,掐穗尖1/3处理的阳光玫瑰葡萄果实Vc含量为2.86 mg/100g,为各试验组最高,掐穗尖对果实酸甜口感影响不显着。6、温室大棚生产过程中,新梢抽出5~10 cm时,选留一个粗壮枝,其余抹掉。新梢生长到约30~40 cm时,引缚于架面上,尽量均匀分布,同时进行新梢摘心,主蔓延长蔓控制在高于架面20 cm以下,结果枝留5~7片摘心,发芽枝留7~9片叶摘心。萌芽前喷布石硫合剂(生石灰:硫磺:水=1:2:10),预防白粉病的发生,进入开花期设施内应进行补光,灯功率为200 w,每天12 h,并注意肥水管理以及去副梢、卷须等日常工作。

宋冰洁[8](2018)在《西安都市圈农业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我国的传统农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受市场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传统农业逐渐向集约型、生态型现代都市农业转变。农业的转型使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导致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一系列变化,进而对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农业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多集中于大中尺度,忽略了从微观尺度上探讨农业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本文选取何村、杜陵村和马家村分别代表“粮—菜”、“粮—果”和“粮—粮”三种不同农业转型,以地理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理论为指导,从农业结构变化、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变化和农民行为三个方面测度农业转型,并结合GIS技术以及数理统计方法,测度了上述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生产功能、固碳释氧、环境净化、气候调节和旅游休闲功能价值的变化,并讨论1985-2016年间三种不同农业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本研究旨在从微观尺度揭示农业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影响规律,同时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主要结论:(1)在本区农业转变过程中,“粮—菜”转变区(何村)和“粮—果”转变区(杜陵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增加,且“粮—菜”转变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涨幅大于“粮—果”转变区。“粮—粮”转变区(马家村),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主要是经济生产功能价值减少所致。从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上看,经济生产功能价值比重最大;环境净化、气候调节价值均呈现上升趋势;不同转变区的固碳释氧功能变化趋势不同,“粮—菜”转变区表现为增强,“粮—果”和“粮—粮”转变区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弱;三种转变区的旅游休闲功能价值均呈现了增长的趋势,且在所有单项功能中涨幅最大。(2)西安都市圈农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尤其是经济生产功能。31年间,“粮—菜”转变区农业从传统种植业逐渐转变为现代设施农业,景观类型从以耕地为主转变为以菜地为主。土地整理增加了农用地面积,农用地面积的增加、土地利用的改变和农作物生产周期的变化导致了经济生产功能价值增加明显;“粮—果”转变区农业从传统粮食种植业逐渐转变为以果业生产为主,农村旅游为辅的产业结构,农业景观的主要类型从耕地改变为园地,由于政府征地的原因,农用地面积减少,加之水果单价较高,使得“粮—果”转变区经济生产功能价值增长明显;“粮—粮”转变区农业从传统粮食种植业逐渐转变为现代粮食种植业,其景观类型始终以耕地为主,虽然有部分土地转变为林地和撂荒地,但由于面积较少,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微弱,另外,通货膨胀导致粮食价格下降,经济生产功能随之减弱。(3)西安都市圈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对生态系统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1985-2016年间,“粮—菜”转变区设施农业比重、农业机械使用率和有效灌溉率的不断增加促进了“粮—菜”转型,有效增强了经济生产功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环境净化、固碳释氧等生态功能,“粮—菜”转变区现代农业科技水平最高,且涨幅最大。“粮—果”转变区果树品种的不断增加、有效灌溉率和网络化销售比例的提升促进了经济生产功能,加盖薄膜等技术的使用也直接增强了环境净化等功能。同时,“粮—粮”转变区的农机使用率不断提高和测土配方等技术的使用直接增强了本区农业的经济生产功能和固碳释氧、气候调节等生态功能。(4)西安都市圈农户行为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较为复杂,多数的农户行为目标以促进农业生产为主,对生态系统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西安都市圈“粮—菜”转变区,劳动力回流、建设温室大棚、打井灌溉等行为加强了经济生产功能,生物农药的使用增强了环境净化等生态功能。“粮—果”转变区,农户更换作物品种、为葡萄套袋等行为促进了经济生产功能;果园间建篱笆增强了旅游休闲功能和经济生产功能,但焚烧落叶等行为在—定程度上削弱了固碳释氧等生态功能。“粮—粮”转变区农户的劳动力外流对经济生产功能起到了负面的影响,但种植苗木、回收垃圾等行为促进了环境净化、固碳释氧等生态功能。(5)西安都市圈不同农业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动力机制基本相同,是市场逻辑与国家干预相互耦合、相互影响。通过国家项目的扶持和引导,政府积极推动粗放型传统农业向集约型、生态型现代农业转型,促进了生态功能和经济生产功能。在项目实施的初期和中期,尽管会出现经济生产功能减弱的现象,但随着农户与政府的合作加深,农业转型得到进一步深化,经济生产和生态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另外无论从接受和应用新的农业科技上,还是采取的生产行为方式上,西安都市圈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知识水平不高,间接降低了整体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6)西安都市圈“粮—菜”型是最为成熟的农业转型,极大促进了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生产功能、环境净化等各项功能,“粮—果”型作为次成熟的农业转型,剧烈增强了经济生产功能,但固碳释氧功能有较小幅度的减弱,“粮—粮”型农业转变还处在农业转型过程中,其经济生产功能较弱。现代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农业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经济生产功能。但是,如果无法保证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农业转型将受到阻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金鹏[9](2015)在《德安县农业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葡萄设施栽培技术为例》文中认为葡萄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果品种之一,产量位于世界第二,也是我国重要的果树品种之一,改革开发后,我国的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我国大多数省都发展了葡萄种植业,主要产区分布在我国北方,设施葡萄栽培技术兴起之后,我国南方很多省市开展了以避雨栽培为主的葡萄种植业。葡萄种植方法简单,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极易丰产,果实美味可口,可以直接鲜食,可以制成葡萄干,也可以酿造葡萄酒,经济效益高。葡萄种植业现已成为许多地区的主导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敲门砖。德安县聂桥镇梓坊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夏季多雨并非最佳葡萄种植地,但采用设施葡萄栽培技术的应用,通过人为控制葡萄的生长发育环境,运用提早成熟、延迟成熟、避雨栽培等栽培技术来改善葡萄生长条件,可以有效缓解葡萄种植在气候环境条件方面的不足。近年来葡萄种植为当地果农们带来丰富的经济收入。在适宜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下,葡萄的露天种植方法简易,低成本,高收入。在不太适宜的地区,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也能采用设施葡萄栽培的方法,顺利进行葡萄栽培,同样能获得巨大经济效益。但随着生产水平的扩大,市场需求的增多,简单的露天葡萄栽培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设施葡萄栽培技术的运用和提高迫在眉睫。农民文化水平低,习惯了老一辈的露天栽培葡萄方式,成本低廉,收效快,对于运用新技术对葡萄栽培还不太适应。要推广设施葡萄栽培技术,扩大设施葡萄栽培的范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需要对目前德安县聂桥镇梓坊村的设施葡萄栽培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问题所在,进而投入力量进行改革,促进更多的葡萄种植户采用设施葡萄栽培技术进行葡萄栽培,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将本论文研究出的设施葡萄栽培技术方法与推广策略,运用到本县设施葡萄栽培的生产中,通过对这些设施葡萄栽培农户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和对德安县聂桥镇梓坊村设施葡萄栽培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针对葡萄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梓坊村的设施葡萄产业发展提供对策,为梓坊村的果农们提供技术和策略上的帮助,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当地葡萄产业的良性发展。根据对德安县聂桥镇梓坊村葡萄种植户的调查访谈,了解到该村果农们对于采用设施葡萄栽培技术的态度和规模,发现该村在设施葡萄栽培技术应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该村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未来扩大生产相应的发展方向和对策建议,来帮助当地葡萄种植户更好的发展葡萄种植业。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对策如下:一、研究内容:第一、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一些基本情况,包含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结构、主要创新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二、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理论基础是对本文运用的农业技术推广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进行归纳和总结,文献综述部分总结了当前有关领域对设施葡萄生产技术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概括和总结。第三、对德安县聂桥镇梓坊村的设施葡萄栽培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意愿、态度、规模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第四、分析当前聂桥镇梓坊村设施葡萄栽培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具体有气候环境条件的限制,品种结构不合理,成熟期集中,栽培技术不成熟,生产规模小,发展不均衡,机械产业化水平低,葡萄销售出路单一,合作社的力量发挥不够,政府扶持力度薄弱。二、发展方向和对策建议: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点:(1)完善设施葡萄栽培技术;(2)引进新的优良品种;(3)规模化、规范化生产;(4)加强设施葡萄生产信息化技术研究。对策分析有以下几点:(1)加强技术投入;(2)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3)依靠品牌效应,扶持龙头企业;(4)建立有效的营销体系,实现生产、销售一体化;(5)依托合作社对果农进行统一管理、培训;(6)建立示范基地。

辽农[10](2001)在《大棚葡萄一年两茬新技术》文中指出 日本冈山县葡萄专业户在实践中总结出大棚葡萄一年两茬高产栽培新技术,其主要技术环节是采取人工照明技术,延长日照时间,促进新梢生长。第一茬的管理与传统方式相同。以大粒无核葡萄——毕奥耐为例,在每年1月中旬到2月初期间,对大棚葡萄采取加温措施。从6月开始直至7月上旬即

二、大棚葡萄一年两茬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棚葡萄一年两茬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不同模式技术效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对设施园艺产业的研究
        1.3.2 农业投入产出相关研究
        1.3.3 农业技术效率测度方法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设施园艺
        2.1.2 技术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生产要素理论
        2.2.2 农业资源配置经济学理论
        2.2.3 产业竞争理论
        2.2.4 技术效率评价理论
第3章 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概况
    3.1 新疆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现状
        3.1.1 新疆设施园艺主要设施类型与规模
        3.1.2 新疆设施园艺主栽品种
    3.2 南疆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规模及其分布
        3.2.1 生产规模
        3.2.2 南疆主栽设施园艺品种
    3.3 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不同模式介绍
        3.3.1 典型主栽种植模式介绍
        3.3.2 经营模式
    3.4 南疆设施园艺技术发展现状
        3.4.1 节水灌溉技术
        3.4.2 病虫害防治技术
        3.4.3 无土栽培技术
    3.5 设施园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5.1 人工成本不断攀升
        3.5.2 化肥农药过度施用
        3.5.3 标准化生产滞后
        3.5.4 冷链设施建设薄弱
        3.5.5 产品精深加工有待加强
第4章 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不同模式投入产出比较分析
    4.1 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不同模式投入产出调查
        4.1.1 样本点选择及调研方式
        4.1.2 调研主要内容
        4.1.3 农户家庭禀赋与种植情况的统计描述
    4.2 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产业不同经营模式投入产出对比分析
        4.2.1 南疆设施园艺主要生产组织模式
        4.2.2 南疆典型区不同经营模式投入产出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不同经营模式技术效率测算
    5.1 模型构建
        5.1.1 技术效率模型构建
        5.1.2 技术效率模型差异构建
    5.2 数据来源
    5.3 指标设定与描述分析
    5.4 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5.4.1 第一阶段DEA分析
        5.4.2 第二阶段SFA分析
        5.4.3 第三阶段DEA分析
    5.5 技术效率差异影响因素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启示
        6.2.1 科学合理布局
        6.2.2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6.2.3 引导农户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模式
        6.2.4 塑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1.2.2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1.2.3 黑龙江省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1.2.4 设施园艺未来发展方向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历程
    2.1 双鸭山农场概况
    2.2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历程
        2.2.1 设施园艺概况
        2.2.2 发展历程
        2.2.3 主导产业和成效
        2.2.4 面临的主要问题
    2.3 小结
3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
        3.1.1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规模分析
        3.1.2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经济效益分析
        3.1.3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社会效益分析
        3.1.4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生态效益分析
    3.2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3.2.1 缺乏长远规划
        3.2.2 产业布局有待完善
        3.2.3 产业链不完整
        3.2.4 基础设施不健全
        3.2.5 组织化程度不高
    3.3 小结
4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生产模式分析
    4.1 双鸭山农场日光温室生产模式及茬口安排
        4.1.1 双鸭山农场日光温室主要生产模式及茬口安排
        4.1.2 双鸭山农场日光温室主要生产模式成本及占比
        4.1.3 双鸭山农场日光温室主要生产模式的生产效益
    4.2 双鸭山农场塑料大棚生产模式分析
        4.2.1 双鸭山农场塑料大棚主要生产模式及茬口安排
        4.2.2 双鸭山农场塑料大棚主要生产模式的成本及占比情况
        4.2.3 双鸭山农场塑料大棚主要生产模式的生产效益
    4.3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高效种植生产模式筛选
5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对策
    5.1 SWOT分析
        5.1.1 内部因素分析:优势弥补劣势
        5.1.2 外部因素分析:机遇大于威胁
    5.2 发展对策
        5.2.1 鼓励发展设施园艺
        5.2.2 合理布局
        5.2.3 完善全产业链建设,促进效益转化
        5.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合作社作用
        5.2.5 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市场及发展旅游业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古韵新风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思路
        1.3.1 研究内容、创新点
        1.3.2 研究框架
第2章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概述及类型特点
    2.1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基本理论
        2.1.1 农业
        2.1.2 农业文化
        2.1.3 农业文化景观
    2.2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的分类影响因素
        2.2.1 自然条件
        2.2.2 社会经济条件
        2.2.3 农业生产技术条件
    2.3 农业文化景观保护
        2.3.1 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技术
        2.3.2 传统农业生产工具
        2.3.3 传统农业民俗信仰
        2.3.4 地域特色农作物景观保护
    2.4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发展
        2.4.1 现代农业特点
        2.4.2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类型
        2.4.3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的未来展望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景观调查及案例概况
    3.1 调研范围
        3.1.1 调研范围确定
        3.1.2 乡村案例选择
    3.2 调研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实地走访法
        3.2.3 分析归纳法
    3.3 调研案例概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乡村农耕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4.1 耕作保护
        4.1.1 耕作制度
        4.1.2 耕作方式
        4.1.3 耕作物种
        4.1.4 林业种植
    4.2 民俗信仰保护
        4.2.1 宗教信仰
        4.2.2 岁时活动习俗
        4.2.3 民间礼仪习俗
        4.2.4 民间忌讳
    4.3 乡村建筑保护
        4.3.1 城池建筑
        4.3.2 宗教建筑
        4.3.3 传统村庄住宅
    4.4 生活习俗保护
        4.4.1 服饰文化
        4.4.2 饮食习俗
        4.4.3 住行文化
    4.5 农业生产方式保护
        4.5.1 人畜力
        4.5.2 农机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农业文化景观发展
    5.1 传统农业文化景观保护
        5.1.1 石洞穴居——部落生活景观
        5.1.2 农业品牌——豆腐文化创意景观
        5.1.3 传统农法——林下间作景观
        5.1.4 农业民俗——节庆表演景观
        5.1.5 水利灌溉——田边水渠景观
    5.2 现代农业文化景观发展
        5.2.1 互联网+农业——新式网页景观
        5.2.2 菜蓝子产品——大棚蔬菜景观
        5.2.3 绿色农业——天然有机景观
        5.2.4 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景观
    5.3 特色生态农业文化景观建设发展
        5.3.1 山水画廊——自然山地生态景观
        5.3.2 一村一品——葡萄种植景观
        5.3.3 四季花海——沟域花卉景观
        5.3.4 中药种植——北五味子景观
        5.3.5 平原盆地——大田种植景观
    5.4 未来农业文化景观发展展望
        5.4.1 规划展望——生态化、专业化、国际化农业文化景观
        5.4.2 未来农场——养殖、种植、休闲观光农业文化景观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农膜推广与回收的创新扩散研究 ——基于张掖市六坝村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城镇兴起与乡村凋敝
        (二)技术狂欢与环境焦虑
    二、要回答的问题
    三、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概述
        (一)什么是扩散
        (二)创新-发展过程的六个步骤
        (三)创新-决策过程的五个阶段
        (四)创新属性、采用者及采用率
        (五)农业推广模型
        (六)“技术群”
    四、创新扩散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一)创新扩散理论的源起和发展
        (二)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三)观念扩散研究
        (四)扩散与传播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六、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一章 六坝村概述
    一、初识六坝村
    二、六坝村农业生产
    三、六坝村农业科技
    四、费孝通与六坝村
    五、六坝村传播媒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六坝村农膜技术的扩散
    一、现代农业技术下乡
        (一)农膜的含义
        (二)六坝村引进地膜前我国地膜技术推广概况
        (三)六坝村引进地膜前甘肃地膜技术扩散过程
        (四)六坝村地膜技术引进
    二、农膜技术的传播扩散
        (一)创新-决策过程模式
        (二)行政强制力下的话语博弈
        (三)技术扩散中的传播网络
    三、“依附型扩散技术”
        (一)“技术群”与“依附型扩散技术”
        (二)“依附型扩散技术”的适用性
        (三)“依附型技术”扩散的其他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六坝村农膜回收观念的扩散
    一、农膜回收的政策背景
        (一)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媒体监督倒逼行政作为
        (二)“全域无垃圾治理”:直面农业面源污染
    二、农膜回收观念的延续与变化
        (一)自发回收:一种朴素的环保观
        (二)组织回收:一种行政强制力
        (三)回收赚钱:一笔不划算的经济账
        (四)技术更新:一种乡土智慧
    三、农膜回收中的传播网络
        (一)传播策略
        (二)传播渠道
        (三)话语博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膜推广与回收的创新扩散比较
    一、技术扩散与观念扩散
        (一)创新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二)知行不合一的“KAP差距”
    二、付诸行动与改变观念:一本经济账
        (一)创新的经济因素影响
        (二)“个体指责”与“体系指责”
    三、“中心化”与“非中心化”:两种扩散系统
        (一)“中心化”扩散系统
        (二)“非中心化”扩散系统
    四、政府与市场:三种扩散模型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尴尬”的农膜
参考文献
附录1:受访者信息
附录2:田野日志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果园与设施农业用地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遥感影像分类方法
        1.2.2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1.2.3 农作物类型遥感提取
        1.2.4 文献总结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作物种植结构
        2.1.3 果业发展概况
        2.1.4 设施农业概况
    2.2 基础数据
        2.2.1 遥感数据
        2.2.2 地面调查数据
        2.2.3 其他数据
    2.3 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2.3.1 GLCM纹理
        2.3.2 分形纹理
        2.3.3 空间自相关纹理
        2.3.4 小波纹理
    2.4 监督分类方法
        2.4.1 SVM分类
        2.4.2 RF分类
        2.4.3 MLC分类
        2.4.4 ANN分类
    2.5 分类结果评价
        2.5.1 分类精度总体评价
        2.5.2 单一类别识别精度评价
        2.5.3 不同分类模型显着性差异
第三章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光谱特征分析与分类
    3.1 影像预处理
        3.1.1 正射校正
        3.1.2 辐射校正
        3.1.3 影像配准
        3.1.4 数据融合
    3.2 光谱特征分析
        3.2.1 影像光谱统计特征
        3.2.2 典型地物的影像特征
        3.2.3 不同地物的光谱特征
    3.3 光谱特征分类结果与分析
        3.3.1 苹果园研究区
        3.3.2 猕猴桃园研究区
        3.3.3 设施农业研究区
    3.4 讨论与结论
        3.4.1 讨论
        3.4.2 结论
第四章 面向果园提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纹理特征分析
    4.1 研究区与遥感数据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遥感数据
    4.2 纹理特征提取
        4.2.1 GLCM纹理特征提取
        4.2.2 小波纹理特征提取
        4.2.3 分形纹理特征提取
        4.2.4 空间自相关纹理特征提取
    4.3 基于GLCM的苹果园纹理特征分析
        4.3.1 最佳纹理窗口选择
        4.3.2 纹理特征提取结果
        4.3.3 不同地物的纹理统计特征
        4.3.4 不同纹理特征分类结果对比
    4.4 基于小波变换的猕猴桃园纹理特征分析
        4.4.1 小波纹理特征提取过程
        4.4.2 小波纹理提取结果与分析
        4.4.3 GLCM与分形纹理特征提取
        4.4.4 不同纹理特征分类结果比较
        4.4.5 小波纹理对苹果园提取的适用性分析
    4.5 讨论与结论
        4.5.1 讨论
        4.5.2 结论
第五章 QuickBird影像果园用地信息提取研究
    5.1 研究区与数据
        5.1.1 研究区和遥感数据
        5.1.2 样本数据
    5.2 技术路线和方法
        5.2.1 技术流程
        5.2.2 特征提取
        5.2.3 分类模型构建
        5.2.4 分类结果评价
    5.3 基于SVM的苹果园用地信息提取
        5.3.1 SVM核函数选取与分类模型优化
        5.3.2 提取结果对比
        5.3.3 苹果园提取精度分析
    5.4 基于RF的猕猴桃园用地信息提取
        5.4.1 RF参数选取与分类模型构建
        5.4.2 提取结果对比
        5.4.3 提取精度分析
    5.5 讨论
        5.5.1 不同分类方法分类精度分析
        5.5.2 建模样本对分类精度的影响
        5.5.3 数据融合对果园提取精度的影响
    5.6 结论
第六章 基于GeoEye-1和SPOT-7 影像的设施农业用地提取
    6.1 研究区与数据
        6.1.1 研究区
        6.1.2 遥感数据
        6.1.3 样本数据
    6.2 技术路线和方法
        6.2.1 特征提取
        6.2.2 遥感图像监督分类方法
        6.2.3 分类精度评价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小波纹理特征提取结果
        6.3.2 RF分类参数选取及分类模型构建
        6.3.3 不同分类特征分类精度分析
        6.3.4 不同分类方法分类精度分析
        6.3.5 不同影像的温室大棚提取结果
    6.4 讨论与结论
        6.4.1 讨论
        6.4.2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榆林市大棚葡萄栽培试验技术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我国葡萄栽培现状
    1.3 葡萄品种介绍
        1.3.1 无核翠宝
        1.3.2 醉金香
    1.4 不同环境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1 温度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2 光照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4.3 水肥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5 激素对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1.5.1 生长素(IAA)对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1.5.2 赤霉素(GA)对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1.5.3 细胞分裂素(CK)对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1.6 试验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葡萄新品种引种栽培管理
    2.1 材料和研究地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栽植大棚概况
    2.2 第一年栽培管理技术
        2.2.1 栽植前准备
        2.2.2 苗木选择与定植
        2.2.3 温湿度管理
        2.2.4 肥水管理
        2.2.5 架势管理
        2.2.6 病虫害预防
        2.2.7 休眠期管理
    2.3 第二年栽培管理技术(初果期)
        2.3.1 升温时间及葡萄休眠解除
        2.3.2 温湿度管理
        2.3.3 水肥管理
        2.3.4 架式管理
        2.3.5 休眠期管理
    2.4 第三年管理技术(盛果期)
        2.4.1 温湿度管理
        2.4.2 水肥管理
        2.4.3 架式管理
        2.4.4 病虫害防治
        2.4.5 休眠期管理
第三章 不同激素处理对葡萄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
        3.2.1 不同浓度GA3处理对无核翠宝果实品质的影响
        3.2.2 不同激素处理对醉金香葡萄果实膨大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阳光玫瑰葡萄设施生产技术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1.2 设施葡萄栽培的研究进展
    1.3 影响葡萄生长的环境因素
    1.4 阳光玫瑰葡萄简介
    1.5 阳光玫瑰葡萄引种表现
    1.6 阳光玫瑰葡萄栽培技术应用进展
    1.7 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条件
    2.3 试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物候期调查
    3.2 植物学特性调查
    3.3 疏果粒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影响
    3.4 掐穗尖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影响
    3.5 定植密度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影响
第四章 阳光玫瑰葡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调查
    4.1 日光温室大棚的基本情况
    4.2 架式及整枝形式
    4.3 设施环境控制
    4.4 栽培管理技术
    4.5 土肥水管理
    4.6 花果管理
    4.7 病虫害防治
    4.8 冬季防寒
第五章 讨论
    5.1 阳光玫瑰葡萄的引种表现
    5.2 不同架式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影响
    5.3 花穗整形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影响
    5.4 不同疏果程度对阳光玫瑰葡萄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加温温室阳光玫瑰葡萄工作历
作者简介
致谢

(8)西安都市圈农业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1.2.2 农业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1.2.3 发展动态评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何村概况
        2.1.2 杜陵村概况
        2.1.3 马家村概况
    2.2 数据来源
第3章 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测评
    3.1 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测评模型
    3.2 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评结果及变化
        3.2.1 “粮—菜”转变区
        3.2.2 “粮—果”转变区
        3.2.3 “粮—粮”转变区
第4章 农业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4.1 农业结构测评
    4.2 现代农业科技水平测评
        4.2.1 测评指标体系
        4.2.2 指标权重确定
    4.3 农民行为调查
    4.4 农业转型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与差异
        4.4.1 不同农业转型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4.4.2 农业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对比分析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德安县农业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葡萄设施栽培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结构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路线
    1.3 主要创新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主要创新点
        1.3.2 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设施葡萄栽培研究文献综述
    2.3 国内外设施葡萄栽培研究概况
        2.3.1 国外设施葡萄栽培研究现状及发展
        2.3.2 我国设施葡萄产业研究现状及发展
3 聂桥镇梓坊村设施葡萄栽培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3.1 德安县聂桥镇梓坊村设施葡萄栽培现状
    3.2 梓坊村设施葡萄栽培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3.2.1 农户采用栽培技术的意愿
        3.2.2 农户采用栽培技术的态度
        3.2.3 农户采用栽培技术的规模
        3.2.4 农户采用栽培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
4 聂桥镇梓坊村设施葡萄栽培技术应用存在问题及原因
    4.1 气候环境条件的限制
    4.2 品种结构不合理,成熟期集中
    4.3 栽培技术不成熟
    4.4 生产规模小,发展不均衡
    4.5 机械产业化水平低
    4.6 葡萄销售出路单一
    4.7 合作社的力量发挥不够
    4.8 政府扶持力度薄弱
5 聂桥镇梓坊村设施葡萄栽培技术发展方向与对策建议
    5.1 设施葡萄栽培技术发展方向
        5.1.1 完善设施葡萄栽培技术
        5.1.2 引进新的优良品种
        5.1.3 规模化、规范化生产
        5.1.4 加强设施葡萄生产信息化技术研究
    5.2 对策建议
        5.2.1 加强技术投入
        5.2.2 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5.2.3 依靠品牌效应,扶持龙头企业
        5.2.4 建立有效的营销体系,实现生产、销售一体化
        5.2.5 依托合作社对果农进行统一管理、培训
        5.2.6 建立示范基地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采用设施葡萄栽培技术调查问卷

四、大棚葡萄一年两茬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南疆典型区设施园艺不同模式技术效率比较研究[D]. 李梦.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郭晶.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3]古韵新风 ——北京市延庆区乡村农业文化景观传承研究[D]. 黎黎. 天津大学, 2019(08)
  • [4]农膜推广与回收的创新扩散研究 ——基于张掖市六坝村的实地调查[D]. 李丽. 兰州大学, 2019(08)
  • [5]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果园与设施农业用地提取方法研究[D]. 宋荣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7)
  • [6]榆林市大棚葡萄栽培试验技术与应用[D]. 折叶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7]阳光玫瑰葡萄设施生产技术调查研究[D]. 谷跃.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西安都市圈农业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D]. 宋冰洁.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9]德安县农业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葡萄设施栽培技术为例[D]. 金鹏. 江西农业大学, 2015(03)
  • [10]大棚葡萄一年两茬新技术[J]. 辽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1(08)

标签:;  ;  ;  ;  ;  

温室葡萄一年两季新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