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诗歌的隐性

论中国诗歌的隐性

一、论中国诗歌的含蓄性(论文文献综述)

岳阳[1](2021)在《文本细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典诗词都是经过岁月积淀的经典之作,它们承载着我国璀璨的历史文化,蕴含着华夏民族的勤劳智慧,无论是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还是陶冶学生人格方面,都是绝佳的精神盛宴,近几年来“国学热”的兴起,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古诗词的关注。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学好古诗词是从四个层面进行考量,一是提高语文知识技能,增强语文学习能力,二是陶冶情操,增长智慧,三是提升学生的品味情趣,四是完善学生人格的自由发展。但是当前中学生并没有掌握有效的方法,教师对古诗词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文本细读”法与初中古诗词教学相结合,试图能够拓展古诗词教学实践的视野,探寻一些适用于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解决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以期帮助他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建立优质而又高效的语文课堂。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依据、文献综述,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以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初中古诗词文本细读法教学现状的调查,再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当前文本细读法应用于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二部分论述文本细读法应用于古诗词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原则。首先,古诗词语言的凝练性、情感的含蓄性以及丰富的艺术手法适合应用文本细读法进行分析解读;其次,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文本细读应遵循整体性、多元性、人文性的原则。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文本细读法应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首先要提升教师对文本细读法的应用能力,不断培养学生对该方法的使用,其次师生在课前都要进行素读,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师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包括研读语言,研读表达技巧,研读助读系统,最后,文本的解读是个性化的,在悟读文本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诵读吟咏,体味情感,二是还原原型,探寻内涵,三是联想想象,填充空白,四是比较分析,深悟用意。

张越君(Truong Viet Quan)[2](2021)在《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研究》文中认为汉越语是汉语和越南语长期接触的产物,是越南语的有机组成部分。越南语中借入的部分汉语,受越南语言和文化的影响,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均发生了变化,本文以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为研究对象,来考察上述诸变化。越南歌谣是越南口头文学最典型的体裁之一,其内容众多、题材丰富、形式特殊,是越南传统文化的象征。越南歌谣中存在大量汉越语,《越人歌谣宝库》中一共有16098首歌谣,有12628首歌谣都出现了汉越语,占比78.4%。将越南歌谣作为研究汉越语的材料,一方面能够重新界定汉越音、汉越语以及越南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层次,指出汉越语构造特点、语义特征以及语用价值,从中找到汉越语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阐述作为越南语书面语的汉越语在越南民间口头诗歌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为何汉越语是越南语中的一种特殊语言,并且说明中国语言文化对越南歌谣的影响。在语音方面,中古汉语传入越南后就已产生变化,中古汉语语音的变化包括声、韵、调三方面,三者的变化不是同时、同步发生的。在中古汉语语音向如今的汉越音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汉越音中留下了一些变化痕迹,越南语中方言汉越音和越化汉越音体现出这一演变过程。这些痕迹表明汉语南方方言(粤语)对汉越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构造方面,汉语词汇进入越南语后,受越南语语言内部规律的支配,或多或少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汉语“越化”程度的高低,越南人在汉越语素的基础上使用倒序或换改汉越语的语素的方法来构成新词,也按汉语或越南语语序构成新词。汉越语的构造并非固定不变,汉越语也随着越南文化、越南语内部规律以及歌谣的内部要求而灵活变化。在语义方面,汉语进入越南语后,有些汉语源语的语义产生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是中越文化还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汉语进入越南语后,为了适应越南文化则产生变化;另一个原因是越南语的同义现象使得汉语的语义产生变化。汉越语语义变化常表现为缩小汉语源语的语义或者改变汉语源语的意义,这也改变了汉越语的语体色彩。越南歌谣中汉越语产生新义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词汇隐喻和词汇转喻,另外,在社会背景和具体语境中,越南人可能会对汉语产生误解,误解之后的意义成为汉越语的新义。汉越语虽然还保留汉语源语的语境表征意义,但它主要象征美好、素雅的形象。越南歌谣存在大量汉越语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越南深受中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二是中国文学也对歌谣体式有着深刻的影响;三是汉越语在越南歌谣中还有修辞及语用价值。汉越语能为越南歌谣添加庄重、素雅的色彩,增加歌谣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含蓄性,也可以体现歌谣的礼貌原则和隐含会话含义等。本文全面考察越南歌谣中汉越语在语音、构造、语义、修辞及语用等方面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汉越语与非汉越语之间的区别,指出汉越语上述诸变化的规律,为汉越语研究理论提供了新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

陈亚[3](2020)在《严羽“入神”诗论探究》文中提出严羽于《沧浪诗话·诗辨》篇中提出“入神”这一诗学理论,并将其视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审美境界。“入神”作为中国古典诗学中的一个重要审美观念,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入神”说作为严羽诗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妙悟”“兴趣”“入理”“入圣”等诸诗论有着密切关联,具有丰富的诗学意蕴和历史价值,给予了后世诗人、诗论家以多方启发。本文以严羽“入神”这一诗学理论为研究对象,从严羽“入神”说的历史渊源、与其它相关诗学理论的关系、诗学意蕴以及诗学影响四个层面展开论述。本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论述严羽“入神”说的历史渊源。“入神”一词经由“神”的原义延伸并上升到哲学与美学领域,进而向文学艺术观念转化,并随着诗学的自觉渗入诗学领域。严羽继承了前人关于“神”的丰富论述,并建立起以“入神”为中心的诗学体系,将“入神”视为诗歌审美的最高标准,将“诗而入神”的意义弘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二章分析严羽“入神”说与“妙悟”“兴趣”“入理”“入圣”几者的关系。“入神”与“妙悟”“兴趣”等共同构成了严羽的诗学理论体系,几者有密切关系。“妙悟”为“入神”的必经途径,而“兴趣”则为“入神”的审美表现。同时,严羽批驳江西诗派“以议论为诗”的做法,并强调“理”是诗歌得以“入神”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另外,“入神”“入圣”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入神”高于“入圣”,而由“圣”亦可“入神”。第三章探究严羽“入神”说的诗学意蕴。“入神”说并不是一个虚无缥缈、毫无依托的诗学概念,而是需要借助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而严羽的“入神”说是一个无法简单地用一句话就能界定清楚的诗学概念,其包蕴着“词理意兴,浑融无迹”“境生象外,余韵无穷”以及“物我交融,浑然一体”三个方面的诗学内涵。又严羽将李、杜二人视为诗而“入神”的典范,这与严羽所处的时代背景、严羽的诗学主张不无关联。李、杜的诗歌虽皆可达到“入神”之境,然二人之诗“入神”的主要表现又明显不同。第四章探讨严羽“入神”说的诗学影响。严羽的“入神”说无论是对后世的诗歌理论,还是对后世的诗歌创作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严羽的“入神”说给予了后世诗人、诗论家以多方启发,为后世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诗论家建构自己的观点、主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元明清时期的诗论家对于严羽“入神”说诗学内涵的理解与体悟,相应地促进了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进步发展。此外,严羽的“入神”说由于表露出明显地“尊唐抑宋”的诗学倾向,对后世诗歌理论、诗歌创作亦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李春容[4](2020)在《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被誉为“诗的国度”,我国古代诗词品类繁多、灿若星辰,古代诗人常常通过简洁凝练的诗句、内蕴丰富的意境抒发心志、表达情感。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一直都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而古诗词意境教学,又是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一项基础性、关键性的内容。意境因其表达含蓄、韵味无穷等特点,深受诗人喜爱,诗人常常通过营造意境来扩大诗词境界、丰富诗词意蕴;教师指导学生赏析古诗词意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情感、提升审美鉴赏素养,还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语言运用规律、发展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这些作用与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无不契合。然而,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意境教学常常被轻视,而且具体教学中存在着重分析轻感悟、重灌输轻探究等诸多问题,因此,应当在古诗词意境教学方面多做些研究,引导大家更多地关注古诗词意境,更好地通过意境去发现古诗词的情感与诗意之美。虽然山西省还未进行新课程改革,但这是大势所趋,在古诗词意境教学现状下,我们可以尝试利用“新课标”中的先进理念、方法来改进教学策略,所以本文试图结合“新课标”提出的一些相关理论探究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从而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帮助,也为新课改打好基础。本文从理论研究着手,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了关于“高中古诗词教学”“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的研究现状,逐步明确了改进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的研究方向和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释意象、意境概念的内涵,分析古诗词意境的整体性、多义性、生成性、含蓄性特点,论述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对于古诗词教学和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接着,深入三所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比较深入地了解高中的古诗词意境教学现状,发现了意境认知偏差、疏于合作探究、轻视情感体验、扼杀多义解读、忽视主动积累等共性问题;并从教师的鉴赏素养水平、先进理念的运用情况、情境创设的能力、对古诗词意境特性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成效的检测评价方式等方面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结合古诗词意境的特性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借鉴古诗词意境教学实践经验,参照“新课标”中的先进理论,提出了“提升素养,有效指导,夯实意境赏析根基”“更新观念,转变方式,尊重学生鉴赏主体地位”“创设情境,调动感官,引发学生联想与想象”“关注特性,完善方法,挖掘意境的无穷韵味”“明确标准,优化评价,升华意境学习成效”五个方面的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

吴钟婕[5](2020)在《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语境教学的古诗教学设计在形成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学古诗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在中学古诗语境教学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力求探索出一条解决中学古诗教学设计问题的有效路径。本文分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主要是阐明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正文由七章组成,分别是:第一章,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的依据。该部分从理论和现实方面阐明古诗教学和语境教学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章,中学古诗语境教学现状。该部分以中学古诗语境教学调研为主要构成部分,分别从中学古诗语境教学现状调查、数据处理、结果及原因分析来完成对中学古诗语境教学的调研,阐明当前教学形势下古诗教学设计和语境教学结合的可取性。第三章,中学古诗语境解读。古诗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基础。该部分先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视角对中学课本中的古诗进行解读,然后从上下文语境解读法、社会文化语境解读法、认知语境解读法等几种方法进行古诗解读,探索解读古诗的新的切入口。第四章,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目标设计。该部分将古诗语境教学的目标设定为提升品读诗歌语言的能力、开拓培养诗性思维的方式、增强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四个方面。力图深入贯彻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第五章,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内容设计。该部分立足文本、学情和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并尝试联系语篇学、课程类型和汉语风格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内容设计。第六章,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的教法选择。该部分尝试将语境教学的几种方法——上下文教学法、情景语境教学法、社会文化语境教学法、认知语境教学法和虚拟语境教学法运用于古诗教学设计中,并将诵读法置于语境教学理论指导下,思考解决古诗教学问题的新的方法。第七章,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设计课例展示。该部分笔者根据前面的探索,尝试着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了教学设计,力求能体现出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的基本精神。结语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陈露丹[6](2020)在《唐五代诗格理论及其空间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诗格作为指导唐人近体诗创作而撰写的一类理论批评样式或着述,具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美学蕴涵,是唐诗学乃至中国古代诗学形式审美观念的高度升华和理论总结,也是考察有唐代诗学材料中最主要的一种。诗格作为唐代诗学理论创作的主体,对于当代研究者探析唐人对唐代诗歌的理论建构具有重大的诗学意义,与此同时,它亦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类文学理论批评样式,于后人而言,更是一笔丰厚的诗学理论与美学资源。中国古代诗学中的空间问题,从20世纪初期逐渐被发掘,直至八九十年代以后至今,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空间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空间之美自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或者说诗学理论建构的终极审美追求。本文通过对唐五代诗格着述中的比兴、物象、对偶以及意境等核心理论或范畴的全面考察探究,发现它们与唐人诗歌创作时的思维方式、构成要素、营造手法以及审美追求密切相关。在诗歌创作构思层面,比兴作为诗歌艺术至关重要的表现手法与创作技巧,与生俱来具有一种直觉与隐喻的空间思维,与物象理论相结合生成意象,具体呈现为一种具象可感、虚实相生的意象空间,为意境空间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在诗歌语言结构层面,对偶能将天地宇宙间互补、对立的物象同时并置呈现,从而在诗歌语言之流中营造出了一种徘徊与回旋的空间结构以及诗意与审美的空间感,以最终实现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境界,亦即意境的审美想象空间的生成。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系统,而“空间”则是将它们彼此串连在一起的一根红线,其共同目的即为了最大限度突破近体诗局限,增强诗歌言象意之间的张力以丰富圆融意义的表达和意境审美空间的开拓。

林美霞[7](2020)在《“部编本”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内容的选择研究》文中提出古典诗歌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格的健全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古典诗歌教学仍存在一定问题。究其原因,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过于关注教学形式,而忽略了对“教什么”的思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和僵化,这也就导致古典诗歌教与学的效果不太理想。“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古典诗歌的选文比重,增强了对古典诗歌的重视。所以,解决古典诗歌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重建古典诗歌有效教学课堂,已经迫在眉睫,亟需有效方法的提出。本论文的研究从“部编本”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内容的选择入手,结合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分析古典诗歌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和策略。首先,笔者从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文体特征、学情确定了教学内容选择的四大依据;其次,再在这四个依据的基础上探讨“部编本”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内容选择的具体策略。策略有五个方面:紧扣课标,选择目标切入点;挖掘教材,选取教学重难点;定位文本,突出文体个性点;聚焦学情,确定教学落脚点;立足教师实际,教学相长寻找契合点;最后,对课例分析说明,在教学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做出三点反思,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二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契合的教学方法;三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对语文教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上述内容的研究,以期让“诗味”更好的融入课堂,为一线教师在合理选择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内容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程仁君[8](2019)在《中国诗歌含蓄性原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诗歌的含蓄性一直为文艺理论家重视,也是很多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诗人之所以要含蓄地显现主题,主要是受社会政治因素、社会佛道思想、社会文艺理论思想以及个人情思的复杂性这些因素的影响。

程仁君[9](2019)在《中国诗歌含蓄性的表现形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诗歌的含蓄性一直为文艺理论家所重视,也是很多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含蓄表达个人情思与直接表达个人情思是诗歌主题显现的两种方式,历代诗人主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去创造含蓄表达的效果。

李翠萍[10](2019)在《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意象是构成古典诗歌的基本元素,它融合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体现了诗人的气质和个性,是沟通读者和诗人心灵的媒介。古诗词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语言含蓄凝练,从意象角度解读、教授古诗词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体会诗词意境和感悟古人情怀,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本论文把剖析意象作为切入点,阐述了意象概念的发展和意境的内涵,梳理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意象,对其中出现频次较多的重点意象如月、流水、落日等以及各种题材诗词的经典意象进行了解读;并从意象的视听、修辞的角度对古诗词意象进行了阐释;以着名诗人的经典意象——陶渊明的“菊花”意象和古代诗歌的经典意象——“月”意象为案例,对经典意象做出了具体的分析。通过实践调查,古诗词意象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学生对古诗词意象理解模糊,古诗词意象的积累少,意象捕捉不全面;教师对古诗词意象的解读不够深入,不注重对意象组合的理解,缺乏对古诗词意象的有效引导,淡化意象,轻视诗词意境等。这使古诗词意象教学应有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应用和体现。在对初中古诗词意象教学现状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寻找、确立古诗词意象入手,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一、吟诵推敲意象,知人论世;二、运用意象思维,还原画面;三、由意象入意境,因境悟情;期望能对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论中国诗歌的含蓄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国诗歌的含蓄性(论文提纲范文)

(1)文本细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古诗词文本细读法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初中古诗词文本细读法教学现状调查概况
        一、调查目的及过程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问卷及分析
    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文本细读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文本细读法掌握不佳
        二、教师文本细读的尺度不当
    第三节 初中古诗词文本细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古诗词的文本细读表面化
        二、对古诗词细读下的审美教育功能弱化
        三、教师文本细读的方法欠缺
第二章 文本细读法应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必要性及原则
    第一节 文本细读法应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必要性
        一、古诗词语言的凝练性
        二、古诗词情感表现的含蓄性
        三、古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的艺术手法
    第二节 文本细读法应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原则
        一、注重古诗词文本的整体性
        二、尊重古诗词解读的多元性
        三、挖掘古诗词文本的人文性
第三章 文本细读应用于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策略
    第一节 培养与提升师生的文本细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
        二、提升教师的文本细读能力
    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文本细读法教学实施步骤
        一、素读---对文本进行初步感知
        二、研读---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
        三、悟读---对文本进行个性品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对象及内容
    0.4 研究目的及意义
    0.5 研究方法
    0.6 语料来源
    0.7 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从歌谣中的汉越语看汉语借词历史层次
    1.1 中越语言接触的历史
        1.1.1 汉语汉字在越南的传播
        1.1.2 从越南歌谣看中越语言接触
    1.2 汉越语的界定
        1.2.1 汉源词与汉越语的关系
        1.2.2 汉越音与汉越语的关系
        1.2.3 汉越语的定义
    1.3 越南语中越化汉越语层
        1.3.1 汉语借词的历史分期
        1.3.2 从汉越语看汉越音系
        1.3.3 越化汉越音
        1.3.4 越南语中汉语方言借词的归属
        1.3.5 越南歌谣中汉越音的变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越南歌谣中汉越语的构造特点
    2.1 汉越单纯词与汉越合成词的构词特点
        2.1.1 汉越语素
        2.1.2 汉越单纯词
        2.1.3 汉越合成词
    2.2 汉越固定短语的构造特征
        2.2.1 汉越谚语
        2.2.2 汉越成语
        2.2.3 全造汉越固定短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南歌谣中汉越语的语义生成
    3.1 汉越语的语义变化
        3.1.1 社会因素
        3.1.2 同义词因素
        3.1.3 语体因素
    3.2 汉越语创造新义的途径
        3.2.1 词汇隐喻
        3.2.2 词汇转喻
        3.2.3 其它途径
    3.3 汉越语在歌谣中的语境表征意义
        3.3.1 指事物
        3.3.2 指颜色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越语在越南歌谣中的修辞及语用价值
    4.1 越南歌谣使用汉越语的原因
        4.1.1 经济
        4.1.2 政治
        4.1.3 社会
        4.1.4 中国文学对越南歌谣的影响
    4.2 汉越语的修辞价值
        4.2.1 增添歌谣的庄重、素雅色彩
        4.2.2 加强歌谣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4.2.3 加强歌谣的含蓄性
    4.3 汉越语在歌谣中的语用价值
        4.3.1 体现礼貌原则
        4.3.2 体现歌谣隐含的会话含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越南歌谣中汉越音声母系统的表现
    附录二 越南歌谣中汉越音韵母
    附录三 越南歌谣中汉越音声调
    附录四 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不包括人名和地名)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致谢

(3)严羽“入神”诗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严羽“入神”说探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有关“入神”说的溯源
        一、“神”渗透哲学领域
        二、“神”进入艺术领域
        三、“神”渗入文学领域
    第二节 严羽对“入神”说的继承与发展
        一、借“禅”入“神”
        二、由“兴”入“神”
第二章 严羽“入神”说与相关诗学理论的关系
    第一节 “入神”与“妙悟”“兴趣”
        一、“入神”的必经途径:“妙悟”
        二、“入神”的审美表现:“兴趣”
    第二节 “入神”与“入理”
        一、画中求“理”,造理“入神”
        二、以“理”入诗,融理“入神”
    第三节 “入神”与“入圣”
        一、“入神”高于“入圣”
        二、由“圣”“入神”
第三章 严羽“入神”说的诗学意蕴
    第一节 “入神”的基本条件
        一、学而“入神”
        二、“虚静”而“入神”
        三、“变”而“入神”
    第二节 严羽“入神”说的诗学内涵
        一、词理意兴,浑融无迹
        二、境生象外,余韵无穷
        三、物我交融,浑然一体
    第三节 “诗而入神”的李、杜典范
        一、严羽“入神”说推尊李杜的原因
        二、李白诗之“入神”
        三、杜甫诗之“入神”
第四章 严羽“入神”说的诗学影响
    第一节 对后世诗学理论的影响
        一、开拓“以神论诗”的传统
        二、推动诸多诗论的产生
        三、发扬“李杜不当优劣”论
    第二节 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追求自然天成之美
        二、重视含蓄蕴藉之作
        三、主张情性抒发之“真”
    第三节 严羽“入神”说的负面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4)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
        1.2.2 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意象
        2.1.2 意境
    2.2 意境与意象的关系
    2.3 古诗词意境的特性
    2.4 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的意义
        2.4.1 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对古诗词教学的作用
        2.4.2 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对发展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
3 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1 研究设计
        3.1.2 研究实施
    3.2 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现状
        3.2.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3.2.2 教师访谈结果
    3.3 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3.3.1 “意境”认知偏差,产生理解隔膜
        3.3.2 习惯传统灌输,疏于合作探究
        3.3.3 重视知性分析,轻视情感体验
        3.3.4 追求统一理解,扼杀多义解读
        3.3.5 忽视主动积累,鉴赏成效甚微
    3.4 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教师鉴赏素养局限,学习指导有所欠缺
        3.4.2 先进教学理念缺失,鉴赏主体严重错位
        3.4.3 情境创设方法单一,想象联想难以激发
        3.4.4 意境特性重视不足,意蕴情感挖掘不够
        3.4.5 质量检测方式陈旧,鉴赏成效评价不当
4 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
    4.1 提升素养,有效指导,夯实意境学习根基
        4.1.1 厘清“意境”相关概念,消除学生理解隔膜
        4.1.2 指导学生梳理整合,积累典型意象与意境
    4.2 更新观念,转变方式,尊重学生鉴赏主体地位
        4.2.1 设计创新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4.2.2 设置有效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4.3 创设情境,调动感官,引发学生联想与想象
        4.3.1 诵读感知,由“音”入“境”
        4.3.2 构造图景,由“画”入“境”
    4.4 关注特性,完善方法,挖掘意境的无穷韵味
        4.4.1 掌握诗词意象,感知品味整体意境
        4.4.2 把握方法技巧,发掘深层情感意蕴
    4.5 明确标准,优化评价,升华意境学习成效
        4.5.1 明确标准,丰富检测方式
        4.5.2 优化评价,升华鉴赏成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高中生古诗词意境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B 关于高中生古诗词意境教学情况的访谈提纲
致谢

(5)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古诗
        (二)教学设计
        (三)古诗教学设计
        (四)语境教学
        (五)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设计
    三、研究现状
        (一)中学古诗教学研究现状
        (二)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三)语境教学研究现状
        (四)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调查访问法
        (三)教育观察法
第一章 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的依据
    第一节 中学古诗教材呈现及分析
        一、古诗的教材呈现
        二、古诗的教材分析
    第二节 古诗教学设计和语境教学结合的必要性
        一、古诗教学设计与语境教学结合的理论基础
        二、古诗教学设计与语境教学结合的现实需要
第二章 中学古诗语境教学现状
    第一节 中学古诗语境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研究设计
    第二节 中学古诗语境教学现状数据处理
        一、调查问卷数据收集
        二、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第三节 中学古诗语境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一、中学古诗语境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二、中学古诗语境教学现状调查原因分析
第三章 中学古诗语境解读
    第一节 中学古诗语境解读视角
        一、语言视角
        二、思维视角
        三、审美视角
        四、文化视角
    第二节 中学古诗语境解读方法
        一、上下文解读法
        二、社会文化语境解读法
        三、认知语境解读法
第四章 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目标设计
    第一节 提升品读诗歌语言的能力
        一、古诗语言特点
        二、古诗教学语言能力目标设计策略
    第二节 开拓培养诗性思维的方式
        一、诗性思维界定
        二、古诗教学思维能力目标设计策略
    第三节 增强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
        一、语境审美释义
        二、古诗教学审美能力目标设计策略
    第四节 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优秀文化辨析
        二、古诗教学文化能力目标设计策略
第五章 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内容设计
    第一节 立足文本的古诗语境教学内容设计
        一、从语篇功能角度进行古诗教学内容设计
        二、从选文类型角度进行古诗教学内容设计
        三、从汉语风格角度进行古诗教学内容设计
    第二节 立足学情的古诗语境教学内容设计
        一、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出发进行古诗教学内容设计
        二、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进行古诗教学内容设计
        三、从学生学习状态出发进行古诗教学内容设计
    第三节 立足课程标准的古诗语境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程目标要求与古诗语境教学内容设计
        二、学习任务群要求与古诗语境教学内容设计
        三、学业质量评价要求与古诗语境教学内容设计
第六章 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的教法选择
    第一节 上下文教学法与古诗教学设计
        一、上下文教学法实施策略
        二、古诗教学设计运用上下文设计法例说
    第二节 情景语境教学法与古诗教学设计
        一、情景语境教学法实施策略
        二、古诗教学设计运用情景语境设计法例说
    第三节 社会文化语境教学法与古诗教学设计
        一、社会文化语境教学法实施策略
        二、古诗教学设计运用社会文化语境设计法例说
    第四节 认知语境教学法与古诗教学设计
        一、认知语境教学法实施策略
        二、古诗教学设计运用认知语境设计法例说
    第五节 虚拟语境教学法与古诗教学设计
        一、虚拟语境教学法实施策略
        二、古诗教学设计运用虚拟语境设计法例说
    第六节 诵读法与古诗教学设计
        一、诵读法实施策略
        二、古诗教学设计运用诵读法例说
第七章 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设计课例展示
    第一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境教学设计
    第二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境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学目标设计说明
        二、教学环节设计说明
结语
附录
    附录A《中学古诗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B《关于中学古诗语境教学设计的访谈计划(教师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6)唐五代诗格理论及其空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概观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诗格比兴理论及其空间思维方式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比兴理论
        一、诗格“六义”之“比兴”
        二、“比兴”手法与“物象”
    第二节 诗格比兴理论与空间思维
        一、作为表现技巧的比兴特征
        二、作为空间思维方式的比兴
第二章 诗格物象理论及其空间构成要素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物象理论
        一、物象与意象概念辨析
        二、物象理论与意象完形
    第二节 诗格物象理论与空间构成
        一、“物象”的空间性构成
        二、“语言”的空间性构成
第三章 诗格对偶理论及其空间营造手法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对偶理论
        一、诗格对偶理论类型
        二、诗格对偶理论特征
    第二节 诗格对偶手法与空间营造
        一、回旋空间结构的建立
        二、丰富圆融意义的生成
        三、审美空间氛围的营造
第四章 诗格意境理论及其空间审美追求
    第一节 唐五代诗格中的意境理论
        一、王昌龄境论核心:三境说
        二、皎然诗境论核心:取境说
    第二节 诗格意境理论与空间审美
        一、意境空间构成前提:身体空间性
        二、意境空间构成基础:意象、虚实
        三、意境的空间审美追求:境生象外
结语
附录 唐五代诗格着述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7)“部编本”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内容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部编本”古典诗歌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第一节 课程标准
        一、语文课程性质
        二、课程目标的要求
    第二节 语文教材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歌选编分析
    第三节 文体特质
        一、文体的共性和个性
        二、文本的教学价值
    第四节 学生情况
        一、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第二章 “部编本”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内容选择的策略
    第一节 紧扣课标,选择目标切入点
        一、围绕古典诗歌常识,丰富学生积累
        二、把握古典诗歌语言,培养学生语感
        三、体验古典诗歌情感,健全学生人格
    第二节 挖掘教材,选择内容重难点
        一、分析助读系统,明确重点内容
        二、发掘作业系统,寻找教学难点
    第三节 定位文本,选择文体个性点
        一、突出古典诗歌的音乐性
        二、关注古典诗歌的凝练性
        三、抓住古典诗歌的含蓄性
        四、感受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五、明确古典诗歌语言风格
    第四节 聚焦学情,选择教学落脚点
        一、针对学生学习需要,选择合宜内容
        二、关注学生课堂状态,生成教学内容
    第五节 立足教师实际,教学相长寻求契合点
        一、立足自身个性,发挥自身优势
        二、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发展
第三章 “部编本”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内容选择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内容选择的案例分析
        一、《钱塘湖春行》教学案例
        二、《钱塘湖春行》教学内容选择的分析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内容选择的实践
        一、《满江红·小住京华》课前分析
        二、《满江红·小住京华》教学设计
        三、《满江红·小住京华》教学内容选择的分析
    第三节 “部编本”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内容选择的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契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的选择对语文教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中国诗歌含蓄性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歌的含蓄性
二、中国诗歌含蓄性的成因
    (一)社会原因
    (二)个人主观原因

(9)中国诗歌含蓄性的表现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歌的含蓄性
二、中国诗歌含蓄性的表现方式
    (一)内容上的含蓄表达
        1.主题有所指向的含蓄表达
        2.主题无所指向的含蓄表达
    (二)艺术形式上的安排造成的含蓄

(10)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意象的基本认识
    第一节 意象概念发展例略
    第二节 意象相近概念的区别
    第三节 意境理论
第二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概述
    第一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统计
    第二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的分类及组合
        一、自然地理类意象
        二、社会人文类意象
        三、意象组合
    第三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的特征
        一、含蓄性
        二、多义性
        三、传承性
        四、想象性
        五、模糊性
第三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解读
    第一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解读的角度
        一、意象的视听角度
        二、意象的修辞手法
    第二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的经典案例分析
        一、各种题材诗词的经典意象
        二、陶渊明诗中“菊花”意象的解读
        三、“月”意象的解读
第四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现状
        一、学生问卷调查
        二、教师访谈调查
    第二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的案例分析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运用的优点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缺少兴趣,缺乏古诗词积累
        二、教师淡化意象,轻视诗词意境
        三、教师只关注考试,不注重语文素养
第五章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确立的方法探索
        一、寻找主要意象,理解核心意义
        二、通过相关典故,拓展意象内涵
    第二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吟诵推敲意象,知人论世
        二、运用意象思维,还原画面
        三、由意象入意境,因境悟情
    第三节 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一、立足民族传统,加强意象与文化的联系
        二、传承意象之美,感受传统文化美的熏陶
        三、依据传统文化,拓展古诗词意象的意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四、论中国诗歌的含蓄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文本细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岳阳.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越南歌谣中的汉越语研究[D]. 张越君(Truong Viet Quan). 西南大学, 2021(01)
  • [3]严羽“入神”诗论探究[D]. 陈亚.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4]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研究[D]. 李春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5]基于语境教学的中学古诗教学设计研究[D]. 吴钟婕.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唐五代诗格理论及其空间问题研究[D]. 陈露丹. 兰州大学, 2020(12)
  • [7]“部编本”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内容的选择研究[D]. 林美霞.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中国诗歌含蓄性原因分析[J]. 程仁君. 课外语文, 2019(27)
  • [9]中国诗歌含蓄性的表现形式研究[J]. 程仁君. 汉字文化, 2019(15)
  • [10]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研究[D]. 李翠萍. 青岛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论中国诗歌的隐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