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豆在复苏中复苏

吉林大豆在复苏中复苏

一、吉林大豆在复苏中振兴(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羽[1](2021)在《中国生猪供给波动研究(2000年-2020年)》文中研究指明

刘广利[2](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张南[3](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研究 ——以衣食住行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如果说人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考察无疑是富有意义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变迁驶入“快速路”,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即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展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巨大变迁,分析引致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原因,进而来系统阐释、总结70多年来新中国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伟大成就、政策沿革和改革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服饰穿着变化明显。解放初期,城市居民的服饰穿着统一化,五十年代的中山装、人民装到列宁装、布拉吉,六十年代的老三样和老三色,“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红卫兵装和军便装,长期的计划供应使城市居民穿着风格单一朴素。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交流影响着服饰变迁。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服饰风尚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时尚潮流不断变化和更新。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呈现出从政治挂帅到自由个性的服饰风尚、从缺衣少穿到多样化的服饰消费、从主动接受到相互影响的服饰交流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定量供应、凭票购买,到现在日渐丰富的百姓餐桌、不出国门吃遍世界,中国城市居民饮食消费已经从以粮食为主的温饱消费向肉蛋奶、水产品、瓜果蔬菜等多样化饮食消费转变,从追求数量充足为主转向更加注重营养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从满足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呈现出饮食消费日趋合理、饮食方式逐渐多样、饮食观念日益多元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住房水平逐渐改善。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建立起一套政府主导的福利住房制度,对城市住房的建设和分配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这一时期大多数城市居民的住房非常拥挤,共用厨房、卫生间居多。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加快住宅建设的速度,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解决住宅供需矛盾,九十年代初国家开始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自由到市场上购买商品房,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同时为了保障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政府陆续兴建了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呈现出居住质量逐渐提高、家居装饰个性化多样化等特点,同时也凸显出住房不平等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解放初期,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的街道上行驶着公共汽车。一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车,自行车很少。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主要交通工具,而公共交通工具仍较短缺,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突出。改革开放以后,城市中的各种交通工具才迅速增多起来。到20世纪末,家用汽车开始进入中国寻常百姓的家庭,网约车也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近年来,低碳出行、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新时尚,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宠。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呈现出公共交通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出行工具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等特点。总体来看,70多年来中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一直在变化发展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地域、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差异性、政治色彩淡化等特征。

王娜[4](2020)在《伪满洲国农业金融统制研究》文中认为农业金融对稳定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北地区的农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的农业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一度陷入农业恐慌。伪满洲国建立初期,受自然灾害的破坏,农业生产亟待恢复发展,伪满政府加大了对春耕贷款的投入,东北地区农村社会相对稳定后,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农业金融的统制,伪满政府以农业金融机关作为农业金融统制的工具,在复苏农业生产方面起了一些作用。但是随着战争需求的扩大,日本进一步强化了对东北的统制与控制,东北的农业金融完全成为日本统制和掠夺农业资源的工具。伪满洲国末期日本对所需的农产品和农业技术加大了投入力度,东北地区农民所需要的资金和粮食方面投入不断萎缩,令东北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活极端贫困。在批判的同时,伪满政府在农业金融统制的过程中,对于水稻种植、农田水利工程、农业技术等方面遗留了一点条件。本文仅仅围绕伪满时期农业金融这条主线,系统分析了1932-1945年东北农业金融统制的客观状况和发展趋势,并对这一过程做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农业金融的状况,重点论述了伪满洲国农业金融统制的起步和确立。阐述了伪满洲国通过设立正式的农业金融机关作为统制工具,并剖析了农业金融对日本农业移民的倾斜。第二部分,系统分析了“兴农合作社”设立后对东北地区的农业金融统制的强化以及“兴农金库”的业务及其本质,深入挖掘日伪政府加强农业金融统制的目的。第三部分,主要对伪满洲国时期的农业金融作出了评价,农业金融统制具有超经济的强制性,保障了日本侵略战争中对粮食的需求,同时给东北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东北的农村社会造成了严重后果。

邢雯雯[5](2019)在《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扶持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显示国家的科技实力,展现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核心竞争力与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发展智能制造是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保证国家安全,打造强国发展的必经之路。经济新常态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转变,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和高端化转型升级,是我国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黑龙江省政府着重发展的产业之一。黑龙江省“十三五”规划中强调,研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如何结合黑龙江省省情与产业布局,有效运用政策工具支持本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亟待研究。从政治系统理论、激励理论以及产业集群理论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与比较分析法,概括的介绍了黑龙江省智能制造发展现状、现行扶持政策的内容与成效,剖析了现行各项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财政支持缺乏持续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小,人才政策难以吸引人才,科技政策激励效果不佳,公共服务政策不健全。究其原因是地区财政收入水平不高,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人才政策体系有待完善,科技创新环境相对较差,政府服务意识不到位。通过对美、德、日等拥有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的国家及国内其他省市在促进智能制造发展方面实施的有益政策分析,发现各国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与政策评估体系、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快产业联盟、产学研一体建设与创新平台建设等措施有效推动了智能化建设。在此基础上,针对已出台并执行的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黑龙江智能制造扶持政策的建议。研究表明,黑龙江智能制造扶持政策可从财税、金融、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公共服务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包括政府应机加大财税政策优惠力度,健全金融发展体系建设,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弥补智能制造人才政策不足等。

刘珣[6](2018)在《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罗斯一直非常注重对东部地区的开发,经历了俄国、苏联及俄罗斯三个不同的开发时期。本文从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以及人口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动因,分析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政策与措施,总结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成就与教训。在此基础上,探寻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对俄罗斯东部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预测,目的是进一步推进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化,探寻中俄合作新的突破点,夯实中俄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史做了系统的划分,即按照俄罗斯历史的三个阶段,把东部地区的开发史提炼为初步基础性开发、计划拓展性开发和战略选择性开发三个开发时期。尽管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三个时期不同,但开发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十分明显。相同点在于:不同时期东部地区开发的主体都是政府;不同时期的政府都是为了巩固国家政治统治,发展国家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而开发东部地区;鼓励移民、发展农业、促进工业发展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成为政府的主要开发政策;不可否认由政府主导的开发促进了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加剧了这一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而不同之处主要为开发诉求不同;开发政策不同;开发方式不同;开发重点不同。当前,俄罗斯对东部地区开发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高点,东部地区的开发不仅仅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诉求,也是其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重点转移的重要体现,因此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开发政策与措施,总结不同时期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成就与教训,进而把握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规律和特点,为创新中俄区域合作方式和领域提供依据。

李玉铭[7](2018)在《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文中研究表明上海远洋航运业在开埠之前虽已有发展,但范围却仅限于朝鲜半岛、日本等邻近国家。1843年上海开埠后,随着贸易重心由广州逐渐转移到上海,作为中西贸易运输载体的远洋航运中心也随之转移到了上海。1850年英国大英轮船公司将伦敦——香港的定期远洋航线延伸到了上海,标志着近代上海定期远洋航运的历史正式开启。本文以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发展过程中轮船企业的竞争、船舶的更替、航线的扩大以及远洋贸易结构的变革为主线,对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展与变迁进行了梳理与探究,并以此为视角来探讨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在近代上海城市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19世纪70年代以前,上海远洋航运业的经营者主要是在沪大洋行,他们凭借雄厚的实力垄断了当时上海的进出口贸易。在运输载体上主要是帆船,同时,为了提高效率争与夺市场,各大洋行争相使用了专门用来运输鸦片与茶叶的飞剪船。在货物运输方面,主要进口鸦片以及西方工业品,并以鸦片为主;出口方面则主要是中国的茶叶和生丝。1850年大英轮船公司开辟上海与欧洲间的定期航线,表明专业轮船公司开始介入上海远洋贸易,但直到70年代初,不管是大英轮船公司的一枝独秀亦或是与法国邮船公司、英国海洋轮船公司的“三巨头”争霸,由于轮船载重量小、运费高等限制性因素,专业轮船公司仍不是此一时期上海远洋运输的承运主力。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欧亚海底电缆的成功敷设以及轮船的大量使用等交通、通讯工具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变革,使得上海远洋航运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自此以后,轮船逐渐代替帆船,成为上海远洋航运的主要运输载体,专业性的轮船公司也逐渐代替了在沪大洋行,成为上海远洋航运运输业的主要经营者。甲午中日战争后,上海远洋航运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方面表现为太平洋远洋航线的形成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远洋航运网络的形成。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变幻以及自身能力的衰落与发展,各国以上海为中心的远洋航运势力此消彼长,主要表现为由“一战”前的多国航运势力竞争到“一战”期间的英、日两国争霸,再到战后以英、日、美三霸并争为主的局面。随着远洋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发展,远洋运输货物在此一时期亦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进口方面逐渐由鸦片、西方的轻工业品转换成了机器设备、化工产品、燃料、五金器材等生产资料;出口方面也逐渐由生丝、茶叶转换成了其他农副产品以及部分工业产品。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远洋航运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虽因战事爆发,大部分远洋轮船公司曾一度暂停了上海的远洋业务,但随着战事转移,上海的远洋航运业很快又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发展程度甚至一时超过了战前。日本战后在完全控制中国内河航运、沿海航运的情况下,却唯独没有阻断上海远洋航运的原因是为了将上海作为战时战略物资的中转站,这是日本在战时为了尽可能的获取战略急需物资,以达“以战养战”目的,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远洋航运是直接沟通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纽带与通道。在当时社会条件限制下,是远洋航运的船舶逐渐将西方先进的制度、理念、文化等西方文明带到了中国,进而使古老的农业文明开始与先进的工业文明开始发生碰撞。同时,也是远洋航运的船舶将中国的一批批茶叶、丝绸以及其他一些大宗的原料产品带入了西方社会,进而使东方文明开始逐渐的融入西方社会。作为近代远洋航运中心的上海,其同样充当了沟通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种沟通与交流中对于上海本地传统航运业、对于近代上海的港城建设等各方面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是在国力衰微、航运主权旁落的情况下,主要有外资轮船企业经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殖民性与掠夺性。但另一方面,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展也使得上海作为一座枢纽性城市成功的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在近代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远洋贸易的不断深入,将上海乃至中国带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之中。

刘长溥[8](2016)在《对外开放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文中认为经济新常态下,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过大。2014年,东北三省GDP增速全国垫底,再一次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新东北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和阶段性成果,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民生有了明显改善。但新形势下,东北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旧严峻,体制机制性矛盾进一步突显,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治本之策。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一带一路”建设为东北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以对外开放为视角,研究其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以及与国内发达地区的比较,发现东北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一是地区开放度相对较低,二是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足。针对这两个主要问题,文章从区位因素、结构因素及相关制度因素展开了深入的成因分析,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复杂性制约了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等因素也抑制了对外开放水平及其效应的发挥。因此,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结构调整、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是东北地区实现扩大开放及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的研究思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对已有的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并加以深化研究。本文的比较研究法主要体现在对外开放度的比较及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弹性系数的比较。第二,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本论文所研究的问题需要以相关的理论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将二者相互结合,可以得出相对准确且可靠的结论。第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本文运用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多种统计年鉴对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度进行准确测度。第四,博弈分析方法。本文对中日经济合作关系进行了博弈分析。全文共分为8章。第1章绪论,分别对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加以阐述。第2章国内外文献综述,分别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回顾。第3章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分别阐述了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等相关理论。第4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首先,从规模和结构角度对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进行分析;其次,从总量、速度和空间分布角度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第5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对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度、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面板数据,把东北地区与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进行比较分析,这一章是论文的核心。第6章影响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及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首先,对东北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进行分析;其次,分别分析了区位因素、制度因素、结构因素对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第7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要有: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东北地区的新定位;扩大自贸区试点对东北地区的新机遇;扩大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东北地区的新要求。第8章扩大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在本文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四方面建议。

闫岳峰[9](2016)在《盘锦市港口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本着促进盘锦市港口产业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实现“以港强市”战略目标的原则,通过对港口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港口产业发展经验的研究,结合盘锦市自身情况,提出盘锦市港口产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为管理者决策盘锦市港口产业发展方向提供思路。首先立足于辽宁以及环渤海港口发展布局,结合盘锦港发展现状、港口发展面临的形势等方面因素,深入总结了盘锦港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相关问题,港口规模小、口岸通关效率低、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集疏运体系有待完善等,并对问题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其次通过对盘锦市港口腹地经济、区域经济、吞吐量需求的研究分析,以及对盘锦市港口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找出了盘锦市港口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市场定位,确定了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建成功能齐全、安全畅通、生态环保、智能高效的现代化港口,有效引领和带动盘锦城市转型和腹地经济产业发展。并从上位规划的相符性、盘锦市城市定位的匹配性、产业基础的保障性、周边港口错位发展的竞合性四个方面论证了战略目标的可行性。最后,从构建有效的港口建设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对港口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理顺港口政企关系等进一步推进港口体制机制改革;从财政、土地、税收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从拓展港口服务,合理配置港口资源,加强港口安全管理,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创新技术和管理等进一步推进港口转型升级。本文探索了盘锦市港口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现状和面临形势等方面因素,通过SWOT分析得到了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确定了盘锦港口的发展战略和未来发展总体目标,同时,从实际出发为盘锦市促进港口产业发展,以港强市、全面转型提供政策、制度、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刘卫平[10](2015)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货币政策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当前世界经济己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本文基于后金融危机视角,对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从2007-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和1929年的“大萧条”还是存在本质区别的,这次危机并未触发“大萧条”式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今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中央银行都采取了应对措施,阻止了金融系统的崩溃,同时也创造了必要的流动性来避免银行机构的倒闭,而“大萧条”时的银行公开倒闭潮曾让世界经济走向崩溃边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基本进入“零利率时代”,以联邦基金利率为工具的常规货币政策无法继续发挥效力,随即美联储开始大规模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证券从而掀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序幕,事实证明2008年美国的QE货币政策的调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次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美联储早期实行的不当货币政策,可以说是为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埋下了伏笔。由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是非线性的关系,对于金融动荡在理论上难以形成成熟的可遵循的规则。当必要调整货币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时,货币政策的选择就表现得更像是一种权衡的艺术,而不是“科学”。因此,货币政策决策对解决金融危机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应制定严谨的货币决策机制以决定货币政策框架,进而间接控制危机的蔓延。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文章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阐明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文章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接着本文简要总结了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分别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以及货币政策调整的传导机制方面说明货币政策赖以生存的根基和渠道,并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货币政策理论基础的演变进行回顾。其次,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美国货币政策演进的历史历程及其影响,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国内外背景、并从货币政策工具、国际传导机制、退出效应等方面探讨了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其中主要包括常规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然后本文运用VAR模型首先对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世界经济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分析政策调整的国内影响、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以及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文章接着考察了美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本特征、影响路径以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结合实证研究以明确在大国博弈环境下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多视角多层面冲击。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选取更加全面的中国数据实证检验了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后金融危机时代常规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存在差异,且后者影响较为显着;接着论证了这种调整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所带来的压力,本文认为中国需要在经济发展方式、对外经贸战略等方面进行战略性调整。最后本文总结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对中国应对美国货币政策调整主要从经济发展战略与金融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二、吉林大豆在复苏中振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大豆在复苏中振兴(论文提纲范文)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3)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研究 ——以衣食住行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创新与难点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服饰生活变迁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1949-1956)
        一、“国服”日渐流行
        二、“工装”备受推崇
        三、苏联服饰风尚
        (一)列宁装
        (二)布拉吉
        (三)苏联大花布
        四、短暂的绚烂
        (一)爱劳动穿花衣
        (二)旗袍的余晖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1957-1978)
        一、老三色和老三样
        二、“缝缝补补又三年”
        (一)布票比钱重要
        (二)“补丁”最常见
        (三)窘迫下的创造
        三、“十亿人民十亿兵”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1978 年至今)
        一、时尚与禁忌
        (一)喇叭裤的开端
        (二)的确良,“的确靓”
        (三)西装回潮
        (四)街上流行红裙子
        二、多元与个性
        (一)多样化、个性化
        (二)讲究品牌和休闲
        (三)倡导环保和健康
        三、“传统”的复兴
        (一)旗袍的苏醒
        (二)“唐装”的世界时尚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服饰变迁的特点
        一、从政治挂帅到自由个性的服饰风尚
        二、从缺衣少穿到多样化的服饰消费
        三、从主动接受到相互影响的服饰交流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饮食生活变迁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1949-1956)
        一、“标准米”和“标准面”
        二、粮食计划供应
        (一)粮食统购统销势在必行
        (二)从“凭证买粮”到“定量供应”
        三、饮食状况轻微改善
        (一)粮食产量增多
        (二)副食条件改善
        (三)饮食支出减少
        四、西式饮食的消退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1957-1978)
        一、“大办食堂”
        二、“方寸粮票”
        三、“饥饿年代”
        (一)节食度荒
        (二)“低标准瓜菜代”
        四、“十年饮食”发展缓慢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1978 年至今)
        一、基本实现温饱的过渡
        (一)票证时代的延续
        (二)西式饮食的回归尝试
        二、饮食购物全面升级
        (一)“菜篮子”渐丰
        (二)大型超市的发展
        (三)“网”罗天下美食
        三、“舌尖上的安全”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饮食生活变迁的特点
        一、饮食消费日趋合理
        二、饮食方式逐渐多样
        三、饮食观念日益多元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居住生活变迁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1949-1956)
        一、“龙须沟”换新颜
        (一)清理城区垃圾
        (二)疏浚河湖水系
        (三)掏挖修整下水道
        (四)改造棚户区
        二、“以租养房”的福利
        三、“工人新村”遍地开花
        (一)职工住宿条件差
        (二)兴建工人住宅新区
        (三)“主人翁”的象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1957-1978)
        一、继续低租金的福利
        二、“卫星城”的出现
        三、“城市人民公社大楼”拔地而起
        四、群居的苦乐
        (一)“筒子楼”和单元房
        (二)“干打垒”和大杂院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1978 年至今)
        一、“房荒”的记忆
        二、福利分房的余温
        三、房改的松动
        (一)鼓励私人建房
        (二)允许公房出售
        四、住宅商品化之路开启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居住生活变迁的特点
        一、居住质量逐渐提高
        二、家居装饰彰显个性
        三、住房不平等问题凸显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交通生活变迁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1949-1956)
        一、城市道路的整修与扩建
        二、城市公共交通的兴起
        三、传统单一的出行工具
        (一)短途基本靠走
        (二)人力车的没落
        (三)少量的自行车出现
        四、缓慢的铁路出行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1957-1978)
        一、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缓慢
        二、曲折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
        (一)背着“煤气包”的公交车
        (二)有轨电车向无轨电车的过渡
        (三)出租车发展艰难
        (四)第一条地铁的开通
        三、自行车日渐普及
        四、“十年”交通发展举步维艰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1978 年至今)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翻天覆地
        (一)铁路发展
        (二)民航巨变
        (三)公路规模扩大
        (四)水运稳步发展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日益完善
        (一)方便快捷的城市公交
        (二)“招手即停”的出租车
        (三)三轮车的尴尬
        (四)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
        三、私人出行工具更新换代
        (一)自行车王国
        (二)摩托车轰鸣
        (三)汽车驶入百姓家
        四、城市交通问题凸显
        (一)交通拥堵严重
        (二)交通污染加剧
        (三)交通事故频发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交通生活变迁的特点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二、公共交通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三、出行工具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特征和影响因素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的特征
        (一)变迁速度和程度的阶段性
        (二)生活水平差异性日趋明显
        (三)私人生活的政治特色淡化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根本因素
        (二)政党政策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关键因素
        (三)价值观变迁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四)科技的发展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助推因素
        (五)地理区位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客观因素
参考文献
表格索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伪满洲国农业金融统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伪满洲国农业金融统制的起步
    1.1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农业金融发展概况
    1.2 伪满初期农业金融统制的起步
        1.2.1 “春耕贷款”及农业生产的恢复
        1.2.2 “金融合作社”的设立
        1.2.3 “金融合作社”的业务及其本质
    1.3 农业金融统制的确立
        1.3.1 “农事合作社”的设立
        1.3.2 “农事合作社”的运营及其本质
        1.3.3 农业金融对日本农业移民的倾斜
2 伪满洲国农业金融统制的强化
    2.1 “兴农合作社”与农业金融统制的强化
        2.1.1 “兴农合作社”的设立
        2.1.2 “兴农合作社”的业务与农业金融统制的强化
        2.1.3 农业金融对农业技术改良的扶持
    2.2 “兴农金库”的业务及其本质
3 伪满洲国农业金融统制的评价
    3.1 农业金融统制具有超经济强制性
    3.2 保障了日本侵略战争对粮食的需求
    3.3 对东北农村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扶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径与创新点
        1.4.1 研究路径
        1.4.2 创新点
2 发展智能制造的基础理论
    2.1 智能制造的相关概念
        2.1.1 制造业的概念界定
        2.1.2 智能制造的概念界定
    2.2 发展智能制造的理论依据
        2.2.1 政策系统理论
        2.2.2 激励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发展现状与政策分析
    3.1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发展现状简析
        3.1.1 地区企业总量规模
        3.1.2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情况简介
        3.1.3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3.2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扶持政策主要内容
        3.2.1 财税类扶持政策
        3.2.2 金融类扶持政策
        3.2.3 人才类扶持政策
        3.2.4 科技类扶持政策
        3.2.5 公共服务类扶持政策
    3.3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3.3.1 财政政策缺乏延续性
        3.3.2 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小
        3.3.3 人才政策难以吸引人才
        3.3.4 科技政策激励效果不佳
        3.3.5 公共服务政策不健全
    3.4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扶持政策问题的成因
        3.4.1 财政供给持续性较弱
        3.4.2 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
        3.4.3 人才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3.4.4 科技创新环境相对较差
        3.4.5 政府政务服务意识不到位
    3.5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智能制造扶持政策与经验借鉴
    4.1 国外智能制造扶持政策的经验
        4.1.1 美国支持先进制造业
        4.1.2 德国支持数字化建设
        4.1.3 日本支持高端制造业
    4.2 国内智能制造扶持政策的经验
        4.2.1 广东省财政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发展智能制造
        4.2.2 北京构建政策体系促进智能制造
        4.2.3 江苏省确立“五位一体”发展模式
    4.3 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政策的经验启示
        4.3.1 设立专项基金与政策评估体系
        4.3.2 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与设立专项基金
        4.3.3 产学研一体化与创新平台建设
    4.4 本章小结
5 完善黑龙江省推进智能制造的政策建议
    5.1 加大黑龙江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5.1.1 政府设立专项发展基金
        5.1.2 出台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发展智能制造
        5.1.3 实行激励性税收政策
    5.2 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5.2.1 组织建立与完善相关体系
        5.2.2 构建多层次的银行服务体系
        5.2.3 政府引导金融企业与企业对接
    5.3 弥补智能制造人才政策不足
        5.3.1 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5.3.2 加大人力资源的引进
        5.3.3 建立人才信息网络
    5.4 完善科学技术环境
        5.4.1 健全科学技术创新环境
        5.4.2 提升政府与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意识
        5.4.3 出台科技发展规划政策
    5.5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5.5.1 打服务造智能制造的公共平台
        5.5.2 推进产业集聚区地理空间上的硬环境建设
        5.5.3 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基本理论
    第一节 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地缘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初步基础性开发
    第一节 俄国占领及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移民开发
    第三节 俄国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及工业开发
    第四节 俄国在东部地区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
    第五节 对俄国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计划拓展性开发
    第一节 苏联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工业开发
    第三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农业开发
    第四节 苏联对东部地区的移民和交通基础设施开发
    第五节 对苏联开发东部地区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对东部地区的战略选择性开发
    第一节 俄罗斯开发东部地区的动因
    第二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分析
    第三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领导与协调专门机构分析
    第四节 俄罗斯东部大开发战略规划的实施
    第五节 对俄罗斯东部大开发的历史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中的国际合作
    第一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展国际合作的动因
    第二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
    第三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第四节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第五节 俄罗斯东部地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7)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概念界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兴起与革新: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轫
    第一节 帆船时代:近代以前上海远洋航运概述
        一、唐宋时期远洋帆船贸易
        二、清代至开埠前的远洋帆船贸易
        三、上海与长崎远洋帆船贸易
    第二节 开埠初期上海远洋贸易形态与结构
        一、开埠初期西方工业品的进口
        二、鸦片走私进口贸易
        三、丝、茶的远洋出口贸易
    第三节 定期远洋航线的开辟与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
        一、定期远洋航线的开辟
        二、帆船到轮船:远洋运输方式的转变
        三、垄断到竞争:远洋运输主体的变更
        四、传统到现代:远洋贸易方式的变革
    小结
第二章 发展与竞争: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对外贸易
    第一节 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全面发展
        一、日本加入上海远洋航运的竞争
        二、太平洋远洋航运网的形成
        三、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远洋航线
    第二节 英、日、美远洋航运势力的角逐
        一、一战期间英日远洋航运的分霸格局
        二、一战后各国远洋航运的恢复
        三、英、日、美的三国航业争霸
    第三节 远洋贸易结构的变革
        一、传统远洋贸易的衰落与终结
        二、新兴远洋贸易品的兴起
    小结
第三章 恢复与繁荣:孤岛时期上海远洋航运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远洋航运概况
        一、远洋航线的恢复
        二、交易量的回升与贸易中心的回归
        三、主要远洋航线
    第二节 远洋航运与孤岛时期上海
        一、上海民众生活物质仰赖外洋供给
        二、工业原料进口与商品出口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供给需求与上海远洋航运
        一、日本“以战养战”的战时经济体制
        二、日本战时航运政策与在华第三国之关系
    小结
第四章 促进与变革: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城变迁
    第一节 近代上海沿海、内河航运业的发展与革新
        一、技术变革与沙船的衰落
        二、新式轮船公司的建立
    第二节 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区变迁
        一、港区与洋船停泊区的开辟
        二、远洋贸易与港区功能变迁
    第三节 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城建设
        一、外资码头的修建与兴起
        二、船舶修造业的建立与发展
    小结
结语
    一、贸易、失序、进步与近代上海远洋航运
    二、国家行政力量与近代上海远洋航运
    三、远洋航运与近代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8)对外开放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1.2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1.3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2.2 关于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
        2.2.3 关于东北地区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
第3章 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3.1 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
        3.1.1 有效需求理论
        3.1.2 发动机理论
        3.1.3 外贸乘数理论
        3.1.4 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3.2 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
        3.2.1 “双缺口”理论
        3.2.2 新古典增长理论
        3.2.3 内生增长理论
        3.2.4 技术溢出效应理论
    3.3 区域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
        3.3.1 产业结构
        3.3.2 市场化程度
        3.3.3 制度和政策因素
    3.4 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与对外开放、区域经济增长
        3.4.1 经济全球化
        3.4.2 区域一体化
第4章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4.1 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
        4.1.1 东北地区扩大对外贸易的历史演进
        4.1.2 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规模
        4.1.3 东北地区对外贸易的结构
    4.2 东北地区的引进外商直接投资
        4.2.1 总体分析
        4.2.2 东北地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
        4.2.3 东北地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
    4.3 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
        4.3.1 经济增长规模
        4.3.2 经济增长速度
        4.3.3 地域分布
第5章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论模型构建及相关指标说明
        5.1.1 理论模型构建
        5.1.2 指标体系构建及方法
    5.2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度的测算
    5.3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度的比较
        5.3.1 三省间比较
        5.3.2 与全国及其它地区的比较
        5.3.3 结论
    5.4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5.4.1 东北三省整体实证分析
        5.4.2 东北三省与长三角及京津冀地区的对比——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5.4.3 辽、吉、黑三省的VAR模型分析
        5.4.4 主要结论
第6章 影响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及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6.1 区域因素
        6.1.1 东北亚区域合作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
        6.1.2 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复杂性对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制约
    6.2 结构因素
        6.2.1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6.2.2 第二产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
        6.2.3 结构因素对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6.3 制度因素
        6.3.1 所有制结构单一
        6.3.2 “强政府”特征明显
        6.3.3 市场体系不完善
        6.3.4 非正式制度创新相对滞后
        6.3.5 制度因素对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7章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1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东北地区的新定位
        7.1.1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新任务
        7.1.2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新定位
        7.1.3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的新机遇
    7.2 自贸区试点对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新启迪
        7.2.1 四大自贸区提供的新经验
        7.2.2 四大自贸区的新做法
        7.2.3 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面临的新机遇
    7.3 扩大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东北地区的新要求
        7.3.1 扩大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背景
        7.3.2 对东北振兴的战略意义
        7.3.3 对东北地区的新要求
第8章 扩大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8.1 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格局
        8.1.1 创建东北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
        8.1.2 打造我国参与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
        8.1.3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点窗口
    8.2 促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8.3 提高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水平
    8.4 构建对外开放经济新体制
        8.4.1 加快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8.4.2 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
        8.4.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步伐
        8.4.4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盘锦市港口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港口发展趋势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港口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盘锦市港口发展现状分析
    2.1 盘锦港口基本情况
        2.1.1 港口发展历史沿革
        2.1.2 港口规划情况
        2.1.3 港口发展定位及目标
    2.2 盘锦市港口发展情况
        2.2.1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2.2 生产经营情况
        2.2.3 商贸物流
        2.2.4 管理体制
        2.2.5 其他
    2.3 盘锦市港口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港口规模小且功能单一
        2.3.2 口岸通关效率低
        2.3.3 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2.3.4 集疏运体系有待完善
    2.4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4.1 内部原因
        2.4.2 外部原因
3 盘锦市港口发展战略优化
    3.1 盘锦港口发展内外部环境形势
        3.1.1 经济发展态势
        3.1.2 政策发展环境
        3.1.3 行业发展前景
        3.1.4 港口竞合关系
        3.1.5 港口吞吐量预测
    3.2 盘锦市港口发展SWOT分析
        3.2.1 优势
        3.2.2 劣势
        3.2.3 机遇
        3.2.4 挑战
        3.2.5 分析小结
    3.3 盘锦市港口发展战略制定
        3.3.1 战略定位
        3.3.2 指导思想
        3.3.3 发展目标
        3.3.4 战略实施重点
    3.4 战略可行性论证
        3.4.1 与上位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3.4.2 与盘锦市城市定位的匹配性分析
        3.4.3 战略目标与产业基础保障性分析
        3.4.4 与周边港口错位发展的竞合性分析
        3.4.5 可行性分析结论
4 盘锦市港口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4.1 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4.2 力促投融资渠道多元化
    4.3 推进港口体制机制改革
    4.4 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
        1.2.2 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
        1.2.3 美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1.2.4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2 货币政策及其调整的相关理论
    2.1 货币需求理论
    2.2 货币供给理论
    2.3 货币政策调整理论
    2.4 简要评述
3 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国际货币政策的直接影响
    3.1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的问题凸显与内外背景
        3.1.1 全球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问题的凸显
        3.1.2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的国内背景
        3.1.3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的国际背景
    3.2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传导机制及其对国际货币政策的影响
        3.2.1 美国货币政策的工具选择与传导机制
        3.2.2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的外溢效应表现与传导机制特征
    3.3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国际货币政策的影响
        3.3.1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3.3.2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3.3.3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典型市场经济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
        3.3.4 全球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4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世界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与数据选取
        4.2.1 研究方法
        4.2.2 数据选取
    4.3 实证分析及结果
        4.3.1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国内效应
        4.3.2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发达经济体各主要经济变量的影响
        4.3.3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变量的影响
5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5.1.1 变量选取
        5.1.2 研究方法
    5.2 实证分析及结果
    5.3 美国常规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5.4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6 中国货币政策与经济调整战略的启示、挑战与策略
    6.1 中国货币政策战略的启示、挑战与策略
        6.1.1 全球金融变革与中国金融定位的启示
        6.1.2 中国金融实现全球战略定位的挑战
        6.1.3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
    6.2 中国经济调整与再平衡战略的启示、挑战与策略
        6.2.1 中国经济调整与再平衡战略的启示
        6.2.2 中国经济调整与再平衡战略的挑战
        6.2.3 中国经济调整与再平衡战略的策略
    6.3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策略
        6.3.1 促进亚欧大陆经济整合实现中国最大的战略利益
        6.3.2 当前外交环境下中国实现战略对冲的必要性
        6.3.3 中国的大战略应该是建立海权与陆权的对冲
        6.3.4 向西开放推动亚欧大陆经济整合战略符合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
        6.3.5 中国经济走向世界亟需“智力资本”
    6.4 “一带一路”多领域战略合作实施的策略
        6.4.1 金融领域的合作
        6.4.2 农业领域的合作
        6.4.3 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
        6.4.4 能源、矿产、水电、木材等资源领域的合作
    6.5 中国中长期投融资战略实施的策略
        6.5.1 国家发展战略对中长期融资的内在需求
        6.5.2 加快推进中长期融资体系建设
        6.5.3 中长期融资是均衡社会融资总量的关键途径
        6.5.4 借鉴混业经营经验,创新债券融资体系
        6.5.5 构建政策性金融体系与立法建设
7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7.1 全文总结
    7.2 政策建议
        7.2.1 中美需要共调经济结构应对全球供求变化
        7.2.2 “一带一路”战略亟需开展海外调研工作
        7.2.3 增加需求应从调整财政制度、打破垄断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方面加快改革
        7.2.4 着力推进中长期融资与绿色金融体系构建
        7.2.5 TPP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四、吉林大豆在复苏中振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生猪供给波动研究(2000年-2020年)[D]. 张建羽. 四川大学, 2021
  •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研究 ——以衣食住行为中心的考察[D]. 张南.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4]伪满洲国农业金融统制研究[D]. 王娜. 辽宁大学, 2020(01)
  • [5]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扶持政策研究[D]. 邢雯雯.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6]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研究[D]. 刘珣. 黑龙江大学, 2018(12)
  • [7]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D]. 李玉铭.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
  • [8]对外开放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D]. 刘长溥. 辽宁大学, 2016(02)
  • [9]盘锦市港口发展战略研究[D]. 闫岳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10]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及其影响研究[D]. 刘卫平. 武汉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吉林大豆在复苏中复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