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信息管理系统土地适宜性评价设计

小流域信息管理系统土地适宜性评价设计

一、小流域信息管理系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梁锐[1](2021)在《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失效,导致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规划体系改革和自然资源部成立的背景下,其空间规划及管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构建有效的空间管控体系。本文通过结构功能理论系统、客观地研究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整体性治理理论梳理现存各类空间规划体系并与秦岭北麓整体特征进行匹配性分析,在景观管理视角下提出其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继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完成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并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空间管控体系及景观管理研究进展,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在一般系统论的视域下调用结构功能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景观规划等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并据此提出研究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的研究,纵向梳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演进历程,借助结构功能理论从管控主体、管控对象、管控方法3个方面搭建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问题。第四章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基于空间类型划分梳理现有各类空间管控体系,从中归纳总结出4类构建方法,即多方博弈分析、管控事权协调、空间治理提升、自然资源管理,并分别与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进行匹配性分析,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具体包括综合构建方法、构建原则、管控尺度、管控体系要素、传导机制。第五章为实证部分,讨论在秦岭拆违事件后的管控环境变化,并在此背景下从4个尺度以及3个要素方面探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的具体构建,提出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机制,最后基于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第六章为结论部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1)明确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并指认既往空间管控体系存在的问题;(2)提出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3)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于玲[2](2021)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北麓作为平原与山地的生态交错地带,其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中,对秦岭北麓的保护方式多为静态圈层保护,对山区发展的内在需求考虑较少,且规划引导措施落地性较弱,造成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类违建项目层出不穷,不恰当的管控区划方式已成为导致空间管控失效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针对上述空间管控失效问题,亟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以实现对于秦岭北麓土地资源的有效管控。本文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例,基于结构—功能理论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展开空间管控单元的划分,并提出管控指标与导则。在此基础上,与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进行对比,提出优化协调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4部分:(1)通过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现实问题和学科问题的分析凝练,指出秦岭北麓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提出本学科问题并凝练关键问题为:如何进行有效的空间管控区划以实现秦岭北麓土地的合理利用?据此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并对核心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如整体性治理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确定本研究的写作框架(绪论、第二章);(2)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本概况及主要景观功能进行研究与分析,对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届保护条例及保护、利用规划文件进行梳理,指认现状空间管控区划体系问题(第三章);(3)围绕核心关键问题对国内外不同目标导向、不同功能导向下的管控区划方法进行总结与梳理,并与秦岭北麓浅山区空间进行理论匹配性分析;同时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第四章);(4)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实践研究,采用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在核心研究尺度层面展开功能与结构协同管控的空间管控区划研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分析的背景,形成管控有效的区划单元结果,并提出相关管控的策略(第五章)。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构建了以功能——结构和参数管控为主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2)划定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单元;(3)提出了空间管控单元导则与具体指标,并制定了管控图则。

周雅吉[3](2021)在《宁夏海原县菜园村LID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宁夏海原县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起伏大,地表覆盖着厚厚的湿陷性黄土,夏季集中的暴雨经常引起短时内涝、地表下陷、径流侵蚀等问题。针对乡村雨洪管控问题的既有研究,国内多集中在供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等方面,对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极端气候条件以及脆弱的土壤结构并不适用。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雨洪管控实践及研究的梳理,结合国内黄土高原地区乡土智慧,选择海原县菜园村为典型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村庄雨洪管控问题的地域特征,其次对其雨洪形成的空间机制进行了剖析,最终提出了地域性乡村雨洪管控体系及其景观化建设策略。本论文共6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雨洪管控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梳理,指出乡村地区处理雨洪问题时存在的弊端,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等;第二章辨析了研究相关的概念,梳理了研究运用的基础理论并阐述了基础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及在本文中的运用,分析并借鉴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土智慧案例,最后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第三章介绍了宁夏海原县菜园村的区位背景和自然条件,分析了造成雨洪现象的成因;第四章基于菜园村雨洪问题,通过流域分析、空间格局构建和雨水过程分析,评价了菜园村建成区的景观格局,并总结导致雨洪问题的格局特征;第五章从景观格局提升、下垫面设计、LID措施应用三个层面提出雨洪管控建设的景观策略;第六章总结了菜园村建成区基于雨洪问题的LID建设景观策略的研究内容并作出展望,以期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乡村雨洪管控建设提供帮助。本研究主要结论有2点:(1)基于“源-汇”模型及“格局-过程-功能”原理对海原县菜园村雨洪问题的空间机制进行分析;(2)从格局优化、下垫面设计、措施使用三个层次提出了地域性乡村雨洪管控的LID建设景观策略。

初亚奇[4](2020)在《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突变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自然水文循环被严重破坏,城市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城市内涝、水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水安全与水生态问题。同时,寒地城市独特的地域气候特征与水文条件等,致使城市发展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突出,城市雨洪管理实施难度增加。因此,本文以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为视角,从流域、城市、河段多尺度构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满足城市雨洪管理需求,提升寒地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功能,以期对寒地海绵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论文在大量背景理论研究下,首先梳理寒地城市地域特征,识别不同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以“格局—过程—尺度”为切入点,提出多尺度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建立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并进一步确立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城市管控理论与技术方法,分析格局与水生态过程、城市内涝的影响机制,阐述多尺度管控内容与相关技术方法;其次,构建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即“流域尺度空间耦合(宏观)——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城市尺度系统耦合(中观)——寒地海绵系统优化、河段尺度功能耦合(微观)——河岸带生态修复与措施建设”,并提出相应体系内容与技术方法;再次,以沈抚新区作为寒地城市研究区域,对应规划体系框架建立多尺度空间,在流域尺度下,利用GIS空间计算与分析法进行空间耦合,提取与水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多种基底要素,进行耦合叠加,构建不同水平的水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底线(低)、一般(中)、满意(高)三级水平划分禁限建区域,优化城市水生态安全格局,为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提供刚性骨架;在城市尺度下,基于流域尺度空间格局,对城市多级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一是寒地海绵生态系统优化,确定水系廊道和绿地斑块布局,二是寒地城市排水管网优化,运用SWMM模型对城市排水管网系统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排水要求,三是寒地适宜性低影响开发系统,划分管控分区并对各分区所应用措施规模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利用SWMM模型对优化前后方案进行模拟校验,验证其优化后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并注重寒地雨雪水资源化利用,实现寒地海绵系统耦合最优模式;在河段尺度下,在流域尺度水生态安全格局框架上,依据城市尺度寒地海绵生态系统格局与低影响开发系统定量方案,对研究区域内的河岸带进行海绵结构布局与方案设计,使具有寒地适宜性水生态修复与低影响开发措施两者在设计中并行,同时对河岸带的寒地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寒地海绵河岸带的功能要素耦合。论文涉及城乡规划、景观、水文等多学科理论融合,着眼于城市规划与设计层面,集成多种相关技术方法。通过多尺度体系构建,明确寒地海绵不同尺度规划内容,最后将相关规划理论与技术方法运用到实践方案中,检验该理论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郭涛[5](2020)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喀斯特石漠化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调控》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面积广阔,地表崎岖不平,过去落后的经济与环境致使交通落后、文化相对保守;如今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日益简单化,面临着文化、生态和经济上的多重困境,形成特殊的喀斯特“文化脆弱性”。根据人文地理学、生态学、植物学、畜牧养殖学理论基础,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取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3个典型研究区,在2017-2020年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牧草产量与品质以及对示范区两次社会经济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皇竹草(Pennisetumsinese)等2种牧草的三块样地,进行牧草收集试验。收集采用草地刈割与不同放牧强度的处理方式,计算得出对现有草地牧草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对实验所得的数据采用对比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方法分析所得数据,用简单明了的实验数据对比传统种植方式与草地畜牧业对土壤理化性质、牧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促进示范区内农户转变落后的文化思想,构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1)不同石漠化等级地区对待草地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文化思想、文化观念等问题也不尽相同,撒拉溪示范区对利用文化思想转变,改变传统种植方式不乐观的比例最高,施秉示范区次之,花江示范区最低。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主要存在的文化思想方面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人员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改变传统思想文化、生态意识提高、改变传统耕种方式及技术的内涵,并进行相应的文化思想转变宣传。提高农户对文化的认知水平,而不是一味的“劝说”,提倡种草养畜的方式,需要简单明了的措施与方式带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真正改变本区阻碍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保守文化思想、文化观念等。(2)石漠化地区大多不愿意采取圈养牛羊的方式,主要原因是圈养方式浪费时间与精力。目前,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主要存在农户对文化的影响认知不足,以及生态意识与养殖经营热情不高等文化思想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草地承载力无法满足牛羊对营养与能量的需求,进一步阻碍了示范区内的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改变传统思想文化、生态意识提高、改变传统耕种方式及技术,并进行相应的文化思想宣传。提高农户对文化的认知,有利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草地畜牧业的发展。(3)牛羊放牧后的土壤物理性质主要呈现的是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物理性质变化越大。重度放牧除了土壤容重随之增加外,其余指标均随之放牧强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土壤含水量随放牧强度增加呈降低趋势,而土壤容重正相反。TN、TP在中度放牧含量最高,SOC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放牧后TN、TP在中度放牧含量最高,在放牧后TP变化最为显着,SOC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重度放牧的各个指标均处于最低,重度放牧不仅造成牧草的品质下降,还造成土壤营养流失严重,严重破坏牧草的产量,加重石漠化的产生。中度放牧使土壤养分含量更高,保持中度放牧,以防止土壤肥力加速流失、加剧产生石漠化。(4)皇竹草留茬高度在14cm时,牧草的鲜重和干重产量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牧草的鲜重和干重产量随之增加。留茬高度为14cm时,皇竹草的CP含量最高,刈割留茬高度为18cm时,CF含量最低。中-强度石漠化地区不适宜采取放牧形式,且皇竹草长势高大,采取刈割留茬高度不同试验,发现皇竹草刈割留茬高度为14cm时,牧草的鲜重和干重产量最高,牧草的营养成分更为充足,更能保证牛羊所需的营养和能量,而通过最简单直接的刈割留茬方式能够直接带动农户种草养畜的积极性,从生产生活中改变农户的传统种植思想。(5)受本区的文化因素与自然因素影响,为提高草地承载能力与牛羊养殖效益,在种草养畜方式的基础上,选择优质牧草品种、种植牧草的技术与管理等更要贴合本区环境的特点。提出适合于石漠化治理区提升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示范验证。基于传统文化的喀斯特石漠化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现有技术,提出草地混播技术、草地刈割技术、土壤粉粹筛选技术、牛羊圈粪便收集装置、牛羊用伸缩食槽关键创新技术,并对关键创新技术进行示范验证,示范效果明显。

范峻恺[6](2020)在《基于人工智能的流域-城市雨洪时空模拟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适宜性分析 ——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灰色设施为主的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工程建设,对流域-城市的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加上我国在城市雨洪管理体制上存在着不足,加剧了我国城市的雨洪灾害风险。海绵城市作为新一代的城市规划建设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我国雨洪管理能力、降低雨洪灾害风险,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和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在各地积极的展开了实践探索。然而,目前海绵城市的建设存在着局限城市内部进行海绵体设计、对雨洪过程模拟不够真实准确、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前期缺乏系统的适宜性评价等问题,这对于海绵城市高质量的规划建设目标实现、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安全保障需求都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并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各类人工智能的手段开始应用于城市规划与建设之中,这为海绵城市的智慧规划与科学实施提供了的新的技术手段。基于上述现实需求与问题认知,本文以福建省长汀县作为实证城市,选择20年一遇的降雨重现期,结合水文学方法和水动力学方法,将传统统计学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引入流域-城市雨洪过程模拟中,从降雨、产流、汇流、淹没、适宜性评价全过程对长汀上游流域和长汀城区展开了海绵城市系统规划的空间适应性研究。首先,通过LSTM神经网络对长汀县历史降雨数据进行训练,发现其中内在的降雨时间序列规律,结合地方暴雨强度公式构建“长汀雨型”;其次,使用SCS法和分布式单位线法对长汀上游流域的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进行模拟,从山水林田湖草“大海绵体”的角度提出长汀上游流域雨洪滞蓄的方向,最大限度的减轻长汀城区内部的雨洪压力;然后,借助DHI MIKE系列软件,使用Mike Urban计算城市管道流运动过程,使用Mike 11计算河道洪水运动过程,使用Mike 21计算城市地表坡面漫流过程,再通过Mike Flood中的各类连接方式将三个模型耦合连接,实现城市内部多种产汇流运动的耦合处理,真实模拟城市内部的内涝过程;最后,使用Python编程爬取长汀的社会经济数据,结合遥感影像数据、统计年鉴数据,从雨洪风险、建成环境、人口密度三个方面构建长汀城区海绵城市空间建设适宜性评价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后使用熵值法确定其权重,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长汀城区的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作出评价。研究发现,长汀相关的七个雨量站24小时降雨雨型的峰值多集中在15-19个小时之间,只有长汀铁长雨量站出现了多个明显波峰;长汀上游流域在2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产生大量的地表流量从观音桥水文站流出,对长汀城区造成了较大防洪压力;长汀城区内部普遍存在管网密度低、管道直径小、河道淤塞等问题,在内涝发生时汀江沿岸、历史城区是积水最为严重的区域;长汀上游流域内的洪水应当在上游得到控制,上游流域大海绵体的建设需要与城市内部的海绵城市改造同步推进;长汀城区内部汀江沿岸、兆征路两侧、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及部分公园和居住用地的海绵城市空间建设适宜性较好,这些区域内涝淹没风险高、人口密度大,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应当将其确定为长汀海绵城市建设的近期建设范围。本文研究表明:运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将流域和城市结合起来统筹考虑防洪排涝,将城市内部的地表坡面漫流、管道流、河道流结合起来真实模拟城市雨洪过程,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综合评价海绵城市空间建设适宜性,对长汀县海绵城市建设中建设时序的确定、空间格局的划分、海绵体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本文构建的一系列模拟分析方法对数据资料相对要求较低,对中小型山地城市的海绵城市规划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本文正文共约45000字,图表45幅。

杨建辉[7](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方磊[8](2019)在《城市雨水廊道构建方法及应用 ——以武汉市青山示范区为例》文中指出不断扩大的城市建成区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深刻地改变了城市中的自然水文过程和城市雨水的性质。城市雨水从一种宝贵资源变成了诸多城市问题的根源。此次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利用新型雨水管理方法——城市雨水廊道尽可能地将城市中的水文循环恢复到自然状态以解决雨水带来的城市问题,同时对雨水进行管理以达成多重效益目标。文献综述部分以研究主线——城市雨水管理为切入点,利用科学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对城市雨水管理及其密切相关的术语做了深入的分析。分析清晰地呈现了城市雨水管理的概念,涉及的相关知识群组,研究发展状况和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方向。近年来,城市雨水管理已从单纯依赖灰色基础设施快排转变为综合利用绿色基础设施从更高的层面对雨水进行管理。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由单纯的绿色网络转向包含前者且增加了实践层面的雨水管理部分以及国外的城市雨水管理的发展脉络都可以佐证这一转变。综述的最后一部分选择了在国际社会上十分成功的两个城市雨水管理的案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案例证明了之前的分析并给予城市雨水廊道的可行性以有力支撑。城市雨水廊道是一种利用城市地表与地下的自然与人工排水设施构建的以绿色基础设施为主的综合性的雨水管理系统,雨水廊道的识别与构建基于对城市地表水文过程的正确识别和对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的深入了解。识别出潜在的地表雨水廊道之后,结合城市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对构建地表雨水廊道最合适的城市用地进行判断。对于构建地表雨水廊道适宜性较低的城市用地,则以层次分析法的有效结果,结合灰色雨水基础设施保证城市雨水廊道的连通性,以便实现其雨水管理主要功能的同时达成多重的效益。研究以武汉市青山海绵示范区为研究基地开展了实证研究。在对示范区背景条件充分了解的条件下,成功识别出示范区内的城市雨水廊道,并进一步对示范区构建地表雨水廊道的用地适宜性做出了评价。最后,研究提出了城市雨水廊道在规划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应对措施。总结了此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城市雨水廊道的未来完善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李智勇[9](2017)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基础斑块划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提出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基础斑块,其内涵是治理地理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位置相对固定、有明确边界的基础空间单元,是开展综合治理措施规划设计、综合治理过程实施管理以及效益评估等小流域综合治理相关工作的基本单元。本次实验确立了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基础斑块划分总体原则,采用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图斑划分方式,保证确定的规划设计斑块和实际综合治理措施布置图斑相一致,实现各阶段工作的协调统一,解决规划与实施管理不匹配的状况。并以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二郎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进行规划设计斑块划分实验。利用研究区域同时相谷歌地球无偏移影像、2014年二郎沟小流域实际综合治理措施布置图作为评价底图,采用误差矩阵、单因素精度分析、形状相似性评价等方法,对图斑最小上图面积的适宜性以及规划设计斑块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研究所得到的规划设计图斑与实际治理图斑的匹配程度。得出主要成果如下:(1)确立了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基础斑块的划分原则。根据划分原则,对二郎沟小流域进行规划设计斑块划分实验,得到总计22类规划设计斑块497个。(2)根据规划设计斑块划分结果精度评价分析,划分精度均符合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属性精确度质量要求,划分过程指标提取方法选取科学有效,划分结果精准正确,规划设计斑块划分工作具有可行性。(3)随着最小上图面积的增大斑块各指标划分精度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实验所在项目类型区最适宜最小上图面积为1ha,与实际综合治理措施布置图最小斑块面积一致。(4)规划设计斑块与实际综合治理措施布置斑块相比,面积大小基本一致,形状相似度较高,吻合度较高,规划设计斑块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杨娜[10](2015)在《基于雨洪安全的长沙市苏圫垸小流域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硬化下垫面的不断增加导致城市地表径流量激增,城市洪涝灾害也愈加频繁,雨洪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各国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因此,本文从城市雨洪安全角度出发,建构了一种基于雨洪安全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即在常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基础上增加雨洪因子,从而完善常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以从规划层面达到预防和减少城市雨洪灾害的目的。本文以长沙市苏圫垸为研究对象,在综合水文学、灾害学与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有关雨洪危险性评估方法与技术模型,建立基于雨洪安全的城市小流域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并选择典型的小流域地区长沙市苏圫垸进行实证研究。苏圫垸地处长沙市内五区最低洼之处,极易遭受外洪内涝的威胁,其未来的开发建设必须重点考虑雨洪安全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苏圫垸雨洪危险性分析与评估。应用SCS水文模型与ArcGIS软件,得到苏圫垸不同洪水重现期情景模拟下的淹没范围与积水深度,并根据积水深度的不同评估苏圫垸雨洪危险性。结果显示:苏圫垸存在极大的雨洪安全隐患。在5年一遇洪水重现期降雨1小时情况下,近一半场地被淹,最大淹没深度已达538mm,并随着洪水重现期的增大,淹没范围不断扩大,积水深度不断加深;在100年一遇洪水重现期(防洪标准)降雨1小时情况下,场地最大淹没深度达998mm,雨洪高危险区面积达916.58ha,占总用地面积的44.17%。2、常规土地适宜性分区与雨洪危险性分区叠加分析。(1)选取了常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包括地形坡度、地形坡向、土壤质地、交通区位、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与水资源区位。(2)利用ArcGIS技术平台,将各因子对土地适宜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综合专家意见,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并进行加权叠加,获得苏圫垸常规土地适宜性评价分区图。(3)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将常规土地适宜性分区与100年一遇雨洪危险性分区进行叠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常规土地适宜性分区与雨洪危险性分区的叠合性较差,如适宜建设用地与雨洪低危险区叠合面积为160.21ha,叠合度较低,为17.96%,尤其是不可建设用地与雨洪高危险区的叠合面积只有64.48ha,叠合度仅为7.03%。可知,常规土地适宜性分区不能很好地反映雨洪危险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据此而作出的用地布局规划存在极大的雨洪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建构一种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3、基于雨洪安全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建构。(1)为更好地体现苏圫垸雨洪危险区的空间分布特性,弥补常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对土地单元水平生态过程关注的缺失,在上述注重垂直生态过程的常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加入“雨洪危险性”指标,探索基于雨洪安全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并获得基于雨洪安全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分区图。(2)将基于雨洪安全的土地适宜性分区与100年一遇雨洪危险性分区图进行叠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基于雨洪安全的土地适宜性分区与雨洪危险性分区的叠合性较好,其中适宜建设用地与雨洪低危险区叠合度为35.65%,可建设用地与雨洪较低危险区叠合度为50.87%,不宜建设用地与雨洪中危险区叠合度为58.56%,特别是不可建设用地与雨洪高危险区,其叠合度高达68.56%。(3)将上述两种土地适宜性分区与雨洪危险分区叠加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可知,基于雨洪安全的土地适宜性分区结果更能体现苏圫垸的雨洪危险区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据此而作出的用地布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场地雨洪安全隐患。4、苏圫垸用地布局建议的提出。在上述工作基础上,以基于雨洪安全的苏圫垸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为依据,遵循“海绵城市”生态优先原则,针对不同土地适宜性分区提出了用地布局的相关建议:禁止不可建设用地区域的一切有损雨洪生态安全的城市建设开发活动,建议将此区域做集中水面、生态公园、湿地等,发挥蓄滞洪涝作用;不宜建设用地禁止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但在合理引导下可以进行适度开发,并需对已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适宜建设用地与可建设用地区域在鼓励其可适当加强城市建设力度的同时,根据现状条件,建议将建设用地结合绿地与水系,推行低影响开发设施,如小型蓄水池、生态排水沟及生态浮岛等,落实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在增加苏圫垸的活力的基础上,也保障了场地的雨洪安全。

二、小流域信息管理系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流域信息管理系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
        1.1.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现状问题
        1.1.3 学科问题拆分与本研究的关系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2.2 空间管控体系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空间规划体系相关研究
        1.5.2 空间管控体系相关研究
        1.5.3 景观管理相关研究
        1.5.4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1.5.5 研究综述总结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景观管理
        2.1.2 空间规划体系
        2.1.3 空间管控体系
    2.2 基础理论
        2.2.1 系统论及其方法
        2.2.2 结构功能理论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4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分析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概况
        3.1.1 自然维度概况
        3.1.2 人文维度概况
        3.1.3 .感知维度概况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管理内容
        3.2.1 景观格局
        3.2.2 景观过程
        3.2.3 景观功能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及其体系演进历程
        3.3.1 缺乏空间管控阶段(2007 年以前)
        3.3.2 空间管控整体性差阶段(2007 年—2011 年)
        3.3.3 整体空间管控低效阶段(2011 年—2018 年)
        3.3.4 空间管控重构阶段(2018 年至今)
    3.4 既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3.4.1 空间管控失效机制分析
        3.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评价框架
        3.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既往空间管控体系问题指认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4.1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
        4.1.1 空间类型划分
        4.1.2 城镇空间
        4.1.3 农业空间
        4.1.4 自然生态空间
        4.1.5 过渡空间
        4.1.6 不同空间类型的空间管控体系比较分析
    4.2 目标导向的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比较
        4.2.1 多方博弈分析
        4.2.2 管控事权协调
        4.2.3 空间治理提升
        4.2.4 自然资源管理
        4.2.5 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总结
    4.3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路径
        4.3.1 整体思路
        4.3.2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
        4.3.3 管控体系构建原则
        4.3.4 管控尺度
        4.3.5 管控体系要素
        4.3.6 管控体系传导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5.1 背景分析
        5.1.1 相关政策文件
        5.1.2 相关规划情况
    5.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
        5.2.1 管控体系整体框架
        5.2.2 管控主体
        5.2.3 管控对象
        5.2.4 管控工具
    5.3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3.1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体系
        5.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4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实施建议
        5.4.1 应用景观管理相关研究成果
        5.4.2 优化秦岭北麓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5.4.3 完善“一张图”信息平台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II 图片索引
附录 -III 表格索引
致谢

(2)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空间管控区划相关研究
        1.5.2 不同空间类型管控区划方法研究
        1.5.3 区划相关研究
        1.5.4 景观分类相关研究
        1.5.5 空间管控区划技术方法
        1.5.6 研究评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辨析
        2.1.1 空间管控区划
        2.1.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2.1.3 景观分类
    2.2 基础理论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2 尺度效应
        2.2.3 格局—功能理论
        2.2.4 景观异质性理论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相关概况
    3.1 长安区段概况
        3.1.1 自然资源
        3.1.2 人文、社会资源
    3.2 长安区段景观多功能研究
        3.2.1 供给功能
        3.2.2 调节功能
        3.2.3 支持功能
        3.2.4 文化功能
    3.3 秦岭北麓空间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政策与文件研究
        3.3.1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历程
        3.3.2 相关条例、规划中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3.4 问题指认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4.1 不同目标下空间管控区划方法对比
        4.1.1 基于资源保护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3 基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1.4 基于管理角度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4.2.1 管控区划方法体系构建原则
        4.2.2 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与对象匹配性分析
        4.2.3 管控区划层次
    4.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4.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4.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管控单元划分
    4.6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5.1 基础数据来源
    5.2 区域背景
    5.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5.3.1 综合水安全格局
        5.3.2 地质灾害安全格局
        5.3.3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5.3.4 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格局
        5.3.5 游憩安全格局
        5.3.6 视觉安全格局
        5.3.7 区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及管控策略
    5.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5.4.1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研究
        5.4.2 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5.4.3 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5.4.4 游憩休闲功能研究
        5.4.5 生态服务综合功能重要性评价
        5.4.6 管控单元划分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西尧村空间管控区划
        5.5.1 生态控制指标选取
        5.5.2 用地单元管控图则编制
    5.6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3)宁夏海原县菜园村LID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乡村建成区
        2.1.2 雨洪管控
        2.1.3 措施景观化
    2.2 基础理论
        2.2.1 格局-过程-功能理论
        2.2.2 源-流-汇-受理论
        2.2.3 上述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3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2.4 案例分析
3 菜园村建成区雨洪问题地域特征分析
    3.1 区域背景
        3.1.1 区位条件
        3.1.2 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3.1.3 土地利用现状
    3.2 菜园村自然条件
        3.2.1 降雨条件
        3.2.2 土壤条件
        3.2.3 地貌条件
        3.2.4 地质条件
        3.2.5 水文条件
        3.2.6 植被条件
    3.3 现状问题
        3.3.1 短时内涝
        3.3.2 干旱
        3.3.3 径流侵蚀
    3.4 本章小结
4 菜园村研究区雨洪问题空间机制分析
    4.1 菜园村研究区空间格局分析
        4.1.1 流域关系分析
        4.1.2 子汇水区划分
        4.1.3 菜园村研究区下垫面划分
        4.1.4 菜园村研究区空间格局分析
    4.2 菜园村研究区汇水过程分析
        4.2.1 菜园村研究区外部汇水分析
        4.2.2 菜园村研究区内部汇水分析
    4.3 菜园村研究区景观格局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菜园村乡村LID措施及景观优化策略
    5.1 菜园村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5.2 菜园村下垫面分区改造措施及景观优化
        5.2.1 台塬下垫面
        5.2.2 坡面下垫面
        5.2.3 陡坎下垫面
        5.2.4 硬化下垫面
        5.2.5 沟谷下垫面
    5.3 菜园村雨洪设施及景观优化
        5.3.1 排水设施
        5.3.2 滞留净化设施
        5.3.3 蓄水用水设施
        5.3.4 护坡设施
        5.3.5 塬边埂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与讨论
        6.1.1 菜园村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6.1.2 菜园村建成区雨洪问题形成的空间机制分析
        6.1.3 菜园村下垫面分区改造措施及景观优化策略
        6.1.4 菜园村技术措施具体运用及景观优化
        6.1.5 研究讨论
    6.2 研究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拓展
参考文献
附录-I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致谢

(4)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突变引发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1.1.2 快速城镇化导致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
        1.1.3 寒地城市发展致使雨洪管理需求增加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与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水生态与水安全理论研究进展
        2.1.1 城市水生态理论研究
        2.1.2 城市水安全理论研究
        2.1.3 研究评述
    2.2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概念及意义
        2.2.2 “格局—过程—尺度”关系理论研究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4 研究评述
    2.3 雨洪管理体系研究进展
        2.3.1 宏观层面防洪排涝
        2.3.2 中观层面雨洪管理
        2.3.3 微观层面河岸带设计
        2.3.4 寒地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2.3.5 经验总结与启示
    2.4 我国海绵城市相关研究动态
        2.4.1 我国海绵城市理论发展与现状统计
        2.4.2 我国海绵城市内容研究与技术方法
        2.4.3 我国海绵城市政策发展与地方实践
        2.4.4 我国寒地海绵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的理论与方法
    3.1 寒地城市地域特征
        3.1.1 寒地流域自然地理特征
        3.1.2 寒地城市水系空间特征
        3.1.3 寒地城市河岸带功能特征
    3.2 多尺度寒地城市水生态与水安全问题识别
        3.2.1 流域尺度现状问题
        3.2.2 城市尺度现状问题
        3.2.3 河段尺度现状问题
    3.3 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理论研究
        3.3.1 理论基础
        3.3.2 理论框架
        3.3.3 技术路线
    3.4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理论与方法
        3.4.1 格局对水生态与水安全的作用机制
        3.4.2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的寒地海绵管控内容
        3.4.3 耦合水生态与水安全管控的关键技术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框架
    4.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与原则
        4.1.1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目标
        4.1.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4.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2.1 研究区域选取与空间尺度划分
        4.2.2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4.2.3 多尺度寒地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4.3 寒地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与方法
        4.3.1 Arc GIS在不同尺度中的应用
        4.3.2 流域尺度格局构建与分析方法
        4.3.3 SWMM在城市尺度中的应用
        4.3.4 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寒地适宜性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尺度的沈抚新区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1 沈抚新区现状分析与评价
        5.1.1 自然条件现状
        5.1.2 水土资源分析
    5.2 水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5.2.1 单因子要素影响分析
        5.2.2 综合要素影响分析
    5.3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3.1 水生态安全格局等级划分
        5.3.2 土地适宜性评价
        5.3.3 生态关键区识别
        5.3.4 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尺度的沈抚中心城区寒地海绵规划与系统优化
    6.1 沈抚中心城区水生态与水安全条件概况
        6.1.1 地形地势现状与雨洪来源
        6.1.2 降水特征与暴雨雨型
        6.1.3 降雨径流控制分析
        6.1.4 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
    6.2 城市海绵系统格局构建与优化
        6.2.1 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格局构建
        6.2.2 海绵城市排水系统优化
        6.2.3 海绵城市雨雪水资源化利用
    6.3 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与定量方案
        6.3.1 沈抚中心城区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划分
        6.3.2 各管控分区低影响开发设施选择与组合
        6.3.3 沈抚中心城区低影响开发系统构建
        6.3.4 海绵城市规划方案定量计算
    6.4 海绵系统优化方案模拟与分析
        6.4.1 预规划方案模拟分析
        6.4.2 优化方案模拟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河段尺度的浑河沈抚段生态建设与低影响开发设计
    7.1 浑河河岸带概况与问题分析
        7.1.1 研究区概况
        7.1.2 生态安全问题分析
    7.2 城市河岸带结构布局与水生态修复
        7.2.1 河岸带海绵结构布局
        7.2.2 寒地河岸带水生态修复措施
    7.3 城市河岸带海绵设计与LID措施应用
        7.3.1 河岸带海绵景观设计方案
        7.3.2 寒地低影响开发措施应用设计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基于传统文化的喀斯特石漠化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传统文化与草地承载力
    (二)基于传统文化的石漠化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
    (三)传统文化下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及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获取可信度分析
三 文化对石漠化草地承载力的变化影响
    (一)传统文化类型及其对草地畜牧业的影响
        1 耕种文化
        2 牧养文化
        3 饮食文化
        4 风俗习惯
    (二)文化因素对草地承载力变化的影响
        1 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
        2 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3 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四 石漠化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耦合机制
    (一)牛羊健康养殖对草地承载力的影响
        1 牛羊健康养殖对草地土壤的影响
        2 牛羊健康养殖对草地牧草的影响
    (二)草地承载力对牛羊健康养殖的影响
        1 草地承载力对牛羊健康养殖环境的影响
        2 草地承载力对牛羊养殖成本的影响
五 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石漠化地区现有技术及成熟技术
        1 草地播种技术
        2 草地刈割技术
        3 草地放牧技术
        4 牛羊养殖技术
    (二)石漠化地区共性关键技术创新
        1 牧草混播技术
        2 牧草刈割机装置设计
        3 粉碎筛选机装置设计
        4 牛羊圈舍收集粪便装置设计
        5 伸缩式食槽装置设计
        6 饲料破碎机装置设计
    (三)石漠化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应用示范验证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畜牧业养殖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4 措施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示范点建设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基于人工智能的流域-城市雨洪时空模拟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适宜性分析 ——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暴雨强度和雨型研究进展
    2.2 流域-城市雨洪模拟研究进展
        2.2.1 流域-城市雨洪过程计算方法
        2.2.2 流域-城市雨洪过程模拟模型
    2.3 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研究进展
    2.4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社会经济
        3.1.3 建成环境
    3.2 数据资料
    3.3 小结
第四章 降雨雨型构建
    4.1 研究模型选取
    4.2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长汀雨型”构建
        4.2.1 LSTM神经网络模型
        4.2.2 数据预处理
        4.2.3 模型构建
    4.3 “长汀雨型”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4.3.1 模型训练结果
        4.3.2 不同重现期下的“长汀雨型”
    4.4 小结
第五章 流域雨洪过程模拟
    5.1 河网提取与子流域划分
        5.1.1 洼地填充与流向分析
        5.1.2 河网生成与平滑校正
        5.1.3 子流域划分
    5.2 流域产流过程模拟
        5.2.1 SCS模型介绍
        5.2.2 模型构建与产流实证
    5.3 流域汇流过程模拟
        5.3.1 分布式单位线法介绍
        5.3.2 模型构建与汇流实证
    5.4 洪水滞蓄与“大海绵体”理念
    5.5 小结
第六章 城市雨洪过程模拟
    6.1 基于Mike Urban构建一维管网模型
        6.1.1 Mike Urban介绍
        6.1.2 构建长汀城区一维管网模型
    6.2 基于Mike11构建一维河网模型
        6.2.1 Mike11介绍
        6.2.2 构建长汀城区一维河网模型
    6.3 基于Mike21构建二维漫流模型
        6.3.1 Mike21介绍
        6.3.2 构建长汀城区二维漫流模型
    6.4 基于Mike Flood模型耦合与分析
        6.4.1 Mike Flood介绍
        6.4.2 长汀城区内涝耦合模型构建
    6.5 小结
第七章 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
    7.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7.2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7.2.1 熵值法原理
        7.2.2 指标计算与权重确定
    7.3 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
        7.3.1 BP神经网络介绍
        7.3.2 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与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城市雨水廊道构建方法及应用 ——以武汉市青山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目标及方法
        1.1.1 主要目标
        1.1.2 方法创新
    1.2 逻辑框架
        1.2.1 研究逻辑推演
        1.2.2 技术路线
2.文献综述
    2.1 概念辨析
        2.1.1 城市雨水管理
        2.1.1.1 概念
        2.1.1.2 特征
        2.1.2 绿色基础设施
        2.1.2.1 概念
        2.1.2.2 特征
        2.1.3 灰色雨水基础设施
        2.1.3.1 概念
        2.1.3.2 特征
    2.2 研究背景
        2.2.1 城市雨水过程
        2.2.2 城市雨水管理发展历程
        2.2.2.1 国外雨水管理发展历程
        2.2.2.2 国内雨水管理发展历程
    2.3 案例分析
        2.3.1 美国旧金山SFWPS计划
        2.3.2 新加坡ABC计划
3.城市雨水廊道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3.1 影响城市雨水过程的重要因素
        3.1.1 城市水文循环过程
        3.1.2 城市水文循环过程中的变量
    3.2 城市雨水廊道基本内涵
        3.2.1 城市雨水廊道理论基础
        3.2.2 城市雨水廊道
        3.2.2.1 基本内涵
        3.3.2.2 特征
    3.3 城市雨水廊道基本规划方法
        3.3.1 地表水文过程的识别
        3.3.2 城市雨水廊道的识别
        3.3.3 城市雨水廊道的构建
        3.3.3.1 构建方法的选取
        3.3.3.2 用地适宜性评价
        3.3.3.3 城市雨水廊道的最终构建
    3.4 城市雨水廊道的规划应用
        3.4.1 规划实施的障碍
        3.4.2 实施障碍的应对措施
4.实证研究——武汉青山示范区城市雨水廊道的构建
    4.1 武汉青山示范区背景介绍
        4.1.1 自然背景条件
        4.1.1.1 气候与地形覆被情况
        4.1.1.2 区域水系与雨水管理体系
        4.1.2 建成环境情况
        4.1.2.1 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情况
        4.1.3 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4.1.3.1 海绵城市建设概况
        4.1.3.2 海绵城市主要建设目标
        4.1.3.3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主要问题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研究方法
    4.3 青山示范区城市雨水廊道的识别
        4.3.1 青山示范区地表水文过程的识别
        4.3.2 最小成本路径综合成本面计算
        4.3.2.1 成本因子的选择与评价
        4.3.2.2 最终成本面的计算
        4.3.2.3 地表潜在雨水廊道
    4.4 青山示范区城市雨水廊道的构建
        4.4.1 地表构建适宜性评价
        4.4.1.1 地表雨水廊道构建潜力评价
        4.4.1.2 地表雨水廊道构建阻力评价
5.总结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与不足
        5.1.1 此次研究的主要结论
        5.1.2 此次研究过程中尚可改进的部分
    5.2 城市雨水廊道完善方向
        5.2.1 构建城市雨水廊道数据平台
        5.2.2 建立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
        5.2.2.1 定性方面的评价体系
        5.2.2.2 定量方面的评价体系
        5.2.3 推行深入的公众参与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基础斑块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3.1 管理单元相关研究
        1.3.2 斑块划分方式相关研究
        1.3.3 斑块精度评价相关研究
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1.1 确立规划设计斑块划分原则
        2.1.2 二郎沟小流域典型案例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斑块划分方法
        2.2.2 适宜性分析
        2.2.3 适用性验证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自然地理概况
        3.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概况
    3.2 自然资源概况
        3.2.1 土地资源
        3.2.2 气候资源
    3.3 社会经济概况
4 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基础斑块
    4.1 斑块划分要素
        4.1.1 要素选取原则
        4.1.2 划分要素选取
    4.2 规划设计斑块划分原则及方法
        4.2.1 要素提取原则
        4.2.2 斑块划分原则
        4.2.3 图斑属性信息
5 典型案例—以二郎沟小流域为例
    5.1 数据准备及处理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预处理
        5.1.3 要素文件
    5.2 指标提取
        5.2.1 土地利用类型提取
        5.2.2 地形要素提取
        5.2.3 植被覆盖度提取
        5.2.4 土壤类型图获取
    5.3 规划设计斑块确定
    5.4 精度分析
    5.5 图斑属性适宜性分析
        5.5.1 样本抽取
        5.5.2 样本精度评价
    5.6 规划设计斑块适用性验证
        5.6.1 措施布置图矢量化
        5.6.2 图斑相似性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10)基于雨洪安全的长沙市苏圫垸小流域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1.1 雨洪灾害的严峻性
        1.1.2 城市发展与雨洪安全的协调失衡
        1.1.3 现行城市规划中的雨洪灾害防治困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
        1.3.1 小流域地区
        1.3.2 雨洪危险与雨洪安全
        1.3.3 土地适宜性评价
    1.4 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1.4.1 雨洪安全
        1.4.2 土地适宜性评价
        1.4.3 研究进展述评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主要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苏圫垸雨洪形成基础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2.2 雨洪形成基础分析
        2.2.1 自然降水
        2.2.2 地表汇集
        2.2.3 城市排水
    2.3 小结
第3章 苏圫垸雨洪危险性分析
    3.1 雨洪危险性分析技术路线
    3.2 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3.3 SCS模型原理及参数确定
        3.3.1 SCS模型概述
        3.3.2 SCS模型原理及参数的确定
    3.4 地形影响修正和GIS空间分析模块
    3.5 研究区雨洪风险特征指标
        3.5.1 下垫面特征
        3.5.2 水文因子
        3.5.3 地形特征
        3.5.4 雨洪淹没水深与汇流总量
    3.6 雨洪淹没情景模拟与雨洪危险性分析
        3.6.1 不同雨洪灾害频率下的淹没情景模拟
        3.6.2 苏圫垸雨洪危险性分析
第4章 基于雨洪安全的苏圫垸土地适宜性评价
    4.1 苏圫垸常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评价结果
        4.1.1 指标的选取
        4.1.2 评价指标的定性分级与定量分值
        4.1.3 评价指标定量标准
        4.1.4 常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1.5 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定标准
        4.1.6 单因子适宜性评价
        4.1.7 常规土地综合适宜性评价结果
    4.2 常规土地适宜性分区与雨洪危险性分区叠加分析
    4.3 基于雨洪安全的苏圫垸土地适宜性评价
        4.3.1 雨洪危险性因子定量分级与适宜性分区
        4.3.2 基于雨洪安全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3 基于雨洪安全的苏圫垸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4.4 基于雨洪安全的土地适宜性分区与雨洪危险性分区叠加分析
        4.4.1 基于雨洪安全的土地适宜性分区与雨洪危险性分区叠加结果
        4.4.2 两种土地适宜性分区与雨洪危险性分区叠加结果对比分析
    4.5 基于雨洪安全的苏圫垸用地布局建议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

四、小流域信息管理系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景观管理视角下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 梁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D]. 于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宁夏海原县菜园村LID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周雅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水生态与水安全关联耦合视角下的寒地海绵城市规划研究[D]. 初亚奇. 天津大学, 2020
  • [5]基于传统文化的喀斯特石漠化草地承载力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调控[D]. 郭涛.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6]基于人工智能的流域-城市雨洪时空模拟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适宜性分析 ——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D]. 范峻恺. 南京大学, 2020(04)
  • [7]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城市雨水廊道构建方法及应用 ——以武汉市青山示范区为例[D]. 方磊. 武汉大学, 2019
  • [9]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基础斑块划分研究[D]. 李智勇.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基于雨洪安全的长沙市苏圫垸小流域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 杨娜. 湖南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小流域信息管理系统土地适宜性评价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