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重构——对三峡库区文物搬迁与保护规划的思考

意境重构——对三峡库区文物搬迁与保护规划的思考

一、意境的再造——三峡库区文物建筑搬迁保护规划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谭雪霏[1](2019)在《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是20世纪中国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从四川江津到湖北宜昌的19个县市632平方公里陆地面积陆续受淹,112所集镇完成搬迁,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三峡特殊的峡江环境和故土的群体凝聚氛围是三峡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三峡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影响着三峡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三峡工程建设为时间节点,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困境的前提下,依托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通过梳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彰显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独立品格与鲜明特性、探讨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这对于社会现代转型期间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实证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历时性展开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探讨该类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路径。第一章绪论首先阐明了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结合三峡文化资源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界定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文化资源”等研究中的相关概念,为开展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研究厘清了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它是“前三峡时代”文化资源生成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因素的综合、是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耦合,具体而言主要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这三方面对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力也是逐层加强。第三章主要归纳了在“前三峡时代”文化生态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研究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为逻辑起点、确立以“获取文化资源的途径”为基本的分类标准。将“前三峡时代”的区域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三大类,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章则主要阐述了“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及文化资源保护实践。分析“三峡工程时代”文化生态的主要变化在于:工程建设对外部环境的改变,移民搬迁对文化传承的冲击以及中西价值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重塑,并对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资源的变化进行了阐述。“三峡工程时代”也是三峡文化资源抢救保护的重要时期。在工程建设与资源抢救的时间赛跑中,国家、政府做出了积极思考与尝试:开展了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原生态到新生态的衍生重建,单一文化事项的到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通过上述实证研究,解释了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时刻进行着信息交换的非平衡系统第五章在分析了环境与文化互动的基础上,归纳了“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实践进行了反思。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和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是“后三峡时代”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就每一种文化资源各自的特性而言,由于其文化内涵特征的不同,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分别存在着景观化、静止化、大众化倾向;同时当整体文化生态系统受到超过“生态阀值”外来冲击时,各级结构则出现缺损和变化,存在着碎片化、同质化,功利性倾向。第六章正是在对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历时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文化资源保护路径的策略研究。在追根溯源分析文化资源保护的纲领性文件精神和学习国际先进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以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为例,提出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保护的基本路径和策略。延续文化生态学思维,从文化资源本体和其所在文化生态系统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通过保护,文化资源与其所处生态系统达到协调,最终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和可持续性发展。

李婧[2](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丛桂芹[3](2013)在《价值建构与阐释 ——基于传播理念的文化遗产保护》文中研究说明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是价值问题,对于遗产价值的认知一旦变化,保护理念与方式都会改变。从20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的由重视历史价值到文化价值的转变,带来了遗产保护中从单纯保护到重视传承共享、从专业领域内的技术性保护到社会整体系统内的公众性保护的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正确、深刻地理解遗产价值,决定了文化遗产能否得到更为普遍的价值认同和社会参与,因此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和传播已然成为保护中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国际保护文献与保护组织对遗产阐释、展示等传播因素愈加重视的原因所在。但当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非常薄弱,迫切需要进行理论的探讨以服务于保护实践。基于这样的问题视角,本文借鉴了公众考古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并结合国际保护文献的论述与国际保护组织的实践,从传播理念的角度考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沟通与交流问题。通过对传播中“编码”和“译码”两个环节的考察,指出文化遗产保护是“价值编码”和“价值译码”的动态过程。“价值编码”是“价值建构”的过程,它通过建构遗产关键知识而生产出文化遗产的意义,话语转换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文化遗产及其价值都是在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的背景作用下,通过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建构出来的,作为不同话语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往往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建构遗产价值的不同侧面,这不仅使遗产成为一个具有各种公共价值的品牌和集合体,也使得不同时代因话语的不同而导致了遗产价值认知的转变,从而建构出属于当代的遗产价值体系。“价值译码”则是“价值传递”的过程,它通过对遗产关键知识的解析而阐释、传达遗产意义。价值传递中主要有三种阐释方式,即学术阐释、展示性阐释和大众传媒阐释,其中前者是学术性质的初次阐释,后两者则是对遗产价值的普及性阐释。另外危机传播形式下的价值阐释,属于特殊的阐释方式,对遗产价值的抢救具有重要作用。重视遗产阐释的层级分类、调动公众参与互动活动,以及充分运用视觉传播的手段等方式,有助于提升遗产阐释和价值传递的效果。最后,本文指出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价值传递中的问题。由于目前普及性阐释对于我国的保护实践最为关键,因此在对当前普及性阐释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后,本文提出了实现从“理解公众”到“公众理解”的阐释目标的可能途径。

李啸川[4](2012)在《龚滩古镇迁建后的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龚滩古镇为重庆市级历史文化名镇,位列重庆十大历史文化名镇首位。古镇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的酉阳县境内,地处渝、黔、湘、鄂四省交接的区域,是百里乌江画廊风景区的起点。源自蜀汉的1700多年悠久历史,险山急水的原始自然地理环境,水运搬滩而兴的商业经济,武陵山区土家聚居的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的传统空间形态和建筑风貌,使得龚滩古镇在西南地域的城镇建设史上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由于经济发展与建设的需要,龚滩古镇因乌江水利设施的建设而面临全部淹没的危机,古镇被迫整体搬迁进行易地保护。历经搬迁的龚滩古镇虽然得以保留下来,历史风貌、历史文化损失十分严重,经济也陷入衰退。因此,如何在搬迁后更好地保护和恢复古镇的历史风貌,复兴古镇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从而更好地将千年古镇延续和传承,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从龚滩古镇所在的历史人文环境出发,首先研究了龚滩古镇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环境和和人文渊源,梳理了龚滩古镇的产生、生长、繁荣、衰落的历史变迁。重点对整体搬迁后的保存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从宏观到微观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了搬迁后龚滩古镇的风貌特征,并分析了风貌特征背后的生成规律和历史原因。最后提出龚滩古镇保护的理念和策略,并针对龚滩古镇的现状问题和矛盾,探讨了龚滩古镇的保护与复兴的策略、方法与措施。文章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古镇发展变迁与历史人文背景分析。本章梳理总结了古镇发展的历史轨迹,分析了水运交通对古镇发展演变的重要作用以及水利建设对古镇区位变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了龚滩古镇的历史人文特征,包括巴文化和水运文化对古镇的影响以及在古镇空间和景观中的映照。第二部分(第三章),古镇搬迁后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搬迁保护造成了龚滩古镇千年历史重大区位变迁。古镇虽然通过搬迁得以保留,但是古镇的历史风貌却没有完全恢复。本章主要分析了古镇的搬迁方法以及古镇搬迁后的现状,总结了古镇在搬迁保护中的得与失,为古镇搬迁后风貌保护与复兴打好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第四章),古镇搬迁后的风貌特色分析。除了地域性的历史人文环境,独特的山水自然环境也是古镇的整体风貌特色的根本所在。本章由宏观到微观,从城镇,街巷,建筑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出古镇的的风貌特色。第四部分(第五章),古镇保护与复兴的策略与方法研究。针对古镇的保存现状以及主要矛盾,秉承整体保护的原则,研究如何保护古镇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延续古镇的整体风貌。在此基础上,在秉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研究如何利用古镇的历史环境资源,发展古镇旅游观光产业,改善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陈晓宁[5](2011)在《三峡旅游环境与传统建筑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地区地理位置突出,历史文化久远,作为长江干流最核心最具特色的主体,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色与厚重的人文内涵。在当今兴起的自然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热潮的推动下,三峡旅游也迎来了它新的时代机遇与挑战。随着2009年三峡工程的基本竣工,三峡地区的旅游环境较之前发生了较大改变。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已经显现出来,并且三峡大坝作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本身将吸引大批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参观游览,有利地促进了三峡乃至中国的经济与旅游的发展。但同时也清醒意识到,三峡工程所形成的650公里水库对三峡地区传统历史文化是一次挑战。地面、地下文物被淹没,大批城镇搬迁,长期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场镇、建筑、历史遗迹等随着移民新城的飞速建设正在逐渐消失;然后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有价值的旅游景点有待开发建设。面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三峡旅游的人文环境面临新的机遇与考验。如何延续三峡历史文化脉络以塑造新三峡的旅游环境氛围,成为当前发展三峡旅游特色的关键。因此,文章立足于三峡旅游文化环境,从旅游的角度去认识建筑环境。通过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城镇及建筑环境风貌,探索三峡特色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建筑创作之路,以促进三峡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文章主要内容共分为三大部分,共五个章节:第一部分,总结三峡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各方面,这些独特之处不仅成为三峡旅游的重要内容与支柱,也是三峡传统建筑特色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条件。继而就三峡工程对其旅游资源的影响作出总结,指明三峡旅游面临保护与创新并重的现实问题。第二,总结三峡地区传统城镇、传统建筑的风貌特色。通过对三峡地区传统城镇、传统建筑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征的研究,分析归纳三峡地区传统城镇和建筑的风貌特征。不仅将其视为三峡地区历史人文景观环境构成的重要因素,也为下文探索三峡地区特色旅游环境的建筑文化给予定位并打下基础。第三,探讨三峡地区旅游环境风貌特色的塑造方式。基于前面两部分的分析总结,提出三峡旅游环境特色塑造的思想,一方面对于尚存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该如何去保护与运用,另一方面对于三峡地区丢失的特色,如何通过再创造的方法使人们重新认识它。以现实的例子,总结出保护传承三峡旅游环境的积极措施,探讨如何在继承的方式上进行新的建筑创作。

饶曦东[6](2011)在《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工程历经十多年的建设后,让三峡库区城镇社会、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的同时,也凸显了不少问题。城镇的整体风貌意象趋向于同质,库区城镇传统的特色风貌受到巨大冲击,缺乏精神文化内涵的城镇风貌离移民心目中的精神乐园相距甚远。同时作为城市形象与品牌塑造的重要手段,各种风貌建设在三峡库区城镇中正广泛开展,但由于缺乏引导以及当前图像化时代下社会的浮躁,城镇风貌建设更倾向于一种形象化的攀比,而忽略了对传统风貌特色的传承。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的研究显得势在必行。如今的库区城镇大都呈现出一片现代城市景观风貌,面对眼前一个个相似的城镇,我们不得不怀念那些传统城镇风貌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和精神的享受。从古到今库区城镇的风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后,库区城镇的风貌到底形成了哪些特征?在当前的城镇建设中风貌特色丧失的根源在哪?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有何启示?本文从实地调查入手,通过了解库区城市风貌建设现状,归纳存在的问题,并试着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如何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塑造三峡库区城镇的特色风貌。本着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本文的主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基础和现状研究、策略研究与实证研究。本文的基础和现状研究部分涵盖第二章与第三章。在基础研究中,首先从对城市风貌的解读谈起,阐述了城镇风貌的传统含义及传播学含义,接着按传统思路对库区城镇风貌的演变历程、系统构成特征及认知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出传播学角度出发,认为传播媒介的图像性、符号构成的逻辑性以及文化信息的叙事性是三峡库区城镇风貌传播的主要特征;在现状研究部分,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对库区城镇风貌建设的现状进行整体评述,对风貌特色丧失的根源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传播学角度对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进行了反思,认为规划师作为城市及建筑空间的生产者以外,还应切实承担起城市文化传播者的职责,体现在城市风貌建设的过程中,就是将图像生产与文化信息的传播有效结合起来。本文的策略研究部分主要集中在第四章,引入传播学中的图像叙事理论,将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糅合于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风貌规划模式中。提出以文化主题规划、风貌形态规划和风貌辅助规划作为城镇风貌规划的主要内容,并且整合了城市设计的相关方法形成图像叙事的空间逻辑、时间逻辑、生态逻辑、美学逻辑以及经济逻辑。总之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城镇风貌的外在空间载体输入文化信息,并梳理它们的构成方式,让风貌视觉图像具有逻辑性、整体性和叙事性,而达到有效传播城镇特色风貌内涵的目的。此外为了保障图像叙事策略的有效实施,提出了定性与定量控制、城市经营、市民参与、动态规划四个方面的风貌建设管理策略;最后在库区城镇特色风貌规划建设涉及的重多问题中,对应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为第五章,通过对奉节县宝塔坪片区风貌规划的项目实践,说明图像叙事的风貌规划方法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最后,本文对库区城镇风貌建设提出了展望,提出以“叙事的山水”为库区城镇特色风貌建设的目标。

李娜[7](2009)在《延续文脉的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研究》文中认为三峡库区在移民迁建及新城建设中所面临的文脉断裂,特色丧失,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正如吴良镛先生所说:“三峡工程不仅是一项水利枢纽的建设工程,而且是从移民搬迁到大地区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个城镇化发展的特殊形式,是一项举世瞩目的社会工程和文化工程”[1]。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延续文脉角度出发研究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文章阐述了城镇公共空间以及文脉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分析了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文脉的构成要素、影响要素、运动轨迹及表现形式,提出延续文脉的公共空间发展策略,并结合实例进行论证。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即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界定了研究范围和涉及的主要概念,确定了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和第三章,总结了有关城市公共空间以及文脉的基本理论,论述了文脉的核心思想。通过建立公共空间与文脉的关系,剖析了公共空间文脉的构成、影响要素、表现形式及运动轨迹。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以深入调查为基础,通过对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文脉构成要素、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发展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目前库区文脉割裂的问题及成因,梳理出文脉在公共空间中的特征性表现。并提出延续文脉的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建设策略,探讨延续文脉的设计方法。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在基于前面的分析研究,以云阳为例,进一步说明了在实际项目中如何打造延续文脉的公共空间,最后在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提出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的理想模式。

李燕[8](2008)在《重庆万州旧城区绿地建设与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十几年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万州步入了城市化超速发展的时期,其城市经济和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伴随着三峡水位的上升,原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绿化特色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特别是绿地建设长期发展缓慢的旧城区更为甚之。因此,要改善旧城区的绿地环境,就需要对原有旧城区的绿地规划与管理控制提出新的思考。本文立足于对万州旧城区发展演变和城市绿地建设现状的细致深入调查和分析基础之上,总结出万州城市绿地在规划和建设管理中的不足和缺陷,探索从规划层面的控制与引导和管理层面的实施与运作入手,以期待万州旧城区绿地建设能够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从而有效地改善城市衰退的生态环境,凸显城市消失的绿地特色和满足市民渴望的绿地空间。同时也希望通过万州个案的研究,能够抛砖引玉,对三峡库区山地城市的旧城区绿地建设与控制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探索。本文分四部分来思考、分析及阐述。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绪论,主要论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阐述研究的相关概念和对象范围界定,并确立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框架。第二部分从旧城区的生成背景与三峡变迁中旧城区的发展演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旧城区的特点对发展绿地的优势和挑战进行了论述。而后,转入对万州绿地建设的历史发展、规划和建设情况进行了回顾、评价和调研,归纳出规划和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为三方面,即决策层面价值取向的不匹配、规划控制层面的不完善和实施管理层面的不健全,而其中后两方面是我们规划人员关注的焦点。在下文的对策探讨中,也分别从这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形成前后呼应的因果关系。第三部分分别从旧城区绿地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和实施与运作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实施策略。在规划控制层面上,通过相关规划的借鉴与启示,引入多层次控制与引导的方法。总体布局上,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结合实现绿量的增加、绿地系统的整体协调与优化、绿化特色的凸显;分区层面上,提出构建衔接规划和管理的绿地控制性规划指标体系和建议引入绿容率评价指标,完善三维评价指标;重点绿地类型上,对主要的绿地景观节点提出发展引导,以完善其建设中的不足。而在管理层面上,构想建立起以市场化为主导,政府职能管理和社会化参与相互补充的管理模式。首先,从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和构建技术支撑的信息化三方面来整合城市绿化管理体系;其次,强化公众参与,从提高意识、组织保障和实施方式方面来保障;另外,关键是针对旧城区的特征,建立起多元长效的融资渠道,使城市绿化的实施顺利进行,从而促进旧城区的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通过总结万州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山地城市旧城区绿地发展的共性进行总结,并对其旧城区的绿地建设与控制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展望。

戴彦[9](2008)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球化作为最迅猛的时代潮流,在打开中国发展之门的同时,也给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了严重危机;与此同时,地域化在人类对自身发展方式的反思中也日渐强势,推动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步入正轨,并促使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进入到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在全球化与地域化发展两极互动的背景中,地处西南地区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既面临着艰难的挑战,又存在着巨大的机遇。秉持何种研究思维来引领理论与实践探索,将成为当代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功与否的关键。论文认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范畴内运用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适应性保护理论和方法,寻求“标准理论”的地域化,应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途径与目标。基于此种认知,论文将城市规划学、建筑学、考古学、地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系统学融贯一体,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的思维逻辑,通过总体策略、技术方法与制度环境的深入研究,探索并建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的重要理论,同时希望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语境中,不同文化地域中的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本土化理论。论文认为当前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着“保护策略模糊不清”、“保护技术使用不当”和“保护制度残缺不全”三大问题。基于这种认识,论文从历时与共时角度来解析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成发展与构成格局,并在归纳古镇特征的基础上与现实问题进行比照分析,进而提出它们所导向的保护目标和方向。通过巴蜀古镇的本体分析与保护导向认知,论文提出了保护的总体策略,认为巴蜀古镇保护应该积极协调“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和“机遇与挑战”三个方面的矛盾;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方法研究中,论文建构了以AHP层次分析法为理论基础的保护评估模型,并提出了基于“拟合”原理的遗产区域拟合保护方法和现实构想;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环境研究中,论文提出了“集权化”与“垂直化”的行政保障机制改革思路,以及维持“事务通告”、强化“事务咨询”和引导“事务托管”的分级式公众参与途径。

肖东[10](2007)在《文物建筑搬迁保护中的场地利用与环境塑造》文中指出1、文物建筑搬迁保护概述文物建筑保护从保护的地址是否在原处来看可以分为原地保护和搬迁保护两种。其中,搬迁保护是由于兴建国家大型项目、城市建设以及文物建筑无法很好保护等原因,将文物建筑搬迁到别处进行的保护。搬迁保护主要分为整体搬迁和局部搬迁两种方式:例如在

二、意境的再造——三峡库区文物建筑搬迁保护规划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意境的再造——三峡库区文物建筑搬迁保护规划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重难点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重难点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三峡人文文化、三峡宜昌库区文化
        二、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
        三、文化遗产、文化资源
第二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山高林密的地形地貌
        二、丰富多样的河流水系
        三、复杂立体的气候差异
    第二节 生产方式
        一、山地畲耕、谷底农耕的原始农业
        二、沿江而行,更迭频繁的过境贸易
        三、血缘聚落、地缘社会的集体劳作
    第三节 人文环境
        一、信巫重祀的民间信仰
        二、开放交融的航运精神
        三、不畏艰险的峡江特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
        一、古代建筑
        二、古代遗址及古墓葬、石刻
        三、近现代重要史迹
    第二节 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
        一、表演艺术
        二、民间文学
        三、传统知识技艺
        四、社会实践、仪式与民俗
    第三节 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
        一、文献资源
        二、影像文化资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第一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
        一、三峡工程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移民搬迁对社会文化的冲击
        三、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构建
        四、新三峡文化资源的形成
    第二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一、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
        二、政府引导的活态衍化
        三、文化空间的整体保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和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第一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
        一、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
        二、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
        三、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
    第二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一、对基于资源特性保护的反思
        二、对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
    第一节 国际文化资源保护制度与经验借鉴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二、欧洲文化遗产保护
        三、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第二节 基于文化本体特征的文化资源本体保护
        一、基于文化特征的分类管理
        二、基于文化过程的分层保护
        三、基于文化逻辑的空间构建
    第三节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资源保护
        一、基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
        二、基于体制机制的体系保障
        三、基于文化自觉的价值引导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三峡宜昌库区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以上)
附录2 三峡宜昌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级及以上)
附录3 秭归县端午节文化活动访谈实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已有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四、论文结构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一、近代学术思潮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一、调查测绘程序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六、评析与启示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六、促进建筑创作
        七、培养专门人才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一、回顾传统
        二、重要测绘项目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一、重要测绘项目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四、培养综合素质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三、重要测绘项目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五、影响与荣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二、相关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价值建构与阐释 ——基于传播理念的文化遗产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特色
        1.3.1 研究内容
        1.3.2 重点与难点
    1.4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4.1 关于文化遗产的研究综述
        1.4.2 对于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
        1.4.3 对于遗产阐释的研究
        1.4.4 借鉴传播学理念对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的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跨学科交叉研究法
        1.5.2 文献研究方法
        1.5.3 逻辑研究方法
        1.5.4 数据例证
        1.5.5 调研实践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新变化
    2.1 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
        2.1.1 以价值为导向的文化遗产保护
        2.1.2 价值议题成为核心导向的原因
        2.1.3 价值议题成为核心导向的意义
    2.2 文化遗产的价值转变
        2.2.1 古代世界对“纪念物”纪念价值的重视
        2.2.2 16-18 世纪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的冲突
        2.2.3 19-20 世纪 80 年代从艺术到历史的价值转变
        2.2.4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从历史到文化的价值转变
    2.3 价值转变带来的文化遗产保护新变化
        2.3.1 从孤立到综合:遗产保护方式向多学科整合发展
        2.3.2 从保护到传承:遗产保护目的发生转变
        2.3.3 从专业到大众:遗产保护的社会性开始凸显
    2.4 文化遗产保护中引入传播理念的必要性
        2.4.1 价值认知的转变需要进行深入传播
        2.4.2 保护的新变化要求重视传播理念
        2.4.3 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决定了传播理念的介入
        2.4.4 文化遗产传播研究遭到忽视
    2.5 小结
第3章 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播的内涵与实践
    3.1 国际保护文献中有关传播理念的论述
        3.1.1 国际保护文献的制订与影响
        3.1.2 国际保护文献中有关传播的概念与内容
    3.2 《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宪章》的启示与问题
        3.2.1 阐释与展示宪章的基本情况
        3.2.2 宪章修改过程显示的观念变化
    3.3 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播的概念与内涵
        3.3.1 公众考古学阐释理论的启发
        3.3.2 传播学理论的合理借鉴
        3.3.3 遗产保护中的传播概念与内涵
    3.4 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的传播实践
        3.4.1 爱丁堡世界遗产组织的传播活动
        3.4.2 英格兰遗产组织的传播活动
        3.4.3 ICOMOS 和 ICCROM 对遗产传播的关注
        3.4.4 欧洲理事会进行的文化遗产传播活动
        3.4.5 UNESCO 的世界遗产全球传播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建构与话语转换
    4.1 文化遗产价值的建构性
        4.1.1 后现代建构主义的理论范式
        4.1.2 文化与价值观的背景作用
        4.1.3 被建构的文化遗产及其价值
    4.2 话语转换影响下的遗产价值建构
        4.2.1 话语的建构作用
        4.2.2 话语转换带来的遗产价值转变
        4.2.3 当前的话语变化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趋势
    4.3 不同话语主体对遗产价值的建构方式
        4.3.1 利益相关者:建构遗产价值的话语主体
        4.3.2 建构遗产价值的核心途径
        4.3.3 不同话语主体建构遗产价值的层面与策略
    4.4 案例分析:英国郎达遗址公园与沈阳铸造博物馆的价值建构
        4.4.1 英国郎达遗址公园的改建
        4.4.2 沈阳铸造博物馆的改造
        4.4.3 工业遗产价值建构的启示与思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传递与遗产阐释
    5.1 价值传递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和影响
        5.1.1 适应文化遗产保护新变化的要求
        5.1.2 弥补价值传递中阐释不足的问题
        5.1.3 满足文化遗产保护各个环节的交流需要
        5.1.4 价值传递过程能够创造遗产的附加价值
        5.1.5 对保护理念具有推动与纠正作用
    5.2 遗产阐释:价值传递的实现途径
        5.2.1 阐释的哲学意义
        5.2.2 遗产阐释的本质与形成
        5.2.3 遗产阐释的涵括内容
        5.2.4 遗产阐释在价值传递中的关键作用
    5.3 价值传递与不同传播方式下的遗产阐释
        5.3.1 学术传播:遗产价值的初次阐释
        5.3.2 展示传播:遗产价值的现场阐释
        5.3.3 大众传播:遗产价值的拟态阐释
    5.4 遗产阐释的特殊方式——危机传播
        5.4.1 文化遗产的风险准备与危机管理
        5.4.2 文化遗产危机传播中大众传媒的功能与作用
        5.4.3 遗产专家学者在文化遗产危机传播中的作用
        5.4.4 案例分析:汶川地震与海地地震后文化遗产的危机传播
    5.5 遗产阐释效果的提升
        5.5.1 重视遗产阐释的层级分类
        5.5.2 调动公众参与阐释和互动活动
        5.5.3 充分运用视觉传播的手段
        5.5.4 案例分析:社区居民对开平碉楼的价值认知与阐释效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文化遗产的价值转变与传播理念的彰显
    6.1 话语转换与中国文化遗产价值理念的改变
        6.1.1 外来话语与对文物古迹历史纪念价值的重视
        6.1.2 整旧如旧的主导话语与保护中的复古与复原
        6.1.3 国际文物保护话语与中国对“三大价值”的保护
        6.1.4 世界遗产话语体系与中国从文物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变
    6.2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价值传递的重要性
        6.2.1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6.2.2 遗产价值传递重要性的显现
        6.2.3 价值传递中需要重视普及性阐释
    6.3 目前遗产价值普及性阐释的现状和问题
        6.3.1 展示性阐释存在的问题
        6.3.2 大众传媒阐释中的误导与偏差
    6.4 阐释目标的达成:从理解公众到公众理解
        6.4.1 了解价值阐释中的公众心理
        6.4.2 在价值阐释中运用引发关注的技巧
        6.4.3 建立多层级的文化遗产阐释体系
        6.4.4 国家政策层面的保障与措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宪章
附录B 有关文化遗产的重要网络资源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龚滩古镇迁建后的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1.3 研究内容
    1.2 既往研究概述
        1.2.1 历史和文化领域
        1.2.2 建筑学及城市规划领域
        1.2.3 遗产保护领域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2 龚滩古镇的发展演变与区位变迁
    2.1 古镇的发展演变
        2.1.1 古镇的地理环境
        2.1.2 古镇的发展演变
    2.2 古镇的区位变迁
        2.2.1 水路运输地位下降
        2.2.2 古镇的整体搬迁
    2.3 古镇的历史人文环境
        2.3.1 巴人遗风
        2.3.2 水运搬滩
        2.3.3 民俗风情
    2.4 本章小结
3 龚滩古迁建后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1 古镇迁建后现状分析
        3.1.1 整体环境的延续和差异
        3.1.2 城镇空间的复原性布局
        3.1.3 文物建筑的保护性迁建
        3.1.4 非文物历史建筑的形态复原性重建
        3.1.5 历史景观遗迹的迁建与复原
    3.2 古镇迁建后面临的问题与矛盾
        3.2.1 古镇周边环境保护十分薄弱
        3.2.2 古镇自身风貌特色仍需发掘
        3.2.3 传统风貌延续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矛盾
        3.2.4 搬迁后古镇问题与矛盾的根本成因
    3.3 本章小结
4 龚滩古镇迁建后的风貌特色
    4.1 城镇空间风貌与环境特征
        4.1.1 险山夹镇的城镇格局
        4.1.2 层次分明的景观轮廓
    4.2 街巷风貌特征
        4.2.1 山地特色的街巷类型
        4.2.2 开阖变化的街巷界面
        4.2.3 丰富多变的空间结点
        4.2.4 画龙点睛的历史遗迹
    4.3 建筑风貌特征
        4.3.1 种类丰富的建筑类型
        4.3.2 独具魅力的平面组合
        4.3.3 山地特色的构筑手法
        4.3.4 适应地形的尺度和比例
        4.3.5 结合披檐的屋顶空间形态
        4.3.6 灵活组合的建筑结构
    4.4 本章小结
5 龚滩古镇迁建后的保护与复兴
    5.1 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策略
        5.1.1 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5.1.2 保护规划的基本策略
    5.2 古镇风貌环境的保护与整体风貌的延续
        5.2.1 自然山水环境的保护
        5.2.2 历史人文环境的恢复
        5.2.3 古镇整体风貌的延续
    5.3 古镇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
        5.3.1 保护与物质生活环境的优化
        5.3.2 保护与旅游经济的发展
    5.4 城镇空间节点保护与复原性整治
        5.4.1 入口节点的保护与环境整治
        5.4.2 滨江休闲文化节点的复原性整治
    5.5 历史建筑的保护层次
        5.5.1 文物建筑
        5.5.2 重点历史建筑
        5.5.3 一般历史建筑
    5.6 新镇风貌与古镇的协调
        5.6.1 新镇建筑风貌整治策略
        5.6.2 新镇建筑风貌改造的基本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笔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三峡旅游环境与传统建筑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背景
        1.2.1 本文研究的“三峡”范围
        1.2.2 三峡旅游的地位与现状
        1.2.3 建筑特色与旅游环境的关系
    1.3 研究框架及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三峡传统旅游景观特色及面临的问题
    2.1 独特的自然旅游景观特色
        2.1.1 雄奇险峻之美的峡谷景观
        2.1.2 俊秀深幽之美的山水景观
        2.1.3 怪诞之美的奇特地质地貌景观
        2.1.4 低山深丘幽逸的旅游景观
        2.1.5 湿热多云雾的景观氛围
        2.1.6 相互影响的山水景观环境与建筑风格
    2.2 深厚的人文旅游景观特色
        2.2.1 光辉灿烂的始源性历史文化遗存
        2.2.2 历史名人与经典文化遗存
        2.2.3 战争军事活动与建筑遗迹
        2.2.4 水运历史与特殊的文化遗存
        2.2.5 乡土民俗风情景观
    2.3 三峡库区建设与旅游景观环境的影响
        2.3.1 环境景观尺度的变化
        2.3.2 特色景点消失和变迁
        2.3.3 传统城镇及建筑景观变化消失
        2.3.4 三峡旅游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3 三峡传统建筑风貌特色
    3.1 传统场镇的风貌特色
        3.1.1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选址布局
        3.1.2 灵活多变的场镇空间格局
        3.1.3 宫观寺庙在三峡场镇中的核心作用
        3.1.4 商业街道氛围
        3.1.5 乡情浓郁的环境标识
    3.2 地域特色的建筑组合空间特色
        3.2.1 顺应地势的院落布局方式
        3.2.2 乡村风貌的三合院空间
        3.2.3 混合变化的院落布局特色
    3.3 建筑单体的风貌特色
        3.3.1 多源文化影响下的建筑风貌
        3.3.2 争取空间的山地建筑特色
        3.3.3 气候影响下的建筑空间
        3.3.4 质朴的建筑装饰艺术
4 三峡旅游环境与建筑特色塑造
    4.1 历史建筑保护与旅游景观环境塑造
        4.1.1 原址保护与旅游景观环境重塑
        4.1.2 异地搬迁保护与旅游景观环境的恢复
        4.1.3 集景式的搬迁保护与新旅游建筑环境协调
    4.2 旅游节点的建筑标识性塑造
        4.2.1 城镇标志性节点与人文景观环境塑造
        4.2.2 重要交通节点的形象塑造
        4.2.3 旅游景点服务设施的特色塑造
    4.3 新旅游景点建筑的地域特色塑造
        4.3.1 地域特色的建筑语汇提炼
        4.3.2 以地域环境为特色的风貌设计
        4.3.3 对传统空间及营造手法的继承与更新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缘起
        1.1.1 三峡工程对三峡地区整体风貌的改变
        1.1.2 三峡库区城镇面临风貌特色丧失的危机
        1.1.3 特色风貌塑造对三峡库区城镇发展的重要作用
        1.1.4 图像化时代下城市风貌的传播学特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学术和现实意义
    1.3 研究范围、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城市风貌
        1.4.2 图像叙事
        1.4.3 城市风貌规划
        1.4.4 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风貌规划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
        1.5.1 国外城市风貌的研究及实践活动
        1.5.2 国内城市风貌的研究及实践活动
        1.5.3 图像叙事的相关研究
2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基础研究
    2.1 城市风貌的解读
        2.1.1 城市风貌的传统含义
        2.1.2 城市风貌的传播学含义
    2.2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演变过程
        2.2.1 三峡库区自然基底的形成和发展
        2.2.2 三峡库区城镇形态的演变
        2.2.3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内涵的发展
    2.3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系统构成
        2.3.1 城市风貌系统构成的研究
        2.3.2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外部空间结构特征
        2.3.3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内部文化构成特征
    2.4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认知特征
        2.4.1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具象认知
        2.4.2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抽象认知
    2.5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传播特征
        2.5.1 传播媒介的图像性
        2.5.2 符号构成的逻辑性
        2.5.3 文化信息的叙事性
    2.6 小结
3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评述
    3.1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概况(时间维度)
        3.1.1 城镇风貌重构呼之欲出(1993—1997)
        3.1.2 新风貌格局初现雏形(1998—2003)
        3.1.3 城镇风貌品质持续提升(2004—2010)
    3.2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基础体系建构(空间维度)
        3.2.1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硬件环境建设
        3.2.2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软件环境建设
        3.2.3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基础体系建设总结
    3.3 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特色丧失的根源
        3.3.1 移民迁建的仓促对三峡库区城镇风貌的消极作用(历史原因)
        3.3.2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对三峡库区城镇的影响(现实原因)
        3.3.3 规划自身应对城镇风貌建设的缺陷(主观原因)
    3.4 传播学角度下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反思
    3.5 小结
4 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三峡库区城镇特色风貌塑造
    4.1 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风貌规划模式建构
        4.1.1 “图像叙事”的引入
        4.1.2 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风貌规划模式
        4.1.3 与传统风貌规划模式的比较
        4.1.4 与城市CI 的比较
    4.2 “图像叙事”的长效保障机制
        4.2.1 定性与定量控制
        4.2.2 城市经营
        4.2.3 市民参与
        4.2.4 动态规划
    4.3 三峡库区城镇特色风貌塑造的重点问题研究
        4.3.1 三峡库区特色风貌圈的建设
        4.3.2 滨水地区特色风貌的塑造
        4.3.3 重要风貌符号—梯道的设计策略
    4.4 小结
5 创作实践——以奉节县宝塔坪片区风貌规划为例
    5.1 项目背景
    5.2 宝塔坪片区概况
        5.2.1 区位条件
        5.2.2 社会经济概况
        5.2.3 旅游发展契机
    5.3 现状风貌调研及评价
        5.3.1 风貌资源解析
        5.3.2 现状建设评价
        5.3.3 现状总结
    5.4 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风貌规划设计
        5.4.1 风貌文化主题规划
        5.4.2 风貌支撑系统规划
        5.4.3 风貌形态规划与设计
    5.5 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延续文脉的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城镇公共空间存在问题
        1.1.3 延续文脉的意义
        1.1.4 研究范围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文脉(Context)
        1.2.2 公共空间(Public Spaces)
    1.3 研究框架及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 公共空间理论
        2.1.1 国外公共空间理论
        2.1.2 国内公共空间理论
    2.2 文脉理论
        2.2.1 文脉主义
        2.2.2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
        2.2.3 罗吉尔特兰西克有关失落空间的理论
        2.2.4 文脉理论的实践
    2.3 其他相关理论
        2.3.1 城市设计理论
        2.3.2 人居环境科学
        2.3.3 阿尔多·罗西的形态——类型学
        2.3.4 环境行为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公共空间文脉的认识
    3.1 公共空间文脉的内涵
        3.1.1 城镇公共空间是文脉的重要载体
        3.1.2 文脉是公共空间的深层结构
        3.1.3 公共空间文脉是人、公共空间、周围环境内在的联系
    3.2 公共空间文脉的构成要素
        3.2.1 建成环境
        3.2.2 文化物品
        3.2.3 活态文化
    3.3 公共空间文脉的表现形式
        3.3.1 空间环境
        3.3.2 空间形态
        3.3.3 空间尺度
        3.3.4 空间界面
        3.3.5 标志物
        3.3.6 空间功能
        3.3.7 符号信息
    3.4 公共空间文脉的内在运动机制
        3.4.1 运行动力
        3.4.2 运动轨迹
    3.5 本章小结
4 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文脉分析
    4.1 影响要素分析
        4.1.1 自然环境
        4.1.2 历史文化
        4.1.3 经济水平
        4.1.4 社会状况
    4.2 发展演变分析
        4.2.1 移民迁建前的公共空间发展
        4.2.2 移民迁建后公共空间的发展
    4.3 构成要素分析
        4.3.1 建成环境
        4.3.2 文化物品
        4.3.3 活态文化
    4.4 表现形式分析
        4.4.1 空间环境
        4.4.2 空间形态
        4.4.3 空间尺度
        4.4.4 空间界面
        4.4.5 标志物
        4.4.6 空间功能
        4.4.7 符号信息
    4.5 问题及成因
        4.5.1 问题
        4.5.2 产生原因
    4.6 本章小结
5 延续文脉的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建设策略
    5.1 延续文脉的公共空间建设理念
        5.1.1 建设原则
        5.2.2 文脉价值体现原则
    5.2 建构延续文脉的公共空间形态
        5.2.1 时空结合的多维集约的公共空间
        5.2.2 传统的公共空间形态的继承和发扬
        5.2.3 延续文脉的步行网络
    5.3 强化文脉特征性空间
        5.3.1 保留山顶作为公园
        5.3.2 滨水生活的回归
        5.3.3 结合历史遗迹公共空间的塑造
        5.3.4 街巷的复兴
    5.4 延续文脉的设计方法
        5.4.1 建构公共空间的主题
        5.4.2 建成环境的设计方法
        5.4.3 文化物品的设计方法
        5.4.4 活态文化的设计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实例研究——以云阳为例
    6.1 云阳概况
        6.1.1 区位
        6.1.2 历史沿革
        6.1.3 新城情况
    6.2 公共空间文脉分析
        6.2.1 影响要素
        6.2.2 构成要素分析
        6.2.3 外在表现分析
    6.3 延续文脉的公共空间形态
        6.3.1 时空结合的多维公共空间
        6.3.2 传统空间形态的继承和发扬
        6.3.3 延续文脉的步行网络
    6.4 强化文脉特征性空间
        6.4.1 保留山顶作为公园
        6.4.2 滨江绿化公园的建设
        6.4.3 结合历史遗迹的公共空间
        6.4.4 街巷的复兴
    6.5 延续公共空间文脉的设计方法
        6.5.1 主题的确立
        6.5.2 设计方法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1.1 结论总结
        7.1.2 理想模式的思考
    7.2 有待深化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重庆万州旧城区绿地建设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现状
        1.1.3 研究的意义
    1.2 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旧城区的相关概念
        1.2.2 绿地的相关概念
        1.2.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论文的框架
2 三峡工程与万州旧城区发展演变概况
    2.1 万州旧城区的生成背景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地域人文环境
    2.2 三峡工程与万州旧城区的发展演变
        2.2.1 三峡工程与万州旧城区概况
        2.2.2 三峡库区变迁中城市规划对旧城区的控制
        2.2.3 三峡库区变迁中城市建设对旧城区的影响
    2.3 万州旧城区绿地建设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
        2.3.1 复杂山地对绿地建设的影响分析
        2.3.2 动态滨水对绿地建设的影响分析
        2.3.3 三峡工程对绿地建设的影响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万州旧城区绿地发展及问题反思
    3.1 万州绿地建设的历史发展轨迹
        3.1.1 古代——依附自然发展阶段
        3.1.2 近代——萌芽公园绿地阶段
        3.1.3 当代——转向绿地生态阶段
    3.3 万州城市规划对绿地控制的评析
        3.2.1 万州城市总体规划
        3.2.2 万州旧城改造控制性规划
        3.2.3 万州城市绿化系统规划
    3.3 万州旧城区绿地建设的现状分析
        3.3.1 绿地建设的基本现状
        3.3.2 绿地景观的整体意向
        3.3.3 重点绿地类型的调研与解析
    3.4 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3.4.1 决策层面价值取向的不匹配
        3.4.2 规划控制层面的不完善
        3.4.3 实施管理层面的不健全
    3.5 本章小结
4 万州旧城区绿地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引导
    4.1 多层次控制与引导的提出
        4.1.1 国内相关规划的借鉴与启示
        4.1.2 多层次控制与引导的意义
        4.1.3 多层次控制与引导的思路
    4.2 多层次控制与引导的原则
        4.2.1 强化系统整体,实现协调优化
        4.2.2 坚持生态优先,维护和谐稳定
        4.2.3 重视自身特色,体现地域特征
        4.2.4 加强公众参与,激发社会活力
        4.2.5 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关怀
        4.2.6 贯彻保护原则,遵循渐进发展
    4.3 绿地系统的整体协调与优化
        4.3.1 坚持因地制宜,实现绿地增量
        4.3.2 注重园廊楔环,优化绿地结构
        4.3.3 突出山水特色,彰显绿地景观
    4.4 绿地控规的分区控制与引导
        4.4.1 旧城绿地控规的提出
        4.4.2 控制指标体系的构建
        4.4.3 建议引入三维评价指标
    4.5 重点绿地类型的发展引导
        4.5.1 通用策略
        4.5.2 城市公园绿地
        4.5.3 道路及街旁绿地
        4.5.4 滨江绿地
    4.6 本章小结
5 万州旧城区绿地建设的实施与运作机制
    5.1 整合绿化管理体系
        5.1.1 理顺绿化管理体制
        5.1.2 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5.1.3 构建信息技术支撑
    5.2 强化公众参与机制
        5.2.1 提高公众参与的意识
        5.2.2 构建公众参与的组织机构
        5.2.3 完善公众参与的实施方式
    5.3 建立多元长效的融资渠道
        5.3.1 建立绿化基金,多元化筹集资金
        5.3.2 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吸纳社会资金
        5.3.3 调控旧城用地平衡,保证绿地实施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三峡库区山地城市旧城区绿地发展的共性总结
        6.1.1 复杂山地的生成背景
        6.1.2 丰富变化的空间格局
        6.1.3 独特立体的绿地形态
    6.2 三峡库区山地城市旧城区绿地建设与控制的探索
        6.2.1 规划控制与引导的方法——多层次控制与引导的引入
        6.2.2 绿地布局模式的选择——“绿核+绿廊+绿网”的优化模式
        6.2.3 技术控制体系的趋势——“定位+定量+定性”的结合
    6.3 论文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踯躅前行的巴蜀古镇
    1.1 时代背景中的论文选题
        1.1.1 聚居文化趋同与本土意识觉醒
        1.1.2 地域文化传承与巴蜀古镇复兴
    1.2 因应时代的论文研究
        1.2.1 古镇生存与保护的迫切情势决定论文研究的必要性
        1.2.2 社会意识觉醒与理论实践支持提供论文研究的可行性
        1.2.3 论文研究具有回应时代吁求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评析与论文研究定位
        1.3.1 国内外历史小城镇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概述
        1.3.2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展与相关研究
        1.3.3 适应性保护——基于“特征保护导向”思考的论文研究定位
    1.4 论文研究的对象界定、理论方法与主要内容
        1.4.1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界定
        1.4.2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1.4.3 “融贯学科”的研究理论
        1.4.4 “三段式”的研究内容
        1.4.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4.6 论文结构框图
2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历史回顾与现实观察
    2.1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2.1.1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政治运动导致了严重的破坏
        2.1.2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期间——保护的抢救与建设的破坏并存
        2.1.3 二十一世纪——稳步推进科学的保护
    2.2 当前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
        2.2.1 自然环境的破坏
        2.2.2 人工环境的破败
        2.2.3 人文环境的衰弱
    2.3 当前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保护策略模糊不清导致古镇发展摇摆
        2.3.2 保护技术适用不当造成古镇破坏加剧
        2.3.3 保护制度残缺不全使得古镇保护乏力
    2.4 小结
3 基于生成发展分析的巴蜀古镇保护导向研究
    3.1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成发展语境
        3.1.1 复杂丰沛的环境资源语境
        3.1.2 依存关联的产业经济语境
        3.1.3 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语境
    3.2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3.2.1 古镇生成发展的萌芽时期——先秦至唐宋时期
        3.2.2 古镇生成发展的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3.2.3 古镇生成发展的衰落时期——近现代时期
    3.3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特征及其保护导向意义研究
        3.3.1 生成由来的多源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3.3.2 发展演进的突变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3.3.3 时空过程的差异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3.4 小结
4 基于构成格局分析的巴蜀古镇保护导向研究
    4.1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物质遗产的构成格局
        4.1.1 古镇地理区域的空间非均质分布与遗产多意义关联
        4.1.2 古镇传统镇区的多类型环境
        4.1.3 古镇历史建筑的地缘性形态
    4.2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构成格局
        4.2.1 古镇的口头传说和表述
        4.2.2 古镇的传统表演艺术
        4.2.3 古镇的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2.4 古镇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4.2.5 古镇的传统手工艺技能
    4.3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构成格局特征及其保护导向研究
        4.3.1 对自然环境的规限适应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4.3.2 对经济要素的牵引响应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4.3.3 对文化因子的渗透彰显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4.4 小结
5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策略研究
    5.1 巴蜀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疏解
        5.1.1 保护是基于价值判断的历史继承
        5.1.2 发展是实现古镇复兴的现实手段
        5.1.3 应在坚守“保护底线”前提下追求“发展优先”
    5.2 巴蜀古镇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协调
        5.2.1 客观看待传统与现代在巴蜀古镇中的二元并立
        5.2.2 高度重视传统对于巴蜀古镇现代发展的推动作用
        5.2.3 积极协调传统与现代在巴蜀古镇保护中的现实矛盾
    5.3 巴蜀古镇保护机遇与挑战的时势应对
        5.3.1 积极应对“西部大开发”的全局性影响
        5.3.2 积极应对“三峡工程建设”的局域性影响
        5.3.3 积极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层面性影响
    5.4 小结
6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方法研究
    6.1 构建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决策支持技术模型
        6.1.1 遗产保护决策支持的技术形式——保护评估模型
        6.1.2 建立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评估模型的现实意义
        6.1.3 建构基于AHP 层次分析法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评估模型
    6.2 建立巴蜀古镇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适应性技术方法
        6.2.1 遗产关系的区域拟合——古镇地理区域保护的新型方法
        6.2.2 结构形态的类型保存——古镇传统镇区保护的基本方法
        6.2.3 空间修复与功能协调——古镇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方法
        6.2.4 保护实践研究
    6.3 探索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适应性技术方法
        6.3.1 “整体扬弃”技术原则下的遗产保护
        6.3.2 巩固静态的“记忆”保护模式
        6.3.3 发展动态的“传承”保护模式
        6.3.4 保护实践研究
    6.4 小结
7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环境研究
    7.1 古镇保护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7.1.1 保护法规的衔接与协调
        7.1.2 保护法规的维持与优化
        7.1.3 保护法规的充实和完善
    7.2 古镇保护的行政保障机制研究
        7.2.1 公共权威维护是巴蜀古镇保护的行政保障前提
        7.2.2 巴蜀古镇保护机构设置的调整优化
        7.2.3 巴蜀古镇保护机构职能的强化完善
    7.3 古镇保护的经济保障机制研究
        7.3.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基本来源——国内外的经验
        7.3.2 市场经济条件下巴蜀古镇保护资金的多元化筹集
        7.3.3 建立以保护机构为责任主体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7.4 古镇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7.4.1 巴蜀古镇保护中公众参与的现实意义与实现方式
        7.4.2 巴蜀古镇保护中公众参与的主体构成及其利益取向
        7.4.3 三级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遗产保护利益协调的根本途径
    7.5 小结
8 结论:适应性保护——巴蜀古镇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
    8.1 提出现实矛盾疏解的总体策略
    8.2 拟定历史形态保护的技术方法
    8.3 构建联动综合保障的制度环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巴蜀古镇获得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的基本情况
    B. 作者所调研的古镇情况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D.作者在本研究领域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10)文物建筑搬迁保护中的场地利用与环境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1、文物建筑搬迁保护概述
2、搬迁保护中的场地利用
    2.1 未开发新址中自然山水地形的利用
    2.2 已有建成环境中人工场地的利用
3、搬迁保护中的环境塑造
    3.1 空间特色的塑造
    3.2 人文环境的塑造
4、结语

四、意境的再造——三峡库区文物建筑搬迁保护规划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D]. 谭雪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3]价值建构与阐释 ——基于传播理念的文化遗产保护[D]. 丛桂芹. 清华大学, 2013(07)
  • [4]龚滩古镇迁建后的保护研究[D]. 李啸川. 重庆大学, 2012(03)
  • [5]三峡旅游环境与传统建筑特色研究[D]. 陈晓宁. 重庆大学, 2011(01)
  • [6]以图像叙事为导向的三峡库区城镇风貌建设研究[D]. 饶曦东. 重庆大学, 2011(01)
  • [7]延续文脉的三峡库区城镇公共空间研究[D]. 李娜. 重庆大学, 2009(01)
  • [8]重庆万州旧城区绿地建设与控制研究[D]. 李燕. 重庆大学, 2008(06)
  • [9]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D]. 戴彦. 重庆大学, 2008(06)
  • [10]文物建筑搬迁保护中的场地利用与环境塑造[J]. 肖东. 古建园林技术, 2007(04)

标签:;  ;  ;  ;  ;  

意境重构——对三峡库区文物搬迁与保护规划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