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日计算机词汇精选(三)

汉英日计算机词汇精选(三)

一、中英日对照计算机词汇选(3)(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莹[1](2021)在《项目教学法下的对分课堂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写作是学生内部思维的输出,也是思维结构和知识构建能力的具体反应;高中阶段是二语习得和基础语言教学的关键期,我国现行的高中英语写作课堂,其组织形式较为规范、系统,但易出现课堂模式化、缺乏互动性的现象,以及学生英语写作心态低迷、能力提高缓慢等问题。随着课堂设计理念的创新和发展,利用和整合不同的课堂模式、教学方法,创设一套新教学模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弥补传统课堂缺陷,极具现实价值。追溯相关中外文献可知:项目教学法能够为写作教学提供实操框架,实现学生主导的合作式学习,但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并不明确;对分课堂模式把学生讨论与教师讲授相结合,通过确定师生权责去完成写作课堂任务,但对教学方案的计划和把控有待加强。因此,本研究将项目教学法和对分课堂模式结合起来,作为新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并将探讨和回答以下2个研究问题:1.新教学模式下,是否能激活英语写作课堂上的活力,激发高中英语写作的兴趣及动机?2.新教学模式下,是否能促进英语写作成果的个性化转化,并显着提高其写作成绩?本研究立足于建构主义、多元智能、人本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做为研究方法;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重点高中高一(10)、(11)班共计102名学生的写作成绩、兴趣、课堂气氛等方面作为样本空间,应用新教学模式后,对所获得的数据结果以统计的形式处理和分析。通过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项目教学法下的对分课堂模式应用后,实验班的写作表现相对于对照班显着提高;具体说来,实验班的英语写作课堂的活跃度有明显的反差式增强,学生对英语写作也表现出更积极的状态,自主学习意识也随之提升;实验班学生在新教学模式中找到了个性化的书写途径,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其写作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发现证实,新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是符合客观教学规律的,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值得更深入推广。这启迪和鼓舞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优化、调整教学方案,践行合作学习理念,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最后,由于项目教学法下的对分课堂模式的应用周期相对短,且样本空间容量有限,导致教师对突发事件、课堂时间管理的处理备案明显不足,该局限性及问题有待进一步地精细研究和解决。

陆卓涛[2](2020)在《普通高中师生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度研究》文中提出山东省是全国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2016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规定山东省于2017年启动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2020年全面推进。2018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实施新高考作为山东省的一项重大决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新高考方案的最终实施者与落实者是教师和学生,作为目标群体的教师和学生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方案的实施效果,研究教师和学生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情况对新高考改革和方案推进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东省五所普通高中的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有效学生问卷1028份,有效教师问卷486份,使用访谈法访谈了14名高三学生和13名高中教师,来探究他们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情况。根据山东省新高考方案中对新高考的规定与要求、已有的政策认同理论、我国学者对高考方案的态度研究以及预访谈结果,确定从一般评价与具体环节评价两个层面来研究山东省新高考方案认同度,从而确定六个维度,即总体判断、预期效果、高考科目改革、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志愿填报。运用描述性分析、差异性分析等方法进行问卷数据处理。研究发现,师生对新高考方案整体认同度较高,主要是因为其有利于打破固化的文理分科、增加学生选择权、尊重学生兴趣、发挥学生自身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新高考方案与师生的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师生对新高考方案的争议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在“减负”效果方面,新高考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且师生对考试内容无法把握,导致学生学习内容繁重,教师工作量加大;第二,在等级赋分制的科学性方面,等级赋分扭曲分数差距,使选考科目不等值,造成学科人数失衡;第三,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方面,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标准模糊不清,各省、市甚至学校都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难以保证招生的公平性。且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容易出现造假等违规情况,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此外,学校办学水平显着影响认同度,而户籍、学历等个体因素认同无差异。针对以上研究发现,提出建议:保持改革方案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探索体制创新;加强对学科教学的专业引领和指导,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高考专业化水平,优化等级赋分方式;规范具体评价标准,健全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保障机制。

苏美[3](2020)在《语义地图研究视域下汉语“口”部单音节动词教学研究 ——以云南民族大学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为例》文中提出“口”部动作词与人类口部器官密切相关,并凭借口部的特殊功能、作用而表达某种动作的特殊动词。在日常生活中,“口”部动作词的使用频率和出现频率很高,在语言学界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汉语单音节“口”部动词作为切入点,与泰语中的“口”部动作词进行跨语言的比较分析,通过搜集大量的汉语语料、泰语语料,对“口”部单音节动词的语义进行描写分析,进而绘制汉语、泰语的语义地图,找出二者的相同点及差异,期待为今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积极的教学启示与借鉴意义。本论文主要分为下述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绪论部分主要对语义地图概念、研究对象、选题意义、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以及论文创新之处进行简要概述,并梳理出目前国内外对语义地图研究的综述。第二章主要探讨汉语“口”部单音节动词语义地图。首先,整理出汉泰“口”部单音节动词,并根据使用频率及难度系数等特征,挑选出合适的词群;其次,阐述汉语泰语中“口”部单音节动词的本义与引申义;最后,基于两者的本义与引申义的比较分别绘制汉语、汉泰双语的“口”部单音节动词的语义地图。第三章内容是对泰国留学生汉语“口”部单音节动词习得情况调查。从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出发,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习汉语的动机、学习“口”部单音节动词的学习情况等相关调查内容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基本廓清泰国留学生学习“口”部单音节动词偏误特点。先以语义地图的相关理论为先导,在实践中进行实验教学,并用笔者设计的语言测试“李克特量表”进行教学效果的测试,再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量表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第四章主要基于前文重点提出“口”部单音节动词的相关教学策略。总结语义地图在泰国留学生对“口”部单音节动词的运用,提出教学策略。并尝试将语义地图这一新的模式运用到其他国别的教学中,探索使用到学生作业中。第五章为本文结论部分,主要对本次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周维国[4](2020)在《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地球科学相关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地球科学内容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等测评中受到重视。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应该受到关注。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地球科学素养及其测评”展开了系统研究工作,主要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理论框架如何构建?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如何开发?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如何?为解决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基于以证据为中心的设计理论、建构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经典测量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量化研究、质性研究等多种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第一,构建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框架。基于文献分析法,结合地球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将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一级维度划分为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并将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划分为了四个表现水平,确定了学生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测评指标。第二,开发高质量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本研究对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纸笔测评,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进行态度量表调查。纸笔测评工具和态度量表工具在初步编制后,均经过多次试测和修改,形成了最终的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利用测评工具进行正式测试后,测评工具的各项参数符合项目反应理论和经典测量理论的参数要求,得到了质量可靠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第三,发现并总结提炼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整体特征。整体来看,大部分初二年级被试在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的水平能够达到初中毕业的要求;大部分高二年级被试在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地球科学探究的证据和实践的水平高于初中毕业的要求,但能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被试较少;被试对地球科学的情感和态度有较高水平,但是在质疑精神维度水平较低,有待提升。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施测学校探究影响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水平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从学生成绩和师生访谈的角度对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现状进行了原因分析与探讨。针对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现状,笔者提出理顺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球科学课程设置、注重提升教师个人地球科学素养、改革现有的地球科学教学方式、创新地球科学的评价方式等四点建议,以提升中学生的地球科学素养水平。

郭盛[5](2019)在《英文“electricity”概念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文中提出英文“electricity”概念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对于中国电学史乃至于科学技术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一接受过程在中国直接导致了两种结果:其一,古代汉语“电”字在吸纳了“electricity”概念之后丰富了现代汉语“电”字的意涵;其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琥珀”及“雷电”知识被改造为现代科学语境下的中国古代电学史的内容。而这一重要的过程却被今天的人们所忽略。本文便是要对这一接受史进行梳理探究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简要分析了英文“electricity”词源产生的背景,及伴随着西方现代科学的发展,其概念所发生的演变经过。第二部分,通过发掘晚清英汉字典等文献,梳理了“electricity”若干个中文译名的历史流变过程;并以“术语学”为视角对以上中文译名的构词理据进行了解读剖析。本文认为,中文“电”字到英文“electricity”绝不是一次简单的“对译”,其背后所折射的是一场沟通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漫长复杂的“electricity”概念接受史。第三部分,通过对中国历史文献中“字书”的爬梳整理,考释了中文“电”字由古及今的概念演化历程。本文认为,在英文“electricity”概念传入中国之后,“电”字在意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本描述自然现象的“电”字含义逐渐为“电荷运动”的现代汉语释义所取代,在此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反复与波折,但最终“电荷运动”成为了现代汉语“电”字的最主要义项。第四部分,通过对中国古代电学史的编史学思想的分析,文章发现,目前中国古代电学范畴的相关研究都是在默认“electricity”与古汉语“电”字有共同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开展叙述的,其所形成的相关论着皆是在比照西方电学史的发展范式后,来构建中国古代电学体系,且将中国古代的“琥珀”知识经改造后收录其中,进而类比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将古代中国丰富多元的“雷电”知识加以拣选编入史中,由此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古代电学史”这一历史文本形态。第五部分,主要通过考稽以《古今图书集成》为主的中国古代“类书”,对其中涉及“琥珀”及“雷电”两类知识的史料进行探究。其结果是“类书”中“琥珀”及“雷电”知识所呈现的状态完全异于在现代科学语境下对于中国古代电学史的诠释。由此,本文认为,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琥珀”及“雷电”两类知识,尤其是后者,在被编入中国古代电学史的过程中,被删减和遗失了许多丰富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汪妍泽[6](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提出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孙海霞,李军莲,华薇娜,钱庆[7](2019)在《科技知识组织体系语义互操作网络协同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科技知识组织体系语义互操作是实现多源知识融合和创新服务的重要基础,计算机辅助工具则是影响科技知识组织体系语义互操作效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旨为知识组织体系互操作项目提供实践案例和参考,文章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STKOS超级科技词表语义互操作项目软件工作环境—STKOS超级科技词表网络协同工作平台为例,总结科技知识组织体系互操作平台需求,介绍平台整体功能架构和术语归并、概念—范畴映射、质量控制、协同管理、知识编码等计算辅助自动处理关键技术实现思路,以及软件实现、应用情况,并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付怡[8](2018)在《“Chinesepod”、“CCTV Learn Chinese”、“网络孔子学院”远程对外汉语教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汉语热”的持续升温让对外汉语教学领域面临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远程教育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能有效地弥补传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不足,远程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了新时期汉语国际推广的必然选择。“学习支持服务”在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中处于中心地位。缺乏科学、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将会严重阻碍远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国内远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支持服务进行深入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Alexa网站提供的访问量排名为依据选择三个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在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比较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经验总结、文献阅读的方法对三个网站的远程汉语教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展开对比研究,在远程汉语学习者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国内远程对外汉语教学学习支持服务的特点、问题及成因并对系统建设提出建议。全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把研究对象提供的学术性支持服务分为学习资源、学习过程两个项目,分别从课程资源、数字图书馆资源方面对前者进行对比,从导学服务、学习辅导、学习监控评价与反馈三个方面对后者进行对比。第二章从管理支持、情感支持、技术支持三个方面为研究对象提供的非学术性支持服务进行对比研究。第三章在对远程汉语学习者学习支持服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国内远程对外汉语教学学习支持服务具有重视课程资源建设质量、服务的公益性质和技术支持服务不断改进的特点,在数字图书馆资源、学习过程支持、情感支持、技术支持、管理支持服务方面存在问题并分析了原因。第四章从上述研究中获得启示并针对远程对外汉语教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提出建议,应从数字图书馆、“直播课堂”、课程资源、学习过程方面对学术性支持服务进行完善,从管理、情感、技术支持方面对非学术性支持服务进行改进,同时利用营销宣传扩大网站的知名度。

白林海[9](2017)在《于道泉评传》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现代着名藏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于道泉并没有受到与之相应的重视。在相关研究中所显示是他的翻译着述,而对他的翻译研究没有深入,并且翻译作品也仅仅是他学术人生中的一部分。在中国现代着名学者家族之中,论名气他不如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王静如、萧乾等学者,但他的成就则不亚于以上一类学者。形成目前的这样形态是人们对他的人生历程及其作品了解的局限,以及对中国藏学的关注力度不足所致。目前,有关于道泉的研究者不多,在中国国内关注他的还远远不及国外,比如日本关注得早。于道泉1992年仙逝至今已有二十五个春秋,在此期间,除了 2001年王尧的一部概述于道泉生平和整理其相关着述外,至今没有一部较完整论述于道泉的生平和学术的论着。本论文力图在史料上为后来研究者所提供详实的研究基础和事实依据,并注重于道泉生平的系统考述,证实他为构筑中国藏学而奋斗的历程。另外,我们着重于着述的系统考析,力图在着述的分析中彰显于道泉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方法,以便于探讨于道泉及其着述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应有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地位。于道泉来自于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的齐鲁大地,是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后起之栋梁。他早在齐鲁大学就读时,就已登上了中国文坛,成为文学研究会会员。最初的两部译着迅速地反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学思想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受到文学界和史学界的赞誉。他在进入北平北海图书馆和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后,反映在梵蒙藏满语言文化与汉语言文化方面研究的作品获得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好评。从于道泉的作品来分析他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仅仅相连,与现代中国历史发展密不可分。他的创作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每一个时期的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研究于道泉的生平、创作历程以及作品特色,就能感受到社会风云的变幻,及其社会变迁更替给知识分子的心灵里的投影和深奥厚重的民族语言文化。于道泉生于山东省临淄县齐都镇葛家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庭训,又目睹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更替,以及德国、日本等帝国主义列强劫取祖国宝藏,践踏祖国大好河山,残害祖国同胞。后立志读书救国,接受民国政府“实业救国”的教育,1916年,考入山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化学科。毕业后,1920年又考入齐鲁大学,接受西方基督教会大学较为先进的教育,又受到五四运动新文化思想的启发,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新格局的影响。1922年他翻译了许地山着的《空山灵雨》为世界语,1923年翻译卜赖尔(B.Baxter Blair)所着的《世界地理之改造》(World Remapped)为汉语。1924年于道泉放弃考取官费赴美留学机会,转入北京大学跟随钢和泰先生修习梵文、藏文和研究佛典,1926年入北平北海图书馆特藏部整理与研究蒙藏满典籍文献,1928年入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钻研藏文典籍文献,最终他走进研究中国藏学的殿堂。1934年赴欧洲游学,先后在法国、德国和英国,学习了法文、德文、土耳其文等语言文字,专修藏文、藏文文法等,又教授汉语、藏语和蒙古语等语种。先后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和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SOAS)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查阅法藏和英藏的藏文古籍文献,并把一些文献资料抄录或拍照寄回祖国。期间,他译介了多首藏族民歌和多部反映中国解放区的新文学作品,让西方人民及时了解到西藏民族文化和中国解放区的文化新面貌,充分反映了他心系祖国的学术思想。1949年回国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工作,兼任北京图书馆不带薪的研究馆员,他致力于创建中国藏学,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成为现在世界的一门显学。展现了他的光辉人格和执着的共产主义信仰,实现了他的梦想蓝图。在人生的历程上,于道泉是一位特立异行的行者横跨“四朝”堪称传奇;在学术研究上,是一位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奇才,一位东西方的“骑士”。从对中国现代学术贡献看,我们是透过分期分类考述为背景,层层深入探讨,再结合作品分析予以评析。我们首先从于道泉的梦想起航分析,自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他在从事藏语文献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实践工作中孕育了他的梦想,并为实现这一梦想而一路西游寻梦,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才得以实现梦想——建立中国藏学。其次,在中国藏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国内外学者名流的帮助、影射与反衬。因此,又通过于道泉与国内外学术界学者名流的交往展开论述。三是沿着中国藏学的建设路线进行分类分期展开讨论,论述于道泉在中国藏学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及所作出的贡献。由于中国藏学的研究和藏传佛教的研究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本章中把佛教研究列出来讨论。四是语言学的研究,包括翻译学和词典学,分别以三大节展开,梳理并分析了他在语言学的现代化、翻译学的顺适原则和词典学的藏文标音化等等具有的突出贡献,是研究人类语言学史上独树一帜的。特立异行的人格和丰富的人生阅历锻造于道泉做学术研究的灵魂。虽然他所着的作品不多,但都是精品。因此,我们通过对于道泉的精品着作分析,得出他的治学方法及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应有他的一席之地。

姜新民[10](2015)在《基于汉藏平行语料的藏文词义自动消歧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词义消歧是词语语义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机器翻译、信息检索、舆情监测等各项高层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藏文自然语言处理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要求作为基础关键技术的词义消歧技术必需得到充分发展,但受限于藏文信息处理研究现状,藏文词语消歧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词义消歧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统计方法和规则方法两类。基于统计的方法包括有监督和无监督两类方法,有监督方法需要具有一定规模的带词义标注的语料库支持,无监督方法需要大规模语料库作为支撑材料。根据当前藏文信息处理进展,带词义标注的语料库和无标注语料库的获取都非常困难。基于语义知识库的方法从基于规则方法衍生而来,在英语中已逐渐开始用机器学习方法获取知识,是词义消歧研究最具活力的研究方向之一,且在英语和汉语等语言的词义消歧研究中被证明有效。鉴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将语义知识库HowNet与藏汉平行语料库结合,利用HowNet提供的语义知识和藏汉平行语料库提供的藏汉对译信息,为藏汉平行语料库藏语句子中歧义词汇选择合适汉语义项的方法,以此初步构建带有词义标注信息的藏汉平行语料库。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改进词语相似度计算方法:在传统使用义原语义距离计算相似度方法基础上,将最低公共父节点高度与义原层次高度差融入计算方法中。同时提出一种建立在HowNet语义角色上的辅助性相关度计算方法。2)结合藏汉平行语料库与HowNet研究藏文词义消歧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是:在对语料进行分词和词性标注等预处理后,通过藏汉词典为藏文语料中词汇收集汉语义项,确定歧义词汇;通过计算藏文语料对应汉语译文中上下文词汇与义项的相似度和相关度选择合适词义。在经过词法分析预处理的藏汉对照句子上实验可得到55.04%的平均词语级准确率,在选择的语料上实验获得50.4%的平均句级准确率。3)结合基于语义知识的网络图方法研究藏文词义消歧方法:针对前一种方法中存在的上下文环境与义项之间数据稀疏问题,提出利用HowNet提供的丰富语义信息为义项构建语义关系图,通过计算上下文环境与语义关系图中关系项的相关度得到义项选择参数,根据义项选择参数选择当前歧义词汇的合适义项。经过实验,该方法的平均句级消歧准确率比使用上下文环境与义项计算相似度与相关度消歧方法提升3.7%,词汇级平均消歧准确率提升3.12%。

二、中英日对照计算机词汇选(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英日对照计算机词汇选(3)(论文提纲范文)

(1)项目教学法下的对分课堂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对分课堂
        2.1.1 对分课堂的定义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1.3 国内研究现状
        2.1.4 对分课堂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2.2 项目教学法
        2.2.1 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2.3 国内研究现状
        2.2.4 项目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2.3 项目教学法与对分课堂相结合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理论
    3.2 多元智能理论
    3.3 人本主义理论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
        4.3.1 文献法
        4.3.2 教学实验法
        4.3.3 问卷调查法
        4.3.4 访谈法
    4.4 研究工具
        4.4.1 英语写作测试题
        4.4.2 调查问卷
        4.4.3 访谈提纲
    4.5 项目教学法下的对分课堂模式的研究过程
        4.5.1 项目教学法下的对分课堂模式的应用准备阶段
        4.5.2 项目教学法下的对分课堂模式的应用步骤
        4.5.3 项目教学法下的对分课堂模式的应用后测
    4.6 项目教学法下的对分课堂模式的教学案例
第五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测试数据分析
        5.1.1 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前测对比分析
        5.1.2 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后测对比分析
        5.1.3 实验班成绩前后测对比分析
        5.1.4 实验班高、中、低三组成绩前后测对比分析
        5.1.5 对照班成绩前后测对比分析
    5.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5.2.1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和检验
        5.2.2 实验班与对照班问卷前测对比分析
        5.2.3 实验班与对照班问卷后测对比分析
        5.2.4 实验班问卷前后测对比分析
        5.2.5 对照班问卷前后测对比分析
    5.3 访谈分析与总结
        5.3.1 项目教学法下的对分课堂模式应用中访谈的分析与总结
        5.3.2 项目教学法下的对分课堂模式应用后访谈的分析与总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发现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普通高中师生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1.新高考方案的相关研究
        2.政策认同的相关研究
        3.新高考方案认同的相关研究
        4.文献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1.山东省新高考方案
        2.政策认同
    (四)理论基础
        1.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模型
        2.态度构成理论
        3.教育公平理论
    (五)研究问题、方法及意义
        1.研究问题
        2.研究方法
        3.研究意义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工具
        1.调查问卷
        2.访谈
    (二)研究实施
        1.调查对象
        2.资料分析与整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新高考方案的整体认同情况
    (二)新高考方案各维度的认同情况
    (三)新高考方案认同的差异性分析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师生对新高考方案整体认同度较高
    (二)师生对新高考方案部分内容依然存在争议
        1.对“减负”效果存在争议
        2.对等级赋分制的科学性存在争议
        3.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存在争议
    (三)学校办学水平显着影响新高考方案认同度
五、研究建议
    (一)保持改革方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探索体制创新
    (二)加强对学科教学的专业引领和指导,改革教师教学方式
    (三)提高高考专业化水平,优化等级赋分方式
    (四)规范具体评价标准,健全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3)语义地图研究视域下汉语“口”部单音节动词教学研究 ——以云南民族大学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语义地图概念
        (二)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主要研究对象与方法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语义地图操作及实现
第二章 “口”部单音节动词及语义地图
    一、“口”部单音节动词在HSK词汇表中的分布
    二、“口”部单音节动词的语义功能
        (一)吃的语义功能
        (二)喝的语义功能
        (三)咬的语义功能
        (四)啃的语义功能
        (五)唱的语义功能
        (六)吹的语义功能
        (七)吻的语义功能
        (八)舔的语义功能
        (九)喊的语义功能
        (十)叫的语义功能
    三、“口”部单音节动词的可视化表征
        (一)吃的可视化表征
        (二)喝的可视化表征
        (三)咬的可视化表征
        (四)啃的可视化表征
        (五)唱的可视化表征
        (六)吹的可视化表征
        (七)吻的可视化表征
        (八)舔的可视化表征
        (九)喊的可视化表征
        (十)叫的可视化表征
第三章 泰国留学生汉语口部单音节动词学习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及内容
    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学习动机
        (二)学习地区
        (三)学习时间
    三、“口”部单音节动词使用频率及难点分析
        (一)“口”部单音节动词的使用频率
        (二)“口”部动作词难易度
        (三)跨语言对照
        (四)小结
    四、泰国留学生的“口”部单音节动词教学评价
        (一)基本情况
        (二)量表数据分析
第四章 “口”部单音节动词教学策略
    一、泰国留学生的“口”部单音节动词教学策略
        (一)语言对比教学
        (二)语境结合教学
        (三)可视化分组练习
        (四)使用场合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泰国汉语学习者基本信息表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五级量表
后记

(4)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及其测评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关于地球科学素养及其测评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框架的构建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维度确定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维度的水平划分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方式及其测试内容的确定
第四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工具的开发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的试题编制
    第二节 基于审题专家和教师的建议完善纸笔测评工具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中的测验等值技术
    第四节 基于试测数据完善纸笔测评工具
第五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态度量表的开发
    第一节 地球科学态度量表的初步编制
    第二节 基于学者和学生的反馈完善地球科学态度量表
    第三节 基于试测数据完善态度量表工具
第六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正式测试与工具检验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的工具组成与施测情况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工具的检验
第七章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表现特征与讨论
    第一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试结果的整体分析
    第二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群体差异分析
    第三节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维度之间的关系与释义
    第四节 基于样本的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第五节 提升中学生现有地球科学素养水平的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工具的初稿
    附录2 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态度调查量表
    附录3 正式测试的初高中地球科学素养纸笔测评和量表试题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英文“electricity”概念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解决的问题
        1.3.1 本文的工作
        1.3.2 需解决的问题(澄清误区)
        1.3.3 本文的结论
    1.4 研究方法及理论
    1.5 本论文论述的整体思路
    1.6 创新之处
    1.7 本文对于部分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英文“electricity”产生及概念的演化
第三章 “electricity”中文译名的迁衍厘定及相关问题考释
    3.1 “electricity”中文译名的的迁衍及厘定
        3.1.1“electricity”中文译名的迁衍过程
        3.1.2“electricity”中文译名的两次厘定
    3.2 中文词汇“电气”的产生年代考释
        3.2.1《汉语大词典》中“电气”一词释义引证文献年代的考订
        3.2.2《骈字类编》中未曾收录“电气”一词
        3.2.3 对于1851年之前古籍文献中所见“电气”的考释
        3.2.4 樊樊山之《春日效俳谐体四首》中的“电气”一词
    3.3 汉语词汇“电气”创制理据浅析
        3.3.1 为“电气”作注脚——“琥珀气”的权宜之计
        3.3.2 与“电气”相伴而生——“雷气”的昙花一现
        3.3.3“电气”一词的构词理据
        3.3.4“电气”的扩展深入——“电气学/电学”的由来
        3.3.5“电气”的经济节省——“电”之一字的最终厘定
    3.4 小结
第四章 中文“电”字的演化历史及其他
    4.1 “electricity”传入前的中文“电”字(1851 年之前)
        4.1.1 古汉语“电”字的特征——“电”及“雷”“一物”及“一字”
        4.1.2 “电”字的词源
        4.1.3 “电”字的流变
        4.1.4 “electricity”传入前晚清“电”字的最终呈现
        4.1.5 小结
    4.2 “electricity”传入过程中的中文“电”字——以辞书为中心(1851-1934年)
        4.2.1 不收录“电”字的专科词典
        4.2.2 “电”“电气”共同收录的辞书
        4.2.3 只收录“电”字的字典
        4.2.4 华英辞典中的英汉对译流变
        4.2.5 小结
    4.3 electricity”传入后的现代汉语“电”字(1934 年至今)
        4.3.1 辞书中的“电”
        4.3.2 “名词术语”中的“电”及“闪电”
        4.3.3 “电”与“闪”难分——以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不同的两个译本为例
        4.3.4 “electricity”传入后的“电气”新义
        4.3.5 小结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古代电学史”的编史思想研究
    5.1 “雷电”入“电”——“中国古代电学史”之显着特征
        5.1.1 “电学”建立的标志
        5.1.2 “琥珀”及“西方电学”的“史前”阶段
        5.1.3 “史前时期”的中国古代电学及“雷电”
        5.1.4 小结
    5.2 建构“中国古代电学史”的前提——晚清民国辞书中的“电气”及“电”
        5.2.1 晚清民国的语文词典类中的“电”“雷”及“电气”——以《中华大字典》《辞源》及《辞渊》为例
        5.2.2 晚清民国的双语词典类中的“electricity”“Lightning”与“电”之互译——以马礼逊《五车韵府》、司登得《中英袖珍字典》等为例
        5.2.3 晚清民国的专科词典类中的“电学”及“电气”——以《新尔雅》《普通百科新大辞典》及《理化词典》为例
        5.2.4 小结
    5.3 “经世文续编”中的“电学史”
        5.3.1 关于“电学”“西源”的观点:
        5.3.2 关于“电学”“中源”的观点:
        5.3.3 中国“电学”中的内容:
        5.3.4 小结
    5.4 李约瑟着作中的“静电现象”
        5.4.1 李约瑟关于“中国古代电学史”编写“合法性”的思考
        5.4.2 李约瑟未将“雷电”置于“电学”之下
        5.4.3 李约瑟着作中“编史思想”的思考
        5.4.4 小结
    5.5 戴念祖关于“中国古代电学史”的编史思想研究
        5.5.1 戴念祖对于“中国古代电学史”的系列着作
        5.5.2 戴念祖将“雷电”编入“中国古代电学史”的过程
        5.5.3 戴念祖着作中“编史思想”的思考
        5.5.4 小结
    5.6 其他的几部关于中国古代“雷电”知识的着作
        5.6.1 周桂钿着作中的“雷电”
        5.6.2 雷中行关于“雷电”的“自然知识”解读
        5.6.3 闫语婷的“中国古代的雷研究”
        5.6.4 小结
    5.7 本章结论
第六章 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下“琥珀”及“雷电”的“考察”
    6.1 古代中国传统知识“谱系”的视角
        6.1.1 参考文献:“类书”——古代中国传统知识“谱系”
        6.1.2 援用视域:异于“电学”——古代中国传统知识“谱系”
    6.2 中国古代传统知识谱系之中的“琥珀”
        6.2.1 中国古代关于“琥珀”的相关史料考察
        6.2.2 中国历史文献中的“琥珀拾芥”的出现时间
        6.2.3 虞翻“虎魄不取腐芥”的相关史料
        6.2.4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芥”及“琥珀”
        6.2.5《琥珀拾芥赋》之解读
        6.2.6 关于古代中国“琥珀”知识的简单梳理
        6.2.7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琥珀”与西方“电学”中的“琥珀”之异趣
        6.2.8“类书”中“琥珀”及“雷电”之比较
    6.3 中国古代传统知识谱系之中的“雷电”
        6.3.1《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古代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的“雷电”的例证
        6.3.2《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中的知识结构
        6.3.3 解读《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史料”的“理论视角”
        6.3.4 对于《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史料”的解读的“分类标准”
        6.3.5 对于《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史料”的类型的举例说明:
        6.3.6 对于《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史料”的解读分析之后的呈现
        6.3.7 对于《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之中的“雷电”与“中国古代电学史”之中的“雷电”之异趣
    6.4 小结
        6.4.1 对于“琥珀”知识的转换
        6.4.2 对于“雷电”知识的转换
        6.4.3 一种尝试性的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汇考”中所收录文本解读分析一览表
    附录-2《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总论”中所收录文本解读分析一览表
    附录-3《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选句”中所收录文本解读分析一览表
    附录-4《古今图书集成·雷电部》“纪事篇”中所收录“事件”解读分析一览表
致谢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7)科技知识组织体系语义互操作网络协同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平台需求
    2.1 多层级词网络构建
    2.2 协同管理与控制
    2.3 质量评估与控制
    2.4 计算机辅助自动处理
    2.5 个性化与多样化
    2.6 编码生成与管理
    2.7 更新与维护
    2.8 版本管理
3 平台功能框架与技术实现思路
    3.1 整体功能框架与流程
    3.2 科技词汇素材库协同构建与管理系统
        3.2.1 词表登记
        3.2.2 数据导入与导出
        3.2.3 元数据映射与管理
        3.2.4 词表检索与浏览
        3.2.5 词表内容修正
    3.3 科技术语库协同构建与管理系统
        3.3.1 术语遴选
        3.3.2 元数据映射
        3.3.3 术语提取、去重与原形化
    3.4 科技概念库协同构建与管理系统
        3.4.1 计算机辅助自动处理阶段
        3.4.2 人工编辑与审核
    3.5 协同管理
        3.5.1 任务管理
        3.5.2 统计分析
        3.5.3 日志管理
        3.5.4 冲突管理
    3.6 质量控制
    3.7 其他
        3.7.1 知识编码模块
        3.7.2 数据更新模块
        3.7.3 版本管理
4 平台实现与应用
    4.1 平台实现
    4.2 平台应用
5 结论与展望

(8)“Chinesepod”、“CCTV Learn Chinese”、“网络孔子学院”远程对外汉语教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选题的缘起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三、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四、选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五、选题研究对象的确定
    六、选题研究材料来源
第一章 远程对外汉语学术性支持服务对比研究
    第一节 学习资源支持服务对比研究
        一、课程资源的对比
        二、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对比
    第二节 学习过程支持服务对比研究
        一、导学服务的对比
        二、学习辅导的对比
        三、学习监控、评价与反馈的对比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学习资源支持服务对比分析
        二、学习过程支持服务对比分析
第二章 远程对外汉语非学术性支持服务对比研究
    第一节 管理支持服务对比研究
        一、学前指导的对比
        二、注册的对比
        三、交费的对比
        四、帮助购买或领取课程资料的对比
        五、学习者档案、学习信息管理的对比
    第二节 情感支持服务对比研究
        一、交互性的对比
        二、学习激励机制的对比
        三、学习进程提醒的对比
        四、学习者调查的对比
        五、实践活动的对比
        六、帮助支持的对比
    第三节 技术支持服务对比研究
        一、下载的对比
        二、移动终端APP应用的对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管理支持服务对比分析
        二、情感支持服务对比分析
        三、技术支持服务对比分析
第三章 国内远程对外汉语教学学习支持服务的特点及分析
    第一节 国内远程对外汉语教学学习支持服务的特点
        一、重视课程资源建设的质量
        二、学习支持服务的公益性质
        三、技术支持服务不断改进
    第二节 国内远程对外汉语教学学习支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术性支持服务方面的问题及分析
        二、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方面的问题及分析
第四章 远程对外汉语教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的建议
    第一节 学术性支持服务方面的建设建议
        一、真正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
        二、解决“直播课堂”的参与度问题
        三、提供强化听说、写作的分项技能训练的课程资源形式
        四、对学习过程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
    第二节 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方面的建设建议
        一、提升管理支持服务质量
        二、建立和完善情感支持服务
        三、改进和创新技术支持服务
    第三节 营销宣传方面的建议
        一、引擎热搜运用
        二、社会化媒体分享
        三、口碑营销策略
        四、媒体报道宣传
结语
附录
    远程汉语学习者学习支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9)于道泉评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写作相关问题
上篇 生平考述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引言
        第一节 少年时代
        第二节 青年时代
    第二章 北平求学十一载
        第一节 济南际遇泰戈尔
        第二节 北京大学获新生
        一、师从钢和泰
        二、进步新青年
        第三节 北平北海图书馆
        第四节 国立中央研究院
    第三章 欧陆留学十六载
        第一节 法国(1934-1935)
        第二节 德国(1936-1937)
        第三节 英国(1938-1949)
    第四章 教书育人四十三年
        第一节 北京大学(1949-1951)
        第二节 中央民族学院(1951-1992)
下篇 中国现代学术贡献
    第五章 于道泉中国藏学之梦
        第一节 北京孕梦
        第二节 欧洲寻梦
        第三节 新中国筑梦
        一、组建中国藏学机构
        二、培养藏学人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与国内外学术界交往
        第一节 默默的奉献者和良师益友
        一、默默的奉献者
        二、良师益友
        第二节 与中国学术界交往
        一、于道泉与陈寅恪
        二、于道泉与傅斯年
        三、于道泉与赵元任
        四、于道泉与许地山
        第三节 与国外学术界交往
        一、于道泉与巴考
        二、于道泉与拉露
        三、于道泉与西门·华德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藏学研究及贡献
        第一节 中国藏学研究
        一、中国藏学厘定
        二、中国藏学研究与贡献的评述
        第二节 佛教研究
        一、纵向研究
        二、横向研究
        三、移离佛教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语言学研究与贡献
        第一节 语言学研究
        一、语言学研究分期评述
        二、语言学研究实践评析:以《藏文数码代字》为例
        三、语言观
        本节小结
        第二节 翻译学研究
        一、翻译研究分期评述
        二、翻译研究实践评析:以《第六代达赖喇嘛仓洋嘉错情歌》为例
        三、翻译观
        第三节 词典学研究
        一、词典学研究的缘起
        二、词典学研究实践评析:以《(?)藏汉对照拉萨口语词典》为例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基于汉藏平行语料的藏文词义自动消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本文研究范围和研究观点
    1.4 本文内容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概况
    2.1 国外词义消歧研究概况
    2.2 国内词义消歧研究概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词语语义相似度和相关度计算研究
    3.1 语义知识库HowNet介绍
        3.1.1 HowNet简介
        3.1.2 HowNet知识库在词义消歧研究中的应用
    3.2 词语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研究
        3.2.1 概述
        3.2.2 主要词语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
    3.3 词语语义相关度计算方法
        3.3.1 概述
        3.3.2 词语语义相关度的计算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藏汉平行语料库和HowNet的藏文词义消歧方法
    4.1 平行语料库概述
    4.2 语料预处理
        4.2.1 语料分词预处理
        4.2.2 去停用词处理
        4.2.3 词性标注处理
    4.3 基于藏汉平行语料库和HowNet的藏文词义消歧方法
        4.3.1 算法基本思想
        4.3.2 算法详细描述
        4.3.3 实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语义知识的网络图词义消歧方法
    5.1 概述
    5.2 网络图词义消歧方法介绍
    5.3 语料预处理
    5.4 基于语义知识的网络图词义消歧方法
        5.4.1 算法基本思想
        5.4.2 算法详细描述
        5.4.3 实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中英日对照计算机词汇选(3)(论文参考文献)

  • [1]项目教学法下的对分课堂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莹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普通高中师生对山东省新高考方案的认同度研究[D]. 陆卓涛.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语义地图研究视域下汉语“口”部单音节动词教学研究 ——以云南民族大学泰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为例[D]. 苏美. 云南民族大学, 2020(06)
  • [4]中学生地球科学素养测评研究[D]. 周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英文“electricity”概念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D]. 郭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7]科技知识组织体系语义互操作网络协同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J]. 孙海霞,李军莲,华薇娜,钱庆. 农业图书情报, 2019(01)
  • [8]“Chinesepod”、“CCTV Learn Chinese”、“网络孔子学院”远程对外汉语教学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对比研究[D]. 付怡. 云南大学, 2018(01)
  • [9]于道泉评传[D]. 白林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10]基于汉藏平行语料的藏文词义自动消歧方法研究[D]. 姜新民.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汉英日计算机词汇精选(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