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 mRNA的检测及意义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 mRNA的检测及意义

一、膀胱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 mRNA检测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馨方,杨卓,王丹波[1](2015)在《细胞角蛋白20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检测宫颈鳞癌癌灶组织中细胞角蛋白20(CK20)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43例宫颈鳞癌癌灶组织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K20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CK20在宫颈鳞癌癌灶组织的阳性表达率(46.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K20的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与病理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CK20对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及判断淋巴结转移等有一定参考价值。

张明明,修有成[2](2014)在《细胞角蛋白20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膀胱肿瘤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其中上皮性肿瘤占95%以上,绝大多数为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膀胱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复发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其疗效非常重要。近年来,诊断膀胱肿瘤的新方法不断出现,显着提高了膀胱肿瘤诊断及预后预测水平。其中,膀胱肿瘤标记物检测已成为膀胱肿瘤的诊断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发现,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 20,CK20)是中间纤维家族成员之一,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特异性表达于伞细胞,在膀胱癌中特异性表达于膀胱移行细胞癌,其诊断膀胱肿瘤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均较高,且与膀胱肿瘤的临床分级、病理分期和转移均密切相关,因此可作为辅助诊断膀胱肿瘤的检测标志物及治疗和预后评估指标。本文将就其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桂霞[3](2011)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 19 mRNA和MUC1 mRNA的检测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CK19 mRNA、MUC1 mRNA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对47例手术组宫颈癌患者,74例综合治疗组宫颈癌患者及37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行外周血CK19 mRNA、MUC1 mRNA检测。结果:在手术组和综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89%(7/47)、40.54%(30/74),MUC1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02%(8/47)、45.95%(34/74),两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53%(12/47)、51.35%(38/74),对照组外周血中CK19 mRNA及MUC1mRNA阳性表达率均为0%(0/37)。CK19 mRNA及MUC1mRNA两指标间存在正相关性(r=0.277 P<0.05)。在手术组中CK19 mRNA和MUC1 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rS=0.367,rS=0.456,P<0.05),与年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CK19 mRNA和MUC1 mRNA表达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而升高,CK19 mRNA和MUC1 mRNA表达在早期宫颈癌与淋巴是否结转移相关,与年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联合检测此两项指标显示了较好的临床相关性,推测联合检测此两项指标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转移的指标。

刘旭[4](2011)在《CAIX/MN/G250mRNA和CK19在肾癌术前、术后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肾癌占到全身恶性肿瘤的3%,在泌尿系统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其发病率大多在40岁,其发病率3.7/10万,肾脏肿瘤的发病主要特点是隐匿性,转移性较其他脏器肿瘤早并且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尤其是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时,肾癌的影像学与肾脏的良性实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较为困难。因此,如何寻找肾脏肿瘤的特异性抗原,是研究提高肾癌治疗效果的一大课题。在对肾肿瘤相关抗原(TAA)的研究中,发现碳酸酐酶9(carbonic anhydrase IX, CA IX)和细胞角蛋白(CK19Mrna)具有良好的肿瘤特异性。碳酸酐酶9是新的碳酸酐酶家族(CAs)异构体之一,其在肾细胞癌中表达的程高,在我们目前知道的肾细胞癌分子标记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其在肾癌的诊断和术后的微转移方面研究的较少。细胞角蛋白(CK19mRNA)是近年来发现的肿瘤标记物之一,细胞角蛋白对于维持细胞的连续性和细胞形态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胞胶蛋白具有组织和分化的特异性及高度的保守型并在细胞的信号传导,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的凋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细胞胶蛋白19在甲状腺癌,胃癌及宫颈癌研究较多,但在肾癌术后微转移方面的研究较少,本实验主要研究细胞胶蛋白在肾癌中的应用。碳酸酐酶9和细胞角蛋白对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肾细胞癌术前诊断和术后监测是否伴有肿瘤细胞的微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RNA水平研究碳酸酐酶9(carbonic anhydrase IX,CA IX)术后外周血的表达情况及从RNA水平研究细胞角蛋白(CK19Mrna)在肾癌根治术前和术后及术后外周血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在肾癌发生过程过程中的机制,并探讨二者作为微转移标记物在肾癌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碳酸酐酶9(carbonic anhydrase IX,CA IX)试验标本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省肿瘤医院外科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肾癌患者的外周血液标本,共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分别与术后6、12、18、24、30、36个月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血各一份。同时根据情况选择体格检查及B超/CT/MRI/胸部X线检查。血液标本每份3ml,置于EDTAk2负压抗凝管中防止凝结,及时提取其总RNA,冻存于-80℃冰箱中,利用RT-PCR法以GAPDH为内参照,检测上述标本中CAIX mRNA的表达,并对外周血中CAIX mRNA水平行半定量测定。细胞角蛋白(CK19MRNA)试验标本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省肿瘤医院外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肾癌组织及肾癌患者的外周血液标本,共32例,其中临床Ⅰ期患者8例,临床Ⅱ期患者11例,临床Ⅲ~Ⅳ期患者13例,临床病理类型:肾脏透明细胞癌,肾脏嗜色细胞癌,肾脏嫌色细胞癌,分别为22例,8例,2例。作为参照,同时取10例正常组织和10例取自距癌灶边缘3Cm以上癌旁非癌性正常组织。在术前标本收集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做过任何治疗,组织标本均经病理证实,组织标本术中取出后立即置于冻存管中,并迅速转植入-80℃冰箱冻存防止组织中的mRNA降解。16例健康志愿者于晨起空腹时采血;血液标本量为每份3ml,肾癌患者分别在术前2小时及行肾癌根治术后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时晨起空腹采血各一份,血液标本量为每份3ml,置于EDTAK抗凝管中,并及时提取其总RNA,并立即冻存于-80℃冰箱中以防止降解,。试验采用RT-PCR法以GAPDH为内参照,检测标本中CK19 mRNA的表达,并对外周血中CK19mRNA水平行半定量测定。两种试验均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的检验标准α=0.05。实验结果在Ⅰ期肾癌的患者的根治术后6个月至术后36个月中,肾癌患者在18个月和24个月时间段表达有两例转阴,在肾癌Ⅱ期根治术后18,24,30个月时间段共有4例患者CAIXmRNA表达转阴,在Ⅲ~Ⅳ期肾癌无患者CAIXmRNA表达转阴,在术后6个月至术后36个月Ⅲ~Ⅳ肾癌中共有7例患者死亡。肾癌患者术后术后6个月至术后36个月各时间段内Ⅰ期,Ⅱ期,Ⅲ~Ⅳ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肾癌患者外周血中CAIX mRNA半定量水平术后6月为0.313±0.078、术后12月0.275±0.064,术后18月,0.178±0.055,术后24月0.144±0.041,术后30月0.129±0.023,术后36月0.120±0.018。RCC患者外周血CAIX mRNA水平在肾癌根治术后随时间的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F=38.644,P<0.01)。各组间比较统计学意义(f=104.559,P=0。000,P<0.005)。在32例肾癌组织中,细胞胶蛋白19(CK19)的总的阳性表达率为76%(24/32),而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分别为5.6%和0%,肾癌组织和二者相比较显着高于二者(P均<0.01),而对后二者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意义(P>0.05),CK19mRNA在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的表达阳性率为85.7%(19/22),在病理类型为嗜色细胞癌的表达阳性率为39.6%(3/8)在病理类型为嫌色细胞癌的表达阳性率为0%(0/2)细胞胶蛋白19在透明细胞癌的阳性表达率和病理类型为嗜色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的阳性率高于后二者,但病理类型为嗜色细胞癌和病理类型嫌色细胞癌之间细胞胶蛋白19(CK19)阳性表达率相比差距没有统计学意义。32例肾癌患者的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19(CK19)总的阳性表达率为56.2%(18/32),在16例健康人的对照组中细胞角蛋白19(CK19)阳性表达率为3.4%(4/16)以肾癌患者的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19(CK19)总的阳性表达率和健康人的对照组中细胞角蛋白19(CK19)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角蛋白19在肾癌Ⅰ期的阳性表达率为28%(3/8),在肾癌Ⅱ期的阳性表达率为41%(5/11),在肾癌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为79%(10/13)。其中肾癌Ⅰ期,肾癌Ⅱ期,肾癌Ⅲ~Ⅳ期三者之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Ⅰ期,肾癌Ⅱ期之间相比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肾癌Ⅲ~Ⅳ期和前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表达率显着高于前两组。在肾癌患者的外周血中有阳性表达的18例中,其细胞胶蛋白19核糖核酸(CK19mRN)的表达水平,术前两天为0.49±0.11,术后一周为0.41±0.13,术后两周为0.29±0.11,术后三周为0.24±0.16,术后四周为0.17±0.09,从整体看细胞胶蛋白19核糖核酸是在肾癌根治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的(P均<0.05)。结论1:CAIX mRNA在肾癌的患者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达量呈下降的趋势,表明其是一种很好的肿瘤标记物,其在肾癌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我们在肾癌的诊断方面提供指导作用。2:在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到CK19MRNA在肾癌的不同的病理类型及非肿瘤之间的表达具有很大的差异,表明其可以作为肿瘤的标记物之一,在不同的分期中其表达的量也有很大的不同,表明其和肾癌的分期有关系。3:肾癌的组织中对CK19MRNA和CAIX mRNA的检测,能更好的判断患者的术后的微转移,判断预后,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斌,米振国,李志斌,史天良,陈惠庆,宋继文,刘建武,张雁刚[5](2010)在《荷人膀胱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自发性转移模型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荷人膀胱癌SCID鼠模型并观察其自发性转移情况。方法体外侵袭筛选膀胱癌细胞株T24,完成三次筛选的子代细胞记作T24-3;选取24只雌性SCID鼠,随机分为膀胱原位模型组和皮下异位模型组各12只,原位模型组采用酸预处理膀胱黏膜经尿道灌注3×106个T24-3细胞,同样剂量细胞注射接种于异位模型组鼠右后肢内侧皮下。通过成瘤性试验及鼠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 RT-PCR检测判定肿瘤模型及自发转移的发生。结果膀胱原位组64%成瘤,皮下组100%成瘤,肿瘤组织病理类型为移行细胞癌;且至6周膀胱原位组部分鼠出现肉眼可见多处远隔转移灶;不同周次部分鼠外周血中表达人CK20mRNA,至6周分别为5/11例和4/12例阳性表达。结论用经过侵袭筛选的高转移亚群T24-3细胞,行原位或异位种植可以成功制备荷瘤SCID鼠模型,并实现自发性转移。

凤敏华[6](2010)在《细胞角蛋白-20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在大肠癌检测中的初步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制备抗细胞角蛋白-20单克隆抗体,应用该抗体研究检测临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细胞角蛋白-20的表达情况,对临床大肠癌的辅助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逆转录方法获得人细胞角蛋白-20的cDNA,基因扩增后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酶切、测序鉴定、获得正确克隆后,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细菌。在一定温度和一定浓度IPTG的诱导条件下,表达细胞角蛋白-20,用NTA-Ni柱纯化,获得细胞角蛋白-20。用细胞角蛋白-20免疫Balb/c小鼠,加强免疫后检测免疫效果,进行脾脏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克隆,制备抗细胞角蛋白-20的单克隆抗体。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对获得的单抗进行鉴定,获得特异性单抗后,用抗细胞角蛋白-20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简易细胞角蛋白-20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对10份正常人及40份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血液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获得pET28a-CK20重组质粒,表达纯化了细胞角蛋白-20,获得了3株特异性抗细胞角蛋白-20的单克隆抗体,成功制备了简易检测细胞角蛋白-20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对10份正常人及40份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提示:正常人的标本呈阴性,大肠癌患者标本中有19例呈阳性,检出率为47.5%,并且均属于Dukes分级的B、C、D期,三期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5%、41.7%、84.6%(3/12、5/12、11/13)。40例大肠癌患者标本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Dukes C期、D期和A期、B期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和纯化了细胞角蛋白-20,成功制备了抗细胞角蛋白-20的单克隆抗体,获得3株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制备了简易的检测细胞角蛋白-20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用自制的细胞角蛋白-20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对10份正常人及40份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血液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提示,细胞角蛋白-20可作为除CEA肿瘤标志物外的另一个参考指标,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细胞角蛋白-20,可以快速检测及识别高危患者,有助于监测肿瘤发展及预后。

郎伟思[7](2009)在《E-selectin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在血行转移中的作用初探》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细胞粘附分子E-selectin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在大肠癌血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1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E-selectin的表达。2用RT-PCR方法检测CK20mRNA(细胞角蛋白20mRNA)的表达,以此了解E-selectin与微转移的关系。3利用Transwell小室分析人大肠癌细胞株在不同浓度E-selectin时的转移能力变化。结果1 E-selectin在大肠癌组织表达的阳性率为57.5 %,显着高于正常大肠组织的6.67%(P<0.05);有远处转移者阳性率90%显着高于无远处转移者的46.67%(P <0.05)。2外周血中CK20mRNA阳性率70%(28/40);显着高于15例对照组中CK20mRNA阳性率6.67%(P<0.05)。3随着E-selectin浓度升高(0μg/L,1μg/L,5μg/L,10μg/L),大肠癌细胞穿膜数目增多[(13.4±3.11),(27.2±4.13),(52.9±3.56),(100.7±8.15)]。结论E-selectin在大肠癌呈高表达并可能在其血行转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王斌,米振国,李志斌,史天良,陈惠庆,宋继文,张雁刚[8](2008)在《树突状细胞疫苗对人化荷人膀胱癌SCID鼠循环微转移转归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以腹腔转输方法构建具备人免疫环境SCID鼠模型,探讨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荷瘤SCID鼠血循环膀胱癌细胞微转移转归的影响。方法体外侵袭法从膀胱癌细胞株T24中筛选具有高转移能力亚群(T24-3);从人外周血中分离PBL,经腹腔注射小鼠(4×107/鼠),1d后,于鼠右后肢内侧皮下接种3×106个T24-3细胞,2、4、5、6周分别检测鼠体内人免疫状态(包括血清IgG水平和CD3+、CD4+、CD8+T细胞数量)及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表达;用含10%人AB型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在rhGM-CSF和rhIL-4存在下,37℃、5%CO2环境下体外诱导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DC。用冻融法获得的T24-3细胞裂解上清液致敏DC;并干预荷人瘤细胞的SCID鼠自发血循环肿瘤细胞微转移,观察大体情况、外周血CK20mRNA表达及瘤体MMP-7mRNA表达。结果SCID鼠于接种T24-3肿瘤细胞后5周进行DC疫苗干预。DC疫苗治疗组小鼠外周血中CK20mRNA表达均阴性,无远处转移发生;PBS处理组小鼠外周血中有2例CK20mRNA表达阳性,3例发生远处转移;DC治疗组小鼠外周血中有1例CK20mRNA表达阳性,1例发生远处转移。DC疫苗治疗组小鼠瘤组织中MMP-7mRNA表达最低,较PBS处理和DC治疗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结论DC疫苗可以有效控制荷人膀胱癌SCID鼠血循环肿瘤细胞微转移发生,进而延缓或阻止肿瘤转移。

彭志强,钟惟德,何慧婵,戴奇山,谢克基,魏鸿蔼[9](2007)在《外周血角蛋白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转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特异性细胞角蛋白20(CK-20)mRNA在微转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半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9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成分中CK-20mRNA含量,同2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91例患者中37例(41%)外周血CK-20 mRNA阳性表达,其中证实有转移的20例中17例(85%)阳性;对照组25例均为阴性。外周血细胞CK-20mRNA的阳性率在有远处转移的病例中显着升高(P<0.01)。结论: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对早期发现膀胱癌细胞的血行播散有重要参考价值。

熊兵红[10](2007)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肿瘤细胞血循环转移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目的:检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外周静脉血CK20mRNA的表达,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术后肿瘤细胞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FQ-PCR方法检测24例行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和31例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外周静脉血的CK20mRNA,并用免疫组化(IHC)SP法测定术后组织标本的CK20和CD44 v6的表达水平。结果:TNM分期Ⅲ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的CK20 mRNA阳性表达率显着高于Ⅰ期+Ⅱ期患者(P<0.05)。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CK20手术开始时阳性率为29.16%(7/24),手术结束时阳性率为37.50%(9/24),两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手术前后和开腹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CK20mRNA阳性表达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CK20(57.14%)和CD44 v6(71.4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K20mRNA阴性表达患者的CK20(35.29%)和CD44 v6(47.06 %)阳性表达率(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CK20mRNA的水平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腹手术一样,并不增加外周静脉血CK20mRNA的阳性率,不增加术后肿瘤血行微转移的危险性。第二部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血循环中黏附分子的影响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CD44v6、sICAM-1和sVCAM-1各类黏附分子手术前后表达的影响及这些黏附分子水平对肿瘤细胞血行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24例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术患者和31例开腹结直肠癌术患者血清中sCD44v6、sICAM-1和sVCAM-1进行测定,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sCD44v6、sICAM-1和sVCAM-1的水平变化。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sICAM-1和sVCAM-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直肠癌低分化组sCD44v6、sICAM-1和sVCAM-1含量与高中分化组无明显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组sCD44v6、sICAM-1和sVCAM-1含量比淋巴结未转移组增加,有显着性意义(P<0.05)。Ⅲ期的sCD44v6、sICAM-1和sVCAM-1含量均明显高于Ⅰ期+Ⅱ期(P<0.05)。腹腔镜结直肠癌组中,sCD44v6、sICAM-1和sVCAM-1含量在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和开腹组手术前后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CD44v6、sICAM-1和sVCAM-1含量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无关,但与TNM分期、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有关。sCD44v6、sICAM-1和sVCAM-1在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以作为结直肠癌诊断、预后判断、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之一。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不促进肿瘤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不增加结直肠癌细胞转移的趋势。

二、膀胱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 mRNA检测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膀胱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 mRNA检测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细胞角蛋白20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1. 2试剂及染色方法
    1. 3阳性结果判定
    1. 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 1 CK20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2. 2 CK20在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参数间的关系
3讨论

(2)细胞角蛋白20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细胞角蛋白的表达及作用
2细胞角蛋白20的结构特点及分布特异性
3细胞角蛋白20与膀胱癌
    3.1 CK20检测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早期诊断价值
    3.2 CK20的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期和临床分级的关系
    3.3 CK20与膀胱癌的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4细胞角蛋白20的研究价值及展望

(3)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 19 mRNA和MUC1 mRNA的检测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组研究对象
        1.2 对照组研究对象
        1.3 手术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
        1.4 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类及分级
    2. 内容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图
        2.2 标本采集
        2.3 主要试剂、仪器及引物合成设计
        2.4 方法
    3. 质量控制
        3.1 采血人员培训
        3.2 实验操作过程
        3.3 数据录入
    4.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4)CAIX/MN/G250mRNA和CK19在肾癌术前、术后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CAIX/MN/G250 mRNA在肾癌术后表达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三部分 CK19 mRNA在肾癌术前、术后表达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G250和CK19与肾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6)细胞角蛋白-20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在大肠癌检测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pET28a-CK20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CK20 蛋白表达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抗CK20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抗CK20 单克隆抗体在大肠癌检测中的应用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细胞角蛋白 20 在大肠癌检测中的应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缩略词表
致谢

(7)E-selectin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在血行转移中的作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E-selectin 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在血行转移中的作用初探
    前言
    第一部分 大肠癌中E-selectin 的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血中CK20mRNA 的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各种浓度 E-Selectin 对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树突状细胞疫苗对人化荷人膀胱癌SCID鼠循环微转移转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及细胞株
        1.1.2 血源
        1.1.3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细胞准备
        1.2.2 T24细胞株高转移亚群筛选
        1.2.3 人化荷瘤SCID鼠自发转移模型构建实验
        1.2.4 DC的诱导培养及致敏
        1.2.5 DC疫苗对人化荷瘤SCID鼠血循环微转移转归的影响
        1.2.6 FQ-PCR法检测MMP-7
        1.2.7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T24细胞中高转移亚群的特性
    2.2 T24-3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的成瘤性
    2.3 人PBL于SCID小鼠体内的人化水平
    2.4 小鼠外周血细胞中CK20
    2.5 人外周血中DC的诱导和表型变化
    2.6 荷瘤SCID小鼠血循环中肿瘤细胞微转移的转归
3 讨 论

(9)外周血角蛋白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转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检测对象
    1.2 方法
        1.2.1 标本收集
        1.2.2 细胞RNA
        1.2.3 RT-PCR
        1.2.4 分析
        1.2.5 敏感性试验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10)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肿瘤细胞血循环转移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肿瘤细胞血循环转移影响的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血循环中黏附分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参与科研情况

四、膀胱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 mRNA检测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细胞角蛋白20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张馨方,杨卓,王丹波. 现代肿瘤医学, 2015(21)
  • [2]细胞角蛋白20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J]. 张明明,修有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01)
  • [3]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 19 mRNA和MUC1 mRNA的检测意义[D]. 桂霞.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6)
  • [4]CAIX/MN/G250mRNA和CK19在肾癌术前、术后表达的研究[D]. 刘旭. 郑州大学, 2011(04)
  • [5]荷人膀胱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鼠自发性转移模型的建立[J]. 王斌,米振国,李志斌,史天良,陈惠庆,宋继文,刘建武,张雁刚.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0(06)
  • [6]细胞角蛋白-20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在大肠癌检测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 凤敏华. 苏州大学, 2010(01)
  • [7]E-selectin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在血行转移中的作用初探[D]. 郎伟思. 重庆医科大学, 2009(06)
  • [8]树突状细胞疫苗对人化荷人膀胱癌SCID鼠循环微转移转归的影响[J]. 王斌,米振国,李志斌,史天良,陈惠庆,宋继文,张雁刚.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8(04)
  • [9]外周血角蛋白CK-20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转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彭志强,钟惟德,何慧婵,戴奇山,谢克基,魏鸿蔼.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02)
  • [10]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肿瘤细胞血循环转移影响的研究[D]. 熊兵红. 重庆医科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膀胱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20 mRNA的检测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