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私印鉴别初论(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魏晓妍[2](2021)在《隋唐官印发微》文中研究说明隋唐官印印章形式的变化及多样性呈现了这一时期独特的面貌,是古代印章发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是篆刻史上重要的创作母体之一。是由于纸张和印色的广泛使用,使得隋唐官印完成了从“抑与泥”到“钤于纸”的转变,由此也成为区别于秦汉印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对隋唐印的形制突变产生重大影响。隋唐时期纸张的普及和印泥的使用是印章由小变大,由白文变朱文的重要原因,纸张彻底取代封竹木简的封泥成为新的钤印载体。制作工艺直接影响隋唐印风的形成。现有研究大多认为隋唐官印变革的原因是由当时的官印制度和唐篆风格影响所致,当然,这些因素会有直接或间接影响,通过个案研究,同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分析隋唐官印的艺术价值揭示隋唐时期并非是印史上所认为的衰落时期。本文撰写以隋唐官印为研究对象,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隋唐官印概况,根据搜寻资料分类同时介绍隋唐时期的官印制度;第二章从钤印方式的转变对隋唐印风的影响,纸张、印色的广泛使用直接影响了隋唐时期钤印方式转变,由此出现印形增大、印文由白变朱,这不仅是特征也是印形制发生转变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主要从隋唐官印材质和制作工艺总结出影响唐代官印风格的转变;第四章小篆入印成为隋唐新印风的重要标志,重在分析其印风成因及演化走向;第五章全面总结隋唐官印的特征及艺术价值,通过图像分析呈现隋唐官印独特的审美趣味,拓宽当下具有局限性的篆刻艺术审美边界;第六章重新审视隋唐官印在古代印章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第七章隋唐印风的域外传播以及对后世篆刻家们的影响,从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借鉴隋唐印风反过来证明了这一时代的重要性。
金鑫[3](2021)在《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朝国祚短暂,然而这一时期的印章因上承战国、下启西汉,在中国印章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自元代前后印学发展以来,因出土秦印的数量并不多,对秦印的表述常出现在史书记载、印学论着、印谱序跋及印人们篆刻作品的边款中,并且文献表述的认知观念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在衍变。明清时期人们对秦印在认识观念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片面性,并且对于秦印风格的认识也存在一些误区。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出土秦印的数量不断增加,学术界对于秦印也有了科学的辨识标准,但是当代对秦印的认知与元明清以来的认知在观念中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本文立足于历代对秦印的认知观念为视角,来探讨和厘清元、明、清以来对秦印的认知观念是如何生成与演进。自明、清以来,印人们对于秦印的认知较为模糊,大部分印人将部分战国古玺印称之为“秦印”,把秦印称之为“汉界格印”。在印人们所推崇的“印宗秦汉”“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的思想背景影响下,其所宗的“秦”是指哪一历史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印宗秦汉”具体指向是什么?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印宗秦汉”的观念是明清印人所提出的学习古印的理念之一,在当时由于对秦印认知模糊,他们所指的“秦”是包含有部分战国古玺在内的“秦印”,而真正的“秦印”又被当时的印人们归属到汉印中,所以造成了观念认知的差异。当代对秦印有了科学的辨识与具体的时代指向,但是以现在的时代所指去讨论明清时期的“印宗秦汉”思想,难免有强加于古人之嫌,故将此观念置身于历史语境中研究,从而论证了古人在具体时间指向和篆刻实践中是尊崇了“印宗古印”。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于时代语境视域下秦印的认知观念中存在的误读进行观念重构,并就印学史上有关“崇古观念”所产生的背景进行重新探讨。其一是在东汉造纸术普及以前,秦代人对印章的审美是建立在封泥之上的三维审美,而明清以来对于秦印的审美是建立在印章钤盖于纸上的二维审美。其二是许多集古类印谱都采用枣梨木板摹刻,而摹刻印刷失去了印章原本所呈现的剥蚀效果,难免会对秦印有一些误读。用两个不同时期的审美方式与认知观念对比研究,以印章实物钤盖的印蜕、压盖的封泥、印面展示的效果,将三者与集古类印谱中辑录的秦印展开不同时代审美差异的探讨。另外,本文从多个方面对秦印的认知观念展开余论及考察,对整体内容做一定的补充。如秦印、匋印、封泥之间的关系,传世秦印与出土秦印数量之少的原因,亦包括配饰印章、吉语印章、殉葬印章等。本文从观念上以不同的视角厘清了元、明、清及二十世纪以来有关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的缘由与演进过程。
周永良,许彬彬[4](2020)在《奉新县耕香院出土八大山人等印章初考(下)》文中研究指明六、"豫章西靖道人"瓦纽铜方印该铜印印面边宽4.6厘米,印台厚0.5厘米,连瓦纽通高2.5厘米。瓦纽宽大,制作挺括,锈色自然。印面凿刻篆体白文"豫章西靖道人"三行六字。章法匀整疏朗,书体和字形结构属小篆体和古文,笔画多方起方收,平实质朴。线条平稳中略有粗细曲直变化,随意自在,锋棱隐现,时见刀锋笔意。据印文"西靖道人",应属私印,表明区域为"豫章",即南昌郡(图6)。
吴云峰[5](2020)在《宋元明印谱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谱史的发展与印章艺术史、印章观念史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在研究中注意到,印谱作为印章图像的载体,其发生发展的历程正反映了印章功能、印章观念的转变。因此,印谱的发展始终反映了印章由实用向艺术迈进的历史逻辑。从这一历史逻辑出发,本文勾画出宋元明印谱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背后成因。我们将宋以前所产生的初始形态的印谱归之为印谱的萌生阶段。两宋金石学发展促进了集古印谱的形成,这是印谱的成型阶段。由于元代文人用印实现了艺术升华,以致集辑古印谱之理念亦开始向艺术化转向,直至明代前中期,印谱史的发展处于艺术转向酝酿阶段。晚明篆刻艺术的勃兴,促使晚明印谱的主要功能完全艺术化,由此进入成熟阶段。在印谱史艺术化过程中,印谱性质转化有两大节点:一是元初印谱的艺术转向,揭示了印谱史如何从实用印章的载体,转向成为篆刻艺术的载体;二是晚明印谱的多样化与全面艺术化,揭示了印谱发展史与篆刻艺术发展史的密切关系。在宏观把握印谱史发展线脉的同时,本文于微观层面着重解决了一些印谱史上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如对印谱萌芽阶段的玺谱文献勾沉及书画着录中汇集鉴藏用印的印谱属性认同。对赵孟頫《印史序》的艺术化倾向再解读,对吾衍、吴叡、陆友仁、杨遵、朱珪等印谱留存信息的再讨论,并首次将柯九思《集古印谱》、郑晔《汉印式》、柴季通《印史石刻小册》等纳入印谱史的研究范畴。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晚明印谱多样化作出分析等。通过本课题研究,冀望能为篆刻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有所助益。
荆韬[6](2020)在《汉穿带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汉时期是我国玺印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官印和私印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该时期的私印体系中,穿带印作为一种多是两面且无印钮的形制而显得尤为特别,印章形制、文字特点及用途等都有其独特之处。对汉穿带印研究,历来印学家多将其归为汉私印的一个普通门类,并简言概括。本文以穿带印的定义、分期、材质、形制特征、文字特点、制作工艺、用途及对后世的影响为主线,对汉穿带印进行归纳整理及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缘由进行分析。穿带印的定义和分期。对汉穿带印的研究,历来印人、学者在其着作中多作为钮制的一种进行介绍并给与定义。但其定义往往意见相左。笔者通过对穿孔形制等进行分析后给出合理定义。对所见穿带印的文献、出土及印谱等资料中的时代进行了划分,将其总结为战国晚期、秦代时期、西汉早中期、西汉晚至及东汉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分为五个阶段。该分期可以看出自战国至唐宋时期,穿带印一直是私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汉代穿带印材质、形制特征、印面文字特点。对穿带印的不同材质包括金、银、玉等,结合出土资料、各类玺印图片进行了总结归纳。穿带印并无印钮,分析其形制时,只能从印面形状、穿孔形制、印台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穿孔不同时代的形制变化,分析出了穿带印形制改变的原因是一印两用且方便携带。汉穿带印的印面特点及文字特点,多为两面印且文字风格一致,其印面文字就比单面私印有更多的文字研究价值。对其中的姓名印、臣字印等组合类型进行了整理分析,对文字排列方式、文字章法等方面进行了阐释。汉穿带印的制作工艺、用途及对后世的影响。对铜质穿带印铸造、凿刻及其他材质的刻制工艺,通过时代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两汉时期不同制作工艺对于印文风格的影响。依据汉穿带印中不同类型的特点对汉代印坊制印进行了推断。笔者探究了除“以检奸萌”之用外,汉穿带印如殉葬用印、道教用印等其它功能及用途。简述汉穿带印在形制及文字风格上对后世的影响,并对汪关、陈巨来二人作品与汉穿带印中同类型风格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汉穿带印三个类别的特点分析,让我们对汉代穿带印的整体特征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明确了对汉穿带印的各项特点。对研究汉代私印提供了一些理论上的依据。
孙慰祖[7](2020)在《隋唐官印研究的新认知》文中指出本文在回顾前人隋唐官印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汇总现存隋唐官印实物、文书印迹为前提,对此期官印形态的若干特征予以归纳和重新分期,并对唐代早、中、晚各期标识性文字形态进行提炼;对由官印所见官制与州县沿革以及官私印风格两元演化并相互影响的现象进行探讨;对北宋以后及东亚地区印制的影响也提出了新的见解。
杨家伟[8](2020)在《宗唐溯晋 ——复古视角下的元代士人法书鉴藏研究》文中认为有元一代,是中国书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期。元代以“宗唐溯晋”为旨归的复古运动,使得元代法书鉴藏活动更加彰显出其时代属性与特点。因此,无论是从书法史亦或鉴藏史的角度,元代士人法书鉴藏都是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本文立足于元代书法复古的史学视角,以元代士人阶层为考察对象,借助元代正史、别史、元人诗文集、文人笔记,以及明、清书画着录文献、历代刻帖等,重点论述该群体法书鉴藏活动的特点以及与元代书法复古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对以杭州、大都为中心的鉴藏圈鉴藏风气及相关鉴藏人物的考察,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晋唐法帖在元代引起的鉴藏热潮,元人晋唐法书题跋中所反映出的复古观念及其演进特点等。宋末元初的杭州是当时江南乃至全国的法书鉴藏重镇,大批喜好鉴藏的南北方官吏和宋金遗民聚集于此,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赵孟頫、鲜于枢为核心的庞大鉴藏群体。他们通过雅集、互访、交游、买卖等活动方式,促进了晋唐法书的流通与鉴藏风气的兴起,开启了宗唐溯晋复古思潮的先声。元代中后期,北方大都法书鉴藏中心的地位愈发凸显。精书擅鉴的馆阁文人成为大都鉴藏圈的主体,法书鉴藏成为君臣之间、不同民族、阶层的文士间交流互动的重要媒介。崇慕晋唐的鉴藏风气体现了复古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影响。文宗、顺帝对于法书鉴藏的热衷以及奎章阁学士院、鉴书博士的设立,极大促进了法书鉴藏风气的兴盛。元末明初江南苏杭等地为喜好鉴藏的隐逸之士提供了一方沃土,鉴藏品味在复古的主基调下趋向多元。元代士人对王羲之《兰亭序》、王献之《保母志》等珍贵晋唐法书的鉴藏热潮,既是元代法书鉴藏蓬勃发展及鉴藏观念的真实写照,也是复古思想的生动体现。真实反映出不同时期、身份、阶层、地域、种族的元代士人的鉴赏态度与观念,及其背后所寓含的政治、文化、伦理等因素。法书题跋是元代士人法书鉴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蔚为大观。具有察本体、明流变、辨真伪等重要的书史价值,同时生动客观地反映出元人的临古学古观念,体现出元人对晋韵唐风从理解、接受到认同、推崇的渐变过程。元代士人的书法复古与法书鉴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法书鉴藏为书法复古提供了可靠的现实保障,激发了复古思想的萌生与发展;复古运动则极大地促进鉴藏风气的兴起、繁盛和鉴藏品味的趋同。
邵磊[9](2019)在《文房雅器——印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历代印章的时代特征印章在中国的使用可谓由来已久,据说早在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就已开始使用。20世纪30年代传河南安阳出土了三方商代印章,但这三方商代印章的时代与真伪在印学界向来存在很大争议。其中有一枚印面有田字界格的所谓"奇文玺"(图1),几乎可以肯定是春秋晚期以后的巴蜀印章,而决不是什么商代印章。因此,
朱琪[10](2019)在《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研究与批评》文中研究表明篆刻创作理论是古代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篆刻艺术最为兴盛的阶段之一,清代篆刻创作理论不仅重要,并且具有与其他时期相异的特色,然而尚未有学者对这一时期篆刻创作理论进行系统地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在搜集、整理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研究与批判,试图揭示其对当今篆刻艺术发展的参考意义。清代篆刻创作理论形成于“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之下,受到考据学“崇实”学风的熏染,强调实用,注重技法总结。大量文人参与篆刻实践和理论建设,使清代篆刻的文化属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并出现了叙事性边款、印人传记、论印诗、印学丛书等新的理论形式。在清代金石学的影响之下,清代篆刻在字法、印式等方面都较前代有所深化发展,由此产生了“印从书出”、“印中求印”、“印外求印”、“印超秦汉”等全新创作观念,宋代开始萌发的“印宗秦汉”思想也得到新发展。篆刻刀法理论在清代发展出合理、稳定的刀法体系,以刀法表达意象成为篆刻创作的重心,这种“印从刀出”现象萌芽是刀法意识觉醒的表现,也是篆刻进一步趋向艺术化的重要标志。清代学术与艺术的交织碰撞,催生了诸多富有特色的篆刻美学思想,以当时重要学者与篆刻家的总结最为精深,显示出清代篆刻理论的思想高度。明代画学与印学的南北分宗论对篆刻流派观念影响很大,对清代篆刻流派的梳理有助于揭示流派从产生至式微的发展规律。晚清赵之谦对“徽”、“浙”两派篆刻的评骘以及由此引发的篆刻史“巧拙”问题的持久辩论,正是印学分宗与流派发展问题的延续。由于篆刻艺术传统稳定的内在结构,清代篆刻的现代性转向基本延续其自律性而发展。晚清民国交替时期,在“西学”思想影响下,篆刻理论也体现出以“维新”为表、“尊古”为里的特征。文章所揭示清代篆刻理论在美学上的重要创新,还包括“气”美学思想的深化发展、“心手”辩证关系的深入讨论,以及对“复古”美学思想渊源的厘清。创新思想是篆刻艺术发展活的灵魂,通过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研究,文章进一步明确了艺术创新的关捩在于创作者对自身“我”的认识,由此揭橥的“印从我出”创作思维模式是对篆刻“技”、“法”、“理”的超越,避免篆刻创作陷入机械的技法泥淖。清代篆刻创作理论对其他文艺理论的依附性强,自身缺少严密的理论体系,总体呈现零散化、片段式的特点,同时存在辗转抄袭的缺陷。篆刻艺术理论体系的建立,需要后人不断通过归纳、总结、推理,方能建构而成。清代篆刻理论研究对于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能够为当代篆刻创作及理论研究提供有效借鉴。
二、唐代私印鉴别初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代私印鉴别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
一、边郡管理系统 |
二、内郡管理系统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
一、工类 |
二、矿业类 |
三、商业类 |
第二节 军事类 |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
一、农林类 |
二、水利类 |
第四节 畜牧类 |
第五节 仓储类 |
下编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
引用谱录简称 |
参考文献 |
职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隋唐官印发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四、学术史回顾 |
五、研究思路、研究范围与相关材料 |
第一章 隋唐官印概况 |
第一节 隋印 |
第二节 唐印 |
第三节 隋唐官印制度与钤印制度 |
第二章 钤印方式转变对隋唐印章风格的影响 |
第一节 纸张与印色的应用 |
第二节 印形由小变大的内在原因 |
第三节 朱文一直是古玺印的主流 |
小结 |
第三章 隋唐官印材质与制作工艺对印文风格的影响 |
第一节 材质与印式 |
第二节 制作工艺与印文风格 |
小结 |
第四章 小篆入印——隋唐的新印风 |
第一节 小篆入印 |
第二节 隋唐印章风格的由来 |
第三节 唐代篆书对唐代官印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隋唐官印的基本特征和艺术价值 |
第一节 隋官印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唐官印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隋唐官印的艺术价值 |
小结 |
第六章 隋唐官印在古代印章发展史上的地位 |
第七章 隋唐印风的影响 |
第一节 隋唐印风的域外传播 |
第二节 历代篆刻家与隋唐印风的传承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概念阐释 |
一、研究现状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集古印谱版本与馆藏秦印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元代、明代秦印认知观念流变 |
第一节 秦印认知观念产生的背景 |
一、元代以前秦印名称与概念表述 |
二、集古活动与集古印谱的刊行 |
三、 “印宗秦汉”观念的产生 |
第二节 元代、明代对秦印的认知与表述 |
一、印谱序跋中有关秦印的记述 |
二、印学论着中的秦印审美观念 |
三、万历年间集古印谱的兴盛与秦印审美观念 |
四、印人篆刻创作中的秦印审美观念 |
第三节 元代、明代集古印谱选辑秦印的认知观念与流变 |
一、集古印谱中秦印选辑与编次方式 |
二、印谱钤盖与木板摹刻的传播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秦印认知观念流变 |
第一节 清代初期秦印的认知观念与背景 |
一、集古印章与观念表述 |
二、清代“印宗秦汉”观念与流派印人的审美取向 |
第二节 清代对秦印的认知观念 |
一、印论中的秦印认知观念 |
二、印谱序跋中的秦印审美观念 |
三、篆刻作品中的秦印审美观念 |
第三节 秦印的界定方式与认知观念转变 |
一、印论中对古玺印认知的突破与多元审美取向 |
二、陈介祺等人对秦印的界定方式与认知观念 |
小结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以来秦印认知观念流变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以来秦印认知观念产生的背景 |
一、出土秦印与认知观念的改变 |
二、二十世纪以来学者的科学解读 |
第二节 对秦印的认知观念与表述 |
一、印学通识的教科书表述 |
二、印学着述中的解读方式 |
三、出土秦印对印谱辑录秦印固有观念的冲击 |
第三节 二十世纪以来对秦印的认知方式 |
一、战国—秦—汉初印章风格流变问题的探讨 |
二、秦印风格与制作工艺探讨 |
三、秦印界定与“田”“日”字界格使用的上下年限探讨 |
第四节 秦印的审美观念与转变 |
一、秦印在不同时代的审美 |
二、钤盖印蜕与压盖封的审美差异 |
三、秦印媒介之间的交叉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元明清以来秦印认知观念中的误读与重构 |
第一节 元明清“印宗秦汉”观念的误读与重塑 |
一、秦代工匠的造型观念 |
二、“印宗秦汉”观念的重构 |
三、元明清以来秦印风格的篆刻创作 |
第二节 认知观念中的承袭方式与误读 |
一、集古印谱与传播的方式 |
二、木版摹刻印刷的审美局限 |
三、印蜕与封泥的审美差异 |
第三节 元明清以来秦印数量较少的主要因素 |
一、秦代的金属管制及旧印回收 |
二、少量的出土官印与大量的封泥职官印 |
三、秦人的配饰印章和冥器印章 |
第四节 秦印认知观念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一、秦印印文思想渊源与历史传承 |
二、当代对秦印认知观念的表现 |
三、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奉新县耕香院出土八大山人等印章初考(下)(论文提纲范文)
六、“豫章西靖道人”瓦纽铜方印 |
结语 |
(5)宋元明印谱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动机 |
二 中日有关印谱及印谱史研究现状 |
三 本课题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
第一章 宋以前印谱的初始——两条不同的印谱形成发展线脉 |
第一节 帝王玺谱 |
第二节 官印谱:以《明印式》为例推导历代“官印谱”之存在 |
第三节 唐代书画鉴藏着录中的文人用印汇集 |
第四节 宋以前初始阶段印谱的特征 |
第二章 宋代集古印谱的成型——从金石古器物图谱到印章图谱 |
第一节 杨克一《图书谱》:一部创作印与集古印相混编的印谱 |
一 杨克一姓名、家世并《图书谱》成书时间考 |
二 从张耒《图书序》看杨克一《图书谱》 |
第二节 从《宣和印谱》到《宝章集古》二编:宋代官修原钤印谱考略 |
一 《宣和印谱》辨惑 |
二 《宝章集古》考略 |
第三节 王俅《啸堂集古录》:编入金石图录中的版刻印谱 |
一 《啸堂集古录》所收印章分类情况 |
二 《啸堂集古录》的摹印方式与存印版式 |
第四节 王厚之《汉晋印章图谱》 |
一 王厚之所辑印谱着录考 |
二 现存明刻《汉晋印章图谱》包含了宋元明三代人的印谱 |
三 王厚之《汉晋印章图谱》首倡“古印式”研究体例 |
四 王厚之汉晋印章“敦古观”的提出 |
第五节 宋代印谱发展之学术依据和成果 |
第三章 元代集古印谱的艺术转向——赵孟頫、吾丘衍印宗汉魏观下的印谱编辑 |
第一节 赵孟頫《印史》与其汉印审美观的确立 |
一 赵孟頫《印史序》中的印章宗汉审美观 |
二 赵孟頫《印史》的流传与接受 |
第二节 崇汉观的落实:吾衍《古印式》与其《学古编》 |
一 吾衍《古印式》探析 |
二 吾衍《学古编》中印章崇汉审美观的体现 |
第三节 赵、吾影响下的元代中后期印谱 |
一 陆友仁《集古印谱》与柯九思《集古印谱》 |
二 吴睿《吴孟思印谱》 |
三 杨遵《杨氏集古印谱》 |
四 朱珪《印文集考》 |
第四节 元代印谱特征与编谱理念 |
第四章 元人印谱编辑理念的延续——明代前中期印谱钩沉 |
第一节 明前期官修印谱:《宝玺图式》与吕震《历代玺印谱》 |
一 内府编制《宝玺图式》 |
二 吕震奉敕编《历代玺印谱》 |
第二节 明代前中期的私家印谱 |
一 郑晔《汉印式》 |
二 沈润卿《印章图谱》 |
三 郎瑛《古图书》 |
四 柴季通《印史石刻小册》 |
第三节 明代前中期印谱发展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 |
第五章 晚明印谱的成熟——印谱编辑的多样化及其全面艺术化 |
第一节 从统计分析看晚明印谱发展盛况及其多样化 |
一 晚明印谱发展盛况空前 |
二 晚明印谱的多样化发展分析 |
第二节 艺术视野下的晚明集古印谱 |
一 《顾氏集古印谱》:原钤印谱的大制作 |
二 《印薮》:艺术市场召唤出的集古印谱 |
三 围绕《印薮》功过之大讨论 |
四 晚明集古印谱举隅 |
五 晚明集古印谱的时代特征与艺术功能 |
第三节 借古以出新的晚明摹古印谱 |
一 张学礼《考古正文印薮》 |
二 陈钜昌《古印选》 |
三 晚明摹古印谱的基本属性与艺术价值 |
第四节 弘扬篆刻艺术思想的晚明混编印谱 |
一 甘旸《集古印正》及《印正附说》 |
二 朱简《印品》与《印章要论》 |
三 徐上达《印法参同》 |
四 晚明混编印谱的印论承载及其艺术教育作用 |
第五节 彰显印人艺术个性的晚明创作印谱 |
一 晚明创作印谱的类型及其举隅 |
二 晚明创作印谱作为艺术成就显现与流派实证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汉穿带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穿带印的定义和分期 |
第一节 穿带印的定义 |
第二节 穿带印的分期 |
注释 |
第二章 汉代穿带印的材质和形制特点 |
第一节 汉穿带印的材质 |
第二节 汉穿带印的形制 |
注释 |
第三章 汉代穿带印的文字特点 |
第一节 汉穿带印的印面内容 |
第二节 汉穿带印的文字排列方式与文字章法 |
第三节 汉穿带印的文字表现形式 |
第四节 汉穿带印的文字风格 |
注释 |
第四章 汉穿带印的制作工艺 |
第一节 汉穿带印的制作工艺 |
第二节 穿带印与汉代印坊 |
注释 |
第五章 汉穿带印的用途 |
第一节 封缄穿带印 |
第二节 两面官印 |
第三节 带官职的穿带印 |
第四节 佩带穿带印 |
第五节 道教穿带印 |
注释 |
第六章 汉穿带印风格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形制上的影响 |
第二节 对印文风格上的影响 |
注释 |
结语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7)隋唐官印研究的新认知(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史的简要回顾与当代研究的目标 |
隋官印形态的若干特征 |
双重视野下唐代官印体制 |
(一)唐代官印的两个系统 |
(二)官印颁铸与管理 |
官印新体系与私印风格重塑 |
隋唐印制的历史与地域影响 |
(一)北宋的延续与渐变 |
(二)隋唐印制的次生类型—北方诸族官印 |
(三)隋唐印章文化的东传 |
余言 |
(8)宗唐溯晋 ——复古视角下的元代士人法书鉴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与解题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元初杭州法书鉴藏群体与复古观念的发微 |
第一节 南宋内府法书的流出与杭州鉴藏风气的兴盛 |
一、南宋内府法书收藏概况 |
二、南宋内府法书的流向 |
三、杭州鉴藏风气的兴盛 |
第二节 元初杭州鉴藏家丛考 |
一、由蒙、金入元的鉴藏家 |
二、由南宋入元的鉴藏家 |
三、遗民与隐士 |
四、其他 |
第三节 藏家互动与鉴赏观念认同 |
一、拜访 |
二、购买 |
三、交换 |
四、赠送 |
五、借观 |
六、雅集 |
七、其他方式 |
第四节 赵孟頫、鲜于枢的鉴藏与复古观念 |
一、从《赵鲜合册》《兰亭十三跋》看赵孟頫“复古”本质 |
二、鲜于枢的复古之“理” |
三、赵孟頫与鲜于枢法书鉴藏的异同 |
第二章 元中后期大都、江南鉴藏活动与复古思想 |
第一节 大都馆阁文人鉴藏风气 |
一、奎章阁与鉴书博士的设立 |
二、进献、赐赏、敕题晋唐法书 |
三、天庆寺雅集 |
四、晋韵唐风盛行京师 |
第二节 元末江南文人雅集与隐士鉴藏群体 |
一、元末文人雅集与法书鉴赏活动 |
二、元末隐士鉴藏群体 |
第三章 元人对晋唐法书的鉴藏与复古追求 |
第一节 冠绝古今典型在——《兰亭序》的鉴藏与研究 |
一、元人对于《兰亭》的鉴藏 |
二、元人对《兰亭序》的学习与摹刻 |
三、从赵孟頫临写《兰亭》看《兰亭》对元代复古的意义 |
第二节 《保母帖》在元代的流传与接受 |
一、现存《保母帖》概况及相关着录 |
二、从《保母帖》题跋看元代士人的鉴赏视角 |
第三节 陆柬之《文赋》考辨 |
一、墨迹本《文赋》的概况、流传及相关研究 |
二、文献着录中的写本《文赋》与赵孟頫所书《文赋》 |
三、墨迹本《文赋》对元代及后世的影响 |
第四章 晋唐法书元代士人题跋中的复古观念 |
第一节 法书题跋在元代的发展与书史价值 |
一、元代法书题跋的发展与兴盛 |
二、书史价值 |
第二节 出规入矩遗形取意——题跋与临古的认识 |
一、技法观 |
二、美学观 |
三、版本观 |
第三节 和而不同违而不犯——题跋中的复古观念与演进 |
一、南宋、金朝书法概况 |
二、宋金书风遗绪与元人的反思与探索 |
三、时流易趋,古意难复 |
四、古今书家宗祖——二王地位在元代的确立 |
五、从“宗唐溯晋”到“宗赵溯晋”——赵孟頫在元代复古中的影响 |
结论 |
附录 元代士人鉴藏晋唐法书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文房雅器——印章(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代印章的时代特征 |
(一)形形色色的战国古玺 |
(二)平正统一的秦印 |
(三)万世典则的汉印 |
(四)乱世新风魏晋南北朝印 |
(五)方寸天地隋唐印风 |
(六)叠篆风潮下的宋元明清官印 |
(七)锦上添花宋代文人印 |
(八)五花八门的元押 |
二、印苑奇葩─肖形印 |
1.人物活动肖形印 |
2.神话传说肖形印 |
3.祥瑞动物肖形印 |
三、流派纷呈的明清文人篆刻 |
(一)隽永清丽的文彭 |
(二)猛利豪宕的何震 |
(三)雄健浑朴的苏宣 |
(四)碎刀出新的朱简 |
(五)雅妍工致的汪关 |
(六)嘎嘎独造的丁敬与西泠八家 |
(七)刚健婀娜的邓石如 |
(八)游刃恢恢的吴攘之 |
(九)广纳博收的赵之谦 |
(十)光洁清峻的黄士陵 |
(十ー)浑穆苍茫的吴昌硕 |
(10)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研究与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相关研究背景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研究背景 |
(三)该研究方向现状与发展动态 |
二、研究主旨及写作说明 |
(一)研究主题与思路 |
(二)理论来源与研究范围 |
(三)研究意义与目的 |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说明 |
第一章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形成背景与文本形式 |
第一节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形成背景 |
一、实学思潮与考据学背景 |
二、金石学背景 |
三、美学背景 |
第二节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文本形式的革新 |
一、印学着作与印学丛书 |
二、印谱序跋与印章边款 |
第二章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核心观念 |
第一节 “印宗秦汉”思想在清代的深化理解 |
一、“印宗秦汉”的历史发展与顾氏《印薮》的流传影响 |
二、清代“印宗秦汉”理论和实践的深化 |
三、“印中求印”发展历程与“印超秦汉”的提出 |
第二节 关于“印从书出,书从印入”的再认识 |
一、清代篆刻创作理论中的“篆法”与“字法” |
二、“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全面理解:以邓石如篆刻为例 |
三、刀笔交融:吴让之与徐三庚等“印从书出”实践的延续 |
第三节 清代“印外求印”的理论与实践拓展 |
一、金石学深化发展下的篆刻新形式 |
二、“功夫在印外”:赵之谦、吴昌硕与黄士陵的探索之路 |
三、“印外求印”创作观念及批判 |
第四节 由象至法:清代刀法理论的意义追寻 |
一、清代篆刻创作理论中的刀法诠释 |
二、清代刀法“中锋”、“软笔”与“钝刀”论 |
三、“印从刀出”现象的萌芽与启示 |
第三章 清代学术、艺术思潮下印学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朴学语境下的篆刻新思想 |
一、清代儒学家印学思想考察 |
二、“道寓于艺”:方以智印学思想新探 |
三、为学术还是为艺术:翁方纲与王文治印学思想的分歧 |
第二节 清代篆刻理论的新观念 |
一、周亮工印学思想发凡 |
二、丁敬“思离群”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及实践 |
三、印论“南北宗”问题再批判 |
四、“巧拙之辩”:对赵之谦《书扬州吴让之印稿》的再解读 |
五、尊古与尚新:清代篆刻现代性转向及其理论反馈 |
第四章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的创新及其批评 |
第一节 清代篆刻技法理论的总结与完善 |
一、清代章法理论的完善 |
二、清代篆刻理论的弊端 |
第二节 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特色及其实践意义 |
一、清代篆刻理论的美学创新 |
二、印从“我”出:清代篆刻创新思想之反思 |
余论 清代篆刻理论研究对当代篆刻的启示 |
一、篆刻艺术的价值结构与当代发展困境 |
二、清代篆刻理论研究的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清代重要印学论文、论着一览表 |
附录二:许容刀法理论系统流传渊源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学术经历 |
四、唐代私印鉴别初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隋唐官印发微[D]. 魏晓妍.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3]秦印认知观念嬗变研究[D]. 金鑫.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
- [4]奉新县耕香院出土八大山人等印章初考(下)[J]. 周永良,许彬彬. 中国书画, 2020(11)
- [5]宋元明印谱史研究[D]. 吴云峰.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6]汉穿带印研究[D]. 荆韬.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20(08)
- [7]隋唐官印研究的新认知[J]. 孙慰祖. 中国书法, 2020(05)
- [8]宗唐溯晋 ——复古视角下的元代士人法书鉴藏研究[D]. 杨家伟.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9]文房雅器——印章[J]. 邵磊. 大观(收藏), 2019(06)
- [10]清代篆刻创作理论研究与批评[D]. 朱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