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女大学生个体特征与就业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武汉市女大学生个体特征与就业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一、武汉地区女大学生个体特征与就业意愿的相关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宝林[1](2021)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体育锻炼是身体活动的一个子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群体性、文化性、教育性等。尽管学术界曾广泛探讨了青少年身体活动相关问题,但采用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形式,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交互影响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锻炼心理学为视角,探究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构建影响机制模型,对于改善青少年体育锻炼状况、提高社会适应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方法:本文综合运用了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首先,在理论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变量,包括:个体因素的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主观锻炼体验;家庭因素的父母自主支持、父母锻炼习惯;学校因素的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学校人际环境支持等。其次,通过对4632名青少年的横断面调查,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特征(群体差异)和内在关联,然后,通过对1091名青少年进行为期12周、两阶段的纵向调查,开展交叉滞后分析,利用极大似然法探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构建影响机制模型,最后,利用Bootstrap法考察性别和学段在影响机制模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1.青少年的个体因素与其体育锻炼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和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存在学段差异。2.学校因素的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并且,体育锻炼行为能够中介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学校人际环境的影响,该中介效应量为7.7%;家庭因素的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并且,父母锻炼习惯能够中介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该中介效应量为6.1%;个体因素的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正向影响显着,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能够中介锻炼认同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24.1%,并且,内部动机、锻炼承诺、体育锻炼行为能够中介锻炼认同对青少年主观锻炼体验的影响,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46.7%;在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交互影响效应中,父母自主支持、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能够中介学校自然环境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时,该链式中介效应量为36.8%。此外,性别调节了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锻炼承诺、父母自主支持对锻炼认同的影响,学段调节了学校自然环境支持对锻炼认同的影响。结论:1.男性青少年的个体因素及其体育锻炼行为上皆优于女性青少年。初中生的个体、家庭、学校因素及其体育锻炼行为皆优于高中生。2.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具有复杂的交互影响。具体而言,学校自然环境支持能在提升父母自主支持水平的基础上,激发青少年锻炼认同、内部动机、锻炼承诺,进而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改善学校人际环境支持。在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中,相较而言,学校自然环境支持更易激发女性青少年的锻炼承诺,父母自主支持更易提升女性青少年的锻炼认同水平,并且,学校自然环境支持更易提升初中生的锻炼认同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机制模型的构建揭示了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在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定位及交互作用。

陈玉萍[2](2021)在《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指出伴随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在互联网场域中,此类危机事件被当事人、网民、媒体等主体爆料后,经由网络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扩散,极易演化为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文以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基于危机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系统论等理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系统研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演化、影响与治理等核心内容,其理论贡献在于形成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将为应对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保障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旅游快速发展促使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体育旅游危机事件显示出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交融触发、事发空间从局地性向广域化扩散、事发时间从集中向分散迁移等发展态势。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在互联网场域中极易演变为网络舆情。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由客体、主体、本体以及载体等四大要素构成,呈现出主体多元性与社群化、客体破坏性与复杂化、本体隐匿性与无序化、载体交互性与多样化等特征,呈现出网民表达理性化、舆情信息去中心化、传播媒介融合化等演变态势,具有主体需求导向功能、体育旅游产业危机预警功能、网民舆情依赖功能与多利益主体行为监督功能。(2)体育旅游系统由客源地需求系统、目的地接待系统、通道系统与支持保障系统构成。体育旅游系统子系统突变、子系统协同弱化、外部环境变迁冲击等原因引致系统整体紊乱。当紊乱熵值超越临界点之后,系统发生脆性崩塌引致危机事件发生。危机事件完成比特化网络转录后,在事件属性、网络表达平台、网民心理行为、政企调控缺失、媒体注意力聚焦等因素合力作用下,极易发酵演变为网络舆情,进而形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的标志为:(1)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完成从事发地到互联网场域的比特化转录;(2)网民、媒体、意见领袖、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开始将注意力资源大量投向体育旅游危机事件;(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呈现特定流向规律。(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具有时序动态性、多维性、跃变性、衍生性、反馈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受网络舆情系统中主体子系统、载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的综合影响,外围宏观舆情环境通过主体因素、载体因素、客体因素的中介力量间接推动网络舆情演化。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内源动力包含事件冲击力与当事人牵引力,外源动力则由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网络平台扩散力等构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前期演化动力主体为内源动力,后期演化受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耦合交互作用。在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当事人牵引力、事件冲击力、公共或个人网络平台扩散力的合力作用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经历酝酿、爆发、成熟与衰退四个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各动力源作用强度不同,引致各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出异质的演变规律。(4)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出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并举的影响格局。宏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形象、国际体育赛事旅游承办、宏观政策制度变迁等方面;中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体育旅游产业需求、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体育旅游产业区域竞争格局、体育旅游市场规模、体育旅游产业生命周期演化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微观影响主要为对体育旅游者、体育旅游企业、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体育旅游目的地、网民、媒体等主体的影响。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存在空间溢出与产业溢出效应,对具有地理空间隶属关系的目的地、同质体育旅游目的地、同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目的地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产业溢出影响,并通过城市形象受损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对线下线上有融合影响作用;其影响场域呈现从体育旅游事发地到体育旅游目的地再到空间关联及产业关联旅游目的地的扩散规律。在各生命周期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舆情球体”体积发生动态变化,反应舆情热度高低,进而对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产生非均衡的影响强度。(5)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考虑到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治理主体、不同治理手段下,治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在路径与策略上的差异性,特提出协同分异治理的理论范式。建议以制度保障为基础、以组织保障为核心、以资源保障为依托,建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保障体系;同时,建构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恢复与重建机制的协同分异治理机制。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的过程性差异,提出协同分时治理路径及策略。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差异,将网络舆情分成轻微级、警示级、严重级三种等级,提出针对不同级别的协同分级治理路径及策略。从政府、媒体、社区居民、意见领袖、体育企业与旅游企业、体育社群等主体出发,提出协同分主体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基于治理方式的刚柔性差异,提出协同分式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刚性治理方式表现为强化舆情管控法律与制度建设、提升技术治理能力,柔性治理方式则重在塑造舆情治理理念、培育体育旅游业风险文化、引入社会力量管控、重视网络伦理建设;柔性治理与刚性治理在协同分异治理下的耦合互动,可提升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水平,进而有助于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生态改善与体育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贺欣[3](2021)在《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调查研究 ——以太原市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21届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909万人,再次刷新了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最高水平,大学生就业难度大幅增加,大学生就业也逐渐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这种背景下,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即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而在返乡就业的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农村籍大学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殊不知城镇籍大学生在大学生中的比例也不容小觑,因此吸引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也是非常重要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对山西省太原市六所目标高校的城镇籍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高校城镇大学生的返乡就业意愿,探究影响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因素,深入剖析多数城镇大学生不愿返乡就业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对策,以期对城镇地区完善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或人才吸引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共三种研究方法,首先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和影响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因素,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后使用SPSS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呈现出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具体调查结果。接着随机选取了参加问卷调查的9名学生作为被访谈对象,运用访谈法对这9名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根据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城镇大学生不愿返乡就业的原因:政府出台的与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有关的政策较少;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父母和城镇大学生自己受到了传统观念的影响,对返乡就业的理解存在偏差。最后针对城镇大学生不愿返乡就业从政府、高校、家长和个人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政府应出台更多鼓励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政策,加大返乡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高校应优化学科专业设置,积极引导城镇大学生了解当地的返乡就业政策;家长应转变传统观念,为返乡就业的城镇大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城镇大学生应当对返乡就业保持积极的态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结论,并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刘三宝,潘岚,刘新宇[4](2021)在《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及其激励对策研究——基于武汉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文中提出创业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会对大学生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武汉市十所不同层次高校的608名大学生创业行为进行实证调研,从大学生个体、家庭、高校三个层面出发,通过运用OLS、Logistic模型、Probit模型,系统分析了武汉市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体、高校这两个层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较为显着,但家庭层面的影响不显着。此外,通过对性别和创业培训的情况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年级、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比赛机会等对男大学生的影响显着,而影响女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则是实习经历、亲朋创业经历以及创新创业比赛机会等。对没有创业培训经历的大学生而言,个体、家庭、高校层面的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存在显着影响,而对于经历过创业培训的大学生而言,仅有性别和创新创业比赛机会对其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优化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协同培养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等四项对策建议。

亓官石[5](2020)在《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宿舍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是形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较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而言,有着相对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在他们宿舍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也会影响校园安全。因此提出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体社会化进程,也有助于校园的和谐稳定。本研究用归因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依据,首先总结和评述有关宿舍人际关系的现有研究成果。其次,以云南省四所独立学院的57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及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及宿舍人际关系的概述,通过对于现有研究成果的整理指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以及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基于这些理解展开了本论文的第二部分,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的方法,深入了解到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于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呈现出较为良好的状态,但是在一些变量中存在着显着性差异,据此归纳出四种宿舍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思想观念差异造成的分歧、不良心理状态造成的矛盾、生活琐事摩擦造成的冲突和“小团体”现象造成的排挤或对立。第三部分基于上述问题,应用归因理论从大学生个人主观因素、家庭背景因素以及学校教育和管理因素三个方面阐述导致宿舍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结合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在本论文的第四部分提出了优化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策略:首先,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求他们掌握交往原则、培养健康心态、提升沟通能力以及确立宿舍群体约定;其次,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加强对子女的帮助以及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第三,从健全宿舍管理体系、完善校内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以及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来倡导高校发挥其教育管理作用。

司文超[6](2020)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法治素养是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素养不仅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密切相关,而且是大学生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是全民法治素养的代表与缩影。培育大学生的法治修养,能够为全民法治素养的提高积累经验、打下基础,这既是培育德法兼修、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题中之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课题,更是关乎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的重要实践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不仅是理论探讨,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而本文紧紧抓住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实践性,从实践出发,但不迷失在纷繁的调查分析数据中,而是加强理论思考,回到理论建设的路径上来。本文由绪论与正文五章构成。在绪论部分,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的贫乏状况。目前,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法治知识教育层面,而更为重要的思维层次,探讨还显得十分薄弱。要使大学生法治素养真正得到提高,必须在思维意识层面发力。另外,关于法治素养培育的研究,缺乏聚焦性,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更不多见。而且,法治素养培育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目前的研究大多涉及一个方面,这就束缚探讨不能深入。因而本文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用文献、案例、调查、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学科知识背景,努力做到研究可靠、理论深入、措施有效。第一章是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特征和功能。这部分属于理论研究,任何调查与实践的有效开展都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本章的目的即是厘清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本章将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概念拆分为要素、结构与属性三个部分。重点区分法治素养与近似概念之间的关系,以理清本研究中法治素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将大学生法治素养概念中的要素进一步细化,并进而阐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主要特征。同时,从个体与社会两个角度,探讨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在维护正当权益、促进德法兼修、保障全面发展、推动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功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属于理论范畴,培育特征及功能则是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第二章对目前大学生法治素养状况及其培育现状进行分析。本章建立在对概念的准确把握之上,以界定概念的诸种要素为维度,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本章首先对调查研究的路径与过程进行说明,以便对调查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有更好的把握。本章基于《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4-2019)》连续6年调查数据以及国内25所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专题调查数据,试图以统计学与社会学方法进行分析,呈现大学生法治素养的真实貌态。接着,研究从对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总体数据调查转入案例调查,选取有关省(区、市)和高校与法治素养培育密切相关的案例61个,展示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通过对案例的归纳分析,获得诸多经验启示。第三章是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章从前一章的现象归纳转入问题分析,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本章还选取了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10个典型案例,通过反面案例的分析寻找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应着力破解的难点:德法兼修、协同联动和供求匹配。本章进一步分析归纳出影响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了解读分析。本章基于问题来抓住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关键因素和难点瓶颈,并通过模型来可视化呈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影响关系。第四章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及其工作目标与体系。首先从“融入、引领、创新、协调、联动”等五个方面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理念进行阐释,以理念引导具体的培育措施。之后,提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五个主要目标,明确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之上,本章又归纳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述及的七个子体系既构成了大学生法治素培育工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为下一步的机制建设和途径拓展奠定基础。第五章是构建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与途径。本章重新回到理论思考的路径,将本文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思考提升为一种长效机制。本章中,笔者以三个相统一的原则为出发点,将对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具体化为五个方面。从法律课堂教学、法治社会实践、网络法治教育、校园法治文化、法治工作队伍以及法治教育合力等方面论述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这几个途径是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机制的进一步具化。本章的目的就是在前一章培育工作框架的基础上,使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举措更为丰富和具体。

杨阳[7](2020)在《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公平作为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受到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重视。然而,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偏见一直是个国际性问题,在高等教育300多年发展的历史中,女子高等教育不过区区的100多年而已。日本作为亚洲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儒教圈国家,其女子高等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独特的发展历程。本论文运用文献法、历史法、图表法、案例法和因素分析法,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等资料,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女性主义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批判意识,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发起挑战。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观察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性别平等与女子高等教育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个基本问题:第一,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基于什么样的性别平等观念发展起来的?第二,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如何落实性别平等的?第三,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都发挥了什么样的功能?第四,影响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论文以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与性别平等之间的作用关系为横轴,以作者所支持的历史分期为纵轴建立分析框架,借助女性主义理论及女子高等教育的相关理论,系统地分析和论述了战后70余年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和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论文重视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与性别平等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清晰地从教育对社会整体及女性学生个体两方面明确各阶段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所发挥的功能,并结合结构、价值、话语三个维度反观社会现实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功能的制约,分析了日本社会形式上的性别平等和现实中的性别平等之间的分裂、矛盾和冲突以及逐步解决这种表里不一问题的策略,对于儒教圈国家的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综合探究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战后日本高等教育体系内,长期存在一种基于生理性别的知识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一方面促使日本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另一方面也加固了既有的性别价值秩序。纵观战后70余年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史,可以发现,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高学历女性群体始终处于被动的处境。但随着日本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女性尤其是高学历女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分为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及意义、研究方法及视角、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五部分,在细致梳理问题意识、总结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本论文的问题意识、研究构想、分期结构等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第二章,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分为女性主义理论、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三节,系统梳理了女性主义发展的历史、理论流派、哲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女性主义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以表明女性主义作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的合理性与可能性。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则针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期式的论述分析。其中,第三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集中分析论述战后初期到196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四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集中分析论述196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第五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集中分析论述1990年代中期至今的日本女子高等教育。为方便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阶段性对比,依照本研究所建立的分析框架,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对时代背景和对女性的价值期待、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及变化、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四个主要内容进行了剖析,并阐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内涵的性别平等观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内在机制。第六章,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根据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得出的关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阶段性发展的结论,对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脉络进行梳理,并对本研究提出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回应。

高嫚[8](2020)在《地方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女性创业黄金时代来临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双重背景下,鼓励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举措。无论是由于就业压力的反向驱动还是数字经济与互联网时代提供了更为惠普的创就业机会,女性创业都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女大学生而言,就业市场上名牌学历效应和男性优先的现状使得她们的就业道路更为艰难,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新选择。作为未来女性创业的“中流砥柱”,女大学生创业将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关注创业女大学生群体,在现行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体系下体现性别特色,多主体协同为女大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细致的创业教育,从而提高她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个人、政府、产业、大学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从地方本科院校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出发,在四螺旋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地方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利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软件SPSS22.0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借鉴四螺旋理论模型从女大学生、政府、产业、大学以及公民社会五个层面构建了地方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结构框架。第二,学习与借鉴美、英、韩三国以及福建、浙江、北京三地的女性创业支持措施及创业教育模式,并通过对比国内外先进经验得出启示。第三,结合实证部分构建的结构框架和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本研究从女大学生、政府、产业、大学以及公民社会五个视角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从而实现了模式框架和内容的结合,由此构建了“政、产、学、社”四方协作、耦合螺旋、多元多维、合力创新的地方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吴文娟[9](2020)在《大学生身体消费行为特征及意义诠释》文中提出当前社会,身体消费对人们的形象整饰、自我规训、阶层地位、性别角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长期以来,教育一直与消费疏离。本研究关注处于未成年到成年过渡期的大学生群体,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消费主义全面入侵的背景下,他们的身体消费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意义诠释。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量化研究部分运用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了上海和西安四所高校的660位大学生数据,发现身体消费的量化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访谈法对35名大学生进行深入的质性研究,倾听他们对身体消费的意义建构、理解他们行为特征背后的文化逻辑。其一,大学生普遍具有超前消费意识,约三成大学生支持超前消费,冲动型消费和强迫型消费等非理性消费问题突出。尽管大部分能够切实考虑个人偿还能力,做到及时还贷,但大学生群体中借贷消费的比例明显上升,如果对此现象继续放任,大学生群体未来面临的经济风险将会增加。约八成大学生希望高校能够开设消费相关的课程。在身体审美上,大学生最为关注体重,推崇以瘦为美、量化的衡量标准以及对身体局部的细致要求。其二,身体消费是大学生的第二大支出项目,其中,服饰、皮肤、形体消费所占比重依次降低。学校所在地、专业、年级对大学生身体消费有显着影响。此外,恋爱次数、网购时间、非理性消费、身体修饰态度这四个变量对大学生身体消费也有显着影响。网络社会空间呈现出流动性和可见性的趋势,但规训并未因空间的流动而失效,反而借由个体的流动向其私生活领域延伸,大学生在内化外在规训的同时,亦在积极自我规训。其三,我国大学生身体消费的性别差异显着,理想的身体形象是“精致”的女生和“干净”的男生。女大学生的身体消费投入和身体修饰观念都显着更高,在接受社会审美话语体系规训的同时,也通过自我改造技术凸显主体性。男大学生的身体消费则充满矛盾与争议,他们认识到身体形象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却又受到传统性别观念的限制,不愿重视形象整饰而损害男性气质,表现出身体消费观念和行为上的割裂。据此,本研究建议: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隐性课程育人功能。二、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通过开设独立课程、融入到其他课程之中、举办讲座等多种学习方式,强化财经素养教育。三、高校把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积极营造健康消费、合理消费的校园氛围。

张巧[10](2020)在《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教育经历的叙事研究 ——基于12个个案的深度访谈》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给女性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提供了前提条件,近年来高校女生数量不断扩大,女性优势逐渐显现引发社会关注,甚至有学者提出:大众化阶段适龄男性人口“相对让出”高等教育机会的观点。确实,从数量上看女大学生人数总量超过男大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在教育中实现了性别公平教育,在男性话语体系为准的文化中,女大学生的发展仍需关注。研究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比例较高,由于城乡经济差距,家庭第一代大学生中农村比例远远高于城镇。在此背景下,研究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的教育经历,剖析学习过程中影响其教育经历的内外部因素,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通过深度访谈对12名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的教育经历进行剖析,解读她们的教育故事,探寻影响其教育经历的因素,分析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在接受教育中性别是否带来差异与不公,并从中了解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对自身接受教育这段经历的主观感知,以及她们对教育经历的评价和对性别差异的感受。通过叙事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出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教育经历的主要过程:在入学与升学阶段,父母态度、父母行为、个体意识、外部环境是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教学条件、教师、同学、家庭环境对学业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大学与专业选择也是该阶段中重要的一环,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教育结果;在教育结果上,主要表现为就业,其受到父母期待、教师、社会分工及个体选择的影响;在对教育经历的主观感知方面,包括对教育经历的感受与评价、对性别差异的看法等。由此可见,家庭、学校教育、社会以及个体意识都对农村家庭第—代女大学生的教育经历产生影响,这符合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的个体发展来源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其教育经历是在微观、中间、外在、宏观以及时间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对教育经历的感受也与女性这一社会性别角色息息相关。因此,在对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教育经历解读和结论的基础之上,以社会性别为视角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体四个层面提出初步建议,引起社会对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的关注,解放更多人的性别观念,让男女携手为两性真正平等迈向新的一步。

二、武汉地区女大学生个体特征与就业意愿的相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地区女大学生个体特征与就业意愿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1 学术意义
        1.3.2 应用价值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锻炼心理学
        2.1.2 社会认知理论
        2.1.3 社会生态学理论
        2.1.4 社会支持理论
        2.1.5 社会认同理论
        2.1.6 动机理论
    2.2 操作性概念界定
        2.2.1 身体活动、体育活动、体育健身与体育锻炼行为
        2.2.2 习惯与体育锻炼习惯
        2.2.3 自然环境支持与人际环境支持
        2.2.4 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个体因素界定
        2.2.5 准实验设计与交叉滞后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与研究假设
        2.3.1 个体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2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3 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
        2.3.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的内在因果关系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横断面研究调查对象
        3.1.2 纵向研究调查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半结构式访谈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与相关性
        4.1.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
        4.1.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性
    4.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
        4.2.1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3 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4.2.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
5 研究讨论
    5.1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群体差异讨论
        5.1.1 性别差异讨论
        5.1.2 学段差异讨论
    5.2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讨论
        5.2.1 个体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2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3 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讨论
        5.2.4 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可能的创新点
8 研究局限与展望
    8.1 核心变量选择的局限性
    8.2 研究时空构思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12 -18 周岁被试知情同意书
    体育锻炼及其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2)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加剧
        1.1.2 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1.1.3 旅游网络舆情的深刻影响
        1.1.4 网络治理现代化新命题的提出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3 相关研究评述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6.3 研究创新之处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思路
        1.7.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厘定
        2.1.1 体育旅游的概念梳理与厘定
        2.1.2 体育危机事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概念梳理与界定
        2.1.3 网络舆情的概念溯源
        2.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解析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生命周期理论
        2.2.3 协同治理理论
        2.2.4 危机管理理论
        2.2.5 议程设置理论
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构成解析、功能特征与发展态势
    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
        3.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主体
        3.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客体
        3.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体
        3.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载体
    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特征
        3.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3.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
    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3.3.1 体育旅游发展态势
        3.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展态势
        3.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分析
    4.1 体育旅游系统的解构
        4.1.1 旅游系统理论的流变
        4.1.2 体育旅游系统的概念界定、功能与解构
    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
        4.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特征与分类
        4.2.2 体育旅游系统紊乱引发危机事件发生的逻辑
    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
        4.3.1 系统紊乱、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逻辑
        4.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关系机理
    4.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及形成
        4.4.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4.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与构成要素
        4.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
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5.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起点、概念内涵与特征
        5.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物性认知:演化的逻辑起点
        5.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概念内涵
        5.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特征
    5.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机理
        5.2.1 系统论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因素的构成
        5.2.2 不同演化因素的分解及其对网络舆情演化的作用机理
        5.2.3 多因素融合叠加主导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机理
    5.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及阶段性演化特征
        5.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
        5.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分阶段的演化特征与机理
6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研究
    6.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结构图及其解析
    6.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机理
        6.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宏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6.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中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6.2.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微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6.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的溢出效应
        6.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空间溢出
        6.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产业溢出
    6.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场域
        6.4.1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空间虚实性的影响场域
        6.4.2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波及域时序扩散的影响场域
    6.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强度
7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研究
    7.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与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7.1.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
        7.1.2 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7.2 协同分异治理的保障体系
        7.2.1 制度保障是基础
        7.2.2 组织保障是核心
        7.2.3 资源保障是依托
    7.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机制
        7.3.1 防微杜渐: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7.3.2 未雨绸缪:监测预警机制
        7.3.3 临危不乱:应急处理机制
        7.3.4 转危为安:恢复与重建机制
    7.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的路径选择
        7.4.1 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分时治理及治理路径
        7.4.2 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协同分级治理及治理路径
        7.4.3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协同分主体治理及治理路径
        7.4.4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方式刚柔性的协同分式治理及治理路径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雪乡宰客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变化
附录2 典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一览表
附录3 部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案例网络数据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3)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调查研究 ——以太原市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二)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三、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不愿返乡就业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层面的原因
    (二)高校层面的原因
    (三)家长层面的原因
    (四)个人层面的原因
四、提高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
    (二)高校层面的对策
    (三)家长层面的对策
    (四)个人层面的对策
五、研究结论与不足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调查问卷
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及其激励对策研究——基于武汉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数据来源、模型选择与变量设置
    (一)数据来源
    (二)模型选择
    (三)变量设置
        1. 因变量设置
        2. 自变量设置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1. 大学生的工作经历
        2. 创业培训情况
        3. 大学生创业经历
四、大学生创业经历影响因素分析
五、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异质性分析
    (一)性别差异
    (二)不同的创业培训经历
六、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5)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问题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独立学院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
        三、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归因理论
        二、社会交换理论
第一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特点及宿舍人际关系概述
    第一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
        一、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自主性计划性有待提升
        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自我意识较强
        三、兴趣广泛,多才多艺,自我表现能力较强
        四、竞争意识强,集体荣誉感及合作意识较弱
    第二节 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
        一、宿舍管理制度完善,执行到位
        二、内部环境舒适优雅,风清气正
        三、成员交往动机端正,心态积极
        四、宿舍成员个性融合,求同存异
        五、成员人格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六、宿舍内务分工合理,集思广益
        七、成员积极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第三节 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确保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二、有利于推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个体社会化
        五、有利于实现和谐良好的校园风气
第二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调查
    第二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
        一、宿舍人际关系的调查数据分析
        二、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在不同变量中的差异性
    第三节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差异造成的分歧
        二、不良心理状态造成的矛盾
        三、生活琐事摩擦造成的冲突
        四、“小团体”现象造成排挤或对立
第三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宿舍成员的个人主观因素
        一、价值观念的差异
        二、人格差异
        三、生活习惯的差异
        四、大学生欠缺沟通和交往能力
        五、寻求专业帮助的意愿较低
    第二节 家庭背景因素
        一、家庭的经济状况及氛围的差异
        二、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
        三、大学生和家长互动的针对性不足
        四、家庭变故的作用
    第三节 学校教育和管理因素
        一、宿舍管理制度不到位
        二、课程或讲座体系有待完善
        三、教育管理者的作用未能发挥
        四、宿舍环境有待提升
第四章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掌握交往原则
        二、培养健康的心态
        三、提升自身的沟通和交往能力
        四、确立宿舍内部的群体约定
    第二节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
        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三、加强对子女的指导和帮助
        四、提升自身家庭教育水平
    第三节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管理作用
        一、健全宿舍管理体系
        二、完善校内教育体系
        三、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四、重视宿舍文化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
    附录二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访谈提纲
    附录三 :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缘起、价值
        一、现实需要
        二、理论诉求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趋势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特征和功能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内涵
        一、法治素养与相关范畴的区别和联系
        二、法治素养概念的考察
        三、大学生法治素养概念界定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特征
        一、基础性与先导性
        二、知识性与实践性
        三、统一性与差异性
        四、历史性与时代性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功能
        一、维护正当权益
        二、促进德法兼修
        三、保障全面发展
        四、推动法治建设
第二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现状研究的路径与过程
        一、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二、调查抽样方案
        三、问卷施测过程
        四、调查样本分布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基本状况
        一、法治知识学习状况
        二、法治思维运用状况
        三、法治行为表现状况
        四、法治精神涵养状况
        五、法治信仰树立状况
        六、法治能力塑造状况
        七、法治有关评价状况
        八、法治期盼有关状况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
        一、法治课堂教学
        二、法治社会实践
        三、法治文化涵养
        四、法治队伍建设
        五、治理体系建设
第三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问题与因素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问题
        一、基础课教学改革亟待深化
        二、网上线下协同还不够有力
        三、大学生法治观念还未树立
        四、大学生知行存在脱节现象
        五、大学生违法犯罪时有发生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难点
        一、培育对象上难在德法兼修
        二、培育主体上难在协同联动
        三、培育内容上难在供求匹配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因素考量
        二、影响因素的选用与关系判断
        三、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第四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及其工作目标与体系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理念
        一、融入
        二、引领
        三、创新
        四、协调
        五、联动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内容更加完善
        二、标准更加健全
        三、运行更加科学
        四、保障更加有力
        五、成效更加显着
    第三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学科教学体系
        二、法律武装体系
        三、日常教育体系
        四、队伍建设体系
        五、治理服务体系
        六、评估督导体系
        七、实施保障体系
第五章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与途径
    第一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机制
        一、顶层设计机制
        二、协同推进机制
        三、资源共享机制
        四、合作交流机制
        五、监测评价机制
    第二节 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途径
        一、提高法律课堂教学质量
        二、强化法治社会实践教育
        三、建强网络法治教育阵地
        四、繁荣高校校园法治文化
        五、完善法治工作队伍保障
        六、形成法治教育强大合力
附录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二、大学生法治素养及其培育状况调查问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战前日本教育系统的性别失衡
        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男女平权
    第二节 研究问题及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视角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视角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
        二、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概念界定及历史分期
        一、相关概念及用法的界定
        二、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第一节 女性主义理论
        一、女性主义的概念及发展
        二、“生物性别”与“社会性别”
        三、“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
    第二节 女子高等教育相关理论
        一、传统认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的特征
        二、女性主义认识论对传统认识论的思辨
        三、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及原理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三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确立期:以法定女性人权为基础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战后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GHQ占领政策:女性解放思想的兴起
        二、日本战后复兴:传统女性观的延续
    第二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二、“男女同校”与“男女分校”并行的发展方式
    第三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一、高等教育面向女性招生及女子大学的设立
        二、短期大学的设立及发展
        三、女子大学的学部构成和课程设置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一次危机:关于“女大学生”的论争
    第四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五节 确立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平等
        二、价值维度:传统社会女性观的干扰
        三、话语维度:女性失语、女性保护主义
第四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期:两分主义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日本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分工观念
        二、日本型福祉社会的形成:以“核家庭”为单位
        三、日本型学历社会的形成:学历主义、名校主义
    第二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化及发展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扩大的原因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三、高等教育“女性专用轨道”的形成和固化
        四、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二次危机:关于“女大”存在意义的论争
        五、“家政学”的变革和“女性学”的兴起
    第三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四节 扩大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
        二、价值维度:性别平等思维下的价值陷阱
        三、话语维度:男性语境下的自我规范
第五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革期:均质的性别平等观念
    第一节 日本后工业社会时代的社会背景及对女性的价值期待
        一、日本型工业社会的瓦解和后工业社会的形成
        二、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构筑:以“女性”为核心
        三、21世纪日本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机构的“大淘汰”时代
    第二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动向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目的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特征
        三、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实施
    第三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影响
        一、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影响
        二、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及影响
    第四节 变革期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结构维度:女性环境改善
        二、价值维度:“二流劳动力”以及社会价值的“女性通道”
        三、话语维度:男性化的均质平等
第六章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变迁过程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
    第一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性成就和特征
        一、确立期:以“制度”为中心
        二、扩大期:“女性专用轨道”
        三、变革期:流动性增强
    第二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底色:日本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的变化
        一、确立期:女性解放思想和保守女性观
        二、扩大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观
        三、变革期:以男性为标准的均质性别平等观
    第三节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功能:对性别平等的促进作用
        一、确立期:促进女性解放的变革功能
        二、扩大期:抑制性别平等的保守功能
        三、变革期:促进女性多样化发展的变革功能
    第四节 高学历女性的价值和功能:在男性中心社会中的机遇与困境
        一、确立期:少数女性精英
        二、扩大期:“家庭主妇”和“二流市民”
        三、变革期:劳动市场中的“二流劳动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日本战后女大学生人数变化曲线图
    附录2 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变化曲线图
    附录3 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变化概况(表)
    附录4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学生数变化概况(表)
    附录5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教员人数变化概况(表)
    附录6 战后日本18岁人口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变化概况
    附录7 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男女差值对比
    附录8 战后日本大学院在籍者数男女对比
    附录9 各学科学生入学状况(1980-2019)
    附录10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短期大学列表
    附录11 2014 年日本全国女子大学列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地方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女大学生创业的研究
        1.2.2 关于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方本科院校
        2.1.2 女大学生创业
        2.1.3 创业教育
        2.1.4 创业教育模式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四螺旋理论
        2.2.2 社会性别理论
    2.3 理论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方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问卷的编制与测量
        3.1.1 问卷的理论构建与编制
        3.1.2 问卷的评估与试测
        3.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1.4 问卷总体信度检验
    3.2 地方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
        3.2.1 信度分析
        3.2.2 效度分析
        3.2.3 地方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
    3.3 地方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信度分析
        3.3.2 效度分析
        3.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3.4 地方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外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借鉴
    4.1 国外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借鉴
        4.1.1 美国——百森商学院模式
        4.1.2 英国——牛津大学模式
        4.1.3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模式
    4.2 国内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比较借鉴
        4.2.1 福建省——厦门大学模式
        4.2.2 浙江省——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模式
        4.2.3 北京市——中华女子学院模式
    4.3 国内外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建议
    5.1 构建“政产学社”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5.2 个体视角——女大学生
        5.2.1 正确认识女性社会角色,转变传统女性创业观念
        5.2.2 努力培养“四自”精神,练就良好创业心理品质
        5.2.3 积极把握数字时代机遇,寻求多元创业教育赋能
    5.3 主导视角——政府
        5.3.1 构建两性意识创业机制,制定女性创业专项政策
        5.3.2 建立女性创业专管部门,加大创业财政支出力度
        5.3.3 专设女大学生培训机构,倡导多方主体协同助力
    5.4 主体视角——大学
        5.4.1 革新创业教育性别理念,培养新型女性创业人才
        5.4.2 增设女性创业特色课程,地方特色女性特色并举
        5.4.3 优化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针对性创业教育
        5.4.4 丰富创业实践活动形式,提升女大学生创业技能
        5.4.5 开展女性创业学术研究,推动学生创业教育发展
    5.5 助推视角——产业
        5.5.1 女企业家进高校担任导师,提供咨询与指导服务
        5.5.2 鼓励女大学生进企业实践,实现与企业合作共赢
        5.5.3 提高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完善孵化支持与服务
    5.6 辅推视角——公民社会
        5.6.1 充分发挥妇联牵头作用,挖掘女性组织力量帮扶
        5.6.2 充分发挥媒介引导作用,营造宽松创业舆论氛围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9)大学生身体消费行为特征及意义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视角
        三、实证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量化研究
        二、质性研究
        三、研究伦理
第三章 大学生身体消费观念与教育
    第一节 大学生身体消费隐忧
        一、“网贷”消费
        二、非理性消费
    第二节 教育与消费
        一、被忽略的消费教育
        二、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
    第三节 大学生的身体审美趋向
第四章 大学生身体消费现状
    第一节 大学生身体消费类型
        一、服饰消费
        二、皮肤消费
        三、形体消费
    第二节 大学生身体消费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背景差异
        二、重要他人
        三、自我认同
        四、大学生身体消费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第三节 互联网影响下的大学生身体消费
        一、渠道依赖与风险感知
        二、互联网时代空间规训策略的升级:流动性与可见性
        三、身体实践中的自我规训和区隔
第五章 性别视角下的大学生身体消费
    第一节 男女大学生身体消费比较
        一、身体消费投入
        二、理想身体形象:精致的女生和干净的男生
    第二节 女大学生身体消费行为的意义诠释
        一、父权制社会的身体控制
        二、自我主体性
    第三节 男大学生身体消费:男性气质争议
        一、多元男性气质的觉醒
        二、传统男性气质的固守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反思与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10)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教育经历的叙事研究 ——基于12个个案的深度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1. 研究缘起
        2.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关于第一代大学生的研究
        2. 关于农村大学生的研究
        3. 关于教育经历的研究
        4. 关于第一代女大学生的研究
        5. 文献评价
    (四) 核心概念的界定
        1. 农村家庭
        2. 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
        3. 教育经历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 方法论——质性研究
        2. 研究方式——叙事研究
        3. 具体方法——文献法、访谈法、比较法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过程
        1. 访谈提纲的设计
        2. 研究对象的选取
        3.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4. 访谈的成果
        5. 研究的信效度
        6. 研究的伦理性问题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生态系统理论
        1. 生态系统理论的内涵
        2. 生态系统理论与女性发展
    (二) 社会性别理论
        1. 社会性别的内涵
        2. 社会性别理论与女性教育
    (三) 理论基础与本研究的适切性分析
四、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教育经历的故事与解读
    (一) 入学与升学
        1. 父母态度:“能读哪读哪,砸锅卖铁也会供你上大学”
        2. 父母行为:我这一路过来都是放养的
        3. 个体意识:想考大学从没退缩过
        4. 外部环境:读书上学是普遍要求吧
    (二) 学习过程
        1. 教学条件:小学老师几乎是我家三代人的老师
        2. 教师:应试教育的执行者
        3. 同学:同桌带我入了韩流的坑
        4. 大学与专业选择:相当于闭着眼就填了
        5. 家庭环境:在农村孩子中我算是养尊处优了
    (三) 教育结果
        1. 父母期待:女孩子就找个稳定有编制的单位
        2. 教师作用:想成为英语老师那样的人
        3. 社会分工:女性逃不脱结婚生子
        4. 个体选择:“我会选择自己的天赋所在”
    (四) 对教育经历的主观感知
        1. 对教育经历的感受:其实没想过喜不喜欢上学
        2. 对教育经历的评价:读书还是有用的
        3. 对性别差异的感受:感受各异
五、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一)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1. 多重属性并存的性格特点
        2. 农村向城市逐步扩散的求学之路
        3. 父母观念支持却疏于行为指导
        4. 教师的影响正负兼备,烙印更深
        5. 朋辈的影响立竿见影,方式隐蔽难以察觉
        6. 就业观念存在年代差异,家庭的影响潜移默化
        7. 学业表现、专业、学历等影响对教育经历的主观感知
        8. 教育经历提升自我,改变家庭教育观念
    (二) 建议
        1. 构建丰富的生活环境,营造自由发展的家庭氛围
        2. 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在性别差异基础上“因性施教”
        3. 打破用人单位的偏见,建立健全社会的保育体系
        4. 唤醒女性的自我意识,主动关注自身成长与发展
六、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记录(节选)
致谢

四、武汉地区女大学生个体特征与就业意愿的相关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个体、家庭及学校因素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交互影响研究[D]. 董宝林.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D]. 陈玉萍.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地方高校城镇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调查研究 ——以太原市高校为例[D]. 贺欣.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及其激励对策研究——基于武汉高校大学生的调查[J]. 刘三宝,潘岚,刘新宇.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21(02)
  • [5]云南省独立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优化策略研究[D]. 亓官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D]. 司文超. 武汉大学, 2020(03)
  • [7]战后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性别平等的视角[D]. 杨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地方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 高嫚.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9]大学生身体消费行为特征及意义诠释[D]. 吴文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农村家庭第一代女大学生教育经历的叙事研究 ——基于12个个案的深度访谈[D]. 张巧.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武汉市女大学生个体特征与就业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