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类型子宫肌瘤B超误诊子宫内膜癌1例

特殊类型子宫肌瘤B超误诊子宫内膜癌1例

一、特殊类型子宫肌瘤B超误诊为子宫内膜癌1例(论文文献综述)

于观春[1](2021)在《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对子宫肉瘤患者预后有影响的因素,为临床上子宫肉瘤患者的诊治和预后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子宫肉瘤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统计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进行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方法、Log-rank对数轶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子宫肉瘤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9.89±10.709)岁,总体中位年龄为50岁。2.子宫肉瘤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54.35%)和腹部包块(21.74%)。3.大多数子宫肉瘤患者B超可提示周围边界不清、伴有低回声区、血流信号丰富等表现。4.宫腔镜下病理组织检查提高肉瘤的术前诊断率,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子宫肉瘤之间的术前诊断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3)。5.肿瘤大小、FIGO、脉管浸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若有异常阴道流血并腹部包块短时间内增大,应怀疑子宫肉瘤可能。2.宫腔镜诊刮对诊断子宫肉瘤有较大意义。3.肿瘤大小越大、FIGO分期越晚,脉管浸润范围越大,子宫肉瘤预后越差。

王林萍[2](2019)在《绒癌及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绒癌(Choriocarcinoma,CC),及绝经后子宫CC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并分析出CC尤其是绝经后子宫CC的临床表现、诊断分期、治疗及预后的特点,以便为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第一部分: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在1980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为CC的66例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情况、治疗、近期疗效及随访等资料。第二部分:检索发表年份为1980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录于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关于绝经后子宫CC的56例病例报道。另外加入1980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3例绝经后子宫CC患者病例资料,共59例。分析讨论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等。结果:第一部分:66例CC患者中,其中1例为卵巢CC,属于卵巢生殖细胞肿瘤范畴,将该例患者剔除。剩余65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35.0岁,仅有3例为绝经后子宫CC,且有2例患者通过基因多态性分析确诊为非妊娠性绒癌(Non-gestational choriocarcinoma,NGC)。除去2例NGC,剩余63例患者前次妊娠的性质包括流产(38.1%),葡萄胎(28.6%),足月产(23.8%),异位妊娠(7.9%),另有1例同时合并宫内妊娠。前次妊娠的间隔时间范围为0-192月,CC是否在前次妊娠间隔时间1年以后发病与是否是葡萄胎妊娠无显着性差异(P=0.262)。CC最常见的症状为阴道出血(73.8%)。除去合并有宫内妊娠的患者,血β-hCG的范围为840-5410000mIU/ml,不同分期的CC血β-hCG的水平有显着性差异。本组中存在转移的患者占80.0%,其中肺转移所占比例最高63.1%。本组中高危患者占78.5%,低危患者占21.5%,低危患者中评分为0-4分的患者有6例,评分为5-6分的患者有8例。本组初诊误诊率达20.0%,其中异位妊娠最为常见。CC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化疗方案的选择上,低危患者有一半选择多药联合化疗,且绝大部分为20年前的患者,其中有2例首次化疗为单药化疗,化疗1个疗程后出现新的转移灶而改用多药联合化疗;高危患者绝大部分(86.0%)选择多药联合化疗,且以5-FU为主联合化疗较为多见。经治疗有64.6%的患者出院时达到CR,预后因素分析发现前次妊娠间隔时间≥12月,分期为III、IV,存在除外肺及阴道以外的转移,及未行盆腔手术治疗与预后不良有关(P<0.05)。第二部分:纳入了59例绝经后子宫CC的患者,其中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的患者有5例,确诊为妊娠性绒癌的患者仅1例,确诊为NGC的患者有4例。该部分患者年龄范围为47-73岁,平均56.8岁,50-65岁患者占77.9%。绝经年限范围为0.5-23年,平均7.7年。孕次范围2-13次,平均5.4次,产次1-11次,平均4.0次。前次妊娠的性质中除去NGC患者,葡萄胎15.1%,流产30.2%,足月产54.7%。间隔时间范围3-30年,平均11.3年,前次妊娠的性质为葡萄胎、流产、足月产之间距离发病的间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次妊娠为足月产的间隔时间最长。治疗前血β-hCG的范围在4-2704040mIU/ml,存在转移的患者有50.9%。不同分期的绝经后子宫CC在治疗前血β-hCG水平上有差异(P=0.048<0.05),III、IV期的治疗前血β-hCG水平较高。绝经后子宫CC的预后评分较高,高危者占88.1%,低危者占11.9%,且低危患者评分均≥6分。本组中误诊的患者占39.0%,误诊疾病谱中前四位者为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变性、子宫肉瘤。在首次化疗方案的选择上,有40.9%的患者选择EMA-CO方案。本组患者有75.9%的患者行子宫切除手术。63.3%患者经治疗后达到CR,达CR患者的化疗总疗程数在患者是否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方面有差异(P=0.004),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化疗疗程数较少。分析影响近期疗效的因素中,绝经时间≥5年、评分≥13分和治疗前的血β-hCG≥104 mIU/ml为导致近期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1、CC根据病因可分为GC和NGC,育龄期妇女绝大部分子宫CC与妊娠相关,对于绝经后子宫CC,仍有GC与NGC之分,以NGC更为多见。2、绝经后子宫CC的特点:以50-65岁妇女较常见,患者一般有较高的孕产次,基本无生育需求,前次妊娠的性质足月产更为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绝经后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较为多见,需与妇科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患者多合并其他内科基础疾病,体质较差。3、对任何疑似CC的患者应进行详细的问诊和查体。绝经后出血亦应考虑CC的可能,常规行血清β-hCG的检测,以除外滋养细胞疾病,减少漏诊和误诊。4、血β-hCG作为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治疗前血β-hCG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CC的FIGO分期及预后。5、对于绝经后子宫CC的诊断中,需注意排除是否合并有生殖细胞肿瘤或其他未分化的上皮性肿瘤成分。应用基因多态性分析区分GC和NGC仍是有必要的。6、绝经后子宫CC的化疗原则基本参照育龄期CC。绝经后子宫CC患者中高危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目前一线化疗方案为EMA-CO方案。手术切除子宫可以缩短化疗的疗程。但对于手术治疗能否改善绝经后子宫CC患者的预后,仍需进一步评估。7、在绝经后子宫CC患者中,绝经时间≥5年、评分≥13分和治疗前的血β-hCG≥104mIU/ml为导致近期疗效不佳的影响因素。

葛岩[3](2006)在《120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讨子宫内膜癌的诊治特点,本文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1995年2月~2005年7月间收治的经手术或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癌病例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腺癌109例,腺鳞癌7例,鳞状细胞癌3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1例。本组资料中发病年龄最小27岁,最大79岁,有102例患者处于41~65岁,占85.0%。所有患者中已婚为100%,其中5例诊断为原发不孕,约占4.20%。本组资料中初潮年龄最早12岁,最晚20岁。有73例患者处于13~16岁;而患者绝经人数为57例,占本组病例总数的47.50%,最早绝经35岁,最迟56岁。有41例患者处于46~55岁。本组资料证实绝经年龄<49岁者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人数是绝经≥52岁者的1.57倍。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是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异常排液、宫腔积脓等。阴道不规则流血发生率最高,达86.67%,阴道异常排液发生率次之,达16.67%,宫腔积脓发生率最低,达3.33%。本组资料中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为51例,占病例总数的42.5%。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仅出现临床症状,多无明显异常体征。目前在辅助检查中分段诊刮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本组资料中行术前诊刮110例,检查率为91.67%,其中确定为子宫内膜癌变86例,占71.67%。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患者,手术的目的:一是进行手术病理分期,探查并确定病变的范围及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二是切除癌变子宫及其他有可能存在的转移病灶。晚期患者,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缩瘤,为放疗、化疗创造条件,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存活率。本组资料中,120例患者中有11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占95.83%。其中4例为子宫全切除术,占病例总

张永桂,张文晓,崔广和,齐春英[4](2004)在《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彩超诊断分析》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一些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特点 ,从而与其它有类似表现的疾病相鉴别。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并筛选特殊表现子宫肌瘤 1 6 3例 ,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 6 3例 ,诊断符合率为 97.5 % (1 5 9/1 6 3) ,误诊 4例。结论 特殊的子宫肌瘤由于表现较复杂 ,容易误诊 ,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李亚里,张淑兰[5](200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文中提出

李媛[6](2020)在《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85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患者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脱环率等,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妇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5年间经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共计2194例;其中185例术中同时放置曼月乐节育环,电话随访至2019年6月,共随访138例,失访47例。分析整理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以40-49岁妇女居多(占60.0%),临床表现主要为不规则子宫出血(占70.8%)和月经过多(占51.4%),多为轻度至中度贫血(占89.7%),约有一半(占51.3%)的女性彩超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增厚,且以子宫前位为主(占63.8%),宫腔长度以7-9cm为主(占77.6%),单病因多为子宫内膜息肉(占51.0%)和排卵障碍性子宫出血(占30.1%)。2.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术后主诉主要为乳房胀痛(占26.8%)及下腹和(或)盆腔坠胀不适(占29.7%)(考虑与围绝经期患者卵巢激素失调等相关)。3.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不同上环年限及不同病因上的分布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的患者较其他年龄的患者更易出现下腹和(或)盆腔坠胀不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在比较不同年限、不同年龄、不同孕产次、不同病因、有无痛经、不同子宫位置、不同宫腔长度方面脱环率有无差异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月经过多者曼月乐脱落率高于术前非月经过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以术后闭经、经血减少、月经稀发为治疗有效,有效率达89.9%。58例痛经患者,术后痛经缓解者48例,痛经缓解率为82.8%。6.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上环后4-5年患者的闭经率达75.0%,但与上环不足4年的患者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不同病因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效果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术后痛经缓解率在不同上环年限及不同病因上的分布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仅有1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患者出现疾病复发,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复发率为0.72%。结论:1.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有效率高,痛经缓解率高,脱环率及疾病复发率低。2.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对不同病因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均显着,尤其适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及排卵障碍性子宫出血。3.宫腔镜术中即刻放置“曼月乐”,可校正宫腔内“曼月乐”位置,避免了再次宫腔操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阿依坚乃提·阿卜来提(Ayjannat Ablat)[7](2020)在《125例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子宫肉瘤(Uterine sarcoma,US)临床特征分布并针对性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2010年1月-2017年1月US患者资料,临床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并进行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1)125例中89例(71.2%)患者年龄≤50岁、36例(28.8%)年龄>50岁;91例(72.8%)未绝经、34例(27.2%)已绝经;临床表现主要有阴道不规则流血60例(48.0%)、其次为腹痛18例(14.4%)、腹部包块17例(13.6%)、无症状体检发现异常30例(24.0%)。(2)术前B超、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6.0%、34.3%、46.4%;术前行宫腔镜检查的29例患者中19例(65.51%)提示恶性,其中15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患者13例(86.67%)提示恶性;(3)术后情况:FIGO分期诊断I期患者共71例(56.8%)以ESS患者较多见、II期共14例(11.2%)、III期共25例(20.0%)、IV期共15例(12.0%);106例(84.84%)肿瘤直径大于5cm;78例行淋巴结切除,共17例(21.8%)提示淋巴结转移阳性。其中子宫平滑肌肉瘤(uterine leiomyo sarcoma,uLMS)患者12例(25.5%),LGESS患者3例(14.3%),HGESS患者2例(33.3%),子宫腺肉瘤(uterine adenosarcoma,AS)患者未提示淋巴结转移;101例(80.8%)行卵巢切除,卵巢转移7例(6.9%)。其中uLMS患者48例转移2例(4.2%)、LGESS患者34例转移3例(8.8%)、HGESS患者9例转移2例(22.2%)、AS患者10例未提示转移(0%);(4)预后:US患者5年的生存率为68.3%,其中AS患者(70.0%),其次LGESS(55.6%)、uLMS(49.2%)、HGESS(43.1%);单因素分析,生存时间影响因素有年龄(P=0.014)、术前CA125>35(P=0.023)、淋巴结转移(P=0.000)、FIGO分期(P=0.000)、肿瘤最大直径(P=0.000)、病理类型(P=0.000);Cox多因素分析,FIGO分期(OR=2.433,95%CI 1.104-5.360,P=0.018)、肿瘤最大直径(OR=1.242,95%CI1.007-1.532,P=0.016)、病理类型(OR=2.157,95%CI 1.582-3.179,P=0.000)是影响US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年龄≤50岁的未绝经,肿瘤直径>5cm的子宫肌瘤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术前利用MRI、宫腔镜检查尽可能排除恶性可能性。FIGO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及病理类型是影响子宫肉瘤预后的独立因素。

南凤娟[8](2019)在《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在宫腔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自由解剖成像(Omniview)技术在宫腔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宫腔粘连的三维图像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303例宫腔疾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及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3D-TVS),并利用自由解剖成像(OmniView)技术对容积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成像,详细记录观察结果。以宫腔镜及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2D-TVS和OmniView技术对宫腔疾病诊断的评价指标,对黏膜下子宫肌瘤和宫腔粘连分型诊断的灵敏度,同时总结宫腔粘连的三维图像特征。结果 1、303例患者病理结果如下:子宫内膜增生85例,子宫内膜息肉72例,宫腔胎物残留18例,子宫内膜癌8例、黏膜下子宫肌瘤63例、宫腔粘连57例。其中63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宫腔镜分型结果为:0型21例、I型20例、1I型22例;57例宫腔粘连的宫腔镜分型结果为:中央型12例,周围型17例,混合型28例。2、2D-TVS和OmniView技术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宫腔胎物残留、子宫内膜癌、黏膜下子宫肌瘤和宫腔粘连的灵敏度分别为87.06%、86.11%、83.33%、62.50%、87.30%、80.70%和 87.06%、87.50%、83.33%、75.00%、93.65%、94.74%。两者对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宫腔胎物残留、子宫内膜癌及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宫腔粘连的诊断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3、在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分型诊断中,2D-TVS和OmniView技术诊断0型、I型和II型的灵敏度分别为 90.48%、75.00%、59.10%和 95.24%、90.0%、90.91%,两者对 0 型及Ⅰ型黏膜下子宫肌瘤诊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8、P=0.48),对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诊断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4)。4、在宫腔粘连的分型诊断中,2D-TVS和OmniView技术诊断中央型、周围型和混合型粘连的灵敏度分别为 91.67%、64.71%、71.43%和 100%、88.24%、89.29%,两者对中央型宫腔粘连的诊断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周围型和混合型宫腔粘连的诊断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1)。5、OmniView技术能较真实的显示宫腔冠状切面,宫腔粘连的三维图像表现为:内膜缺失处呈片状低回声区、内膜边缘毛糙、低回声粘连带、宫底边及两侧边形态不规则、宫腔形态异常,其中宫底边凹凸不平、两侧边内聚成角及宫腔呈T型改变具有特异性。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技术对宫腔疾病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尤其在宫腔粘连和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分型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可取代2D-TVS作为首选检查方式。三维冠状面显示宫底边凹凸不平、两侧边内聚成角及宫腔呈T型改变是宫腔粘连较特异的影像特征。OmniView技术对宫腔粘连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术后复查,可减少有创操作带来的风险。

黄高廷[9](2019)在《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特征及预防其复发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发病特征,以及宫腔镜电切术后不同策略预防其复发的临床效果,加强对其发病因素的认识,并为临床选择较好的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1746例,对照组680例。统计资料:年龄、BMI、孕次、产次、分娩方式、流产方式、合并症(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子宫腺肌症、异常子宫出血、盆腔炎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及息肉数目与大小。其次,回顾性研究单纯TCRP组、宫内节育器组、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组与孕激素组的息肉复发率,术后有生育意愿患者的妊娠率,且在前瞻性研究中增加了对曼月乐组疗效的统计,并对痛经改善情况,口服药物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1.EP发病相关因素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有:年龄(40.21±9.81岁)、剖宫产、BMI(22.43±3.47kg/㎡)、少孕产次、人工流产,合并症如子宫内膜异位症(OR=2.241,95%CI:0.807)或糖尿病(OR=0.349,95%CI:-1.052)。EP总恶变率为1.26%,BMI波动在24.90±3.91kg/㎡(OR=1.169,95%CI:0.156)或合并子宫肌瘤(OR=0.277,95%CI:-1.284)与恶变显着相关。2.回顾性研究中,4组的EP复发率分别为:18.1%、23.5%、2.2%、7.9%,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单纯TCRP组与宫内节育器组,口服避孕药组与孕激素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5)。术后1年内,TCRP联合口服孕激素组妊娠率(62.37%)明显高于单纯TRCP手术组(27.44%),P<0.05。3.前瞻性分析中,5组EP复发率分别为:19.7%、26.3%、6.3%、7.2%、0.0%(P<0.05)。单纯TCRP组与宫内节育器组,口服避孕药组与孕激素组或LNG-IUS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0)。术后8个月内,观察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除开宫内节育器组,其余4组的痛经改善率分别为:21.2%、73.2%、51.2%、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孕激素组与LNG-IUS组间有显着差异(P<0.0125);避孕药组与孕激素组或LNG-IUS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125)。TCRP术后2个月经周期内,口服避孕药组的良好依从率要高于口服孕激素组(81.0%VS 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子宫内膜息肉易复发,其发病特征包括:育龄期、剖宫产史、BMI<25kg/㎡、人工流产,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糖尿病等,而多孕产次可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BMI≥25kg/㎡、合并子宫肌瘤可能易致其恶变。2.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措施中,LNG-IUS的疗效最优,口服避孕药或孕激素亦有效,而放置宫内节育器可能易出现EP复发。LNG-IUS不仅与短效避孕药均可改善痛经,而且明显优于孕激素药物。短周期内,口服避孕药的依从性较孕激素更好,易被患者接受,而口服孕激素治疗可能更适用于术后有妊娠意愿的患者,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侯萌,曾宪玲,薛艳,安瑞芳[10](2019)在《子宫恶性混合性苗勒管肿瘤32例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子宫恶性混合性苗勒管肿瘤(MMM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2例子宫MMMT(1例子宫颈MMMT,31例子宫体MMMT)的临床资料,并对影响子宫MMMT的3年生存率的相关因素行Cox回归分析。结果:①患者平均年龄58.2±5.6岁,71.9%(23/32)为绝经后妇女。93.8%(30/32)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77.8%(21/27)术前肿瘤标志物(NSE、CA125、CA724、CA199等)有不同程度升高,多表现为轻度增高。②44.4%(12/27)术前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相符。93.3%(14/15)的盆腔MRI检查可实现术前早期诊断。③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26例行化疗,3例接受放疗。④随访6~125个月。子宫体MMMTⅠ期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3%、61.9%、42.9%,Ⅱ、Ⅲ、Ⅳ期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0%、50.0%、30.0%。⑤Cox多因素分析示,肿瘤浸润子宫肌层深度≥1/2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OR 5.102,P=0.018)。结论:子宫MMMT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预后差,临床表现多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无特异性,术前行盆腔MRI检查联合诊刮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早期及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均低于50%,且肿瘤浸润子宫肌层深度≥1/2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特殊类型子宫肌瘤B超误诊为子宫内膜癌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殊类型子宫肌瘤B超误诊为子宫内膜癌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治疗及预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绒癌及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Ⅹ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绒癌的临床分析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
        1.1.4 疗效评价标准
        1.1.5 随访
        1.1.6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年龄
        1.2.2 孕产史
        1.2.3 前次妊娠的性质及间隔时间
        1.2.4 临床表现
        1.2.5 辅助检查
        1.2.6 分期及预后评分
        1.2.7 误诊情况
        1.2.8 治疗
        1.2.9 近期疗效及随访
    1.3 小结
二、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文献来源
        2.1.2 病例资料分析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发病年龄及绝经年限
        2.2.2 孕产次
        2.2.3 前次妊娠的性质及间隔时间
        2.2.4 主诉
        2.2.5 血β-hCG的水平及转移部位
        2.2.6 分期及预后评分
        2.2.7 误诊情况
        2.2.8 治疗
        2.2.9 近期疗效及随访
    2.3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滋养细胞疾病的临床和诊断特点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120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师及作者简介

(6)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8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异常子宫出血的分类
    1.2 异常子宫出血9类病因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1.2.1 AUB-P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1.2.2 AUB-A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1.2.3 AUB-L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1.2.4 AUB-M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1.2.5 AUB-C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1.2.6 AUB-O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1.2.7 AUB-E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1.2.8 AUB-I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1.2.9 AUB-N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1.3 宫腔镜手术联合“曼月乐”(LNG-IUS)治疗异常子宫出血
        1.3.1 宫腔镜手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进展
        1.3.2 曼月乐(LNG-IUS)临床应用进展
        1.3.3 宫腔镜手术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临床研究进展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2194 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
        3.1.1 年龄分布特点
        3.1.2 病因分布
        3.1.3 临床表现
        3.1.4 患者贫血程度
        3.1.5 患者子宫内膜厚度
    3.2 185 例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特点
        3.2.1 185例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一般资料
        3.2.2 术后随访
第4章 讨论
    4.1 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年龄及病因分布情况
    4.2 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术后不良反应
    4.3 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术后曼月乐下移及脱落情况分析
    4.4 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优势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125例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资料收集
    3 统计学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8)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在宫腔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方法
结果
    一、303例宫腔疾病患者的手术病理及宫腔镜结果
    二、2D-TVS与Omniview技术对宫腔疾病诊断结果的统计学评价指标比较
    三、2D-TVS、Omniview技术对黏膜下子宫肌瘤分型诊断的结果比较
    四、2D-TVS、Omniview技术对宫腔粘连分型诊断的结果比较
    五、宫腔疾病的Omniview三维图像表现
讨论
    一、Omniview技术对宫腔疾病诊断的优越性
    二、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对宫腔疾病诊断的优劣性
    三、宫腔粘连的三维图像特征
    四、Omniview技术的漏误诊分析
    五、Omniview技术的局限性
    六、宫腔疾病检查方式的优化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特征及预防其复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情况
    3.2 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临床症状
    3.3 子宫内膜息肉组及对照组一般情况
    3.4 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发病特征研究
        3.4.1 子宫内膜息肉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3.4.2 子宫内膜息肉与体重指数的关系
        3.4.3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年龄特征
        3.4.4 子宫内膜息肉与孕产次的关系
        3.4.4.1 子宫内膜息肉与孕次的关系
        3.4.4.2 子宫内膜息肉与产次的关系
        3.4.5 子宫内膜息肉与流产方式的关系
        3.4.6 子宫内膜息肉与常见疾病的关系
    3.5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高危因素分析
        3.5.1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相关单因素分析
        3.5.2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相关多因素分析
    3.6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治疗情况
        3.6.1 (回顾性分析)宫腔镜电切术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3.6.1.1 TCRP术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
        3.6.1.2 TCRP术后有妊娠意愿患者的妊娠情况
        3.6.2 (前瞻性分析)宫腔镜电切术后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3.6.2.1 TCRP术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
        3.6.2.2 TCRP术后有妊娠意愿患者的妊娠情况
        3.6.2.3 TCRP术后患者的痛经改善情况
        3.6.2.4 TCRP术后患者的口服药物依从性问卷评估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成果
致谢

(10)子宫恶性混合性苗勒管肿瘤32例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病理分期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2.2 临床表现
    2.3 肿瘤标志物检测
    2.4 术前诊断性刮宫
    2.5 术前B超及磁共振检查
    2.6 手术及术后病理分期
    2.7 术后辅助治疗
    2.8 预后
    2.9 子宫体MMMT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3 讨 论
    3.1 子宫MMMT的发病率及组织病理
    3.2 子宫MMMT的诊断
    3.3 子宫MMMT的治疗
    3.4 子宫MMMT的预后

四、特殊类型子宫肌瘤B超误诊为子宫内膜癌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D]. 于观春.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2]绒癌及绝经后子宫绒癌的临床分析[D]. 王林萍.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3]120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析[D]. 葛岩. 吉林大学, 2006(10)
  • [4]特殊类型子宫肌瘤的彩超诊断分析[J]. 张永桂,张文晓,崔广和,齐春英.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4(08)
  • [5]子宫内膜异位症[J]. 李亚里,张淑兰.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03)
  • [6]宫腔镜术中联合曼月乐治疗异常子宫出血185例临床分析[D]. 李媛. 吉林大学, 2020(08)
  • [7]125例子宫肉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 阿依坚乃提·阿卜来提(Ayjannat Ablat).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8]经阴道三维超声自由解剖成像技术在宫腔疾病中的诊断价值[D]. 南凤娟. 山东大学, 2019(02)
  • [9]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特征及预防其复发的临床研究[D]. 黄高廷. 暨南大学, 2019(02)
  • [10]子宫恶性混合性苗勒管肿瘤32例临床特征分析[J]. 侯萌,曾宪玲,薛艳,安瑞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9(02)

标签:;  ;  ;  ;  ;  

特殊类型子宫肌瘤B超误诊子宫内膜癌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