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网络测试流程与方法

软交换网络测试流程与方法

一、软交换网络的测试过程与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白玥[1](2020)在《基于软交换的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的改造设计》文中认为电力通信的主要业务类型分为关键运行业务和事务管理业务两类,其中关键运行业务信息量不大,但对通信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很高的要求;事务管理性业务则具有业务种类多、变化快、通信流量大的特点。近年来公司各单位的行政语音系统发展迅猛,现有的电力程控交换机技术水平落后,核心设备运行至今已有十多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要求。基于这种条件,在保留传统语音业务的基础上引入语音通信网的新技术和新业务,实现现有系统的增容和新业务的接入,对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软交换技术的发展、系统中的各项协议、SIP特点与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将软交换技术和传统程控交换cc08进行了比较,引出电力行业升级语音交换系统的可行性结论。以鄂尔多斯电网行政交换网升级改造需求为主要研究目标,包括组网设计、网络与承载方案、互联互通、终端接入等方面的问题,重点研究了鄂尔多斯行政交换网的组网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方案,以语音交换系统的改造工程为依托,完成了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的升级改造,通过实际大话务量测试的各项性能指标,验证了软交换网改造后的性能提高了鄂尔多斯电力通信的稳定性,为内蒙古电力公司电网的稳定运行以及业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柏慧[2](2019)在《某省固网智能化方案设计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数字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固网通信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通信载体,各国研究学者对其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社会各界投入大量资金对“互联网+”等新兴产品展开研究,都为固网通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传统的固网业务也受到了强烈冲击,为了有效维护固网资源,充分挖掘固网潜力,新时期国家对运营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互联网+”时代要突破传统束缚,在技术上拓展创新,丰富固网服务种类,利用高效管理进一步降低通信费用,以提升人们对固网网络的使用满意度。为此,提出了固网智能化的概念,固网智能化是在传统电话网络的基础上增加的智能化附属业务网。固网智能化可以为固话网络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功能,能够为运营商对网络和固网用户的管理和操控带来便捷的操作,同时获得固网呼叫所需的信息更加直观、方便。论文根据作者的工作实际,针对当下固网智能化的研究热点,主要进行了如下相关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讨论和分析了固网智能化相关理论,形成了智能化方案,建立固网智能化模型和改造原则。针对当下的热点,结合固网智能化的业务融合进行设计应用,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固网智能化改造设计方案,并阐述了某省固网智能化方案具体应用过程及效果并形成结论。作者通过分析当前某省固网的实际情况,借鉴移动通信业务的特点,综合原有固网业务,将移动通信业务属性同固网业务相融合,拓展智能化特性,完善原有固网相关功能,提高固网运营商业务核心竞争力,并将分散的用户鉴权签约信息、用户本身业务信息、固话号码资源等归结到固网用户数据库中心进行统一管理,用来与数字交换机进行业务交换,触发用户服务器中心的业务查询功能及相关智能业务等,旨在为相关固网智能化的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提高某省固网的服务质量及相关品牌力度。目前该方案已在某省联通固网实施完毕,已取得了计划的使用效果,针对改造前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随着大批量固网智能化项目的完成,必将为固网运营商注入新的发展契机。

王思雅[3](2019)在《某省联通IMS网络系统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IMS通用体系结构主要应用在IP多媒体业务,可实现分离呼叫与控制、业务与承载,对提供解决终端客户日益多元化业务方案有着理想效果。IMS通用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很好的实现了电信网络与业务之间的融合。IMS通用体系结构与软交换技术不同的是其在控制与承载分离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呼叫控制层和业务控制层的分离,且由于IMS起源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而充分考虑了对移动性的支持,最终具备了用户鉴权和保护用户业务触发规则,除此之外,IMS全部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IP)作为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的信令。因此,IMS通用体系结构的研究和应用更适合解决本文中某省的通信网络改造问题。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正在趋于融合化,彼此之间的竞争关系也越来越明显,对互联网和传统通信的要求也不能与以往相比。在通信服务的能力和质量上有着更严格的需求,传送的速度也有着很大的提升。IP多媒体子系统(简称IMS)被认为是未来的主要通信技术,某地联通将固网用户进行IMS改造列入计划。以某省联通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暴露的固网用户规模增长趋缓、PSTN网络设备老化、端口不足、设备能耗高等弊病,亟待形成通信网络改造的可行性方案,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本文着重探讨IMS体系架构在某省NGN网络改造升级中的应用设计路径及实施方法。在剖析探讨IMS体系架构的前提下,立足某省联通网络构成现状,对网络部署做详细设计,涉及要点涵盖IMS总体架构、核心网元设置、SBC建设、路由计划等。此外,对涉及IMS承载和接入的相关应用技术作详细分析。IMS网络部署完成后,完全承载了某省联通固有的PSTN、软交换等业务,固网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得以从根本上解决,为网络扩展融合夯实了坚实基础。改造升级后的网络状况趋于稳定,由此表明此项方案符合科学、高效的项目设计要求。该工程在某省联通分阶段施工,最终证明方案是可行的。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固定语音网络的未来发展,为IMS统一业务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参考。

王贤亮,龙腾,严金华,彭英,陈容明[4](2019)在《基于SIP协议的软交换系统接入设备兼容性研究》文中认为软交换技术颠覆性代替了传统程控交换技术,从建网层面观摩投资是巨大的,对软交换网络也相应会提出更多的要求和压力,即希望它不仅能满足现有业务需求,也能承载更多未知的业务。这就要求平台具有强大的兼容性设计,对底层各种业务能够平滑的接入。重点解决平台业务终端接入综合兼容性问题,从架构、接口、协议、设备不同维度进行兼容性的设计,最后对兼容性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确保平台多业务融合交换流程的可靠性。该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电力软交换网建设中,对网络的规划部署可提供一定的理论经验。

安丽红[5](2019)在《软交换网络中常见传真故障的原因与处理》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各种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需要,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也已被多媒体网络所取代,软交换网络技术就是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应用场景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也开始基于软交换网络来进行传真的应用,在运用当中出现故障也是在所难免的。基于此,今天本文主要就软交换网络中常见传真故障的原因与处理这一论题给大家进行分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周伟杰[6](2018)在《基于串接式拦截分析的诈骗电话管控系统》文中指出随着电话诈骗现象的不断蔓延,从技术层面对电话诈骗行为进行识别与阻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针对该问题,本文研究在通信网络上对诈骗电话进行管控的技术方案,提出了诈骗电话管控系统串接式组网。通过在通信过程中阻断,从源头上打击诈骗电话。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几部分:1、在分析通信网络组网结构,以及诈骗电话接入方式、传送路由以及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通信运营商的组网和网络管理现状,确定了诈骗电话管控系统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2、重点讨论了诈骗电话管控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各子系统的设计实现。从通信网络大数据量、高可靠性的基本需求出发,提出了诈骗电话识别、拦截等具体功能结构。呼叫过滤子系统通过接入软交换核心网络,实现对通话的放通、拦截、录音取证功能。诈骗电话识别子系统通过分析呼叫过滤子系统提供的通话信息,实现疑似诈骗电话号码的发现、判定。呼叫中心号码鉴权子系统通过对本省呼叫中心外呼电话的号码进行鉴权,杜绝了改号诈骗电话从本省接入到通信网络。3、将系统实际部署到通信网络中并完成了功能和性能测试。系统测试和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对于诈骗电话有较好的识别和拦截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电信用户提供了安全的通信网络环境,为通信企业提高了声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臧焦萌[7](2018)在《基于IP软交换的通讯网络设计及应用》文中提出IP软交换是一项新型的通信技术手段,在当前国内的通信运营当中被广泛应用。通过软交换技术,能够提升网络能力,提高通信服务质量。本文在对通讯网络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通过运用IP软交换技术,对所面对的网络设计对象进行了拓扑结构以及硬件设备的设计,在完成了IP软交换设计之后,通过运营网络通信的试运行分析,了解到通讯网络IP软交换技术所带来的改变和产生的影响,为软交换技术普及提供数据支持。

陈多为[8](2018)在《基于软交换的核心网网络优化探讨》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所以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基于当前的情况来看,网络的优化工作主要就是以软交换为基础的核心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为了更好的优化当前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对技术的更新,不断的优化产品,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核心网络的发展和进步。基于此,本文以软交换作为基础,对核心网络优化进行探讨。

白玥[9](2017)在《铜川供电公司软交换组网设计和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电网规模也在快速壮大。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是电力工作的核心。因为电力系统具有不间断性,并且在运行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突发状况,因此对电力调度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力系统通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满足电力安全生产的需求,电网需充分借助高速发展的现代多媒体通信技术手段,逐渐实现了电力通信的网络化、宽带化与数字化。以IP网络为基础,创建数据、语音和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调度系统,是当前电力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软交换属于一种集合,包括了诸多逻辑功能实体,是下一代网络中语音/数据/视频业务呼叫、控制的核心设备。同样在现阶段的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演进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该项技术设计的主要思想为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分离,通过规范标准的协议实现不同实体间的通信与连接。此种框架结构促使业务处理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广。软交换技术在当前已经是应用相当广泛与成熟的阶段本文首先对软交换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从它的特点及优势入手分析了用它进行电力通信组网所能带来的优势及经济效益。着重从电力调度与电力行政通信入手,分析公司传统电路交换已不能满足现行电网发展趋势的原因,阐明电力行政、调度电路交换网向软交换系统演进是必然趋势。本文将介绍供电公司对软交换运用于电力通信系统中的探索研究,包括公司通信需求分析、组网整体规划、设备安装、模拟用户环境的测试等,以其论证VOIP组网的加入在电力系统应用的可行性,涵盖了软交换组网建设规划、建设目标、方案设计、业务实现等。阐明了引入软交换技术为电力通信带来的改变,以及如何与现有的传统交换电路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多方式电力通信的平滑过渡。同时从企业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对引入软交换后可能带来的典型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李茜[10](2016)在《基于软交换的某单位通信网优化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用户对于网络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网络融合化、服务多元化已成为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以软交换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网络技术具有支持多类型网络接入、支持多媒体服务、增值业务触发灵活、建设改造成本小等优势,已成为现阶段网络技术发展演进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市某单位通信网络建设现状,针对其多种网络长期并存,各网络用户无法实现互联互通,无法满足所有网络用户的多媒体服务需求等问题,引入软交换技术对原有通信网络进行优化设计,构建能够融合多种网络,实现各网络用户互联互通,充分分享网络资源,语音、视频及其他多媒体业务数据传输拥有QoS保障,网络管理灵活可控,网络运行安全可靠的优化网络。本研究基于软交换技术对该单位通信网络进行优化设计,主要完成三项工作:1.根据该单位当前通信网络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网络优化设计的主要需求和设计目标。基于对软交换技术的分析、研究,以实际需求为牵引,分析论证了采用软交换技术对该单位通信网络进行优化设计的必要性。2.基于软交换技术,提出该单位通信网络优化设计总体架构,从网络组织、设备选型、协议应用、编码方案、业务量规划等方面,提出优化设计的具体解决方案,并进一步研究了优化后网络的QoS保障、网络管理、安全防护的设计与实现。3.在该单位通信网络节点建立优化网络的实验验证模型,应用IxChariott测试系统对优化后的网络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对网络时延、时延抖动、丢包率、MOS值等性能指标测试结果的分析研究,讨论优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给出网络优化设计实验验证结论,并提出下一步网络优化的方向。本研究从某单位通信网络改造的现实需求入手,引入软交换技术提出了网络优化设计的解决方案。对该单位通信网络的优化设计工作,对于研究基于软交换技术改变传统网络的组网模式、提升多元化的网络承载能力、丰富网络应用服务,进而全面提升网络应用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软交换网络的测试过程与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交换网络的测试过程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软交换的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的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现状分析
        1.2.1 软交换技术发展现状
        1.2.2 国家电网公司语音软交换系统应用现状概况-以河南省电网为例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主要内容
        1.3.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介绍
    2.1 传统程控交换与软交换技术分析
        2.1.1 C&C08呼叫处理系统概述
        2.1.2 软交换的概念
    2.2 软交换的协议研究
        2.2.1 软交换与协议
        2.2.2 H.323协议
        2.2.3 SIP协议
        2.2.4 H.248协议
        2.2.5 SIP与H.323的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现状及需求分析
    3.1 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现状
    3.2 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存在的问题
    3.3 鄂尔多斯电网软交换系统建设发展目标
    3.4 需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电网软交换系统的组网设计
    4.1 接入方式设计
        4.1.1 终端用户接入
        4.1.2 软交换系统的接入
        4.1.3 IP电话系统的接入
    4.2 服务器与存储容量设计
        4.2.1 服务器设计
        4.2.2 存储容量设计
    4.3 网络设计
        4.3.1 对承载网的要求
        4.3.2 端到端时延
        4.3.3 丢包率
        4.3.4 软交换承重带宽要求
    4.4 安全防护及可靠性要求
        4.4.1 数据网的安全性要求
        4.4.2 信息安全防护
        4.4.3 通信业务安全
        4.4.4 环境和可靠性要求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与验证
    5.1 呼叫模型
    5.2 最大注册用户数测试
    5.3 域内用户呼叫处理能力测试
    5.4 域内呼叫处理稳定性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某省固网智能化方案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固网智能化相关理论
    2.1 固网智能化相关概念
        2.1.1 固网智能化的概念
        2.1.2 固网智能化的核心思想
    2.2 固网智能化的优势分析
        2.2.1 固网智能化的优势分析
        2.2.2 固网智能化的服务类型
    2.3 固网智能化建设思路及基本原则
        2.3.1 固网智能化建设思路
        2.3.2 固网智能化基本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某省联通固网智能化方案设计
    3.1 某省联通固网网络现状
    3.2 某省联通固网智能化改造规模
    3.3 某省联通固网智能化方案设计
        3.3.1 用户数据库中心方案设计
        3.3.2 固网话音端局方案设计
        3.3.3 业务支撑系统方案设计
        3.3.4 话务路由方案设计
        3.3.5 网络智能化方案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某省联通固网智能化方案应用
    4.1 某省联通固网智能化改造目标及改造原则
        4.1.1 固网智能化改造目标
        4.1.2 固网智能化改造原则
    4.2 固网智能化应用方案需求
        4.2.1 应用服务需求
        4.2.2 信令链接需求
        4.2.3 固网端局技术需求
        4.2.4 端局数据配置需求
    4.3 固网智能化应用步骤
        4.3.1 固网智能化数据规划
        4.3.2 固网智能化操作步骤
    4.4 固网智能化应用效果分析
        4.4.1 具体业务变化分析
        4.4.2 应用后效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某省联通IMS网络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IMS网络架构及技术
    2.1 IMS定义及IMS特点
        2.1.1 IMS定义
        2.1.2 IMS特点及优势
    2.2 IMS网络架构
        2.2.1 IMS接口介绍
        2.2.2 主要网元介绍
    2.3 IMS相关技术
        2.3.1 IMS协议分析
        2.3.2 IMS呼叫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IMS网络系统应用设计
    3.1 某省联通网络现状
        3.1.1 省内PSTN固定语音网现状
        3.1.2 省内固定软交换语音网现状
        3.1.3 省内固定智能网现状
        3.1.4 省内IP承载B网现状
        3.1.5 省内IP承载A网现状
        3.1.6 本地IP综合承载网现状
    3.2 用户预测及部署内容
    3.3 IMS网络设计及网元配置
        3.3.1 IMS网络设计
        3.3.2 网元配置原则及容量配置
        3.3.3 IMS核心网元容量设置
        3.3.4 应急备份方式
    3.4 IMS互联互通和路由设计
        3.4.1 IMS互联互通设计
        3.4.2 IMS路由设计
        3.4.3 会话边界控制器应用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IMS网络系统在某省应用实施
    4.1 计费功能应用实施
    4.2 网管平台应用实施
    4.3 IMS组网及接入实施
        4.3.1 承载网架设
        4.3.2 IMS接入承载网
        4.3.3 IMS网络互连接入
        4.3.4 用户接入
    4.4 业务开通
    4.5 方案应用效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软交换网络中常见传真故障的原因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软交换网络信息技术的相关概述
2 软交换网络的特点组成
3 软交换网络中常见传真故障及相关原因分析和处理
    3.1 软交换网络中传真技术应用的背景
    3.2 软交换网络中传真技术的原理
    3.3 软交换网络中常见的传真故障
    3.4 软交换网络中常见传真故障排查方式
4 结语

(6)基于串接式拦截分析的诈骗电话管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主要工作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诈骗电话管控的相关技术
    2.1 通信网络的组网
    2.2 相关通信协议
        2.2.1 BICC协议
        2.2.3 SIP协议
    2.3 诈骗电话的特点及原理
        2.3.1 常见的电话诈骗流程
        2.3.2 诈骗电话的特点
        2.3.3 诈骗电话任意修改主叫号码的方法
        2.3.4 诈骗电话进入国内电信网的路由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诈骗电话管控系统的需求
    3.1 诈骗电话管控系统的功能需求
        3.1.1 对来自境外、省外的诈骗电话拦截需求
        3.1.2 对来自省内呼叫中心语音专线的诈骗电话拦截需求
    3.2 系统的非功能需求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串接式诈骗电话管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4.1.1 系统的组网设计
        4.1.2 系统的总体结构
    4.2 呼叫过滤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2.1 呼叫过滤子系统的系统架构
        4.2.2 呼叫过滤子系统的业务执行流程
        4.2.3 呼叫过滤子系统的业务信令时序
        4.2.4 呼叫过滤子系统的高可用性
    4.3 诈骗识别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3.1 诈骗识别子系统的系统架构
        4.3.2 疑似诈骗电话的识别
        4.3.3 疑似诈骗电话的判定
        4.3.4 虚假漫游诈骗电话的判定
    4.4 呼叫中心号码鉴权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4.1 呼叫中心号码鉴权子系统的系统架构
        4.4.2 呼叫中心号码鉴权子系统的业务执行流程
        4.4.3 呼叫中心号码鉴权子系统的业务信令时序
        4.4.4 呼叫中心号码鉴权子系统的高可用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部署与运行情况
    5.1 系统部署方案
        5.1.1 系统容量需求
        5.1.2 系统设备配置
    5.2 系统上线前的测试
        5.2.1 系统功能测试
        5.2.2 系统性能测试
    5.3 系统上线后的运行情况
        5.3.1 境外、省外诈骗电话拦截效果
        5.3.2 省内呼叫中心呼出电话主叫不规范情况的治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IP软交换的通讯网络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通讯网络的IP软交换设计
    (一)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二) 通讯网络功能性设定
    (三) IP软交换要求下通讯网络硬件设置
三、IP软交换通讯网络的应用
    (一) 开展IP软交换通讯网络组网
    (二) 网络测试内容设置和分析
    (三) IP软交换通讯网络产生的应用方向
四、结论

(8)基于软交换的核心网网络优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软交换网络相关概述
    1.1 定义
    1.2 特点
    1.3 主要功能
2 应用软交换网络所出现的问题
    2.1 IP承载网络的QOS保证难以实现
    2.2 对NGN里各种业务的质量难以保证
3 对基于软交换的核心网的网络进行优化
    3.1 实际应用中软交换网络存在的问题
    3.2 设备性能优化
    3.3 网络安全优化
    3.4 网络资源优化
4 结束语

(9)铜川供电公司软交换组网设计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标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软交换技术概述
    2.1 软交换概念
    2.2 软交换的网络结构
    2.3 软交换的特点
        2.3.1 软交换与现有电话网络的比较
        2.3.2 软交换与智能网的比较
        2.3.3 软交换与H.323 网络的比较
    2.4 软交换设备需要支持的主要协议
        2.4.1 H.323 协议
        2.4.2 SIP协议
        2.4.3 SIGTRAN协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软交换组网设计
    3.1 软交换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
        3.1.1 公司电力通信网现状
    3.2 VOIP组网方案
        3.2.1 网络结构
        3.2.2 软交换组网总体技术方案
        3.2.3 具体技术方案
        3.2.4 具体实施步骤
        3.2.5 编号方案和拨号方式
        3.2.6 技术关键与解决方法
    3.3 软交换组网改造后的功能实现
    3.4 技术创新点
    3.5 效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的安全防范
    4.1 软交换系统的安全问题
        4.1.1 网络的安全分析
        4.1.2 信息的安全分析
        4.1.3 终端设备的安全分析
    4.2 解决方案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软交换的某单位通信网优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软交换技术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本概念
        1.2.2 体系结构
        1.2.3 主要功能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某单位网络优化需求与技术论证
    2.1 某单位通信网络建设现状
    2.2 某单位通信网络现状分析
        2.2.1 PSTN的局限性分析
        2.2.2 当前网络主要问题分析
    2.3 网络优化需求和设计目标
    2.4 引入软交换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2.4.1 各种解决方案分析
        2.4.2 可行性分析
    2.5 网络优化设计的原则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优化的总体架构设计
    3.1 总体设计
        3.1.1 软交换组网设计
        3.1.2 软交换网络功能设计
    3.2 网络优化设计中的设备选型
        3.2.1 软交换机
        3.2.2 其他网元设备
    3.3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优化设计解决方案
    3.4 网络优化设计中主要应用协议
    3.5 网络优化设计中编码方案
    3.6 网络优化设计中网络业务量规划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QoS保障、网络管理及安全体系的设计与实现
    4.1 通信网络QoS保障设计
        4.1.1 语音通信业务
        4.1.2 多媒体业务
    4.2 网络管理优化方案
        4.2.1 网管系统接入方案
        4.2.2 网管系统结构及功能
        4.2.3 网管系统接口协议设计
        4.2.4 网络管理实现方案
    4.3 网络安全优化体系
        4.3.1 网络安全体系规划
        4.3.2 安全区域的安全体系设计
        4.3.3 信任区域的安全体系设计
        4.3.4 非信任区安全体系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优化设计的可行性验证及分析
    5.1 测试评估基准
    5.2 测试评估工具
    5.3 验证方案
    5.4 实验测试结果及数据分析
        5.4.1 实验测试结果及数据评价
        5.4.2 实验数据分析
    5.5 实验验证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完成的主要工作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软交换网络的测试过程与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软交换的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的改造设计[D]. 白玥. 内蒙古大学, 2020(04)
  • [2]某省固网智能化方案设计与应用[D]. 柏慧. 吉林大学, 2019(03)
  • [3]某省联通IMS网络系统应用研究[D]. 王思雅. 吉林大学, 2019(03)
  • [4]基于SIP协议的软交换系统接入设备兼容性研究[A]. 王贤亮,龙腾,严金华,彭英,陈容明. 2019智能电网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 2019
  • [5]软交换网络中常见传真故障的原因与处理[J]. 安丽红. 通讯世界, 2019(03)
  • [6]基于串接式拦截分析的诈骗电话管控系统[D]. 周伟杰. 东南大学, 2018(05)
  • [7]基于IP软交换的通讯网络设计及应用[J]. 臧焦萌. 电子世界, 2018(10)
  • [8]基于软交换的核心网网络优化探讨[J]. 陈多为. 通讯世界, 2018(01)
  • [9]铜川供电公司软交换组网设计和应用研究[D]. 白玥.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10]基于软交换的某单位通信网优化设计与实现[D]. 李茜.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6(10)

标签:;  ;  ;  ;  ;  

软交换网络测试流程与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