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治疗面瘫40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芳[1](2021)在《巨刺法联合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巨刺法联合蜂针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瘫程度及面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分析并评估巨刺法联合蜂针对顽固性面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提供新思路。方法 由于针刺的特殊性,本研究采用单盲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从针灸科门诊面瘫患者中随机选取符合本研究诊断、纳入标准的顽固性面瘫患者72例,依据其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36例观察组(巨刺法联合蜂针)和36例对照组(常规针刺),通过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B分级量表、Sunnybrook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其差异,并对巨刺法联合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1.病例完成情况本研究严格遵循研究方案收纳病例,最终共纳入病例72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各36例。其中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组2例患者均因无法耐受蜂针治疗时的疼痛脱落,对照组患者因工作安排,出差外地无法继续接受治疗脱落。本研究最终共完成有效病例69例,观察组共完成有效病例34例,对照组共完成有效病例35例。2.基线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病侧,以及治疗前患者的H-B分级情况、Sunnybrook量表得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3.两组患者H-B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4周)的治疗后,H-B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巨刺法联合蜂针)与对照组(常规针刺)的H-B分级变化并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观察发现,在症状改善方面,常规针刺对眼睑闭合不全、抬眉困难等面部肌肉功能症状改善较为明显,巨刺法联合蜂针对耳后乳突疼痛、舌前2/3味觉功能障碍、听觉过敏等面神经功能类症状的改善更为明显。4.两组患者Sunnybrook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4周)的治疗后,Sunnybrook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巨刺法联合蜂针)的评分增加情况优于对照组(常规针刺)(P<0.05)。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经过2个疗程(4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面瘫程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观察组(巨刺法联合蜂针)对顽固性面瘫的总有效率为97.1%,治愈率为20.6%,对照组(常规针刺)对顽固性面瘫的总有效率为89.9%,治愈率为15.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2例,两组共脱落3例,其余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观察组有11例患者在蜂针治疗后出现局部轻微发红、疼痛或瘙痒症状,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未予特殊处理,其余患者治疗后均未产生任何不良反应。研究过程中无病例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或退出试验。结论 1.巨刺法联合蜂针与常规针刺两种治疗方法均对顽固性面瘫患者的面瘫症状、程度及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有显着改善。其中,对患者面瘫程度的改善方面,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相当,均能有效提升患者患侧面部表情肌的肌力,恢复患者眼睑闭合、皱额、蹙眉等动作,常规针刺长于恢复患者面部肌肉功能,巨刺法联合蜂针长于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Sunnybrook量表评分也表明在对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巨刺法联合蜂针优于常规针刺。2.巨刺法联合蜂针与常规针刺均对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疗效,且巨刺法联合蜂针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3.两种治疗方法均未引起任何严重不良反应,但巨刺法联合蜂针有部分患者安全性评定为2级,安全性方面稍弱于常规针刺。
吴小玲[2](2021)在《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意义,提供重症面瘫早期针灸治疗时的方案选择依据。方法:将60例早期重症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灸组(A组)、针灸联合激素组(B组)各30例,A组以单纯针灸治疗,前5日每日1次,5天后隔日1次;B组在单纯针灸组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连用5天后停用。以3个月为观察期,拟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口僻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痊愈病例的疗程、治疗次数和后遗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1)经实验脱落处理,最终完成57例,其中A组29例,B组28例。(2)H-B面神经功能疗效评价:A组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3例;B组痊愈22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经等级秩和检验,得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面神经功能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在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方面,两组均为有效的临床方案,但针灸联合激素组的疗效更为显着。(3)口僻中医症状积分疗效评价:A组痊愈13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3例;B组痊愈19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经等级秩和检验,两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证明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针灸联合激素组优于单纯针灸组。(4)痊愈病例疗程和治疗次数比较比较两组痊愈病例的疗程和治疗次数,经统计分析,两组痊愈患者的疗程和治疗次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联合激素组痊愈病例的治疗疗程较短,治疗次数较少。(5)两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就两组患者3个月观察期结束后痊愈病例和遗留后遗症病例进行比较,经卡方检验,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针灸联合激素组的痊愈率较对照组高,后遗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在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治疗中,相对于单纯针灸治疗,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方案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口僻中医症状等作用显着,且能缩短痊愈疗程、减少治疗次数和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提示针灸治疗早期重症面瘫时,支持选择针灸结合激素治疗方案。
彭潇婵[3](2021)在《针刺配合刺血法治疗血瘀型贝尔氏麻痹后遗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对比治疗组(常规针刺和刺血法)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治疗血瘀型贝尔氏麻痹后遗症的优势疗法,为进一步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刺血法(口腔黏膜+面部放血与背俞穴放血交替进行)、对照组:常规针刺法。两组均35例。按照面部损伤程度评分表和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简称H-B分级),分别对治疗前期(收治当日)、治疗中期(治疗3周时、治疗7周时)、治疗后期(治疗11周时)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评定,数据统计完成后用SPSS 24.0进行分析。结果(一)病例完成情况:将7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共35例,其中脱落3例,实际完成32例;对照组35例,其中脱落4例,实际完成31例。两组病例实际共完成63例。(二)基线资料比较: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脱落病例、性别、年龄分布、病程时间、收治当日的面部损伤程度评分及其H-B分级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三)两组在治疗3周时比较1、组内比较(1)面部损伤程度评分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收治当日、治疗3周时的面部损伤程度评分结果均呈正态分布,通过t检验,治疗组t=8.810,P=0.000(P<0.01);对照组t=5.706,P=0.000(P<0.01)。两组组内数据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3周时对面部损伤程度评分的改善均有效。(2)H-B分级比较:经秩和检验,治疗组:Z=-4.123,P=0.000(P<0.01);对照组:Z=-2.000,P=0.04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3周时,对H-B分级来说,两组均有改善。2、组间比较(1)两组间的面部损伤程度评分比较:通过t检验,t=-2.075,P=0.04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治疗3周时,对于降低面部损伤程度评分而言,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间H-B分级比较:通过秩和检验,Z=-2.001,P=0.0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治疗3周时,对于H-B分级来说,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3)两组之间的疗效分析:通过秩和检验,Z=-1.999,P=0.0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3周时,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四)两组在治疗7周时比较1、面部损伤程度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7周时的面部损伤程度评分均呈正态分布,通过t检验,t=-3.115,P=0.003(P<0.01),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治疗7周时,对于面部损伤程度评分的改善而言,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H-B分级:通过秩和检验,Z=-2.617,P=0.009(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治疗7周时,治疗组针对H-B分级方面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3、疗效:通过秩和检验,Z=-2.591,P=0.0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治疗7周时,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五)两组在治疗11周时比较1、面部损伤程度评分: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11周时的面部损伤程度评分均为正态分布。通过T检验,t=-5.702,P=0.000(P<0.01),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治疗11周时,治疗组针对面部损伤程度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H-B分级:通过秩和检验,Z=-3.087,P=0.002(P<0.01),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治疗11周时,治疗组针对H-B分级方面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3、疗效: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87%。经秩和检验,Z=-3.087,P=0.002(P<0.01),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说明在治疗11周时,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对于改善面部损伤和恢复面神经功能而言,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刺血疗法的方法(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疗法(对照组)治疗血瘀型贝尔麻痹后遗症均有改善。2.血瘀型贝尔麻痹后遗症期,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采用口腔黏膜+面部同时放血配合背俞穴放血的治疗方法,其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常规针刺,并且可以缩短治疗时间,能更好地促进面部康复。
刘森森[4](2021)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调背振阳针刺应用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所能取得的临床疗效,为调背振阳针刺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为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可参考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将主要选入60例符合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的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所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个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别,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施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先施用调背振阳针刺后再予以普通针刺治疗。普通针刺皆留针20分钟,调背振阳针刺不留针。两组皆接受1疗程为期10次的诊治,除遇星期天不予诊疗外,余每天均需针刺治疗1次,总计接受2疗程。待全部患者的治疗完成后,对既定的H-B量表及杨氏量表予以分析比较,评价两组相异的治疗方法的应用所取得的最终临床疗效。结果:1.H-B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H-B分级给予组内分析比较发现,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显着的提升受损害的面神经功能,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H-B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2.杨氏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杨氏分级予以组内分析比较显示,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明显降低面神经麻痹程度,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杨氏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3.临床疗效比较:经对两个组别所取得的临床评价数据、总有效率等资料对比分析后显示(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优势可言。结论:1.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均有疗效;2.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安全可行;3.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治疗,可作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唐云[5](2021)在《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基础药物治疗+针刺患侧“反映点”治疗组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评价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本病的优化方案,增强患者面肌功能,改善面部对称性,提升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方法: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20人,共4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泼尼松、甲钴胺分散片治疗。研究组除了给予上述药物治疗外,还给予针刺“反映点”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及3个疗程对患者面肌功能(portman量表)、House-Brackman面神经功能、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随访记录。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变量的分布。对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显着性。统计计算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0 For Windows(Armonk,NY,USA)。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患病侧分布、治疗前面肌功能portman评分、治疗前面神经功能评分及分级经比较分析后,P>0.05,具有可比性;2、面肌功能portman评分比较:治疗后各时间点研究组portman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之间比较,研究组治疗10天、20天、30天后分别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研究组在治疗10天即1个疗程后portman评分就得以改善。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10天即1个疗程后,差异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portman评分高于治疗前,说明对照组治疗在2个疗程后才对面神经功能的改善起作用,疗效见效时间较长。3、面神经功能评分及分级比较:研究组治疗1个疗程后H-B评分为(54.03±5.53)分,2个疗程后H-B评分为(75.67±5.45)分;3个疗程后H-B评分为(91.33±5.09)分;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H-B评分为(47.73±6.34)分,2个疗程后H-B评分为(67.89±6.59)分;3个疗程后H-B评分为(83.41±8.19)分;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研究组治疗后面肌功能恢复程度好于对照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组内各个时间的评分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1、2、3个疗程后,分别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研究组疗效显效较快,1个疗程后就能起到很好的疗效。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治疗1个疗程,差异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面神经功能评分优于治疗前,说明对照组治疗在2个疗程后才对面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组治疗1、2、3个疗程之间的评分差值优于对照组评分差值,说明研究组对面神经功能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显着。组内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无论研究还是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之后的差值均高于治疗后1、2个疗程;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分布水平要好于对照组,P<0.05;4、疗效评价:3个疗程后,研究组20个人中共有18个人得到了有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20个人中,共有11个人得到了有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55%,说明针刺患侧“反映点”的治疗效果好于常规药物治疗。结论: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的临床疗效佳,且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此外,针刺患侧“反映点”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能够显着提高患者面肌功能的portman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及评分,治疗效果好于常规药物治疗。
谢德荣[6](2020)在《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比不同干预方法对顽固性面瘫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的影响,旨在观察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中将60例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剔除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加入临床研究的患者,按病人就诊先后顺序入组,随机分为两组。设立治疗组,使用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针刺结合电针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治疗3个疗程。两组在治疗前及3个疗程结束后通过面神经功能测评表对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评测,并将评测数据收集、整理,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在3个疗程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22例、有效2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2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组愈显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在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的提高优于对照组。3.对照组中,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4.治疗组中,治疗前与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结论:1、在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和针刺结合电针法均能够改善顽固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2、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要优于针刺结合电针组。
齐萌[7](2020)在《针刺治疗不同BMI指数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差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BMI指数对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不同BMI指数的病人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和面部残疾指数(包括躯体生理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两部分)评分的变化,比较BMI指数对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提高疗效提供指导及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计算BMI指数【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将BMI指数<21的患者纳入偏瘦组,将BMI指数>25的患者纳入偏胖组,每组30例。均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将治疗前后的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躯体生理功能(FDIP)评分以及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FDIS)评分进行记录,并进行总体疗效观察和评定。结果:1.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的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针刺疗法能改善不同BMI指数周围性面瘫患者的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将两组患者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差值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治疗在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上偏瘦组优于偏胖组。2.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理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的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针刺疗法能改善不同BMI指数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生理功能评分;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功能评分差值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治疗在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生理功能评分上偏瘦组优于偏胖组。3.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的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针刺疗法能改善不同BMI指数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评分;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评分差值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针刺治疗在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评分上偏瘦组优于偏胖组。4.总体临床疗效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说明针刺治疗偏瘦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优于偏胖组。结论:1、针刺治疗BMI指数<21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2、针刺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过程中,胖瘦程度为针刺疗效的影响因素之一。
陈沁蓥[8](2020)在《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案,收集厦门市中医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针灸科临床门诊及病房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四步法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治疗2周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疗效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安全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中医症状疗效标准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来收集数据来作为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对患者临床症状、面神经功能及与之相关的躯体残疾和社会心理变化进行评定。上述数据收集完成后,使用SPSS 25软件对两组患者数据的结果进行有效性及差异性的综合分析。结果:本临床试验共纳入患者共64例,4例脱落病例,其中试验组2例,对照组2例。试验组最终收集30例,对照组30例,共收集完成60例。试验组采用四步法针刺方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口服治疗。1.一般资料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面瘫部位,治疗前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面部残疾指数(FDI)比较情况。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发病基线一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2.面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结果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结果说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试验组在改善面神经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面神经功能总体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愈显率90.0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愈显率60.00%,总有效率9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以及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3.中医症状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疗效评分组内比较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试验组中医症状疗效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情况均得到了改善,试验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总体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愈显率90.00%,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愈显率60.00%,总有效率9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总体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4.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后的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试验组在增强和改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总体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愈显率86.67%,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愈显率60.00%,总有效率8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在增强和改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总体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分析:两组的临床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研究中对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是安全有效的,值得研究和推广。结论:本文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中医症状疗效标准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证明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面神经功能以及躯体残疾和社会心理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也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推广。
吴博欣[9](2020)在《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队列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纳入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及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诊断标准依据参考贾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神经病学(2013)》制定:起病突然,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鼻唇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歪向健,示齿不全,鼓腮漏气,纳入病程在1个月以内,年龄在16-69岁,一侧面瘫的患者。排除脑血管病、桥小脑角、颞骨、腮腺良恶性肿瘤,梅尔克松-罗森塔尔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症,外伤或术后所遗留,妊娠期的周围性面瘫者;两组取穴参照《针灸治疗学(2016)》取穴使用:两组均取患侧阳白、攒竹、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双侧合谷,随证配穴;治疗组地仓、颊车采用互透提拉针法,对照组地仓、颊车采用单纯常规针刺方法。留针时间为25分钟。每1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5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治疗期为1个月。使用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ouse-Brackmann,H-B)、改良Portmann评分标准、面部残疾指数评分FDI(躯体功能FDIP、社会生活功能FDIS)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65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纳入60例,脱落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侧,病因,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Portmann量表得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Portmann评分量表分别过第1周后有差异,而在治疗第2周,第3周和第4周没有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ortmann量表4周与基线的差异比较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第0周Portmann量表评分两组之间的差值为(15.13±1.89),而在第4周(14.80±1.81)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和单纯常规针刺法都能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症状,但是数据显示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的疗效可能不优于常规针刺法。3.H-B量表等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经过4周的疗程两组的患者H-B量表有差异,两组患者在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HB量表等级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周的疗程两组的患者H-B量表有差异,提示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方法。4.两组FDI量表得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间基线FDIP(躯体功能)量表得分存在显着差异;而治疗组、对照组间两组FDIS(社会生活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FDIP在治疗第0与第4周的差值进行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与基线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FDIS量表治疗第0周与第4周的差值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与基线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方法。5.两组间通过HB量表等级疗效比较治疗组中转成Ⅰ级(正常)29例(96.7%),未转为Ⅰ级1例(3.3%),对照组中转移为Ⅰ级(正常)22例(73.3%),未转为Ⅰ级8例(26.7%)两组疗效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地仓颊车互投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方法。结论:1.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和单纯常规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均有疗效。2.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在改善周围性面瘫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可能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方法。
何东亮[10](2020)在《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设立常规针刺为对照组,对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瘫症状体征量化表、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对比,以探讨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的临床价值,为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提供一个更优的治疗方案,并为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60例,观察和对照组按1:1等比例随机分组,每组各3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针刺方案,每天针刺1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天后休息1天,共治疗4个疗程;第1疗程,观察组针刺后配合患侧翳风穴刺络拔罐,隔日1次,共3次,对照组予普通针刺;第2-4疗程,两组均只采用相同的针刺治疗方案,治疗至总疗程结束,在治疗前、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根据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瘫症状体征量化表对患者进行评定;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治疗后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8.6%、89.7%,均高于对照组的34.5%、79.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组内比较:每组治疗前后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有显着疗效;组间比较:治疗28天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情况,组内比较:每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显着疗效;组间比较,第14天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快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显着,能更快改善患者症状,费用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
二、针刺治疗面瘫4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治疗面瘫40例(论文提纲范文)
(1)巨刺法联合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选取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1.6 剔除与脱落的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对照方法 |
2.3 盲法 |
3 治疗方法 |
3.1 针具选择 |
3.2 观察组(巨刺法联合蜂针) |
3.3 对照组(常规针刺) |
4 观察指标 |
4.1 H-B分级量表 |
4.2 Sunnybrook评定量表 |
4.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4.4 安全性评定标准 |
5 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剔除与脱落情况 |
2 基线分析 |
2.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2.2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2.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2.4 两组患者病侧比较 |
3 疗效分析 |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H-B分级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Sunnybrook量表评分比较 |
3.3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 |
3.4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 |
3.5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Sunnybrook量表评分比较 |
3.6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Sunnybrook量表评分比较 |
3.7 两组患者治疗后H-B分级比较 |
3.8 两组患者治疗后Sunnybrook量表评分比较 |
3.9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巨刺法联合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研究意义 |
2 巨刺法联合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理论基础与机理探讨 |
2.1 巨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理论基础 |
2.2 巨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机理探讨 |
2.3 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理论基础 |
2.4 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机理探讨 |
2.5 巨刺法联合蜂针的组合意义 |
3 蜂针疗法的选穴依据 |
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5 研究结果分析 |
5.1 基础资料分析 |
5.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H-B分级比较 |
5.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Sunnybrook量表评分比较 |
5.4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
6 安全性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顽固性面瘫的针灸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H-B分级量表 |
附录二 Sunnybrook量表 |
附录三 不良事件记录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2)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中医对面瘫认识 |
1.1 中医病名 |
1.2 中医病因 |
1.3 中医病机 |
1.4 中医辨证分型 |
1.5 中医治疗 |
2.西医对面瘫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2.3 西医治疗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案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2.4 数据处理 |
3.基线比较 |
3.1 一般项目 |
3.2 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比较 |
4.研究结果 |
4.1 治疗后的基本情况 |
4.2 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 |
4.3 两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评分情况 |
4.4 两组治疗前后口僻中医症状积分情况 |
4.5 临床疗效评价 |
5.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研究方案分析 |
2.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机制探讨 |
3.重症面瘫针灸方案结合早期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
4.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近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针刺配合刺血法治疗血瘀型贝尔氏麻痹后遗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病例描述及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病例脱落标准 |
六、病例分组 |
七、治疗方法 |
八、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 |
九、观察内容 |
十、安全性评价标准 |
十一、研究结果分析 |
结果 |
一、基线资料比较 |
二、两组在治疗3 周时比较 |
三、两组在治疗7 周时比较 |
四、两组在治疗11 周时比较 |
讨论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近十年来中医治疗贝尔氏麻痹后遗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位 |
1.3 病因 |
1.4 病机 |
1.5 临床症状 |
1.6 证型分类 |
1.7 治疗 |
2.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2.3 病理 |
2.4 临床表现 |
2.5 临床分期 |
2.6 诊断与鉴别诊断 |
2.7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治疗方案 |
1.3 饮食及防护 |
1.4 针刺异常情况处理 |
1.5 疗效指标 |
1.6 疗效评价 |
1.7 安全性指标与评价标准 |
1.8 统计学方法 |
2.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与比较 |
2.2 治疗前病情比较 |
2.3 治疗后病情比较 |
2.4 临床疗效比较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选题的意义 |
2.本课题创新之处 |
3.本课题的可行性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督脉论治周围性面瘫临床应用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
1 流行病学研究 |
2 发病机制 |
2.1 血运障碍学说 |
2.2 病毒感染学说 |
2.3 血管内血液因素 |
2.4 免疫缺陷学说 |
2.5 类固醇激素学说 |
3 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
4 治疗 |
4.1 内科药物治疗 |
4.1.1 皮质类固醇激素 |
4.1.2 抗病毒药 |
4.1.3 甲钴胺 |
4.2 物理治疗 |
4.3 手术治疗 |
二、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 中医古代文献对周围性面瘫的记载 |
2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认识 |
3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 |
3.1 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现代研究 |
3.2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现代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疾病严重程度和病程分期评定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中止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对照组 |
2.2.2 研究组 |
2.3 研究组患者治疗周期 |
2.4 观察指标 |
2.5 临床疗效评定 |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1.1 两组患者年龄的比较 |
1.2 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的比较 |
1.4 两组患者患病侧分布的比较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肌功能portman评分的比较分析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分析 |
4 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差值的比较分析 |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的分析 |
6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针灸疗法 |
二、针刺患侧“反映点”的理论依据 |
三、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瘫的效果 |
四、结论 |
五、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的研究进展 |
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学 |
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 |
3 并发症 |
4 预后 |
5 治疗 |
5.1 药物治疗 |
5.1.1 皮质类固醇药物 |
5.1.2 抗病毒药物 |
5.2 综合治疗 |
5.3 针灸治疗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不良事件 |
1.8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对象 |
2.2 随机化分组设计 |
2.3 治疗方法 |
2.4 评价方法 |
2.5 疗效判断标准 |
2.6 统计方法 |
2.7 伦理学要求 |
3 数据分析 |
3.1 一般资料评价 |
3.2 治疗疗效评价 |
3.3 总体疗效比较 |
第二章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的认识 |
1.1 面神经的解剖 |
1.2 临床表现 |
1.3 病因病机 |
1.4 定位诊断 |
1.5 西医治疗 |
2 祖国医学的认识 |
2.1 病位归经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 |
3 文献总结 |
第三章 讨论 |
1 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理论探讨 |
1.1 经筋透刺法的立法依据 |
1.2 经筋透刺法的机理 |
1.3 电针机理探讨 |
2 研究结果分析 |
3 存在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针刺治疗不同BMI指数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和剔除标准 |
1.6 脱落和剔除标准病例的脱落或剔除后的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一般资料及随机与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
3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治疗前两组可比性分析 |
1.1 两组性别 |
1.2 两组年龄 |
1.3 两组病程 |
1.4 两组治疗前sunnybrook评分、FDIP、FDIS评分 |
2 病例完成情况 |
3 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变化比较 |
4 生理功能(FDIP)评分变化比较 |
5 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FDIS)评分变化比较 |
6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
7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对病名的认识 |
1.2 对病因的认识 |
1.3 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 |
1.4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
2 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2.1 对病名及临床表现的认识 |
2.2 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2.3 西医的分期 |
2.4 西医有关周围性面瘫治疗的研究进展 |
3 关于本研究的设计讨论 |
3.1 体质与针刺相关性研究 |
3.2 选穴依据 |
4 本研究结果简要分析及讨论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临床观察表 |
附录 B: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表 |
附录 C: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 |
综述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 |
1.3.1 针刺治疗 |
1.3.2 中药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研究现状 |
2.1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发病机制的研究 |
2.2 现代医学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现状 |
2.3 现代医学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局限性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1.8 不良事件处理方案 |
1.9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分组 |
2.3 试验设计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安全性指标 |
3.2 疗效观察指标 |
3.3 疗效判定标准 |
3.4 评定时间 |
4 统计方法 |
5 质量控制 |
6 结果 |
6.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
6.2 基线资料统计分析 |
6.3 疗效结果分析 |
6.4 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1 课题设计思路 |
1.1 导师观点 |
1.2 四步法的理论依据 |
1.3 四步法针刺方义 |
1.4 四步法治疗特色 |
1.5 针刺治疗介入时机的选择 |
1.6 选取Ⅴ型面瘫的依据 |
1.7 评分量表的选择依据 |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临床疗效分析 |
2.3 安全性分析 |
3 关于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3.1 随机分组问题 |
3.2 样本量及病例来源问题 |
3.3 操作方面 |
3.4 试验组设置问题 |
3.5 客观观察指标较少 |
3.6 疗程问题 |
3.7 研究的难点问题 |
3.8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对面瘫的认识 |
1. 中医病名 |
2. 病位 |
3.病因病机 |
3.1 外因 |
3.2 内因 |
3.3 内外因综合 |
4. 临床表现 |
5. 治疗 |
5.1 中药治疗 |
5.2 针刺疗法 |
5.2.1 透刺法 |
5.2.2 薄氏腹针 |
5.2.3 滞针法 |
5.2.4 浅刺法 |
5.2.5 巨刺法 |
5.2.6 埋线治疗 |
5.2.7 火针 |
5.3 针灸联合其他方法对面瘫的治疗 |
5.3.1 针刺配合推拿疗法 |
5.3.2 针刺加拔罐 |
5.3.3 针刺配合灸法 |
6. 预防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对面瘫的认识 |
1. 概念 |
2. 流行病学 |
3. 面神经解剖 |
4. 病因 |
5. 检查 |
6. 治疗 |
6.1 药物治疗 |
6.2 理疗治疗 |
6.3 手术治疗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材料和研究方法 |
1. 临床材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样本量计算 |
2.3 治疗方法 |
2.4 注意事项 |
2.5 观察指标 |
2.6 数据统计 |
2.7 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1. 病例情况 |
1.1 两组年龄比较 |
1.2 两组性别比较 |
1.3 两组病侧分布比较 |
1.4 两组病因比较 |
1.5 两组Portmann量表得分比较 |
1.6 两组H-B量表等级比较 |
1.7 两组FDI量表得分比较 |
2. 疗效比较 |
2.1 组间Portmann量表得分比较 |
2.2 Portmann量表得分疗效比较 |
2.3 两组间H-B量表等级比较 |
2.4 H-B量表等级疗效比较 |
2.5 FDI量表得分比较 |
2.6 FDI量表得分疗效比较 |
3. 安全性评价 |
4.脱落情况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对面瘫的认识 |
2. 透刺法治疗面瘫的选依据 |
3. 选穴依据 |
4.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4.1 各量表评分结果讨论 |
5. 存在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个人简历 |
(10)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
一、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周围性面瘫的西医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
一、周围性面瘫的病因病机 |
二、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六、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临床分组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疗效评价标准 |
五、观察时间点 |
六、不良反应处理 |
七、统计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两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 |
三、两组症状体征量化表相关比较 |
四、两组最终疗效比较 |
五、不良反应观察 |
第四节 讨论 |
一、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理论依据 |
二、基线资料结果分析 |
三、观察指标 |
四、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结果分析 |
五、面瘫症状体征量化表评分结果分析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二、今后研究思路和前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四、针刺治疗面瘫4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巨刺法联合蜂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张芳.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D]. 吴小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针刺配合刺血法治疗血瘀型贝尔氏麻痹后遗症的临床研究[D]. 彭潇婵.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刘森森.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针刺患侧“反映点”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唐云.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经筋透刺法结合电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谢德荣.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针刺治疗不同BMI指数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差异性研究[D]. 齐萌.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四步法针刺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沁蓥.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地仓颊车互透提拉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队列研究[D]. 吴博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针刺配合急性期翳风穴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D]. 何东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标签:对照组论文; 面神经论文; 面瘫的症状与治疗论文; 面瘫论文; 面瘫后遗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