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子设备阶跃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研究

某电子设备阶跃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研究

一、某种电子装备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劲言[1](2021)在《模型不确定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文中指出数控机床是制造业价值生成的基础和产业跃升的支点,对于一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具有“锚定”作用。而电主轴作为数控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其可靠性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数控机床整机的可靠性水平,因此如何评估和提高电主轴的可靠性成为相关学者和机床企业的关注的焦点。对于高可靠性、长寿命的电主轴,采用传统的可靠性试验方法难以在工程允许的时间内对其可靠性进行准确的评估。但随着电主轴运行时间的推移,其主要性能指标会逐渐衰退,这种性能退化的累积会逐渐导致其功能退化,最终发生失效。如果应用加速退化试验技术,对电主轴施加高于正常工作应力水平的试验应力,提高电主轴的退化速率,根据退化试验数据对关键性能指标建立加速退化模型,从而折算出正常工作应力下的可靠性水平,可以实现对电主轴可靠性的快速评估。由于工程实际中对试验成本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展加速退化试验,获得有效的试验数据,实现对产品可靠性的准确评估,是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的研究目标。合理的退化模型假设是保证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效果的重要前提,但由于产品退化过程的随机性和复杂性,难以准确选择一种最合适的退化模型来描述其退化过程,且不同的模型假设往往对优化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开展模型不确定情况下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此外,电主轴的使用工况复杂,试验要求较多,现有优化方法中采用的单优化目标无法满足其实际工程需求,且不同优化目标下的试验方案优化结果也会不同,甚至相互矛盾,如何在有限的试验周期和试验成本下获得权衡多个优化目标的最优试验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以数控机床电主轴为研究对象,针对步进应力加速退化试验,研究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以及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电主轴可靠性评估方法,为电主轴可靠性设计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电主轴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试验的故障数据对电主轴进行故障分析,确定能够体现电主轴性能退化的主要特征指标,用于加速退化试验过程中的监测和分析;搭建电主轴可靠性试验装置,并开展电主轴的可靠性摸底试验,根据摸底试验数据对电主轴进行失效机理一致性检验,以确定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允许加载的最高应力水平。(2)提出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性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分别基于维纳过程、伽玛过程和逆高斯过程,建立以最小化正常工作应力下产品平均失效前时间估计值的渐近方差为优化目标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模型,通过对优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性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随后,提出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性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方法,基于赤池信息准则确定候选模型权重,采用组合预测方法构建优化目标函数,以试验样本量、各应力水平下测量时间间隔和测量次数为设计变量,在预先设定的试验预算约束下,建立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模型;并提出自适应搜索算法求解优化模型,根据优化目标函数变化程度的反馈动态调整搜索步长,以提高搜索效率并避免陷入局部搜索,保证优化效果。(3)在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博弈理论的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以试验样本量、各应力水平下退化指标的测量时间间隔和测量次数为设计变量,在预先设定的试验预算约束下,建立以提高产品寿命的预测精度、提高模型参数的估计精度以及提高模型参数偏差的稳健性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博弈理论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合作博弈问题,采用模糊聚类方法计算各博弈方拥有的策略空间,并基于共谋合作模型构造博弈方得益函数,进而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权衡多个优化目标的综合最优试验方案。(4)提出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加速退化试验方案模拟评价方法,以正常应力下的产品MTTF估计值的渐近方差、模型参数的Fisher信息矩阵行列式值以及模型参数波动前后渐近方差的相对比率作为评价试验方案优劣的指标,分别利用各评价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来检验试验方案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针对小样本情况下加速退化模型参数极大似然估计量有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拟试验数据对模型参数估计量进行纠偏的方法,通过偏比系数对模型参数估计量进行修正,从而提高模型参数的估计精度和最终可靠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5)基于以上研究确定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最优方案,依托搭建的电主轴可靠性试验装置,对某国产电主轴开展了加速退化试验;并提出了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电主轴可靠性评估方法,采用变分模态分解法对试验数据进行降噪预处理,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维纳过程、伽玛过程、逆高斯过程三个候选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最终对退化模型不确定情况下的电主轴进行可靠性评估。此外,设计并开发了电主轴可靠性评估软件,软件集成了试验数据预处理、加速退化模型建立和可靠性评估三个模块,可以实现对电主轴可靠性的快速、准确评估。

赵少康[2](2021)在《舵机多应力加速试验及寿命评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可靠长寿命已经成为装备发展,特别是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的发展目标和紧迫需求,对传统的可靠性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保障装备高可靠长寿命的有效手段,加速寿命试验技术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为了提高武器装备机电产品的可靠性,使其更适应严酷复杂的服役环境,确保装备作战成功率,本文研究了导弹典型机电装备舵机的多应力加速试验及寿命评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舵机系统进行了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ailure Modes,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FMECA)和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针对舵机系统结构和功能特点,将舵机系统划分为了4个子模块,通过对舵机历史故障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同时对具有相似结构产品的故障数据加以借鉴,并根据舵机的功能结构进行合理推理,最终确定了舵机系统所有的故障模式,通过风险优先数法的计算分析,确定了舵机各个故障模式的危害性。同时对舵机系统进行了FTA分析,通过对舵机系统的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确定了舵机系统故障树的最小割集,经过定量计算的方式确定了舵机系统故障树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和舵机系统的薄弱环节。(2)针对舵机多应力加速试验,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预示的极限载荷确定及寿命分析的剖面设计方法。该方法将仿真和试验相结合,根据确定的试验载荷,理论计算确定舵机失效时的塑性应变极限,通过步进载荷仿真,确定三种应力的极限值,并用摸底试验进行验证。利用获得的三种应力的极限载荷,确定初始理论加速试验剖面。根据现有的多应力加速模型,推导出适用于温湿电三应力的加速模型,通过仿真寿命值求解模型参数,基于加速比进行试验剖面的修正以确定最终试验剖面,完成剖面设计后,通过试验对剖面的有效性进行验证。(3)利用舵机加速试验数据,开展舵机剩余寿命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舵机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舵机加速寿命试验数据,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便于分析,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两部分,然后利用集成堆栈自编码(Stacked Auto-Encode,SAE)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对提取的深度特征进行特征评价筛选,留下优质特征,将优质特征作为自组织映射网络的输入,进行舵机健康指标的构建,最终利用粒子滤波模型实现对舵机剩余寿命的预测评估。

刘嘉庆[3](2021)在《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铁轴承疲劳寿命可靠性研究》文中指出由于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改革与进步,对高速列车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速列车传动系统的关键机械部件,轴箱轴承的可靠性对高速列车的传动性能有着重大的影响。轴箱轴承结构复杂,运行过程中承受复杂载荷冲击,建立高精度的轴箱轴承疲劳寿命评估和预测模型是提高其可靠性的关键技术。本文以高铁轴箱轴承—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考虑制造、运行工况不确定性因素,对其疲劳寿命和可靠性进行研究,具体工作为:(1)基于有限元仿真和失效物理加速寿命模型进行高铁轴箱轴承疲劳寿命可靠性评估。首先对轴箱轴承结构和失效机理进行分析,建立随机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轴箱轴承在随机载荷和制造误差影响下的疲劳寿命分布。在此基础上,考虑随机载荷对加速寿命因子的影响,建立随机载荷下失效物理加速寿命模型。进一步依据疲劳损伤线性累积法则计算轴箱轴承的疲劳损伤累积分布,评估轴箱轴承的疲劳可靠性。(2)基于统计加速寿命模型进行高铁轴箱轴承疲劳寿命可靠性评估。首先建立不同应力水平下轴箱轴承危险率分布函数比值随时间变化的统计加速寿命模型。其次,根据轴承的寿命数据,评估提出的轴箱轴承统计加速寿命模型参数,计算不同工况下轴箱轴承的疲劳寿命分布。在此基础上,评估轴箱轴承的疲劳可靠性。(3)基于振动信号进行高铁轴箱轴承疲劳寿命可靠性评估。首先对采集到的轴承振动信号信息进行降噪处理、特征提取和特征选择;其次,建立循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轴承寿命进行预测;进一步运用建立的循环神经网络寿命预测模型计算不同工况下轴箱轴承的疲劳寿命及分布,在此基础上,评估轴箱轴承的疲劳可靠性。(4)基于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融合数据进行高铁轴箱轴承疲劳寿命可靠性评估。失效物理数据、统计寿命数据和振动信号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轴承的运行状态和寿命,运用D-S证据理论充分挖掘数据信息,融合这三种数据对轴箱轴承在不同工况下的疲劳寿命可靠性进行评估,并对各种方法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吴松,吕晶晶,李小康[4](2021)在《可靠性加速寿命试验综述》文中研究表明首先,简述了加速寿命试验模型的发展历程,基于现有中外文数据库及书刊提取了有效信息;然后,阐述了几种加速寿命的基本类型,并给出几种常用的加速寿命模型、加速因子和加速因子的计算公式,揭示了加速寿命试验的基本研究方法;最后,指出在缩短设计周期、提高可靠性和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加速寿命试验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王正[5](2020)在《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铸铁缸套耐磨寿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制造水平逐步地提升,目前柴油机正在向着高功率密度以及高强化方向不断发展,作为柴油机核心零部件的气缸套的工作环境更加苛刻,磨损倾向增大,因此,有必要对气缸套的耐磨寿命进行预测。气缸套作为长寿命产品,如果进行传统的寿命试验不仅无法较快地获取可靠性数据,而且浪费大量财力物力。针对上述问题,选用合适的加速试验方式和寿命评估方法,不仅可以缩短试验时间、节省试验费用,还可以为气缸套初始设计和制造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鉴于此,本论文以应用最广泛的合金铸铁缸套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铸铁缸套耐磨寿命预测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合金铸铁缸套加速退化数据的可靠性建模理论分析。分析了合金铸铁缸套的磨损机理及过程,确定合金铸铁缸套性能退化参数及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加速退化模型及寿命分布模型进行了分类比较,为合金铸铁缸套耐磨寿命预测奠定基础。(2)合金铸铁缸套加速退化试验研究。针对合金铸铁缸套工况特点对其进行磨损影响因素分析,选取载荷作为加速应力,采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预试验,通过对预试验磨损试样进行形貌分析,发现在30MPa、40MPa和50MPa应力条件下合金铸铁缸套磨损机理一致,再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相关理论确定出加速退化试验方案,进而开展多组不同应力下的合金铸铁缸套加速退化试验,获得了 75组退化量参数。(3)合金铸铁缸套可靠性分析与耐磨寿命预测。研究合金铸铁缸套性能退化数据的变化趋势,建立性能退化轨迹模型并进行了参数统计分析,预测出给定失效阈值时合金铸铁缸套的伪失效寿命。基于对伪失效寿命数据进行的分布假设检验及失效机理一致性检验结果,选择Weibull分布下的寿命进行分布参数估计。最后通过加速模型获得正常应力水平下合金铸铁缸套的寿命特征,其中平均寿命为14096小时、特征寿命为14400小时,中位寿命为14195小时;同时对20、30、40和50MPa应力条件下合金铸铁缸套的可靠性特征量函数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合金铸铁缸套寿命预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其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工程应用价值,可为柴油机其他摩擦副的耐磨寿命预测研究提供参考。

王宁[6](2020)在《盘式刀库机械手多应力可靠性加速试验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数控机床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母机”,代表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近些年来,我国数控机床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中高档数控机床领域,国产机床市场份额要远低于进口机床,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国产数控机床在可靠性方面与进口机床相比差距明显。因此,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中均将高档数控机床列入重点支持领域,并提出“以提升质量和可靠性”为该领域的重要发展目标。而提高数控机床可靠性的关键在于提高关键功能部件的可靠性,盘式刀库机械手是加工中心功能重要、故障率高、维修困难的关键功能部件之一,对其进行可靠性研究对于提高加工中心整机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可靠性研究要依赖于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试验是获取机床及功能部件故障数据的主要技术途径,但由于对常规应力下的可靠性试验周期长、获取数据较少,所以本文采用加速试验的方法对盘式刀库机械手进行可靠性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用户现场试验所采集的故障数据对盘式刀库机械手进行FMEA分析,找出对盘式刀库机械手影响较大的故障原因及故障机理,为后续加速试验加速应力的筛选提供依据。2)搭建盘式刀库机械手可靠性试验系统和状态信号监测系统。可靠性试验系统由盘式刀库机械手支撑结构件、电气控制系统、PLC及其上位工控机等组成;结合可靠性试验需监测的状态信号特征选取相关传感器,并基于DHDAS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搭建刀库机械手状态信号监测系统,实现盘式刀库机械手可靠性试验过程的实时状态监测。3)研究制定基于全链重量谱和换刀频率的盘式刀库机械手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程序加载谱。结合实验室前期根据工况载荷数据编制的盘式刀库机械手的工况载荷谱,兼顾刀盘承载总重及换刀频率的技术指标要求,在不改变其故障模式和故障机理的前提下,选取刀盘插刀总重和机械手换刀频率作为可靠性试验的加速应力,实现对刀库机械手在实际工况下的应力载荷的放大,并编制可靠性加速寿命试验的程序加载谱,以步进应力加载的方式对盘式刀库机械手进行加速寿命试验,并记录试验数据。4)研究建立盘式刀库机械手广义对数线性多应力加速模型,并求解各应力水平下的加速因子。对试验得到的故障数据进行等效折算,将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下的故障数据转化为恒定加速下的等效数据,建立基于威布尔分布的刀库机械手寿命分布模型,以及广义对数线性多应力加速模型,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法求解出寿命分布模型和加速模型中的未知量,以此来计算出正常工况下盘式刀库机械手的MTBF,最终得出各应力水平下的加速因子。

李屹[7](2020)在《基于步进应力加载的光栅尺加速寿命试验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栅尺是应用于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的闭环反馈环节的高精度直线位移测量传感器,是影响数控机床整机可靠性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然而,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比,国产光栅尺故障频发,低可靠性水平已经成为限制其行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展光栅尺加速寿命试验,迅速激发并暴露其可靠性薄弱环节,进而开展可靠性改进设计,对于国产光栅尺乃至国产高档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提升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国产高精度封闭绝对式光栅尺为研究对象,从光栅尺故障分析、试验系统搭建、试验方案制定及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对光栅尺加速寿命试验技术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光栅尺故障分析。在对光栅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机械、光学和电子三个子系统。为解决专家评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二元语义语言变量(ITLV)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改进的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光栅尺各潜在故障的风险度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影响光栅尺可靠性的主要应力载荷。2.搭建光栅尺加速寿命试验系统。在故障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光栅尺的敏感应力,搭建了光栅尺加速寿命试验系统,其中应力加载部分包括用于速度应力加载的伺服驱动平台和用于温度、湿度应力加载的温湿度综合试验箱。基于该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仪测距的光栅尺测量精度线上定时检测方法,以识别光栅尺由精度下降引起的退化故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将温度及湿度作为加速应力按步进加载方式加载、将速度作为常规应力(模拟光栅尺实际工况的载荷谱)进行加载的光栅尺可靠性加速寿命试验应力加载方案。3.建立光栅尺威布尔寿命分布模型及双应力加速模型。将试验获得的故障数据折算处理后,采用威布尔分布模型描述光栅尺的寿命分布,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威布尔模型及温湿度双应力加速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评估了受试光栅尺的可靠性水平,并给出了各加速应力下的加速因子。4.建立光栅尺竞争故障寿命分布模型。在综合分析光栅尺三个子系统可靠性特征的基础上,建立描述光栅尺寿命分布更为准确的竞争故障模型,在试验数据中含有故障位置未知的不完整数据的情况下,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对竞争故障效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求解。

张博轩[8](2020)在《微波放大器贮存寿命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微波器件在通信、遥测、雷达等领域广泛应用,特别在军事装备领域,微波器件更为常见。大多数军用电子设备,在服役阶段长时间处于贮存或检测等非工作状态,为保证其使用可靠性,贮存寿命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国家某型号基础评估技术项目,开展微波放大器贮存寿命评估研究。由于国内外关于微波器件贮存寿命研究成果少,试验数据及关键结论更是很少报道,为此论文首先完成了长达6个月的长时间高温贮存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器件参数退化轨迹及失效物理机理,得到了失效敏感参量与贮存寿命评估结果,为我国型号用微波放大器的贮存寿命定量评估提供了试验及理论依据。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对比分析我国型号用微波放大器的性能、结构、关键参数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微波放大器的贮存失效的模式及物理机理,给出了关键参数的退化轨迹。(2)建立了微波放大器贮存寿命评估的极限应力试验方案,完成了极限贮存摸底试验,通过196小时的高温贮存试验与结果分析,得到了该微波放大器的极限贮存温度为145℃。(3)建立了微波放大器贮存寿命评估的恒定应力试验方案,完成了约4300h的长时间高温贮存试验,分析了器件参数在温度应力下的退化趋势,得到了微波放大器贮存寿命的敏感评估参数,即功率增益。(4)基于器件内部微观形貌与成分的失效分析,未发现内部存在电损伤痕迹,排除了电应力引起的失效,结合器件内部各元器件特性及电路拓扑结构,得到了内部三极管放大倍数β降低是导致器件功率增益退化的原因。(5)基于上述长时间高温贮存试验结果,采用对数正态分布的贮存寿命评估方法及对数线性拟合方法对器件贮存寿命进行了定量评估,得到了该类器件常温贮存平均寿命为143年,中位寿命为85年,27.5年寿命的可靠度为0.8671。本试验结果表明,该型号器件能满足型号用电子元器件贮存寿命高于27.5年基线的指标要求。

高军[9](2020)在《基于COB封装的大功率LED散热性能研究与可靠性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新一代的绿色照明光源,具有寿命长、转换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其中以COB封装的LED具有功率大、集成度高以及成本低等优势,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目前的大功率LED存在转换效率低、散热性能差以及如何有效地评估LED的可靠性等问题,其制约着LED照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散热问题和寿命评估是当前LED照明产品急需解决的问题。LED在工作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和电流是始终影响LED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将对基于COB封装的大功率LED散热方面进行模拟仿真研究并探究在温度和电流复合加载下LED的可靠性。本文采用实验结果与模拟仿真结果对比的方法验证有限元仿真的准确性,为通过模拟仿真优化COB-LED的散热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大功率COB-LED的散热器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对COB-LED进行有限元热仿真分析,研究LED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并对该LED进行了测结温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模拟仿真的结温与实验测得的结温相差只有3.959℃,可见两者的结果是很接近的,这也验证了所建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模拟仿真的可靠性。通过对散热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改善了COB-LED的散热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COB-LED的结温相比优化之前降低了10.58℃,可见其优化效果是很明显的,通过优化散热器结构降低了LED芯片的结温,有利于延长LED的使用寿命。本文设计了三组不同应力水平的温度-电流复合加载的加速寿命试验,根据在试验过程中测得的COB-LED样品色坐标,通过分析样品的色坐标漂移得出该样品失效的主要因素在于样品内部封装的荧光粉发光效率的退化;然后对广义对数线性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并根据参数估计结果得出了该样品在温度-电流复合应力加载下的加速寿命模型,预测出各个LED样品在正常应力水平下的使用寿命,评估了LED样品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利用广义对数线性模型推导出来的温度-电流双应力加速寿命模型具体较精确的预测COB-LED寿命的能力,预测出该COB-LED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寿命为31559小时。根据该LED生产商家提供的报告,该型号的LED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可靠寿命约为3万小时,两者只相差1559个小时,误差为5.2%,可见通过广义对数线性模型推算出来的LED寿命是比较精确的。综上所述,本文通过测结温实验验证了所建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有限元模拟仿真对COB-LED的散热器结构进行了优化,降低了芯片的结温,有助于提高COB-LED的工作可靠性。对大功率COB-LED进行了温度-电流双应力加速寿命试验,分析了样品在加速老化过程中失效的主要原因,预测出该COB-LED的正常工作寿命,评估了其可靠性,对LED的生产厂商以及对以后其他类型LED的快速寿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林义刚[10](2020)在《基于性能退化的继电器类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导弹、鱼雷等现代武器装备普遍具备“长期贮存,一次使用”的特点,要确保武器装备服役期间的维保、定检等工作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准确评估各组成单元的贮存可靠性是前提和基础。电磁继电器是所有军用电子元器件中可靠性最差的一类,由此导致以之为核心的继电器类单机在作为武器装备系统关键组成单元的同时,也成为了决定系统贮存可靠性的短板。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继电器类单机贮存可靠性研究的相关成果较少,能够对工程实践起到实际指导作用的评估方法更是十分匮乏。本文针对继电器类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中的失效机理与贮存退化表征参数不清、传统系统可靠性仿真技术难以奏效、考虑制造工艺的贮存可靠性评估方法空白、加速退化试验与监测手段缺乏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目的在于从贮存失效机理基础研究入手,探索出一整套基于试验、立足工艺、结合仿真的继电器类单机贮存可靠性研究技术体系,为准确评估并从根本上保障继电器类单机及其系统的贮存可靠性奠定基础。首先,分析继电器类单机贮存退化机理与特征。根据继电器类单机的功能和结构特点确定关键元器件与关键材料。基于银镁镍合金与铝镍钴合金两种关键材料的贮存退化试验数据,分别从位错运动与磁畴演化的角度研究簧片应力松弛和永磁体时效退磁的微观机理与性能参数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关键材料退化情况下的继电器类单机联合仿真方法,借助于多元回归与相关性分析,确定既能够反映关键元器件贮存退化过程,又与底层机理直接相关的单机贮存退化表征参数。从而为设计贮存加速退化试验方案、研制针对性的试验监测系统,并准确评估单机的贮存可靠性奠定基础。其次,研究基于退化仿真的继电器类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构建对应于不同初始应力的银镁镍合金应力松弛本构方程,实现对悬臂梁式继电器簧片的应力松弛仿真。并在变形能法中引入与贮存时间有关的变量,构建簧片柔度贮存退化模型。以起始工作点B为媒介,结合继电器电磁系统有限元仿真,构建能够体现参数波动影响的永磁体吸力矩贮存退化模型。将簧片柔度及永磁体吸力矩的贮存退化模型与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方程组相结合,实现对电磁继电器贮存退化过程的近似计算。基于单机仿真模型,分析其贮存退化表征参数的退化过程。利用Copula函数构建单机贮存可靠度模型,实现基于退化仿真的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该方法可为无试验数据或设计阶段的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然后,研究基于制造工艺先验信息的小子样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方法。针对当前小子样可靠性评估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开展结合制造工艺的电磁继电器贮存退化建模方法研究,以小子样继电器试验数据和继电器仿真为基础获取批次继电器的贮存退化数据。以此为基础,结合单机仿真,实现单机样本量的扩充与性能参数初始分布的获取。分别针对单机样本扩充数据与性能参数初始分布两类更为客观与准确的先验信息,研究针对性的先验信息转化与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实现小子样情况下的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并给出单机常温贮存寿命的预测结果。最后,提出继电器类单机贮存可靠性加速退化试验方法,研制相应的试验系统。通过深入分析贮存任务剖面中主要环境应力对单机贮存退化过程的影响,以温度、湿度、电作为试验应力设计小子样单机贮存可靠性加速退化试验方案,研制用于保障试验方案有效执行的专用化试验与监测系统。该系统可按既定方案自动完成试验,并同步监测40只继电器与4台单机的性能参数退化过程,能够应对单机贮存加速试验时间跨度大、退化表征参数单位时间变化量小等问题。经过为期一年的贮存退化加速试验,所获取的大量试验数据为开展继电器类单机贮存可靠性研究提供了保障。

二、某种电子装备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种电子装备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模型不确定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来源
    1.3 电主轴可靠性研究现状
    1.4 加速退化试验研究现状
        1.4.1 加速退化试验方法研究现状
        1.4.2 加速退化模型研究现状
        1.4.3 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电主轴退化性能指标及试验应力研究
    2.1 引言
    2.2 电主轴退化性能指标研究
        2.2.1 电主轴结构及功能分析
        2.2.2 电主轴故障分析
        2.2.3 电主轴退化性能指标确定
    2.3 电主轴可靠性摸底试验
        2.3.1 电主轴可靠性试验装置
        2.3.2 电主轴可靠性摸底试验设计
        2.3.3 摸底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2.4 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应力研究
        2.4.1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的退化失效机理一致性检验方法
        2.4.2 电主轴退化失效机理一致性检验
        2.4.3 电主轴加速应力水平组合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性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3.1 引言
    3.2 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思路及基本假设
        3.2.1 优化设计思路
        3.2.2 基本假设
    3.3 基于维纳过程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3.3.1 维纳过程概述
        3.3.2 基于维纳过程的加速退化模型
        3.3.3 基于维纳过程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模型
        3.3.4 自适应搜索算法
        3.3.5 实例分析—基于维纳过程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3.4 基于伽玛过程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3.4.1 伽玛过程概述
        3.4.2 基于伽玛过程的加速退化模型
        3.4.3 基于伽玛过程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模型
        3.4.4 实例分析—基于伽玛过程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3.5 基于逆高斯过程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3.5.1 逆高斯过程概述
        3.5.2 基于逆高斯过程的加速退化模型
        3.5.3 基于逆高斯过程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模型
        3.5.4 实例分析—基于逆高斯过程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3.6 考虑模型不确定性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3.6.1 赤池信息准则
        3.6.2 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性的必要性分析
        3.6.3 基于AIC的组合预测方法
        3.6.4 考虑模型不确定性的加速退化试验优化模型
        3.6.5 实例分析—模型不确定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优化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博弈理论的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设计
    4.1 引言
    4.2 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模型
        4.2.1 优化目标
        4.2.2 设计变量
        4.2.3 约束条件
    4.3 基于博弈理论的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方法
        4.3.1 博弈理论
        4.3.2 基于博弈理论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4.4 实例分析—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设计
        4.4.1 试验优化数学模型
        4.4.2 多目标试验优化结果
        4.4.3 单目标试验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4.4.4 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方案模拟
    5.1 引言
    5.2 加速退化试验方案模拟评价准则和方法
        5.2.1 蒙特卡洛法概述
        5.2.2 考虑退化模型不确定性的模拟试验数据生成
        5.2.3 试验方案模拟评价准则
    5.3 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方案模拟评价
        5.3.1 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模拟
        5.3.2 模拟评价结果分析
        5.3.3 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最优方案确定
    5.4 基于模拟数据的模型参数极大似然估计值的纠偏
        5.4.1 极大似然估计值的真实抽样分布
        5.4.2 模型参数极大似然估计值纠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电主轴可靠性评估
    6.1 引言
    6.2 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
        6.2.1 试验方案
        6.2.2 失效判据
        6.2.3 试验步骤
        6.2.4 试验数据采集
    6.3 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6.3.1 试验数据预处理
        6.3.2 加速退化模型参数估计
        6.3.3 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6.3.4 考虑模型不确定的电主轴可靠性评估
    6.4 电主轴可靠性评估软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2)舵机多应力加速试验及寿命评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加速寿命试验研究现状
        1.2.2 多应力试验研究现状
        1.2.3 寿命评估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二章 舵机系统FMECA及FTA
    2.1 引言
    2.2 FMECA及FTA方法概述
        2.2.1 FMECA方法概述
        2.2.2 FTA方法概述
    2.3 舵机系统FMECA及FTA分析
        2.3.1 舵机系统FMEA分析
        2.3.2 舵机系统的FTA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舵机多应力加速试验
    3.1 引言
    3.2 加速寿命试验基本理论
        3.2.1 加速寿命试验的应力类型
        3.2.2 加速寿命试验的试验类型
        3.2.3 加速寿命试验的截尾方式
        3.2.4 加速寿命试验的加速模型
    3.3 不同载荷下舵机失效机理分析
        3.3.1 温变载荷下失效机理分析
        3.3.2 湿载荷下的失效机理分析
        3.3.3 电载荷下的失效机理分析
    3.4 舵机多应力加速试验剖面设计
        3.4.1 舵机系统建模仿真
        3.4.2 建立初始剖面
        3.4.3 基于加速比修正试验剖面
    3.5 舵机多应力加速试验实施
        3.5.1 试验设备介绍
        3.5.2 试验方案及实施
        3.5.3 试验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舵机剩余寿命评估
    4.1 基于阈值预示的极限载荷确定
    4.2 引言
    4.3 剩余寿命评估基本理论
        4.3.1 剩余寿命预测概述
        4.3.2 自编码神经网络
        4.3.3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4.4 基于神经网络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
        4.4.1 自编码网络特征权重训练
        4.4.2 特征评价指标
        4.4.3 剩余寿命预测
    4.5 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铁轴承疲劳寿命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轴承疲劳寿命分析研究现状
        1.2.2 加速寿命试验研究现状
        1.2.3 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1.2.4 信息融合方法研究现状
        1.2.5 发展态势分析
    1.3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失效物理加速寿命模型的高铁轴箱轴承疲劳可靠性评估
    2.1 轴箱轴承的工作载荷及失效模式分析
        2.1.1 轴箱轴承的结构特点
        2.1.2 轴箱轴承的工作载荷分析
        2.1.3 轴箱轴承失效模式分析
    2.2 加速寿命试验介绍
        2.2.1 加速寿命试验的类型及其优缺点
        2.2.2 加速寿命试验的加速模型
        2.2.3 加速因子计算
    2.3 随机载荷下失效物理加速寿命模型
        2.3.1 随机载荷下加速因子的计算
        2.3.2 载荷不确定性下基于材料试件的加速因子计算
        2.3.3 不确定性下的轴箱轴承加速寿命试验
    2.4 基于失效物理加速寿命模型的轴箱轴承疲劳可靠性评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统计加速寿命模型的高铁轴箱轴承疲劳可靠性评估
    3.1 统计加速寿命模型介绍
        3.1.1 加速失效时间模型
        3.1.2 比例危险模型
        3.1.3 比例优势模型
    3.2 轴箱轴承统计加速寿命模型
        3.2.1 轴箱轴承的失效数据
        3.2.2 改进的轴箱轴承PH模型
        3.2.3 轴箱轴承统计加速寿命模型参数计算
    3.3 基于统计加速寿命模型的轴箱轴承疲劳可靠性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振动信号的高铁轴箱轴承疲劳可靠性评估
    4.1 轴承振动信号采集和处理
        4.1.1 轴承振动试验平台
        4.1.2 滚动轴承失效阈值的确定
        4.1.3 数据降噪处理
        4.1.4 滚动轴承信号特征提取及选择
    4.2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4.3 基于振动信号的轴箱轴承疲劳可靠性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D-S证据理论融合多源数据的高铁轴箱轴承疲劳可靠性评估
    5.1 D-S证据理论的基本概念
    5.2 基于D-S证据理论的轴承寿命分布参数融合
    5.3 基于融合数据后的轴箱轴承可靠性评估
    5.4 权重系数优化融合数据的轴箱轴承可靠性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可靠性加速寿命试验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加速寿命试验模型的发展
2 加速寿命试验的基本类型
    2.1 恒定应力试验
    2.2 步进应力试验
    2.3 序进应力试验
3 失效过程的加速性
4 加速寿命模型
    4.1 阿伦尼斯(Arrhenius)模型
    4.2 逆幂率模型
    4.3 单应力艾林(Eyring)模型
    4.4 广义艾林(Eyring)模型
    4.5 多项式加速模型
5 加速因子
    5.1 温度加速因子
    5.2 电压加速因子
    5.3 湿度加速因子
    5.4 温度变化加速因子
    5.5 综合因素加速因子
6 加速寿命试验的研究内容
7 结束语

(5)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铸铁缸套耐磨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可靠性试验概述
        1.2.1 可靠性定义及其特征量
        1.2.2 可靠性试验研究现状
    1.3 加速退化试验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加速退化试验定义
        1.3.2 加速退化试验与加速寿命试验的比较
        1.3.3 加速退化试验研究现状
    1.4 缸套摩擦磨损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加速退化数据的可靠性建模理论
    2.1 合金铸铁缸套磨损失效机理分析
        2.1.1 失效的定义与分类
        2.1.2 宏观磨损规律与磨损理论
        2.1.3 合金铸铁缸套磨损失效分析
        2.1.4 合金铸铁缸套磨损过程
    2.2 性能退化理论
        2.2.1 性能退化简介
        2.2.2 性能退化的相关定义
        2.2.3 性能退化参数选取及测量
        2.2.4 失效判据
    2.3 加速退化建模理论
        2.3.1 退化模型
        2.3.2 加速模型
        2.3.3 寿命分布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合金铸铁缸套加速退化试验研究
    3.1 加速退化试验理论
        3.1.1 加速退化试验原理
        3.1.2 加速退化试验的条件
        3.1.3 应力加载方式选择
    3.2 试验准备工作
        3.2.1 试验设备
        3.2.2 试验材料
    3.3 预试验及分析
    3.4 加速退化试验实施方案
        3.4.1 加速退化试验设计
        3.4.2 加速退化数据建模分析流程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加速退化数据的合金铸铁缸套耐磨寿命预测
    4.1 退化趋势建模分析
        4.1.1 建立退化轨迹模型
        4.1.2 外推伪失效寿命
    4.2 寿命分布检验
        4.2.1 图估法
        4.2.2 拟合优度检验法
    4.3 可靠性参数评估
        4.3.1 寿命分布参数估计及检验
        4.3.2 加速方程参数估计
    4.4 可靠性特征量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盘式刀库机械手多应力可靠性加速试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来源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加速寿命试验的研究现状
        1.3.2 多应力加速模型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盘式刀库机械手结构及工作原理与故障模式分析
    2.1 盘式刀库机械手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1.1 盘式刀库机械手结构
        2.1.2 盘式刀库机械手工作原理
    2.2 盘式刀库机械手故障模式及原因分析
        2.2.1 故障分析方法
        2.2.2 盘式刀库机械手故障模式分析
        2.2.3 盘式刀库机械手故障原因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盘式刀库机械手可靠性试验系统搭建
    3.1 可靠性台架试验装置结构
    3.2 可靠性试验台控制系统
    3.3 信号采集系统
        3.3.1 电机温度信号的采集
    3.4 可靠性试验要求
        3.4.1 试验前期准备
        3.4.2 试验故障处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加速寿命试验方案
    4.1 加速寿命试验概述
        4.1.1 加速寿命试验的基本类型
        4.1.2 加速寿命试验中的加速应力
        4.1.3 加速寿命试验中的截尾方式
    4.2 刀盘总体插刀重量载荷谱
    4.3 试验程序加载谱的建立
        4.3.1 加速应力的阈值
        4.3.2 加速应力等级的划分
        4.3.3 换刀次数
        4.3.4 试验加载流程
    4.4 试验内容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5.1 步进应力加速试验的基本假设
    5.2 模型选择
        5.2.1 寿命分布模型的选择
        5.2.2 加速模型的选择
    5.3 步进应力加载方式下的数据折算
    5.4 威布尔分布的极大似然估计
    5.5 模型参数的求解与分析
    5.6 加速因子的求解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步进应力加载的光栅尺加速寿命试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来源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光栅尺发展现状
        1.3.2 加速寿命试验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改进FMEA的光栅尺故障分析
    2.1 引言
    2.2 光栅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3 封闭绝对式光栅尺结构分析
    2.4 基于ITLV与 TOPSIS的改进FMEA方法
        2.4.1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方法介绍
        2.4.2 二元语义语言变量
        2.4.3 区间二元语义语言变量
        2.4.4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2.4.5 改进FMEA的流程
    2.5 受试光栅尺FMEA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光栅尺加速寿命试验方案
    3.1 引言
    3.2 光栅尺加速寿命试验系统
        3.2.1 应力加载系统
        3.2.2 状态监测系统
    3.3 测量受试光栅尺精度
    3.4 光栅尺加速寿命试验方案
        3.4.1 试验类型
        3.4.2 应力加载方案
        3.4.3 故障判据
        3.4.4 试验注意事项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栅尺加速寿命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4.1 引言
    4.2 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的基本假设
    4.3 极大似然估计法的基本原理
    4.4 选择寿命分布模型
    4.5 折算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数据
    4.6 光栅尺寿命样本数据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
    4.7 参数估计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光栅尺竞争故障寿命分布模型建立
    5.1 引言
    5.2 竞争故障模型介绍
    5.3 期望极大化算法介绍
    5.4 竞争故障数据的表示方法
    5.5 基于期望极大化算法的竞争故障模型参数求解
    5.6 参数估计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微波放大器贮存寿命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贮存寿命评估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内贮存寿命评估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设计加速贮存寿命试验方案
        1.3.2 完成加速贮存寿命试验及退化机理分析
        1.3.3 基于加速寿命模型完成贮存寿命评估
第二章 微波放大器失效机理与加速寿命试验方法
    2.1 微波放大器失效模式与机理分析
        2.1.1 微波放大器的失效模式
        2.1.2 功率增益
        2.1.3 电压驻波比
        2.1.4 工作电流
        2.1.5 微波放大器的失效机理
    2.2 微波放大器失效分布模型
    2.3 基于加速应力的贮存寿命试验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波放大器贮存寿命评估试验方案设计
    3.1 贮存试验应力分析
        3.1.1 应力特征分析
        3.1.2 温度应力等级
    3.2 贮存寿命试验方案设计
        3.2.1 抽样方案
        3.2.2 测试参数
        3.2.3 极限应力试验方案
        3.2.4 恒定应力试验方案
    3.3 贮存寿命评估方法
        3.3.1 贮存寿命评估模型
        3.3.2 基于失效数据的寿命评估方法
        3.3.3 基于退化数据的寿命评估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波放大器贮存寿命评估试验结果与机理分析
    4.1 极限应力试验结果与机理分析
        4.1.2 温度应力
        4.1.3 试验结果
        4.1.4 结果分析
    4.2 恒定应力试验结果与机理分析
        4.2.1 温度等级
        4.2.2 试验结果
        4.2.3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波放大器贮存寿命评估寿命与结果分析
    5.1 微波放大器退化趋势与贮存失效时间分析
    5.2 贮存寿命评估与结果分析
        5.2.1 贮存寿命评估过程
        5.2.2 贮存寿命评估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COB封装的大功率LED散热性能研究与可靠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LED的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LED散热问题的研究现状
        1.3.2 LED可靠性评估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章 LED理论基础
    2.1 LED发光原理及结构
    2.2 LED的封装类型
    2.3 LED的光电特性
        2.3.1 光通量
        2.3.2 光谱
        2.3.3 电学特性
    2.4 LED的结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OB-LED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3.1 LED产品的可靠性
    3.2 COB-LED可靠性评估流程
    3.3 加速寿命试验理论
        3.3.1 加速寿命试验的概念及类型
        3.3.2 加速应力与应力水平的确定
        3.3.3 试验样品的选择与分析
    3.4 LED光源参数性能退化轨迹
    3.5 寿命分布参数估计
        3.5.1 寿命分布模型
        3.5.2 参数估计
    3.6 加速寿命模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功率COB-LED热仿真分析及散热结构优化
    4.1 传热学理论
    4.2 大功率COB-LED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COB-LED三维模型的建立
        4.2.2 定义材料属性
        4.2.3 网格划分
    4.3 COB-LED的热仿真分析
        4.3.1 边界条件
        4.3.2 稳态热分析
    4.4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4.4.1 测结温实验
        4.4.2 对比验证
    4.5 散热器结构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OB-LED温度-电流双应力加速寿命试验
    5.1 温度-电流双应力加速寿命模型
    5.2 温度-电流双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方案设计
        5.2.1 实验样品及设备
        5.2.2 加速应力水平
        5.2.3 试验安排
    5.3 颜色退化分析
    5.4 光通量衰减分析
        5.4.1 计算加速寿命
        5.4.2 威布尔分布的参数估计
    5.5 COB-LED的可靠性评估
        5.5.1 加速寿命模型的参数估计
        5.5.2 寿命预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10)基于性能退化的继电器类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贮存可靠性研究现状
        1.3.2 继电器类单机贮存可靠性研究现状
        1.3.3 基于仿真的可靠性分析研究现状
        1.3.4 小子样可靠性评估研究现状
        1.3.5 贮存加速试验研究现状
        1.3.6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单机贮存退化机理及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单机贮存退化失效分析
        2.2.1 研究对象分析
        2.2.2 单机贮存退化失效模式分析
        2.2.3 继电器动作时间贮存退化分析
    2.3 银镁镍合金簧片贮存退化机理
        2.3.1 银镁镍合金贮存退化试验及结果分析
        2.3.2 银镁镍合金贮存应力松弛机理分析
    2.4 铝镍钴合金永磁体贮存退化机理
        2.4.1 铝镍钴合金贮存退化试验及结果分析
        2.4.2 铝镍钴合金贮存时效退磁机理分析
    2.5 单机贮存退化过程的特征分析
        2.5.1 基于仿真的单机性能参数分析
        2.5.2 基于多元回归与相关性分析的单机贮存退化表征参数优选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退化仿真的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
    3.1 引言
    3.2 单机关键零件贮存退化仿真
        3.2.1 簧片自定义应力松弛本构方程建立及贮存退化仿真分析
        3.2.2 永磁体贮存退化归算模型
    3.3 继电器时间参数退化特性仿真
        3.3.1 触簧系统贮存退化近似计算模型
        3.3.2 继电器时间参数贮存退化仿真结果
    3.4 单机贮存退化仿真及可靠性评估
        3.4.1 单机贮存退化过程的仿真分析
        3.4.2 基于Copula函数的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制造工艺先验信息的小子样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
    4.1 引言
    4.2 小子样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基本原理
    4.3 结合制造工艺的单机样本扩充技术
        4.3.1 结合制造工艺的继电器贮存退化建模
        4.3.2 单机样本扩充及退化过程不确定性量化
    4.4 结合先验信息的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
        4.4.1 以单机样本扩充数据为先验信息的贮存可靠性评估
        4.4.2 以单机性能参数初始分布为先验信息的贮存可靠性评估
        4.4.3 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单机贮存可靠性加速退化试验方法与试验系统
    5.1 引言
    5.2 单机贮存环境应力及其影响分析
        5.2.1 单机贮存任务剖面分析
        5.2.2 主要环境应力影响分析
    5.3 单机贮存加速退化试验设计
        5.3.1 试验应力与试验类型
        5.3.2 加速试验贮存失效机理一致检验
        5.3.3 加速试验方案
    5.4 贮存加速退化试验系统研制
        5.4.1 试验系统总体方案及主要技术指标
        5.4.2 试验系统硬件设计
        5.4.3 试验系统软件设计
    5.5 继电器及单机贮存加速退化试验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某种电子装备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模型不确定的电主轴加速退化试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D]. 郭劲言. 吉林大学, 2021(01)
  • [2]舵机多应力加速试验及寿命评估技术研究[D]. 赵少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铁轴承疲劳寿命可靠性研究[D]. 刘嘉庆.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可靠性加速寿命试验综述[J]. 吴松,吕晶晶,李小康.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1(01)
  • [5]基于加速退化试验的铸铁缸套耐磨寿命研究[D]. 王正.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6]盘式刀库机械手多应力可靠性加速试验方法研究[D]. 王宁. 吉林大学, 2020(08)
  • [7]基于步进应力加载的光栅尺加速寿命试验技术研究[D]. 李屹. 吉林大学, 2020(08)
  • [8]微波放大器贮存寿命评估方法研究[D]. 张博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9]基于COB封装的大功率LED散热性能研究与可靠性评估[D]. 高军. 江苏大学, 2020(02)
  • [10]基于性能退化的继电器类单机贮存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D]. 林义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某电子设备阶跃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