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一、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史明[1](2021)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创伤性胰腺炎常因胰腺外伤引起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类似急性期的胰腺炎反应,但其发病机制不同于普通急性胰腺炎,常规的急性胰腺炎国内多因胆道梗阻疾病引发胰管堵塞发病、国外多因过量饮酒致病,但创伤性胰腺炎常合并胰腺自身外伤,胰腺损伤的同时常伴发其周围组织器官的损伤,其病情更加复杂。创伤性胰腺炎患者若早期处理不及时将易导致中后期全身性的炎症反应、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复杂且严重并发症发生。因此控制早期病情的进展,将是创伤性胰腺炎治疗的重要环节。间充质干细胞是具备独特免疫调节及炎症控制能力的多功能细胞,在细胞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们中心前期已自行研发了基于损伤范围控制的大鼠胰腺创伤模型,其能有效地模拟临床中胰腺创伤伤情的发生发展。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建立大鼠胰腺创伤模型,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创伤性胰腺炎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创伤性胰腺炎是否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胰腺创伤的临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创新性的辅助治疗方法。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组:常规对照组(Sham组)以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uc MSCs对照组);创伤组1组:即创伤性胰腺炎组(TP组);治疗组1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TP+uc MSCs治疗组,即uc MSCs治疗组);每组15只。采用自主研发的基于损伤范围控制的胰腺创伤动物模型进行大鼠创伤性胰腺炎造模,造模结束后通过尾静脉注射CM-Dil活细胞染料标记的uc MSCs(1×106个/100g),并于造模后1d,3d,7d处死取材,收集腹水,称重胰腺组织,并行HE染色评估胰腺组织损伤程度;荧光显微镜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体内各器官的归巢定植情况,免疫荧光观察PDX-1蛋白在胰腺组织中表达,判断胰腺组织创伤后再生修复情况;并检测血清中淀粉酶与脂肪酶、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以及氧化应激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体外输注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大鼠损伤部位迁移定植的特性,移植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胰腺组织中具有转化为胰腺前体细胞促进损伤胰腺修复的潜能。胰腺创伤后大鼠腹水呈浑浊淡红色,腹水含量明显增多。取胰腺组织称重后提示胰腺创伤组胰腺净湿重重量存在显着增重趋势。与创伤组相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腹水量明显减少,胰腺组织净重量也明显减轻。标准的病理学评分提示经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胰腺组织综合病理学评分显着降低。胰腺创伤造模后大鼠血清中淀粉酶与脂肪酶指标明显升高,经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有下降趋势。比较胰腺创伤组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血清中两酶浓度组间有明显差异。创伤性胰腺炎造模后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及IL-6浓度明显增高,经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促炎因子血清中表达水平可见明显的下降。相对而言,创伤造模后的抗炎因子TGF-β及IL-10浓度较造模前比较是降低的,但经过使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其血清中表达水平可见显着的上升。创伤性胰腺炎造模后血清中氧化酶系MDA浓度明显增高而抗氧化酶系SOD浓度显示明显降低。除此之外,在氧化应激调节上,比较胰腺创伤组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两氧化应激因子含量组间差异显示,经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治疗大鼠血清中氧化酶MDA表达水平有下降趋势,而经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治疗后大鼠血清中抗氧化酶SOD表达水平提示较创伤组增高。结论:本实验初步评价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创伤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证明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主动归巢于创伤后胰腺组织,通过促进胰腺组织再生以及免疫调节作用改善创伤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的损伤,并可减轻创伤性胰腺炎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从而对大鼠创伤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李坤[2](2021)在《Se-Se MSN对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胰腺炎是一种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而引起的危害严重的疾病。胰腺炎通常会引起腺泡细胞萎缩,胰腺组织坏死,严重时还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损伤或衰竭。目前胰腺炎的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弊端,胰腺炎的死亡率和复发率仍没有得到改善。因此,开发新的治疗胰腺炎的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氧化应激是引发胰腺炎的重要因素,活性氧(ROS)诱导的氧化应激可以激活NF-κB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胰腺炎的发生发展。我们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开发的含二硒键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e-Se MSN)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粒子,其能够响应微环境中过多的ROS,减轻氧化应激水平,对急性脓毒血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对胰腺炎是否具有治疗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将探讨Se-Se MSN对胰腺炎是否具有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文构建小鼠慢性胰腺炎模型,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Amylase/CK19免疫荧光染色、α-SMA免疫组化染色以及血清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的测定,评价Se-Se MSN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构建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通过比较生存率、生存时间、胰腺水肿程度等指标,评价Se-Se MSN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最后,通过测定氧化应激水平以及NF-κB信号通路表达水平阐述Se-Se MSN治疗胰腺炎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Se-Se MSN在慢性胰腺炎中可以减轻腺泡导管化生(ADM)和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提高血清中淀粉酶和脂肪酶的表达水平,表明在体内水平Se-Se MSN对慢性胰腺炎具有治疗作用;Se-Se MSN可以减少TGF-β1诱导的原代腺泡细胞空泡化的形成,增加Amylase的表达并减少CK19的表达,表明在体外水平Se-Se MSN对慢性胰腺炎具有治疗作用。Se-Se MSN在急性胰腺炎中可以减轻大鼠胰腺组织的损伤程度,提高大鼠生存率,延长大鼠生存时间,降低血清中淀粉酶和脂肪酶的表达水平,表明Se-Se MSN对急性胰腺炎具有治疗作用。Se-Se MSN可以降低急慢性胰腺炎模型胰腺组织中MDA的表达水平、提高SOD的表达水平以及减少p-NF-κB的表达,表明Se-Se MSN可以通过降低ROS水平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进而治疗胰腺炎。

黄力强[3](2021)在《基于肠黏膜免疫功能调控的大黄游离蒽醌治疗SAP时效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免疫紊乱是导致胰腺炎患者转向重症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免疫调控时机成为SAP治疗的重大问题。作为治疗SAP最常用的中药大黄对于不同免疫状态下的SAP均能应用吗?前期研究发现肠粘膜免疫系统在SAP的免疫紊乱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拟动态观察肠粘膜免疫系统致炎/抗炎因子、免疫细胞数量、体液免疫因子等变化情况,观察SAP大鼠的免疫动力学变化。在此基础上评估不同免疫状态下给予大黄及大黄游离蒽醌(FTRAs)的药效差异,确定最佳用药时机。接下来注射亚致死剂量铜绿假单胞菌模拟继发感染,验证最佳用药时机的保护作用。方法:(1)SAP免疫动力学变化:(1)3.5%牛磺胆酸钠(Na Tc)制备SAP大鼠模型,观察大鼠14天存活率以及1h、3h、6h、12h、24h、36h、48h、72h、120h、168h和336h胰腺大体情况,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变化,血清淀粉酶和胰腺脂肪酶活力水平评价SAP严重程度。(2)通过HE染色观察小肠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D-乳酸水平反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3)ELISA法检测小肠匀浆IL-1β、TNF-α、IL-6、IL-8、IL-18(致炎因子),TGF-β、IL-10、IL-4、s TNF-αR(抗炎因子)的水平,鲎试剂定量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反映SAP肠道炎症变化规律。(4)通过HE染色法观察肠系膜淋巴结(MLN)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小肠CD68和C103表达反映肠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Th1、Th2、Treg细胞的变化,ELISA法检测肠匀浆中SIg A的含量反映SAP大鼠体液免疫变化。(5)SAP免疫转折时间点的确定:测定铜绿假单胞菌(PA)生长曲线,确定对数生长期。正常大鼠注射不同剂量PA,观察7天死亡率,筛选亚致死剂量PA。ELISA检测正常大鼠接受亚致死剂量PA攻击后0h、2h、4h、6h和12h的IL-1β和TNF-α的变化,筛选最佳取材时间点。ELISA检测SAP建立后0h、12h、24h、36h、48h给予亚致死量PA攻击大鼠肠道TNF-α和IL-1β水平变化,确定免疫转折点。(2)研究FTRAs对不同免疫状态SAP的治疗作用。设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SAP),SAP+生大黄组(阳性对照组),SAP+FTRAs(22.5mg/kg,45mg/kg,90mg/kg治疗组,)在SAP免疫转折前(0h)、中(48h)、后(72h)给药,12h/次,共3次,末次给药2h后,即造模后24h、72h、96h处死取材。检测指标同第一部分。(3)研究FTRAs对SAP大鼠继发PA感染的保护作用,设Sham组,SAP组,Sham+PA组,SAP+PA组,SAP+生大黄+PA,SAP+FTRAs(22.5mg/kg,45mg/kg,90mg/kg)+PA,观察大鼠7天死亡率,ELISA法检测肠IL-1β、TNF-α、IL-6、IL-8、IL-18(致炎因子)和TGF-β、IL-10、IL-4、s TNF-α(抗炎因子)的水平,鲎试剂定量检测血浆内毒素的水平。结果:(1)SAP免疫动力学变化:(1)SAP大鼠14天累积存活率为61.08%,48h以前和48h以后分别为SAP两个死亡高峰;胰腺大体术后1-6h充血坏死,12h后胰腺开始硬化变黄,与肝脏、肠道等器官粘连;胰腺病理在6-48h组织溶解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72-336h出现纤维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与Sham组相比,血清淀粉酶活力1-6h逐渐增加,6h到达高峰,6-36h基本保持不变,36h后逐渐降低;胰腺脂肪酶活力在3-12h升高达到高峰期,随后逐渐降低。(2)SAP组从12h开始,肠道黏膜萎缩,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肠道通透性增加;与Sham组相比,血清D-乳酸从12h开始逐渐增加,48h到达高峰,48-120h基本保持不变,120-336h略微下降。(3)与Sham组相比,SAP组大鼠肠道IL-1β、TNF-α、IL-6、IL-8、IL-18、TGF-β、IL-10和血浆内毒素主要在12-48h明显升高,48h后开始逐渐下降;IL-4和s TNF-αR在6-36h明显下降,36h后逐渐上升。(4)肠系膜淋巴结在3-336h病理改变明显,淋巴结淋巴滤泡明显增多,病理评分在3-12h逐渐上升,12-36h处于平台期,36-336h病理评分略微下降。与Sham组相比,SAP组大鼠在1-6h肠道CD68表达略微增加,在12-72h表达明显降低,120-336h逐渐上升。SAP组大鼠在1-3h肠道CD103的表达逐渐增加且聚集于绒毛上端,6-72h肠道CD103表达明显降低,120-336h逐渐上升。与Sham组相比,SAP组肠系膜淋巴结Th1比例在1-24h逐渐增加,24-36h处于平台期,36h开始逐渐下降,72h降至正常水平。Th2比例在1-36h无明显变化,36h开始下降,36-336h处于平台期。与Sham组相比,Th1/Th2比值在1-3h无明显变化,6-24h比值逐渐增大,24h到达高峰,然后24-336h比值逐渐下降。与Sham组相比,SAP组肠系膜淋巴结Treg细胞比例在1-6h无明显变化,在12-24h逐渐升高,24h达到高峰,24-48h处于平台期,然后48-168h开始逐渐下降,168h恢复至正常水平。与Sham组相比,SAP大鼠肠道体液免疫因子SIg A含量从1h开始逐渐降低,3h达到低谷,3-36h处于低水平平台期,36-48h逐渐上升,48h恢复至正常水平,48-336h肠道SIg A含量基本保持不变。(5)观测铜绿假单胞菌(PA)生长曲线,发现培养16h后为PA对数生长期;2.0×108CFU/kg PA为亚致死剂量;与对照组相比,PA攻击后,肠道IL-1β和TNF-α水平在2h到达高峰,随后降低,2h为PA攻击后最佳取材时间。在SAP造模后给予亚致死量PA,与SAP组相比,SAP+PA组在0h、12h、24h、36h大鼠肠道IL-1β和TNF-α略微增加,但在48h,与SAP组相比,SAP+PA组IL-1β和TNF-α略微降低,因此确定48h是SAP大鼠从前期过度炎症反应和混合型免疫时期转折到代偿性免疫抑制时期的转折点。(2)FTRAs对不同免疫状态SAP的治疗作用:(1)在免疫转折前给药,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45mg/kg,90mg/kg)-24h组胰腺坏死区域减少,胰腺损伤减轻。在免疫转折中和免疫转折后给药,FTRAs无明显作用。在免疫转折前给药,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45mg/kg,90mg/kg)-24h组能够抑制SAP血清淀粉酶和胰腺脂肪酶的活性。在免疫转折中和免疫转折后给药无明显影响。(2)通过肠道病理观察,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45mg/kg,90mg/kg)-24h组能减轻肠道上皮细胞的脱落,减轻肠道损伤,而在免疫转折中和免疫转折后给药,FTRAs无明显作用。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45mg/kg,90mg/kg)-24h组能够降低血清D-乳酸的水平,而在免疫转折中和免疫转折后给药,FTRAs无明显作用。(3)在免疫转折前给药,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45mg/kg,90mg/kg)-24h组能降低肠道IL-1β、TNF-α、IL-6、IL-8、IL-18、TGF-β、IL-10和血浆内毒素的含量,增加IL-4和s TNF-αR的水平。在免疫转折中给药,与SAP-72h组相比,SAP+FTRAs(90mg/kg)-72h组能够显着降低TNF-α、IL-18、TGF-β的水平,对IL-1β、IL-6、IL-8、ET、IL-10、IL-4、s TNF-αR无明显作用。在免疫转折后给药,与SAP-96h组相比,SAP+FTRAs(90mg/kg)-96h组能够显着降低IL-18,对IL-1β、TNF-α、IL-6、IL-8、ET、TGF-β、IL-10、IL-4和s TNF-αR无明显作用。(4)肠系膜淋巴结病理学改变发现,在免疫转折前给药,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90mg/kg)-24h组淋巴结淋巴滤泡明显减少。在免疫转折中给药,与SAP-72h组相比,SAP+生大黄-72h淋巴结病理评分降低。在免疫转折后给药,药物对淋巴结无明显作用。在免疫转折前给药,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90mg/kg)-24h组肠道CD68和CD103的表达明显增加。而免疫转折中给药发现,与SAP-72h组相比,SAP+FTRAs(90mg/kg)-72h肠道CD103表达明显增加而CD68无明显变化。在免疫转折后给药,与SAP-96h组相比,SAP+FTRAs治疗组肠道CD68和CD103表达无明显变化。在免疫转折前给药,与SAP-24h组相比,SAP-FTRAs(45mg/kg,90mg/kg)-24h组能够降低Th1的比例,对Th2无影响,Th1/Th2比值减小。在免疫转折中给药,与SAP-72h组相比,SAP-FTRAs(45mg/kg,90mg/kg)-72h组能够增加Th2的比例,但对Th1的比例无明显变化,Th1/Th2比值减小。在免疫转折后给药,与SAP-96h组相比,SAP-FTRAs-96h治疗组对Th1和Th2的比例无明显变化,Th1/Th2基本保持不变。在免疫转折前给药,与SAP-24h组相比,SAP+生大黄-24h和SAP+FTRAs(45mg/kg,90mg/kg)-24h组能够显着升高肠道SIg A的含量。在免疫转折中和免疫转折后给药时,与SAP组相比,SAP+FTRAs治疗组对SIg A无明显作用。(3)FTRAs对SAP大鼠继发PA感染的保护作用:(1)结果发现SAP组、SAP+PA组7天死亡率分别为30%、80%,而SAP+FTRAs(90mg/kg)+PA组7天死亡率为60%,死亡率明显降低。(2)与SAP组相比,SAP+PA组TNF-α明显降低,IL-1β、IL-6、IL-8、IL-18、血浆ET、TGF-β、IL-10、IL-4、s TNF-αR无明显变化。与SAP+PA组相比,SAP+FTRAs(90mg/kg)+PA组肠道IL-1β、TNF-α、IL-6、IL-8、IL-18、血浆ET、TGF-β、IL-10、IL-4和s TNF-αR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IL-18的水平。经FTRAs治疗后的SAP大鼠继发PA感染,可降低PA引起的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具有保护作用。结论:(1)建模后48h是SAP大鼠从前期过度炎症反应和混合型免疫时期转折到代偿性免疫抑制时期的转折点。(2)FTRAs在SAP免疫转折前给药能够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为最佳给药时机。(3)通过FTRAs在免疫转折前给药,能够保护SAP免疫转折后继发PA感染,进一步明确最佳给药时机。

张林燚,白明,苗明三[4](2021)在《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复制出更加符合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完善急性胰腺炎的基础研究,促进其深层次的研究,作者通过对现有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造模机制,模型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拟定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并进行中西医动物模型吻合度评价。结果显示缺乏胆碱的乙硫氨酸补充饮食(CDE)食物诱导法与中西医临床病证吻合度较高,操作简便死亡率小,但其造模过程并未涉及中医致病因素。分析可得现阶段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虽然众多,但大多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临床病证特点吻合度较低,缺乏中医证候的体现。目前单纯的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多用来研究中药、西药的药效和机制,无法满足中医药理论中辨证论治的要求,只有符合中医病证特点、与临床病证特征基本一致的急性胰腺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才是研究中医病证本质的有力工具和研发创新中药的有力手段,因此建立能够同时体现急性胰腺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复制出更加真实、准确、全面的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张武超[5](2021)在《生长抑素不同给药时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RDW、MPV、CRP、PCT水平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医疗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胰腺组织的自身炎症及细胞损害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波及到临近组织器官及其他器官。病情较轻时可以自愈,病情较重时则可以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导致病人死亡。从上世纪80年代至此,生长抑素就已经应用于临床,其治疗效果并不像临床工作者预期的那么理想。直到现在,生长抑素给药时间方面的研究仍然较少。目的生长抑素给药时间不同,其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方面存在的差异。为临床上治疗急性胰腺炎提供参考及借鉴。方法查阅临床病例分析2019年7月到2019年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13例轻症的急性胰腺炎(MAP)和40例重症的急性胰腺炎(SAP)病人的一般资料。按照其起病到给予生长抑素是否大于24小时这一时间点为分割点,将纳入的临床病例分为4个组别,A组为MAP病人及起病24小时以内给予生长抑素应用,B组为MAP病人及起病24小时以后给予生长抑素应用,C组为SAP病人及起病24小时以内给予生长抑素应用,D组为SAP病人及起病24小时以后给予生长抑素应用。4组病人采用相同的治疗药物及同样的护理措施,比较4组病人的一般症状的好转情况及化验室检查指标的好转情况,一般病情资料主要包括腹痛腹胀的消失天数、住院天数、合并并发症的情况,化验室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白细胞数目、C反应蛋白的数值、血钙水平、降钙素原的情况,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变化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的波动情况。结果对本次搜集的急性胰腺炎临床一般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具体病例资料如下:本次回顾分析中最终纳入153人,其中男性107人,占整体患者比例69.9%,女性患者46人,占整体患者比例30.1%。2.从纳入病例各组分析患者性别组成,A组病人总数83人,其中男性病人66人,女性病人17人;B组病人总数30人,其中男性病人22人,女性病人8人;C组病人总数19人,男性病人7人,女性病人12人;D组病人总数21人,男性病人12人,女性病人9人。3.从纳入的病例各组分析患者年龄,A组病人年龄构成为21-72岁,年龄均数±标准差为(38.80±12.07),B组病人年龄构成在15-81岁,年龄为(46.93±11.68),C组病人年龄构成在28-83岁,年龄为(48.68±16.89),D组病人年龄在23-69岁,年龄为(45.05±13.85)A组与B组在年龄上存在数据上的差异(P<0.05),C组与D组在年龄数据上无区别(P>0.05)。4.一般病情资料比较情况A组病人腹痛腹胀的消失天数明显小于B组病人,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A组病人住院天数小于B组病人,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A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病人基本相等,其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C组病人腹痛腹胀的消失天数小于D组病人,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C组病人住院天数小于D组病人,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C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与D组病人基本相等,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5.化验室检查项目的比较A组病人治疗后其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液中血钙的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的数值和降钙素原测定值均较B组病人用药后上述测定结果好转,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A组病人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较B组病人治疗后无明显差异,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C组病人治疗后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C反应蛋白数值较B组病人用药以后好转,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C组病人后平均血小板体积、白细胞的数目及降钙素原的水平与D组病人临床干预后无差别,数据进行对比计算(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24小时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病人腹痛腹胀持续天数,明显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在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24小时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可以使患者C反应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指标明显下降,能够促进AP治疗方案的改进,缩短疾病的进程。

谢宇,孙备[6](2021)在《胰腺炎基础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胰腺炎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取得了诸多实质性进展。其中,急性胰腺炎领域热点内容众多,如胰蛋白酶原异常激活、病理性钙超载、线粒体功能障碍、自噬、内质网应激、NF-κb激活、细胞程序性死亡等。慢性胰腺炎领域的研究则更多集中于胰腺星状细胞激活对慢性胰腺炎纤维化的影响,以此为主干,又可进一步研究自噬、外泌体等与胰腺星状细胞活化的关系。在胰腺炎的基础研究中,可以进行机制的深入发掘,而机制的发掘又为寻找疾病分子标记物、新药研发、治疗靶点选择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思路。此外,免疫、肠道微生态等作为当前基础研究的热点领域,其在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黄蓉妮[7](2020)在《黄连素和GW405833对胰腺腺泡细胞钙信号和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酶过早活化导致胰腺自身消化的炎症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AP仍无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已有研究表明,AP最初的发病机制是胰腺腺泡细胞内钙超载。近年来,有证据表明,黄连素和选择性大麻素受体2(cannabinoid type 2 receptor,CB2R)激动剂GW405833对胰腺腺泡细胞内的钙信号有抑制作用。另有研究表明,黄连素和选择性CB2R激动剂对实验性AP有保护作用。然而,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造模后1小时内或预防性给予黄连素或大麻素受体激动剂,而急性胰腺炎后期给药却鲜少有研究。另外,黄连素和选择性CB2R激动剂联合用药是否有协同作用,这也是未知的。所以,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连素和选择性CB2R激动剂GW联合用药对胰腺腺泡细胞内钙信号的影响和在实验性AP后期,不同药物剂量、不同给药方式和联合给药对AP的影响。方法1、小鼠胰腺腺泡细胞的分离:选用5月龄及以上的CD1和C57雄鼠,麻醉,颈椎脱臼处死,迅速分离胰腺组织,用胶原酶液消化分离得到腺泡细胞悬液。2、单细胞膜片钳记录:在全细胞模式下记录乙酰胆碱(ACh)诱导的钙振荡,并检测不同浓度黄连素、GW和联合用药对其的影响。3、动物实验分组:(1)AP组(左旋精氨酸(L-Arg),4 g/kg i.p.);(2)黄连素(50 mg/kg)联合癸酸钠(50 mg/kg)灌胃治疗组;(3)黄连素腹腔注射治疗组(10,5 mg/kg);(4)GW治疗组(5 mg/kg i.p.);(5)联合用药治疗组(5 mg/kg(BBR+GW)i.p.);(6)对照组。4、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的制备和检测:选取3月龄及以上的CD1雄鼠,腹腔注射L-Arg,2次,间隔1小时,制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造模后8小时、32小时、56小时给予药物治疗,在注射第二针L-Arg后72小时,处死小鼠,采集血样和胰腺组织,分别用于检测血清淀粉酶(AMS)活性和制作胰腺组织病理切片。5、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给药前后的自身对比用配对T检验,多组实验数据的对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1、单细胞膜片钳结果:黄连素和GW都对乙酰胆碱诱导的钙震荡有抑制作用;与前对照相比,100 n M黄连素和100 n M GW联合给药将钙震荡的标准化净电流减少至30%±7.9%(P<0.001,N=7),用Webb分数乘积法的公式计算出q=2.1,表明在该剂量下两药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2、动物实验结果:在左旋精氨酸造模后8小时,黄连素(50 mg/kg)联合癸酸钠(50 mg/kg)灌胃治疗,不能明显减轻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升高,但减轻了AP引起的胰腺病理损伤;腹腔注射黄连素(10,5 mg/kg)或GW(5 mg/kg)不能明显减轻AP引起的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升高和胰腺病理损伤;联合腹腔注射黄连素(5 mg/kg)和GW(5 mg/kg)不能明显减轻AP引起的血清淀粉酶活性的升高和胰腺病理损伤。结论我们首次证明了100 n M黄连素和100 n M GW联合给药对乙酰胆碱诱导的钙震荡的抑制有协同作用。在实验性AP的后期,黄连素联合癸酸钠灌胃治疗,对AP有保护作用,而黄连素和GW,无论单独还是联合腹腔注射,都对AP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提示AP的治疗可能存在时间依赖性。

孙凯滨[8](2020)在《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功效作用网络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经方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功效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为大柴胡汤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为中药复方研究提供适宜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首先运用网络药理学对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AP进行预测分析,运用meta分析进行文献研究,初步预测大柴胡汤发挥功效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然后构建肝郁气滞型AP大鼠病证结合模型,在病证结合模型下对大柴胡汤功效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分离培养肝郁气滞型AP大鼠胰腺腺泡原代细胞,在原代细胞上进行预测活性成分的药效验证。结果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AP能够显着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为后续大柴胡汤功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临床应用依据。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大柴胡汤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汉黄芩素、黄芩素等83个活性成分作用于IL6、VEGFA、TNF、EGF、PTGS2等18个靶点发挥发挥治疗AP的功效作用,网状meta分析发现了大柴胡汤中槲皮素、黄芩苷、大黄素、芍药苷、β-胡萝卜素5这种化学成分对AP大(小)鼠模型具有显着的疗效;综合考虑各化学成分的Degree值和SUCRA值后,最终选择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黄芩素、汉黄芩素、大黄素、芍药苷、黄芩苷、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 10个活性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大柴胡汤能够显着降低肝郁气滞型AP大鼠病证结合大鼠模型证候积分,改善大鼠体征,降低血清淀粉酶(AMY)活性以及胰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体外实验结果发现槲皮素、黄芩素、黄芩苷、木樨草素、芍药苷、大黄素、柴胡皂苷a 7个成分能够显着降低肝郁气滞型AP大鼠胰腺腺泡原代细胞上清液AMY活力以及细胞内TNF-α、IL-6 m RNA水平。结论大柴胡汤通过降低大鼠肝郁气滞证证候表征和改善胰腺病理损伤发挥治疗肝郁气滞型AP的功效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胰腺组织TNF-α、IL-6基因的表达,降低胰腺炎症反应有关;大柴胡汤中槲皮素、黄芩素、黄芩苷、木樨草素、芍药苷、大黄素、柴胡皂苷a 7个活性成分在细胞水平上已证实是其主要的功效物质基础;大柴胡汤多成分、多靶点共同构成了其治疗肝郁气滞型AP的功效作用网络。

吴鹏[9](2020)在《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急性胰腺炎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L-精氨酸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的干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本实验采取腹腔注射20%L-精氨酸制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使用两种不同剂量的三七总皂甙行干预治疗。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即A组空白组,B组实验组,C组处理组1,D组处理组2,每组6只。干预组于造模前30min腹腔分别注射两种剂量(5mg/100g或50mg/100g)的三七总皂甙。各组均于最后一次注射24小时后采集样本。检测各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水平,观察HE染色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中IL-1β水平以及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 WB)检测大鼠胰腺中NLRP3炎症小体活化后的产物Caspase-1蛋白的水平。结果:B、C、D组胰腺组织评分明显高于A组;B组中淀粉酶、脂肪酶以及IL-1β水平均高于A、C、D,而C、D组的相应指标较B组偏低,但高于A组。同时,在B组以及C、D组中Caspase-1蛋白水平较A组偏高,而在C、D组中Caspase-1蛋白水平较B组稍有减少,且D组减少更明显。结论:1)三七总皂苷抑制急性胰腺炎的炎症进程;2)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活化而减少了Caspase-1的产生,进一步减少了IL-1β的生成有关。

文艺[10](2020)在《腹腔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由胰腺腺泡细胞内胰酶异常激活而导致胰腺实质自我消化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约20%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可演变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不同于具有自限性的MAP,SAP是以胰腺组织广泛的炎症反应和坏死为主要特征,具有复杂化和重症化的倾向,短时间内可由局部炎症迅速进展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常可造成心、肺、肾和肠道等损伤进而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病死率高达15-30%。其中,SAP相关的心肌损伤(SAP-associated cardiac injury,SACI),又称为“胰心综合征”,是SAP重症化进程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心功能异常改变、中毒性心肌炎甚至心力衰竭。目前针对SACI预防和治疗尚无有效的手段,因此积极探索其发生机制以及寻找可靠的防治措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业已证实,在SAP病程中,机体炎症反应导致的氧化应激与SACI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SAP早期,胰腺腺泡细胞和激活的炎性细胞会释放大量心肌抑制因子(对心肌有毒性作用的一类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这些心肌抑制因子会促使心肌细胞释放大量氧自由基,当超过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时,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如脂质、蛋白质、DNA等)会迅速被氧化,造成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伤,进而导致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异常。有学者发现,膜渗透性氧自由基清除剂(tempol)能有效减轻AP大鼠心肌损伤,进一步证实了SACI与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综上可见,若能减轻SAP机体全身炎症反应及其伴随的氧化应激程度有望成为治疗SACI的有效手段。在SAP早期,机体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腹腔内积聚程度不等的胰腺炎相关性腹水(pancreatitis associated ascitic fluid,PAAF),针对PAAF,我中心前期做了大量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证实了通过腹腔穿刺引流(abdominal paracentesis drainage,APD)将PAAF及时引流至体外是SAP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APD将富含多种炎症介质和有毒物质的PAAF及时清除,能够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程度,延迟或避免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发挥对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此外,动物实验也证实APD能显着减轻SAP相关的肺和肠粘膜损伤。基于此,我们推测SAP早期实施APD有望对SACI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与氧化激酶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据报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的过度激活不但是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升高的重要机制,同时也是病理状态下心血管系统活性氧(reactive oxide species,ROS)产生的主要来源,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鉴于SACI与氧化应激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多种炎症介质对NADPH氧化酶均有激活作用这一事实,NADPH氧化酶的活化有可能也参与了SAP引起的心肌氧化损伤。因此,我们推测APD有可能通过减轻NADPH氧化酶的活化,减少氧自由基产生进而对心肌组织起到保护作用。如果此推测成立,那么APD又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减轻NADPH氧化酶激活造成的心肌氧化损伤呢?澄清这些问题将为APD治疗SAP的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生理状态下主要与核内染色体结合。研究发现,在急性胰腺炎时HMGB1可通过坏死胰腺组织的被动释放以及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主动分泌到细胞外,因此PAAF中常含有高浓度的HMGB1。而胞外HMGB1作为一种重要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可直接参与胰腺炎炎症级联放大反应及重症化,在胰腺及远位器官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业已证实,HMGB1能通过作用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受体激活NADPH氧化酶,引起细胞内ROS含量增加。而PAAF中高浓度的HMGB1,在被腹膜重吸收后会造成循环中HMGB1浓度的二次升高,进一步激活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因此,早期实施APD引流PAAF,是否可以通过减少HMGB1的重吸收降低其循环中的浓度,减轻HMGB1所介导的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活化进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呢?尚需进一步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首先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制备SAP大鼠心肌损伤模型,并对SAP大鼠实施APD,旨在进行下列研究:1、APD对SACI是否有保护作用;2、NADPH氧化酶激活在SACI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3、APD是否能够调控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此外,在成功建立轻型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将SAP大鼠的PAAF以及中和了HMGB1的PAAF注入轻型胰腺炎大鼠的腹腔内,旨在进一步验证PAAF中HMGB1在SAP病程中的作用,以及APD治疗SACI的相关机制。实验目的、方法与结果第一部分:APD对SAP相关心肌损伤(SACI)的保护作用研究目的:观察APD对SAP大鼠治疗效果及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方法1.APD对SAP大鼠死亡率的影响采用SD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穿刺引流组(SAP+APD group),每组25只。通过细针穿刺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大鼠模型。在SAP造模成功后,于右下腹置入外接负压引流球的橡胶引流管,腹腔内留置约0.5厘米并于腹壁固定,常规消毒后关腹建立APD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开腹后翻动胰腺组织数次,并于腹腔内留置一根0.5厘米长橡胶引流管后关腹。术后24小时记录各组大鼠死亡率,收集腹水计量并统计。2.APD对SACI的保护作用采用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穿刺引流组(SAP+APD group),每组15只,造模方法同前。造模后8小时检测心电图,24小时检测心脏超声和动脉血压,完成后处死大鼠,搜集腹水、血清、心脏组织,检测: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并做病理评分,计算心肌组织干湿重比,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酶谱、TNF-α和IL-1β浓度,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造模后24小时,SAP组大鼠死亡率为40.0%,平均腹水量为9.5±1.7ml;SAP+APD组大鼠死亡率为16.0%,平均腹水量为6.5±1.4ml,显着低于SAP组。2.SAP组大鼠心电图出现明显异常,而APD组大鼠心电图偶见异常。此外,与Sham组相比,SAP大鼠心功能明显受损,动脉血压也明显降低。而SAP+APD组与SAP组相比,大鼠心功能的受损情况有明显改善。3.与Sham组相比,SAP组大鼠血清心肌酶谱、淀粉酶活性、TNF-α和IL-1β浓度显着升高;SAP+APD组大鼠上述指标较SAP组明显降低。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评分:与Sham组相比,SAP组大鼠可见心肌细胞浊肿,伴部分溶解变性,局部区域可见单核细胞浸润,符合早期心肌炎改变,且病理评分和干湿重比值明显增高。SAP+APD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较SAP组明显减轻,病理评分和干湿比值明显降低。4.SAP组大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Bcl-2表达明显降低。而SAP+APD组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减少,促凋亡蛋白与抗凋亡蛋白的失衡明显改善。结论:通过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射胰胆管的方法能较好的制备SAP大鼠心肌损伤模型。其次,通过实施APD能明显降低SAP大鼠死亡率,减轻心肌组织的病理损伤,改善心脏功能的异常。第二部分:NADPH氧化酶在APD保护SAP相关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目的:明确NADPH氧化酶在SACI中的作用,证实APD通过调控NADPH氧化酶表达减轻心肌氧化损伤。1.NADPH氧化酶在SACI中的作用研究研究方法(1)体内实验,采用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夹竹桃麻素(apocynin)组(SAP-APO group)和apocynin对照组(APO-CON group),每组15只。SAP-APO组和APO-CON组在造模前30分钟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用10%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溶解的apocynin(20 mg/kg),而Sham组和SAP组大鼠注射相同体积的DMSO,其余造模方法同前。造模后24小时检测心脏超声,完成后处死大鼠,搜集血清、胰腺和心脏组织,检测: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蛋白表达,光度法检测NADPH氧化酶活性,比色法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D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ROS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和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并做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酶谱、血清炎症因子和淀粉酶活性,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和MAPK信号通路(ERK1/2、JNK、p38)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2)体外模拟实验,首先用含5%和10%正常大鼠血清或SAP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H9C2心肌细胞,采用CCK-8法于干预后3、6、12、24小时检测细胞活力,确定血清的最佳干预浓度和干预时间。接着,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大鼠血清组(normal rat serum group,NS)、SAP大鼠血清组(SAP rat serum group,SS)、SAP大鼠血清加apocynin组(SAP rat serum plus apocynin group,SA)和正常大鼠血清加apocynin组(normal rat serum plus apocynin group,NA)。检测:DHE染色检测心肌细胞ROS含量,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ERK1/2、JNK、p38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2.APD对SAP大鼠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表达的影响采用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穿刺引流组(SAP+APD group),每组10只,各造模方法同前。造模24小时后搜集心脏组织,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蛋白表达,光度法检测NADPH氧化酶活性,DHE染色心肌组织检测ROS含量,比色法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1.首先与Sham组相比,SAP大鼠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蛋白表达和活性均明显增高。与SAP组比较,SAP-APO组大鼠心功能异常明显减轻,血清心肌酶谱浓度、心肌组织病理评分、ROS含量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心肌细胞凋亡也明显减少。同时SAP-APO组大鼠与SAP组相比,心肌组织促凋亡蛋白表达明显减少,抗凋亡蛋白表达明显增加,MAPK信号通路ERK1/2、JNK、p38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也明显降低。而SAP-APO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评分与SAP组相比无显着差异,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一定程度降低。另外,Sham组与APO-CON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在体外模拟实验中,确定用含10%SAP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12小时为最佳干预条件。与NS组相比,SS组心肌细胞ROS含量明显升高,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ERK1/2、JNK、p38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也明显升高。SA组与SS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SS组与NA组之间无显着差异。3.SAP+APD组大鼠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蛋白表达和活性较SAP组明显降低,ROS含量明显减少,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上述实验结果表明NADPH氧化酶过度激活在SACI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实施APD能抑制SAP大鼠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异常激活,减轻心肌组织的氧化损伤。第三部分:HMGB1在APD保护SAP相关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目的:明确APD通过调控HMGB1降低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表达研究方法1.采用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 group)、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穿刺引流组(SAP+APD group),每组10只,各造模方法同前。造模24小时后搜集血清、腹水和胰腺组织,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胰酶活性以及血清和腹水中HMGB1浓度,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并做病理评分。2.采用SD雄性大鼠36只,通过腹腔连续注射雨蛙素的方法建立轻型胰腺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1)轻型胰腺炎对照组(control group,CN);(2)PAAF注射组(PAAF injection group,PI);(3)PAAF+抗HMGB1中和抗体50ug组(PAAF plus anti-HMGB1 neutralizing antibody 50μg injection group,PIH 50);(4)PAAF+中和抗体100ug组(PIH 100 group);(5)PAAF+中和抗体200ug组(PIH 200 group);(6)PAAF+对照lgY蛋白200ug组(PAAF plus control lgY injection group,PIC)。注射后8小时搜集血清和心脏组织,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浓度,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1.与SAP组相比,APD治疗能显着减轻胰腺组织损伤,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血清胰酶活性和HMGB1浓度。另外,在SAP组大鼠腹水中检测出高浓度HMGB1。2.通过对MAP大鼠腹腔注射PAAF后发现PI组血清HMGB1水平较CN组明显升高,伴Nox-2的m RNA和蛋白表达增高,Nox-4的mRNA表达增高。随着抗HMGB1中和抗体剂量逐渐增加,当中和抗体剂量达到200ug时大鼠血清HMGB1浓度明显降低,N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Nox-4的m RNA表达也明显减少。另外,PIC组与PI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实施APD能显着改善SAP大鼠胰腺的病理损伤,有效减少HMGB1的释放以及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抑制HMGB1介导的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表达。全文总结1.在SAP病程中,早期实施APD对SACI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具体表现在降低机体血清心肌酶谱浓度,减轻心肌组织损伤程度,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改善心功能的异常。2.NAPDH氧化酶的过度激活导致心肌组织产生过量ROS是SACI发生的重要机制。大量ROS的产生和堆积会引起心肌细胞凋亡以及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造成心功能损害,而抑制NADPH氧化酶的活性能显着减轻SAP导致的心肌损伤程度。3.SAP时,PAAF中高浓度的HMGB1可以通过腹膜重吸收等途径进入机体的血液循环,上调心肌组织NADPH氧化酶的表达。在SAP早期实施APD,通过减少HMGB1释放以及重吸收降低其在循环中的浓度,进而可有效抑制HMGB1介导的NADPH氧化酶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心肌的氧化损伤,发挥对心肌保护作用(图1)。

二、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胰腺干细胞分子标记物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Se-Se MSN对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急性胰腺炎
        1.1.1 急性胰腺炎及发病机制
        1.1.2 急性胰腺炎的分类及动物模型
        1.1.3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1.2 慢性胰腺炎
        1.2.1 慢性胰腺炎及致病因素
        1.2.2 腺泡导管化生(ADM)
        1.2.3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
        1.2.4 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
    1.3 氧化应激
        1.3.1 氧化应激与活性氧
        1.3.2 氧化应激参与疾病
        1.3.3 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
        1.3.4 氧化应激的治疗-抗氧化剂
    1.4 纳米药物
        1.4.1 纳米药物简介
        1.4.2 纳米药物的分类及应用
        1.4.3 含二硒键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Se-Se MSN)
    1.5 课题的提出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H&E染色
        2.2.2 Masson染色
        2.2.3 免疫组织化学(IHC)
        2.2.4 免疫荧光(IF)
        2.2.5 血清中淀粉酶的测定
        2.2.6 血清中脂肪酶的测定
        2.2.7 组织中丙二醛的测定
        2.2.8 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
        2.2.9 提取原代腺泡细胞
        2.2.10 腺泡细胞内ROS水平的测定
        2.2.11 腺泡细胞Amylase/CK19荧光双染
        2.2.12 Western Blot
        2.2.13 慢性胰腺炎模型的构建
        2.2.14 急性胰腺炎模型的构建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Se-Se MSN对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3.2 Se-Se MSN可以降低ROS水平抑制NF-κB信号通路治疗慢性胰腺炎
    3.3 Se-Se MSN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3.4 Se-Se MSN可以降低ROS水平抑制NF-κB信号通路治疗急性胰腺炎
    3.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肠黏膜免疫功能调控的大黄游离蒽醌治疗SAP时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免疫动力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大黄游离蒽醌对不同免疫状态下SAP大鼠的治疗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三部分 大黄游离蒽醌对SAP大鼠继发PA感染的保护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全文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综述 重症急性胰腺炎免疫调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AP病因病机
    1.1 AP西医病因病机
    1.2 AP中医学病因病机
2 AP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临床特点
    2.1 AP西医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2.2 AP中医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3 AP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分析
4 讨论

(5)生长抑素不同给药时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RDW、MPV、CRP、PCT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6)胰腺炎基础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急性胰腺炎基础研究进展
    1.1 胰蛋白酶原异常激活
    1.2 病理性钙超载
    1.3 线粒体功能障碍
    1.4 自噬受损
2 慢性胰腺炎基础研究进展
3 胰腺炎基础研究的热点领域
    3.1 免疫
    3.2 肠道微生态
4 展望

(7)黄连素和GW405833对胰腺腺泡细胞钙信号和急性胰腺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词缩略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主要溶液
    2.4 其他溶液
    2.5 耗材
    2.6 实验动物
第三章 实验方法
    3.1 单细胞膜片钳实验
    3.2 动物实验
    3.3 数据统计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不同浓度黄连素对乙酰胆碱诱导的钙振荡的影响
    4.2 不同浓度GW对乙酰胆碱诱导的钙振荡的影响
    4.3 黄连素和GW联合给药对乙酰胆碱诱导的钙振荡的协同作用
    4.4 黄连素联合癸酸钠灌胃给药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影响
    4.5 不同剂量黄连素腹腔注射给药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影响
    4.6 GW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影响
    4.7 黄连素和GW联合腹腔注射给药对左旋精氨酸诱导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8)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功效作用网络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中医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1.中医对急性胰腺炎的认识
        2.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剂应用
        3.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第二章 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meta分析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结论
第二部分 大柴胡汤功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预测分析
    第一章 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网络药理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结论
    第二章 大柴胡汤中活性成分干预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效果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结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大柴胡汤功效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章 适宜于中药方剂评价的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方法学研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结论
    第二章 大柴胡汤对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结论
第四部分 大柴胡汤功效物质基础研究
    第一章 大柴胡汤中活性成分对急性胰腺炎AR42J细胞模型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结论
    第二章 大柴胡汤中活性成分对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大鼠原代胰腺腺泡细胞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结论
第五部分 结语
    1.急性胰腺炎病证结合模型构建方法与意义
    2.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的功效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分析
    3.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创新点
    4.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论着
科研课题

(9)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急性胰腺炎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与三七总皂甙干预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材料与方法
    统计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急性胰腺炎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
    方法
    统计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腹腔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APD对 SAP相关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2.1 材料和实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NADPH氧化酶在APD保护SAP相关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3.1 材料和实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HMGB1在APD保护SAP相关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4.1 材料和实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NADPH氧化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四、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创伤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D]. 史明.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2]Se-Se MSN对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坤.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肠黏膜免疫功能调控的大黄游离蒽醌治疗SAP时效研究[D]. 黄力强.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4]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分析[J]. 张林燚,白明,苗明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12)
  • [5]生长抑素不同给药时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RDW、MPV、CRP、PCT水平的影响[D]. 张武超.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6]胰腺炎基础研究进展与展望[J]. 谢宇,孙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1(01)
  • [7]黄连素和GW405833对胰腺腺泡细胞钙信号和急性胰腺炎的影响[D]. 黄蓉妮. 汕头大学, 2020(02)
  • [8]大柴胡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胰腺炎功效作用网络及机制研究[D]. 孙凯滨.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急性胰腺炎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D]. 吴鹏. 南华大学, 2020(01)
  • [10]腹腔穿刺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文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

标签:;  ;  ;  ;  

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