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和三素的干野书信的区别

韩愈和三素的干野书信的区别

一、韩愈和三苏干谒书信辨异(论文文献综述)

谭科[1](2019)在《韩愈书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文成就斐然,尤其文章方面被称为“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书信作为韩愈文章的一体,不仅在其文章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学术界对韩愈的书信研究不多。本文拟对其创作情况、情志表达、艺术特征及与古文运动的关系四个方面加以深入探究,以期对韩愈书信进行全面的评价。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四章。第一章主要对韩愈书信的创作背景和分类加以分析,先从社会背景和个人背景两个方面来探讨其书信创作的大背景,接着将韩愈书信按照性质、写作时间和受书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类别,对其内容加以探究。第二章从整体着眼,立足文本,从情志表达的角度来分为五类,即罹遭坎坷时的耿耿之心;匡时济世时的雄壮之情;干谒求进时的卑恭之意;作为良师益友时的真挚之情;直言极谏时的凛然之骨,并分析这些情志产生的原因和具体表现。第三章从韩愈书信的文本着手,主要论析韩愈书信独特的艺术特征,包括句式多变,挥洒自如;善用修辞,妙语连珠;遣词造句,严谨得体;义理明晰,思辨雄健和真情浸润,如话家常五个方面。第四章主要阐述韩愈书信与唐代古文运动的关系,即分为韩愈书信对唐代古文运动的作用和唐代古文运动对韩愈书信的影响两个方面。一方面,韩愈书信对唐代古文运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解释古文之义、宣扬古文思想和阐释古文文论;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赋予韩愈书信之气格和缔造韩愈书信之精品。结语则总结了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价值和不足之处。

牛小伟[2](2017)在《黄公度《莆阳知稼翁文集》校注》文中研究说明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状元,富有才名,但一生仕途坎坷,仕途失意。着有《莆阳知稼翁文集》,共有诗歌328首,赋3篇,词15阕,文47篇。目前对黄公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生平和诗歌风格上,在诗文校注方面有可供开拓的空间。本论文致力于其诗文的校注,并对诗文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黄公度及其诗文研究,共分三章。第一章黄公度的仕宦和交游,其中第一节以黄公度的状元身份为论点,通过论述其家族和地域对他获得状元所发挥的作用,认为其获得状元是个人、家族、地域综合产生的结果;第二节论述黄公度的仕宦,通过探讨其个人选择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分析他一生沉于下僚的原因;第三节对考察黄公度的交游情况,并以此分析黄公度的思想品质和功名之心。第二章黄公度《莆阳知稼翁文集》的成书过程与版本研究,其中第一节通过考察序跋和目录着作,明确其成书的时间和过程;第二节通过叙述其历代版本的源流,界定其各个版本的优劣和不同;第三节通过考察宋以来目录着作及现代出版情况,叙述其自结集以来的流传情况。第三章黄公度诗文研究,其中第一节为文章研究,对黄公度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其文章有着较丰富的表现手法;第二节为诗歌研究,首先对黄公度诗歌进行题材分类,其次概括其诗歌的思想内容,最后对其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探讨,认为其诗歌有平易晓畅的特色;第三节为词作研究,通过前人对其词的评价,深入分析其词所具有的艺术特色。第二部分为校注。本文以李之鼎宜秋馆刊《宋人集》本为底本,以明黄崇翰天启五年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徐时栋跋旧抄本、《宋集珍本丛刊》影印旧抄本为校本。

杜群智[3](2017)在《《李文公集》注》文中认为李翱(772-841),字习之,唐代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西凉王李暠的後人,諡为文,世称李文公。着有《李文公集》。李翱自幼“勤於儒学,博雅好古,为文尚气质。”(《旧唐书·卷一六零》)。早年曾师从古文家梁肃,梁肃评说李翱文章“得古人之遗风”。後师从韩愈学古文,是韩愈古文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他的文章与韩愈齐名。李翱在唐德宗贞元年进士及第,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考功员外郎、礼部郎中、谏议大夫、湖南观察使、户部侍郎、山南束道节度使等职。李翱是唐代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在思想上,李翱一生崇儒,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见《李文公集·帝王所尚问》)。主张人们的言行都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在文学上主张文章要义、理、文三者并重。他的《复性书》三篇试图构建起儒家的心性论,对宋代理学的建立、明代心学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李文公集》共十八卷,也是李翱本人文学、思想的集中反映。本论文将以《李文公集》为注释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对李翱的文学思想、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史学思想进行探究。

王燕华[4](2016)在《中国古代类书史视域下的隋唐类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以隋唐类书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中国古代类书史视域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共分八章。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类书兴起的时期,基本确立了类书的编撰思想和方法,官私类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类书,大多已散佚,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敦煌类书研究成果的公开,使我们对魏晋南北朝类书发展的脉络逐渐明晰,这为深入探究隋唐类书演进的基础,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隋唐类书是中国类书进入宋代繁荣期的前站,处于积累发展阶段。隋唐类书的发展有赖于帝王盛世文化的功业、文化的融合、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各类知识查找的新需求。隋唐类书产生了“事文一体”的类书编撰新体例,形成了类书发展的新特点。隋唐类书众多,但至今尚存者不到十部,其中四大类书代表了隋唐类书发展的最高成就,表明其在中国类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隋唐时期,类书分类思想的逐步完善,主要表现在“百科全书”思想的形成、文献应用思想的确立、类分思想的演进、目录分类思想的变化等方面。隋唐类书的“百科全书”思想,以包罗万象和事文兼收为特征。隋唐官私类书均以“天地人事物”顺序为部类,以容纳万物为收录的宗旨。隋唐类书文献应用的新理念,使编撰的类书成为汇聚知识的资料库和诗文创作、应试备考、蒙学教育等的工具书。隋唐类书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三级类目分类体系,呈现出了细密化、规范化的趋势。同时,韵编法的产生也提供了一种新的类书分类法。此外,目录书对于类书着录的变化,也反映了隋唐类书分类思想的逐步完善和发展。隋唐类书编撰体例之精细超越了前代,在分类体系的安排上,主要表现为分类结构的完善和“事文一体”体例的演进,由此基本形成了综合性类书的分类框架。隋唐类书“事文一体”的新体例,经《北堂书钞》之雏形,《艺文类聚》之初创,《初学记》之演进,逐渐趋于成熟。隋唐时期,类书编撰者创造性地将互着别裁法、参见法、按注法等目录学方法引入了类书编撰中,进一步完善了类书的编撰方法,提高了类书的使用价值。隋唐类书的本体功用和新功用日趋完善。隋唐时期大规模编撰类书,主要出于帝王夸耀文治之心,亦有借编撰类书达到安抚人心、缓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的目的,同时隋唐类书汇聚各种资料,其临事取用方便检索、储材备用为文章之助的本体功用得到了充分发展。隋唐类书“事文一体”新体例的构建,集儒家经典、典故旧事、诗赋杂文于一体,进一步拓展了类书的新功能,也使类书应试备考和蒙学教材的新功用逐渐凸现。在目录书中,类书所处的位置多有变迁。《皇览》初创,即着录于史部“皇览簿”,此后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类书在数量和类型上有了一定的拓展,遂脱离史部,于《隋志》中居子部杂家之末。隋唐类书数量大增,体例创新,其于目录书中单独辟类成为了必要,终于在《旧志》中取得独立地位,于子部之下辟“事类”类专收类书,《新志》则改“事类”为“类书”类收录类书,这是对隋唐类书重要变化的科学判断,客观地反映了时人的类书观和学术界对于类书地位、价值的判定。隋唐类书体例与内容的变化,更多地展现了实用性价值,这就为类书走向民间开辟了通道,成为普通士子应试备考、蒙学教育的工具书。隋唐类书广泛流传于民间、海外,甚至流传千年仍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这是其地位、价值显着提高的明证。隋唐类书“资料汇编”的性质,对后世学者来说,利用其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明显是一种便捷的手段。同时,借助类书进行校勘典籍、辑录佚书等,也有着特殊的价值。当然,隋唐类书搜集的资料毕竟是第二手的,其体例安排时同样存在着引用资料无确切出处、分类重复和引用类书版本不精等诸问题。由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隋唐类书的文献价值和不足之处,以使隋唐类书成为后世学者治学的资料库和工具书。隋唐类书分类思想的成熟和分类体系的完善,为宋以后类书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并指明了方向。在中国类书史视域下,宋代类书发展繁荣的各个方面都能从隋唐类书中找到端倪,这足以说明隋唐类书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确实对宋以后类书的发展繁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刘丹[5](2016)在《清代散文语言审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是散文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也是散文理论总结最为全面的时期。此期的散文批评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审美思想,这些思想立足于以往各代的优秀文论资源,着眼于清代特殊背景下散文发展的现实问题,既有对传统文论中的经典概念和范畴的深化与总结,又有对新的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探索与开拓,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文章在对中国古代语言观进行整体观照的基础上,先从历时性角度梳理分析了清代各个时期散文语言审美思想的发展概况和演变过程,又从共时性的角度详细论述了清人对于散文语言审美的各个环节的认识,即从作家与语言的关系、语言本身的审美特质、语言的欣赏与审美判断三个层面阐释清人对于散文语言审美规律的独特思考。最后,文章依据文学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一般规律,对清代散文批评者提出的语言审美思想作出了客观的评价,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揭示了它们的价值和影响。

冯敏[6](2014)在《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唐代前期政治、经济、文化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文化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无论在哲学、宗教方面,还是在文学、史学、艺术方面,都曾出现过一些着名学者,产出过一些重要的学术成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有助于唐代学术史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博大精深的唐代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二十世纪以来,海内外有不少学者对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却很少有人对唐代前期学术文化进行系统探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拓进取,着重论述了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背景、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主要成就、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的时空特征,以及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发展不是无本之木,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力,而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唐代以前,中国的学术文化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治学成果和治学经验。唐代前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大阐文教”政策的实施,学术文化事业走上正轨。在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和武则天等人当政时期,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学术文化研究,经、史、子、集均有创获,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优越的社会环境、文化政策和人文风尚也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打开唐代前期的文化宝库,儒、释、道“三教”学术格外醒目。唐代前期帝王们对儒、释、道“三教”并尊,形成多元文化并存的开放的思想文化政策。特别是唐玄宗御注三经(即《孝经》、《道德经》和《金刚经》)对三教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学研究者致力于对“九经”的阐释。佛学研究者或译注佛经,或探讨佛理,着书立说。道学研究者则注重对道藏的整理、对《老子》研究及其他道教着作的梳理。尽管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研究的领域也有一定差异,但总的来说成果都是比较突出的。唐代前期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史学的社会功能,故史家辈出,成果丰硕。着名史学家刘知几在史学理论研究方面异军突起,所撰《史通》成为不朽的史学名着。前代史研究全面推进,不仅编纂了着名的“唐八史”,而且对前代史书进行了全面探讨,产生了一批流传至今的优秀成果。在当代史研究方面,系统地编写了日历、实录、国史,吴兢的《贞观政要》、李林甫的《唐六典》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这些历史学家和他们的着作,可以看出唐代前期史学发展的水平。在文学领域,唐代前期有很大的创获。唐代统治者重视文学,有时候甚至“以文取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唐代前期有许多文人学者从事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名家辈出,群星灿烂,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优美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者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诗歌格律研究,写出了一些与文学有关的学术着作。唐代前期的艺术博大精妙,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均有高水平的发展和创作,形成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各领域均出现过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如书法领域有初唐四大家、颜真卿、张旭等;绘画方面,有伟大的吴道子、王维等;音乐方面,唐玄宗、李龟年等;舞蹈方面,有杨贵妃、公孙大娘等;同时也出现过一些致力于艺术研究的学者,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着书立说,为我们了解唐代前期的艺术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唐代前期的科学技术可圈可点,天文、历法、算学、医学等均有建树。值得注意的是,天文历法方面有李淳风、僧一行等人的突出贡献;算学方面对“十部算经”的系统整理和校订;医学领域有医学家孙思邈及其《千金方》,官方编修的大型《唐新本革》等。总观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它的特点:学术文化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异的。从时间上看,高祖时期是制度草创阶段,太宗时期大煽文教,奠定了学术文化发展的良好基础。高宗武后时期有一点波折,但仍保持了发展的态势,玄宗时期拨乱反正,进入到全面繁荣的时期。从空间上看,本文以“贞观十道”为基础,全面考察了各道的学术文化成果及其学术特色。关内道、河北道、江南道、河东道都是学术文化发达的地区。就城市来讲,长安和洛阳无疑是学术文化的中心所在。如果我们将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成就与前后历史时期相比较,就不难看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从经学来讲,对五经等典籍的统一与整理,具有延续经学发展的重要地位;史学方面也是一样,纪传体正史的官方修撰及史馆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传统史学发展的方向;近体诗的创立和完善,是此期文学的重要成就;科学与艺术方面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从历史的角度,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二是对唐代前期主要学科领域的学者及其学术成就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三是首次揭示了唐代前期学术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区域特征,分析了影响唐代前期学术文化时空特征的因素。本文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是受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未能对某些学者的学术成就展开论述。对影响学者成就的因素也未进行深入探讨。对于这些问题,当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解决。

石树芳[7](2013)在《唐人选唐诗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唐人选唐诗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唐代诗歌繁荣与选本兴盛的社会动力与学术渊源,并以汉书学、文选学、类书为切入点勾勒隋唐之际社会思潮的演变轨迹。全面考察《翰林学士集》、《才调集》、《珠英学士集》、《丹阳集》、《荆扬挺秀集》、《河岳英灵集》、《箧中集》的时代特色与批评价值,试图在总体关照与专题拓展的基础上将唐人选唐诗研究向纵深推进。第一部分探讨唐人选唐诗生成的历史地域因缘。唐人选唐诗的兴起既是文学现象也是社会现象,与选学兴盛、类书涌现、科举改革、创作繁荣的时代氛围密切相关。初唐时期民间研习之风由“汉书学”转向“文选学”,宫廷喜好由修撰史书转向游宴唱和,科举考试诗赋渐占主导,三股力量互相作用共同推动诗歌创作走向兴盛。“文选学”在“汉书学”的基础上萌芽成长,李善的着述教授活动使得“文选学”由学术一途转向文学一途,至此“文选学”与唐诗发展呈现渐趋清晰的联系。初唐《文选》续作的大量涌现为唐人选唐诗的出现奠定基础,《文选》在选录宗旨、文学追求等方面为唐人选唐诗提供范本,优秀的“唐人选唐诗”多以《文选》为逻辑起点。二者的地域因缘表现在“文选学”由扬润到京师,“诗选学”由京师到扬润,传播路线相同,方向相反,都与扬润地区有着不解之缘。类书兼具史学与文学的双重性质,是史学向文学过渡的重要桥梁。抄撮之风的盛行,赋体文学的发展,藏书事业的兴盛是唐代类书高度繁荣的基础,类书促使诗歌创作走上普泛化、技术化的普及之路,并为唐人选唐诗提供构建模式。唐人选唐诗中选择大于抄撮者多受《文选》影响,如《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抄撮大于选择者多受类书影响,如《翰林学士集》、《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才调集》。第二部分衡定唐人选唐诗在文学史、批评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一、唐人选唐诗揭示唐诗的发展历程,由古体——近体,由五言——七言,为文学体裁的内部演变提供佐证。二、唐人选唐诗再现诗歌复古与革新理论的互动与碰撞。唐诗创作在复古与革新的屡次论争中走向高潮,唐人选唐诗亦循此径徘徊前进。三、唐人选唐诗凸显诗歌教化功能与审美功能交替进行的演变历程。四、唐人选唐诗体现诗歌与音乐的密切关系,表明诗、词之间的渗透交融。第三部分为专题研究。以崔融、殷璠、元结编选的六部选本为考察重点。崔融《珠英学士集》在701—706间的任何时段成书皆有可能,斯2717抄写较为规范,基本符合“官班为次”的编排规则,但伯3771重出复见,对《珠英学士集》的体例研究帮助极其有限。《珠英学士集》非唱和集,具有相对明确的编选宗旨,折射崔融数年宦海沉浮与两度从军边塞的个人际遇。悲慨之风是《《珠英学士集》的主要风格,过渡性质是《珠英学士集》的时代特色。《珠英学士集》的选本意义在于:一、表明宫廷文人由元老重臣向中举士子转变,新兴阶层迅速崛起并逐渐占据文坛主流,二、是宫廷官员与底层文士交流碰撞的结晶,两者的汇集改变诗歌创作内容与形式长期分离的局面,边塞、闺怨题材已现盛唐风采。三、逐步展现近体律诗由探索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对于殷璠,生平仕宦需要重新认识。殷璠并非一生困守润州,开元中赴京应举,天宝四载彻底离开,曾在京师担任“文学”一职,因而对盛唐诗坛有全面的认识与精准的把握。以殷瑶生平为出发点,以诗歌审视社会,盛中之变天宝三载已经显现。是年盛唐着名诗人王翰、王湾、孟浩然、王维、高适、王昌龄、王之涣、岑参、杜甫悉数登场,又渐趋消失,部分诗人创作已达高峰,而身居高位的贺知章与平步青云的李白同年离京摧毁众多士人理想,天宝三载文坛已经显露中唐风貌,盛唐诗歌先于“安史之乱”十年走向终结。《丹阳集》并未特意凸显“仕宦不达”,是殷璠于长安在宫廷诗风的影响下编撰的地域选本。《河岳英灵集》初选始于长安,主要确定诗人,复选始于丹阳,主要增补作品,杜甫不被选入是时机问题。《荆扬挺秀集》是介于《《丹阳集》与《河岳英灵集》之间的诗歌选本,以荆、扬二州士人为选录重点,兼及润州,似以追溯《文选》的发展历程为出发点,并为《河岳英灵集》的出现奠定基础。元结《箧中集》是第一部既面对“开元盛世”又面对“安史之乱”的选本,主要表现“复古思想”与“写实精神”。元结对上古文学的过度迷恋导致其诗歌理论脱离时代走向偏执,在极端复古之中未能找到正确出路。

成亚林[8](2013)在《皎然集考》文中指出皎然是中唐诗僧翘楚,亦是大历江南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其诗名卓着,在创作上享有“词多芳泽”、“律尚清壮”的美誉。贞元八年(792)皎然尚在世时,唐德宗即下诏编纂他的诗文集入藏秘阁书库,其诗文作品由此得以较为完整的编辑、保存与流传。这部入藏秘阁的皎然集不仅是大历诗僧群中唯一传世的完整别集,同时,更是历史上唯一一部受朝廷之命征编的僧人文集。关于皎然的这部诗文集,目前学界对它关注重点多在文学思想、艺术成就方面,而对其版本比勘、诗文疏证等基础性文献研究较为薄弱。皎然集目前尚缺乏精良完备的校点本,因此,对国内现存之诸明清传本进行细致整理、比勘,疏证传世皎然诗文的真伪等工作,对于学人准确识读皎然集、研究皎然成就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皎然生平尚存不少争议之处,对其进行钩稽梳理,可为皎然其他方面研究提供更为清晰、准确的文献基础。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结合目前学界对皎然集的研究状况,阐释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步骤及研究重点。第一章,皎然生平考,主要是结合皎然诗文作品以及史志(《旧唐书》、《新唐书》、《南史》、《梁书》等)、地方志(《(嘉泰)吴兴志》、《元和郡县图志》、《吴兴掌故集》、《(万历)湖州府志》等)、《唐诗纪事》、《唐才子传》、释氏史传(《宋高僧传》、《释门正统》、《武林梵志》、《佛祖统纪》等),等诸史料,辅之以今人研究成果,对皎然的名与字、生年与卒年、家世及其一生的行止等问题,进行钩稽梳理,以作读其书知其人之凭藉。经考证,本文认为,皎然,俗姓谢,字清昼,简称昼,皎然系其法名。湖州长城人士。生于开元八年,于天宝八年受具足戒,卒于贞元十二至十四年之间。一直被称为其十世祖的谢灵运其实是皎然的旁系祖上。此外,本章还对皎然《儒释交游传》及《内典类聚》共四十卷,《号呶子》十卷、《茶诀》一卷(篇)、《湖州皎然和上斋文》、《渠南乡集》等六部遗佚作品进行了考述。第二章,皎然集版本流变考,主要从皎然集的编纂、版本流传历程、不同版本之间比勘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文献分析。皎然集的编纂旨在考述此集的编纂经过、成书原因、编次方式等方面,并且对皎然集在历代流传中出现的《皎然集》、《昼上人集》、《杼山集》、《皎然诗集》、《吴兴集》、《吴兴昼上人集》、《皎然诗文集》七种书名进行疏证,理出皎然集结集时的原本书名;版本流传考旨在考述皎然集在唐、宋、明、清不同时期有哪些版本形态?各版本形态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其发生变化的原因为何?不同版本系统之间存在哪些异同?第三章,现存皎然集明清传本考,重在对笔者近年自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一阁博物馆,以及其他地方及高校图书馆查访所得皎然集传世版本进行考述,其中包括影宋本系统《昼上人集》十卷六种;补遗本系统之《杼山集》十卷三种、《皎然集》十卷一种、《杼山集》十卷补遗本一卷四种;分体刊本《唐皎然杼山集》四卷本一种;一卷本《唐皎然诗集》一卷四种;《皎然诗》八卷本一种等二十个版本,分别从辑录所依据的底本、版式、编次体例、卷首题名、诗文篇目数、序跋、文本比勘、递藏历史等方面进行辨析,并对这些版本的重要意义作详细说明。第四章,皎然诗作甄别与补遗,目的在于对皎然集中诗文作品做文献性分析。本章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其一,依据《文苑英华》、《唐诗纪事》、《万首唐人绝句》、《古今禅藻集》、《诗渊》、《永乐大典》、《吴兴艺文补》等集,对五十三首补遗诗进行逐一疏证,进而得出结论:五十三首补遗诗中,有五十一首诗为宋本系统之皎然集所不载,系明清补遗系统之诸本皎然集递补而得;《待山月》、《渡前溪》二首为本集重出诗;《潜别离》、《春夜与诸公同宴呈陆郎中》、《浣纱女》、《怀旧山》、《劳山居寄呈吴处士》五首,非皎然所作;《宿吴匡山破寺》、《陪卢中丞闲游山寺》又分别与本集卷六《五言题余不溪废寺》和卷三《和阎士和李蕙冬夜重集》为异题同文重出诗。故而,补遗本系统皎然集实际补遗皎然诗作四十四首。其二,甄别皎然集中与其他唐代诗人作品集重出的十七首(篇)诗文。其三,从颜真卿文集中辑补出五首联句诗,它们皆为诸本传世皎然集中未收录,并据颜集将皎然集中《五言奉同颜使君夜集联句》的残篇补足。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考证,本文认为,皎然诗文流传至今,实际存有共计五百七十四首(篇),其中诗四百七十五首,联句六十六首,碑、志、书、序、杂文等三十三篇。倘若不加上自《颜鲁公集》中补辑的五首集外联旬,则皎然集中有诗文五百六十九首,较于崾序中所言“得诗笔五百四十六首”多了二十三首。这二十三首中或有皎然集结集入库之后新增之作,亦或有修纂皎然集时于崾未收入但流传于民间,而由历代补遗者自唐诗选本等集中辑出之作。

柯镇昌[9](2011)在《战国散文文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战国散文文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文本包含出土文献、传世文献中的散文作品以及史传散文中着录的成文,系统地探讨了战国时期散文文体的大致风貌。其中涉及的散文文体有论、说、命令、律令、檄、谏、议、对、表、盟、誓、诅、祝、书、传记、典记等多种,论述的内容涉及到这些文体的概念辨析、溯源分类、体制特征、风格风貌、文化意蕴、嬗变历程、后世影响等。本文的绪论部分简要交代文章的选题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和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等。第一章主要论述战国时代的名称、分期与特征、文体的概念与分类,战国散文的基本概况及其文体分类,探讨战国散文在文体分类与界定时的特殊性与解决方法。第二章以战国论体为研究对象,认为战国论体文按照体式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语录式、对话式、寓论式、专论式和解注式五种。第三章以战国说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战国游说、传说和小说的概念、体制和风格特征。第四章以战国诏令类文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战国命令体、律令体和檄体的概念、体制及后世流变。第五章以战国奏议类文体为研究对象,探讨战国谏体、议体、对体和表体的概念、体制及写作特色。第六章以战国祝盟类文体和书牍类文体为研究对象,探讨战国盟誓载书、诅祝文及书信等文体的大致风貌。第七章以记体文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战国传记、典记的概念、写作规范与风格特征。通过上述考察,本文得出以下一些结论:第一,战国时期是散文文体进一步发展和成熟的时期,尽管后世多种文体在此时还没有出现,但其文体功能、体式及风格特征已经逐步显现并不断成熟。第二,战国时期各种散文文体的创作以论体和说体最为丰富,占据了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中的绝大部分。战国散文以议论、记叙为主,抒情散文颇为少见。在体式上既有思路多变、不拘一格的诡异之文,也有大量形式单一的公式化文章。第三,多种战国散文文体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记言服务,记言是文章的主体和精华。第四,在艺术手法上,各种文体的散文都注重修辞,尤喜对偶和引经据典,不以推理为能;又其语言风格多样,虽不乏瑰丽之辞,但总以简明洗练为主。第五,战国散文中的虚构成分日渐增多,是其文学性显着提升的重要因素。先秦散文经历了由记述到告述和追述,再到表述和论述,最后到注述和拟述的过程。战国时期是记述、告述以及表述和论述日渐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也是拟述正式出现的重要时期。拟述的出现,对于文学走向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王凤玲[10](2009)在《唐代书信研究 ——以干谒、论文、论史书信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书信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又称书札、书牍、尺牍、书简等。其题材广泛、形式自由、表达方式多样,作者可以不拘绳墨,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心声。历代文人,多有书信作品传世。本文选取唐代书信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当时的取士制度、政治变革、古文运动、修史风气,对干谒、论文、论史三类书信进行重点考察。全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书信的研究现状,界定研究范围。在书信研究史上,刘勰具有开创之功,《文心雕龙·书记》篇不仅从宏观上概括了书信的发展源流、文体特点,而且从微观上品评了各代的书信名篇。但自此以后,在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书信这一文体并未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文人对书信的评论多散见于文章选集的序言当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书信研究逐渐升温,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大致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总结某个时段书信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点,这些时段主要是汉代、建安时期、西晋、东晋、六朝,唐代及唐以后各朝的书信少有人涉及;二是探究个体作家书信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貌,这些个体作家多为历史上的着名文人如嵇康、王羲之、柳宗元、苏轼、袁宏道等人,唐代文人中只有柳宗元的书信受到关注。鉴于此,笔者以唐代书信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范围的界定上,借鉴萧统等人的文体分类方法,确定本文所论唐代“书信”是指私人往复之“书”,而致君王的“上书”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章梳理先秦至唐代书信之文的发展脉络。首先对书信的概念进行辨析,列举古人常用的书信别称。其次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四个阶段,描述书信之文的演变轨迹。先秦是书信的萌芽期,有学者将《尚书·君爽》视为书信之祖,虽然对于这一论断学界尚存争议,但此文有明确的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感情真挚,已具备书信的基本特征。亦有学者将《左传》中记载的《郑子家与赵宣子书》视为书信的起源,此书内容以说理为主,语言简质,文风朴实,但几乎没有个人色彩,类似于各国之间处理政务的“国书”,尚未与公文脱离。到了战国时期,乐毅《报燕惠王书》叙述个人遭际,言辞恳切,个人色彩浓厚,书信开始从“公文”向“私文”过渡。汉代书信与公文脱离,独立发展,成为个人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汉代书信的题材内容逐渐丰富,佳作迭出,其形式以散句为主,行文自然流畅,语言质朴,直抒胸臆,不事藻绘。魏晋南北朝时期,书信的题材更为广泛,抒情性更浓,艺术性增强,出现了骈文书信,辞藻华丽、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用典工稳,在形式美上臻于极致。初唐书信仍受六朝骈俪之风的影响,其后逐渐回归汉代书信质朴、散行的特点。在内容上,唐代书信寄托友情、亲情的题材减少,而言仕进、论事功、谈学问的内容增多。书信抒发闲情逸致的作用减退,言事说理的实用功能增强,这是唐代书信与唐前书信的显着区别。第二章研究唐代干谒书信。按干谒主体的身份,唐代干谒书信大致可分为布衣之士、科举之士、位卑之官、贬官的干谒书信四类。布衣之士的干谒书信主要出现在初盛唐时期,此时帝王励精图治,屡下求贤诏书,官员以荐士为荣,激励了布衣之士自举的信心,其干谒书信充溢着纵横之气、侠义之风。科举之士的干谒书信,多为求仕而作,亦有乞钱者,这一方面体现了他们急于实现自我价值的仕进之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士人在窘迫的生活环境中的无奈和心酸。位卑之官的干谒书信,或指陈时政之弊,或倾诉失意之情,作者自我期许甚高,不甘心沉沦下僚,上书干谒执政者,以求不次之用。贬官的干谒书信,多反思人生,分析被贬的原因,描写贬地悲苦的生活,回味昔日情谊,感情成份较浓,生命体验深刻,读来真切感人。研究唐代干谒书信,对干谒对象的考察亦不可或缺,干谒对象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干谒书信的内容、行文风格、情感抒发以及干谒效果,唐代干谒书信的写作对象,范围十分广泛,其要者有三,分别是宰相、方镇节帅和知贡举。第三章探讨唐代论文书信。唐代古文运动兴起,柳冕、韩愈、柳宗元、李翱、皇甫浞、孙樵等古文家并无系统的理论着作,他们的观点,主要见于致师友、弟子的书信中,细心解读这些书信,古文家的理论主张就清晰展现出来。柳冕论文书信共有七篇,数量虽多,但观点比较单一,他主张尊经术、美教化、移风俗、变文章,对于注重物色描绘、文辞藻饰之文,一律抹杀,此外,对于文、道、情、气的关系,柳冕书信中亦有论述。韩愈论文书信重在阐述文道关系、传授为文之法、品评后辈之文、批判时文之弊。柳宗元论文书信的主旨是去名就实、以文明道、阐述为文之法、因材施教,其中有些观点和韩愈相近,但同中有异。李翱论文书信,融合前辈的观点,兼收并蓄,其主张通达而圆融。皇甫浞论文三书,皆主“奇”,未免偏执,孙樵虽自称师承皇甫浞,但从其论文书信来看,他的观点,对皇甫湜有所修正,避免了极端倾向。第四章分析唐代论史书信。唐代修史之风盛行,许多文人有着浓厚的着史志趣,其书信常讨论史学问题。唐代论史书信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申明史官职责,唐代文人对史官职责有着不同看法,韩愈《答刘秀才论史书》和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就此问题展开辩论,思想互相交锋。二是界定史才标准,刘知几《答郑惟忠史才论》将“才、学、识”立为衡量史才的标准,其后李翱、孙樵在其书信中对史才标准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三是阐述史法,史法即史书写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涉及如何取舍史料和运用语言等问题,元稹、柳宗元、李翱、孙樵等大的书信对这一问题皆有论述。四是批评史馆之弊,刘知几《上萧至忠论史书》批评了唐代史馆存在的五大弊端:史官过滥、史料难觅、权贵横加干涉、史无准的、监修失职。五是透露了个别文人的狭隘史观,唐代大多数文人的史观都比较通达,但亦有个别文人,由于过分宗经尊儒,史观流于狭隘,从柳冕《答孟判官论宇文生评史官书》与陆龟蒙《复友生论文书》中可以看出这一点。结语部分总结干谒、论文、论史书信在结构、语言、修辞上的特点,反思本文的不足之处,为将来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指出方向。附录部分辑录《全唐文》书信,制成简明目录,以备参考。

二、韩愈和三苏干谒书信辨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愈和三苏干谒书信辨异(论文提纲范文)

(1)韩愈书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韩愈书信的创作背景和分类
    第一节 韩愈书信的创作背景
        一、韩愈书信创作的社会背景
        二、韩愈书信创作的个人背景
    第二节 韩愈书信的分类及内容
第二章 韩愈书信中的情志表达
    第一节 罹遭坎坷时的耿耿之心
    第二节 匡时济世时的雄壮之情
    第三节 干谒求进时的卑恭之意
    第四节 作为良师益友时的真挚之情
    第五节 直言极谏时的凛然之骨
第三章 韩愈书信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句式多变,挥洒自如
    第二节 善用修辞,妙语连珠
    第三节 遣词造句,严谨得体
    第四节 义理明晰,思辨雄健
    第五节 真情浸润,如话家常
第四章 韩愈书信与唐代古文运动
    第一节 韩愈书信对古文运动的作用
        一、解释古文之义
        二、宣扬古文思想
        三、阐释古文文论
    第二节 古文运动对韩愈书信的影响
        一、赋予韩愈书信古文之气格
        二、缔造韩愈书信文体之精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黄公度《莆阳知稼翁文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关于黄公度其人其事的研究成果
    二、学界对《莆阳知稼翁文集》的研究
第一章 黄公度的仕宦和交游
    第一节 状元登第及原因探讨
    第二节 黄公度的仕宦
    第三节 黄公度交游考
第二章 《莆阳知稼翁文集》的成书过程与版本研究
    第一节 《莆阳知稼翁文集》的成书过程
    第二节 《莆阳知稼翁文集》版本略述
    第三节 《莆阳知稼翁文集》的着录与流传情况
第三章 黄公度诗文研究
    第一节 文章研究
    第二节 诗歌研究
    第三节 词作研究
结语
凡例
卷一 赋
    省试天子以德为车赋
    解试和戎国之福赋
    解试贤人国家之利器赋
    仙霞道中阻雨
    题金沙驿
    过使华亭悼七友
    奥村晚望
    初秋夜坐
    久雨阻西郊之游
    和宋永四兄集句泳
    会同年共乐台
    贺孙史君(盖)
    次韵宋永兄伤时二首
        其一
        其二
    和徐子由(寿仁)题昼寂轩
    戏集老杜句再和
    次方咨谋(畴)韵贺郑宋英弄璋
    松峰庵即席示同年
    侯诸同年和章久之无耗再用前韵
    庚申元日
    陪孙史君宴归路口占呈应求宋永二兄
    早春红梅盛开有感
        其一
        其二
    正月晦日寄宋永兄
卷二诗
    和陈应求(俊卿)韵兼呈方次云(翥)
    次云见过留宿有诗因赓其韵
        其一
        其二
    家童得王庆长(宓)消息知尚留浙中待秋举
    春日怀王庆长
    久不得浙耗
    赠弟(桂)稚圭别
    寄呈察推二兄廷直(埴)
    漫成
    千里共明月
    乌影度寒塘
    和余子美(洵)即事二首
        其一
        其二
    夏日陈应求见访
    苦热
    秋兴二首
        其一
        其二
    和宋永兄咏荔支用东坡刑字韵四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寄林谦之(光朝)
    方次云伏枕久不入城独宿知稼堂有怀
    赠日者黄明远
    迓泉守晚宿囊山
    慈竹
    返照
    倚薄
    迓杨守宿九峰
    偕方次云饯孙守月下同归戏成
    奉别王宰先之
    醉中别李元泰(宇)
    和陈应求春日见寄
    和余子美春日缓步
    山行即事二首
        其一
        其二
    宿鵞峰庵题壁兼呈林孚卿桴诸友
    和龚实之(茂良)闱虏人败盟
    和宋永兄春日闲居
    喜雨
    偕徐子由余子侯陈应求游虎邱岩偶题壁韵叶因分字联句
    题翠峰寺西轩
    送龚实之赴官南安十韵
    暮春山间
    闲居
    次韵余子侯游石泉
    秋日晚晴怀南山旧游
    寄方次云
    悲秋
    和郑叔友(厚)题真如
    和方次云至日作
    上汪内相生日(藻)
    送郑察推叔友罢官之潮阳二首
        其一
        其二
    和蔡司法赏南安之什
卷三诗
    春雨中会西山佛迹
    陈晋江以壬戌四月上澣宴同僚于二公亭
    越十日陪史君汪内翰复来
    再别郑叔友兼寄方次云
    三月三十日郊外即事
    夜坐梅树下率尔有作
    和汪端中陪府君游东湖
    晚自柬湖携藕花归儿辈争插盆池香艳不歇亦供两日嗅翫因成小诗
    壬戌中秋沿檄行县与龚实之同宿于琴泉轩
    寅之有诗复次其韵
    早发延福道间偶作因以录呈
    陪寅之登姜峰绝顶镌石留名
    郑山铺用实之韵
    晚泊桃源驿奉怀幕府诸公
    秋早热甚尤苦登陟肩舆中戏成古风
    宿齐云寺
    题凤凰寺
    凤凰寺夜坐联句
    题凉峰
    题云台寺
    闻太母还舆喜极成歌
    题大盈驿壁
    和李元泰艳歌(宇)
    拟上张丞相
    惜别行送林梅卿(大鼐)赴阙
    送汪内相移镇宣城
    九日
    还家
    早发东城迓宪车
    暮春宴东园方良翰(喜)有诗入夏追和
    自法石早归
    和南安余宰题翠阴亭致爽轩二首
        其一
        其二
    癸亥秋行县夜寓下生院倦甚慨然有归欤之兴戏用壁间韵以与石泉盟云
    晚泊同安林明府携酒相过戏集杜陵句为醉歌行
    贺吕守(用中)
    题定光寺
    思归
卷四诗
    张云翔采兰堂(搏)
    次韵陈宜中(丰)携诗见访
    别方良翰
    题诗口铺
    过白衣庄
    题化度寺竹间亭
    行安溪道中
    道间即事
    别吕守三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白沙夜闻滩声
    大水二首
        其一
        其二
    题分水岭两绝
        其一
        其二
    题崇安驿
    题紫溪驿
    至日戏题天福寺
    至日题江山驿
    上陆盐生辰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和泉上人
    迄元会诗
    除夜
    元日次良翰韵
    题方民瞻(恺)草堂
    和韵陈贤良华表
    试院中蒙相君惠茶和钱教授韵
    将放榜用钱韵
    雨后陪省中诸公游竹合
    将归
    离临安
    题须江驿诗後
    题白沙铺
    和超然翁韵二首
        其一
        其二
    不见
    御赐阁额二首
        其一
        其二
    西湖会同年和巫子先(汲)韵
    黄宪生朝诗三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送陈应求赴官
    送弟(童)士季赴永春
    无题
    送外兄方卿(廷寅)公美赴广东宪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其六
        其七
        其八
        其九
        其十
卷五诗
    和宋永兄罢官还家途中见寄四绝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送余子美归淮上
    西郊步武地春将老矣不能一往朝吉妷今日为邀头澁雨大作非惟人心难并止或尼之其天乎枕上得小诗资宋永兄一噱因呈昔游兄弟速寻旧盟勿为天攻公所玩
    己巳九日陪陆史君宴共乐台和庄悴韵
    和宋去华(藻)爱日楼之什
    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其六
        其七
        其八
    和史君邵农之什
    三瑞堂
    庚午秋观进士入试
    次韵宋永兄白发
    回文绝句
    赠炊僮
    和苏伯承题恂恂轩
    春日书怀
    次韵宋永兄春日放言寄秉彝(端)广文兄
    唱和盈轴而燕集未期小诗请广文兄为遨头
    宋永兄见和春怀再赋仍约秉彝寻春西郊
    宋永兄一访青帝而黄婆作恶累日戏作小诗问安
        其一
        其二
    次韵宋永兄感旧
    再用韵
    三用韵
    四用韵
    五用韵
    雨後春游
    雨後行花圃
    偶成
    赠泉守赵表之(令衿)
        其一
        其二
    春日宴共乐台
    秋夜独酌
    午睡起得富沙信
    题顺济庙
    冬日道间
    赠延福端老
        其一
        其二
卷六诗
    将赴高要官守书怀
    题瘦牛岭
    中秋西江上
    贺刘史君(仿)
    南来苦热戏作
        其一
        其二
    方帅务德(滋)生朝三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和谢单推宋卿(普)惠诗
    寄题方机宜(洪)恕斋稚川
    官舍间居
    谢傅参议彦济(雱)惠笋用山谷韵
    桂阳宰胡达信(水孚)同年见赠三首次韵
        其一
        其二
        其三
    题绿阴堂
    和郑邦连主簿(元之)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贺陆盐(允济)
        其一
        其二
    题潮阳石塔寺
    与方稚川
    与洪景伯(适)
    题师吴堂
    题七星岩
    赴南恩道间和杨体南(延禧)三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邵监(本)携诗相访用集中间居韵作小诗为谢
    再用韵抒怀
    西园二首
        其一
        其二
    和邵观复(本)见赠
    西园招陈彦招同饮
    再用韵
    镊白
    秋城晚望
    秋旱祈雨
    贺郑漕三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体南先生戒途有日赋诗为别三复黯然敢和高韵奉送言不逮情聊以塞白耳
        其一
        其二
卷七诗
    和章守(元振)三咏
        右包公堂
        右清心堂
        右披云楼
    次韵弟师白(庚)至日及弄璋之什二首
        其一
        其二
    立夏日有感
    春思
    对瓶花独酌
    恩平灯夕忆上都旧游呈座客
    方斛石菖蒲
    石博山
    张运干(才邵)和绿阴堂用韵为谢
    自恩平还题嵩台宋隆馆二绝
        其一
        其二
    洪景卢(迈)赋素馨有遐陬不遇赏拔之叹戏作小诗反之
    和宋永兄围棋青字韵因成五绝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其五
    送陈景明(诚之)尚书赴召四首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次韵林梅卿尚书新塘之什
    乙亥岁除渔梁村
    仙霞道中
    次师白弟元日韵
    次韵李元泰(宇)见赠
    别陈景明
        其一
        其二
    挽乐全宋丈二首
        其一
        其二
    挽朱师禹母二首
        其一
        其二
    挽方有成教授
    挽林惠州深父
        其一
        其二
    挽张直讲圣行
        其一
        其二
    挽蔡公南别驾
        其一
        其二
    挽欧阳夫人许氏
        其一
        其二
    挽方仲及(时)签判
        其一
        其二
    挽蔡子应(枢)郎中
        其一
        其二
    挽颅德将(汝美)别驾
    挽吴君与(公诫)大夫
    挽方宋贤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挽陈夫人卓氏二首
        其一
        其二
    挽林闻远
    挽赵若愚母
    挽十一伯奉议
        其一
        其二
        其三
        其四
卷八奏议
    上殿劄子
    第二劄子
    邢孝扬覆谧议
    书
        上陈尚书
    表
        代谢御书表
        代贺册皇后表
卷九 启
    谢叶帅荐举
    谢馆职
    谢宫祠
    答王守(辟章)
    谢授肇庆倅
    谢举陞陟
    肇庆韩黯交代
    肇庆刘守(仿)
    又
    上邓盐(文饶)
卷十
    贺林谏议梅卿(大鼐)
    回四会宰陈亮功
    谢惠生日诗
    回谭解元(惟寅)
    迎黄宪(应南)
    贺方帅务德移福州(滋)
    权南恩谢诸司
    贺陈帅季任(桷)
    迎郑漕才仲(鬲)
    回黄高州(德初)
    贺陆漳州(涣)
    回梁文学(作心)
    贺林高州交印
    罢任谢黄宪
    谢参政
    贺章盐(元振)
    考功谢沈参(该)
    谢汤枢(思退)
    谢陈内翰(诚之)
卷十一记
    兴化军重建军学记
    序
        送同年林嘉言(孔彰)序
        送郑少齐赴官严州序
        送汪守怀忠(待举忠甫)序
    跋
        跋林襃世子字说
    行状
        颖川太夫人卓氏行状
    青词
        设醮青词
        赴官设醮青词
    祝祭文
        权南恩谒夫子庙
        焚告文
        代吕守祭赵丞相(挺之)夫人迁葬
        代吕守祭赵倅(棣)文
    词
        点绦唇
        千秋岁
        菩萨蛮
        青玉案
        卜算子
        好事近
        菩萨耸
        卜算子别士季弟之官
        眼儿媚梅词二首,和傅参议韵
        朝中措
        又雪梅二首,贺方帅生朝,并序
        一剪梅
        满庭芳
        浣溪沙时在西园偶成
        满庭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李文公集》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李翱生平、交游和《李文公集》的着录、版本
    第一节 李翱生平仕宦
    第二节 李翱的交游
    第三节 《李文公集》的着录、版本
第二章 李翱思想研究
    第一节 李翱的文学思想
    第二节 李翱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李翱的政治思想
    第四节 李翱的史学思想
第三章 《李文公集》注
    凡例
    《李文公集·序》
    第一卷 赋三首
        感知己赋
        幽怀赋
        释怀赋
    第二卷 文三首
        复性书上
        复性书中
        复性书下
    第三卷 文三首
        平赋书
        进士策问第一道
        进士策问二首
    第四卷 文七首
        从道论
        去佛斋
        解惑
        命解
        帝王所尚问
        正位
        学可进
    第五卷文八首
        知凤
        国马说
        截冠雄鸡志
        题燕丹传後
        拜禹言
        送冯定序
        杂说二首
    第六卷 书四首
        荅韩侍郎书
        荅独孤舍人书
        荅皇甫湜书
        荅朱载言书
    第七卷书六首
        论事於宰相书
        劝裴度不自征书
        荐士於中书舍人书
        谢杨郎中书
        与陆傪书
        荅侯高第二书
    第八卷 书六首
        荐所知於徐州张仆射书
        与淮南节度使书
        贺行军陆大夫书
        劝河南尹复故事书
        寄从弟正辞书
        与翰林李舍人书
    第九卷 疏七首
        论事疏表
        疏用忠正
        疏屏奸佞
        疏改税法
        疏绝进献
        疏厚边兵
    第十卷 议状六首
        百官行奏状
        陵庙日时朔祭议
        与本使李中丞论陆巡官状
        与本使杨尚书请停率修寺观钱状
        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
        与故度支李尚书事状
    第十一卷 行状实录三首
        韩吏部行状
        岭南节度使徐公行状
        皇祖实录
    第十二卷 碑传四首
        高愍女碑
        杨烈妇传
        东川节度使卢公传
    第十三卷 碑述三首
        平原郡王栢公碑
        左仆射传公碑
        陆歙州述
    第十四卷 墓志五首
        左仆射杨公墓志
        独孤常侍墓志
        任工部墓志
        故处士侯君墓志
        叔氏墓志
    第十五卷 墓志六首
    第十六卷 祭文十四首
        祭韩吏部文
        祭独孤中丞文
        祭韦相公文
        祭卢大夫文
        祭杨仆射文
        祭李賔客文
        祭峡州李使君文
        祭从弟少监文
        祭刘巡官文
        祭钱巡官文
        准制祭伏波神文
        祭天中王文
        祭灊山神文
        於湖州别女足娘墓文
    第十七卷 杂着八首
        行己箴
        陆傪槛铭
        泗州开元寺锺铭
        舒州新堂铭
        江州南湖堤铭
        赵州石桥铭
        解江灵
        数奇篇
    第十八卷 杂着八首
        来南录
        题桄榔亭
        题峡山寺
        题灵惊寺
        五木经
        韦氏月录序
        何首乌方录
        戏赠诗
    据《全唐文》补遗
        代李尚书进画马屏风状
        断僧相打判
        断僧通状判
        答泗州开元寺僧澄观书
        八骏图序
        卓异记序
        辨邪箴
        秘书少监史馆修撰马君墓志
        仲尼不历聘解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中国古代类书史视域下的隋唐类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类书的定义
    二、类书的起源
    三、学术史回顾
    四、主要观点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类书的兴起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类书初兴的背景
        一、文化发展所需
        二、开创新体裁的学术追求
        三、文献的积累提供了资料来源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类书的兴起
        一、《皇览》首创类书体裁
        二、逐渐兴起的官修类书
        三、初具规模的私修类书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类书的主要特点
        一、分类思想的形成
        二、分类体系的初建
        三、分类功用的凸显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隋唐类书的修撰状况
    第一节 隋唐类书演进的背景
        一、盛世修撰类书的功业
        二、文化融合促进类书的发展
        三、科举制度催发类书的修撰
        四、各类专门知识查找的新需要
    第二节 隋唐官私类书的大量问世
        一、官私类书的概况
        二、《北堂书钞》
        三、《艺文类聚》
        四、《初学记》
        五、《白氏六帖》
    第三节 敦煌唐写本类书的发现
        一、《励忠节钞》
        二、《籯金》与《略出籯金》
        三、《类林》与《琱玉集》
        四、《兔园策府》
        五、《新集文词九经抄》、《珠玉抄》和《应机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隋唐类书分类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百科全书”思想的形成
        一、包罗万象之分类理念的深化
        二、事文兼收之类书新理念的产生
    第二节 文献应用思想的确立
        一、可供借鉴的资料汇总
        二、诗文创作备用的资料库
        三、普通大众启蒙的教科书
        四、科举应试的参考文献
    第三节 类分思想的演进
        一、类分方式的发展
        二、部、子目分级方式的确立
        三、部类设置的严密性
    第四节 目录分类思想的变化
        一、隋唐之前的目录分类
        二、隋唐时期的目录分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隋唐类书分类的特点
    第一节 分类结构模式的完善
        一、综合类书结构框架的奠定
        二、多级分类框架的形成
    第二节 “事文一体”新体系的形成
        一、“事文一体”之雏形
        二、“事文一体”之初创
        三、“事文一体”之演进
    第三节 文献剪裁方法的创新运用
        一、互着别裁法
        二、参见法
        三、按注法
        四、目录卷法
        五、类目注释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隋唐类书使用功能的拓展
    第一节 类书的本体功用
        一、体现统治者的政治意图
        二、临事取用方便检索
        三、储材待用备文章之助
    第二节 隋唐类书新功用之应试备用
        一、类书应试备用功能产生之特定背景
        二、科举制度对类书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 类书的新功用之蒙学教育
        一、蒙学类书与蒙学教育
        二、《初学记》之蒙学教材属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隋唐类书目录学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类书的目录学归类
        一、《皇览》的目录学归类及其疑问
        二、《隋志》归类书于子部杂家
        三、《旧唐志》首列类书为“事类”
        四、《新唐志》改“事类”为“类书”
    第二节 类书的大量出现需要独立类别
        一、秉承文治理念之官修类书
        二、私修类书凸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
        三、类书质量的不断提高
    第三节 类书实用价值的提高
        一、受众下移的整体趋势
        二、实用价值的提高
        三、流传的广泛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隋唐类书的文献价值与存在不足
    第一节 文献价值
        一、资料汇总
        二、校勘古籍
        三、辑录佚书
    第二节 存在不足
        一、引用不注出处
        二、分类重复
        三、版本不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隋唐类书发展对宋以后类书繁荣的影响
    第一节 分类体系奠定了宋以后类书的格范
        一、“事文一体”体例的继承
        二、类分体系的发展完善
        三、类书子目的丰富细密
    第二节 “百科全书”功用确立了宋以后类书编撰的原则
        一、综合性类书的大型化
        二、包罗万象理念之范畴扩大
    第三节 “资料汇编”特性促进了宋以后类书的繁荣
        一、大型综合性类书功能的深化
        二、科举应试类书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三、专门性类书的出现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清代散文语言审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清代散文语言审美思想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 中国古代四种主要的语言观
        一、人学视角下的儒家语言观
        二、自然视野中的道家语言观
        三、自我心性中的佛禅语言观
        四、创作实践中的诗家语言观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语言观的生成逻辑与本质特征
        一、中国古代文学语言观的生成逻辑
        二、中国古代文学语言观的本质特征
第二章 清代散文语言审美思想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明清之际的散文语言审美思想
        一、黄宗羲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二、顾炎武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三、王夫之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第二节 清代前期的散文语言审美思想
        一、侯方域、魏禧、汪琬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二、魏际瑞、张谦宜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三、方苞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第三节 清代中期的散文语言审美思想
        一、刘大櫆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二、姚鼐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三、程廷祚、戴震、焦循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四、章学诚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五、恽敬、阮元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第四节 晚清的散文语言审美思想
        一、曾国藩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二、刘熙载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三、梁启超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四、章炳麟的散文理论与语言审美观
第三章 清代对散文语言的审美探讨
    第一节 创作层面——语言的生成
        一、作家修养与语言之关系
        (一)品德修养
        (二)艺术涵养
        (三)学问积累
        二、语言创造法度
        (一)学古之法
        (二)修辞之法
        三、语言创造要求
        (一)求实
        (二)求自然无心之妙
        (三)求达
    第二节 文本层面——语言的呈现
        一、形式层——览之有色,扣之有声
        (一)览之有色
        (二)扣之有声
        二、意义层——不尽之尽
        (一)言有尽而意无尽
        (二)玩之有不尽之味
        三、语言的审美风格
        (一)简而明
        (二)雅洁
    第三节 鉴赏批评层面——语言的读解
第四章 清代散文语言审美思想的价值及影响
    第一节 对传统的总结和深化
        一、对经典概念与范畴的深化
        二、系统化的语言审美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二节、为文学的现代化开路
    第三节、对当下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言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一 “学术文化”的概念
        二 研究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一 研究现状
        二 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唐代前期学术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唐代以前的学术积淀
        一 哲学
        二 宗教
        三 文史
        四 其他成果
    第二节 唐代前期的学术氛围
        一 社会环境
        二 文化政策
        三 人文风尚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儒释道“三教”研究
    第一节 儒学研究
        一 综合研究
        二 专书研究
        三 其他着述
    第二节 佛学研究
        一 佛经翻译
        二 宗派的发展
        三 佛学着述
    第三节 道教研究
        一 道藏整理
        二 道经研究
        三 其他论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史学研究
    第一节 史学理论
    第二节 前代史研究
        一 前代史的编订
        二 前代史的注疏
    第三节 当代史编撰
        一 实录与国史
        二 政书类着作
        三 刑法类着作
        四 姓谱类着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学研究
    第一节 文学理论
    第二节 诗歌
        一 诗歌创作
        二 诗格
    第三节 散文
        一 散文创作
        二 《文选》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艺术研究
    第一节 书画
        一 书法
        二 绘画
    第二节 乐舞
        一 音乐
        二 舞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学研究
    第一节 天文历算
        一 天文
        二 历法
        三 算学
    第二节 医学
        一 医学教育
        二 医药学成就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特征
    第一节 时代特征
        一 过渡期
        二 转型期
        三 兴盛期
    第二节 区域特征
        一 北方地区
        二 南方地区
    第三节 文化交流
        一 内部交流
        二 中外交流
    本章小结
余论
    第一节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地位
        一 在唐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地位
        二 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影响
附表:唐代前期学者本贯分布与学术成果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唐人选唐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唐人选唐诗的界定
    二、唐人选唐诗研究综述
    三、本文的总体目标与主要论题
第一章 “选学”兴盛与唐人选唐诗的历史、地域因缘
    第一节 从“汉书学”到“文选学”:史与文的嬗变
        一、“汉书学”的繁荣
        二、“文选学”的兴起
    第二节 从宫廷史学到宫廷文学:科举的意义
        一、宫廷修史与游宴唱和
        二、科举变革与诗赋取士
    第三节 “文选学”与唐人选唐诗的意义
        一、李善与“文选学”转向
        二、《文选》与唐人选唐诗的历史因缘与示范意义
        三、《文选》与唐人选唐诗的地域因缘与学术中心
第二章 类书兴盛与唐人选唐诗的模式
    第一节 类书的兴起
    第二节 类书与唐诗
    第三节 唐人选唐诗的模式:《翰林学士集》、《唐写本唐人选唐诗》
        一、《翰林学士集》
        二、《唐写本唐人选唐诗》
        三、《才调集》的抄撮来源与诗歌归属补正
第三章 价值衡定:唐人选唐诗的文献与文学意义
    第一节 文献价值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与诗歌创作的互动
    第三节 文学价值与批评价值
第四章 崔融与《珠英学士集》
    第一节 研究回顾
    第二节 编撰过程:《三教珠英》、《珠英学士集》与珠英学士关系探微
    第三节 编排方式:“官班为次”再考
    第四节 选本特色:悲慨之风与过渡性质
    第五节 选本意义
    第六节 余论:李峤《杂咏》与崔融《唐朝新定诗格》
第五章 :殷璠与《丹阳集》、《荆扬挺秀集》、《河岳英灵集》
    第一节 殷璠生平及相关问题
        一、殷璠生平辨析
        二、天宝三载——盛、中之变新解
    第二节 《丹阳集》所录诗人“仕宦不达”考辨
    第三节 《河岳英灵集》再考
        一 储光羲与《河岳英灵集》
        二 殷璠与《河岳英灵集》
        三 杜甫与《河岳英灵集》
    第四节 《荆扬挺秀集》新证
第六章 元结与《箧中集》
    第一节 研究价值
    第二节 编纂过程
    第三节 《箧中集作者事辑》补正举例:王季友生平补正
    第四节 《箧中集》版本流传考
        一 版本源流
        二 《箧中集》补校
    第五节 《箧中集》的文学思想
        一、复古思想
        二、写实精神
    第六节 《箧中集》的选本意义与主体追求
        一、选本意义
        二、主体追求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皎然集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思路
    三、本研究的创新
第一章 皎然生平考
    第一节 皎然名字与家世考
        一、皎然名与字考
        二、皎然籍贯与家世考
    第二节 皎然生卒年及出家时间考
        一、皎然生年考
        二、皎然出家时间考
        三、皎然卒年考
    第三节 皎然集所见皎然行止考述
    第四节 皎然佚着辑考
        一、《儒释交游传》与《内典类聚》
        二、《号呶子》
        三、《茶诀》
        四、《湖州皎然和上斋文》
        五、《渠南乡集》
    小结
    附表一 皎然集所见交往人物身份统计表
第二章 皎然集版本流变考
    第一节 皎然集的编纂
        一、编纂经过
        二、成书原因
        三、编次方式
        四、书名疏证
    第二节 皎然集版本流传考
        一、唐代
        二、宋代
        三、明代
        (一) 钞宋本
        (二) 补遗本
        (三) 分体刊本
        (四) 一卷本
        四、清代
        五、钞宋本系统与补遗本系统之比较
    小结
第三章 现存皎然集明清传本考
    第一节《昼上人集》十卷六种
        (一) 明·钱榖抄本《昼上人集》十卷
        (二) 明·叶氏赐书楼抄本《昼上人集》十卷
        (三) 明·冯舒抄本《昼上人集》十卷
        (四) 清·佚名抄本《昼上人集》十卷
        (五) 《四部丛刊》本《吴兴昼上人集》十卷
        (六) 清初佚名抄本《昼上人集》十卷
    第二节《杼山集》十卷三种
        (一) 明·湖东精舍抄本《杼山集》十卷(存一至七卷)
        (二) 清·钱谦益抄校本《杼山集》十卷
        (三) 清·张承焕藏抄本《杼山集》十卷
    第三节《皎然集》十卷一种
        (一) 清·绣佛斋抄本《皎然集》十卷
    第四节《杼山集》十卷补遗一卷四种
        (一) 明·毛晋汲古阁刻本《杼山集》十卷补遗一卷
        (二) 清·《百家唐诗》抄本《杼山集》十卷拾遗一卷,明·赵琦美补遗
        (三) 清·卢文弨校抄本《杼山集》十卷补遗一卷
        (四) 清·《四库全书》本《杼山集》十卷补遗一卷
    第五节《唐皎然杼山集》四卷本一种
        (一) 明·张睿卿编刊本《唐皎然杼山集》四卷
    第六节《皎然诗》一卷本四种
        (一) 宋刻《唐僧弘秀集·皎然诗》
        (二) 明刻《唐百家诗·唐皎然诗集》一卷
        (三) 明钞《唐四家诗·唐皎然诗集》一卷
        (四) 清刻《唐人五十家小集·唐皎然诗集》一卷
    第七节《皎然诗》八卷本一种
        (一) 清·钱谦益、季振宜递辑《全唐诗·皎然》
    小结
    附表二 皎然集版本源流图
    附表三 现存皎然集一览表
    附表四 现存皎然集各版本诗文数比堪表
    附表五 皎然集历代藏家列表
第四章 皎然集诗作甄别与补遗
    第一节 皎然集补遗诗疏证
    第二节 皎然集重出、误收诗文考释
        一、他人诗文误入皎然集者
        二、皎然诗误入他人集者
        三、本集重出者
        四、本集不载而有他本误作皎然者
    第三节 附表六 皎然误收、重出诗一览表
    第四节 集外诗补遗
        一、《登岘山观李左相石罇联句》
        二、《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
        三、《(与耿漳)水亭咏风联句》
        四、《(又)溪馆听蝉联句》
        五、《竹山连句题潘(氏)书(堂)》
        六、《五言夜集联句》
    小结
结语
附 皎然与颜真卿部分交游诗系年考
    1、《五言陪颜使君饯宣谕萧常侍》,大历十一年秋作
    2、《同颜使君真卿岘山送李法曹阳冰西上献书,时会有诏征赴京》,大历十二年春作
    3、《五言奉贺颜使君真卿二十八郎隔绝自河北远归》,大历十年作
    4、《五言奉同颜使君真卿开元寺经藏院会观树文殊碑》,大历八年十月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9)战国散文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状况
    三、本选题的期待效果、研究方法和难点
    四、关于写作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说明
第一章 战国散文文体概貌
    第一节 战国时代综述
    第二节 战国散文创作概貌
    第三节 战国散文文体的界定与分类
第二章 论体文
    第一节 论体辨析
    第二节 语录式论体文
    第三节 对话式论体文
    第四节 寓论式论体文
    第五节 专论式论体文
    第六节 解注式论体文
    本章结语
第三章 说体文
    第一节 说体辨析
    第二节 游说文
    第三节 传说
    第四节 小说
    本章结语
第四章 诏令类文体
    第一节 命令体
    第二节 律令体
    第三节 檄体
    本章结语
第五章 奏议类文体
    第一节 上书体辨析
    第二节 谏体
    第三节 议体
    第四节 对体和表体
    本章结语
第六章 祝盟类与书牍类文体
    第一节 盟誓载书
    第二节 祝诅文
    第三节 书牍类文体
    本章结语
第七章 记类文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记
    第三节 典记
    本章结语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10)唐代书信研究 ——以干谒、论文、论史书信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先秦至唐书信的发展嬗变
    第一节 书信的概念、别称和起源
        一、书信的概念、别称
        二、书信的起源
    第二节 汉代书信的独立发展
        一、与友人书
        二、夫妻书信
        三、诫子书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书信的艺术化
        一、与友人书——由抒愤变为抒情
        二、绝交书大放异彩
        三、书信钟情于描摹山水
    第四节 唐代书信的继承与新变
        一、山水描写,近乎绝迹
        二、家书弥足珍贵
        三、干谒书信大盛
第二章 唐代干谒书信
    第一节 布衣之士的自荐
        一、初盛唐布衣干谒之风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布衣干谒书信中的纵横之气
        三、布衣干谒书信中的侠义之风
    第二节 科举之士的求仕乞钱
        一、求取"乡贡"资格的干谒书信
        二、"乡贡进士"的干谒书信
        三、"前乡贡进士"的干谒书信
    第三节 位卑之官的呐喊
        一、直言无忌,批判时政
        二、冀就高衢远途,不满于"循资历级"
    第四节 贬官的不平之鸣
        一、心念社稷、思归乡园
        二、感激知遇之恩、宣泄悲愤之情
        三、表达着书之志,陈述无嗣之忧
        四、抑扬对比、希求援引
    第五节 干谒对象之考察
        一、宰相
        二、方镇节帅
        三、知贡举
第三章 唐代论文书信
    第一节 柳冕论文书信
        一、尊经术、美教化、移风俗、变文章
        二、鄙薄淫丽形似之文
        三、阐述文、道、情的关系
        四、文气论
    第二节 韩愈论文书信
        一、阐述文、道关系
        二、传授为文之法
        三、品评后辈之文
        四、批判时文之弊
    第三节 柳宗元论文书信
        一、去名就实
        二、以文明道
        三、阐述为文之法
        四、因才施教
    第四节 李翱、皇甫湜、孙樵论文书信
        一、通达——李翱论文书信
        二、偏于主"奇"——皇甫湜论文书信
        三、对皇甫湜观点的继承和修正——孙樵论文书信
第四章 唐代论史书信
    第一节 论史书信中关于史官职责的争论
    第二节 论史书信对史才标准的界定
    第三节 论史书信对史法的阐述
    第四节 论史书信对史馆之弊的批评
    第五节 论史书信体现出的个别文人的狭隘史观
结语
附录:《全唐文》书信目录
参考文献

四、韩愈和三苏干谒书信辨异(论文参考文献)

  • [1]韩愈书信研究[D]. 谭科.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2]黄公度《莆阳知稼翁文集》校注[D]. 牛小伟. 广西大学, 2017(02)
  • [3]《李文公集》注[D]. 杜群智. 广西大学, 2017(02)
  • [4]中国古代类书史视域下的隋唐类书研究[D]. 王燕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1)
  • [5]清代散文语言审美思想研究[D]. 刘丹. 青岛大学, 2016(02)
  • [6]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D]. 冯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7]唐人选唐诗研究[D]. 石树芳. 浙江大学, 2013(04)
  • [8]皎然集考[D]. 成亚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7)
  • [9]战国散文文体研究[D]. 柯镇昌. 上海大学, 2011(11)
  • [10]唐代书信研究 ——以干谒、论文、论史书信为中心[D]. 王凤玲. 武汉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韩愈和三素的干野书信的区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