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现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现

一、岷江上游考古发现新石器遗址(论文文献综述)

陈剑[1](2021)在《岷江流域2019年度考古工作撷英》文中认为岷江中游地区先秦时期聚落及墓葬考古有新的发现,如宝墩、三观村遗址及五里村、双龙村墓地等;秦汉至元明清时期的遗址与墓地发掘也有不少收获,如大湾墓地、三苏祠式苏轩遗址等;成都中心城区如正府街遗址、东华门遗址等城市考古成果表明秦汉以来的成都核心生活区就在现在的成都市中心。本年度出版了《成都考古发现(2016)》《成都包家梁子墓地考古发掘报告》《川西北高原史前考古发现与研究》等考古发掘报告及简报。"茂县营盘山遗址与古蜀之源"学术研讨会、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90周年研讨及展览等学术研讨活动,有利于提升岷江流域考古研究工作。

陈卫东,周科华,陈剑[2](2021)在《2010年以来四川考古的拓展与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在四川旧石器时代考古、文明起源研究、巴蜀文明研究、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化四川古代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同时,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目标发生了重大转变,基于多学科联合攻关理念下的田野考古,不仅拓展了考古研究领域,也对交叉学科产生了极大影响。面对新时期,四川考古在"大普查、大保护、大利用、大展示"这一观念的引领之下,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做出四川实践。

兰措卓玛[3](2021)在《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欧亚大陆史前跨大陆的物质传播和文化交流是当前国际学术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尤其“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后,对沿线区域间交流路线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青藏高原是欧亚文明交汇的重要区域,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同时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又是人类对高原环境适应的典型区域,研究这一区域早期交流路线的形成与演变对了解青藏高原的早期交流历史,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和模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研究均为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支持下的概念化路线,尚缺少精细化和具体化研究,导致对高原早期人类互动交流的详细演进过程认识十分有限。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自然因子包括海拔、坡度、植被、河流作为成本数据,与新石器-历史时期遗址点数据共同构成研究的数据源,以图作为理论基础,使用GIS工具,将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重建抽象成带权图(网络)上的路径搜索问题,并基于成本最小原则,使用最优路径重建旧石器-历史时期的交流路线。具体操作是使用Arc GIS(ESRI)软件中的本地Python地理处理工具执行脚本计算,使用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模型,重建旧石器时期路线;使用考古遗址点、聚落点构成的节点集,使用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重建新石器-青铜-历史时期路线;最后,结合古气候、考古证据、文献记载等多项证据从人类适应性角度分析其发展演变及驱动因素。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旧石器时期重建路线约10万km,路线整体上从边缘向腹地扩张,从低海拔逐步向高海拔行进,经过延续的长线进入高原高海拔区间,而且通过短线在高海拔区间活动,活动范围遍布整个高原;新石器时期路线总路线长度约为16900km,共提取出15条主干路线,路线主要沿河湟谷地-澜沧江、长江流域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带分布;青铜时期的总路线长度约为16300km,共提取出18条主干路线,在新石器时期路线的基础上,东北部、东部、东南部、西南部的路线整体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长度约为39700km,共提取出28条主干路线,东北区、东部区均出现了深入腹地的网络,尤其是腹地路线的出现和向西部延伸的路线以及东南部路线的复杂化,使得路线呈现复杂路网。该重建结果与考古证据印证的“彩陶之路”、粟黍农业传播路线、“玉石之路”、麦作-驯化羊、马-青铜冶金技术的传播路线,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与“丝绸之路”的联系、“羌中道”、“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高度重合,说明重建结果的可靠性。(2)旧石器时期-历史时期的路线总体呈现随机-分散型、边缘-廊道型、边缘-腹地型、复杂-路网型的发展演变。末次冰盛期高原极端气候促进了技术革新,细石器技术的盛行使高原出现狩猎采集人群,路线呈现随机-分散是人类为适应高原狩猎活动的行为表现。新石器时期适宜的环境背景下,仰韶文化的粟黍农业种植技术在适宜该农业发展的区域传播扩散,这些分散的小型农业基地成为串联新石器路线的基础。青铜时期受制于恶劣的气候条件,粟作农业的种植受到挑战,但跨大陆麦类作物、驯化羊、马的传入,拓展了人类向高海拔种植农业和发展牧业的空间,导致重建路线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农业产品的多元化和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人口数量增加,形成稳定的聚落,功能齐全且稳定的聚落为复杂路网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伴随着聚落间复杂的政治、贸易、文化互动,重建路线呈现复杂网络型。(3)重建路线完整呈现了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人类复杂的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路线形成的最终结果,同时反映出的是人类自身、生产方式以及互动交流强度对高原的逐步适应过程。为了适应逐步升高的海拔从而控制走路的成本,早期人类会选择高原河谷作为通道,河谷内坡度较缓、海拔相对较低,植被相对较好,河流的补给充足,相对含氧量较高,这是人类为适应高原自然环境做出的生物适应性行为。从生业模式的角度来看,高原的生业模式经历了旧石器时期的狩猎采集经济-新石器时期农业+狩猎采集经济并存-青铜时期农业+游牧经济全面发展-历史时期农牧业经济+商贸、政治、文化等互动交流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这与旧石器时期人类表现出对高原资源的简单索取-发展至新石器时期对高原宜农区域的主动占据-青铜时期对高海拔区域的开拓-历史时期对高原全面开发利用的交流行为模式相对应;而生业和交流行为模式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路线形成的模式,这一模式表现出新石器时期分散的小型粟作农业区域首先串联起稳定的路线-青铜时期农、牧业混合交界带形成稳定路线-历史时期稳定的路线在聚落间形成的发展模式。从交流强度来看,新石器时期的交流互动是仰韶文化通过高原南部边缘对川西、云南等地的影响,并沿雅鲁藏布江与南亚的互动交流,发展至青铜时期由中亚-沿新疆-河西走廊至高原北缘的互动交流加强,历史时期则是南、北边缘的交流不断强化,伴随着与中原王朝对该地区复杂的政治、文化互动,以及商业贸易的强有力刺激,内外部交流全面加强的结果。

周志清[4](2021)在《横断山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互动——兼论西南丝绸之路形成的史前基础与文化交流》文中研究说明横断山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单元,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生态多样性,孕育了丰富而多样的古代文化与族群。近年的考古新发现揭示,该区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成为中国西南与西北地区乃至东南亚文化交流与族群移动的重要走廊,来自西北地区马家窑和仰韶文化传统深度影响并参与了当地新石器文化的构建。横断山区新时器时代文化奠定了西南地区龙山时代新石器文化图景和西南丝绸之路的史前基础,拓宽了西南丝绸之路的内涵与外延,凸显了横断山区在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陈剑[5](2020)在《藏羌彝走廊史前先民对本地资源的认知、利用及其当代启示——以岷江大渡河上游考古发现为中心》文中认为近年来的考古出土实物资料表明,藏羌彝走廊地区史前先民对本地自然资源有着较为深入的认知,并在生产生活中予以充分的利用。如对河流水资源、土壤状况、地质特征等诸多地理环境方面的内容均有着深入的了解,定居地点的选择既取水便利,又避免洪水灾害;聚落选址避开地震断裂带;川西黄土不仅为陶器生产提供优质原材料,也为粟作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资源。对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及矿物资源尤其是玉石器资源(龙溪玉)的认知与利用,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准。这也为当代提供了较多的启示与借鉴,如该地区城市建设的选址,应考虑经受历史的检验;阿坝州的沙棘产业及红豆杉种植的历史悠久,当代能够再造辉煌;龙溪玉是岷江上游地区极具开发利用的历史品牌。

曹中俊[6](2020)在《丝绸之路河南道出土文物蕴含的粟特文化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丝绸之路河南道孕育于史前时期人类的活动,开辟于马家窑人群的迁徙,成熟于西羌人群的沟通,兴盛于吐谷浑人的绾毂。后由吐蕃人经营的唐蕃古道及唃厮啰人控制的青唐道是河南道发展和繁荣的延续。在河南道发展进程中,其承载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诸多方面,尤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众多域外民族沿河南道进入中国,给沿线地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论文以中古时期沿河南道活动的入华粟特人为线索,借助河南道青海地区出土的丝织品、金银器、彩绘木棺板画及岷江上游和成都地区出土的南朝佛教石刻造像等考古出土文物资料为重点,分析河南道出土文物中蕴含的粟特文化因素。以此窥探粟特人在河南道沿线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贡献,进而考察河南道在中古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吐谷浑及吐蕃在河南道繁荣与畅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如今,我们需要做的是总结归纳历史经验,遵循古人的智慧,更好地将河南道沿线地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潮流之中,不断促进欧亚大陆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唐由海[7](2020)在《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传统营城思想的韧性活力、独特审美和哲学底色,丰富了世界城市发展历史。先秦时期的城市选址,充溢着活跃思潮和丰富实践,是中国营城传统的开启之处,但现有城市选址研究成果集中在主要王朝时期,先秦时期研究鲜有成果报道且不成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的研究,从史学角度还原先秦城市选址营建历史,从文化和技术角度挖掘先秦城市选址的基础性价值、源头价值和多元化价值,以弥补对先秦营城传统的理解不足及其价值对“华夏化”贡献的认识不足,并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早期先民智慧。本文采用阶段式论述结合案例城市分析,梳理了自龙山时代到东周结束约2000余年时间内先秦华夏文明主要地域的城市选址起源、分布、流变、融合的动态历程,以综合性研究为主,并选取作为城市选址重要支撑的技术体系和哲学思想进行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先秦华夏城市选址发展历程经历“多源”发育期、“多源”到“一体”期、“一体”到“多元”期三个阶段;提出选址技术体系在先秦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并由“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六方面技术构成,具有“实用理性”特点;发现城市选址受先秦哲学思想影响,并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山水有情的审美观和有为无为的人地观三方面,呈现出“儒道互补”特征,“儒”“道”共同构成了进与退,巧与拙,收与放的矛盾体,形成了华夏选址传统开放、多元、深沉的思想主干和基本线索。

颜斌,何锟宇,白铁勇,耿庆哲[8](2019)在《试论宝墩古城址兴废中的河流因素》文中指出宝墩古城遗址是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中心遗址,它的兴衰变迁是研究成都平原文明进程的重要子课题。本文根据宝墩古城遗址环境考古成果,结合遗址区水文环境条件,就宝墩古城兴废过程中的河流因素,从文化渊源、聚落选址、城墙功用、废弃原因等方面做系统梳理,凸显河流因素在宝墩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阐明河流因素是宝墩古城生成发展的重要驱动,亦为宝墩古城废弃湮灭的主要原因。

陆晗昱[9](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李春燕[10](2019)在《成都平原殷商以前考古文化及文明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成都平原地区是研究中国上古社会与早期文明进程的中心区域之一。近一世纪以来该地区的文化遗物出土以及学界关于成都平原地区的上古文明研究,为更进一步弄清长江上游成都平原地区文明进程和该区域私有制、阶级分化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这些都利于我们加深对成都平原地区文明进程及其地位的认识、了解。宝墩文化陶器的器形及纹饰,都可以从三峡东邻地区找到源头。宝墩文化与峡江东部地区的锁龙遗址相似,都是高庙文化、大溪文化的继承者。其原因可能是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由汉东地区开始兴起,将原大溪文化居民排挤到峡江地区,并进而使得部分大溪文化后裔远迁成都平原。过去一些研究者认为虞舜驱逐三苗至三危,三苗人再沿岷江向南进入成都平原,现在看来,这种设想可能于时间不合,因为尧舜禹时代大约距今4300年左右,而早在4500年之前,三峡东邻地区的先民就已经来到成都平原繁衍生息。三星堆文化是距今37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对比宝墩文化四期和三星堆遗址二期的陶器器型,发现这些遗存基本相似,并且相似陶器占到陶器中大约2/3的比例。三星堆祭祀坑9件兽面与石家河文化的玉兽面极其相似,以及石边璋上的人像似黄种人。因此,三星堆文化是在吸收少量周边文化的基础上由当地人自己创立的。成都平原地区的史前社会与早期文明进程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距今约45004000年是第一阶段,即宝墩文化一、二、三期。这一阶段虽有一定的生产力,但不发达,尤其在手工业方面,玉器甚少,没有发现铜器。家庭组织已进入专偶制家庭阶段。有明显的国家要素的萌芽,如:超过20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高山古城城墙下发现的人牲坑,陶刀内壁上的阳文符号“”,双重城墙构成的郫县古城及一处城门。但不见明显的强制性公共权力的出现,因此,宝墩文化一期至三期这一阶段可能还是非强制性宗教共同体,不是国家。距今约40003300年是第二阶段,即宝墩文化四期和三星堆文化。第二阶段虽仍有大型城址和人牲坑,与前一阶段相比较,这一阶段较多的骨器、玉器以及零星的青铜器残块、铜炼渣等的发现表明生产力的进步,少有的仓储式建筑和随葬品的差异说明这一阶段贫富差距明显,具有凝聚力生产活动中心即鱼凫村遗址,另外这一阶段修城的材料进步和建筑类型更加多样。权力的向心力加强,文明要素的增强促进了社会进一步发展。宝墩文化四期至三星堆文化,很可能有专偶制家庭,贫富分化、人牲、城,说明这一阶段可能出现城邦。距今约33003000年是第三阶段,即十二桥文化。这一阶段,高耸的城墙,比之前规模还大的宫殿,宫殿周围的其他大型建筑,数以千计的精美祭祀品,它们的完成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劳力,因而很可能出现了强制性权力机关。另外,挺身站立的大型青铜立人和下跪的小人像,表明阶级差别及权力的集中;夸张化和神化的青铜面具表明政权与神权有所联系。尤为重要的是,发现了象征国家权力的金杖和象征特殊地位的玉璋、玉戈、玉瑗、玉匕、玉佩等高级玉器,出现了严密的城防设施,出现了城门守卫房间等强制性公共权力标志物。综上所述,都表明了这一阶段首领权威更加显着,公共权力机构更具强制性,国家规模已经成熟。

二、岷江上游考古发现新石器遗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岷江上游考古发现新石器遗址(论文提纲范文)

(2)2010年以来四川考古的拓展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旧石器时代
二、新石器时代
三、夏商周时期
四、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五、唐宋时期
六、元明清时期
结语

(3)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旧石器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1.2.2 新石器-青铜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1.2.3 历史时期青藏高原的交流
        1.2.4 人类与文化交流路线的研究方法综述
        1.2.5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历史文化概况及阶段划分
        2.1.3 现代交通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模型构建
        2.3.1 构建最低成本(W)
        2.3.2 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联通模型(E)
        2.3.3 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E)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青藏高原交流路线的重建结果
    3.1 旧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1.1 基于NDVI权重的重建结果
        3.1.2 基于NPP权重的重建结果
        3.1.3 基于坡度权重的重建结果
    3.2 新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2.1 东北路线区
        3.2.2 东部路线区
        3.2.3 东南路线区
        3.2.4 西南路线区
    3.3 青铜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3.1 东北路线区
        3.3.2 东部路线区
        3.3.3 东南路线区
        3.3.4 西南路线区
    3.4 历史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4.1 东北路线区
        3.4.2 东部路线区
        3.4.3 东南路线区
        3.4.4 西南路线区
        3.4.5 腹地路线区
第四章 重建路线的演变过程
    4.1 旧石器时期-随机分散型
    4.2 新石器时期-边缘廊道型
    4.3 青铜时期-边缘腹地型
    4.4 历史时期-复杂网络型
    4.5 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演化与人类适应关系
    5.1 地理环境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1.1 地形地貌
        5.1.2 坡度
        5.1.3 植被
        5.1.4 河流
    5.2 环境演变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3 生业模式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3.1 狩猎采集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5.3.2 农业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5.3.3 农牧业并重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5.4 交流强化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5 聚落-战争因素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4)横断山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互动——兼论西南丝绸之路形成的史前基础与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一、横断山区所见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因素
    (一)横断山区北段典型西北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因素
    (二)横断山区出现的北方粟作农业
    (三)横断山区中段的西北文化因素
    (四)西北地区史前文化南移的原因
二、新石器时代文化对横断山区文化格局的影响
    (一)横断山区中段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传统
    (二)横断山区商周时期的文化传统
    (三)横断山区文化格局的阶段特征
三、西南丝绸之路考古研究
小结

(6)丝绸之路河南道出土文物蕴含的粟特文化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丝绸之路河南道与粟特人
    第一节 丝绸之路河南道历史溯源及交通路网
        一、丝绸之路河南道的概念
        二、丝绸之路河南道历史溯源
        三、丝绸之路河南道交通路网
    第二节 丝绸之路河南道上的粟特人
        一、粟特人及粟特文化
        二、丝绸之路河南道上的粟特人
第二章 丝绸之路河南道出土织锦及金银器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第一节 河南道出土丝织品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一、河南道出土丝织品
        二、河南道出土织锦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第二节 河南道出土金银器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一、河南道出土粟特系统金银器
        二、河南道出土金银器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第三章 丝绸之路河南道出土棺板画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第一节 河南道出土木棺板画
        一、青海德令哈市出土木棺板画
        二、青海乌兰县出土木棺板画
        三、青海都兰彩绘木箱画
        四、其他流落民间木棺板画
    第二节 河南道出土棺板画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一、棺板画中的人物服饰
        二、棺板画中的粟特器皿
        三、棺板画的构图内容
    第三节 从出土木棺板画内容看吐蕃与粟特的关系
第四章 丝绸之路河南道出土南朝佛教造像中的粟特文化因素
    第一节 丝绸之路河南道出土南朝佛教石刻造像
        一、岷江上游地区出土南朝佛教石刻造像
        二、成都及周边地区出土南朝佛教石刻造像
    第二节 佛教造像艺术风格蕴含的粟特文化因素
        一、梁大同三年圆雕立佛像衣带纹样
        二、南朝菩萨造像联珠饰品
        三、头光及背屏联珠纹饰
第五章 从丝绸之路河南道看入华粟特人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沿丝绸之路河南道入华粟特人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贡献
    第二节 丝绸之路河南道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丝绸之路河南道畅通繁荣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1.1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理论空心化
        1.1.2 中国历史城市的可资借鉴
        1.1.3 华夏城市选址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念界定
        1.2.1 “华夏”——先秦时期总体时代特征
        1.2.2 研究对象
        1.2.3 时空跨度
    1.3 相关研究情况
        1.3.1 史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2 环境适应性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3 类型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4 研究综述
    1.4 研究问题、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核心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先夏的城邑选址
    2.1 农业与前龙山时代的城邑
        2.1.1 栽培农业的出现
        2.1.2 农业经济形成与聚落城邑化
        2.1.3 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时代的聚落
    2.2 龙山时代长江流域城邑选址
        2.2.1 长江上游地区
        2.2.2 长江中游地区
        2.2.3 长江下游地区
    2.3 龙山时代河套地区城邑选址
        2.3.1 岱海地区
        2.3.2 大青山南麓
        2.3.3 陕东地区
    2.4 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城邑选址
        2.4.1 中原地区
        2.4.2 海岱地区
    2.5 不同区域的选址特点
        2.5.1 长江流域选址小结
        2.5.2 河套地区城址小结
        2.5.3 黄河中下游地区城址小结
    2.6 华夏城邑选址传统初现
        2.6.1 多元化特征
        2.6.2 一体化趋势
        2.6.3 礼制萌芽
        2.6.4 防洪思想
第三章 夏、商的城市选址
    3.1 夏的都邑选址
        3.1.1 夏的社会文化
        3.1.2 新砦城址
        3.1.3 二里头城址
        3.1.4 夏都邑选址特点
    3.2 商的城市选址
        3.2.1 商的政治经济
        3.2.2 偃师商城
        3.2.3 郑州商城
        3.2.4 安阳殷墟
        3.2.5 商都邑选址特点
        3.2.6 地方城邑选址
第四章 西周的城市选址
    4.1 西周的都邑政治制度
        4.1.1 宗教思想
        4.1.2 宗法制度
        4.1.3 分封制度
        4.1.4 都邑制度
    4.2 早周都城选址
        4.2.1 豳
        4.2.2 周原
    4.3 周都城选址
        4.3.1 丰镐
        4.3.2 洛邑成周
    4.4 诸侯国城市选址
        4.4.1 燕国都城琉璃河
        4.4.2 齐国陈庄西周城址
第五章 东周的城市选址
    5.1 东周的政治经济
        5.1.1 生产技术
        5.1.2 意识形态
        5.1.3 政治形态
        5.1.4 城邑建设
    5.2 东周城址的违制
        5.2.1 擅自建城
        5.2.2 扩大规模
        5.2.3 改变形态
    5.3 诸侯国国都选址
        5.3.1 楚都纪南
        5.3.2 鲁都曲阜
        5.3.3 齐都临淄
        5.3.4 赵都邯郸
        5.3.5 新郑郑韩故城
        5.3.6 燕下都
        5.3.7 灵岩古城
    5.4 地方城市选址
        5.4.1 晋国晋阳城
        5.4.2 秦国成都城
    5.5 秦咸阳选址
        5.5.1 宏观与微观选址
        5.5.2 基本格局
    5.6 小结
        5.6.1 从多源到一体
        5.6.2 从一体到多元
第六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技术体系
    6.1 先秦的科学技术
        6.1.1 “数术”
        6.1.2 先秦的科学技术
    6.2 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
    6.3 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
        6.3.1 相土九州
        6.3.2 度地量民
    6.4 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
        6.4.1 “防水”与“得水”
        6.4.2 城址位置与形态
        6.4.3 城墙修筑技术
    6.5 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
        6.5.1 水土保持
        6.5.2 沟洫及水利建设
        6.5.3 流域治理与城市兴起
        6.5.4 典型的流域治理
    6.6 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
        6.6.1 天文观测
        6.6.2 授时而为
        6.6.3 应时建城
    6.7 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
        6.7.1 政治天文学
        6.7.2 分野说
        6.7.3 北极(帝星)与三垣
        6.7.4 北斗崇拜
        6.7.5 象天设邑
    6.8 小结:实用理性的技术体系特征
第七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哲学思想
    7.1 华夏哲学思想的形成
        7.1.1 思想与权力的分离
        7.1.2 士与流派的形成
        7.1.3 反思、抽象和论证的出现
    7.2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7.2.1 辩证的阴阳论
        7.2.2 唯物的气论
        7.2.3 运动的五行说
    7.3 山水有情的审美观
        7.3.1 比德山水
        7.3.2 天地大美
    7.4 有为无为的人地观
        7.4.1 儒家的君子有为
        7.4.2 道家的圣人无为
        7.4.3 墨家的兼爱节用
        7.4.4 法家的人与天调
    7.5 小结:儒道互补的选址思想特征
        7.5.1 “美”“善”的互补
        7.5.2 “主动”中的“被动”
结语
    1.研究贡献
        1.1. 厘清了先秦城市选址的发展脉络
        1.2. 提炼了先秦城市选址形成的“实用理性”技术体系
        1.3. 提出先秦哲学思想在城市选址方面具有“儒道互补”特征
    2.华夏城市选址研究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借鉴意义
        2.1 注重城市安全
        2.2 遵循发展规律
        2.3 合理城市定位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3.1 研究不足
        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岷江地区
    第二节 峡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荆江地区
    第二节 湘江地区
    第三节 赣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皖江地区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10)成都平原殷商以前考古文化及文明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内容与目的
    1.2 研究意义与方法
    1.3 学术界目前的研究成果
    1.4 本文的创新点
    1.5 本文几个相关概念的说明
2 宝墩文化来源研究
    2.1 宝墩文化来源观点述评
    2.2 宝墩文化陶器及纹饰探源
    2.3 马家窑文化受到峡江东邻地区文化影响的一条新证据
    2.4 小结
    附:图片来源说明
3 三星堆文化来源研究
    3.1 学术界对三星堆文化来源的几种意见
    3.2 三星堆文化来源浅见
    附:图片来源说明
4 成都平原早期文明的演进
    4.1 第一阶段:宝墩文化一、二、三期(距今约4500~4000 年)
    4.2 第二阶段:宝墩文化四期和三星堆文化(距今约4000~3300 年)
    4.3 第三阶段:十二桥文化(距今约3300~3000 年)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四、岷江上游考古发现新石器遗址(论文参考文献)

  • [1]岷江流域2019年度考古工作撷英[J]. 陈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1(02)
  • [2]2010年以来四川考古的拓展与创新[J]. 陈卫东,周科华,陈剑. 中华文化论坛, 2021(04)
  • [3]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D]. 兰措卓玛.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4]横断山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互动——兼论西南丝绸之路形成的史前基础与文化交流[J]. 周志清. 中华文化论坛, 2021(03)
  • [5]藏羌彝走廊史前先民对本地资源的认知、利用及其当代启示——以岷江大渡河上游考古发现为中心[J]. 陈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0(01)
  • [6]丝绸之路河南道出土文物蕴含的粟特文化因素研究[D]. 曹中俊.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D]. 唐由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8]试论宝墩古城址兴废中的河流因素[A]. 颜斌,何锟宇,白铁勇,耿庆哲. 中国古都研究(第三十八辑), 2019
  • [9]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10]成都平原殷商以前考古文化及文明演进研究[D]. 李春燕.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