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学国情与语言文化的关系

论语言学国情与语言文化的关系

一、试论语言国情学与语言文化学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吴国华[1](2021)在《语言文化学研究:传承与创新》文中研究表明脱胎于语言国情学的语言文化学在中国走过近20年历程,发展迅速,成果丰硕,走出一条引进借鉴、探索创新的学科发展之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语言文化学因其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具有显着的学术价值和时代价值。本文在分析厘定语言文化学相关重要理论问题基础上,尝试性提出学科研究的"本土化"、学科建设的逻辑基点、文化对话及文化话语研究、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等方面的发展潜力。我们认为,如果把"语言—文化"视为一个整体概念,不再拘泥于语言文化学既有的理论框架和研究的基本单位,从外位性视角审视该学科整体性与系统性建设,势必将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外延,丰富学科建设的内涵。

高莹[2](2021)在《语言文化学视域下中俄网络流行语对比研究》文中认为

杨周舟[3](2021)在《俄语语言文化学准标尺研究》文中提出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们常常从自身角度出发来衡量外界的事物与现象,从而得到对外界的认知结果。那么外界是否也能成为人的尺度,用来衡量人呢?准标尺就是一种用来衡量人的尺度。准标尺是语言文化学的单位,它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表达了关于人的品质、特点的固有观点,常常以用一个简单的语言单位为载体来指代具有各种品质和特点的人。语言文化学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学科,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在语言文化学中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亟待探索,准标尺就是其中之一。俄罗斯学界对准标尺进行研究的学者屈指可数,在国内则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在国内有关书籍中都难以发现准标尺的踪迹,更别说是对于准标尺的专题研究。再者,由于准标尺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在各种体裁的文本中也常常出现,因此把握和理解准标尺无论对于跨文化交际还是俄语教学都十分必要。鉴于这方面研究的欠缺以及出于个人兴趣的考虑,我们选定了准标尺作为本文的研究客体。结合词汇背景理论和语言信息单位理论,我们根据准标尺的属性对其进行了分类,并对两类准标尺的属性分别进行探究。接着,为了更深入了解准标尺的语义组成,我们参考其他语言信息单位的语义结构,对两类准标尺的语义结构进行研究。除了探索准标尺的内部构成和语义组成,我们还需要了解准标尺的前身与未来,即准标尺的形成机制与准标尺在具体类型文本中的使用情况。两类准标尺的情况不同,因此我们也分别进行讨论。我们还根据两类准标尺不同的语言载体类型将两类准标尺进行了细分,为的是方便进行准标尺形成机制的讨论。语言载体不同的准标尺对应的形成机制也是不同的。在探究了准标尺如何形成后,我们根据准标尺的属性和语义结构分析得出两种准标尺表达感情色彩的可能性,并对其在具体文本中的适用性也进行了论证。总之,本论文是对准标尺较为全面的一次研究,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于俄语中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语言单位的了解,填补语言文化学中这方面的空白,并能对俄语教学有所启发。

沈倬丞[4](2021)在《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根本举措,并引领着我国当前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高中俄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使命,俄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走向世界的语言基本技能,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一途径去了解外部世界,理解多元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开阔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018年1月,我国颁布了新版《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俄语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俄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核心思想。三年多来,《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框架下的“核心素养培养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已建立或还需要哪些完善机制”等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也成为当前我国俄语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和核心论题之一。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学习离不开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它承载着从目的语文化视角整合文学、地理、历史、文化等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进而发挥认识世界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俄语教育不仅需要培养能理解文化多元性,具有开放包容意识以及“和而不同”价值观的人才,更需要培养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化的公民。为此,高中俄语学科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提出“文化意识”要素,将其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共同整合成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对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文化意识培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开发适配新理念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以高中俄语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为切入点,在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引领下,依据《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全球素养框架》构建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并依据该观测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量表,据此对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培养建议,力求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为俄语学科文化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益参考。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提出三个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陈述研究方法,设计研究基本步骤和整体框架,确立了基础研究、实证研究以及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三个部分,共七章内容。基础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中外学界在核心素养及培养、文化意识概念及内容方面的研究。梳理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提出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的状况和趋势,以明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着重探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本文研究的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文化意识范畴内梳理文化、意识和文化意识概念,辨析与之内涵相近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概念,为后续研究统一概念基础;理论依据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基本理论,将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作为文化意识培养总体依据,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理论、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作为具体教学建议提出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部分由第四、五、六章构成,它承接论文基础研究并为结论构建提供事实依据。第四章主要剖析《高中俄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意识的内容描述、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整合成具体化、结构化内容体系,借鉴《PISA全球素养框架》相关内容确定60个具体观测点,作为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的基本依据;第五、六章依据所构建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对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所高中40节俄语课程进行课堂观察,获取当前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状况的一手资料,借助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论文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剖析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研究结论。依据研究结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既有综合性又有针对性,既有宏观方向性又有微观可操作性的培养建议。

朱潇潇[5](2020)在《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ГЕНИЙ”观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观念研究是俄语语言文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观念是民族文化的内核,凝聚着民族精神。“гений”观念作为俄罗斯文化特色、俄语语言文化单位之一,其词义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反映了文化的变迁,同时也包含了俄罗斯民族对世界独特认知与理解的变化。本论文以斯捷潘诺夫的历时观念研究方法为理论依据,从三个层面分析“гений”观念。第一个层面为词源层面,研究观念词的来源并通过同义词、反义词的对比总结和明确“гений”观念词词义;第二个层面为历史层面,以时间为导线,研究“гений”观念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第三个层面为现实层面,研究“гений”观念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情况以及人们对“гений”观念的认知。通过对“гений”观念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更好地把握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发展脉络,更好地洞悉俄罗斯民族的心智,加深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胡永康[6](2017)在《从俄罗斯语言国情学看语言文化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罗斯语言文化学是对语言国情学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一门研究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本文围绕语言国情学与语言文化学的发展进行讨论。在世界语言的发展史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俄罗斯语言的研究也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从语言国情学到语言文化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对语言教学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思路。一、语言国情学的相关概述语言国情学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经

孔维娜[7](2014)在《语言文化学理论框架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指明长时间以来,我国俄语教学都很重视传授学生语言知识方面的内容,多数的测试方法也是以此为主要测试内容的。虽然说语言知识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任何教学内容都不是单一的。特别是近些年来中俄两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人们对掌握俄语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知识层面了,同时还要求我们一定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与各国人民进行交流。研究目的不同,研究角度自然会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在俄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主要是以俄语语言文化学、美国跨文化交际学及俄语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俄语教学中语言、文化、交际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为对象,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把语言、文化、交际、教学这四个方面的研究对象进行交叉、整合。以此构建起适合我国俄语教学特点的能够有效培养俄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的语言教育平台。

王仰正[8](2011)在《从语言国情学到语言文化学》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俄语语言国情学研究发展瓶颈的日益显现,俄罗斯和国内俄语界的学者们开始逐渐转向语言文化学研究。从语言国情学到语言文化学不只是名称的改变,而是学科理论基础的重新确立及研究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延伸。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语言文化学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特色鲜明、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方向,构建语言文化语法是其中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

孙玉华[9](2008)在《俄语语言文化学:回顾与前瞻》文中研究表明俄语语言文化学是对语言国情学的继承和发展,1990年代以来形成了以维列夏金和科斯托马罗夫为代表的知识考古学方向、以普罗霍罗夫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方向、以沃罗比约夫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学方向以及以克拉斯内赫和库德科夫为代表的民族心理语言学方向。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在中国经历了语言国情学和语言文化学两个阶段,呈现出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方面的显着特点。目前,语言文化学研究的中国化有望在:1)俄罗斯语言文化学教学法学研究;2)创新性理论研究;3)俄汉对比语言文化学研究;4)语言文化辞典学研究;5)汉语语言文化学研究等5个方面取得突破。

李茜[10](2008)在《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发展纲要》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文化交融时代的21世纪的今天,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俄罗斯文化语言学是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显学,它的创立和发展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方法把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发展过程分成了四个阶段: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创立阶段——语言国情学,继承阶段——关于言语交际的民族社会文化模式的研究阶段,发展阶段——个性的语言文化研究,完善阶段——语言文化学。我们认为俄罗斯文化语言学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由表象到本质,由描述到阐释。同时研究者没有抱着“语言国情学”的名称不放,而是顺应潮流,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排斥外来思想的融入,与时俱进,与世界同行。

二、试论语言国情学与语言文化学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语言国情学与语言文化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语言文化学研究:传承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语言文化学相关重要理论问题再思考
    2.1 学科名称界定
    2.2 学科对象域拓展
        2.21 语言世界图景(языковая картина мира)
        2.22 语言个性(языковая личность)
        2.23 语言意识(языковое сознание)
    2.3 学科性质厘定
3. 语言文化学研究潜力趋势
    3.1 学科研究的“本土化”问题
    3.2 学科建设的逻辑基点
    3.3 文化对话与文化话语研究
    3.4 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4 结束语

(3)俄语语言文化学准标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Реферат
绪论
    0.1 研究综述
        0.1.1 国外语言学界对准标尺的研究概况
        0.1.2 国内语言学界对类准标尺单位的研究概况
    0.2 本课题拟突破的主要问题
    0.3 学术价值
    0.4 课题研究方法
    0.5 语料来源
    0.6 论文结构
第一章 俄语语言文化学准标尺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词汇背景理论及其对本论文的指导
    1.2 语言信息单位理论及其对本论文的指导
    1.3 语言发展变化动因理论及其对本论文的指导
第二章 准标尺的分类、属性和语义结构
    2.1 准标尺的概念
    2.2 准标尺的分类及属性
        2.2.1 社会准标尺
        2.2.2 个体准标尺
    2.3 准标尺的语义结构
第三章 准标尺的形成机制与修辞特点
    3.1 准标尺的符号载体类别
        3.1.1 社会准标尺
        3.1.2 个体准标尺
    3.2 准标尺的形成机制
        3.2.1 社会准标尺
        3.2.2 个体准标尺
    3.3 准标尺的修辞特点
        3.3.1 准标尺的感情表现力特点
        3.3.2 准标尺的功能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4)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总体框架
        一、研究路径
        二、总体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综述
        一、核心素养理念的研究
        二、欧盟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三、美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四、俄罗斯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第二节 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一、我国核心素养框架及其内涵研究
        二、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内涵研究
        三、我国高中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第三节 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综述
        一、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内涵的研究
        二、国外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三、我国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节 核心素养及其相关概念
        一、核心素养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三、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节 文化意识及相关概念
        一、文化意识
        二、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跨文化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三节 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的文化意识概念
        一、概念及内涵
        二、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溯源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观点
    第二节 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
        一、文化历史理论
        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机制
        三、“教育走在发展前面”思想
    第三节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观
        一、言语活动理论的哲学视角
        二、言语活动理论与外语教学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文化教学观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外语教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
    第一节 体系的总体设计
        一、目的与原则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一、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
        二、体系基础框架的确立
    第三节 二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一、二级维度的提取
        二、二级维度在体系中的确立
    第四节 观测点提取及体系的初步确定
        一、观测点提取的依据
        二、文化知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三、文化理解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四、预期达到的文化意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五、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初步确定
    第五节 体系的验证及修订
        一、验证的前期准备与设计
        二、观测点有效性的数据统计
        三、专家反馈意见的汇总整理
        四、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最终确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
        一、目的与对象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二、实施过程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调查问卷各维度情况总述
        三、文化意识整体水平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四、对中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数据分析及讨论
        五、对文化理解、认知与态度呈现状况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六、对文化教学评价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七、调查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结论
        一、学生对中俄文化知识的掌握方面
        二、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度方面
        三、现时教学方法与课标要求的匹配方面
        四、文化意识培养质量和资源分布方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课堂观察分析
    第一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设计
        一、目的与对象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课堂观察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二、实施过程
    第三节 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数据的信度检验
        二、数据总体情况概述
        三、课堂观察量表内部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四、对各观测点的数据分析
    第四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结论
        一、对中俄文化知识讲解深度方面
        二、对于主题和篇章中育人价值发掘方面
        三、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的手段方面
        四、学生呈现出的总体文化意识水平方面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问题分析
        一、培养理念层面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层面
        三、考评机制层面
        四、群体差异化应对层面
    第二节 文化意识培养理念与总体设计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理念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路径
        三、文化知识是基础
        四、文化理解是过程
        五、文化意识是目标
    第三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建议
        一、依托主题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
        二、以语篇为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载体
        三、寓于言语活动的主题情境教学
        四、语言文化情境中的词汇教学
        五、媒体资源与现代技术手段运用
        六、课外教学活动的选择与安排
    第四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支持要素
        一、探索多元化评价机制
        二、教师理念与技能发展的引导与培训
        三、不同“起点”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培养
        四、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全方位支持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ГЕНИЙ”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性及论文结构
第一章 俄语语言文化学理论
    第一节 俄语语言文化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
    第二节 观念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观念词“гений”词义分析
    第一节 观念词“гений”来源及词典释义
    第二节 “гений”同义词序列:талант-способность
    第三节 “гений”反义词序列:бездарность-посредственност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гений”观念在不同时期文本中的呈现
    第一节 古罗马文化时期的“гений”观念
    第二节 十八、十九世纪作家笔下的“гений”观念
        一、Жуковский В. А.笔下的“гений”观念
        二、Лермонтов М. Ю.笔下的“гений”观念
        三、Некрасов Н. А.笔下的“гений”观念
    第三节 二十世纪作家笔下的“гений”观念
        一、Блок А. А.笔下的“гений”观念
        二、Цветаева М. И.笔下的“гений”观念
    第四节 现代社会中的“гений”观念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从俄罗斯语言国情学看语言文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国情学的相关概述
二、从语言国情学到语言文化学
三、建立语言文化语法

(7)语言文化学理论框架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Резюме
绪论
    一、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论文新意
第一章 语言文化学理论综述
    第一节 从语言国情学到语言文化学
    第二节 语言文化学的学科定位
    第三节 语言文化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言文化学视角的跨文化交际
    第一节 语言文化学视角跨文化交际的特点
    第二节 与语言文化学研究相关的交际模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俄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第二节 俄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原则
    第四节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俄语语言文化学:回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0.从语言国情学到语言文化学
1. 语言文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1.1 语言文化学各流派
    1.2 语言文化学各学派
    1.3 语言文化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发展
        1.3.1 以维列夏金和科斯托马罗夫为代表的知识考古学方向——语言信息单位研究。
        1.3.2 以普罗霍罗夫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方向:
        1.3.3 以沃罗比约夫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学方向——民族个性研究。
        1.3.4 以克拉斯内赫和库德科夫为代表的民族心理语言学方向——俄罗斯文化空间研究。
2. 国内的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究:历史与现状
    2.1 语言国情学的研究
        2.1.1 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
        2.1.2 词汇与文化研究
        2.1.3 语法与篇章中的民族文化
        2.1.4 非言语交际文化的研究
        2.1.5 知识与观念:语言的世界图景
        2.1.6 语言国情学教学研究与词典编纂
    2.2 最近10年国内的语言文化学研究
        2.2.1 学科理论研究。
        2.2.2 语言文化学各流派及专题研究。
        2.2.3 语言文化学与其他语言学分支学科的交叉研究。
        2.2.4 概念分析流派。
        2.2.5 俄罗斯学研究。
        2.2.6 语言文化学教学法研究。
3. 语言文化学在中国:小结与前瞻
4. 结论

(10)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发展纲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Резюме
绪论
    一、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一章 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创立阶段—语言国情学
    第一节 语言国情学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研究成果
    第三节 对于这一阶段语言国情学的几点看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继承阶段—关于言语交际的民族社会文化模式的研究阶段
    第一节 新成果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关于言语交际的民族社会文化模式的研究阶段
    第三节 与语言国情学产生初期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发展阶段—个性的语言文化研究
    第一节 新成果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研究成果
    第三节 对这一阶段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完善阶段——语言文化学
    第一节 语言文化学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 主要理论流派
    第三节 对于语言文化学的的几点看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试论语言国情学与语言文化学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语言文化学研究:传承与创新[J]. 吴国华. 外语学刊, 2021(06)
  • [2]语言文化学视域下中俄网络流行语对比研究[D]. 高莹. 吉林师范大学, 2021
  • [3]俄语语言文化学准标尺研究[D]. 杨周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4]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D]. 沈倬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ГЕНИЙ”观念研究[D]. 朱潇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从俄罗斯语言国情学看语言文化学[J]. 胡永康. 唐山文学, 2017(08)
  • [7]语言文化学理论框架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 孔维娜. 黑龙江大学, 2014(01)
  • [8]从语言国情学到语言文化学[J]. 王仰正.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02)
  • [9]俄语语言文化学:回顾与前瞻[J]. 孙玉华.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12)
  • [10]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发展纲要[D]. 李茜. 黑龙江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论语言学国情与语言文化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