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评价应与国际接轨——兼论版面格式及相关规范

学术期刊评价应与国际接轨——兼论版面格式及相关规范

一、学术期刊之评判应与国际接轨——兼论编排格式及相关规范(论文文献综述)

陈斯亮[1](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指出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邹如愿[2](2020)在《具身化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盲人音乐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京[3](2020)在《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研究对象,分析了信息技术日趋普及大背景下对以多民族人文始祖神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数据研究的意义,并通过数据学方法、文献分析方法、模型分析法及多重证据等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该神话专题数据的建设、开发与应用进行全面研究。积极尝试大数据方法在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乃至社科领域中研究方法的创新。本论文分为绪论和五章。首先,在绪论中,本文重点阐释了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的选题依据、对其进行数据研究的可行性以及国内外对该专题的研究现状等一系列问题。认为伏羲女娲神话是中国多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包括当下人文社会科学许多学科学术研究中都对伏羲女娲神话体现出很高的关注度,并且大数据技术在人文社会学科的全面推进,也为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提供了学术需求与技术支持,无论是在该专题数据的采集与呈现方面,还是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方面,都具有相应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一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几个基本问题。重点梳理了从人类早期记忆到信息背景下人文数据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论证了将各民族伏羲女娲神话作为专题数据进行系统研究的客观性和必要性。以此为前提,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中的有关概念、基本内容等进行规范和厘定,并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客观性、主观性和独立性等一系列特征做出阐释。第二章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在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对象方面提出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等几大类型,重点对古文献文本、现当代民间口头文本、图像中的伏羲女娲和民俗中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原则和具体方法进行了阐释。在神话数据生成方式探讨方面,重点对都柏林数据结构核心元素集进行了必要的扩充和细分,并制定出基于神话文本元素属性、结构信息和相关数据信息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后期数据的鉴别和验证、增值和清洗问题也做出相应的说明。第三章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利用神话理论对伏羲女娲神话的叙事结构作出不同分类,并重点从母题角度、民族角度和地理空间角度对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进行阐释。本文在论述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时,以1000余篇女娲神话文本为对象,提取出2160条母题,划分出10大类型和6个层级,并对母题结构层级关系及结构作出系统描述,搭建起一个逻辑清晰、关联明确、体系开放的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实现神话文本资源与大数据处理之间的有效沟通,突出了母题数据结构应具有的完整性、开放性和关联性等特点。在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地理结构分析中,论述了伏羲女娲神话地理分布的特征以及地理结构设置的方法,阐释了以民族聚居情况为参照的地理区域类型划分、以国家现行行政区划为背景的地理划分和以通行片区划分为背景的地理划分等情况,并以特定区域为例对此作出分析与验证。第四章重点阐述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本文认为数据的关联性是数据建设的核心内容,首先提出了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空间关联、作品与研究成果关联等基本关联模式。在阐释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时,重点强调了神话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及关联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特别以广泛流传于苗、瑶、羌、仫佬、毛南、布依等民族中的“洪水后伏羲女娲兄妹婚再生人类”神话文本为案例,论证了这种民族间的关联性。同时,重点阐释了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问题,认为母题关联兼具神话叙事结构关联与语义关联两个维度,通过母题类型与层级的设置可以考察多类型神话数据的关联与结构,并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多角度验证了通过母题的关联实现从专题数据到综合数据、从小数据到大数据的关联性建构。第五章重点探讨了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当今实践与应用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伏羲女娲专题数据研究在知识服务、知识图谱、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并重点分析了该类数据研究在神话学学科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了数据分析在中国神话创作与叙事特征研究、传承现状及规律研究等方面的学术实践。在论述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中,强调了神话数据转化的多样性,并对新媒体中及文化旅游产业中的神话数据开发与运用提出了一些方法论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贾韬[4](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陈刚[5](2019)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将外语学习文化定义为特定人群关于外语学习共有的一种特征性的认知系统、价值诉求和行为方式的体系。一种文化在其历史发生、发展过程中,常会与其他相关文化乃至异质文化发生历史性遭遇,从而产生文化的涵化现象。所谓涵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文化体系间的接触碰撞、相互作用而导致其中的一方或双方其原有文化发生相应的结构性、机制性、内涵性变化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为我国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提供了现实条件。以现行国家课程标准所规范的课程化、制度化的外语教学为例,从课程设计与实施,直至与之相应的教学法体系的建设、制定和选择,不论是交际法还是任务型,其所折射出的课程及学科教学理念,包括基于这些理念和教法由中外合作编写或改编的教材,相对于传统外语教学,无不强烈表现出其文化内涵的异质性,这是两种文化接触所产生的生态结果——外语教学包括与之相应的外语学习文化及其当代范式的“涵化”。因此,深入研究在这一特定情境中我国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现象的实际状况及内在机制,揭示在这一进程中其模式建构与范式变换的规律,不仅有助于呈现特定学习场域中存在问题,也有助于克服并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对我国外语学习文化指向未来的发展,包括其创新模式的建构及外语教学的深化改革,产生积极影响。在当今学习化社会的大环境下,学习文化研究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学界的普遍重视。而学习文化理念在外语学习研究领域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包括“华人学习者悖论”等现象,也为解释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并直接促成了文化协同论等理论流派和研究成果的出现。目前,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传统文化与学习或外语学习间关系的相关问题上,研究对象也更多地偏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较少,而从涵化理论的角度研究外语学习文化的,则尚未闻见。基于对文化作为复杂人类形态复合体的本体认识,本研究融合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的涵化概念和理论视角,以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试图考察、理解、解释中国师生外语学习文化涵化之现状和成因,并对其复杂关系结构及其机制、规律与规律的某些方面,在知识分析和概念抽象的基础上给予可能的、贯通的理论综合。本研究首先对有“学”无“习”的外语学习环境做了分析,对学习者特点研究做了全面梳理,并回顾了国内外对于学习文化研究的既有成果,进而对二语习得研究和学习文化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包括其针对中国学习者研究的理论取向之异同进行了学理辨析,与二语习得的研究相比,学习文化的研究视域则更倾向于学习特征的共享性和普遍性。在此基础上,梳理、提炼并确定了本研究的外语学习文化的理论视角及工作定义,进而提出了探索性的概念框架;继而以此概念框架为基点,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溯源,概括出包括语言意识形态理论、文化融合理论、文化心理学在内的基础理论及其相关前沿信息。参照前人对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的态度、文化观念及心理特征的相关探索,尝试性地从外语学习的六个相关维度,包括学习目的和态度、对好的外语教师和好的外语学生的看法、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选择、对课堂、教材、师生关系的态度和看法等外语学习的基本面,给予综合的文化考察。由于教与学紧密的关系,以及学习观念、态度对外语教学、外语学习方式方法的生态影响,本研究特别关注教与学的双向互补与互动,从而将研究重心确立为教师和学生、教法和学法。依据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的需要,本研究选择了多学科综合的混合研究法,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叙事探究、内容分析、原型法,以及多种研究手段:问卷调查、集体访谈、个人访谈、课堂观察等。复合研究方法的使用可以全面反映外语学习文化的现状,也可以在不同数据之间进行相互印证。根据对外语学习文化主要维度的考察,在呈现外语学习文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中国外语学习文化在不同情境中的三种涵化类型的假设,基于数据分析和讨论,证实或者部分证实上述三个研究假设为真,并有了新的发现:在理论研究和文化建构层面,涵化形态接近同化形态;在学校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方面,多呈现假晶形态;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之间亦呈现出假晶形态;而在学习生活及学习者个体实践层面,突出表现为涵化的融合形态。在特定的外语学习场域中,中国教师特有的外语教学管理、以问题链为实现路径的高效课堂实践、中国特色的语码转换教学法等,则成为外语学习文化更具专业特质的创新涵化形态。基于外语学习文化发现的新维度,笔者完成了对研究概念框架的修订。在对中国学生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的形态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笔者回到研究的基础理论,对涵化的成因从语言意识形态、文化涵化以及中国文化心理角度等进行了深度透视,尝试初步建立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是内在需求和外部推动相结合的双动力系统,两者存在承传变异的双向互动关系。整合性的涵化策略被自然地采用,涵化特征表现为融合、创新和多元。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外语学习文化中普遍存在着涵化现象。第二,同化、假晶和融合是中国师生在特定外语学习环境和生态中采取的涵化策略。第三,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揭示了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习者具有区别性特征的文化特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的融合赋予了本研究创新的视角,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运用在外语学习领域,而且是基础外语教育领域,同时实现了研究对象的创新;涵化新维度的发现与涵化模式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理论新意。

浦晗[6](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指出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苏振华[7](2017)在《国际学术规范在国内学术期刊中的使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选取15种新闻传播类CSSCI来源期刊2016年的89篇学术论文为样本,以国际学术规范为参照,从文内引用和文后参考文献两方面对使用状况进行考察。从提高我国学术期刊论文着录规范向国际接轨的层面,为我国未来学术出版中格式标准的国际化提出建议和参考。

刘建[8](2017)在《民法视域下的成年监护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年监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该制度从罗马法中孕育,在当时就已经初成体系。经过了在中世纪和近代缓慢的发展,直到20世纪中后期,随着国际人权保护观念的不断发展、老龄化浪潮的迫近,人的寿命普遍延长,高龄人口激增,他们身体机能衰退和意思能力耗损导致其民事行为能力下降,以致无法独立生活,使近代成年监护制度原有规范的供给无法满足身心障碍者的需求。此外,《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中提出的“尊重本人自主决定权”和“维持本人生活正常化”理念获得社会普遍承认,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监护制度由此发生了一场重大改革,在本国和地区的立法中陆续将近代成年监护制度中以维护交易安全为中心,忽视对身心障碍者意思能力的尊重和保护,不利于成年特别是老年身心障碍者融入社会的条款废止或修订。大陆和英美两大法系基于对身心障碍者利益保护问题的共性认识,改革遥相呼应,致力于达到“现代化”的成年监护法目标。我国的成年监护立法规定的监护方式单一、监护对象适用范围过窄、漠视被监护人剩余的意思能力、缺乏监护监督机构或监护监督人、配套救济程序缺位,成年监护法律规范的制度供给已经严重滞后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当代实际。庆幸的是,在统一民法典的制定进程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为代表的一系列立法文件以及国内不少学者,正致力于成年监护制度体系内各种规范的移植、解明、探索和完备。无论是立法机关对部分规范的补填,还是学界对相关子制度路向的探究,均显明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的初步成效。然而,分析考察域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例,在比较法与实证经验上,回望和检视我国目前的成年监护立法及相关规范,在体例设置、立法模式、利益协调和冲突规范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与英美日德等国的差距不容小觑。基于此,笔者在梳理和比较国内外部分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斟酌摒弃不适合我国实际的学说、观点,进而从立法模式设计、相关子制度规范补填、配套程序救济以及与国际私法协调等方面提出构建和补阙的建议,期冀形成的成果对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研究有补充、克服和完善之实效。本文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价值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实证分析、综合分析等多种方法。文章在导论中提出问题,进而系统梳理了设立成年监护的各种理论,在原有理论上进一步补足和重塑,然后分析考察了域外部分国家和地区成年监护的立法例。结合我国成年监护的发展历程,概述我国成年监护的立法现状与相关规范中的问题,从实体公正与程序正当的角度提出了成年监护制度的结构设计及规范补填的具体建议,最后为了实现法律的统一,避免出现法律漏洞,本文还兼顾了国内成年监护立法和国际私法之间的协调。根据以上思路,本文的内容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导论部分。首先,从成年监护制度内涵的界定开篇。分别从我国传统成年监护制度缺陷、与国外成年监护立法接轨、老龄化浪潮冲击、残疾人福利的新理念冲击等角度提出为何要研究成年监护。其次,从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中有利于身心障碍者权益实现角度归纳了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再次,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概述国内外研究的趋势及不足。然后,列明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拟突破的难点。最后,介绍了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方法。第二章从成年监护的制度价值入手,就成年监护与委托代理、扶养、抚养、遗赠扶养等相似制度进行了界分,指出成年监护有其独特的制度价值。然后,分别从自然人个体层面行为能力缺失,尤其是就意思能力的欠缺及其判定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单个家庭自主责任乏力,国家配套制度和财政扶持的不足、身心障碍者人权公约的约束等四个层面指出成年监护的设立动因。最后,进一步引入社会交易成本最优学说和分配正义理论来证立成年监护制度的必要性和正当性。第三章就大陆法系的日本、韩国、法国、德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英美法系的英国、美国、加拿大成年监护立法例进行了分析考察,各国和地区虽然立法模式和内容各不相同,但均蕴含着相同的立法理念及趋势。第四章首先介绍了我国成年监护的历史演进,分别从古代、近现代和建国后的相关立法进行介绍。然后,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一并评析了我国成年监护立法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分别就法定成年监护和意定成年监护的实体规范、程序规范、冲突规范与利益协调规范中的缺漏之处进行了系统剖析。第五章首先论述了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体例设置应置于我国民法典的亲属编中。然后探究了法定监护和意定监护不同的立法模式选择。其次,就法定和意定监护内部相应的实体规范、程序规范、冲突规范与利益协调规范提出补填和完善建议。最后,就涉外成年监护的相关规则进行了初步探索。第六章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概总提炼,同时包含本文观点和创新点的升华。包括“成年监护”术语的立法规范确认及内涵的清晰界定;由于意思能力判定的难题,我国法定成年监护的立法模式不宜照搬日本的三元类型;宜采人身监护、财产监护、全面监护、部分监护加特定监护(抑或临时监护),即“4”+“1”模式;阐述了意定监护的立法方向和框架;对监护人责任的归责原则定性问题;监护过程中引入监护监督与财产信托制度防范利益相反行为等。在余论部分指出我国构建国家公共监护制度的必要性及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如未能分析考察伊斯兰法系中成年监护制度的立法例及运行状况。

许翔杰[9](2017)在《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对军队来说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之别,而战场上的胜负,更多的取决于战争准备。要做好战争准备,唯独靠强军兴军,而人才兴方能军队兴。军事院校MAP是新型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培养关系到我军新质战斗力生成。研究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对于摸索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特点和规律,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者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构建了“培养模式”研究的概念框架:“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和“质量管理”五个要素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探讨的问题是: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研究的具体问题是: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在研究发现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实战化背景下、不同于地方高校的,具有我军特色的MAP培养模式。根据“培养模式”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研究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以全体军事院校MAP研究生,共计81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45位军事教育专家、军事教育工作者、一线部队人员和部分MAP研究生,其中军事教育专家15位,军事教育工作者10位,一线部队人员10位,MAP研究生10位,进行访谈。收集了军事院校和部分地方高校应用心理硕士人才培养的相关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与地方高校MAP培养模式相比,军事院校更突出军事教育特色和军人职业特殊性,聚焦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强调部队作战能力建设。但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上,宣传教育及贯彻力度不够,系统设定值参差不齐,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不突出,包含创新精神培养不足;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程比例有待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主观化不规范现象,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之间关联度有待提高,课程设置的训练、研究和作战融合性不够,体系不够完备;教学方式上,案例式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部队实践欠缺且实施中落实少,职业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育间统筹不足,教学中训练量偏少;师资队伍上,部队导师带教指导力度不够,多数院校导师遵循学术型带教方式,带教效果受到影响;质量管理上,培养质量反馈机制不健全,考核方式不适应专业学位培养要求,教管结合不够,质量管理统筹性不强。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过程中未能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加以有机整合,与适应实战要求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适应实战化要求,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需要做以下改进:在培养目标上要聚焦岗位需求,体现职业素养,坚持战斗力标准和创新精神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瞄准实战,突显课程对出学员岗位能力的塑造,建构核心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要突出案例战例式教学的核心地位,加大实践式教学力度,发挥问题式教学引导作用;在师资队伍上要更新导师教育理念,丰富导师带教经验,帮助研究生融入部队;在质量管理上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完善考核评估机制。根据研究发现,研究者认为,要改进在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必须进一步贴近和适应实战要求,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进行有机整合。为此,在借鉴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的成果以及沉浸理论、系统科学论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了军事院校MAP训研战培养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这一模式的基本结构是:训研战培养模式是训练、研究和作战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以训为主,研战为之一体两翼。“训”是在教学中组织模拟训练、综合演练、想定作业和部队实践训练,通过训练来提升研究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研”是面向部队做研究,研究部队现实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从部队研究中来,到部队研究中去,促使研究生面向实战去研究问题;“战”指肩负军队任务和使命,参加军事作战行动、完成重大军事任务,通过参加军事任务和军事作战行动来强化研究生使命感,提升其核心军事作战能力。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培养目标聚焦实战化与职业能力生成;课程设置依据岗位核心能力模型,构建“模块组装+精选”联合式课程及训练体系;教学中运用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突出以训练为中心的军事心锚,构建激发双轨心智模式运转的教学过程;导师队伍建设上树立导师军事匠人精神,突出导师强军兴军的责任、对作战及战场的专注和对技能的精益求精;建立以全程质控体系、自评估指标体系和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一模式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建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未来战场变幻莫测,作战态势日新月异,作战战法推陈出新,不确定、非线性、复杂性因素影响着战争态势进程,唯独适应这种态势变化才能立足于未来战场,军事院校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和MAP训研战培养模式构建只是一个初步探索。有关这一培养模式如何才能更有利于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岗位任职能力的生成?生成的机制和要素是什么?这一模式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之间如何建立有机联系?训-研-战三要素如何相互协调?等,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赵燕[10](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研究表明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二、学术期刊之评判应与国际接轨——兼论编排格式及相关规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术期刊之评判应与国际接轨——兼论编排格式及相关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3)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选题的依据
    二、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可行性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研究及数据研究的状况
    四、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信息背景下的人文数据建设与研究
        一、从人类早期记忆到数据研究发展历程回顾
        二、人文数据研究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三、选择伏羲女娲神话作为数据研究的设想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界定
        一、神话的界定与特征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界定与基本内容
        三、伏羲女娲神话专题数据研究的客观基础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特征
        一、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丰富性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客观性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主观性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独立性
第二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选择与生成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选择的基本问题
        一、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目的
        二、伏羲女娲神话资料选择的原则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选择的方法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来源的几种类型
        一、以叙事主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二、以不同载体为神话分类的数据选择
        三、以语言类型为参照的数据选择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数据的生成
        一、神话文本数据提取与呈现的理论依据与标准
        二、神话文本数据的基本构成与分解
        三、神话文本数据的清洗与增值
第三章 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数据结构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的理论与定位
        一、关于叙事结构的相关理论探讨
        二、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几种常见定位
    第二节 母题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体系的基本结构
        三、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的层级与描述
        四、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结构体系的特点
    第三节 民族与地理视角下的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结构
        一、民族与地理概念在伏羲女娲神话结构分析中的意义
        二、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结构设置
        三、以中原地区为例考察伏羲女娲神话的地理分布
第四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关联性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几种基本关联模式
        一、国内外关于人文学科知识关联的研究与实践
        二、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时间关联
        三、伏羲女娲神话文本的空间关联
        四、伏羲女娲神话文本与研究成果的关联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在民族间的关联
        一、伏羲女娲神话形象在各民族的传播符合史实
        二、伏羲女娲神话关联中的民族认同
        三、伏羲女娲神话民族间关联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的母题关联
        一、伏羲女娲神话母题关联性质的确定
        二、伏羲女娲神话母题的类型与层级
        三、以壮族伏羲女娲神话为例看母题关联的实现
第五章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
    第一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应用价值
        一、专题数据建设与研究的应用价值
        二、专题数据知识图谱的应用与前景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助力神话学学科发展
        一、通过数据分析服务中国神话学学科发展
        二、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创作与叙事特征
        三、通过神话数据分析中国神话的传承现状及规律
        四、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学科发展中的其他应用
    第三节 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的创造性转化
        一、通过神话数据研究探讨神话转化的多样性
        二、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新媒体中的开发与应用
        三、伏羲女娲神话数据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案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4)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对转型中外语教学的理论反思与探索
        1.1.2 学习化社会呼唤外语教育的理论跟进
        1.1.3 研究者之学术旨趣与人文情怀的驱动
    1.2 研究价值
        1.2.1 生活价值—揭示外语学习者当下学习生活的实际
        1.2.2 知识价值—从学习者个体的角度透视课程的实施
        1.2.3 实践价值—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的建构
        1.2.4 理论价值—中国人外语学习文化机制的抽象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导言
    2.2 外语学习环境分析和学习者特点研究综述
        2.2.1 有“学”无“习”的外语学习条件和环境
        2.2.2 汉语外语学习者的文化与心智结构的差异
    2.3 外语学习文化概念及多元视角的理论综述
        2.3.1 外语学习文化的概念与辨析
        2.3.2 文化的涵化及文化协同模式
        2.3.3 国内外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
        2.3.4 从文化角度突破外语学习研究的必要性
        2.3.5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2.4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研究的基础理论综述
        2.4.1 语言意识形态理论
        2.4.2 文化融合理论
        2.4.3 中国文化心理学
        2.4.4 研究方法论基础
    2.5 课程标准与中国外语教育传统的对比分析
        2.5.1 外语课程标准的“三观”
        2.5.2 外语教育传统研究及历史嬗变
        2.5.3 从对照中看涵化研究的可能性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导言
    3.2 方法的选择
        3.2.1 多学科综合的混合研究法
        3.2.2 多种研究手段的综合运用
        3.2.3 研究方案的设计建构实施
    3.3 数据采集
        3.3.1 叙事探究
        3.3.2 问卷调查
        3.3.3 课堂观察
        3.3.4 集体访谈
        3.3.5 个别访谈
        3.3.6 原型法
    3.4 数据分析
    3.5 信度和效度
    3.6 研究伦理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语学习文化现状
    4.1 导言
    4.2 外语学习目的态度的取向
        4.2.1 目的
        4.2.2 态度
    4.3 教与学方法的适应性选择
        4.3.1 方式
        4.3.2 方法
        4.3.3 管理
    4.4 对好的外语教师的看法
        4.4.1 师德
        4.4.2 专业
    4.5 对好的外语学生的看法
        4.5.1 特征
        4.5.2 表现
    4.6 对待教材的态度及用法
        4.6.1 看法
        4.6.2 使用
        4.6.3 经典“新概念”
    4.7 师生关系及角色认同
        4.7.1 师生关系
        4.7.2 课堂礼貌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形态及其成因
    5.1 导言
    5.2 课程层面的同化型涵化
        5.2.1 同一个声音
        5.2.2 不同的声音
    5.3 课堂教学层面的假晶、融合型涵化
        5.3.1 公开课与常态课
        5.3.2 不可能完成之“任务”
        5.3.3 问题链与高效课堂
    5.4 学习者层面的协同、融合型涵化
        5.4.1 课堂
        5.4.2 课后
    5.5 多种涵化形态的实践会聚及文化心理分析
        5.5.1 强化信念:苦功夫与中国式激励的融合
        5.5.2 控制策略:以考代练与文语并重的融合
        5.5.3 应用导向:问题链与语码转换的融合
        5.5.4 抵近管理:高效课堂与高效管理的融合
        5.5.5 技术嫁接: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融合
        5.5.6 多元取向:中外文并蓄互补中的融合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语学习文化涵化模式的实践建构
    6.1 导言
    6.2 涵化的层级及实现方式
        6.2.1 本体观层面的涵化
        6.2.2 学习观层面的涵化
        6.2.3 课程观层面的涵化
    6.3 涵化的机制与模式
        6.3.1 生成中的涵化机制
        6.3.2 建构中的涵化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小结
    7.2 主要发现
    7.3 研究启示
    7.4 创新之处
    7.5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1 外语学习方法调查问卷(试测)
附录2 外语学习方法调查问卷
附录3 课题研究邀请信
附录4 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生活访谈提纲
附录5 X女士的外语学习生活访谈要点和学习故事
附录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译作

(6)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一 宋杂剧说
        二 诸宫调说
        三 傀儡戏说
        四 民间剧曲说
        五 宗教仪式说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后记

(7)国际学术规范在国内学术期刊中的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学术规范在我国学术期刊使用情况
二、学术期刊国际学术规范的建议
三、结语

(8)民法视域下的成年监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和选题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
        二、域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成年监护制度的现代法理基础
    第一节 成年监护的制度价值探析
        一、自然人:意思能力与行为能力之补足
        二、家庭:单个家庭之支援
        三、国家:制度补填与侵害公私利益之预防
        四、国际:身心障碍者人权保护公约之彰显
    第二节 成年监护制度现有学说理论之检讨
        一、现有学说理论的局限性
        二、相关学说理论的补充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域外不同法系国家和地区成年监护制度立法例述评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成年监护制度立法例的分析考察
        一、亚洲部分国家
        二、欧洲部分国家
        三、我国台湾地区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成年监护制度立法例的分析考察
        一、英国的持续性代理权授予制度与2005年《意思能力法》
        二、美国的成年监护制度
        三、加拿大的《统一代理权法》
    第三节 域外不同法系国家和地区成年监护制度立法例的特征与评析
        一、主要特征
        二、相关论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历史演进、立法现状及反思
    第一节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历史上的监护制度
        二、近现代历史上的监护制度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成年监护制度
    第二节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立法现状
        一、狭义民法中法律规范的梳理
        二、广义民法中相关规则的现状
    第三节 对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相关规范的评析——法定监护
        一、适用范围狭窄
        二、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权利义务规范的阙如
        三、利益相反行为救济规范的缺损
        四、监护事件宣告程序规范的缺位
    第四节 对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相关规范的评析——意定监护
        一、设定意定监护的要件欠缺
        二、意定监护的法律属性之“代理”与“委任”混同
        三、监护人报酬请求权的遗漏
        四、预立医疗指示制度的立法空白
        五、意定监护与法定监护竞合问题的困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型塑与补阙
    第一节 在民法典中的体例设置与立法模式选择
        一、体例设置
        二、立法模式探究
    第二节 成年监护制度相关规范的缺漏补填——法定监护之补阙
        一、适用范围的扩大
        二、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权利义务规范的补充
        三、利益相反行为的救济
        四、监护事件宣告程序规范的引入
    第三节 成年监护制度相关规范的缺漏补填——意定监护之型塑
        一、设定意定监护要件的明定
        二、意定监护法律属性的辨明
        三、监护人报酬请求权的确立
        四、预立医疗指示制度的引入和限制
        五、意定监护与法定监护竞合问题的解决出路
    第四节 涉外成年监护相关规则探微
        一、涉外成年监护的相关理论
        二、监护案件国际裁判管辖之理路与解明
        三、监护案件准据法的斟酌选择
        四、监护案件裁判的承认与执行
        五、监护案件裁判的既判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观点与创新
    第二节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军事背景: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
        1.1.2 我军建设背景:强军目标的实现
        1.1.3 现代作战背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需要
        1.1.4 军事教育背景:军事职业教育的兴起
        1.1.5 教学改革背景: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有助于培养新型作战力量人才
        1.3.2 有助于军队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1.3.3 有助于推进军事教育理论创新
        1.3.4 有助于探索军事院校MAP培养的特点与规律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模式
        1.4.2 培养模式
        1.4.3 应用心理硕士(MAP)
    1.5 文献回顾
        1.5.1 “培养模式”的要素
        1.5.2 “培养模式”的层次
        1.5.3 “培养模式”的类型
        1.5.4 军事院校“培养模式”
        1.5.5 小结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概念框架
        2.1.1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提取
        2.1.2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修订
        2.1.3 研究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
        2.3.1 问卷调查
        2.3.2 访谈
        2.3.3 文本收集与分析
        2.3.4 研究方法反思
第3章 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分析与改进
    3.1 现行培养目标主要内容
        3.1.1 现行培养目标总要求
        3.1.2 现行培养目标具体要求
        3.1.3 军地MAP培养目标比较
    3.2 现行培养目标分析
        3.2.1 现行培养目标的特征
        3.2.2 现行培养目标的不足
    3.3 现行培养目标改进
        3.3.1 培养目标核心类别
        3.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培养目标改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分析与改进
    4.1 现行课程设置情况
        4.1.1 现行课程开设情况
        4.1.2 军地MAP课程开设情况比较
    4.2 现行课程设置分析
        4.2.1 现行课程设置特点
        4.2.2 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差距
    4.3 现行课程设置改进
        4.3.1 课程设置核心类别
        4.3.2 适应实战要求的课程设置改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分析与改进
    5.1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形态
        5.1.1 两种培养形式
        5.1.2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类型
        5.1.3 军地MAP教学方式比较
    5.2 现行教学方式分析
        5.2.1 教学方式特点
        5.2.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3 现行教学方式改进
        5.3.1 教学方式核心类别
        5.3.2 适应实战要求的教学方式改进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分析与改进
    6.1 现行导师带教规定与形式
        6.1.1 现行专业学位导师规定及制度
        6.1.2 现行军地MAP导师带教形式比较
    6.2 现行带教工作分析
        6.2.1 现行带教特征
        6.2.2 带教工作的不足之处
    6.3 现行师资队伍改进
        6.3.1 师资队伍核心类别
        6.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师资队伍改进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
    7.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
        7.1.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及规定
        7.1.2 现行军地MAP质量管理比较
    7.2 现行质量管理分析
        7.2.1 质量管理特点
        7.2.2 质量管理不足
        7.2.3 现行质量管理改进
        7.2.4 质量管理核心类别
        7.2.5 适应实战要求的质量管理改进
    7.3 小结
第8章 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构建
    8.1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
        8.1.1 构建的理论基础
        8.1.2 构建的现实要求
    8.2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结构
    8.3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8.3.1 培养目标:聚焦职业能力生成
        8.3.2 课程设置:建构联合式课程体系
        8.3.3 教学方式:实施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
        8.3.4 导师特质:树立军事匠人精神
        8.3.5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8.4 训研战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8.4.1 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
        8.4.2 设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
        8.4.3 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境外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教育杂志》
        1.3.2 儿童文学
        1.3.3 文学教育
        1.3.4 儿童文学教育
    1.4 理论基础
        1.4.1 儿童哲学
        1.4.2 教育学学理
        1.4.3 图式理论
        1.4.4 接受美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活动史研究法
        1.5.3 统计分析法
        1.5.4 个案研究法
    1.6 不足与创新
        1.6.1 不足之处
        1.6.2 创新之处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第8章 结语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学术期刊之评判应与国际接轨——兼论编排格式及相关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 [1]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具身化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盲人音乐文化研究[D]. 邹如愿.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中华民族伏羲女娲神话数据研究[D]. 王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外语学习文化的涵化研究[D]. 陈刚.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7]国际学术规范在国内学术期刊中的使用研究[J]. 苏振华. 今传媒, 2017(10)
  • [8]民法视域下的成年监护制度研究[D]. 刘建.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8)
  • [9]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 许翔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10]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学术期刊评价应与国际接轨——兼论版面格式及相关规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