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干扰对岩石热解分析中热解参数的影响

电离干扰对岩石热解分析中热解参数的影响

一、岩石热解分析中离子化干扰对热解参数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何焘,汪在聪,胡兆初[1](2021)在《地质样品卤族元素分析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地质样品中卤素是反演与流体和挥发分相关的地质过程的重要示踪元素.由于卤素含量低和强挥发性,准确测定地质样品中卤素一直是分析地球化学的难点.近年来,针对地质样品卤素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开发开展了大量工作.高温热解法、碱熔(溶)法、酸性消解法和碱性提取法能够满足土壤、沉积物和岩石中高含量卤素的分析要求.针对低含量卤素,仅有中子活化法和稀有气体质谱法能够准确定量.随着分析地球化学的发展,地质样品卤素分析技术逐渐向更高效的消解方法、更简便的操作以及更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分析方向改进.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地质样品卤素分析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对比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地质样品卤素分析方法的发展前景.

张向楠[2](2021)在《热裂解-质谱微塑料检测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微塑料,定义为尺寸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已成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它可以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对生物及生态环境造成广泛的危害,甚至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纳塑料,定义为小于1μm的微塑料,其尺寸小、毒性大,可以进入人体的内循环,在细胞分子水平产生毒害,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也被单独研究。作为新兴的海洋污染物,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迁移、来源、归趋和生态毒理等方面都需要深入研究,而建立准确、高效的检测技术与分析方法被认为是微塑料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工具。然而,传统的检测技术主要依靠光谱方法,在微塑料检测方面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对纳塑料的分析无能为力。本课题建立了热裂解-质谱(Pyr-MS)技术,研制了便携式热裂解-质谱仪,开发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为微纳塑料的研究提供新工具和新方法;基于该技术及方法开展了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及源汇分析,开展输液瓶老化过程中微纳塑料的丰度评估研究,检验了技术的实用性,也为环境中微纳塑料的研究提供参考。(1)建立了Pyr-MS技术,为微塑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针对当前缺乏专用的微塑料热裂解器,开发了小型化、低功耗的电阻加热-热裂解器;针对纳塑料难以单独提取检测、需要痕量分析的特点,开发了电磁加热-热裂解器;通过热裂解器与小型质谱的过滤、分流等联用设计,微塑料的热解产物可以进入质谱直接分析,研制了便携式热裂解-质谱仪,实现微纳塑料的快速分析。该技术具有不受样品形貌、尺寸的限制,是光谱技术的有效补充。(2)基于开发的Pyr-MS技术,建立了微塑料定性定量方法,为微塑料研究提供了新方法。研究发现聚合物的特征离子的峰面积成比例(简称“指纹”),可以用于定性分析,通过对几种常见塑料的指纹分析,验证了指纹的可靠性;绘制了定量分析标准曲线,提供微纳塑料的质量统计信息,实现了微塑料的定性定量同时分析。通过实验发现基质干扰、紫外光老化、添加剂等因素对Pyr-MS的影响很小。基于开发的电磁加热-热裂解-质谱(Eh-Pyr-MS)装置,构建了纳塑料的分析方法,通过耐高温滤纸直接分析,解决了纳塑料的难以分离提取的问题,对NanoPS的检出限达到85.7ng。基于聚合物的指纹信息及定量标准曲线,建立了混合塑料分析方法,验证了Pyr-MS在混合塑料检测上的潜力。(3)基于开发的Pyr-MS装置和方法,开展了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鉴于当前沙滩微塑料浮选方法的不足,开发了基于辅助加热的磷酸氢二钠浮选方案,同时满足高密度、低成本、环境友好等要求,通过7种不同密度塑料在磷酸二氢钠和氯化钠溶液的回收率对比实验,磷酸二氢钠的回收效率更高。通过Pyr-MS装置和方法对收集的沙滩和近海表层海水的微塑料样品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和光谱鉴定及天平称量对比,检验了该技术在微塑料鉴定及质量评估的可靠性。对微塑料的形状、丰度、种类等特征分析,发现微塑料在沙滩中丰度达6665个/kg,表层海水中的丰度为5.9±3.5个/m3,污染水平较高、生态风险较大;研究证实了沿海养殖中大量使用的塑料渔具是威海近海微塑料的重要来源。(4)基于开发的Eh-Pyr-MS装置及方法,开展了老化注射液中的微纳塑料研究。建立了注射液中微纳塑料分析方法,通过Eh-Pyr-MS分析和显微镜观察,证实了注射液中的微纳塑料来自老化后的塑料瓶表面;构建了质量和数量两个维度的微纳塑料丰度评估模型,验证了该技术在微纳塑料分析的可靠性,为微纳塑料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参考。揭示了医用输液塑料制品由于存储不当等原因的可能造成微纳塑料污染的风险,急需得到重视。本论文建立的热裂解-质谱技术将为微塑料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工具,弥补光谱技术受到样品表面形貌等特征限制、难以检测纳塑料的不足。建立质量浓度的计量方法,是对当前数量计量方式的有效补充,为微纳塑料的计量提供新的评估手段。

孙佳楠[3](2021)在《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文中指出为了研究东营凹陷页岩中可动油情况以及页岩油生烃过程中形成的页岩油与烃源岩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对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烃源岩进行了热解实验和留烃实验。分析了干酪根热解产物的组成,对产物进行了动力学软件模拟,结合东营凹陷实际的埋藏史和受热史,得到了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生烃史和留烃史。对东营凹陷烃源岩进行了无机矿物研究,研究了无机矿物对页岩油的滞留能力。结合东营凹陷生留烃史、烃源岩的基础地球化学和储层的基本参数信息,对东营凹陷页岩油的可动量进行了评价,并得到了页岩油可动量的评价模型。对生烃过后的残余干酪根进行了红外光谱实验,初步探讨了干酪根在生烃过程中,干酪根分子的结构变化。干酪根热解实验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比较王57和王161干酪根,总烃的产率都是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C1-C5气体的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6-C14轻烃和C14+重烃的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干酪根生成的重质组分分解形成轻质组分,导致气态烃和产率不断升高,C6-C14轻烃先升高后下降,并且产率拐点出现的重质烃晚。通过生烃动力学对王57和王161两个干酪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王57烃源岩现在正进入主要的生烃阶段,而王161烃源岩已经进入生烃后期。对王57和王161干酪根进行留烃实验,根据干酪根的溶解度参数范围,我们用五种不同溶剂溶解度参数在7-13(cal/cm3)0.5范围内来进行溶胀实验,得到溶胀曲线,用来模拟不同成熟度下页岩油在残余干酪根中的滞留量。实验结果表明:干酪根对有机溶剂的吸附能力会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吸附量会逐渐平衡,不会降低为0。这是由于随着干酪根热演化程度的增加,干酪根的结构也会趋渐于稳定,一部分页岩油很难从干酪根中排出。用樊页1井原油配制五种不同浓度的原油样品进行无机矿物的表面吸附实验,分别得到了粘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矿物的最大吸附原油能力。结果表明:粘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矿物的最大吸附原油量分别为18 mg/g、3 mg/g和1.8 mg/g。统计得到了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的总有机碳和矿物含量。通过公式计算得到了烃源岩中无机矿物表面吸附原油的质量。尽管在页岩油评价中不经常使用抽提氯仿沥青“A”作为评价指标,但是,抽提氯仿沥青“A”无论是在成分组成还是在化学性质上,与页岩油都更为接近。基于孔隙度、气油比、岩石吸附量和油层参数随着成熟度的变化情况,结合生留烃动力学,建立了页岩油可动量模型。这有助于确定潜在的页岩油层、评价可动量的页岩油资源。该模型显示,东营凹陷高质量的页岩油资源的成熟度范围0.7-1.0%Ro之间:成熟度小于0.7%Ro时,有少量运移来的油;成熟度大于1.0%Ro,从烃源岩中排出的原油量增加,但可能进入常规储层中。通过对残余干酪根的红外光谱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干酪根分子在生烃过程中,分子中脂肪族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减少,芳化程度逐渐增高,干酪根分子的缩聚程度逐渐增大,含氧官能团含量减少。在没有过油窗前,干酪根的生烃潜力会随着干酪根的成熟度增加而升高,过油窗之后,干酪根虽然有生烃潜力,但生烃潜力会大大降低;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的热演化程度也逐渐增加。

张学慧[4](2021)在《氧化铁对煤热解初级产物及热解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煤热解是煤炭分质利用的重要方法,也是煤气化、燃烧等工艺的主要阶段。在煤热解过程中,煤中矿物质或外加矿物对煤的热解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选取了两种典型的低变质煤经酸洗处理后的脱矿煤(红沙泉脱矿煤(HSQDM)和大柳塔脱矿煤(DLTDM))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Fe2O3对这两种酸洗脱矿煤热解初级产物的逸出特征和产物分布的影响,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利用原位热解真空紫外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系统研究了Fe2O3对HSQDM和DLTDM热解产物逸出特征分布的影响。脱矿煤与Fe2O3以10:1、5:1和2:1的质量比机械混合后进行原位热解。在该热解检测系统中,由于原位捕捉、软电离和高真空环境的特点可以检测到热解初始挥发产物,主要包括烯烃、芳烃、单酚、双酚及少量含硫和含氮物质。结果表明:Fe2O3对两种脱矿煤的热解产物分布具有相似的影响规律,但对DLTDM的影响较为明显。随着Fe2O3添加量的增加,产物中烯烃、芳烃等轻质组分含量增加,双酚类的含量明显降低,重质产物的含量也有所降低,但产物的逸出峰值温度提高。煤热解形成产物的脂肪碳(或芳烃取代碳)数愈多,其产生的峰值温度愈低。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Fe2O3的加入能减少HSQDM热解反应活化能,使反应更易进行。利用红外加热固定床反应器研究Fe2O3对大柳塔脱矿煤热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50-750℃的温度区间内,Fe2O3的存在增加了气体产物中H2、CH4和CO2的产率,而CO的产率有所降低。通过对650℃焦油的核磁共振分析发现,煤中添加Fe2O3后热解生成的焦油中芳香碳含量由53.96%增加到62.16%,芳香氢含量比例也有所提高;GC-MS分析表明焦油中轻质芳烃(LAHs)、多环芳烃(PAHs)和含氧物质(OCSs)的含量都有所增加,说明Fe2O3能促进焦油中组分的芳构化,以生成更多的芳烃类产物,明显提高焦油的芳香度,而Fe2O3自身被还原成更低价态的铁氧化物。

景兴鹏[5](2021)在《煤的物性评价体系与热解产物预测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是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清洁、高效的转化和利用煤炭资源是现阶段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开展煤的物性评价指标和热解产物预测研究,完善煤炭物性评价体系,提高煤炭热解产物预测精度,对中国煤炭资源的清洁转化与增值利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论文以陕西、内蒙、新疆三地区的典型煤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固态13C核磁共振(NMR)、X射线光电子光谱(XP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热重(TG-DTG)等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四种典型煤种的煤岩组成、煤质特征、物理、化学与工艺性质及物性参数与热解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煤炭物性参数评价指标体系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热解产物预测模型,实现煤炭物性参数的科学评价和热解产物分布的精准预测。研究表明,四种典型煤种的水分与挥发分含量均随煤阶的增高呈现降低的趋势,碳含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氧含量逐渐减小,氢和氮含量差别不大。随煤质挥发分与灰分含量的增高,镜质组含量逐渐降低,而惰质组与壳质组逐渐增高。镜质组组分、发热量和镜质体反射率随碳含量的增大逐渐增高,惰质组和壳质组则逐渐降低。煤中孔隙度增高,挥发分和灰分含量逐渐降低。煤的热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常温~300℃长焰煤和气煤的失重率分别为4.10%和4.48%,褐煤与弱粘煤失重率分别为10.95%和9.96%;300℃~650℃四种典型煤均发生剧烈的热分解和解聚反应,失重率分别为26.47%、28.61%、21.05%和17.58%;650℃至终温,热解反应趋于平缓,失重率分别为3.93%、3.90%、4.88%和4.50%。热解过程固体焦收率随煤阶升高而增大,而液体和气体收率则有所减少。几种煤热解焦油重质组分差异明显,长焰煤含量最高为19.11%,弱粘煤和褐煤含量较低,轻质组分含量刚好相反,中质组分含量最高的为气煤,弱粘煤和褐煤较低。长焰煤和气煤热解焦油以醇醛酯类、烷烃类和烯烃类为主,占比约为54.76%~63.55%,褐煤和弱粘煤则以杂环烃为主,占比为40%,烷烃、烯烃含量较少。四种煤的13CNMR分析结果表明,锡林浩特褐煤(XLHT-HM-1)、奇台弱粘煤(QT-RN-1)结构中均含有较高的脂肪碳,氧连碳(fOal)和亚甲基碳或次甲基碳(fHal)较大分别为15.38%和16.13%,对应较多的脂肪碳结构,芳香环通过脂肪链连接,形成大量的杂环类热解产物。艾维沟气煤(AWEG-QM-1)结构中主要以芳香环和甲基碳为主,甲基碳或季碳(f*al)为13.30%,说明结构存在大量芳香环和甲基碳,热解产物主要为烷烃和醇醛酯类。巴拉素长焰煤(BLS-CY-1)中主要含有芳香环与较多的羧基碳和羰基碳结构,羰基或羧基(fCa)值为5.95%,热解产物主要是醇醛酯类。在对主要产煤区5865个煤样测试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煤物性参数五大类典型煤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对煤岩组分、煤质特性及煤物理、化学与工艺性质的不同评价指标参数进行了划分。将熵权法引入物元分析理论中,确定了影响煤炭物性参数指标的权重,避免了单因素决策的片面性和人们主观认识差异所引起的决策失误。确定了煤物性参数与其热解产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定量关系,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煤炭物性参数对煤热解产物的影响因素的权重及主控因子。以煤中挥发分、热稳定性、碳元素含量、镜质体反射率、全硫、发热量、氧元素含量、灰分和氢元素含量等9个为输入因子,建立了基于煤热解产物收率9-19-3网络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与实测值相比预测相对误差控制在±10%范围内,说明预测模型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较高。整体预测的稳定性、可靠性更高。

DEMCHIG TSOLMON[6](2021)在《中国东北典型矿区和蒙古国巴彦加拉等矿区油页岩裂解前后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本世纪开始,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美国和中国将炭质泥页岩作为石油、天然气和化工原料供给的主要发展战略目标。到2035年,美国页岩油开采总产量将占能源消耗总量的49%,中国开始积极扩大页岩气项目研究,以确保国内需求目标。同时,中国对油页岩地质调查工作一直以来投入较多,对盆地油页岩矿床地质特征和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油页岩组成等特征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油页岩的资源潜力。由于全球原油价格的上涨和对液体矿物燃料需求的增加刺激了蒙古国页岩油气的生产,计划新建油页岩干馏装置,生产油页岩油。蒙古国一次能源需求预计将从2010年的330万吨增加到2035年的1210万吨,年增长率为5.4%。到2035年,石油需求预计将年增长5.1%。蒙古国是石油的净进口国,大部分从俄罗斯进口。在蒙古国,对油页岩的物理和化学研究很少。同时由于缺乏勘探数据,蒙古国的油页岩资源潜力仍然未知。目前一些国家将油页岩矿渣广泛应用于建材、道路、水处理和化肥制造方面,这为蒙古国发展油页岩产业提供了借鉴。系统研究油页岩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油页岩资源的充分利用至关重要。首先,本文对中国三个矿区油页岩矿床和蒙古国四个矿区油页岩热解前后油页岩的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中国抚顺、扶余、农安和蒙古国的巴彦加拉(Bayanjargalan)、额尔德尼查干(Erdenetsagaan)、额尔德尼商(Erdenesan)、胡特(Hoot)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分别采用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气相色谱-质谱(GC-MS)、元素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核磁共振(NMR)等技术手段对油页岩进行了系统研究。胡特、额尔德尼查干、巴彦加拉、抚顺、扶余油页岩的油页岩质量较好,但差异较大,含油率分别为13.62%、13.42%、11.22%、7.5%和6.5%。额尔德尼商和农安油页岩质量差,含油率分别为4.162%和6.84%。扶余、农安、额尔德尼查干、额尔德尼商油页岩比胡特、巴彦加拉、抚顺油页岩具有较高的灰分、较低的挥发分、较低的发热量,结渣倾向中等。有机质在2910cm-1和2840cm-1处的峰值代表油页岩中的有机质。油页岩中有机质的峰值在热解后消失。可以看出,所有油页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石英、长石、高岭石、白云石、斜长石、伊利石/蒙脱石和角闪石。利用扫描电镜测定了油页岩的表面结构。研究了油页岩干酪根热裂解生烃过程中孔隙演化的物理转化过程。不同区域的7个油页岩样品从30℃加热至830℃,加热速度为10、20、30、40和50℃/min,氮气流速为30 ml/min。在大多数样品的热解过程中,主要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反应区间。然后,利用热重分析技术,确定中国三个不同矿区油页岩的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对油页岩的热解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用弗里德曼、基辛格-阿卡希拉-桑糖(KAS)和弗林-沃尔-小泽(FWO)方法估算油页岩的热解活化能。其次,本文选取抚顺、扶余、农安、巴彦加拉、额尔德尼查干、额尔德尼商和胡特油页岩的热物理和电物理性质。并系统地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分析和比较分析。选择室温加热至150℃、250℃、350℃、450℃和550℃的样品进行热导率、比热容和热扩散率的测定。根据理论公式,推导了常温常压下的导热系数。研究不同矿区油页岩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物理性质。以热扩散系数为代表参数,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还强调了对基本性质的进一步研究具有特殊相关性。在油页岩电物理性质方面,采用四端法测量了油页岩在20~500℃温度范围内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采用平行板电容法测量了20~500℃和1~150k Hz油页岩温度下的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值。油页岩的导电率从20℃室温测量到500℃,并保持10分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油页岩的电阻逐渐减小,显示出半导体的特性。低温段几乎是绝缘体。400~480℃是油页岩分解的最佳温度,此时导电性最好。

贺文同[7](2021)在《油页岩原位转化条件下热解产物演化规律与反应进程研究》文中指出油页岩是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有效开发油页岩资源,能在全世界范围内缓解能源危机。油页岩中富含的干酪根有机质属于未成熟阶段,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产生出裂解油与裂解气。目前油页岩的开发技术,主要分为地表干馏与原位转化。地表干馏在中国的应用时间久远,主要用途是供热与发电,而其利用的主要是浅层地层中赋存的油页岩,这极大限制了油页岩可利用的规模。另一方面利用地表干馏方法对油页岩进行裂解,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废渣污染等环境问题,所以油页岩地表干馏无法大规模长时间应用。而近20年针对于资源量巨大,赋存于地层较深的油页岩资源的原位转化方法成为研究热点。吉林大学研究团队近几年分别在农安与扶余进行野外油页岩原位转化先导试验,研究中发现高压条件下不同加热阶段的油页岩中半焦-裂解气-裂解油的有机质演化规律,与各反应阶段油页岩的生烃潜力变化规律,对油页岩原位工程的有效进行与页岩油气产品的利用很重要。而且不同实验条件不同阶段的有机质演化程度与生烃量常常以岩心实验Ro值与Tmax值来界定,而实际原位转化实验工程中无法获得油页岩岩石样品,只能利用开采井获得油页岩热解产生的裂解油与裂解气,所以无法测定已经热解的油页岩半焦的Ro值与Tmax。由于原位转化实验工程中油页岩层有机质分布不均质性,以及受加热程度不同等问题,依据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难以确定地下油页岩中有机质转化程度,为开采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也导致投入能源的浪费。因此,针对工程上可获得的裂解油与裂解气为主要研究对象,寻求能够指示油页岩原位开采过程中有机质演化进程的地球化学控制方法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本次首先研究选取吉林大学正在松辽盆地两个开展油页岩原位转化工程中的油页岩岩心样品进行高压加热实验,采用模拟现场工程的工艺方法对块状岩心进行符合具体现场地下施工环境与施工工艺的方法进行高压升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油页岩在热解过程中按照产物的生成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室温~300℃、300~475℃与475~520℃,在300~475℃温度下油页岩排出的产品主要是裂解油,而且相比第一阶段产量显着增加。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烃类气体中以甲烷为主,450℃以上的样品甲烷含量百分比均超过90%,在520℃时分别达到98.09%与98.69%,说明干酪根在热作用下逐渐成熟,产生的烃类化合物逐渐倾向于变成分子量更小的碳氢化合物。模拟实验中产生的裂解油一部分保存在油页岩孔隙中,一部分由油页岩孔隙与裂隙排出,残留在油页岩中的裂解油非烃组分(NSO)与沥青质之和的比例高于饱和烃与芳香烃的比例,而裂解温度超过350℃时裂解油的生成量快速增长并排出,排出的油页岩中饱和烃的含量最高。油页岩在热解初期生成的非烃与沥青质可能是干酪根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对于原位开采工程,油页岩中干酪根随温度增加产生的有机质中以大分子的非烃与沥青质的比例为主,这势必会占据油页岩内部有机质孔隙。只有不断地持续升温并保温使沥青质与非烃进一步热解成小分子的烃类化合物,才不至于造成油页岩内部孔隙空间堵塞,因此加热温度不能低于350℃。而通过岩石热解实验结果分析可知,低受热温度的油页岩样品都具有好的生烃潜力,而425~450℃是一个转折点,超过450℃温度的油页岩将不具备好的前景,这个温度结点对油页岩原位开采工程中井下温度的选择控制非常重要。第4章中关于油页岩热解过程中有机质成熟度参数的研究发现,热解产生的烃类气体中In C1/C2与In C2/C3交互图判定干酪根的成熟度变化并呈现良好的规律变化,表明干酪根成熟度不断提高。油页岩半焦样品的Ro值随热解温度逐渐上升而不断提高,显示干酪根成熟度从未成熟到成熟,有很好的指示性。岩石热解评价Tmax只能应用在热解温度为450℃以下的样品,并可以指示未成熟-低熟-成熟的油页岩有机质成熟度状态。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裂解油饱和烃的主峰碳与CPI值逐渐降低。对于裂解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发现,Ts/(Ts+Tm)、藿烷C3222S/(22S+22R)、甾烷C2920S/20(R+S)与ββ/(αα+ββ)随热解温度的升高有良好且稳定的变化趋势,针对原样到热解温度425℃的油页岩有机质成熟度进程有良好的指示而且区分度明显并涵盖了主要的热解生烃高峰。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的研究发现,必须对特定地区同一层段的油页岩进行稳定同位素分馏研究后,将总油碳同位素与各组分碳同位素综合投点分析,确定有机质热解程度。所以本次研究认为,油页岩原位开采工程中可以通过开采井的打开而获得裂解油与裂解气,再利用多种成熟度参数对油页岩有机质热解进程进行有效的跟踪控制,并建议将井下加热器的温度设置在425℃左右,以便获得最大的能源回报。第5章对通过前文对农安油页岩的系统研究与对农安开采井获得的裂解油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包括裂解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与裂解油各组分稳定碳同位素,结合本次模拟实验中裂解油的地化分析,综合研究可知,目前农安油页岩原位转化工程中地下油页岩目标层位的有机质热解程度相当于模拟实验400~425℃的阶段,正处于生油窗顶峰。目前采用的加热工艺是符合工程预期实验目的并且具有经济价值的。本论文提出的采用地球化学综合研究的方法对油页岩原位开采工程将是必不可少的,应该贯穿于全程决策与工程进程把控,使经济回报率最大化。同时应用时需要注意在区域详细资源评价工作的基础上,获得目标开采层油页岩热模拟实验系统的地球化学参数,进而判定在有地下油页岩机质热解过程,研究过程中应进行各种地球化学数据的综合研究,同时注意地球化学研究对象的时空差距。希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以完善油页岩原位开采理论,成为油页岩原位转化实验工程的关键技术。

黄永[8](2020)在《污泥生物碳基陶粒制备表征及除磷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磷污染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环境治理难题,减少废水中磷的排放是缓解富营养化的关键。陶粒吸附法由于工艺简单、运行稳定、成本低、除磷效果好,已经成为除磷领域的研究热点。另外,目前环境危害性废弃污泥产出量惊人且处理费用昂贵,也同样加重了生态环境负担。本研究基于“变废为宝、以废治废”的环境保护理念,使用污泥热解固态残渣污泥生物碳等材料,制备了符合人工陶粒滤料标准、安全性高、磷吸附效果优良的污泥生物碳基陶粒(SSBC),该陶粒在大规模的消纳危害性废弃污泥的同时,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锁定在陶粒内部,且对水体磷污染物拥有很好的吸附活性,为同时解决污泥固体废弃物处理与水体磷污染物去除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表征了污泥生物碳的理化性质,以污泥生物碳作为基础材料,使用高岭土、干污泥、硅灰辅助配合,实现硅铝、熔剂组分互补并运用烧失造孔的方法,制备了SSBC;设计了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在综合衡量各技术性能的情况下确定了最终焙烧工艺参数。最终焙烧工艺参数烧成的SSBC密度1.569 g/cm3、表观密度0.972 g/cm3、堆积密度0.464 g/cm3、吸水率43.68%、气孔率33.70%、烧碱可溶率0.06%、空隙率50.19%、盐酸可溶率1.52%、破碎率与磨损率之和2.67%、含泥量0.09%、比表面积1.2037×104cm2/g;该陶粒属超轻密度陶粒,空隙率、盐酸可溶率、破碎率与磨损率、含泥量、比表面积均符合CJ/T 299-2008《水处理用人工陶粒滤料》标准,可作为人工陶粒滤料使用。本研究使用毒性特性溶出程序法(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研究了SSBC的重金属浸出毒性,其重金属浸出浓度均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规定限值;使用欧共体标准局连续提取法(the 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 Sequential Extraction Schemes)研究了SSBC的重金属赋存形态,其重金属绝大部分存在于残渣态当中,固化效果良好,且重金属稳定性高于原材料污泥生物碳与干污泥;固化机理分析表明,玻璃化束缚的方式对重金属固定起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使用SSBC进行静态试验除磷,SSBC的磷去除率随陶粒投加量的提升而提升,磷吸附量随初始磷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初始磷浓度为0.5~10 mg/L、吸附24 h后,溶液中磷剩余浓度均低于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初始磷浓度为0.5~200 mg/L时,SSBC的磷吸附量、磷去除率整体上高于黏土陶粒、生物陶粒(BC)、污泥生物碳(SSB),磷吸附效果更佳。p H=2~12时,SSBC的磷去除率均高于97.59%,抵抗p H影响的能力强于BC、SSB。不同浓度的Cl-、NO3-、SO42-、HCO3-对SSBC的磷吸附效果影响都很小,其抗共存离子干扰能力强于BC、SSB。升温能显着提升SSBC的磷吸附量,当初始磷浓度为500 mg/L、温度分别为298.15 K、308.15 K、318.15 K时,其磷吸附量分别可达3.251 mg/g、4.404 mg/g、5.147 mg/g。吸附等温线分析表明,SSBC吸附磷兼具吸附表面异质性及单分子层吸附的特点。吸附动力学分析表明,扩散步骤对SSBC吸附磷的过程有重要影响,其吸附速率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步骤控制,但该步骤并非唯一控速步骤。吸附热力学分析表明,SSBC吸附磷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升温强化吸附自发性;SSBC吸附磷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时的体系混乱程度上升。解吸试验表明,SSBC吸附的磷较难被解吸,吸附过程中存在化学吸附作用,表征表明SSBC吸附磷后生成了含磷新晶体。

李金虎[9](2020)在《基于活性位点产生和氧化的热侵煤体煤自燃特性及抑制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体的热侵过程也称为低温热解过程。煤体的热侵现象广泛存在于煤火传播、岩浆侵蚀、火区密闭及低阶煤烘焙干燥等过程中,发生热侵后的煤体在经历长时间的低温热解状态后被发现自燃危险性明显增强,热侵煤体的煤自然发火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孔隙和水分等物理结构变化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然而煤在热的作用下不仅会导致物理结构的变化,同时还会引起煤中键能较小的含氧官能团的受热分解并伴随活性位点的产生,这一分解过程对热侵煤体氧化特性的影响还鲜有谈及。基于此,本文以热侵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煤样的受热分解过程以及受热分解后煤样的氧化过程,开展了热侵煤体活性位点产生和氧化过程的系统研究,以期揭示热侵煤体的煤自燃过程和氧化反应机理并针对性的提出热侵煤体的高效抑制方法。采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与经典程序升温实验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研究了热侵前后煤样的物化结构和自燃特性变化。研究表明,煤样热侵的过程不仅会造成煤中大孔的坍塌破坏从而导致煤体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的明显降低,同时还会导致羧基和羰基等含氧官能团结构的受热分解。煤样的低温热解对低温氧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含氧官能团受热分解产生活性位点的氧化是导致煤样低温氧化过程中气体产物生成量高于其低温热解过程以及热侵后煤体自燃危险性明显高于原煤的主要原因。通过煤样热解后的恒温氧化实验分析了热侵煤体活性位点的氧化特性。研究表明,煤中含氧官能团受热分解产生的活性位点能够在惰性气体条件下稳定存在并积累,一旦与氧气接触,即使在常温条件下也能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的同时产生大量的CO和CO2等气体产物,这一反应过程同时直观证明了活性位点的存在。此外,原始煤样中同样存在少量原生活性位点,热侵煤体活性位点的氧化过程应包含原生活性位点和次生活性位点的氧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活性位点的常温氧化观点,认为活性位点的常温氧化是导致热侵煤体自热甚至不可控自燃的初始热量来源。鉴于活性位点的重要性,通过煤样的恒温热解实验分析了热侵煤体活性位点的产生规律和产生动力学特性。开展了不同因素条件下煤样的低温热解实验研究,通过热解过程中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推导了含氧官能团受热分解过程中活性位点的产生规律。将多因素条件下煤样受热分解过程与热解后恒温氧化过程气体的产生规律进行对比,得到两个反应过程中CO和CO2的产生规律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均符合复合指数型衰减规律。根据热解过程气体产生规律,采用等转化率的方法进行两种气体产物生成动力学参数的求解;基于TGA热分析技术,采用Coats-Redfern法得到了煤样低温热解的表观动力学参数,四组煤样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9.33 k J/mol、45.79 k J/mol、70.60 k J/mol和126.65 k J/mol。气体产生规律及气体产生动力学结果表明羧基官能团的受热分解产生CO2的过程在活性位点的产生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羧基官能团的受热分解过程对活性位点产生的重要影响,进一步开展了不同羧基官能团形态对这一过程的影响研究。利用离子交换法向煤中引入碱金属元素,将煤中羧基官能团转化为羧酸碱金属结构,实验研究了煤中羧酸结构和羧酸碱金属结构对活性位点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羧酸结构,煤中羧酸碱金属结构受热分解的活化能更低,在受热分解过程中能够明显促进活性位点的大量产生,从而导致煤样在常温氧化过程中的强烈氧化放热。其中,变质程度较低的碱处理煤样(40 g乌兰煤样)热解后常温环境下能够在12 min内自发升温14 oC。因此,煤中羧酸碱金属盐结构的存在明显增加了热侵煤体的自燃危险性,酸洗的方式可以将煤中的羧酸盐结构转变为羧酸从而抑制煤样活性位点的产生和煤的氧化过程。为进一步揭示活性位点的本质及热侵煤体煤自燃机理,利用原位红外光谱分析仪及原位电子顺磁共振仪分析了煤样在升温热解及氧化过程中官能团和自由基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伴随含氧官能团的受热分解产生的活性位点为烷基自由基,烷基自由基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被氧化而转化为含氧官能团,因此建立了煤样低温氧化过程中含氧官能团和自由基活性位点之间的转化关系。受限于煤中烷基结构的稳定性,烷基结构无法在低温条件下通过直接氧化产生含氧官能团,需首先经历失氢活化转化为烷基自由基的过程。利用量子化学的手段对自由基的氧化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烷基自由基的氧化过程为0级无势垒反应,活性自由基自发的氧化和热释放特性在宏观上体现为煤的常温氧化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活性位点常温氧化的机理分析,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明了热侵煤体的煤自燃机理。基于热侵煤体煤自燃机理,分析了活性位点的抑制途径,提出了从减少活性位点的产生和降低已产生的活性位点浓度两个方向对热侵煤体煤自燃过程进行阻化。根据活性位点的常温氧化特性针对性的确立了热侵煤体活性位点抑制效果的评价方法和主要定量评价参考指标,并直观比较了所选择的四种活性位点抑制剂的阻化效果:酸性阻化剂HCl>金属螯合剂CA>碳中心自由基捕捉剂HP-136>含氧自由基抑制剂IR1010。结果表明,抑制活性位点产生比减少已产生的活性位点的阻化效果更为显着。本论文有图91幅,表34个,参考文献205篇

李文瀚[10](2020)在《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危险废物产量迅速增长。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等危险特性,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置。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凭借其减容减重、资源化、无害化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广泛应用的危险废物处置技术之一。但在焚烧处置含氟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时,会产生重金属与氟的二次污染问题。研究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规律及赋存形态分布对控制重金属与氟的二次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含氟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医药化工危险废物和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危险废物为研究对象,对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As,Cd,Cr,Cu,Pb,Se,Zn和Hg)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为载体,研究了医药化工危险废物焚烧全流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Cd、Pb、Zn和Hg在飞灰中的相对富集系数高于底渣,焚烧过程中Cd、Pb、Zn和Hg倾向在飞灰中富集,而Cr倾向在底渣中富集,Cu和As在灰渣中相对富集情况分别受危废中氯含量和钙铁含量影响;重金属Hg、Cd、As、Pb和Zn主要通过蒸发、冷凝和吸附方式向飞灰中迁移,Se和Cr主要通过烟气夹带方式向飞灰中传递,Cu向飞灰中迁移方式受焚烧气氛和危废中氯含量影响。对焚烧系统中重金属的质量平衡进行计算,大部分Cu、Cr、As和Zn主要存在于底渣中,重金属Cd主要存在于飞灰和湿法烟气脱酸系统(WFGD)吸收液中,超过74.7%的Hg存在于WFGD吸收液中,而大部分Pb存在于飞灰中。排放烟气中重金属的相对质量分布比例低于5%。此外,采用标准毒性浸出方法(TCLP)对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进行研究,回转窑中底渣发生烧结,底渣中重金属,除Zn外,浸出率都很低;布袋飞灰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盐,且重金属主要存在于布袋飞灰表面,布袋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率最高。(2)为全面评估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性,采用BCR连续浸提法研究了医药化工危废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赋存化学形态。同时针对灰渣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二次挥发问题,对焚烧灰渣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重金属的赋存化学形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焚烧灰渣中As和Cr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而Se主要以残渣态和可氧化态形式存在;底渣中Cd和Cu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飞灰中Cd主要以酸可溶解态形式存在,而飞灰中Cu的赋存形态受危废中氯含量影响;底渣、燃烬室灰和余热锅炉灰中,Pb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而可氧化态Zn含量很低;布袋飞灰中,Zn主要以酸可溶解态和残渣态形式存在,而Hg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布袋飞灰中Pb的赋存形态受危废中氯含量影响。重金属的蒸发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相同温度下布袋飞灰中重金属的蒸发率最高;焚烧灰渣中As、Cr和Se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热处理过程会促使可迁移态(酸可溶解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向残渣态转变;Hg和Cd热稳定性最差,热处理会促使其从灰渣中二次挥发;Cu、Pb和Zn的热稳定性介于两类之间,热处理过程会促使可迁移态二次挥发或参与结晶反应转化为残渣态组分。(3)以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为载体,研究了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氟含量低于5%)焚烧过程中氟的析出特性以及氟在焚烧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赋存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热解过程中,氟主要以HF和Si F4的形式析出,由于Si F4会发生高温水解,经过二燃室后,HF是排向后续烟道中的主要含氟气体形态。焚烧过程中,氟在底渣和飞灰中的相对富集系数分别为0.161-0.163和0.104-0.144,氟在灰渣中未表现明显富集。对焚烧系统中氟的质量平衡进行计算,不到20.73%的氟存在于焚烧灰渣中,超过79.17%的氟被WFGD吸收液吸收,少于0.12%的氟排放到大气中。经湿法脱酸后,烟囱尾气中氟主要存在于水蒸气或液滴中,采用除雾器可进一步降低尾气中氟排放。底渣和燃烬室灰中氟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而余热锅炉灰和布袋飞灰中可迁移态氟比例超过80%,浸出氟浓度超过填埋场入场控制限值。(4)针对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湿法脱酸除氟过程中的结盐问题,为降低焚烧过程氟的析出,采用管式炉进行含氟危险废物焚烧高温钙基固氟试验,研究温度、钙基吸收剂添加量和种类、粒径及孔隙结构对固氟效果的影响。推荐固氟工况为:采用Ca(OH)2作为钙基吸收剂,钙氟比为1:1,900°C温度下进行钙基固氟,脱氟率可以达到68%以上。同时,在处理量100 t/d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中进行钙基固氟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回转窑中添加Ca O能有效降低烟气中HF浓度,当添加3.87%的Ca O时,烟气中HF从304.5 mg/m3降低到99.1 mg/m3,降幅达67.4%。(5)针对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氟含量高于20%)焚烧处置过程中余热难以利用、HF腐蚀及湿法脱氟二次固废产生量大等问题,提出流化焚烧+水洗回收HF的方式处置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危废,并设计处理量10 t/d规模的流化床焚烧系统,对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流化床焚烧资源化利用进行研究。采用TG-FTIR方法对高含氟有机废物燃烧失重过程和气态氟析出形式进行分析,样品失重过程基本在770°C结束,流化床焚烧温度能保证有机废物燃烬。高含氟有机废物燃烧过程中,氟主要以HF和氟碳化合物形式析出。含氟有机物可通过与H、O、OH等自由基反应或通过单分子分解的方式而被破坏;在焚烧过程中,维持炉内高温的同时,增加炉内氧含量和焚烧物料中氢含量有利于减少氟碳化合物的生成。对流化床焚烧系统底渣、飞灰和尾气等进行采样分析,相关污染物均达到排放要求,同时焚烧过程实现了高氟氯烟气下的余热利用及氢氟酸和盐酸的资源回收。在填料吸收塔水洗回收HF过程中,1#和2#填料吸收塔中HF吸收过程属于气膜控制,气相总吸收系数分别为52.38 kg/(h·m2)和39.96 kg/(h·m2)。3#和4#填料吸收塔中HF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液相总吸收系数分别为5.98 kg/(h·m2)和3.89kg/(h·m2)。氧化铝具有较好的耐HF高温腐蚀性能,可作为床料或耐火材料。实际运行中,换热急冷装置发生HF低温腐蚀,同时采用盘管形式,灰渣磨损和积灰加快HF腐蚀过程,焚烧系统运行6个月后换热急冷装置腐蚀损坏;而余热锅炉为HF高温腐蚀,同时采用大通量膜式壁形式,余热锅炉运行24个月未表现明显腐蚀。

二、岩石热解分析中离子化干扰对热解参数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石热解分析中离子化干扰对热解参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样品卤族元素分析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样品前处理
    1.1 高温热解法
    1.2 碱熔法
    1.3 酸性消解法
    1.4 碱性提取法
2 测试方法
    2.1 离子色谱法
    2.2 中子活化法
    2.3 等离子体质谱法
3 总结与展望

(2)热裂解-质谱微塑料检测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光学技术在微塑料检测的研究现状
        1.2.1 目视法
        1.2.2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
        1.2.3 拉曼光谱法
        1.2.4 光学技术在微塑料检测的前景与挑战
    1.3 热分析及质谱联用技术在微塑料检测的研究现状
        1.3.1 塑料热解机理
        1.3.2 热重-光谱联用分析方法
        1.3.3 热裂解-质谱联用分析方法
        1.3.4 热裂解-质谱联用技术在微塑料分析的前景及挑战
    1.4 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
        1.4.1 沙滩中微塑料污染的研究
        1.4.2 海水中微塑料污染的研究
        1.4.3 海洋微塑料检测前的基质处理
        1.4.4 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药品与材料
        2.1.1 实验药品
        2.1.2 仪器装置开发所需材料及部件
        2.1.3 采样及老化实验装置所需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热裂解器参数优化实验
        2.3.2 定性定量实验
        2.3.3 沙滩微塑料浮选实验
        2.3.4 注射液光老化实验
第3章 便携式热裂解-质谱仪的研制
    3.1 引言
    3.2 仪器整体设计
    3.3 电阻加热-热裂解器开发
        3.3.1 电阻加热-热裂解器结构设计
        3.3.2 基于PID的温控系统及电路设计
        3.3.3 加热管的场模拟
        3.3.4 结构参数的实验优化
    3.4 电磁加热-热裂解器开发
        3.4.1 电磁加热热裂解器设计
        3.4.2 控制电路与加热性能
    3.5 小型质谱仪搭建
        3.5.1 核心部件
        3.5.2 小型质谱仪真空设计
        3.5.3 小型质谱的结构设计与组装
    3.6 电阻加热-热裂解与质谱联用设计
        3.6.1 联用气路设计
        3.6.2 联用控制系统
        3.6.3 在微塑料检测的应用分析
        3.6.4 便携式热裂解-质谱仪的性能参数
    3.7 电磁加热-热裂解器与质谱联用设计
        3.7.1 联用结构设计
        3.7.2 气路条件优化
        3.7.3 在纳塑料检测的应用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裂解-质谱微塑料分析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微塑料定性定量方法研究
        4.2.1 热裂解-质谱检测微塑料原理
        4.2.2 微塑料热裂解-质谱“指纹”信息研究
        4.2.3 微塑料定量方法研究
    4.3 微塑料检测的干扰因素探究
        4.3.1 环境基质的影响及去除
        4.3.2 老化的影响
        4.3.3 添加剂的影响
    4.4 纳塑料分析方法研究
    4.5 混合塑料分析方法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裂解-质谱法在海洋微塑料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沙滩微塑料分离方法建立
        5.2.1 基于磷酸二氢钠的浮选方案
        5.2.2 与NaCl方法的回收率对比实验
        5.2.3 沙滩微塑料分离提取方法的建立
    5.3 沙滩微塑料污染研究
        5.3.1 采样地选择及采样方法
        5.3.2 样品处理及检测
        5.3.3 沙滩中微塑料丰度、特征及源解析
        5.3.4 威海沙滩微塑料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
    5.4 威海近海海水表层的微塑料污染研究
        5.4.1 采样区域及采样方法
        5.4.2 海水表层微塑料样品的处理及检测
        5.4.3 海水表层的微塑料污染分布特征及源分析
        5.4.4 海水表层的微塑料生态风险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老化注射液中的微纳塑料研究
    6.1 引言
    6.2 聚丙烯注射液老化实验
    6.3 注射液中微纳塑料分析方法
        6.3.1 紫外光老化对输液瓶表面的影响
        6.3.2 注射液中的微纳塑料分析方法
        6.3.3 老化注射液中微纳塑料的收集及检测
    6.4 微纳塑料丰度评估模型的建立
        6.4.1 微纳塑料质量丰度评估模型
        6.4.2 微纳塑料数量丰度评估模型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缩写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2.3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区域地质背景
    2.1 东营凹陷区域构造背景
    2.2 东营凹陷形成与演化特征
    2.3 东营凹陷构造特征
    2.4 东营凹陷地层特征
    2.5 东营凹陷烃源岩特征
        2.5.1 有机质丰度
        2.5.2 有机质类型
        2.5.3 有机质成熟度
第三章 生烃动力学理论与实验技术
    3.1 化学动力学基础
        3.1.1 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
        3.1.2 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
        3.1.3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1.4 活化能及其对应反应速度的影响
    3.2 生烃动力学模型
        3.2.1 总包反应动力学模型
        3.2.2 串联反应模型
        3.2.3 平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3.3 生烃动力学模型的适用性及存在问题
        3.3.1 生烃动力学模型的局限性
        3.3.2 生烃动力学模型存在问题
    3.4 生烃动力学热模拟系统
        3.4.1 开放系统
        3.4.2 半封闭系统
        3.4.3 封闭系统
第四章 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生烃动力学研究
    4.1 实验装置
    4.2 实验方法
        4.2.1 提取干酪根
        4.2.2 黄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
        4.2.3 产物提取
    4.3 样品地球化学特征
    4.4 产物产率特征
        4.4.1 总烃产率特征
        4.4.2 热解C_1-C_5气态烃和C_6-C_(14)轻烃产率特征
    4.5 干酪根生烃动力学参数
第五章 原油组分分离及组分生成动力学
    5.1 原油族组分分离方法简介
        5.1.1 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CC)
        5.1.2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5.1.3 高压液相色谱法
        5.1.4 微型柱色谱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烃源岩留烃实验及留烃机理
    6.1 留烃实验发展
        6.1.1 油气初次运移的研究状况
        6.1.2 有机质留烃实验发展现状
        6.1.3 有机质溶胀实验方法简介
    6.2 有机质溶胀实验方法及实验过程
        6.2.1 质量法
        6.2.2 溶剂的选择
        6.2.3 溶胀实验及原油在残余干酪根的滞留量
    6.3 岩石中有机质组成及性质
        6.3.1 岩石中粘土矿物与有机质
        6.3.2 泥岩中有机质特征
        6.3.3 有机质的物理化学特征
    6.4 无机矿物吸附有机质能力
        6.4.1 东营凹陷矿物含量
        6.4.2 矿物特征
        6.4.3 矿物分离
        6.4.4 矿物表面吸附
    6.5 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结构变化—红外光谱分析
        6.5.1 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
        6.5.2 实验方法
        6.5.3 红外光谱图谱解析
        6.5.4 干酪根红外光谱分析
        6.5.5 结果讨论
    6.6 留烃机理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
    7.1 东营凹陷埋藏史
    7.2 东营凹陷烃源岩生留烃史评价
        7.2.1 留烃曲线及动力学参数
        7.2.2 封闭体系下烃源岩留烃史评价
    7.3 东营凹陷页岩油可动油评价
        7.3.1 影响储层原油滞留量参数
        7.3.2 页岩可动油评价模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工作建议
        8.3.1 不足之处
        8.3.2 今后的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氧化铁对煤热解初级产物及热解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煤热解
        1.1.1 煤热解过程
        1.1.2 煤热解机理
        1.1.3 煤热解反应的影响因素
    1.2 煤中矿物质对煤热解特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1.2.1 铁基矿物质
        1.2.2 其它矿物质
    1.3 热解产物的分析与表征
        1.3.1 热重-质谱分析法(TG/TG-MS)
        1.3.2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法(GC-MS)
        1.3.3 其他常用表征方法
    1.4 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1.4.1 TOF MS的发展历程
        1.4.2 分析的基本原理
        1.4.3 离子化技术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原料与试剂
        2.1.1 煤样制备
        2.1.2 实验材料
    2.2 原位热解实验装置和方法
        2.2.1 原位热解飞行时间质谱
        2.2.2 红外加热固定床反应器
    2.3 分析表征方法
        2.3.1 原位热解产物相对含量
        2.3.2 焦油分析
        2.3.3 其它表征分析
3 Fe_2O_3对红沙泉和大柳塔脱矿煤原位热解特性研究
    3.1 热重分析
    3.2 煤单独热解初级热解产物分析
    3.3 Fe_2O_3对两种脱矿煤原位热解产物影响分析
        3.3.1 Fe_2O_3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3.3.2 热解产物随温度的变化
        3.3.3 热解产物与温度和取代基碳数的关系
        3.3.4 Fe_2O_3对热解产物产率及产物分布的影响
    3.4 反应前后样品的XRD分析
    3.5 动力学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Fe_2O_3对大柳塔脱矿煤固定床热解特性的影响
    4.1 温度对固定床产物产率的影响
        4.1.1 产物组成
        4.1.2 气体分析
    4.2 焦油分析
        4.2.1 焦油模拟蒸馏分析
        4.2.2 焦油核磁共振分析(NMR)
        4.2.3 焦油GC-MS分析
    4.3 混合煤样不同温度下原位XRD分析
    4.4 半焦的FTIR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煤的物性评价体系与热解产物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煤炭物性参数测试研究现状
        1.2.2 煤热解特征研究现状
        1.2.3 煤炭物性参数评价现状
        1.2.4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4 研究内容
2 四种典型煤种物性参数特征研究
    2.1 样品采集
    2.2 分析方法
        2.2.1 煤质分析
        2.2.2 煤岩分析
        2.2.3 煤炭矿物分析
        2.2.4 煤的物理、化学和工艺性质分析
        2.2.5 煤吸附性能分析
    2.3 煤质特征分析
        2.3.1 工业分析
        2.3.2 元素分析
    2.4 煤岩特征分析
        2.4.1 煤岩宏观特征
        2.4.2 显微组分、矿物分析和镜质体反射率
        2.4.3 X-衍射分析
    2.5 煤的物理、化学和工艺性质特征分析
        2.5.1 真密度、视密度
        2.5.2 焦渣特性和发热量
        2.5.3 可磨性指数和热稳定性
        2.5.4 煤灰成份
    2.6 孔隙特征分析
        2.6.1 扫描电镜分析
        2.6.2 等温吸附实验
        2.6.3 煤的渗透率分析
    2.7 物性参数相关性研究
        2.7.1 煤质与煤岩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2.7.2 煤质与发热量、孔隙度相关性分析
        2.7.3 煤岩与发热量和孔隙度相关性分析
    2.8 小结
3 四种典型煤种热解特性及煤的分子结构模型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样品
        3.1.2 热解实验步骤
        3.1.3 分析方法
    3.2 四种典型煤种的热解特性分析
        3.2.1 热解热重分析
        3.2.2 热解产物收率
        3.2.3 热解气体组成
        3.2.4 热解固体产物
        3.2.5 热解焦油组成分析
    3.3 四种典型煤种的分子结构模型
        3.3.1 固态~(13)C NMR
        3.3.2 煤样的XPS分析
        3.3.3 煤的分子结构模型
    3.4 四种典型煤种的热解特性分析
        3.4.1 各官能团的离解能
        3.4.2 煤热解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规律
        3.4.3 煤的热解过程分析
    3.5 小结
4 煤物性参数特征评价
    4.1 煤炭煤种物性参数特征
        4.1.1 煤质物性特征
        4.1.2 煤岩物性特征
        4.1.3 煤的物理、化学和工艺性质特征
    4.2 基于数据统计的物性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分类原则和依据
        4.2.2 评价单元确立
        4.2.3 评价要素及其分析
        4.2.4 评价体系建立
    4.3 基于熵权法的物元分析评价模型建立
    4.4 典型煤的物性评价
    4.5 小结
5 煤热解产物预测模型建立
    5.1 不同区域煤的物性参数数据库
        5.1.1 软件的基本原理
        5.1.2 软件的系统安装
        5.1.3 软件的查询和使用
    5.2 基于煤物性特征的热解产物预测模型建立
        5.2.1 预测方法
        5.2.2 煤热解产物影响因素关联度分析
        5.2.3 模型构建
    5.3 模型煤的误差检验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国东北典型矿区和蒙古国巴彦加拉等矿区油页岩裂解前后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油页岩
        1.1.1 油页岩资源分布
        1.1.2 油页岩地表干馏技术
        1.1.3 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
    1.2 中国和蒙古国油页岩开发利用现状
        1.2.1 中国油页岩资源与开发现状
        1.2.2 蒙古国油页岩资源勘探与开发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中国东北典型矿区和蒙古国矿区油页岩热物理性质及电物理性质
    2.1 引言
    2.2 油页岩样品
        2.2.1 中国东北典型矿区油页岩样品
        2.2.2 蒙古国矿区的油页岩样品
    2.3 油页岩不同矿区域的热物理性质及实验研究
        2.3.1 导热系数
        2.3.2 油页岩热扩散系数
        2.3.3 油页岩比热容
    2.4 油页岩热物理性质的实验研究
        2.4.1 油页岩样品加热温度
        2.4.2 实验设备
    2.5 试验数据及分析
        2.5.1 中国东北地典型矿区油页岩热性质分析
        2.5.2 蒙古国矿区油页岩的热物理性质
    2.6 油页岩电物理性质及实验研究
        2.6.1 电阻率和电导率
        2.6.2 测量实验
        2.6.3 试验数据及分析
    2.7 介电性能
        2.7.1 不同温度下油页岩热解前后介电常数测量
        2.7.2 油页岩实验结果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东北典型矿区和蒙古国矿区油页岩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3.1 引言
    3.2 油页岩热重实验
        3.2.1 油页岩样品
        3.2.2 油页岩热重实验
    3.3 油页岩动力学模型
    3.4 中国东北典型矿区油页岩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3.4.1 油页岩的热解分析
        3.4.2 油页岩动力学分析
    3.5 蒙古矿区油页岩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3.5.1 油页岩的热解分析
        3.5.2 油页岩动力学分析
    3.6 中国东北典型矿区和蒙古矿区油页岩热解特性的比较
第4章 中国东北典型矿区油页岩热解前后化学特性分析
    4.1 引言
    4.2 油页岩样品与实验
        4.2.1 中国东北典型矿区油页岩费舍尔分析
        4.2.2 热解实验
    4.3 分析方法
        4.3.1 红外光谱分析
        4.3.2 X射线衍射分析
        4.3.3 扫描电镜分析
        4.3.4 核磁共振分析
        4.3.5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
    4.4 中国东北典型矿区油页岩热解前后的化学特性分析
        4.4.1 油页岩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4.4.2 油页岩油组成分析
        4.4.3 油页岩红外分析
        4.4.4 无机矿物成分分析
        4.4.5 表面形貌分析
        4.4.6 孔隙特性分析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蒙古国巴彦加拉等矿区油页岩热解前后的热解特征及化学性质
    5.1 引言
    5.2 油页岩样品与制备
        5.2.1 蒙古国巴彦加拉等矿区油页岩费舍尔分析
        5.2.2 热解实验
    5.3 分析方法
        5.3.1 红外光谱分析
        5.3.2 X射线衍射分析
        5.3.3 扫描电镜分析
        5.3.4 核磁共振分析
        5.3.5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
    5.4 蒙古国巴彦加拉等矿区油页岩的化学特征
        5.4.1 油页岩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5.4.2 油页岩油组成分析
        5.4.3 油页岩红外分析
        5.4.4 无机矿物成分分析
        5.4.5 表面形貌分析
        5.4.6 孔隙特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巴彦加拉油页岩形成的古环境演化:微量元素和生物标志物的证据
    6.1 引言
    6.2 样品和方法
        6.2.1 油页岩样品
        6.2.2 方法
    6.3 结果
        6.3.1 主要和微量元素测试结果
        6.3.2 总有机碳测试结果
    6.4 讨论
        6.4.1 油页岩中有机质的来源
        6.4.2 油页岩形成环境
        6.4.3 古水特性分析
        6.4.4 古湖信息史和层序地层学分析
    6.5 结论
第7章 蒙古矿区油页岩可能的开发模式
    7.1 对比中国东北典型矿区和蒙古国巴彦加拉等矿区油页岩的物理与化学特征
    7.2 蒙古矿区油页岩可能的开发模式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油页岩原位转化条件下热解产物演化规律与反应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世界油页岩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
        1.1.2 中国油页岩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
    1.2 国内外油页岩开采技术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油页岩资源地面利用技术
        1.2.2 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
        1.2.3 油页岩生烃模拟及产物特征研究
        1.2.4 油页岩原位开采模拟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条件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地质条件与取样
        2.1.1 松辽盆地地质概况
        2.1.2 松辽盆地油页岩特征
        2.1.3 油页岩原位转化研究区内油页岩地质特征与实验取样
    2.2 实验方案与测试方法
        2.2.1 实验方案
        2.2.2 实验方法
第3章 油页岩高压热解实验中有机质演化与生烃潜力研究
    3.1 引言
    3.2 高压热失重实验结果讨论
    3.3 热解模拟实验分析
    3.4 烃类裂解产物演化特征与分析
        3.4.1 裂解气组分演化规律
        3.4.2 裂解油组分与烃类化合物演化研究
    3.5 半焦有机质丰度与生烃潜力变化
        3.5.1 油页岩半焦各阶段总有机碳研究
        3.5.2 岩石热解实验
        3.5.3 油页岩半焦生烃潜力变化
    3.6 对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实验的意义
    3.7 小结
第4章 油页岩的原位转化反应进程成熟度参数研究
    4.1 引言
    4.2 各阶段裂解气组分演化特征与分析
    4.3 各阶段油页岩热解半焦产物成熟度分析
        4.3.1 岩石热解参数分析
        4.3.2 镜质体反射率与有机光片分析
    4.4 裂解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5 油页岩各有机组分稳定碳同位素演化
        4.5.1 研究区基础同位素值研究
        4.5.2 不同温度阶段油页岩干酪根与总油碳同位素变化分析
        4.5.3 有机质各组分稳定碳同位素对比
        4.5.4 有机质总反应进程与碳同位素分馏
    4.6 对油页岩原位开采的意义
    4.7 小结
第5章 油页岩反应进程地化控制参数实际应用与方法可行性研究
    5.1 引言
    5.2 现场原位转化工程
    5.3 现场原位转化工程有机质地球化学数据特征
    5.4 农安油页岩地下反应进程推算与方法可行性
    5.5 小结
第6章 主要结论与下一步工作设想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下一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8)污泥生物碳基陶粒制备表征及除磷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废水除磷研究现状
        1.2.1 废水除磷方法
        1.2.2 陶粒除磷研究进展
    1.3 陶粒研究现状
        1.3.1 陶粒发展与研发材料转变
        1.3.2 陶粒的制备工艺与应用
        1.3.3 固体废弃物研制陶粒进展
    1.4 污泥生物碳研究现状
        1.4.1 生物碳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1.4.2 污泥生物碳应用研究进展
        1.4.3 污泥生物碳制备陶粒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污泥生物碳的制备与理化性质表征
    2.1 引言
    2.2 试验部分
        2.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2 材料处理与制备方法
    2.3 污泥生物碳的性质测定与表征方法
        2.3.1 污泥的基本性质测定
        2.3.2 污泥生物碳的基本性质测定
        2.3.3 场发射扫描电镜表征(FESEM)
        2.3.4 能量色散X-射线谱表征(EDS)
        2.3.5 有机元素组成表征
        2.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2.3.7 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XRD)
    2.4 污泥生物碳的性质测定与表征结果
        2.4.1 污泥的基本性质分析
        2.4.2 污泥生物碳的基本性质分析
        2.4.3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
        2.4.4 能量色散X-射线谱分析(EDS)
        2.4.5 有机元素组成分析
        2.4.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4.7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污泥生物碳基陶粒的焙烧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部分
        3.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3.2.2 陶粒的制备方法
        3.2.3 陶粒性能测试方法
        3.2.4 焙烧材料表征方法
    3.3 焙烧材料表征结果
        3.3.1 焙烧材料微观结构分析
        3.3.2 焙烧材料矿物成分分析
        3.3.3 焙烧材料化学组成分析
    3.4 陶粒配方的确定
        3.4.1 SSB/KL配方试验设置
        3.4.2 SSB/KL配方试验结果
        3.4.3 SSB/KL/DSS/SF配方试验设置
        3.4.4 SSB/KL/DSS/SF配方试验结果
    3.5 焙烧工艺参数对性能的影响与优选
        3.5.1 烧结温度的影响与参数优选
        3.5.2 烧结时间的影响与参数优选
        3.5.3 预热温度的影响与参数优选
        3.5.4 预热时间的影响与参数优选
    3.6 正交试验设计与焙烧工艺参数终选
        3.6.1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3.6.2 图形分析与极差分析
        3.6.3 终选陶粒技术性能分析
    3.7 污泥生物碳基陶粒的形成机理分析
        3.7.1 污泥生物碳基陶粒膨胀收缩机理分析
        3.7.2 污泥生物碳基陶粒发气造孔机理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泥生物碳基陶粒的重金属固化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部分
        4.2.1 试验试剂与仪器
        4.2.2 试验材料制备方法
        4.2.3 重金属浸出毒性试验
        4.2.4 重金属赋存形态提取试验
    4.3 污泥生物碳基陶粒表征分析
        4.3.1 宏观形貌结构分析
        4.3.2 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FESEM)
        4.3.3 能量色散X-射线谱分析(EDS)
        4.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4.3.5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4.3.6 比表面积(BET)与孔径分析
    4.4 重金属浸出毒性试验分析
        4.4.1 浸提液的选择
        4.4.2 浸出毒性分析
    4.5 重金属赋存形态及固化机理分析
        4.5.1 重金属总含量分析
        4.5.2 重金属形态变化分析
        4.5.3 污泥生物碳基陶粒重金属固化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泥生物碳基陶粒的磷吸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部分
        5.2.1 试验试剂与仪器
        5.2.2 材料制备与准备
        5.2.3 测定与计算方法
        5.2.4 投加量对材料吸附磷影响试验
        5.2.5 初始磷浓度对材料吸附磷影响试验
        5.2.6 溶液pH值对材料吸附磷影响试验
        5.2.7 共存离子对材料吸附磷影响试验
        5.2.8 吸附温度对材料吸附磷影响试验
        5.2.9 吸附时间对材料吸附磷影响试验
        5.2.10 吸附等温线试验
        5.2.11 吸附动力学试验
        5.2.12 吸附热力学试验
        5.2.13 解吸试验
    5.3 吸附影响因子试验分析
        5.3.1 投加量对材料吸附磷影响试验分析
        5.3.2 初始磷浓度对材料吸附磷影响试验分析
        5.3.3 初始溶液pH对材料吸附磷影响试验分析
        5.3.4 共存离子对材料吸附磷影响试验分析
        5.3.5 吸附温度对材料吸附磷影响试验分析
        5.3.6 吸附时间对材料吸附磷影响试验分析
    5.4 吸附等温线分析
        5.4.1 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
        5.4.2 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
        5.4.3 Redlich-Peterson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
        5.4.4 Temkin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
        5.4.5 Dubinin-Radushkev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
    5.5 吸附动力学分析
        5.5.1 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
        5.5.2 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
        5.5.3 Elovich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
        5.5.4 颗粒内扩散动力学模型分析
        5.5.5 Bangham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
    5.6 吸附热力学分析
    5.7 解吸试验分析
    5.8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特色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活性位点产生和氧化的热侵煤体煤自燃特性及抑制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热侵对煤体物化特性和自燃特性的影响
    2.1 煤样选择与实验装置
    2.2 煤样热侵前后的物理特性分析
    2.3 煤样热侵前后的化学特性分析
    2.4 热侵过程对煤炭自燃特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热侵煤体活性位点的高温和常温氧化特性
    3.1 原煤煤样的恒温氧化实验
    3.2 多因素条件下热解后煤样的高温氧化实验
    3.3 多因素条件下热解后煤样的常温氧化实验
    3.4 煤样氮气干燥后的常温氧化实验
    3.5 本章小结
4 热侵煤体活性位点的产生规律及产生动力学分析
    4.1 多因素条件下煤样的恒温热解实验
    4.2 基于CO和 CO_2热解产生量的活性位点产生规律
    4.3 热解过程中气体产物生成的动力学分析
    4.4 活性位点产生的热动力学参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羧酸碱金属盐结构对活性位点产生的影响研究
    5.1 实验研究方法和煤样的预处理过程
    5.2 碱处理对煤样化学结构的影响
    5.3 碱处理煤样的恒温热解及常温氧化实验
    5.4 羧酸碱金属结构对活性位点产生的影响机理
    5.5 本章小结
6 活性位点的本质及热侵煤体煤自燃机理研究
    6.1 煤样低温热解/氧化过程中的官能团演化规律
    6.2 煤样低温热解/氧化过程中的自由基演化规律
    6.3 活性位点本质及其与含氧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
    6.4 活性位点常温氧化的机理分析
    6.5 基于活性位点常温氧化的热侵煤体煤自燃机理
    6.6 本章小结
7 活性位点的抑制途径及热侵煤体高效阻化技术
    7.1 活性位点的抑制途径分析
    7.2 活性位点抑制剂的选择及阻化作用机理
    7.3 热侵煤体活性位点抑制剂阻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7.4 热侵煤体活性位点抑制剂的阻化效果研究
    7.5 活性位点抑制剂对常规煤体低温氧化过程的影响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危险废物处置现状
        1.1.1 危险废物的来源与危害
        1.1.2 危险废物的处置技术
        1.1.3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主要炉型
        1.1.4 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1.2 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1.2.1 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1.2.2 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特性研究
        1.2.3 焚烧灰渣重金属污染控制
    1.3 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氟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研究进展
        1.3.1 氟污染的危害及来源
        1.3.2 含氟有机危险废物处置技术
        1.3.3 氟的燃烧排放特性研究
        1.3.4 焚烧过程氟污染控制研究
    1.4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检测分析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医药化工危废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及浸出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飞灰粒径分析
        3.3.2 焚烧灰渣中重金属浓度分布
        3.3.3 湿法脱酸系统和排放尾气中重金属含量
        3.3.4 焚烧系统中重金属的质量平衡和质量分布
        3.3.5 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浸出特性
        3.3.6 焚烧灰渣表面形态及矿物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药化工危险废物焚烧灰渣重金属化学形态及热稳定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原始焚烧灰渣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4.3.2 热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热稳定性及化学形态变化
        4.3.3 热处理前后焚烧灰渣表面形态及矿物特征
        4.3.4 焚烧灰渣重金属环境风险分析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除尘和布袋除尘对重金属迁移分布和浸出特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的采集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飞灰粒径分布
        5.3.2 表面特征
        5.3.3 飞灰矿物特性
        5.3.4 飞灰中重金属含量
        5.3.5 飞灰浸出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氟的析出与迁移特性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医药化工含氟危废热解过程分析
        6.3.2 焚烧产物中的氟含量
        6.3.3 焚烧系统中氟的质量平衡及质量分布
        6.3.4 焚烧灰渣中氟的赋存化学形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医药化工含氟危险废物焚烧过程钙基固氟试验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材料与方法
        7.2.1 实验材料
        7.2.2 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温度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2 CaO添加量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3 钙基吸收剂种类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4 粒径对燃烧固氟效果的影响
        7.3.5 孔隙结构对固氟效果的影响
        7.3.6 焚烧系统回转窑添加CaO固氟效果研究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氟化工高含氟有机废物流化焚烧资源化利用研究
    8.1 前言
    8.2 实验材料与方法
        8.2.1 流化床焚烧系统介绍
        8.2.2 实验材料
        8.2.3 实验方法
    8.3 结论与讨论
        8.3.1 高含氟有机固废TG-FTIR分析
        8.3.2 高含氟有机废物两段式管式炉焚烧试验
        8.3.3 焚烧系统运行工况及污染物排放
        8.3.4 填料吸收塔水洗回收HF吸收系数计算
        8.3.5 焚烧过程中HF腐蚀问题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本文主要创新点
    9.3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四、岩石热解分析中离子化干扰对热解参数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质样品卤族元素分析进展[J]. 何焘,汪在聪,胡兆初. 地球科学, 2021(12)
  • [2]热裂解-质谱微塑料检测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D]. 张向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D]. 孙佳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4]氧化铁对煤热解初级产物及热解特性的影响研究[D]. 张学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煤的物性评价体系与热解产物预测研究[D]. 景兴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6]中国东北典型矿区和蒙古国巴彦加拉等矿区油页岩裂解前后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研究[D]. DEMCHIG TSOLMON. 吉林大学, 2021(01)
  • [7]油页岩原位转化条件下热解产物演化规律与反应进程研究[D]. 贺文同. 吉林大学, 2021(01)
  • [8]污泥生物碳基陶粒制备表征及除磷性能研究[D]. 黄永.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9]基于活性位点产生和氧化的热侵煤体煤自燃特性及抑制途径研究[D]. 李金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10]危险废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与氟的迁移转化及污染控制机理研究[D]. 李文瀚. 浙江大学, 2020

标签:;  ;  ;  ;  ;  

电离干扰对岩石热解分析中热解参数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