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形象建设

浅谈图书馆形象建设

一、浅谈图书馆的形象塑造(论文文献综述)

杜丽杰[1](2022)在《服务转型视域下图书馆员能力提升与形象塑造》文中提出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面对信息时代对高校图书馆的冲击,图书馆员职业能力与形象塑造需要及时转型,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型、信息型、素养型、全面型的人才队伍。图书馆员是高职院校信息文化素养建设的主力军,肩负着服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使命。因此,基于服务转型视域思考探究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与形象塑造的紧迫性,并探究与之相吻合的专业性职业能力提升路径和气质型形象塑造措施。

段艳文,范珈硕,高存玲[2](2022)在《中国期刊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报道》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2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出版界发出号召,要求出版界加强出版服务,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内期刊快速应对、主动作为,加强选题策划,积极组织抗击疫情的专题、专栏、专刊,对我国全面复产复工的过程进行报道。借助龙源期刊网,本研究对时政新闻、财政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科普、医学学术五类期刊的疫情相关报道进行概述,以此探讨中国期刊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的报道情况。

黄锦南[3](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马露霏[4](2021)在《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薛家将戏在元代便开始出现,元明薛家将戏主要敷演薛仁贵相关事宜,对于女性形象的呈现较少。而清代薛家将小说以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中心,开始出现大量女性形象。薛家将小说的兴盛使得薛家将戏有了夯实的内容来源,薛家将戏便在薛家将小说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其后甚至脱离小说完成自主创作,女性形象类型逐渐多样化,表现出较为进步的女性观。本文基于对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的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对元、明薛家将戏中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元、明薛家将戏所呈现的特征为女性形象类型较少,且始终处于“他者”的被动地位,从整体上来看,对元明时期薛家将戏进行整理分析,有助于对清代薛家将戏进行更为直观的纵向对比;第二部分以《故宫珍本丛刊》《清宫昇平署档案集成》《俗文学丛刊》《清车王府藏曲本》等文献资料对清代薛家将戏的宫廷本与民间本进行分类整理,以对内廷本与民间本中女性形象的呈现进行比较探析;第三个部分主要对清代薛家将戏中女性形象类别进行梳理,以及对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相较元明而言所体现的变化进行探讨,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女性形象塑造手法、女性形象的话语力以及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所展现的女性观上;第四个部分共分为四节内容完成,首先选择不同身份、性格的女性形象进行详细解读,其次对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戏曲服饰进行分析,此外从纵向对比角度,将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与原着小说及其同类型戏曲作品进行比较,最后以清代薛家将戏为切入点,对清代社会文化对薛家将戏中女性形象呈现产生的影响进行解读分析。

刘爽[5](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指出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李欢[6](2021)在《动物形象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动物形象几乎存在于每个时期的室内环境中,动物形象作为一种媒介对室内空间的塑造起到很大的作用,动物形象的存在提升了室内空间的趣味性与可识别性。动物形象的出现如何影响室内空间环境及空间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以及如何将动物形象经过艺术化处理运用在室内空间中是本论文探讨的重点。通过对动物形象在室内空间中运用的历史与文化深入了解,挖掘其在当今室内设计中应用的潜力,深入思考动物形象对室内空间环境塑造产生的不同影响,探究自身的多种形变方法,寻找适合不同室内空间应用的合理表达方式。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动物形象基础的文化与历史的应用整理;第二部分梳理室内空间中存在的动物形象,探讨动物形象的应用形式及形式的转变;第三部分深入探究动物形象的存在对室内空间环境及对空间使用者的心理感知产生的情感化影响;第四部分挖掘动物形象形变、多元素重组、形象提取等手法。希望通过本文对动物形象在室内空间中应用的研究,能够使动物形象在现今的室内空间设计中,并唤起设计师在室内空间设计时对动物形象的关注。

李唯琳[7](2021)在《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建筑一体化是为了加强建筑与城市的功能和形态联系,形成城市空间网络下的一个统一系统,将建筑与城市因对立而产生的问题转化为整体空间的统一协调组织。通过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功能的集约、便捷的联系和和迅捷的转换,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生活习惯。本文从城市建筑一体化角度下对公共空间进行整合考虑,对新环境下公共空间的新特性进行系统性分析,试图从建筑和城市角度揭示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为城市建筑一体化下的空间设计与空间融合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首先对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历史发展做了梳理,明确了公共空间的定义,阐述相关理论与实践应用,并分析其驱动机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复合程度的公共空间进行类型化分析和图谱化辨析,明确了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定义——对城市与建筑公共空间统一的、综合的把握与设计,而非建筑视角下的复合公共空间设计。并总结其设计特征和原则,提出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两个趋势——建筑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呼应与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多向组织。接着通过大量案例的收集整理,对前文提出的两个趋势进行了分别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外部与内部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具体手法。最后对前文得出的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某综合体建筑的优化设计,对前文所得结论进行检验与思考。本文提出的城市建筑一体化下的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为建筑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以城市和社会的角度探讨空间设计所能够达到的高度,为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曹隆重[8](2021)在《王兆云小说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晚明小说家王兆云的笔记小说为研究对象,拟对其小说创作进行综合研究。王兆云小说着作颇丰,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文章首先从王兆云的生平家世着手,既而对其小说作品、小说观展开分析,力求全面把握王兆云小说的文学特征。第一章是王兆云的生平、交游及着作述略,主要是对王兆云的家庭背景进行勾勒,概述其交游情况,对王兆云的主要文学着作进行梳理,以此为基础,展开对王兆云小说的深入研究。第二章从王兆云的小说观着手,归纳出王氏搜奇记异、教化劝诫、明经补史、重实黜虚的小说观,以志怪、志人、博物类将其小说题材分为三类。第三章,王兆云在情节建构方面多以因果报应观念和巧合设置情节,写作视角以限知视角为主,塑造出了奸僧、仁官两类较为典型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手法方面,以虚实结合和细节描写两种手法为主。余论从后世文言小说集对其作品的选录及引用、白话小说对其作品的改编两方面探究王兆云小说对后世的影响,客观评价小说的价值与不足,给予其恰当的定位。

蔡力杰[9](2021)在《清碧溪山入画中 ——《武夷九曲图》的生成、传播与形塑》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座四海皆知的文化名山,福建武夷山自汉时起即为文人、方士所赞颂吟咏,并在两宋之后成为画家热衷于描绘的山水母题。而在十七世纪,一种以武夷山全景为表现且强调写实风格的新图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明清山水画史通常称之为《武夷九曲图》。这一图像曾广泛出现在各类媒介载体中,数量庞大,颇具影响。与此同时,《武夷九曲图》还有着惊人的传播度,其流行范围一度远及朝鲜、日本、英国等域外国家,成为山水画史中的一道独特景观。本文以明清画坛流行的《武夷九曲图》为研究对象,笔者首先回顾了两宋到明中叶武夷山视觉形象的演变过程。第二章中,笔者则从版画媒介出发,对《武夷九曲图》的图式形成与传播历程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图像特殊的形式特征与传播渠道。而在第三章,笔者主要以图像中的空间建构和景观要素为着眼点,着力对不同语境与背景下的图像意涵及其形塑历程加以讨论。最后,笔者还考察了市民、皇帝与外国人等观众群体对于图像的观看与接受,揭示了差异化认知背后的成因与影响。本文力图从多维视角挖掘并分析《武夷九曲图》所蕴藏的丰富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并希望通过这一经典个案为传统的名山图与实境山水研究提供新的启发。

李青[10](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二、浅谈图书馆的形象塑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图书馆的形象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1)服务转型视域下图书馆员能力提升与形象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服务转型视域下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与形象塑造的紧迫性、合适性
    (一)服务转型视域下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与形象塑造的紧迫性
    (二)服务转型视域下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与形象塑造的合适性
二、服务转型视域下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转变建设理念,提升职业水平
    (二)完善职业素养,建构四大板块
三、服务转型视域下图书馆员职业形象塑造的措施
    (一)提高内在素养,增强馆员理念及能力
    (二)改变外在表象,塑造优雅气质
四、结语

(2)中国期刊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政新闻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1.基本情况
    2.基本特点
        (1)新闻性强
        (2)报道力度大
        (3)深刻的思想性
二、财政经济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1.基本情况
    2.基本特点
        (1)关注数字化技术
        (2)较强的针对性
        (3)突出的说理性
三、文化艺术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1.基本情况
    2.基本特点
        (1)关注抗疫行动
        (2)刊发大量文艺作品
        (3)面向国际宣传
四、科技科普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1.基本情况
    2.基本特点
        (1)从科技角度分析疫情成因、防治方法与影响
        (2)深度呈现疫情中的科技人物
        (3)专业性和科普性相结合
五、医学学术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1.基本情况
    2.基本特点
        (1)积极反映抗击疫情的科学进展
        (2)为抗击新冠肺炎提供科学支撑
六、结语

(3)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着作
        (二)论文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资料来源
第一章 元明时期薛家将戏女性形象述略
    第一节 薛家将戏及其女性形象解析
        一、薛家将戏述略
        二、薛家将戏女性形象概览
    第二节 元代薛家将戏发展情况及其女性形象呈现
        一、《薛仁贵衣锦还乡》及其女性形象
        二、《贤达妇龙门隐秀》及其女性形象
        三、《摩利支飞刀对箭》及其女性形象
    第三节 明代薛家将戏发展情况及其女性形象呈现
        一、《薛仁贵跨海征东白袍记》及其女性形象
        二、《薛平辽金貂记》及其女性形象
        三、《薛平贵荣归故里》及其女性形象
第二章 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述略
    第一节 内廷现存薛家将戏戏本
        一、《清宫昇平署档案集成》
        二、《故宫珍本丛刊》
        三、小结
    第二节 清代民间薛家将戏戏本
        一、《清车王府藏曲本》
        二、《俗文学丛刊》
        三、小结
    第三节 薛家将戏清宫本与民间本中女性形象呈现之异同
        一、清宫本与民间本女性形象共性
        二、清宫本与民间本女性形象的差异
第三章 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类型及其变化
    第一节 清代薛家将戏中类型化的女性形象
        一、忠君善战的女将形象
        二、遵夫守节的贤妇形象
        三、惩恶扬善的女仙形象
    第二节 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变化
        一、女性形象塑造手法的变化
        二、女性形象话语力的变化
        三、女性观的变化
第四章 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解析
    第一节 清代薛家将戏主要女性形象解析
        一、樊梨花形象解析
        二、薛金莲形象解析
        三、高丽郡主形象解析
    第二节 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戏曲服饰装扮
        一、贫寒妇人形象戏曲服饰装扮
        二、贵族女性形象戏曲服饰装扮
        三、侍女形象戏曲服饰装扮装扮
        四、女将形象戏曲服饰装扮
    第三节 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比较分析
        一、元明清薛家将戏女性形象之异同
        二、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与《说唐三传》中女性形象比较
        三、寒窑题材戏中的女性形象比较分析
    第四节 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
        一、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体现出的社会文化
        二、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中所体现的儒家文化元素
        三、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中所体现的道教文化元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5)“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一、“七丘”的建立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小结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小结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小结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小结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6)动物形象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五、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动物形象的概述
    一、动物形象的文化与内涵
        (一)动物形象图腾文化
        (二)动物意向与心理
        (三)动物形象的隐喻意义
        (四)动物形象内涵的非对应性
    二、动物形象在当代的应用
        (一)动物形象在各领域的应用
        (二)动物形象的应用方式
第三章 室内空间中的动物形象
    一、立面向度的动物形象
        (一)立面动物形象的装饰作用
        (二)立面动物形象的空间过渡作用
    二、顶面与地面中的动物形象
    三、家具与陈设中的动物形象
    四、室内空间中的动态动物形象
        (一)动态影像
        (二)动态动物
第四章 动物形象对室内空间产生的影响
    一、动物形象与空间感受
        (一)室内空间故事感
        (二)室内空间梦境化
        (三)室内空间情感化
    二、动物形象引导空间动线
    三、动物形象与室内空间的关系
        (一)室内空间中动物形象的体量感
        (二)室内空间中动物形象的表现形式
    四、动物形象在室内空间的应用转变
第五章 室内空间中动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一、动物形象的形变
        (一)夸张手法
        (二)多元素重组手法
        (三)联想手法
    二、动物形象的提取应用
        (一)动物形象具象形态提取
        (二)动物形象抽象符号提取
    三、动物形象的应用设计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7)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中国城镇化发展加速进行
        1.1.2 城市高密度发展带来的建筑和城市问题
        1.1.3 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现状及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本章小结
2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历史发展与当代融合
    2.1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历史发展
        2.1.1 公共空间概念的界定
        2.1.2 追求形式美和秩序感的古典时期
        2.1.3 追求自由空间的现代建筑时期
    2.2 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的相关理论
        2.2.1 空间复合化理论
        2.2.2 复合型城市理论
        2.2.3 城市建筑一体化理论
        2.2.4 城市共生思想
    2.3 一体化理念在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
        2.3.1 城市宏观层面控制
        2.3.2 城市街区层面组织
        2.3.3 建筑群体层面贯彻
    2.4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驱动机制
        2.4.1 快节奏社会下的行为需求
        2.4.2 功能集约化下的建筑需求
        2.4.3 紧凑化与立体化下的城市需求
    2.5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当代发展
    本章小结
3 集约与多样——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解析
    3.1 公共空间的基本构成
        3.1.1 空间界面
        3.1.2 行为路径
        3.1.3 组织模式
    3.2 不同复合程度的公共空间类型化分析
        3.2.1 普适性公共空间
        3.2.2 双重性公共空间
        3.2.3 复合性公共空间
    3.3 一体化公共空间与普适性公共空间图谱化辨析
    3.4 一体化下建筑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特征
        3.4.1 功能设置集约化、复合化
        3.4.2 空间组织自由化、平等化
        3.4.3 环境融合多样化、立体化
    3.5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原则
        3.5.1 整体性原则
        3.5.2 开放性原则
        3.5.3 多义性原则
        3.5.4 人性化原则
        3.5.5 连续性原则
    3.6 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两种趋势
    本章小结
4 融合与接续——建筑对城市空间的渗透呼应
    4.1 建筑外部界面的空间融合
        4.1.1 建筑空间透明化
        4.1.2 建筑界面模糊化
        4.1.3 建筑形态开放化
    4.2 建筑尺度形式的动态统一
        4.2.1 城市的室内化发展
        4.2.2 建筑的城市化拓展
    4.3 城市交通体系的立体衔接
        4.3.1 车行系统引入
        4.3.2 步行体系连通
    4.4 城市空间环境的接续活化
        4.4.1 城市活动的场所激活
        4.4.2 环境融入与肌理呼应
        4.4.3 城市空间的织补接续
    4.5 未来城市建筑统一体的方案设想
    本章小结
5 复合与重塑——城市复杂需求下建筑空间的多向组织
    5.1 基于城市场地环境的水平向空间组织
        5.1.1 向心围合
        5.1.2 匀质离散
        5.1.3 连接渗透
        5.1.4 节点串联
    5.2 基于功能集约构成的垂直向空间组织
        5.2.1 多向叠加
        5.2.2 层间错动
        5.2.3 竖向贯通
        5.2.4 空间嵌入
        5.2.5 竖向堆叠
    5.3 基于空间自由化的秩序生成逻辑
        5.3.1 网格交错
        5.3.2 楼层消解
        5.3.3 异质元素
        5.3.4 网格化组织
        5.3.5 秩序重构
    5.4 基于使用者心理感受的空间界面围合
        5.4.1 “舞台与观众席”的展示围合
        5.4.2 下沉与抬升的过渡围合
        5.4.3 扭转与拉伸的变形围合
    本章小结
6 一体化视角下的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综合应用研究
    6.1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策略整合
    6.2 某综合体公共空间复合性优化设计
        6.2.1 优化对象情况概述
        6.2.2 综合体城市定位及优化方向
        6.2.3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城市手段介入
        6.2.4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建筑手段介入
        6.2.5 城市建筑一体化理念在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应用的成果总结
        6.2.6 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的现实思考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网络与书籍图片来源索引
附录B 某综合体方案自绘图纸
附录C 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手法气泡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王兆云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王兆云其人
    第一节 王兆云生平及家世
    第二节 王兆云交游
        一、与藏书家的交游
        二、与其他文人的交游
    第三节 王兆云着作述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王兆云小说观与小说题材
    第一节 王兆云的小说观
        一、搜奇记异,娱乐消遣
        二、教化劝诫,惩恶扬善
        三、明经补史,探究新知
        四、重实黜虚,尚质黜华
    第二节 王兆云小说题材
        一、志怪类——借灵异寓劝诫
        二、志人类——以笔记补史阙
        三、博物类——资言谈,助博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王兆云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情节建构
        一、以因果报应观念设置情节
        二、以巧合设置情节
        三、以限知视角设置情节
    第二节 人物形象类型
        一、虚伪狡诈的奸僧形象
        二、忠正仁厚的官员形象
    第三节 人物塑造手法
        一、虚实结合
        二、细节描写
    本章小结
余论王兆云小说对后世的影响
附录 王兆云文言小说引用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9)清碧溪山入画中 ——《武夷九曲图》的生成、传播与形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
第一章 早期的武夷山视觉形象
    第一节 诗意:宋元时期的武夷山全景式图像
    第二节 纪游:明代的武夷山独景图像
第二章 制造经典——图像的生成与传播
    第一节 新图式的诞生
    第二节 《武夷九曲图》的传播
第三章 名山胜迹——晚明清初的武夷山形塑
    第一节 名胜:空间、景观与意象塑造
    第二节 佳景:旅游语境下的追求
    第三节 地标:地方文化语境下的建构
    第四节 名山图的再认识
第四章 回响——《武夷九曲图》的接受与重塑
    第一节 市民:炫目奇观
    第二节 皇帝:江山一统
    第三节 英国人:茶乡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存世历代武夷山图像一览表(宋-清)
附录二:历代武夷山志书的编纂及版本一览表
附录三 游记文本与《武夷九曲图》的对应关系
附录四:明清福建各府县主要胜景一览表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10)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浅谈图书馆的形象塑造(论文参考文献)

  • [1]服务转型视域下图书馆员能力提升与形象塑造[J]. 杜丽杰.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01)
  • [2]中国期刊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报道[J]. 段艳文,范珈硕,高存玲. 出版广角, 2022(01)
  • [3]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4]清代薛家将戏女性形象研究[D]. 马露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6]动物形象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 李欢.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7]城市建筑一体化下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研究[D]. 李唯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王兆云小说研究[D]. 曹隆重.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9]清碧溪山入画中 ——《武夷九曲图》的生成、传播与形塑[D]. 蔡力杰.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10]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标签:;  ;  ;  ;  ;  

浅谈图书馆形象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