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图书馆的人性化设计

一、浅谈图书馆的人性化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提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郭睿坤[2](2021)在《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邯郸地区为例》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迅速,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承担着书籍的收藏、借阅和为广大市民提供阅览空间的功能,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当下,在我国部分图书馆建筑的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对于读者阅读行为和心理的因素考虑较少,对公共图书馆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关注不足等方面还有所欠缺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针对这一现象,对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进行研究:调查比对了三个具有不同代表性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实例,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总结,找出了其中对环境心理学考虑不足的部分;通过将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与室内设计相融合,分析出图书馆室内设计对读者使用行为的影响;通过研究环境心理学中的环境知觉、环境认知、空间行为和场景与场所的相关理论,总结出室内环境中对学习行为有促进作用的设计元素;通过对各个设计元素的综合讨论,得出对读者的阅读行为起到积极作用的图书馆室内环境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最后根据以上的理论,以邯郸图书馆为例,对公共图书馆的室内公共空间提出相关设计策略,并对未来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相结合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

李思宏[3](2020)在《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景观设计》文中认为据全国老龄办201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超过2.5亿人,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此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当前,中国很多养老机构在空间设计方面还较为落后,由于大部分机构在设计之初只是仅仅为了考虑老年人的食宿和一些简单的安全问题,而对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缺乏研究,因此在养老院的整体建筑设计上,建筑细节设计上并没有结合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进行优化,也极大的影响了老年人在养老院中的生活体验。而近年来随着田园式养老模式的普及,社会各界开始结合养老院建筑设计的规范、服务规范、结合田园式养老的特点研究专业性养老院的设计实践,提供一处能够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陶冶情操、放松心情、接触自然的静谧、舒适的养老场所。田园式养老是近年来针对老年人养老问题日益退出提出的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目前在很多城市中都已经开始了试点,通过田园式养老模式,老年人能够有事可做、同时可以通过劳作、农耕活动锻炼身体、减缓身体的退化。同时,对一些高龄老年人来说也可以达到接近自然、享受生活、放松心情的效果,因此田园式养老院设计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结合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研法、案例实践法等针对田园式养老的内容、特点、田园式养老院设计的原则等进行分析,并最终完成本文的清颐田园式养老院的整体规划、景观设计、节点设计等内容。本文的研究有以下结论:(1)本文结合田园式养老院的调查、设计原则、相关理论等,针对清颐养老院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在养老院分区规划层面设计了花园景观区、入口办公区、自由养殖区、中心水景区、中心广场休闲区、医疗保障区、自由种植区、室外娱乐区、居住区、健身区等;(2)在道路规划方面路网分为2级,1级路网6米,是行车道以及消防通道,2级路网为人行步道宽2米,分布在院区内的各活动区域;(3)在景观方面设计了广场景观、水体景观、植物景观等等,营造了丰富的院内景色;(4)在专项设计层面结合田园式养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设计了相应的专项设计,包括植物专项设计、照明专项设计、小品设施专项设计、铺装专项设计等,在铺装专项设计之中考虑到了无障碍设计、人性化设计等,保障了老年人的安全通行,并最终实现了清颐田园式养老院的整体设计方案。

张毅[4](2020)在《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寒地城市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寒地城市公共建筑空前繁荣和大规模的建设.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主体,已经成为展示城市风貌和特色的窗口。然而,城市与建筑的过渡空间即入口空间,其使用状况和空间环境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入口空间布局不合理、人行车行流线混乱、易受冬季气候影响等诸多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使得人们在穿越入口空间进入建筑时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入口空间缺少人性化的关怀。因此,笔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与人心理和生理需求息息相关的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上。研究主要从入口空间特征,入口空间现存的问题,入口空间人性化优化方法三个层面进行论述展开。首先,阐述了入口空间的历史沿革,并从构成要素、平面位置、空间关系的角度介绍了入口空间的组成和分类,探讨了入口空间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模式,分析了基于人性化视角下的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影响因素,在这些因素的指导下,建立了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人性化系统,为接下来入口空间现状调研打下基础。其次,根据入口的平面和空间关系选取北京和张家口地区的3种类型、6座建筑作为使用状况调查对象分别进行问卷调研、人群分布及轨迹分析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现存的优势和不足,并试图提出具体的改造办法,为总结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提供依据。最后,针对上述调研中的结果,结合入口空间人性化理论与实际案例,总结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入口外部空间主要从要构成要素、空间组织、交通系统、物理性能等方面进行人性化优化设计。入口过渡空间主要从构成要素、过渡界面、物理性能等方面进行人性化优化设计。入口内部空间主要从空间组织、交通系统、物理性能等方面进行人性化优化设计。本文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法、文献归纳法、案例分析法、学科引证法、行为观察法、问卷调研法,对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现存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手法,希望能为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理论研究和项目实践所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借鉴意义。

侯小莉[5](2020)在《政府类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我国社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经济及文化社会的形成稳步发展的趋向,群众民主意识也在这个过程中觉醒,愈多的关注国家相关事务建设,政府机关相关事务的决策开始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挑战。自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政务公开就开始被广泛推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被渐次改进,极大保证了群众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介入到国家各项事务的管理中来。政务公开的推行在密切与群众的联系的同时,也形成更多社会期望与工作压力,给工作机制与工作模式带来连环效应的转变,带来更高层次的工作效益要求。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与行政结构、内部机构的调整,也对政府类办公空间的内部构成与空间组合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的设计理念亟需更新。论文即将对设计理念更新的要求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最后的落脚点,前期通过对现有资料的规整,通过对办公空间设计解析,分析办公空间人性化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出政府类办公空间设计所需要遵循的能够被普遍适用的人性化设计要素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政府类办公空间区别于其他办公空间的特殊性加以分析,结合政府的职能与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推出政府类办公空间设计所需要遵循的人性化设计原则:以人为本为第一原则,同时要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注重生态的保护和创新思维的发挥。并且以此原则作为指导,研究政府类办公空间功能分区的设计要求,同时结合具体的国内外案例分析与设计实践对政府类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和内部空间组合方式的设计要点作进一步研究和论述,提出设计要实现内外空间的融合,在对内部功能空间组织进行架构时,既需要注意到不同功能空间的区别,同时要考虑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性。从而得以总结出政府类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具体方法与相关理念,并且设想其未来可能会发展的形态。本文的研究为政府类办公空间的设计或更新提供基本的准则和依据,但在具体的设计中,也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等待着作进一步的探索。

王燕[6](2020)在《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们当下的现代城市建设中,更多的是追求建筑的功能,而城市空间中应该体现的人类感情因素已经被削弱了,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城市建设都停留在单纯追求土地利用率以及如何提高城市交通等物质上的功能,失去了城市是为人创造满足多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的本质。如今随着民主社会推进,“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等理念也越来越成为市民大众对城市空间环境关注的重点,人性化设计是将使用者作为设计的主体,全面地考虑人的生理、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并且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加入对人多层次需求的满足,体现设计对人的关怀,如何在城市空间当中发挥人性化设计的积极作用是当下研究的热点。在当下,市民广场不仅作为政府机关和市民服务中心的外部空间,更是逐渐转变为传播城市文化的空间载体从而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意义,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通过市民广场的建设,为市民提供满足市民活动的需求,同时体现其本身文化功能,实现市民广场人性化,这才是市民广场建设的基本出发点,这也是市民广场在当代的精神文化属性决定了人性化原则在其规划设计过程当中的必要性。如何创造人性化的市民广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然而国内对市民广场的研究不多,针对市民广场人性化的研究就更少。西安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在城市规模、城市功能、空间建设上都有了显着的发展,张家堡广场紧邻西安行政中心是西安市轴线上一个重要的城市节点,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具备成为西安市民广场的条件,通过合理建设也将成为西安的新中心。本文采用实际调研、案例整理分析和理论文献研究的方法,以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为目标,分别从西安市民广场区域、道路、边界、节点和标志物五方面研究西安市民广场的人性化设计,人是空间的使用主体,想要在城市中营造人性的城市市民广场,在设计中需要高度重视使用者多层次的需求,本文分析使用者需求层次与市民广场设计间的联系,针对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缺失问题提出人性化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实践在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中。论文首先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提出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整体文章的框架,对市民广场的概念进行解析,并对本文的指导理论进行阐释;第二章收集并整理相关案例,从而对后文的设计进行指导。第三章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分别从西安市民广场区域、道路、边界、节点和标志物对西安市民广场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对使用者行为进行详细的分析,构成基础性的分析工作。第四章将需求层级理论与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联系,基于上文的理论,结合调研分析和案例总结对其进行分析,针对人性化缺失问题提出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策略;第五章应用前文总结的策略和原则分别从西安市民广场区域、道路、边界、节点和标志物对西安市民广场进行人性化设计实践。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城市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史雨佳[7](2020)在《当代建筑护栏设计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建筑》在2018年9月发行了一期名为“护栏Parapet”的专辑,对建筑栏杆扶手进行了一场意义深刻的讨论。目前学界内对于栏杆扶手除了常规做法和图集,尚未出台具有完整逻辑、理论或参考建议的护栏设计依据,这揭开了我国建筑学界对当代护栏设计讨论与研究的序幕,也是对建筑细部设计回归关注的标志。护栏的出现和发展与建筑空间的演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由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与建筑空间的多样性,才促使了护栏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物质经济条件的快速发展,建筑类型与建筑空间的多元化,使得护栏这一建筑元素在设计时的地位需要重新被审视。虽然我国当下已有一定数量的优秀护栏设计案例,但由于建设的基数多、规模大、周期短等因素,护栏设计在实际建设当中仍然存在相当大的缺失。护栏设计是建筑设计精细化与人性化的直接体现,其材料、形状、尺度、温度、色彩都对人的视觉与触觉产生反应与联系,因此建筑护栏设计也成为建筑设计是否以人为本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护栏设计在过去的建筑创作和开发建设中往往被忽略了更多层面的价值与意义,当代建筑护栏不应仅仅被视为一种安全防护设施,还应更多地兼具符合现代需求的实际功能。本论文从上述迫切需要出发,通过案例研究、分类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建筑护栏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含建筑护栏的本体要素、建筑护栏所处的多样空间、建筑护栏的多维度功能以及建筑护栏设计典型案例研究。最终得出回归护栏本体的设计研究结论与当代建筑护栏设计的发展趋势:功能整合、去栏杆化、整体化、符号化、集成化。这不仅仅是对于护栏分类的一次尝试性讨论,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还能够为建筑创作与设计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此外,由此引发更多建筑从业者对于建筑护栏乃至建筑细部的重新关注和持续讨论,将成为更重要的意义所在。

刘嘉树[8](2020)在《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南华大学红湘校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和高校规模逐年扩招,环境污染严重,建筑能耗增加,校园内的绿地率和人均活动面积在不断减少,屋顶作为高校中荒废面积最大的空间,其形式丑陋,缺乏合理建设,因此对于屋顶公共空间的设计利用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不仅可以改善城市与校园中的环境问题,有助于绿色节能技术的实践,还能丰富城市文脉与校园文化,塑造校园的标记与象征,具有景观营造意义,并能改善校园环境中的消极空间。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设计进行研究。首先,深入研究高校屋顶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范围,通过文献分析法总结出城市公共空间中场所理论、图底理论和环境心理学理论等对屋顶公共空间设计有一定作用的理论方法。其次,针对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的功能和行为活动特征进行调研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研法,总结屋顶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安全性与可达性、行为活动与性别比例、学科专业与建筑功能类型、设备管网与气候环境以及成本与管理;归纳屋顶的功能类型,可分为景观绿化空间、活动放松空间、教学实验空间、学习交流空间、晾晒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将小群体性、边界性、必要性、短时性与时段性、向光性和避阳性定义为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使用者的行为活动特征;并从城市空间、校园文化和屋顶设计的角度发现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再次,提出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设计策略。阐述了校园环境与建筑空间的整体化设计,功能构成、构筑形式与界面材料的多样化设计,材质、景观元素和安全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屋顶绿化、雨洪管理和太阳能技术的生态化设计,从四个方面全面地对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策略研究。最后,对南华大学红湘校区利用率较高的屋顶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方案设计。通过场地环境分析、屋顶现状分析、功能需求分析、日照与风环境分析分别对土木工程楼和第五教学楼的屋顶进行前期分析总结,再对其进行屋顶改造方案设计,然后将完成的方案进行造价与效益估算,为未来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的建设提供改造技术方案与科学依据。

曹瑛轩[9](2020)在《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与研究 ——以沈阳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校舍建筑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对于高校的图书馆来说,是学校科研的重要空间,当前已经不能够满足应用者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满足应用者的使用需求。学校建设的重点就是人性化地设计和加以扩建。由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现阶段高校教学内容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特别是最近几年,高校教学的发展方向有三个:一是减少理论知识教学,二是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三是提升学生的研发能力。因此,对于图书馆的使用逐渐发展成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其在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等方面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根据相关调查知道,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学生学习、交流的主要空间之一。对于高校来说,图书馆的发达,从某种程度来看,是国家教育进步、文化进步的重要体现。想要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信息传递,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有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传统图书馆来说,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阅读、借还书以及管理图书等,这些功能想要使当前新时代需求得以满足是不可能的。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可以提供给老师和学生重要文献信息,给他们良好的精神食粮。因此,图书馆里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及人性化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人性化设计来说,就是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人的生理行为和心理行为加以设计。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人性化设计就是在空间设计中通过对其挖掘和探析,从而展现出对人性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其主要特点是赋予设计的空间具有人性化的品格,以物质反应情感和精神,主要表现方式是通过设计的要素变化,从而给人们带来一种别样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即以情动人。针对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中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的实际调查和网络调研数据以及对读者生理、心理需求的调研结果总结出高校图书馆中人性化设计的要点,本文主要从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家具设计的舒适性、装饰材料的选择、灯光照明的合理性、室内绿化的配置、校园文化历史的表达这六个方面深入研究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中的人性化设计,结合并且分析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案例,归纳出其中的设计亮点以及优秀的设计元素,最后结合沈阳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方法策略。

曹瑛轩[10](2020)在《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图书馆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以及营造更专业的探讨氛围。分析国内高校图书馆人性化设计的现状,发现高校图书馆人性化设计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总结出人性化设计的要点以及人性化设计的应用。能够解决高校图书馆人性化设计的问题。通过研究能为高校图书馆人性化设计提供参考。

二、浅谈图书馆的人性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图书馆的人性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邯郸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环境心理学相关概念
        1.3.2 层次分析法(AHP)
    1.4 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的选取
        1.5.2 调研对象的选取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1.7 论文框架
    1.8 未尽事宜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发展概况
    2.1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的研究
        2.1.1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及发展
        2.1.2 适用于室内设计的环境心理学主要理论
    2.2 历史上图书馆室内设计的发展
        2.2.1 国外图书馆室内设计的发展历史
        2.2.2 国内图书馆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调查问卷设计
    3.1 问卷的内容设计
        3.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3.1.2 问卷内容的设计
        3.1.3 问卷指标分析
    3.2 问卷处理与分析
        3.2.1 调查问卷
        3.2.2 问卷样本量确定
        3.2.3 问卷效度分析
        3.2.4 问卷信度检验
    3.3 权重的确定
        3.3.1 权重确定方法选择
        3.3.2 层次分析法
        3.3.3 计算指标权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实例分析
    4.1 首都图书馆
        4.1.1 问卷数据分析
        4.1.2 现场调研及观察
        4.1.3 亟待改进指标
    4.2 天津市图书馆文化中心分馆
        4.2.1 问卷数据分析
        4.2.2 现场调研及观察
        4.2.3 亟待改进指标
    4.3 河北省图书馆
        4.3.1 问卷数据分析
        4.3.2 现场调研及观察
        4.3.3 亟待改进指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要点
    5.1 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5.1.1 环境知觉角度的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5.1.2 空间行为角度的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5.1.3 环境认知角度的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5.2 室内动线设计要点
        5.2.1 环境认知角度的室内动线设计要点
        5.2.2 空间行为角度的室内动线设计要点
        5.2.3 场景和场所角度的室内动线设计要点
    5.3 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5.3.1 环境知觉角度的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5.3.2 环境认知角度的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5.3.3 空间行为角度的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5.3.4 场景场所角度的室内环境设计要点
    5.4 室内设计原则及设计理念
        5.4.1 设计原则
        5.4.2 设计理念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邯郸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再设计策略
    6.1 邯郸图书馆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现状分析
        6.1.1 入口大厅(含展览及商业空间)现状分析
        6.1.2 阅览空间现状分析
        6.1.3 交通空间现状分析
    6.2 邯郸图书馆公共空间室内设计改造构思
        6.2.1 入口大厅(含展览及商业空间)改造构思
        6.2.2 阅览空间改造构思
        6.2.3 交通空间改造构思
    6.3 邯郸图书馆的室内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6.3.1 入口大厅(含展览及商业空间)改造策略
        6.3.2 阅览空间改造策略
        6.3.3 公共共享空间改造策略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3)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1.1.2 中国老年人养老方式的变化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本文研究框架和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4.2 本文研究的意义
2 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的基础研究
    2.1 老年人需求特征
        2.1.1 老年人的生理需求特征
        2.1.2 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特征
    2.2 田园生活的理念
        2.2.1 田园生活的内容
        2.2.2 田园生活的基本特征
    2.3 养老院相关理论研究
        2.3.1 环境心理学理论
        2.3.2 都市田园理论
3 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需求与调研分析
    3.1 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模式需求调查
        3.1.1 调查目的与方法
        3.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3.2 相关案例分析
        3.2.1 哈尔滨市道里区敬老服务中心案例分析
        3.2.2 哈尔滨市呼兰区安康社会福利院案例分析
    3.3 养老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3.4 针对本文研究的田园式养老院的启发
4 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设计的营建策略研究
    4.1 养老院设计的依据
    4.2 田园式养老院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4.2.1 自然生态功能优先原则
        4.2.2 满足智能化功能原则
        4.2.3 以人为本,适老原则
        4.2.4 根据地域文化因地制宜
    4.3 田园景观在田园式养老院中的设计内容
        4.3.1 居住户外空间设计
        4.3.2 植物设计
        4.3.3 道路交通设计
        4.3.4 水体设计
        4.3.5 灯光照明标志设计
        4.3.6 无障碍设计
        4.3.7 动物设计
5 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设计实践研究
    5.1 项目设计概述
        5.1.1 设计理念
        5.1.2 设计目标
        5.1.3 对象分析
        5.1.4 经济技术指标
    5.2 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设计方案
        5.2.1 区位及基础条件分析
        5.2.2 养老院的总体规划
        5.2.3 景观设计
        5.2.4 专项设计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综述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1 相关概念解析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寒地建筑的研究
        1.3.2 关于入口空间的研究
        1.3.3 关于寒地建筑入口空间的研究
        1.3.4 关于人性化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人性化概述
    2.1 入口空间的历史沿革
        2.1.1 西方建筑入口的历史回顾
        2.1.2 中国传统建筑入口空间的历史回顾
        2.1.3 现代建筑入口空间
    2.2 入口空间组成和分类
        2.2.1 根据组成要素
        2.2.2 根据入口位置
        2.2.3 根据空间关系
    2.3 入口空间人的心理与行为需求
        2.3.1 入口空间中人的心理需求
        2.3.2 入口空间中人的行为分类
        2.3.3 入口空间中人的行为特征
    2.4 人性化视角下的寒地建筑入口空间影响因素
        2.4.1 物理环境因素
        2.4.2 空间与实体因素
        2.4.3 交通与行为因素
    2.5 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人性化系统建立
        2.5.1 入口外部空间人性化系统
        2.5.2 入口过渡空间人性化系统
        2.5.3 入口内部空间人性化系统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调研及分析研究
    3.1 调查目的和方法
        3.1.1 调研对象的选取
        3.1.2 问卷调研
        3.1.3 行为观察
        3.1.4 实地调研
    3.2 调研案例简介
        3.2.1 国家图书馆
        3.2.2 首都博物馆
        3.2.3 北京侨福芳草地
        3.2.4 北京朝阳大悦城
        3.2.5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楼
        3.2.6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楼
    3.3 问卷调研及其结果分析
        3.3.1 基本信息统计
        3.3.2 入口外部空间问卷调研
        3.3.3 入口过渡空间问卷调研
        3.3.4 入口内部空间调研分析
        3.3.5 问卷分析小结
    3.4 人群分布和轨迹调研及其结果分析
        3.4.1 车行流线
        3.4.2 外部空间人群轨迹
        3.4.3 外部空间人群分布
        3.4.4 内部空间人群轨迹
        3.4.5 内部空间人群分布
    3.5 实地调研及其结果分析
        3.5.1 入口外部空间对比分析
        3.5.2 入口过渡空间对比分析
        3.5.3 入口内部空间对比分析
    3.6 入口空间优化
        3.6.1 国家图书馆
        3.6.2 首都博物馆
        3.6.3 侨福芳草地
        3.6.4 朝阳大悦城
        3.6.5 附属医院
        3.6.6 东方医院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
    4.1 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原则
        4.1.1 地域性原则
        4.1.2 实用性原则
        4.1.3 协调性原则
    4.2 寒地公共建筑入口外部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
        4.2.1 构成要素人性化设计
        4.2.2 空间组织人性化设计
        4.2.3 交通系统人性化设计
        4.2.4 物理性能人性化设计
    4.3 寒地公共建筑入口过渡空间人性化设计
        4.3.1 构成要素人性化设计
        4.3.2 过渡空间界面人性化设计
        4.3.3 物理性能人性化设计
    4.4 寒地公共建筑入口内部空间人性化设计
        4.4.1 空间组织人性化设计
        4.4.2 交通系统人性化设计
        4.4.3 物理性能人性化设计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政府类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体制的变革
        1.1.2 城市化的推进
        1.1.3 社会观念的改变
        1.1.4 政府类办公建筑建设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理论
    2.1 现象与问题
        2.1.1 空间特性
        2.1.2 问题表征
    2.2 设计体系与特征
        2.2.1 设计本质与内涵
        2.2.2 理论发展与引鉴
        2.2.3 时代特征与属性
    2.3 构成要素
        2.3.1 空间要素
        2.3.2 人的要素
        2.3.3 历史与人文要素
        2.3.4 设计思考
    2.4 小结
第三章 政府类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分析
    3.1 政府类办公空间的构成与演变
        3.1.1 管理机制与设计方法
        3.1.2 部门构成与功能定位
        3.1.3 功能分区
    3.2 设计特性分析
        3.2.1 空间特殊性
        3.2.2 设计现状与问题
        3.2.3 设计尺度与依据
    3.3 设计指导原则
        3.3.1 坚持以人为本
        3.3.2 注重实用功能
        3.3.3 关注绿色生态
        3.3.4 追求改革创新
    3.4 小结
第四章 政府类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4.1 功能分区规划策略
        4.1.1 工作空间
        4.1.2 公共空间
        4.1.3 辅助空间
        4.1.4 人流动向
    4.2 空间组合设计要点与方法
        4.2.1 与外部空间的融合
        4.2.2 导入“行政街”
        4.2.3 调整空间结构
        4.2.4 深化功能空间联系
    4.3 人性化设计策略
        4.3.1 空间尺度
        4.3.2 亲近自然
        4.3.3 维护安全感
        4.3.4 保障公共性和私密性
        4.3.5 强化公共空间
    4.4 设计实践解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政府类办公空间发展的新趋向
        5.1.1 人性化设计趋向
        5.1.2 绿色生态设计趋向
        5.1.3 智能化发展趋向
        5.1.4 新文化趋向
    5.2 创新点
    5.3 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附件

(6)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与方法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5 相关概念
        1.5.1 城市广场
        1.5.2 城市广场分类
        1.5.3 市民广场
        1.5.4 人性化设计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案例分析
    2.1 区域设计
        2.1.1 总体布局
        2.1.2 功能
        2.1.3 空间尺度
        2.1.4 公共设施设计
    2.2 道路交通
        2.2.1 平面混合
        2.2.2 平面分流
        2.2.3 立体分流
    2.3 边界设计
    2.4 空间节点
    2.5 标志物
    2.6 对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启示
    2.7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民广场调研及分析
    3.1 西安市民广场调研
        3.1.1 调研问卷设置
        3.1.2 调研工作概况
        3.1.3 使用者基本信息
    3.2 西安市民广场区域概况
        3.2.1 西安城市概况
        3.2.2 西安市民广场总体空间概况
        3.2.3 西安市民广场公共设施现状
        3.2.4 西安市民广场使用者行为调研及分析
        3.2.5 西安市民广场使用者心理需求调研及分析
    3.3 西安市民广场道路现状
        3.3.1 西安市民出行方式现状
        3.3.2 西安市民广场交通现状
        3.3.3 西安市民到达交通方式及使用频率
    3.4 西安市民广场边界现状
    3.5 西安市民广场节点与标志物现状
    3.6 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缺失问题总结
    3.7 本章小结
4 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分析
    4.1 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构成因素
        4.1.1 市民广场人性化的体现——人的活动
        4.1.2 市民广场人性化的条件——场所
    4.2 马斯洛需求理论与西安市民广场设计的联系
        4.2.1 使用者多层次需求
        4.2.2 马斯洛需求理论与西安市民广场设计的联系
    4.3 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策略
        4.3.1 区域人性化设计
        4.3.2 道路人性化设计
        4.3.3 边界人性化设计
        4.3.4 节点人性化设计
        4.3.5 标志物人性化设计
    4.4 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原则
        4.4.1 整体性
        4.4.2 可达性
        4.4.3 舒适性
        4.4.4 多样化
        4.4.5 互动性
        4.4.6 文化性
        4.4.7 安全性
    4.5 本章小结
5 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
    5.1 西安市民广场区域人性化设计
        5.1.1 总体空间布局
        5.1.2 西安市民广场功能
        5.1.3 西安市民广场尺度
        5.1.4 西安市民广场景观绿化
        5.1.5 西安市民广场公共设施
        5.1.6 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5.2 西安市民广场道路人性化设计
        5.2.1 与城市交通联系
        5.2.2 内部交通组织
        5.2.3 交通标识
    5.3 西安市民广场边界人性化设计
        5.3.1 边界
        5.3.2 出入口
    5.4 西安市民广场节点人性化设计
        5.4.1 协调周边环境
        5.4.2 运用历史典故
        5.4.3 营造文化景观
        5.4.4 营造新的主题
    5.5 西安市民广场标志物人性化设计
        5.5.1 广场雕塑
        5.5.2 水景喷泉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二 西安市民广场使用者调研问卷
附录三 西安市民广场设计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

(7)当代建筑护栏设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基于空间与功能相结合的建筑护栏研究方法
    2.1 护栏研究方法现状
    2.2 本文研究方法推导
    2.3 护栏分类研究
        2.3.1 护栏的本体要素
        2.3.2 护栏所处的多样建筑空间
        2.3.3 护栏的多维度功能
    2.4 护栏设计案例研究与案例遴选
    2.5 本章小结
3 护栏本体要素构成
    3.1 护栏的本体要素分类
        3.1.1 护栏的垂直要素——立柱、栏杆
        3.1.2 护栏的水平要素——扶手
    3.2 立柱
        3.2.1 基础与固定方式
        3.2.2 连接形式
    3.3 栏杆
        3.3.1 形式
        3.3.2 常用材料
    3.4 扶手
        3.4.1 截面设计
        3.4.2 扶手端头
        3.4.3 常用材料
    3.5 护栏垂直要素与水平要素的组合
    3.6 本章小结
4 多样空间中的建筑护栏
    4.1 建筑空间演化导向下的护栏
    4.2 建筑外部空间护栏
        4.2.1 场/域护栏
        4.2.2 桥护栏
    4.3 建筑水平空间护栏
        4.3.1 阳台护栏
        4.3.2 廊护栏
    4.4 建筑竖向空间护栏
        4.4.1 楼梯护栏
        4.4.2 电梯护栏
        4.4.3 坡道护栏
    4.5 本章小结
5 建筑护栏的多维度功能
    5.1 安全功能
        5.1.1 满足基本安全需求的护栏设计规定
        5.1.2 满足基本安全需求的护栏施工要求
    5.2 行为功能
    5.3 空间功能
    5.4 气候功能
    5.5 需求功能
    5.6 应对多样需求的护栏多维度功能细化
    5.7 本章小结
6 当代建筑护栏设计案例综合应用分析
    6.1 阿洛拉360°观景台/Water Scales事务所
    6.2 斯坦帕尼亚基金会小桥/卡洛·斯卡帕
    6.3 哈勒默花园公寓/赫曼·赫兹伯格
    6.4 卡努阿纳儿童村/Aleph Zero事务所+Rosenbaum事务所
    6.5 蒙台梭利藤幼儿园/手冢建筑事务所
    6.6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源计划建筑事务所
    6.7 斯坦顿应用科技大学/赫曼·赫兹伯格
    6.8 法国国家图书馆/多米尼克·佩罗
    6.9 丹麦海事博物馆/BIG事务所
    6.10 乌特勒支自行车停车场/埃克托·霍格斯塔德建筑师事务所
    6.11 维滕贝格城堡改造/BFM事务所
    6.12 加尔西穆尼奥斯城堡改造/伊萨思库恩·坎奇利亚事务所
    6.13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基于空间的护栏本体要素设计
    7.2 基于功能的护栏本体要素设计
        7.2.1 满足需求功能的护栏形式
        7.2.2 满足安全功能的护栏孔隙间距
        7.2.3 支持行为功能的护栏尺度
    7.3 基于空间与功能的护栏本体要素设计
    7.4 建筑设计整体思路下的建筑护栏本体要素设计
        7.4.1 材质与色彩
        7.4.2 形式与造型
        7.4.3 比例与尺度
    7.5 当代建筑护栏设计发展趋势
        7.5.1 功能整合
        7.5.2 去栏杆化
        7.5.3 整体化
        7.5.4 符号化
        7.5.5 集成化
    7.6 研究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南华大学红湘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污染严重,建筑能耗增加
        1.1.2 高校规模逐年扩大,活动场地不断减少
        1.1.3 屋顶形式丑陋,利用率低,缺乏合理建设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公共空间国内外研究综述
        1.3.2 屋顶空间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2.1 概念界定
        2.1.1 高校建筑
        2.1.2 屋顶
        2.1.3 空间与公共空间
    2.2 研究范围界定
    2.3 理论研究
        2.3.1 场所理论
        2.3.2 图底理论
        2.3.3 环境心理学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的功能与行为活动特征分析
    3.1 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
        3.1.1 安全性与可达性
        3.1.2 行为活动与性别比例
        3.1.3 学科专业与建筑功能类型
        3.1.4 设备管网与气候环境
        3.1.5 成本与管理
    3.2 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功能类型
        3.2.1 景观绿化空间
        3.2.2 活动放松空间
        3.2.3 教学实验空间
        3.2.4 学习交流空间
        3.2.5 晾晒空间
        3.2.6 交通联系空间
    3.3 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行为活动特征分析
        3.3.1 小群体性
        3.3.2 边界性
        3.3.3 必要性
        3.3.4 短时性与时段性
        3.3.5 向光性与避阳性
    3.4 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3.4.1 缺乏城市空间和地域特色的考虑
        3.4.2 缺乏校园文化和整体规划的建设
        3.4.3 缺乏屋顶安全和以人为本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4.1 整体化设计
        4.1.1 校园环境
        4.1.2 建筑空间
    4.2 多样化设计
        4.2.1 功能构成
        4.2.2 构筑形式
        4.2.3 界面材料
    4.3 人性化设计
        4.3.1 材质
        4.3.2 景观元素
        4.3.3 安全公共设施
    4.4 生态化设计
        4.4.1 屋顶绿化
        4.4.2 雨洪管理
        4.4.3 太阳能技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华大学红湘校区屋顶公共空间改造方案设计
    5.1 土木工程楼屋顶改造方案设计
        5.1.1 前期分析
        5.1.2 方案设计
        5.1.3 造价与效益估算
    5.2 第五教学楼屋顶改造方案设计
        5.2.1 前期分析
        5.2.2 方案设计
        5.2.3 造价与效益估算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与研究 ——以沈阳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调研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案例分析法
2 课题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理论概念
        2.1.1 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概念
        2.1.2 人性化设计的定义和作用
        2.1.3 图书馆阅读空间设计的定义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机工程学
        2.2.2 环境心理学
    2.3 本章小结
3 人性化设计在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中的分析
    3.1 读者的需求分析
        3.1.1 读者行为需求分析
        3.1.2 分析读者心理需求
    3.2 人性化设在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中的应用分析
        3.2.1 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3.2.2 家具设计的舒适性
        3.2.3 装饰材料的选择
        3.2.4 灯光照明的合理性
        3.2.5 室内绿化配置
        3.2.6 校园文化的表达
    3.3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人性化设计案例分析
    4.1 北京建筑大学图书馆阅读空间案例分析
        4.1.1 空间布局分析
        4.1.2 传统文化的融入
    4.2 南开大学图书馆阅读空间案例分析
        4.2.1 空间布局及空间流线分析
        4.2.2 人性化设计要点
    4.3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阅读空间案例分析
        4.3.1 空间布局及流线分析
    4.4 查尔斯图书馆阅读空间案例分析
        4.4.1 空间布局分析
        4.4.2 人性化室内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沈阳大学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实践及方法策略
    5.1 沈阳大学图书馆分析
        5.1.1 阅读空间布局分析
        5.1.2 阅读空间空间流线分析
    5.2 沈阳大学图书馆阅读空间室内环境调研分析
        5.2.1 阅读空间室内环境现状分析
        5.2.2 阅读空间问题调研
    5.3 基于功能性的人性化设计
        5.3.1 公共休闲区的人性化设计
        5.3.2 阅读区域的人性化设计
        5.3.3 完善的导视系统
    5.4 基于审美性的人性化设计
        5.4.1 装饰设计理念
        5.4.2 空间色彩搭配
        5.4.3 家具的选取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人性化设计概述
二、高校图书馆中的人性化设计要点
    (一)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功能分区
        1. 自助服务区:
        2. 研讨学习区:
        3. 交流共享区:
        4. 公共休息区:
    (二)家具设计选取的合理性
    (三)装饰材料的选取
    (四)灯光照明的科学性
    (五)室内绿化
三、高校图书馆中的人性化设计
    (一)基于功能性的人性化设计
        1. 沙龙室的人性化设计。
        2. 阅读区域的人性化设计。
    (二)基于视觉的人性化设计
        1. 室内装饰的人性化设计。
        2. 空间色彩的人性化设计。
结论

四、浅谈图书馆的人性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图书馆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邯郸地区为例[D]. 郭睿坤.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4)
  • [3]哈尔滨市清颐田园式养老院景观设计[D]. 李思宏.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4]寒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D]. 张毅.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5]政府类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 侯小莉.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西安市民广场人性化设计研究[D]. 王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当代建筑护栏设计案例研究[D]. 史雨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高校建筑屋顶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以南华大学红湘校区为例[D]. 刘嘉树. 南华大学, 2020(01)
  • [9]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与研究 ——以沈阳大学图书馆室内设计为例[D]. 曹瑛轩.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10]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 曹瑛轩. 设计, 2020(04)

标签:;  ;  ;  ;  ;  

浅谈图书馆的人性化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