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两侧建筑红线控制区的划定

公路两侧建筑红线控制区的划定

一、公路两侧建筑红线控制区的界定(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瑜[1](2020)在《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乡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的提出,城乡绿道建设已经逐渐融入城乡规划体系中,受到更多地关注。但由于城乡地区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以追求短期效果、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城乡绿道会使城乡地区原有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既造成环境破坏,也不利于城乡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怎样在城乡地区规划建设合理的绿道网络,发挥出生态、游憩及交通等综合性功能,保护地区自然与人文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是需要研究的题目。本文旨在探索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乡绿道规划设计方法。通过研究城乡绿道的发展现状,梳理城乡绿道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概况;阐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方法,选取焦点物种途径与绿色廊道途径进行应用,探讨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乡绿道构建方法。结合焦点物种途径,研究区域内焦点物种及其行为生境特征,利用GIS技术进行生境适宜性分析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分区,然后通过绿色廊道途径结合区域资源及连接路径的评价分析,确定城乡绿道的总体规划布局。在此基础上,对城乡绿道的构成要素即绿廊系统、游径系统和服务设施系统的规划设计要点进行总结。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在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城乡绿道的规划设计实践中对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应用。

袁诗琳[2](2020)在《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域环境管理对策及评价体系研究 ——以京沪高速为例》文中认为以京沪高速为例的一大批国家高速公路正在开展改扩建工程,管理缺乏依据、影响环境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对高速公路路域环境进行研究分析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路域环境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特点进行阐述。该部分基于对改扩建工程期间的京沪高速实地调研和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专家的交流资料,对高速公路路域环境范围内的用地管理、环境保护措施、绿化设施、道路安全设施、广告牌设置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合国内外对上述方面的相关研究,归纳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的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然后基于高速公路相关的现行法规条例、管理手段,从制度、执行、人员、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路域环境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针对管理问题和难点,提出提高管理水平、实现长效高效管理的手段和措施;最后,结合公路改扩建工程的特点,提出对路域环境,特别是公路用地实现超前管理的概念和途径。接着,本文根据对高速公路路域系统组成和特点的分析,选取能代表路域系统特性的指标,构建了包括目标-准则-指标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合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起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管理对策的评价模型。最后对评价模型进行实例应用,基于公路的管理数据、实地调研资料和专家打分,对提出的三套管理对策方案进行评价和对比,得到评价效果最优的管理方案。最后,本文基于VISSIM软件,利用实地调研的数据,建立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仿真模型。通过调整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方案,对比分析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最终提出使公路通行效果最优的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方案。

于婷婷[3](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王长柳,赵兵,麦贤敏,聂康才[4](2017)在《基于特征尺度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实践》文中提出传统村落保护已成为城乡规划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以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板夹溪十三寨为例,对其文化景观特征进行分析,提炼出村寨特色文化与村寨景观相互作用的三个特征尺度,进而提出基于特征尺度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技术和方法,以期为建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编制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林荣亮[5](2016)在《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梳理了青岛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沿革,分析了青岛山水风貌及地域文化特色。从“生态、风貌、文化”三方面,总结了青岛市及国内外重要滨海城市生态环境与山水风貌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出早在1897年城市建设之初,青岛在生态环境与风景园林建设方面,就以胶州湾的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目标,突出以“陆海统筹”为规划原则;城市风貌保护和开发方面,注重“见山见海”;风景园林地域文化融合方面注重“民族特色”及“中西合璧”的总体发展特点。本研究结合海洋生态学、海洋沉积学、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框架、AHP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跨学科调查研究,探索提出了《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并定量的分析了 1863-2015年之间,5个重要历史时期,陆域生态环境对海湾生态的支持度;结果为(1863年74分、1935年 69.7 分、1966 年 56.8 分、1992 年 36.8 分、2015 年 35.1 分),梳理并定量分析出,陆海之间生态方面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总结出:当前城市陆域生态环境建设对海湾生态产生破坏影响的总趋势仍未改变,生态环境陆海统筹建设亟待加强。基于GIS视觉敏感度定量分析,评价了青岛山水风貌可视敏感度。以市民调查问卷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定量的评价分析了当前青岛风景园林环境的文化融合程度为67.88分,融合水平较低。调查得到当地市民对各中西方文化及地域文化要素的重要程度评价,结果发现,市民普遍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风景园林在当前的传承和发扬”。基于海洋地质学原理,海洋生态学原理,结合GIS技术,提出了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弹性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为潮控半封闭海湾型城市陆海交界生态红线的划定,提供了定量化的分析思路、理论支撑和具体规划设计应用的方法和步骤。本研究着重以胶州湾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分析。基于景观视廊保护原理,结合GIS可视分析和Grasshoper技术,提出了城市山水可视化提升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定量分析方法”,相关技术方法,有助于在“城市设计”层面,实现对城市建筑高度的空间管制优化;利于实现“见山、见水”的风貌保护目标。本文以青岛八个景点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和分析。最后,以陆海统筹为原则,以胶州湾生态弹性力为依据,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各个层面,提出了以陆域风景园林生态环境改善,进而带动海湾生态环境优化的一系列规划优化策略。并从风景园林规划角度及传统文化融合维度,对山水可视优化“城市设计”,提出了相关的优化规划策略及分析方法相关研究思路方法,为青岛市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城市风貌保护、中心城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方法、研究依据和思路。相关方法策略,可为国内外同类型“半封闭潮控海湾城市”的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建设,提供研究借鉴。

陈国佳[6](2016)在《重要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涉路行为日趋普遍的情况下,对涉路行为的安全评价结论成为行政许可的主要依据。然而,我国目前对于相关安全评价工作还没有相对统一的实施办法,技术标准也存在不足,形成了基层部门自行组织、自行聘请技术人员进行评价的局面,导致评价工作不规范、评价结论权威性不足,出现被评价单位不认可评价结果的现象。为了改变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工作实施过程中无章可循的现状,本文就各类涉路行为的安全评价展开研究,以图提出一套可以付诸实践的评价标准,这不论对公路管理机构还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涉路工程申请人都能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首先,对涉路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和评价方式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阶段、评价阶段、评价后回应阶段等三个阶段。同时论述了常用的评价方式,提出可由申请人选择安全评价方式,对于规模较大的涉路行为,必须进行机构评价,并对每一类涉路行为的基本范围进行界定。然后,对公路涉路工程危险源辨识从依据、过程与手段等几个方面阐述其具体内容和工作,提出采用安全检查表,在安全评价开展前详细地列出各阶段的控制要素,并逐一核查,为安全评价提供良好的工具。再次,根据涉路工程与既有公路的关系,将涉路行为分成7大类,即跨越式涉路行为、穿越式涉路行为、平行公路涉路行为、平交与接入式涉路行为、利用公路结构物的涉路行为、非公路标志和超限货物运输。针对每类涉路工程的主要特点,提出相应的安全评价指标。最后以7类涉路行为为研究对象,研究每一类涉路行为的特点,并根据实际工程对每一类涉路行为的具体情景进行分类,如跨越式涉路行为根据跨越物的类型可分为公路上跨公路的行为,铁路上跨公路的行为以及输电线路上跨公路的行为,提出每种具体情景需要分析的安全评价的指标与内容。从自身结构、施工期安全、运营期安全三个方面分析每种具体情景下涉路行为的安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规范标准。同时,结合每种涉路行为的具体案列探讨本文的安全评估体系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论述各项安全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与适用性。

刘立欣[7](2014)在《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市面貌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片片新兴的城市中心区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难以掩盖其开发建设中出现的诸如缺乏有效的整体性思维以及缺乏对公共利益的关注等方面的问题。城市中心区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城市的主体面貌,更决定着城市形态的发展方向。因此,探寻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和策略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准备,首先,对同本论题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其次,考察了境外有代表性城市中心区的实践案例;再次,分析了我国城市中心区开发现状、总结了珠三角城市中心区建设成就并介绍了广州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历程;最后,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之中得到启示。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建构,提出了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依照回溯推理的建构思路、运用分解组合的建构方法,以“城市空间”的基本概念为对象,对其进行本体结构,进而分析结构产生的层级属性和层级属性的价值关联,以此为基础建构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并详细阐述了该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归纳总结了各层级所包含的控制元素。第四章为本文研究的策略探求,提出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基础;其次,以建筑层级的形态控制和空间层级的形态控制两个方面为核心阐述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内容;再次,总结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意义。第五、第六和第七章是本文研究的控制分析,首先,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分为宏观整体脉络和微观构成要素两个层级;其次,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包含强度指标对空间质量的影响、用地指标对形态分布的制约、墨菲指数对空间边界的界定以及活力指标对形态发展的解读四个方面;再次,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包括街区层级的控制策略、地块层级的建设实践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等内容。第八章是本文研究的实践应用,在介绍广州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控制应对建议,即微观内部优化建议、中观形态控制建议和宏观管理实施建议。

高武洲[8](2014)在《基于住宅价值模型的澳门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澳门回归后开放赌权,随即经济获得迅猛的发展,而伴随着外地和本地资金大量涌入澳门、外地雇员和本地人口增加,住宅的供求关系失去平衡。由于澳门是陆地面积仅31.3平方公里的小城,无法象其它地区或城市一样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土地,以大量大量地增加住宅。住宅价格在供求失衡的状况下高速上升,工薪阶层难以购置房屋,居住和住宅问题逐渐严重。目前,建筑学研究领域对澳门住宅的研究、居住问题产生的原因、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深入的研究。此时针对澳门特有的社会、经济情况,对澳门住宅进行一定深度、广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学术和实际意义。通过在澳门多年的工作、生活和研究,对澳门住宅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过程中,针对研究的内容对澳门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并利用权威机构的数据资料,深入每一个住宅区,对住宅楼宇进行实地研究和分析,得到了充分的感性和理性认知,最终获得客观的研究成果。论文探讨了澳门住宅发展的内在问题,认为澳门住宅具有与众不同的地区特点,澳门住宅的研究需要由澳门的住宅价值研究开始。论文通过先了解事物的本质后推导出解决方法的思路进行论述。首先,通过对澳门住宅价值的研究,论文从建筑学的角度首次提出澳门住宅价值模型的概念,以此作为解读澳门住宅价值判定的方式;然后,论文提出了以高地积比的方式为澳门提供居住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论证;最后,论文提出实现高地积比的方法和建议。论文并不深入涉及澳门住宅具体设计层面的建筑细节研究,而是面向城市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城市管理的政策取向、使用者的体验、开发者的行为目标等进行探讨。住宅价值模型则以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简练地归纳住宅价值的各因素和相互关系,尽管不是严格的数学方程式,但能为后继住宅价值量化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研究,论证了澳门住宅发展走高地积比的道路是现实的选择。实行符合社会和居民需求的高地积比住宅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包括法律制度的修订、政府公共政策的引导、专业的规范和指标、建筑领域专业人士和开发者的投入。论文谨希望为城市建筑领域提供一种理性的思考和选择。

汪茜[9](2012)在《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置行政许可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广告日益成为广告业者亲睐的广告形式。高速公路广告的经济效益吸引了许多投资者。投资需求与许可限制的矛盾,使得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置许可制度备受关注。本论文主要是就高速公路户外广告的设置进行调研,对高速公路户外广告的规划、行政许可权限以及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与地方公路交叉重合范围的行政许可问题作一些探讨,为高速公路广告设施的规划、设置、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全国高速公路户外广告乱象,探究高速公路广告的设置许可在规划、实施主体、许可权限、许可范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明确高速公路广告设施相关的基本概念,在界定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施两种形式的基础上,总结出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施的基本特点及其法律性质。第三部分分析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置的许可依据,以《行政许可法》、《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以及部分地方性法规为依据,阐述了设置高速公路非公路标志标牌的许可事项。第四部分从实践出发,指出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置许可体制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规划不规范、实施主体权限不明确和许可事项范围不清三个方面。第五部分从法律价值选择、法律具体规定、行政主体的许可动机三个方面剖析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置许可体制不足的原因。第六部分,从“高速公路广告规划的法定化”、“建立统一的高速公路广告控制区”、“以风险度相关原则明确实施主体权限”和“以等距-比例原则规范交叉许可范围”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完善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置行政许可制度。

陶清德[10](2012)在《管制准征收向公物法制度之转接——公路建筑控制区制度检讨》文中指出公路建筑控制区行政执法是当前公路行政执法的难点之一。目前,关于公路建筑控制区制度的讨论,分歧较大,绝大多数停留在对既有法律规定的执法诠释上,很少有人进行过深入的法理探究。究其缘由,立法厝置是引致理解歧见丛生和执法混乱、困惑的深层原因。2011年《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引入了"预定公物"范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中国语境版的公路公物制度:公路是一种由政府提供的公物,属于"全民所有"的财产,由公路主管部门行使产权人资格,直接受行政权力保护;公路建筑控制区适用预定公物制度,实行行政管治,并以公路行政执法权作为保障,排斥民事措施尤其是物权制度之适用。但"预定公物"范畴的引入对理顺公路产权和公路运营管理体制关系、重建公路建筑控制区制度乃至整个公路法律制度具有重大意义,根本上改变了对公路、公路法的基本定位,把公路法律制度引向了公物法时代。

二、公路两侧建筑红线控制区的界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两侧建筑红线控制区的界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乡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领域研究概述
        1.3.1 相关概念及辨析
        1.3.2 相关理论基础
        1.3.3 国内外绿道研究进展
        1.3.4 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研究
    2.1 生物多样性概述
        2.1.1 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2.1.2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2.2 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
        2.2.1 景观稳定性途径
        2.2.2 焦点物种途径
        2.2.3 绿色廊道途径
        2.2.4 生态安全格局
        2.2.5 Gap分析途径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乡绿道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3.1 城乡绿道一般规划方法与问题
        3.1.1 目前城乡绿道建设中存在问题
        3.1.2 城乡绿道的功能
        3.1.3 城乡绿道的规划方法
    3.2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乡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3.2.1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乡绿道规划原则
        3.2.2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乡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3.3 绿道构成要素规划——绿廊系统规划与方法
        3.3.1 绿廊系统概述
        3.3.2 绿廊分类规划
        3.3.3 绿廊宽度设计
        3.3.4 植物规划
        3.3.5 水系规划
    3.4 绿道构成要素规划——游径系统规划与方法
        3.4.1 交通衔接规划
        3.4.2 慢行道规划设计
    3.5 绿道构成要素规划——服务设施规划与方法
        3.5.1 驿站规划
        3.5.2 标识系统规划
    3.6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4.1 美国佛罗里达州区域绿道网络建设
        4.1.1 项目概况
        4.1.2 相关经验借鉴
    4.2 广州增城城乡绿道建设
        4.2.1 项目概况
        4.2.2 相关经验借鉴
    4.3 武汉东湖郊野绿道
        4.3.1 项目概况
        4.3.2 相关经验借鉴
    4.4 伦敦城市与自然连接的绿色廊道——利山谷绿链公园
        4.4.1 项目概况
        4.4.2 相关经验借鉴
    4.5 意大利兰布罗河流域绿道建设
        4.5.1 项目概况
        4.5.2 相关经验借鉴
    4.6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城乡绿道规划设计
    5.1 总体概况及解读
        5.1.1 区位及自然条件
        5.1.2 政策解读
        5.1.3 周边交通条件
        5.1.4 周边旅游资源
        5.1.5 生物资源
        5.1.6 规划范围
    5.2 规划区域分析
        5.2.1 地形分析
        5.2.2 现状水系分析
        5.2.3 现状交通分析
        5.2.4 现状绿地及植被分析
        5.2.5 现状游憩资源分析
        5.2.6 SWOT分析
    5.3 规划目标与策略
        5.3.1 规划依据
        5.3.2 规划原则
        5.3.3 规划目标与愿景
        5.3.4 规划策略
    5.4 绿道选线规划
        5.4.1 生物多样性保护分区
        5.4.2 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城乡绿道备选路线评价分析
        5.4.3 绿道总体规划布局
    5.5 绿道构成要素规划
        5.5.1 绿廊系统规划
        5.5.2 游径系统规划
        5.5.3 服务设施系统规划
        5.5.4 绿道建设指引
    5.6 绿道示范段
        5.6.1 示范段1
        5.6.2 示范段2
6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2)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域环境管理对策及评价体系研究 ——以京沪高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公路路域环境研究现状
        1.3.2 国内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研究现状
        1.3.3 国外公路改扩建工程研究现状
        1.3.4 国内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研究现状
        1.3.5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分析
    2.1 概述
    2.2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组成
        2.2.1 公路用地
        2.2.2 建筑控制区
        2.2.3 防护区
        2.2.4 路面环境
    2.3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现状
        2.3.1 公路用地
        2.3.2 建筑控制区
        2.3.3 防护区
        2.3.4 路面环境
    2.4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管理现存问题
        2.4.1 公路用地
        2.4.2 建筑控制区
        2.4.3 防护区
        2.4.4 路面环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3.1 管理依据问题与对策分析
        3.1.1 公路用地
        3.1.2 建筑控制区
        3.1.3 防护区
        3.1.4 路面环境
    3.2 管理手段问题与对策分析
        3.2.1 公路用地
        3.2.2 建筑控制区
        3.2.3 防护区
        3.2.4 路面环境
    3.3 管理设施问题与对策分析
        3.3.1 公路用地
        3.3.2 建筑控制区
        3.3.3 防护区
        3.3.4 路面环境
    3.4 管理人员问题与对策分析
        3.4.1 防护区
        3.4.2 路面环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主观与客观组合赋权法的管理对策评价模型
    4.1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指标体系
        4.1.1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原则
        4.1.2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步骤
        4.1.3 高速公路路域环境系统管理对策评价体系
    4.2 主观与客观组合赋权评价方法
        4.2.1 层次分析法
        4.2.2 熵权法
        4.2.3 组合赋权法
    4.3 实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仿真的施工作业区标志标线设置研究
    5.1 仿真平台介绍
    5.2 仿真模型构建
    5.3 高速公路施工区标志标线设置方案仿真
        5.3.1 建立高速公路施工区仿真模型
        5.3.2 仿真模型结果输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3)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1.3.2 景观脆弱性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1.4 研究界定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2.1.4 人地关系理论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2.4.1 指标体系法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3.1 乡村概况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3.3.3 自然环境景观
        3.3.4 聚落景观
        3.3.5 经济景观
        3.3.6 文化景观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4.2.1 脆弱性三要素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4.1 评价指标筛选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3 评价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评价单元选取
        5.1.3 评价指标体系
        5.1.4 数据来源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5.2.1 评价结果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4.1 因子分级方法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6.2.1 目标体系
        6.2.2 规划衔接
        6.2.3 规划模式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特征尺度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特征尺度的概念和意义
2 板夹溪十三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征分析
    2.1 山水格局与传统人居文化
    2.2 村寨空间布局与社会生活
    2.3 建筑营造与礼制信仰
    2.4 特征尺度
3 基于特征尺度的规划策略
    3.1 村域尺度:保护传统山水格局和生态格局
    3.2 村寨尺度:保护传统布局和街巷肌理
    3.3 院落尺度:保护传统院坝和建筑风貌
4 板夹溪十三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实践
    4.1 村域尺度下的生态山水格局保护
        (1)道路红线控制。
        (2)建筑红线控制。
        (3)建筑紫线控制。
        (4)山林绿线控制。
        (5)水域蓝线控制。
    4.2 村寨尺度下的空间布局保护—以瓦房坝为例
        4.2.1 分区保护—控制规模和形态
        4.2.2 景观整治—保护村寨空间布局
    4.3 院落尺度下的建筑风貌保护—以瓦房坝为例
5 结语

(5)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为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1.1.2. 滨海城市“生态破坏”、“千城一面”的发展困局
        1.1.3. “绿水青山”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1.2. 研究意义
        1.2.1. 符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
        1.2.2. 风景园林设计的定量研究尝试
        1.2.3. 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参考经验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空间范围
        1.4.3. 研究时间范围
    1.5. 研究现状(国内外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经验启示)
        1.5.1. 国内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1.5.2. 国外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1.5.3. 中西对比
    1.6. 研究创新点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创新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2. 青岛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沿革
    2.1. 山水风貌、地域文化概述
        2.1.1. 山
        2.1.2. 海
        2.1.3. 水
        2.1.4. 城
    2.2. 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演变
        2.2.1. 概述
        2.2.2. 生态环境及风貌演变历程
        2.2.3. 小结
    2.3. 城市风貌及风景园林历史演变
        2.3.1. 清朝时期(1891-1897)
        2.3.2. 德国占领期(1897-1914)
        2.3.3. 日本占领期(1914-1922、1937-1945)
        2.3.4. 民国时期(1922-1929,1929-1937)
    2.4. 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问题
        2.4.1. 绿地总量不足
        2.4.2. 绿地布局不均
        2.4.3. 绿地建设质量偏低
        2.4.4. 生态空间结构不合理
        2.4.5. 城市风貌混乱、山海难见
        2.4.6. 千城一面
        2.4.7. 城市绿地建设重硬轻软
        2.4.8. 城市开发夺山占水
        2.4.9. 建设理念有待提高
        2.4.10. 园林行业投入与重视不足
3. 青岛山海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评价
    3.1. 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
        3.1.1. 摘要与背景
        3.1.2. 评价方法综述
        3.1.3. 价指标体系构建
        3.1.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与总结
    3.2. 青岛市中心城区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评价
        3.2.1. 观景点及观景线路选择
        3.2.2. 观景点现状问题分析
        3.2.3. 山水视觉敏感度分析
        3.2.4. 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
    3.3. 青岛风景园林文化要素感知融合度评价
        3.3.1. 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3.3.2. 状态打分与权重确定
        3.3.3. 评价结果与结论
4.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理论与技术
    4.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
        4.1.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4.1.2. 软件技术应用
        4.1.3. 方法步骤
    4.2. 基于山水可视化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方法
        4.2.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4.2.2. 软件技术应用
        4.2.3. 方法步骤
5.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优化的理论与技术应用
    5.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性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分析
        5.1.1. 海岸线现状分析
        5.1.2. 改造岸线划定
        5.1.3. 改造后纳潮量计算
        5.1.4. 改造后冲於环境、水交换能力演变分析
        5.1.5. 改造后海湾生态环境演变分析
    5.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八景视廊建筑限高分析
        5.2.1. 信号山
        5.2.2. 小鱼山
        5.2.3. 薛家岛(窟窿山)
        5.2.4. 奥帆中心
        5.2.5. 北岭
        5.2.6. 李村河围子岭
        5.2.7. 浮山
        5.2.8. 小青岛
    5.3. 小结
6.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优化策略
    6.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生态优化策略
        6.1.1. 区域规划层面
        6.1.2. 总体规划层面
        6.1.3. 专项规划层面
    6.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设计优化策略
        6.2.1. 山水可视优化的高层建筑空间布局
        6.2.2. 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风貌区划
    6.3. 山水意境融合的城市风貌优化策略
        6.3.1. “立意问名”的意境区划
        6.3.2. “取境山海”的意境理法
7.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重要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涉路行为的分类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重要涉路行为的评价工作程序、范围界定
    2.1 涉路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式
        2.1.1 基本程序
        2.1.2 评价方式
    2.2 范围界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要涉路行为的评价方法
    3.1 危险辨识
        3.1.1 公路涉路工程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3.1.2 公路涉路工程危险源辨识过程
        3.1.3 公路涉路工程危险源辨识手段
    3.2 安全检查表评价方法
        3.2.1 设计用安全检查表
        3.2.2 企业安全检查表
        3.2.3 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危险性评价
        3.2.4 安全检查表评价方法优点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要涉路行为的评价技术研究
    4.1 涉路行为分类及评价指标
    4.2 跨越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4.2.1 跨越式涉路行为特点
        4.2.2 跨越式涉路行为分类
        4.2.3 跨越式行为安全评价内容
        4.2.4 跨越式涉路行为安全影响分析
        4.2.5 跨越式涉路行为案例
    4.3 穿越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4.3.1 穿越式涉路行为特点
        4.3.2 穿越式涉路行为分类
        4.3.3 穿越式涉路行为评价内容
        4.3.4 穿越式涉路行为安全影响分析
        4.3.5 穿越式涉路行为案例
    4.4 平交和接入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4.4.1 穿越式涉路行为特点
        4.4.2 平交和接入式涉路行为分类
        4.4.3 平交和接入式涉路行为评价内容
        4.4.4 平交和接入式涉路行为安全影响分析
        4.4.5 平交和接入式涉路行为
    4.5 并行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4.5.1 并行式涉路行为特点
        4.5.2 并行式涉路行为分类
        4.5.3 并行式涉路行为评价内容
        4.5.4 并行式涉路行为安全影响分析
        4.5.5 并行式涉路行为
    4.6 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4.6.1 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行为特点
        4.6.2 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行为分类
        4.6.3 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行为安全影响分析
        4.6.4 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内容
    4.7 非公路标志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4.7.1 非公路标志涉路行为特点
        4.7.2 非公路标志涉路行为分类
        4.7.3 非公路标志涉路行为评价内容
        4.7.4 非公路标志涉路行为安全影响分析
    4.8 超限货物运输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
        4.8.1 超限货物运输涉路行为特点
        4.8.2 超限货物运输涉路行为分类
        4.8.3 超限货物运输涉路行为评估内容
        4.8.4 超限货物运输涉路行为安全影响分析
    4.9 本章小结
        4.9.1 跨越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小结
        4.9.2 穿越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小结
        4.9.3 平交和接入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小结
        4.9.4 并行式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小结
        4.9.5 利用公路结构物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小结
        4.9.6 非公路标志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小结
        4.9.7 超限货物运输涉路行为安全评价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文的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各地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发展迅速
        1.1.2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建设缺乏有效的整体性思维
        1.1.3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建设缺乏对公共利益的关注
    1.2 研究缘起
        1.2.1 外部因素
        1.2.2 自身原因
    1.3 相关概念
        1.3.1 整体和整体观
        1.3.2 城市中心区与中央商务区
        1.3.3 城市空间、外部空间和空间形态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之处
        1.6.1 基础研究方面
        1.6.2 技术分析方面
        1.6.3 实践应用方面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发展分析
    2.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1 建筑创作“整体观”的研究
        2.1.2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研究
        2.1.3 关于城市中心区的理论
        2.1.4 关于空间形态量化与控制的理论
    2.2 境外城市中心区实践考察
        2.2.1 欧洲——巴黎拉·德方斯
        2.2.2 北美——纽约曼哈顿
        2.2.3 亚洲——香港中环
    2.3 广州城市中心区发展分析
        2.3.1 我国城市中心区开发现状
        2.3.2 珠三角城市中心区建设成就
        2.3.3 广州市城市中心区发展历程
        2.3.4 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珠江新城
    2.4 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启示
        2.4.1 国外新趋势
        2.4.2 国内新需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
    3.1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原理
        3.1.1 回溯推理的建构思路
        3.1.2 分解组合的建构方法
        3.1.3 理论建构的技术路线
    3.2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过程
        3.2.1 城市空间的基本概念
        3.2.2 基本概念的本体解构
        3.2.3 解构产生的层级属性
        3.2.4 层级属性的价值关联
    3.3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成果
        3.3.1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研究
        3.3.2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框架
        3.3.3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内涵
        3.3.4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外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研究
    4.1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基础
        4.1.1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本质
        4.1.1.1 综合性的理念
        4.1.1.2 整体性的思维
        4.1.2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目的
        4.1.2.1 技术目的
        4.1.2.2 实践目的
        4.1.3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的具体对象
        4.1.3.1 建筑和空间两个层级
        4.1.3.2 宏观与微观两种尺度
    4.2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内容
        4.2.1 建筑——空间的整体互动与和谐
        4.2.2 建筑层级的形态控制
        4.2.2.1 密度
        4.2.2.2 高度
        4.2.2.3 体量
        4.2.3 空间层级的形态控制
        4.2.3.1 界面
        4.2.3.2 通廊
        4.2.3.3 风格与色彩
        4.2.4 其它控制元素的构成与表达
    4.3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意义
        4.3.1 建筑形态的有效控制是城市中心区整体控制的重点
        4.3.2 空间形态的有效控制是城市中心区整体控制的核心
        4.3.3 建筑形态与空间形态的和谐是城市中心区整体控制的关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
    5.1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的基础
        5.1.1 技术文件是实体控制研究的基本依据
        5.1.2 调研比较是实体控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5.2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的内容
        5.2.1 宏观层面的整体脉络
        5.2.1.1 轴线
        5.2.1.2 城市墙
        5.2.1.3 廊道
        5.2.1.4 天际线
        5.2.2 微观层面的构成要素
        5.2.2.1 道路系统
        5.2.2.2 街区单元
        5.2.2.3 标志空间
        5.2.2.4 建筑界面
    5.3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的结论
        5.3.1 宏观整体脉络清晰明确
        5.3.2 微观构成要素有待提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
    6.1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的基础
        6.1.1 地块单元是量化控制研究的基本对象
        6.1.2 数据分析是量化控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6.2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的内容
        6.2.1 强度指标对空间质量的影响
        6.2.1.1 概念解读
        6.2.1.2 建筑密度
        6.2.1.3 容积率
        6.2.1.4 绿地率
        6.2.1.5 综合分析
        6.2.2 用地指标对形态分布的制约
        6.2.2.1 概念解读
        6.2.2.2 建立栅格模型
        6.2.2.3 公共设施用地
        6.2.2.4 居住用地
        6.2.2.5 公共绿地
        6.2.2.6 综合分析
        6.2.3 墨菲指数对空间边界的界定
        6.2.3.1 概念解读
        6.2.3.2 商务高度指数
        6.2.3.3 商务密度指数
        6.2.3.4 总高度指数
        6.2.3.5 综合分析
        6.2.4 活力指标对形态发展的解读
        6.2.4.1 概念解读
        6.2.4.2 已建度
        6.2.4.3 在建度
        6.2.4.4 可建度
        6.2.4.5 综合分析
    6.3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的结论
        6.3.1 公共空间质量整体合理而局部差异
        6.3.2 功能形态分布重点突出且适度集中
        6.3.3 商务空间边界东西分明而核心明显
        6.3.4 城市形态发展活力减弱且速度降低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研究
    7.1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研究的基础
        7.1.1 发展过程是动态控制研究的基本背景
        7.1.2 过程跟踪是动态控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7.2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研究的内容
        7.2.1 街区层级的控制策略
        7.2.1.1 控制策略是建设实践的控制和引导
        7.2.1.2 关于广州珠江新城街区F
        7.2.1.3 城市设计导则的整体控制
        7.2.1.4 规划控制图则的形态引导
        7.2.2 地块层级的建设实践
        7.2.2.1 建设实践是控制策略的贯彻和落实
        7.2.2.2 关于街区F地块单元
        7.2.2.3 地块F1-2 控制导则和控制图则
        7.2.2.4 地块F1-4 控制导则和控制图则
        7.2.2.5 地块F2-1 控制导则和控制图则
        7.2.3 从控制策略到建设实践过程之间的问题
        7.2.3.1 功能主导的失效
        7.2.3.2 形态控制的欠缺
        7.2.3.3 量化限定的偏差
    7.3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研究的结论
        7.3.1 对空间形态的控制宏观上取决于开发主体的执行能力
        7.3.2 对空间形态的控制中观上取决于技术文件的实践效用
        7.3.3 对空间形态的控制微观上取决于量化指标的客观合理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广州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与应对建议
    8.1 广州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
        8.1.1 在建城市中心区的持续优化
        8.1.2 新建城市中心区的科学规划
        8.1.3 建立宏观的城市中心区体系
    8.2 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控制应对建议
        8.2.1 微观内部优化建议——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
        8.2.1.1 评价总结已建部分调整提升控制策略
        8.2.1.2 运用三维虚拟技术慎重推进未建部分
        8.2.1.3 分析研究发展过程集中解决技术问题
        8.2.2 中观形态控制建议
        8.2.2.1 评价设计条件及确定主导控制元素
        8.2.2.2 建构控制体系并探寻科学表达方式
        8.2.2.3 建立灵活开放的规划深化调整机制
        8.2.3 宏观管理实施建议
        8.2.3.1 设置长期自主的开发建设管理机构
        8.2.3.2 采用专案专处的专家评审咨询制度
        8.2.3.3 制定切实有效的公众参与互动政策
    8.3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一、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
        二、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
        三、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
        四、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
        五、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
        六、广州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与应对建议
    未来展望
        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
        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化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珠江新城各阶段规划设计图纸
    附录 2:《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检讨》(2003)对《广州市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1993)的相关调整
    附录 3:广州珠江新城规划用地平衡表
    附录 4: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开发现状
    附录 5:其它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实践
    附录 6:国内主要城市中心区数据分析
    附录 7:香港九龙湾及观塘商贸区建筑高度控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8)基于住宅价值模型的澳门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澳门地少人多经济发展迅猛
    1.1.2 经济发展使澳门住宅价格急速上升
    1.1.3 澳门特有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研究住宅价值的重要性
    1.2.2 需要确立住宅价值模型为研究基础
    1.2.3 研究澳门高地积比住宅的重要性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住宅价值和高地积比的定义尚没有统一
    1.4.2 缺乏澳门住宅价值和地积比方面的专着
    1.4.3 国内外曾出现少量关于澳门住宅的文章
    1.4.4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
1.5 研究途径与方法
    1.5.1 综合性理论的研究
    1.5.2 数据收集、统计和评估
    1.5.3 调查法
    1.5.4 人物专访
1.6 研究框架
1.7 主要创新点
    1.7.1 论文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首创性
    1.7.2 建立新的研究基础—住宅价值模型
    1.7.3 以多角度的分析方法进行论证
    1.7.4 完整的覆盖面和独到的观点
1.8 相关概念以及辨析
    1.8.1 澳门住宅的划分
    1.8.2 地积比及相关内容的内涵
    1.8.3 本文研究的高地积比住宅类型分级
    1.8.4 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1.9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澳门住宅发展概况与居住问题
2.1 澳门住宅发展概况
    2.1.1 明清时期华人住宅
    2.1.2 明清时期葡萄牙人住宅
    2.1.3 工业港口经济时期住宅
    2.1.4 旅游博彩经济时期住宅
2.2 澳门住宅类型及高地积比住宅的现状
    2.2.1 私人住宅
    2.2.2 公共房屋
    2.2.3 高地积比住宅的分布
2.3 澳门的居住问题
    2.3.1 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的经济总量增大
    2.3.2 经济总量和购买力的增加影响住宅价格
    2.3.3 澳门住宅土地十分有限
    2.3.4 澳门人口不断增长
    2.3.5 澳门新建住宅量少
    2.3.6 对住宅价值的判定持续增高
2.4 城市发展面对的矛盾
    2.4.1 法律制度与发展的矛盾
    2.4.2 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
    2.4.3 澳门住宅市场泡沫严重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澳门住宅价值研究
3.1 住宅价值的内涵
    3.1.1 价值与住宅价值
    3.1.2 广义的住宅价值--人的需要
    3.1.3 包含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
    3.1.4 包含主观价值理论的内容
    3.1.5 住宅价值具有多元性
    3.1.6 成交价格反映住宅价值
3.2 使用者眼中的住宅价值
    3.2.1 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使用价值
    3.2.2 促进资产增值的投资价值
    3.2.3 受文化影响的居住价值
    3.2.4 使用者的高层次居住体验
3.3 开发者眼中的住宅价值
    3.3.1 实现经济收益的工具
    3.3.2 通过满足使用者需求来实现目标
    3.3.3 实现最小的消费者剩余和最大的生产者剩余
3.4 城市公共管理者眼中的住宅价值
    3.4.1 能满足居民居住需求的财产
    3.4.2 实现财政收入和调控投资的功能
    3.4.3 实现城市管理的手段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构建住宅价值模型
4.1 住宅成本 C-COST
    4.1.1 土地成本(C1)
    4.1.2 设计与工程顾问费用(C2)
    4.1.3 建造成本(C3)
    4.1.4 交易成本(C4)
    4.1.5 维护成本(C5)
4.2 需求的满足 R –REQUIREMENT FULFILMENT
    4.2.1 建筑密度与容量越高(r1)满足程度越低
    4.2.2 城市管理的法律制度(r2)影响着需求的满足
    4.2.3 使用者的居住需求(r3)
    4.2.4 满足基本舒适度(r4)的需求
4.3 投资价值 I - INVESTMENT VALUE
    4.3.1 法律制度与政策(i1)确保了住宅投资价值的地位
    4.3.2 经济环境(i2)强化了住宅投资价值持续增长的预期
    4.3.3 投资意欲(i3)支撑住宅投资价值的实现
    4.3.4 套型设计的配合(i4)有利于增加住宅投资价值
4.4 文化价值 C – CULTURE VALUE
    4.4.1 特有的城市形象(c1)产生独特文化价值
    4.4.2 不同的建筑形式(c2)反映不同的文化价值
    4.4.3 文化认同(c3)决定住宅文化价值的形成
    4.4.4 文化保护(c4)保护了文化价值抑制了土地价值
4.5 愉悦价值 H – HAPPINESS VALUE
    4.5.1 居住环境品质主导着愉悦价值
    4.5.2 基本品质因素(h1)满足基本的生理感受
    4.5.3 中层次品质因素(h2)注重住宅的良性延续
    4.5.4 高层次品质因素(h3)把物质上升到精神层面
    4.5.5 劣品质(h4)带来负面价值
4.6 构建住宅价值模型 V = RICH * C
    4.6.1 住宅价值的数学模型的组成
    4.6.2 住宅价值模型的运用
    4.6.3 住宅价值模型中的系数比
    4.6.4 从住宅价值系数获得的资讯
    4.6.5 住宅价值模型的应用范例
4.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以住宅价值解读高地积比住宅的必要性
5.1 高地积比提高成本(C)效益
    5.1.1 整体成本上需要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5.1.2 利用高地积比改良城市空间的效益
    5.1.3 扩充街道(小投入)能有效提高地积比(大产出)
    5.1.4 资源共享驱使选择高地积比
5.2 高地积比促进需求获得满足(R)
    5.2.1 满足住宅数量需求最直接的选择
    5.2.2 高地积比与离岛都市化的轨迹相吻合
    5.2.3 高地积比住宅能与服务设施相协调
5.3 高地积比抑制投资价值(I)的增加
    5.3.1 新法律提高土地价值降低投资价值
    5.3.2 高地积比使单位住宅投资价值降低
    5.3.3 高地积比有利于抑制投机
5.4 高地积比推动文化价值(C)的演进
    5.4.1 有利于维持 15~45 分钟生活圈的文化
    5.4.2 促进新现代文化价值的产生
    5.4.3 推动法律建设协调历史文化遗产保育
5.5 高地积比以提高生活品质增加愉悦价值(H)
    5.5.1 交通疏导能力达到便利性要求
    5.5.2 高地积比令更多的住户获得中层次环境品质
    5.5.3 参与住宅管理获得高层次环境品质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如何通过适度高地积比实现住宅价值最优化
6.1 适度高地积比降低各项资源利用的成本
    6.1.1 以城市规划管控土地成本
    6.1.2 适度规划高地积比区提高土地效益
    6.1.3 调控土地价格避免堕入高地价怪圈
    6.1.4 发挥新填海区的作用
    6.1.5 以高地积比优化住宅建造成本
    6.1.6 以“住宅发展密度区”均衡社会设施和资源
6.2 满足各方面需求达到更高的价值
    6.2.1 高地积比的选址
    6.2.2 综合配置区域设施
    6.2.3 保证使用功能达到舒适度标准
    6.2.4 优化道路宽度
    6.2.5 更新航空设施规划
    6.2.6 以公共房屋满足基层需求
6.3 维持稳定的投资价值
    6.3.1 增加住宅数量抑制投资价值增长
    6.3.2 高地积比率与低覆盖率相配合
    6.3.3 大幅提高公共房屋数量平抑投资价值
    6.3.4 加重交易成本抑制投机行为
    6.3.5 延续以税务调节私人住宅交易
6.4 保证文化价值的延续与发展
    6.4.1 以法律保护文化价值
    6.4.2 维持原有人文文化的住宅分布模式
    6.4.3 为文化保护区域注入生命力
    6.4.4 平衡文物保育和私产发展
6.5 提高品质获得更大的愉悦价值
    6.5.1 成立业主委员会实行有效管理
    6.5.2 以专业标准提高住宅品质
    6.5.3 制定综合措施控制高地积比区域的空气污染
    6.5.4 城市空间与空气流通
    6.5.5 高地积比住宅区的环境保护规划
    6.5.6 制定住宅性能认定制度
6.6 适度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的制度化与指标化
    6.6.1 推动建筑法理发展
    6.6.2 从亚洲城市地积比指标中获取经验
    6.6.3 建立符合住宅环境品质的区域管理
    6.6.4 以宜居为住宅环境的宗旨
    6.6.5 建立指标化管理的执行、监督和保障机制
6.7 小结
参考文献 总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置行政许可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施相关概念
    2.1 高速公路及其用地、建筑控制区的法律界定
    2.2 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施及其法律属性
第3章 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置的许可依据
    3.1 《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
    3.2 《公路法》有关规定
    3.3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有关规定
    3.4 地方性法规有关规定
第4章 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置许可体制的不足
    4.1 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规划缺乏法律约束
    4.2 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置许可主体权限不明确
    4.3 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置许可事项范围不清
第5章 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置行政许可困境的原因
    5.1 法律价值选择方面
    5.2 法律具体规定方面
        5.2.1 立法授权欠妥与许可权限不明
        5.2.2 许可环节与许可事项的缺陷
        5.2.3 事后监督缺乏法律依据
    5.3 行政主体许可动机方面
第6章 完善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置行政许可制度的对策
    6.1 高速公路广告规划的法定化
    6.2 建立统一的高速公路广告控制区
    6.3 以“风险度相关原则”明确实施主体权限
    6.4 以“等距-比例原则”规范交叉许可范围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管制准征收向公物法制度之转接——公路建筑控制区制度检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逻辑起点:公路建筑控制区的概念
二、解释论:公路建筑控制区的法律性质讨论
    (一) 空间权说
    (二) 地上物控制说
    (三) 行政管理权说
    (四) 管制准征收说
    (五) 预定公物说
三、立法厝置:公路建筑控制区立法乱象及负面影响
    (一) 《管理条例》:“平面”的公路行政执法权
    (二) 《公路法》:游离的法制正义
        1.公路建筑控制区立法意图追溯
        2.扭曲的公路建筑控制区权利 (力) 配置
    (三) “交函发[1997]370号”文件:“空间权”的引入和“路产化”
        1.“空间权”概念的引入
        2.高速公路建设和地方立法合力助推下的“路产化”
    (四) 《保护条例》:公路建筑控制区制度的深度冲突
        1.“行政管理权说”主流地位的确立
        2.公路建筑控制区法律关系全面行政化及其后果
        (1) “空间权”的实质
        (2) 建筑控制区法律关系全面行政化
        (3) 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土地权属性质不变落空
        3.公路法体系引向深度冲突
        (1) 公路产权制度和经营管理体制的抵牾
        (2) 公路建筑控制区立法冲突加剧
        (3) 公路法体系的“碎片化”
四、合法性、正当性追究:穿透公路建筑控制区法律关系的行政化
    (一) 两类不同性质的公共品
    (二) 公路和公路法的定位
        1.“管制准征收”向“预定公物”之转变
        2.公路公物法地位的证成
    (三) 回归公路建筑控制区制度的“本真”

四、公路两侧建筑红线控制区的界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乡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科右前旗科尔沁镇为例[D]. 刘欣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域环境管理对策及评价体系研究 ——以京沪高速为例[D]. 袁诗琳. 东南大学, 2020(01)
  • [3]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4]基于特征尺度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规划实践[J]. 王长柳,赵兵,麦贤敏,聂康才. 规划师, 2017(04)
  • [5]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D]. 林荣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6]重要涉路行为安全评价技术研究[D]. 陈国佳. 东南大学, 2016(02)
  • [7]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研究[D]. 刘立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8]基于住宅价值模型的澳门高地积比住宅发展研究[D]. 高武洲.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9]高速公路户外广告设置行政许可制度研究[D]. 汪茜.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
  • [10]管制准征收向公物法制度之转接——公路建筑控制区制度检讨[J]. 陶清德. 甘肃理论学刊, 2012(03)

标签:;  ;  ;  ;  ;  

公路两侧建筑红线控制区的划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