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抗旱大豆种质多样性研究

黄淮海地区抗旱大豆种质多样性研究

一、Study on Diversity of Soybean Germplasm with Drought Resistance in Huang-Huai-Hai Region(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侯思宇,温宏伟,李贵全[1](2021)在《干旱胁迫对滞绿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及芽期抗旱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干旱胁迫对滞绿大豆种子萌发性状的影响,以滞绿和非滞绿常规大豆品种(系)为供试材料,通过PEG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种子萌发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滞绿大豆品种在干旱胁迫中后期能维持较高的吸水率,失水时间较常规品种晋大74延迟6~12 h。PEG胁迫显着降低了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培根长、下胚轴长、胚根干(鲜)重及贮藏物质转运率。滞绿突变体stg在胁迫过程中吸水率最大,但发芽能力较弱。stg诱变后代品系M9种子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萌发抗旱系数均大于其它品种(系)。常规品种晋大74根系的伸长受PEG胁迫的影响最大,相对下胚轴长和相对胚根长显着小于晋大滞绿1号和stg诱变后代品系。晋大滞绿1号相对胚根长和胚根/下胚轴指数分别为0.85和2.38,显着大于其它品种(系),表明其在PEG胁迫下会优先促进胚根的伸长。通过隶属函数值对不同大豆品种(系)进行芽期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晋大滞绿1号为强抗旱类型,其杂交母本晋大74为中等抗旱品种。

赵兴震,徐江源,于莉莉,谷勇哲,刘章雄,邱丽娟[2](2020)在《大豆种质田间耐旱性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文中研究指明为明确微核心种质成熟期耐旱类型、筛选耐旱种质资源,给大豆成熟期耐旱基因发掘及新品种培育提供优异材料和鉴定方法,本研究采用耐旱系数法、加权耐旱系数法和极值差异法3种方法对247份大豆微核心种质于2017-2018、2018-2019年度海南旱季进行耐旱性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下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株高均较正常灌水处理显着下降,同一性状不同种质间差异极显着;耐旱系数和加权耐旱系数间呈极显着正相关,且两者变异系数均较大。采用耐旱系数法对2017-2018、2018-2019年度及两年度联合数据进行分析,筛选高耐种质数分别为11,30和37份,采用加权系数法筛选出高耐种质数分别为12,20和23份,2种方法共同鉴定出泰兴牛毛黄乙(ZDD04620)和小圆黄豆(ZDD08564)高耐种质2份。利用极值差异法筛选出高产且耐旱种质7份,包括黑河1号(ZDD00041)、大白皮(ZDD02866)、大粒黄(ZDD06363)、样田小黄豆(ZDD08190)、赤城绿黄豆(ZDD08238)、十月黄(ZDD12400)和什邡螺丝豆(ZDD12836)。

姜思彤[3](2020)在《黑龙江大豆种质资源育种性状的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多样化的遗传资源是培育多元育种目标大豆新品种的重要物质基础,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是亲本筛选和基因挖掘的前提。本研究以包含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在内的455份大豆品种资源品种(系)为材料,在黑龙江省2年2点种植,针对生育期、株型、产量、品质、粒型等17项大豆育种资源性状,通过对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指数分析、主成份指数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育种性状间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筛选优异的种质遗传资源、划分育种类群,主要的研究结果及报告如下:(1)大豆种质资源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各性状变异系数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虫食率、荚数相关性状、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等大豆产量的相关性状、株高和主茎节数等株型相关性状、粒型的相关性状、蛋白质化合物含量和油分化合物含量的等品质相关性状。(2)早熟期、晚熟期、株高、主茎节数、荚数、单株粒数、1、2、3、4粒荚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平均值,百粒重、粒长、粒宽、粒厚、虫食率、蛋白质、含油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低于平均水平。(3)在供试的455份种质资源中,有高蛋白质大豆种质资源6份,高油大豆种质资源17份,大粒豆种质资源12份,多四粒荚资源6份。(4)株型、产量相关性状与粒型因子间呈显着负相关,4个粒型性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蛋白质与油分含量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大豆蛋白质含量随着粒长和粒宽增加而提高,油分含量随着粒长和粒宽增加而降低。三粒荚数和四粒荚数与4个粒型相关性状间表现为负相关,一粒荚数和二粒荚数与三粒荚数间表现为正相关,与四粒荚数间的关系为负相关。(5)利用粒型因子特征向量、荚数因子特征向量、株型因子特征向量、品质因子特征向量、生育期因子特征向量等5个对评价大豆品种的综合性状,筛选出5个主成分都好的品种仅有4个,4个主成分都好的品种仅有19个,3个主成分都好的品种仅有54个,有2个主成分好的品种有135个,有1个主成分好的品种有174个。(6)将供试的435份大豆种质资源聚为4类,第一类和第二类为优质高产大豆品种资源,第三类为毛豆种质资源,第四类为小粒豆种质资源。已上研究结果为大豆新品种选育和分子遗传研究奠定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赵兴震[4](2020)在《大豆耐旱性评价及耐旱相关基因挖掘》文中研究表明大豆[Glycine max(L.)Merri]是我国主要的植物蛋白和食用油脂来源,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大豆是水分敏感作物,易受干旱影响而降低产量,筛选大豆耐旱优异种质及发掘耐旱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本研究对410份大豆种质进行萌发期耐旱性鉴定,并对其中247份微核心种质进行成熟期耐旱性鉴定,鉴定出不同时期耐旱种质;结合SNP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出75个耐旱相关SNP。本研究结果可为大豆耐旱基因发掘及新品种培育提供耐旱材料及标记信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表型鉴定筛选出萌发期和成熟期耐旱性优异种质共10份。利用PEG6000模似干旱法对包括微核心种质在内的410份大豆种质进行萌发期耐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萌发指数和发芽指数均较对照显着降低,且种质间存在极显着差异;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萌发耐旱指数、萌发胁迫指数和平均隶属函数值5个耐旱相关性状间呈极显着相关;采用平均隶属函数值对萌发期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将410份大豆种质分为6个等级,其中1级高耐材料3份,包括Tokachi nagaha(WDD01252)、Mercury(WDD01991)、细黄豆-9(ZDD14911);2级较耐材料14份,包括GR8836(WDD01594)、沭阳春黑豆丙(ZDD03842)、彭山黄壳子-3(ZDD21030)等。对247份种质分别在2017-2018、2018-2019年度在海南三亚崖州进行田间成熟期耐旱性鉴定,干旱胁迫处理下单株粒重、单株荚数、株高均较正常灌水处理显着下降,同一性状不同种质间差异极显着;耐旱系数和加权耐旱系数间呈极显着正相关,且两者变异系数均较大。利用极值差异法筛选出高产且耐旱种质7份,包括黑河1号(ZDD00041)、大白皮(ZDD02866)、大粒黄(ZDD06363)、样田小黄豆(ZDD08190)、赤城绿黄豆(ZDD08238)、十月黄(ZDD12400)和什邡螺丝豆(ZDD12836)。2.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控制萌发期和成熟期耐旱性SNP标记75个。利用均匀分布在20条染色体上的158327个SNP标记,采用TASSEL中混合线性模型(PCA+K),对萌发期及成熟期耐旱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定位到萌发期耐旱性显着关联位点26个,其中相对发芽率8个、相对发芽势8个、萌发耐旱指数22个、萌发胁迫指数5个及平均隶属函数值8个,分布于10条大豆染色体,表型变异解释率为5.199.66%。Gm2034956219和Gm2034956219等9个SNP位点与两个或两个以上性状相关联;有9个SNP位于或邻近前人已报道耐旱QTL,新定位与萌发期相关的显着性SNP位点5个,发掘可能控制萌发期耐旱性基因41个。定位到成熟期耐旱性显着位点49个,其中产量23个、耐旱系数15个、加权耐旱系数13,分布于大豆18条染色体,表型变异解释率为7.0847.23%。Gm0110000937和Gm0131287639等10个SNP位点与两个指标相关联;有10个位点附近存在耐旱性相关QTL位点,发掘与产量及成熟期耐旱性相关基因86个。

刘晓[5](2020)在《黄淮海大豆品种根系特征及耐压实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黄淮海是我国大豆的第二大产区,随着农业机械化率提高,该地区土壤压实现象日趋严重。机械造成的土壤压实已成为限制该地区大豆稳产增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本研究模拟黄淮海地区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通过分析未压实条件下2个地方大豆品种(滨海大白花和莒选23)在不同年代衍生的23个主推品种的根系特征,探明大豆根系的演替规律:对比压实与未压实条件下不同年代育成品种大豆的地上部生物性状和根系特征,筛选出耐压实的大豆品种并进一步分析其耐压实原因。(1)本论文研究发现:在未压实条件下,由滨海大白花衍生的品种中,在黄河以北有诱变30、科丰6号、中黄13和中黄37的根系特征,随年代推进具有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根系最大宽度、主根长和根干重显着增加;在黄河以南有豫豆22、皖宿0115、皖宿2156、商豆1201、商豆1310和郑1307,其根系特征有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侧根数目、须根数目和根面积的显着增加。莒选23在山东衍生的品种中,随年代推进根系特征具有显着差异有益都平顶黄、丰收黄、鲁豆4号、鲁豆11、菏豆13、山宁16和山宁21,具体表现为最大宽度、侧根数目、主根长、根面积和根密度的增大。3个育种地域根系演变的共同点是:扩大生长空间(最大宽度、主根长的增大)、增加根系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侧根数目、须根数目的增加)。(2)反复的机械碾压会在20-40 cm土层内形成致密紧实层。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全程机械化生产后,机械压实致使该土层内,土壤容重最大值较未压实条件增加0.09 g cm-3;且土壤贯入阻力比未压实条件下增加65.6%。在压实条件下,80%品种出苗率和株高降低,70%品种主茎节数不变,60%品种茎粗和地上部生物量不变甚至增高;90%品种主根长显着降低,60%品种侧根角度、最大宽度和根面积显着增加,其他根系性状,如:侧根数、根尖数、根尖直径、根密度和根干重在不同品种表现不尽相同。(3)压实与未压实比较表现为产量不降低的品种有,上蔡二糙平顶式、益都平顶黄、文丰7号、冀豆8号、鲁豆11、晋豆25、冀豆12、郑92116、菏豆13和冀豆17。这些初步筛选出的耐压实品种:地上部生物性状均表现为植株矮化,茎粗加大,主茎节数和地上部生物量不减;但地下部根系部分品种是通过增加根系最大宽度、根面积、扩大根系水平生长空间,另一部分则通过增加侧根的数量和根尖数,保障活性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维持地下和地上部的生物量,保障作物的稳产。该研究初步掌握了黄淮海地区大豆根系特征的演替规律以及压实条件下根系特征,耐压实品种的抗压机制,为新时代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下大豆育种提供数据支撑及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生产指导意义。

车志军[6](2019)在《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SC7抗性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Rsc7-1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Glycine max(L.)Merr.)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油分,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严重危害大豆的生长发育,降低大豆产量和种子外观品质。全国大豆主要产区都受到不同SMV株系的危害,其中SC7株系是黄淮海地区和长江流域流行株系。通过筛选抗性种质资源,利用遗传学方法定位抗病位点,并研究抗病基因功能,探索抗病机制,将为培育抗病大豆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大豆对SMV的抗性分两种,一种是抗SMV侵染,由一对主效基因控制,属于质量性状。存在株系的专化抗性,即对某些株系表现完全抗病,却对另一些株系感病,利用抗侵染的株系专化抗性,可以有效降低大豆产区流行株系造成的危害,但是这种抗性会因为株系变异而丧失抗性。另一种是抗SMV扩展,是由加性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属于数量性状。虽然表现对SMV感病,但是发病程度轻,SMV病情发展慢,对不同SMV株系均具有持久抗性,即使在疾病大爆发的情况下,也能取得满意的产量。为了挖掘大豆对SMV的抗性位点,本研究利用大豆突变群体165份材料以及自然群体219份材料对SMV株系SC7的发病率性状在多个环境下进行调查,结合高密度SNP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了与SC7抗性相关的位点,并预测候选基因,筛选优异等位变异,鉴定优异抗病单倍型,并对候选基因的功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以165份经过EMS和60Coy复合诱变产生的大豆突变体材料为研究群体,通过2年4个环境试验,利用355 K SoySNP标记对SC7的发病率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65份突变体材料之间存在广泛的表型变异;基因分型发现该群体可以分为两个亚群:亚群I包括亲本“南农86-4”在内一共有93个个体,亚群Ⅱ包括亲本“南农94-16”在内一共72个个体材料,该群体的LD衰减距离大约为1 Mb。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在4个环境和BLUP中一共检测到104个与发病率性状显着相关的SNPs,其中在12号染色体上有52个SNPs在第三环境和BLUP中被重复检测到,其余的SNPs是只在单个环境检测到,一些检测到的SNPs位点落在之前报道的抗病抗虫QTLs内。这些抗性位点的鉴定有助于分子辅助选择培育大豆抗病品种。利用Illumina Hiseq 4000测序仪对5个大豆材料(2个发病率较低突变体,2个发病率较高突变体以及亲本“南农86-4”)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每一个大豆材料平均95.95%的基因组覆盖率和平均27.89×测序深度。通过基因组间比较分析,我们发现突变体与其野生型亲本之间存在丰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小片段插入或缺失(Indels)、拷贝数变异(CNVs)和结构变异(SVs)。SNP、indel、CNV和SV的平均突变频率分别为3.3 kb、51.4 kb、185.2 kb和1.8 Mb。我们在之前关联到的SNPs位点,筛选了抗病组和感病组之间具有差异的变异基因。通过GO分类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了一些变异基因显着富集在防御相关的通路中,并且其拟南芥同源基因被报道参与抵抗病原物的侵染。我们的工作将有助于加深了解EMS和60Coγ引起的大豆基因组变异,预测的候选基因可以为大豆抗病基因的功能研究打下基础。2.以自然群体219份材料对SC7的发病率表型在4个环境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219份材料存在广泛的表型差异,4个环境变异系数范围在31.43%~56.25%之间,发病率表型遗传率88.73%,表明该表型性状可以稳定遗传给后代。采用混合线性模型,一共显着关联到43个SNPs,有29个SNPs分布在2号染色体上,有9个SNPs分布在13号染色体,有5个SNPs分布在19号染色体上。在13号染色体上,2个SNPs在2个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其余5个SNPs仅在单个环境中检测到。19号染色体上的5个SNPs只在单个环境中检测到。其中2号染色体上有4个SNPs在4个环境和BLUP中都被检测到,表型变异解释率为23.34%~40.24%,其中2个SNPs分别落在基因Rsc 7-1的5’-UTR区和外显子编码区。根据这2个SNPs的等位变异,可以将219份材料分为单倍型A和单倍型B,单倍型A共160份材料,平均发病率为0.79;单倍型B包含59份材料,平均发病率为0.45,方差分析表明单倍型A和B之间的发病率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因此Rsc 7-1被列为候选基因进行功能研究。3.通过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注射,过表达Rsc7-1显着增加了免疫Marker基因GmPR1的表达,同时活性氧染色比对照深,干扰Rsc7-1毛状根中GmPR1表达显着降低。通过利用豆荚斑驳病毒(BPMV)载体沉默Rsc7-1,在接种SC7病毒14、21天后,Rsc7-1沉默植株中病毒积累量显着高于对照,并且免疫Marker基因GmPR1显着低于对照,沉默植株中活性氧爆发也低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Rsc7-1可以正向调控免疫反应及ROS爆发。通过在38个材料中对Rsc7-1的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到1 1个SNPs和一个Indel(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大于5%),存在4种单倍型,其中Hap1单倍型发病率最低,是最优单倍型。Rsc7-1优异单倍型的鉴定有利于加速SMV抗性种质的筛选及抗病育种。

王鹏[7](2019)在《大豆滞绿突变体及育成品种叶片衰老生理特征与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滞绿突变是指植物在生育晚期叶绿素不降解或降解缓慢,叶片在植株成熟后不发生黄化现象而仍表现为明显的绿色。目前,已在许多作物中发现或通过人工诱变等方法获得了大量的滞绿突变体材料,各种滞绿突变体的成因及滞绿机理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关于滞绿突变体的研究,多数都集中在滞绿突变形成的机理及突变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上。少数作物如小麦、水稻中,对滞绿突变体碳氮代谢、抗氧化生理、光合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也做了一定的研究。但对于大豆滞绿突变体在叶片衰老过程中各方面生理生化特征及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本课题组以超高产大豆品种晋大74号为母本,自然滞绿突变体Z-绿仁双青豆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出晋大滞绿1号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叶片表现出明显的滞绿特征,在产量和品质上比滞绿突变体亲本表现更好。本研究的内容涉及活性氧代谢、糖代谢及光合生理变化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大豆滞绿突变体及育成品种在开花后籽粒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叶片衰老生理特性与相关基因表达的模式,并对PEG渗透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的萌发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PEG渗透胁迫对不同大豆品种(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下胚轴长等萌发性状均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使得胚根重和种子贮藏物质转移率下降。相比于非滞绿亲本,滞绿型大豆在渗透胁迫时表现更好,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培根长、胚根/下胚轴指数显着大于非滞绿品种。通过隶属函数值对不同大豆品种(系)进行芽期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晋大滞绿1号(Z1)为强抗旱类型,而其杂交亲本晋大74号(JD74)则为中等抗旱品种。2、滞绿突变体及育成品种,增强了光系统反应中心蛋白和捕光色素结合蛋白在叶片衰老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叶绿素分子与色素结合蛋白的解离,降低了光合机构受损的程度,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和光合电子传递的效率,这种差异和变化在叶绿素荧光各项参数中都能明显体现出来。与非滞绿品种相比,滞绿品种的叶绿素降解受阻,成熟期叶片依旧能够保持绿色而没有发生明显的褪绿黄化;另一方面,滞绿品种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光能捕获和传递的能力,使其能够在较长时期内维持相对较高水平的光合速率,特别是在鼓粒期等对于大豆产量形成至关重要的时期,较强的光合能力意味着可能会有较好的产量表现。3、在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滞绿型大豆品种抗氧化保护酶系统活性整体水平较高,能够降低H2O2、O2-等活性氧物质积累的程度和积累速率,减轻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延缓叶片的衰老。从分子水平来看,滞绿品种Mn-SOD、chloroplast Cu/Zn-SOD等SOD酶同工基因转录水平高于非滞绿品种JD74;各品种APX同工基因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滞绿品种Z1后期表达量较高;MDHAR和DHAR呈现明显的协同表达模式,非滞绿品种JD74 MDHAR2、DHAR4两个基因的表达在花后29到42天被明显限制,CAT1的表达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这可能是JD74此期间H2O2含量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另外,暗处理胁迫下,JD74抗氧化酶活性降低,ROS产生与清除平衡被打破,可溶性蛋白大量和叶绿素大量降解,最终叶片完全变黄;而滞绿品种Z1,叶绿素和叶片颜色基本不受影响,能耐受更长时间的黑暗胁迫。4、大豆滞绿突变体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大豆的鼓粒阶段(花后29-42天)。在此期间,滞绿品种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4表达水平高于非滞绿品种JD74,表明其具有较高的蔗糖合成能力,SPS3基因表达量比较低,推测其对蔗糖的影响较小。参与蔗糖裂解的转化酶Inv和蔗糖合酶SS各同工基因中,CInv、CWInv1和SS2-1、SS2-2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且滞绿品种表达量相对较高,蔗糖裂解能力强,同时己糖激酶和果糖激酶同工基因Hxk、Frk表达量较高,能够为糖酵解途径提供充足的己糖磷酸化底物,为植株生长提供充足的能量和中间代谢产物。而非滞绿品种JD74Hxk和Frk基因表达水平较低,容易造成己糖的积累而引起叶片的衰老。生殖生长阶段,特别是成熟期滞绿型大豆蔗糖转运体同工基因SUTs表达水平较高,有利于蔗糖向籽粒的迅速转移,因此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速度快,且低于非滞绿品种JD74。5、滞绿突变体stg为SGR1/SGR2双突变体,两个SGR同源基因均发生了突变。基因测序和蛋白预测的结果显示,SGR1为缺失突变,使得m RNA发生错误的可变剪切,缩短了第二个外显子的长度,导致翻译形成一个功能弱化或无功能的SGR1蛋白;SGR2基因则发生了大片段序列的插入突变,同样可能导致其编码蛋白的功能发生变化。SGR1、SGR2同时发生突变,也导致了滞绿突变体子叶和种皮同时发生了滞绿。综合以上结论,大豆滞绿突变体及育成品种叶片衰老的程度明显延缓。在鼓粒期等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滞绿突变对大豆的抗氧化酶保护系统、光合机构和光合能力、以及糖代谢生理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经品种改良后培育的晋大滞绿1号在各方面表现均优于其亲本。研究结果对丰富大豆高产育种策略及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汤复跃,陈渊,韦清源,陈文杰,郭小红,梁江[8](2019)在《广西大豆育种四十年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广西大豆育种进展,并结合广西大豆生产需求和自身优势,对今后广西大豆育种提出相关建议,为广西大豆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公开发表文献资料及育种单位提供的内部材料,从遗传育种研发体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优异种质鉴评与育种亲本创制、育种方法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改革开放开始—"八五"(S6.5-8.5)、"九五"—"十五"(S9.5-10.5)、"十一五"(S11.5)和"十二五"至今(S12.5-)4个时期的广西大豆育种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今后广西大豆育种研究方向和侧重点。【结果】广西大豆育种项目、经费及其来源均迅速增加,其中项目由S6.5-8.5时期的2个增加至S12.5-的23个,经费由S6.5-8.5时期的5万元增加至S12.5-时期的1260万元,S11.5时期起建成5个大豆育种平台。至今,正式通过审定命名的大豆品种共39个,其中春大豆28个,夏大豆11个;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双审定品种3个,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5个,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31个;S6.5-8.5、S9.5-10.5、S11.5和S12.5-时期分别有4、10、12和13个品种通过审定;37个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个通过系统选育而成;高蛋白品种15个,高油品种2个,双高品种4个,菜用品种1个、高异黄酮品种2个、高抗镉金属品种2个。39个大豆品种共追溯到40个祖先亲本,平均每个育成品种有1.03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2个),且祖先亲本中,有11个是广西本地种质,占27.5%;有22个是我国其他省(区)种质,占55.0%;有7个是国外种质,占17.5%。春大豆育种骨干亲本9个,夏大豆育种骨干亲本6个。优良大豆新品种的育成及大面积推广,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广西大豆高产育种主要利用育成品种(祖先亲本含丰产性好的种质材料)或丰产性好的国外引种作为直接亲本。广西大豆种质资源丰富,至今收集保存有6000余份,但利用率低(地方种质资源利用率不足2%,野生大豆种质利用率为0)。【建议】加大科研投入,丰富育种手段,加快大豆种质资源的挖掘、创新及利用,尤其是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驯化和利用;在保持广西大豆高蛋白优势的同时,加强选育高产、优质、抗逆、耐荫、适宜机械化的绿色大豆新品种,尤其是夏大豆品种;加快特色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选育。

蒲艳艳,宫永超,李娜娜,刘艳,王秋玲,宋东涛,颜廷进,丁汉凤[9](2018)在《中国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为探明影响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因素,进一步拓宽现有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本文对中国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情况进行了概述总结。主要包括形态水平、生化水平、分子生物学水平及多方法结合的大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中国大豆遗传多样性丰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最后对大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许孟歌[10](2017)在《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芽期耐旱性评价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指出大豆[Glycine max(L.)Merr.]富含油份、蛋白质和矿质元素以及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是一种较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江淮地区作为我国大豆的重要产区,在大豆播种和出苗期常常遭遇季节性干旱,影响种子发芽,从而对后期生长造成危害。筛选和鉴定大豆茅期耐旱性品种是耐旱育种的有效途径,发掘耐旱材料及解析其遗传规律是耐旱育种的关键。本研究以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470份新品种(系)为材料,以1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大豆种子,研究干旱和蒸馏水(对照)处理下发芽势(GE)、发茅率(GR)、苗全长(WSL)、苗根长(RL)和苗干重(SDW)等5个萌发性状的表现,以5个性状的耐旱系数为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值法鉴定种质芽期的耐旱性,筛选优异种质;利用该群体已有的60510个SNP基因型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连锁不平衡估计和群体结构分析;应用TASSEL V 5.2软件中的混合线性模型(主成分分析+亲缘关系)对江淮大豆育种群体茅期耐旱性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耐旱性相关QTL位点,并解析优异种质的优异等位变异构成,以期为大豆耐旱遗传育种研究提供新品种(系)和新的基因资源。主要结果如下:1.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芽期耐旱性鉴定经过预备试验,建立了室内高渗溶液人工模拟干旱胁迫试验程序,即15%PEG-6000,处理5天,第六天测量萌发相关性状,确定发芽势(GE)、发芽率(GR)、苗全长(WSL)、苗根长(RL)和苗干重(SDW)等5个性状为茅期耐旱性鉴定指标。对470份材料进行芽期耐旱性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在15%PEG-6000处理下各性状的平均值均小于对照;干旱胁迫处理下的变异系数均大于对照。各性状在基因型间和水分处理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相关分析表明,各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反映了指标间存在内在联系。利用各性状耐旱系数的平均隶属函数值评价材料的耐旱性,将YHSBGP群体470份材料分为强耐旱型、耐旱型、中度型、干旱敏感型和干旱极敏感型5个等级;表现为强耐旱的材料有14份,占参试材料总数的2.98%;表现为干旱极敏感的材料有61份,占参试材料总数的12.98%。2.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茅期耐旱性QTL的关联分析定位基于60510个SNP标记对470份材料分析发现:主要等位基因频率变幅为0.5000-0.9489,平均值为0.7794;遗传多样性值变幅为0.0969-0.5000,平均值为0.3109;多样性信息量的平均值为0.2542,变幅为0.0922-0.3750;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该群体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群体结构分析均可将YHSBGP群体470份材料分为分为3个亚群,亚群1(262份),大多数品种是由亲本材料86-4衍生而来;亚群2,包含157份材料,这些材料的亲本多为88-48;亚群3共有51份材料,主要是亲本材料通豆和六丰的杂交后代;Neighbor-Joining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与群体结构分析均具有相同的结果。LD分析结果显示,介于0.90-1.00的R2值和D’值分别占8.66%和58.66%,且全基因组平均的LD衰减距离约为500Kb。在-log10P≥4.78的显着水平下,共检测到3个SNP标记与性状关联;在-log10P≥3.50的显着性水平下,共检测到103个SNP标记与性状关联,其中相对苗根长关联标记最多(40个),相对苗干重关联标记最少(8个);检测的显着SNP位点主要分布在大豆基因组的17条染色体上,其中6个与相对苗全长和相对苗根长均有显着关联;与相对发芽率显着关联的位点Gm1038907922、Gm1038920843 和 Gm1038921029 与前人发现耐旱相关 SSR位点satt478和sat581相距较近。3.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芽期耐旱性优异等位变异的解析从与芽期萌发性状显着关联的SNP标记的等位变异效应中筛选出一批优异的增效等位变异。在与相对发芽势显着关联位点中筛选出6个优异等位变异;在与相对发芽率显着关联位点中筛选出7个优异等位变异;在与相对苗根长显着关联位点中筛选出21个优异等位变异。解析了各性状表型均值最大的20份材料各自的优异等位变异的分布特点,鉴定出强耐旱型品系矮/118-1(L462)和94-16/IA2077-3(L011)分别携带相对发芽势相关的5个优异等位变异和相对苗根长相关的15个优异等位变异,为亲本的选择和组配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Study on Diversity of Soybean Germplasm with Drought Resistance in Huang-Huai-Hai Reg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n Diversity of Soybean Germplasm with Drought Resistance in Huang-Huai-Hai Region(论文提纲范文)

(1)干旱胁迫对滞绿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及芽期抗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种子吸水率
        1.3.2 种子萌发相关性状
        1.3.3 抗旱性综合评价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PEG胁迫对大豆种子吸水率的影响
    2.2 PEG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2.3 PEG胁迫对大豆胚根和下胚轴生长的影响
    2.4 PEG胁迫对大豆幼苗贮藏物质转移的影响
    2.5 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3 讨 论
4 结 论

(2)大豆种质田间耐旱性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耐旱性评价
        1.3.2 优异种质筛选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旱胁迫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2.1.1 大豆农艺性状的基本统计分析
        2.1.2 大豆农艺性状间的差异显着性分析
    2.2 不同处理种质性状的基本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2.2.1 耐旱性指标的基本统计分析
        2.2.2 耐旱性指标与单株粒重的相关性分析
    2.3 耐旱性种质筛选
        2.3.1 基于耐旱系数法和加权耐旱系数法的优异种质鉴定
        2.3.2 基于极值差异法的优异种质鉴定
        2.3.3 耐旱性评价方法的比较
3 讨 论
    3.1 鉴定地点的选择
    3.2 耐旱性评价方法
    3.3 耐旱优异种质鉴定及筛选
4 结 论

(3)黑龙江大豆种质资源育种性状的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种质资源的评价
        1.2.2 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课题来源
2 材料与方法
    2.1 品种资源材料
    2.2 田间试验设计
    2.3 性状调查与测量方法
    2.4 数据分析
    2.5 数据统计软件及工具的使用
3 结果与分析
    3.1 描述分析
        3.1.1 大豆种质资源的变异分析
        3.1.2 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3 大豆种质资源的次数分布分析
        3.1.4 单个性状优异品种资源
    3.2 性状间的相关性
    3.3 大豆种质资源的主成分分析
    3.4 大豆种质资源的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特征
    4.2 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4.3 大豆种质资源的因子分析
    4.4 大豆种质资源多样性聚类分析
    4.5 展望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大豆耐旱性评价及耐旱相关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干旱胁迫现状
    1.2 大豆耐旱性研究
        1.2.1 干旱对大豆的影响
        1.2.2 大豆耐旱性资源鉴定及筛选
    1.3 基因定位方法及应用
        1.3.1 连锁分析定位
        1.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4 大豆耐旱性状定位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萌发期耐旱性鉴定及基因挖掘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表型统计分析
        2.1.4 基因型鉴定及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最适PEG-6000处理浓度筛选
        2.2.2 大豆种质萌发期表型分析
        2.2.3 种质萌发期耐旱性评价
        2.2.4 大豆种质基因型数据分析
    2.3 讨论
        2.3.1 PEG胁迫对种质发芽指标的影响
        2.3.2 萌发期耐旱性种质鉴定
        2.3.3 萌发期基因型数据分析
第三章 成熟期耐旱性鉴定及基因挖掘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表型分析
        3.1.4 耐旱性评价方法
        3.1.5 优异种质筛选方法
        3.1.6 基因型鉴定及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2.2 种质耐旱性的基本统计及相关分析
        3.2.3 耐旱种质鉴定
        3.2.4 大豆种质基因型数据分析
    3.3 讨论
        3.3.1 鉴定地点的选择
        3.3.2 成熟期耐旱性评价方法
        3.3.3 成熟期耐旱优异种质鉴定及筛选
        3.3.4 大豆种质基因型数据分析
        3.3.5 萌发期及成熟期耐旱种质及关联位点对比分析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黄淮海大豆品种根系特征及耐压实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淮海不同年代选育大豆品种生物性状演变研究
        1.1.1 地上部生物性状演变的研究进展
        1.1.2 地上部生物性状演变的影响因素
        1.1.3 根系生物性状演变的研究进展
        1.1.4 根系演变的影响因素
    1.2 机械化生产带来的土壤压实对大豆生产的影响
        1.2.1 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性
        1.2.2 机械化生产的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1.2.3 压实对植物地上部影响
        1.2.4 压实对土壤生物和植物根系的影响
        1.2.5 土壤压实对大豆生产的影响
        1.2.6 机械化生产下大豆的新需求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假设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方法
    2.1 实验地点概况
    2.2 供试品种
    2.3 实验设计
        2.3.1 技术路线
        2.3.2 试验布置
        2.3.3 样品采集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黄淮海大豆品种根系性状不同年代的演替规律
    3.1 不同年代选育品种根系构型差异
    3.2 不同年代选育品种根系特征
        3.2.1 根系干物质
        3.2.2 根系最大宽度
        3.2.3 主根直径
        3.2.4 根面积
        3.2.5 侧根数
        3.2.6 主根长
        3.2.7 根尖直径
        3.2.8 根密度
        3.2.9 茎粗
        3.2.10 胚轴直径
    3.3 根系特征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压实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的根系特征及耐压实原因分析
    4.1 压实后土壤贯入阻力和土壤容重的变化
    4.2 出苗率
    4.3 压实对大豆地上部生物性状的影响
        4.3.1 株高
        4.3.2 主茎节数
        4.3.3 地上部生物量
    4.4 压实对大豆根系形状的影响
        4.4.1 根系构型实物图
        4.4.2 主根长
        4.4.3 侧根角度
        4.4.4 最大根宽度
        4.4.5 根面积
        4.4.6 根尖数
        4.4.7 根尖直径
        4.4.8 根密度
        4.4.9 根干重
        4.4.10 根冠比
    4.5 耐压实品种的筛选及调节机制分析
    4.6 大豆品种耐压实原因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讨论及结论
    5.1 亲本和育成地域相同的大豆品种根系特征的演变规律
    5.2 相同亲本不同地域的大豆根系之间的演变差异
    5.3 育成地域和亲本不同的大豆品种的演变差异
    5.4 土壤压实对大豆农艺性状以及根系特征的影响
    5.5 耐压实大豆品种的根系调节机制
        5.5.1 耐压实品种对土壤压实的适应性
        5.5.2 耐压实品种的农艺性状
        5.5.3 耐压实品种根系的调节机制
    5.6 结论
第六章 研究与展望
    6.1 本研究创新点
    6.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SC7抗性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Rsc7-1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研究进展
        1.1 植物病毒病研究进展
        1.2 大豆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基因研究进展
        1.2.1 大豆花叶病毒的基因组研究进展
        1.2.2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划分及分布
        1.2.3 大豆SMV的抗性遗传研究
        1.2.4 大豆对SMV的抗性位点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
        1.2.5 植物抗病毒的分子机制
        1.2.6 大豆抗SMV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1.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3.1 LD在不同物种中的研究
        1.3.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和应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第二章 利用大豆突变群体挖掘对SMV株系SC7抗性的候选基因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数据分析
        2.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2.2.1 表型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遗传率分析
        2.2.2 筛选发病率高和低的大豆突变体
        2.2.3 群体结构、连锁不平衡分析和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2.2.4 大豆突变群体对SC7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3 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
        2.3.1 评价测序质量及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2.3.2 四个突变体材料的突变频率
        2.3.3 NBS-LRR类变异基因
        2.3.4 变异基因的GO分类
        2.3.5 变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2.3.6 候选基因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2.4 讨论
        2.4.1 EMS和~(60)Coγ复合诱变频率高、变异类型丰富
        2.4.2 大豆对SMV的抗扩展分析
        2.4.3 鉴定到新的抗SMV位点
        2.4.4 通过比较基因组学鉴定抗性基因
    第三章 自然群体219份材料对大豆花叶病毒SC7抗性的关联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表型调查
        3.1.3 SNP标记过滤
        3.1.4 表型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表型数据结果
        3.2.2 关联分析结果
        3.3 讨论
        3.3.1 发病率表型性状分析
        3.3.2 影响关联分析结果的因素
        3.3.3 大豆抗扩展相关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挖掘
    第四章 大豆RSC7-1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及处理
        4.1.2 菌株和质粒载体
        4.1.3 主要的仪器和试剂
        4.1.4 EHA105、K599感受态制备、cDNA第一链的合成
        4.1.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4.1.6 载体构建
        4.2 结果与分析
        4.2.1 Rsc7-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4.2.2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4.2.3 亚细胞定位结果
        4.2.4 大豆毛状根转化
        4.2.5 BPMV介导的基因沉默
        4.2.6 Rsc7-1的单倍型分析
        4.3 讨论
全文总结
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以及待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大豆滞绿突变体及育成品种叶片衰老生理特征与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植物叶片的衰老
        1.1.1 叶片衰老的起始
        1.1.2 叶片衰老的功能衰退与物质降解
        1.1.3 叶片衰老的终末与细胞程序性死亡(PCD)
    1.2 叶片衰老的诱导和调控机制
        1.2.1 叶片衰老与基因表达调控
        1.2.2 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自由基损伤)
        1.2.3 叶片衰老与糖信号生理
        1.2.4 叶片衰老与激素平衡
    1.3 植物的滞绿突变
        1.3.1 滞绿突变的类型
        1.3.2 滞绿突变的研究进展
        1.3.3 滞绿突变体的应用价值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大豆滞绿突变体及育成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测定指标
        2.2.3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PEG胁迫对大豆吸水速率的影响
        2.3.2 PEG胁迫对大豆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2.3.3 PEG胁迫对大豆胚根和下胚轴生长的影响
        2.3.4 PEG胁迫对大豆幼苗贮藏物质转移的影响
        2.3.5 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2.4 讨论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滞绿大豆叶片光合生理变化规律及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供试材料种植
        3.2.3 叶绿素含量测定
        3.2.4 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3.2.5 RNA提取和逆转录
        3.2.6 实时荧光定量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叶绿素含量在花后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的变化
        3.3.2 光合指标在花后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3.3.3 叶绿素荧光参数在花后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3.3.4 光合系统相关家族基因在花后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的差异表达
    3.4 讨论
        3.4.1 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效率的关系
        3.4.2 叶片衰老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关系
        3.4.3 叶片衰老与类囊体膜系统色素蛋白稳定性的关系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暗处理及自然衰老条件下滞绿大豆叶片活性氧代谢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3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4.2.4 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丙二醛含量测定
        4.2.5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4.2.6 RNA提取、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滞绿突变对大豆叶片衰老的影响
        4.3.2 滞绿突变对花后叶片衰老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3.3 苗期黑暗处理对不同大豆品种衰老的影响
        4.3.4 大豆花后叶片衰老过程中抗氧化保护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4.4 讨论
        4.4.1 滞绿突变对大豆衰老过程中ROS积累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4.4.2 滞绿突变对大豆衰老过程中抗氧化保护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4.4.3 滞绿突变对于黑暗诱导大豆衰老的影响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滞绿大豆叶片糖代谢与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5.2.3 RNA提取、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可溶性糖含量在叶片衰老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5.3.2 蔗糖裂解相关基因在叶片衰老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5.3.3 蔗糖合成基因SPS在叶片衰老中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5.3.4 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UT在叶片衰老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5.3.5 己糖激酶同工基因Hxks、Frks在叶片衰老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SGR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材料
        6.2.2 DNA的提取
        6.2.3 目标基因的扩增和测序
        6.2.4 RNA提取、逆转录及荧光定量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目标基因的PCR扩增
        6.3.2 SGR1 基因序列变异分析
        6.3.3 花后叶片SGR1、SGR2 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
    6.4 讨论
    6.5 小结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8)广西大豆育种四十年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广西大豆育种四十年进展
    2.1 广西大豆遗传育种研发体系
        2.1.1 大豆生产需求与育种目标
        2.1.1. 1 S6.5-8.5时期
        2.1.1. 2 S9.5-10.5时期
        2.1.1. 3 S11.5时期
        2.1.1. 4 S12.5-时期
        2.1.2 育种相关科技项目
        2.1.3 研究平台与力量
        2.1.3. 1 育种单位
        2.1.3. 2 育种平台
    2.2 大豆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利用
        2.2.1 大豆新品种选育
        2.2.1. 1 审定的大豆新品种
        2.2.1.2优质品种
        2.2.1. 3 特用品种
        2.2.1. 4 大豆高产育种
        2.2.2 标志性品种推广应用情况
        2.2.2. 1 S6.5-8.5时期
        2.2.2. 2 S9.5-10.5时期
        2.2.2. 3 S11.5时期
        2.2.2. 4 S12.5-时期
    2.3 大豆优异种质鉴评与育种亲本创制
        2.3.1 大豆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利用
        2.3.1. 1 野生大豆资源研究
        2.3.1. 2 生育期组归属和品质研究
        2.3.2 优异亲本解析与育种利用
        2.3.2. 1 春大豆骨干亲本
        2.3.2. 2 夏大豆骨干亲本
    2.4 育种方法与技术创新
3 建议
    3.1 加大科研投入, 丰富育种手段, 加快大豆种质资源的挖掘、创新及利用
    3.2 加强绿色大豆新品种选育
    3.3 加快特色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选育

(9)中国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大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1 基于形态水平的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1.2 基于生化水平同工酶的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1.3 基于分子水平的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
        1.3.1 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 标记分析
        1.3.2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标记分析
    1.4 多方法结合的大豆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
2 中国大豆遗传多样性的地域特征
3 中国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方向
    3.1 加强对大豆地方品种、农家品种以及育成品种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
    3.2 深入了解大豆资源现状, 提高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3.3 多种方法相结合, 提高对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准确度

(10)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芽期耐旱性评价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豆耐旱性及其鉴定方法
        1.1.1 干旱胁迫与大豆耐旱性
        1.1.2 耐旱性鉴定方法
        1.1.3 耐旱性鉴定指标
        1.1.4 PEG鉴定体系
    1.2 大豆耐旱种质发掘与耐旱性遗传基础
        1.2.1 耐旱种质筛选
        1.2.2 耐旱性遗传研究与QTL定位
        1.2.3 耐旱性分子调控机理
    1.3 关联分析定位耐旱性QTL研究进展
        1.3.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
        1.3.2 大豆耐旱性QTL关联定位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芽期耐旱性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种子萌发相关性状的测定
        2.1.4 统计分析
        2.1.5 耐旱性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YHSBLP群体芽期萌发性状遗传变异
        2.2.2 YHSBLP群体芽期不同耐旱性种质鉴定和筛选
    2.3 讨论
        2.3.1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可行性
        2.3.2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的耐旱性鉴定指标
        2.3.3 大豆芽期耐旱性评价
第三章 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芽期耐旱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SNP分子标记开发与基因分型
        3.1.3 遗传多样性分析
        3.1.4 群体结构分析
        3.1.5 群体连锁不平衡分析
        3.1.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YHSBLP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2 YHSBLP群体的群体结构分析
        3.2.3 YHSBLP群体的连锁不平衡分析
        3.2.4 YHSBLP群体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芽期耐旱品系遗传基础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优异等位变异的筛选与鉴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YHSBLP群体芽期耐旱性优异等位变异的筛选
        4.2.2 YHSBLP群体芽期耐旱性优异等位变异的鉴定
    4.3 讨论
全文结论与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Study on Diversity of Soybean Germplasm with Drought Resistance in Huang-Huai-Hai Reg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旱胁迫对滞绿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及芽期抗旱性评价[J]. 王鹏,侯思宇,温宏伟,李贵全. 大豆科学, 2021(01)
  • [2]大豆种质田间耐旱性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J]. 赵兴震,徐江源,于莉莉,谷勇哲,刘章雄,邱丽娟. 大豆科学, 2020(06)
  • [3]黑龙江大豆种质资源育种性状的多样性分析[D]. 姜思彤.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4]大豆耐旱性评价及耐旱相关基因挖掘[D]. 赵兴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黄淮海大豆品种根系特征及耐压实原因分析[D]. 刘晓.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6]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SC7抗性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Rsc7-1的功能研究[D]. 车志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大豆滞绿突变体及育成品种叶片衰老生理特征与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研究[D]. 王鹏. 山西农业大学, 2019
  • [8]广西大豆育种四十年进展与展望[J]. 汤复跃,陈渊,韦清源,陈文杰,郭小红,梁江.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2)
  • [9]中国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蒲艳艳,宫永超,李娜娜,刘艳,王秋玲,宋东涛,颜廷进,丁汉凤. 大豆科学, 2018(02)
  • [10]江淮大豆育种种质群体芽期耐旱性评价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许孟歌.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黄淮海地区抗旱大豆种质多样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