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长城外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初探

近代长城外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初探

一、近代塞外生态环境退化的人为原因试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陈雪莹[2](2021)在《《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代公文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中以清朝的公文最为突出。《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都是关于东三省蒙古族事务的公文,因东蒙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其在清政权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虽然公文的数量不多,但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内容,且记载大多详实准确。经过研究发现,目前对东三省蒙务文书的内容研究成果颇丰,而文书的结构形式未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因此,本文就以《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成书背景、特点规律、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选题意义,当前关于《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利用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等。第二部分为“《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的概述”。主要叙述成书的历史背景以及光绪年间东蒙地区的发展,并简要介绍作者朱启钤。另外,简要概括《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各卷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的体例特点”。在对《北洋公牍类纂》的研究基础上,对比分析《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的凡例,并结合《公牍学史》和《公牍通论》,将《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收录的公文大致分成奏、议、批、咨、呈、咨呈、照会、折、禀、札、说帖十一种,分类论述每种公文特有的适用范围和体例特点,并介绍重要的编纂方法和编纂动机。第四部分为“《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的价值和不足”。从凭证价值、知识价值和信息价值三方面来论述《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中公文蕴含的价值,并提出不足之处。总之,本文是利用文献学和公牍学的相关理论,对《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进行梳理并系统性加以汇总研究。

向定龙[3](2021)在《1949年以来兰州南北两山绿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兰州南北两山作为兰州城市环境和“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兰州城市建设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兰州南北两山的绿化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1949年以来兰州南北两山绿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兰州南北两山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良好期、破坏期到恢复期。在明朝中期之前,这里的植被茂盛,之后遭遇了毁灭性的破坏,在人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后,开始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历程。初期,从晚清开始,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人们在南北两山开始了绿化探索,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受当时政治环境、技术水平、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取得的效果不尽人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在甘肃省、兰州市政府的努力下,在民众的积极参与下,南北两山的绿化开始了全新的征程。在这一阶段,加强了基本建设、积极争取了多种项目的资金支持、政府也不断加强引导,南北两山的绿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南北两山绿化七十多年的历程中,两山务林人积累了丰富的荒山绿化的经验,兰州人民也在两山绿化过程中展现出了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为核心的甘肃精神。兰州南北两山的绿化作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区绿化的典型,对西北其他城市的绿化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绿化过程中,兰州人民所展现的精神品质,值得继承与弘扬。

姚金燕[4](2018)在《阿拉善地区的民勤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西端,傍黄河西岸、依贺兰山西麓。自清代以来是和硕特额鲁特蒙古人的生息之地,以游牧为生。但自清代开始,周边汉人进入该地区谋生的活动从未停止,其中甘肃民勤人为最。阿拉善地区的民勤人作为阿拉善地区社会变迁的关键外力,在阿拉善地区社会变迁过程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我们了解内蒙古河套以西地区社会变化的一扇窗口。研究阿拉善地区的民勤人既是我们掌握内蒙古地区汉族移民史的有力视角,还是我们探讨汉族移民与内蒙古套西地区社会变迁关系的切入点。这一研究对中国北部边疆史、内蒙古移民史以及内蒙古区域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主要通过阿拉善左旗档案馆馆藏汉族移民档案和笔者社会田野调查所得第一手资料的相互补充、佐证,在概括介绍阿拉善地区汉族移民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移驻阿拉善地区的甘肃民勤移民,对甘肃民勤人迁移阿拉善地区的过程、原因、特点、生活现状和社会影响等问题予以较深刻的探讨。并以甘肃民勤人在阿拉善地区本土化现象为例,进一步探讨了阿拉善地区甘肃民勤人的自我归属感,从而进一步深入来阐述甘肃民勤人与阿拉善地区社会历史变迁之间的关系。本文由序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五部分组成,共39000余字。序言中交待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总结了前人研究现况、介绍了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和运用的相关史料。正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整体介绍阿拉善地区的汉族移民状况,论述了阿拉善地区甘肃民勤移民、宁夏移民及其他省份移民的来源、原因和分布。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清朝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之后等不同时期民勤人移入阿拉善地区的原因、途径、规模和生活现状等问题。第三部分围绕着民勤人与阿拉善社会的互动,主要论述了民勤人在阿拉善的社会生活与职业分布,探讨了民勤移民对阿拉善地区的社会影响和民勤人的自我归属感等问题。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于清华,郭建[5](2013)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从古代到近代》文中指出在中国古代,农村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染、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以及矿冶业发展带来的污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则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

刘伟[6](2011)在《河湟地区开发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湟地区地大物博,人烟稀少,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进行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较为理想地区,理应成为青海地区农业开发史和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关键和重点区域。经过两汉和初唐的极度繁荣之后,国家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河湟地区甚至整个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缓慢。虽然在明清的时候河湟地区的农业开发呈现回潮之势,但河湟农业的颓势格局已基本确定下来,一直都作为贫瘠和荒凉的代名词。本文通过对河湟地区的农业开发问题进行探讨,对此区域在全国政治历史背景中所处的位置、中原王朝对此区域的经营方略、民族和人口的迁徙和移置、水利建设的兴废、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农业开发范围的变迁、农作物耕种和分布的变化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冀尽可能地去复原河湟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在各历史开发时期的概况,并对在人类农业开发和利用的影响下河湟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变以及生态环境是如何反作用于农业开发过程的机制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关于河湟地区区域特征和区域范围为农业开发带来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河湟地区各历史时期农业开发的历史演变和作用机制。同时也分析了农业开发给当地所带来的环境效应,指出不合理的农业开发是导致如今青海地区恶劣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第三章,阐述了特定历史时期河湟地区民族和人口的迁徙和移置,农作物结构的改变,独特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以及水利建设的兴废,力图尽可能地去复原河湟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在各历史开发时期的概况。第四章,论述明清时期河湟地区的农业政策调整方式和成效。河湟地区地势较低,气候温暖,物产丰饶,人口众多,故适于农作以及盛产优良牧草。河湟作为历史上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冲击、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地区,势必成为政府安稳民心、巩固边防的西北哨所。研究这一区域的农业政策,有助于深入了解明清国家机器之于西北边防的经营方略以及青海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同时也为今天西北大开发提供历史借鉴。第五章,河湟地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势必与各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相联系,但更与不合理的农业开发有关。最主要的因素是在承受人口压力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一味加大农业生产的比重,而导致农、林、牧生产结构严重失调。

李静[7](2010)在《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历史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河流域地处西北干旱内陆区,生态环境脆弱。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生态环境退化严重。为了能够有效治理流域生态环境,需要对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以找到其演变规律。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结合流域各大水文站、气象站数据和统计资料,从水资源、绿洲、城镇聚落和人口演变四个方面研究了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过程及演变规律,并据此为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1)水资源是黑河流域人类生存、发展的命脉,是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动力。自西汉以来,流域水资源由河流沿岸及下游三角洲逐渐向其四周、甚至向上游山区转移,由自然水系向人工水系转移。时间上,两汉、南北朝、唐朝中后期、元朝后期和明朝中期,流域水资源较丰富;魏晋、南北朝后期至初唐、五代十国、元朝前期和明朝前期,流域水资源较匮乏;宋朝、清朝及20世纪水资源量接近多年平均值。(2)作为黑河流域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场所,绿洲的演变是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的重要反映。流域绿洲发展的兴盛期主要集中在汉、魏晋、唐中叶、西夏时期以及明清以来,其他时期虽然也有发展,但总体上属于绿洲退缩期。空间上,流域绿洲最早出现于下游三角洲上,西汉以后溯源上迁,稳定于中上游的冲积、洪积扇平原,明清以来逐渐向上游地带转移,20世纪以后新绿洲出现,并不断扩大,最终连接成绿洲带,呈现出向流域四周放射扩大的趋势。(3)城镇聚落是黑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兴起、发展及衰亡过程是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的直接表现。流域城镇聚落建设发展的兴盛期主要集中于汉唐,衰落期主要集中于东汉末期、唐朝中后期,改革开放以后是流域城镇内部结构及规模发生变化的主要时期。空间上,流域城镇聚落最早形成发展于流域下游古居延绿洲上,经历了由河流下游向中上游发展的过程,并最终稳定于河流冲积洪积扇的中上部,形成今天的城镇分布格局。(4)人类活动是影响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数量是衡量黑河流域人类活动强度的重要指标。黑河流域在清朝以前人口密度一直都未突破干旱区发生沙漠化的人口“临界指标”,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荒漠化过程的影响较弱。自清朝中期以后至今,流域人口激增,超过了“临界指标”,人类活动加强,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起到主导作用。(5)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主要表现为向绿洲化和荒漠化两个相反方向演变。西汉时期、隋朝前期和唐朝“安史之乱”之前,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趋向绿洲化。东汉末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朝末期及唐朝“安史之乱”以后直至现在,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趋向荒漠化,且荒漠化程度、范围逐渐扩大。空间上,流域生态环境的荒漠化趋势演变最早出现在下游天然绿洲上,然后逐渐向中游蔓延,最后扩散到流域上游山区地区,最终导致整个流域生态环境趋向荒漠化。(6)基于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演变规律的研究,提出黑河流域应保证流域水源区生态环境不遭到破坏、提高中下游水资源利用率,保护天然绿洲、调整流域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和限制流域人口增长速度等建议,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并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苗阳[8](2010)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北方草原垦殖动因探究》文中认为在我国,4亿公顷的天然草原是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草原受人类活动影响显着。探究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北方草原被垦殖原因,既能对现代草原管理有所启迪,又有助于完善我国草原史的学科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经综合分析,归纳出以下研究结论:一、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北方草原垦殖原因归纳为以下3点:第一、为战争保障、维护边疆稳定而进行草原垦殖,典型时期是西汉、元代、北宋、明代、清代。第二、因人口增长引发粮食压力而进行草原垦殖,典型时期是西汉、隋唐、清代。第三、因财政危机、民生困顿而进行草原垦殖,主要集中在晚清和民国时期。二、在军事耕战下,重点垦殖区域是新疆(西域)地区的草原,草原垦殖在维护该边疆统一稳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粮食压力下,重点垦殖区域是黄土高原地区的草原(包括内蒙古草原属于黄土高原的部分),该地区生态脆弱性明显,草原垦殖加剧了生态的恶化。第三、在利益驱动下,重点垦殖区域是东北草原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的草原(主要包括科尔沁草原、松嫩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三、历史时期我国北方草原垦殖,埋下了生态恶化的隐患,但在保证军队粮食供给、巩固边防、维护边疆稳定、促进农业生产、繁荣边疆经济、增加政府和人民经济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当时社会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四、我国北方草原现代垦殖原因与历史时期的草原垦殖原因一致。但是,现代草原垦殖加剧了历史时期草原垦殖留下的生态隐患;而且在新时期,各种形势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严峻。因此,以发展草原畜牧业、改善传统食物结构来保证食物安全,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草原资源来繁荣当地经济,以促进草原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使居民安居乐业来维护边境地区稳定,是新时期草原管理的新思路。

鲍格根图雅[9](2008)在《民国前期察哈尔地区开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民国前期北京政府在察哈尔地区实行的开垦政策、开垦情况以及开垦所带来的影响作了较为客观、全面的论述。全文由序言、正文、结语等三个部分组成,序言部分主要介绍前人的研究成果、参考的基本史料以及论文的创新点。正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概述民国以前的察哈尔地区行政机构变化及开垦历史,第二章着重叙述民国前期,北京政府对察哈尔地区开垦有关的政策、机构、承垦、清理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第三章论述北京政府对察哈尔地区开垦所带来的影响。结语对全文作了简要的总结。

樊双[10](2008)在《清末察哈尔口北三厅垦务研究——1902-1908》文中研究表明放垦政策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次的放垦不同于以往,它是一次全面、彻底的放垦。察哈尔口北三厅的开垦与内蒙古西盟的开垦不同,它的土地在名义上是官荒空闲地,所以开垦在形式上是将国有土地进行全面放垦。由此,放垦基本上较为顺利,也基本上达到了清政府放垦此地的目的。口北三厅开垦土地设立了相应的机构东路垦务公司,主要工作是承领蒙地、加价转租或转卖土地。成立垦务公司的目的,一为办垦集资,二是取代地商,将地商私得的部分收归国有。口北三厅开垦土地的重点是对已经垦熟的土地进行清丈,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并制定新旧案的升科办法。随着口北三厅开垦的进行,清政府颁布了资遣游民的章程,规定了具体如何办理游民资遣事项,给予游民优惠政策,以便增加招垦力度。汉民的大量涌入推动了口北三厅农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口北三厅内各民族人民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融合,但是与此同时也激化了因土地而起的民族矛盾,另外破坏了口北三厅的生态环境,引起沙漠化,直接危及北京。蒙贵族在开垦之初大都提出自愿报效,但这其中各有各的原因,有的是由于土地早已经不存在了,有的是明为报效实为暗中抵触。最后,不管政府的主观目的是什么,开垦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天应该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全面看待清末口北三厅的开垦。

二、近代塞外生态环境退化的人为原因试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代塞外生态环境退化的人为原因试探(论文提纲范文)

(2)《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有助于为古代公务文书研究提供较为系统的资料
        1.1.2 有助于历史文献学研究工作的延展
        1.1.3 有助于了解蒙务局的始末
        1.1.4 有助于了解治蒙措施的推行
        1.1.5 有助于了解蒙古王公和治蒙官员的思想主张
        1.1.6 有助于了解朱启钤的贡献
    1.2 研究现状
        1.2.1 论文方面
        1.2.2 着作方面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分析法
        1.3.3 归纳总结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的概述
    2.1 作者介绍
    2.2 成书背景
    2.3 主要内容
第3章 《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的体例研究
    3.1 《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的体例
        3.1.1 编纂动机
        3.1.2 编纂体例
        3.1.3 体例特点
    3.2 《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的公文种类
        3.2.1 上行公文
        3.2.2 平行公文
        3.2.3 下行公文
第4章 《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的价值和不足
    4.1 《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的价值
        4.1.1 凭证价值
        4.1.2 知识价值
        4.1.3 信息价值
    4.2 《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的不足
        4.2.1 词语混用
        4.2.2 名称不统一
        4.2.3 公文未被批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3)1949年以来兰州南北两山绿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兰州南北两山概况
    第一节 南北两山的原生态
    第二节 南北两山绿化的自然条件
    第三节 南北两山绿化的历史源流
第二章 1949 年以后的南北两山绿化
    第一节 南北两山绿化的新征程
    第二节 基本建设与资金来源
    第三节 政府引导与民众参与
    第四节 机构沿革与机制创新
    第五节 管护措施与技术革新
第三章 成效、经验及展现的精神品质
    第一节 南北两山绿化建立的“四大体系”
    第二节 南北两山绿化积累的经验
    第三节 甘肃精神在两山绿化历程中的展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阿拉善地区的民勤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总体论述内蒙古地区汉族移民的研究成果
        2.个案论述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移民的研究成果
        3.有关阿拉善地区汉族移民的研究成果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四) 本文运用的资料
        1.档案文献资料
        2.史志资料
        3.文史资料与乡土资料
        4.调查报告资料
        5.口述资料
    (五) 论文结构
一、阿拉善地区汉族移民概况
    (一) 阿拉善地区汉族移民概况
        1.甘肃民勤移民
        2.宁夏移民
        3.其他移民
    (二) 阿拉善地区汉族人口变化
二、不同历史时期民勤人迁徙阿拉善地区
    (一) 清朝与民国时期
        1.清与民国时期民勤人迁移阿拉善情况
        2.民勤人在阿拉善地区的主要活动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三年困难时期”民勤人迁移阿拉善地区
        2.20 世纪80年代以后民勤人迁移阿拉善地区
    (三) 民勤人迁移阿拉善地区的原因和特点
        1.民勤人迁移阿拉善地区的原因
        2.民勤人迁移阿拉善地区的特点
三、民勤人在阿拉善地区的社会生活与自我归属感
    (一) 民勤人的分布与所从事的职业
    (二) 民勤人对阿拉善社会的影响
    (三) 民勤人本土化以及自我归属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5)中国农村环境污染:从古代到近代(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活污染较为突出
二、垦荒带来的环境污染不可忽视
三、矿冶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四、近代以来,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使农村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

(6)河湟地区开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选题的依据
        1.2.1 理论依据
        1.2.2 现实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河湟民族人口史
        1.3.2 河湟农业经济史
        1.3.3 河湟区域开发史
        1.3.4 河湟生态环境史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历史地理研究法
        1.5.3 综合分析法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河湟地区开发的自然环境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区域范围
        2.1.2 区域特征
    2.2 生态环境现状
        2.2.1 人口压力大
        2.2.2 结构不合理
        2.2.3 土地沙漠化
        2.2.4 自然灾害多发
        2.2.5 土壤盐渍化
        2.2.6 水污染严重
    2.3 环境变化成因
        2.3.1 土地承载不足
        2.3.2 水土流失加剧
        2.3.3 黄河水患严重
        2.3.4 自然灾害频仍
第三章 河湟地区开发的技术
    3.1 调整作物结构
        3.1.1 粮食作物构成的变化
        3.1.2 经济作物构成的变化
    3.2 耕作栽培技术
        3.2.1 牛耕铁犁的划时代意义
        3.2.2 水碓和水磨技术的推广
        3.2.3 土地耕作技术的深化
    3.3 政府开发行为
        3.3.1 赵充国河湟屯田
        3.3.2 明王朝军屯制度
        3.3.3 渠道建设、修葺故渠
第四章 河湟地区开发的政策调整
    4.1 农业政策调整的背景
        4.1.1 异于内郡的特殊政治制度
        4.1.2 移民屯田无法任意拓展
        4.1.3 茶马互市、以茶易马
        4.1.4 土留参治、以流治土
        4.1.5 僧徒划导、政教合一
    4.2 农业政策调整的方式
        4.2.1 与民休息、轻徭薄赋
        4.2.2 劝课农桑、传授技艺
        4.2.3 广置军屯、垦殖荒田
        4.2.4 兴修水利、抗旱排涝
        4.2.5 改进农具、推广农技
    4.3 农业政策调整的成效
        4.3.1 强化地区统治、巩固西北边防
        4.3.2 改变民族构成、加深交流联系
        4.3.3 推动经济发展、促使文化繁荣
第五章 结论
    5.1 区域生态建设
        5.1.1 加强危机意识
        5.1.2 优化资源配置
        5.1.3 开发保护并举
        5.1.4 调整结构、高效利用
        5.1.5 控制人口、科学决策
        5.1.6 重视动态监测
        5.1.7 建设信息网络
    5.2 发展生态农业
        5.2.1 合理布局
        5.2.2 扩大植被
        5.2.3 治理草原
        5.2.4 开发能源
        5.2.5 生物保护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生态环境演变的理论基础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地理概况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 黑河流域水资源演变
    3.1 黑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3.2 黑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过程
        3.2.1 黑河流域历史气候变化
        3.2.2 上游径流形成区水资源演变
        3.2.3 中游径流利用区水资源演变
        3.2.4 下游径流消失区水资源演变
    3.3 黑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
4 黑河流域绿洲演变
    4.1 黑河流域绿洲的分布
    4.2 黑河流域绿洲演变过程
        4.2.1 两汉时期
        4.2.2 魏晋南北朝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宋元时期
        4.2.5 明清时期
        4.2.6 20世纪以来
    4.3 黑河流域绿洲演变规律
5 黑河流域城镇聚落演变
    5.1 黑河流域城镇聚落的时间演变过程
        5.1.1 两汉时期的聚落与城镇
        5.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城镇发展
        5.1.3 隋唐时期的城镇发展
        5.1.4 宋元时期的城镇发展
        5.1.5 明清时期的城镇发展
        5.1.6 20世纪黑河流域城镇发展
    5.2 黑河流域城镇聚落的空间演变过程
        5.2.1 绿洲型城镇沿下游溯源而上变迁
        5.2.2 中游绿洲型城镇的空间变迁格局
    5.3 黑河流域聚落城镇演变规律
6 黑河流域人口演变
    6.1 清朝以前流域人口变化与生态环境变化
        6.1.1 两汉时期
        6.1.2 魏晋南北朝时期
        6.1.3 隋唐时期
        6.1.4 宋元明时期
    6.2 清朝至今人口变化与流域生态环境变化
        6.2.1 清朝流域人口与生态环境变化
        6.2.2 建国以来流域人口与生态环境变化
7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历史演变
    7.1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过程
        7.1.1 两汉时期生态环境变化
        7.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态环境变化
        7.1.3 隋唐时期生态环境变化
        7.1.4 宋元时期生态环境变化
        7.1.5 明清时期生态环境变化
        7.1.6 20世纪以来生态环境变化
    7.2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
        7.2.1 生态环境的时间演变规律
        7.2.2 生态环境的空间演变规律
    7.3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议
        7.3.1 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趋势
        7.3.2 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议
8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加课题情况
致谢

(8)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北方草原垦殖动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北方草原的地理范围
        1.1.2 我国北方草原的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我国草原的形成
        1.2.2 我国北方草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历史变迁
        1.2.3 与草原垦殖有关的概念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方法
2 历史时期我国北方草原垦殖动因分析
    2.1 军事耕战下的草原垦殖
        2.1.1 西汉的草原垦殖
        2.1.2 元代的草原垦殖
        2.1.3 北宋的草原垦殖
        2.1.4 明代的草原垦殖
        2.1.5 清代的草原垦殖
    2.2 粮食压力下的草原垦殖
        2.2.1 西汉时期
        2.2.2 隋唐时期
        2.2.3 清朝时期
    2.3 利益驱动下的草原垦殖
        2.3.1 清末的草原垦殖
        2.3.2 民国的草原垦殖
3 历史时期我国北方草原垦殖区域性分析
    3.1 军事耕战下的垦殖重点区域
        3.1.1 区域概况
        3.1.2 历史沿革
        3.1.3 草原垦殖
    3.2 粮食压力下的重点垦殖区域
        3.2.1 区域概况
        3.2.2 人口变迁
        3.2.3 草原垦殖
    3.3 利益驱动下的重点垦殖区域
        3.3.1 区域概况
        3.3.2 草原垦殖
4 历史时期草原垦殖对现代草原管理的启示
    4.1 现代我国北方草原垦殖情况
    4.2 现代草原垦殖与历史时期草原垦殖与的比较
    4.3 现代草原管理的启示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民国前期察哈尔地区开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第一章 察哈尔旗、群及其各厅概况
    一 察哈尔旗、群和各厅的设置
    二 清末察哈尔旗群开垦概述
第二章 民国前期北京政府对蒙政策及察哈尔地区的开垦
    一 民国前期北京政府的开垦蒙地政策
    二 察哈尔地区垦务机构的设置
    三 察哈尔地区开垦办法与开垦情况
    四 "恤蒙银"的发放
    五 察哈尔地区土地纠纷的清理
第三章 开垦与察哈尔地区社会变迁
    一 农区的扩大与牧区的缩小
    二 蒙汉人口比例的进一步改变
    三 土地开垦导致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地图

(10)清末察哈尔口北三厅垦务研究——1902-19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放垦前口北三厅土地私垦概况
第2章 清末议垦、放垦及制订察哈尔垦务方针
第3章 口北三厅开垦的过程
    3.1 东路垦务公司
    3.2 划清界址
    3.3 土地的管理
第4章 资遣章程和移民的影响
第5章 蒙贵族的报效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近代塞外生态环境退化的人为原因试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研究[D]. 陈雪莹. 长春师范大学, 2021
  • [3]1949年以来兰州南北两山绿化问题研究[D]. 向定龙.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阿拉善地区的民勤人研究[D]. 姚金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10)
  • [5]中国农村环境污染:从古代到近代[J]. 于清华,郭建. 农业考古, 2013(03)
  • [6]河湟地区开发史研究[D]. 刘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
  • [7]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历史演变研究[D]. 李静. 浙江师范大学, 2010(03)
  • [8]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北方草原垦殖动因探究[D]. 苗阳.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9]民国前期察哈尔地区开垦研究[D]. 鲍格根图雅. 内蒙古大学, 2008(02)
  • [10]清末察哈尔口北三厅垦务研究——1902-1908[D]. 樊双. 河北大学, 2008(S1)

标签:;  ;  ;  ;  ;  

近代长城外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