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业高校信息用户需求特征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农业高校信息用户需求特征及对策研究

一、新形势下农业高校情报用户需求的特点与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益成[1](2020)在《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从“信息时代”到“数据驱动”的智慧服务时代,多源异构且海量的数据资源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将多源异构且海量的数据资源纳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中,不再局限于传统科技情报服务涉及的专利数据、科技文献数据、实地调研数据与科技项目数据等,还应该涵盖更广范围的互联网数据资源、科研社交媒体数据资源、社交网络数据资源与政府开放数据资源等多种来源的数据形式。数据资源驱动着科技情报服务从用户需求感知、科技情报内容获取与科技情报服务场景化推送这三个核心功能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了科技情报服务流程的创新。本研究旨在以新视角探索数据驱动时代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及其实现,解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及其特征,以实证分析探索数据驱动时代科技情报服务向智慧服务模式转型的思路,为科技情报机构科学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基于此,通过界定“数据驱动”、“情报、智能与智慧的辩证关系”、“智慧服务”与“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等相关概念,以回顾智慧服务、科技情报服务与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现状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情境实验法、案例分析法与模式构建法分析了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数据环境、驱动模式、创新模式与模式实现以及保障策略的制定。围绕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这一核心研究内容,本文第三章从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成要素及表现特征为出发点对智慧数据、用户需求、智能技术、智慧情报、情报工作者、智慧服务平台与情报分析方法这七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各构成要素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中的地位以及数据驱动各构成要素的融合协作的服务特征;第四章以“数据驱动”视角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建研究,更多的体现智慧数据服务作为智慧服务的核心构成要素,实现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获取用户需求,利用智能技术分析获取情报,实现场景化服务推送与嵌入式的科技情报服务;第五章就如何实现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多源数据分析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实现研究过程,体现了数据驱动作为科技情报服务的新范式与新思想,着重从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等三个科技情报服务流程构成解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路径,综合运用用户画像方法、数据挖掘方法与场景分析和需求侦测方法对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进行解析,并融入科研大数据在此过程中结构、类型与属性分析结果进行解析,探究这些数据在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中的应用关系,进而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并完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体系;第六章采用单案例横向研究方法研究格微软件数据驱动背景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系统优化策略;第七章就如何实现科技情报机构实现智慧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分析了相关保障策略。具体内容如下:(1)系统分析了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核心构成要素与特征。构成要素涵盖数据、用户、技术、智慧情报、科技情报工作者、智慧服务平台与方法等七个维度,将从这七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实现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进而对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需求敏感性、数据多源性、技术智能性与服务场景化等四个主要特征进行解读。系统分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是构建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基础,在文献调研并借鉴其它领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各个构成要素进行详细分析。数据、用户、技术、内容、科技情报工作者、智慧服务平台与方法等七个维度间相互关联、相互印证,进一步丰富着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领域的知识体系。(2)构建了数据驱动下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从“数据驱动”视角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建研究,更多的体现智慧数据服务作为智慧服务的核心构成要素,实现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获取用户需求,利用智能技术分析获取情报,实现场景化服务推送与嵌入式的科技情报服务。在此过程中优化传统科技情报服务模式,优化构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各个构成要素,实现模式最优化并体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四个特征,通过文献调研法探讨已有服务模式的优劣势,重构科技情报服务模式与流程,重点突出智慧实现流程,数据如何驱动智慧情报服务。(3)分析了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实现路径。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的三项核心功能为基础,在实现智慧服务核心功能基础上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从多源科研大数据分析切入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实现研究过程,体现了数据驱动作为科技情报服务的新范式与新思想,着重从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等三个科技情报服务流程构成解析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实现路径,综合运用用户画像方法、数据挖掘方法与场景分析和需求侦测方法对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进行解析,并融入科研大数据在此过程中结构、类型与属性分析结果进行解析,探究这些数据在需求感知、内容获取与服务推送中的应用关系,进而实现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并完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体系。(4)采用单案例横向研究方法研究格微软件数据驱动背景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系统优化策略,在分析格微软件基本概况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格微软件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模式,并对其较为超前的实践应用成果进行分析,然后借鉴前述构建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及其实现研究,提出格微软件在数据驱动背景下科技情报服务模式优化的策略。(5)制定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保障策略。以构成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构成要素以及智慧服务模式实现过程为主体制定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保障策略,具体维度包含数据、用户、科技情报工作者、科技情报服务机构、政府部门、技术与方法等维度。如完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完备数据分析技术、方法与工具,科技情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定数据驱动下的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保障策略应依据重点保障关键要素、完备并疏通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流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整体平衡、联合共建共享等四项基本原则。数据驱动时代,传统科技情报服务模式已然无法满足用户崛起的趋势以及内外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界定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探索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的实现,有利于从方法论认知层面为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构建的数据驱动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也更具实践价值。

杨阳[2](2019)在《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既是缅甸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在其军事情报领域中的投射和积淀,又是缅甸情报实践在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制度规范等层面形成的文化趋向。本文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基于文化学、情报学、军事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从军事情报文化普遍规律出发,结合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发展的特殊环境,综合运用归纳分析与演绎推理相结合,理论推导与实例分析相结合,普遍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围绕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发展、表现、因素、影响等层面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研究,对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及相关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一是认识到军事情报文化的实质是文化在军事情报活动中的定向积淀,既承载了文化的共同内核,又包含了军事情报领域鲜明的内涵特质,蕴含着特定的民族文化、战略文化、军事文化、政治文化等文化基因。因此,从文化视角考察军事情报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二是认识到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孕育于悠久传统的文化土壤,经历了曲折动荡的发展历程,受制于落后失衡的经济基础,又面临着特殊复杂的现实国情。因此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是军事情报文化研究体系中一个特色鲜明的国别典型。三是认识到缅甸情报文化源远流长,伴随着缅甸史前阶级社会情报实践的出现而产生,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初步形成,在近代殖民斗争时期发生畸变,在军事独裁统治下失衡发展,在民主改革过程中调整转型。因此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的体系。四是认识到缅甸军事情报文化不仅体现了军事情报领域的普遍文化特征,还在缅甸特定的历史脉络上表现出延绵曲折的特征,在宗教思想上表现出虔诚宿命的特征,在国民性格上表现出消极内敛的特征,在实践风格上表现出严苛恃武的特征。并与民族习性上的敏感排异性、思想观念上的传统保守性、管理实践上的官僚集权性特征一起,形成了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特殊风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缅甸军事情报领域独特的文化差异。五是认识到自然地理、地缘政治、历史经历、社会结构等历史国情是孕育缅甸军事情报文化传统的客观土壤;宗教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国民性格等思想观念是产生缅甸军事情报文化传统的意识根源;殖民地时期的情报专业化改革、政治情报管理、基层情报搜集等殖民情报文化是塑造缅甸现代情报体系的特殊背景;复杂微妙的军政关系、内部斗争等政治生态是推动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变迁的时代动因。因此,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多层面多领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六是认识到历史文化积淀在对缅甸情报活动产生稳定的固化影响同时,文化异变也对缅甸情报活动产生了突变转型的影响。具体而言,军地情报文化差异使缅甸国家情报体系中的机构职能分工发生失衡;社会信息管控文化使缅甸军事情报外延和职能范围都被泛化;保守的军事情报思想观念引起缅甸工作在主体、方向、内容、方式和手段上都产生了发展的偏差。因此,缅甸军事情报文化通过传承与转向功能对缅甸军事情报实践与发展形成了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此外,本文在研究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过程中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学术探索。如聚焦缅甸情报领域,努力在国别情报研究对象上有所创新;紧扣情报文化视角,努力在缅甸情报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坚持唯物史观立场,努力在缅甸情报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力求通过对缅甸军事情报文化这个特殊典型的剖析,进一步丰富军事情报学术研究,并在推进我军情报文化体系建设方面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高敏[3](2019)在《面向医疗领域安全问题的情报工作探讨》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新技术的发展创新及变革正在加快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安全与发展遇到的阻力、挑战、矛盾、威胁和隐患均增多。变幻莫测的世界局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环境,对我国的安全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情报学界应该围绕国家安全与发展需求,进一步丰富研究视角,解决国家在快速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安全风险,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新贡献。伴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医疗领域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其他领域一样,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与风险。例如,近年来我国医疗领域频繁发生疫苗安全事件、手术医疗事故、假冒伪劣医疗产品等类型的安全事故,对公众生活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安全事故不仅仅是医疗领域的问题,更是情报工作的失察,反映出我国医疗领域安全与风险的预测与防范工作不够完善。文章以医疗领域为研究范围,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分析医疗领域影响国家安全的主要问题和威胁,通过文献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医疗领域与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核安全以及海外利益安全相关的安全问题。进一步将这些安全问题归类为医疗监督管理、医疗经济、医疗服务、医疗技术以及医疗应急救援等五个方面的问题,结合情报学知识,采用以目标为中心的层次分析模型,通过情报目标确定、情报搜集处理、情报分析、情报利用与反馈的过程对每一类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医疗领域的情报工作。最后从医疗领域情报工作指导体系、情报工作实施机构、情报工作质量保障三个方面对医疗领域情报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医疗领域情报工作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医疗领域情报体系不完善、医疗情报服务主动意识差、情报工作缺乏合作交流、医疗情报专业人才比较缺乏。为了解决这四方面问题,建议从完善情报制度体系建设、树立正确的情报服务观念、促进医疗领域情报合作交流以及医疗情报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改进。希望提出的情报对策能够有助于医疗领域情报工作的完善,从而能够促进我国医疗领域健康发展。

张家年[4](2017)在《国家安全情报和战略抗逆力的融合模型与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理论命题之后,《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一系列事关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法律先后颁布,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得到进一步地诠释、充实和拓展。国家安全保障是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石,其中,国家安全情报在国家安全保障中发挥着“耳目、尖兵和参谋”的重要作用。但是,国家安全情报并不足以解决国家安全保障中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中的问题和非常规性的突发事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影响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突发事件频发,如经济上的全球金融危机、政治上英国脱欧公投与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的不确定性、反恐领域中“独狼”式恐怖袭击活动、生产或经营管理中突发性的公共安全事件、自然灾害中的地震与海啸等。类似这些“黑天鹅”突发事件,情报工作更是易于被动和出现缺位的现象,从而给国家安全保障带来严峻的挑战。正因为国家安全情报能力局限性,力不从心,难以覆盖国家安全所有领域;同时应急管理又以临时性、应激性处置为主,后知后觉,难以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因此,保障国家安全除了国家安全情报之外,还应重视另一国家安全保障力量——战略抗逆力在准备、应对、处置各类(包括潜在的)对国家安全产生威胁或危害的突发事件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一个问题,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虽同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在应急管理中,国家安全情报作为支撑性力量向突发事件处理提供决策支持和情报服务。但是,目前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之间只是单向性的支持,或前者嵌入后者管理体系之中,二者之间并没能在国家安全保障实践中形成真正的合力,即还未建立能发挥出具有融合效应的长效机制。本文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出发,首先,围绕国家安全保障为目标,以情报循环和战略抗逆力循环为基础,以信息链(流)、决策流、突发事件流、反馈流为纽带,并结合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间存在的的竞合关系和融合效应,规范地构建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模型,并进一步建立保障和促进二者融合的运作机制。其次,围绕融合模型,以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正反两个案例阐释了二者融合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并就我国相关领域中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提出了相应策略或建议。最后,运用德尔菲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先后确立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绩效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从而为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提供绩效评价工具,并且在实践中应用该绩效评价体系。本文研究内容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第一,引言部分。引言中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研究创新点等内容;在研究综述中对国内外国家安全情报的研究、战略抗逆力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分析研究当中存在的不足,并引出本文所关注或要解决的主题。第二,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的理论研究。主要为本文第4章融合模型的构建与第5章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首先,系统性地从情报概念、特征、结构、原理、实践与评价要素等方面阐述国家安全情报理论。在国家安全保障体系中,国家安全情报是“激活”的知识,其发挥着“耳目、尖兵和参谋”的作用,相当于国家安全保障之“矛”。其次,在已有多学科关于抗逆力研究基础上,借助Bibcomb和文本分析,进一步归纳、分析,凝练出普遍意义上的战略抗逆力理论架构。在国家安全保障体系中,战略抗逆力是“激活”的能力,相当于国家安全保障之“盾”。再次,分析了突发事件应对模式和流程,在此基础上拓展至应急管理与情报、抗逆力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论证了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同是国家安全保障中的基础性能力,并从资源配置优化角度和重复博弈方法论证了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之间的竞合关系。第三,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模型的构建与案例分析。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首先是从社会物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视角,探究二者间的各种融合效应,包括互补效应、共轭效应、共生效应和共振效应,这些融合效应也是二者融合之基础。其次,在已有的国家安全情报、战略抗逆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等研究基础上,以及包含二者融合的理论基础、动力、原则、要素、流程等,从国家安全保障框架与功能层面上构建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模型;再次,从二者融合过程出发,就如何推动二者间的融合,从而实现整体的国家安全保障目标,进一步分析了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的运作机制的问题。主要包括;共享与合作机制、预警与预防机制、协同与联动机制、激励与保障机制等。最后,以美国情报融合中心的建设与伊朗核电站遭病毒袭击的这正反两个案例为代表,通过分析以佐证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中得到相应启示:在新形势下应当加强我国国家安全各领域中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建设,如反恐斗争、信息安全、智慧城市建设、国家战略的抗逆力等方面。并指出促进二者的融合是我国推动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的应然和必然。第四,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开发。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在国家安全保障实践中,从哪些方面来考察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的融合效果——即二者融合绩效指标包含哪些内容?如何衡量这些绩效指标在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绩效的重要程度?以及怎样判断二者融合的绩效水平达到相应的等级?这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绩效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和评价标准(参照)体系。本文在理论归纳研究和专家讨论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的指标体系框架。再通过两轮德尔菲法(Delphi)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来确立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的绩效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并根据每个指标项的具体量化特性或质性边界,确定了相应的绩效评价依据和评价等级的划分,从而为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的融合绩效提供相应的评估工具。并选择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K市作为实践应用对象,反馈表明,评价结果基本上与K市的实际层面相一致。最后,本文总结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就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也为未来研究指出了相应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路径。

胡雅萍[5](2015)在《决策链视角下的情报干预》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趋势以及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决策者所面临的决策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决策者需要面对快速变化的竞争格局、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海量的信息,决策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情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并不是所有决策过程中情报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和功能。从众多的决策失败案例中不难发现,决策时缺乏有效客观论证,施策时缺少跟踪反馈,评策时忽略对失败的经验总结都给组织带来了惨痛的代价。那么,如何减少和规避这些失败和损失?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和海量数据的今天,情报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研究试图在分析决策各个阶段情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拓展情报功能,提出情报干预的理念。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提出情报干预的理念,对情报的功能进行拓展,提升决策的效率与效能,减少、避免或遏制决策失败。首先,介绍情报干预概念提出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情报干预理念的具体含义,对情报干预以及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探讨(包括情报主导、情报服务、情报失察等),充分反映出情报干预概念提出的必然性与独特性。然后,进一步明确情报干预决策活动的主体、干预对象、干预情境与方法等因素,并对情报介入决策、施策、评策各个阶段的活动进行具体分析。其次,对决策过程中情报干预活动的基础、前提与工作重点进行探讨。发现情报干预的基础是需要充分发挥情报的支持与辅助作用,这一功能是通过完善的情报工作流程所实现的,只有经过需求计划、搜集整理、分析加工、传递等一系列工作,才能深度把握决策所面临的复杂环境和形式,才能发挥情报的效用,为决策层提供准确、全面的支持辅助。同时,实施情报干预的前提是保持情报工作的独立性。当前很多决策失误并非由于缺乏事前情报论证造成,而是由于情报工作丧失了独立性,不是为“决策”服务,而是为“决策者”服务造成的,因此,本研究从情报机构的设置、维持情报与决策关系的纽带以及情报人员与决策者距离的三个角度进行探讨,明确情报工作保持独立性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这种独立所必备的制度与规范要求。最后,研究情报干预的工作重点。相较于以往研究,情报工作较多的出现于决策前的支持、以及决策后的情报失察反思,而往往忽略决策执行期间的情报监督反馈作用,因此重点探讨了对决策执行期的干预作用。第三,提取和明确对情报干预决策造成阻碍的因素。通过文献研究,本文从决策活动的主体、客观环境两方面探讨并分析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对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中层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进行补充完善,认为情报态度、管理机制、情报文化、情报因素等四个因素会对情报干预现象产生影响,并提出假设,构建决策链视角下的情报干预影响因素模型。第四,在结合之前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前测。正式调研采用网络问卷与实地纸质调查方式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301份。根据正式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利用SPSS18.0和Amos20.0进行模型验证,得出以下结论:①管理机制对情报干预产生直接影响;情报态度、情报文化及情报因素通过管理机制对情报干预产生间接影响;②情报态度、管理机制、情报文化、情报因素之间两两相关。第五,本文针对情报干预决策的影响因素,从建立健全情报参与决策制度、提升情报业务能力以及构建和谐的情报文化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并指出研究中所存在的局限,以及提出对后续研究的展望和方向思路。本研究可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①通过对文献调研、案例研究发现决策过程中情报功能的缺失,提出了情报干预的理念,构建出决策链视角下情报干预影响因素模型,拓展了情报理论研究的视角;②为情报参与决策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对具体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玉林[6](2014)在《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研究 ——以我国建筑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住房分配制度由福利性分房向货币化、商品化转变,我国的建筑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因为建筑产品是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各部门进行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各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筑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更为民生的安居发展和提高生活品质提供了物质保障,畸形发展和错误的战略选择不但会给建筑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更会给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危害。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只是建筑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起飞阶段特有的产物。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前景是风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建筑业购销两旺,空前繁荣,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存环境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建筑业过热带来的用地矛盾、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压力以及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秩序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隐患。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有关竞争战略的相关基础理论与发展脉络,全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密切联系实现的。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对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做出了详尽的分析,这些分析成果无疑对于行业内外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本文构建了建筑企业竞争战略四种具体方式。在全面研究了建筑企业的竞争环境和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之后,本文分析了建筑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方法,探讨建筑企业通过具体竞争环境如何来进行选择战略。最后,针对建筑企业的特点,文中提出了构建建筑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方案。这将为我国建筑业发展逐渐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正轨提供借鉴,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陈峰[7](2013)在《产业竞争情报用户细分方法——以风能产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用户细分是产业竞争情报理论方法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以风能产业为例,以201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等为主要研究样本,基于产业展览会参加者群体分析,将产业竞争情报的主要用户细分为设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投资商、终端用户企业、政府决策管理部门、行业社团、专业服务机构、媒体、研究与教育培训机构9类用户群体,每个具体类别的用户群体又可进一步细分。对产业竞争情报用户细分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理解产业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情报的相互关系、针对目标细分用户的需求提供高水平竞争情报产品和服务具有参考意义。

刘成[8](2010)在《体育竞争情报及其对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竞争情报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首先崛起的一个崭新情报概念,是市场竞争激化和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作为情报学研究的重要发展,竞争情报把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信息活动,成为继资金、技术、人才之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四大管理要素和构成元素。核心竞争力也是伴随着知识经济而产生的一个新理念,是传统意义上竞争概念的深化与延伸。本课题结合体育自身特有的行业特征以及具体运动项目,把竞争情报及核心竞争力理论扩展到竞技体育领域,目的是希望为形成我国竞技体育科学化发展新的“增长点”带来新的思路。本课题基于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视角,以举重、体操、羽毛球3个优势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规范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经验研究、典型案例分析、数理统计等实证研究方法,结合逻辑分析对比法,严格遵循“文献资料查阅与访谈一提出命题—形成研究假设—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规范,将体育竞争情报的学科渊源、学科归属、概念、内涵、本质属性,与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逻辑关系,体育竞争情报的价值与价值链流程,运动队体育竞争情报获取路径、需求内容与特征,以部分优势项目运动队为基础的体育竞争情报发展动力机制及实施策略等内容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入细致的讨论体育竞争情报提升我国竞技体育举重、体操、羽毛球等部分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与实现机理,构建出体育竞争情报活动范式和提升我国竞技体育部分项目核心竞争力的绩效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的绝对存在。它蕴含在各运动项目核心竞争力之中,由各运动项目的单项核心竞争力整合而成。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应该分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项目两类,其中,绝对优势等同与核心竞争力,是指优势项目中成绩最好、最稳定的项目。跳水、乒乓球、举重、体操、羽毛球、射击6个项目在最近5个奥运周期里是我国的绝对优势项目,并且已经具备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相对优势项目则并不等于具备了核心竞争力。与上述6个绝对优势项目相比,女子柔道应该只能归于我国竞技体育相对优势项目,女子柔道的核心竞争力也有待于进一步形成。绝对优势项目是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主体。2.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是能给竞争主体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诸多要素系统的有机融合。它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一成不变,具有生命周期。要想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真正的来源在于竞争主体及时将自身现有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并不断保持与维护的能力。举重、体操、羽毛球等部分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是由竞技体育制度、竞技体育精神、优秀教练员及运动员成长机制、竞技体育科技保障4个一级指标,以及从国家到地方的竞技体育财政支持体系、后勤保障服务机制、竞技体育制度文化、从国家到地方的“一条龙”运动训练体制、优秀的教练员团队、优秀的科技服务团队、高效的体育竞争情报采集传递系统等8个二级指标组成。3.体育竞争情报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产品。从体育竞争情报的研究过程来看,包括体育竞争情报收集、整理、加工、分析、服务等环节;从体育竞争情报的分析要素来看,包括竞争对手分析、竞争环境分析和竞争策略分析三大内容,这两大部分构成了体育竞争情报的二维结构。其中,进行竞争对手分析是体育竞争情报活动必须解决的核心任务,竞争性和效用价值是体育竞争情报的突出特征,这也是其区别于体育信息的两个本质属性。体育竞争情报价值链是由需求判断、数据挖掘与信息采集、信息集成与加工处理、情报甄别与深度分析、总结提炼体育竞争情报产品、体育竞争情报评估、智能决策、付诸于具体战略战术行动八个环节构成的一个将原始数据及体育信息最终转换为体育竞争情报,提供优质情报服务的网络闭合回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体育竞争情报价值链流程中,人们搜集的是信息,产出的是情报。4.体育竞争情报不仅是举重、体操、羽毛球等部分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之一,它还可以同时作用于这些运动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其他关键构成要素,能够培育各项目运动队的制度创新和技战术创新能力、科学化训练能力、战略战术决策能力、科技攻关与服务能力、参赛风险评估与预测能力、教练员执教能力,并间接影响竞技体育精神等文化软实力,从而进一步巩固竞争力与竞争优势,进而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和倍增效应,使各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和延展,实现其生机转换,维持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周期性发展。5.脱胎于“竞争情报”和“体育情报”的“体育竞争情报”,是新时期对旧有“体育情报”概念的全新理解与认识,属于“情报”与“竞争情报”的下位概念。和竞争情报在企业经济技术领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一样,与企业界有着很多共通之处的体育领域,同样也给予了体育竞争情报广阔的施展运用空间。将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划清界限,摒弃体育信息与体育情报的冲突和争端,大胆将Intelligence广泛运用于体育科学技术研究和竞技体育实践,恢复体育情报之本原,以开启一股学术新风,应该逐步成为体育界人们的共识。6.体育竞争情报活动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举重、体操、羽毛球等项目各级运动队的日常运动训练实践中。各项目运动队在围绕国内外重大体育竞赛,积极开展体育竞争情报的同时,还比较重视反体育竞争情报活动,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7.举重、体操、羽毛球等优势项目运动队体育竞争情报发展的驱动力可以分为初始动力、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三个方面。但在实践运行中,这些优势项目运动队体育竞争情报的发展依然受到了相关专业情报人员不足,缺乏高效、迅速反应的体育竞争情报团队,体育竞争情报的价值与有效性很难度量等一些阻力因素的制约。因此,以优势项目运动队为基础,基于提升各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体育竞争情报实施策略应该包括:(1)组建以运动队为基础的复合型体育竞争情报团队,培养“全员情报竞争意识”;(2)树立正确的体育竞争情报观,科学评价体育竞争情报的绩效价值;(3)加强体育竞争情报学术研究力度,扩大相关专业研究队伍人员数量;(4)进一步加快运动队体育信息化建设速度,形成从国家到地方的“刊、库、网一体化”体育信息资料交流、合作与共享良性机制;(5)高度重视教练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中的体育竞争情报教育;(6)积极开展运动队反体育竞争情报工作,增强防范意识,保障情报安全。

危薇[9](2007)在《近6年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文献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对近6年来有关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做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文献综述,力求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现状,从中找出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并为今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参考。

姜志芳[10](2006)在《信息用户需求及信息用户行为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统计分析了近年来国内信息用户需求和信息用户行为研究的发文情况,描述了信息用户需求和信息用户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了信息用户需求和信息用户行为研究的特点,从而发现,从事信息用户需求及信息用户行为研究的着者成果稀少,专业人员奇缺,信息用户需求及信息用户行为研究有待加强。

二、新形势下农业高校情报用户需求的特点与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形势下农业高校情报用户需求的特点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智慧服务研究现状
        2.1.2 科技情报服务研究现状
        2.1.3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研究现状
        2.1.4 研究现状述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相关概念界定
        2.2.2 信息链理论
        2.2.3 用户场景理论
        2.2.4 需求层次理论
        2.2.5 生命周期理论
第3章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及特征
    3.1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构成要素
        3.1.1 智慧数据
        3.1.2 用户需求
        3.1.3 智能技术
        3.1.4 智慧情报
        3.1.5 科技情报工作者
        3.1.6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平台
        3.1.7 科技情报分析方法
    3.2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要素间关联关系
    3.3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特征
        3.3.1 数据多源性
        3.3.2 需求敏感性
        3.3.3 技术智能性
        3.3.4 服务场景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构建
    4.1 多源数据驱动
        4.1.1 数据多源性
        4.1.2 多源数据融合
    4.2 智慧服务模式构建思路
    4.3 智慧服务模式核心功能设计
        4.3.1 用户需求智慧感知功能
        4.3.2 情报服务智慧决策功能
        4.3.3 用户服务智能推送功能
    4.4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实现
    5.1 多源科研数据调研
        5.1.1 数据结构
        5.1.2 数据类型
        5.1.3 数据属性
    5.2 基于用户动态画像的科技情报用户需求智慧感知
        5.2.1 用户结构分析
        5.2.2 用户分层画像
        5.2.3 用户动态画像
        5.2.4 用户需求模型构建
    5.3 基于网络文本挖掘的公众政策感知智慧研究
        5.3.1 运用网络文本挖掘分析公众政策感知
        5.3.2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公众感知的特征
        5.3.3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公众感知热点主题
    5.4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科技情报服务场景化推送
        5.4.1 向量空间模型的应用
        5.4.2 场景化服务
        5.4.3 场景化服务接受效用
        5.4.4 场景化服务推送模型
        5.4.5 场景化服务推送实验
    5.5 科技情报服务智慧反馈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研究
    6.1 格微软件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现状
        6.1.1 基本概况
        6.1.2 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现状
    6.2 格微软件科技情报智慧服务发展模式
        6.2.1 发展模式分析
        6.2.2 实现路径
    6.3 格微软件向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转变的优化
        6.3.1 用户维度优化
        6.3.2 情报维度优化
        6.3.3 服务维度优化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保障策略
    7.1 政策保障层面
        7.1.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7.1.2 优化科技情报机构管理架构
    7.2 资源保障层面
        7.2.1 完善科研数据安全保障策略
        7.2.2 推进科研数据开放保障策略
        7.2.3 科技情报数据资源保障策略
    7.3 技术保障层面
        7.3.1 完善技术体系建设保障策略
        7.3.2 完善科技情报服务反馈体系
        7.3.3 创新大数据分析方法及工具
    7.4 人才保障层面
        7.4.1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策略
        7.4.2 完善科技情报人才教育体系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8.3.1 研究局限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致谢

(2)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学术探索与创新
    六、研究难点与措施
第二章 军事情报文化的理论认知
    第一节 军事情报文化概论
        一、情报文化相关概念
        二、情报文化概念综述
        三、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概念界定
    第二节 军事情报文化的基本属性
        一、军事情报文化的学术属性
        二、军事情报文化的内在机理
        三、军事情报文化的共同特征
第三章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缅甸古代封建时期军事情报文化的形成
        一、悠久流长的缅甸情报文化渊源
        二、蒲甘王朝时期情报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开端
        三、阿瓦王朝时期军事情报思想学术化的萌芽
        四、东吁王朝时期军事情报意识战略化的提升
        五、贡榜王朝时期情报管理体系化建设的热潮
    第二节 缅甸近代殖民时期军事情报文化的畸变
        一、殖民沦陷阶段缅甸本土军事情报文化的挫落
        二、英殖民初期缅甸情报工作内容的政治中心化
        三、英殖民后期缅甸情报机构职能的专业独立化
    第三节 缅甸现代军事情报文化的转型发展
        一、英日拉锯中缅甸现代军事情报文化的铺垫
        二、独立初期缅甸现代军事情报文化的初现
        三、新军事政权下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发展
        四、民主改革以来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转型
第四章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特征表现
    第一节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总体特征
        一、延绵折转的历史性特征
        二、虔诚宿命的宗教性特征
        三、矛盾复杂的国民性特征
        四、严苛恃武的权威性特征
    第二节 缅甸军情系统体制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国防局体制:缅甸军民一体化殖民情报文化的雏形
        二、国防情报局体制:缅甸现代军事情报官僚文化的高峰
        三、媒体审查体制:缅甸军情部门信息监控文化的工具
    第三节 缅甸军政权情报思想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丁吴:传统效忠的旧军政权情报文化代表
        二、钦纽:激进革新的新军政权情报文化代表
第五章 影响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的因素
    第一节 历史文化是孕育缅甸军事情报文化传统的客观土壤
        一、来源于悠久多元的本土文化
        二、经历了曲折动荡的历史时代
        三、继承了落后失衡的经济包袱
    第二节 殖民统治是形成缅甸现代军事情报文化的体制基础
        一、缅甸殖民地情报体系专业化的改良
        二、缅甸殖民地军政情报管理文化的磨合
        三、缅甸殖民地基层情报搜集机制的重建
    第三节 军政生态是推动缅甸情报文化变迁的现实动因
        一、严峻的现实国情形成了内控的情报方向
        二、特殊的军政关系形成了失衡的情报体系
        三、复杂的内部斗争形成了官僚的情报作风
第六章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对情报工作的影响
    第一节 传统情报思想观念引发缅甸情报发展偏差
        一、使情报工作主体偏重于军情系统
        二、使情报工作方向偏重于内控情报
        三、使情报工作手段偏重于传统模式
    第二节 军政系统博弈文化造成缅甸情报体系失衡
        一、军事政权时期军政情报关系的严重失调
        二、文官政权以来军政情报失衡的略微回落
        三、主权独立以来军警情报竞争的持续内耗
    第三节 社会信息管控文化导致缅甸情报外延泛化
        一、独裁法规为媒体管控情报文化背书
        二、军情部门成为媒体管控的主要抓手
        三、民主改革进程中的媒体管控文化转型
第七章 总结与启示
    第一节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的结论
        一、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是情报文化的特殊典型
        二、缅甸军事情报文化发展有深厚的历史烙印
        三、缅甸军事情报文化是多方因素的共同结果
        四、军事情报文化制约推动缅甸情报工作发展
    第二节 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的启示
        一、军事情报研究的文化视角值得深入探索
        二、充实国别军事情报文化研究很有必要
        三、把握缅甸对我情报工作心态有现实意义
        四、推进我军情报文化体系发展意义非凡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面向医疗领域安全问题的情报工作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主要贡献
2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2.1 理论基础
        2.1.1 总体国家安全观
        2.1.2 钱学森情报激活理论
    2.2 相关研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3 医疗领域的安全问题
    3.1 经济方面的安全问题
        3.1.1 国家医疗支出高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
        3.1.2 企业经济负担重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
    3.2 社会方面的安全问题
        3.2.1 医疗违规行为带来的社会安全问题
        3.2.2 医患关系紧张带来的社会安全问题
        3.2.3 个人医疗负担重带来的社会安全问题
    3.3 科技方面的安全问题
        3.3.1 医药专利方面的产业安全
        3.3.2 医疗器械方面的产业安全
        3.3.3 疾病诊断技术方面的产业安全
    3.4 网络方面的安全问题
        3.4.1 医疗信息化建设不足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
        3.4.2 医疗数据泄露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
    3.5 核方面的安全问题
    3.6 海外利益方面的安全问题
    3.7 小结
4 面向医疗领域安全问题的情报工作分析
    4.1 医疗情报工作分析模型
    4.2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情报工作分析
        4.2.1 医疗经济问题情报工作分析
        4.2.2 医疗监督管理问题情报工作分析
        4.2.3 医疗服务问题情报工作分析
        4.2.4 医疗技术问题情报工作分析
        4.2.5 医疗应急救援问题情报工作分析
    4.3 小结
5 医疗领域安全情报工作的问题
    5.1 医疗领域情报工作指导体系
        5.1.1 国家政策规划
        5.1.2 情报理论方法
    5.2 医疗领域情报工作实施机构
        5.2.1 政府医疗情报部门
        5.2.2 医学情报研究所
        5.2.3 医学图书馆
        5.2.4 医疗行业协会
    5.3 医疗领域情报工作质量保障
        5.3.1 情报人员
        5.3.2 情报技术
    5.4 小结
6 医疗领域安全情报工作的对策
    6.1 情报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的建议
        6.1.1 完善情报制度体系建设
        6.1.2 发展情报理论和技术
    6.2 情报服务意识培养方面的建议
        6.2.1 重视医疗情报意识培养
        6.2.2 提高医疗情报服务主动性
    6.3 情报合作交流方面的建议
        6.3.1 构建医疗情报合作交流平台
        6.3.2 引入第三方医疗情报服务机构合作
    6.4 情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建议
        6.4.1 医疗领域情报人才培养
        6.4.2 医疗领域情报人才引进
7 结语
    7.1 研究总结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国家安全情报和战略抗逆力的融合模型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家安全情报研究综述
        1.2.2 情报视角下应急管理的研究
        1.2.3 有关战略抗逆力理论的研究
        1.2.4 研究述评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难点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本章小结
2 战略抗逆力与国家安全情报的基础理论
    2.1 国家安全情报理论
        2.1.1 信息链和情报学基本原理
        2.1.2 国家安全情报概念、特征和过程
        2.1.3 ACP平行情报体系
        2.1.4 差错管理视角下情报失察的理论分析
    2.2 战略抗逆力理论框架
        2.2.1 战略抗逆力概念内涵及其特征
        2.2.2 战略抗逆力维度
        2.2.3 战略抗逆力形成与作用过程
        2.2.4 战略抗逆力绩效的测量与评价
    2.3 应急管理(突发事件)理论及其拓展
        2.3.1 应急管理理论
        2.3.2 突发事件与国家安全情报、战略抗逆力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3 国家安全保障体系中两种基础性能力及相互关系
    3.1 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保障体系
        3.1.1 国家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观
        3.1.2 国家安全保障框架体系
    3.2 两种国家安全保障基础性能力
        3.2.1 国家安全保障体系中的国家安全情报
        3.2.2 国家安全保障体系中的战略抗逆力
    3.3 国家安全情报和战略抗逆力之间的竞合关系
        3.3.1 国家安全情报和战略抗逆力之间竞争关系的分析
        3.3.2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之间合作关系的分析
    本章小结
4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模型及运作机制
    4.1 国家安全情报和战略抗逆力的融合基础
        4.1.1 国家安全情报和战略抗逆力之间的互补效应
        4.1.2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之间的共轭效应
        4.1.3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之间的共生效应
        4.1.4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之间的共振效应
    4.2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模型的研究
        4.2.1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的动力
        4.2.2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的原则
        4.2.3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要素的融合
        4.2.4 二者融合模型构建的过程与分析
    4.3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的运作机制
        4.3.1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的过程
        4.3.2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的共享与合作机制
        4.3.3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的预警与预防机制
        4.3.4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的协同与联动机制
        4.3.5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的激励与保障机制
    4.4 二者融合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4.4.1 美国情报融合中心的实践
        4.4.2 伊朗核电站项目遭“震网”病毒重创事件
        4.4.3 两个案例的延伸思考
    本章小结
5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绩效的研究
    5.1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绩效指标体系的初选
        5.1.1 二者融合绩效指标体系组成与设计思路
        5.1.2 国家安全情报绩效指标的来源与选择
        5.1.3 战略抗逆力绩效指标的来源与选择
        5.1.4 二者间的融合绩效指标的来源与选择
        5.1.5 调查问卷草案初步论证及修改
    5.2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5.2.1 第1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的实施与统计分析
        5.2.2 第2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的实施与统计分析
        5.2.3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5.3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
        5.3.1 评价对象概述及绩效评价的实施
        5.3.2 绩效评价数据的统计
        5.3.3 绩效评价数据的分析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国外关于“抗逆力”概念内涵及其对应学科领域
    附录2 WOS与抗逆力相关文献中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
    附录3 美国政府及相关机构制订的各类战略(部分)
    附录4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绩效指标体系的研究(Ⅰ)
    附录5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绩效指标体系的研究(Ⅱ)
    附录6 国家安全情报与战略抗逆力融合绩效评价量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决策链视角下的情报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2.2.1 对情报功能研究的延展
        1.2.2.2 科学决策工作的需求
    1.3 情报干预相关概念释义
        1.3.1 决策链的研究
        1.3.1.1 决策的含义及类型
        1.3.1.2 施策:决策执行
        1.3.1.3 评策:结果评估
        1.3.2 关于情报研究
        1.3.2.1 情报作为组织
        1.3.2.2 情报作为一种行动流程
        1.3.2.3 情报作为一种知识产品
    1.4 情报干预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4.2 情报心理学理论
        1.4.2.1 用户需求理论
        1.4.2.2 情报认知理论
    1.5 国内外情报干预的研究概况
    1.6 研究问题与思路框架
        1.6.1 研究问题
        1.6.2 研究思路框架
    1.7 研究方法
第2章 情报干预理念的提出
    2.1 情报干预提出的驱动因素
        2.1.1 理论拓展的需要
        2.1.2 失败案例的反思
    2.2 情报干预的界定
        2.2.1 情报概念的明晰
        2.2.2 干预概念的明晰
    2.3 情报干预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
        2.3.1 “情报干预”与“情报主导”
        2.3.2 “情报干预”与“情报服务”
        2.3.3 “情报干预”与“情报失察”
    2.4 情报干预的主体、干预对象、情境与功能探讨
        2.4.1 情报干预的主体界定
        2.4.2 情报干预对象
        2.4.3 情报干预情境
        2.4.4 情报干预方法
    2.5 决策链过程中与情报相关的活动
        2.5.1 情报影响决策制定的过程
        2.5.2 情报影响决策执行的过程
        2.5.3 情报影响决策结果的过程
第3章 决策链视角下情报干预基础、前提与重点
    3.1 情报干预的基础:支持辅助决策
        3.1.1 对情报流程模型的归纳
        3.1.2 面向决策干预的情报工作流程
        3.1.2.1 情报需求分析:注重为决策服务
        3.1.2.2 信息搜集:信息源的深度挖掘
        3.1.2.3 分析加工:促进知识转化与吸收
        3.1.2.4 传递:建立沟通的桥梁
    3.2 情报干预的前提:保持情报相对独立性与专业性
    3.3 情报干预的工作重点:实现对决策执行的监控与反馈
        3.3.1 拓展跟踪监督渠道
        3.3.2 监督反馈内容
        3.3.3 跟踪监测方法
        3.3.4 监督形式
        3.3.4.1 对决策链的不同阶段进行监督
        3.3.4.2 注重多层次的监督方式
第4章 决策链视角下情报干预影响因素分析
    4.1 情报干预影响因素提取
        4.1.1 影响情报干预的主体因素分析
        4.1.1.1 从决策者角度分析
        4.1.1.2 从情报人员角度分析
        4.1.1.3 利益相关者与情报干预
        4.1.2 影响情报干预的客观因素分析
        4.1.2.1 情报文化
        4.1.2.2 管理制度
        4.1.2.3 情报因素
    4.2 深度访谈
        4.2.1 访谈提纲
        4.2.2 访谈样本的选择
        4.2.3 访谈结果分析
    4.3 模型构建与假设
        4.3.1 模型框架
        4.3.2 研究假设
第5章 决策链视角下情报干预模型的实证分析
    5.1 问卷设计与数据准备
        5.1.1 问卷设计
        5.1.1.1 问卷结构体系
        5.1.1.2 测度量表
        5.1.2 问卷前测
        5.1.2.1 项目分析
        5.1.2.2 参与量表题项与总分的相关
        5.1.2.3 效度分析
        5.1.2.4 信度分析
        5.1.3 正式调查及样本分布
    5.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2.1 样本正态分布与信度检验
        5.2.1.1 样本正态分布
        5.2.1.2 信度分析
        5.2.2 验证性因素分析
        5.2.2.1 因子拟合指标检验
        5.2.2.2 建构效度检验
        5.2.3 干预影响因素模型检验与修正
        5.2.3.1 模型的构建与识别
        5.2.3.2 模型拟合与检验
        5.2.3.3 结果说明
第6章 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与对策
        6.1.1 结论
        6.1.2 对策建议
    6.2 论文主要研究贡献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6.3.1 研究局限性
        6.3.2 后续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专着、报告
    期刊文章
    论文集析出文献
    学位论文
    电子文献
附录A 决策链视角下情报干预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学术论文
    科研项目
致谢

(6)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研究 ——以我国建筑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图目录 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本研究目的、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目的
    0.1.2 研究背景
    0.1.3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0.2.1 竞争战略的基本理论综述
    0.2.2 国内外竞争战略研究发展历程
    0.2.3 国内外竞争战略研究现状综述
    0.2.4 竞争情报支撑下的竞争战略选择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0.4 本文创新之处 1 我国建筑企业的市场结构研究
1.1 我国建筑业的市场结构
    1.1.1 建筑业市场结构主体
    1.1.2 建筑业的主导市场结构
    1.1.3 我国建筑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
1.2 建筑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1.2.1 绝对集中度分析
    1.2.2 相对集中度
    1.2.3 建筑业市场集中度特点
1.3 我国建筑业进出壁垒
    1.3.1 建筑业的进入壁垒
    1.3.2 建筑业的退出壁垒
    1.3.3 建筑业进出壁垒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
1.4 我国建筑业的产品差异
    1.4.1 建筑产品的特点与分类
    1.4.2 建筑产品差异的要素构成
    1.4.3 对建筑产品差异的分析
    1.4.4 我国建筑产品差异小结 2 我国建筑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2.1 宏观政策环境
    2.1.1 政府规章制度
    2.1.2 宏观产业政策
    2.1.3 法律法规
    2.1.4 市场准入制度
    2.1.5 未来发展预测
2.2 宏观经济环境
    2.2.1 国际经济环境
    2.2.2 国内经济环境
    2.2.3 宏观经济环境对建筑业的影响
2.3 宏观营运环境
    2.3.1 企业规模与市场结构
    2.3.2 建筑行业管理现状
    2.3.3 人力资源环境
    2.3.4 建筑企业融资状况分析
    2.3.5 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现状 3 我国建筑企业全球竞争力分析
3.1 我国建筑企业国内竞争分析
    3.1.1 我国建筑企业ENR排行情况
    3.1.2 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3.1.3 我国建筑企业的国内市场竞争行为分析
3.2 我国建筑企业全球竞争分析
    3.2.1 全球的建筑企业整体排行
    3.2.2 我国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2.3 我国与海外建筑业之间的竞争状况
3.3 我国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SWOT分析
    3.3.1 我国建筑企业的优势
    3.3.2 我国建筑企业的劣势
    3.3.3 我国建筑企业的机会
    3.3.4 我国建筑企业的威胁 4 我国建筑企业市场定位研究
4.1 建筑企业市场定位概述
4.2 建筑企业市场定位的现状分析
    4.2.1 市场定位对于建筑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性
    4.2.2 建筑企业市场细分
    4.2.3 建筑企业市场定位问题
4.3 我国建筑企业国内市场定位
    4.3.1 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现状
    4.3.2 建筑企业一般的市场定位策略
    4.3.3 我国建筑企业国内市场定位
4.4 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市场定位
    4.4.1 国际建筑市场竞争焦点
    4.4.2 国际建筑市场营销策略
    4.4.3 我国建筑业国际市场定位 5 我国建筑企业竞争战略选择模型
5.1 基于建筑产品生命周期的竞争战略选择
    5.1.1 建筑产品导入阶段和成长阶段的战略选择
    5.1.2 建筑产品成熟阶段的战略选择
    5.1.3 建筑产品衰退阶段的战略选择
5.2 基于行业竞争地位的竞争战略选择
    5.2.1 市场领导者的竞争战略
    5.2.2 市场挑战者的竞争战略
    5.2.3 市场追随者的竞争战略
    5.2.4 市场补缺者的竞争战略
5.3 基于“五力模型”的竞争战略选择
    5.3.1 建筑行业五种竞争力分析
    5.3.2 基于五力模型的竞争战略选择
5.4 基于竞争情报系统的竞争战略选择
    5.4.1 竞争情报与战略选择
    5.4.2 建筑业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作用
    5.4.3 建筑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架构
    5.4.4 建筑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规划和管理 6 案例分析--国内某建设企业基于竞争情报系统的竞争战略选择
6.1 某建设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原则
    6.1.1 成本控制为先的原则
    6.1.2 财务与相关业务数据情报实时合并的原则
    6.1.3 支持管理决策系统的原则
6.2 某建设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
    6.2.1 竞争情报系统的架构
    6.2.2 竞争情报系统实施
6.3 某建设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主要特征
    6.3.1 “三位一体”的集约化管理系统
    6.3.2 财务相关数据的适时提供
    6.3.3 资源共享的决策支持体系
    6.3.4 竞争情报系统应用知识积累
6.4 基于竞争情报系统的竞争战略选择
    6.4.1 竞争战略分析
    6.4.2 竞争战略选择
    6.4.3 竞争战略实施
    6.4.4 竞争战略评估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产业竞争情报用户细分方法——以风能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方法
2 以风能产业为例的产业竞争情报用户细分
    2.1 设备制造企业
        2.1.1 整机制造企业。
        2.1.2 零部件制造企业。
        2.1.3 配套企业。
    2.2 科研机构
        2.2.1 基础研究与开发机构。
        2.2.2 设计机构。
    2.3 投资商
        2.3.1 风电场开发商。
        2.3.2 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
    2.4 终端用户企业
        2.4.1 电网运营企业。
        2.4.2 储能企业。
        2.4.3 离网风力发电的直接使用者。
    2.5 政府决策管理部门
        2.5.1 国家层次的政府决策管理部门。
        2.5.2 地方层次的政府决策管理部门。
        2.5.3 跨国层次的决策管理部门。
    2.6 行业社团与基金会
        2.6.1 行业协会。
        2.6.2 基金会。
    2.7 专业服务机构
        2.7.1 咨询公司。
        2.7.2 认证、标准制定、检测等机构。
        2.7.3 信息服务机构。
        2.7.4 展览公司。
    2.8 媒体
        2.8.1 专业刊物和报纸。
        2.8.2 行业网站。
    2.9 研究与教育培训机构
        2.9.1 研究机构。
        2.9.2 教育培训机构。
3 结束语

(8)体育竞争情报及其对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依据
        1.2.1 信息化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1.2.2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奋斗目标下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2.3 情报学和体育情报学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
    1.3 文献研究综述
        1.3.1 国外体育情报的研究动态
        1.3.2 国内体育情报的研究动态
        1.3.3 对四个发展阶段我国体育情报研究的述评
        1.3.4 我国体育竞争情报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假设
    1.7 可能的创新点
    1.8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1.9 本研究的论文结构说明
2 本研究相关理论渊源与基础论纲
    2.1 现代竞争理论与战略管理理论
        2.1.1 现代竞争理论
        2.1.2 战略管理理论
    2.2 核心竞争力理论
        2.2.1 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2.2.2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
        2.2.3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
        2.2.4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2.3 情报学理论与竞争情报理论
        2.3.1 情报学理论
        2.3.2 竞争情报理论
    2.4 本研究相关理论的偶然性与必然性联系
    2.5 本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3 我国竞技体育部分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3.1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逻辑前提、概念内涵与特征
        3.1.1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逻辑前提:竞技体育是否存在核心竞争力
        3.1.2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3.2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演化与判断识别
        3.2.1 竞争力、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3.2.2 基于生命周期的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形成与演化过程的纵向分析
        3.2.3 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判断与识别
    3.3 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3.3.1 竞技体育优势项目的概念界定
        3.3.2 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分析
    3.4 我国竞技体育部分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4 体育竞争情报的价值与价值链流程
    4.1 我国部分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关键构成要素指标体系层次分析
    4.2 体育竞争情报的价值分析
        4.2.1 体育竞争情报价值的认同度
        4.2.2 体育竞争情报对部分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4.2.3 体育竞争情报提升部分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数学函数和结构分析模型
    4.3 超竞争环境下的体育竞争情报价值链流程
        4.3.1 超竞争环境下的体育竞争情报价值链模型构建
        4.3.2 超竞争环境下的体育竞争情报价值链流程分析
        4.3.3 体育竞争情报价值链流程有效循环缺失的案例分析
    4.4 数据、体育信息、知识、与体育竞争情报(体育情报)之间的转化关系
5 体育竞争情报分析要素和分析框架的理论与实证
    5.1 体育竞争情报分析要素
        5.1.1 竞争对手分析
        5.1.2 竞争环境分析
        5.1.3 竞争策略分析
    5.2 体育竞争情报分析框架
    5.3 反体育竞争情报活动
        5.3.1 确定须保护的敏感信息范围、内容、级别、时限及主要防范对象
        5.3.2 控制自身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方式
        5.3.3 评估竞争对手的体育竞争情报活动
        5.3.4 查缺堵漏,发现本方须加强信息安全防护的薄弱环节
        5.3.5 识别虚假信息
    5.4 体育竞争情报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
        5.4.1 SWOT分析法的概念和实施步骤
        5.4.2 具体案例分析:中国体操队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6 运动队体育竞争情报获取路径与需求特征的实态调查
    6.1 国家和省市运动队教练员对体育竞争情报知识的了解程度
    6.2 国家和省市运动队教练员获取体育竞争情报的途径与方法
        6.2.1 不同层面教练员获取体育竞争情报的途径与方法之异同比较
        6.2.2 不同职称教练员获取体育竞争情报的途径与方法之异同比较
    6.3 运动队在日常运动训练竞赛中所需体育竞争情报类型
        6.3.1 不同层面教练员所需体育竞争情报类型之异同比较
        6.3.2 不同职称教练员所需体育竞争情报类型之异同比较
    6.4 教练员对互联网传播体育竞争情报效用的认识
        6.4.1 不同层面教练员认为互联网传播体育竞争情报效用之异同比较
        6.4.2 不同职称教练员认为互联网传播体育竞争情报效用之异同比较
    6.5 运动队内传播扩散体育竞争情报的有效性途径
        6.5.1 不同层面教练员认为运动队内有效传播扩散体育竞争情报方法之异同比较
        6.5.2 不同职称教练员认为运动队内有效传播扩散体育竞争情报方法之异同比较
    6.6 运动队搜集体育竞争情报的人际网络
    6.7 运动队体育竞争情报获取路径与需求特征的实态调查小结
7 以优势项目运动队为基础的体育竞争情报发展动力机制与实施策略
    7.1 举重、体操、羽毛球等优势项目运动队体育竞争情报发展的驱动力
        7.1.1 初始动力
        7.1.2 内在动力
        7.1.3 外在动力
    7.2 举重、体操、羽毛球等优势项目运动队体育竞争情报发展阻力
        7.2.1 举重、体操、羽毛球等优势项目运动队体育竞争情报发展存在问题的调查
        7.2.2 阻力分析
    7.3 举重、体操、羽毛球等优势项目运动队体育竞争情报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
    7.4 以优势项目运动队为基础的体育竞争情报实施策略
        7.4.1 组建以运动队为基础的复合型体育竞争情报团队,培养"全员情报竞争意识"
        7.4.2 树立正确的体育竞争情报观,科学评价体育竞争情报的绩效价值
        7.4.3 加强体育竞争情报学术研究力度,扩大相关专业研究队伍人员数量
        7.4.4 进一步加快运动队体育信息化建设速度,形成从国家到地方的"刊、库、网一体化"体育信息资料交流、合作与共享良性机制
        7.4.5 高度重视教练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中的体育竞争情报教育
        7.4.6 积极开展运动队反体育竞争情报工作,增强防范意识,保障情报安全
8 结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本人大学本科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历介绍
附录6 三年读博期间本人的科研工作情况介绍

四、新形势下农业高校情报用户需求的特点与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数据驱动下科技情报智慧服务模式研究[D]. 王益成. 吉林大学, 2020(08)
  • [2]缅甸军事情报文化研究[D]. 杨阳.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3]面向医疗领域安全问题的情报工作探讨[D]. 高敏. 南京大学, 2019(07)
  • [4]国家安全情报和战略抗逆力的融合模型与绩效研究[D]. 张家年. 武汉大学, 2017(06)
  • [5]决策链视角下的情报干预[D]. 胡雅萍. 南京大学, 2015(01)
  • [6]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研究 ——以我国建筑业为例[D]. 王玉林. 武汉大学, 2014(11)
  • [7]产业竞争情报用户细分方法——以风能产业为例[J]. 陈峰. 情报杂志, 2013(05)
  • [8]体育竞争情报及其对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刘成. 上海体育学院, 2010(05)
  • [9]近6年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文献综述[J]. 危薇.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7(09)
  • [10]信息用户需求及信息用户行为研究综述[J]. 姜志芳. 图书馆论坛, 2006(04)

标签:;  ;  ;  ;  

新形势下农业高校信息用户需求特征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