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对抗系统仿真研究

通信对抗系统仿真研究

一、通信对抗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思远[1](2020)在《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雷达对抗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各个国家科技实力的进步,现代电子战争已经演变成多种装备共同作战的对抗体系,利用数学建模和分布式技术可以模拟装备系统运作,进行多个系统协同工作的分布仿真,建立通用、拓展性强的分布式仿真框架有重要研究意义。现有的分布式仿真平台如DIS、HLA体系,进行仿真前需要布置通信组件环境,开发流程、子系统的拓展都较为繁杂,对开发人员分布式基础要求高等问题。近些年,以ZeroMQ消息传输技术为基础的分布式消息架构被广泛应用,参照现有分布式仿真平台的架构优点,以ZeroMQ为核心实现分布式雷达仿真平台,可以提高整体的通信效率、扩展性、实用性。文章以雷达对抗仿真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利用ZeroMQ消息传输技术实现分布式仿真系统,对ZeroMQ三种通信模式的特性进行对比,以此为核心建立分布式的消息架构。通过管理端、服务端、客户端三个分系统构成分布式仿真平台,在各分系统中利用不同通信模式的协作实现仿真时间管理,包括逻辑时间同步和计算仿真时间误差等功能。随之介绍仿真管理和场景管理两个平台的实现,包括信息分发、功能类、交互界面,平台开发采取统一的设计风格和模块建设方法。然后对参与分布式雷达对抗仿真的各个装备系统进行建模,包括雷达、侦察、干扰三个部分,分别从分布式仿真的角度进行建模,依靠功能级仿真高实时性、低数据量的优点完成任务级的仿真需求。最后,针对支援式、自卫式干扰战术的仿真需求,搭建分布式的红蓝方雷达对抗态势,想定作战场景,由各个装备平台协作对多种干扰样式如噪声压制干扰,密集假目标、同步拖引、切片脉冲叠加、角度波门挖空等欺骗式干扰进行仿真测试,并分析结果。对文章所研究的ZeroMQ分布式平台的有效性、实用性进行验证,足以满足雷达仿真的需求。本文实现的分布式雷达对抗由仿真管理平台、动态场景平台作为管理端和服务端对仿真进行支撑,根据仿真作战需求完成仿真子系统的开发。分布式仿真中的时间管理是将ZeroMQ的发布-订阅模式嵌套在请求-应答通信模式下,利用请求-应答模式的阻塞接收,使收发两方仿真任务严格同步,且满足多对一的连接需求,保证了在逻辑时间同步的前提下完成仿真中数据通信分发。在程序设计上依托QT引擎的多线程编程,使用统一的开发风格完成交互界面、数据通信、系统仿真等功能类,其中系统仿真中包含了子系统仿真所需的功能模块。借此保持分系统强复用性、仿真实时性和可扩展性,促进任务级的多作战方、多装备仿真更加接近实际的作战环境。

党志强[2](2020)在《地空数据链的电磁干扰响应分析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在未来的网络中心战中,地空数据链将在提升部队整体作战效能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复杂电磁战场环境中保证地空数据链能够有效工作,特别是在敌方施放干扰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准确、实时、有效地传输战术信息,从而提升各种武器平台的作战效能,已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地空数据链在受到干扰后,其性能能否有效发挥是未来战场环境中得以生存的关键,因此开展地空数据链系统在受到干扰后性能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随着认知无线电防护技术的提出与发展,尤其是基于干扰模型构建先验知识库,为提高数据链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针对地空数据链受到不同电磁干扰后的响应情形,本文首先进行了相关文献资料的查找和分析研究,对地空数据链的发展、工作模式、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学习了电磁干扰模型的种类、数学模型,掌握了认知无线电的相关概念,对干扰发展的现状、趋势、难点问题等等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作实际,选取Link11地空数据链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Link11地空数据链系统的通信体制,特别是重点分析了其数据端机物理层信号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建立了Link11地空数据链不同干扰响应仿真框架,得出主要模块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信噪比条件下,噪声调频干扰、线性调频干扰、噪声干扰、扫频干扰、卷积调制干扰对系统的影响。对不同干扰条件下稳定状态速度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仿真分析了各种干扰的稳定状态下对系统的影响。最后,从系统误码率、载波同步性能、定时同步等相关参数角度分析总结了不同类型的电磁干扰信号对Link11地空数据链系统的效能影响特点,为建立认知型先验知识库,以便于遇到干扰时迅速判断干扰类型,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参考。

伊行健[3](2020)在《基于SystemVue的卫星电子对抗系统仿真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战争中,信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信息战争的平台也从的传统的海、陆、空发展延伸到了外层空间。电子对抗作为现代信息战争的一个重要构成,通过侦察及干扰方式,达到截获敌方信号获取通信参数或信息、降低敌方通信有效性等方式对敌方通信造成破坏。基于卫星平台的电子对抗系统由于其相对于其他传统电子对抗系统,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根据空间飞行器轨道不同还可以对同一区域进行连续侦察或在高速轨道完成对地球的快速绕行。并且卫星工作不受国界及地表地理条件等限制,使得卫星平台的电子对抗系统具备更强的灵活性。但卫星电子对抗系统相比与其他传统电子对抗系统在具有巨大优势的同时,也有更大的建设成本,因此通过仿真设计卫星电子对抗系统进行正确性及性能分析,对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完成对系统可行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卫星电子对抗系统的仿真平台构建与实现,完成了以下工作:1、针对可复用模型设计需求,提出了对电子对抗场景中的各系统的功能模型划分方法。还首次提出基于新的仿真平台SystemVue的可复用功能模型构建方法并完成了实现,达到了通过组合适当模型构建所需系统完成对不同对抗场景的仿真效果。2、针对非合作通信信号侦察处理的问题,研究了几种典型的通信调制信号的信号时域及频域特点并提出了通信信号的参数估计和调制样式识别算法,在通信信号参数估计方面,研究了过零检测估计信号载频和基于Welch变换的带宽估计方法。对以上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结果验证了方法能够完成对通信信号的侦察处理。3、针对专业仿真软件的复杂性及背景项目中与总体平台的交互需求,研究了基于C#语言和.NET框架的可视化软件开发方法并完成了软件实现,达到了通过可视化软件执行仿真参数设置、仿真启动、结果显示等效果,并能够完成与总体平台中的数据或文件的交互和处理功能。本文研究的仿真系统为某研究所预研项目的组成部分,并已在研究所中完成部署和联合调试,调试结果证明本文的仿真系统能接入总体平台中正确完成仿真任务。

曲泓玥[4](2020)在《基于被动声纳实景仿真的水声对抗性能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声纳和鱼雷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一方面攻击方发射鱼雷为了击中目标而不断升级,另一方面防御方不断研制新的装备防备鱼雷的攻击,而水声对抗就是双方相互对抗相互博弈的过程。鱼雷与防御方之间的博弈包括我方平台(防御方)、鱼雷(攻击方),其场景是针对敌方对我方发动鱼雷攻击后,我方对鱼雷展开对抗时的效能和策略。对抗时由于鱼雷航速高、过程时间短、战场环境复杂的特点,因此实战化的完整对抗开展难度较高。基于此,本文以防御方的角度,基于被动声纳构建出一套水声对抗实景仿真系统,并对于对抗系统上发现的问题从战术策略和抗干扰两方面进行具体的优化,最后把优化后的性能迭代移植到水声三代机并行系统上,推演角度上完成了性能优化。为了实现基于低频拖曳被动声纳的水声对抗仿真系统,本文首先对海洋环境(声场、噪声)、鱼雷辐射噪声、对抗器材声信号(干扰器、声诱饵)以及被动声纳信号处理等模块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仿真。根据预设的战场态势,进行具体的仿真,进而对被动声纳进行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到我方被动声纳因受到投放对抗器材的影响,在时间方位历程图上难以识别出鱼雷方位,且从线谱分析和调制谱分析中也难于探测识别出鱼雷线谱。针对于水声对抗系统,本文进行了抗干扰优化以及战术策略优化。由于投放对抗器材对于我方被动声纳的干扰影响,本论文从阵列信号处理角度通过自适应波束形成、零点约束以及阻塞阵预处理的方法抵抗特定方位的干扰,并针对于不同的干扰采取不同的抗干扰算法。其次,我方作为防御方,为了达到更好的对抗效果,本论文通过对干扰器以及声诱饵两种对抗器材对鱼雷干扰诱骗的效果进行探究,建立评估模型,以仿真结束时我方潜艇与鱼雷的距离为性能函数,运用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对声诱饵投放时间及航向、干扰器投放时机、我方潜艇转弯半径及航向改直时刻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战术策略。通过不同态势场景下,抗干扰优化前后、战术策略优化前后的对比,可知优化后的结果在被动声纳处理效果、对抗成功率方面性能得到提升,验证了优化的有效性。最后本文把基于被动声纳的水声对抗系统在并行化信号处理机上进行具体的实现,并通过抗干扰优化前后以及对战术策略优化前后进行对比,得到的结果与前面仿真结果一致,验证了优化的有效性以及对抗系统的工程化的可实现性。

王晓宇[5](2019)在《基于智能体的战场通信对抗仿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高技术战争方式的不断变革,通信对抗作为一种直接的攻防手段,已经演变为整个作战系统存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将智能体应用于战场通信对抗的文献并不多,多是沿用或借鉴其他类似领域的内容研究或评估,因此对基于智能体的战场通信对抗仿真进行研究,为今后通信战场作战推演提供更多有效的技术支持。课题在通信对抗战略战术技术层面进行研究和仿真,以通信战场为环境,博弈论为理论基础,以多智能体协同对抗为目的,分析并定义智能体的属性、参数及行为,为智能体建立建模。参考包以德循环(OODA循环)理论,分析考虑敌对双方的对抗策略,提出了关于攻击方智能体的个体价值最大化的攻击策略以及通信方智能体的自我保护躲避策略,实现智能体的自主攻击与自主躲避。在此基础上增加设计攻击方的四象限协同策略,形成博弈对抗双方最优策略。采用评价体系:攻击率、攻击时间、生存率和通信质量,攻击率越高、攻击时间越短、通信质量越低,效果越好。采用Repast Simphony建模软件实现仿真,通过2D模型仿真方式全面观察效果并回溯分析算法的有效性,通过GIS与3D界面丰富仿真场景,添加石家庄山地、平原、海上三种地图模式强化实际效果。通过实际仿真测试,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稳定性、实用性以及策略的可行性、有效性,为通信战场对抗仿真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赵丹玲[6](2019)在《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武器装备体系评估是武器装备论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而体系贡献率评估研究已然成为武器装备体系评估的重要方面,其评估结果可以为后续武器装备体系结构设计与优化等工作提供定量化依据。目前,由于武器装备体系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研究人员较难建立准确、通用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模型,评估结果也较难得到解释和验证。随着网络科学的发展,基于异质网络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将武器装备体系进行形式化描述,也可以借助异质网络的一些评价指标衡量不同装备相互作用产生的涌现效果。本文以武器装备体系异质网络模型为基础,提出了面向作战任务的基于作战环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方法和面向作战过程的基于体系仿真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评估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提出了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和通用的评估方法,异质网络是一种能够有效考虑武器装备体系包含不同功能的装备以及装备之间存在不同的交互关系的半结构化描述方法,基于异质网络模型对体系进行评价得到的结果具有语义信息。本文在分析武器装备体系及贡献率评估特点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先是将武器装备体系抽象成异质网络模型,再分别从作战能力和作战效能两个视角评估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利用评估结果反馈调整评估模型。本文剖析了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问题,对贡献率的度量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2)提出了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建模方法武器装备体系建模是通过合理的抽象,将体系中的组成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形式化地表示出来,传统的武器装备体系网络化建模方法大多基于同质网络模型,认为装备体系中的节点和边是无差别的,并通过同质网络的一些指标对武器装备体系进行评估。显然,这种方式没有考虑到装备在作战中发挥的不同功能以及不同功能节点之间的复杂联系。本文首先引入异质网络模型,将武器装备体系抽象为异质网络中的要素,并应用网络属性和概念描述武器装备体系的特征。其次,根据武器装备在作战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分别构建侦察类、决策类、打击类装备的节点模型,分析各类装备的指标。然后,将装备之间不同的关联关系进行抽象,构建了目标侦察、信息传输、命令下达、目标打击等交互关系模型。最后,考虑时间因素,构建武器装备体系的动态模型,为装备体系的网络化仿真提供基础。(3)提出了面向作战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方法在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中,目前大多采用的方法是先构建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的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再选取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指标聚合,得到体系能力评估的综合值。现有的评估方法没能将装备指标和体系作战能力进行很好地映射,评估结果的解释性和可追溯性不强。为此,本文提出了面向作战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方法。首先,将作战任务分解成由相应的子体系支撑完成的不同阶段的子任务,分析子任务之间的约束关系得到任务约束网络,用领域映射矩阵DMM模型表示任务与能力以及能力与装备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基于武器装备体系异质网络模型,利用作战环的方法将不同功能装备节点的能力进行聚合,结合装备面向不同元任务时的作战能力以及任务约束网络,综合计算装备面向整个作战任务时的作战能力贡献率。最后,针对评估模型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几种算法用于求解装备体系的作战能力和装备对体系的能力贡献率。(4)提出了面向作战过程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在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中,传统的方法是利用解析方程求解双方兵力情况或利用系统动力学等体系方法分析体系中不同指标的影响关系,评估过程较为简化,没有和实际的作战过程相结合。本文基于异质网络模型,提出武器装备体系网络仿真方法,根据仿真实验得到效能指标,后基于云模型对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进行评估。首先,分析异质网络建模与基于Agent仿真建模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武器装备实体的能力模型和行为模型,作为体系对抗仿真实验的基础。其次,面向作战过程,筹划作战活动方案并分析装备参与作战的流程,明确各装备在不同作战活动下的行为表现,提出基于OODA循环理论的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实现方法和步骤。然后,根据仿真实验得到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的指标,以作战时间、装备战损比、弹药消耗比和胜负结果作为评估指标,利用云模型方法对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进行评估,最终发现以装备战损比和作战胜负结果作为标准评估效能贡献率得到的结果与能力贡献率评估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闫杰,符文星,张凯,陈康,常晓飞,张通,付斌,吴思捷[7](2019)在《武器系统仿真技术发展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武器系统仿真技术在武器装备研制与武器装备训练使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近年来武器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简要的介绍与总结,针对我军未来面临的几种新型作战使用场景,包括:复杂环境作战、人机协同作战、信息空间作战、智能系统作战以及作战训练背景下,武器仿真系统技术面临的新需求、发展的新内涵以及存在的新问题,并指出了部分关键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

王圣炜[8](2019)在《水声对抗器材性能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声对抗器材已成为现代海战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今信息战的大背景下,对于在复杂海洋环境中水声对抗器材性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多种因素影响下,对于多种水声对抗器材的性能若在海试中以实物进行研究,将面临着极高的实验成本投入,长时的实验周期和大量的人力需求等多个问题。更为糟糕的是,海试中的海洋环境是不可人为控制的,潮汐、风速、海洋生物行为等使得对于对抗器材信号数据获取难度加大,水声对抗器材性能研究更加复杂。因此,建立水声对抗器材性能仿真研究系统符合国防科技发展需求,是十分必要的。仿真系统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科研经费,极大的缩短水声对抗器材研制周期,而且可以用于实战情况下进行战场模拟,增大战场透明度,帮助作战人员能更直观的了解及预测战场形势,缩短反应时间,进而做出对我方更为有利的战略决策。本文依托于某信号级模拟器系统仿真项目,对多种型号的水声对抗器材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基于水声装备第三代标准信号处理机平台构成水声对抗器材性能仿真系统。论文首先基于水声信号处理过程提出了水声对抗器材性能仿真系统的总体架构,介绍了系统所包含的各个主要的仿真模块,并分别从敌方鱼雷观察角度和我方舰艇观察角度设计了不同的仿真流程。系统整体架构完成,进一步给出了主要程序仿真模块工作原理以及其构建流程。目标或器材信号生成模块负责多种信号的生成,包括水声目标(舰船、潜艇、鱼雷等)辐射噪声以及包括主/被动声诱饵、压制式干扰器等多种制式的水声对抗器材的信号生成;干扰背景模拟模块主要负责器材/目标所处的海洋干扰环境的模拟,介绍了影响系统的主要海洋信道因素传播损失计算方法以及海洋环境噪声模拟,使仿真系统更贴合与实际复杂的海洋环境,提高仿真结果可靠性;接收信号模块根据器材/目标与声纳之间的信道结构,生成声纳端对器材/目标的接收信号;信号处理模块从声纳探测的方位历程图角度和对接收信号的时频分析角度分析了多种对抗器材对敌方鱼雷干扰效果和对我方声纳探测的影响。最后,基于三代机平台大量TMS320C6678多核处理器构成的并行计算系统使模块仿真程序并行实现,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从而达到对系统进行实时模拟仿真的要求,配合PC机仿真推演导调中心,提高人机交互性。水声对抗器材性能仿真系统不同于其他通用水声仿真模拟系统,侧重点在于对抗场景下能够分析本方声纳设备受到己方对抗器材影响情况,从而为准确评价水声对抗器材性能、对抗器材工作参数、对抗器材策略提供参考和信号级支持。

肖双爱,吴浩,王积鹏,李钦富[9](2017)在《基于多层次建模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效能评估为应用目的,研究开展系统效能评估的仿真试验环境构建以及层次化评估模型构建。针对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多层次效能评估的需求,本文提出了综合仿真想定层次化描述、装备系统多粒度建模方法以及层次化评估建模技术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效能评估框架体系,并依此设计思路和方法实现了相应的仿真系统,可以对不同级别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进行效能评估。

肖双爱,吴浩,王积鹏,李钦富[10](2016)在《面向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的仿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效能评估为应用目的,构建开发支持系统效能评估的仿真试验环境。文章首先对电子信息系统组件化/参数化建模技术和多分辨率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接着研究了基于软总线的仿真集成技术,提出了基于软总线仿真平台的仿真系统构建方法;最后进行了仿真实现,搭建了一个支持体系级/系统级/装备级效能评估的仿真系统。目前这种设计思路和方法已在某项目中得到了实践和应用。

二、通信对抗系统仿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信对抗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雷达对抗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作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ZeroMQ的分布式仿真方案
    2.1 雷达对抗仿真概述
        2.1.1 雷达对抗
        2.1.2 雷达对抗仿真功能需求
    2.2 分布式仿真系统框架
        2.2.1 ZeroMQ消息传输技术
        2.2.2 分布式消息架构设计
        2.2.3 仿真时间管理设计
    2.3 仿真管理平台模型设计及实现
        2.3.1 平台结构及功能实现
        2.3.2 软件接口设计
        2.3.3 交互界面设计
    2.4 动态场景管理平台设计及实现
        2.4.1 软件功能概述
        2.4.2 坐标系转换模块
        2.4.3 信息传输模块
        2.4.4 通信接口及交互界面设计
    2.5 仿真分系统平台设计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雷达对抗装备仿真系统建模
    3.1 雷达系统仿真建模
        3.1.1 分布式仿真中雷达仿真方法
        3.1.2 单周期仿真任务计算
        3.1.3 天线方向图模块
        3.1.4 功率计算模块
        3.1.5 信号处理模块
        3.1.6 目标检测模块
        3.1.7 雷达系统仿真测试
    3.2 侦察系统仿真建模
        3.2.1 侦察仿真系统概述
        3.2.2 参数测量模块
        3.2.3 信号分选识别模块
    3.3 干扰系统仿真建模
        3.3.1 干扰仿真系统概述
        3.3.2 噪声遮蔽干扰
        3.3.3 距离多假目标干扰
        3.3.4 同步拖引干扰
        3.3.5 切片脉冲叠加干扰
        3.3.6 角度波门挖空干扰
    3.4 对抗系统仿真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布式雷达对抗系统仿真测试
    4.1 雷达对抗仿真场景想定
        4.1.2 支援式干扰仿真场景想定
        4.1.3 自卫式干扰仿真场景想定
    4.2 分布式仿真系统结构
    4.3 分布式仿真成员信息交互
    4.4 分布式仿真测试结果及分析
        4.4.1 支援式干扰场景仿真测试
        4.4.2 自卫式干扰场景仿真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地空数据链的电磁干扰响应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2.1 地空数据链
        1.2.2 通信干扰技术
        1.2.3 认知通信对抗技术
        1.2.4 研究内容
    1.3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Link11地空数据链及电磁干扰
    2.1 Link11地空数据链简介
        2.1.1 基本概念
        2.1.2 系统组成
        2.1.3 基本特性
        2.1.4 工作原理
    2.2 电磁干扰
        2.2.1 电磁干扰类型
        2.2.2 几种常见干扰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Link11地空数据链的电磁干扰响应建模
    3.1 Link11通信模型
        3.1.1 Link11信号特点
        3.1.2 Link11数字信号处理流程
        3.1.3 干扰响应模型框架
        3.1.4 不同干扰信号模型
    3.2 本章小结
第4章 Link11地空数据链的电磁干扰响应仿真分析
    4.1 Link11的Matlab建模
        4.1.1 干扰响应仿真原理及步骤
        4.1.2 高斯白噪声条件下仿真分析
    4.2 不同干扰响应的仿真分析
        4.2.1 噪声调频干扰响应的仿真分析
        4.2.2 线性调频干扰响应的仿真分析
        4.2.3 噪声干扰响应仿真分析
        4.2.4 扫频干扰响应仿真分析
        4.2.5 卷积调制干扰响应仿真分析
        4.2.6 不同干扰响应结果对比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SystemVue的卫星电子对抗系统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历史与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卫星电子对抗场景系统基础
    2.1 卫星电子对抗场景及链路建模原理
        2.1.1 卫星通信系统
        2.1.2 卫星侦察链路
    2.2 卫星下行链路干扰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信信号参数估计及调制样式识别算法
    3.1 数字调制信号及其基本特征
        3.1.1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
        3.1.2 M进制相移键控(MPSK)
        3.1.3 十六进制正交幅度调制(16QAM)
    3.2 信号瞬时特征提取方法
    3.3 通信信号调制样式识别方法
    3.4 通信信号参数估计方法
        3.4.1 载频估计方法
        3.4.2 带宽估计方法
    3.5 仿真分析
        3.5.1 调制样式识别仿真
        3.5.2 载频估计仿真
        3.5.3 带宽估计仿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仿真平台简介
        4.1.1 软件使用
        4.1.2 模型构建方法
    4.2 系统的模型化实现
        4.2.1 通信系统发射站
        4.2.2 通信系统接收站
        4.2.3 卫星射频转发器
        4.2.4 卫星侦察系统
    4.3 仿真系统可视化软件
        4.3.1 可视化软件开发环境
        4.3.2 SystemVueNET动态链接库
        4.3.3 软件运行流程及使用方法
    4.4 电子对抗场景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被动声纳实景仿真的水声对抗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实景仿真系统程序框架
    1.4 本文内容安排概述
第2章 作战态势下被动声纳性能仿真
    2.1 海洋环境
        2.1.1 海洋声场
        2.1.2 海洋噪声
    2.2 鱼雷辐射噪声
    2.3 对抗器材模块
        2.3.1 干扰器
        2.3.2 声诱饵
    2.4 被动声纳信号处理模块
        2.4.1 波束形成
        2.4.2 LOFAR谱分析
        2.4.3 DEMON谱分析
    2.5 对抗过程被动声纳响应分析
        2.5.1 对抗场景设置
        2.5.2 投放对抗器材被动声纳响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声对抗性能优化及战术策略效能评估
    3.1 抗干扰性能优化
        3.1.1 自适应波束形成
        3.1.2 零点约束抗干扰
        3.1.3 阻塞阵抗干扰
    3.2 战术策略优化
        3.2.1 使用水声对抗器材抵抗鱼雷
        3.2.2 对抗器材对鱼雷防御的影响因素
        3.2.3 水声对抗战术策略优化
    3.3 优化前后性能对比
        3.3.1 正横态势
        3.3.2 迎击态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声对抗被动声纳基于硬件平台上的实现
    4.1 硬件平台简介
    4.2 仿真系统并行开发设计实现
        4.2.1 系统数据交互设计
        4.2.2 系统并行化任务分配
    4.3 仿真系统联机调试结果验证
        4.3.1 单模块调试验证
        4.3.2 导调参数发布
        4.3.3 信号处理验证
        4.3.4 抗干扰优化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智能体的战场通信对抗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基于智能体的战场通信对抗理论基础
    2.1 通信对抗
    2.2 博弈理论
        2.2.1 基本要素
        2.2.2 博弈类型
    2.3 包以德循环理论
    2.4 多智能体理论基础
    2.5 仿真平台及其建模流程
        2.5.1 仿真软件平台分析
        2.5.2 模型介绍
        2.5.3 建模与仿真过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博弈策略的规则建模技术
    3.1 问题分析
    3.2 红方建模
    3.3 蓝方建模
    3.4 站点建模
    3.5 博弈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智能体博弈的战场通信对抗策略设计
    4.1 基本博弈策略设计思路
    4.2 蓝方策略设计
        4.2.1 蓝色通信方躲避策略
        4.2.2 蓝色通信方随机游走及定点策略
    4.3 红方个体价值最大化及协同策略设计
        4.3.1 基于包以德循环的四象限攻击策略
        4.3.2 协同算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真验证及分析
    5.1 仿真场景建立
        5.1.1 场景建立
        5.1.2 主要的类
    5.2 输入博弈双方
        5.2.1 定义通信方智能体行为
        5.2.2 定义攻击方智能体行为
    5.3 仿真评价体系
    5.4 仿真结果图及仿真结果
        5.4.1 蓝方选择躲避策略的仿真结果
        5.4.2 蓝方选择随机游走策略的仿真结果
        5.4.3 蓝方选择静止策略的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武器装备体系建模与描述方法研究
        1.2.2 复杂网络与异质网络研究
        1.2.3 武器装备体系能力/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1.2.4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研究
        1.2.5 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研究框架
    2.1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的基本概念
        2.1.1 武器装备体系
        2.1.2 武器装备体系建模与描述
        2.1.3 武器装备体系评估
    2.2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问题分析
        2.2.1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的概念与内涵
        2.2.2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度量方式分析
        2.2.3 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问题剖析
    2.3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设计
        2.3.1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理论方法
        2.3.2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建模方法
    3.1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建模与描述
        3.1.1 异质网络模型
        3.1.2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描述模型
    3.2 武器装备体系网络节点建模
    3.3 武器装备体系网络交互关系建模
        3.3.1 目标侦察交互关系建模
        3.3.2 信息传输交互关系建模
        3.3.3 命令下达交互关系建模
        3.3.4 目标打击交互关系建模
    3.4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动态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作战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静态评估
    4.1 任务分解与装备映射分析
        4.1.1 任务约束结构分析与任务分解
        4.1.2 任务与能力的映射分析及能力需求描述
        4.1.3 能力和装备的映射分析与建模
    4.2 面向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模型
        4.2.1 基于作战环的武器装备体系任务满足度评估
        4.2.2 面向任务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任务满足度评估
        4.2.3 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
    4.3 面向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求解算法
        4.3.1 基于作战环的元任务满足度的求解算法
        4.3.2 面向任务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任务满足度评估算法
        4.3.3 面向任务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贡献率评估算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作战过程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动态评估
    5.1 基于异质网络的多Agent对抗仿真模型
        5.1.1 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框架
        5.1.2 武器装备实体的能力模型分析
        5.1.3 武器装备实体的行为建模分析
    5.2 面向过程的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研究
        5.2.1 作战活动方案筹划
        5.2.2 装备作战过程分析
        5.2.3 武器装备体系仿真实现方法
    5.3 基于云模型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
        5.3.1 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指标分析
        5.3.2 基于云模型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
        5.3.3 基于云模型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综合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用研究
    6.1 作战想定
        6.1.1 背景想定
        6.1.2 装备体系描述
        6.1.3 作战想定描述
    6.2 面向海上联合作战场景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
        6.2.1 任务描述和任务分解
        6.2.2 武器装备体系的任务满足度评估
        6.2.3 武器装备体系的能力贡献率评估
    6.3 面向海上联合作战过程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
        6.3.1 想定补充与规则分析
        6.3.2 基于动态对抗仿真模型的武器装备体系效能指标分析
        6.3.3 武器装备体系效能贡献率评估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体系对抗仿真中形成的作战环
附录 B 体系对抗仿真产生的效能指标

(7)武器系统仿真技术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武器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1 武器系统仿真设备的发展
    1.2 仿真建模技术的发展
    1.3 仿真工具的发展
    1.4 仿真置信度评估技术的发展
    1.5 武器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
2 复杂环境作战的建模与仿真
    2.1 复杂作战环境仿真的概念与内涵
    2.2 复杂环境作战仿真的需求分析
    2.3 复杂环境作战仿真的难点与挑战
    2.4 复杂作战环境举例
    2.5 复杂环境的作战与仿真展望
3 人机协同作战的建模与仿真
    3.1 人机协同作战仿真的概念与内涵
    3.2 人机协同作战仿真的需求分析
    3.3 人机协同作战仿真的难点与挑战
    3.4 人机协同仿真应用举例
    3.5 人机协同建模与仿真展望
4 信息空间的建模与仿真
    4.1 信息空间仿真的概念与内涵
    4.2 信息空间建模与仿真的需求分析
    4.3 信息空间建模与仿真的难点与挑战
    4.4 信息空间建模与仿真展望
5 智能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5.1 智能作战仿真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5.2 智能作战仿真系统的需求分析
    5.3 智能作战仿真系统的难点与挑战
    5.4 智能作战仿真系统应用举例
6 作战训练中的仿真技术应用
    6.1 作战训练中仿真技术应用的概念与内涵
    6.2 作战训练中仿真技术应用的需求分析
    6.3 作战训练中仿真技术应用的难点与挑战
    6.4 作战训练中的仿真技术应用举例
    6.5 作战训练中的仿真技术展望
7 结论

(8)水声对抗器材性能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课题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工作安排
第2章 水声对抗器材性能仿真系统模型
    2.1 水声信号处理仿真模型
    2.2 水声对抗器材性能仿真系统模型
    2.3 系统开发的硬件环境
    2.4 系统开发的软件环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声对抗器材仿真技术研究
    3.1 声诱饵信号模拟
        3.1.1 被动式声诱饵信号模拟
        3.1.2 主动式声诱饵信号模拟
    3.2 干扰器信号模拟
        3.2.1 阻塞式干扰器信号模拟
        3.2.2 瞄准式干扰器信号模拟
        3.2.3 扫频式干扰器信号模拟
        3.2.4 爆炸式干扰器信号模拟
        3.2.5 自适应式干扰器信号模拟
    3.3 海洋信道影响模拟
        3.3.1 传播损失
        3.3.2 混响信号生成
    3.4 目标信号模拟
        3.4.1 被动目标信号模拟
        3.4.2 主动目标回波信号模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声对抗器材性能分析
    4.1 常规信号处理算法
        4.1.1 常规波束形成技术
        4.1.2 LOFAR谱分析方法
        4.1.3 DEMON谱分析方法
    4.2 对抗器材对敌方鱼雷主动探测性能分析
        4.2.1 主动式声诱饵对抗鱼雷主动探测性能分析
        4.2.2 阻塞式干扰器对抗鱼雷主动探测性能分析
        4.2.3 爆炸式干扰器对抗鱼雷主动探测性能分析
    4.3 对抗器材对敌方鱼雷被动探测性能分析
    4.4 对抗器材对我方声纳探测性能影响分析
        4.4.1 被动式声诱饵对我方声纳被动探测性能影响分析
        4.4.2 阻塞式干扰器对我方声纳被动探测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第三代水声装备信号处理机系统集成与联机测试
    5.1 第三代水声装备信号处理机简介
    5.2 系统资源配置
    5.3 系统模块化程序并行实现
        5.3.1 系统框架设计
        5.3.2 系统通信设计
    5.4 导调系统剧情导演及参数发布
    5.5 系统仿真准确性联机测试
        5.5.1 敌方鱼雷观察角度验证系统准确性
        5.5.2 我方声纳观察角度验证系统准确性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多层次建模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多层次建模技术研究
    1.1 仿真建模研究
    1.2 评估建模研究
        1.2.1 层次化评估模型结构
        1.2.2 模型算法研究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架构
    2.2 运行使用
    2.3 应用案例
4 结语

(10)面向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的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建模研究
    2.1 电子信息系统组件化/参数化建模技术
    2.2 电子信息系统多分辨率建模仿真方法
3 仿真系统集成
    3.1 基于软总线的仿真集成技术
    3.2 仿真系统设计
4 仿真系统实现
5 结束语

四、通信对抗系统仿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ZeroMQ的分布式雷达对抗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D]. 任思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地空数据链的电磁干扰响应分析方法[D]. 党志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3]基于SystemVue的卫星电子对抗系统仿真研究[D]. 伊行健.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基于被动声纳实景仿真的水声对抗性能优化[D]. 曲泓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5]基于智能体的战场通信对抗仿真研究[D]. 王晓宇.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7)
  • [6]基于异质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方法研究[D]. 赵丹玲.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7]武器系统仿真技术发展综述[J]. 闫杰,符文星,张凯,陈康,常晓飞,张通,付斌,吴思捷. 系统仿真学报, 2019(09)
  • [8]水声对抗器材性能仿真研究[D]. 王圣炜.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8)
  • [9]基于多层次建模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研究[J]. 肖双爱,吴浩,王积鹏,李钦富.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7(03)
  • [10]面向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的仿真技术研究[J]. 肖双爱,吴浩,王积鹏,李钦富. 电子世界, 2016(14)

标签:;  ;  ;  ;  ;  

通信对抗系统仿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