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中生代构造活动与岩浆作用

长江下游中生代构造活动与岩浆作用

一、长江下游地区中生代构造活动与岩浆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钱琳[1](2021)在《宁芜和溧阳火山盆地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和伴随的大量火山岩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但是这些花岗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至今仍然不清晰。本论文选择长江中下游地区研究程度低的宁芜和溧阳盆地的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系统地开展了岩石学、锆石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地质年代学结果表明,宁芜和溧阳盆地花岗岩类岩石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7.1±3.2~130.2±2.1Ma和125.2±3.4~130.1±1.9Ma,为长江中下游晚中生代第二阶段岩浆活动产物。此外,元古代继承锆石的发现提供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元古代基底的信息。2.宁芜地区花岗岩类主要由钾长花岗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以及花岗斑岩组成,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这些花岗岩体具有较高的K2O/Na2O比值(1.90~2.71 wt.%)以及变化较大的Mg#值(20.9~80.4),并具有富集Rb、U、Th、K元素和亏损Ba、Nb、P、Eu、Ti元素的特征,且表现出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特征。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宁芜花岗岩为壳幔混合的产物,并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综合分析表明宁芜地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可能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下的岩石圈减薄伸展时期。3.溧阳地区花岗岩类主要由花岗闪长斑岩、正长斑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溧阳花岗岩类(Si O2=70.8~77.1wt.%)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又进一步分为S型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和A型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正长斑岩)。它们表现出负的全岩εNd(t)值(-9.79~-6.2)和锆石εHf(t)值(-17.6~-3.1),以及高放射性Pb同位素特征。地球化学资料综合解释表明,溧阳花岗岩类具有不同的成因:花岗闪长斑岩主要来源于古-中元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正长斑岩主要起源于下地壳浅部(<30 km)同时代交代富集地幔形成的中酸性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钾长石花岗岩可能是幔源岩浆与古-中元古代地壳混合的产物。综合判别分析表明,溧阳花岗质岩石形成于低氧逸度条件下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回撤和岩石圈强烈伸展背景。

施珂[2](2021)在《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是我国东部地区一次重要的岩浆作用,其与金、铜等矿床的成因联系更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金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既可以作为贵重首饰同时也具备货币属性,如今更是广泛运用在航空、医疗及电子科技等众多领域,但近年来我国的金储备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加大金矿床的勘探力度及对金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研究极为重要。铜陵矿集区、皖北蚌埠地区和皖东滁州-马厂地区是安徽省内重要的金、铜资源地,多年来也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地区。区内燕山期岩浆岩也极为发育,但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铜矿床的成因联系仍有诸多争议。特别是区内近年来发现的一系列新矿床,其与燕山期岩浆岩的关系尚未明确,仍需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本次工作重点选择上述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铜金矿床,如铜陵矿集区杨冲里金矿、胡村南铜钼矿、蚌埠地区江山金矿及滁州-马厂地区大庙山金矿等作为典型矿床,开展相关的成岩-成矿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拟解决成岩成矿的时空关系、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区域矿床成因等主要问题。杨冲里金矿的研究表明,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该矿床与舒家店斑岩型铜矿为同一成矿系统,不同的成矿组合与成矿流体的成分比例改变有关,浅部可能还存在一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事件。胡村南铜钼矿的研究表明,成矿与区内的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有关,成岩成矿时代基本一致,岩浆岩具有俯冲洋壳埃达克质岩的属性,斑岩阶段与矽卡岩阶段的成矿物质基本一致,但略有不同,矽卡岩阶段的地层物质参与更多,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江山金矿的研究表明,成岩成矿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晚期,与该地区中生代第三次岩浆活动对应,Sr、Y等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指示了其具有壳源属性,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岩浆具有高氧逸度的特点,有利于金矿成矿,围岩为古老的变质基底,也具有较高的Au元素丰度,硫化物的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原位的S同位素也指示了岩浆与地层的共同作用是区内金矿的主要成因,复杂的破碎带构造提供了与区内其他金矿不同的储矿空间,形成了独特的矿体形态。大庙山的研究表明,区内的岩浆岩形成于130Ma左右,过去因为岩体的规模较小,常常忽略与成矿的关系,前人多认为该矿床为似卡林型。但锆石的微量元素显示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有利金成矿,硫化物的原位S同位素指示了一个多元成矿的特征,说明了地层与岩浆均参与了金的成矿,硫化物的微区地球化学特征则表明,岩浆在成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区域成岩-成矿的研究工作,结合前人研究工作总结了三个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铜成矿的关系及区域矿床成因。认为三个地区燕山期的岩浆岩具有从南向北呈现逐渐年轻的趋势,均为高氧逸度的埃达克质岩,区内的Au、Cu多金属矿床均主要与这些燕山期的埃达克质岩有关。三个地区的岩浆源区略有差异,铜陵矿集区和滁州-马厂地区起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铜陵的燕山期岩浆岩特别是辉石闪长岩具有较多的幔源物质,滁州-马厂地区的燕山期岩浆岩混染了较多的壳源物质,其原因可能与铜陵矿集发育的深大断裂有关,蚌埠地区则起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同时,由于基底属性的差异导致了三个地区不同的成矿类型和赋矿层位,蚌埠地区的基底在形成时有一定的幔源物质加入,基底Au的元素丰度较高(地壳平均值的5倍),其基底围岩在成矿过程中也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因此该地区的金矿多发育在太古代的变质基底中,成矿类型主要为受构造控制的造山型(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铜陵矿集区和滁州-马厂地区的基底主要为壳源物质,具有幔源物质的岩浆为区内的Au、Cu矿床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和成矿反应的必要热能,因此矿体多发育在地球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碳酸盐岩地层当中,成矿类型多为斑岩-矽卡岩型和岩浆热液型矿床。

袁远[3](2020)在《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闽西南地区是东南沿海乃至华南最具经济意义的铁、铜成矿带之一,带内已发现120余个铁多金属矿床,尤以马坑式矽卡岩型铁钼多金属矿最为典型。铁钼多金属矿化与集中出露于该区永定—德化一带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针对该阶段花岗岩类的研究程度仍比较低,致使该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成因机制及其与铁钼多金属成矿的耦合关系还存在争议。据此,本文选取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相关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十二排、大排与永福复式岩体,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矿物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详细分析了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全面阐明了它们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及演化机制,精确厘定了岩浆侵位时代;查明了典型铁钼矿床地质特征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事件的成因联系以及构造背景。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揭示了本文研究岩体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42~128Ma。通过对比分析区内已报道的同时期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岩石学资料,新提出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存在一条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时限为早白垩世早期(145~125Ma)。2.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显示高硅富钾,普遍贫钙、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组成上,它们均不同程度富集K、Rb、Th、U、Y和REE,显着亏损P、Ti、Sr、Ba、Nb、Ta等元素,具有中等至强负Eu异常和平缓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研究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体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3.Sr-Nd-Hf同位素特征表明,相关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很可能是由古元古代(麻源群)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岩浆发生混合,随后进一步通过较高程度分异结晶形成的。幔源岩浆不仅直接参与了成岩过程,并且地幔物质贡献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大,反映了深部趋于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4.典型矿床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主要形成于145~130Ma,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具有紧密时空关联。S-Pb-O-Re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流体与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与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类相似的壳源岩浆。通过综合对比,本文认为闽西南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侵入及相关的矽卡岩—斑岩型铁钼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引发的弧后伸展背景。5.通过对比分析前人对该区成矿系列的相关认识,本文将闽西南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重新厘定为“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钼、铅锌、铜成矿系列”,并进一步提出了铁钼多金属矿床的主攻类型及找矿方向。

李维东[4](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黎乙希[5](2020)在《下扬子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东部下扬子地区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记录着该地区的深部地质过程,对理解该处的构造–岩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岩石以花岗岩类为主,包括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和石英二长玢岩这几种岩性。滁州地区除发育与Cu-Au矿化相关的早白垩世埃达克质岩外,还出露铜井山闪长岩。它们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6~120 Ma,并在129 Ma左右达到峰值。通过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上述的张八岭隆起带中酸性岩可划分为两类:低镁中酸性岩,具有更加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低的Mg#值(<50);高镁中酸性岩,具有富集程度较弱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高的Mg#值(>50)。这些中酸性岩均具有较高Al2O3和Sr含量以及较高的Sr/Y、(La/Yb)N和(Dy/Yb)N比值,而Y和Yb含量较低,显示埃达克岩的特征。此外,它们具有较低的87Sr/86Sr(t)初始值和负的εNd(t)和εHf(t)值以及相对低的全岩Pb同位素组成,与同期的大别造山带高Sr/Y花岗岩的特征相似。综合它们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低镁中酸性岩是由原位加厚下地壳高压无水熔融形成的,而加厚的原因可能与该地区三叠纪大陆俯冲和碰撞有关。高镁中酸性岩则来自于拆沉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了反应。放射成因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中酸性岩来源于扬子板块下地壳,而源区有重熔的新元古代–古元古代陆壳物质的加入。铜井山闪长岩具有高钾特征,具有高的Mg#和Mg O含量,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不具有明显Eu负异常,富集LILEs而亏损HFSEs,具有较高的Sr/Y值及(La/Yb)N值但Y和Yb含量较高,推测是由被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镁铁质岩浆和加厚的或拆沉的榴辉岩相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长英质岩浆发生岩浆混合作用后形成的。通过磷灰石原位主量及微量元素分析可知,张八岭隆起带中酸性岩形成过程中有含Cl热液相的出熔,具有相对较低的挥发份含量。另外,计算结果表明张八岭隆起带中酸性岩和铜井山闪长岩的成岩温度相对较低(<800℃),并具有较低的氧逸度,均表现出不利于Cu-Au成矿的特征。对比长江中下游北外带和沿江带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提出的构造–岩浆演化模型为:郯庐断裂导致了张八岭隆起带底部加厚的岩石圈山根的拆沉,而拆沉的下地壳熔融产生了高镁中酸性岩,随后这岩浆上升侵位导致研究区原位隆起的形成,而俯冲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崎板块)后撤时,晚中生代岩浆岩形成于强烈扩张的环境,导致这些早白垩世岩体均具有弧后岩浆作用的特征。

张哲坤[6](2020)在《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文中提出东亚大陆濒临西太平洋,至少从早侏罗世开始大地构造演化受到来自西太平洋板块(古太平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俯冲叠加作用的影响。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对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如华北克拉通破坏、燕山运动、华南大陆再造过程、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和大规模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于古太平洋俯冲的详细过程,以及与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等重大科学问题,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和不足。本文选择中国东部典型的构造带及岩浆岩为对象,开展详细的构造变形及岩浆岩分布研究,试图通过中国东部构造-岩浆耦合特征,揭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历史以及对东亚大陆的影响。东北亚地区广泛发育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岩浆活动及增生杂岩带,是研究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细节过程的绝佳位置。本文通过对华北北缘、山东半岛、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地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及斑岩型-矽卡岩型矿床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统计梳理发现:侏罗纪的岩浆岩和矿床分布近似呈NNW向展布,并且显示从早侏罗世到晚侏罗世由NE向SW迁移的特征,指示侏罗纪古太平洋向SW方向俯冲;白垩纪岩浆岩和矿床分布近似呈NE向,并且显示从NW向SE迁移,指示古太平洋板块白垩纪向NW方向俯冲并向SE方向后撤。我们认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转向可能发生在晚侏罗世,由SW转为NW。另外,我们发现:早侏罗世郯庐断裂带局部复活,朝鲜半岛湖南剪切带发生强烈的右行韧性剪切活动,日本船津剪切带也发生强烈的右行韧性剪切;而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带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运动,湖南剪切带和船津剪切带发生强烈的左行脆性剪切活动,同样指示了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SW方向俯冲而早白垩世俯冲方向转为NW向。华北克拉通南缘秦岭-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发生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伴随着广泛的岩浆活动与Mo?Cu?Au成矿作用。早中侏罗世(190?160 Ma)南秦岭大巴山向SW发生逆冲推覆形成弧形构造带,该时期大别-苏鲁造山带也发生显着的抬升剥蚀。值得注意的是,晚三叠世华北克拉通与华南板块碰撞拼合完成并转为碰后伸展,以广泛发育A型花岗岩、环斑花岗岩、煌斑岩为主要特征。因此,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早中侏罗世的陆内造山活动应该与古太平洋板块向SW俯冲远程效应密切相关。从160 Ma开始,秦岭-大别造山带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以及斑岩型-矽卡岩型Mo?Cu?Au矿床,岩浆岩显示了高的氧逸度特征。此外,山阳-柞水地区出露一系列与斑岩铜矿相关的高镁埃达克岩,地球化学指标显示高镁埃达克岩来源于古太平洋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因此,我们认为160Ma可能为转折点,标志着秦岭-大别构造体制由挤压开始转为伸展,这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由SW转为NW向密切相关。燕山运动的提出至今近一个世纪,关于其时空范围和动力学背景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大的争议。本文通过详细的构造分析和模拟实验,提出燕山运动是晚中生代环华北克拉通周缘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构造行迹应该与缝合带的展布方向基本一致,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WE向或NE向。该时期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燕山构造带发生广泛的向南或向北的逆冲构造并伴随着右行走滑活动,秦岭-大别造山带也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断裂和逆冲构造,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发生显着的左行走滑活动,太行山构造带发生显着的挤压抬升。我们认为这与古太平洋板块向NW方向俯冲挤压促使华北克拉通向欧亚大陆内部楔进,沿着克拉通边缘和构造薄弱带发生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这个认识得到了沙盘模拟实验的很好验证。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机制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认识,但目前基本形成共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这个过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板片俯冲到底有什么物质贡献一直都不是很清楚。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华北北缘云蒙山岩体、房山岩体具有非常高的氧逸度特征,统计发现高氧逸度岩浆在华北非常广泛。研究表明,高氧逸度特征既不是来源于基底岩石,也不是通过岩浆演化过程逐渐累积,而是氧化性物质输入导致。至少从早侏罗世开始华北克拉通就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经历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大量的板片释放的流体和熔体进入地幔楔并交代地幔楔,使其逐渐发生氧化,在此过程地幔楔的强度逐渐降低,是克拉通破坏的前奏。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发生重要的岩石圈减薄,大量的氧化的镁铁质岩浆底侵与长英质岩浆混合可能是高氧逸度岩浆形成的主要途径。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古太平洋俯冲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容易被混淆,本文提出了一个模型来简要阐述三者之间的联系。燕山运动主要以中晚侏罗世(170?165 Ma)和早白垩世(140?135 Ma)两期挤压幕为主要特征,所以该时期古太平洋以向西方向俯冲为主要运动方向;而135 Ma之后,华北克拉通发生岩石圈减薄和破坏,以强烈的伸展变形和广泛的岩浆活动为主要特征,对应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板片后撤的过程。因此,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均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只是分别对应了在不同的俯冲时期并具有不同的俯冲方向和角度。房山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一个同心环状岩体。研究表明它是一个多批次岩浆脉动增量生长的岩体。岩体主要由四个侵入单元组成并包含丰富的镁铁质包体。通过详细的锆石U-Pb定年表明,岩体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活动在132.5?128.7 Ma之间。岩浆从深部岩浆房抽提并快速上升在10?16 km浅部地壳就位。锆石的微量元素、Hf同位素组成表明四个侵入单元和镁铁质包体的特征显着不同,指示它们分别来源不同的岩浆批次。这些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水平,是通过镁铁质岩浆及分异的残余熔体以及部分熔融的地壳熔体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基于锆石CL图像,我们发现镁铁质包体中出现4类锆石,包括类型1(深源晶和自结晶)、类型2(捕获晶)、类型3(核-边结构)、类型4(重结晶),它们记录镁铁质岩浆的整个演化历史。部分类型1锆石并不是形成于侵位水平,而是形成于深部岩浆房,被侵位的岩浆裹挟上来的。大部分的类型2锆石是镁铁质岩浆穿过浅部岩浆房从粗粒二长岩中捕获的。类型3锆石显示核-边结构,指示捕获的锆石在镁铁质岩浆继续生长的过程。类型4锆石呈现了分区结构或补丁状结构,显示类型1锆石与熔体相互作用,富Th-REE-P的锆石逐渐被替代形成富Hf的锆石和磷钇矿等,暗示了镁铁质岩浆与长英质岩浆混合过程。本文展示了锆石成分和形貌研究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工具来揭示复杂的岩浆演化系统。

田自强[7](2020)在《长江中下游九连山复背斜周边地区成矿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床的保存及演化是成矿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形成后也会受到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变最初的形态和组分,影响到矿床的最终赋存状态。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成矿带之一,国内外学者在该地区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该地区基于成矿岩体的精确低温年代学研究明显较少。本次工作为了获得成矿岩体形成后的隆升剥蚀历史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对九连山复背斜周边铜陵-宣城地区12个晚中生代时期侵入的岩体进行了锆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同时对姚村岩体及其中发育的岩脉开展了锆石LA-ICP MS锆石定年。姚村岩体石英二长闪长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侵位时间为140.2±1.4Ma左右,该岩体中发育的斑状花岗岩岩脉侵位时间为125.7±1.3Ma左右。锆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结果显示,铜陵-宣城地区成矿岩体的定年结果与其侵位时间呈正相关性。根据12个成矿岩体侵位时间的差别,可以将锆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结果分为两部分:早期岩体的锆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别为111.0~153.7Ma和89.4~123.1Ma,晚期岩体的年龄主要为71.3~119.9Ma和66.9~96.7Ma。结合锆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模拟了这些岩体的低温热历史,揭示了铜陵-宣城地区在晚中生代经历了三个快速冷却阶段:早白垩世初(约140-132 Ma),早白垩世中期(约120 Ma左右)和早白垩世末(约100 Ma左右)。早白垩世初,下扬子地区经历了从挤压向伸展的构造体制转换。早白垩世中期的冷却作用发生在以大规模断陷盆地和侵入体的发育为特征的区域伸展构造机制中。早白垩世末期的快速冷却与太平洋板块再次低角度向NNW俯冲有关,导致了中国东部大规模的下、上白垩统之间的区域性不整合和盆地反转。

李旋旋[8](2020)在《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对其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规模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公认的理论研究成果。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的构造、岩浆和成矿作用形成了多个断垄区和断凹区,发育有玢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铁金多金属矿床。庐枞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凹区,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郯庐断裂带的南段,具有丰富的金属矿产如玢岩型铁矿床、热液脉型铜铅锌矿床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如明矾石矿床等,其中,位于盆地西北部最大的矾山明矾石矿床构成了该盆地内典型的酸性蚀变岩帽,该巨型酸性蚀变岩帽的成因及其与盆地内金属矿床之间的关系亟待进行研究解决。因此,本文主要选取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测试工作,综合运用蚀变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原位高精度微区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开展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成因及找矿指示研究。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主要由砖桥组火山岩蚀变而成,通过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从大矾山明矾石矿区向西南和南部砖桥镇附近蚀变具有水平分带特征,依次发育硅化、黄铁矿化、高级泥化、泥化蚀变,其中,硅化主要以多孔状和块状石英为主,多孔状石英分布在大矾山矿区,块状石英主要分布在牛头山地区;黄铁矿化以含铁矿物为主,如黄铁矿、赤铁矿、针铁矿等,在大矾山矿区分布较广;高级泥化蚀变主要以明矾石、石英、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珍珠陶土等矿物为主,亦分布在大矾山矿区;泥化蚀变以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伊利石、黄钾铁矾的矿物组合为特征,主要在远离大矾山矿区的东南地区较为发育。基于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观察,该区形成酸性蚀变岩帽的流体可分为热液早阶段、热液晚阶段及表生期三个阶段,明矾石在每个期次或阶段均有存在。热液早阶段产于安山岩中的IA1型明矾石和产于凝灰岩中浸染状IA2型明矾石广泛分布在大矾山明矾石矿区的地表及深部,是流体交代围岩中长英质矿物的产物;热液晚阶段充填在开放空间的ⅠB型明矾石分布在大矾山矿区;而表生期由氧化作用形成的Ⅱ型明矾石在地表零散广泛分布。根据明矾石矿物含量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将酸性蚀变岩帽中的蚀变岩分为硅质蚀变岩、明矾石蚀变岩、粘土蚀变岩三种,分别对应牛头山地区和大矾山矿区的硅化、大矾山矿区的高级泥化、外围的泥化蚀变。三种岩性中元素含量变化特征逐渐不明显,代表了水岩反应程度逐渐减弱,流体的酸性逐渐被围岩中和。对明矾石和黄铁矿开展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热液明矾石主要形成于180~220℃的岩浆热液环境下,流体主要来自于混有少量大气水的岩浆水。IA型明矾石40Ar-39Ar定年厘定了热液明矾石形成于131Ma,亦即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并在33Ma时(金红石原位LA-ICP MS U-Pb定年)有表生氧化作用的叠加。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形成于岩石圈减薄、伸展的构造背景下,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通过明矾石的电子探针分析和激光等离子质谱分析,热液期由早到晚明矾石中Na、Ca、Sr、Ba含量逐渐降低,表明围岩和温度均是影响因素,而温度起到关键作用。LREE、U含量的逐渐降低和p XRF分析中Cl含量的逐渐升高,表明在蚀变过程中流体虽相对富氯,但元素却逐渐亏损。结合不同热液阶段流体中元素含量逐渐减少的化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结果显示的蚀变流体即为原始流体的特征,表明形成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热液蚀变流体活动方式较为单一。由深部岩浆分异而来的热液流体在上升过程中发生SO2歧化反应,于浅部形成多孔状石英和明矾石,整个阶段流体从弱酸、高温经过强氧化性、强酸、温度降低到低温和中性环境的方向演化。蚀变过程中,较低的温度条件不利于金属元素溶解于络合物中,成矿物质于深部沉淀,潜在矿床位于酸性蚀变岩帽的底部。通过矿物组合、流体环境、硫同位素特征等方面的详细对比表明,庐枞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与盆地内的玢岩铁矿成矿系统无关。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与国内外典型的富矿酸性蚀变岩帽,如福建紫金山高硫型铜金矿床、菲律宾Lepanto高硫型矿床-Far Southeast斑岩矿床等,在大地构造背景、地质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流体特征等方面具有众多的相似性,表明庐枞盆地可能存在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与矾山酸性蚀变岩帽有关的岩浆岩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明矾石短波红外光谱1480nm峰值、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明矾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在空间上对热液蚀变中心或矿化方向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这些特征表明,金银矿化可能位于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深部,而铜矿化可能位于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东北部。对众多明矾石地球化学数据的详细分析和验证,Ca+Sr+Ba-Na/(Na+K)图解可以用来判断明矾石在酸性蚀变岩帽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如流体通道或水平区域位置),或酸性蚀变岩帽是否具有找矿潜力。结合庐枞盆地其他明矾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学特征,初步为在庐枞盆地的巴家滩-雾顶山-井边-磨盘山-石门庵、矾母山和钱铺一带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提供了方向。

吴扬名[9](2019)在《再循环地壳物质在华南中生代板内玄武岩中的地球化学记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玄武岩起源于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其地球化学特征是源区组成、熔融温压条件和演化过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相对于起源对流软流圈的正常洋中脊玄武岩(MORB),洋岛玄武岩(OIB)通常形成于热点或地幔柱,在元素-同位素组成上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了再循环地壳物质的贡献。然而,在大陆内部也广泛存在小规模的OIB型板内玄武岩,其岩浆成因和深部动力学背景备受争议,其中最核心的分歧在于岩浆源区中再循环地壳组分的识别和来源。华南内陆地区在中生代广泛发育多期次的小规模OIB型玄武岩浆作用,是识别再循环地壳组分和探讨其物质来源的理想场所。本论文选取了华南中侏罗世具有类似HIMU特征的安塘和宁远玄武岩以及晚白垩世吉安玄武岩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Pb-Hf-Os-Ca同位素分析;(二)橄榄石主、微量元素和氧同位素分析;(三)熔体包裹体主、微量元素和水含量与氢同位素分析。通过对这两期OIB型玄武岩的详细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我们厘定了其地幔源区特征和主要岩性组成,识别出三类再循环地壳组分,探讨了其可能的来源,为理解华南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和认识:(1)揭示了安塘OIB型玄武岩初始岩浆的富水特征(?2.65 wt%),很可能来源于地幔转换带中含有古老(>1.0 Ga)再循环洋壳的地幔储库。在安塘玄武岩中发现了异常富水的橄榄石熔体包裹体(水含量高达5.0 wt%)。然而,安塘玄武岩无论是全岩还是熔体包裹体,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相对亏损流体活动性元素,Nb-Ta正异常,在构造位置上远离同期的古太平洋俯冲带,因此不大可能来源于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地幔源区。同时,全岩和橄榄石具有明显低的CaO含量,表明其源区主要为榴辉岩或辉石岩。基于详细的矿物学观测与元素-同位素模拟计算显示,安塘玄武岩很可能来自于富水的地幔源区(0.16-0.21 wt%),由长期滞留在地幔转换带的古老(>1.0 Ga)再循环洋壳组分组成。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幔转换带物质上涌发生减压熔融作用可能是形成板内富水玄武岩的一种重要机制。(2)提出了具有低δ44/40Ca组成的宁远玄武岩来源于再循环碳酸盐化大洋岩石圈。与安塘玄武岩类似,宁远玄武岩同样具有类似HIMU的地球化学特征。但是宁远玄武岩具有明显高CaO含量和CaO/Al2O3比值,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表现出Sr正异常和Hf-Ti弱负异常。此外,宁远玄武岩低Sr同位素组成,δ44/40Ca与Sr/Pr和Sr/Nb呈负相关性的特征,指示一个古老碳酸盐化地幔源区。宁远玄武岩具有比安塘玄武岩更高的206Pb/204Pb和更低的207Pb/206Pb比值,δ44/40Ca与206Pb/204Pb呈负相关性,与207Pb/206Pb呈正相关性。这些综合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宁远玄武岩的地幔源区主要由古老再循环碳酸盐化大洋岩石圈组成。(3)揭示了晚白垩世(?90 Ma)吉安玄武岩的熔融源区存在同期俯冲的古太平洋板片组分。吉安玄武岩显示出典型的OIB型微量元素特征和类似于软流圈地幔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橄榄石斑晶总体上表现出低δ18O(低至3.9‰),熔体包裹体具有低水含量和δD值。部分全岩表现出正Sr-Eu异常,表明吉安玄武岩的熔融地幔源区至少包含两种组分:软流圈和脱水蚀变的辉长质洋壳组分。橄榄石的低δ18O特征以及全岩Os-Pb同位素组成反映了年轻(<300Ma)俯冲板片的参与,极有可能来自同期俯冲的古太平洋板片。进一步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脱水洋壳的部分熔融仅局限于被强烈减薄和撕裂的俯冲板片破裂面。我们认为古太平洋俯冲板片在后撤过程中发生撕裂并形成板片窗,来自撕裂板片的熔体与上涌的软流圈发生反应,形成了吉安玄武岩的富集地幔源区。软流圈与俯冲板片的相互作用可能是陆内OIB型玄武岩浆作用的重要动力学机制。(4)结合华南中生代的构造演化,我们认为侏罗纪和白垩纪发生在华南地区的板内玄武岩浆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存在一定的动力学联系。早-中侏罗世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陆缘俯冲,在华南内部形成了强烈的地幔角流,诱发了地幔转换带的物质被动上涌和熔融,形成了富水的板内玄武岩浆作用。晚白垩世期间,古太平洋俯冲板片发生回卷后撤,诱发了板片的撕裂甚至断离作用,俯冲板片-软流圈相互作用形成了贫水的富集地幔源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洋板片在不同俯冲阶段和俯冲方式对陆内小规模玄武岩浆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10](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二、长江下游地区中生代构造活动与岩浆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下游地区中生代构造活动与岩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宁芜和溧阳火山盆地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东部岩浆作用介绍
    1.2 区域研究现状
        1.2.1 宁芜盆地岩浆岩研究现状
        1.2.2 溧阳盆地岩浆岩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宁芜盆地
        2.1.1 构造
        2.1.2 地层
        2.1.3 岩浆岩
    2.2 溧阳盆地
        2.2.1 构造
        2.2.2 地层
        2.2.3 岩浆岩
第三章 样品描述和分析方法
    3.1 样品描述
    3.2 分析方法
第四章 宁芜盆地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
    4.1 锆石U-Pb定年
    4.2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4.3 Sr-Nd-Hf同位素特征
        4.3.1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4.3.2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4.4 讨论
        4.4.1 年代学意义
        4.4.2 岩石成因类型
        4.4.3 岩石成因
        4.4.4 岩浆深部过程
        4.4.5 构造背景
    4.5 小结
第五章 溧阳盆地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
    5.1 锆石U-Pb定年
    5.2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5.3 Sr-Nd-Pb-Hf同位素特征
    5.4 讨论
        5.4.1 岩石类型
        5.4.2 岩石成因
        5.4.3 与长江中下游中生代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的对比
        5.4.4 构造意义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1.4 取得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铜陵矿集区
        2.1.1 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1.4 区域化探异常
        2.1.5 区域矿产
    2.2 皖北蚌埠地区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2.4 区域化探异常
        2.2.5 区域矿产
    2.3 皖东滁州-马厂一带
        2.3.1 地层
        2.3.2 构造
        2.3.3 岩浆岩
        2.3.4 区域化探异常
        2.3.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分析方法
    3.1 全岩主微量分析
    3.2 电子探针分析(EPMA)
    3.3 锆石微量元素、U-Pb同位素和Hf同位素
    3.4 原位S同位素分析
    3.5 稳定同位素分析
    3.6 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
    3.7 流体包裹体测温与激光拉曼
    3.8 硫化物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第四章 典型矿床研究
    4.1 杨冲里金矿
        4.1.1 矿床地质特征
        4.1.2 样品描述
        4.1.3 测试结果
        4.1.4 讨论
    4.2 胡村南铜钼矿
        4.2.1 矿床地质特征
        4.2.2 样品描述
        4.2.3 测试结果
        4.2.4 讨论
    4.3 江山金矿
        4.3.1 矿床地质特征
        4.3.2 样品描述
        4.3.3 测试结果
        4.3.4 讨论
    4.4 大庙山金矿
        4.4.1 矿床地质特征
        4.4.2 样品描述
        4.4.3 测试结果
        4.4.4 讨论
    4.5 构造地质背景
    4.6 典型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4.6.1 杨冲里金矿
        4.6.2 胡村南铜钼矿
        4.6.3 江山金矿
        4.6.4 大庙山金矿
第五章 区域成矿作用研究
    5.1 铜陵矿集区
        5.1.1 区域成矿类型
        5.1.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5.1.3 区域矿床成因
    5.2 皖北蚌埠地区
        5.2.1 区域成矿类型
        5.2.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5.2.3 区域矿床成因
    5.3 皖东滁州-马厂地区
        5.3.1 区域成矿类型
        5.3.2 区域成矿控制条件
        5.3.3 区域矿床成因
    5.4 区域成矿作用对比研究
第六章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2.1 华南晚中生代岩浆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1.2.2 闽西南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1.2.3 闽西南晚中生代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实验分析方法
        1.5.1 锆石U-Pb测年
        1.5.2 锆石Lu-Hf同位素测定
        1.5.3 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
        1.5.4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1.5.5 全岩Sr-Nd同位素测定
        1.5.6 电子探针分析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前泥盆系基底岩系
        2.1.2 上泥盆统-中三叠统岩系
        2.1.3 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及火山岩系
    2.2 侵入岩
        2.2.1 前中生代侵入岩
        2.2.2 早中生代侵入岩
        2.2.3 晚中生代侵入岩
    2.3 区域构造
第3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
    3.1 十二排岩体
    3.2 大排岩体
    3.3 永福复式岩体
    3.4 洛阳岩体
    3.5 潘田岩体
第4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年代学特征
    4.1 十二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4.2 大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4.3 永福复式岩体年代学特征
第5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成因
    5.1 十二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5.1.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5.1.3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5.2 大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5.2.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5.2.3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5.2.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5.3 永福复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5.3.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5.3.3 矿物学特征
        5.3.4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5.3.5 各单元岩石的成因联系
第6章 典型铁钼矿床特征
    6.1 龙岩马坑铁(钼)矿
        6.1.1 矿区地质特征
        6.1.2 矿床地质特征
        6.1.3 成矿物质来源
        6.1.4 成矿时代
        6.1.5 矿床成因
    6.2 永定大排铁铅锌(钼)矿床
        6.2.1 矿区地质特征
        6.2.2 矿体特征
        6.2.3 围岩蚀变特征
        6.2.4 矿物共生组合与期次
        6.2.5 成矿时代
        6.2.6 矿床成因
    6.3 武平十二排钼矿
        6.3.1 矿区地质特征
        6.3.2 矿体特征
        6.3.3 蚀变与矿化特征
        6.3.4 成矿时代
        6.3.5 矿床成因
    6.4 漳平洛阳铁(钼)多金属矿床
        6.4.1 矿区地质特征
        6.4.2 矿床地质特征
        6.4.3 成矿物质来源
        6.4.4 成矿时代
        6.4.5 矿床成因
    6.5 安溪潘田—德化阳山铁矿床
        6.5.1 潘田铁矿床
        6.5.2 德化阳山铁矿
    6.6 马坑外围铁(钼)矿化点地质特征及矿化时代
        6.6.1 竹子炉钼矿点
        6.6.2 山坪头铁多金属矿点
    6.7 永福岩体外围矿化特征及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6.7.1 主要地质矿化特征
        6.7.2 矿化时代
第7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成矿作用
    7.1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时空结构
    7.2 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带与深部构造的空间关系
    7.3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的关系
        7.3.1 岩浆起源与演化
        7.3.2 成矿物质来源
        7.3.3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对铁钼成矿作用的启示
    7.4 闽西南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相关铁钼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的再认识
        7.4.1 前人对于闽西南及邻区成矿系列的划分方案
        7.4.2 闽西南铁钼多金属矿化作用成矿系列的重新厘定
第8章 结语
    8.1 主要成果
    8.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4)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势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植被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3.1 研究理论
        3.1.1 物源分析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3.2 测试方法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3.2.2 重矿物分析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3.3 实验样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下扬子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埃达克岩与高Sr/Y花岗岩
        1.2.2 张八岭隆起带构造归属争议及岩浆演化
    1.3 拟解决科学问题及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描述
    2.1.区域地质背景
        2.1.1 张八岭隆起带
        2.1.2 滁州地区
    2.2.样品岩相学特征
第三章 样品分析方法
    3.1.锆石U–Th–Pb定年及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3.2.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3.3.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3.4.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
    3.5.副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3.6.磷灰石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锆石U–Th–Pb定年结果
    4.2.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主量元素特征
        4.2.2.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
    4.3.全岩Sr–Nd–Pb同位素
    4.4.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
    4.5.锆石原位微量元素特征
    4.6.磷灰石主量及微量元素特征
    4.7.辉石斑晶主量元素特征
第五章 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年代学和岩石成因
    5.1.年代学格架
    5.2.岩石类型划分
    5.3.岩浆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5.4.岩石成因
        5.4.1.高Sr/Y成因
        5.4.2.高镁成因
        5.4.3.铜井山闪长岩成因
第六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构造动力学
    6.1 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带和北外带中生代岩浆作用对比
    6.2 晚中生代区域岩浆岩作用及构造动力学背景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历史研究现状
        1.2.2 燕山运动的研究现状
        1.2.3 东亚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
    1.3 东亚地区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2章 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
    2.1 沙盘模拟实验
    2.2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实验
        2.1.1 岩石薄片制备
        2.1.2 全岩200 目粉末磨制
        2.1.3 单矿物分选与样品靶制备
    2.3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实验方法
        2.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2.3.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2.3.3 锆石U?Pb定年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2.3.4 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
        2.3.5 单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第3章 东北亚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的制约
    3.1 引言
    3.2 区域地质概况
        3.2.1 华北北缘及东北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3.2.2 朝鲜半岛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3.2.3 日本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3.3 东北亚地区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3.3.1 华北北缘及东北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3.3.2 朝鲜半岛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3.3.3 西南日本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3.4 华北北缘及东北亚岩浆与矿床的时空分布
        3.4.1 早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3.4.2 中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3.4.3 晚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3.4.4 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3.4.5 晚白垩世岩浆活动
    3.5 东北亚地区岩浆组合的时空变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3.5.1 古太平洋板块早侏罗世俯冲作用
        3.5.2 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转向
    3.6 东北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3.6.1 中国东部及东北地区NE-NNE向断裂活动
        3.6.2 朝鲜半岛NE-NNE向断裂活动
        3.6.3 日本飞弹地块NE-NNE向断裂活动
        3.6.4 东北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3.7 小结
第4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的制约
    4.1 引言
    4.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4.2.1 秦岭造山带
        4.2.2 大别造山带
        4.2.3 苏鲁造山带
    4.3 区域主要断裂及缝合线
    4.4 区域岩浆活动
    4.5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
        4.5.1 基本概况
        4.5.2 北大巴山构造变形及应力分析
        4.5.3 北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形成时代
        4.5.4 北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形成机理及动力学背景
    4.6 中生代大别-苏鲁构造带超高压变质岩冷却历史
        4.6.1 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冷却历史
        4.6.2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冷却历史
    4.7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构造带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4.7.1 基本概况和年代格架
        4.7.2 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
        4.7.3 晚中生代秦岭高镁埃达克岩与斑岩-矽卡岩型铜矿
        4.7.4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构造带地球动力学背景
    4.8 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4.8.1 早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4.8.2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4.9 小结
第5章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5.1 引言
    5.2 晚中生代依泽纳吉板块漂移历史
    5.3 依泽纳吉板块转向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5.3.1 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北缘和南缘的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5.3.2 依泽纳吉板块转向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5.4 小结
第6章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诱导燕山运动
    6.1 引言
    6.2 燕山运动的概况
        6.2.1 燕山运动的提出
        6.2.2 燕山运动的期次划分
        6.2.3 燕山运动的动力学背景
    6.3 华北克拉通周缘构造特征
        6.3.1 阴山-燕山褶皱逆冲带
        6.3.2 秦岭-大别造山带
        6.3.3 太行山构造带及郯庐断裂
        6.3.4 华北周缘构造变形的机制
    6.4 模拟实验
        6.4.1 实验设计
        6.4.2 实验结果
    6.5 讨论
        6.5.1 燕山运动的动力学机制
        6.5.2 地壳缩短与增厚
        6.5.3 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周缘变形机制
        6.5.4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燕山运动、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
    6.6 小结
第7章 高氧逸度岩浆:指示华北克拉通破坏
    7.1 引言
    7.2 地质背景和样品
    7.3 实验方法及氧逸度估算方法
        7.3.1 实验方法
        7.3.2 锆石Ce4+/Ce3+比值
        7.3.3 根据磷灰石估算氧逸度
    7.4 实验结果
    7.5 讨论
        7.5.1 华北克拉通高氧逸度岩浆
        7.5.2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氧化的地幔楔
        7.5.3 地球动力学指示
    7.6 小结
第8章 华北克拉通北缘典型岩体研究之房山岩体
    8.1 引言
    8.2 地质背景
        8.2.1 区域地质
        8.2.2 房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8.3 结果
        8.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组成
        8.3.2 锆石形态特征
        8.3.3 锆石U-Pb年龄
        8.3.4 锆石微量元素组成
        8.3.5 锆石Ti温度和全岩锆饱和温度
        8.3.6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
        8.3.7 岩浆侵位压力
    8.4 讨论
        8.4.1 岩石结构约束岩浆起源
        8.4.2 地球化学约束岩浆起源
        8.4.3 锆石U-Pb年龄揭示岩浆多期活动
        8.4.4 镁铁质包体和寄主岩中锆石起源
        8.4.5 锆石记录岩浆多期分批脉动
        8.4.6 岩浆侵位压力特征
    8.5 房山岩体形成概念模型
    8.6 研究意义
    8.7 小结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长江中下游九连山复背斜周边地区成矿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选题来源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工作完成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九连山复背斜及周边地区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演化
    2.2 区域岩浆岩特征
    2.3 区域矿产资源
第三章 九连山及其周边地区野外地质特征
    3.1 研究区构造野外特征
    3.2 研究区岩浆岩野外特征
第四章 同位素热年代学技术
    4.1 锆石U-Pb年代学
    4.2 锆石(U-Pb)/He年代学
        4.2.1 锆石(U-Pb)/He年代学原理
        4.2.2 实验流程与测试结果
    4.3 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
        4.3.1 磷灰石裂变径迹原理
        4.3.2 实验流程与测试结果
第五章 九连山及其周边地区岩体样品数据分析
    5.1 锆石U-Pb定年数据分析
    5.2 锆石(U-Pb)/He定年数据分析
    5.3 磷灰石裂变径迹定年分析
    5.4 热历史模拟
第六章 讨论
    6.1 早白垩世早期的挤压活动
    6.2 早白垩世中期的伸展活动
    6.3 早白垩世末期的挤压活动
    6.4 矿床的抬升与剥蚀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课题来源
        1.1.1 选题依据
        1.1.2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外酸性蚀变岩帽研究现状
        1.2.1 酸性蚀变岩帽的研究方法
        1.2.2 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环境
        1.2.3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研究历史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
    2.1 地层
    2.2 构造
        2.2.1 断裂构造
        2.2.2 褶皱构造
        2.2.3 火山构造
    2.3 岩浆岩
    2.4 区域地球物理场
        2.4.1 区域重力场特征
        2.4.2 区域磁场特征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样品及测试方法
    3.1 样品采集方法
    3.2 短波红外光谱(SWIR)分析
    3.3 扫描电镜(SEM)分析
    3.4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
    3.5 流体包裹体测温
    3.6 全岩地球化学(WRG)分析
    3.7 电子探针(EPMA)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
    3.8 明矾石~(40)Ar-~(39)Ar定年分析
    3.9 金红石原位LA-ICPMS U-PB定年分析
    3.10 稳定同位素(S、H、O)分析
第四章 酸性蚀变岩帽地质特征
    4.1 矾山矿区地质特征
        4.1.1 地层
        4.1.2 构造
        4.1.3 岩浆岩
    4.2 蚀变矿化特征
        4.2.1 明矾石化和明矾石矿体
        4.2.2 其他蚀变特征
    4.3 短波红外光谱研究(SWIR)
        4.3.1 SWIR矿物识别
        4.3.2 SWIR特征参数
    4.4 矿物组成
        4.4.1 蚀变矿化期次
        4.4.2 矿物特征
    4.5 蚀变分带特征
第五章 酸性蚀变岩帽地球化学特征
    5.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1.1 样品特征
        5.1.2 酸性蚀变岩帽的岩性分类
        5.1.3 地球化学特征
        5.1.4 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5.1.5 pXRF特征
    5.2 明矾石地球化学特征
        5.2.1 明矾石种类
        5.2.2 不同类型明矾石元素特征
        5.2.3 明矾石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
        5.2.4 明矾石空间特征
    5.3 年代学特征
        5.3.1 明矾石~(40)Ar-~(39)Ar定年
        5.3.2 金红石LA-ICP-MS U-Pb定年
        5.3.3 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
第六章 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
    6.1 流体包裹体
        6.1.1 流体包裹体特征
        6.1.2 均一温度和盐度
        6.1.3 压力条件
    6.2 稳定同位素
        6.2.1 样品特征
        6.2.2 硫同位素组成
        6.2.3 氢、氧同位素
    6.3 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机制
        6.3.1 物理化学条件
        6.3.2 流体演化特征
        6.3.3 形成机制
第七章 酸性蚀变岩帽成矿潜力指示
    7.1 区域酸性蚀变岩帽
        7.1.1 分布及产出特征
        7.1.2 成矿地质条件
        7.1.3 明矾石成因类型
        7.1.4 形成环境
    7.2 酸性蚀变岩帽与庐枞盆地玢岩铁矿的关系
        7.2.1 年代学
        7.2.2 围岩蚀变
        7.2.3 物理化学条件
        7.2.4 硫的来源
        7.2.5 玢岩铁矿床蚀变带中明矾石的形成机制
    7.3 与典型酸性蚀变岩帽对比
        7.3.1 地质特征
        7.3.2 流体特征
        7.3.3 明矾石光谱学及成分特征
        7.3.4 明矾石地球化学判别
    7.4 酸性蚀变岩帽找矿指示
        7.4.1 庐枞盆地矾山矿区
        7.4.2 庐枞盆地其他地区
        7.4.3 庐枞矿集区综合找矿模型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2 )发表论文
附表1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附表2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XRF分析结果/PPM
附表3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明矾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附表4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明矾石LA-ICP-MS分析测试结果
附表5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矿物短波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
附表6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

(9)再循环地壳物质在华南中生代板内玄武岩中的地球化学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板内OIB型玄武岩的岩石学成因
        1.1.2 板内OIB型玄武岩的动力学成因
        1.1.3 华南板内玄武岩的研究现状
    1.2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华南地质背景
    2.1 华南地块
    2.2 华南中生代构造活动特征
    2.3 华南中生代岩浆活动特征
第3章 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
    3.1 样品前处理
    3.2 橄榄石化学成分和氧同位素分析
    3.3 全岩主微量化学成分分析
    3.4 全岩Sr-Nd-Pb-Hf-Os同位素分析
    3.5 全岩Ca同位素分析
    3.6 熔体包裹体主微量和水含量分析
第4章 安塘玄武岩的富水地幔转换带成因
    4.1 引言
    4.2 采样位置和岩相学特征
    4.3 地球化学特征
        4.3.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4.3.2 橄榄石地球化学特征
        4.3.3 均一化的熔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4.3.4 未均一的熔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4.4 讨论
        4.4.1 后期蚀变、地壳混染以及分离结晶对安塘玄武岩的影响
        4.4.2 岩浆演化以及后期结晶过程对熔体包裹体中H2O含量的影响
        4.4.3 岩石学成因
        4.4.4 地幔源区的水含量和来源
第5章 宁远玄武岩的碳酸盐化地幔成因
    5.1 引言
    5.2 采样位置和岩相学特征
    5.3 地球化学特征
        5.3.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3.2 全岩钙同位素特征
    5.4 岩石成因讨论
        5.4.1 低δ44/40Ca的成因机制
        5.4.2 再循环古老碳酸盐组分
        5.4.3 源区岩石学特征与来源
        5.4.4 宁远HIMU型地幔源区的形成机制
第6章 吉安玄武岩的板片-软流圈相互作用成因
    6.1 引言
    6.2 采样位置和岩相学特征
    6.3 地球化学特征
        6.3.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6.3.2 橄榄石地球化学特征
        6.3.3 熔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6.4 讨论
        6.4.1 后期蚀变、地壳混染以及分离结晶的影响
        6.4.2 源区岩石学特征及其来源
        6.4.3 脱水辉长质洋壳组分及其来源
        6.4.4 脱水俯冲板片的熔融机制
第7章 华南中生代板内玄武岩的动力学成因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2.3 21世纪初至今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3.1 岩浆矿床
    3.2 斑岩型矿床
    3.3 矽卡岩型矿床
    3.4 玢岩型铁矿床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3.8 造山型金矿床
    3.9 卡林型金矿床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3.1 1 沉积矿床
    3.1 2 铀矿床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3.16超大型矿床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4.2 若干成矿理论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5.1 元素地球化学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5.4 成矿年代学
    5.5 矿田构造
    5.6 成矿实验
6 找矿重大发现
7 结束语

四、长江下游地区中生代构造活动与岩浆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宁芜和溧阳火山盆地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D]. 钱琳.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 ——以铜陵、皖北及皖东地区典型矿床为例[D]. 施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3]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D]. 袁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5]下扬子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D]. 黎乙希.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D]. 张哲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7]长江中下游九连山复背斜周边地区成矿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D]. 田自强.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D]. 李旋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9]再循环地壳物质在华南中生代板内玄武岩中的地球化学记录[D]. 吴扬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10]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标签:;  ;  ;  ;  ;  

长江下游中生代构造活动与岩浆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