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三大国际陶瓷展印象

2003年三大国际陶瓷展印象

一、2003年三大国际陶瓷展印象(论文文献综述)

吴凡[1](2022)在《当代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发展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指明瓷器诞生于中国,绚烂的陶瓷文化蕴藏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之中。面对几千年来历史积淀而成的陶瓷文化艺术遗产,如何更好地将其继承,并在其基础上继续发展,是近现代以来影响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粉彩瓷作为悠久陶瓷历史文化所孕育出的釉上彩瓷品种,甫一诞生便占据了陶瓷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成为景德镇陶瓷历史上的四大名瓷之一。本研究以1949年到2019年这七十年间的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为研究对象,建立历时性与共时性交融的研究框架,以揭示粉彩瓷艺术设计自1949年以来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嬗变。同时,对这段时期内粉彩瓷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发展动因以及发展经验做出理论性总结,力图为景德镇陶瓷艺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回顾1949年以来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粉彩作为一项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但没有被大工业机械化生产方式所代替,反而还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当代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的发展与演化是一项传统陶瓷手工艺设计活动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多角度、多侧面的嬗变。因此,本研究将粉彩瓷艺术设计活动的演化分为历史环境、创作主体、工艺材料、艺术风格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在历史环境变迁部分,本研究将粉彩瓷艺术设计七十年发展进程划分为1949年至1978年、1978年至2012年,以及2012年至2019年三个发展阶段。通过梳理各个时期设计生产与时代环境的关系,提出粉彩瓷艺术设计在七十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不同价值理念为引导的多条发展路径。在粉彩瓷创作主体发展部分,通过对其身份嬗变的论述,揭示了行业内粉彩创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由“红店佬”到瓷业技术工人,再到市场化改革前后由体制内粉彩艺人到自由身份的粉彩艺术设计从业者的身份转变过程。通过对粉彩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在现代师徒制与现代学校制两种培养模式下,粉彩瓷创作主体提升了知识结构与技艺素养的同时,形成了一支有别于行业发展的院校师生创作队伍。进而归纳出当代粉彩瓷创作主体的身份转化及群体特征。在工艺材料发展部分,将粉彩瓷艺术设计的工艺材料体系分为彩绘颜料、彩绘技法与工具以及彩烧工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了粉彩瓷工艺材料在1949年以来发生的变化及影响。在艺术风格演化部分,将粉彩瓷艺术设计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具体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展开分析,对粉彩瓷造型方面的发展进行剖析,勾勒出粉彩瓷艺术风格的演化过程。本研究首先依据此前对七十年来粉彩瓷艺术设计的考察与研究,总结出当代粉彩瓷艺术设计发展的三个特征:第一,当代粉彩瓷艺术设计形成了传承型、产业型和创作型三种类型的发展路径;第二,当代粉彩瓷艺术设计创作主体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第三,当代粉彩瓷艺术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其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消费市场层面、人才与技术层面对粉彩瓷艺术设计七十年的发展动因进行分析,提出粉彩瓷创作者的创造力及其技艺能力是推动粉彩瓷艺术设计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最后,提出未来景德镇粉彩瓷乃至整个陶瓷设计界可持续发展的三要点:一,尊重陶瓷文化艺术的本体地位与发展规律。二,强调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的发展意识。三,坚持完善多层次的陶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本文对1949年至2019年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七十年发展的研究,是将其置于历时性时空环境中进行整体考察,是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对其系统性解析,努力构建一套可供借鉴的研究范式,以弥补当代粉彩瓷艺术设计理论研究的不足,为陶瓷艺术设计理论研究添砖加瓦。

王娟[2](2021)在《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文中研究表明陈炉是闻名古今的陶瓷重镇,被誉为“东方古瓷镇”。2006年,陈炉古窑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耀瓷烧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陈炉古镇被命名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年编制了《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规划期限2008-2020年。伴随保护工作的实施,古镇风貌发生变化,并出现多处文物点的保护性破坏,因此对古镇的研究迫切而重要。为保护陈炉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以陈炉古镇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年编写的《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以规划期限(2008-2020年)内对比分析为研究思路,通过文献研究,调研走访,社会学调查,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研究陈炉遗产构成要素的认识及其在2008-2020年的变迁,包括镇区结构、遗址遗存、建筑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基于变迁分析与保存状况调查,站在规划期限最终节点,以保护规划为准则对陈炉近年保护实践作出分析,首先分析保护工作是否落实《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保护要求与措施;其次分析工程建设的实施主体,列举“保护性”和“破坏性”的建设实践,批判破坏性的建设干预;再次分析镇区管理制度与政策,从管理层面检视保护实践工作;最后分析古镇后续的其他规划建设文件,发现各规划编制内容之间的矛盾。通过变迁和保护的分析指出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本研究通过在一定的周期内对陈炉特征要素变迁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以实施效果为主的分析体系,找到适合于陈炉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今后政府建设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不仅对陈炉古镇的保护工作实践有实际意义,而且给其它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以借鉴和参考。

林俊杰[3](2021)在《古陶瓷技术的展示现状与研究 ——以景德镇制瓷技术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陶瓷技术作为传统手工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和展示工作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工程。作为展示主体的博物馆受教育服务功能驱使,逐渐将“非遗”的保护和展示工作纳入到职能领域之内,这给博物馆的展陈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怎样通过重新构建展览形式和内容,在满足陶瓷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其文化育人的作用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些博物馆的“特色”展陈大体还是遵循着普适性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未能在实践中将其细化并执行,使得目前古陶瓷工艺在博物馆中的展示内容不够全面,形式也比较单一,未能达到应有水准,成为比较难以策划的一类展览,亟需在展陈内容和形式设计过程中引入新变量,构建展陈的不可替代性。本文以古陶瓷技术在陶瓷类博物馆的展示为切入点。首先,通过调查和分析国内各地区古陶瓷技术的展示现状,探究其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古陶瓷技术的动态演绎进程,得出一些陶瓷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凝练成展陈的逻辑主线;再者,以景德镇为例,探讨陶瓷类展陈的时间线性和技术逻辑的兼容性如何达成。本文研究的角度和研究对象较为新颖,且实操性较高,可以给予同类展陈一定的借鉴意义。

周明奕[4](2021)在《基于场域理论的海派陶瓷艺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全球文化的发展背景,自我文化特色的发展时代来临了,这意味着今后城市化发展是以文化为首的竞争发展。海派文化作为上海独特的社会文化和艺术现象正在推动上海经济发展。而海派陶瓷是海派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新艺术名片,更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研究并进一步创新发展海派陶瓷既是对海派文化的发展,也是对上海竞争实力的提升,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包括海派陶瓷艺术在内,中国艺术的发展大多是思想变化和创新变革的象征性表现。海派陶瓷的产生和发展背景是涉及政治、经济、人文等各社会层次要素相互交织的庞大而复杂的集合。场域理论作为社会学的重要理论,是从社会整体关系出发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以海派陶瓷为研究对象,场域理论为理论背景支撑,探究海派陶瓷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因素,得出海派陶瓷今后要如何突破从而实现进一步创新发展。结合场域理论得出其中海派陶瓷场域的内外关系和特征,合理提出海派陶瓷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过程中通过访谈、问卷结合实验研究得出一定结论,结合海派陶瓷艺术品设计原则,最后应用于海派陶瓷艺术品的设计实践中去,从而推进海派陶瓷的发展和传播。本研究一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内容、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点的梳理陈述。第二部分从时间轴和空间关系为基础,多维度分析研究海派陶瓷溯源,总结分析了其发展演变,归纳了其4个发展阶段以及重要事件。总结了目前海派陶瓷的艺术创新点以及当下发展的现存问题,海派陶瓷急需进一步的创新发展和被认识。第三部分为解决发展问题,从场域理论的概念出发,探寻创新场域、艺术场域以及海派陶瓷场域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关系。基于场域理论因子分析目前海派陶瓷的场域因子间的互相影响。根据因子设计调查问卷及评价访谈实验得出海派陶瓷目标消费者偏好的海派陶瓷艺术品类型和偏好因素、进一步明确了使用人群画像。第四部分将海派陶瓷场域中的权利因子强弱和人群关注因子划分为意象和物化两类,结合海派陶瓷艺术品设计原则提出后续的发展策略方向。第五部分对海派陶瓷艺术品进行设计实践,根据场域理论,对目标消费群体及其生活空间研究来进行艺术创作。希望可以促进海派陶瓷的不断进步,为后续海派陶瓷发展展示新的视角。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谢思翌[6](2020)在《陶瓷文化旅游视角下的醴陵陶瓷产业园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醴陵市作为全国八大陶瓷产区之一,被评为"中国陶瓷文化名城",是与瓷都景德镇齐名的、以国瓷、红官窑和釉下五彩瓷闻名世界的中国"瓷都"。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陶瓷生产地区日益增多,国内市场上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另一方面,陶瓷作为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所蕴含的陶瓷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以陶瓷旅游业概念的旅游形式也随之发展起来。因此,要想提高醴陵陶瓷产业的竞争力,需要充分利用好醴陵陶瓷产业的集群优势,结合醴陵陶瓷文化旅游开发的新模式,这不仅是促进醴陵陶瓷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醴陵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首先对陶瓷文化旅游、醴陵陶瓷产业、醴陵陶瓷产业园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阐述,以陶瓷文化旅游特色为研究视角,对不同规模、形式的醴陵陶瓷产业园进行实际调研,总结出当前醴陵陶瓷产业园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并通过各种信息资料收集,将研究范围锁定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为集中的“中国陶瓷谷片区”,从中遴选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陶瓷产业园作为具体案例进行详细研究,再从功能布局、交通体系、风貌特色等方面对其文化旅游特色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对于陶瓷产业园设计的几点启示;最后,尝试提出醴陵陶瓷产业园的设计原则与策略,为发展陶瓷文化旅游特色的醴陵陶瓷产业园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对其他文化旅游型产业园区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雷玲[7](2020)在《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中的丝路文化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敦煌文博会以敦煌文化为基础,搭建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平台。敦煌文博会除展出敦煌文化外还荟萃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将厚重的丝路文化以原汁原味、创新等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丝路文化为敦煌文博会浇筑了品牌文化内涵、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本文将在文化传播视角下,以敦煌文博会在丝路文化的应用为切入点,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探究民众对敦煌文博会、敦煌文博会品牌及丝路文化的认知,并运用CIS理论分析了敦煌文博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应用丝路文化的现状,进而总结其应用过程的问题并提出后续应用策略。本研究分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从敦煌文博会入手,分析其品牌塑造现状进而提出其品牌提升的政策机遇及丝路文化积淀的天然优势,其后通过调查法指出目前存在的挑战;第二章通过分析丝路文化的前世今生、特点、内涵及传播,论述了丝路文化是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与提升的独特素材宝库;第三章论述了敦煌文化对敦煌文博会品牌的滋养、丝路文化在敦煌文博会品牌中的应用价值,阐述了丝路文化对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的重要性。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从CIS理论出发,分别从品牌理念、品牌行为、品牌视觉角度论述了敦煌文博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丝路文化的应用情况,分析出“丝路文化+多元产业”的品牌理念有助于品牌提升影响力、走向国际化,但在多元产业应用丝路文化方面需要创新、需要借助技术的力量;从品牌行为中总结出敦煌文博会品牌对外传播效果不明显,仅限于本地、外地影响力较弱,在传播内容上继续挖掘丝路文化精髓,在传播形式上要具有互动性,在传播渠道上要符合当下受众的偏好;从品牌视觉上总结出丝路文化色彩浓郁但品牌视觉的呈现方面需要扩大,深入挖掘更具生命力的丝路文化元素,才能让品牌视觉更具冲击力。第七章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总结了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中丝路文化应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分析其原因所在,进而提出其在丝路文化应用上的出路。本研究认为:丝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因其文化的特殊性,可以有效、快速的引起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共鸣和认同。敦煌文博会作为丝路文化交流平台,将丝路文化创新应用到敦煌文博会举办项目中,将有助增加其品牌内涵、提升国际影响力。同时通过文化交流带动各地区发展,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此外通过敦煌文博会这一国际知名平台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有助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程伊妮[8](2019)在《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任何民族都是以文化为界定的人类共同体,是一个由不同文化层面结成的具有“文化从结”关系的社会集团。湖北省古陶瓷文化反映着荆楚大地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陶瓷作为荆楚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的文化符号,是最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单一的文本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陶瓷文化传承以及市场的需求。基于陶瓷文化固有的特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传播手段,是更好的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从湖北省古陶瓷的特征方面进行信息内容的梳理和分析,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湖北省古陶瓷的的造型特征、工艺特征和纹饰特征,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总结出湖北省具有价值的可视化信息内容。其次从湖北省古陶瓷信息可视化的应用范围出发,研究湖北省古陶瓷信息可视化的传播媒介特征,总结出新媒体传播媒介对传播湖北省古陶瓷文化的优势,对信息时代下的古陶瓷信息可视化传播指明方向。笔者通过加入由湖北省文物局组织的关于《湖北省国有博物馆馆藏陶瓷类文物保护利用研究》课题组,选取湖北省具有代表性的地市博物馆,对其古陶瓷信息可视化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目前湖北省整体关于古陶瓷信息可视化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分析关于湖北省古陶瓷受众参观行为,全面了解受众基本结构、特征、以及参观目的、行为模式,为古陶瓷信息可视化提供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中使用的研究方法也尽量利用各个学科中与之相关联的研究方法。本文同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研究法、实地考察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通过梳理湖北省古陶瓷的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流程,针对古陶瓷的信息可视化设计提出设计原则和策略,并根据提出的设计原则,结合对湖北省古陶瓷信息内容的梳理,利用手机移动应用作为传播载体,进行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设计实践。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试图对未来文物保护中信息可视化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

王迪[9](2019)在《观念与流变 ——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研究》文中指出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作为中国陶艺类型展览的成功案例,为研究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提供了可观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历史发展时间线为序,通过文献整理、作品分析、采访记录等方法,从该双年展的策划缘起、内容经过及总结展望三个部分进行分析,论述该展览带来的观念突破、现代性内涵以及价值意义等。并通过该双年展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整理,试图更全面的去阐述中国九十年代现代陶艺发展的概况,从而完善现代陶瓷艺术史的研究。同时,也反思与总结该展览及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不足与局限性,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一种学术研究模式。

岳妍[10](2019)在《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国际化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欧美大型艺术博物馆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向外拓展。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博物馆自身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更是国家软实力的输出和文化外交政策的体现。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下文简称蓬皮杜中心),作为法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博物馆和文化机构,近年来通过海外巡展、国际培训、临时展陈以及分馆项目等一系列探索,依托自身资源成功在国际范围建立起自身的文化品牌。因此,本论文将蓬皮杜中心作为代表性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国际化模式的系统性分析,为促进国内同类机构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途径,从而实现本土文化艺术品牌的对外输出。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章节加以论述:第一章“蓬皮杜中心国际化路径的历史沿革”,梳理了蓬皮杜中心从筹备到开幕再到新世纪之后,在国际化道路上所作出的努力和尝试。本章中,蓬皮杜中心的历史将被分成三个阶段:一,1967年至1976年间的筹备和建设期;二,从1977年到1997年蓬皮杜中心的国际化探索初期;三,在2000年重新开馆之后的调整和深化期。通过这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可以了解到,蓬皮杜中心的发展重心一直与时代的需求息息相关,始终因应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发展。第二章“蓬皮杜中心国际化视野的馆藏体系”,对“馆藏的现状和流转”“藏品的来源和维护”以及“蓬皮杜的中国艺术品收藏”这三部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蓬皮杜中心从建馆至今,馆内收藏从类别和数量上,已经形成百科全书式的规模,且开馆以来的藏品来源和渠道也在不断地变化;并基于该中心藏品筛选方式的严谨性以及在维护保存方面的专业性进行了讨论。通过对馆内藏品的研究可以得出,蓬皮杜中心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收藏体系为其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核心资源和运作基础。第三章“蓬皮杜中心国际化发展的运营机制”,包括三个部分:一,企业化管理理念的构建。其中蓬皮杜中心高效灵活的组织结构,为其资金来源以及无形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内部基础。二,统一化品牌战略的使用。蓬皮杜中心凭借独特的视觉形象、博物馆商店、网络媒体的传播等方式成功建立起自身的文化品牌。三,多元化运营资源的拓展。蓬皮杜中心通过国际巡展、培训,以及海外分馆等途径输出无形及有形的馆内资源,在国际化的道路上逐浪前行。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努力,蓬皮杜中心不仅确立了其独特的管理理念和文化品牌,并且实现了各类运营资源的有机循坏。第四章“蓬皮杜中心国际化战略的制度保障”,对蓬皮杜中心的国际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四类主要制度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法国博物馆法制度”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为蓬皮杜中心的资金和藏品来源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公共行政机构制度”为该中心赢得更大的财政和行政自主权;以法国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为中心的“国家培训机构制度”,源源不断地为蓬皮杜中心在内的各大博物馆等机构输送人才;而在蓬皮杜中心内部形成的“行政委员会制度”,则同时具有来自中央政府的监督权和来自其自身的自主权。通过对蓬皮杜中心的制度分析能够发现,完善的制度设置是博物馆向内引进作品,向外输出展览或建立分馆的重要保障。第五章为“蓬皮杜中心国际化模式的比较与启示”,将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与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国际化历程与蓬皮杜中心做比较,从合作模式、输出内容、产生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此归纳出各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化发展的三类主要模式:国家主导、市场主导和复合主导。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蓬皮杜中心,得出该中心的国际化是一种国家主导为主的复合性发展模式;并且总结其核心经验对于中国艺术博物馆的启示。本论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数据统计、比较研究等方式,以艺术史、艺术管理等多学科角度对蓬皮杜中心进行梳理和研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得出,国际化发展的基础是馆藏资源和运营能力,而决定其发展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背后的制度因素。因此,本论文从馆藏、运营、制度三方面为中国同类机构的未来发展提供以下三点建议:一、明确收藏定位并建立专业性藏品征集与甄选机制;二、引入市场化盈利手段与项目制为主导的运营方式;三、完善评估注册、藏品分级与捐赠免税等制度设置。对于选择国际化发展的中国艺术博物馆和文化机构来说,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尝试,才最终能够建立起具有鲜明特点的自身资源,并凭借这些资源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发展。

二、2003年三大国际陶瓷展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三大国际陶瓷展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发展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
    1.6 思路框架与论文内容
    1.7 研究创新点
2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的发展概况
    2.1 恢复与建设时期粉彩瓷的发展概况(1949 年至1978 年)
        2.1.1 景德镇瓷业生产的恢复
        2.1.2 粉彩瓷集体合作化设计生产机制的建立
        2.1.3 恢复与建设时期粉彩瓷发展所遇到的危机
    2.2 产业转型时期粉彩瓷的发展概况(1978 年至2012 年)
        2.2.1 经济体制转型中粉彩瓷产销体系的发展
        2.2.2 市场经济驱使下粉彩瓷商业价值的增长
    2.3 创新发展时期粉彩瓷的发展概况(2012 年至2019 年)
        2.3.1 社会转型中粉彩瓷人文艺术价值的回归
        2.3.2 手工艺复兴中粉彩瓷的分化发展
    2.4 小结
3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的创作主体
    3.1 行业内粉彩瓷创作主体的身份转变与地位上行
        3.1.1 从“红店佬”到单位内瓷业技术工人
        3.1.2 从体制内技艺人员到自由的粉彩艺术设计从业者
        3.1.3 行业内创作主体实现地位上行的途径分析
    3.2 粉彩瓷创作主体培养模式的变迁
        3.2.1 师徒制陶瓷教育模式的革新
        3.2.2 学校制陶瓷教育模式的发展
        3.2.3 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创作主体的分化
    3.3 当代粉彩瓷创作主体的身份转向及群体特征
        3.3.1 从“不被重视”走向“受到保护”
        3.3.2 从“技术工匠”走向“全面发展”
        3.3.3 从“地方群体”走向“多元构成”
    3.4 小结
4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的工艺材料
    4.1 粉彩瓷彩绘材料的继承与创新
    4.2 粉彩瓷彩绘工艺的继承与创新
    4.3 粉彩瓷彩烧工艺的继承与创新
    4.4 小结
5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的艺术设计风格
    5.1 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粉彩瓷的艺术设计
        5.1.1 传统粉彩瓷艺术设计样式的延续与新产品的研发
        5.1.2 反映时代风貌的粉彩瓷艺术设计
    5.2 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粉彩瓷的艺术设计
        5.2.1 国营瓷厂中粉彩瓷产品设计的快速发展
        5.2.2 粉彩瓷装饰形式的继承与创新
    5.3 二十一世纪以来粉彩瓷的艺术设计
    5.4 小结
6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发展的总结与反思
    6.1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发展的特征
        6.1.1 粉彩瓷发展路径的分化
        6.1.2 粉彩瓷创作主体的多元化
        6.1.3 粉彩瓷艺术设计风格的多样化
    6.2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发展的动因
        6.2.1 国家政策层面
        6.2.2 消费市场层面
        6.2.3 人才与技术层面
    6.3 当代景德镇粉彩瓷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6.3.1 尊重陶瓷文化艺术的本体地位与发展规律
        6.3.2 强调在继承传统中完成创新的发展意识
        6.3.3 坚持完善多层次的陶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1949 年至2019 年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发展大事记
附录 B: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代表人物
附录 C: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作品获奖情况
附录 D:当代粉彩艺术设计发展趋势图
附录 E:文中图片来源

(2)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保护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研究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2 相关概念研究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1.4.2 陈炉古镇的研究现状
    1.5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制定
        1.5.1 提出背景
        1.5.2 保护工作问题
        1.5.3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必要性
        1.5.4 上位规划的保护措施
        1.5.5 上位规划的利用展示要求
        1.5.6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陈炉镇保护规划》的规定
    1.6 后续其他规划建设文件的制定
        1.6.1 《陈炉古镇景区总体规划》的布局与建设
        1.6.2 《陈炉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规划》的建设内容
        1.6.3 《陈炉镇文化旅游概念性规划》的要求与措施
        1.6.4 《陈炉古镇生态博物馆保护利用规划》要求与措施
        1.6.5 《陈炉镇总体规划》的保护要求与保护措施
    1.7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2.陈炉镇特征要素现状调查
    2.1 陈炉镇概况及资源分析
        2.1.1 陈炉独特性
        2.1.2 区位
        2.1.3 历史沿革
        2.1.4 资源分析
        2.1.5 价值
    2.2 镇区结构特征
        2.2.1 地形地势特征
        2.2.2 “陶社”分布及特征
        2.2.3 道路分布及特征
        2.2.4 冲沟分布及特征
        2.2.5 主要街巷的分布及特征
        2.2.6 景观分布及特征
    2.3 陈炉窑遗址遗存特征
        2.3.1 古遗址分布及特征
        2.3.2 古建筑分布及特征
        2.3.3 近现代遗存分布及特征
    2.4 建筑资源特征
        2.4.1 窑洞民居分布及特征
        2.4.2 瓷坊分布及特征
        2.4.3 窑炉分布及特征
        2.4.4 公共建筑分布及特征
    2.5 人群特征
        2.5.1 传统紧密的社会联系
        2.5.2 现状人口流失严重
        2.5.3 手工艺人
        2.5.4 老人
    2.6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2.6.1 陶社文化
        2.6.2 传统工艺
        2.6.3 民俗文化
        2.6.4 民间文学
        2.6.5 传承活动(现代)
    2.7 小结
3.陈炉镇特征要素变迁(2008-2020)
    3.1 陈炉变迁的研究方法
        3.1.1 分类研究
        3.1.2 对比研究
    3.2 道路变迁
        3.2.1 硬化广场
        3.2.2 扩宽主要车行道
        3.2.3 新修路
        3.2.4 翻新瓷片路
        3.2.5 维持原貌道路
    3.3 景观变迁
        3.3.1 引进城市化绿植
        3.3.2 冲沟修筑
        3.3.3 维持原貌景观
    3.4 遗址遗存变迁
        3.4.1 发生改变的陈炉窑遗址
        3.4.2 发生改变的古建筑
        3.4.3 发生改变的近现代遗存
        3.4.4 维持原貌的遗址遗存
    3.5 建筑变迁
        3.5.1 新建建筑
        3.5.2 改造建筑
        3.5.3 新建公共设施
        3.5.4 维持原貌建筑
    3.6 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迁
        3.6.1 非遗名录扩展
        3.6.2 传统工艺保护展示
        3.6.3 民俗仪式变化
        3.6.4 维持原貌的社火表演
    3.7 小结
4.陈炉镇保护分析(2008-2020)
    4.1 保护分析体系
        4.1.1 基本思路
    4.2 保护规划实施后分析
        4.2.1 传统格局与历史风貌保护的要求
        4.2.2 保护要求与措施
        4.2.3 改善基础设施、整治环境的保护措施
        4.2.4 分期实施的具体措施
    4.3 建设主体实施分析
        4.3.1 政府主导
        4.3.2 居民自发
        4.3.3 自然因素
    4.4 镇区管理与政策
        4.4.1 管理机构
        4.4.2 保护条例
        4.4.3 管理措施
        4.4.4 制度规范
        4.4.5 管理执行情况
    4.5 后续其他规划文件矛盾点
        4.5.1 功能分区规划
        4.5.2 破坏街巷格局与肌理
        4.5.3 更新建设破坏
    4.6 小结
5.陈炉镇保护问题与建议
    5.1 保护实践工作面临问题
        5.1.1 保护工作者缺乏正确的保护观念
        5.1.2 未遵守保护规划要求
        5.1.3 运营与管理的体制不完善
        5.1.4 保护规划实施效果缺乏认知和评估
    5.2 适合于陈炉镇的保护建设措施
        5.2.1 陈炉窑遗址(古民居除外)
        5.2.2 近代工业遗存
        5.2.3 窑洞民居
        5.2.4 公共建筑
        5.2.5 非物质文化遗产
    5.3 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课题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表录
附录一 遗址遗存
    1.1 陈炉古遗址
        1.1.1 陈炉窑遗址
        1.1.2 四堡子遗址
        1.1.3 古寺庙遗址
        1.1.4 其他遗址
    1.2 陈炉古建筑
        1.2.1 古民居建筑
        1.2.2 古门楼
        1.2.3 古商号建筑
        1.2.4 古祠堂寺庙建筑
        1.2.5 古泉
        1.2.6 工业遗存
    1.3 陈炉近现代遗存
        1.3.1 红二方面军活动旧址
        1.3.2 其他
附录二 建筑资源
    2.1 窑洞民居
    2.2 瓷坊
    2.3 窑炉
    2.4 公共建筑
        2.4.1 游览建筑
        2.4.2 学校及行政机构
附录三 古树名木挂牌
附录四 陈炉部分老人概况
附录五 2008-2020 年陈炉保护实施项目梳理
攻读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学术论文
    项目实践
致谢

(3)古陶瓷技术的展示现状与研究 ——以景德镇制瓷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本文创新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现代博物馆策展中心的转变
        1.4.2 博物馆展陈内容与形式的更新
        1.4.3 “特色”展示的研究方兴未艾
        1.4.4 古代手工技术陈列展示研究尚有空白
        1.4.5 古陶瓷技术研究成果丰硕
        1.4.6 总结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研究空间界定
        1.5.2 研究时间界定
        1.5.3 研究对象界定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古陶瓷技术的展示现状及问题
    2.1 公益性展示
        2.1.1 公立博物馆
        2.1.2 研究机构
    2.2 商业性展示
        2.2.1 旅游景观
        2.2.2 私营实体
    2.3 其他展示
        2.3.1 文化馆与文化中心
        2.3.2 美术馆与艺术馆
        2.3.3 展示中心
    2.4 小结
3 古陶瓷技术演绎进程
    3.1 陶瓷技术突破与工艺演变
        3.1.1 陶瓷工艺三大突破
        3.1.2 陶瓷技术深化与演绎
        3.1.3 陶瓷发展五个里程碑
    3.2 泥料制取工艺精进
        3.2.1 原料选择
        3.2.2 加工工艺
    3.3 釉的形成与发展
    3.4 烧成技术的提升
    3.5 成型与装饰技法的演变
    3.6 小结
4 古陶瓷技术陈列展示设计思考------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为例
    4.1 可行性论证
        4.1.1 专题性博物馆
        4.1.2 作为辅助内容镶嵌
        4.1.3 作为临展和巡回展
    4.2 内容设计
        4.2.1 原有的陈列大纲补充
        4.2.2 展览文本修改
        4.2.3 新增临时展览内容设计
    4.3 形式设计
        4.3.1 观展人流动线设计
        4.3.2 互动体验设计
        4.3.3 展示形式改进
    4.4 教育服务设计
        4.4.1 展前教育规划与实施
        4.4.2 展中教育服务
        4.4.3 展后总结、调查与反馈
    4.5 小结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5.1 研究不足
        5.1.1 研究主体的展示局限性
        5.1.2 研究遗漏
    5.2 博物馆的功能延伸
    5.3 新的展览形式
        5.3.1 实例构想:合作巡回展
        5.3.2 “云”展览
    5.4 新的科普助力
        5.4.1 互联网传播科普
        5.4.2 通识课教材科普
    5.5 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景德镇民窑陈列大纲
附录B:景德镇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陈列大纲
附录C: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陈列展参考文献
附录D:景德镇制瓷工艺流程图
附录E:实习证明

(4)基于场域理论的海派陶瓷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基于全球文化的背景
        1.1.2 海派文化与海派陶瓷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海派陶瓷的国内理论现状
        1.2.2 海派陶瓷的国内应用现状
        1.2.3 海派陶瓷的研究现状分析
        1.2.4 场域理论的研究现状
        1.2.5 场域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预期与目标
        1.3.4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2 海派陶瓷艺术发展的相关内容研究
    2.1 海派陶瓷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2.2 海派陶瓷的历史溯源与发展脉络
        2.2.1 海派陶瓷的历史溯源
        2.2.2 海派陶瓷的发展脉络
    2.3 海派陶瓷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2.3.1 传承保护上海古陶文化:金山黑陶窑
        2.3.2 中国陶瓷文化在上海复兴:汉光瓷
        2.3.3 建立海派陶瓷产业化发展:申窑
        2.3.4 推动海派陶瓷跨界结合发展:泠窑
        2.3.5 海派陶瓷的全球学术推广:新瓷
        2.3.6 政府主导健全海派陶瓷体系:东窑
    2.4 海派陶瓷的艺术表达与创新
        2.4.1 造型语言上的创新
        2.4.2 表现题材上的创新
        2.4.3 表现手法上的创新
    2.5 海派陶瓷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问题
        2.5.1 发展现状
        2.5.2 发展问题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场域理论的海派陶瓷构型分析
    3.1 布尔迪厄场域理论
        3.1.1 场域理论的概念
        3.1.2 创新场域的概念
        3.1.3 艺术场域的概念
    3.2 海派陶瓷的场域分析
        3.2.1 海派陶瓷的场域位置及关系分析
        3.2.2 海派陶瓷场域的三大构成分析
        3.2.3 海派陶瓷场域的内外特征分析
    3.3 海派陶瓷的场域因子分析
        3.3.1 作品空间因子分析
        3.3.2 创作主体因子分析
        3.3.3 受众群体因子分析
        3.3.4 人群关注因子分析
    3.4 海派陶瓷的场域实验研究
        3.4.1 评价构造访谈实验
        3.4.2 评价构造访谈实验大纲及基本过程
        3.4.3 评价构造访谈实验结果分析
        3.4.4 实验结论
    3.5 本章小结
4 场域因子实验下的海派陶瓷艺术品发展理论方向
    4.1 海派陶瓷艺术品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4.1.1 使用人群定位
        4.1.2 需求性分析
        4.1.3 可行性分析
    4.2 海派陶瓷艺术品的设计原则
        4.2.1 海派文化艺术内涵原则
        4.2.2 传统工艺结合创新原则
        4.2.3 表现形式的多元性原则
    4.3 海派陶瓷艺术品的发展策略
        4.3.1 增强艺术创新,提升视觉力量
        4.3.2 丰富应用模式,促进用户认知
        4.3.3 加强情感归属,打造文化品牌
        4.3.4 健全市场运作,树立产业模式
    4.4 本章小结
5 场域理论下海派陶瓷艺术品设计实践研究
    5.1 设计概念与目标
        5.1.1 海派陶瓷艺术品的场域因子结合
        5.1.2 海派陶瓷艺术品的创新设计目标
    5.2 创作过程与效果呈现
        5.2.1 文化元素提取
        5.2.2 综合技法表达
        5.2.3 材质构造分析
        5.2.4 风格环境结合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术访谈(艺术家篇)
附录2 学术访谈(收藏家篇)
附录3 海派陶瓷调查问卷
附录4 受众群体EGM访谈纲要
附录5 受众群体EGM访谈样本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6)陶瓷文化旅游视角下的醴陵陶瓷产业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陶瓷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1.1.2 醴陵陶瓷产业相关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相关概述
        1.4.1 陶瓷文化旅游
        1.4.2 醴陵陶瓷产业
    1.5 研究现状
        1.5.1 陶瓷文化发源地及旅游现状
        1.5.2 产业园设计现状
        1.5.3 醴陵陶瓷产业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醴陵陶瓷产业园现状分析
    2.1 醴陵陶瓷产业园及其陶瓷文化旅游现状
        2.1.1 产业园布局
        2.1.2 产业园陶瓷文化旅游现状
    2.2 产业园现存问题
        2.2.1 缺乏整体性设计原则
        2.2.2 缺乏陶瓷文化和地域特色
        2.2.3 交通体系不完善
        2.2.4 缺乏政府保障
    2.3 “中国陶瓷谷”片区
        2.3.1 区位分析
        2.3.2 产业研究
    2.4 小结
第3章 醴陵陶瓷产业园案例研究
    3.1 “1915”醴陵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
        3.1.1 项目概况
        3.1.2 项目定位
        3.1.3 “文化+旅游”功能综合体
        3.1.4 文化性的风貌特色
    3.2 华联瓷业产业园
        3.2.1 基地概况
        3.2.2 项目定位
        3.2.3 陶瓷文化旅游资源
        3.2.4 文化旅游特色的总体规划
    3.3 陶润会创客中心
        3.3.1 项目概况
        3.3.2 项目定位
        3.3.3 “文化+创意+旅游”功能综合体
        3.3.4 文化性的风貌特色
    3.4 案例小结
第4章 醴陵陶瓷产业园设计策略
    4.1 设计理念
        4.1.1 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型园区建设
        4.1.2 以文化旅游特色为导向的交通组织
        4.1.3 突出文化氛围的整体环境营造
        4.1.4 注重互动体验的使用空间塑造
    4.2 设计原则
        4.2.1 文化性原则
        4.2.2 艺术性原则
        4.2.3 人本性原则
        4.2.4 可持续原则
        4.2.5 生态性原则
    4.3 设计策略
        4.3.1 可持续的整体规划
        4.3.2 创意体验的功能布局
        4.3.3 旅游特色的交通体系
        4.3.4 多元化的空间体验
        4.3.5 文化艺术性的氛围营造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发表的论文
    知识产权
    获奖
    参加的研究项目
致谢

(7)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中的丝路文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述评
    四、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六、研究难点与解决方法
第一章 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现状与挑战
    第一节 敦煌文博会品牌现状
    第二节 敦煌文博会品牌提升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丝路文化: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与提升的独特素材宝库
    第一节 丝路兴衰与丝路文化宝库的成长
    第二节 丝路文化传播与地域文化的碰撞及融汇
第三章 丝路文化与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的互借与涵滋
    第一节 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符号对文博会品牌的滋养
    第二节 丝路文化在文博会品牌中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 敦煌文博会“丝路文化+”多元产业的品牌理念
    第一节 “丝路文化+会展业”与敦煌文博会品牌理念定位
    第二节 “丝路文化+旅游业”与敦煌文博会品牌内涵拓展
    第三节 “丝路文化+文创产业”与敦煌文博会品牌理念创新
第五章 丝路文化在敦煌文博会品牌行为中的应用
    第一节 丝路文化在广告宣传中的应用
    第二节 丝路文化在公关传播中的应用
    第三节 丝路文化在产品和服务中的应用
第六章 丝路文化在敦煌文博会品牌视觉中的应用
    第一节 丝路文化在基本要素系统中的应用
    第二节 丝路文化在应用要素系统中的应用
第七章 敦煌文博会品牌在融合丝路文化方面的问题与出路
    第一节 文博会品牌在融入丝路文化方面的问题与成因
    第二节 文博会品牌在融入丝路文化方面的出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结构
第2章 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相关概述
    2.1 湖北省古陶瓷发展历史
    2.2 湖北省古陶瓷特征分析
        2.2.1 湖北省古陶瓷的造型特征
        2.2.1.1 日用陶瓷
        2.2.1.2 陈设陶瓷
        2.2.2 湖北省古陶瓷的工艺特征
        2.2.2.1 制作工艺
        2.2.2.2 装饰工艺
        2.2.3 湖北省古陶瓷的纹饰特征
        2.2.3.1 植物类
        2.2.3.2 动物类
        2.2.3.3 人物类
        2.2.3.4 其他
    2.3 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现状
    2.4 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的可视化价值体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信息可视化的媒介特征和现状分析
    3.1 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信息可视化应用范围
    3.2 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信息可视化的传播媒介特征
        3.2.1 纸质媒介的信息可视化传播特征
        3.2.2 电子媒介的信息可视化传播特征
        3.2.3 数字媒体的信息可视化传播特征
    3.3 湖北省内博物馆的古陶瓷文物展示信息可视化实地调研
        3.3.1 实地调研范围与方法
        3.3.2 鄂州市博物馆
        3.3.3 蕲春县博物馆
        3.3.4 浠水县博物馆
    3.4 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信息可视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3.4.1 视觉呈现力不足
        3.4.2 信息传达方式单一
        3.4.3 缺乏交互性
        3.4.4 可视化发展不均
    3.5 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信息可视化受众行为分析
        3.5.1 受众人群概况
        3.5.2 受众行为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
    4.1 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信息可视化设计流程
        4.1.1 湖北省古陶瓷信息采集分类
        4.1.2 湖北省古陶瓷信息视觉呈现
        4.1.3 湖北省古陶瓷信息交互方式
    4.2 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信息可视化设计原则
        4.2.1 真实性原则
        4.2.2 交互性原则
        4.2.3 系统性原则
        4.2.4 情感性原则
    4.3 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信息可视化设计策略
        4.3.1 信息精准分类
        4.3.2 沉浸式体验
        4.3.3 线上线下相结合
        4.3.4 增强互动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中信息可视化设计实践
    5.1 设计立意
    5.2 设计框架
    5.3 视觉设计呈现
        5.3.1 登录主界面
        5.3.2 陶瓷信息展示界面
        5.3.3 地图信息界面
        5.3.4 专题信息界面
    5.4 设计原则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总结
    6.2 发展趋势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关于湖北省古陶瓷受众参观行为研究的问卷调查
附录B 设计作品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观念与流变 ——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研究思路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专着类
        1.2.2 期刊论文类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学术与理论研究意义
        1.3.2 史料意义
        1.3.3 现实指导意义
2. 回顾
    2.1 首届双年展学术研讨会
    2.2 首届双年展艺术家采访
    2.3 首届双年展之展品解析
    2.4 首届双年展之面貌
        2.4.1 重陶艺材料语言
        2.4.2 重内心的直观感受
    2.5 首届双年展之特性
        2.5.1 时代性
        2.5.2 开拓性
        2.5.3 自发性
3 探源
    3.1 观念
        3.1.1 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的“走泥社”与“奥蒂斯”运动
        3.1.2 后现代主义与陶瓷艺术
        3.1.3 本土文化的根基
    3.2 展览及相关交流活动
        3.2.1 积极思考的萌芽期
        3.2.2 多元探索的发展期
    3.3 社会大环境的改变
        3.3.1 现代陶艺教育模式的开始
        3.3.2 传媒对现代陶艺的关注
        3.3.3 现代陶艺技术环境的改善
4 总结与展望
    4.1 首届双年展之面貌与特性的原因总结
        4.1.1 被动的接受-现代与后现代思潮的传入
        4.1.2 主动的表达-对自我意识的表达
        4.1.3 主动与被动的交融-文脉的延续
    4.2 现代陶艺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4.2.1 现代陶艺的地域化共识
        4.2.2 现代陶艺的国际化发展
    4.3 学术性与创造性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讨会纪要
附录二 采访文字稿
附录三 历届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信息
附录四 首届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参展艺术家现状
附录五 中国陶艺大事年表
作者简介

(10)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国际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蓬皮杜中心国际化路径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创立期的背景与规划(1967 年—1976 年)
        一、外交政策的需要
        二、城市结构的调整
        三、文化政策的革新
    第二节 开幕初期的定位与探索(1977 年—1997 年)
        一、初期定位与制度改革
        二、国际化的初期尝试
    第三节 新世纪的挑战与应对(2000 年至今)
        一、去中心化方向的明确
        二、从“移动的蓬皮杜”到“临时蓬皮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蓬皮杜中心国际化视野的馆藏体系
    第一节 馆藏的流转与现状
        一、从卢森堡博物馆到蓬皮杜中心
        二、百科全书式的收藏现状
    第二节 藏品的来源与维护
        一、从收购到捐赠
        二、研究委员会与收购委员会的双重筛选
        三、本杰明·沃捷的作品修复
    第三节 国际化收藏的实证:蓬皮杜中心的中国收藏
        一、对中国近现代艺术的持续关注
        二、中国藏品的来源及收藏方式
        三、中国艺术品收藏的意义与双向合作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蓬皮杜中心国际化发展的运营机制
    第一节 企业化管理理念的构建
        一、高效而灵活的组织结构
        二、新资金来源的开拓
        三、无形资源的形成
    第二节 统一化品牌战略的确立
        一、建立独特的视觉形象
        二、博物馆商店和商品的美学符号
        三、注重网络媒体传播
    第三节 多元化运营资源的拓展
        一、基于有形资源的国际巡展
        二、基于无形资源的国际化培训
        三、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相结合的海外分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蓬皮杜中心国际化战略的制度保障
    第一节 《博物馆法》及相关法律制度
        一、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优势
        二、从单一推动到多方支持的法律实施
        三、无追索条款的双向约束
    第二节 公共行政机构制度
        一、约束大于支持的双重管理结构
        二、财政和行政自主权的扩大
    第三节 国家培训制度
        一、国立文化遗产研究所的建立
        二、从研究员到策展人的职能转变
    第四节 行政委员会制度
        一、委员会的监督权
        二、委员会的自主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蓬皮杜中心国际化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第一节 国际化模式的全球比较
        一、连锁加盟式的企业化模式——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
        二、无形资源为主的市场化模式——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三、国家主导下的复合性模式——法国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四、蓬皮杜中心与其他博物馆国际化模式的异同及原因
    第二节 蓬皮杜中心国际化模式的中国启示
        一、明确收藏定位并建立专业性藏品征集与甄选机制
        二、引入市场化盈利手段与项目制为主导的运营方式
        三、完善评估注册、藏品分级与捐赠免税等制度设置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蓬皮杜中心国际化相关活动大事记
    附录二:蓬皮杜中心的中国艺术品收藏简录
    附录三:与蓬皮杜中心相关负责人访谈记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四、2003年三大国际陶瓷展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景德镇粉彩瓷艺术设计发展研究(1949-2019)[D]. 吴凡.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2
  • [2]陈炉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变迁研究(2008-2020)[D]. 王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古陶瓷技术的展示现状与研究 ——以景德镇制瓷技术为例[D]. 林俊杰.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12)
  • [4]基于场域理论的海派陶瓷艺术发展研究[D]. 周明奕. 东华大学, 2021(01)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陶瓷文化旅游视角下的醴陵陶瓷产业园设计研究[D]. 谢思翌.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7]敦煌文博会品牌塑造中的丝路文化应用研究[D]. 雷玲. 兰州大学, 2020(01)
  • [8]湖北省古陶瓷文物展示中的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D]. 程伊妮.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9)
  • [9]观念与流变 ——1998年首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研究[D]. 王迪. 浙江大学, 2019(03)
  • [10]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国际化模式研究[D]. 岳妍. 上海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2003年三大国际陶瓷展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