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acker 基于动态成语的理论模型综述

Langacker 基于动态成语的理论模型综述

一、Langacker动态的以惯用法为基础的理论模型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1](2021)在《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隐性词汇使动作为致使范畴的一部分,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既能够体现人们的认知行为,又能够反映人们的认知经验。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致使表达方式,甚至在同一语言当中致使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汉语词汇表达手段丰富,相关研究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朝鲜语形态发达,词汇使动相对受关注较少,相关研究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致使结构主要分为分析型、形态型和词汇型三种,其中,无明显标记的词汇使动在日常生活中既广泛使用又具有不易觉察性。因此,如何将隐性词汇使动纳入我们的视野,并且进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是一项既富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工作。隐性词汇使动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一种语法表达形式,也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其语法研究地位以及言语交际功能都不容忽视。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相关研究从多角度、多层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以往研究多受“动词中心论”思想的影响,主要聚焦于使动词的成立与否、句法结构特征、论元语义以及谓词的题元操作等方面,未对隐性词汇使动作明确的界定,也未能很好地厘清句法、语义以及语用功能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因此,相关研究仍然存在进一步拓展空间。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构式语法的互动观和层级观角度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作了探讨。主要关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层面的互动性,其互动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谓词与构式的句法融合互动;谓词语义角色与构式论元的语义融合互动;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与语境层面的融合互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分别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显性词汇使动与隐性词汇使动相区分、他动句与使动句相区别三个角度对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和范畴作了界定:即构式存在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一个事件的主体为X,另一个事件的主体为Y,谓词V连接X与Y且X对Y产生影响;构式不存在使动形态与使动标记,谓词V具有单一性质。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形式、语义以及构式整体性角度,将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致使移动式、命令允让式四类,将汉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倒置式三类。其次,本文着眼于句法功能层面,主要从基础框架式、扩展式、构式对谓词的压制以及构式对时体、副词等共现成分的制约等方面作了对比探讨。综合来看,朝鲜语语法连接手段丰富、格助词使用灵活,存在将致使构式与移动构式融合为一体的致使移动式;汉语的语序作为语法表达方式之一,促使了倒置式的产生,即施事者以客体身份出现在宾语位置,而经验者以主体成分出现在主语位置。此外,朝鲜语动结式的V-R结合更为紧密,语义上分别指派论元,但形式上不具有分离性;汉语动结式的V-R语义上分别指向原因和结果事件,形式上可以分离。再者,从语义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力、致使语义的性质以及谓词语义角色与致使主体和致使客体的融合作了具体探讨。在致使力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上,朝汉动结式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前者表现为直接致使力,后者则具有次直接性。在论元的融合方式以及过程上,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基于图式——例示关系的融合,即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来;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成,但也存在历事等角色通过转喻方式进行融合的情况。最后,基于语用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从语言经济性、凸显性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等方面进行对比。从凸显性来看,朝鲜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中成分凸显,句首凸显源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中凸显则依赖于格助词的句式整合性;汉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尾成分凸显,句首凸显主要来自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尾凸显主要在于具有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以及倒置式的补语成分。在言语交际功能上,朝汉隐性词汇使动都呈现出“阐述类”、“表达类”、“宣告类”等间接言语行为功能;朝鲜语的命令允让式能够实施“命令类”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等施为动词直接向听话者发出命令或者指示。总体来看,本文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研究突出层级性和互动性的融合关系,具体描写与深入解释相统一,在不同层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出发,再到具体的语言使用,形成了“结构事件——语义融合——语用互动”的完整构式链,进而从多维度、多视域互动角度出发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研究,这样既有利于克服从形式出发的不足,又有利于探讨不同层面的互动性融合。其次,基于层级观与互动观的隐性词汇使动研究,既有利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实际运用,又对其发展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具体探讨,也为构建系统而全面的致使结构体系提供了一定的资料与参考。

范瑜[2](2021)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文中认为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因其结构的固化、语义的凝练、使用的频繁,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习语的研究视角经历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研究方法也逐渐由自省和主观直觉判断转向语料库的使用等实证研究。然而,现有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多是对习语变异现象的分类描述或对习语仿拟现象的探讨,对习语变异的内在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仍然不足,并且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习语的本体研究,但语言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同质的,因此对习语的研究,特别是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必须同时考虑外部的社会因素,而目前的习语变异研究几乎没有结合外部的社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开始从认知的体验性和普遍性研究转向语言和认知的社会变异研究,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力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这一新兴视角来探讨习语的变异性,试将内部、主观的认知因素和外部、客观的社会因素相结合对习语变异性进行全面的研究,期望能为习语的研究开辟新的天地。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兼内省的研究方法。我们基于CCL(北京大学语料库)、BNC(英国国家语料库)和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等语料库搜索语料,也有部分语料源自网站;之后,对汉英习语变异的语言特点及分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描述,分析了习语变异的规则并提出了新的习语变异的分类,探讨了习语变异的内在动因以及变异的制约机制,发现了习语变异的内在规律并揭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习语变异的方式和类型有哪些?习语变异的动因究竟是什么?2、习语的变异使用对其凝固特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限制条件制约了习语的变异?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习语变异除了具有语言学意义,还有什么社会学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就研究问题1,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类,并对习语变异的动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性反映了人类语言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认知视角来看,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不同类型的习语因认知机制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变异性,因此,对习语变异类型的分割也是一种模糊性操作。本研究在结合认知和社会因素的操作下梳理出习语变异的五大变异规则,即结构改编、字面场景操控、主题指示、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歧义,并依托这些规则,从惯用程度、频率和常规化程度、意图程度三个参数来进行评估,将习语变异分为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有意变异和无意变异。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使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是由习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组织以及习语这个复杂结构如何适应具体语境的方式决定的。因此,习语变异的动因是复杂多维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习语的变异具有句法动因、语义动因、语用动因和整合动因。1、习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字面语言的句法特性,因此,作用于字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常常也可以作用于习语上,这成为习语变异的句法动因。2、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透明度和关联性是习语变异的语义动因。习语的可分析性越高,其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同样,习语的透明度越高,习语发生变异的可能性也越大。语义的关联性包括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在横向维度上,习语字面意义层的成分之间、修辞意义层的成分之间都会发生互动和关联,成为习语发生变异的动因;在纵向维度上,习语的变异往往是由于习语中的某成分可以与习语外的其他成分发生语义上的关联,包括了同义关联、同音异义关联、一词多义关联、语义相对关联、上下义关联和逻辑颠倒关联。3、习语变异使用的最直接动因是语用动因,习语在高频使用后,由于受到交际需求的驱动,习语使用者为实现最大的交际效果、传达出新的隐含义而竭力为目标概念寻找最恰当表达式,这时就触发了习语的变异。4、人的创造新奇语法构式的能力是促使习语变异的整合动因,可以依赖大脑中存在的认知语法网络将习语变异的多种动因整合起来,促成习语发生变异。第二,就研究问题2,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进行了解析。认知方面,习语变异受到可识别性、功能性、兼容性、语法性的制约,同时从文字游戏类型的变异到系统变异还受到更加细化的两个条件的制约:非歧义和非突显。虽然习语变异受到诸多认知条件的制约,但各制约条件对不同类型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存在细微的差别,功能性条件对文字游戏的变异类型作用力更强,而非歧义和非突显对系统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更强,可识别性、兼容性和语法性制约着各种类型的习语变异。社会文化方面,说话人使用习语变异会受到与听话人关系考量的制约,即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言语社区、文化层次和共享知识。习语变异受到认知和社会文化的双因素制约,其中认知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语言本体,而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习语变异使用事件中的实施者——说话人。通过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上的两端,不同习语处在这两端之间的不同点上,也就是说不同的习语有着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和变异性,越靠着哪一端那一端的特性就强一些。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共同存在于习语中,缺一不可,彼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包含:1)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谁也离不开谁;2)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但又彼此约束;3)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转化,互为补充;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的统一表现在两者的一致性上。第三,就研究问题3,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解读习语及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当习语被看作是认知参照点时,依据部分-整体的转喻关系,习语会转喻为使用习语的人。因此,习语和习语变异都会映射出社会图式。习语变异是一个创造性的使用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有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形成中的两个主体,此外,习语原型产生的语言定势和社会定势、习语变异激活的新框架、具体话语文体和团体的文化认知模型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基于意识和注意力两个因素罗列出了在习语变异使用中听话人产生话语注意力,并且有意识地进行话语范畴化进而进行社会范畴化,形成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社会图式的整个过程:1、听话人根据说话人使用的习语变异情况从整体上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2、听话人用更具体的方式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3、听话人依据和自己的关系来定位说话人;4、听话人依据说话人来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5、听话人接受习语变异并进一步固化原型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习语的使用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对字面语言的变异使用,因此,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对习语的社会图式具有类推性。我们还总结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该模式包含了一个假说、双向动力、三个阶段、两个原则。一个假说是指习语凝固性及变异性动态发展假说: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通过语言结构、认知操作和社会因素的交互动态建构的。该假说又被细化为三个次假说:1)习语符号的语法化并非被限制在个体的认知语法中,而是集体认知固化的结果,这种固化在惯用化的过程中进入特定话语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大脑词汇中,形成共享的思维体系;2)习语社会层面的范畴化形成其社会文化定型。该层面的范畴化与句法和语义层面的范畴化相互作用,彼此牵连,使习语成为一个民族语言中的代表性类型和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3)习语使用的情景化为其变异提供背景,从而突显概念中的某个图形,经过变异使用后的习语将更加凝固。双向动力指的是推动习语凝固性的向心力和触发变异性的离散力。动态发展的三阶段指习语凝固、变异、更凝固的三个阶段。动态发展过程的两条原则是认知优化原则和社会认同原则。本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几点创新:1)首次对习语的变异性做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就习语变异的两种分类、变异规则、变异动因、制约机制等做了全面的探讨,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基于对习语原型性质和特征的分析,借助实际语料,对习语变异的以上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2)首次提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3)研究视角上,以往研究者们多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认知语言学等视角研究习语,而本研究首次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新视角研究习语的变异性。

鲁娅辉,黄元芳[3](2020)在《英语四、六级改革下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ECM翻译学习策略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该文对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非英语专业98名学生进行了ECM翻译学习策略的实证性研究,目的是了解学生对ECM翻译学习策略的接受情况,比较学生在此模式下的四级成绩差异,以便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关翻译教学和学习的有益建议。首先,回顾了相关理论,然后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实验,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数据研究表明ECM翻译学习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黄广平[4](2020)在《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动结构式极具特色,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在众多句式中尤其突出,一直以来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动结构式是一个由谓语动词和结果补语组成的双表述句法结构,表示动作和该动作引发的结果的语义关系。其句法结构形式主要表征为SVOR,SVRO,SVR等。通过阅读英汉从古至今四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经典文献,对其动结构式进行穷尽性搜索、整理和统计,我们发现以往研究主要基于结构主义,生成语法视角,少量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极少基于两种或以上的跨语言对比或类型学视角。共时方面主要对动结构式的定义、产生、来源、类型、句法和语义等方面做了较细致深入的研究,成果显着,而历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动结构式某些特殊次构式或组成成分如动词或结果补语的个案的历时描写,或是对断代历史时期或专书史籍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是,总体来说,以往研究大多囿于对动结构式分类和句法语义特征的共时描写,对动结构式全面而系统的历时演变的研究却很少,而把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对跨语言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的动态描写则更为鲜见。再者,对跨语言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的解释也还不够深入。针对动结构式研究现状,本研究从历时构式语法视角,以构式语法理论、构式化理论、语法化理论和力动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语料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过程、特征和规律进行较详尽的概括和描写,对二者共性和个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共性和个性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解释。在已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1)英汉动结构式具有怎样的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2)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特征和规律有何异同?(3)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异同的认知机制和动因是什么?本研究基于英汉四个历史时期的经典文献语料,对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进行了描写分析,绘制了二者的演变过程。英语动结构式的显着的历时演变链条为:S+O+R+Vt→S+Vt+O+R或S+Vt+R+O→SVOR。其中,变化最大的是S+O+R+Vt演变成为S+Vt+O+R,发生在中古英语早期,属于“形式新+语义新”的构式化。因为古英语基本语序的改变和屈折系统的衰落,演变为符合动结构式因果顺序的语序SVOR。由于SVOR的高频使用,隐喻和类推机制的影响,SVRO愈加淡化和受限,其结果补语逐渐限于一些高频形容词如open充当。SVOR则得到进一步扩展使用,一直到现代时期,都属于后构式化演变。关于汉语动结构式,其显着的语法化链条呈现为:S+Vt+Vt→S+Vt+Vi→S+Vt+R。其中,发生在上古汉语末期或中古早期S+Vt+Vt到S+Vt+Vi的演变属于前构式化演变。变化最大的是S+Vt+Vi到S+Vt+R的演变,受类推机制和双音化趋势的影响,发生了“形式新+语义新”的构式化。其后,由于动结构式的动词语义类型得到扩展,隐性致使义的动词也越来越多入句动结构式,因此属于后构式化演变。总体来说,英汉动结构式都遵循“构式演变-构式化-构式演变”的演化过程。英汉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其共性表现在:第一,英汉动结构式的主导语序是SVR的连续语序;第二,致使类动结构式图式性最高,能产性最强;第三;英汉动结构式语义简洁语用高效。其差异主要在于:第一,英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逐渐增加而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逐渐减少;第二,汉语动结构式能产性高于英语动结构式;第三,英语动结构式构式化主要机制为概念隐喻,汉语为类推;第四,英语动结构式历时演变根本动因是屈折标记系统渐趋消失,汉语是双音化趋势。语言是对世界的编码,在人类共有的心理和认知基础之上,由于民族、地域、传统文化、社会环境、思维模式等的不同,不同民族的语言有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编码方式。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深层认知动因主要在于:1)英汉动结构式语序的理据性存在差异,英语动结构式体现了顺序象似性,汉语动结构式体现了距离象似性;2)英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递次扫描”和汉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总括扫描”;3)英汉动结构式致使概念的识解存在差异,英语动结构式层级凸显力动态中的结果/使果特征,汉语动结构式由于双音化趋势的影响,动词和结果补语逐渐凝结成一个固定单位,更凸显动词和结果补语的关系。本研究从语言的经济性和象似性,语言构式的概念化方式,以及力动态系统模式等方面来深入解释英汉动结构式的共性和差异背后的认知机制和深层动因。本研究以历时构式语法新视角出发,对英汉动结构式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弥补了以往学者对动结构式共时和历时演变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英汉动结构式的研究。通过对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特征和路径的系统的描写和共性及个性对比解析,揭示了人类语言演变不仅有语言内部的原因,有共同的心理和认知基础,也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传统以及思维习惯等外部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为跨语言构式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研究成果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汉动结构式之间的异同,有益于跨语言句式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人们掌握跨语言句式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规律,对外语教学、二语习得、对外汉语教学、英汉翻译和词典编撰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刘依芳[5](2020)在《句法象似性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课程标准对英语语法教学提出明确要求:教师应对三维动态语法观明确了解,语法应将形式——意义——使用结合起来。大多数学生对语法学习的认知停留在规则的记忆,不能真正理解语法作为英语语言的架构支撑所反映的认知意义。句法象似性是指在语言结构上,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映照性的象似关系,主要有三大原则: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在此基础上,象似性将语言结构与人的认知机制、生活体验相联系。将句法象似性运用在高中语法教学中,一方面能够减轻学习负担,增加语法兴趣,另一方面响应新课标对三维动态语法观的要求,教师能够以一个新的视角将英语语法教学与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理解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重新建构对语言的认知。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课堂观察法,将学校最近月考成绩作为参考,选取两个英语水平较为接近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将句法象似性运用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以前后问卷调查结果、访谈结果、实验后测成绩为数据支撑,进一步论证句法象似性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有效性。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句法象似性的探讨,提出整体认知策略、语言迁移策略、图形-背景策略、语用象似策略,增加学生语法敏感度,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以句法象似性的三个基本原则为基点,合理运用教学策略,开展象似性认知语法课堂。研究对语法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句法象似性下的语法课堂四阶段教学:语言感知,认知体验,指导发现,巩固练习。句法象似性下的语法教学能触发学生对语言的认知机制产生思考,将语言与学生生存环境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思维品质。减轻学生学习英语压力,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法敏感度,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王桐[6](2019)在《盾构法施工中非对称水压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盾构法修建隧道作为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已经成为城市地下工程的主要手段。修建在河流旁边的盾构隧道其管片两侧的水压力不对称,导致衬砌管片受力有所变化,隧道衬砌管片两侧水压力的大小对衬砌结构的受力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以及盾构法施工及衬砌构造等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并结合管片式衬砌的结构构造特性和受力特性,阐述了盾构施工过程工艺工序的影响及其注意事项。其次,在依据经典理论公式判断的基础上,分析了某些参数对衬砌受力的影响。最后,本文以某市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为工程背景,系统研究了施工过程中不对称水压力对衬砌管片的变形和内力以及地层位移、地表沉降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管片二维梁-弹簧模式有限元模型,对单环管片进行荷载-结构计算。分析在不对称水压力作用下衬砌管片的变形及内力变化规律。(2)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隧道开挖过程,研究在施工过程中不对称水压力对地表沉降的影响。本文的主要成果及结论:(1)在非对称水压力的作用下,管片接头的位置应尽量避免拱顶处和右上方30°45°的区间位置,如不能避免,管片接头尽量采用柔性接头。(2)随着管片两侧水压力比值的增加,衬砌管片同一节点的变形呈上升趋势,在管片的背水面一侧尤其明显,即两侧水压力差异越大,变形也越大。(3)随着管片两侧水压力比值的增加,对管片剪力的影响不大,背水面一侧的剪力数值会减小最大减小幅度达到了33.8%,迎水面一侧剪力数值增幅很小,几乎可以忽略。随着管片两侧水压力比值的增加,管片最大轴力出现位置没有明显变化,但是节点轴力的数值在管片背水面一侧变小,在管片迎水面一侧变大,最大增幅达到了4.4%。管片最大正负弯矩出现位置均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弯矩的数值在迎水面和背水面都有小幅提升,且迎水面一侧的增幅大于背水面一侧,最大增幅达到了7.8%。(4)由于非对称水压力的存在,隧道轴线两侧的地表沉降也呈现明显的非对称分布,迎水面一侧的地表沉降明显比背水面一侧的沉降要大。随着管片两侧水压力比值的增加,地表沉降的最大值也在增加,两侧水压力之比由1:1变为1:1.25时,地表沉降的最大值增大了超过1倍。

王文峰[7](2019)在《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形式与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性状语义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学界在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方面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性状语义的次范畴化研究尚不充分。语法学界常专注于对动词、名词及小句语法的研究,对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形式研究多集中于形容词研究,没有充分重视对其他形式的考察。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有关系统、功能和及物性等理论思想对汉语中的性状语义范畴及其词汇语法体现形式进行考察,旨在充分挖掘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初步构建包含现代汉语性状语义及其词汇语法形式的系统网络。采用系统功能语法的语法分析理念和描写方法,对现代汉语中体现性状语义的性质词组的潜势结构成分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两种模式的功能句法和功能语义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的结构和功能作出了描写和阐释。首先,本研究采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自上而下”的视角,从语言的“语义层”审视“词汇语法层”,考察现代汉语中能够体现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形式,为性状语义范畴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式提供了全息的认识。研究发现,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范畴在词汇语法层有多种体现形式。其中,性质词组是体现性状语义的主要形式。此外,部分名词通过非范畴化过程,其指称意义部分丧失而凸显出描写性意义,用以表征事物的性状语义。部分动词亦可借助一些词汇语法形式来表征性状语义,成为现代汉语中表征性状语义的重要形式之一。本研究还在系统语法理论指导下对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的次范畴作出描写,并尝试建构出现代汉语性状语义及其词汇语法表征形式的系统网络。其次,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句法描写方法对作为现代汉语中性状语义主要体现形式的性质词组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功能视角区分出性质词组内部存在的潜势结构成分,主要包括前置程度调节词、后置程度调节词、数量调节词、主观量化调节词、中心词触发语、范围语等。此外,还对性质词组的各种潜势成分在具体使用中的规律进行了阐释。研究表明性质词组内部存在的多种潜势成分内部又有自成体系的使用规律。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法对语言各层次之间关系的理论,尝试性地提出了性质词组复合体的结构概念,探讨了汉语中性质词组复合体的组织方式,这些探讨有助于深入认识性质词组看似驳杂的结构成分。最后,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功能句法和功能语义分析视角,对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在词组和小句两个层次的句法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性质词组可以填充名词词组中的前置修饰词、名词词组中的区别词、性质词组谓体的延长成分、动词谓体的延长成分以及动词词组中的动词修饰语等。性质词组在小句层面可以比较自由地说明小句的主语和补语成分,我们认为这是性质词组的本质功能之一,并非所谓的名物化现象。研究还发现,现代汉语中的部分性质词组可用于说明小句的谓体,但其自由度与动词谓体句存在不少差异。为此,本文详细探讨了性质词组说明小句谓体的规律,还着重从及物性理论视角对性质词组单独说明小句谓体的八种句法环境进行了考察,据此构建了现代汉语性质词组谓体小句的及物性系统,提出了复合型及物性过程类型概念,对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进行了扩展。从及物性理论的视角对现代汉语中性质词组的“错位修饰”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了其及物性过程的语义类型以及相关参与者角色。最后,依据现代汉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性质词组类独语句概念,考察了其与主要小句的逻辑语义关系。综上,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法视角对现代汉语中的性状语义及其词汇语法体现形式进行了全面的观照。对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的挖掘丰富了对性状语义在词汇语法层面的表征形式及其规律的认识。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系统网络的形式化描写可以为汉语表征性状语义的语法形式的计算语言学信息处理以及言语生成提供一定的操作依据和理论基础,从而为基于语义的性状语义辞书编纂与修订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基于功能句法视角对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内部结构和句法功能的描写,在实践方面可以对国际汉语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更好地促进相关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毛帅梅[8](2018)在《认知语法视域下副词句法语义的分析与解释》文中研究指明认知语法注重从人的认知特点来寻找语法结构形成的理据。通过描写副词句法移位的三种类型,分析移位所带来的语义改变,探讨解释副词移位的条件和动因。研究发现,语义较为具体实在的副词通常不可移动,其他副词可以在不同的句法位置发生显性或隐性移动。副词的显性移位可导致由表示动作行为的情状义变为表示评价判断的情态义,或者由句内的限制修饰语义转变为句间的关联衔接语义,副词的隐性移位则可在具体的概念潜势语义的基础上产生即时的浮现语义。不移动副词主要囿于形式或意义单一性的客观限制,而说话人识解方式的变化在主观上为副词的显性或隐性移动提供准允条件。

王林哲[9](2018)在《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确立汉语意外情态的范畴地位,尝试勾画出汉语意外情态表达的范畴框架,并对汉语中的意外情态范畴进行系统描写和解释。我们将国外对意外情态范畴的研究成果与汉语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以功能话语语法理论为纲、以关联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为辅,对汉语中能够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言形式进行分类描写和详细解释。本文着力从意外情态的编码、理解和使用三个角度对汉语意外情态不同表现方式进行分析。首先将汉语中的意外情态表达手段归入统一的范畴,并按照交际功能和表达手段进行分类;然后针对范畴框架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描写和解释;最后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汉语意外情态表达及使用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具体研究两大部分,除绪论和结语两个章节外,2到4章为理论铺垫部分,5到11章为系统分析部分,第12章为理论升华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前人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概述。第2章:意外情态相关概念界定。我们首先将意外情态范畴与言据范畴切分开来;接下来我们确定了意外情态范畴在情态范畴中的地位,它属于“语用情态”范畴;之后我们讨论了三组与意外情态范畴研究有关的概念:情态、语气和口气,反预期,以及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第3章:理论基础。主要确定本文研究的心理学和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基础。首先根据国外心理学研究成果将惊讶的种类进行细分,接下来对本文研究采用的语法学基础“功能话语语法”以及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进行介绍。第4章:意外情态范畴的理论框架。本章主要目的是勾画出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的基本框架。首先分析了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及判定标准,确定我们的研究范围;接下来从功能和形式角度划分出汉语意外情态范畴各个下位层级;最后对意外情态的表达和使用策略进行了介绍。第5章:意外情态的语调表达。本章主要着眼于对能够独立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调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发现能够独立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调通常伴随是非问和独立叹词句存在。具体语调特征因伴随的句法形式不同而各有差异。这种差异通常受到语境以及心理重音的影响而产生。语调属于信息结构标记,建构时被看作是强调操作成分,通过程序编码被附加在命题内容之上。第6章:意外情态的原生叹词表达。本章以表达意外的原生叹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叹词表达放置在意外心理图式中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叹词与意外产生原因、后续句在心理图式中的阶段表征,总结出了汉语意外表达的话语模型。第7章:意外情态的次生叹词表达。本章以次生叹词“好家伙”为例,探索“好家伙”的叹词化路径。通过历时和共时研究,并从主观量和交互主观化的角度全面分析次生叹词“好家伙”作为意外情态标记的用法。第8章:意外情态的评注性副词表达。本章主要研究评注性副词作为意外情态标记在话语中的表达特征。我们将评注性副词按照表征意外矛盾心理图式中的不同阶段,分为非弥合类和弥合类两个大类。非弥合类主要表征聚焦和矛盾验证阶段,弥合类主要表征因果分析和图式升级阶段,并分别对两类副词中的典型副词进行了具体分析。第9章: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本章主要通过话语标记“怎么”、“怎么着”和“你猜怎么着”在会话中表现出的意外情态功能来证明在汉语会话中,还存在着一种通过话语标记表达意外的手段。我们尝试在意外矛盾心理图式框架内,为其找到合理的位置。第10章:意外情态的习语性表达。本章所介绍的是在这些寄生性表达中,已经逐渐具有规约性表达功能的常用口语表达方式。这些话语由于高频使用,其命题意义在交际中已经不再重要,信息意图逐渐被交际意图所替代。听者结合语境不需要通过复杂推理即可分辨出言者要表达的意外态度。第11章:意外情态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本章主要针对话语交际中非标记性的意外情态表达方式进行研究。我们的研究仍旧在意外矛盾心理图式的框架内进行。分析了在不同的心理图式阶段我们如何用回声问、是非反问、“怎么”问以及感叹形式表达意外的。第12章:意外情态策略与语言的递弱代偿性。本章实际上是对全文意外表达方式的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我们将之称为表达策略和使用策略,并且通过对这些策略的总结,发现语言演变汇中一条可能的规律,就是“递弱代偿”原理。第13章:结语。总结全文,并提出“意外”对人类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朱磊[10](2017)在《盾构管片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衬砌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盾构法隧道施工具有交通干扰小、施工速度快、便于机械化施工等等优点,在城市地铁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盾构法隧道采用预制管片拼装而成,管片接头本身就是盾构管片环的薄弱部位,而盾构隧道渗水、漏水、衬砌掉块、材料劣化等也都会削弱管片和管片接头的力学性能。接头力学性能主要受到转动刚度的影响。接头转动刚度对管片环的变形和内力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盾构管片环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盾构管片环数值分析,分析管片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管片环的影响,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根据梁-弹簧模型理论建立考虑接头效应的有限元模型。管片用梁单元模拟,管片分块之间的接头等效为弹簧连接,接头处的力学效应由弹簧的转动刚度控制。与惯用法内力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接头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2)针对单接头和双接头两种分析工况,在接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盾构管片环的影响,总结了接头转动刚度衰减过程中转角和内力的变化规律。(3)研究单接头和双接头转动刚度分别衰减对最大正负转角、弯矩影响最大的单接头或者双接头,以及影响程度。(4)研究了单接头和双接头转动刚度衰减过程中,管片环参考位置处弯矩的变化规律。

二、Langacker动态的以惯用法为基础的理论模型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angacker动态的以惯用法为基础的理论模型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研究综述
        (一)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二)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三)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
        二、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创新点
        (一) 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
        (二)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基础框架
        一、构式的性质
        (一) 形式和语义的配对体
        (二) 构式的抽象性特征
        二、构式语法的主要观点
        (一) 构式的联系观
        (二) 构式的层级观
        (三) 构式的互动观
第二章 隐性词汇使动的范畴及分类
    第一节 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回顾与梳理
        一、既有概念和分类的整理
        二、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分析
    第二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成立条件及原则
        一、形式与语义相结合
        二、使动句与他动句的区分
        三、隐性词汇使动与显性词汇使动的区分
    第三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界定
        一、致使关系链的传递及致使义的形成
        二、隐性词汇使动的意向图式及概念界定
    第四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 兼用式
        (二) 动结式
        (三) 致使移动式
        (四) 命令允让式
        二、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 兼用式
        (二) 动结式
        (三) 倒置式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一、兼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副词、时间状语以及时体的制约
        二、动结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对时体及共现句式的制约
        三、致使移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扩展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制约
        四、命令允让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对时体及副词的制约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一、兼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时体标记“了”、“着”的制约
        二、动结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时体标记“了”的制约
        三、倒置式
        (一) “V+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二) “A+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第三节 小结
        一、语言特点及认知思维方式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影响
        二、时体标记的语法化程度差异
第四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二) 蕴含性
        二、致使力的性质及特征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压制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二) 蕴含性
        一、致使力的性质与特征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制约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第三节 小结
        一、汉字词的发展演变对动结式语义特征的影响
        二、句法结构对语义融合过程的影响
第五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一) 与“(?)”使动的经济性差异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一) 句首成分的凸显
        (二) 句中成分的凸显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二) “宣告类”间接语言行为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一) 与“使”字句经济性程度的差异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一) 句尾成分的凸显
        (二) 句首成分的凸显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二) “宣告类”间接言语行为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第三节 小结
        一、格助词的句法整合作用
        二、句法结构与信息结构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论文的框架及简要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定义
        2.1.1 习语
        2.1.2 习语的凝固性及变异性
    2.2 习语研究概述
        2.2.1 习语的总体研究
        2.2.2 习语的变异性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认知社会语言学概述
        3.1.1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定义与理论特征
        3.1.2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3.1.3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核心问题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问题
        3.2.2 具体方案
第四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基础
    4.1 习语的生成
        4.1.1 符号单位与语言语义
        4.1.2 从概念到语法构式
        4.1.3 习语的认知固化
        4.1.4 作为认知微模型的习语
    4.2 习语的原型
        4.2.1 习语原型的定义
        4.2.2 习语原型的句法性质和特征
        4.2.2.1 结构的固化性
        4.2.2.2 结构的开放性
        4.2.3 习语原型的语义性质和特征
        4.2.3.1 意义的完整性
        4.2.3.2 概念的双层性
        4.2.3.3 内涵的丰富性
    4.3 习语的理解
        4.3.1 习语的加工
        4.3.1.1 传统观
        4.3.1.2 组构观
        4.3.1.3 对习语变异研究的启示
        4.3.2 习语的理据
        4.3.2.1 隐喻理据
        4.3.2.2 转喻理据
        4.3.2.3 象征理据
        4.3.2.4 整合理据
第五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分类
    5.1 习语变异类型的分析维度
    5.2 习语变异的技术分类
        5.2.1 形式变异
        5.2.1.1 词汇变异
        5.2.1.2 语法变异
        5.2.2 语义变异
        5.2.2.1 一词多义
        5.2.2.2 歧义
        5.2.2.3 意义改编
    5.3 习语变异的规则
        5.3.1 结构改编
        5.3.2 字面场景操控
        5.3.3 主题指示
        5.3.4 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
        5.3.5 歧义和双关
    5.4 习语变异的类型
        5.4.1 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
        5.4.2 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
        5.4.3 有意变异与无意变异
第六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动因
    6.1 习语变异的生成
        6.1.1 语言生成过程论
        6.1.2 创造使用过程论
    6.2 句法动因
        6.2.1 习语句法的组构性
        6.2.2 习语句法的非组构性
    6.3 语义动因
        6.3.1 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
        6.3.2 习语语义的透明度
        6.3.3 习语语义的关联性
        6.3.3.1 横向关联
        6.3.3.2 纵向关联
    6.4 语用动因
        6.4.1 交际需求
        6.4.2 基于使用
    6.5 整合动因
第七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制约
    7.1 习语变异的认知制约
        7.1.1 可识别性
        7.1.1.1 激活概率
        7.1.1.2 突显的习语次结构
        7.1.1.3 概念启动
        7.1.2 功能性
        7.1.3 兼容性
        7.1.4 语法性
        7.1.5 非歧义和非突显
    7.2 习语变异的社会文化制约
        7.2.1 言语社区
        7.2.2 文化层次
        7.2.3 共享知识
    7.3 习语变异性和凝固性的辩证关系
第八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解读
    8.1 习语的社会图式
        8.1.1 语言定势
        8.1.2 社会定势
    8.2 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
        8.2.1 图式要素
        8.2.2 图式解读
    8.3 习语变异的模式
        8.3.1 一个假说
        8.3.2 双向动力
        8.3.3 三个阶段
        8.3.4 两条原则
        8.3.4.1 认知优化原则
        8.3.4.2 社会认同原则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9.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9.2.1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9.2.2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9.3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和应用价值
        9.3.1 对习语教学的启示
        9.3.2 对词典编撰的启示
        9.3.3 对语料库应用的启示
        9.3.4 对文化符号学研究的启示
    9.4 本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英语四、六级改革下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ECM翻译学习策略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理论框架
3 研究设计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对象
    3.3 实验工具
    3.4 实验步骤
    3.5 实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4 结束语

(4)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来源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英汉动结构式的共时研究
        2.1.1 英汉动结构式的定义
        2.1.2 英汉动结构式的类型研究
        2.1.3 英汉动结构式的句法研究
        2.1.4 英汉动结构式的语义研究
    2.2 英汉动结构式的历时研究
        2.2.1 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特征的研究
        2.2.2 特殊动结构式或断代或专书的历时研究
    2.3 英汉动结构式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2.4 英汉动结构式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3.1 研究范围的局限性
        2.3.2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分割
        2.3.3 共性与差异对比认知机制和理据的研究不够深入
        2.3.4 语料统计不充分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构式语法理论
        3.1.1 构式的定义和内涵
        3.1.2 构式与内部成分的互动
        3.1.3 构式的基本特征
    3.2 构式化理论
        3.2.1 构式化的定义和内涵
        3.2.2 构式化的基本特征和运作方法
    3.3 语法化理论
        3.3.1 语法化的定义
        3.3.2 语法化的发展
        3.3.3 语法化的主要特征和原则
        3.3.4 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
    3.4 力动态系统理论
        3.4.1 力动态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3.4.2 力动态模式的分类
        3.4.3 力动态的促成和阻碍
    3.5 诸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第四章 英语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及特征
    4.1 英语动结构式的历史分期
    4.2 英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动词语义演变及特征
        4.2.1 英语动结构式历时语序类型演变及特征
        4.2.2 英语动结构式动词语义类型演变及特征
        4.2.3 英语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构式层级网络
    4.3 英语动结构式致事和结果补语的历时演变
        4.3.1 英语动结构式致事历时演变及特征
        4.3.2 英语动结构式结果补语历时演变及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汉语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及特征
    5.1 汉语动结构式的历史分期
    5.2 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动词语义演变及特征
        5.2.1 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演变及特征
        5.2.2 汉语动结构式动词语义类型演变及特征
        5.2.3 汉语动结构式的分类及层级网络
    5.3 汉语动结构式致事及结果补语历时演变特征
        5.3.1 汉语动结构式致事历时演变及特征
        5.3.2 汉语动结构式结果补语历时演变及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
    6.1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
        6.1.1 主导语序是SVR的连续语序
        6.1.2 显性致使类动结构式图式性最高,能产性最强
        6.1.3 构式语义简洁语用高效
    6.2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差异
        6.2.1 英语语序类型逐渐增加而汉语逐渐减少
        6.2.2 英语动结构式能产性远低于汉语
        6.2.3 英语构式化主要机制为概念隐喻,汉语为类推
        6.2.4 英语构式化根本动因为屈折标记系统渐趋消失,汉语为双音化趋势
    6.3 小结
第七章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异同的认知动因
    7.1 英汉动结构式语序的理据性差异
        7.1.1 英语动结构式的顺序象似性
        7.1.2 汉语动结构式的距离象似性
    7.2 英汉动结构式概念化方式的差异
        7.2.1 英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递次扫描”
        7.2.2 汉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总括扫描”
    7.3 英汉动结构式致使概念的识解差异
        7.3.1 力动态的模式
        7.3.2 英汉动结构式的层级动态识解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8.2 研究的主要发现
    8.3 研究创新之处与意义
    8.4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用到的电子资源
致谢

(5)句法象似性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论文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认知语言学
        二、象似性理论
        三、关联理论
    第二节 象似性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象似性理论国外研究现状
        二、象似性理论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象似性应用于高中语法教学的理据性
    第一节 象似性与任意性
    第二节 高中语法教学分析
        一、英语课程标准
        二、教学对象
    第三节 认知体验象似
    第四节 句法象似性与语法教学
        一、距离象似性
        二、数量象似性
        三、顺序象似性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内容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个人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教学实验法
        五、课堂观察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前测问卷调查分析
        二、后测问卷调查分析
        三、问卷调查结果小结
    第二节 访谈结果分析
        一、访谈内容
        二、分析总结
    第三节 实验结果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过程
        四、实验结果
第五章 句法象似性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句法象似性下的语法教学策略
        一、整体认知策略
        二、语言迁移策略
        三、图形-背景策略
        四、语用象似策略
    第二节 教学案例
        一、独立主格结构
        二、倒装句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启示与建议
    第三节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生英语语法学习现状调查问卷(一)
    附录二 句法象似性应用于课堂后问卷调查(二)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四 后测试卷
    附录五 课堂观察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盾构法施工中非对称水压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盾构法施工及其相关研究发展概况
        1.2.1 盾构法施工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1.2.2 盾构法施工过程模拟分析研究现状
        1.2.3 盾构法施工隧道衬砌管片接头研究现状
        1.2.4 盾构法非对称水压力的关注状态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技术路线
2 管片式衬砌的结构特征
    2.1 管片的构造特征
        2.1.1 衬砌的作用
        2.1.2 衬砌的形式及材料
        2.1.3 管片接头的形式
        2.1.4 管片防水
    2.2 管片的受力特征
        2.2.1 数值分析
        2.2.2 分析与总结
    2.3 盾构施工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2.3.1 盾构施工过程
        2.3.2 盾构施工常见事故及其防范措施
        2.3.3 盾构施工注意事项
    2.4 本章小结
3 非对称水压力对盾构施工的影响
    3.1 对施工工艺和工序的影响
        3.1.1 盾构主要参数
        3.1.2 盾构掘进技术措施
        3.1.3 非对称水压力对盾构掘进方向的影响
        3.1.4 盾构掘进过程的监控量测
    3.2 对结构受力的影响
    3.3 非对称水压对线路两侧地表沉降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非对称水压对管片衬砌的影响(内力与变形)
    4.1 工程案例背景
        4.1.1 工程概况
        4.1.2 衬砌管片及接头构造
    4.2 非对称水压下考虑管片接头的计算模型
        4.2.1 考虑管片接头的衬砌计算模型综述
        4.2.2 非对称水压下考虑管片接头的结构分析模型
        4.2.3 计算参数
    4.3 衬砌管片内力与变形计算过程及结果
        4.3.1 无水压力时衬砌管片的内力与变形
        4.3.2 对称水压时衬砌管片的内力与变形
        4.3.3 两侧水压力比值为1:1.25 时衬砌的内力与变形
        4.3.4 两侧水压力比值为1:1.5 时衬砌的内力与变形
        4.3.5 衬砌承载力验算
    4.4 衬砌管片内力与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4.4.1 两侧水压力比值对衬砌管片内力与变形的影响
        4.4.2 非对称水压对衬砌管片环向接头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非对称水压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5.1 建模过程及结果
        5.1.1 计算参数
        5.1.2 建模过程及结果
    5.2 盾构掘进过程有限元模拟结果
        5.2.1 对称水压时地表沉降结果
        5.2.2 两侧水压为1:1.25 时地表沉降结果
        5.2.3 两侧水压为1:1.5 时地表沉降结果
    5.3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形式与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术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视角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本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性状语义的概念界定
    2.3 性状语义研究的主要视角
        2.3.1 传统语法视角
        2.3.2 生成语法视角
        2.3.3 配价语法视角
        2.3.4 认知语法视角
        2.3.5 语言类型学视角
        2.3.6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
    2.4 性状语义的相关句法研究
        2.4.1 性状语义的次范畴研究
        2.4.2 性状语义的句法功能研究
    2.5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研究述评
    2.6 结语
3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法的词汇语法系统模型
        3.2.1 语言的语义层和形式层
        3.2.2 系统功能语法的系统构建模式
    3.3 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的句法分析框架
        3.3.1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小句概念
        3.3.2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补语概念
        3.3.3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动词词组概念
        3.3.4 现代汉语小句中的谓体成分
    3.4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小句的及物性分析框架的构建
    3.5 结语
4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范畴的系统构建
    4.1 引言
    4.2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词汇语法体现形式
        4.2.1 表征性状语义的名词及名词词组
        4.2.2 表征性状语义的动词词组
        4.2.3 表征性状语义的性质词组
    4.3 性状语义的比较量级
    4.4 性状语义的极性程度义
    4.5 性状语义的“体”系统的构建
    4.6 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次范畴系统网络构建
        4.6.1 关系类性状语义
        4.6.2 事物导向类性状语义
        4.6.3 评价类性状语义
        4.6.4 效应类性状语义
        4.6.6 事物的空间维度
        4.6.7 年代特征性状语义
        4.6.8 物理特征性状语义
        4.6.9 颜色类性状语义
    4.7 结语
5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的功能结构
    5.1 引言
    5.2 性质词组的调节词
        5.2.1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程度调节词
        5.2.2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数量调节词
        5.2.3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主观量化调节词
    5.3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触发语
    5.4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范围语
    5.5 性质词组中心词的后置程度调节词
    5.6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复合体
    5.7 结语
6 现代汉语性质词组的句法功能
    6.1 引言
    6.2 性质词组在词组中的句法功能
        6.2.1 性质词组填充名词前置修饰语
        6.2.2 性质词组填充名词词组中的区别词
        6.2.3 性质词组填充小句谓体的延长成分
        6.2.4 性质词组填充动词词组中的动词修饰语
    6.3 性质词组在小句中的功能
        6.3.1 性质词组填充小句的主语和补语
        6.3.2 性质词组说明小句谓体
        6.3.3 性质词组的错位修饰现象
        6.3.4 性质词组说明的性质词组独语句
    6.4 结语
7 结论
    7.1 研究成果
    7.2 研究贡献
    7.3 研究的局限性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认知语法视域下副词句法语义的分析与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副词移动的类型
    (一) 不可移动
    (二) 显性移动
    (三) 隐性移动
二语义变化的情况
    (一) 情状义变为情态义
    (二) 修饰义变为衔接义
    (三) 潜势义变为浮现义
三条件和动因的解释
    (一) 客观限制:形式或意义的单一性构成副词不可移动的条件
    (二) 主观准允:言者识解是副词显性和隐性移动的认知动因

(9)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意外情态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
    1.5 本文语料来源
第2章 意外情态相关概念界定
    2.1 剥离——言据(传信)范畴与意外情态范畴
        2.1.1 言据范畴
        2.1.2 意外情态范畴
        2.1.3 共性与区别
    2.2 区别之一——情态、语气与口气
        2.2.1 情态和语气
        2.2.2 口气
        2.2.3 三者的关系
    2.3 区别之二——意外情态与反预期
    2.4 分析之一——语义情态与语用情态
    2.5 分析之二——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2.5.1 Jan Nuyts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2.5.2 Traugott的主观性、客观性和交互主观性
        2.5.3 Langacker的主观识解与客观识解
        2.5.4 三组概念之间的联系
        2.5.5 我们使用的概念
    2.6 小结
第3章 基本理论介绍
    3.1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心理学基础——惊讶研究
        3.1.1 惊讶的性质和功能
        3.1.2 惊讶的形成
        3.1.3 惊讶的基本分类
    3.2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语法学基础——功能话语语法研究
        3.2.1 理论特征
        3.2.2 理论框架
        3.2.2.1 整体框架
        3.2.2.2 语法成分框架
        3.2.2.3 FDG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3.2.3 FDG的扩展
    3.3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研究
    3.4 小结
第4章 意外情态范畴的理论框架
    4.1 意外情态范畴的存在基础
        4.1.1 心理学基础
        4.1.2 语言学基础
        4.1.3 类型学证据
    4.2 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及判定标准
        4.2.1 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
        4.2.2 意外情态的判定标准
        4.2.3 高阶谓词句不属于意外情态范畴
    4.3 意外情态范畴的类别系统
        4.3.1 西方语言学的类别系统
        4.3.2 汉语的意外情态的类别系统
        4.3.2.1 言者意外与非言者意外
        4.3.2.2 表达型意外与交际型意外
        4.3.2.3 非寄生意外与寄生意外
    4.4 汉语意外情态的范畴化框架
    4.5 意外情态策略概述
        4.5.1 意外情态的表达策略
        4.5.2 意外情态的使用策略
    4.6 小结
第5章 意外情态的语调表达
    5.1 语调概说
        5.1.1 定义与功能
        5.1.2 构成与分类
        5.1.3 关系与地位
    5.2 语调表现
        5.2.1 语调轮廓
        5.2.1.1 陈述+调型
        5.2.1.2 叹词+调型
        5.2.2 重音位置
        5.2.2.1 语调重音的特点
        5.2.2.2 重音对语调轮廓的影响
        5.2.2.3 重音对意外表达的影响
        5.2.3 无意识停顿
        5.2.4 调幅和音长
    5.3 意外情态的语调建构与理解
        5.3.1 建构
        5.3.1.1 语调建构在意外表达中的地位
        5.3.1.2 意外情态的语调建构分析
        5.3.2 理解
    5.4 小结
第6章 意外情态的原生叹词表达
    6.1 叹词概述
        6.1.1 叹词的本质
        6.1.2 叹词的分类
    6.2 意外叹词的心理表征
        6.2.1 处理意外的心理过程
        6.2.2 意外叹词心理表征的差异
        6.2.2.1 叹词与图式矛盾类型的关联
        6.2.2.2 叹词与抑制成分类型的关联
    6.3 意外表达的话语模型
    6.4 意外叹词话步的建构与理解
    6.5 小结
第7章 意外情态的次生叹词表达
    7.1 “家伙”——指称泛化
        7.1.1 “家伙”的定型过程及动因
        7.1.2 “家伙”的指称泛化
        7.1.2.1 指称义的泛化
        7.1.2.2 指称功能的泛化
    7.2 “这(那)家伙”——准叹词化
    7.3 “好家伙”——叹词化
        7.3.1 “好家伙”的主观超量特征
        7.3.2 “好家伙”的交互主观化
    7.4 小结
第8章 意外情态的评注性副词表达
    8.1 意外情态涉及的预期类型
    8.2 副词性意外情态标记的分类
    8.3 非弥合类意外情态标记
        8.3.1 “违识”“违愿”与“超量”
        8.3.2 违识类意外情态标记“竟然”“居然”
        8.3.3 违愿类意外情态标记“反而”“偏偏”
        8.3.4 超量类意外情态标记“甚至”
    8.4 弥合类意外情态标记
    8.5 评注性副词表示意外的建构与理解
    8.6 小结
第9章 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
    9.1 意外情态话语标记分类
        9.1.1 意外体验核心
        9.1.2 汉语意外情态话语标记的分类
    9.2 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
        9.2.1 基于言者核心的意外话语标记——“怎么”和“怎么着”
        9.2.2 基于听者核心的意外话语标记——“你猜怎么着”、“谁知道”和“你(还)不知道(呢/吧)”
    9.3 小结
第10章 意外情态的习语性表达
    10.1 习语性表达是半规约的表达
    10.2 意外心理过程及其半规约化表达
        10.2.1 信息中断和重新聚焦阶段的习语表达
        10.2.2 验证图式矛盾阶段的习语表达
        10.2.3 因果分析阶段的习语表达
        10.2.4 图式调整或升级阶段的习语表达
    10.3 控制感与意外表达手段
    10.4 小结
第11章 意外情态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11.1 示意性话语行为与认知语境
        11.1.1 示意性话语行为
        11.1.2 认知语境
    11.2 意外矛盾图式各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11.2.1 重新聚焦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11.2.1.1 重复型回声问
        11.2.1.2 推测型回声问
        11.2.2 验证图式矛盾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11.2.2.1 “不是......吗”类反问句
        11.2.2.2 “没”类反问句
        11.2.3 因果分析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11.2.3.1 因果分析开启阶段——溯因问句
        11.2.3.2 因果分析推论阶段——推论问句
        11.2.4 图式调整和升级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11.2.5 真实语境中的表达示例
    11.3 意外与否定、疑问、感叹范畴的关系
    11.4 小结
第12章 意外情态策略与语言的递弱代偿性
    12.1 意外情态策略
    12.2 意外情态的表达策略
        12.2.1 语音策略
        12.2.2 词汇策略
        12.2.2.1 叹词
        12.2.2.2 评注性副词
        12.2.3 话语策略
        12.2.3.1 话语标记
        12.2.3.2 习语
        12.2.3.3 话语行为
        12.2.4 交际策略
        13.2.4.1 延时策略
        12.2.4.2 核心转移策略
    12.3 意外情态的使用策略
    12.4 递弱代偿
    12.5 小结
第13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盾构管片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衬砌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盾构法隧道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2 盾构隧道管片拼装方式和接头类型
        1.2.1 盾构隧道管片拼装方式
        1.2.2 盾构隧道管片接头类型
    1.3 盾构隧道整环接头研究现状
        1.3.1 盾构隧道计算模型研究
        1.3.2 管片接头抗弯刚度取值及确定方法研究
        1.3.3 管片抗弯刚度衰减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盾构隧道管片内力计算方法
    2.1 惯用法
    2.2 修正惯用法
    2.3 多铰圆环法
    2.4 梁-弹簧模型
3 管片接头转动刚度影响分析模型及验证
    3.1 工程概况
    3.2 管片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分析模型
        3.2.1 有限元软件ADIAN简介
        3.2.2 弯矩-曲率梁
        3.2.3 接头转动刚度衰减的表示方法
        3.2.4 模型建立
    3.3 分析模型的验证
        3.3.1 检验工况下的解析解
        3.3.2 检验工况下的数值解
4 管片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盾构隧道衬砌整环力学性能的影响
    4.1 单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性能的影响
        4.1.1 单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管片转角的影响
        4.1.2 单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管片弯矩的影响
    4.2 双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性能的影响
        4.2.1 双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管片转角的影响
        4.2.2 双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管片弯矩的影响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
致谢

四、Langacker动态的以惯用法为基础的理论模型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D]. 王燕.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D]. 范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英语四、六级改革下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ECM翻译学习策略实证研究[J]. 鲁娅辉,黄元芳. 海外英语, 2020(23)
  • [4]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D]. 黄广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5]句法象似性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研究[D]. 刘依芳.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6]盾构法施工中非对称水压力的影响[D]. 王桐.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7]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现代汉语性状语义的形式与功能[D]. 王文峰.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
  • [8]认知语法视域下副词句法语义的分析与解释[J]. 毛帅梅.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9]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D]. 王林哲.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盾构管片接头转动刚度衰减对衬砌的影响分析[D]. 朱磊. 郑州大学, 2017(11)

标签:;  ;  ;  ;  

Langacker 基于动态成语的理论模型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