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角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枝角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一、枝角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雨柔[1](2021)在《大型溞与多刺裸腹溞对盐度胁迫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的淡水生态系统盐碱化是威胁淡水资源和水生生物的全球性问题。盐碱化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农业生产、海平面上升、河流水文调节、采矿以及道路除冰盐的应用。其中,由于道路除冰盐的广泛使用而引起淡水生态系统盐度上升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低洼沿海地区淡水生态系统的盐度入侵对水产养殖和农业生产构成了重大威胁。浮游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其数量、组成、种群动态在很大程度上受非生物变量的影响,以浮游植物为主要食物的初级消费者也会受水体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其中,枝角类作为典型的滤食性浮游动物,常被用于大多数幼鱼、幼虾开口饵料的首选。目前一些淡水生态系统频繁暴发蓝藻水华,养殖水体也深受其害。因此,枝角类有可能面临盐度增加和蓝藻水华的双重胁迫,亟需对其后果进行全面深入的认知。因此,有必要考虑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时,盐度增加对枝角类的影响,为将来进一步研究水体环境变化对其它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本论文采用生态学模式生物大型溞(Daphnia magna)和多刺裸腹溞(Monia macrocopa)为实验材料,通过比较大型溞和多刺裸腹溞这两种不同体型大小的枝角类对盐度胁迫的差异化响应,进一步研究大型溞在盐度胁迫下的种群特征、关键酶活性变化以及受不同食物质量的影响。统计枝角类生存、发育、繁殖、种群、关键酶活性等方面的参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型溞和多刺裸腹溞的生活史特征对盐度胁迫的响应盐度的增加均对大型溞和多刺裸腹溞的存活、发育以及繁殖等生活史特征产生了显着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存活时间降低、成熟时间延迟、性成熟时和首次生殖时体型变小以及繁殖量下降。由拟合大型溞和多刺裸腹溞生活史特征模型得出的关键参数半效应浓度(EC50)表明,不同体型的枝角类对盐度胁迫的响应也存在显着差异,枝角类的体型越小,对盐度胁迫的敏感性越高,反之亦然;并且盐度胁迫与体型大小这两个因素对枝角类的整体性能也产生显着的交互作用。另外,盐度胁迫对枝角类繁殖的危害显着高于对存活的影响。(2)盐度胁迫对大型溞种群动态和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在盐度胁迫下,大型溞个体表现出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即与氧化应激响应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增加以及与渗透压调节相关的钠钾ATP酶(Na+-K+-ATPase)活性的增加。无论是大型溞个体的生活史特征还是其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特征,都与大型溞种群的动态变化相关联,表现在种群的增长率(r)降低,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减小,最终导致种群密度的下降。(3)不同质量食物和盐度对大型溞生活史特征的影响不同质量的食物和盐度增加均对大型溞的关键生活史特征和清除率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并且这两个因素对大型溞的存活、发育和繁殖均具有显着的相互作用。由拟合生活史特征和清除率模型得出的关键参数:生活史特征的预测最大值(Jmax)、半效应浓度(EC50)和大型溞达到最佳性能的盐浓度(X0)表明,高盐度威胁着大型溞的存活、繁殖和清除率,食物质量中有毒铜绿微囊藻的存在加剧了这些情况的发生,但较低的盐度却有利于大型溞耐受有毒铜绿微囊藻。综上所述,盐度增加对枝角类个体、种群及关键酶活性均有影响,且这些影响受不同食物质量而波动。本研究将增进我们认识养殖水体中盐度增加对枝角类的一系列影响,有助于评估环境变化下水产养殖中幼鱼、幼虾高品质开口饵料的可得性,并为将来进一步研究水体环境变化对其他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基础。

潘雯雯[2](2020)在《扰动方式与营养盐对太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文中提出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受营养盐、光照、温度、水动力、鱼类等因素影响。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因素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然而自然界中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受众多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本研究探讨扰动方式和营养盐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课题在太湖梅梁湾和东太湖开展野外调查,了解不同生境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以及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野外模拟实验,研究不同季节(春季和夏季),扰动方式和营养盐对浮游生物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太湖(梅梁湾和东太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周年(2017.07-2018.06)变化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梅梁湾和东太湖湖区浮游植物优势种均是微囊藻,梅梁湾湖区微囊藻年均密度、生物量都显着高于东太湖,而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则显着低于东太湖。梅梁湾和东太湖年均微囊藻密度分别为1.0×108 cells/L和0.18×108 cells/L;年均生物量分别为6.508 mg/L和1.162 mg/L;梅梁湾和东太湖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7和1.22(P<0.05)。梅梁湾湖区浮游动物年均密度(70 ind./L)和生物量(0.427 mg/L)均高于东太湖浮游动物年均密度(29 ind./L)和生物量(0.308 mg/L),但与浮游植物不同,两湖区浮游动物主要优势种存在差异。梅梁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以个体较小的针簇多肢轮虫(12 ind./L;17.73%)和简弧象鼻溞(11 ind./L;16.66%)为主;而东太湖以小型甲壳类浮游动物简弧象鼻溞(5 ind./L;15.88%)和中华窄腹剑水蚤(3 ind./L;11.06%)为优势种。调查同时发现,梅梁湾湖区富营养化程度显着高于东太湖,梅梁湾湖区总氮(TN)平均值为2.729 mg/L,总磷(TP)为0.224 mg/L;而东太湖湖区TN平均值为2.027 mg/L,TP为0.118 mg/L。除此之外,梅梁湾(34.4 cm)湖区水体透明度(WC)显着高于东太湖(27.2 cm)。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梅梁湾湖区TN、TP与叶绿素a(Chla)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梅梁湾和东太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长及群落结构的差异可能是营养状况,尤其是氮磷以及水体扰动两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2)春季野外模拟扰动方式和营养盐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持续扰动加营养盐组和间歇扰动加营养盐组Chla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尤其是持续扰动加营养盐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是所有处理组中最高的,分别为3.48×108 cells/L和58.265 mg/L。整个实验期间,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包括微囊藻、湖生伪鱼腥藻和四尾栅藻,其中间歇扰动加营养盐组浮游植物优势种始终是微囊藻(72.3%-97.0%)。其他处理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实验期间发生不同的变化,实验结束时,不扰动不加营养盐组主要优势种是微囊藻(59.76%)、湖生伪鱼腥藻(19.02%)和四尾栅藻(15.37%);间歇扰动加营养盐组优势种主要是微囊藻(73.98%)和湖生伪鱼腥藻(18.81%);不扰动加营养盐组、持续扰动不加营养盐组和持续扰动加营养盐组则以湖生伪鱼腥藻为主,其数量占比分别为94.41%,75.61%,90.52%。其中,持续扰动加营养盐组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最高,为1.63。不扰动组桡足类和枝角类占比显着高于扰动组,但轮虫仍然是所有处理组主要优势种(61.19%-99.73%)。不同处理组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相近且无显着差异(P>0.05)。该研究表明扰动加营养盐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持续扰动加营养盐促进效果更好,间歇扰动加营养盐有利于微囊藻维持其优势地位,扰动有利于轮虫,不利于桡足类和枝角类。(3)夏季野外模拟扰动方式加营养盐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与春季模拟实验结果不同,间歇扰动加营养盐组藻细胞密度平均值为1.7×108 cells/L,高于不扰动加营养盐和持续扰动加营养盐组;但持续扰动加营养盐组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值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为39.406 mg/L,其中绿藻门贡献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76.54%,且持续扰动加营养盐组Chla始终是所有处理组中最高的。实验开始时,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为微囊藻(93.30%),其中不扰动加营养盐组和持续扰动加营养盐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实验期间均发生不同变化。实验结束时,不扰动加营养盐组微囊藻占54.72%,湖生伪鱼腥藻占32.10%;持续扰动加营养盐组微囊藻占54.85%,湖生伪鱼腥藻占38.38%;间歇扰动加营养盐组整个实验期间微囊藻始终是主要优势种(73.47%-93.77%),仅在第10天出现部分湖生伪鱼腥藻(20.19%),实验结束时微囊藻占比为81.97%,湖生伪鱼腥藻占比为15.61%。持续扰动加营养盐组(2.13)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不扰动加营养盐组(1.56)和间歇扰动加营养盐组(1.37)(P<0.05)。持续扰动加营养盐有利于浮游动物数量和生物量的积累,持续扰动加营养盐组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平均值最高,分别为5404 ind./L和23.637 mg/L;不扰动加营养盐组最低,分别为1811 ind./L和17.687 mg/L,且存在显着差异(P<0.05)。与春季模拟实验结果类似,不扰动加营养盐组中枝角类占比高于扰动组,所有处理组中轮虫占大多数(85.02%-97.36%),但主要优势种不同,不扰动加营养盐组为梳状疣毛轮虫(877 ind./L;48.42%);持续扰动加营养盐组为花箧臂尾轮虫(1677 ind./L;31.04%);间歇扰动加营养盐组为梳状疣毛轮虫(1026 ind./L;38.23%)。其中持续扰动加营养盐组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该研究表明扰动加营养盐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其中,持续扰动加营养盐有利于绿藻门生物量增加,间歇扰动加营养盐有利于微囊藻维持其优势地位,扰动有利于轮虫,不利于桡足类和枝角类。

秦金华[3](2020)在《罗氏沼虾-水稻塘田联作对池塘生境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鉴于池塘养殖水体自净能力有限,高负荷的养殖方式容易对养殖环境造成内源性及外源性污染,研究生态、可持续的养殖模式对水产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具有食性广、生长快及肉质成分好等特点,是重要的水产经济虾类,传统养殖模式为池塘单养。罗氏沼虾-水稻塘田联作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渔农种养模式,结合了原位与异位修复的特点,利用稻田的净水特性为虾类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该联作系统分为既相互独立又有联系的池塘与稻田两部分,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不需要换水,为虾类的生态养殖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罗氏沼虾-水稻塘田联作模式对池塘生境的影响,以探讨该模式在罗氏沼虾实际生产应用中的可行性,为这一新型生态种养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罗氏沼虾-水稻塘田联作模式池塘生境进行研究:1. 塘田联作对池塘水质的影响通过对罗氏沼虾-水稻塘田联作试验塘和罗氏沼虾单养对照塘的主要水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分析该模式对池塘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期间,试验塘具有较好的水温环境,平均水温较对照塘低0.82℃;试验塘水体无机氮(NH4+-N、NO2--N、NO3--N)、活性磷(PO43--P)、总悬浮颗粒物(TPM)、颗粒有机物(POM)、颗粒无机物(PIM)、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和变异系数(CV)在整个养殖期间均低于对照塘,且NH4+-N、COD浓度与对照塘差异显着(P<0.05),而对照塘这些水质指标数值在养殖后期均出现大幅升高。总体来看,试验塘具有较好的水体理化环境。2. 塘田联作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试验过程中,通过对池塘养殖系统养殖前期、养殖中期及养殖后期浮游生物样品进行鉴定、分析,探讨罗氏沼虾-水稻塘田联作模式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结果显示,整个养殖期间进水口、试验塘与对照塘共有浮游植物17属26种,整个养殖期间以蓝藻门(Cyanophyta)种类居多。从优势种上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大颤藻(Oscillatoria maxima)等蓝藻在对照塘各时期均占据较大优势;试验塘前期以绿藻为主,中期出现硅藻种类,后期以蓝藻、绿藻为主要优势,种类较对照塘略少。试验塘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表现为养殖前期低于对照塘,而养殖中、后期则高于对照池塘,且试验塘以中期浮游植物多样性最高。两池塘共有浮游动物30种,均以枝角类与桡足类种类居多。两池塘各时期浮游动物优势种存在差异,其中对照塘后期夜光虫(Noctiluca scintillans)占据较大优势。两池塘浮游动物丰度与生物量均呈降低趋势;试验塘各时期浮游动物丰度与生物量均低于对照塘,且其平均值显着低于对照塘(P<0.05)。3. 塘田联作对池塘沉积环境的影响对试验塘与对照塘底泥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塘田联作模式对池塘沉积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两池塘底泥p H相近且变化不大,氧化还原电位(ORP)在养殖过程中呈下降趋势,试验塘ORP较长时间内略高于对照塘。养殖过程中,两池塘TN呈升高趋势,试验塘TP在养殖中、后期有较大程度的下降;试验塘与对照塘TN、TP的增加值分别为0.471%、0.518%与-0.024%、0.012%,试验塘TN、TP的积累量低于对照塘。此外,试验塘TC在采样期间含量水平较低。4 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罗氏沼虾-水稻塘田联作池塘(MR)与罗氏沼虾单养池塘(MS)前期(1)、中期(2)、后期(3)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池塘检测出的微生物分属15个门、31个纲、82个目、123个科、160个属。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据主要优势;纲水平上带氧发光菌纲(Oxyphotobacteria)、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变形菌纲(Proteomycetes)、拟杆菌纲(Bacteroidia)占据主要优势;属水平上为Planktothricoides_SR001、hgc I_clade丰度最高;各时期菌群变化为试验塘变形菌、放线菌等与水质调节有关的细菌占比逐渐降低,蓝细菌则呈升高趋势,且后期占比较高;对照塘各时期菌群占比变化相对较小。多样性分析显示,两池塘ACE指数与Chao 1指数变化一致,中期达到最大值;试验塘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表现MR2>MS3>MR1>MS1>MS2>MR3和MR2>MR1>MS1>MS3>MS2>MR3。样本相似性分析中,试验塘前期与中期微生物组成相似性较高,各时期其微生物组成差异大于对照塘。5. 塘田联作模式养殖效益分析养殖过程中,两池塘罗氏沼虾生长曲线正常,试验塘罗氏沼虾特定生长率和体质量相对增长率分别为3.07%·d-1、459.40%,对照塘分别为2.86%·d-1、397.44%。试验塘罗氏沼虾实测单位面积产量3825 kg·hm-2,成活率为68.8%,饵料系数为1.4;而当地水平则分别为实测单位面积产量约2250 kg·hm-2,成活率约30%,饵料系数约2.5。试验塘每亩养殖利润高于当地单养模式。结果表明,罗氏沼虾-水稻塘田联作模式养殖效益更高,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贾延[4](2020)在《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文中指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名河蟹,其养殖已成为我国水产行业中一大支柱。河蟹生活周期分为溞状幼体—大眼幼体—仔蟹—幼蟹—成蟹,幼蟹培育是河蟹养殖的中间环节,即大眼幼体养殖成为幼蟹,这一阶段尤为重要,在整个养殖阶段处于纽带地位,而幼蟹生长的关键点之一在于蜕壳。为探究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于2018年5月—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幼蟹生态养殖区水温(T)、溶解氧(DO)、酸碱度(p H)、电导率(EC)、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4+-N)、亚硝酸态氮(NO2--N)、硝酸态氮(NO3--N)、磷酸盐(PO43--P)、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这12项水质因子进行监测与检测,并对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探究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的变化特征及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变化。通过实验总结,科学评估河蟹幼蟹生态养殖池塘水环境健康状况,在幼蟹生态培育的同时兼顾水体生态环境调查,为完善和推广河蟹生态养殖模式提供实际指导。1.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的变化特征实验期间,大眼幼体经160 d养殖,蜕壳11次成长为幼蟹,T均值为27.0±2.9℃,总有效积温为3085.3℃·d;随蜕壳次数增加,有效积温增长趋势贴近指数函数y=42.166e0.2644x,R2=0.9629;累计有效积温增长趋势贴近二次函数y=33.059x2-98.244x+160.05,R2=0.9992。幼蟹池DO在养殖前期优于水源,NH4+-N、NO2--N、NO3--N总体优于水源,PO43--P在高温季节优于水源,CODMn总体劣于水源。除TN、TP、CODMn有不同程度超标外,幼蟹池和水源其它水质因子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级标准。2.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实验期间,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3科31属60种:轮虫25种,枝角类20种,桡足类15种;其中优势种15种。幼蟹池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平均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68—975 ind·L-1、30—353.5 ind·L-1和58.5—413 ind·L-1;水源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45—627 ind·L-1、18—261 ind·L-1和39—333ind·L-1。幼蟹池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平均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12—0.781mg·L-1、2.055—24.190 mg·L-1和3.549—17.871 mg·L-1;水源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07—0.535 mg·L-1、0.870—19.140 mg·L-1和2.643—13.869 mg·L-1。幼蟹池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3.040—4.100、0.708—0.859和2.615—5.192;水源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3.149—4.154、0.729—0.927和2.963—4.771。RDA分析表明,排序轴1和2分别与EC和NO2--N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6、-0.3555,DO、CODMn和NH4+-N也为重要影响因素。综合水质理化指标和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指标,可将幼蟹池和水源水质归于轻污染阶段。3.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实验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48属92种:绿藻门41种,硅藻门16种,蓝藻门14种,裸藻门12种,甲藻门4种,隐藻门3种,金藻门1种,黄藻门1种;其中优势种13种。依据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类法,可将优势种分为10个功能群:Lo、TC、H1、C、D、MP、W2、Wo、X1、J。幼蟹池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4.659×106—40.221×106 cell·L-1和15.639—35.463mg·L-1;水源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1.528×106—29.976×106cell·L-1和11.744—24.097 mg·L-1。幼蟹池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3.674—4.851、0.644—0.799和2.879—3.970;水源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3.647—4.822、0.654—0.810和2.395—3.566。RDA分析表明,排序轴1和2分别与T和DO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6014、0.2407,NH4+-N、NO2--N和PO43--P也为重要影响因素。综合水质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指标,可将幼蟹池和水源水质归于轻污染—中污染阶段。上述研究表明,幼蟹生态养殖区各项水质指标基本正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复杂,喜旱莲子草长势良好、密度合理,生态系统较为稳定,以目前的池塘水环境条件,能够满足幼蟹正常蜕壳生长所需。

徐姿[5](2020)在《除草剂莠去津单一及其与微囊藻联合对大型溞生活史参数和种群动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蓝藻水华是湖泊富营养化的一个主要问题。蓝藻水华的泛滥会释放藻毒素导致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源地供水、养殖用水及水产品安全,是亟待解决的水环境问题。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除草剂对水产养殖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对鱼类的直接危害,以及通过水环境和食物链的间接危害。为了探讨除草剂—莠去津与铜绿微囊藻对水体中主要浮游动物类群枝角类的影响,实验选择生态毒理检测模式生物同时也是优良的水产养殖生物饵料大型蚤Daphnia magna为实验对象,首先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莠去津对大型蚤的继代效应,然后研究不同浓度的莠去津和铜绿微囊藻对大型蚤生活史参数的影响。本论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莠去津对大型蚤副作用的继代效应:基于生活史参数与种群动态变化通过不同浓度莠去津对大型蚤影响的14天生活史和种群动态实验,观察了母体及其后代的生存、发育及繁殖方面的情况。发现暴露莠去津下的大型蚤的存活率和繁殖率显着降低。暴露在莠去津下的母本枝角类所产后代,在污染物移除后不能完全恢复健康,尽管未发生死亡,但繁殖能力仍然低下,主要表现为暴露于莠去津的母蚤种群环境容纳量下降。这些结果表明莠去津对大型蚤的危害具有继代效应,即使在消除莠去津污染的情况下,也会对大型蚤种群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2)莠去津与铜绿微囊藻联合作用对大型蚤生活史参数的影响结果发现莠去津显着地改变了铜绿微囊藻对大型蚤生活史参数的胁迫效应,明显增加了微囊藻导致的死亡率,但对微囊藻引起的生长和繁殖抑制作用表现出拮抗效应。另一方面,微囊藻的存在增加了莠去津对寿命和繁殖的毒性,而促进了个体的生长。这些结果以及已报道的结果表明,对于农药和自然胁迫因子交互作用需要综合考量。因此,鉴于除草剂和类似污染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存在日益增加,应进一步研究除草剂暴露与蓝藻水华污染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和普遍性。综上所述,单独的莠去津暴露会干扰大型蚤个体适合度以及种群丰度,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继代效应;铜绿微囊藻的存在加剧了莠去津对大型蚤寿命和繁殖的毒性效应。由于莠去津在水环境中的残留期长,并且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频发,莠去津及其与有毒微囊藻对水产养殖主要生物饵料浮游动物的毒性危害应得到长期关注。

杨大佐[6](2019)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工厂化养殖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多毛类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和海洋沉积质的优势生物类群,具有典型的耐污染、摄食转化颗粒型有机物、促进沉积质—上覆水界面营养物质流通等重要生态功能,常被用来作为水产养殖水体净化和废弃物利用的修复物种。论文以海洋多毛类动物生物学特性为基础,结合传统生物滤池净水法,开展了利用多毛类构建自循环过滤装置净化牙鲆工厂化养殖废弃物的研究。论文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首先,构建了一种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APB)。该滤器主要由水槽、底质层、水层、多孔埋栖管、导水管和气石等六部分组成。通过在导水管内通入氧气产生的气提作用,将埋栖管中的水通过导水管带入水层。水层中的水通过重力作用经过底质过滤后进入埋栖管,进而形成持续往复水体循环。多毛类动物生活在底质层,直接摄食和转化颗粒性有机物,并通过生物扰动作用,促进底质内微生物膜生长,加快流经底质层的水质净化。通过实验开展了不同底质和饵料条件下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可行性验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由麦饭石(MF)、石英砂(SY)、陶粒(TL)、无烟煤(WY)和细沙(XS)构成的不同底质生物滤器,在正常水质条件下,30天内双齿围沙蚕平均体质量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细沙组沙蚕体质量增长率最快,达48.48%;陶粒组次之,石英砂组沙蚕体质量增长最低。而投喂不同体质量比例的牙鲆残饵粪便作为多毛类饵料,饵料/体质量(湿重)比例为12%的M3组沙蚕体质量出现正增长,其增长率为18.00%,为最高体质量增长率。研究结果证实了高效滤料和牙鲆残饵粪便分别作为多毛类生活基质和饵料的条件下,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够长时间运行。其次,开展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在工厂化牙鲆养殖废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利用麦饭石(MF)、石英砂(SY)、陶粒(TL)和无烟煤(WY)四种底质构建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高浓度工厂化牙鲆养殖废水进行了净化。结果显示,不同底质构成的多毛类生物滤器能够净化高浓度的牙鲆养殖废水。实验期间,各不同底质多毛类生物滤器内废水温度、盐度和pH均呈现逐步升高并稳定的变化趋势。牙鲆养殖废水中悬浮物在各底质组中均快速下降,96小时后,各底质组中悬浮物浓度均低于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COD在无烟煤组下降速率最快,三天下降比例为52.89%,陶粒组次之。10天后,各滤器废水中的COD已达标。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在不同底质滤器中显示出浓度快速下降并稳定的变化趋势。其中在10天时,无烟煤组对废水中氨氮去除率最高,达86.67%,显着高于其它各组。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显示出逐步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无烟煤组和陶粒组硝酸盐浓度上升最快,而石英砂组活性磷酸盐浓度升高最快。再次,计算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过程中的碳元素、氮元素平衡和能量分配比例。结果显示,不同滤料构成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水过程中碳、氮和能量主要来源为饵料投入,占总投入比例达64.97~88.30%。碳支出主要包括底质沉积、沙蚕生产、沙蚕呼吸、底质呼吸、水呼吸以及水中总碳六个组成部分。其中沉积碳以石英砂组最高,为54.37%。无烟煤组最低,为46.46%。沙蚕生产碳在陶粒组最高,为4.67%,石英砂组最低,达1.35%。在氮支出方面,陶粒组沙蚕生长氮占比最高,石英砂组沉积氮占比最高。能量分配方程显示,沙蚕生长能和沉积能在各底质组中呈现出显着差异,其中陶粒组沙蚕生长能占比最高,沉积能占比最低,而石英砂组与陶粒组相反。然后,测定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废水时各不同底质组中异养细菌、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共获得27株异养菌菌株,主要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以及厚壁菌门构成。异养细菌数量显示出快速升高变化趋势,其中陶粒组数量达(77.50±3.21)×106 CFU/g,显着高于其余底质。氨氧化细菌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变化趋势,15天后,无烟煤组最高达(1.06±0.05)×107MPN/g,而石英砂组最低。30天后,各底质组氨氧化细菌数量较为接近并维持稳定。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化与氨氧化细菌相同,无烟煤组20天时达最大值,其数量为(1.08±0.04)×107 MPN/g。另外,改进并放大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了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APCS)。测定了三种不同底质陶粒(TL)、石英砂(SY)和细沙(XS)为底质的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与牙鲆生长。结果显示,陶粒组可在零换水条件下维持70天的循环养殖,细沙和石英砂组最长为54天。水质方面,各底质组中SS、氨氮、硝酸盐、活性磷酸盐等均显示出逐步升高变化趋势,其中陶粒底质组中四种指标升高速度均显着低于其它各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周期内,陶粒组牙鲆生长最快,最高平均体质量达395.33±62.01g,而细沙组牙鲆生长较慢,平均体质量为291.54±42.31g,差异极显着。最后,分析了循环养殖系统的碳、氮元素平衡和能量分配。结果显示,饵料是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中碳、氮元素和能量主要来源,占比分别为94.23~95.30%、100%和95.86~96.64%。在支出方面,生物呼吸所消耗碳和能量是其支出主要组成部分,其占总收入碳的49.50~57.51%和总能量的35.43~41.00%。沉积是支出的另外主要部分,其贡献了比例为15.94~26.96%的碳、30.21~42.23%的氮和35.44~43.58%能量。陶粒组牙鲆生长累积的碳、氮和能量显着高于其它两种底质。研究结果期望能够为牙鲆工厂化养殖废弃物的净化与利用提供新的方法,并为水产养殖向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尝试。

胡蓓娟[7](2019)在《三种养殖环境下鳙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宿主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同水质和养殖环境对鱼类的生长和发育有很大影响。水质与水面大小、气候、环境生态、海拔、地理位置、养殖条件等因素都存在密切关系,而这些因素都对鱼类生长、抗病、体内肠道微生物分布及丰度、营养成分以及代谢过程均有明显的影响。目前,不同养殖环境对鱼类肠道微生物与其品质和代谢调控的关联分析的系统研究报道鲜见。本研究以重要的滤水性鱼类鳙鱼为对象,在普通养殖池塘(NC)、鄱阳湖湖泊(PYL)和高山冷水性水库(XHK)三种典型的养殖水体开展研究,以期了解不同养殖环境下鱼类肠道微生物和肠道内容物代谢组与鳙鱼品质的关联性。首先,调查三种不同养殖环境水域水质及浮游生物的时空格局对鳙鱼养殖的影响,发现三种养殖环境的水质和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次,比较分析三种养殖环境鳙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显示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肌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SFA,PUFA、MUFA含量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环境影响鳙鱼品质的机制,本研究结合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运用多组学联合分析对差异微生物和差异代谢产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了几种候选微生物(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Nocardioides,Fluviicola),这几种微生物与脂肪酸、脂质代谢途径密切相关。本研究不仅为揭示鳙鱼品质的变化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对于提升我国淡水养殖鳙鱼品质和经济附加值,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三种不同养殖水域的水质监测及浮游生物的时空格局本实验主要监测指标有温度、溶解氧(DO)、pH、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透明度。总体来说,温度、pH、硝态氮的变化均呈现一致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但NC养殖水域的溶解氧含量波动较大且普遍高于PYL养殖水域和XHK养殖水域,其硝态氮和氨态氮含量也均高于PYL和XHK鳙鱼养殖水域。其中XHK养殖水域的年平均水温值在三种鳙鱼养殖水域中最低。浮游生物的研究结果表明,NC养殖水域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着高于PYL和XHK的生物量,但在物种数量上次于PYL水域,高于XHK水域。XHK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在三个养殖水域中最小,物种数量也最低。NMDS分析发现,三种鳙鱼养殖水域的浮游动物群落在春夏季差异较显着,秋季次之,冬季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RDA结果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与水温、pH及蓝藻门生物量极显着正相关。浮游动物研究发现PYL水域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最好,NC水域其次,XHK水域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最低,这可能与XHK水域独特的水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三种不同养殖环境下鳙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营养类型水体对鳙鱼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较大。XHK水域较NC、PYL水域鳙鱼肌肉的水分和灰分含量更高,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更低。XHK水域鳙鱼营养评价优于NC和PYL水域的鳙鱼,其DHA和EPA的含量达到18.96%。从三组鳙鱼样品中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物质48种,其中带有蘑菇味、泥土味的壬醛、辛醛、1-辛烯-3-醇,带有甜香、果香味的丁香酚等是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XHK水域的鳙鱼腥味物质含量低于NC和PYL水域,鲜香味物质含量高于NC和PYL。组织学结构分析表明XHK组的鳙鱼肉质更细,同时具有更好的持水力,其次是PYL组鳙鱼,口感均会感觉细嫩,NC组的鳙鱼肌肉较为紧密,口感则较硬。3.鳙鱼肠道微生物组成分析本研究从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的34个样品中,共提取到clean tags1,030,903条序列,每个样品的平均clean tags为30,320条,平均长度分布在420.76~435.66 bp。三种养殖环境中鳙鱼肠道微生物组成彼此明显区分,Group_XHK样本具有最高的微生物多样性(Kruskal-Wallis,p<0.05),而NC样本的微生物多样性最低(Kruskal-Wallis,p<0.05)。在门的水平,三种养殖环境鳙鱼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最高的细菌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0.98%),梭杆菌门(Fusobacteria,22.87%),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4.66%),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4.56%)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6.00%)五个门;在属水平,弧菌属(Vibrio,6.46%),屠场杆状菌属(Macellibacteroides,3.74%),气单胞菌属(Aeromonas,2.54%),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2.25%),和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1.31%)是相对丰度最高的优势属。在属水平上做统计分析显示在Group_XHK组鳙鱼肠道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属分别是Ambiguous_taxa,Gemmatimonas和Nocardioides(Kruskal-Wallis,p<0.01)。在Group_PYL组鳙鱼肠道中Aeromonas和Vivrio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养殖环境(Kruskal-Wallis,p<0.01)。结果表明:鳙鱼肠道微生物Candidatus_Solibacter和Sphingomonas等32个属组成强烈的正相关模块,而Macellibacteroides和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等7个属为负相关模块。4.多组学联合分析本研究采用GC-MS和LC-MS方法进行代谢组学分析肠道内容物的代谢物变化情况,共筛选达到568种差异显着的代谢产物。LC-MS筛选得到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甘油酯代谢、亚油酸代谢、mTOR信号通路,α-亚油酸和β-亚麻酸代谢;GC-MS筛选得到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的通路为谷胱甘肽代谢、ABCtransporters、甘油磷脂代谢、β-丙氨酸代谢,很好解释了不同养殖环境下鳙鱼代谢的分子差异机制。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差异微生物和差异代谢物的关联分析,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最显着的环境因子为水温(WT)和溶氧(DO)(p<0.05),不同水质的三个养殖环境塑造了显着性差异的微生物结构(p<0.05),从差异微生物与差异代谢的相关性分析显示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Nocardioides和uncultured_Acidimicrobineae_bacterium与脂类代谢途径中重要的几种代谢产物显着性相关(|R|>0.86,p<0.01),提示三种不同养殖养殖环境通过肠道微生物调节脂类代谢来影响鳙鱼品质。深入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坤[8](2019)在《长江安徽段通江湖泊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长江安徽段两岸湖泊众多,均为浅水性湖泊,水生生物物种丰富,与长江保持连通状态,形成江水入湖或者湖水进江的湖泊模式。在安徽段,主要有龙感湖、黄大湖、泊湖、武昌湖、升金湖、菜子湖、破罡湖、白荡湖等湖泊,统称为通江湖泊,总面积约为1498.97km2。由于长期受到季风和长江的影响,这些湖泊形成了独特的水位波动模式:涨水期—丰水期—退水期—枯水期。长期湖泊渔业围网养殖、增加的极端气候,使得这些通江湖泊的生态系统不仅遭受来自人类活动的干扰还要受到极端气候的威胁,因此,通江湖泊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维持机制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热点问题。浮游动物是水体生态系统独特的生命形式之一,尤其是浮游甲壳动物和轮虫,不仅因为其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的生殖方式,还因为其在食物链中充当的连接初级生产者和高级消费者的角色。浮游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性,在形态上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水体健康评价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可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本研究以长江安徽段龙感湖、黄大湖、泊湖、武昌湖和升金湖5个典型通江湖泊的浮游动物为研究对象,阐明浮游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功能群结构,分析通江湖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识别驱动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关键因子,进一步探讨洪水和围网养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揭示通江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长江安徽段5个通江湖泊中,共鉴定浮游动物68种,其中轮虫40种,枝角类17种,桡足类11种。浮游动物的优势种类主要是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 leuckarti)、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ochlearis)、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及剑水蚤幼体(Cyclopidaenauplius)。5个通江湖泊的浮游动物年平均密度为398.6 ind./L,其中枝角类占7.0%,桡足类占9.0%,而轮虫相对密度占83%。5个通江湖泊的浮游动物年平均生物量为2.58±1.74 mg/L,其中桡足类的年平均生物量最大,为1.01±0.61mg/L。在5个通江湖泊中,枝角类的年平均密度最小值为5.21±4.08 ind./L,出现在武昌湖,其最大值(54.32±57.69 ind./L)出现在龙感湖。桡足类的年平均密度最大值(59.74±31.86 ind./L)也出现在龙感湖,而最小平均密度(6.31±4.57 ind./L)则出现在升金湖。轮虫的平均密度是枝角类和桡足类的2倍以上,年平均密度最大值为772.39±385.80 ind./L,出现在龙感湖,而其最小值(34.67±27.47ind./L)出现在升金湖。轮虫的相对丰度在各季节均超过50%,夏季相对较低,为55.41%。轮虫最大密度(1139.2 ind./L)出现在秋季,在夏季达到最小值(89.36 ind./L)。枝角类和桡足类的相对丰度最大值均出现在夏季,分别为24.71%和19.87%。枝角类的平均密度在春季为最大值(57.7 ind./L),之后逐渐减小,在冬季达到最小值(0.34 ind./L)。桡足类的平均密度从春季到夏季逐渐增加,秋季到达最大值(39.85 ind./L),冬季下降到最小值(8.72ind./L)。此外,在通江湖泊中,不同季节轮虫的平均密度均显着高于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平均密度(P<0.05)。(2)在通江湖泊中,浮游动物β多样性在春季达到最大值(25.81),而在冬季为最小值(14.98),夏季和秋季分别为19.09和19.59。显示,在四个季节中,不同的通江湖泊浮游动物差异不明显,但在冬季各个通江湖泊的浮游动物相似性较高。(3)根据浮游动物的营养层次和滤水类型等特征,长江安徽段通江湖泊把鉴定出的22科68种浮游动物共划分轮虫滤食者(RF)、轮虫捕食者(RP)、浮游型滤食者(PF)、浮游型捕食者(PP)、底栖型滤食者(BF)等5个功能群。在通江湖泊浮游动物功能群的组成中,滤食性的轮虫种类最多,捕食性的轮虫种类最少。浮游动物功能群中的种类数随着季节的变化逐渐降低,春季种类最多,冬季最少。RF功能群的种类数明显高于其他功能群的种类数,春季有,夏季和秋季变化不大,分别为,冬季最少有分别为31种、30种、29种和12种。在不同的通江湖泊中,浮游动物功能群的种类数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浮游动物PF功能群的种类数在泊湖为最大值(12种),而在龙感湖为最小值(9种);PP功能群的种类数在龙感湖达到最大值(9种),而最小值出现在升金湖(2种);BF功能群的种类数在武昌湖和龙感湖均达到较高值,为7种;RF功能群的种类数最大值(31种)出现在龙感湖,最小值(18种)在升金湖中。(4)本研究中,在极端水位波动下,华阳河湖群的水环境因子发生了显着变化。叶绿素a、总氮和总磷显着高于常规水位波动的年份(P<0.05)。在极端水位波动的年份,共检测到浮游甲壳动物23种、轮虫39种,均高于常规水位波动年份。但常规水位年份的浮游甲壳动物和轮虫的生物量与密度均显着高于极端水位波动年份(P<0.05)。相较于常规水位波动年份,极端水位波动年份的浮游动物除受温度(WT)和水深(WD)的影响外,总磷(TP)(P<0.01)和pH(P<0.05)也显着影响通江湖泊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5)在渔业养殖湖泊中,无围网养殖的武昌湖的浮游动物种类数为41种,少于龙感湖、黄大湖和泊湖等有围网养殖湖泊的53种。武昌湖浮游动物的常见和优势种类是短尾秀体溞(D.brachyurum)、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螺形龟甲轮虫(K.cochlearis)、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和剑水蚤幼体(Cyclopidae nauplius),而在围网区内外则是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裂足轮虫(Schizocerca diversicornis)、针簇多肢轮虫(P.trigla)和剑水蚤幼体(Cyclopidae nauplius)。武昌湖密度和生物量显着低于围网区内外(P<0.05)。浮游动物密度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武昌湖的采样点聚集于同一个分支,而泊湖围网内外的采样点则相对分散。连通性更好的龙感湖和黄大湖的围网外采样点则多数聚集到一起。此外,在不同捕食压力下,通江湖泊的浮游动物体长无显着变化(P=0.881),最大平均体长为0.73±0.18 mm,出现在围网内的采样点中。在无围网的武昌湖,大型枝角类盔形溞(Daphnia galeata)的密度显着少于围网区内外(P<0.05),围网外抱卵雌体达到1.4%,略高于围网内,围网内盔形溞幼体和未成熟雌体则高于围网外,这可能与鱼类的捕食压力密切相关。

张红霞[9](2019)在《大型溞粉对黄颡鱼生长、消化、部分生化指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试验用不同水平的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研究其对黄颡鱼生长性能、消化道消化酶活性、肌肉常规成分、体色、抗氧化能力、水质指标及肠道微生物组成等方面的影响,旨在筛选适宜的替代水平,为黄颡鱼生态饲料的开发提供新途径。1、饲料中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水平为(0%(Y1)、20%(Y2)、40%(Y3)、60%(Y4)、80%(Y5)、100%(Y6))。选取720尾平均体重为55.87±8.32g、平均体长16.76±1.21cm的健康全雄黄颡鱼,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Y1-Y6组饲料,养殖周期为60天。结果表明,饲料中一定水平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可有效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消化道消化酶活性,降低饵料系数,同时又起到增加肌肉蛋白含量降低脂肪的效果。养殖30天后,Y3-Y4组黄颡鱼增重率显着提高,饵料系数降低(P<0.05)。Y3组前肠、后肠和胃中蛋白酶活性分别比Y1组提高了11.14%、78.87%和16.85%(P<0.05)。与Y1相比,Y2-Y4组均能显着提高黄颡鱼皮肤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在Y4组达到最大值(P<0.05)。养殖2个月后,黄颡鱼增重率仍在Y3-Y4组显着提高(P<0.05),饵料系数降低(P<0.05)。养殖60天后,以增重率为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回归方程后得出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为58.35%较好。消化道蛋白酶以及前肠、后肠脂肪酶活性在Y4组均显着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肌肉常规成分中粗蛋白含量在Y4组提高了4.3%(P<0.05),而粗脂肪含量降低了6.9%(P<0.05)。养殖结束后,Y4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较Y1组降低了90%(P<0.05)。综合其他生长指标和饲料利用情况,长期投喂60%替代水平较适宜。2、研究大型溞粉替代不同水平的鱼粉和豆粕对黄颡鱼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长期投喂或短期投喂,大型溞粉替代40%-60%鱼粉和豆粕时,黄颡鱼体内抗氧化能力显着提高(P<0.05),表现在各组织及血清中SOD、CAT、NO、GSH、GSH-PX活性显着升高,而MDA含量降低(P<0.05)。养殖1个月后,Y3组黄颡鱼肝胰脏和血清中GOT活性下降最为显着(P<0.05),分别较Y1组降低了72.3%和51.25%;GPT活性则在Y4-Y6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养殖两个月后,与Y1组相比,Y4组GOT、GPT活性均显着下降(P<0.05),说明大型溞粉替代40%-60%的鱼粉和豆粕(Y3和Y4组)可有效提高黄颡鱼抗氧化能力,减小肝损伤。3、大型溞粉替代不同水平的鱼粉和豆粕对黄颡鱼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不论长期或短期,随着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水平的不断增加,黄颡鱼血清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不断增加,并在Y6组达到最大值(P<0.05),说明大型溞粉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4、Y1和Y4组黄颡鱼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比较。结果表明,Y1组优势菌群为鲸杆菌属、气单胞菌属、莱茵海默氏菌属、巴克纳氏菌属、邻单胞菌属、黄杆菌属。Y4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肠道有益菌如鲸杆菌属的比例上调,并以鲸杆菌属、气单胞菌属、莱茵海默氏菌属以及巴克纳氏菌属为主要优势菌群;同时,邻单胞菌属和黄杆菌属等致病菌的数量明显下降。说明大型溞粉替代60%的鱼粉和豆粕(Y4组)可提高黄颡鱼肠道有益菌比例,减少致病菌数量,有利于黄颡鱼肠道健康。

张勇[10](2019)在《施肥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池塘水质及浮游生物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河蟹作为我国水产领域驰名的养殖生物,近些年来,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增,与之而来环境问题也日渐显现,幼蟹养殖池塘属小水体流动性差,因净化能力不足,加之养殖生物对饲饵的需求、以及施肥操作和自身的代谢物积累,以及池塘本身淋溶、渗漏等作用,造成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当前大环境倡导净水渔业的理念,某些饲养操作(施肥)是否具有科学性亟待解决。通过查阅前人研究资料发现,当下学者对于施肥研究方向,主要聚集于施肥的种类、方式和施肥的频率等方面,未涉及施肥的合理性,或者只是单一研究了水质指标或者是浮动生物的变化,并未系统全面的对某一水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评价。故而,本人希望通过对探究幼蟹池塘过程施肥对于水质指标的影响,并进一步统计评价池塘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变化,了解其群落演替和其优势种的组成过程,并联系水质指标与幼蟹池塘浮游生物进行综合评定,得出幼蟹池塘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后,做出全面行系统评估。通过维期6个月,并对水温(T)等12项指标全面监测后得出,河蟹幼蟹池水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其中69月幼蟹池塘水质因子较稳定,78月两组池塘化学需氧量(CODMn)、叶绿素a(Chl.a)出现显着增高而DO显着下降,实验末期(10月)幼蟹池塘除总硬度和DO显着下降,其余水质因子均出现显着升高。实验表明,水源与幼蟹池塘的水温(T)、pH无显着差异(P>0.05)。水源溶氧(DO)和硝酸盐(NO3--N)显着高于两处理组(P<0.05),不施肥组(F1组)的总磷(TP)、磷酸盐(PO43--P)、叶绿素a(Chl.a)和总硬度均显着低于施肥处理组(F2组)(P<0.05)。幼蟹池塘施肥后会引起总氮(TN)、三态氮(NH4-N、NO2-N、NO3-N)和化学需氧量(CODMn)短暂性显着升高(P<0.05)。池塘会因施肥导致磷元素和有机物积累过多。2016年6月至2016年10月,两组幼蟹池塘内共鉴定出48种浮游动物,归属于18科。其中轮虫、枝角、桡足类分别为21、15、12种,其中浮游动物优势种共为21种,其中轮虫为(8种),枝角类(7种),桡足类(6种)。另外,F1组的优势种为12种,F2组的优势种为18种。F1组优势种明显少于F2组池塘。研究发现,水体施肥后,会导致浮游动物生物密度和生物量显着性上升(P<0.05),而施肥池塘物种多样性指数却显着低于不施肥池塘(P<0.05)。冗余分析(RDA)得出,幼蟹养殖池塘浮游动物优势种结构变化的主要水质指标分别为CODMn、pH、Chl.a、TN、T、DO和TP。通过9次实验,对两组共6个池塘浮游植物进行采集。结果鉴定出,幼蟹池塘内有117种浮游植物,归属于8门68属。其中绿藻门(47种)、硅藻门(26种)和蓝藻门为(21种),裸藻门(13种)、黄藻门(2种)、金藻门(1种)、甲藻门(4种)、隐藻门(2种)。幼蟹池塘浮游植物组成主要以绿藻、硅藻和蓝藻为主,并且具有季节性演替特征,夏季以绿-蓝藻,秋季以绿-硅藻为主体。实验共鉴定出15种浮游植物优势种,包括绿藻(6种)、蓝藻(4种)、硅藻(4种)和隐藻(1种)。主要优势种为水溪绿球藻(Oscillatoria chalybea var)、二角盘星藻(Pediastrum duplex)、镰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falcatus)、针状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acicularis)具星小环藻(Cyclotella stelligera)、颗粒直链藻(A.granulate)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Uterm)。实验结果表明,F1组池塘优势种为11种,F2组池塘优势种为15种。F1、F2组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005×1074.723×107cell/L和1.035×1074.935×107 cell/L生物量分别2.63420.63 mg/L和2.99525.706 mg/L。多样性指数范围为2.533.137和2.2883.066。研究发现,幼蟹池塘主要是硅-绿两藻占主体,水体处于中营养水平。水体施肥后,不仅浮游植物平均丰度和生物量的会显着增加(P<0.05),还会破坏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致使耐污种群成为优势种,对池塘产生不利影响。通过以上研究表明,池塘水体施肥会造成水体溶氧下降、磷元素和叶绿素a的积累,进而促进了池塘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的增高,引起群落多样性指数的下降。水体施肥同样也会促进浮游动物的生长,促进其平均密度和生物量的增加,加重池塘水环境的生物承载容量,对养殖生物产生不利影响。联系水质指标和浮游动、植物等多种指标综合评价发现,幼蟹池塘水环境属于中营养水平,再进行施肥操作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因此采用不施肥的策略更符合生态养殖的理念。

二、枝角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枝角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溞与多刺裸腹溞对盐度胁迫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淡水中盐度增加的概述
        1.2.1 淡水中盐度增加的原因
        1.2.2 盐度增加对水生生物的胁迫效应
    1.3 枝角类
        1.3.1 枝角类的概述
        1.3.2 枝角类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1.3.3 枝角类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1.4 养殖水体中藻类质量的变化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主要技术路线
第2章 大型溞和多刺裸腹溞的生活史特征对盐度胁迫的响应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枝角类及藻类培养
        2.2.2 盐度的制备与测定
        2.2.3 实验流程
        2.2.4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盐度对大型溞和多刺裸腹溞14天存活时间的影响
        2.3.2 盐度对大型溞和多刺裸腹溞发育方面的影响
        2.3.3 盐度对大型溞和多刺裸腹溞繁殖性能的影响
        2.3.4 盐度对大型溞和多刺裸腹溞半效应浓度(EC_(50))的影响
    2.4 讨论
    2.5 总结
第3章 盐度胁迫对大型溞种群动态和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枝角类及藻类培养
        3.2.2 盐度的制备与测定
        3.2.3 种群实验设计
        3.2.4 关键酶活性的制备与测定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盐度对大型溞种群动态的影响
        3.3.2 盐度对大型溞生化指标方面的影响
    3.4 讨论
    3.5 总结
第4章 不同质量食物和盐度对大型溞生活史特征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枝角类及藻类培养
        4.2.2 盐度浓度的制备与测定
        4.2.3 实验流程
        4.2.4 大型溞清除率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存活时间
        4.3.2 发育
        4.3.3 繁殖表现
        4.3.4 清除率
    4.4 讨论
    4.5 总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2)扰动方式与营养盐对太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1.1.2 浮游生物定义及作用
        1.1.3 环境因素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太湖梅梁湾和东太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周年调查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设计
        2.2.2 实验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太湖梅梁湾和东太湖环境因子周年变化
        2.3.2 太湖梅梁湾和东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
        2.3.3 太湖梅梁湾和东太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春季模拟不同扰动方式和营养盐对太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实验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3.3 结果和讨论
        3.3.1 实验期间相关理化指标的变化
        3.3.2 不同扰动方式和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3.3 不同扰动方式和营养盐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季模拟不同扰动方式和营养盐对太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实验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4.3 结果和讨论
        4.3.1 实验期间相关理化指标的变化
        4.3.2 不同扰动方式和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3.3 不同扰动方式和营养盐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罗氏沼虾-水稻塘田联作对池塘生境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生态养殖模式概况
        1.1.1 生态养殖模式发展概况
        1.1.2 池塘异位生态养殖模式基本情况
        1.1.3 池塘原位生态养殖模式基本情况
    1.2 池塘渔-稻生态养殖模式
        1.2.1 池塘渔-稻共作模式
        1.2.2 池塘罗氏沼虾-水稻塘田联作模式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塘田联作对池塘水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池塘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3 指标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虾池表观指标动态变化
        2.2.2 虾池主要水化指标
        2.2.3 虾池水体颗粒物指标的变化
    2.3 讨论
        2.3.1 塘田联作对养殖水体温度的影响
        2.3.2 塘田联作对养殖水体环境的影响
        2.3.3 塘田联作对养殖水体化学需氧量的影响
        2.3.4 塘田联作对虾池颗粒物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塘田联作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池塘
        3.1.2 浮游生物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3.1.3 浮游生物样品的鉴定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
        3.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3.2.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3.2.3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3.2.4 浮游动物的丰度与生物量
    3.3 讨论
        3.3.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3.3.2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塘田联作池塘沉积环境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池塘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3 指标的测定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
        4.2.1 pH与ORP的变化
        4.2.2 池塘TN的变化
        4.2.3 池塘TP的变化
        4.2.4 池塘TC的变化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养殖模式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池塘
        5.1.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5.1.3 DNA提取
        5.1.4 PCR扩增及文库构建
        5.1.5 高通量测序
        5.1.6 数据处理
    5.2 结果
        5.2.1 两池塘样品测序的复杂度
        5.2.2 不同分类水平上不同时期各池塘微生物群落结构
        5.2.3 微生物多样性
        5.2.4 样本相似性分析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塘田联作模式养殖效益分析
    6.1 分析方法
    6.2 罗氏沼虾养殖情况
        6.2.1 产业概况
        6.2.2 罗氏沼虾-水稻塘田联作模式
    6.3 养殖效益
        6.3.1 不同模式罗氏沼虾生长状况
        6.3.2 养殖效益分析
    6.4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中华绒螯蟹养殖中水环境影响及浮游生物作用的综述
    1.1 河蟹养殖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1.2 浮游动物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
    1.3 浮游植物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
    1.4 研究展望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的变化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地点与材料
        2.1.2 实验设计
        2.1.3 采样方法与分析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养殖产量
        2.2.2 蜕壳间期、有效积温和累计有效积温的变化特征分析
        2.2.3 幼蟹生态养殖区T、DO、p H、EC的变化特征分析
        2.2.4 幼蟹生态养殖区COD_(Mn)的变化特征分析
        2.2.5 幼蟹生态养殖区“三氮”和TN的变化特征分析
        2.2.6 幼蟹生态养殖区PO_4~(3-)-P和TP的变化特征分析
        2.2.7 幼蟹生态养殖区Chl-a的变化特征分析
    2.3 讨论
        2.3.1 幼蟹蜕壳与T及有效积温的规律
        2.3.2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因子综合评价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地点与材料
        3.1.2 实验设计
        3.1.3 采样方法与分析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因子监测
        3.2.2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3.2.3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密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3.2.4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3.2.5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3.2.6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与水质因子的RDA分析
    3.3 讨论
        3.3.1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
        3.3.2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群落与水质因子的关系
        3.3.3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综合评价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地点与材料
        4.1.2 实验设计
        4.1.3 采样方法与分析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因子监测
        4.2.2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4.2.3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4.2.4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4.2.5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与水质因子的RDA分析
    4.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相关论文
致谢

(5)除草剂莠去津单一及其与微囊藻联合对大型溞生活史参数和种群动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水生态系统中枝角类一般概况
        1.1.1 枝角类
        1.1.2 枝角类在水生态系统中地位
        1.1.3 枝角类在生态系统中作用及渔业生产中的价值
        1.1.4 食物对枝角类的影响
    1.2 除草剂莠去津的使用对水环境的污染现状
        1.2.1 除草剂莠去津的使用概况及存在问题
        1.2.2 除草剂莠去津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1.2.3 除草剂莠去津的毒理学研究现状
    1.3 水体富营养化与微囊藻水华
        1.3.1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1.3.2 富营养化和高温是形成微囊藻水华的必要条件
        1.3.3 微囊藻水华对浮游动物及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主要技术路线
第2章 莠去津对大型蚤的继代效应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方法
        2.2.1 实验材料的来源
        2.2.2 实验材料培养方法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4 实验设计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莠去津对母体大型溞的毒性作用
        2.3.2 暴露于莠去津下大型溞的后代生长繁殖情况
    2.4 讨论
    2.5 结论
第3章 莠去津与铜绿微囊藻对大型蚤生活史参数的综合作用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的来源
        3.2.2 实验材料培养方法
        3.2.4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5 实验试剂及配制
        3.2.6 实验设计
        3.2.7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HPLC法分析莠去津含量以及大型溞平均存活
        3.3.2 生长
        3.3.3 繁殖性能
    3.4 讨论
        3.4.1 莠去津对有毒铜绿微囊藻胁迫效应的影响
        3.4.2 有毒铜绿微囊藻对莠去津胁迫效应的影响
    3.5 结论
第4章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工厂化水产养殖废水的组成与性质
    1.3 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净化方法
        1.3.1 物理法
        1.3.2 化学法
        1.3.3 生物法
    1.4 牙鲆工厂化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5 多毛类动物在海洋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1.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运行的可行性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动物
        2.2.2 不同底质
        2.2.3 多毛类饵料
    2.3 实验方法
        2.3.1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APB)构建方法
        2.3.2 工厂化养殖固体废弃物饲喂多毛类的可行性
        2.3.3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循环运行的可行性
    2.4 实验结果
        2.4.1 不同比例养殖固体废弃物对滤器内多毛类生长存活影响
        2.4.2 不同底质类型的生物滤器内多毛类沙蚕存活生长情况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牙鲆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净化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2.3 多毛类动物密度与饵料
        3.2.4 养殖废水
    3.3 实验方法
        3.3.1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牙鲆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
        3.3.2 多毛类生长测定
        3.3.3 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
        3.4.1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的常规水质参数变化
        3.4.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的特征性水质参数变化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水过程的碳和氮元素平衡与能量分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实验设计
        4.3.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碳元素平衡测定
        4.3.3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氮元素平衡测定
        4.3.4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量分配规律
        4.3.5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
        4.4.1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碳元素平衡
        4.4.2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氮元素平衡
        4.4.3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量分配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微生物膜异养菌与硝化细菌变动规律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器材
        5.2.2 仪器设备
        5.2.3 实验动物
        5.2.4 养殖废水
    5.3 实验方法
        5.3.1 实验设计
        5.3.2 微生物膜取样
        5.3.3 异养菌分离、纯化与培养
        5.3.4 异养菌种类分析
        5.3.5 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提取与扩增
        5.3.6 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MPN-PCR结果计算
    5.4 实验结果
        5.4.1 生物膜微生物总DNA提取结果
        5.4.2 16S rDNA扩增
        5.4.3 PCR扩增结果
        5.4.4 多毛类生物滤器异养菌种类组成
        5.4.5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异养菌数量变动
        5.4.6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氨氧化细菌数量变动
        5.4.7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动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与牙鲆的生长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试剂
        6.2.2 仪器设备
        6.2.3 实验动物
    6.3 实验方法
        6.3.1 循环养殖系统设计方法
        6.3.2 养殖方法
        6.3.3 参数测定
        6.3.4 实验分组和终点确定
    6.4 实验结果
        6.4.1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6.4.2 牙鲆和岩虫平均体质量变化情况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和氮平衡与能量分配规律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7.2.1 实验试剂
        7.2.2 仪器设备
        7.2.3 实验动物
    7.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氮平衡和能量分配测定
        7.3.1 设计方法
        7.3.2 养殖方法
        7.3.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元素平衡测定
        7.3.4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氮元素平衡测定
        7.3.5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能量分配测定
        7.3.6 数据处理
    7.4 实验结果
        7.4.1 岩虫的昼夜代谢规律
        7.4.2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元素平衡
        7.4.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氮元素平衡
        7.4.4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能量分配
    7.5 讨论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三种养殖环境下鳙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宿主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水域环境与养殖研究进展
        1.1.1 水域环境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1.1.2 养殖水域浮游生物的研究进展
    1.2 水产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1.2.1 鱼类肌肉营养评价指标
        1.2.2 鱼肉风味的评价方法
        1.2.3 影响质构品质的因素
    1.3 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1.3.1 肠道菌群的功能
        1.3.2 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三种养殖水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及实验设计
        2.2.2 采样方法
        2.2.3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水质的理化性质
        2.3.2 三种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季节性变化特征
        2.3.3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动物物种组成季节性变化特征
        2.3.4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与优势种季节性变化特征
        2.3.5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与优势种季节性变化特征
        2.3.6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季节性变化特征
        2.3.7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季节性变化特征
        2.3.8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空间特征
        2.3.9 三种鳙鱼养殖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空间特征
        2.3.10 环境因子对三种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2.3.11 环境因子对三种养殖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
    2.4 讨论
第三章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肌肉的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分析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2.3 试验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体型指标
        3.3.2 鱼肉基本营养成分比较
        3.3.3 鱼肉氨基酸组成及其含量分析
        3.3.4 肌肉品质的评价
        3.3.5 三种养殖环境鳙鱼肌肉组织脂肪酸组成和含量
        3.3.6 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3.3.7 组织学特性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分析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采样地点
        4.2.2 肠道微生物样品采集
        4.2.3 肠道微生物DNA提取与高通量测序
        4.2.4 生物信息学与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微生物的整体组成
        4.3.2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对鳙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4.3.3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的共有微生物
        4.3.4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的差异微生物类群
        4.3.5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肠道微生物相互关系的网络分析
        4.3.6 水质与微生物关联性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三种不同养殖环境鳙鱼的肠道微生物代谢组学分析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
        5.2.2 LC-MS方法
        5.2.3 GC-MS方法
        5.2.4 质量控制
    5.3 数据处理
    5.4 结果
        5.4.1 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分析
        5.4.2 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
    5.5 代谢标志物与显着性差异菌种的相关性分析
        5.5.1 LC-MS代谢标志物与显着性差异菌种的相关性分析
        5.5.2 GC-MS代谢标志物与显着性差异菌种的相关性分析
    5.6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长江安徽段通江湖泊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浮游动物
        1.1.1 浮游动物的概述
        1.1.2 浮游动物的在淡水生态系统的功能
    1.2 水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2.1 温度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2.2 水位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2.3 营养盐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2.4 鱼类捕食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2.5 水生植物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2.6 其他因子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 引言
    2 湖泊概况
        2.1 龙感湖
        2.2 黄大湖
        2.3 泊湖
        2.4 武昌湖
        2.5 升金湖
    3 研究方法
        3.1 采样点的设置与采样时间
        3.2 水环境监测指标及方法
        3.3 浮游动物的采集与鉴定
        3.3.1 浮游动物的采集
        3.3.2 浮游动物的鉴定
        3.4 数据分析
        3.4.1 浮游动物密度与生物量的计算
        3.4.2 物种优势度的计算
        3.4.3 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
        3.4.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长江安徽段通江湖泊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与分布格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点
    2 研究结果
        2.1 长江安徽段通江湖泊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2.2 长江安徽段通江湖泊浮游动物优势种
        2.3 长江安徽段通江湖泊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
        2.4 长江安徽段通江湖泊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
        2.5 水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长江安徽段通江湖泊浮游动物的功能群特征
    1 结果
        1.1 通江湖泊浮游动物功能群组成
        1.2 通江湖泊浮游动物优势功能群的时空分布
    2 讨论
第五章 极端洪水和围网养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点
    2 结果
        2.1 极端水位对通江湖泊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2.1.1 极端水位波动环境因子变化
        2.1.2 极端水位波动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组成影响
        2.1.3 极端水位波动对浮游动物密度与生物量影响
        2.1.4 极端水位波动对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密度影响
        2.1.5 极端水位下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2.2 围网养殖对通江湖泊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
        2.2.1 通江湖泊不同采样区浮游动物群落组成
        2.2.2 通江湖泊不同采样区浮游动物密度与生物量
        2.2.3 通江湖泊不同采样区浮游甲壳动物的平均体长
        2.2.4 通江湖泊不同采样区溞属生长状况
    3 讨论
        3.1 极端洪水对通江湖泊环境因子的影响
        3.2 极端洪水对通江湖泊浮游动物的影响
        3.3 围网养殖对通江湖泊浮游动物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大型溞粉对黄颡鱼生长、消化、部分生化指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水产动物饲料蛋白源的替代研究进展
        1.1.1 动物蛋白源及其替代
        1.1.2 昆虫蛋白源及其替代
        1.1.3 植物蛋白源及其替代
        1.1.4 单细胞蛋白源
    1.2 替代豆粕的研究进展
    1.3 我国枝角类资源现状
        1.3.1 枝角类作为苗期饵料的效果
        1.3.2 大型溞的营养价值
    1.4 黄颡鱼养殖现状
    1.5 本试验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二章 饲料中不同水平大型溞粉对黄颡鱼生长、消化、肌肉常规成分以及水质指标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饲料中不同水平大型溞粉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2.2.2 饲料中不同水平大型溞粉对黄颡鱼消化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2.2.3 饲料中不同水平大型溞粉对黄颡鱼消化道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2.2.4 饲料中不同水平大型溞粉对黄颡鱼消化道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2.5 饲料中不同水平大型溞粉对黄颡鱼肌肉常规成分的影响
        2.2.6 饲料中不同水平大型溞粉对黄颡鱼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2.2.7 饲料中不同水平大型溞粉对水质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不同水平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2.3.2 不同水平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对黄颡鱼消化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3.3 不同水平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对黄颡鱼肌肉常规成分的影响
        2.3.4 不同水平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对黄颡鱼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2.3.5 不同水平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对水质指标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饲料中不同水平大型溞粉对黄颡鱼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水平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对黄颡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2.2 不同水平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对黄颡鱼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不同水平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对黄颡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3.2 不同水平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对黄颡鱼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对黄颡鱼血脂水平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30d对黄颡鱼血脂水平的影响
        4.2.2 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60d对黄颡鱼血脂水平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大型溞粉替代鱼粉和豆粕对黄颡鱼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2 测序结果与分析
        5.2.1 样本测序结果统计
        5.2.2 OTU聚类分析检测结果
        5.2.3 黄颡鱼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5.2.4 黄颡鱼肠道微生物组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10)施肥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池塘水质及浮游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河蟹养殖中生态环境变化和水体施肥应用的研究概况
    1.1 河蟹养殖中对环境的影响和池塘施肥应用状况
        1.1.1 河蟹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1.1.2 河蟹养殖水体中水质检测
        1.1.3 养殖水体施肥应用的状况
    1.2 池塘浮游动物研究状况
    1.3 池塘浮游植物研究状况
    1.4 研究展望
第二章 施肥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池塘养殖水质影响的初步探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地点
        2.1.2 实验材料
        2.1.3 实验设计
        2.1.4 采样与分析方法
        2.1.5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实验池塘氮、磷输入量
        2.2.2 幼蟹池塘生产数据
        2.2.3 池塘物理指标变化
        2.2.4 池塘化学指标变化
        2.2.5 池塘营养盐、富营养化有机污染物指标变化
    2.3 讨论
        2.3.1 施肥与不施肥池塘养殖模式比较
        2.3.2 施肥对池塘水质因子和水源环境的影响
        2.3.3 幼蟹池塘季节性特征
第三章 施肥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池塘浮游动物群落影响及与水质指标的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地点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设计
        3.1.4 采样与分析方法
        3.1.5 计算方法
    3.2 结果
        3.2.1 池塘水质基本指标
        3.2.2 幼蟹池塘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组成
        3.2.3 幼蟹池塘浮游动物平均密度
        3.2.4 幼蟹池塘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
        3.2.5 幼蟹池塘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
        3.2.6 幼蟹池塘浮游动物优势种与水质指标的RDA分析
    3.3 讨论
        3.3.1 不同养殖模式下幼蟹池塘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
        3.3.2 幼蟹池塘水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群落关系
        3.3.3 幼蟹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特征总体评价
第四章 施肥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池塘浮游植物群落影响及与水质指标的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地点
        4.1.2 实验材料
        4.1.3 实验设计
        4.1.4 采样与分析方法
        4.1.5 计算方法
    4.2 结果
        4.2.1 池塘水质基本指标
        4.2.2 幼蟹池浮游植物的种属和优势种的组成
        4.2.3 幼蟹池塘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的变化
        4.2.4 幼蟹池塘浮游植物的平均生物量的变化
        4.2.5 幼蟹池塘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4.2.6 幼蟹池塘浮游植物优势种功能群丰度与水环境因子的RDA分析.
    4.3 讨论
        4.3.1 幼蟹池塘后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变化
        4.3.2 幼蟹池塘水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关系
    5 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致谢

四、枝角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溞与多刺裸腹溞对盐度胁迫的响应[D]. 李雨柔.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扰动方式与营养盐对太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影响[D]. 潘雯雯. 江南大学, 2020(01)
  • [3]罗氏沼虾-水稻塘田联作对池塘生境影响的初步研究[D]. 秦金华.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4]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D]. 贾延.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5]除草剂莠去津单一及其与微囊藻联合对大型溞生活史参数和种群动态的影响[D]. 徐姿.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D]. 杨大佐.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7]三种养殖环境下鳙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对宿主品质影响的研究[D]. 胡蓓娟. 南昌大学, 2019(01)
  • [8]长江安徽段通江湖泊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 张坤. 安徽大学, 2019(02)
  • [9]大型溞粉对黄颡鱼生长、消化、部分生化指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D]. 张红霞.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10]施肥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池塘水质及浮游生物的影响[D]. 张勇.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枝角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