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 前和 TACE 后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TACE 前和 TACE 后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一、THE CHANGES OF PERIPHERAL BLOOD T LYMPHOCYTE SUBSET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BOTH PRE-TACE AND POST-TACE(论文文献综述)

银艳桃[1](2021)在《参灵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参灵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人数各30例。对照组行TACE术治疗,术后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服用参灵方。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体液免疫、细胞因子、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等观察指标的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中医总疗效、实体瘤疗效结果,并将所有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细胞免疫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CD8+水平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体液免疫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Ig A、Ig G、Ig M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Ig A、Ig G、Ig M水平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3.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IL-2、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IL-2、IFN-γ水平显着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4、IL-6、l L-10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IL-4、IL-6、l L-10水平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4.肝功能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BIL、AST、AL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清TBIL、AST、ALT水平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5.AFP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AF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清AFP水平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6.实体瘤疗效:两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胁痛、乏力、纳呆、腰膝酸软、恶心、畏寒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各证候积分显着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比较,对照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参灵方能显着提升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细胞免疫水平,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2.参灵方能显着提升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体液免疫水平,改善患者体液免疫功能;3.参灵方能显着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抑制AFP表达,减轻肝脏损害,抑制肿瘤生长;4.参灵方能显着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疗效,提临床效果。

蒋锐沅[2](2021)在《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HI3L1、IL-6、IL-8等炎症因子影响的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出原发性肝癌相关的炎症因子,以数据挖掘技术证实敷和备化方中的中药均为各名老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高频药物,以网络药理学技术证实敷和备化方中的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原发性肝癌相关炎症微环境实现的,以临床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观察敷和备化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不可手术的肝郁脾虚型HCC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评分、术后栓塞综合征情况等相关临床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并观察对原发性肝癌相关炎症因子改善情况。方法:1、以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对原发性肝癌相关炎症微环境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解析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的炎症因子,并以此作为临床研究的靶点。2、采集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中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及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的相关中药方剂,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中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及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的高频中药、中药配伍规律等。3、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敷和备化方中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为靶点,证实敷和备化方中的中药能够通过改善肝癌炎症微环境的方式治疗原发性肝癌。4、按照纳入标准,选取90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及肝病科住院治疗,证型属于肝郁脾虚证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予敷和备化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单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情况、术后栓塞综合征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无进展生存期、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血清肝纤四项水平、FACT-Hep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分等近期疗效指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等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通过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发现,目前在原发性肝癌相关的炎症因子中,较为热门且关系密切的炎症因子为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2、肿瘤坏死因子-α,目前的体外实验及体验实验均以这些靶点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2、共计收集到153篇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中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及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的相关中药方剂,共计涉及203味中药,使用频次前10味的中药分别是柴胡、白术、白芍、枳实、当归、鳖甲、莪术、甘草、半夏、香附均为敷和备化方中的药物;使用频率前5的药对分为是柴胡—白术、柴胡—白芍、白术—白芍、白芍—当归、白芍—鳖甲;置信度排名前5的药物关联组合为柴胡—白术→白芍、白术—茯苓→白芍、柴胡—白芍→鳖甲、枳实—白芍→党参、枳实—莪术→鳖甲,分析所得数据均与敷和备化方的方剂配伍、药物组成基本相同。3、通过以敷和备化方中的17味中药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敷和备化方中药物的有效成分与原发性肝癌的作用靶点相匹配,共匹配到57个潜在靶点,其中部分靶点为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2或其上游蛋白。因此,敷和备化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炎症微环境中的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2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实现的。4、两组患者在术前1天的年龄、性别、TNM分期、肝功能分级、有无乙肝、有无血管侵犯、有无动脉静脉瘘等基线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1)近期疗效情况:治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43.4%,疾病控制率为86.7%;对照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32.2%,疾病控制率88.9%为88.9%,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栓塞综合征情况:两组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或致死的栓塞综合征案例,治疗组患者的发热、胃肠道反应、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血清肝纤四项及甲胎蛋白水平:两组患者术后3月的血清肝纤四项及甲胎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前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组术后3月血清肝纤四项及甲胎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4)FACT-Hep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分情况:两组患者术后3月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功能领域、肿瘤领域及总积分均较术前1天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组术后3月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功能领域、肿瘤领域及总积分较同期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5)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术后3月的各项肝郁脾虚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术前1天有显着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术后的肝郁脾虚相关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同期对照组降低更显着(P<0.05)。(6)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治疗失败时间:治疗组中位PFS为6.2[95%CI(2.5,4.6)]个月;对照组中位PFS为4.2[95%CI(3.9,7.8)]个月。治疗组TTUP为14.2[95%CI(11.9,15.3)]个月,对照组TTUP为13.7[95%CI(12.8,14.2)]个月。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失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情况: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血清白细胞介素-12水平均较术前1天显着提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均较术前1天显着减低(P<0.05);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3月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提高更显着(P<0.05),血清血清白细胞介素-6、血清白细胞介素-8、血清白细胞介素-1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降低更显着(P<0.05)。结论:1、通过文献计量学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癌相关的炎症微环境中研究较为热门的炎症因子为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并以此为靶点开展中医药改善原发性肝癌炎症微环境的相关实验研究。2、通过数据挖掘研究发现,治疗肝郁脾虚型肝癌及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的药物主要以健脾疏肝、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根本大法,在组方时采用核心药对能够实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3、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敷和备化方中的相关中药能够通过对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2等炎症因子及其上游蛋白的治疗效果达到改善原发性肝癌炎症微环境的目的,实现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4、敷和备化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不可手术的原发性肝癌能够有效提高客观缓解率,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降低FACT-Hep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分,减少术后栓塞综合征的发生情况,降低血清肝纤四项及甲胎蛋白水平,改善血清白细胞介素-2、血清白细胞介素-6、血清白细胞介素-8、血清白细胞介素-1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的表达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前景。

华琼博,牟海波,郭勇[3](2021)在《水木两滋汤加味对肝肾阴亏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后的疗效及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水木两滋汤加味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肾阴亏证患者TACE后的疗效及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浙江省中医院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在TACE术后接受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水木两滋汤加味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肝肾阴亏证症状评分、近期实体瘤疗效、复发率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肾阴亏证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肝肾阴亏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近期实体瘤总有效率分别为88.64%和68.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为13.64%,对照组复发率为36.36%,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较治疗前显着升高,CD8+明显降低,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木两滋汤加味可明显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肾阴亏证患者TACE后的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且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朱容松[4](2019)在《精准肝切除与常规肝切除联合TACE对肝癌免疫监视影响的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比较精准肝切除术后和常规肝切除术后分别联合TACE对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41例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精准肝切除组21例,常规肝切除组20例)。分别为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均联合TACE,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ACE 前后外周血中 CD4+、CD8+、CD4+/CD8+、IL-10 及 IFN-γ 的水平。[结果]术后7d,两组患者肝功能的指标ALT和AST均上升,但精准肝切除组患者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常规肝切除组患者(均P<0.05),两组患者CD4+、CD4+/CD8+、IL-10 及 IFN-γ 均下降,但精准肝切除组 CD4+、CD4+/CD8+及IFN-γ下降的幅度小于常规肝切除组(均P<0.05),两组患者CD8+较术前均略有升高。术后14d,两组患者的肝功、淋巴细胞及相关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均恢复至术前水平。TACE后7d,两组患者CD4+、CD4+/CD8+及IFN-γ水平较术前均升高,CD8+略有升高,但两组之间并无显着差异(均P>0.05),IL-10水平下降,但两组无显着差异(均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肝切除,精准肝切除术后患者的肝功和免疫功能恢复较快,手术后联合规范的TACE可促进免疫监视。

王凯[5](2019)在《HBV-DNA阴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TACE后乙肝病毒激活与TLR9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HBV-DNA阴性的HBV相关性HCC患者TACE治疗后HBV激活率及危险因素目的明确HBV-DNA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HBV激活率及临床危险因素。研究方法以进行TACE治疗的HBV-DNA阴性的HBV相关性HC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治疗组(30例):患者在TACE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接受规律恩替卡韦抗HBV治疗;(2)对照组(29例):患者在TACE治疗期间不予抗HBV治疗。评估两组患者TACE治疗后4周期间HBV-DNA载量、肝功能及肝内病灶情况,分析HBV激活率、临床危险因素、肝功能及肿瘤控制率。结果TACE治疗后4周,共10例患者发生HBV激活,其中9例患者发生于术后1周,对照组1例患者发生于术后2周。对照组出现HBV激活8例(27.59%),治疗组出现HBV激活2例(6.25%),两组HBV激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后4周比较两组患者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激活组患者术后转氨酶水平显着高于HBV未激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肝内肿瘤数目>3个、未进行抗HBV治疗是HBV激活的临床危险因素。结论HBV-DNA阴性的HBV相关性HCC患者在TACE治疗过程中可出现HBV激活,HBeAg阳性、肝内肿瘤数目>3个、未进行抗HBV治疗是TACE治疗后HBV激活的临床危险因素。TACE联合应用恩替卡韦进行预防性抗HBV治疗,能够降低HBV的激活率,保护患者肝功能。第二部分TLR9信号通路分子表达水平及细胞因子与HBV激活目的明确HBV-DNA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 HBV 激活与 Toll 样受体 9(Toll like receptors 9,TLR9)信号通路分子mRNA表达水平、细胞因子分泌量的关系。研究方法收集HBV-DNA阴性的HBV相关性HCC患者TACE术前、术后第1周的外周血,分离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定量检测TLR9信号通路分子(TLR9、MyD88、TRAF6、IRF7)mRNA表达水平,并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IFN-α、IL-8、IL-12、TNF-α)含量。比较患者术前、术后上述通路分子和细胞因子表达差异,以及其与HBV激活的关系。结果TACE治疗后1周共9例患者发生HBV激活。HBV激活组患者TACE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TLR9信号通路分子(TLR9、MyD88、TRAF6、IRF7)mRNA表达水平较未激活组患者低,其中TLR9、MyD88和IRF7分子mRNA表达水平在HBV激活组与未激活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激活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IL-8、IL-12、IFN-α、TNF-α水平均较HBV未激活组低,其中IFN-α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TACE治疗前后TLR9信号通路分子mRNA及细胞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V-DNA阴性的HBV相关性HCC在TACE治疗后出现HBV激活的患者的TLR9、MyD88、IRF7分子转录水平及IFN-α分泌量较未激活组显着降低。我们推测TLR9信号通路异常及外周血中IFN-α水平低下在HBV激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患者在TACE治疗后发生HBV激活可能是由于TLR9-MyD88-IRF7-IFN-α信号通路功能障碍引起。恩替卡韦并不是通过作用于TLR9信号通路来降低HBV的激活率。IFN-α降低的患者在TACE治疗前应予抗HBV治疗。

吴蕾[6](2019)在《TACE治疗PHC患者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及IL-2、IL-6、TNF-α等细胞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测定PHC患者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IL-2、IL-6、TNF-α、细胞免疫、肝硬化指标在TACE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探讨DC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对TACE治疗的疗效评估的意义,同时观察IL-2、IL-6、TNF-α等在TACE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03月~2018年12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苏北人民医院(三级甲等医院)确诊为PHC,并在我院成功实施TAC E手术的患者病例资料共91例。所纳入研究对象留取PHC患者在TACE治疗前、治 疗后3天、治疗后1月的静脉血液标本,分别进行AFP、DCP、肝功能、淋巴细胞免疫分型、肝硬化指标及细胞因子IL-2、IL-6、TNF-α检测,电话随访PHC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收集2017年03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行健康体检、体检报告无明显异常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SPSS 25.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分析各指标在TACE治疗后的变化规律及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91例PHC患者,男:女=5.07:1,平均年龄62.75±10.02(岁);80.22%的患者存在肝炎病毒感染,其中69.23%的患者为单纯HBV感染,8.79%的患者为单纯HCV感染,2.20%的患者同时存在HBV和HCV感染,Child-Pugh分级为A级及B级,AFP阳性率 65.93%。2.PHC患者血清DCP水平较健康成人组明显升高(p<0.01);进一步行PHC患者组亚组分析,AFP阳性组患者血清DCP水平较健康成人组明显升高(p<0.01),AFP阴性组患者血清DCP水平较健康成人组亦明显升高(p<0.01),AFP阳性组与AFP阴性之间PHC患者血清DCP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3.DCP作为独立诊断PHC的血清学标志物的敏感度为75.80%,特异度为90.90%,PHC患者DCP阳性率为73.63%;血清DCP诊断AFP阳性PHC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ROC为0.875(p<0.01),血清DCP诊断AFP阴性PHC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ROC为0.782(p<0.01)。4.不同水平的AFP之间的血清DCP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进一步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PHC患者血清DCP水平与AFP水平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5.TACE治疗后3天血清DCP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TACE治疗后1月血清DCP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同时TACE治疗前血清DCP阳性的PHC患者,TACE治疗后血清DCP水平下降≥30%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较血清DCP水平下降<30%的患者明显延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与健康成人组相比,PHC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降低,CD3+CD8+%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TACE治疗后3天外周血CD3+CD4+%、CD4+/CD8+、CD3+CD8+%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TACE 治疗后1月与术前相比,外周血CD3+CD4+%、CD4+/CD8+升高,CD3+CD8+%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7.TACE治疗后3天,PHC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TACE治疗后1月,PHC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与术前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p>0.05)。8.TACE治疗后3天,PHC患者血清IL-2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TACE治疗后1月与术前相比,PHC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TACE治疗后3天,PHC患者血清ⅣV-C、HA、HPC-Ⅲ水平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LN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TACE治疗后1月与术前相比,血清ⅣV-C、HA、HPC-Ⅲ、LN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此外,TACE治疗前PHC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对TACE的治疗疗效有一定影响(p<0.05)。结论:1.PHC患者血清DCP水平较健康成人者明显升高AFP阴性的PHC患者及AFP阳性的PHC患者血清DCP水平均较健康成人者明显升高;血清DCP水平可作为独立诊断PHC的血清学标志物,在诊断AFP阴性的PHC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同时,DCP可作为评估TACE术后治疗疗效的指标,是影响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PHC患者细胞免疫较健康成人组减退,TACE治疗可改善PH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血清IL-2水平,对降低IL-6、TNF-α水平也有一定影响,有助于改善PHC患者的预后。3.TACE治疗后早期血清ⅣV-C、HA、HPC-Ⅲ明显升高,晚期可恢复至治疗前水平,TACE对肝纤维化进展无明显影响。

徐燕能[7](2019)在《DEB-TACE与cTACE对肝细胞肝癌细胞免疫影响及短期疗效的前瞻性对比分析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前瞻性对比分析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DEB-TACE与cTACE术后细胞免疫状态变化、短期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17年01月-2018年06月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所有患者均于我院接受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共计78例,实验组33例患者使用可载药微球行DEB-TACE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行cTACE治疗,分别在术前1周内及术后1个月分别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术前1周及术后1月、3月行肝脏增强CT或增强MR检查,并完善同期血液生化检查。随访影像学及临床资料,采用mRICIST对实体肿瘤进行疗效评估,对比分析两种TACE术后细胞免疫状态变化、短期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1、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肿瘤临床分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ECOG体力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临床分期与术前CD3+%、CD3+CD4+%均呈正相关关系,与CD4+/CD8+比值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3、DEB-TACE组术后CD3+%、CD3+CD4+%和CD4+/CD8+均高于手术前,而CD3+CD8+%术后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CE组患者术后CD3+CD4+%和CD4+/CD8+高于术前,CD3+%和CD3+CD8+%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EB-TACE术后CD3+%频数表达增加1.8%,cTACE术后CD3+%频数表达减少1.7%,两组CD3+%频数表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2,P<0.001);DEB-TACE术后CD3+CD4+%频数表达增加11.1%,高于cTACE增加的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8,P=0.006)。CD3+CD8+%(t=0.009,P=0.993)、CD4+/CD8+(t=1.775,P=0.079)以及AFP(t=1.194,P=0.236)在术前术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术后1月评效与术前术后CD3+%变化值呈正相关;与CD3+CD4+%、CD3+CD8+%以及CD4+/CD8+的变化值无相关关系。术后3月评效与术前术后CD3+%、CD3+CD4+%变化值呈正相关;与CD3+CD8+%和CD4+/CD8+的变化值无相关关系。6、两种手术术前术后肝功能评级及ECOG评分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DEB-TACE手术患者的术中辐射剂量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为719.4(500.1),高于cTACE组的500.1(5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13,P=0.001)。结论:1、DEB-TACE组与cTACE组均能改善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细胞免疫状态,但DEB-TACE术后患者CD3+%、CD3+CD4+%频数表达幅度变化优于c TACE。2、DEB-TACE组与cTACE组术后1月疗效评估无统计学差异,但术后3月疗效评估DEB-TACE优于cTACE。3、DEB-TACE组与c TACE组在安全性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余辉,席玮,武贝,冯国栋,尹国文,陈骏[8](2017)在《肝癌患者动脉化疗栓塞序贯射频消融后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21例于江苏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接受TACE序贯RFA治疗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7、14、30天时,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后7天,患者外周血CD8+比率上升,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4+/CD8+下降,且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天,CD8+比率下降,CD3+、CD4+、NK细胞的比率和CD4+/CD8+上升,但与治疗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天,CD4+、NK细胞及CD4+/CD8+较治疗前有升高(P<0.05),同时CD8+下降(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序贯RFA治疗虽然短时间内会有一过性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但随时间推移,细胞免疫功能会逐渐恢复并有所增强。

余辉,席玮,陈世曦,陆游,陆逸,武贝,冯国栋,陈骏[9](2017)在《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射频消融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序贯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为TACE序贯RFA组(24例)、单纯TACE组(23例)和单纯RFA组(20例)。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7、14、30 d时,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细胞比值及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基线值无差异。治疗后7 d,单纯TACE组外周血CD8+细胞比率增加,CD4+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减少(P<0.05)。治疗后14 d,单纯TACE组外周血CD4+、NK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减少,CD8+细胞比率增加(P<0.05);单纯RFA组外周血NK细胞比率增加(P<0.05);TACE序贯RFA组及单纯RFA组CD4+和NK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均显着高于同期单纯TACE组(P<0.05),而单纯RFA组CD8+细胞比率则显着低于同期单纯TACE组(P<0.05)。治疗后30 d,TACE序贯RFA组外周血CD8+细胞比率降低,NK细胞比率和CD4+/CD8+比值增加,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TACE组CD3+及CD4+细胞比率较治疗前降低(P<0.05);单纯RFA组NK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TACE序贯RFA组及单纯RFA组NK细胞比率及CD4+/CD8+比值较单纯TACE组升高(P<0.05)。TACE序贯RFA组NK细胞比率较单纯RFA组升高(P<0.05)。结论:单纯TACE治疗可能造成肝癌患者一过性细胞免疫受到抑制,而TACE序贯RFA及单纯RFA治疗则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赵勇,魏国,胡礼冲,华欣,何永,蔡琳,何盛华[10](2017)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HIV/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就诊的17例PHC合并HIV/AIDS患者为试验组,同期HIV阴性的PHC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患者术前1d及试验组患者术后1、4周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及CD4/CD8的比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及试验组术后1、4周外周血T细胞亚群各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试验组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1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明显较治疗前下降,CD8明显增高(P<0.05),而4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比值较治疗1周后明显增高,CD8明显下降(P<0.05)。结论 TACE对PHC合并HIV/AIDS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PHC合并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较HIV阴性的PHC患者明显低下,TACE治疗PHC合并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呈现先抑制后恢复的趋势。

二、THE CHANGES OF PERIPHERAL BLOOD T LYMPHOCYTE SUBSET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BOTH PRE-TACE AND POST-TA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CHANGES OF PERIPHERAL BLOOD T LYMPHOCYTE SUBSET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BOTH PRE-TACE AND POST-TACE(论文提纲范文)

(1)参灵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1.1 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概述
        1.2 原发性肝癌的流行概况
        1.3 原发性肝癌致病因素及机制
        1.4 原发性肝癌治疗
    2 中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2.1 原发性肝癌中医病名溯源
        2.2 原发性肝癌中医病因病机
        2.3 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论治
        2.4 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
第二部分 临床资料及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
        4.2 两组患者中医疗效对比
        4.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
        4.4 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变化
        4.5 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变化
        4.6 两组患者IFN-γ、IL-2、IL-4、IL-6、IL-10 水平变化
        4.7 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
        4.8 两组患者血清AFP水平变化
        4.9 两组患者实体瘤疗效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原发性肝癌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2 TACE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2.1 TACE的优势与局限
        2.2 TACE栓塞剂及化疗药物的选择
    3 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免疫水平变化
    4 中医正气学说与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相关性
        4.1 中药联合TACE对原发性肝癌免疫方面的影响
    5 中药参灵方
        5.1 参灵方组成
        5.2 参灵方立方背景及方解
        5.3 参灵方现代药理相关研究
    6 结果分析
        6.1 参灵方改善细胞免疫水平
        6.2 参灵方改善体液免疫水平
        6.3 参灵方改善肝功能水平
        6.4 参灵方改善血清AFP水平
        6.5 实体瘤大小改变
        6.6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疗效比较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1 中医证候量化积分表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HI3L1、IL-6、IL-8等炎症因子影响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背景及理论研究
    1 原发性肝癌相关炎症微环境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2 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辅助用药的数据挖掘研究
        2.1 资料来源
        2.2 结果
        2.3 讨论
    3 敷和备化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法
        1 研究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1.6 样本量估算
        2 研究方案
        2.1 随机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随访检查
        2.4 观察指标
        3 统计学方法
        4 伦理学要求
        4.1 伦理规范
        4.2 质量保证
        5 数据保存和处理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
        1.基线资料
        2.近期有效率情况对比
        3.术后栓塞综合征情况对比
        4.肝纤四项及AFP水平情况对比
        5.FACT-Hep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分情况对比
        6.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7.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治疗失败时间对比
        8.外周血血清炎症因子对比
    第三节 临床研究结果讨论
        1.一般资料分析
        2.近期有效率情况分析
        3.术后栓塞综合征发生情况分析
        4.血清肝纤四项及甲胎蛋白水平分析
        5.FACT-Hep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分情况对比
        6.PFS及 TTUP情况对比
        7.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8.外周血血清炎症因子对比
        9.问题与展望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肝癌西医诊断及分期标准
    附录2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
    附录3 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知情同意书
    附录4 基于肝癌TACE术后改造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附录5 中医肝郁脾虚证候积分表
    附录6 FACT-Hep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分量表
    附录7 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
    附录8 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CRF
缩略词表
综述 壳多糖酶3样蛋白1在肿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水木两滋汤加味对肝肾阴亏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后的疗效及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实体瘤疗效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肝肾阴亏证症状评分比较
    2.2 两组近期实体瘤疗效比较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2.4 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3 讨论

(4)精准肝切除与常规肝切除联合TACE对肝癌免疫监视影响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HBV-DNA阴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TACE后乙肝病毒激活与TLR9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References
第一部分 HBV-DNA阴性的HBV相关性HCC患者TACE治疗后HBV激活率及危险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References
第二部分 TLR9信号通路分子表达水平及细胞因子与HBV激活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References
综述
    References
附录
    附录1 医学伦理学审查报告
    附录2 mRECIST标准
    附录3 Child-Pugh分级
    附录4 BCLC分期
    附录5 ECOG评分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致谢

(6)TACE治疗PHC患者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及IL-2、IL-6、TNF-α等细胞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DEB-TACE与cTACE对肝细胞肝癌细胞免疫影响及短期疗效的前瞻性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
致谢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8)肝癌患者动脉化疗栓塞序贯射频消融后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组标准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方法
        1.2.1 TACE及RFA治疗方法
        1.2.2 流式细胞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2.2 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
3 讨论
    3.1 原发性肝癌与细胞免疫
    3.2 TACE及RFA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3.3 TACE序贯RFA治疗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

(9)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射频消融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TACE及RFA治疗
        1.2.2 流式细胞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TACE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3.2 RFA治疗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3.3 TACE联合RFA序贯治疗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10)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HIV/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TACE治疗方法
        1.2.2 实验室检测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TACE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预后情况
    2.2 两组患者TACE治疗前T细胞亚群分布比较
    2.3 两组TACE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
3 讨论

四、THE CHANGES OF PERIPHERAL BLOOD T LYMPHOCYTE SUBSETS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BOTH PRE-TACE AND POST-TACE(论文参考文献)

  • [1]参灵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D]. 银艳桃.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敷和备化方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HI3L1、IL-6、IL-8等炎症因子影响的观察[D]. 蒋锐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水木两滋汤加味对肝肾阴亏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后的疗效及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 华琼博,牟海波,郭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21(05)
  • [4]精准肝切除与常规肝切除联合TACE对肝癌免疫监视影响的比较[D]. 朱容松.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5]HBV-DNA阴性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TACE后乙肝病毒激活与TLR9信号通路关系的研究[D]. 王凯. 苏州大学, 2019(04)
  • [6]TACE治疗PHC患者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及IL-2、IL-6、TNF-α等细胞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的研究[D]. 吴蕾. 扬州大学, 2019(02)
  • [7]DEB-TACE与cTACE对肝细胞肝癌细胞免疫影响及短期疗效的前瞻性对比分析研究[D]. 徐燕能. 西南医科大学, 2019(08)
  • [8]肝癌患者动脉化疗栓塞序贯射频消融后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J]. 余辉,席玮,武贝,冯国栋,尹国文,陈骏.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7(06)
  • [9]肝动脉化疗栓塞序贯射频消融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J]. 余辉,席玮,陈世曦,陆游,陆逸,武贝,冯国栋,陈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2)
  • [10]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HIV/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 赵勇,魏国,胡礼冲,华欣,何永,蔡琳,何盛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7(06)

标签:;  ;  ;  ;  ;  

TACE 前和 TACE 后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